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1 21:1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混凝土质量控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今建筑最常采用的结构形式,以其造价低、施工技术成熟、抗震及耐久性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我国工程建筑领域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应从源头抓起,将全过程质量管理和动态控制的原理运用到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确保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1.原材料的选用
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水泥起胶结作用,骨料起骨架支撑作用,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将骨料颗粒粘结成整体,水泥、骨料、水及外加剂的共同作用使混凝土具有了一定的强度。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其各项性能指标。
1.1 水泥
水泥在选用时,应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实际的环境条件来确定水泥的品种及其强度等级;在进场时,除要求水泥供应商提品的质量检验证明外,水泥经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切忌省略或忽视水泥进场检验环节。水泥在堆放时,应按照分类、干燥的原则进行储存。
1.2 骨料
混凝土用砂最主要的标准为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粒径过小或含泥量太大,均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此外,砂石中较大的含泥量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还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抗冻等性能形成负面影响。由此,混凝土细骨料的首选为中粗砂,且含泥量与有机物的含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石子的粒径与级配会较大程度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多呈针片状、级配较差的石子孔隙率较大,配置而成的混凝土可泵性较差,需用到较多的砂和水泥填充空隙,成本较高,不推荐选用。
1.3 混凝土拌合用水
混凝土拌合用水可选用自来水或有害物质含量在标准值以下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因污水中杂质的种类及含量不确定,若用于混凝土拌合,会对混凝土质量带来难以预计的影响。
1.4 外加剂与掺合料
在混凝土中加入不同种类的外加剂,可有效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节约原材料、加快施工进度等。在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使用目的、所用混凝土的性能及配合比、施工工艺和环境气候条件,通过实验确定种类及添加量。
掺合料作为矿物活性物质掺和入混凝土后,主要起填充、水化等物理化学反应,达到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省水泥用量、降低成本等效果。作为活性物质,掺合料进场时须持有质量保证书,按不同的种类分别储存,防止受潮以及来自于环境的污染。
2.混凝土配置
2.1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在配置前,先要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并严格按照配合比的要求将各种原材料拌和均匀,严格控制水的用量,以保证配置出的混凝土能达到结构设计的要求。
2.2 混凝土的搅拌
影响混凝土搅拌质量的三大要素是指进料容量、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进料容量超载则混凝土无法充分拌合,若进料过少搅拌机效率无法有效发挥;搅拌时原材料的投放顺序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搅拌质量,选择一次投料或二次投料;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长短与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息相关,时间太短混凝土拌和不匀,太长则容易发生泌水和离析等现象。
在搅拌时,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计量。首先,搅拌加水量应由搅拌机所配备的水表监控,切忌凭经验调整用水量;其次,外加剂及掺和料应事先加以称量方可加入,不得随意添加;再次,骨料的添加应坚持每次过磅称量的原则;最后,应对每盘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投料顺序、坍落度及离析情况加以抽查,从配合比的角度对混凝土质量加以控制。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着重要影响。在运输过程中须确保混凝土的均质性,且不出现离析等状况。当遇到混凝土的长距离运输或在交通高峰期运输时,受运输车辆、环境气候、交通状况等因素影响,为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长时间堵车等意外或向混凝土内注水等不规范操作,须对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及控制。
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后,应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混凝土出厂时的出料单据,对强度等级、坍落度及相关性能数据达不到设计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坚决拒收,并及时与混凝土搅拌站沟通联系。经验收合格的混凝土还需确保在混凝土初凝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浇筑和振捣。
4.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对现场施工前准备情况进行再次核查:水电供应是否能保证;各方人员及原材料供应是否就位;浇筑及振捣设备的配备情况;浇筑期间的温湿度变化、气候条件调查是否完善;涉及的覆盖材料是否备好等。对选用的浇筑方案、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及分层分区情况、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停水或停电等应急措施加以最后确认。
在浇筑过程中,随时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进行抽查,若出现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做合理调整;根据浇筑构件的厚度及其钢筋设置的密集程度确定振捣机械种类、振捣插点密度和深度,以确保各个部位振捣到位,不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的养护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终凝后,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还在继续,此时混凝土养护的重点就是保持适当的温湿度,维护水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及时覆盖洒水,使混凝土表面保有足够的温度和湿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散失,缩小混凝土浇筑块体内外温差,避免构件表面快速硬化,从而减少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的生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夏季、冬季及位于风口部位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5.混凝土质量检验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制备和浇筑过程中的检查以及养护后的检查。制备过程中,每一工作班次需检查两次以上的项目包括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和用量以及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当有外界影响时,需对混凝土配合比做及时调整。搅拌时间应随时抽查。
养护完成后进行构件的外观检查和强度检查,对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还需进行抗冻性和抗渗性的检查。外观检查是指表面平整度和尺寸偏差的核查,强度检查一般是指抗压强度检查。混凝土试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构件实体强度,是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的主要依据。因此,混凝土试件在制作时须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认真制作,妥善养护,使试件的各力学性能指标最大程度接近构件实体。
结束语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但只要参建各方通力协作、高度重视、严格管理、按规范施工,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工程质量事故防患于未然,混凝土的质量就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王百灵,刘新春.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J].民营科技,2010(5):159.
[2]吴燕.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青海科技,2010(4):100-102.
[3]赵广民.混凝土质量控制探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0(10):35-36.
作者简介:
关键词:房建;混凝土;质量控制
某居住区102#住宅楼建筑面积27396.3平米,地下2层,地上25层,建筑高度74.4m。结构形式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需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配制混凝土时,采用低碱类水泥,外加剂,及其它低碱活性集料。混凝土工程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以保证高层建筑混凝土的垂直运输。地下部分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固定输送泵,地上部分采用混凝土固定输送泵配合布料杆。下面就其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概述。
一、建筑材料的选择
加强与混凝土供应单位的沟通,要求拌站在配合比设计中,适量减少水泥用量,提高粉煤灰、矿粉含量,参加合适的减水剂、外加剂,减小水化热。该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设计的配合比如表1。
施工采用42.5R矿渣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用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2.50左右的中砂。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黄砂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掺加粉煤灰和矿渣粉活性混合材料,替代部分水泥,能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水化热,延迟峰温出现的时间。凝结时间要求初凝为9~10h,终凝为12~13h。
在材料选配上,细骨料选用的中粗砂含泥量
二、混凝土泵送控制
泵管采用搭设钢管架手架固定,钢管与结构物连接牢固,在泵管转弯或接头部位均应固定,达到卸荷的目的。砼的泵送必须连续,避免中途停歇。如砼供应不上,可降低泵压送速度,如出现停料迫使泵停转,则泵必须每隔4~5分钟进行运转,并立即与备用搅拌站联系。砼泵送时,必需保证连续工作。若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砼出现离析现象,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砼。泵送砼时,料斗内砼必须保持20cm以上的高度,以免吸入空气堵塞泵管。若吸入空气致使砼倒流,则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除去空气后再正转压送。泵出口堵塞时,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搅拌后再泵送,重复3~4次仍不见效时,停泵拆管清理,清理完毕后迅速重新安装好。泵送管线要直,转弯要缓,接头要严密。泵管的支设保证砼输送平稳,检验方法是用手抚摸垂直管外壁,感到内部有骨料流动而无颤动和晃动,否则立即进行加固。板砼浇筑时,使砼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砼浇筑过程中,只许拆除泵管,不得增设管段。泵送时,每2小时换一次洗槽里的水。泵送结束后及时清理泵管。泵送前先用适量的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输送管,再压入砼。砂浆输送到浇筑点时,采用灰槽收集并将其均匀分散在接茬处,不允许水泥砂浆堆积在一个地方。开始润管及浇注完毕后清洗泵管的用水,采用料斗收集排除,严禁流入结构内,影响砼质量。
三、混凝土浇筑与捣实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以下顺序建筑: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一次到顶等。如果混凝土不合格,就必须重新回搅,浇筑过程中不得往已经搅拌的混凝土中加水,而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也要把握好,新一层的混凝土必须在被上层混凝土覆盖前提下才能浇筑,这样才能预防混凝土在空气孔暴露太久而产生的裂缝。
其具体方式及流程如下:
主体结构中每个自然层作为两个施工段:浇筑柱、核心筒墙混凝土(混凝土浇至梁底向上 15mm 处)浇筑梁、板混凝土。
