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6 15:59: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理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independent moral education idea, in the analysis independent moral education idea's foundation, how discusses to act according to this idea the request perfect moral education appraisal. key word: Independent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appraises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 德育 德育评估
Key words:Independent mor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appraisal
作者简介:钟玲会,女,华东师大政治学系0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64-01
主体性德育理念不仅仅是德育实施过程中所应贯彻的理念,而且在德育评估当中更应该贯彻这一理念,它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德性,检测德育的实效性,反思德育方法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主体性德育理念即在教育者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参与性、创造性等,从而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的教育。它是现代德育的一种理念和发展方向,体现了人本精神。主体性德育理念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育新理念,理念是一种导向,是一种灵魂,是一种保证。
德育评估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也必然贯彻主体性德育理念。德育评估是检测德育运行机制,检验德育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德育科学化,优化德育实施过程,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也是督促受教育者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忽略德育理念的贯彻,将会使德育事倍功半。[1]
以往的德育评估缺乏对主体性德育理念的贯彻,通常以他评为主,缺少学生的自评,也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当中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造成了学生对评估的不重视和反感。而且在他评中,德育评估也往往被当作例行公事,简单地做个鉴定,写出评语或打完分数之后,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提交个报告就完事。结果使评估不仅没有发挥正确的诊断与调节作用,反而削弱了评估活动的效果,甚至引起学生和评估者之间的矛盾。
德育评估是德育的一个反馈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考评对象实现德育目标。德育实施过程中哪些做的好,好在哪里;哪些做的不好,症结在哪里,应该怎样纠正、改进,这些都要靠评估来诊断。德育目标是否达到,是否需要重新调整德育目标等问题,也要靠德育评估来调节,它可以使德育目标更具有可行性,在更大程度上调动评估对象的主动性。
主体性德育理念是 21 世纪德育理念的重大转变,它弥补了传统德育过于强调社会性而忽略学生主体性的缺陷。在德育评估中树立主体性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评估指标体系中突出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学生的参与性,才能真正实现其目的;在德育评估中树立主体性理念,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明确方向,更好地找准德育工作的战略位置,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讲,能否有效地开展德育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所遵循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性德育理念对德育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德育评估中,贯彻主体性的与理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让学生参与评估体系的设计。德育评估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开放社会中能够进行自主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切实地承担选择的责任。德育评估不是一个单向的由评估者考评学生的简单活动,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复杂活动。[2]因此,整个评估过程采取公开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了解学生在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心理动态和行为、价值趋向,了解他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指标体系,使德育评估成为评估者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其次,评估要具有层次性,突出个性特征。主体性德育虽然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但我们还要注意到每个学生又是有着个性的,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都是有差别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三化”社会状态使现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更具个性化。而传统德育评估方式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此,要充分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品德发展特点,用不同的指标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塑造。在德育评估中,不能一刀切,在设计指标体系中,应根据不同年龄、专业、院系等因素设计,突出个性特征,使评估更趋合理公正。
最后,在德育评估中突出自我评价的板块。德育评估不仅仅是检验德育效果的需要,也是学生寻求自我发展及自我教育的需要。[3]德育评估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以便培养他们用自己掌握的道德观念去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能力。重视自我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突出特点。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自我评价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单一的评价会不仅使评价没有影响力,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不服气的抵制心理,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使评估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可以学期或学年为阶段在在整个德育评估中进行,也可以针对某一实践活动进行。如把一学年的学习生活、人生感悟、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等写成书面总结,由任课教师、辅导员进行评判,并与学生交流,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审视自我、促进自我的完善与发展。
当前,德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德育的实效性取决于对德育对象的规范引导,德育评估是这方面的重要环节,也是难点内容。我们必须在德育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完善德育评估,充分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改进德育评估的方法,发挥德育评估在德育中应有的作用,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本理念;个性化理念;生活化理念;责任理念
Abstract:Theideas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people''''s
basicconceptsonessence,valueandactivityofmoraleducation.Theyarerelatedwiththequality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presentsocialandhistoricalcondition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havesuchideasashumanism,individuality,lifeandresponsibility
.Onlythesenewideasofmoraleducationaresetupandthedifferentrequirementsofeachideaareobeyedcanthe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thefunctionforimprovingcollegestudents''''moralquality.
