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时间:2023-01-13 03:14: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第1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中考复习 有效性

数学知识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结构,基础知识都是后面高一级知识的奠基,高一级知识是基础知识的汇聚和升华。同样道理,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要提高有效性,必须遵从数学学科这一个特点。

那么,当前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存在哪些问题?采取哪些对策提高中考数学复习有效性呢?围绕这些问题,我阐述理解和认识。

一、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现状

虽然初三老师不断努力,但是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的有效性仍然不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不重视数学基础知识。

不少数学老师觉得迎接中考的时间比较短,不可能用课堂时间帮助初三学生复习初一、初二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不少教师批改试卷,发现一些学生不会做最后的综合性大题,进而有重点地帮助学生复题和综合题,却往往忽略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无法驾驭更高一级的中考数学综合题目,或者无法更快捷、准确地解决中考最后的综合大题。

2.缺乏针对性的个性化方法。

正所谓“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任何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和成绩水平存在差异。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分数,一些教师往往只重视优秀生,重点训练综合大题。与此同时,由于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深远影响,面对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少教师仍然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操练同样的题目,讲解同样的内容。由此可见,初三数学教师比较缺乏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没有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采取有效的个性化方法。

3.无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学习不仅是一项接受知识的智力过程,更是学生身心投入的一项心理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知识的获取不但需要智力因素,更需要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毅力等。面对升高中如此重要的考试,初三学生要应付七大科目的考核,不但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但是,当前,初三学生对中考复习考试都是处于被动状态,要靠家长、老师在背后不断地施压,毫无复习数学的自主性。

二、提高中考数学复习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当前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的存在问题,切实提高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性,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以供参考:

1.习得数学基础知识,建立初中数学合理的复习体系。

数学学科是系统很强的一门学科,中考数学复习必须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建立初中数学合理的复习体系。

具体包括哪些数学基础知识呢?初中数学主要分为代数和几何,笔者作过一些归纳和总结。

在代数方面:第一,了解数基本概念和类型(比如,实数的含义,按大小、定义的分类),掌握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概念,灵活运算各种实数运算(比如,乘方、开方、二次根式);第二,了解式的含义和类型(代数式、整式、分式),掌握各种式子的判断、化简和运算;第三,了解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含义和类型,掌握整式方程、分式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法;第四,能够在实际例子里准确地写出代数式,用代数有关方则解决实际问题;第五,了解概率的含义,解决一些基本的概率发生问题。

在几何方面:第一,了解角、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含义,重点把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断;第二,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分类,重点把握三角形全等的判断;第三,了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能够解直角三角形;第四,了解长方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断。

除了要把握数学基础知识之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初中数学知识的结构和脉络,建立科学合理的复习体系。根据认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分门别类地整理有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大脑的记忆、储存和提取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具有典型性的知识点。比如,围绕“实数”这一个知识点,整理出关于“实数”的知识网络体系,并且作为一个专题训练,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题目加以练习。

2.分层次教学,帮助初中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传统课堂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教学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教”与“学”是一个双边的动态过程,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采取分层次教学,帮助初中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分层次教学是指在某一个教学班内,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具有层次化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没有进行层次划分的班级里,必定让某些优秀的同学感觉到“不满足”,而比较差的同学则觉得“消化不了”。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潜能,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强化初三学生的复习效果。

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教师要培养其解题方法与技巧,训练不同难度的题目,帮助其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后进生,教师只要求掌握课本上的常用方法,强调基础知识和基础题目;对于学优生,我们不仅要让其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还要激发其多想几种,比较哪种更好、更快捷。比如,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课时,对于后进生,教师只要求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等角对等边”即可,对于学优生,教师需要进一步激发其思考,在等角对等边时,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假如在“不同的三角形”,你能举出反例吗?特别是一些对数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还需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让其进一步提高解题的灵活度,尽可能在考场上发挥能力。

3.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三复习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更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为了让初三中考数学复习提高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复习模式,积极采取小组活动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分好小组。为了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最好是五六个学生为一组。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要混搭,即不但有学优生,而且要有中等生和后进生,其目的是不同的小组成员通过小组活动能够沟通和交流,达到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管理好每个小组。具体来说,每个小组要选出组长、资料整理员、讨论记录员和总结汇报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小组内的合作任务。其中,组长要热心帮助同学,带领小组成员完成老师的任务,并且及时把组内成员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

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复习的主题内容。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学生要真正提高复习中考数学的效率,还需要在小组讨论活动中获取。因此,教师既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又要敢于放开手,让其在小组的合作实践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尝试解决问题。

比如,学习九年级下册“概率”一章,数学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简单的小组活动,让其真正明白“列举法求概率”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其次,让每个小组自学“列举法求概率”的基本方法,即: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教师抛出一个实际问题: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求点数为2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教师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是否符合等可能事件的两个特点?如何表述呢?经过一阵子的热烈讨论,学生归纳出来:掷这个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可能为1、2、3、4、5、6,共6种。这些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点数为2只有1种结果,P(点数为2)=■。

由此可见,在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遇到问题懂得自主思考,并且向老师、同学求助,学习主动性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总而言之,要提高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无论如何,教师都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复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中考考场发挥出最佳水准。

参考文献:

[1]朱俊江.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01).