每个自然层作为一个施工段:柱、核心筒墙、梁、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浇筑核心筒墙浇筑柱混凝土浇筑梁、板混凝土。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混凝土的捣实工艺好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浇筑模入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四、混凝土养护
膨胀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是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病害的重要措施,因此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GB50019-2003规范的要求做好不小于14天的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视气温情况在2小时左右即可以进行保湿养护,混凝土表面状态为没有浮水,能禁得住手指轻压。在保湿用水管前接一段钢管,管口砸扁,使水喷射出雨雾状,不至于将混凝土表面浇成麻点。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墙柱等竖向结构除在浇筑后及时进行浇水保湿养护外,在模板拆除后,应立即采用塑料薄膜包裹的方式进行保湿,薄膜接缝处及上下口用胶粘带粘牢,在规定的养护时间内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梁、板、楼梯的上表面在进行最后一次抹压同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塑料薄膜应搭接严密,边角处有防止风刮开的措施,覆盖养护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在测量放线掀开塑料薄膜后及时进行浇水保湿养护。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梁板表面抹压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及湿润草袋,并保持至少14天的湿润养护。混凝土保湿养护应在规定的养护时间内始终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应持续24小时设专人负责。
五、施工缝的处理
(1)若施工间隔时间未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根据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不应超过2h),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可将新混凝土均匀倾入,盖满先浇好的混凝土,然后用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达到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层内5cm~10cm,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结成整体。
(2)若施工间隔时间超过所采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已浇筑的混凝土早已硬化,在新浇筑混凝土前应作如下处理:①清除接缝表面的水泥浮浆、薄膜、松散砂石,软弱混凝土层、油污等物体;②将钢筋上的锈斑及浮浆刷净;③在接续面上进行粗糙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接续面粘结强度。④梁、柱施工缝应与梁、柱轴线垂直;板墙施工缝应与板面、墙面垂直,不宜做成斜坡形;⑤留梁的竖向施工缝时,应先做一块隔板放在施工缝的位置上,再浇筑混凝士。隔板应按梁中钢筋位置留出缺口,满插到梁底。这是因为,若隔板上下不留缺口,板就被钢筋挡住插不到梁底,这时混凝土的水泥砂浆就容易从下部流出,使梁底形成一个强度较低的水泥砂浆层;⑥做板的竖向的施工缝时,为了避免混凝土收缩裂缝,可采用新加设接头钢筋的办法。接头钢筋一般可采用φ6mm~φ10mm,其所需截面面积一般为板截面面积的0.2%~0.3%,长度为插入新旧混凝土各30倍直径,两端加弯钩。这种钢筋一般放在板的上面,必要时上下均放。
结束语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逐渐提升。但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因此,从房屋建筑工程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混凝土施工与质量控制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磊,鲁企造.浅谈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措施[J].科技资讯,2009,(20).
关键词:土建工程 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 目标
土建工程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建设施工质量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的稳定、关系到设计寿命的实现、关系到后期养护工作的开展。而且,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还是保障工程抗震设计、寿命设计等设计目标实现的关键。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现代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1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基础的探讨
在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在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中,施工企业管理体系、管理方法以及执行情况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完善的、符合企业及工程实际情况的管理体系能够使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下得以有效实施。同时,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执行保障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基础对企业的要求,现代企业应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基础的踏实入手,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
2以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基础为中心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2.1强化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基础
作为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施工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材料管理体系、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等是构成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科学的构建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完善能够使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在管理体系的框架下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材料管理体系为例,根据工程用混凝土设计与施工需求进行的材料管理能够为图加工成混凝土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以材料控制与管理体系的针对性、科学性,避免材料问题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而企业各分享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中,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工程特点、项目管理目标与架构等进行完善。以这样的方式使管理体系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避免照搬管理体系文件影响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发生。
2.2注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控制,保障混凝土质量
现代混凝土施工控制与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工艺技术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深入分析基础上发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工艺技术控制与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许多工程项目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都与施工单位的工艺技术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现代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强化工艺技术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预防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发生。以质量控制基础-----管理体系的完善为基础,针对工艺技术特点、要点开展工艺技术管理。从材料选择、混合比例控制、浇筑工艺管理等内容入手,实现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另外,针对现代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企业还要强化混凝土施工过程的人员控制与管理。以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控制确保混凝土施工工艺得到控制与管理、确保混凝土施工工艺得到有效实施。针对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技术需求实现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目的。
2.3完善施工质量控制点,提高企业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点是工程建设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指导文件。通过对工程技术文件的分析以及经验积累而设置的质量控制点,能够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管理要点进行控制。通过质量控制点的应用实现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在土建工程施工企业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开展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应在日常的工程施工中积累自身经验,提高对混凝土施工管理的理解。以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技术文件为基础、以施工经验与管理水平得重点,科学的设置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点。并以预防性施工质量控制理论对其进行完善,进而实现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在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点后,企业还应建立质量控制点数据库。以数据库为基础记录企业各项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点,为后期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奠定基础。
做好上述工作后,施工企业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点为准,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由现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的现场工作保障施工质量控制点得到控制,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3针对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进行质量控制
工程建设进度规划以及工程投资建设时间的差异,使得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高寒、高温气候。而高寒高温气候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在不可避免施工气候下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注重自身对高温高寒气候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通过针对高寒高温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掌握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影响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现代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应从自身管理基础的入手,以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为中心开展技术控制与施工管理。以企业施工经验、施工水平的提高保障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针对影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施工管理,进而实现项目质量管理目标。以质量控制工作避免质量通病治理造成的成本增加,实现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国江.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工程建设科技资讯,2010,9.
[2]陈辉.建筑项目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探析[J].建筑工程施工资讯,2011,4.
