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时间:2022-05-30 18:13: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田间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田间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小麦;高产;田间管理;苗期;中期;后期;淮北地区

小麦是我省沿淮淮北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00余万公顷。由于小麦生长周期长,播种期正处中晚秋,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为害时间长。因此进行小麦田间管理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

1苗期管理

在此阶段要保证小麦全苗、匀苗,力争早扎根、早分蘖,冬前达到壮苗标准。壮苗标准:半冬性品种越冬时主茎叶片数要求6叶1心,单株分蘖3~4个,次生根6~8根,群体茎蘖数1200万根/hm2左右。

1.1查苗补缺

出苗后要根据基本苗的要求及早进行基本苗调查,三叶期前苗数不足,可催芽补种,三叶期后可移稠补稀。

1.2因苗管理

1.2.1弱苗管理。因土壤肥力和墒情不足引起的弱苗,要先追肥后浇水,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生长,变弱苗为壮苗。因晚播引起的弱苗,除缺墒严重外,一般不宜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应浅锄松土保墒增温,促进麦苗生长。

1.2.2旺苗管理。旺苗一般是由于播种过早或品种播期不对,加上施肥不当、气温偏暖、雨水较多等造成麦苗旺长。对苗期旺长麦田,可通过深耕、镇压、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等办法阻止主茎和大分蘖生长,压制分蘖发生,控旺转壮。

1.2.3壮苗管理。对底肥足、墒情好、适时播种的壮苗,一般不再施肥,但要松土保墒。

1.3中耕划锄

冬前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疏松表土,以利于提高地温,通气保墒。一般第1次中耕在开始分蘖时进行,第2次在分蘖盛期进行。

2中期管理

中期也就是小麦器官建成阶段的管理,一般指从起身到抽穗前的阶段,是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本阶段主要是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提高分蘖成穗率和光合利用率,培育壮秆大穗。

2.1追施拔节肥或孕穗肥

拔节肥追施是小麦高产栽培上的一个重要措施。拔节肥可以提高中期功能叶的光合强度,积累较多的光合物质供幼穗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穗粒数。拔节肥一般应掌握在群体苗色褪淡、分蘖高峰已下降、第一节间定长时施肥(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追肥量一般可占整个氮肥施用量的40%,即折合尿素150.0~187.5kg/hm2。追施孕穗肥可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能够保花增粒、提高粒重。追施孕穗肥一般在剑叶露出时施用,施尿素60kg/hm2为宜,用量不宜过大。

2.2春灌与防渍

拔节至抽穗阶段是小麦一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干旱会使植株上部功能叶片变小,小穗、小花增多,穗粒数减少。所以发生春旱时要进行春灌,尤其是施用拔节肥应结合灌水。如果这期间降水偏多,要及时清沟沥水,以防小麦根系早衰甚至烂根和加重病害。

2.3防倒伏

预防措施:①选用高产、耐肥、抗倒伏品种;②科学施肥,防止氮肥过量,严格掌握追肥时间;③合理密植,防止群体过大;④对高秆品种应用化控技术,在苗起身前喷洒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助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磷钾肥液等,用量300mL/hm2。

3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也就是籽粒形成阶段的管理。小麦抽穗后根、茎、叶生长基本停止,进入以籽粒形成为中心的开花、受精结实、籽粒灌浆、养分运输和产量形成阶段,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本阶段要保根护叶,防早衰或贪青晚熟,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保证叶片正常落黄,预防旱、涝、冰雹、病虫、倒伏等自然灾害,达到籽粒饱满、增加粒重的目的。

3.1叶面喷肥

小麦生育后期根系进入衰老阶段,吸收能力减弱,叶面喷肥,植株吸收快,肥料利用率高。一般要用1%~2%的尿素溶液750~1500kg/hm2进行叶面喷洒,以补充植株氮素营养不足,缺磷麦田可喷洒0.2%~0.3%的磷酸二氢钾,对提高粒重有明显作用。

3.2一喷三防

小麦生育后期,病虫害、干热风、倒伏时有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大。后期进行“一喷三防”可有效防止这些危害。“一喷三防”就是把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按适当比例混合复配在一起,喷洒在小麦田里,达到防病虫、防倒伏、防干热风的目的。

3.3后期灌溉和排涝

小麦从抽穗到成熟约需降水150mm左右,这段时间淮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90~100mm。因此,此期小麦生理需水与自然降水有一段差距,除多雨年份外,干旱年份和贫水年季节都需要补充灌溉。

3.4适时收获

在正常成熟的情况下,小麦粒重以蜡熟期至完整期为最高,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也最高。因此,蜡熟末期是收获的最佳时期,应根据劳力、机械、天气等情况及时抢收、避免损失。

4小麦主要病虫草鼠害防治

(1)返青至拔节期防治小麦纹枯病,用5%井冈霉素3000mL/hm2对水900kg/hm2,喷施小麦茎基部。

(2)3月底至4月初,防治麦粘虫麦叶蜂、麦蚜、麦蜘蛛、吸浆虫,使用高效低毒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

(3)4月下旬至5月上旬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和穗蚜。白粉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粉450g/hm2,对水750kg/hm2防治;赤粉病可用80%的多菌灵1500g/hm2或33%纹霉净可湿粉750g/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穗蚜可用40%蚜虱净150~300g/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于穗部。

第2篇

[关键词]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381-0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国内的很多省份都有种植,而且种植的产量比重也很大。所以说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对国内农业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说从掌握玉米在各个季度的市场规律入手,来完善田间的管理,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实这样做也能够保证种植户的利益,从而有效的推动国内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现阶段国内玉米种植的基本现状

随着玉米在国内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其产量却鲜有提升,归根结底是因为玉米在种植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种植的密度缺乏合理性

种植密度缺乏合理性,是玉米种植中较为容易出现的问题。玉米的生长过程需要一定的空间,再加上其生长过程会出现一定的“枝繁叶茂”的特性,所以相比较其他的农作物,玉米的种植密度其实更难以把握。很多时候农民在种植玉米时对种植经验的把握都是通过经验来完成的,所以很容易会出现种植密度过高,或者过低的状况。这样的现状无疑会增加后期田间管理的难度,更有甚至会影响到玉米的最终产量。

2、施肥不当

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如果出现施肥不当的情况,很容易会影响到玉米的最终产量。综合实际的状况来说,施肥不当的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所导致的:首先在玉米种植时农户未按照科学的比例合理的对肥料进行配比,一味的依靠种植经验来施肥,很容易会出现肥料过多以及肥料不足的问题。而且施肥实际的把握其实也能够影响到玉米的最终产量。其次在玉米的生产阶段,为了满足其生长的需求,农户需要对其补充多种养料。氮磷钾这些肥料其实都是玉米的生长所需要的,只有将这些肥料供给给玉米,才能够满足其生长的需求。但是眼下很多农民玉米在成长期施肥时大都选择的是氮肥,肥料过于单一化的问题其实很难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

二、玉米栽培后期的田间管理

相信有一定种植经验的人一定知道玉米是一种晚熟但是产量很高的农作物,由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像如气温、水分以及种植密度等因素,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加强玉米的前期田间管理。

1、落实好栽培前期的田间管理,降低后期管理的工作难度

玉米的种子对于玉米的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劣质的种子在栽培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对其的生长进行维护。否则玉米难以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成活率较低,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除此之外土壤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例如土壤的湿润程度、酸碱度以及土壤的温度都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适宜的土壤进行种植栽培,为玉米幼苗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后期灌溉时要避免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这样能够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土地酸碱度被改变的问题发生。对于玉米中出现的缺苗的现象,可以选择采用移苗种植的方式,应该选择晴天的下午或者阴雨天气进行带土移苗,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以上细节如果能够落实到位,那么就会有效的降低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的工作难度。