[2]徐小燕.探讨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方案[J].吉林教育,2010(31).

第2篇

一、以课本为主,狠抓双基

课本是所学之本,它具体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对一个初中生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

1.抓基础知识的复习

基础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它包括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运算法则等,在复习它们时,不能只满足于算理,而应当通过分析、研究后,掌握它们的本质属性,注意它们的成立条件,解决它们的熟练应用。例如,函数这个重要概念,复习时就应该掌握:(1)抓住函数的两个要素,一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是函数的对应关系,而函数的取值范围由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对应关系唯一确定。(2)函数的本质是对应关系,关系不同,则函数不同。(3)正确理解“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这句话不能说成“y随x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对于不同的x的值,y的值可能相同。如:y=x0(x≠0)这个函数,无论x如何变化,y的值永远是1。(4)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解析式法、列表法、图象法,对于函数图象,有的是连续的光滑曲线,有的可能是分段的,有的是若干孤立的点。

只有这样,才能把函数的概念理解透彻,并为进一步研究函数的理论创造条件。

2.抓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就是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复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仔细研究例题和精心演算习题。例题实际就是示范,它具体地教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习题则是检查,它既检查知识掌握的深度,又检查解题能力的广度,同时例题和习题又能充分体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在研究和演算这些例题和习题时,我们不能泛泛地重演一遍,而应对每一个例题和习题再深究一步:

(1)问题的已知和未知是什么?

(2)怎样扩大已知,探求需知,向未知转化?

(3)在转化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基本知识?

(4)为实现转化,用的是哪种方法?为什么要应用这种方法?它是否有其他解法?

其次,做过的习题要按知识或按解题方法进行初步归类,总结出各种类型的题包括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方法?归纳出一般规律。通过全面复习课本,加深和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弥补平时学习的不足。

二、抓住重点,带动全面

在全面复习、知识归类的基础上,要浓缩知识内容、突出知识重点。

1.抓重点知识、重点方法

课本上每学习一个重要概念(甚至章、节),往往先安排一些知识和实例,而往往学过这一概念之后又常常引申一步,或扩大知识内容,或研究知识的分类。如果我们抓住这一重要概念的复习,就会以它为中心,前后左右牵动一片。同样,在每一个单元中所介绍的习题类型和解题方法中,首先要掌握的也应当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方法。如,《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三角函数的定义无疑是这一章的核心,而应用定义解直角三角形是重要的习题类型。

2.突破难点,查缺补漏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理解能力不同,有的同学觉得“这部分难懂”,有的同学觉得“那部分学不好”,也有的同学在某个环节有缺漏的知识,复习正是修补漏洞的大好机会。在抓住重点复习的同时,要抓住自己的重点“突破口”,通过复习,及时搬掉这个障碍。及时纠错防止学生把错误点发展成错误链,有针对性地“究错和纠错、查漏补缺”,才能达到我们复习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错误不是学生的专利;搜寻错误等于搜寻学习资源;只知对不知错,算是半对;既知对又知错才是全对。

三、串联知识,系统掌握

数学知识系统性强,逻辑严谨,新概念的产生往往以旧知识为基础,因而依照某个系统,把有关知识串在一起,便于抓规律、找特点。串联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将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串联在一起,列成表格,或记成口诀。这样重点突出,眉目清楚,容易记忆。

2.将有共性的某些知识或同类型的知识,通过类比,融为一体。揭示共性,突出各自的特点,提高应用它们解题的能力。

3.通过某个公式或定理的应用,串联集中同一类型习题,或以某个解题方法为专题,串联有关定理或公式。如,以“证明线段相等”为专题,可总结出:共有多少种证法?应用了哪些知识?通过了什么途径?这样归纳、整理,是我们集中解决这一类型题的证明方法。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中考复习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里强调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学困生一般的表现为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遇到困难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造成成绩很差,时间久了就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从而严重厌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的课堂不是对几个优等生开设,我们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此,重视对“学困生”的帮扶工作就成了每位教师的工作重点,所以,在毕业班的第一轮复习期间,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次从简单基础知识开始复习的机会,抓好学困生的成绩提升。

一、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入手引导学生,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

(一)创建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如果喜欢这一课的老师,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也会非常高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教师和学困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位耐心体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有崇高师德的教师,肯定为学困生所尊敬;而尊敬老师的差学生往往又会顺应老师的期望,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常常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我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人?”为创设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千方百计培养,巩固和发展学困生的兴趣

