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规划

时间:2022-09-19 20:50:12

十四五规划

第1篇

一、“十三五”总结

1、景观灯光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们高标准完成“XXX公园和XX广场”两个重点地区的夜景灯光建设工程;对XXX高速入口(环岛)、人民西大街(高速环岛至体育馆)、XXX体育馆入口绿地进行了夜景照明施工;组织协调迎宾路两侧XX家公建单位自行设计施工安装楼体景观灯光设施;2018年在XXX市首届农民丰收节临近之季,我们对XXX高速入口(环岛)、人民西大街(高速环岛至体育馆)、XXX体育馆入口绿地进行了夜景照明施工。在丰收节召开之前,该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行,达到了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一直以来,元旦、春节期间我们都会运用灯笼、环灯、灯球、流星雨、串灯、五角星、太阳花等多种元素在主干道路两侧进行装饰布置,为市民呈现新奇鲜活的感官体验。

2、街容景观提升改造

(1)为XXX铁路市郊客车和XXX城际列车的如期开通运行,我们对渔阳南路及火车站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提升改造。其中:拆除各类广告、牌匾标识、楼顶单体字、窗贴广告,共计XXXX余平米;拆除门市外接共计X处,计XXX平米。粉刷建筑立面X万平米,更换破旧门窗、防盗窗、防盗门XXX平米;规范制作安装门头牌匾XXXX平米;拆除裸露的通信光缆、供电线路等各类空中管线XXXX余延米,极大提升了沿线道路两侧的街容景观环境水平。

(2)全运会前夕完成了环境提升和综合治理工作,对辖区范围内高速公路两侧大型占地户外广告设施进行了全部拆除,共拆除单立柱广告XX块,对赛场周边、高速国、省干道和沿线XX个镇区实施了环境提升和综合整治工程。

二、“十四五”规划

一是继续加大街容景观的规范整治力度。

抓紧编制合理可行的整顿规划,早策划、早动员、早安排,争取早日完成城区主要街道的提升改造工作。

二是持续发展景观灯光建设。

加大景观灯光的建设力度,努力取得更大成效。打破以往节日期间灯光布置,节后又恢复平淡,只重视节庆亮化的规律。通过对整个城区的合理规划,在公共建筑物、古迹、商业大楼、广场雕塑、公园、一些造型特殊的地标、交通设施如道路、桥梁等运用灯光加以美化,让城市的轮廓一览无遗。让普通的夜晚弥漫出独特的文化气息。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

第2篇

“十四五”时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的新趋向新态势,准确把握XX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对于XX立足新起点、勾画新蓝图、实现新跨越,谱写新时代“中等城市、魅力XX”发展建设新篇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在省、市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实事求是,运用系统思维,围绕“沿海经济、县城经济、矿业经济”三大板块加速崛起,大力实施“五项战略”,打好“五场硬仗”,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以赴落实发展第一要务,“十三五”确定的“一个高于”“两个翻番”“六个显著提升”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XX亿元,前四年年均增长XX%,“十三五”期间可望保持6.5%以上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0年预计完成XX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预计分别达到47429元和19755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7.8%和9%。固定资产投资2020年预计完成XX亿元,五年累计达到121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年XX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7%。实际利用外资2020年预计完成XX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5.7%。XX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强县”行列。

动能转换进程显著加快,制造业主导地位基本形成。工业转型升级提速,投资建成XX钢铁电力设施制造、XX重工船用制品制造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初步构建起以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健康产业为先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0.4亿元,“十三五”前4年平均增速达到9.7%。服务业发展提质扩容,地产开发、商贸餐饮、电子商务、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获评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综合示范县。现代农业增量提效,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被命名为中国肉鸡之乡、生猪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县。

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XX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XX家,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23%,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23%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才之家”,建成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XX”人才项目入选全省重点示范工程,XX开发区获评“全省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先进园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第62位、全市第10位,达到全省中上等水平。

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XX经济开发区纳入北京XX协同发展示范区统一规划建设,XX国际产业园获国家XX总局批准享受北京异地监管政策,县医院、中医院分别与北京301医院、阜外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建成央视有机稻米种植基地、北京XX集团绿色蔬菜供应基地,“十三五”承接京津转移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XX经济开发区XX产业园、XX产业园、XX产业园“一区三园”加速崛起,矿业经济循环利用产业园加快加速,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税收较“十二五”末同比分别增长60%和25%。

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全面开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在全市率先实施“一口受理、口口审批”新模式,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实现“五十证合一”和“全程电子化”,推出项目全程代办服务,118家中介机构入驻中介超市,免费代办审批事项494项,压缩各类服务时限50%以上,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发展态势,XX塑造优良政务环境的经验做法被多家媒体报道。2020年预计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4.98亿美元。

基础设施支撑显著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港双城”工作全市领先,一批精品小区工程完工,新增商住面积147.9万平方米,完成道路改造、老旧小区道路排水改造、天燃气输气干线并网、新水源井等基础设施工程,市政道路形成“十横十二纵”路网体系,县城“一河三区”建设框架基本成型。突出精细管理、常态长效,实施“双巡查”大城管模式,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复审复检。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成市级示范片区1个、示范村10个、提升村110个,农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全县XX个村基本实现“四清四化”,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先进县。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巩固提升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有效解决。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7.8%,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为城乡融合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绿色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积极推进工业污染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强化管控和应急减排措施,大力开展“一区三线十河”深度整治,2019年PM2.5平均浓度较“十二五”末期下降3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28天。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域治水、清水润城”项目顺利起步,XX河、XX河等重点流域以及XX河水体水质监测稳定达标,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土壤环境调查任务顺利完成,被确定为土壤防治推进县。“全域治水、清水润城”项目顺利起步。湿地保护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绿廊绿道、绿化修复、农田林网及沙地治理和环企、沿海、城区绿化工程,“十三五”期间植树造林6.7万亩,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

民生福祉水平显著提高,共享发展局面基本形成。坚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若有所扶,全县幼儿园普惠率达到82.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县医院、精神病医院、急救中心投入使用,县疾控中心、XX镇、XX镇卫生院建设全部竣工,建成XX博物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文体基础设施,食品安全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多渠道、多层次规范化监管,群众饮食用药更加安全,各项社会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形成社会资源共享、社会环境平安和谐的局面。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六稳”、“六保”统筹推进的局面基本形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委县政府政府沉着应对、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抓“六稳”、促“六保”,打好防疫情、保发展组合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疫情“大考”。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到第一位,组织开展网格化、地毯式排查,对患病人员进行全力科学救治,全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战都要赢,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复工复产,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做大总量、做强增量、调优结构的任务仍然较重。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农业经济占比保持高位,仍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临港经济发展滞后,城市经济带动能力弱。

二是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数字引领的任务仍然较重。企业主体创新能力亟待增强,技术装备升级压力较大,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互联网+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各层面还不够充分,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还不稳固。

三是环境改善、政策支撑、开放护航的任务仍然较重。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治理和修复任务还很艰巨。市场化改革还需加大力度,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服务发展“隐形壁垒”突出,打造“四最”营商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向海而生的天然开放优势远未发挥,陆海、内外联动发展格局亟待加速形成。四是城乡融合、全民共享、均衡发展的任务仍然较重。农业农村基础还比较薄弱,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提升,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优质服务供给还不充足,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还有待加强。

二、阔步新时代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期,我县发展面临的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条分缕析研判形势,辨危识机加快发展刻不容缓。

从国际上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变革加速推进,以区块链、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更为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国、各地区围绕颠覆性技术抢占发展制高点竞争激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影响不容忽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

国际力量格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从对XX的影响来看,科技创新呈现多元深度融合、产业范式网络化智能化演进趋势,近年来,XX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基础初步具备,机遇当前、舍我其谁。

然而需要高度重视的是,XX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XX、XX等传统产业尚未完全摆脱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成本优势“双重挤压”,新冠疫情带来的主要国家和经济体“产业回归”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更不容忽视,XX传统产业在惯性发展的轨道上既面临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要素趋紧等矛盾问题,还要着力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和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新征程,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急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此来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从对XX的影响来看,随着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全面实施,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势将得到新提升,有利于XX发挥装备制造基础支撑优势,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XX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良好条件。但仍要看到,发展不足仍然是XX的主要矛盾,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财税结构还比较脆弱,调结构、转方式依然任重道远。

环视所处的伟大时代,XX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战胜挑战才能赢得机遇,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遵循发展规律,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迎难而上、负重奋进,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三、描绘新蓝图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实施制造强县、开放兴县、创新活县、生态立县、乡村振兴五大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开创新时代“中等城市、魅力XX”建设新局面,实现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

(二)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方针,“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全力聚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我县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必须创造性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关系,依靠国内强大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更好解决生态环保、社会民生、转型升级等重大矛盾问题奠定强大经济基础。

——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我县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高质量发展引领转型升级,以高质量发展打造竞争新优势,以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必须牢固树立抓改革就是抓发展、促开放就是争主动、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全面提升对外开水水平,着力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国际化良好营商环境,汇聚国内外优质要素资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持久动力。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为根本路径。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县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持续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以环境改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稳定发展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

(三)战略定位

——XX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适应后疫情时代和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依托XX优质粮食、油料、果蔬、畜禽、水产等规模化种养和资源组合优势,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医疗康养功能疏解为突破口,以经济开发区为支撑,构建以医疗器械及防护用品、生物制药及健康食品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打造XX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

——XX资源再生经济新示范。发挥临港优势,依托XX铁矿开采和经开区热电厂生产产生的尾矿、粉煤灰等固体废弃资源,借势XX中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节能环保建材、再生能源、再制造等资源再生产业,对接装配式建筑、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接,强化国际资源再生技术合作,打造环京津地区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外向型特色产业转型新样板。以出口为主的XX产业已列入省相关规划文件,适应后疫情时代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和开拓国内强大市场政策趋向,如何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外向型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XX有责任率先探索,积极提出“XX方案”。

——特色小镇型乡村振兴新范例。特色小镇建设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现代经济体系深入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产业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XX镇域经济特色突出,有条件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产镇融合、以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四)发展目标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研究确定“十四五”规划目标指标,要紧紧围绕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主要目标指标;突出高质量发展,聚焦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平衡性协调性,确定有利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主要目标指标;

突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着眼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表现,按照分阶段要求确定符合实际、合理可行的主要目标指标。 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围绕打造新时代“中等城市、魅力XX”,初步考虑“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实现“一个跨越、两个先行、三个领先”,即:临港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沿海强县地位初步彰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市先行县;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协同合作开放发展、生态宜居绿色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沿海强县建设取得新成果。健康、临港、矿业三大经济对沿海强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达到新高度,全县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重大突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县。

——创新强县建设达到新高度。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研发投入占比稳步提高,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国省级科技研发平台数量大幅增加,与京津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

——活力XX建设得到新提升。各项改革全面深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魅力XX建设实现新突破。城区人口规模争取达到XX万人,常驻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市领先;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断增加,国家园林城市建设达到新高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展望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我县“中等城市、魅力XX”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制造竞争力、质量竞争指数、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中等城市、魅力XX”奋斗目标将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基本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四、开启新征程

(一)优化布局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构建XX高质量发展新版图

聚焦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北富田、南饶海、蓝绿交织网、城乡共同体”的XX高质量发展新版图。

1.着力构建“一带、九区、多廊”蓝绿交织海陆生态安全新格局。围绕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突出XX地理区位和生态资源特色,构建“一带、九区、多廊”的蓝绿交织海陆生态安全新格局。

一是依托海岸带,打造滨海-内陆生态保护带。切实加强滨海湿地和海洋保护,合理布局海洋牧场项目,适度发展滨海旅游业,严格保护水产种质资源。

二是以滦河故道、北运水城、双龙河口、南堡盐田、湿地公园、渔人码头、矿产能源区、渤海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牧场九个重要生态源地为载体打造生态园区,突出地方生态资源特色。

三是以县域内唐港高速、迁曹高速、沿海高速、水曹铁路等交通绿廊和河流水系为骨架,农田林网为网络,建设纵横交错、绿化美化相结合、蓝绿交织的多条生态廊道。

2.着力构建“一中心、两新城、多特色”城镇发展新体系。致力于提高县城和重点建制镇人口吸纳力、产业承载力,推动产城、产镇融合发展,实现XX协同XX“一港双城”、跨越发展临港经济、打造沿海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优化调整城镇战略布局,着力构建“一中心、两新城、多特色”的城镇发展体系,强化新型城镇化载体支撑。