2、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

杂草的清除是玉米田间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这对提高玉米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很多农户通常选择的是人工除草的方式来进行除草工作的,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割、、铲等技巧。在玉米的苗期一般需要铲三遍,两遍才能够保证除草的效果。在进行人工除草时一定要注意把杂草清理干净,特别是根扎在土壤较深处的杂草,但是要注意在除草时不要伤害玉米幼苗。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玉米宝以及乙阿合剂等化学除草剂来提高除草的效果,现在很多农户都会采用这种方式来提高除草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用量进行配比。要注意干旱对除草剂效果的影响,很多除草剂其实都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才能够发挥药效,在高温天气之下除草剂喷洒过后会迅速蒸发,根本没有时间形成药膜,自然也就保证不了除草的效果。其实很多除草剂如果能够在杂草的五叶期内喷洒,往往能够收到良好的除草效果。重视好这方面的细节,才能够保证除草的效果,又不会对玉米幼苗造成伤害。

3、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由于玉米中含有糖分,容易招来一些害虫,可以说是一种病虫害多发的农作物,例如常见的纹枯病、茎腐病等等,这些都会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活在中常见的玉米虫害有蚜虫、玉米螟等等,一旦出现大规模的虫害不仅会影响玉米的质量,甚至会出现玉米产量绝收的情况,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发生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因此在玉米的生长期前期我们就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像玉米螟和棉铃虫这样的虫害。在玉米成熟阶段特别需要注意蚜虫和红蜘蛛这样病虫害,加强对病虫害的检测,及时对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减少病虫害的损失,保护玉米的正常生长,从而保障农民的收益。

4、适当的延长玉米生长周期

我国每个地区的玉米种植时间和收获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再者气温、空气湿度以及土壤等因素也会对于玉米的生长周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相关数据总计东北与十月份左右就进入了玉米的收获阶段,但是近几年来各个地区玉米早收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过早的进行玉米收割,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应该适当的延长玉米的生长周期。包裹玉米的叶子完全变白、籽粒线消失、玉米的籽粒硬化才能证明玉米已完全成熟。适当的延长玉米的生长周期,能够有效的增加玉米的产量,一定程度上也为农民们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总结】玉米栽培后期的田间管理时玉米种植与后期维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在栽培后期借助于田间管理技术,做好田间管理,对保障玉米的产量能够产生非常积极地影响。因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眼下国内很多省份的玉米种植其实都存在不小的问题,有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玉米的实际产量,这对农民的收益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下一阶段我们有必要从栽培后期的田间管理入手,革新玉米的种植技术与过程,这样才能够保障农民朋友的收益。上文从笔者的实际经验出发,对这部分工作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当前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的现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学豪.谈玉米栽培增长技术田间管理[J].中国农业信息,2016,(11):70-71.

[2] 杨丽君.玉米栽培后期的田间管理技术[J].吉林农业,2015,(17):55.

[3] 胡双珍.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5,(10):5.

第3篇

关键词:肥水管理;粘虫;花粒期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107—1

1 拔节孕穗期的田间管理

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根、茎、叶生长旺盛,这时75%以上的根系和85%以上的叶面积均在这个时期形成,同时也是雌穗和雄穗分化形成时期,它是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攻秆、攻穗,防止缺水,缺肥。管理的措施应采取合理施肥,中耕除草、培土、防止病虫,促进玉米秆壮、穗大、粒多,为玉米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1.1 合理施肥、灌水

玉米雌穗和雄穗的形成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目前绝大多数只重视底肥和穗肥,很少有追苗肥或拔节肥的,有的穗肥也不追,采用“一炮轰”施肥法,一次性做底肥全部施入,这种施肥方法如果化肥的缓释效果差,容易导致后期脱肥早衰,对产量有影响。拔节肥施入的时间一般在8~10片叶,追肥量占追肥总量的15%~20%。穗肥追施的目的是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形成积累,促进穗大,粒多,提高产量,穗肥一般在抽雄前10~15天施入,追肥量占追肥总量的70%左右。

1.2 中耕培土,防止病虫

到了拔节期以后,玉米生长迅速,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中耕培土。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这个时期主要害虫玉米螟,玉米螟防治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具体的放蜂时间根据玉米螟幼虫化蛹时间来确定,一般当玉米螟幼虫化蛹率达到15%~20%时,再往后推7~10天为第一次放蜂期,大约在7月10日左右,最好放蜂两次,每次放蜂10~12万头。化学防治即药剂防治,通过撒施颗粒剂防治。常用的颗粒剂有1.5%或3.0%的辛硫磷颗粒剂或用0.4%的敌杀死颗粒剂,每株用1~2克,在大喇叭口期撒于玉米的芯叶中,还有“杜邦康宽”防治效果比较好。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发病植株达到70%,叶片发病率达到20%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可湿性粉剂,对成1000~1200倍液,进行叶面喷湿,连喷2~3次,即可达到防治的效果。

2 玉米花粒期管理

玉米花粒期指玉米开花散粉和籽粒形成时期,这个时期既是需肥、需水的高峰期,这个时期如果土壤水分不足,不仅影响矿物质营养的吸收,也使有机养料制造运输受到抑制,这个时期对光照条件也很敏感,因此缺肥、缺水,或者低温、阴雨都能造成严重的减产。

2.1 肥水管理

花粒期管理的中心任务一是适当补肥灌水,对于有脱肥倾向的玉米田适当补施粒肥可以延长玉米叶片的功能期,提高中后期的光能效率,增加光和产物的积累,防止早衰,增加穗粒数和粒重。追肥量每公顷追尿素35~40公斤。玉米抽雄到吐丝期对水分十分敏感,遇干旱要及时灌水。玉米开花授粉的最适温度是25~28℃,如果低于18℃或高与32℃都不利于授粉。

2.2 虫害防治

(1)蚜虫

这个时期的主要害虫是蚜虫,蚜虫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有关,由于今年夏季高温、降雨少,导致蚜虫发生的比较严重,如果在抽雄扬花期间爆发导致玉米雄花发育不良,影响散粉、出现缺粒或秃尖现象,会造成减产。

防止方法:在玉米抽穗初期调查,当百株玉米蚜量达4000头,有蚜株率50%以上时,应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

(2)粘虫防治

毒饵诱杀:亩用90%敌百虫100克对适量水,拌在1.5公斤炒香的麸皮上制成毒饵,于傍晚时分顺着玉米行撒施,进行诱杀。

叶面喷雾:亩用2.5%敌杀死、2.5%功夫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30毫升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清除空秆、病株和无效小穗,提高玉米通风透光能力。

3 适时收获

第4篇

关键词:禾本科作物;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37-1

1 加强玉米田间管理

能否夺高产,取决于后期的天气条件和田间管理技术,有的年头本来像是高产年,但因秋收时阴雨连绵,或遭冰雹、风雨侵袭,造成歉收;也有的年头本像是低产年,气温低,庄稼长势差,但若后期管理上去了,战胜了低温,促进早熟,仍可夺高产、获丰收。所以,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至关重要,切不可忽视。以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为例,立秋以后除应注意防病灭虫和喷洒植物助长剂外,主要的田间技术措施应是继续进行“三攻”追肥法的后两种。这三种追肥法就是“拔节期追施攻秆肥,孕穗期追施攻穗肥,灌浆期追施攻粒肥”。在玉米追肥的习惯上,都喜施氮肥,尤其是攻穗肥也必以氮为主,不然长不了大棒儿。但氮肥施入土壤后,很快分解成硝态氮、铵态氮和酰铵态氮,并且都以游离状态存在,极易挥发和流失。因此,如果追施过浅,覆土后氮素仍会返到地表层,玉米只能吸收20%左右,如果追施深度能达10厘米,覆土盖严踏平,玉米的吸肥量可达80%左右。针对氮肥的这一特点,应避免浅施,更不要明施,以防肥效损失,造成浪费。在拔节期过后,必须抓紧追施攻穗肥和攻粒肥(应以磷钾肥为主)的田间工作,以免作物脱肥影响发育。