[3]张岩.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原材料;施工过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们国家工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它要求我们对工程质量要高度重视,无论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要重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了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大多数性能指标,因此,在建筑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l 原材料的质量是基础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施工工艺,是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控制条件,所以对混凝土的原料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有水泥、骨料和混凝土外加剂。
1.1 水泥水泥的强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对于那些强度低于水泥强度等级规定的,或者水泥的绕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和混合材料掺和量等指标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时,都不应使用,应视为不合格产品处理。
1.2 骨料混凝土对骨料的总的要求是物理化学性能稳定、高强度、不含有机杂质及盐类和高质量,满足国家建筑混凝土规定的要求。
骨料中含有有害物质超过了规定的范围,会影响水泥水化,且会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反应,削弱了水泥石和骨料的粘结,从而减低了混凝士的强度。还有各级石子的粒径、骨料含水量等都会影响骨料的质量。所以对进场的骨料应该要按产地、品种、规格等,进行批量取样试验检测。
1.3混凝土外加剂
进场的混凝土外加剂必须要有质量证明书。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混凝土外加刺应用技术规范)和《混凝土外加荆)的标准要求,同时还要对混凝土外加剂中硫酸盐、氯化物的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抽样检验。在选择外加剂品种时候要根据建筑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实际施工条件、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再结台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和配合比例等来做最终的选择。
总之,在建筑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详细认真的质量检验,在保证原材料所有性能都符合技术指标要求后方可使用。同时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人员还对原材料的含量变化规律进行及时的掌握,并根据规律制定相应的措施。
2混凝土的科学配置是先决控制
在混凝土原料的质量保证下,混凝士的科学配置是建筑混凝土质量的先决控制条件。
2.1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换算
在试验室中,试验的条件是在比较理想的状态下,即各级骨料在饱和面干状态下不含有超逊径的颗粒,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级骨料中一定含有一定量的超逊径颗粒,且骨料的含水量也常常超过饱和面千的状态,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实际测得的骨科超逊径颗粒的含量及砂石的表面含水量,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从而来准确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情况下,调整量=(该级超径量+逊径量)一(次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2.2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调整
和易性指的是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流动性及粘聚性等性能,它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试验室中确定下来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和易性不一定完全适合施工条件。此时,需适当调整混凝土的含水率和用水量,以求取得强度较高及和易性较好的混凝土,从而达到施工的要求和标准。
3施工过程的控制是主要控制
通常,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浇筑前的质量控制、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浇筑后的养护三方面。
3.1浇筑前的质量控制
3.1.1混凝土浇筑一定要见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且应附有配套的水泥、石、砂、外加剂和配合比试块强度试验单。
3.1.2施工前须对施工面进行复核验收,保证钢筋和模板的标高、位置、截面尺寸符合设计,且要确保拼缝严密,支撑牢固。
3.1.3严禁随意增加混凝土用水量,须严格按照试验报告的塌落度标准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
3,1.4混凝土搅拌质量控制。混凝±搅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搅拌过程的重点落在计量精确、搅拌控制,特别注意控制水的用量,水分过多混凝土会离析,表面气泡增多,相反则难以捣实混凝土,影响内部质量;其次是选择搅拌机时要注意。干硬性混凝土可用强制性搅拌机,而自落式搅拌机一般只适用于塑性混凝土的搅拌;第三,要把握好最佳搅拌时问及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此外,要注意投料顺序对搅拌质量的影响,一般采用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
3.2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浇筑及捣实,它直接决定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强度、尺寸及外观等各项目能否达到工程验收标准。
3.2.1混凝土浇注顺序的安排,应坚持薄层连续浇注,不出现冷锋为原则。
3.2.2确保振捣良好。振捣过程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因而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须时刻关注漏振、过振等不良振捣现象,以防混凝土内部孔洞、蜂窝而引发的质量问题。一般来讲,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混凝土外观上出现的麻面、气孔、孔洞、裂隙、蜂窝等问题,我们较重视,但对内部蜂窝、孔洞所引发的内部质量问题,较往往易忽略。而内部质量缺陷,亦会对建筑物结构造成危害,因而,施工人员就相当重视这一向题,一般宜采用二次振捣的工艺,以达到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和密实度的目的,质检员也应有相应的有效检测措施。
3.2.3混凝土在浇注振捣过程中的泌水应排除。
3.2.4混凝土泵送要保持连续不问断,如必须问歇时,须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把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且问歇时间不能超过45分钟,因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问一般为45分钟。
3.2.5倾落高度的监督。混凝土的倾落高度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要求是: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超过3m;超过则应采用串筒或溜槽,超过lOm时要采用减速装置。同时保证混凝土在出口处的下落方向应垂直于楼层或地面。
3.2.6确保混凝土的光洁度、垂直度和表面平整度达标。要使混凝土的以上指标达标,关键在于优质模板的选用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此外,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及模板拼缝等均应达到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如若模板拼合不严密。会漏浆,严重时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产生露石等现象。另外,要确保混凝土的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模板的刚度是先决条件,因此,在重复使用模板前就对其刚度进行校准,变形较大的,要停止使用。安装模板时,模板定位孔的测量放样须严格依照设计图纸进行,避免爬锥孔以及墙面印迹线错位,从而影响墙面整体效果。为延长模板使用寿命和方便脱模,应使用脱模剂。
3.3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
养护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项极其关键的工作。混凝土养护应注意结合季节与天气变化特点,保持温度和湿度的适宜,以控制混凝土的内表温,避免或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发展。并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
4 施工人员的意识是根本控制
想要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除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控制外,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亦是极其重要的。施工人员需时时处处具备质量意识,坚决杜绝不合规程的操作,以人的质量保证混凝土质量,保证建筑质量。
5 结语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企业的生命。只有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定质量标准体系运行,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要共同努力,在设计施工监理过程中掌握好控制质量的要点,控制好每一个施工关键的环节,及时的发现一个问题,有效的解决一个同题,控制整个的建设过程,保证建筑混凝土的质量,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企业的明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 控制 混凝土 质量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施工中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切实控制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结构物的安全和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一)抗压强度。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二)水灰比。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三)粗骨料。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对混凝土的粗骨料要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如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等等。
二、混凝土行业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原材料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混凝土单方成本的优化和控制,使32.5 级水泥逐步减少,最大量应用的应该是42.5 级的水泥。要防止不同级别的水泥混掺混用,要加强水泥抽检批次,防范个别水泥运输企业把32.5 级水泥当成42.5 水泥来销售,以至严重危害工程质量。随着商品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混凝土掺合料成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必备组份。混凝土掺合料目前用量最大的仍然是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目前矿渣资源紧张,磨细矿渣的价格较高,主要还是以粉煤灰为主。目前一级二级粉煤灰已在工程上大量应用,甚至粉煤灰紧张的地区还有三级灰在使用。粉煤灰具有“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微集料填充效应”,而磨细矿渣粉的活性比粉煤灰高,二者双掺可以发挥协同叠加效应,优势互补。所以对混凝土掺合料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生产高性能绿色混凝土掺合料使之在混凝土中掺量大量化,普遍化,对于混凝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矿渣水泥和复合水泥由于其中的混合材细度较粗,容易造成混凝土的泌水和滞后泌水,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及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所以现在混凝土搅拌站已很少使用。所以我国水泥工厂最大量生产的应该是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而以前作为混合材的粉煤灰和矿渣和煤矸石等应该做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作为混凝土高性能的掺合料使用。现在商品混凝土公司应用较多的是磨细矿渣和粉煤灰的复掺。现在随着我国海洋工程如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的建设,超细矿渣的用量也将会越来越大。所以今后对混凝土高性能掺合料的研究将会是混凝土研究领域的另一个热点。
(二)商品混凝土公司与建设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不够严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教育员工把握“较小坍落度原则”,也就是在满足施工条件时,混凝土用较小坍落度来施工。建筑工人目前好像不习惯小坍落度施工了,总是抱着料子越稀越好施工的心理,混凝土坍落度失控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危害。工程实际中很多的监理技术人员也不太懂混凝土技术,所以对混凝土施工链上的岗位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很有必要。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越来越多,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不严格,过大的坍落度造成混凝土收缩较大,造成混凝土裂缝。怎么解决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人们发明了聚丙烯单丝和网状纤维和钢纤维等等,但笔者仍然认为尽可能的用小坍落度来施工是最为有效最为经济的方法之一。
(三)随着科技的进步,混凝土的回收再利用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重视。回收机械被越来越多的商品混凝土公司所利用,分离出来的砂石被重新利用于混凝土中。目前国内对回收的混凝土浆水再利用的公司还不多,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使废旧浆水被完全循环利用,做到清洁生产零污染排放。
三、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对策措施
(一)混凝土全面质量管理
为了全面管理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分析混凝土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从材料的订购开始,至混凝土的生产,再到混凝土的供应,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生产的工艺流程,混凝土的全面质量管理由材料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装运系统三个核心部分组成。技术管理测试系统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直至用户信息反馈的受理和分析,再提供给有关系统进行参考或修改。为了协同保障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应从这三个系统出发,分析各个系统中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步骤。
(二)混凝土材料质量管理
原材料进场后,应进行进货验收,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材料订购合同的要求、生产供应单位的资格是否满足要求、质量证明书是否具备、材料的外观质量是否合格。对不符合上述环节要求的材料进行退货,经进货验收合格的材料方可进场。原材料进场后,应按照有关标准规定取样样和试验,经检验合格的商品方可使用。对试验不合格的商品,按照有关标准规定处理。原材料的储存应按照其属性选择相应的保管办法,应保证其质量和减少损耗。建立原材料的使用跟踪记录。定期检验原材料的库存、使用和消耗状况,以保证生产所需原材料的正常供应和生产的平稳运行。
(三)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
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内容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输入和原材料的确认、各种材料用量的计量、搅拌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动态计量检验、拌合物质量抽检和出场前混凝土质量检验(坍落度和混凝土强度)。在生产中,必须按照要求,不偷工减料,保证混凝土正常生产。同时,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一般是连续的,各工程受工程部位、作业面大小、输送泵数量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对混凝土的需要量和需要速度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混凝土生产企业掌握这个情况,并适应这个要求。