高尔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兴趣越高,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

(三)兴趣引导辅以必要的意志培养,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上进心的,通过适当的兴趣引导能够使他们开始投入学习,但一旦接触后面的难度大一些或是陌生一些的知识就产生畏难情绪,从而返回到不思进取的状态,这就要求老师能够辅以必要的思想指导,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精心备课,提高授课水平来吸引学生

(一)教师在备课之前要清楚了解学生已有的只是结构,做到以旧引新,减少难度,分散难点,化难为易,把学生没有弄清楚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去启发理解,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对难度大的教材,我们必须明确分成几个层次,使学困生能顺利接受。

(二)另外,教师自身在备课的过程中,要针对学困生的情况适当减少内容,少中求精。但是原则是保留基本点和要点,及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演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新知。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综合效果。

(四)采用学生自学、小组互助、集体研讨等多种课堂形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

三、从学法指导入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指导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学习成果的基础。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而且,课前自学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疑难问题,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减少学生听课的盲目性,进而增强学生的听课效率。当然,对于学困生来说,在课前提前预习,有助于学生找出对于自己来说比较难的问题,或是经过找资料没有解决的问题,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就会发现,对教师要将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自己学习就比较轻松。当然,课堂效果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二)教会听课

听课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获得的各门知识,主要还是通过课堂讲授这一形式。然而,在听课过程中记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它对学生的复习学习和克服易忘的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要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做好笔记,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学困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要求学生学会听,先保证听,笔记可以课下找优秀生来补充。为了保证效果,我给每个学困生派了个小老师,每节课下帮助督促他们记好笔记,并检验听课的效果。而且,实现了兵帮兵的教学方式,有了这些小老师的帮助,学困生们最头疼的听课问题就解决得差不多了。

(三)面批作业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各种训练机会,反复联系,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困生来说,教师应坚持面批,虽然时间上有所浪费,但这样面对面的教学,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及时改正,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还能养成学生按时交作业的习惯。

四、从日常鼓励着手充实学生动力

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长处,老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优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从而使他们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努力学习。除却上课的时间外,利用下课的间歇同他们聊天发现优点就及时表扬,他们以后上课明显注意听讲,成绩较理想。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中,用适当的语言表扬她们,用细微的分数调动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困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与反思,积极积累与创新。只要我们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热爱我们的学生,对他们和自己充满信心,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培优转差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中考;基础

对比分析近年来初中数学中考试题几何部分大多在圆方面做文章,建立一个圆与三角形、线段、三角函数等公式定理相结合,开拓学生应用等量转换、变形推理等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不仅做到了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考查了学生逻辑性思维在学习过程和解题过程中的应用情况,针对这些方面,初中中考数学几何题型的复习应做好的是:

首先,做好最基本最简单的公式定理等复习,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训练练习。比如,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便是书本知识中非常基础的知识点,开始试题难度一般不大,学生普遍能掌握其基本的解题方法,但是在设计到几种特殊三角形性质的使用上就会犯迷糊。我班学生在中位线定理应用上一直存在问题,在解决四川乐山一道直角三角形几何题时就没将其和勾股定理结合起来应用,导致其不能从“D是AB的中点”这样的已知条件中发觉勾股定理的应用。很多学生告诉我没能做对这种简单题,让自己的信心也受到了很大打击。为此加强学习最基础的公式定理,开展扩散训练很有必要。

其次,精炼设计训练试题,不必过多盲目地大量练习近期中考题,反而应该把概念性的基础知识给学生做特别研究分析,如直径与圆周角设计一个环节,三角形在圆中的性质在设计一个攻克环节,再者可以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引入试题中融合起来,用一个或多个例题分别说明。比如,笔者便引入四川宜宾2012数学期末试题中的几何题:如图,告诉学生已知O中AB是直径,点D位于O上,弧AC等于CD,CE和AB垂直且交于点F,射线GD是O的切线,AD分别交CF、BC于点P、Q,判断下列正确的结论:

①∠BAD=∠ABC;②GP=GD;③点P是ACQ的外心;④AP・AD=CQ・CB.