一是聚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品质小城市。对标全国百强县市,致力于增强县城吸引力、提升县城承载力、扩大县城影响力,加快推进县城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开放发展水平,快速扩大县城发展规模,争取突破20万人关口,争取撤县设市。

按照“一主两次轴、一带三片区”的县城空间规划,着力优化县城功能分区,高起点打造中央商务区,高要求完善城区园林体系,高标准改造提升老城区,全面推动城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全面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

二是聚力打造开放型服务型两个临港新城。立足服务XX、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建设XX、XX两个10万人口级临港新城,把XX打造成沿海临港新兴城镇增长极和XX后勤服务保障基地,把XX打造成港城联动、产城融合的临港新城。

三是聚力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充分发挥XX镇域经济特色优势,按照产镇融合发展的思路,依托建制镇镇区,合理规划工业小区和产业园区,引导镇域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产业特色小镇。

3.着力构建“一核、两极、三区、五园”产业空间新布局。综合考虑资源支撑条件、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发展基础等因素,致力于产业分工协作、资源循环利用、生产生活和谐,着力优化全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空间布局,明确产业功能定位,实现全域产业协调、融合、互促发展,优化形成“一核、两极、三区、五园”产业空间开发格局。

一是极化“一核”。中心城区聚焦打造全县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商贸商务中心、休闲康养中心,依托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服务项目,重点聚集发展特色生活性服务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二是壮大“两极”。聚焦打造XX制造强县、开放兴县主阵地,依托XX经济开发区,着力发展壮大XX、XX两大园区,形成城市经济增长极和临港经济增长极。XX园区重点聚集发展健康医疗、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强化研发孵化功能,完善配套物流服务,突出健康经济标识,努力打造健康经济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XX园区要充分发挥临港优势,重点聚集发展装备制造与再制造、资源再生及临港物流、休闲旅游等临港产业,突出临港经济标识,全力打造XX协作配套基地和滨海休闲度假区。

三是优化“三区”。依据XX农业和海洋资源分布特征,结合区位条件,突出各自功能定位,将XX农林牧副渔业划分为三个特色农业区。都市休闲农业区。县城周边区域重点发展以服务城区居民为主的精品蔬菜、水果、花卉和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打造都市农业圈。现代高效农业区。主要是县域北部地区,在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等打造全县粮食主产区,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生态休闲农业区。主要是县域南部地区,以休闲旅游、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为主线,培育壮大特色果品产业,发展以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为主的休闲农业。四是提升“五园”。即XX矿业经济循环利用产业园、XX钢楸产业园、XX镇工业园、XX镇工业园和XX镇现代轻工业产业园,坚持走产镇融合发展道路,打造全县镇域特色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引领园区。

(二)高质量发展“城市、临港、矿业”三大经济,重塑XX高质量发展新主导

聚焦加快构建具有XX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凸显XX战略区位和产业发展特色,围绕主导产业,构筑生态圈、延伸产业链,着力发展壮大以健康为标识的现代城市经济、以外向型为特征的现代临港经济、以循环利用为特色的现代矿业经济,全面提升XX在全市沿海地区的经济位势。

1.高质量发展健康城市经济。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是XX撤县建市、扩大区域影响力的根本途径。依托中心城区和XX经济开发区XX园区,联合XX、XX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城市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带动发展城郊都市农业,加快构建以健康为标识、三产融合、产城互动的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体系,打造XX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主导力量。

一是构建“健康产业生态圈”。XX城市经济“一企一产”、离散分布、各产业有关联无协作,聚集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征突出。着眼于XX城市经济未来长远发展导向,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充分发挥XX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以大健康概念串联生物制药、医疗器械、防护用品、可穿戴设备、休闲康养、健康食品、都市农业发展,引领其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绿色发展、协同发展、转型发展,构建“健康产业生态圈”,打好XX经济“健康牌”。

二是品质化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XX城市发展框架已经拉开,城区人口加速聚集态势初步形成,XX园区大开发条件基本具备,但服务于园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居民的生活性服务业等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成为XX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突出XX优秀历史文化优势,依托XX新区和滨河沿线开发,加快发展高端化的商务服务、科创服务和品质化的休闲服务、健康服务等城市现代服务业,谋划布局一批文创商务、演艺休闲、医疗康养等城市综合体项目,以先进文化赋能城市服务业品质化提升,打造全市“一港双城”金三角腹地特色商务服务高地和文化、休闲、健康消费中心,打好XX经济发展“文化牌”。

三是基地化发展城市先进制造业。XX经济开发区XX园区除医疗防护用品、食品加工等大健康类产业外,还聚集了包装纸业、纺织服装、家具、冷轧型材、金属制品、机电设备等制造业,门类比较繁杂,大都是一企一业。本着“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争当龙头、甘做配角,围绕优势产品和关键部件构建微产业链,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在区域、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

2.高质量发展外向临港经济。突出临港优势、发展临港产业、带动沿海镇域特色经济外向化发展是XX建设沿海经济强县的战略支撑。依托XX和XX两个临港新城,联合XX、XX等特色产业园区,融入滨海新区,重点发展临港物流、资源再生、装备制造与再制造、装配式建筑建材等临港型产业和滨海新区延伸衍生配套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打造XX海向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

一是构建临港产业生态圈。依托XX港区西区及XX经济开发区XX园区,协同XX工业区,对接中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加快推进XX港区西区一号港池开发建设,健全集疏港交通体系,完善现代仓储、冷链加工、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尽快形成临港产业集聚能力,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现代装备制造及再制造、新型建筑材料、海洋食品加工等绿色临港产业,尽快补齐XX港城服务短板,打通港产城互动瓶颈,聚集先进临港产业,构建临港产业生态圈,打好XX经济“临港牌”,结束XX沿海无港历史。

二是特色化打造港腹联动综合服务基地。依托XX,发挥毗邻XX区及XX东站、连接XX腹地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冷链配送、文娱休闲、乡村旅游、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现代服务业和绿色轻工业,组团打造XX生态城后勤服务保障基地和卫星特色小镇。

三是绿色化打造沿海高速生态经济发展带。依托沿海高速公路沿线XX等6个乡镇,发挥南部沿海休闲农业片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和田园生态资源优势,聚集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依托性型特色镇域经济,培育发展一批高品质、各具有特色的田园综合体、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3.高质量发展循环矿业经济。依托XX矿区、XX园区和XX工业园,突出临港拥矿优势,对接区域钢铁、装备、建筑产业绿色发展和XX大规模开发建设需求,大力发展铁矿开采、汽车拆解、废弃物再生、再制造等“矿山-城市-制造”循环矿业经济,开发利用好自然矿山和城市矿山,构建“XX-XX-XX”循环经济产业带,打造京津冀循环经济型矿业发展典范。

一是打造XX生态矿业小镇。依托首钢XX铁矿开发,以“一带两园”XX园区为主体,聚集发展矿业机械及部件制造、维修、再制造产业,配套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务业,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经济发展,创建环境友好、循环配套型的生态矿业小镇,打造XX经济新支柱。

二是打造XX城市矿山小镇。依托XX工业园,发挥临近XX高速、XX高速的交通区域优势,对接XX城区和XX矿区,消纳区域粉煤灰、尾矿、建筑垃圾和餐余油脂等矿山和城市废弃资源,重点发展节能建材、生物能源等资源再生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业,创建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型的城市矿山小镇,打造XX经济新亮点。

三是打造XX增材制造再制造基地。依托XX园区,发挥拥港优势,加强与中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协同发展,大力发展进口报废汽车和机械装备拆解业、再生资源物流业和汽车及机械部件再制造业,配套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产业,延伸发展高端增材制造业,强化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和发展先进修复再制造及检验检测技术,创建高附加值、高技术型的京津冀增材制造再制造新兴基地,打造XX经济新主导。

(三)全面激发“园区、企业、人才”三大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打造XX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省创新型县试点建设为抓手,从园区、企业、人才等多主体多层次做多做强创新载体,通过园区的创新创业提高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体系质量,通过企业的创新创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进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源。

1.以园区为主体,打造XX创新发展主战场。发挥园区主战场作用,着力打造从创新苗圃到孵化器、加速器的完备创新服务链条,提升XX创新战略位势,构筑产业聚集新高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热地。

一是着力打造京津冀大健康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高地。依托XX经济开发区XX园区,加强与西部控股的战略合作,围绕打造XX大健康产业园,加快大健康国际产业园科创平台建设,提速研发中心、孵化器和标准化厂房等建设进程,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保健食品等领域,重点打造总部及功能医学科技孵化中心、国际标准认证中心、药食同源中心、大数据与电子商务展示交易中心及金融服务中心等五大平台中心,吸引京津生物医药健康新技术、新产品科研成果来XX转化、产业化,建成XX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是着力打造京津冀资源再生及再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依托XX经济开发区XX园区、XX工业园和XX工业园,聚焦固体废弃物、生物能源、机械修复与再制造、增材制造及复合新材料等领域,强化与京津科研院所合作,以园中园、专业园等形式,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积极搭建新兴产业聚集平台,组织开展资源再生、再制造技术研究和增材制造及材料前沿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转化、孵化,为XX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提出创新平台支撑。

三是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依托XX新区,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广场,集聚一批优质文化创意实体企业、工业设计团队。结合老城区改造,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布局特色楼宇,聚集发展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国际商务、软件外包、工业设计、中介服务等楼宇产业,吸引XX特色产业领军企业总部入住,支持本地大学生回县创业,引进京津创意设计团队和中介服务机构,打造百亿楼宇经济。

依托XX经济开发区XX园区,用好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向XX县免费开放的设备设施,加快科技服务中心建设。以XX科技、XX集团等企业孵化器为引领,加快孵化平台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积极推广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商业模式,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2.以企业为主导,打造XX创新发展主战车。企业是创新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营造良好环境,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XX创新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是做多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催生更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细分市场“单项冠军”企业和新领军者企业,打造一支引领全县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创新军团。

二是做优创新载体。实施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倍增计划,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四位一体”新型研发中心,培育一批军民融合新型科研载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升级市级、省级研发机构,争取规模以上企业都建有企业研发机构,全县市级以上企业研究机构数量实现翻番。

三是完善创新生态。以企业视角激活创新机制、补齐服务短板,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土地、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有机衔接,推动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商业模式创新跨界融合,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的创新生态。以钢锹产业集群为表率,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合作技术研发、共享研发成果、开展股权合作等多种举措,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开展集群创新,加快创新成果培育孵化,打造协同作战、协作分工、协调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高质量生态圈。

3.以人才为主角,打造XX创新发展主力军。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放开手脚,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打造科技人才聚集高地。

一是发挥政策优势“引”。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谋划建设人才自由港,探索组织“产业链组团招聘”,提供“成长链全程服务”,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

二是发挥手段优势“招”。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加快绘制产业人才地图,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持续跟踪和分析县内外人才源,应用云计算技术搭建面向国内外的XX“人才云”,为招才引智提供“导航服务”,实施“云招聘”,让产业和人才实现“动态耦合”。

三是发挥合作优势“育”。利用中国XX大学、XX理工大学等与我县达成校城融合发展协议的有利条件,加快建设陶瓷纤维研究院、绿色建材研究院、基伊埃技术培训中心。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为企业订单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化“聚贤引智兴业”工程,举办“高层次专家XX行”等活动。

四是发挥服务优势“留”。以规划建设院士别墅、专家洋房、大学生廉租公寓等形式让人才在XX安家,配套高品质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高品位的生活需求,让他们安心在XX贡献才智、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对新兴产业以及重点领域、企业急需紧缺人才支持力度。探索科技人才弹性“编制池”“弹性薪酬”和“创业券”制度。

(四)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铸实XX高质量发展新本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通过升级治污目标、减排路径、创新治污模式和治理体系、优化政策手段和加快推进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实现全面推动XX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铸实XX高质量发展新本底。

1.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精准识别,科学施策,系统治理,确保用实招、见真效。

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深化大气联防联控联治,加强重污染区域分类治理,加快气代煤、电代煤进程,加强工业主要污染物减排治理,深化城镇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力争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稳步前移。

二是强化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排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全部建制镇,加强境内XX河、XX河、XX河、XX河等河流污染综合治理,保证重点河流断面水质持续好转。推进海洋牧场绿色发展,严格控制药物饲料等海洋污染。稳步提升地表水、地下水质量,强化“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三是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全县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建立土壤污染情况数据库,加快开展重点污染区域治理和修复工作,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构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长效机制。

2.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加强县域生态空间管控,建设生态防护体系,严格保护重点生态区域,加强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努力扩大和优化生态空间。