(四)施工现场的信息反馈。施工现场实际浇捣混凝土时会遇到许多不可预见的事,这会影响混凝土的需要速度,因此需要及时将这些情况通知混凝土的生产部门,以期达到供应速度和需要速度的基本平衡。混凝土在供应过程中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特别在夏季气温较高、运输路程较长情况下,混凝土坍落度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不能满足泵送和浇捣需要,有时会发生混凝土离析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些情况应及时通知技术质量部门予以调整。
总之,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多组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要在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以及维护要求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伟,从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角度看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建材发展导向[J] 2005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大坝、桥梁等众多水利工程项目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对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个水利工程的成败。因此,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对能够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配料质量、比例、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以及参与人员的素养等内外因素高度重视,从各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质量。
一、对所需配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水泥、砂和石子以及具有特定功能的外加成分组成。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选择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级别、水泥类别,在选取混凝土配料时要有的放矢,灵活采取方案。
1.对混凝土搅拌用水的质量控制
适合于日常饮用的自来水或者天然水都可以作为混凝土的搅拌用水,但是国家禁止使用未经净化的工业或者非工业的有害废水。搅拌用水的使用范围之所以有所限制,主要是因为搅拌用水对混凝土的性能会产生极大影响,如果搅拌用水中存在机油、二氧化碳等不适宜的物质,容易使得混凝土质量不易控制,也会降低建筑物的质量,对建筑材料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甚至危害建筑物的安全,工程质量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2.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及控制
水泥从出厂到运输以及到贮存的过程中,必须要分开置于相对干燥、湿度较低的环境中,分开放置有利于避免不同品种水泥的交叉混合而带来的交互性的不良影响。在水泥真正投入使用前,除应确保相关生产商的正规合格,还应对水泥的强度、稳定性、凝聚时间等常规指标进行合理检验,如若不合格,则禁止使用。
水泥是混凝土胶结体材料,与水相遇产生水化反应,以此支持混凝土强度。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各种项目甚至是建筑部位的水泥品种并不是一以贯之、如出一辙的,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规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取合适的水泥品种来达到不同的功能性、质量性需求。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节约建设施工成本。
3.对砂和石子的质量控制
砂和石子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原料,被水泥浆包裹,相当于混凝土的内部骨架,支撑作用强大.砂和石子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混凝土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它的成本造价相对低廉.但是,他们自身独有的特殊性能在混凝土制备的过程中承担了重要作用。鉴于各种砂的物理形态和规格之间存在天壤之别,因此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技术检验,达到相关规定并符合国家标准的准予使用,同时,在选取砂和石子搅拌混凝土的时候,也要遵循选材与方案目的相适应的原则,需要的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不同,砂和石子的质量要求也不尽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粗细规格的砂不能混合使用,必须严格区分开来。砂和石子也要尽量不含有杂质,对于其中含有活性因素的部分,一定要通过专门的试验检验,在保证不对混凝土所需性能影响不大或者无影响的条件下,才可放心使用,否则极易造成原料浪费也会对工程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不同配料在混凝土中承担的功能不同,正所谓“对症下药”,道理正是如此。科学合理的选择,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4.对外加成料的质量控制
不同的外加成料在混凝土的制备中能起到不同的作用,由于外加成料能够大大提升混凝土的功能和效用,所以使用范围甚是广泛。虽然外加成料对混凝土效能改善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是在使用之时,仍要进行必要的检测试验工作,不仅要有选择性的适量添加,而且要保证质量。现今市场上的外加成料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在筛选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细心,若选用外加列制成料制备混凝土,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此外,外加成料在存储方面也要注意不能不加辨识的随意堆放,若出现成料混配,则会给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对各配料比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各配料的比例设计是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在设计时不仅要满足混凝土的各项指标,同时要兼顾混凝土的具体工作价值和经济实用性。在设计各配料比例时,应依据混凝土具体使用时所需的强度、水灰比以及坍落度等要求,根据施工地点所提供的砂和石子等材料进行试验,反复试验,不断优化各配料的比例,以期达到最优比例。由于配料中水泥容易受到空气、湿度、温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要进行复检,及时根据实际条件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以至最佳。
三、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捣拌及浇筑是混凝土从准备到完工所有工序中最关键的一环,捣拌和浇筑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实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1、混凝土的捣拌
在捣拌混凝土的时候,捣拌棒要迅速插入,但拔出时要放慢速度。要严格控制捣拌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要过短,在捣拌过程中,为了防止得到优质的混凝土,需要选择合适的捣拌方法来排除器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多余的水分,同时要保证捣拌的均匀和混凝土颜色的一致。在规模较大、要求高、标准严的工程中,建议尽量使用较为精密的电子操控设备,减少或避免人为因素的介入,更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
2.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前,要检查所有要使用设备及其重要零部件以确定是否达到使用要求,及时排查解决问题。同时要做好所有可能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保证浇筑工序的连续进行而不必要影响施工进度。浇筑时,要统筹安排,合理施工,严控技术关,借助科学方法有效排出气泡等影响混凝土密实度的成分,为提高整个工程质量添砖加瓦。由于浇筑质量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保险起见,尽量避免在风急雨大的天气实施浇筑,若在夏季,天气炎热,温度较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混凝土以及各配料的温度,防止由于温度过高而使混凝土发生质变。
3.混凝土的保养与维护
做好混凝土保养与维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混凝土处于适宜的自然环境中,控制好混凝土体表的湿度和外界温度,防止混凝土由于自然环境的相对恶劣而发生反常的收缩开裂等现象。保养与维护工作要在浇筑地全方位的进行,不要遗漏,以免因小失大。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勤洒水便可维持筑体表面的湿润度,在炎热的高温天气里,洒水频率要适当提高,才能有效保持湿润度。在冬季严寒干燥的环境下,可利用塑料薄膜对筑体进行密封,注意防冻保护,做好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保养工作。
四、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检验与预防
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混凝土在技术上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现代人对高质量的追求使得高强度的混凝土越来越普及。混凝土的强度高,自然要求对混凝土质量的检验关卡赋予更高的标准。接受检验的混凝土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完善测评指标,谨遵设备及部件的设计要求,做好各个阶段的检验工作,不论是对混凝土的质量还是加工的工艺程序都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加强对混凝土的环境监测,尽量消除或减少环境干扰,全方位的做好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检验与预防工作。
结语:
效益诚可贵,质量价更高。从混凝土的配料选取、比例、制备过程、到后期的浇筑、保养与维护、质量问题的检验与预防等各个环节切入,抓住获得优质混凝土的关键,以质量保证效益,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安邦定国,兴利除害的长远功效。
参考文献:
[1]刘巍,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质量要点[J].民营科技.2011(02)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建设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一大因素,其建设质量高,便能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建筑工程的合理施工和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有助于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对此,本文全面梳理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多角度探究,旨在优化施工方案,制定控制质量措施,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优良品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不断改善。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监管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工程施工质量越高、施工技术越合理,越能给人们提供生活便利,同时可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减轻环境污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强化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相关规范制度及先进施工技术、理念的学习,从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正确运用理论依据,最终实现在合理范围内压缩工程造价并保证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
1.1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因受到水泥水化的影响,混凝土极易产生自收缩的状况——水化会让混凝土的内部变得非常干燥。自收缩现象取决于水胶比,水胶比越高,自收缩现象越不明显。当然,水胶比不同,导致的收缩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混凝土初期收缩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养护温湿度。当湿度相同时,收缩速度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当温度相同时,收缩速度会和湿度成反比。以山沙为原材料的混凝土和以河沙为原材料的混凝土,其收缩速度要快得多。同时,山沙的产地不同,收缩表现也不同;沙中泥含量越高,收缩速度越快。
1.2建筑工程混凝土表面存在“起灰”状况
如果混凝土表层松散、强度小,就特别容易出现“起灰”状况。如果混凝土的表面“起灰”现象不是很严重,那么混凝土的抗压等级、强度等均不会受到影响;如果“起灰”现象较为严重,那么混凝土的抗渗性、耐磨性等都会有所降低。也就是说,轻微“起灰”不会对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起灰”现象严重,便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引起“起灰”现象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1)混凝土配比不合理;(2)表层水灰比大于内部水灰比,进而造成表层的水化产物之间难以紧密搭接,使得孔隙率增加;(3)混凝土施工中缺乏紧密的压光,未能进行良好的养护,造成早期水分快速蒸发,从而导致水泥表层无法水化。
1.3建筑工程混凝土表面的蜂窝现象
当混凝土结构出现内部疏松、砂浆较少、石子多等现象时,则会有窟窿产生。这些窟窿形似蜂窝,因此我们称之为“蜂窝现象”。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有以下方面(1)混凝土配比不科学,砂浆少石子多,(2)搅拌时间不足,未能实现均匀拌和,进而影响到混凝土和易性;(3)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石子密度较大,混凝土非常容易产生离析现象;(4)混凝土下料时,未进行合理分层,容易引发振捣不实的问题。
1.4建筑工程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离析,就会带来不良影响,比如降低混凝土强度和均质性,甚至会对后期的浇筑振捣等环节产生不良影响。这样便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混凝土收缩不均匀等状况。
1.5混凝土露筋状况
在混凝土的内部,主筋、架立筋等往往会有一部分在外,即我们常说的“露筋”。造成混凝土露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发生了明显的位移,抑或没放或少放保护层垫块,导致钢筋和模板紧贴在一起;(2)结构构件的截面小,钢筋太密集,石子会卡在钢筋上,致使混凝土未能完全覆盖住钢筋;(3)配比不合理,引发混凝土“离析”现象,从而导致模板处水泥砂浆太少。
1.6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
1.6.1建筑工程混凝土收缩裂缝混凝土的收缩以自收缩为主,与外界的湿度之间存在关联。收缩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还会使混凝土的内部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一旦内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极易产生裂缝问题。1.6.2建筑工程混凝土温度裂缝如果混凝土的体积过大,或者遇到寒潮天气,混凝土的结构内部或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温度裂缝。当混凝土的体积过大时,其内部大量的水会转化为热量,然后在结构内积聚,增加内部温度;然而混凝土表面却会快速散热,使得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从而产生拉应力。1.6.3化学反应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我们常见的碱骨料反应会增加混凝土的体积,进而生成裂缝;氯离子侵蚀对钢筋有着很强的腐蚀性,容易造成混凝土的开裂现象。1.6.4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工程混凝土开裂若结构物缺乏稳固的基础,就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结构变形问题。这时,混凝土的内部就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从而造成混凝土开裂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2.1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管控意识