笔者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几何题引入了切线性质的复习,圆周角定理的复习,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的相关知识,根据边和角的关系判断三角形等基础知识的复习。没有过多地用中考真题一样能把知识复习做细,同样起到了复习巩固的效果。

再次,在中考数学几何题型变化较稳的时期,把握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复习返璞归真到教材应用上是关键的环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数学几何的题型往往是以书本例题为蓝本,添加了公式定理进行组合深化,例如绵阳市2013年的几何题就是来源于八年级教材中的几何例题、上海2014年数学几何考题关于三角比的考查形式与前年的有共同点。这些都说明教材在考试复习中应该被重视起来。

总之,初中数学中考几何试题的题型较为稳定,变化不是太大,很多基础性的东西开始被重视起来,偏题难题逐渐淡化,我们要做好试题分析,把握中考的脉搏,从学生基础知识复习,逐渐优化提升,教会读题审题方法必能取得中考新突破。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 强化基础,理清思路

说到初中数学总复习,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强化学生的基础.数学基础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本构成,基础的扎实程度决定学生后期的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初中数学教材是师生的根本,在总复习阶段,教师必须围绕课本展开第一轮的基础复习,尤其是要加强学生对数学基本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如:函数、方程式、不等式、方程组等.比如,在进行“不等式”这一章节的基础复习中,首先,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安排学生单独思考、同桌讨论、小组发言,对回顾全面的小组或个人予以表扬.然后,教师可以将单元知识点作为载体,展开本节课的复习工作.教师必须着重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阐明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的综合性理解.

二、 彰显方法,技巧教学

初中数学总复习阶段不单单是对基础知识的简单整合,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综合性归纳.数学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在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划归思想等;数学方法包括:换元、配方、待定系数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将技巧教学蕴含在日常的基础教学之中,通过反复训练、强调,达到技巧教学的目的.比如这样一道题:“当x=2-2的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因式分解,简化运算,这样,原本复杂的表达式就变成了“的形式.数学方法和技巧还有很多,数学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积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注重过程,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学生学习数学不单单是为了取得高分,更多的是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针对性案例.

【例1】 (2006年安徽芜湖实验区中考试题)在一次科学探究实验中,小明将半径5cm的圆形滤纸片按图1所示步骤进行折叠,并围成圆锥形.

(1)取一漏斗,上部的圆锥形内壁(忽略漏斗管口处)的母线OB长为6cm,开口圆的直径为6cm,当滤纸片重叠部分三层,且每层为圆时,滤纸围成的圆锥形放入该漏斗中,能否紧贴此漏斗的内壁(忽略漏斗管口处)?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

(2)假设有一特殊规格的漏斗,其母线长为6cm,开口圆直径为7.2cm,现将同样大小的滤纸围成重叠部分为三层的圆锥形,放入此漏斗中,且能紧贴漏斗内壁,重叠部分每层的面积为多少?

该题是具备新课程特点的综合性应用题,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类的综合性应用题将会成为当下中考的热门试题,教师必须予以关注和加强训练.

四、 学科综合,融会贯通

数学学科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它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笔者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数理综合的题目有畏惧情绪.对此,教师必须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应用能力.

【例2】 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安培)与电阻R(欧姆)成反比例,当电阻R=5欧姆时,电流I=2安培.

(1)求I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电流I=0.5安培时,求电阻R的值.

第6篇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任务后全面、系统、补漏、深化所有教与学内容的总结阶段。如何做好初中学生最后阶段的总复习呢?以下是我在数学总复习时运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与同行们交流。

1.耐心引导,增强中考学生的信心

在初中数学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着沟通教材与学生的作用。一步一个脚印,耐心引导,增强学生中考信心;我在引导学生数学总复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配角变主角,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的机会,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复习"无理方程"的教学中,我是先归纳出解法,然后让学生用去分母法或换元法解题。我认为这样才真正的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2.精心编制,中考数学总复习计划

最后复习阶段,学生在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对此,教师必须依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为教与学编制数学复习计划,我的做法是制定系统的导学案,即教师的教学的复习计划和学生的复习计划。教师的复习计划的编写,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搜集初中三年数学教材中基础知识习题,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对测试中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接着,教师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和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交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师生复习的计划基本上要求同步。

3.紧扣教材,扎实提高总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刚开始阶段,必须向学生强调,以教材为本,过好课本关,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正确描述、灵活应用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教材中的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每章后带有综合性的复习题,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学困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4.有效梳理,系统归纳教材中的知识点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教师要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对初中数学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四大块: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一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三条线:成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为圆,包含七条线:圆的性质、直线与圆、圆与圆、角与圆、三角形与圆、四边形与圆、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即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点的轨迹。这种系统归纳总结可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5.强化训练,努力取得最好成绩

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课堂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讲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章节安排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多练能训练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考场上熟能生巧,临危不乱,沉着应战,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不应有失分。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

5.1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一组例题,让学生对比中完成作业。

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教学;复习的计划;试卷的讲评

初中数学复习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顺利完成中考以及今后走向社会都非常重要,下面就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复习,谈点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因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优化复习教学,提高复习效率的基础。

(一)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体系。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

为了正确评价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中考数学命题时,必须有足够的分值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因此,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通过系统的复习,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二)第二阶段: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应变能力。

1.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一阶段尤其要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2.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

修订后的新课标,在“老三大能力”的基础上又强化了“新三大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建立在新老三大能力基础上的作为数学核心能力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把数学作为文化和培养“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时,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毅力、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就必然使中考数学试题对能力的考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经过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对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掌握得更牢固了,但在复习过程中和学生训练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解题还没有思路,因此要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然后再找类似的题给学生做一做,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决不要轻易地放弃。