一是实施城镇乡村绿化工程。继续完善环城水系,建设城郊湿地,打造城区河道、交通干道绿廊,优化布局城区居民休憩绿心,提升城区生态空间。深入推进绿美村庄建设,在房前屋后、道旁河边、村里村外植树造林,建设环村林带,打造良好乡村环境。建设交通干线通道绿色走廊体系。

二是实施重点生态区治理保护工程。加强西北部沙地生态屏障建设,强化沿海防护林保护区建设,推进XX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治理和生态林工程建设,加强滩涂湿生态保护,确保珍惜物种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加强海域生态保护。

三是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严格落实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3.深入开展资源集约利用行动。从源头减少战略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是节能。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园区能源梯级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分散式燃煤锅炉淘汰工程。二是节水。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滦河水引用工程,积极实施中水利用工程。三是节地。持续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实施XX镇农用地整理项目、XX镇土地复垦项目,进行全县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农用地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

4.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保障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夯实基础性框架、加快制度创新、强化政策落实,构建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环境,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强化市场经济激励机制。运用市场经济激励手段促进污染防治,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税收优惠和折旧鼓励,促进污染场地修复与产业发展融合EOD模式,支持生态环境产品价值转化实现。

二是创新建立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模式。全县各行业、各领域的环境问题,分区施策、分类施治,突出精准治污,突出时间精准、空间精准、行业精准,提高治污效益。坚持依法治污,充分保护相关方的法律赋予的环境权益,强化执法监督,落实相关主体的环境责任。

三是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技术投入的长效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业和政策性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升级环保和治污科技支撑,联合政府和企业科技力量,集成现有成熟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方法,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行业企业治污技术模式,提高污染防治的效果和效率。

四是建立多元共同治理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企业治污、司法保障、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在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基础上,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鼓励社会群体、居民个人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

(五)努力做好“改革、开放、合作”三篇大文章,营造XX高质量发展新环境

软环境也是发展“硬实力”,聚焦市场主体激励不足、生产要素流动不畅、开放合作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全力开拓强大国内市场,着力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努力拓展开放广度深度,融通国际国内市场,汇聚国际国内资源,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良好发展环境。

1.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围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效益,推进人力资源自由流动,降低社会运行基础成本,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深化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配套,优化制度环境。聚焦XX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优化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理顺国家、省、市、县已有制度安排,围绕目标与问题导向,对标顶层设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制度缺陷、挖掘制度需求,尽快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形成稳定高效健全的制度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良制度环境。

二是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软实力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针对XX县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经济对外开放度较低、个别领域市场竞争失序、有些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企业中高级人才供给不足、融资难、生态环境较差、环境规制强度偏大、环境规制措施欠稳定、政府服务不够完善等问题,厘清放管服改革落实的方向,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三是强力推进投资融资、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与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合作,拓展中小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建立推进企业上市融资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培育、鼓励上市企业。

健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落实耕地占用税、资源税、消费税、水资源税改革任务。着重在放开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搞活市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四大方向,深入推动市场配置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推广利用、社会事业服务提质增效等领域,完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加大市场化服务购买力度。

四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落实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各项工作,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打造一支有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加强政策协调性,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

2.着力打造沿海开放强县。充分发挥沿海临港优势,加强与中国(XX)自贸区XX片区全方位对接,强化全县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创新对外贸易方式和区域合作模式,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努力提高经济开放发展水平。

一是打造外向型园区。依托XX经济开发区XX园区和XX园区,对接中国(XX)自贸区XX片区,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积极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别园中园、飞地合作园,加大外商招引力度,不断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对接中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规划建设XX进口报废汽车拆解及再制造示范区,并争取建设保税仓库。

二是发展外向型产业。支持有出口经营权的钢锹企业组建出口联盟,合理划分国外市场,避免低价竞争,创建自主品牌,开拓自主贸易渠道,培育发展跨境电商,开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提升产品层次,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出口效益。持续扩大医护用品、再生能源和棉纺出口,开拓优质农产品东北亚市场,打造全市最大的医疗用品、生物柴油、优质食品、棉纺织品出口基地。

3.着力打造协同合作发展示范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XX都市圈建设、XX大开发深入推进的历史性机遇,发挥XX沿海临港区位和出口产业集群优势,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强化区际区域合作,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进县和区域合作示范县。

一是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高地。依托XX经济开发区北京合作大健康产业园,加快承接京津生物医药企业搬迁,拓展承接京津高端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产业链延伸和转移,强化与京津医药科研机构及医疗机构合作,构建医药协同创新共同体,合作共建专科医院。积极承接京津机电设备、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等产业转移,拓展协同发展新领域。

二是打造服务全市“一港双城”建设重点区。依托XX地理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强化与XX、XX、XX等县区协同合作,联合共建港口物流集疏运大通道、滨海旅游精品线路、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沿海防护林带、湿地生态保护区,为全市海向发展作出XX贡献。

4.强力开拓国内强大市场。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度创新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环境完善与硬件建设相统筹,深度挖掘内需潜力,全面增强内需动能。

一是提高供给质量,创造市场新需求。着力引导企业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扩大品牌消费、信息消费、服务消费,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持续加大文化健身、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中高端服务供给。在健康保健、绿色农产品、旅游、养老等领域,加强消费品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在医疗、教育、交通出行、旅游住宿、餐饮外卖等领域,建设覆盖城乡和线上线下融合流通体系,促进“互联网+”的新型消费持续升温。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融合,打造智慧生活,实施“家政无忧”工程,推进绿色餐饮、绿色生活,引导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二是完善体制机制,激发消费新潜力。优化完善消费环境,培育壮大消费主体,充分激发社会消费潜力。清理并取消各种限制消费的政策,加强消费领域诚信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营造放心消费的环境。

(六)强力推动“两新一重”建设,筑强XX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两新一重”是“十四五”期间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投资动力源,也是支撑XX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致力于投资未来、抢占先机,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实现城镇化,高起点布局“两新一重”建设,为XX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也是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保障,还是扩大有效投资需求的新增长点。

一是适时布局以5G为核心的新基建支撑网络。对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腾讯等5G技术公司,推动XX5G网络和云平台建设,为重点企业和园区建云迁云、集约建设、数据治理、融合应用等提供基础和定制化数字服务支撑。

二是率先推进公共服务领域“5G+”数字化改造。积极推进5G+医疗、5G+教育、远程办公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应急、智慧环保等应用体系建设,形成以数据驱动的县域综合治理新模式,助力后疫情时代智慧XX建设。

三是试点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企业树立数字经济意识,开展智慧工厂、数字车间试点示范,深度挖掘工业大数据价值,助力传统制造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四是加快“智慧家庭”建设。全面打造涵盖“全屋智连”的千兆家庭网络,推动在线消费娱乐、在线教育培训、远程健康服务等线上服务业态发展,为更多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数字生活体验。

2.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XX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为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和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首先要解决从无到有、争取健全完善;另一方面还要下大力解决从有到优、争取品质提升。

一是实施县城承载力综合提升工程。继续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合理增配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充电桩、停车场等设施建设,完善网络布局。

二是实施产业特色小镇产镇融合工程。发挥XX镇域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特色突出的优势,把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围绕打造XX钢锹小镇、XX资源再生小镇、XX矿业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加快完善镇区和产业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污水处理设施、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推进产镇融合发展。

三是健全社会化投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债券资金支持,探索通过“租赁-建设-经营”、“购买-建设-经营”、“建设-经营-转让”和“建设-拥有-经营”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3.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涉及经济之基、民生之本,不仅关系经济 “经络”是否畅通,更关乎社会“肌体”是否康健。要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和水利设施,持续强化能源保障,增强XX高质量基础支撑。

一是完善交通网络。致力于全面融入XX都市圈建设,联通区域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捷交通体系,强化XX在全市“一港双城”大开发中的港腹联动、公铁联运枢纽地位,加快布局优化全域公路干线网络,建设综合性物流枢纽,提升农村公路网密度和技术等级,提升通达度,畅通最后一公里。

二是完善水利设施。致力于提高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利用好专项债和社会资本,有序开展XX防洪大堤治理工程、溯河清淤治理工程、海堤水毁修复工程、老溯河水毁修复工程、主要闸涵维修新建工程、XX河岸线整治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适时实施地下水替代工程,布局新建一批乡村给水设施,改造输配水管网,保障乡镇用水安全。

三是解决电网瓶颈。随着XX新区、XX工业区、XX工业聚集区以及东北部XX铁矿的开发建设,加快电网建设,满足当地发展需求势在必行。加快推进XX镇220千伏输变电工程,XX等5个镇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实施电网智能化改造工程。四是完善燃气管网设施。致力保障重点园区、城区和农村用气需求,加快园区门站燃气管网建设,并将服务管网大力向郊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拓展,逐步实现“镇镇通”、“村村通”;实施中心城区老旧管网改造工程,保障供气安全。加快“煤改气”进程,远期形成以XX天然气为主气源,以XX油田气为辅助气源的供气格局。

(七)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补齐XX高质量发展农村短板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加速农业提质、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作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XX表率。

1.发展精品特色农业。XX是农业大县,但还不是农业强县,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县农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坚持市场导向,突出XX农业特色和发展优势,以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为抓手,加快构建XX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更加突出农业特色发展。坚持农业特色化发展道路,为推动种植、养殖、加工协调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粮饲种植比例,稳定提高畜禽养殖规模,优化发展海洋牧场,塑造畜牧渔导向型XX农业新特色。

二是更加突出农业品质发展。满足农产品个性化、营养化、绿色化消费升级需求,转变农业低投入、高产量的发展思路,坚持市场导向,立足京津冀和东南沿海大城市中高端消费,对接东北亚日韩细分市场需求,注重“XX”地标品牌培育,着力发展“论棵、论个、论只”卖的、高技术投入高文化赋值的品牌农产品,大幅度提升农业“亩均效益”。

三是更加突出农业绿色发展。探索应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持续加强智慧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发挥XX种养加融合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大幅度减少化肥农药投入,大幅度减轻畜禽粪便污染,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出效益。

2.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 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一是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鼓励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发展家庭农场,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 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培育打造一批产品定制型、科普体验型、休闲娱乐型的田园综合体和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引领全县农业集约发展。

二是实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计划。推动农业经营体系的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通过代耕代种、农业生产托管、联种联收、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扶持小农户,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完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等途径,帮助小农户加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三是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对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端农产品加工项目,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做强特色镇域经济。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兴旺,各具特色的乡镇产业不仅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吸纳乡村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做大做强特色乡镇经济,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小镇,以强大镇域经济主导乡村振兴,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XX范例。一是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制造小镇。重点培育发展XX钢锹小镇、XX资源再生小镇、XX钢铁循环小镇、XX纺织小镇、XX建材家具小镇等。二是培育发展一批新兴服务小镇。重点培育发展XX综合商贸小镇、XX现代物流小镇、XX滨海商贸小镇、XX健康休闲小镇、XX红色文旅小镇、XX城郊休闲小镇等。三是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农业小镇。重点培育发展XX都市农业小镇、XX绿色果蔬小镇、XX滨海美食小镇、XX农贸小镇等。

4.加强美丽乡村建设。XX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是提标扩面。

一是实施全域美丽乡村行动计划。贯彻落实《XX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谋划实施8大类、29项重点任务、110项重点项目,实现全县589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部实现市场化,基本实现“五清一美”,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等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是实施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重点治理一批“空心村”,建设一批农场新型社区,实施一批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示范工程,打造一批数字乡村、电子商务村,培育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是创新投资建设体制机制。聚焦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等最突出问题,继续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担、集体补充、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多元筹集的投融资机制,县统筹规划、镇连片推进、村整体实施。

5.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居民融合、社会融合和生态融合,使城市与乡村真正融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城乡生命共同体。

一是城乡要素流动自由化。促进城乡要素融合互促,加快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完善土地承包权流转机制,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和途径,逐步形成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二是城乡三次产业融合化。产业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和乡村经济多样化,成为一些国家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引导推动城市工商资本和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鼓励乡村工商业生产功能耦合,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发展融合化,实现要素和产品的交换,产业转移和互动,形成共生产业链和价值链。

三是城乡公民权力平等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充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集体产权改革力度,落实和搞活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治理引领、规制和促进乡村振兴。

四是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化。按照调整增量、优化存量的原则,合理配置城乡公共资源,实现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聚焦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着力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效率和质量,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畅通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通渠道。

(八)全面增进民生福祉,稳固XX高质量发展社会基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幸福人生和构建安全有序的现代社会,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1.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把稳定就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先目标,把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制定宏观政策和衡量政府工作绩效的首要考量,妥善解决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重点群体就业等突出问题,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水平。