Keyword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deaofhumanism;ideaofindividuality;ideaoflife;ideaofresponsibility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于德育的本质、价值及活动的基本观念,它来源于人们对于德育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设计。由于它把握了德育的本质和德育的最主要方面,因此,德育理念一方面成为了德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德育理论是德育理念的升华和理论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是德育活动的标准和准则,从而具有规范德育活动的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只要存在着德育活动,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德育理念。可以肯定,不同的德育理念所产生的德育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德育理念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德育质量的根本问题,“德育理念创新是大学德育创新的先导”[1]。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需要树立起不同于以往高校德育模式所奉行的德育理念。只有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才能起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产生于现代社会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的核心理念。就高校德育而言,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
人本理念主要有着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应该以大学生为目的,而不应该以其为手段。高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了学生。它要求高校德育从大学生出发,以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作为判断高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尺度,以大学生的成才为最终目的和归宿。不应该只从完成某一社会任务出发,甚至从老师的主观臆想出发去模塑大学生,将其培养成为如马尔库塞所描绘的那种因崇尚科学技术而丧失了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或者成为不具有道德选择能力而只知道服从他人意愿、无条件地遵循某种固定的外在道德准则的人。
其次,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和尊严。高校德育具有工具性价值,是一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桥”,它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独立、主体性和道德选择意识,不应该出于防范或者束缚的考虑而采取强制性或者威胁性手段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生存,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2]高校德育应该重视和遵循道德的这一本质,教师应该肯定和帮助大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精神和努力,只有这样,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再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应该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发展。高校德育只有注重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尤其是道德选择能力的发展,才真正抓住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
二、个性化理念
当今社会的迅速变化、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主体活动的自主性及所导致的道德观念的多样性,要求社会控制的方式、手段和程度发生某种变化,于是,个人在社会生活有序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就决定了个性化理念必定会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决定了德育个性化应该成为高校德育所追求的目标。
个性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应该注重大学生之间的道德差异性。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方面都存在着某些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大学生基于其特殊经历和理想及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而形成的,高校德育不应该对此予以忽视甚至否定,尤其在主体意识被强调和价值观念多样性的条件下更应该合理地对待它。为此,高校德育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无视大学生道德个性发展的要求,期望通过整齐划一、程式化、命令式的说教来模塑所有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德育模式,尊重所有大学生所作出的道德选择。要符合这种要求,高校德育过程就必须实现人性化,因为,“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3]。
其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表明大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外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合理地解决内在的道德冲突,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建构内在的道德准则,从而成为康德所说的“自我立法”者,有效地启动和控制其道德行为。它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应该尊重、激发和利用大学生的道德个性,以使其道德选择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不要将大学生视为机械地接受道德知识的客体,而要将他们置于与教师同等的地位,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高校德育这一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三、生活化理念
正如高校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高校德育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与整个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树立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模式。这一理念是一个有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念。生活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这意味着高校德育主要不是一种发现和揭示道德世界本身规律的学术探究活动,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而是在大学生与实际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了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社会生活,为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此前提下,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还有三重涵义:一是高校德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也离不开更为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否则,它将会变得不可理解,没有任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学校既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4]二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对此,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逊在其《道德教育新论》中明确地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三是高校德育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大学生选择和实现美好生活,或者说,“道德教育作为对个体行为规范的教育,实际上承担着批判与改造生活世界的使命”[5]。
其次,高校德育的内容应该根据生活来确定。人们所面对的生活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生活,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只有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需要和符合时展趋势的高校德育,才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被大学生所自觉接受和一致认同。如果人们是根据主观臆想或者纯粹理想性的道德要求来进行高校德育,那么,它就会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相反,还会被大学生所拒斥。
再次,高校德育应该在生活中进行。高校德育要产生良好的效果,没有别的途径,只有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在此意义上,高校德育即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这种意义上的高校德育,不只是要求大学生走向现实生活,适应既有生活,而且是通过用美好生活去观照现实生活、用应有的生活去反思实有的生活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指导大学生选择生活。这样一来,高校德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指导。“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加深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圆满地适应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发挥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7]。正是在对大学生生活的指导、引导过程中,高校德育起到了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作用。
四、责任理念
高校德育的责任理念集中表现在对社会和大学生的责任两方面。就其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应该我行我素、自娱自乐,更不应该与社会的需要背道而驰,相反,它“首先是用来实现某一社会目的的一个社会手段,社会需要借助这一手段保证自身的生存”[8]。高校德育要承担起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就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研究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其对大学生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让其在校表现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9]在这两重责任中,由于社会的生存发展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责任就更为突出。胡弼成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的质量,后者则是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的最重要方面,因此,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有主体性,在此意义上,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就是主体性教育的质量。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道德主体性这一内容[10]。在此意义上,对大学生的责任集中表现在对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责任上。
[参考文献]
[1]杜向民.论大学德育理念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2003,(3):68.
[2]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3]肖凤翔.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5):36.
[4]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出版社,1990.78.
[5]龙柏林.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J].伦理学研究,2003,(5):83.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28.
[7]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3.
[8]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一、紧扣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是广大教育专家和学者精心编制的教学资料,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其中也包括德育价值。例如,七年级第六单元《爱我中华》、九年级第四单元《情系中国》、第五单元《走向明天》,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出一些社会发展趋势,这样的教学内容一旦深入下去,可以让学生自然地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会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逐渐树立起国家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产生努力学习,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利用教材资源,紧扣教材内容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深入挖掘教材中这些可以利用的德育资源,通过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小论文的形式来深化德育效果。
