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4 23:21: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训课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物流;上机实训;教学
物流上机实训是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对物流上机实训课的高期望与物流上机实训课的低体验形成巨大反差,探索物流上机实训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物流上机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十分必要。
一、物流上机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条件有限
目前,很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都为物流实践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建设了规模不一的物流实训室,但这些物流实训室基本都是定位于教学演示或情境模拟,能与行业企业对接,真实体现物流企业操作环境的实训室寥寥无几。当然,这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结果,很多院校在建设实训室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满足教学要求,体现教学特点或展示作用,很少考虑真实的物流企业是怎样的环境或工作场景,这就使学生在经过实践教学的学习后,仍然与物流企业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物流上机实训课上,学生就常常抱怨操作过程太过繁杂,与物流企业实际情况差距太大,脱离实际等等。
(二)物流上机实训教学设计有缺陷
物流上机实训课一般依托于某一软件,学生通过软件的学习来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机实训课容易沦为单纯的操作演练课。上机实训课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在教师机上演示操作内容,实际应用的关键细节,或软件操作上无法精确考核的内容,学生根本没有兴趣。然而不同企业的管理软件千差万别,通过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的知识,很难在学生未来的工作中进行迁移。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达到物流上机实训课的教学目的,单纯通过这种简单演示是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另外,在物流实训中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这样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没有真正学到实训要求的教学内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只是针对某项技能进行强化训练,指导老师对于物流流程的系统控制以及物流专业技能的拓展往往难以掌控,学生也只能了解某项单一的专业技能,而对行业企业对物流流程的规划以及物流资源之间的相互衔接与整合利用往往难以全面掌握。
(三)学生对物流上机实训课的高期望与物流上机实训课
的低体验的反差
上机实训是物流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上机实训学生可以掌握物流软件的一般结构与常规操作方式,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应的理论课程的理解。学生普遍对上机实训课抱有很大兴趣和较高期望,而实际情况往往造成学生高涨的热情与上机实训课带给学生的体验形成巨大反差,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消失殆尽,转而变成抱怨与实训课上的不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期望进行管理,把学生的期望值调整到适度的水平,避免由于过高的期望值造成对学生后续学习积极性的挫伤。在实训课开始之初就对学生进行预告,上机实训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告诉学生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等。
二、物流上机实训课应对策略
(一)原理与操作并重
单讲操作,对教师要求低,学生也易于控制。然而软件的核心在于其蕴含的流程与内在的管理思想,如果摈弃精华,而只注重表层可见的操作,无异于买椟还珠。原理的讲解并不容易,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对于原理的讲解往往也与理论课接受度不同,所以在上机课讲理论需要技巧和更好的呈现方式。比如,当操作进行到一定程度,要求学生按照实训内容,画出流程图,这是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在实训中的角色去分析理解,这时把软件的总流程图展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完善流程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原理的接受程度更高。
(二)明确上机目的,合理设置任务
相对于理论课来说,学生对上机实训课普遍感兴趣,但是如果老师不设定任务,单纯让学生自由地操作,学生很容易各自为阵,不按指定的内容操作,而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操作,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无事可干,从而失去对上机实训课的兴趣,也有部分学生把心思花在上网与玩游戏上,浪费了课堂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没有学会应掌握的技能,教师也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设计好每次上机操作教学的课时,并且编制出每节课的上机指导。上机指导主要包括上机目的、上机准备、上机内容、上机步骤。其中上机准备可依据上机内容而定;上机步骤中应有明确清晰,使学生有所依据地进行操作。
为了让学生明确上机目的,可采用任务驱动法。即在每节课开始时布置任务,向学生介绍整个实训课的安排和考核方法,将操作要达成的目标,要考核的内容明确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完成什么任务,怎样去完成,这样学生有目的性的上课,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训软件的操作当中。指导教师可以设置探讨性的问题提出任务,比如实训目的是什么、实训有什么要求、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等问题,适时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教师要进行任务的基本过程演示,演示主要操作步骤和要领。