此外,遇低温年农户还要注意放好秋垄,拔净杂草,使植株间通风透光,以战胜低温天气的影响,促进农作物尽快成熟。

2 水稻生长后期的促熟措施

水稻开花以后,很快形成籽粒,要求有较高的温度条件,一般要保证在20℃以上,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时间。如此期遇有18℃以下低温和连阴雨天气,授粉就会受到影响,造成瞎码和秕粒。如天气晴好,不会有贪青危险时,可适当少追些氮肥。到9月中下旬进入成熟期时,要求天晴朗、气温高、光照足。乳熟期要求气温在15℃以上,蜡熟期要求在13℃以上,而最高气温是在20℃~25℃。在这个适温范围内,气温每增加1℃,即可提早成熟一天,而若遇阴雨、低温,则会延迟成熟期。因此,对低洼地,要提早排水,以促进早熟。主要措施是:1.防脱肥早衰。水稻生长前期温度高,肥料易被分解利用;中后期气温渐低,肥料分解慢,土壤供肥能力减弱,易出现脱肥现象,使叶片过早黄落,造成早衰。为此,对底肥不足,有早衰趋势的稻田,要抓紧后期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加尿素500克,对水50~75公斤,于晴天下午均匀地喷洒在叶面上。2.防贪青晚熟。对叶片浓绿,出现氮肥过多症状的地块或前期僵苗迟发,后期氮肥过多,出现贪青的稻田,要切实采取措施促进早熟。每亩用米醋0.4~0.6斤,过磷酸钙2斤或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对水50~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并要适当排水露田,但后期不宜重晒,以免断水影响籽粒灌浆,造成减产。3.喷洒增产灵。增产灵是植物促熟剂,每亩用增产灵3~4克,也可同磷酸二氢钾100克混用,效果更好。首先将增产灵用15倍的酒精或20倍的白酒进行溶解,将溶解后的溶液再稀释到200倍的清水中,即可喷洒。如若同磷酸二氢钾混用可按亩用时直接加入增产灵溶液里混合喷洒。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喷洒时雾滴要细,以叶面全部着药为宜。喷后4小时内降雨,需补喷。4.适时断水。水田断水过早,会增加秕粒,降低粒重;断水过迟,易贪青晚熟,成色不好。因此,后期应采取间歇灌溉,保持稻田干干湿湿的方法。在收割前6~8天断水为宜,以促进早熟和成熟度及出米率。

3 大豆生长后期的促熟措施

大豆在结荚鼓粒期,需要大量的水肥供给,而且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如果此期土壤干旱,不仅使叶片早期黄落,而且粒小秕荚多,百粒重下降。9月中旬到下旬的成熟期,如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则有利于成熟,品质也好;而若低温阴雨,则会延缓成熟,易遭早霜危害,故应采取促进早熟措施:

3.1 喷肥

对一般长势较弱的如那些将要贪青晚熟的豆田,必须抓紧喷施磷钾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300g,对水100公斤,或者每亩用过磷酸钙2.5公斤,对水100公斤取其过滤液。对于叶片萎蔫,叶尖干枯,生长缓慢的,每亩用钼酸铵150~250g,对水50公斤,在末花期喷洒一次。

3.2 喷药

第5篇

关键词:大豆;轮作;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安徽蒙城

1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大豆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大豆最忌连作,连作大豆,一是病虫蔓延,如孢囊线虫病、大豆食心虫等危害加重;二是使土壤中磷钾元素过分消耗,因而使大豆营养比例失调,发育不良;三是大豆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对其本身根系生长有毒害作用,因而连作大豆根系发育不良,根瘤数减少,固氮能力下降。应尽量做到大豆与大豆隔2茬以上轮作为好。

2选用良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上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我县夏大豆可选用和推广早熟、高产大豆良种,生育期为90~100d为宜,目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有中黄13、徐豆9号、徐豆12等品种。同时要剔除杂种子,并做好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才能做种子用。

3精细播种

温度是决定播期的主导因素。一般温度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我县一般在4月中下旬,夏大豆在6月上中旬,一般不能迟过夏至,否则将严重影响大豆产量。播种有条播、穴播、点播3种方法。目前采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是机械条播,一般行距在20cm左右。

4合理密植

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籽粒大小、发芽率高低、留苗密度、播种期早晚、土壤肥力高低及土壤墒情来确定。夏大豆合理种植的幅度在18.0~37.5万株/hm2。一般原则是分枝多的品种播稀些,反之密些;早熟品种密些,晚熟播稀些;高肥力地块稀些,瘠薄地块密些。

5合理施肥

据试验,每生产100kg的大豆籽粒,需纯氮5.3kg,有效磷1kg,氧化钾1.3kg,还需要一定量的钙及微量元素硼、锰、钼、锌等。大豆除了根瘤菌提供所需30%~50%的氮外,主要从土壤中吸收。磷肥对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效果更明显,施磷可以使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苗期施钾可以加速营养生长,鼓粒成熟期施钾能促进干物质转移到籽粒中,有利于增产。

(1)重施基肥。大豆要重施基肥,由于大豆抢时早播,往往来不及施有机肥,所以前茬要重施农家肥作基肥,以保证大豆高产稳产。大豆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除为大豆提供磷钾营养外,还能促进根瘤菌固氮,增强植株抗病、抗旱和抗倒伏能力,而且对后茬作物也有增产作用。一般施磷肥375kg/hm2、钾肥105~120kg/hm2,与有机肥混合同时施入作底肥。在播种前施尿素150kg/hm2作基肥。

(2)巧追肥。大豆宜在花荚期追肥,此期追肥对增花保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追尿素60~75kg/hm2,于大豆侧根5cm处开沟施入,氮磷钾配合效果更佳。也可遇雨撒施。如土壤肥力较高又施足底肥,种肥也可不施,以免造成徒长引起倒伏。

(3)根外追肥。花荚期叶面喷施尿素及微量元素钼、锌、硼等有显著增产效果。在大豆生长后期(一般在花荚期)用尿素3.75kg/hm2,磷酸二氢钾1.5kg/hm2,硼砂375g/hm2对水750kg,喷施叶面。根外追肥宜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进行,隔7d后再喷施1次,遇雨需重喷。在生产上,根外喷肥一般与防治病虫害结合进行。

6田间管理

大豆是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又处在较高的温度下生长,生长速度快,因此加强大豆田间管理,有利于大豆高产。

(1)破除板结。大豆播种后如遇大雨,表土形成了板结层,会使子叶出土困难,轻者缺苗断垄,重者毁掉重种,若及时破除板结大豆仍可正常出苗。破除板结的时间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时进行,太干太湿都不好;破除板结的方法一是耧耙,二是用耙破除。

(2)查苗补缺。大豆出苗后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缺苗断垄,为保证全苗应及时检查,采取补苗和补种措施。主要是移稠补稀或育苗移栽。一般在2片叶时补苗为宜,可结合间苗进行补栽。缺苗严重的地块采取补种或育苗移栽进行补种。