二、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渗透德育理念
德育活动中一个关键词就是“渗透”,相较于智育,德育更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配合,“生塞硬灌”在德育活动中很难行得通,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德育效果。因此,在德育活动中,我们更加强调“渗透”的方式。而要想实现渗透,首先需要学生主动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呢?这就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了。按照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会产生兴趣,这样也就谈不上主动接受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一些容易为学生接受和喜爱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下自然实现德育渗透,实现德育目标。例如,在给学生讲到《与诚信同行》这节内容时,针对身边和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诚信现象,如撒谎、作弊、虚假宣传等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于活动形式新颖有趣,引起了学生积极的反响。在班会中,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针对各种不诚信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诚信的意义和不诚信带来的后果。在发言的过程中,有个学生还提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观点:“有时候撒谎也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听到这名学生的观念,很多学生都很吃惊。这时候,笔者则微笑着鼓励这名学生,让他举一个“撒谎也是诚信的表现”的例子,于是这名学生讲出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在一次放学的路上,有几个人突然挡住了我的去路,其中一个看起来很和蔼可亲的阿姨问认不认识某某同学,说她是这名学生妈妈的同事,是来代他的妈妈来接这名同学放学的,现在找不到人,问我知不知道这名同学家的电话号码。因为担心这些人是坏人,直接拒绝又怕受到伤害,于是我报给他们一个假的电话号码,虽然我这次撒谎了,但是我认为这反而保护了同学的安全,自己算得上是一个信得过的朋友。听到这个真实的经历,学生对“诚信”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就这样,在不断的发言和辩论中,学生逐渐对诚信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逐渐在各种诚信或者不诚信的真实事例中体会到了“诚信乃立身之本”的道理,比起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做一个诚信的人”之类的道理灌输,通过事例分析论证,学生的诚信意识更容易自觉地树立起来。
三、在实践中践行德育理念
任何理念都需要借助于实践活动才能最终产生价值,同样,德育理念也需要实践活动才能产生道德价值,并且比起理论上的道德,实践活动中的道德活动更容易增加道德教育的可信度。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形式都较为单一,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生都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机会,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实践机会的匮乏导致学生课堂上接受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道德观念难以得到实践与证明,从而使得德育活动总是停留在表面,难以内化进学生的内心。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最终在实践中确定正确的道德信仰和道德理念。
四、结语
总之,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目标本身也是思想品德学科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我们在实施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把握住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在实施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特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方式,让德育活动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过程,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洗礼的过程,只有这样的德育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目标,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升。
作者:杨金艳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八路中学
一、将“以人为本”作为中职德育的重点工作
1.把握好中职德育的“度”
中职德育中,一般教育者往往不太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其实,教育者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思想的指引者和精神的领路人。现代教育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学生更希望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可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并与教师形成一种沟通和交流的互动状态。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德育工作的“度”。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如果对学生要求太严,近于苛刻,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使他们不愿意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意愿,了解不到学生心中真正所想,教师的德育工作自然也就无法展开;如果在教学中表现过于宽厚,则会使学生产生骄纵心理,使课堂秩序混乱,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真正完成。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注意严宽的适度结合。
2.把“爱”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育事业处处体现着爱,是一种人文化的教育。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爱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的爱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中职德育工作中更应该时刻为学生着想,服务于学生的需要。在教育活动中,应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和疏通,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和顾虑,把注意力转到学校丰富的活动中来,关心他们的成长,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教学活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实行校企合作,促进中职德育工作的“人本化”
“人本化”的教育理念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社会上的一些发展因素融入教学活动中,促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本化”。这种活动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行校企合作。“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中职学生毕业后的情况更加令人担忧。这就迫使中职与一些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在学生在校期间将一些企业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输送给学生,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企业的文化因素,从而达到中职德育工作的“人本化”。
二、完善中职德育评价体系
1.建立健全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
实践教育是评估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使教学形式更加完备,形成强有力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对学生学习内容成果的考核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也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在德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既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之处有所关注,同时也要关心教学成果,即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在学习上产生困难的学生,不能进行嘲讽,而应给予温暖和鼓励,通过不断地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走出误区,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2.健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是给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将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多元化能够将学生学习知识与拓展能力有效地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的多元化需要采用课堂中学生学习评价的多元化以及教师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相结合的形式。课堂上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可以采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动画、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将理论知识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利用问题场景,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演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教师的互动能力。
在中职德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最后的结果。关注过程的评价是一种对学生学习更加全面的考量方法,是将最后的量化结果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法。相比于只重视最后结果的考评方法,它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对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兴平.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两种认识取向――苏霍姆林斯基与卡尔・罗杰斯人本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0,(6).
[2]鲁 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活德育;文化建设
在深化德育改革多年后的今天,对传统德育实效性的反思使越来越多人逐渐认识到,只有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的生活体悟中,在其内心灵魂的价值冲突中,才蕴藏着弥足珍贵的教育契机,才能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发展的魅力源头,德育回归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以活生生的文化方式存在的,生活德育的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生活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1.生活德育的内涵
生活德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源远流长。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
所谓生活德育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它注重的是在生活中培养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用人文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意义和对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达到知情意统一,表里如一,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达到高尚的道德人格境界。
2.生活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念