(三)阶段考核和过程考核评估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系统运作过程,而上机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尤其需要靠不断信息反馈来相互促进。教师应设法从各方面获得信息反馈,通过阶段考核和过程考核评估学生综合成绩。
(四)合理使用软件操作手册,控制实训进度
物流上机实训一般分流程操作,逐步进行的,从最初比较枯燥的基础设置到后期的订单管理、合同管理等实质易过程,中间包含的操作内容较为繁琐。操作过程一般比较容易,按照操作手册的说明,学生自行阅读也可独立完成具体的操作部分。由于物流上机实训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由于一节课的内容没跟上后面的操作也没法正常运行,这样容易造成落后于进度的学生可能会自暴自弃。为了给这部分学生提供机会赶上进度,这时可将软件配备的操作手册与学生共享,让学生参照操作手册,这样一方面有助于训练学生学会使用操作手册,帮助学习软件;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参 考 文 献
[1]肖怀云,李正锋,吕玉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J].物流科技.2008(7):81~82
【关键词】实训课教学;改革
F590-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从过去的毕业生考试成绩优越型转向操作技能优越型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实训课改革势在必行。
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亟待改革
专业实训课教学目标应该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内容,首先要比较全面地覆盖旅游饭店的有关各个岗位。其次要突出各岗位所要求毕业生具备的基本劳动技能。目前,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存在下列情况:重客房铺床、餐厅摆台、烹调基本功,轻服务摸拟接待、设备保洁训练、模拟厨房管理;重操作训练,轻素质培养;考核内容不合理,考核项目不完整,教学重点不适应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亟待进行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训课教学目标跟不上新形势
旅游专业在新形势下应有培养学生的新型目标。举例来说:如果专业实训课中缺少使用外语服务用语进行模拟接待训练这一环节,就是一个“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国际饭店从业人员使用规范的服务用语是最基本的职业技能之一,因而旅游专业实训课必须突出这项教学训练。学生通过模拟接待服务训练可以解决两个问题:(1)体会到员工心理与顾客心理可能存在差异。 (2)体会到语言服务技巧的重要性;
这样,学生就会明确他们为什么要掌握规范的服务用语;为什么要体谅顾客消费心理,提供包括职业微笑、主动、热情、周到为内容的规范服务,并配合教师完成训练计划,达到教学目标。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旅游专业实训课中,由于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能够模拟旅游涉外饭店服务,而且在校练就的服务技能还应高于旅游涉外饭店现行的服务水准。但是,与此紧密相关的旅游职业教育部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却基本未变,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特别是实训课教学,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
3.重操作训练,轻素质培养
我国旅游涉外饭店进军国际饭店市场,首先要有一支具备国际饭店服务素养的员工队伍,旅游饭店责无旁贷首先要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其实,旅游涉外饭店并不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备一流的操作技术,但却要求他们从观念上接受国际饭店业的服务规范和管理思想,具备良好的国际饭店意识、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无量的培养前途。但是,目前旅游专业的实训课“重操作训练,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却不是个别的现象,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二、专业实训课教学改革措施
1.建立健全实训教学体系
健全的实训体系要求不断深化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中职学校校内实训一直以来采取分散实训,即专业不同的课程实训独立性较明显,为了确保实训的效果和质量,让分散实训变为模块式集中实训,所谓模块式集中实训就是将同一个专业的全部实训内容,根据职业技能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将其整合为几个相对完整的大型实训模块,在实训时,以模块为单位进行集中操作训练。
2.优化师资结构
实训教师应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熟悉相关知识,有过硬的技能并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能够不断地用本专业的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今酒店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职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需要建立一支适应酒店专业教学发展的师资队伍。加强专职教师进入行业锻炼的长效机制,使专职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进入酒店企业相应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
3.完善实训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
实训教学应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项目训练到综合项目训练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专业情况,按技能要求,分层次、分阶段地组织实施。根据学生就业要求,制定各相应的专业能力考核方案,建立“能力主А钡闹柿科兰郾曜肌J笛到萄У目己思纫有理论知识考核,又要进行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两者不能偏废,尤其要重视实训考核。