要想切实解决混凝土质量问题,必须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管控意识。首先,设计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质量控制意识,深刻认识到混凝土质量管控的重要作用,在设计过程中时刻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其次,设计人员应当深入了解建设方的实际需求,特别是混凝土结构、等级方面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方面,设计人员必须做好施工预案,充分考虑施工荷载、温湿度等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尽量将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降至最低,避免产生严重后果。最后,对于模型的选择,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模型,科学合理地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确保强度达标。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重视混凝土刚度和构件挠度的验算工作。在具体施工环节,为确保混凝土达到要求的抗裂度,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配筋率、钢筋直径等因素,同时结合实际状况,科学设计具体的保护层厚度,然后选择不同的设计模式。针对部分薄弱环节及极易产生裂缝的位置,设计人员可以考虑配置加强筋。设计人员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混凝土质量常见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规避措施。在图纸会审过程中,设计单位必须充分结合实际,积极与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进行有效沟通,多方联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
2.2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的配比等因素
2.2.1施工温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全面考虑温度、湿度等重要的环境因素,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例如在搅拌混凝土时,为创造合适的温度,确保搅拌有序进行,施工人员可在其中加入适量的水,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厚度,特别是要让混凝土的表面散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可在混凝土中设置循环水管,以起到降温作用;在冬天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应的保温工作,避免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而生成裂缝。2.2.2混凝土密实度施工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混凝土振捣的监督,例如:在搅拌混凝土的现场,要均匀布置插点,以便确定振捣顺序;振捣时,要保持30cm距离,时间15min~30min,以浮浆平整、不沉落为标准,切实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力,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免出现混凝土过振现象。在此期间,若水平钢筋下部出现水分或空隙现象,施工人员必须立即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振捣时间间隔保持在20min~30min,从而有效增强混凝土的握裹力,提高其密实度和抗裂性。2.2.3混凝土配合比首先,在深刻领会建筑工程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施工人员需要充分、细致地考量混凝土施工特征;其次,施工人员需要科学选用原材料,详细记录施工现场取样的原材料参数并创建档案;最后,监理部门应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核实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能下达开工指令。
2.3强化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针对原材料做好质量控制,可谓十分重要,特别是要控制好水泥的质量,从而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沙是混凝土的重要原料之一,其质量检点在于:含泥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有机质含量是否达标。拌和水和外加剂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切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使用污水,并且混凝土拌和水的使用标准随着混凝土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在实际拌和过程中,要想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还必须添加外加剂(比如减水剂等)。
2.4强化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
为了防止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通病,建筑企业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和验收工作。笔者认为,在施工前,建筑企业一定要将项目的具体要求、项目难度以及项目进度等参数加以明确,结合具体工程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计划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正式施工时,建筑企业要结合具体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另外,施工人员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控制好温湿度,预防外界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防护策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要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工作,一方面要对质量控制资料进行审核把关,检查其是否完整齐全、真实有效;另一方面应严格按照规程来进行验收,待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合格报告并签字确认。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建筑工程的建设与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有助于商业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与应用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投资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进行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形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完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提高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焦福民.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质量控制要求[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8.
[2]张俊江.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3).
[3]袁卫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与加固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5).
[4]刘克福.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
[5]卞焕成.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
[6]许多.论城乡建设中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7).
[7]李治军,高健,贾雪飞,等.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北京:工业建筑杂志社,2020.
关键词:混泥土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331 文献标识码: A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水灰比、骨料、养护和外部环境。针对这些因素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混凝土质量。
1、原材料控制
1.1原材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基础,原材料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2.1水泥的强度和体积安定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水泥的强度上下波动,混凝土的强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差,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膨胀性裂缝。因此,要选择好水泥品种,根据经验,大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质量比较稳定可靠。
1.2石子主要控制好级配、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经调研,目前,好多混凝土厂家的石子级配都不是很好,因此,如何确保石子级配连续,且在生产中切实可行,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1.3砂最关键的是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太细或含泥过多, 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另外,砂石中含泥量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影响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最好采用中粗砂,且含泥量和有机质的含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1..4混凝土拌和所用的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水化和混凝土质量的有害物质,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
2、配合比的控制
2.1.各种不同类型结构物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选定,其试验方法应按SD45-82有关规定执行。
2.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前7天,承包人应将各种配合比试验的配料及其拌和,制模和养护的配合比试验计划报送监理人。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1承包人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的取样,并填写见证记录,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监理工程师在审查试验室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可允许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2.3.2水工混凝土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3、拌和过程控制
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并经过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单位必须使用称量准确的设备进行生产,并按监理人的指示定期校核称量设备。对砂石料坚持要求每盘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法。另外还应经常对搅拌时间、上料顺序、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较大工程中,施工单位应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减少人为因素,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4.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施工方案应根据主体工程的结构体系、荷载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周转情况等,综合考虑所选择的模板和支撑系统。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关位置的正确,对结构节点及异型部位模板合理设计(是否采用专用模板)有重要意义。模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模板接缝处理方案要保证不漏浆,模板及支架系统构造要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绑扎、安装、清理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
5、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5.1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
要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按按设计要求施工,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后,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预拌混凝土应检查随车出料单,对强度等级、坍落度和其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预拌混凝土中不得擅自加水。监理工程师要督促试验人员随机见证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要留同条件养护试块、拆模试块。
5.2 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监理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并随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异常情况,如有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严重时应马上停止施工。 混凝土浇筑前,监理人应对浇筑部位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地基处理、模板、钢筋、止水、预埋件和观测仪器等设施埋设和安装。经监理人检查合格后,监理人要对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水电供应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合适,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气候、温度是否合适,运输能否保证,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2米应采用的筒式溜槽是否安装。只有以上工作全部做好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时按排好顺序,保证分区、分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搭接。
6、养护控制
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和成品保护,凡可饮用的水,均可用来养护混凝土,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得使用。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天,使用掺加较多混合材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复合水泥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能少于21天。养护期内混凝土保持必要的温度和湿度,使水泥水化正常进行,防止发生干缩裂缝。
6.1混凝土的养护。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自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6.2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 6-18 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洒水养护。 (2) 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6.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28 天。
总之,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抓住重点,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来保证施工的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种类将越来越多。砼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整个工程的成败,只有从砼试配、拌制要求、施工办法、养护等方面停止严加控制,保证砼到达“质量平均、体积波动、耐久、满足设计强度”的目的。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努力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其成为更安全的施工技术,才能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水泥稳定集料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周建岐,余武斌.广西交通科技,2003,04.