一是推动高质量就业。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动大众创业,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工程,鼓励发展城市经济,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复转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支持高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返乡人员自主创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完善就业失业监测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重点群体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和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劳动者适应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的能力。

二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劳动报酬增长机制,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制度。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消除性别和身份歧视,重点完善农民转市民相关政策及配套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建立健全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在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面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持续做好义务教育教师待遇保障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返贫长效机制。落实重大病生活保障、教育专项救助、民政帮扶救助、防贫保险、产业就业扶持、社会力量防贫等防贫保障,全力抓好产业科技防返贫,提高低收入群体经营性收入。

2.全面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按照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要求,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巩固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夯实优质均衡验收基础,加快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持续扩大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增加城区普惠性学前学位,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优化城乡基础教育布局,大力实施城区义务阶段学位扩容行动,根据人口流动、城镇化进程,适时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为乡村建设人才支撑提供保障。大力推进高中教育普及攻坚工程,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创建特色学校。完善职业学校布局调整,着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开展绿色校园建设试点,建设绿色、美丽校园。

二是打造“健康XX”。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保障,以基层能力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等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全国卫生健康创新发展引领区、国家现代健康产业和宜居医养样板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加强体质机制创新,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健康危害因素检验检测体系,健全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谋划建设独立的传染病医院,全面提升疾病预防和卫生应急能力。深化“四医联动”改革,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推进医疗大数据应用,规范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构建远程医疗体系;加大与京津高端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力度,探索推广网上联合诊疗。加强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扩大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品种范围,提升药品供应保障水平。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设高水平、全覆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打造群众身边的“15分钟健身圈”,全面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层次。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推进国医堂向基层延伸发展。加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依托重点镇规划布局一批医疗健康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是完善多元化养老体系。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扶持发展养老产业。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补充养老保险。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强化社区普惠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让老年人健健康康有尊严、舒舒服服有品质。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综合评估和轮候制度,提高对护理型、连锁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探索形成推进现代医养结合的特色模式。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更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四是增强基本保障能力。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工作,全面开展“精准扩面续保三年行动”,巩固和扩展建筑业项目参保成果,确保新开工的各类建设项目全部参加工伤保险。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继续落实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和发放工作,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按新办法计发待遇,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继续优化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严格落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妥善做好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进一步完善儿童、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关注“一老一小”,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健全职业病防控支撑体系,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利。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

3.全力打造文化强县。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把握好社会规律,培育好主流心态,全力构筑奋斗、快乐、和谐、友善的幸福格局与幸福生态,加强文化强县建设。

一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托XX纪念馆和XX纪念馆,传承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展示、红色文艺创作、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等工作。培育奋斗追求,弘扬社会公德,激发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塑造良好社会心态,全面提高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人文品位。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XX文艺为核心,通过资源转换发展特色剧目、品牌产品及演艺业;组织参加XX戏剧节、全国XX展演等国家及省市各种赛事与文化交流;开发文化旅游商品、现代化生态农业及观光农业。繁荣发展文艺创作,挖掘发展传统文化工艺产品,培育发展一批特色文化小镇和文化产业园,打响XX文化品牌,以“文化+”赋能XX城镇品味提升。

三是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全县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依托文化馆等各级各类演出机构,广泛开展惠民演出活动,提升XX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充分利用县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和较大规模健身娱乐场所,丰富产品内容,拓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空间。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支持举办具有XX自然人文资源特色的体育活动,策划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精品赛事。

4.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一是完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

二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作为政治之责、为政之要,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织密织牢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使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是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深入抓好危化品安全防范、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实施更加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举措,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3篇

立足我县发展实际,谋划好“十四五”期间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从我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打好发展基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县级关于十四五规划工作方案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XX县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XX县抢抓发展机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为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准确研判未来一个时期XX县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的提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编制工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五个扎实”要求,注重规划统筹衔接,突出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分析XX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短板、弱项和优势,准确把握好“十四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任务,使“十四五”规划更加适应新时展的新要求、符合XX发展实际,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规划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立足我县发展实际,谋划好“十四五”期间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从我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打好发展基础。

(二)坚持统筹协调。在规划编制中,要进一步厘清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注重规划衔接,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

(三)坚持务实管用。在规划编制中,对规划编制目录进行严格遴选,确保规划接地气、可操作。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规划的内容要明确思路方向、重点任务、空间布局,既要加强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又要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做到可操作、能落实、易评估。

(四)坚持民主开放。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平台,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深、研究透,广开言路、问计于民,使规划编制过程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协调利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三、规划体系

(一)总体规划编制。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县委、县政府对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和安排,是全县各级各单位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发改局牵头,县级各有关部门、各镇全力配合、共同完成。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实施,并报市政府备案。

(二)空间规划编制。空间规划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细化落实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由县政府组织编制,县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起草。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按程序报批。

(三)专项规划编制。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该领域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报审前须送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与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进行衔接,编制完成后,按程序报县政府审定并发布。未纳入重点专项规划但是需要编制的行业专项规划,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实施,报县发改局备案。

(四)区域规划编制。区域规划是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各镇政府组织编制本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县总体规划在各镇的细化和落实,是指导各镇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区域规划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前,应报送县发改局与总体规划衔接,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实施,并报县政府备案。

四、进度安排

为确保按期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任务,根据我县实际,规划编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重大项目谋划及重大问题前期研究阶段(2019年X月~2020年X月)

2019年9月份,县发改局启动了“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工作,目前已征集到“十四五”项目X个,总投资X亿元。各镇、县级各部门要对拟列入“十四五”规划的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进行再梳理、再论证,尤其是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及社会投资新方向,谋划上报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带动力强的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重点围绕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旅游、通讯等领域谋划项目,要加强项目的前期研究论证及手续办理工作,为做深做实“十四五”规划编制打好基础。同时着手开展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本行业领域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县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实施举措等建议。2020年X月X日前,将各自研究成果、基础设施工程、重大项目汇总表,经主要领导审签后及时报送“十四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重大项目基础设施专班办公室,各单位报送质量将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重要支撑。承担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任务的部门和单位4月底前要将各自“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一并报送。

(二)拟定纲要框架阶段(2020年X月~2020年X月)

2020年X月底前,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研究课题和各专项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形成全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报县委、县政府审核。全县各规划承担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县级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并做好与中省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空间、专项、区域规划初稿,并报送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就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初稿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将重要的内容纳入到县“十四五”规划纲要。2020年X月底前,根据中央和全省、全市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情况,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研究起草,形成纲要框架,并与中省市发展规划、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三)纲要起草审定阶段(2020年X月~2020年X月)

在2021年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听取各镇、县级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意见,修订后报县委、县政府审定,提请县人大审议。县“十四五”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原则上与规划纲要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2021年X月前全部出台。

五、保障措施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保障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和顺利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具体工作。各专项规划由县级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同时为了做好“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协调“十四五”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谋划申报等各项具体工作。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成立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班子,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确定联络员与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联络和协调,同步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各镇、各部门联络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于文件下发2日内,报送县发局。

(二)组建专家委员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组成“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参与规划编制咨询和研究,对规划重大课题组织评审验收,对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进行评审论证。

(三)落实经费保障。规划编制经费由县发改局向县政府专项申请,专项规划的编制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以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六、编制要求

一要加强谋划,突出项目。全县各镇、县级各部门要认真梳理“十三五”期间项目进展情况,依据“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中省市战略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认真梳理提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突出政府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工程等领域履行公共职责的作用,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中央、全省、全市相关规划之中。

二要积极对接,有效衔接。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增强规划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县发改局要协调好总体规划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各镇、各部门要主动做好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衔接工作。专项规划须在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审议批准后公布。

第4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发扬奋斗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活动,认真学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心得体会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心得体会一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作为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其意义非常重要。

在“十四五”规划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到2035年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在新发展阶段通过民生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一项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

“十四五”规划,加强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看,我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成果,并实现全面复工复产,经济迅速由负转正,其根本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回溯这些年的发展,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走过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强起来”的飞跃。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一以贯之地强化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始至终地把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十四五”规划的各个方面,这是保障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核心所在。

“十四五”的号角已吹响,实现中国二O三五的远景“成像”是中国力量的体现。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听从党的领导,做好本职,顽强奋斗,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共同努力!

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心得体会二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明确了“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注重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对2035年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前进路上尽管时有风雨,但未来前景光明,中国有能力顺利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新奇迹,以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回应世界性发展难题,壮大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如果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十五年后的面貌,我觉得是 —— 国泰民安。”我们的全体人民将真正实现生有所养、幼有所教、老有所依、病有所医,生活将更加美好。为了实现这宏大的目标,我们任务是很艰巨,但我们满怀信心,最重要的是实干。这次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 党员同志们起到了先锋模范的作用。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使命越光荣,越需要我们一往无前;挑战越严峻,越需要我们攻坚克难。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发扬奋斗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活动,认真学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继续发挥余热,为总台建设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心得体会三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今后5年乃至15年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勾绘了蓝图。

通过学习,我对党的领导,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对党的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有了更大的信心和深刻的感受。尤其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疫情 ,正是有了党的正确领导,正是由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意志,中国才能迅速控制住疫情,并且不断恢复被疫情重创的经济。同时,对国际社会也伸出了巨大的援手。

看看中国的政通人和,再看看西方所谓“自由民主”下疫情失控及混乱,铁的事实让我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让我为中国未来五年,十年乃至下个一百年的发展充满了无比的自信。

第5篇

最新“十四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五年计划”、“五年规划”,从读书读报看电视时就常萦绕耳畔的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简称,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对我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规划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上大学了,工作了,才懂得“五年规划”,即是我们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的完美收官,再到即将就要开启的“十四五”规划,一个又一个的五年,平常又非凡,“五年计划”“五年规划”不断地、持续推动着我们全社会向前深化发展、深化改革,使我们全社会强劲有力地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我国五年规划的历史,几乎就是新中国成长和发展的“史记”,1951年2月,由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聂荣臻等中央领导组成的“一五”计划编制领导小组,在我国上下方方面面薄弱的基础上,又伴随着朝鲜战争,编制领导小组大胆地将“重工业发展”规划为“一五计划”的重心,重中之重。最终,在苏联工业化道路成功的示范效应影响下,优先重工业发展既保障了我国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又快速地改变了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事实表明,"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工业战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的成功制定和完美执行,对我国全面崛起的意义十分重大、非凡而伟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待发展,就要超前思考,未雨绸缪,这是计划就是非常重要了。计划管理是组织管理中一项重要职能,计划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合理地调度配置单位的资源,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评价的可操作性。单位通过对计划的制定、执行、检查、调整的过过程管理,就能合理配置利用人、财、物等资源,高效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生产效益,确保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可预测、可掌控。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十九届五中全会向全国制定了一个总目标,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就是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完成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推出了“双循环”,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守住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总结了“三个大的判断”,即“我国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推动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都要求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确保到2035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进展。指定了“四条发展主线”,即在供给侧,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发展主线;在需求侧,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扩大就业,适当刺激消费等等;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并统筹考虑安全与发展,将安全落实到发展的方方面面;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四五”规划确定了12个重点领域,包括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市场经济体制与宏观经济治理、乡村振兴、区域协调与城镇化、文化事业、绿色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民生、安全、国防等,是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主体。

第6篇

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是今年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近年来我县住房保障工作情况,做以下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重点

近年来,根据中、省、市相关政策,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住房保障工作,把实现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这一目标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

“十三五”期间住房保障主要以保障房建设为主,采取政府新建、收购、改建以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增加保障住房房源,切实解决了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1、认识明确,态度积极。我县住房保障工作最为一项民生工程,政府认识思想明确,职能部门工作积极主动。截止2020年末,我县共建设公共租赁项目67个11940套,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2亿元,住房保障工作走在了全市各县区前列。

2、合理规划,领导重视。县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结合我县实际,通过合理编制《十三五保障性住房规划》,明确了住房保障工作目标,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组织协调,着力开展工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

3、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在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总结有益经验。在积极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同时,严把工程质量关,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纳入工程质量安全体系,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工程“六制管理”,切实加强和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制度。

二、“十四五”规划思路

根据国办发〔2020〕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在住房保障工作从“十三五”保障房建设重点逐步转移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上。根据相关中、省、市政策指导,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出台了《老旧小区改造方案》、成立了我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到“十四五”末,分年度有计划实施改造。建设宜居整洁、安全绿色、设施完善、服务便民、和谐共享的“美好住区”。

1、实施步骤。编制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对老旧小区全面调查摸底。坚持居民自愿、自下而上的原则,确定拟改造项目及时序,生成我县老旧小区改造总体计划(2020—2025)和分年度计划。