4.加大实训室的开放力度,将实训室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有效结合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制度。中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面向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更应该积极响应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5.加强职业素养的培育
即将步入国际化饭店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好就业前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心理调整,才能较好地适应国际化饭店的管理氛围。我认为,应该做以下工作:(1)搞好专业教育。旅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操作水平和职业道德。也就是要具备符合旅游市场需要的“说、写、做”的能力和敬业精神。(2)实训课考试积极引进、严格执行国际旅游饭店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从整体上提高专业实践课的组织水平、教学水平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职业道德水准。比如:在实训课考试中增设模拟招工面试;中、英文问答;模拟服务疑难问题处理等项目,使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紧密结合,检验实训课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职业观以及服务技能等方面是否做到与企业用人标准一致。(3)强化模拟服务和模拟各部门管理训练。
6.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计划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训课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31-03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还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即“分离式教学”。这主要表现在三个分离:一是管理分离,设有系部和实训中心;二是教师分离,表现为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教师分家教学;三是教材分离,有理论课教材和实训课教材,教材内容重叠,浪费有效课时。这种分离式教学的弊端是一个专业两套教学管理机构,浪费人才且工作效率低;两套师资队伍重复性讲授浪费课时;两套教材不统一,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从现实角度来看,老一套教学模式必须彻底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应向“一体化教学”模式转化,即“管理一体,教师一体,教材一体”。
笔者在多年高职实训教学中深有体会,要解决现实需要,就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使之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赢得社会认可,要有发展后劲,必须提高认识,确立一种模式,带出一支队伍,建好一个基地。
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一)思想认识
要想解决现实需要,就必须与时俱进,要正确认识形势、任务、目标。现实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是重技能,企业最急需的也是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把培养目标定在专业技能上,定在市场需求上。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把握“基础课够用为度,专业课扎实为准,实训课能力为主”,形成一套不脱离现实的系统化教学管理体制。多年来,分离式的教学管理阻碍着实训教学的深化改革。具体表现在课时利用率低,教研活动开展不通畅,实验课开设管理不善,实训课内容定位不准,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形成“各唱各的调,各开各的药,一道菜两人做”的局面。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局面的存在与发展,直接阻碍着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削弱了我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二)实训教学模式
模式决定工作效果和效率。当前在实训教学方面,各个院校有着不同的模式,既然模式决定效果,因此,我们探讨模式非常必要。笔者在多年的实训教学中发现我校实训模式并没有跳出课堂训练这个圈子。旧的训练模式表现在训练效率低、实用性差、应用性不强,更缺乏生产意识,还停留在书本、黑板、讲、演、练的结合上。要跳出这个死板僵化的圈子,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改革。
实现“分槽喂养” 要在设置好基础训练平台的同时,分出不同层次的课题供学生选题参加训练。不同的课题技能难度不同,分值不同,经训练后分化出不同层次技能的学生。这样可提高实训课的效率,加大课时与设备的利用率。具体操作应打破班级训练制,实现“分槽喂养”,解决各班学生能力差别大与进度要求一致的矛盾,解决设备少与课题一致的矛盾,解决课题特点与教师特长的矛盾。充分利用好场地、师资、设备,使其发挥最佳优势。
向产学研结合方向发展 实训教学要从消耗性实训向效益性实训发展。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跳出教室式的实训,走向车间型的实训。要做到这一步,必须面向市场,向市场要课题,向市场要效益。实现这一步的最有利条件是我们有低价的劳动力,有专用的设备与场地,这就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不利因素是现有的体制与机制不灵活,“双师型”教师与高技能型人才短缺,是制约实训教学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基本功训练与思维创新式训练相结合 笔者认为,实训教师也要模仿教练员。既要教基本功,又要给学生创造创新空间。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课题模块的设计上,要打破以往一个计划一个课题的模式,而改为一个课题多个模块,方向不同、发展空间不同的模式。特别注意培养特长生、尖子生,为其创造发展空间,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本专业特色。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使其在实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应用电教设备的同时,必须讲究它的实效性,反对为了应用而应用,而占去大量训练时间的做法。要科学使用,使其在实训的关键点上发挥作用,解决示范难度大、直观性差、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训练。课件制作要有实践性,最好在生产实践中采集编制。