2、施工中商品砼质量控制和应用 - 杜彦林 -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 2012, (31)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焦点,而对于工民建企业来说,混凝土是整个工程的重要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影响着整个工民建的质量 。如何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就成为了工民建的关注焦点。
1 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探究
混凝土的裂缝分很多类,它都会对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危害其中温度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痕的原因之一。混凝土在干化、硬化的过程中,水泥和水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水泥的整体温度上升,而相比较环境温度较低,从而使水泥的内部受到一定的压力,而表面受到一定的拉力,而混凝土在硬化的时候抗外力的能力较差,因此内外的温差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导致渗漏。还有就是许多化学反应产生的影响,其中钢筋的氧化作用会导致裂缝。钢筋的外表面的氯离子较多,所以氧化层容易被破坏,所以钢筋一旦被氧化,其氧化物的体积会改变,钢筋与混凝土就会分离,从而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痕。其实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还与它本身的质量有关。混凝土顾名思义是有许多物质混合而成,混凝土中含有水泥、沙子、石头……这些组成材料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好坏。其中水泥的比例很重要。如若水泥的比例或者强度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话,会使建成品一遇到水就会潮湿,从而产生裂缝渗漏。除此之外,如果这些组成材料的比例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话,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外界的拉力强度,也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降低,从而使施工时受到一定的阻碍。还有就是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间有可能会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比如活性氧化硅回合呈碱性的水泥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硅胶,而硅胶是干燥剂,因此会吸收大量的水,从而引起体积的膨胀,使内部会对混凝土产生一个力,从而引起混凝土的裂缝。混凝土裂缝渗漏有多种原因,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当然不乏人为因素。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一定的时间,就会导致水分蒸发,从而使混凝土出现硬化的现象,而混凝土干缩不均匀的话,体积就不均匀,提及的形变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工序如果稍不加以注意,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2 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问题
2.1 严格把握混凝土配比问题
对于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一定要严格把握。为了保证混凝土的高品质,建筑施工部门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各项组成材料的比例都符合国家标准,在原料的配比上,尽量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物质来改善混凝土的融合性质,从而能够抵抗外力的影响。保证水泥和集料的质量,控制好水灰比,另外加入适量的减水剂,使砂石的直径合格,减小他的孔隙率,将砂石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比如云母、泥土、硫酸盐、硫化物……从而来增强集料与混凝土的粘附性。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各级的原材料的颗粒大小、含水量、饱和度等是时刻发生变化的,因此,要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混凝土的抗压性[1]。
2.2 加强混凝土质量监督
从监督方面来说,有关部门一定要监督起来。政府和有关监督部门要负起责任,严格把握混凝土的质量,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混凝土不给予许可证,另外,应该对施工部门也进行一定的监督,防止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偷工减料。对于工民建企业内部来说,也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在进行工民建的施工前,要对所用的混凝土进行检查,采购部门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掌控,保证所使用的混凝土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与技术标准。如果检测部门在施工之前发现所使用的混凝土的质量不过关的话,比如含有的有害物质超标等,不应该继续使用,要重新购进标准质量的混凝土,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2.3 加强混凝土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以及养护
混凝土的质量较差也会导致钢筋被氧化,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裂缝,使建筑物被损坏,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混凝土的质量。在进行工民建的施工之前,要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对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工序一定要准确把握,尤其是浇筑振捣环节。根据施工现场的天气情况以及温度应力进行计算,确定浇灌的方式。在浇筑之前,要做好浇筑的准备工作,检查好末班、钢筋、材料、水……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还有在施工前就应该做好对混凝土的早期保护。尤其是大型的施工时,会出现水热化的问题,所以在前期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养混凝土,注意保养的时间。控制好温度、湿度等对混凝土的影响[2]。
3 结语
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工民建中出现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这个问题一定会解决。在今后的工民建中,虽然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是相信只要努力细心研究,采取各种有效地措施来解决,这些困难一定会迎难而解,我国的工民建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在大环境下得到了逐步提升,与之相关的铁路桥梁项目不断增多。在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艺是相当重要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质量也直接关系到铁路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在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和工艺也直接影响着铁路桥梁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坚固性等施工标准。同时,铁路桥梁的质量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一定要对铁路桥梁施工进行严格把控,对混凝土的质量及施工技术做出严格要求。本文就铁路桥梁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的质量控制具体细节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铁路桥梁;混凝土;质量控制
在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在桥梁施工中占主体部分,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性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控混凝土质量,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有效降低安全风险,保证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混凝土在日常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比如铁路、公路、建筑等,其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可塑性强等特点,能够结合钢筋构成经济坚固、抗震耐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能够根据工程结构不同而灵活运用。混凝土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流程等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出现施工工艺质量问题,应该严格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标准检测和质量监督。
1铁路桥梁的特点
铁路桥梁的主要特点是大跨度桥较多,桥梁纵向刚度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等。
(1)铁路恰两一般为大跨度桥较多,由于我国的地域特点,在铁路修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山川丘陵等特殊地貌,因此,目前我国已建成和正在拟建的铁路桥梁工程中,铁路跨度超过100米的大跨度桥梁较多。据统计,跨度100米以上的桥梁超过了200座。
(2)桥梁纵向刚度要求较高。在铁路施工要求中,由于铁路多采用跨区间无缝钢轨,铁路桥梁的纵向刚度必须够强才能够保证桥梁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度的纵向位移,所以,对铁路桥梁施工中对纵向刚度的要求较为严格。
(3)在施工过程中对铁路桥梁的耐久性有一定要求。由于铁路桥梁一旦完工并投入使用,其使用期限是较长的,并且由于桥梁自身的特俗结构特点,桥梁的维护和检修将很难实施。所以,应该对铁路桥梁的耐久性进行针对性设计,依照桥梁自身的施工特点进行合理性设计,并对施工质量做严格把控。
2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的质量控制具体方法
2.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关系到混凝土在施工工艺中的特性,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就是对工程施工标准的控制。所以,在铁路桥梁工程中,必须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和辅助材料等。首先应该对其所有原材料的生产厂家进行严格检验,只有符合施工标准的才能够进入施工现场。在原材料中砂石材料的变异性较大,含泥量大于3%的砂与含泥量大于2%的碎石,会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从而使集料难以与水泥紧密粘合,大大增加了其需水量。同时,各级碎石超粒径颗粒含量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的级配也会发生变化。砂石超粒径颗粒含量发生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果骨料的含水量发生变化,那混凝土水灰配比也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在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中一定要选择含泥量适宜的砂和碎石,以增加水泥和集料之间的粘和性。同时,对混凝土的原材料级配和骨料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其和易性,并尽量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和强度不达标的现象,
2.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为了有效保证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就必须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在工程实践中,为了达到施工工艺要求,通常以实验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即将原材料备齐后,将样本送进实验室进行鉴定和试配。确定后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严格符合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标准。通过科学实验选出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耐久性,加快施工进度,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为了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就必须选用符合技术指标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合理控制水泥强度、砂细度(模数2.5~3.2为佳)与碎石颗粒级配(《25mm),吸水率(≤2.0%)、含泥量(≤0.5%)等,以提高混凝土质量,确保混凝土强度和抗裂性能。预应力空心板是铁路桥梁主要受力结构,为避免空心板表面产生裂缝。在设定混凝土混合比时可以考虑添加高效减水剂。高校减水剂的使用可以减少25%的用水量和15%的水泥量,并能够有效提高水泥与骨料的粘结度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抗震能力、振实性和稳定性。
2.3混凝土拌制控制