4.战前练兵,模拟中考

在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完后,要做些模拟试题检查复习效果,让学生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加强这方面练习。数学知识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题时要让学生学会镇定,回想学过的各种方法,从条件入手,挖掘隐含的已知条件,或从结论入手寻找解题途径,从而争取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一)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尝试成功

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复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都要启发诱导学生尝试探索,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数学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更应该具有一片爱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师生关系中,只有教师的“爱生情”才能赢得学生的“向师心”。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对全班学生都会有很大启发,这样既可以培养和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勇于讲出新观点,更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一旦形成,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比单个人的观念影响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数学学习。

三、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精选例题和习题

首先,教师心中就非常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哪些内容学得好,哪些内容学得差,复习时对症下药,少走弯路,少用时间,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精选例题和习题,对于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串连,把多个知识点集中在一个例题或习题中,采用一题多解或一题多证,由此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创建思维的高速公路,使学生不满足于“知其一”,更追求“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串连知识可以通过解决复杂的题目来进行。

再次,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为生活服务,书上的习题大多和生活联系不大,而近几年的考试,联系生活的试题越来越多,多练一些和生活相关的试题,可让学生学习既有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

四、在复习中引入数学创新题型

1.开放题型的引入

“开放型”试题是指试题的条件、结论、解题依据和方法四个要素中缺少一个或两个要素的命题。如:

例、老师给出一个函数y=f(x),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图像不经过第三象限;乙:函数图像经过第一象限;丙:当x

2.归纳法的渗透

利用归纳法,通过观察、猜想、推理,总结规律,得到结论,以考察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应特别注意高中知识(如:数列、排列、组合、虚数等)的渗透。例如:A1,A2,A3,A4四个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跳舞,面对观众作队列变化,其变化规律是:一个舞蹈演员 A1面对观众跳舞的变化种类是:A1 为1种;二个舞蹈演员A1、A2面对观众跳舞的队形排列的变化种类是:A1A2;A2A1为2种;三个舞蹈演员A1、A2、A3面对观众跳舞的队形排列的变化种类是:A1A2A3;A1A3A2;A2A3A1;A2A1A3;A3A1A2;A3A2A1为6种;四个舞蹈演员A1、A2、A3、A4面对观众跳舞的队形排列的变化种数为种。

3.新应用题的热考

若试题能与当地实际社会生活结合,则尤为评价者称道。这类题目一般文字较多,因此关键是读题。求解时应多读几遍题目,找清已知量,用字母表示出未知量,理清它们的关系,列出代数式、方程(组)、不等式(组)或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

例如:(2010年泰州中考题)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社会已经从理念变为人们的行动。某化工厂2009年1 月的利润为200万元。设2009年1 月为第1个月,第x个月的利润为y万元。由于排污超标,该从2009年1 月底起适当限产,并投入资金进行治污改造,导致月利润明显下降,从1月到5月,y与x成反比例。到5月底,治污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从这时起,该厂每月的利润比前一个月增加20万元(如图)

(1)分别求该化工厂治污期间及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后y与x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治污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后经过几个月,该厂利润才能达到200万元?

(3)当月利润少于100万元时为该厂资金紧张期,问该厂资金紧张期共有几个月?

此外,还有探究性试题的尝试;作图题与画图题;学科交叉等

第8篇

一、扎实基础,落实双基

扎实的“双基”是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重视考查“双基”是近年来各地数学试题的一个共同特点。重视“双基”,不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积累了多少“双基”,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运用“双基”来解决问题。

结合教材进行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对教材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各地中考数学来看,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大概是7:2:1,基础题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复习时不是求繁求难,而是注重理解、掌握、活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注意展示题目的解答过程,多让学生参与、探索、体会、领悟。

所以,要全面地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1.重视教材。要精读、理解、钻研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知识网络。重视基础,对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公理、公式及常见的中考命题要做到了如指掌。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与方法、核心内容、出题热点进行认真梳理,做到心中有数。

2.注意例题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掌握例题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注意对例题和习题进行引申、变形或组合,这些都是中考题的热点。要求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重视理解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了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与能力的桥梁。在加强双基的教学中,不仅要教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克服就题论题的弊病,可以加强思路分析,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讲解专题,训练思维

在完成第一轮单元复习的基础上,为提高应试能力,有必要对中考中已出现的各种题型进行分析和归类,以掌握不同的思考策略和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关注近年中考命题的新特点,精心选择有代表性、可能涉及到初中数学应考的各部分基础知识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适当介绍中考热点题型的思考方法(如分类讨论型、新定义型、开放探索型、实际问题的建模以及解释与应用、图表信息问题分析、概率计算、游戏的公平问题、最佳策略问题等),以理解各种解法的可行性,使学生在解题时有规律可循。教师在选取题型时还应注意控制教学的难度,不要一味地追求难题,过难的问题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同时,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选择专题进行复习训练,一定要明白所选的专题有什么样的解法,该做什么样的分析和思考,务必做到理解、会用、熟练。对于所给问题,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做到多解归一,多题归一。