校园文化,归根结底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着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形成并与之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精神情感为表征的文化系统。它不仅体现在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上,更多地则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中。而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德育观念形态的东西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贯彻着德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像校园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育德方向不是让道德空泛化、德育说教化,而是让道德具体化、德育生活化。对学生而言,最基本、最普遍的生活就是校园文化所反映及承载的生活,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没,加强校园文化的育德、育人实效,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是生活德育的载体
生活德育是全面渗透、全时空覆盖的德育,必然是囊括学生在校生活方方面面的载体;必然是“教、学、做合一”从而实现知、情、意统一的载体;必然是关注集体生活、社会交往的载体。校园文化作为生活德育的载体恰恰是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生活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并且由于其生活性、生动性、参与性、广泛性和同龄化,其影响方式具有强大的潜在性、渐进性、渗透性,能在熏染中完成同化。
校园文化的德育渠道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包括了其他所有课程;不仅包括了第一课堂教育,也包括了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不仅包括了教学育人,也包括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仅包括了被动的接受承载,更包括了主动的探索实践。
二、以生活德育为指导发挥校园文化的育德功能
1.在生活德育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
生活德育不是把人当作一种有生命的“材料”,可以任由他人雕琢和剪裁,而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独特发展的基础上,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的。
在参加校园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自由、活泼、新颖为特征的文化娱乐活动,能起到调节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全学生的心理平衡机制的作用。
2.在生活德育的主导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导向性、规范性的功能
生活德育是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德育。在多种复杂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存的今天,没有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就可能失去方向。人的品德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人对各种社会品德规范不断选择的过程。解决好品德规范的选择问题,也就解决了品德教育中的关键性问题。
校园文化大都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有意构建和创设的。当其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对学校整体和师生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引领和规范的作用。当个体成员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与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念对立时,个体在周围文化环境的强烈影响下就会与主导价值观念逐渐趋同。在潜移默化中选择并接受共同观念,使个体与周围的价值取向逐渐和谐一致。
3.在生活德育实践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实践锻炼的功能
在实践中开展品德教育,是由学生的“反教育性”和“受暗示性”特点决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会产生一种对外部教育的抵抗心理,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淡化人为设计的痕迹。同时,人具有可暗示性,即与他人交往时有一种下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语言或行为的倾向,使得群体背景下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依从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中,更体现在师生参与和创造校园文化的交往活动中。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表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通过效仿、体验、感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育状态,使品德规范要求悄然进入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教育目标的内隐性和过程的无形性。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以人为本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并且也得到了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求能够以人为中心,将学生、教师等的需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这样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领域中以人为本的应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的对于中职德育教育来说,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主动的去进行学习、创新。本文就从中职德育教育的现状出发,对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对改进我国中职德育教育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应用的现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在教育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而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够切实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有思想,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以人为本其要求是以人为核心,在教育中的应用也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以教学以及学生等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教育,这样才会达到进行教育的目的。在进行德育教育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保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服务都应当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这样所进行的教育效果才会达到最好,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高校对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应用也都给予了重视,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其还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下是笔者了解到的我国中职德育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应用的实际情况。
(一)忽视沟通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是要求一切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其不单单是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对于教师的需求也应当给予重视。而在现在,各个高校虽然都是打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口号,不过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其往往都是自以为是,不去与教师以及学生进行沟通,对其需求不了解,这样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管理模式仍然老套
现在中职教育其在管理方面也应当进行改进,通过管理方面的改进,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现在多数中职学校,其在管理中仍然是延续传统的管理模式,忽略了在管理的过程中考虑学生以及教师的需求,不能使管理真正的做到位学生以及教师服务。这样的管理虽然可以强制性的将教师以及学生束缚,不过在对其束缚的同时,对其创作能力也是一种束缚。
(三)教学课题的设置没有创新
进行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其要求不但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要适应学生、教师、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只有各方面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才能够使进行教育的效果真正达到所教学所需。而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课题设计上,其没有创新设计,仍然是延续老的研究方向,这样研究的结果没有意义,而且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思想,使学生以及教师的思维都受到限制。
四、加强以人为本理念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一)重视沟通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领导要重视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教师应当注重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时学校还应当与社会进行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各方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大家的需求了解,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大家的这些需求为中心来进行教育,这样教育的效果才会达到最好。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直接沟通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设置信箱,开展交流会等形式进行,使沟通效果达到最好。
(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将传统的学校单方向制定管理要求的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增加人性化的管理,使学校的管理服务等方面能够达到为学生进行服务的目的。可以采取对于管理过程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和教师开启绿灯,甚至可以说是制定因人而宜的管理方式,这样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到的管理效果才会达到最好。同时,由于管理方面能够从人的角度出发,还可以使学生以及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对激发其创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三)进行新的教学课题的设置
教学课题要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打破传统的教学课题的束缚。在进行新的教学课题创新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同时要多方考虑,也可以在进行设置的过程中,让学生也参与其中,这样由学生自己参与进行设置的教学课题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进行教学课题的设置中,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一种激发。
中职校德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才服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与学会发展。这就要求中职班主任对学生在校学习的德育工作进行全面思考、整体设计。而当前大多数中职班主任只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德育教育,德育工作处于一种见珠打珠、见子打子、缺乏理念引领的散乱被动状态。因此,要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中职班主任要树立系统化的德育理念,系统化地思考和设计德育方案,即系统化地制定德育目标、整合德育内容、设计德育方法、构建德育评价机制等。
2系统化地制定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即德育的预期结果,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具体要求,对德育工作产品的质与量的规定。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约着整个德育活动的开展。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导,会造成德育工作的盲目,难以收到实效。因此中职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即以中职生成才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根据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化地思考和制定德育目标。课题组以《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为纲领,以思想、现实和个体发展为依据,对中职生在校学习的德育工作进行整体的思考,认为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应达到以下目标:
(1)学生具有爱国爱民、奉献社会的价值观。
(2)学生学会珍爱生命。
(3)学生具有爱心、会感恩、讲诚信的人格品质。
(4)学生纪律观念强,能自觉遵纪守法。
(5)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6)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7)学生具有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8)学生具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9)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系统化地整合德育内容
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容繁杂,课题组根据德育目标、教育对象以及社会发展,参考相关文献,根据系统整合、整体渗透、整体塑造、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每个学期德育工作的内容进行筛选、逻辑设计和有机罗列,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大主线。
3.1公德公德教育主要包括爱国爱民、关心时政、遵纪守法、维护正义、保护环境、感恩社会、服务社会等的教育。使学生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独立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树立法制观念,知法、守法、用法,自觉维护校园的安全秩序和社会稳定。爱护公共财产、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树立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富于奉献精神,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3.2私德私德教育主要包括珍爱生命教育、孝心爱心教育、人格品质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康教育、审美教育、恋爱教育等。使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孝敬长辈、尊敬师长、与人为善、谦虚谨慎、言行一致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恋爱观。3.3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爱岗敬业教育,团结合作教育,诚实守信教育,遵守行业规则教育,进取精神教育、创业精神教育,奉献社会教育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勤劳敬业、团结协作、诚实信用、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等观念。
4系统化地设计德育方法
完整的道德品质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共同组成。传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多通过班会以规劝、说服、纪律训诫等理论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感性特征较弱,形式较单一,可接受性弱,学生往往只是入耳,难以入脑、入心,无法体验到道德实践带来的快乐与愉悦,难以引起教育对象的内心共鸣。因此课题组从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出发,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以心理学、教育学、人际沟通、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遵从认知规律,对每个德育内容进行认真探讨分析,从认识场、体验场、实现场三个方面系统化地设计适宜的教育方法,让德育方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科学实效,以培养学生完整的道德品质。
4.1认识场认识场就是综合运筹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道德认知、道德观念。实践表明,主题班会是学生道德认知的核心载体,传统班会课往往由班主任针对学生集体中近期的问题做单向的说教,见珠打珠,形式单一,缺乏主动性和系统性。课题组根据德育的系统性目标设计一系列主题班会,编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可控性、系统性、针对性、灵活性的完整统一。让学生于循序渐进中形成系统的道德认知。每次主题班会要打破传统的乏味单调的灌输、填鸭式教学,而主要采用交流法开展,系统地、连贯地向学生表达情感和观念,并及时接纳学生的互动、反馈,这种方法强调启发式教学的开展,关注学生的心灵动向,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价值引领,让学生更感兴趣、主动接受,从而实现道德观的主体建构。
4.2体验场体验场指班主任在学生身边构筑一个良好的道德体验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系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这主要采用环境法和角色法。环境法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系统化、制度化的人性化管理,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中得到系统的道德体验,如同身处芝兰之室,在良好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内容的影响,得到身心的发展。角色法是在真实或模拟的场景中,通过角色的代入,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助其思考并在道德上得以发展。
4.3实现场实现场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道德的社会价值。让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巩固,强化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法能够将德育的显性和隐性因素在活动中有机结合起来,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班主任应有系统、有目的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如社会体验、实训活动、感恩活动、劳动活动等,让学生在社会中去实践理论,认同理论,体验道德价值,增强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同时要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琐屑行为中积淀道德品质,自觉地培养和固化道德行为。
5系统化地构建德育评价
德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各方面作出判断与总结,旨在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品行。调查表明,大多数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过分注重知识层面的考核,将评价目标窄化为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这种评价存在着评价主体非自主性、评价形式单一化、评价结果重定量轻定性的倾向,这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不实。课题组从以下方面系统化地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评价:
(1)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依据客观性原则、自省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德育评价指标的要素、内涵、权重和等级,实行多维价值评价标准,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
(2)设计多元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估方式,注重德育效果的形成过程和积累,对构成德育效果的诸多要素通盘考虑、全面评估。采用学生档案袋、教师评语、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注重发展性评价的运用,鼓励受教育者进行客观、积极的自我评价。总之,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德育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内在德性成长,实现对学生德育品质的自我内化。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性;理念方法
小学是儿童心智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德育教育对这些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努力的提高儿童的品德水平,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要求,教育者应该根据新时期孩子们的特点,为他们积极的开展各种品德教育的课程和活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1 品德课的性质
目前小学的品德课是以幼儿的生活状态为主,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探究培养提高道德规范和积极生活。
再开展这项教学时,首先要立足于孩子实际年龄,这个阶段是孩子德育方面打基础的阶段,所以要积极的引导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以孩子的生活状态为主,以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和故事为教学背景让孩子从玩中学。
这项课程应该是立足于孩子的整个生活,将各个部分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积极的从课本中出来,扩展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积极让孩子参与到各种活动当中,积极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和活动能力。
以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不要以单一的书本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和孩子一起互动来参加各种游戏,从游戏中得到各种德育方面的知识,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去积极思考遇到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不是仅仅以听课为主来学习。
2 现行小学德育课存在的问题
(1)学校没有对孩子的德育做到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还不足够高,一直以来都是重视文化的学习超过了德育的教育,文化课可以很快的出很多教学成果,但是德育课却不能,所以有时候有的小学为了考试出成绩,就把德育的课让给了文化课来上,品德课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认为这主要是家庭的教育,而有的学校没有将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德育教育联系到一起,定的目标大,做的东西少,整个教育和实践相脱节,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没有好处。
(2)教育活动形式化
学校开展很多德育活动,但是做样子,讲形式的,没有按照各个年级不同的特点开展活动,没有针对某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单独的适应每个年级学生的成长热点,这样不会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触动,很多德育活动都是老生常谈没有任何创新,加上学校不够重视,组织不力,系统不完善,浪费学校的资源和学生的时间。
(3)道德教育教材落后
道德教育没有很合适的教材,目前的教材普遍只是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那方面有问题,但却不能为孩子生动的解释为什么,这方面国外的教材做的就好一些,他们在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游戏环节和表演环节,让孩子们很容易懂得很多事情的原因。
(4)评价方式落后
德育教育的考试一般都是考试的试卷形式,很多孩子都是知道哪个做法对,哪个做法是错的,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只是记住了答案,并不是真正理解这个问题,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真正的提高孩子们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德育。
(5)教师水平不高
学校应积极的为德育教师开创学习的机会,多学习一些心理学、德育学的知识,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开展德育教育,而目前教师很多都是年轻教师,再者学校又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教师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3 现行小学德育课问题的解决措施
(1)"小"。从教学生坐立行走开始,让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曾经有位从事教育的朋友问过我:"现在的小学教育难道只教识字、算数吗?不教孩子基本的道德观念,不进行基本的养成教育和礼貌教育吗?"我愕然:何出此言啊?这位老师很愤然的解释:现在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真的是太没有规矩。不喜欢学习不说,还不懂礼貌,不懂得尊师,不热爱集体,不顾全大局,甚至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不能端正的做好。用这位同仁的话说:"这样的学生,将来就是既没有知识,有没有素质的废物。"
这位老师的话引发我的思考:小学德育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品质、行为、习惯,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因此我确定了我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基本出发点:从教学生坐立行走开始,让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近"。要贴近学生年龄的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开展教学要注意教学对象的特点,比如说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很多问题都不甚理解,所以针对他们的教育是一种方式,对中年级的孩子,他们就更容易的理解很多事实,所以对他们开展德育就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高年级的接近于成年的孩子,对他们开展教学就需要在采用新的形式以适应他们青春期时期的心理状态。