我县城区计划改造113个老旧小区,2020年底前开工8个小区改造。2021年计划完成个16老旧小区改造;2022计划完成19个老旧小区改造;2023年计划完成22个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整个规划涉及105个小区,203栋楼,建筑面积54.3万平方米,6847户。对照基础设施齐全、公共服务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标准,对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具备改造条件(至少包括水电路气其中的两项改造内容)的老旧小区(根据实施情况可逐步扩大到于2005年以前建成小区)列入2024年及后续年度改造任务,确保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工作。

2、工作内容。按照《全省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技术导则》要求,分基础、完善、提升三类,对老旧小区和周边区域的改造内容进行丰富和提升。基础类改造主要是拆违拆临、安防、环卫、消防、道路、照明、绿化、水电气暖、光纤、建筑物修缮、管线规整等,突出解决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问题;完善类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区和物业用房、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停车场、文化、体育健身、无障碍设施等;提升类改造主要是完善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家政、商业设施以及智慧社区等。坚持问题导向,顺应群众期盼,对道路、供排水、电气暖和环卫等基础设施进行重点改造,对小区建筑物本体和小区环境进行适度提升。

3、引导群众参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坚持共同缔造原则,广泛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实现改造成果共享。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征求居民意愿,确定改造项目、内容及改造完成后的物业管理模式,实行“一小区一策”。引导居民通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小区公共收益、捐资捐物等渠道出资改造。

第7篇

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下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资料,提供参阅,欢迎你的阅读。

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提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就是“四四二五一四”的总要求。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内容,要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规划目标明确,围绕中心努力做好“增砖添瓦”的工作。

“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这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做任何事情,干任何事业,必须围绕中心和大局,把各项工作做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指挥枪,就走向光明;枪指挥党,必走向黑暗。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传播党的声音,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在哪里,在干什么,在号召什么引领什么,看到党的影子,闻到党的气息。听到党的声音,学到党的文化。见到党的阵地,得到党的力量。受到党的感染,感到党的温暖。要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听党话,就是按党的意思办;跟党走,就是按党的初心做;感党恩,就是按党的本意想。强调要同心同德,而不是离心离德。

二、自古用人定兴衰,从来关系乱乾坤。

中华5000年的历史得出一个真理,所有的问题都是用人问题。有人说,三天不学习,时代会抛弃;一天不读书,智商不如猪。这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如此,从世界芯片技术的竞争,就可以看出。狠抓“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的治国经验,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做主动政府,因为干部不领,水牛掉井。所以一定要在用人上做好文章,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优秀的人做优秀的事,推动竞争力提升。建国初期,毛主席就提醒全党,要防止敌人的“糖衣炮弹”,个人错,错一点,领导错,错一片,误大事,甚至是对党、对人民和社会的灾难,在领导岗位上不能为人民撑好舵,完全混同于普通老百姓,甚至连普通百姓都不如,象这样的人在岗位上的所作所为,对党、社会和人民没有益处,只有坏处,最终成为党的败类,人民的叛徒,成了阶下囚。在某些领域糖衣无须炮弹,如入无人之境,这就是最大的危险,没有监督的权力,会产生腐败问题,绝对没有监督的权力会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垄断的权力就没有垄断的利益,权力要为人民所谋。真理在金钱面前,往往会暗然失色;信仰在财富面前往往会一文不值。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社会正处于数字化生活之大格局,社会中的一些戾气和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干扰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产生和传染的一些无名之火,无由之气,对人们的“三观”必然会产生负面作用。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没有新思想,必然会落后新时代。所以一定要在用人上做好文章。

三、业兴于疏乱于堵,政兴于谏毁于暴。

要解放思想,善于纳谏,问题在工作中找,办法从群众中来。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更可怕的是发现问题而后麻木。坚决不能形成,好意见,群众不敢提;好办法,领导不敢用;好方法,有权不敢试,这样的现象害人误国。没有村庄规划,就没有乡村振兴。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乡村振兴首先要乡镇振兴,以乡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不等于重复建设,重复建设也不等于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可超前规划的就超前规划,能未雨绸缪的多未雨绸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四、学懂弄清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toLead:TheChangingNatureofAmericanPower(中译本《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文化软实力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就是要发挥党的先进文化力,做优秀的共产党人。

最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二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深刻指明了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全会高度肯定了“十三五”时期“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成绩;也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的严峻现实。提出了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愿景,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了部署。

总体上看,《建议》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既一脉相承,又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了重新定位以及指标化、体系化、具象化。一是把自然生态安全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更加强调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三是明确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但我国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可能放缓,资源约束加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张等。面对更加复杂的条件和严峻的形势,必须更加注重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风险,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必须更加注重强化生态环境统筹保护和协同治理,进一步推进形成包括发展理念、政策目标、重点领域、体制机制等在内的绿色发展综合框架;必须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将绿色发展、绿色消费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促进绿色繁荣,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指引我们紧紧抓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牛鼻子”。面对“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任务,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深刻认识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可能存在并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甚至摧毁作用的破坏力量或现象所形成的资源危险、能源危险和环境危险,通过法治改革加以规制并做好风险应对的准备,以“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的态度,保障生态安全。

深刻认识“两山论”所蕴含的绿色伦理观、绿色财富观、绿色幸福观,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非总是均衡配置于每个社会群体与个体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与冲突,通过法治方法统筹自然环境的多重价值与功能,协调多元利益诉求,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利益均衡。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互惠关系,以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旨趣,将人对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定位为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治方式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

“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立法必须以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一方面,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立法碎片化、立法重复率高、质量低等问题,积极开展环境法典编纂研究,并将环境法典编纂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适时启动环境法典编纂工作;以“补短板”思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立法,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进程。另一方面,以法律体系生态化为目标,对现有的各种法律按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总要求进行“生态化”评估与改造,确保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绿色发展观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得到贯彻。同时,以党章为指引构建党内环境法规体系,完善中国共产党依法绿色执政的基本遵循,理顺党内生态环境法规和国家生态环境法律的理论联系与实践关联,通过党内规范法制化与国家法律党纪化等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党政同责的具体制度,形成党规国法“组合拳”,共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体系建设,护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

十四五规划党员心得感想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应在以下方面加快补短板,让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统筹资源、环境、生态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在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综合治理、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例,2019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由20xx年的81立方米、52.8立方米降至60.8立方米、38.4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42提高到0.559。然而,当前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三大领域的协同作用尚未得到很好发挥。事实上,环境综合治理是生态保护修复的必然要求,只有将三大领域的战略规划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议》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应注重提高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在政策设计中的地位和占比,更加注重系统观念,统筹资源环境生态源头化治理,加快形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三者相互促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拓宽生态系统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生态产品,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途径。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人民对环境的更高要求和更多期许,需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生态产品市场迅速扩大。一是绿色生态产品认证数量迅速增长。2005年至2019年,仅以绿色食品为例,其获得认证产品总数从9728个增长到36345个,年均增长量达1901个;二是生态文化产品繁荣发展。以浙江安吉为例,其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优势塑造的文旅一体化产业2019年总收入达388.24亿元;三是生态产权市场不断扩大。2003年起,福建不断深化林权改革,如今已确定期限长达30年、月息0.6%以下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然而,我国经济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与融合仍不完善,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文化、调节等功能均未充分利用,生态产品的创新开发潜力巨大。挖掘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要充分依托良好环境为产品注入“绿色生态”“特色”“文化”等内涵,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要积极探索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的有效途径。以森林碳汇交易为例,以森林碳排放量作为交易对象,加快设立碳资产管理部门,既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又使得生态资产得到保值增值,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

深化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强化生态产品市场化基础。尽管当前我国生态产品市场规范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定约束。其一,生态产权边界不明晰:一是空气、水等自然资源的自身属性决定其产权无法准确界定,二是国有自然资源的收益群体存在争议,导致产权边界难以界定,由此阻碍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进而影响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其二,缺乏成熟统一市场体系:一是生态产品认证标准制度不完善,生态产品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二是由于难以统一制定生态产品价格标准,当前林权、水权、碳排放权等生态虚拟产权始终相互分离、自成体系,规范生态产品市场难度很大,市场体系化进程缓慢。为此,需完善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林权、水权等自然资源产权进行确权和赋权,力求“山有界、树有权、地有证”,为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需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认证标准体系,加强生态产品标志管理,指导和监管生态产品生产过程,助推生态产品品质提升;规范生态产品市场标准,维护生态产品标准化市场秩序,引导生态产品市场消费。

扩大生态补偿覆盖面,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覆盖面有序增加,逐步由单一的天然林扩展到水域、山区、农田等区域。但生态补偿标准亟待统一,在补偿主体界定、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与数量等方面均缺乏科学界定与统一标准。因此,一要统一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标准,改变当前生态补偿受益方多停留在政府层面的现状,将居民纳入生态补偿受益群体。二要统一生态补偿方式标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方式以单一财政支付为主,如果生态补偿方式标准无法统一,将进一步增大社会资金进入生态补偿体系的风险,从而阻碍生态补偿方式有序创新,导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的困境无法突破。三要统一生态补偿资金标准,加快构建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标准,减少补偿资金的随意性,增强生态补偿制度的公平性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标准、生态补偿方式标准、生态补偿资金核算标准,在保障生态补偿资金的补贴性质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激励作用。

第8篇

当头促发展,重速度更重要质量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以“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十二五”编制的关键一年。为此,记者近期调研采访了国内多位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主管官员和权威学者.倾听他们对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期望和建议,对“十二五”规划进行前瞻性的探讨。

理性确定经济增速

山东经济学院教授李新运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课题――《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定量测算》。他说,经济增长速度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指标,但确定“十二五”经济增速。“需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行性、趋势性、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经济增长的连续性保证了合理增速。”李新运分析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GDP平均增速为9.8%。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十一五”前4年我国GDP平均增长10.7%。虽然2008年和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和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显现,2010年GDP增速会有明显回升。他的分析结论是,“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速确定为9%左右较为合适。

“能源环境的可承受力决定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应适度控制经济增速。”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何建坤分析说,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每年30亿吨原煤的开采量,已达到开采极限。按照8%的适度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量将达到60亿吨标准煤。如果保持10%以上经济增速,资源和环境的代价都太大,“建议‘十二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速控制在8%左右。”

不过,保持就业稳定对经济增速也提出了客观要求。我国现阶段社会事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定的GDP增速做基础.而就业问题事关民生之本和社会稳定。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000万,只有经济增速达到8%左右,全年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供如此大量的新增就业岗位。

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受访专家都表示,“十二五”规划应当理性对待增长速度。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当前阻碍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地方政府根深蒂固的“GDP情结”,“国家规划目标几乎成为各省市增长目标的底线。”他举例。“十一五”规划各地区制定的GDP增长率平均值为10.1%,大大超出全国GDP增长率7.5%,而且层层加码,地市级平均值达到13.1%。县级平均值达到14.2%。“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表明.地方经济发展仍是“GDP挂帅”的思路。

因此,胡鞍钢强调,“十二五”规划制定经济增速目标。应吸取前几个五年规划的经验和教训,防止掉入“低质量高增长模式,即片面追求GDP规模扩张、数量驱动。盲目攀比高指标、高速度.而忽视提高增长质量和降低发展成本,导致经济结构调整滞后,投资消费比例失衡,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加大,宏观经济大起大落。”

“在转变产业结构方面.应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告诉记者,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与此同时。应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十二五”期间把居民消费率从目前的35%提高到50%。

“这就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梅松、山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鲁仁等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走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强结构调整指标执行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回顾道,“十一五”规划中的主要经济结构指标有4个,分别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城镇化率,都是预期性指标。

他具体分析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预期目标为43.3%,但到2009年只达到42.6%。和2005年相比增加了2.3%,慢于每年增长0.6%的预期;2008年的服务业就业比重虽然比2005年提高2%,但在余下的两年里再提高2%仍有一定难度;200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2005年提高0.32%,达到1.62%,比预期目标仍然低0.38%,如果按照过去4年的速度增加这一方面的支出,到2010年很难完成预期目标,这说明和GDP总量的扩张相比,在科技进步方面的投入仍然相对偏少和缓慢。此外。“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的目标也难以实现.2008年这一比重仅达到3.48%。

胡鞍钢认为,从定量评估的角度看,反映经济结构类的指标很难如期完成,这表明中国已经持续两个“五年规划”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可以说,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具有路径依赖的习惯作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向传统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老路回归。”