三、综合训练,培养能力

通过前两轮的总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过关,基本方法已经掌握,接下来的第三轮就是综合训练,这是实战前的演习和热身,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增强应试能力使学生能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进入考场。

精心组织几套综合训练试题,不能将来自四面八方的模拟试卷不加取舍,全部抛给学生。教师要担任起教研和教学的双重任务,根据教材应考的知识点,按照中考数学考试说明,精心组织、选编考题,形成能覆盖教材全部知识点的综合训练题。每套综合题要求编者做到心中有数,考了哪些知识点,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给学生设置了哪些数学思维障碍。通过讲解、评议,及时查漏补缺,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增强解题能力。

第9篇

一、 重视基础,落实双基

中考试题是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知识点覆盖率达75%以上,中考试题中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一般不会有难题、怪题、偏题,难易度的比例通常控制在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为5:3:2,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能力发展的保证。在历年的中招考试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试题是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能力才有发展的坚实基础,否则能力培养和拔高性的练习只能是空中楼阁。

在复习中,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确定初中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教材明确学生所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根据《标准》的评价理念,去分析中考试题,挖掘其丰富内涵。近几年来中考命题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取得好成绩。在复习中,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如坠雾中,如悬空中。

二、立足课本,系统复习

总复习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复习要立足课本,从教科书中寻找中考题的“影子”。尽管近年来中考数学有许多新题型,但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基本题,这些题起点低,许多试题取材于课本,试题的构成是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或设置新的问题情境,或转换题型,或在各种知识点的交汇处重组整合,从而改编成一些体现课改理念的中考试题。所以教师必须深挖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也要让学生认真想一想,集中精力把初二、初三代数和几何内容的例题、习题逐题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教师在第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知识块组织复习,按照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把初中数学内容归纳成数与式、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像、统计初步、线段、角与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

在复习中可由教师提出每个单元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边复习边做知识归纳,加深记忆,要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三、 收集资料,精选题目

中考复习中,来自各方面的不同途径的复习资料,摸拟试题排山排海而至,压得学生踹不过气来。学生就是有三头六臂,不吃饭,不睡觉,也难以完成。这种题海战术,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帮助。教师要帮助学生精选题目,选题应该遵循适用性、巩固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是指所选题目要符合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和《考试说明》,又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好高骛远只能事倍功半。要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使他们在解题过程中都有所得,而不能只顾少数学生。巩固性原则是指所选题目有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复习已学过的基本知识,重要之处该重复的还要重复,以帮助部分学生记忆和保持记忆。实践性原则是指所选题目要有一定的实际背景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性原则是指所选题目不给或少给条件、结论,相关解题依据这三者中的某两个。探索性习题是近年来中考的一个热点,它具有开放性,对于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分析、掌握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发展动向,研究大纲,钻研教材,这样才能在精选题目时看得准,抓得稳。

四、 思想渗透,方法总结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数学知识的掌握中,只有领悟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达到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只有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才是掌握了数学知识的核心,在每年的中招考试题中,都渗透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整体思想、分解组合思想等。教师在带领学生进入总复习阶段时要通过一些典型的试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在解决一类问题时可采用的共同方法,如消元法、降次法、代入法、图像法、比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加减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以及平行移动法、翻折法等。

五、 经常模拟,调整心态

第10篇

【关键字】 复习准备;复习计划;有序;效率;坚持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仍不能避免应试。也许,这两者也并不矛盾。有素质的学生无论怎么应试都不怕。整天把“应试”挂在嘴边,或许是没有真正理解“素质”的含义。不知不觉,又到了初三紧张的复习时刻。我总在想:我要让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快乐地应试。我要做的是:优化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

一、意识决定存在――准备好了吗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从哲学的角度可以这么说:意识决定存在。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相信“唯心”的力量是强大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学生是很有潜力的,只是有时潜力有待教师的耐心开发。教育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教育教学准备也需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做好准备。

教师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读了《初中数学新课程标

准》和《中考数学考试说明》。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研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熟悉在哪一个阶段,学生需掌握什么样的数学能力。对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课程理念,教师要认真贯彻。在中考复习前,教师再把新课程标准拿出来看看,研究一下自己平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哪些方面没有把握好,把自己还没做好的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补充。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研读《中考数学考试说明》,把握中考动态,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还没掌握的知识点、重要和非要点知识点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突出重难点。