(3)"实"。加强养成教育,意、知、行统一,尤其要见行动,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德育教育应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社会,积极思考社会上的事情,正确看待社会上的事情,为孩子们宣传正能量,让他们不要有偏激的思想,做事先做人,从小事做起。
(4)"序"。讲究层次,我们原来的德育是对孩子们有很多要求和框框,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但是孩子们却很大的逆反心理,所以我们开展教学要有序,要慢慢的引导他们,要有序的进行教学,由浅入深的开展教学。
(5)"趣"。让教学吸引学生,使德育教育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例如:在《我们长大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为:首先,感受自己和同学一年来的成长与变化,并为此而高兴。其次,对自己有一定的积极的自我认识,树立起自信心和上进心。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的理念。因此,课的开始就让学生回忆一年前他们刚刚入校时的情况,再通过课件展示五彩斑斓的校园生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唤起了对一年来学校生活的美好回忆。
为了将学生把过去一年的点滴进步更加有序地展示出来,我按照从学校、家庭,再到学生个人才艺的展示这样一个顺序安排了三个活动。
"栽上进步树"活动主要是展示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进步。通过指名说,小组交流,集体反馈这样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也油然而生,并体会到在学校的快乐。
"开出能干花"活动主要是展示学生在家里的变化。首先通过录像播放一位学生双休日在家的表现,使学生懂得学校里养成的生活、学习习惯在家里也要如此,并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接着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夸一夸自己在家里的表现。再让孩子的父母亲通过录像和现场打电话等多种方式感受到父母对自己一年来的肯定与父母间的浓浓亲情。
"长出开心果"活动主要是展示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一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通过以上的这一些活动,学生不仅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同学的进步。学生也在愉快的活动中树立起了自信心和上进心。
4 总结
德育教学在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德育教育中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积极的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希望在家长和教师的努力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很好的环境,让孩子们提高品德,和孩子们积极对话,了解他们的心理,走近他们,真正的将德育教育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康冬梅.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而以人为本主要是针对道德教育中“无人”的状况提出的,即教育不是从人出发按照人的方式来进行的以成人为目的的活动,教育可能是生产、是加工、是按物的方式进行的把人变成非人的活动。比如:
在价值观上,无人的道德教育不是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而是仅以工具性的眼光来看待道德教育的价值;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那种失去自尊和自主理性的奴性人格,强调人对神圣不可侵犯的道德规则的无条件顺从,以听话和服从为目的;教育的内容则多是一些冰冷生硬的、脱离人的实际生活和现实人性基础的呆板的教条;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不是按照对待人的方式来进行的,缺乏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对学生的兴趣、需要及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遵循,强调道德灌输,以种种对待物的或其他非人的东西的方式来对待学生。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学校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首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是教育最直接的目的,也应构成教育实施过程中最根本的出发点,这是教育的本体,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其次,应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应着眼于全体学生,这是基础教育的使命,尤其是小学,教育是普及的、大众的而不是选拔教育或精英教育。发展应是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是教育的最佳境界。不能以少数人的发展牺牲多数人的发展或以多数人的发展牺牲少数人的发展,不以某一种素质或某几种素质的发展牺牲其他素质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而受到尊重,得到全面的培养,获得全面的发展。再次,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为本。
二、主体性教育理念
主体性的教育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主要目标。之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提出主体性教育理念主要是基于:
首先,道德在本质上是主体的,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是主体性的教育。道德的主体性本质主要体现为道德与主体的不可分性,即没有主体便没有道德,即使有了主体,如果主体不服膺道德,不信服道德,也没有道德。也就是说,没有主体的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的约束,道德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规范和约束功能。其次,主体性教育观的提出,既体现了道德的本质要求,也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现实社会的状况是什么?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以及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信息化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在一个价值多元、冲突的社会,以往的教会听话、教会顺从的教育已不合时宜,对教师来说,不能像过去再以简单地肯定一些价值而否定其他一切价值的做法教育学生,不能再把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硬塞给我们的学生。取而代之的应是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冲突和矛盾作出自己的选择。再次,主体性道德原则的提出,也是符合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儿童的道德并非先天预设的,也不是单纯由外在塑造决定的,儿童道德的发展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道德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其一,要破除传统的以听话和服从为基本价值追求的观念和做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一方面不能培养有独立个性、创新能力的个体,另一方面,这种教育也不能造就负责任的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有个性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公民。而强迫式的教育不能承诺这一使命,因为它的最大特点是统一意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学校教育成了加工标件的标件厂,这就扼杀了儿童的个性的和谐发展,导致了目前学校无特色,学生无个性。同时,要使学生负责,就必须考虑自由的问题,责任与自由或选择可能性有关。自由的度与责任的量成正比。没有自由就没有责任,强迫、行政命令式的教育由于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选择的可能性或选择的权利,也就取消了人负责任的内在根据。其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道德选择。从道德本身的特点看,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在各种价值冲突当中、各种利益冲突当中进行选择,确立合理的价值观。从一般意义上讲,道德发展、品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选择的过程,人正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塑造、成就自己的。道德问题就是个选择问题,真正的道德问题正是那些有激烈的道德冲突的问题。
三、实践性教育理念
之所以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一方面是基于道德的实践本质,另一方面是基于实践、活动对道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是基于单纯以说理、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有其致命弱点。
首先,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古代道德的学问被称为“做人的学问”,在西方,伦理就是实践哲学。通过行动履行道德的要求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人格的磨炼、落实在人生或现实生活。对于道德,知性化教育是重要的,但躬行实践更是不可缺。其次,实践、活动对道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同时,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活动还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再次,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还是基于单纯认知主义的不足。单纯的认知主义道德教育是片面的,认知之于道德既非惟一的,亦非最终的因素。认知、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
实践性教育理念的要求是:实践性教育观要求道德教育以培养儿童实践道德生活的能力和行为方式为己任,即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实践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道德生活,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善善、恶恶的行为方式;实践性教育观主张实践性或活动性课程应当成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导性课程;实践性教育观还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自律道德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当作活动、教育的参与者和责任主体来看待。
四、生活性教育理念
生活性教育理念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现实的状况,其次是基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生活性特质。
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和理想化,同时,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色彩也较为浓重。道德教育的科学化是在本质上把道德教育过程纯粹视为一种机械的冷冰冰的自然界的加工过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思维的训练或者仅是让学生记忆大量的道德知识,而不顾道德的生活情景,最后通过量化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水平。道德教育的理想化则是指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现实,高高在上,用一些虚无飘渺的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教育学生,最终只能是无效的,道德顶多是停留在口头上和书本中。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是指基本上甚至完全以政治教育来取代道德教育,把生活中与政治无关的伦理也归结到政治方面,这种试图以政治上的要求完全来“纯化”丰富的生活的做法同样也只能招致失败。正是由于道德教育对生活的脱离,才引起了人们对其“假大空”、“书本化、教条化”等的批评,道德教育的实效才不尽人意。
道德的生活性本质,主要是指道德源于生活、为了生活且道德在生活之中。道德源于生活是指生活使道德得以产生、是道德之为道德的最终依据;道德为了生活是指道德存在的意义在于满足生活的需要,人的生活是道德存在的目的,而不是相反;道德在生活之中是指道德在存在方式上始终不能离开实际的生活过程,它就存在于现实的人际交往之中;同时,道德在生活之中也使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活性特质主要表现于道德教育和生活不可分离,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说生活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指道德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使人过上道德的生活;说生活是道德教育的手段,是指不能在生活之外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生活本身的直接现实性、实践性、情境性、整体性等是任何一种在生活之外的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书本化、知识化的道德教育恰恰违反了这一点。只有在笑中才能学会笑、在哭中才能知道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这样,生活性教育理念对道德教育的要求必然就是:道德教育的课程要以培养热爱生活、负责任地生活的个体为基本的目标指向;从儿童的生活中取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点,以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逻辑来设计、建构新的德育课程;并且,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围绕生活的主题来展开,主题的呈现要反映生活的现实;通过指导、设计儿童的生活,通过健康的道德的生活进行道德的教育。