“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1%,整个经济增长是由工业主导、工业带动的。”受访专家分析指出,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1998年的50.8%提高至2008年的70.8%,甚至高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最高水平。从各地情况看,除了北京等少数地区之外。几乎全国各地都在推行“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工业强县”。甚至是“工业强镇”的主导战略,“这是典型的GDP挂帅、投资挂帅的传统增长模式。”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告诉记者,2009年我国GDP重新核算总量增加了5000亿元,多数来自服务业,也许到明年这个时候才能知道服务业指标最终能否实现。但即使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我国服务业相对制造业的规模也是明显落后。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8.5%;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规模的16%左右,为全球第二。但服务业占比和发展水平只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因此,“十二五”规划的结构调整指标。多位受访专家都认为必须加强各级政府执行的力度和考核约束。否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就有因之失败的可能。

强化减排指标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规划前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幅达15.69%。据测算,2006-2009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化

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两项减排目标分别提前超额完成和完成在望。

何建坤说.虽然与“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预期目标相比,目前实现的节能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要求今年必须下降5%,难度很大。但预计到今年底,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还是能够基本实现。

杨伟民认为.“单位GDP能耗取决于分子和分母的相对关系.虽然我国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但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速度太快,按这个速度下去,国内自有资源和国外进口资源都是不够用的。”

因此,在他看来.仅靠降低单位GDP能耗是不够的,还应从能源消耗总量来进行控制。同时,可考虑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两个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促进由“高碳增长”向“低碳增长”转变。来自专家的建议包括:

其一,建立“低碳化”能源结构。我国应逐步建立“低碳化”的能源结构.建议新增包括“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等“绿色指标”,积极出台财政激励和扶持引导政策.鼓励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使用,改变当前大量使用煤炭的传统能源结构。增加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其二,改革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与价格政策,让“市场手段”发挥更大作用。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电价政策,对高耗能行业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引导全社会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加大力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利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空调、节能汽车、节能灯等。

其三。实行鼓励企业增加节能减排投入的政策。允许企业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费用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并计入成本,专款专用。在银行业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绿色信贷”战略。严格限制向高污染、高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项目和纳入违规排污“黑名单”企业贷款,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企业及项目加大信贷支持。

其四,适当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种类。我国仅对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种主要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是不够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适当增加氨氮、氮氧化物类以及重金属等其他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指标,以增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倾力补足社会建设“短板”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被置于“十一五”规划重要位置的民生和社会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与高速增长的经济目标相比,社会建设仍显薄弱。和超额完成的经济增长类指标相比,反映经济结构类的指标进展较慢.要达到预期目标有一定困难.同时社会建设的力度和效果尚显不足。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认为,“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社会结构却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可以说。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滞后了15年。”以社会阶层结构为例,工业化中期阶段,中产阶层应该达到40%以上。而2008年中国只有23%,离现代化国家应有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还有很大距离。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据有关机构统计,中等收入国家在基本保障方面的平均财政支出大约占GDP总量的10.3%,我国这一数值只有5.4%。教育、卫生、住房、社会救助、社会养老5个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均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受体制因素制约,财权、事权划分不清,财权上移、事权下沉,加上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削弱了地方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影响了民生政策的落实。

三是公共政策仍需加强民主化、科学化、透明化以及必要监督,干部考核体系往往更看重经济增长而忽视了民生目标。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为记者讲述了一件事:他前不久受邀参加了一个地方“十二五”规划编制研讨会,发现参与者基本都是经济部门.大家热衷讨论的也都是经济增长。“在一些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民生保障和改善类指标只占到20%左右。有限的民生指标还存在重保障面轻保障水平、重人均水平轻社会公平等问题。”

第9篇

一、河东新区基本情况

(一)河东新区简介

遂宁市河东新区地处遂宁城区涪江河畔以东,与遂宁市船山区、蓬溪县、经开区接壤,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所在地。新区成立于2002年9月,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辖有2个街道、3个管理办公室,12个村、17个社区,是遂宁市正着力打造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绿色宜居幸福城市典范。201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万人,常住人口16万人,均属于城镇人口。

新区人文厚重,秦汉开埠,隋唐繁荣,区内佛教胜地灵泉寺,隋朝开山以来,高僧辈出,声名远播海内外,享有盛名的语言学家李实、贾岛、苏轼、林则徐、郭沫若、赵朴初等古今名人、文坛大师都曾登临于此,挥毫泼墨,赋诗作文。根据遂宁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定位,河东新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健康养老、科创教育、总部经济五大产业和数字经济。现有4A级景区2个,五彩缤纷路在“四川最美街道”评选中被评为“十大最宜商街巷”第一名。城市绿地率达到6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5%,观音湖水域面积达14.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占遂宁市80%以上。2018年GDP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47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85亿元,增长1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9.7%,占GDP比重为24.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亿元,同比减少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66亿元,工业增加值1.09亿元。

(二)现状及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是从2002年9月新区成立到2004年9月的开发建设启动阶段。刚成立的河东新区几乎是白手起家,只有市政府注入的2000万元作启动资金,当时主要采用由施工企业垫资建工程,待政府出售土地后支付工程欠款,或以土地折价抵付工程款的方式开始启动城市建设,相继建成了涪江东岸防洪堤、东平干道和涪江三桥。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4年9月到2007年12月与中铁八局合作,进入以道路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经过多方考察,引进了中铁八局合作整体开发河东新区,由河东新区所属的河东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中铁八局成都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亿元人民币,组建"四川成工河东实业有限公司"。其中,中铁八局出资1.2亿元,河东新区出土地资产折资8000万元,计划融资9亿元人民币对河东新区实施整体开发建设。在此基础上,中铁八局又以自己的资质和信誉,以及在河东的开发项目与农行四川省分行签定了银企合作协议,获得了银行对该项目4亿元人民币的授信。全面拉开了河东新区以城市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08年底基本完成了城市交通主次道路建设。

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以后,进入以形成城市经济支柱产业为主的全面开发建设阶段。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配套建设,以美化、黑化、亮化为主的环境建设全面实施,房地产开发、文化教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河东新区"人居第一城"新城形象得到全面提升。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基地";以灵泉风景区、五彩缤纷路景观带、观音文化园为重点的旅游休闲产业;以光电高科技产业园为平台的电子高科技产业;以河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河东新区建设成就(产城相融,高标建设)

昔日滩涂成绿洲、荒地变新城,见证着河东新区十七年的成长变迁。

城市拓展全面提速。行政中心、会展中心、体育中心、观音湖隧道投入使用;观音湖湿地公园、五彩北路城市公园、观音文化园、莲里公园等滨水绿地惊艳呈现,不断创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实施全域海绵,让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生态优美已成为河东的城市标签。

产业协同全面提升。万达集团、保利集团、金科集团等纷纷抢滩河东,拉动产业河东、现代河东加快成型,以文化旅游、科创教育、健康养老、商贸会展、总部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初显。

民生福祉全面改善。构建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生活圈;联福家园、紫竹美庭媲美高端商住小区;河东小学、洋渡实验学校等有效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成功承办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在遂宁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贡献“颜值担当、文明担当”,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线攀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市特色不明显,城市规划建设略显滞后。河东新区现在城市风貌特色有待优化,特别是城市的天际线,临山、滨水、门户等重点片区的建筑风貌管控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仍不够,体现在前期设计考虑不够详尽,后期管控未沉下心。二是产业载体不显著、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不明显。从产业分布上来看,河东新区产业载体不显著,次区域产业重合性较高,文旅相关产业载体竞争激烈,健康养老、休闲度假、文旅古镇已经成为产业重合集中地带,从城市规划上来看,河东新区从规划细节入手,将观音文化融入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但是基于观音文化的产业差异化竞争策略尚待明确和细化,特别是灵泉寺周边区域,市政规划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协调性不强,城市空间的产业活力不够,导致河东新区文旅产业特色不明。三是配套功能不完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受限。河东新区健康养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整体水平偏低、产品类型单一,尚未形成集中的产业链条,明显滞后于大众消费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产业链条不全面、商贸会展产业空间受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新区已经拥有旅发大会、绿博会等区域知名会展品牌,但是商贸会展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发展不全面,导致商贸会展产业无法与本地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致使产业成长空间有限。五是科技创新产业平台不够。从人才成长环境来看,河东新区具有较大优势,但是协助人才成长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国开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研究院,推进电子科大学研究人员为国开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取得很好的人才孵化效果。而我区甲骨文研究院刚刚兴建,产业服务功能尚待彰显,人才孵化功能尚待发挥。六是民生社会保障不足不优。河东新区正处于开发建设的攻坚阶段,公共服务中的民生社会保障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和公共该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教育公共产品领域尚未建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公办与民办、职教和培训协调发展的较为完备的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医疗社会保障领域,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网络尚待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尚待细化。

二、新区发展思路

(一)当前发展的重点

当前要重点突出河东作为城市新中心的核心地位,彰显“绿色河东、美丽新城”的魅力。一是全速推进河东二期建设。全速推进“五路一环一湖”建设进度,五彩缤纷北路景观建设和东湖引水入城建设,全面完成联盟河水系治理,成型东湖及周边景观,全线贯通环湖道路,快速建成任家渡片区城市新区,开工建设钟灵寺、马田、二教寺等安置房。二是精品打造仁里古镇。先行先试城市“双修”,重塑仁里特色文化小镇的人文风貌。修复城市公共设施,加快提升古镇老街“两横三纵”风貌,优化小街小巷空间环境,加快建设静音别院等精品大院;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加快推进联盟河堤景观提升,统筹推进古镇海绵化改造,改善古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启动古镇营销,鼓励居民、吸引企业参与古镇产业发展,为古镇特色及产业聚集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快建设科教园区。加快建设A2线、科教园安置房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要加快推动能源学院和经济技术学院落地建设,再引进1-2所大专院校、科研科创机构落户科创园区,加快河东二小、二幼的建设进度,保障公共教育资源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四是积极构建以健身、养生文化为主题的产业体系。尽快建成养生谷保利花卉公园,加快荣海温泉酒店建设,打造高品质养生旅游地。打造高品质的诗画绿道,承办到水平国际马拉松比赛。

(二)近期发展计划

在全速建设二期、科教园及养生谷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构建以文化旅游、科创教育、商贸会展、健康养老、总部经济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一是要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仁里古镇、保利花卉博览园、仁里水乡等旅游项目建设进度,营销“拜观音、游古镇、赏花海、逛万达”的精品游线,加快建成成渝周末休闲度假目的地。二是要加快发展科创教育业。围绕东湖创想东岸,积极承接智能化、大数据的创新创意产业,中关村高科技孵化中心、清华大学启迪创新中心等高科技孵化项目力争签约落地;围绕能源学院,加快构建大学与高职、民办与公立同步发展的教育体系,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三是突破发展健康养老业。支持医养融合发展,开工建设宇帆医疗健康城,做强养生谷健康养老项目,支持一批特色高端的民办医疗、养老机构做大做强,打造辐射全省的医养基地。四是谋划布局总部经济。依托东湖ECBD核心商圈,重点引导银行、保险、证券等企业总部入驻河东,形成总部办公聚集区。五是快速推进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今年新区共计省市区重点项目63个,总投资金额5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亿元,近期要确保二期海绵城市建设、科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民中心、二期污水厂、医疗健康城等重大向项目建设如期开工建设。

(三)发展设想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勇担使命责任、积极有效作为,坚持绿色引领、产城共进、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推动各项工作终端落实见效,高品质打造河东二期,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业“5+1”产业体系,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努力实现民生保障从“七有”到“七优”,推动城市空间协同一体、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在中心城区极核发展中勇当主力军,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绿色宜居幸福城市典范。

“四大主题功能区块”:

行政商务区,重点发展行政办公、商业商贸,实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宜居幸福指数。

养生度假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建设仁里古镇、保利花卉博览园、灵泉禅意养生区,打造以养心文化为主题的国际知名特色康养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科创教育区,重点发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构建本专科、职业教育、国际学校等多类别、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端人才,营造科创优环境。

乐活水都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科创文创、会议会展产业,建设智慧园区。实施“引水入城、河湖联通”,塑造“岛状发展、蓝绿交织“的城市形态,呈现”水城相融、产城一体”的水都盛景。实施交通外联内畅,抢抓高铁发展机遇,全面融入成渝;构建小地块密路网,水陆有效衔接零距换乘的绿色交通体系,三级绿道串联滨水空间、居住空间、公共空间;33座桥梁,一桥一景,一桥一故事,打造最具诗意的桥梁博物馆;塑造“蜀风横溢、旷幽清雅”的西蜀园林,建设中国西部水都、“东方威尼斯”。