混凝土拌制需要的原料来源于水上混凝土厂、小型搅拌站和大型搅拌站。其中水上混凝土厂主要针对于深水桥墩的基础建设,而小型搅拌站起到配合混凝土搅拌的作用,大型搅拌站则多生产商品混凝土进行出售。三种拌制方式都各有其特点和针对性。混凝土的拌制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分为机械和人工两种方式。人工拌制是相对于小型工程,而一般情况下,现代的铁路桥梁混凝土多采用机械拌制的方式。无论以何种方式拌制,都应该以石子表面包满砂浆,拌制后有良好的和易性作为拌制标准。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如果需要添加外加剂,就必须把外加剂调和成溶液加入拌制材料中充分混合进行使用。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中,要随时检查混凝土流动性和坍落度,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校正,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也要严格控制,尽可能避免不科学的拌制方法。
2.4混凝土浇筑控制
对混凝土浇筑的控制也要到位,首先在进行浇筑前,检查钢筋和模板的尺寸,同时,预埋构件位置和模板的稳定性、牢固性、紧密度也都应检查清楚。此外,要把模板表面清理干净,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铁路桥梁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一次性浇筑和分层次浇筑。其中分层浇筑分为水平分层和斜面分层。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流程也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物理特性。如果浇筑方式不正确也会给混凝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所有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因素,比如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振捣力、温度和浇筑速度等等,并对突发状况进行及时解决。此外,分层浇筑的方式主要适用于桥梁的构建厚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分层浇筑法可以对混凝土的振捣力、均匀性和整体质量起到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振捣方法也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稠度等特性。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的作用特点是能够将振捣器使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成为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最佳厚度。而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就应该保证浇筑厚度为20cm以下;采用侧向着式振捣器时,则应合理控制浇筑厚度,浇筑厚度一般控制为30cm~40cm范围内。水平分层浇筑法多用于铁路中小跨径的T型桥梁,如果梁体高而长,为保证浇筑进度则应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即通过分层浇筑法对梁体以次进行浇筑。对于铁路桥梁空心板梁混凝土浇筑,首先应该对底板进行浇筑,然后立芯模及进行顶面钢筋扎焊,然后再将肋板和面板之间的缝隙进行浇筑。混凝土初步凝固后,可以将芯模抽卸掉。同时,处理存在时间间隔的混凝土结合缝隙时,必须将混凝土表面完全清理干净,并且用适量水清洗干净。
3小结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速度的要求逐步提升。铁路的长度、跨度和难度也随之加大。这些因素也迫使铁路桥梁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而在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中,混凝土工艺质量要求也将逐步加大。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把控直接影响着铁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标准。所以,为了确保铁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耐用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就必须严格要求各部分施工技术,无论是岁混凝土的原材料,还是施工工艺要求都要进行严格把控。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工艺流程进行合理控制,保证铁路桥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并有效提高铁路桥梁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牛建发.铁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门窗,2013(03):109-111.
[2]王兵权.浅谈如何提高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03):88.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作为人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也在随着人类的发展,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作用也从一开始的防寒保暖,躲避野兽侵害,慢慢的衍生到美化环境等方面去,但有一项是建筑中一直都在努力变得更强的,那就是对于建筑物的强度。随着时代的变迁,使用建造的材料也在不断的变化,随着高楼大厦不断增加,也要求建筑物具有更大的强度,开始运用混凝土来建造房屋等。而混凝土的质量是建筑物是否具有很高强度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怎样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也是工程施工的重要课题之一。只有将混凝土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使建筑物建的更好。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1、设计合理的配合比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耐久性要求和节约成本外,还需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等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通过试配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2、配合比的换算
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粒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粒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粒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地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3、正确按施工配合比施工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
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称量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试配所用原材料相符。
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施工时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要求及工程所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水泥在使用前,除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外,还应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骨料的质量控制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机物质含量。其细度模数应在3.7-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机物质含量不应超过2%。石子一般选用粒径1-3cm的碎石,石子进场后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最大粒径。
3、水的质量控制
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
4、掺合料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确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外加剂进场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其质量保证书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同时,要严格控制用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三、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搅拌就是将水、水泥和粗细骨料进行均匀拌合及混合,拌制成质地均匀、颜色一致、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拌合物。搅拌混凝土可以采用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人工拌制质量较差,混凝土质量得不到保证,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一般工程施工中采用机械拌制混凝土。
1、搅拌机的选择
混凝土搅拌机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自落式和强制式两大类。采用何种类型的搅拌机,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配合比要求及混凝土的运输方式确定,且优先选择强制式搅拌机。
2、投料顺序
投料顺序常用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一次投料法是在上料斗中先装石子,再加水泥和砂,然后一次投入搅拌机中。二次投料法是先将水泥和水在搅拌筒内充分搅拌成均匀的水泥浆后,再加砂和石子搅拌成为混凝土。采用二次投料法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投料顺序、数量及分段搅拌的时间等工艺参数。
3、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控制
搅拌时间是从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内起,到拌合物开始卸料时止所经历的时间。搅拌时间短,拌合物搅拌不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将降低;搅拌时间过长,不仅影响搅拌的生产效率,而且还会使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现象。当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表1采用,如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应延长30s。
四、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1、浇筑前准备工作
对施工难度大的结构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监理工程师要认真检查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确保标高、位置尺寸正确,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检查模板内的垃圾和钢筋上的油污是否清理干净,空隙和孔洞是否堵严,另外模板还应洒水充分湿润。
2、检查混凝土
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后,应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是否满足配合比及施工要求,是否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当出现分层、离析、泌水现象时,在入模前应进行人工拌合,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混凝土在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擅自加水。监理工程师要督促试验人员随机见证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要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
3、捣实
通过捣实施工可以提升混凝土外形平整度,避免混凝土中间出现漏风情况,使混凝土强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捣实是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要保证在初凝前捣实施工,避免因为混凝土硬化而影响捣实施工。在进行混凝土捣实施工时,保证混凝土能够充满模板的每个位置,以便达到最大密实效果与均匀效果。另外,混凝土捣实施工时需要掺入添加剂,让其缓凝大约4h,在此阶段内混凝土受水泥水化作用以及周围环境影响出现失水而形成裂缝。为降低此类情况的发生,可以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捣实或者是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压搓,在原基础上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另外,对于施工裂缝的存在进行处理,需要由浇筑前制定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方案来决定。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养护方式应根据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确定。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时间不少于7d,采用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作业人员是动态控制的执行体,通过对施工全程的有效监控,掌握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动态信息,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加以纠正,避免不合格工序的产生,是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质量监控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晓.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32-33.