(3)间苗定苗。间苗是保证苗匀、苗壮实现合理密植的有效措施。间苗时间宜早不宜晚,从子叶展开至对生叶片出现进行间苗为宜,间苗、定苗最好一次完成。

(4)中耕除草。中耕不仅能消灭杂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也能保墒防旱,增产效果明显。一般中耕2~3次,间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苗高15~17cm时进行第2次中耕,开花前进行第3次中耕,深度以浅-深-浅为原则,最后一次中耕结合培土进行,有利于保护豆苗、防止倒伏和清除杂草。另外,也可用除草剂进行化除。

(5)灌溉。大豆的一生有4个时期需要灌水,即幼苗水、分枝水、花荚水和鼓粒水。具体要求是苗水要轻,分枝水要小,花荚水要足,鼓荚水要巧。大豆苗期一般不需灌水,而应蹲苗。花荚期需水最多,要勤浇细灌,对防止大量落花落荚、增粒增重极为重要。

(6)防治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重点做好病虫测报。掌握防治适期。认真做好食心虫、豆荚螟及蚜虫的防治,可选用毒死蜱、阿维菌素、吡虫啉、Bt等药剂进行防治。

7收获与储藏

第6篇

关键词:楠竹;苗圃地;选鞭;埋鞭

作者简介:罗云雪(1963―),女,工程师,主要从事竹类繁育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79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08302

1 引言

楠竹(Phyu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 de lehaie)又称毛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特点,是笋、材、观赏3用竹,经济价值高,收益大。在山区竹农的年收入中竹子占总收入的55%,由于楠竹开花结种需要几十年甚至百年才能结籽,结籽量小,种子价格较高,一些竹农对楠竹林进行药物处理让其开花结种,导致楠竹林过早衰弱开花结种而死亡,减少了竹林寿命、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资源浪费。为解决种源问题,保护竹林寿命。2005年10月笔者开始用楠竹竹鞭进行育苗,经过多年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在安康市9县1区广泛推广应用,现将楠竹竹鞭育苗和田间管理技术加以系统总结。

2 材料与方法

2.1 苗圃地的选择

2.1.1 地块和土壤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的平地或坡度1~3°的缓坡地带,坡度太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也不利于灌溉和育苗操作。土壤以排水良好的疏松地和肥沃的沙土地,pH值为6.5~7.0为最好。低洼积水、光照过弱、土壤沾重的地块干旱时地表容易板结龟裂,不利于竹鞭上的苞芽萌发,涝雨天竹鞭上的苞芽很容易腐烂使其失去萌发能力。河滩地应选择在历年最高水位以上的地段,河沙过重,肥力低,保水力差,苗木生长不健康,夏季地表温度高易烧伤苗木,所以粘重土、河沙过重土不宜选用竹鞭育苗。

2.1.2 水、电、路的选择

水是苗木生长的首要因子,所以圃地应设在水源充足和用电方便的地段,以防干旱时苗木灌溉用水,大面积的竹鞭育苗,必须建立在交通线上,以便育苗所需的物资材料能及时运输,也保证了竹苗能在造林需要时及时运到造林地块。

2.2 整地作床

苗圃地深耕30~40cm,清除杂草、拣净石块,暴晒一段时间后,将已经腐熟的农家肥均匀撒入圃地3.5kg/m2,再用秸秆或干燥的灌草平铺苗圃地,用火焚烧以防地下害虫和病菌感染,耙平耙碎圃地,土粒直径不得大于1.5cm,四周挖好排水沟后将圃地按地形做床,床宽2.5~3.0m,长度不限,床高10cm左右,步道宽20cm。排水相当好的地块也可以不做苗床,直接埋鞭育苗,但必须挖好排水沟并做成十形的步道。

2.3 竹鞭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楠竹林的2~4年生竹鞭或用楠竹种子育苗的3年生苗的竹鞭,在秋季10~11月、早春2月竹笋出土前的一个月挖出竹鞭,挖掘时多带宿土并保护好竹鞭上的苞芽,苞芽是竹苗形成的关键,所以保护好苞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挖出来的竹鞭截成40~60cm为一段,每段有2~3个无损伤的饱满健康苞芽,用小锯将鞭两头不整齐的伤口锯平整,使锯口平滑,便于伤口尽快愈合,将锯好的竹鞭按20根一捆用稻草或其它草绳捆成小捆,放在背阴处并用稻草或其它物遮盖,再洒上少量的水保湿以防失水,搬运时不可踩踏,宜轻拿轻放。

2.4 埋鞭

埋鞭育苗在秋季或早春,竹鞭挖出后尽快埋鞭,竹鞭容易失水,失水过多影响成苗和苗木质量,应尽量做到当日挖鞭当日埋。不能在当天埋鞭,或需要长途运输时应洒水保湿,在整理好的圃地上每隔30cm开一条沟,沟深20cm,宽20cm,在沟内均匀撒入磷肥和饼肥,并撒上一层细土,将竹鞭平放于沟中,苞芽向上,竹鞭错开放置,两个竹鞭上的苞芽距为10cm左右,苞芽要同一方向及全部按去边或来鞭方向统一放置,以便出苗方向整齐一致便于管理,覆土10~15cm,轻覆土不可踩实,然后盖上稻草或容易腐烂的物草以看不到土为度,浇透水。

2.5 田间管理埋鞭一月左右有部分的苞芽已萌发出草面,干旱时浇水保湿并及时除草,保留所盖的物草以保湿,多雨天需及时排水,当小笋露出地面展叶成小竹苗时用腐熟人粪尿水或1%的尿素水泼洒地表,注意保护刚出来的幼笋,不可碰触。5月中旬结合松土除草施撒尿素,8kg/667m2,施肥时不要撒在叶面和苗木基部,沿着埋鞭的沟在周围施撒,为防止新竹枯萎,可剪去1/3竹鞘,保留3~5盘枝叶。 7~8月雨涝季节排水防涝,竹苗怕涝,积水达12h竹苗会烂鞭枯死,所以必须及时排涝,不可有积水,8月底9月初结合培土除草再次施肥,11月可长成有一定硬度的小竹苗。

2.6 病虫防治

2.6.1 竹皇

竹皇又名蝗虫,是楠竹的主要虫害,多危害嫩竹叶,刚发的新竹受害一次就会整株枯死。发现有该虫时必须及时防治,用η杈挣ビ脱碳3g/667m2实行熏杀,或用50kg的人粪尿水加适量的敌百虫药液用稻草浸透,在苗圃中每亩放数堆诱杀。

2.6.2 竹笋夜蛾

竹笋夜蛾又名笋蛀虫,主要危害竹笋,幼虫蛀食竹笋,内部腐烂有特别的臭气,被害竹变黄。结合松土除草,用敌百虫800倍液喷洒圃地,4~5月每隔1周喷洒1次。

2.7 苗木出圃

埋鞭育苗造林具有成林快的特点。一般1~2年就可造林。当年11月或早春2~3月都可以起苗造林,但2年的埋鞭苗比当年苗造林成活高20.7%,无论是当年或2年出圃,在起苗时一定要保护好竹鞭与苗基部的连接处不受损伤,竹鞭脱离竹苗等于树苗缺少根系一样难以成活,所以起苗或装卸车必须保护竹鞭和竹苗基部连接处。起苗时尽量不要分兜截鞭,多带宿土,按原竹鞭的长度直接造林成活率可达98%,分兜截鞭成活率为92%。

参考文献:

[1]