1.找准目标定位。按照全市“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的定位,围绕建设“绿色宜居幸福城、现代产业创新城、观音文化旅游城”的要求,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三城四区五产业”的总体定位,坚持“生态为底、绿色发展、规划引领、高点起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遂宁城市新中心,打造绿色宜居幸福城市典范,力争在2025年新区建成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人口突破23万,为中心城区形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提供城市空间载体、科教人才支撑、产业协同升级,建成中心城区经济极核的“绿色核中核”。

2.加快空间拓展。坚持“南北撬动”,有序推进空间扩张,建成绿色生态的公园城市。大力实施城市“北进”,全面推动河东二期建设,重点推进东湖引水入城、五彩北路城市景观、联盟河水系治理3个PPP项目包,力争3年内城市路网、水系、景观全部建成,全面展现西部水都的水城盛景。大力实施城市“南延”,匠心营造仁里古镇,实施城市“双修”,重点推进道路海绵改造、房屋修缮复古、景观文化重塑等项目,全面展现特色小镇风貌,同步有序推进科教园、养生谷建设。

3.加快交通衔接。对接交通规划,启动高铁“无轨站”、水陆交通枢纽规划,参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完善河东交通体系。完善路网建设,对外加快建成遂蓬快捷通道、永兴大道、凤台大桥等重点工程,与市域其他区域快速连接;对内推动五彩北路、东平北路、香林北路、芳洲北路、环湖路等“主骨架”建设,打通中环线与城市主路的道路衔接;启动清汤湖及周边水系、码头建设,完善东湖等内湖水系,贯通河东二期水上游线。

4.加强产业协作。坚持发挥优势、错位融合,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融合“大文旅”产业,重点依托仁里古镇、保利花卉博览园等精品文旅项目,融入全市全域旅游大环线;融合“大健康”产业,布局基因检测、精准治疗、高端体检、美容抗衰等专科特色医疗,建设专业性的特色康养首选地;融合绿色“新经济”,依托科教园、东湖ECBD打造文创中心、科创中心、智慧中心,加快推动金融中心项目落地,为建设金融办公、总部经济聚合力,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应用,为全市产业发展配套提供创新平台、人才培养。

三、区域合作开展情况

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后,新区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革军书记关于推进“一核三片、四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实施“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战略作为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大使命,加快新区城市建设和产业培育步伐,推动城市空间协同一体、现代产业协作共兴,积极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贡献力量。

(一)空间协同取得新进展。严格落实《遂宁市总体规划(2013-2030)》要求,从产业规划和体系搭建上注重与全市总规对接,河东一期16平方公里全面建成,基本完成疏解老城区城市功能的历史使命;全面拉开河东二期22平方公里开发进程,高效推进“五路一环一湖”基础设施建设,为下一步做大中心城区提供空间载体。

(二)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全力融入市域交通网,全面畅通新区南北向道路“主骨架”,中环线河东段13.86公里已率先贯通,遂宁至蓬溪快速通道河东段基本通车,已初步形成“一环三向七线”市域公路交通网(中环线,318线、二桥、观音湖隧道、三桥、凤台大桥、遂蓬快捷通道、仁三路),辖区内有遂宁东、永兴两个高速出口。

第10篇

近日,医院召开专题会,专题研究讨论《医院“十四五”(2021-2025)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会议要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内部审计“十四五”规划,确保规划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顺应医院发展规律、更加体现内部审计人员的意愿,为医院深化改革和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审计力量。

一、“十四五”医院内部审计发展规划目标。

会议明确:“十四五”期间,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要准确把握定位,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落实审计统筹与融合,强化审计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审计目标,要实现从以传统的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向以现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转型与发展,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医院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推动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十三五”内部审计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一)独立设置部门,明确职能职责。根据新时代审计工作发展要求,医院独立设置审计部,配备相应的审计力量,开展医院的经济活动审计和建设项目造价工作,依法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

(二)完善内审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审计部修订了部门职能职责,制订完善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委托社会中介审计管理办法、经济合同管理等制度及工作流程,督促医院相关部门及时修订《车辆停放管理办法》、《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办法》等制度。

(三)依法履行职责,服务医院发展。审计部累计开展财务收支、预决算、采购等财务审计x项,资金总额为x万元;开展基建维修项目审计x项,送审金额x万元,审定金额x万元,审减金额x万元,审减率7.37%;审查经济合同金额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合同55个,金额x万元。

三、“十四五”内部审计具体目标。

(一)建立审计委员会,加强工作领导。完善医院党委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体制,增强内审工作权威性,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实效性,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推动审计结果运用。

(二)完善制度体系,促进规范管理。持续推进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涵盖医院财务收支、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管理、审计整改与结果利用等管理办法及相应工作流程图,逐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三)严格依法审计,实施监督全覆盖。开展以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以内部控制评价和效益审计为重点的项目审计。做到应审尽审,消除盲区,实现监督全覆盖。

(四)重视审计整改,强化结果运用。审计部要加大审计问题整改监督力度,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层次水平,有效推进整改,完善相关制度,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发挥审计价值功效。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内审水平。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业化、学习型的审计队伍;抓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升审计质效;加强交流宣传,促进内审工作融合发展。

四、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保障措施。

(一)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限期完成商组织人事部提出医院审计委员会人员构成及工作职责方案报医院党委会决议后实施。

(二)跟踪重大政策落实审计。根据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医院重大项目安排,将继续开展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和经费使用、“医联体”工作等国家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三)开展绩效分配项目审计。围绕医院收入完整、支出规范、资金使用、资产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预算执行基本项,选择1-2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分配进行审计,力争五年内将所有的重点事项审计完毕。

(四)开展基建维修项目审计。重点做好xx项目的审计工作的前提下,围绕工程设计、招标、合同审签、执行、变更、竣工结算等环节的审计,规范投资管理、提高投资使用效益,实现建设资金的合理配置。

(五)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围绕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定期开展医院内部控制活动审计与评价,提出完善机制运行建议,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力,提高医院内部控制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六)开展专项经济活动审计。围绕医院招标采购、经济合同执行、设备运行效益等开展相关专项经济活动审计。

第11篇

“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十四五”工作计划

按照水利部、黄委党组“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工作总体部署和水文局党组“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时间表、路线图具体要求,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明晰黄河水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和实现路径,构建定位准确、功能互补、统一衔接、务实管用的黄河水文发展规划体系。办公室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办督查、服务保障的工作职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好中心“十四五”期间的工作:

一、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组织保障。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水文局党组关于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中心党建质量,为建设发展水文机关后勤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履行水文局节能办职责,狠抓节能减排、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十四五“”期间中心将按照上级节能创建要求在全局上下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确保各基层局按照要求完成节水单位创建工作。加大节能创建宣传力度,提高全局节能意识,减少浪费;

三、认真履行责任,不断提高机关后勤服务水平。改建扩建局机关职工食堂大厅就餐面积,职工食堂管理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转变,需新增人脸识别系统、AI菜品识别系统及后厨职能管理系统,提升职工就餐体验;

四、履行水文局爱卫办职责,创建水文局机关无烟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五、立足机关后勤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推动工作质量、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六、加大中心经营创收力度,稳定队伍,解决中心目前存在的经费严重短缺问题;

七、筹措资金,合理规划,开展办公区、家属区小基建施工改造项目。

“十四五”期间,机关服务中心将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管理、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总方针,练好内功、强化职工素质,树立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加强管理,解决中心经费问题,保障职工民生,争创一流机关后勤服务团队。

第12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

(一)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浙江省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初步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基本业务、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的防震减灾现代化事业发展框架,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1.防震减灾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本形成。新建、扩建地震监测台站70余个,浙江省地震监测台站达到150个,基本实现观测手段全覆盖。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试点建设4个简易震感台网,安装地震烈度仪、震感仪300余套。建立健全省级、市县或台站等分级节点组成的网络基础设施,地震监测数据实现50%的专线传输。海洋地震监测工作逐步开展,基于空间、地面以及地下观测的多维地震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初步建立地震台站监测运维一体化平台,嘉兴示范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综合平台、热力图大震应急辅助服务系统等数字化应用平台成效初现,防震减灾数字化架构初步形成。防震减灾社会阵地建设全面推进,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01个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56个,创建和完善省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7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2.防震减灾基础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地震速报服务时效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2.0级以上地震2分钟自动速报。地震异常识别能力和震后趋势研判水平进一步提高,对2017年磐安3.5级、临安4.2级、2019年海曙2.8级地震的震后趋势进行了科学准确的判断。累计完成治理城镇危旧住宅19717幢、1289.5万平方米,共排查农村房屋912.8万户,鉴定为危房20.3万户,整治17.5万户,完成400余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有效降低了地震灾害风险。完成断层活动性普查示范工程等基础工作,开展嘉兴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对策与应用等试点项目,实施3个地震小区划和96个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灾害风险家底逐步摸清。编制完成浙江省地震应急综合地图集,灾情获取和震后评估的效率及精度显著提高。

3.防震减灾治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持续强化,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有效实施,有效处置磐安3.5级、临安4.2级等一批域内有影响地震事件。全面实施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取消不设防地区,开展浙江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稳步提升。修订《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废止《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制定修订16件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进一步完善权责清单,建立并落实负面清单配套制度,率先在全国建立地震安全性评价信用管理制度。推动落实防震减灾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实施防震减灾“互联网+监管”全覆盖。

4.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高效运转。建立地震信息发布制度与宣传协调机制。出台《浙江省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六进”活动,利用国家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段,集中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组织地震避险演练2.5万余场,发放宣传资料超500万份,直接或间接参与人数超千万,创作《十年川行》《牛牛和妞妞》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普精品。强化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培训,支持和服务志愿者地震应急救援培训,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和社会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得到提升。

取得成效和进步的同时,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地震基本业务能力仍显不足。测震站点难以满足地震预警、非天然地震监测需要,海域地震监测水平不高。二是防震减灾数字化水平整体偏低。防震减灾业务与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不够,地震台站信息化和运维智能化程度不高,防震减灾数字化应用场景较少,地震数据未能完全转化为数据资源。三是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浙江省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力量分散,基层防震减灾力量薄弱,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整体格局尚未形成,风险水平不清、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四是防震减灾科技创新能力滞后。浙江省地震核心基础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匮乏,防震减灾科研团队、创新平台、科学装置和实验仪器较少,高质量科研产出不足,技术型、知识型和复合型高端人才短缺,防震减灾产业尚未完全融入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体系。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浙江省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对接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发展需求,准确抓住发展机遇,扎实高效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1.“大安全”理念对防震减灾事业提出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闭环管控,在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安全格局中全新谋划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新定位,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地震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地震安全保障水平提升。

2.“大应急”体系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新担当。随着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重构式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全灾种、大应急”的工作格局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防震减灾工作需要主动融入和全面服务应急管理体系。

3.“大发展”背景对防震减灾服务提出新要求。浙江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都提出高级化要求。新型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美丽乡村等新发展行动的实施推进,呼唤更加安全可靠、人本实用的防震减灾服务新形态、产品新模式,地震监测预警、地震断层探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安全感和获得感需要。

4.“大数据”时代对防震减灾转型提出新方向。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牵引各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速向纵深发展,经济社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据资源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全面加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把握数字化改革脉搏,通过数字赋能和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开辟新方向,加速推进防震减灾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等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数字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谋划现代化建设,以融合发展凝聚核心竞争力,夯实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础,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增强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强化科技信息支撑,实现整体智治,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重要窗口”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强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改革创新、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改革为统领和切入点,推动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事业新活力。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进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凝聚发展新动能。

坚持系统观念、共治共享。以系统思维谋划防震减灾新发展格局,形成省市县协同、部门协力、社会协作的工作“一盘棋”。推进防震减灾与应急管理融合发展,实现基础资源的集约共享。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为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监测预报预警、灾害风险防治、公共服务和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地震基本业务效能大幅提升,精密智控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基本建立,高质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构建,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基于“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省市县防震减灾机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基本建成防震减灾数字化运行体系,防震减灾数字化应用实现全覆盖,整体智治水平大幅提升。

——基本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监测站网智能化升级全面完成,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地区地震预警信息实现震后秒级发布,地震灾害危险源监测更加精准。防震减灾基础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大幅提升。

——风险防治体系更加完善。浙江省地震灾害风险基本查清,地震灾害风险识别、灾害风险区划、灾害隐患监测及风险防治的全流程地震灾害空间治理体系全面建成,精密智控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基本建立。

——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数智化水平和社会参与度大幅提升,震后应急服务产品实现高效生成和精准推送。