2.认真详细充分地做好教学计划。作为教师须针对初中数学知识以及学生的学情列出详细的复习计划。对于学生掌握较好的章节少安排课时,对于一些重点、难点课时多安排一些。力求做到“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发动初中数学组的老师来编写一部具有本校特色的初中数学复习教材,以供老师和学生使用。

学生的准备也包括两个方面:

1.思想准备。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把仗打得漂亮,准备需要充足充分。既要物质准备,更要精神准备。所以,在复习课开始之初,就要给学生上一堂励志课。其他数学老师也许会觉得没有必要,但是事实告诉我这是很有必要的。初三新学期伊始,我给学生上了一节励志课《数学中的精神食粮》,这让学生感到数学的趣味,数学的魅力,让学生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奋斗的欲望。

2.学习计划。教师做好教学计划之后要与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明白老师接下来要做什么。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注明重点、难点、薄弱点,并单独列个突破重点、难点、薄弱点的学习计划。

未雨绸缪总是会收获更多的快乐,早做准备也总是会享受更多的满足、快乐,甚至惊喜。

二、有序决定效率――顽强拼搏着

所谓有序的复习是指能够按照教学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层次地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教学中有所得,能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中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有序复习的中心是: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击破难点。①夯实基础,摸清脉络。教师可以把初中数学所有的内容按类来进行复习,比如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分式方程、简单二元二次方程等。并且要让学生准备好一本笔记本,专门用来摘录自己平时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型,及时地进行总结。②突出重点,牢牢掌握。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各类中的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及解题的能力。比如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是重点,考试中一定会出现的。那么,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并且出示各种错误解答范例以及正确的解答范例,让学生掌握解题过程的规范性。③击破难点,提高层次。比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出示历年的中考真题,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并且发现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共同解决。这样,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握学情、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有序复习的关键是把握学情、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作为初三数学老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好基础,只需做重点突破与提高;哪些学生需要进一步打好基础,再做重点训练与提高;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等等。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已经开始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把它运用到现代的数学教学中,就是说:基础掌握好,资质不错的学生可以为他进行难点突破,重点提高;基础没掌握好的学生,先让他把基础打好了,再做进一步的提高。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了A、B、C三个层次。在作业的布置中,也有三个层次的作业。C层次的学生一定要做完基础题和重点题,B层次的学生做完基础题、重点题和提高题,A层次的学生做重点题和提高题。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说,他通过训练可以达到A层次。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通过训练可以达到B层次。同时,在课堂上或者课后,我都会多多关注B和C层次的学生,拉近师生关系,让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有信心,有动力。

三、坚持就是胜利――奋力冲刺吧

也许,有人会问:“坚持也是策略吗?”其实,坚持是获取胜利果实的最重要的策略。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要坚持把复习计划贯彻到底。从复习计划的准备到实施,都要一以贯之,不能半途而废。教师和学生每天要看看复习计划,今天是否完成,如果没有完成那么应该如何弥补,已经完成但没有完成好也需要作出弥补工作。比如说,在学方程这一大类的复习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掌握好了。但是B层次的小部分学生和C层次的学生还没完全掌握好,我就为他们单独出了份练习,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下,然后再用课后时间为他们讲解。

2.要坚持做好摘录笔记。要让学生把每天作业中做错的题目,平时考试中出现错误的题目以及自己还没理解好或者容易忘记的公式、定理都摘录到笔记本中。教师要定期做检查。检查的时候可以运用盖章的形式,虽然是初三的学生,但是一些富有童心的行为还是可以让他们激动一番的。每天换不同的章,学生都会期待着今天是个什么样的章。从开始做摘录笔记以来,我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越来越好,进步的也很明显。摘录笔记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省去了很多的时间,也明白自己复习的重心在哪里。

3.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到初三的关键时刻,最怕学生没有信念,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因此,教师不但要把知识教好,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时时给他们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信念,考上理想的学府。

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做好以上几点以外,还要注意在教学中注入一些幽默的因子,让学生不感到数学复习的枯燥。同时,课堂情境的引入也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快乐中提高素质,在快乐中完成应试,这是我的教学目标和宗旨。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把基本概念编成习题型导学案

数学概念的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建立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死记硬背,

要会解决问题。例如,初中数学中涉及到有关“式”的概念比较多,有“代数式”、“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分式”、“有理式”、“最简分式”、“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等概念,教师要针对这些概念编1至2个导学案引导学生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我的做法是充分研究学情、考情,打破常规,突出重点。研究学情就是充分调查学生当前的知识基础,能力状况。主要是通过几次综合能力测试来分析确定。研究考情就是精心收集和整理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打破常规,突出重点就是打破平时的按部就班的复习模式,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对学生已经懂的或容易懂的,引导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那些能力要求较高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平时的新课中也适当穿插复习,这样,最后真正用来专门复习所占用的时间就不多了,复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二、强化与同行的集体备课是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韦伯斯特曾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来的事业。在备课时,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实现备课效益最大化。我们合作的模式是这样的:利用学校设立的集体备课时间,每次备课由一位老师召集,设主备人,但主备人不是包揽全部备课流程,而是相当于主持人,进行集体讨论,综合优化每位老师预先提供的备课方案,形成最优方案,确定实施。初中数学复习课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平时新课集体备课的内容有本质的区别,复习课的集体备课充分考虑知识点内在联系,注重能力的培养,与生活实际的应用拓展等。我在备课时,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内容、教学的评价反馈等统一整合到复习导学案上来。