第7篇

关键词 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098-01

1 冬前管理(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

1.1 主攻目标

这一时期主攻目标是促根增蘖、培育壮苗。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因为小麦最忌苗期干旱,浇水时应浇透水,且浇水后及时中耕破除地表板结,增强土壤保墒能力。一般基本苗数达到240万~270万株/hm2,12月中旬主茎叶龄7.5叶,单株分蘖4~5个最佳。

1.2 主要措施

一是播种出苗后及时对大田进行查苗补缺,对播种过稀或过密或出现疙瘩苗的地块,应及时补种。对群体过大或疙瘩苗进行中耕,做到苗匀苗壮。二是开展化除。根据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一般10月20日至11月底为杂草出土高峰期,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次高峰。对水旱轮作或单子叶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发麦田,用6.9%精恶唑禾草灵750 mL/hm2、75%苯磺隆干浮剂22.5~30.0 g/hm2或50%异丙隆1 800~2 250 g/hm2对水375 kg/hm2在冬前或早春进行喷雾防治。对泽漆、麦家公和其他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用20%氯氟吡氧乙酸600~750 mL/hm2或40%唑草酯30~60 g/hm2对水375 kg/hm2喷雾防治。对猪秧秧、繁缕等恶性杂草多发生田,可将20%使它隆乳油375~450 mL/hm2与骠马6.9%乳油750 mL/hm2混用,兼治播娘蒿、荠菜、看麦娘、棒头草等。

2 越冬管理(12月下旬至2月上旬)

2.1 主攻目标

保主茎、促大蘖、安全越冬。要加强麦田水肥管理,如遇干旱要浇好越冬水,注意在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为小麦分蘖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安全越冬作保障。

2.2 主要措施

一是中耕松土,除草保墒,每次大雨后或浇水后都要及时进行中耕,既可以防止土壤板结,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又可以提高地温保证小麦安全越冬。二是防止畜禽糟蹋和人为损害。三是镇压挖旺。对于麦苗生长过旺的田块要适时镇压,起到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促壮作用。在平均气温5 ℃以上、地表较干、没有冻土层时,选择晴天午后进行。压干不压湿、不压冻,连续镇压2~3次,隔10 d进行1次。镇压后及时中耕。冬前旺长麦田要在11月底或12月初进行横耕或深中耕。耙掉部分麦苗,切断部分次生根,抑制群体过快增长,控制发育进程,以防群体过大或拨节过早。同时也可开展化学调控,控旺防倒。在旺长麦田喷洒壮丰胺等生长调节剂,可控制旺长,并可防止麦田发生早春冻害[1-2]。为防旺长麦田中后期倒伏,可在小麦拔节期喷洒壮丰胺、矮壮素等抑制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3 早春管理(2月中旬至3月上旬)

3.1 主攻目标

这一时期为小麦的返青至拔节期,要控春蘖、促大蘖。

3.2 主要措施

要及时追施氮素化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发现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要分2次追肥。第1次在田间解冻后即追施速效氮肥,施尿素150 kg/hm2,开沟施入,以提高肥效。缺墒麦田对水施用;磷素有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的作用,缺磷的地块可以混合施用尿素和磷酸二铵。第2次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拔节水施肥,施尿素150 kg/hm2。一般受冻麦田,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但是对于过量滋生或生长过旺的田地应控春蘖、促大蘖、抑小蘖、育壮秆、防倒伏[3-4]。

起身时其群体不超过1 200万株/hm2,拨节期两级分化明显,进程快,要做到田间无杂草、生长健壮、主茎强壮,为促蘖增穗打下基础。

4 中后期管理(3月中旬至5月下旬)

4.1 主攻目标

应追施拨节肥,防治病虫,防早衰,促茎叶健壮,稳穗增粒,养护根叶,增加粒重。

4.2 主要措施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遇旱适当浇水或遇雨追尿素105~150 kg/hm2。2月、4月上旬至5月中旬根据苗情、虫情、病情,开展“一喷三防”。小麦抽穗杨花后是麦田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也是干热风多发季节。此时进行“一喷三防”能有效防治后期病虫害和干热风危害。一般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 g/hm2+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92%磷酸二氢钾3 000 g/hm2,对水600~750 kg/hm2叶面喷施,以喷施2遍最佳,第1次在4月15—25日,第2次在5月5—15日。药剂种类针对病虫发生情况合理选用。成穗675万穗/hm2,穗粒数38粒,千粒重42 g,茎叶健壮,田间无杂草。

4.3 小麦后期保健

为获得高产,要注意小麦后期保健。小麦后期指抽穗开花到灌浆成熟,是籽粒形成和决定粒重的主要阶段。小麦开花以后,根、茎、叶的生长基本停止,转入生殖器官的发育,光合产物主要流向籽粒。因此,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防止早衰或贪青,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力争粒大、粒饱,创造高产。一是防涝防渍,小麦生育后期气温高,雨水多或因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湿度过大,加之生育后期根系活力下降,小麦极易窒息死亡,如果丧失吸水能力,也会发生生理干旱,形成高温逼熟,灌浆落黄不好,粒重降低,清沟排渍一定要贯彻始终。二是注意叶面喷肥,抽穗开花以后,植株早已封行,对于缺肥麦田,多用叶面喷肥,不仅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且效率可达90%以上。能够有效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三是注意防治病虫,结合喷肥,突出抓好“一喷三防”。四是喷施802,能增强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抗旱、抗病能力,延缓植株衰老,增强后劲,增加结实率和粒重[4]。方法是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用802溶液2 000~3 000倍液750 kg/hm2连续喷洒2~3次,7~10 d喷1次。

5 参考文献

[1] 陈传哲.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0(7):89-90.

[2] 赵鹏海,黄国强.试述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因素[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7):138.

第8篇

我地小麦春季管理一般是指春节后到四月二十日这段时间对麦田的管理,这段时间是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的时间,尤其进入三月中旬前后将进入小麦拔节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关键时期,也是肥水需求的吸收高峰期。因此,必须狠抓春季小麦的田间管理,巩固冬前低蘖位大分蘖,增加春季分蘖成穗率,减少无效分蘖,促进晚播二、三类苗情转化升级,调节群体协调发展,夺取小麦丰产丰收,特提出如下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一、清沟理墒,防止渍害。“田间一套沟,从种喊到收。”多年来,人们只重视播种质量,而忽视三沟配套作用,特别是稻茬低洼田块,因春后雨水相对充足,导致明涝暗渍现象发生普遍,有些田块明涝虽排,但暗渍难解,严重地恶化小麦春后根际生长的环境,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所以必须搞好水系配套,防止旱涝急转。有沟的要清淤疏通,保证畅通;无沟的要利用农闲时节开挖田间一套沟,确保沟沟相通。做到能灌能排,雨住田干,为小麦根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化学除草,化控防倒。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如遇到适当墒情,田间杂草将开始大量萌发。在小麦拔节前,要抓住冷尾暖头有利天气,选准药剂,抢晴用药化除,确保用药后7天内不遇到0℃以下霜冻低温,以提高药效,避免产生药害。防除稻茬麦田硬草,亩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50-30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防除野燕麦,亩用7.5%金马或6.9%骠马水乳剂1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用药时间宜掌握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药愈早,草龄愈小,效果愈好。防除猪殃殃等阔叶杂草,用药时间宜掌握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施药。药剂配方:亩用13%二甲四氯水剂150-200毫升加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5-30毫升加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注意:春节化除时宜在麦子拔节前,选择晴好无风天气施药,喷雾要均匀,不重喷、不漏喷。大麦田禁用骠马、金马等精恶唑禾草灵类除草剂。防除阔叶杂草的药剂,用药时不能飘移到周围阔叶作物上,否则易产生药害。施药后的药械,要用碱水彻底清洗后才能在其它作物上使用,严禁使用甲磺隆、绿磺隆、胺苯磺隆及其任何复配剂。为防止后期倒伏,2月上中旬对旺长高秆品种和有倒伏危险的麦田,亩用15%多效唑40克或壮丰安4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化控要均匀,一次完成,严禁重喷。