“十四五”主要量化指标

指标内容

预期值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重点地区1.0级,近海海域2.5级

地震速报时效

陆域及重点海域地震实现1分钟左右地震基本参数自动速报、5—10分钟烈度速报;爆破等非天然地震事件基本参数实现分钟级速报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

重点地区震后秒级发布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新建建筑物抗震设防达标率

城市100%,农村70%

区域地震断层普查完成量

18条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完成量

100%(占建成区面积比例)

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覆盖面积

100%(占陆域面积比例)

公共服务水平

公民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养的比例

18%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数智化防震减灾基础设施

1.推进地震监测站网智能化升级。优化浙江省测震站网、地球物理观测站网、专用地震台网建设,提升重点地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球物理参数获取能力。强化重点地区地震监测预警设施建设,推动地震监测站网升级换代,增强近海海域地震监测能力,提升非天然地震事件监测能力,形成重点地区地震灾害危险源监测能力和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能力。推进地震监测站网设备管理、运行监控、维修维护、运行质量评价等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利用浙江省应急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等,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推动核电站、跨海大桥、水库大坝、超高超限建筑和生命线工程等重特大基础设施布设震动感知仪器,动态监测和实时感知重特大工程运行中的震动状态,构建重大工程震动感知监测网。

2.建设防震减灾数字化应用体系。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推进台网现代化、数据资源化、应用云端化、服务智能化,整合地震存量数据资源,建设统一高效的地震数据资源库和智慧服务应用平台,构建地震数据治理体系,实现地震数据治理科学化。构建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服务、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保障、防震减灾科普等数字化应用模块,推进地上承灾体震动响应和地震构造等数字场景建设,形成智能化监测一张网、地震灾害风险一张图、地震服务应急保障一平台和防震减灾科普一个馆的“四个一”数字化场景体系。

(二)构建“三全一重”风险防治体系

1.构建全流程地震灾害空间治理体系。实施地震灾害风险清单式管理,推进地震灾害风险管控机制建设。构建地震灾害风险识别、灾害风险区划、灾害隐患监测及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的全流程地震灾害空间治理体系,推动地震安全专项场景纳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推动实施浙江省区域地震断层普查,参与第六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工作,编制浙江省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

2.完善全链条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清单,规范公共服务内容和发布程序,建设集约高效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基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咨询、地震应急演练指导和地震科普宣传等数据和技术服务为主的常态减灾服务体系。推进地震风险和概率预测预报的应用,提升地震长中短期预测产品应用服务水平。发展面向新媒体的地震服务信息传播技术,建立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地震服务信息传播体系。构建以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灾情速报、震后趋势判定、地震应急处置、应急科普等信息和技术服务为主的非常态救灾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地震监测数据服务、地震信息服务、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地震科普宣传等领域相关的社会力量。

3.健全全社会科普动员体系。做好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的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产品体系化研究和产出能力,建设防震减灾科普资源库,推动开放式防灾科普产品创作。实施“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利用新媒体、虚拟社区、数字防灾减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上应急科普平台等提升宣传覆盖面。加强安全教育场馆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覆盖和辐射能力,优化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分布,实现“一县一基地”目标,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各级各类科技场所(馆)、应急(安全)体验馆和农村文化礼堂,引导各类公园景区等增加防震减灾科普功能。充分发挥应急管理网格员作用,推动应急管理网格员承担防震减灾助理员职能,加大应急管理网格员和志愿者培训指导和服务范围。

4.聚焦服务重大发展战略。聚焦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等重点建设,实施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等重点工程,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多尺度、高精度的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风险防治区划图;实施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全面融入安全发展城市创建,推广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先进抗震技术方法等成果应用以及地震巨灾保险等服务。强化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重要活动的地震安全服务保障。

(三)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

1.完善整体协同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运行规则和工作制度,强化政府领导责任,加强防震减灾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与属地地震灾害风险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完善区域、部门合作机制,深化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全面实施防震减灾权责清单,落实各部门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管理责任。夯实防震减灾基层基础,推进地震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依法落实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责任,推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推动防震减灾融入综合减灾社区、未来社区建设,建立防灾安全新场景,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基层社区参与机制。

2.强化完备高效的法治保障。健全防震减灾法制支撑,加快推进地方立法工作,修订《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推动出台地震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等重点领域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健全完善海域地震信息通报、抗震设防要求监管等规定。深入推进防震减灾依法行政,推动防震减灾执法纳入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加强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和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落实。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信用监管体系,全面实施防震减灾“互联网+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现事中事后常态化监管。

3.建立系统有力的标准支撑。建立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制定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抗震规划设计、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等地方标准。大力推动地震标准“走出去”,推进浙江省地震地方标准向国家标准的转化,建立健全科技与标准互动发展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向标准的转化,加强标准实施跟踪评估,强化标准的质量控制,强化标准在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中的应用。

(四)完善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

1.完善地震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抗震救灾指挥体系,推进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建设,强化地震应急管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对消防救援队、专业救援队、社会应急力量等救援力量的培训,提高浙江省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推动预案数字化建设,实现应急预案电子化全覆盖。探索以情景构建方法为基础编制完善地震巨灾应对预案。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方法和标准,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预案实操性。深化地震应急区域联动机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地震应急协作。

2.提升地震应急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统一的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技术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发挥应急视频汇聚平台作用,强化灾情获取能力,提高灾情快速评估的准确性,及时产出精准化、智能化的灾情速报、震后趋势判定和灾情实时动态信息等震情灾情服务产品。加强地震现场余震监测、震情趋势研判与次生灾害分析,快速精准提供烈度分布结果,为地震紧急救援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地震现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现场烈度调查与灾害评估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地震烈度评定和损失评估等现场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健全地震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依托国家大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项目和浙江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地震应急物资目录,加强地震现场流动监测、现场通信、灾害评估等设备、现场工作队员个人装备以及相关物资保障,强化重点地区地震应急准备和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五)实施集中式科技创新行动

1.开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补齐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技研发的短板弱项,开展防震减灾科技创新集中式攻关行动。面向地震科学前沿,吸收引进国内外地震科技创新最新成果,深化对浙江地震发生机理和成灾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面向长三角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需求,研发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提升防范重大地震灾害风险水平。开展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与应急响应、地震数据可视化、地震科普应急产出等科技攻关,支撑地震应急响应服务。加大装备自主创新,发展以地震观测技术、光纤感测技术为重点的地震观测方法,研发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技术装备。推进水库地震等具有区域特色的物理地震预测研究、浙江区域地球物理场观测研究和深部构造环境探测研究,加大力度推进浙江省地震活动特征和城乡建设环境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发。

专栏1  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技创新重点攻关方向

1.信息技术与地震业务融合研究。通过研究智能移动终端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地震业务相融合。

2.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新技术研究。开展承灾体易损性模型及评价新方法新技术应用研究,地震灾害风险分类分级防治对策措施研究,地震情景构建、震后科学响应与恢复重建模型研究,研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系统。

3.大数据辅助地震应急决策研究。开展基于位置信息的大数据服务在东部人口密集地区地震应急中的应用研究;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社会大数据源来实现震后大规模的灾情获取和感知;加强网络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为地震灾害快速精准评估提供方法支撑。

4.人工智能在地震信息识别中的应用研究。发展人工智能应用于事件识别和震相识别的技术,开展类似非天然地震、重复地震、背景噪声成像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地震序列识别方法,探索传统方法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实现自动编目的方式。

5.高性能地震监测设备研究。将量子技术、光纤感测等新型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研发相关地震监测设备。

6.工程地震安全动态监测技术研究。开展重大工程结构地震安全监测与健康诊断技术、地震次生灾害危险源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2.加强防震减灾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地震人才创新工程,建设高素质、创新型地震人才队伍。加强业务技术和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组成的地震人才库,构建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梯队,打造5支以上高水平防震减灾研究团队。培育防震减灾高端研究智库。发挥省内外高校、研究所研发优势,力争引进1至2家国内防震减灾高端研究机构落户浙江,强化防震减灾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推进海洋地震监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和促进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机构在防震减灾领域发挥作用。

3.培育发展防震减灾产业。制定浙江省加快防震减灾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引导、扶植浙江省防震减灾产业快速、高水准发展。聚焦防震减灾创新成果引进转化,鼓励国内防灾领域龙头企业及科研机构在浙江设立研发中心,突出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产业化推广,推动企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形成规模集聚。建设防震减灾产业创新基地,培育形成10家以上防震减灾示范企业,推动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成长发展为骨干企业,探索组建防震减灾产业联盟。

四、重点工程

(一)重点地区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优化重点地区测震和地球物理监测站网布局,增加站网密度,建设高精度、高分辨率、多功能的地震综合观测系统,提升全频段振动数据获取能力和地球物理场信息连续动态监测能力。强化重点地区地震监测、活动断层监测以及非天然地震事件检测,显著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专栏2  重点地区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1.优化(加密)地震监测站网建设。优化(加密)重点地区、区域地震断层的测震和地球物理监测站网(台阵),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实现秒级地震预警,提升地震灾害危险源动态监测能力。利用沿海岛礁,加密海域地震监测设施,近海海域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5级。

2.地震监测站网智能化升级。升级台站通信链路,满足观测数据和视频监控信号传输需求、优化台站供电能力、升级台站观测环境监控与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地震观测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台站运行信息、环境信息、数据质量、传输网络、专业设备、服务器、业务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等的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化、一体化监控、跟踪和运维。

(二)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聚焦大湾区、大都市区等建设,结合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的实施,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及评估,查找地震灾害危险源、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掌握地震灾害风险基础信息,编制多尺度、高精度的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风险防治区划图,有针对性地提出多层级、多水准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措施,为建设引领未来的现代化大湾区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专栏3  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1.重要结构物安全监测试点工程。针对超高层建筑、特大桥梁、梯级航运枢纽、核电设施等大型结构开展结构振动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评估强震动作用对结构的影响,建设1个跨海大桥结构台阵、1个超高层建筑结构台阵、1个震动感知动态监测中心,形成重大结构地震安全监测网,为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2.重点城市地震危险源探测工程。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开展重点城市地震构造精细化探察,查明地震危险源,确定活动断层的位置、规模、最新活动年代、运动特征和深部构造特征,评价断层的地震危险性并依此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生命财产安全。

3.高风险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在浙江省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第六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工作,针对大湾区等高风险区,进行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详细调查和评估,开展单体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给出分级分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对策和措施,为地方政府提供地震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保障大湾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对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进行鉴定、评估和加固,到2023年,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严重不足的房屋设施抗震加固,2025年,基本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全面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专栏4  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对地震易发区24个县(市、区)的城乡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重要军事设施等开展抗震能力调查、评估、鉴定和加固。科学规划建设应急避灾安置场所,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四)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工程

基于浙江省政务云,启动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工程,建设1个地震数据资源库,同步开发建设地震信息服务与开放、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地震应急保障和地震科普等4个数字化场景应用,形成“一库一图三应用”的防震减灾数字化体系。

专栏5  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工程

1.地震数据资源库。建设全局全量地震数据资源库,汇集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应急响应和科普宣传等各类数据,推进浙江省防震减灾数据深度融合,实现跨部门数据归集和共享。建设地震灾害风险的地震数据仓和防震减灾多部门协同数据仓。

2.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一张图”。完成浙江省陆域18条区域断裂活动性普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全面查明浙江省地震灾害风险等级和空间分布,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编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一张图”,实现地震构造、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成果的集成应用。

3.实时地震信息服务与开放平台。为政府、公众和行业提供地震预警、地震参数速报、烈度速报等多样化和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重大突发地震信息分钟级千万用户推送,满足政府、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地震安全服务需求。

4.地震应急保障数字化平台。建设覆盖浙江及邻区的地震应急响应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大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深化地震应急专业数据和社会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形成国内一流的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和地震灾害应急服务技术系统。

5.数字地震科普。创作一批科普宣传课件、科普宣传视频和科普宣传海报,整合一批应急科普服务产品,开发一批科普文创产品,建设一个科普宣传管理平台,建设1000个科普e站。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将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务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的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加强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健全部门协同,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和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协调以及监督作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突出要素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防震减灾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引导社会资源的投入聚集,加大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加强防震减灾项目用地保障,对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的防震减灾重点工程项目,给予用地优先保障。

(三)强化规划实施

按照“多规合一”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协调与衔接机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重大政策、重点工程项目与属地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推动防震减灾规划任务内容纳入省域空间治理体系,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市县制定本级防震减灾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科学制定计划进度,明确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责任,并纳入部门和政府年度工作考核。

(四)建立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完善评估过程。鼓励更多政策评估资源的加入,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动态监测和全面评估,重点对规划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总结,2023年组织完成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2025年完成规划实施成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