[2]刘国恩.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J].价值工程.2010,(09):15-16.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绝热温升;防裂温控
1、概述
海龙水库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西北面北郊水库上游,地处乌江支流湘江上游主源喇叭河上,系湘江上游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供水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坝型为混凝土重力拱坝,坝顶高程878.m,建基面高程839m,最大坝高39.1m,坝顶弧长136.36m ,坝底宽15m,坝顶宽5m。大坝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15,设计可埋块石10%,1999年3月19日开始浇筑混凝土,2000年9月3日完成大坝主体工程浇筑,迄今混凝土尚未出现裂缝,现以海龙水库为例,阐述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原材料的性能
2.1砂石骨料:砂石骨料均采用坝区附近的石灰岩加工而成,机制砂的细度模数经检测为3.1±0.2,小于0.15mm颗粒含量小于15%,碎石分5~20mm,20~40mm,40~80mm三种粒径,针片状含小于15%。
2.2水泥:水泥选用遵义市(忠庄)水泥厂(现更名为腾辉水泥厂)生产的花岗牌425R(32.5)普通硅酸盐水泥、该厂水泥为旋窖生产,质量稳定,水泥的化学成份及矿物成份列于表1
水泥化学成份及矿物成份C%
表1
水泥矿物成份中,发热量最大的C3A和C2S含量较高,二者之和达64.7%(大于54%)因此水泥水化热,就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选择低热水泥厂较为理想,当掺入25%的粉煤灰,水泥水化热有所降低,现根据美国维尔巴克(Verbeek)和福斯特(Fosier)的经验公式计算,遵义市水泥厂生产的花岗牌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列于表2
水泥水化热(J/kg)
表2
由于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掺有13%的矿渣,对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特别是早期(7天以前)的水化热有利的,可降低早期水化热13%,从表2可看出,掺入25%的粉煤灰,对降低水化热有较明显的效果,由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较低,为保证大坝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渗能力,故不宜选用高标号的水泥。
2.3粉煤灰:煤灰为遵义电厂25万kw机组的高品粉煤灰,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列于表3
遵义电厂粉煤灰检验结果
表3
根据GB146-90遵义电厂商品粉煤灰属II级灰, 运至工地的粉煤灰,经抽样检测,烧失量5.04~13.9%,有的已超过II级灰的标准,故实际使用时按III级使用。
3、大坝混凝土配合比
海龙水库大坝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15,1999年月4月以前为使工程安全度汛(即右坝段847m高程以下混凝土浇筑),粗骨料未筛分采用混合级配。以后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试验,掺用25%粉煤灰和山西万荣县生产的RT-B高级缓凝型减水剂,粗骨料进行筛分分级,现将大坝实际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列于表4
大坝混凝土配合比
表4
注: 比1为1999年3月19日~4月18日采用的配合比
配比2为1999年7月9日以后采用的配合比
4、混凝土绝热温升
由于优化了大坝混凝土配合比,掺用了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采用90天龄期,并对碎石进行筛分分级,使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大幅度降低,由原来257kb/m3,降至154kg/m3(不含掺入粉煤灰60kg/m3),使混凝土绝热温升值有明
显降低,埋入10%石后,绝热温升值降低更为明显(参阅表5)由于掺入粉煤灰后混凝土早期强度不利,由粉煤灰的二次水化作用,后期(90天以上)强度增长较快,同时可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增加自身体积变形, 有利于补偿温降收缩, 有利于混凝土的抗裂性,对防止大体积极混凝土开裂是有益的,大坝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值列于表5
海龙水库大坝绝热温升计算值
表5
5、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5.1保证大坝混凝土强度:大坝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15,实际浇筑时按配制强度C18控制,因混凝土强度是质量的基础,如强度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将影响混凝土的其它性能,如抗裂性、抗渗性等,除了在浇筑期间,每班测定混凝土坍落度,使其坍落度在规定范围内(5~9)。还采用1.5小时快速测强技术,以尽早发现混凝土质量问题以便尽早纠正,以过对比试验,1.5小时快速测强分混凝土强度的关系为:
R7=2.48+2.34R块相关系数r=0.956
R28=-3.45+2.97块 相关系数r=0.942
R90=-2.12+3.94R块相关系数r=0.946
式中:R-混凝土强度,脚标表示龄期
R块-1.5小时混凝土测定强度(Mpa)
由于混凝土配料系统为自动控制称量、因此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大坝混凝土质量控制情况列于表6
海龙水库大坝混凝土质量评定
表6
注: 大坝共浇38835.03 m3本表未含右岸支护、导游底孔封及大坝细部结构等工程量。分部工程I采用配比1浇筑,龄期为28天,Ⅱ、Ⅲ、Ⅳ、Ⅴ分部采用配比浇筑龄期90天。
5.2合理分缝分块
坝体设置7条横缝径向分布,最大缝间距17.5m,缝内设置梯形键槽,控制分层浇筑厚度,基础垫层厚度1m,垫层以上均控制在2~2.5m(7、8月炎热季节浇筑厚度不超过2m)每层浇筑间歇时间不少于5天,相邻块高差不得超过10m~12m,根据混凝土浇筑能力, 合理分缝分块可以显著减小由体积变化引起的有害拉压力,不使坝体开裂。
5.3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如前述由于遵义市水泥厂生产的花岗牌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较高,因此降低混凝土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从而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是工程温度控制的重要内容,大坝混凝土除了要保证混凝土强度外,更重要的是进行温度控制以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通过双掺(掺减水剂,掺粉煤灰)采用90天龄期,使大坝混凝土水泥用量大幅度降低,由原来257kg/m3,降至154 kg/m3(另掺60 kg/m3粉煤灰)并埋入10%块石,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掺减水剂后,由于起缓凝作用,还有利于高温季节的施工。
5.4埋设冷却水管:自1936年建成的胡佛坝(美国) 埋设冷却水管首先应用以来,在世界各国该项技术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已被广泛采用。为了削减坝体混凝土浇筑块初期的水化热温升峰值,减小水化热引起的温差,从而降低由水化热温差引起的拉应力,满足允许温差的要求,大坝在857m高程以下(即坝体厚度在10m以下)埋设Φ25镀锌无缝钢管作冷却水管,其间距2m。冷却水管间距大于3m时,效果较差,一般不宜采用。冷却水管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通水,通水时间为15天。水管中流速控制在0.6m/s左右,流量每分钟6升,水流方向每天改变一次,冷却水管进口与出口的水温温差在6℃~12℃范围内平均9.3℃,说明冷却效果良好,为了加快混凝土冷却速度,对857m高程以下坝体混凝土进行二次通水冷却。
5.5、其它,由于海龙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不具备加冰拌合及预冷骨料等施工工艺,在7、8月天气炎热季节,最高气温达35℃,尽量避开中午气温最高时段进行浇筑,并尽可能缩短混凝土入仓时间,由于天气炎热,碎石表面温度达30℃。抽取地下水喷洒骨料,对埋入的块石埋入前用水冲洗。既可保证块石的洁净,又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6、实测浇筑温度
6.1混凝土浇筑温度,根据4-11月(5-6月份未浇筑)6个月混凝土浇筑温度的实测结果,最高29℃,最低14℃,除7月31日实测浇筑温度达29℃外均低于“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浇筑温度不得高于28℃的要求。
6.2础温度
为了观测大坝混凝土内部温度长期变化情况,坝内埋设了埋入式铜电阻温度计,根据测量结果,基础温差在5~16℃范围内,均低于设计强约束区20℃~21℃的温控标准,近期混凝土最高温度低于20℃。
6.3、内外温差根据坝内埋设的温度计观测结果,坝体混凝土的内外最大温差为11℃,低于设计20℃~21℃的温控标准,坝体混凝土最高温度35℃。近期混凝土最高温度低于25℃。
7、结语
7.1根据实测浇筑温度及大坝埋设温度计的观测结果可以得出,海龙水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措施是有效的,大坝完成3年来没有发生裂缝产生。
7.2采取各种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除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外,更重要的是对混凝土有严格的温控措施,就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产生裂缝,由于掺有粉煤灰,混凝土水灰比较大,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不利,因此必须加强养护,以促进粉煤灰的二次水化作用,促进后期强度的增长有利于后期强度的提高,冬季应注意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防止温度骤降而造成混凝土承受不住较大的温度梯度变化而导致裂缝的产生,特别是新浇筑混凝土的抗裂性较低,因此冬季必须对混凝土的表面采取保温措施。
7.3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采用“双掺”(掺外加剂,粉煤灰)或其它措施,大幅度降低水泥用量,才能起到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的效果,如采用复合外加剂,低热水泥,并加大骨料颗粒径(四级配)效果会更加明显。在今后的工程中实践。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性能(P94~P118)蔡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水工建筑物的温度控制,潘家铮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