三、施好返青肥。前期基蘖肥用量足、长势较好的早茬口小麦,可少施或不施返青肥,以防群体过大,田间郁蔽造成个体生长不良,降低分蘖成穗率,小麦后期存在倒伏的危险。应重点追施,冬前肥料用量少,小麦长势一般,尤其是稻茬麦因腾茬较晚,很多田块出现“一根针”甚至“土里捂”现象,可酌情增加返青肥的用量,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促进主茎成穗,争取一部分小麦春后分蘖成穗,以差中求好、协调发展。

四、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此期肥料可壮秆大穗,增加每穗粒数。小麦拔节肥掌握在倒3时期,即叶色褪淡,高峰苗下降,基部第一节间基本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时施用,群体不足的弱苗适当提前,群体偏大的旺苗适当推迟,一般掌握在3月中下旬施用,施肥量占小麦一生总施氮的20%-25%,总施磷的30%-50%,总施钾的50%左右,即纯氮4-5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5-6公斤,以施用“复合肥+尿素”或专用配方肥为宜;对于高产田块和中强筋小麦,在剑叶露尖至破口期二次施用孕穗肥,施氮量占总量15%左右,即纯氮2.5-3.5公斤,以尿素为宜。

五、提前预案,防止倒春寒冻害。冬季小麦经低温锻炼,可抵御寒冷为害。而春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尤其小麦拔节后一旦遇0℃以下低温持续6-7小时就有可能导致幼穗冻死或幼穗受冻后变成畸形穗,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遇倒春寒,在低温过后2-3天逐日田间调查幼穗受冻程度,俗话说:“冻伤肥补”。对茎蘖幼穗冻死率超过10%以上的麦田要及时追施恢复肥,一般冻死率在10%-30%的麦田,可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超过30%的麦田每递增10个百分点,每亩增施尿素2-3公斤,最高不超过15公斤,以争取动摇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促进平衡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低温造成损失。

六、防治病虫害。春季病虫害主要有小麦全蚀病、麦蜘蛛、蚜虫、纹枯病等。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这些病虫开始发生,应密切注意,提早防治。防治小麦全蚀病,可用12.5%禾果利30-40克/亩或15%粉锈宁200克,兑水100-200公斤喷小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小麦蚜虫每亩用10%的吡虫啉1000倍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拔节初期适时防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一般侵染茎节基部,要掌握在拔节初期对病株率达20%的田块,及时采用井、蜡芽、井冈霉素、己唑醇、戊唑醇等药剂进行大剂量(每亩300-500克)、大水量(每亩100公斤)泼浇或喷雾,提高防治效果。

(作者单位:224622江苏省响水县六套农业中心)

第9篇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伴随着成功喜悦的经验,也掺杂着刻骨铭心的教训;有自己的别具一心的创造,也有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有过春风得意,也有过彷徨、徘徊…… 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便构成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感悟:从“秋后算帐”到“田间管理”;坚持“过程就是成功”!这句借用了农民兄弟的农谚是我近期班主任工作的指南,其实质就是: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让丰硕的“秋后之果”从辛勤、细致的“勤锄草、勤浇水、勤施肥”的“田间管理”中水到渠成。所谓的“勤锄草”就是要高度重视常规违纪及不良思潮,利用各种手段将“草”及时除掉,使“管理制度化,督查常规化”。具体做法是:在班内推行“常务班长”(由班长、副班长、团支书三人轮流, 每人三天)及“值日班长”(由四个小组的组长轮流, 每人一天)的双层管理。“值日班长”每天值勤完毕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要点式填写 “班务报告”(含有纪律、卫生、学习等项目);由“常务班长”审阅后进行补充、修改、落实,在第二天适当时候公布总结并简要填写一式两份的“班内违纪及表扬统计表”(一份张贴,一份留底)。班主任根据自己的观察、了解及信息反馈,做出相应的处理。这种做法有三个优点:一是弥补了班级工作的片面性及不公正性。多渠道、多角度地搜集、反馈信息;将政教处违纪统计之外的班内违纪重视起来。二是利于养成“学生管理学生、学生评价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批评。三是便于连贯性地跟踪、对比、分析班内的正反两个反面的情况。对于班内违纪较轻的,给予口头劝告式的提醒;对于多次违纪的,班主任及时与其勾通,商量解决办法。这种制度实行“日清周结”,每周一张新表上墙,利于既往不咎,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使每位同学在每个周都处于同一个新的起点。

所谓的“勤浇水”就是一贯性地坚持鼓励、尊重学生及其家长,多进行正面引导。沃德曾经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这说明了鼓励与赞美的重要性。鼓励和赞美是人生的一缕精神阳光,照到哪里亮到哪里。没有了它,人生之花便不会绽放。我们都愿意听别人的赞美,却又极其吝啬地去赞美别人,对与学生及学生家长尤其如此。让人不解的是:赞美别人只需花费我们片刻的思考及些许的精力,但受赞美者却可因此改变自己对整个事物的消极看法,增添前进的力量。正因如此,我尝试了以下做法:首先是想方设法地创造一些项目,多元化地评价学生,发挥其优点与特长,向其提供更多的露脸的机会配合学校搞好音体美特长生培养且不说,单从一个高三阶段考试分析,我班就从单科排名、综合排名、三次进退排名、三次综合实力排名四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横向、纵向排名,让每位同学都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有的同学在期中总名次后退了,但对比自己却前进了;有的总成绩排名后退,但某一单科却进步了……这些都在总结中给予了肯定,他们也因此有了自信。

“每日标兵”的评选也在鼓励、表扬中唤起了同学追求向上的动力。姚欣同学的纪律不佳,自我约束力不强,但其打字能力极强,我便有意识地安排他为班级打材料,从而让他几次成为标兵,教育效果极好。我们曾在学期末评选出“班级十件大事”并将其总结在元旦献词中,许多优秀同学因此受到表扬。我曾教育学生:蜜蜂总是盯着别人的优点,久而久之它就成了优点的化身,受到别人的学习与尊重;与此相反,苍蝇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久而久之它也就成了缺点的化身,受到人们批评与鄙视。这个故事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 “赞美别人、学习别人优点”的意义与重要性。有人说:教育的成功在与尊重学生。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坦诚、平等的谈心、交流便是我尊重学生的一个表现。在谈心中,我总结出以下规律:

一是学会倾听,让学生有话敢说,利于走进其内心世界。二是多一点微笑,利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即使有了点错误,也不要劈头盖脸,一棍子打死。我们应该追求完美,但我们谁也不可能也不必完美无缺。三是善于与学生总结谈心所得,积极与学生的想法共舞,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悟得知识与道理。注重正确观念、舆论导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是我的班级进行正面引导的一个体现。班训的提出,名人名言及哲理性警句的阶段性宣传等可以让学生每天处在一个良性的心理暗示中,对统一思想,解决心理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们今年着重推出的宣传有“高中无悔”、“过程便是成功”、“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相信自己,奇迹随时可以产生”、“不怕慢,就怕站”等。宣传形式有班会、板报、故事、感言等。