五、民主参与观念
【关键词】德育教育 Blending Learning理论 渗透式理论 EQ理论 AQ理论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原先既有的那种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有的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合理性根据。这告诉我们,人们的一些思想和行为需要新的价值规范来衡量并指导。在新的价值规范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学校德育教育如何做到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必要掌握当今德育教育理念发展的新动向。
1 Blending Learning德育教育理论
过去学校德育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种教育理念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根源。大家知道,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儒家强调自然与人伦的统一,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对学校德育教育理念的影响就是强调“以圣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学上的许多决策都是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志做出”。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关于“教”的问题,即大家所关心的是“教师的教如何影响学生的学”,“怎么样的教才是有效的”;在教学技巧上更多的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诠释。这种教育理念的好处是对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有利,有利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有利于教师有条不紊的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完成任务。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打好各科知识的基础。这种教育对于应试教育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它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由于过分注重“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由精神,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崇拜和迷信,学生学习缺乏批判思想和想象力,没有发散性思维,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知识应用型的人才,而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于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在考试卷上可以得到满意的分数,可是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却无法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只能茫然以对不知所措。因此,以“教为中心的”的教育理念开始众矢之。
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其实是美国倡导的教育理念。从20世纪初开始,大思想家、教育家杜威就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思想。20世纪中期教育家布鲁纳大力推行“发现式学习”方法,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平等讨论、自由发言的学习方法。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迅猛发展,E—Learning流行,美国提出“有围墙的学校将被没有围墙的学校所取代”思想,这些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确实,这种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自由发展空间,有利于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正是我们过去所缺乏的。特别是到了21世纪,这个被广泛认同为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我们的急需。因此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我国正式提出了学校“要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然而,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能否真正在我国这块土地上大张旗鼓地发展?是值得商榷的!要知道,暂且不论我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接受事物的方式方法不同。就从实践过程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对于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升学率为考核指标的我国教育现状来说,无疑是让学校、教师、家长无法容忍的。因此,Blending Learning教育理论被提了出来。
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把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优势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即“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一是摆正师生位置。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科学地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适时点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变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二是注重趣味教学。教师的讲授是必要的,但一定要精当,不可“灌输”与“注入”,以趣激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要运用有趣味的语言、形象的举止、新颖的活动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苦学”为“乐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突出学法教学。课堂上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而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怎样会学”。教师讲授与学生训练的结合,专门训练与渗透训练的结合,持续训练与效果反馈的结合。只有这样进行学法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会学”能力。
Blending Learning既能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由于它把“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了,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2 渗透式德育教育理念
我国传统德育教育采取的是一种直线强化的德育工作体系,从分管德育工作的书记、校长到校团委、辅导员、德育教师、班主任等,各施其责。教育方法主要采用集中统一的灌输教育方法。这种教育理念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必要的,它针对性强,分工明确,有利于学生遵守统一的基本道德规范、夯实道德基础。但是,这种职责分工细化的结果,也容易导致有的学科教师育人意识淡化,认为教书是已任,育人与我无关。另外,灌输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视学生内在需要与情感的教育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抵触和形成逆反心理,从而大大地弱化德育教育的影响力。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有的学者提出了渗透式德育教育理念。所谓渗透式德育教育,就是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良好的德育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
事实上,对学生真正影响大的东西,正是他们周围的环境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有结构,而结构决定功能,不同的系统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系统功能。德育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促使学生从“他律”向“自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要达到这个转变,首先德育教育必须打破只有学校教育的局面,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应积极参与进来,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会为条件的德育教育系统,并从这个系统出发整合德育资源,让德育工作覆盖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形成整体效应合力。其次必须打破只有政治课单打独斗进行德育教育的局面,各个学科各个部门工作也应全面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让学校的每个员工都是道德的榜样,让每一道景观、每一个活动都是育人的资源。在教育形式上,除课堂上正面道德教育外,还要通过法纪(规章制度)规范人,典型(榜样)引路指导人,校园文化陶冶人,社会实践锻炼人,正面与负面结合教育人等等。总之,让课上课下、校内校外、事事时时处处都渗透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渗透式德育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人性化道路,体现了现代教育多层次性、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因而开始越来越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采纳,并取得了积极效果。
3 EQ、AQ教育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以适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充分的发展。如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呢?在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中,德育教育主要侧重于书本知识、德育理论的传授。因此检验学生品德如何?主要看学生德育学业的IQ(智商)指标。其实,大家都知道它是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的,因为德育学业上IQ的出众并不代表他在现实生活中卓越,会获得成功。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他在学校的德育IQ指标绝对不会低(否则他不会成为一名大学生),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凶残杀害四位同学毫无人性的杀人犯。于是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德育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EQ(情商)AQ(逆商)教育被提了出来。
所谓EQ(情商),是对情绪的知觉力、评估力、表达力、分析力、习得力、转换力、调节力,涵盖了自我情绪的控制调整能力、对人的亲和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等等。如果说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那么情商则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情商高的人,说话得体,办事得当,才思敏捷,人见人爱,广受欢迎。所谓AQ(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也就是将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条件的能力。AQ低的人容易陷人其中不能自拔,反复抱怨,愤愤不平,却忘记了去寻求解决办法。而AQ高的人稍事之后则会冷静下来,审时度势,理智分析和判断,从逆境中走出。这就是应对逆境的能力。逆商之所以为人推崇,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
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竞争,不仅仅是人才智商的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才情商、逆商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情商、逆商的培养。
人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挫折常常会不期而遇。性格不稳、情感、意志脆弱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即使他知道解决困难的“钥匙”在哪里,他也会产生畏难情绪,踌躇不前,错失良机,最后抱憾终身的。而情感、意志坚强的人即使面对人生不幸打击,也毫不退缩,用巨大的热情和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困难与挫折,从而创造出不凡的业绩,成就光辉的人生。这两种人的差距并不在IQ上,而在于各人的性格、情感、意志与信念方面,在于EQ和AQ上。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强调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的培养,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良好个性的塑造和坚强意志的训练。这就是EQ、AQ教育理念。情商、逆商德育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当代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1999年版.