三、精心编制复习导学案,确保上好每一节有效的初中数学复习课

复习导学案作为我上复习课时参照标准,导学案制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一节初中数学课的复习效率。复习导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小结、评价与反馈等。

我的做法是,在整体上先自己编写,然后在每周的集体备课上和其他老师的进行整合优化,确定出最优导学案。在导学案的每一项的确定上都不能含糊。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的要求。在确定重点难点时,要结合研究的学情、考情,学生会的,易懂的,在复习活动中不作为重点,而突出那些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一些的,在课程标准和考试中要求的知识点,作为复习活动的重点,并把这些知识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活动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坚决摒弃传统的单纯讲授模式。在教学用具的选择上,要求精心选材,精心制作课件,并加以统一。教学过程是重中之重,要求把无效的、低效的环节坚决去除,确保复习课的高效率。

四、用好用实复习导学案,有效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益

集体智慧凝结的导学案,为一节成功而有效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提供了路线和方向,但具体效果还要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来检验。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首先,作为一节课的引导和组织者,老师一定要把导学案上安排好的每一步骤了熟于心,上课时才能做到忙而不乱,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其次,严格按导学案的要求进行每一步,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成功完成一个活动或环节就适时适当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在复习知识点的活动中,要突出引导学生对知识点之间进行联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知识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行思考;最后,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老师要充满机智,灵活机动地运用知识去化解矛盾,引导生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导学案中应当堂完成的练习,当堂自主完成或讨论完成,当然,作为组织者应关注时间的安排。

五、做好导学案的批改、反馈、督查,确保导学案不流于形式

第12篇

1.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任务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因此,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并明白各自应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有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成绩把学生分成好、偏好、中等、差四等,再按照学生的性别、能力、性格,每组分配一人,组成4人学习小组。

2. 小组合作学习梳理复习课的知识并系统化

知识的梳理是复习课的首要任务,任何类型的复习课,都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联系,进而优化所学的知识,使其系统化、科学化。复习课知识点往往内容较多,关系复杂,教师在课上怕浪费时间往往包办代替,效果却一般。教师可以在上复习课前一天布置一次书面作业,让学生根据小组的理解来复习章节知识,根据小组喜好的方式来整理章节知识,第二天上课时从各小组作业中挑选一部分 “ 优秀作品 ” 进行展示、欣赏、交流、评析。一次基础知识的总结、比较,就是一次复习,不同形式的展示,就有不同的感受,学生的印象也很深刻。

3. 小组合作讲解复习课的例题

例题的讲解是一节课的点睛部分,由教师讲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学生一味地听讲,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复习课的内容学生已经学过,所以,例题讲解这一部分可以交给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点拨、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初中数学复习课中,例题需要精心的选拔。选择综合性较强的例题,题目设计到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能体现 “ 通性通法 ” 并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还可以将各小组的作业中易错的题作为复习课的例题,让学生纠正。教师平时记录学生容易出错误的题目及错误的原因,复习课时从中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错题。先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得出结果。讨论过程中,组长负责教会学困生,学困生不懂的主动提出。讨论完毕后,每个小组派一位成员上台在前后两个黑板展示小组的成果,小组与小组之间检查并批改,教师选出其中一组,并由当组的“代言人”为全班讲解,指出例题易错的地方,分析错误,最后,教师进行点拨。

4. 小组合作对复习内容进行自查

初中数学复习包括概念、定理、公理、公式、法则、基础题、计算题、综合题等,这些知识,复习时重在巩固和提高,使学习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总结复习是达不到的,还要靠学生对知识进行回忆和总结,进行自查。小组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回想,检查知识的学习中哪些地方学得好,哪些地方学得差,从而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在复习中进行再学习和再巩固。在数学复习中,笔者要求每个小组合作自查5道复习重点题,5道易错题和5道复习漏洞题,并作为复习的练习题。自查的练习题由小组的“批改员”进行批改,组员自己订正。由此,学生对复习的习题有了兴趣,更有深刻的印象,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5. 中考题在复习课的渗透,注重数学思想的归纳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别重视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在复习中,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概括、总结,揭示了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维品质。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思想有: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归纳思想。在复习中,教师设计与复习有关的中考题,有意识、有目的、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数学思想并解决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