所谓的“勤施肥”就是注重方法的指导及重点辅导,积极协调、组织班内互助。

纪律好了,思想顺了,只是一个发展的前提或保证,随之出现的“缺肥”现象不容忽视,中心工作便是如何施肥,才能让其茁壮成长。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点:一是注重方法的指导与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推广,搭好班内的信息平台,实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换。在高三的关键时期,利用网络和阶段性总结我班推出了《决胜高三系列学习材料》。从《高考状元、名师、落榜者谈高考》到《语数外学法荟萃》;从《月考感悟:没有今天的努力就没有明天的收获》;从《期中单科状元、进步幅度经验谈》到《为了母亲的微笑,请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从《人生不可不知的十个故事》到《清华“馒头神”张立勇》等等,均为同学的前进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提供了方法与思路。在推出这些材料时,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实用,时效(即信息要新,结合最新的班级与社会热点),实例(即真人真事),感动。让活生生的实例去感动与启迪学生,激起他们奋起的欲望。如高二没念完就打工的清华“馒头神”张立勇,在清华大学一个普通的学生食堂卖饭8年,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每天坚持自学七八个小时,有时候学到凌晨一两点钟。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他对英语的学习从来都没有中断过,最后英语口语流利,托福考了630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是早早过关。这样一个爱好学习的人让每位读者感动,让学生去读,自然会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班级的这些材料,家长人手一份,并定期进行反馈、交流,实现了这些材料的立体使用。二是进行重点生的辅导。有句话: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班级内有了自己的榜样,竞争便有了标准与参考,有了更实质的意义。根据学校的要求、班内科任教师的分析,我班确立了10名重点的监督、辅导对象。实行了“每堂一答,每日一问,每日一查,每周一测”,并进行记录、评比,让学生动态地知道自己的排位。同时,班级以座次为序,印发给每位家长、科任教师一份班级通讯录,让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科任教师之间,根据情况进行相互交流,以对学生进行辅导。特殊家长会以及与科任教师的座谈会使家校联手,齐抓共管有了着落。三是班内互助的推行。即提倡同学与同学相互“施肥”。班内基本上实行“自选同位”(条件是保证纪律与学习);各个小组之间在强调竞争的基础上实行组内互助,每位组长、副组长对本组的“弱科互助”进行督查,落实。有时利用班会时间,由组长组织一次“某某同学的学习缺肥的会诊”,并开出处方,公布监督。有人说:班主任工作的秘密武器是“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言万语”,也有人强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我的感悟是:以情感人,重视体验;以理服人,重视内化;以过程导引人,力抓到位,争取做一名让家长与学生感动的班主任!

第10篇

[关键词] 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一、小麦春季的生长发育特点

小麦从返青至挑旗是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从器官的生育特点来看,由冬前以根、蘖、叶等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转入根、叶、蘖、茎、穗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群体和个体的发展迅速,植株的生长量大,需肥需水也多,尤其对氮素营养敏感。同时随着植株生长量,小麦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由于气温的的不断升高,病虫害也会日益加重,对小麦的生长构成威胁。

二、春季小麦管理措施

小麦越冬后,叶面积和干重都有所下降,返青后有一段较长时期的恢复生长过程,直至起身后才转入旺盛生长时期。试验和小麦生产实践证明:在春季小麦生长期间,返青期是增加春季分蘖及穗数的高效期。春季麦田管理总的原则是:根据麦苗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对中、低产麦田及高产麦田的弱苗,应早施肥,促根、增蘖、增穗,使弱苗转壮;对高肥高产麦田,促根、控蘖,控制旺苗,使麦苗稳健生长。具体措施如下:

1.划锄中耕与镇压

这是早春麦田管理的主要措施。划锄的作用很多,主要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根系发育。据观察,一般锄后7~10天内,白天5cm土层内平均地温能增高0.5~1℃,这对促进根系发育极为有利。不论弱苗、壮苗或旺苗返青期间都应抓紧锄地。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适当深锄,以抑制春季分蘖。

镇压可粉碎土块,破除板结,弥封裂缝,提高土壤上层的含水量。镇压还能使麦根与土壤密接,有利于根系的吸收作用,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还有防倒的作用。

2.肥水管理

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特点,春季麦田管理要重点搞好返青、起身、拔节期的肥水管理。肥水管理原则是:根据墒情、地力、苗情分类管理。

(1)一类麦田管理技术。一类苗麦田每亩总茎数一般为70万左右,麦苗青绿,叶色正常,根系和分蘖生长良好,属于壮苗麦田。对于这类麦田应促控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胺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到小麦拔节中后期再追肥浇水,以控制无效分蘖过多滋生,建立合理群里结构,实现增粒增重。此期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kg左右,并配施适量磷酸二铵。

(2)二类麦苗管理技术。对于每亩群体在60万左右,叶色较淡的二类苗麦田,管理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促大穗多粒。地力水平一般,每亩群体45~50万的二类苗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结合浇水每亩追尿素10~12kg;地力水平较高,每亩群体50~60万的二类苗麦田,应在小麦起身中期之后再追肥浇水;如果返青期已经进行了追肥浇水,此期可不浇水不追肥,等到小麦拔节期再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10kg。

(3)三类苗麦田管理技术。三类苗麦田多属于晚播弱苗,或因严重干旱造成黄苗、死苗的麦田。这类麦田的群体在45万以下,叶色青黄,苗小分蘖少,次生根也少,部分主茎和大分蘖幼穗有冻死现象。对于这类麦田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返青期5cm地温稳定在5℃时开始追肥浇水,每亩施用5~7kg尿素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春季分蘖,以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拔节中期施肥浇水,以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穗粒重,并为提高粒重打基础。

(4)旺长麦田管理技术。这类麦田一般年前每亩茎数达80万以上,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易倒伏。这类麦田应做到前控后促,促控结合。一是起身期喷施调节剂,控制株高,促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到拔节期再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2kg。三是对于有脱肥症状的假旺苗,应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

3.防治小麦病虫草害

(1)小麦病害防治:纹枯病作为早春麦田的重点防治对象,每亩可用5%井冈霉素100~150g对水50kg,或20%粉锈宁40~50ml对水50kg,或50%扑海因300倍液喷雾,防治2次,可较好控制病害。锈病每亩可用20%粉锈宁30~50ml对水50kg均匀喷雾。白粉病每亩可用20%粉锈宁35~50g对水50kg喷雾防治。赤霉病在小麦齐穗期每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40~50g对水800倍,均匀喷洒小麦穗部。

(2)小麦主要虫害防治:一般小麦灌浆期蚜虫数量最多,如果百株蚜虫量超过500头时,应及时防治。每亩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粉锈宁40ml对水1000倍均匀喷雾防治。喷药后一周注意检查结果。麦蜘蛛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于中午前后在麦蜘蛛危害最盛时喷施。

(3)麦田草害的防治:阔叶杂草可用的除草剂有2,4-滴丁酯、2甲4氯、苯达松、巨星、百草敌、甲磺隆、麦草净等。禾本科杂草可用的除草剂有骠马、禾草灵、新燕灵、燕麦灵、杀草丹、禾大壮等。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防除可用绿麦隆、绿磺隆、甲磺隆、异丙隆、扑草净和禾田净等。

三、预防早春冻害

河南省春季气候变化频繁,常遭受寒潮侵袭,对小麦影响大。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当寒潮来临时,采取如下措施预防:一是及时灌水。在寒流来临前灌水,可以调节近地层小气候,防御冻害;二是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在起身期喷施“多效唑”进行化控,促苗健壮,增强植株抵抗力;三是小麦早春受冻害后应及时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促苗早发,尽量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新耀.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安徽农学通报,2007(6)