[2]《德育应贴近生活世界》缪兴秀著.2000年出版第12期.
[3]《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何克抗著.《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5期.
关键词:德育理念;小学语文教育;弊端问题;方法策略;渗透
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先导性与启蒙性。语文教育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什么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就是指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借助自己言行举止的力量,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实施影响,以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笔者就自身的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展开探讨。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问题
1.重视智育的开发,忽视德育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开发不可忽视,但是也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开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进学校求学理应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陶冶和扎实有效的科学文化教育,使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健康成长。”但是,学校教育受到影视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追求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目标,忽视德育教育的影响。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教育追求的是分数与成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永远是流于形式上的内容。在教师的理念中,德育教育完全没有成绩重要,德育教育的渗透没有落实到实践的层面上。即使有德育教育的实践课,也是脱离生活实际假大空的理论,将这些理论与语文教材生硬的连接在一起,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脱离,使得德育教育成为一种表面上的功夫。
2.形式呆板,有效性与实效性比较低。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具有德育教育的意识,也具有德育教育的践。但是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与弊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的有效性比较低。例如,有的教师不认为德育教育不重要,不想为其浪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愿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加强知识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在德育知识的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进行生动的讲解,忽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德育教育起不到应该有的效果,这种呆板的、机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逐渐产生一些厌烦的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若想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效果,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但是,德育教育的评级不能单纯的以成绩与分数来衡量。如果采取计分的方式来进行衡量,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一种功利性的心理状态,德育教育就会趋向功利化,学生不会发自内心的接受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品质也不会德育实质性的提高。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例如行为观察法、情境法等,这些评价方法去细心的观察与思考,精心的完善这些评价机制。在许多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缺乏智育与监督机制,也缺乏良好的评价体系,育人功能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因此,小学语文德育教育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制,发挥德育教育的最大功能。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1.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的、科学的、合理的把握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经验做出一些总结,在上课的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其中包含着许多德育材料,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这些材料,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八角楼上》这篇课文的时候,需要突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与革命先贤为了广大人民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品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材料,教师需要重点突出,发挥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2.使用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便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若是缺乏科学的德育方法,德育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生硬,小学生难以直接的理解,德育功能被完全的抑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选择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德育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有利于小学生接受,加深小学生理解与体会。另外,德育方法的选择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德育的主题来选择。例如,上文提到的《八角楼上》这篇文章,教师需要注重突出中心思想。例如在讲解《诚实的孩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需要强调“诚实”的含义与意义,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虽然具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以便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德育教育的渗透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不再数量,而在质量。语文课堂毕竟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需要把握高度,引导小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也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也将德育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将德育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发挥德育教育的功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1]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而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班级文化营造、加强情感沟通交流,注意方式方法选择,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结合自身管理班级的经历,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做一点初浅的探讨和分析: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德育工作全新理念
1、树立平等的理念。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作为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出现在教育活动中,享有平等的地位,每个人都有表达愿望、情感的权利,交往双方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想法、尊重对方的见解。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均丰富于学生,因此应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2、树立开放的理念。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爱心互助等活动,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以及心理素养。
二、强调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德育工作良好环境
1、创建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班级物质文化,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所在班教室环境的布置及要求,构造一种学习教育的外部环境,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从一个方面体现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一个干净整洁、窗明几净、布置合理、环境优美的教室环境,不仅能展现一个班级的特色和文化气息,更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使学生心态平和、心情舒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感。
2、塑造高尚的精神文化价值。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主要包括精神面貌、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内容。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班级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强化三个方面:一是要培育集体主义的精神文化价值。班主任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观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利益观,帮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自觉抵御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等利益观的影响。二是要培育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价值。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使学生在传统优秀文化积淀中汲取精神力量,获得道德熏陶,在自觉不自觉中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取向。三是要建立正确的精神文化导向。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极容易受周围价值观念的影响。总之,要在班级塑造正确、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共同价值取向,为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3、营造规范的制度文化氛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更开展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制订符合本班特色、符合人性的班纪班规,可以激励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自律。要在广泛征求学生们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班级班规,设立班规执行情况通报和奖惩制度,建立品德分加减制度,对班级近段时间的集体、个人表现做总结,在班级墙上张贴品德分加减情况,对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对少数违纪的同学加以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使德育工作的方法更多样化。
三、注重情感沟通交流,开辟德育工作良好渠道
良好的情感交流有助于促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互动,有助于学生找到班集体的归属感,有助于学生排解情感上的孤独和烦闷,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一剂良药。为此,班主任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渠道,以高尚的人格、诚挚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开展德育工作。
1、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的道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自身的形象、言谈、举止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因此,班主任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情操、正确的处事方式影响学生的成长。
2、以诚挚的情感解读学生的心灵。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如池塘里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注重情感渗透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内在需求,情感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所以,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必须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沟通师生的心灵,缩短师生的距离,给学生以亲近和信任,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如此,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仰慕心理、才会敞开内心世界,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使之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育的正确方向前进。
四、探索创新方法路径,提高德育工作实际效果
科学的教育观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才能得以实现。在开展德育工作之前,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了解学生个体和集体的有关情况。通过学生档案,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充分掌握班集体的情况,包括班级的思想状况、精神风貌、学习情况,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充分准备。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路径开展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