第11篇

关键词:绿色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推广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加强绿色种植和绿色田间管理技术,能提升其产量和质量,不仅能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还能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因此,研究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及技术的推广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分析

1.1科学选种

在绿色小麦种植过程中,首先应科学选种。一般来说,小麦种子应根据当地耕地的土壤条件来选择,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而且,选择小麦种子应该具有良好的口感及较高的产量,同时还要具有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在选种时,还要避免跟风选种以及“一刀切”的选种方式。选完种子,还应将其放在太阳下轻晒2~3小时,以提高麦种的出芽率。然后用强氯精进行浸种处理,完成浸种后,需要用清水进行冲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麦粒患黑粉病等疾病的概率,提高麦种的品质。

1.2进行轮作

在进行绿色小麦种植时,应尽量采取轮作的方式。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小麦与玉米轮作的方式,在每年玉米成熟并完成收获后,种植户可以将种植地进行清理,然后等待恰当时间开始进行小麦的种植。

1.3合理施加基肥

在小麦播种前,种植户还应合理施加基肥。具体来说,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农家肥与复合肥混搭的方式,然后均匀施洒在种植地内。

1.4进行深耕

施完基肥后,种植户应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处理,然后进行播种。在播种时,应注意播种的深度,麦种播种过浅或者过深,都会影响到小麦的出苗率。一般来说,播种的深度以4~6厘米为宜。这样能达到上松下实的效果,比较适合小麦的生长。

1.5科学补种

在小麦出苗后,种植户应针对断垄处,及时进行带水补种,以保证基本苗数及分布均匀。在补种前,种植户应准备好催芽露白的种子,按照“匀密补稀”的原则进行补种。

1.6科学防治病虫害

在小麦不同的生长期内,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特别是发育后期,病虫害现象更加严重。一般来说,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赤霉病、锈病以及小麦蚜虫病。针对赤霉病的防治,种植户可以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从小麦始花期分多次进行连续喷施;针对小麦锈病,种植户可以采用粉锈宁,以每亩地8~9克兑水50~100千克进行喷施防治;针对小麦蚜虫病,种植户应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利用鸟类、寄生蜂和瓢虫等小麦蚜虫的天敌来进行防治。蚜虫病较为严重时,可以采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克兑水1000~15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2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2.1加强技术的宣传

当前,要想大范围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首先应加强技术的宣传推广。因此,作为农技人员,应积极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宣传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势,并采用试点推广的方式,鼓励广大农户积极采用绿色种植技术,从而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

2.2利用网络进行推广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机人员在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时,还可以采用网络技术进行推广。在实际操作中,农机人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QQ群等进行技术推广,也可以利用快手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推广。通过这样的网络推广方式,强化农民群众对于小麦绿色种植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机插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184-1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三分种,七分管,十分丰收有保险。

机插水稻实行了定行、定穴、定深和定苗移栽,满足了宽行、窄距、浅栽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要求。在解决了育秧和机插秧技术环节后,并非大功告成,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机插秧后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好坏,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保证。

机插水稻高产稳产的田间管理技术要领有三项:薄水灌溉、浅水活苗、适时晒田;巧施蘖肥、少吃多支、看苗施肥;化学除草、灭虫防病。

1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机插水稻的田间管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1机插早稻秧苗返青期应坚持薄水灌溉、浅水活苗

对栽期较早、目前亩苗蘖数在18万以上、灌水较深的机插稻,要立刻排水晒田或采用多次搁田,结合薅秧、除草等,改善土壤根系的通透条件,提高水温和泥温,促进根系下扎和通风透光,提高分蘖成穗率。

早稻机插秧苗后的3-4d,不要高速灌水,防止刚刚插下的秧苗漂移。如果田间缺水,可缓速灌水,薄水扎稳根。一般田间水层深宜在0.5-1.5cm之间,要防止长时间深水,造成秧苗的根系和秧心缺氧,延长返青期。

对目前秧苗长势较弱,亩苗蘖数在16万以下的机插稻田,加强田间水分管理,保持3am以下的浅水灌溉,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数量,使分蘖节位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照,增气养根,壮秆保叶养芽,促进根系生长。

迟栽机插稻插秧后要保持浅水护苗,湿润立苗,薄水分蘖,促早返青、早分蘖。中稻拔节、孕穗至抽穗后10d,通过浅水与湿润相结合促进孕穗、抽穗,同时要注意保水抗旱;中稻齐穗后25d左右可自然落干田水;后期以间歇灌溉为主,然后干湿交替促进灌浆。若蓄留再生稻,中稻收获时,将稻草均匀平铺稻桩行间,减少田问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再生稻抗旱保苗,促进再生芽的生长。采用机收田块在稻穗2/3转黄时放水以利机械作业。

1.2秧苗分蘖期应坚持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即巧施蘖肥,少吃多餐。有利于水稻分蘖,有利于供大穗,争足穗。早稻机插后5-7d,施一次返青促蘖肥。一般每亩田施尿素5-7kg,氯化钾3-4kg。10-12d后再施一次分蘖肥,每亩施尿素7-9kg,以满足机插水稻早分蘖,分足蘖的需要。在灌溉条件好的地方,一般水深在2-3cm之间。如果田问水干了再灌水,如此反复,达到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多分蘖。

1.3拨节长穗期应看苗施促花肥和保花肥

拨节长穗期是壮秆,长大穗的关键时间,需要一定的肥料养分。因此,施促花肥和保花肥。在施促花肥时,若叶色正常褪淡,一般每亩田施尿素6-10kg,若叶色较淡的,可提前3-5d施。施保花肥时,一般在水稻出穗前18-20d之间施,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每亩施尿素5-6kg,可根据灌溉条件情况,做到多次断水轻晒田。机插水稻秧苗,前期秧苗个体小,分蘖比例大,对田间水分敏感,应及时露田晒田,干干湿湿,每次断水晒田,应尽量使田间不起裂缝,防止有效分蘖枯萎和死亡。

1.4开花结实期是决定壮籽饱粒数的关键时期

应坚持养根保叶,防止衰老。以促进籽粒灌浆,以达到以根养叶,壮籽饱粒的目的。在水稻灌浆抽穗后的20-25d里,水稻需水量较大,应保持浅水层为主。即灌一次水后,自然耗干后再灌上浅水层。在抽穗25d后,水稻根系逐渐衰老,这时应采用间歇灌溉的方法,干干湿湿壮籽饱粒,灌水量逐渐减少,直至水稻成熟,以提高水稻结穗率与千粒重的目的。

1.5防治病虫草害

根据相关部门田间病虫测报,采用高频灯诱杀、BT杀虫剂及其他生物农药或国家标准允许的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农药为主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关键时期重点防治好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时间根据当地病虫监测预报情况制定。

防治病虫草害应贯穿在整个田间管理中,在机插秧后5d左右,要结合施分蘖肥,进行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2 结语

机插秧是“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技术,肥水的控制要实现“前稳、中控、后促”的原则,创造有利于早返青,早分蘖的环境条件。同时还要控制高峰苗,形成合理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以确保有效大穗,足穗的数量。要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为夺取机插水稻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机插秧水稻只要按照以上环节抓好管理,亩产700kg以上的有效穗数20-22万每亩以上,每穗粒数70-80粒,千粒重为20-23g。

参考文献

[1]吴崇友.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与区域技术方向[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2]成芳,史志中.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展望[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3]初江,任晓东.浅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研究[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4]肖锐,张巧珍.水稻盘育苗机插秧试验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1984(Z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