采取分组式训练方法 有些课题不必每人一套,可以组织课题小组集中大家的智慧与能力,可以把一个课题交给不同小组讨论,选出小组课题带头人负责组织。课题的制作从分工到合作做到以点带面,强弱结合。这样做,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发挥团队精神。
注重定单式培养 要把专业面向社会、面向企业,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定向培养,做到不求数量求质量。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求教师授课前必须做到多参加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备课。把生产与专业实训课教学的训练课题紧密联系起来,有部分训练课题可以放在企业里进行。笔者多次参加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工作,收效良好。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教师深入实践去调研,把企业需求与专业训练课题结合起来,编写出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确定模式至关重要,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找到专业训练课题与企业需求的结合点,实训教学模式会自然确定。当前企业急需“实用型”人才,只有在实训教学中抓住这三个字,一切教学课题内容都围绕“实用型”这三个字,真正做到有用的东西就讲,无用的东西不讲,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把专业建设好,得到企业的认可。
(三)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制约着专业建设与发展。从现实来看,各院校的理论课教师偏多,实训课教师偏弱,双师型教师短缺。要带出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当前教学的急需。笔者认为,要真正搞好这支队伍的建设应从三个方面抓紧落实。一是培养,二是引进,三是结合。培养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方向,有对象,不能全面开花;引进必须做到选用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必须采用新的用人机制,走一校两制的道路;结合就是专业课与实训课教师强强联合,共同教研,讲练结合,形成理论实训一体化的实体。通过这三条途径,才能壮大师资队伍,真正成为一只实力强、有特色、“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有特长和专业强项的教师的培养与使用,使其发挥好作用。另外要鼓励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只有抓好以上几个方面,师资队伍才有实力、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对日常教学训练效果十分重要。基地建设应把握模式、实用、现代、现实、空间等几个关键的问题。否则,只见投资,不见效果。笔者认为,以上几个问题需要上下结合,共同协商,加以论证。要走出去,请进来,认真思考,不能异想天开。在基地建设中,一定要做到模式与实用结合起来,或者说是“确定模式别忘了实用”。基地训练不是用来展览的。笔者认为,目前教学训练模式应从教室式改为车间式。真正做到实训、实验两个样。在构建思路上要模拟生产,让学生建立一种生产意识。不能换个位置还是教室,换个教师还是讲课。只有改变基本模式,教师的意识、管理的意识、学生的意识才能发生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展示真正的实训。
基地必须有现代化的设备,但它也绝不能脱离现实。“现实”就是我们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现有经济实力。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办到位。在设备选择上一定要把握住够用、实用,而且要有空间的概念。空间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场地面积要有空间,为发展留有余地;二是设备选型要有空间,要为专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留有余地。
对开放性实训课的思考
(一)正确理解开放性
正确地理解“开放性”是做好开放性实训课的前提。我们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训教学的开放不是时间上的开放,更不等于占用课余时间。真正的开放应是用活实训基地,搞活实训课程,让实训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开放性实训要为学生创造课堂以外学习与实践的条件,沟通学生与教师的课下交流,以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学、创新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使用开放时间
实训课的开放,首先应安排好好课堂内容。既要避免无针对性的训练,更要防止“时”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为确保实践基地在开放性实训中有效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对开放时间做合理安排。首先,要保证实训课的正常进行,开放时间可利用课余时间(如晚上、周六、周日);其次,在开放时间内一定要有充实的课题、任务,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实训课题的确立
要想搞好搞活开放性实训课题,合理安排课题是关键。任课教师必须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笔者认为,进行开放性实训的目的是提高与创新,要提高就不能老调重弹,要创新就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因此,课题的设计应遵循三点:(1)要与教学大纲相吻合;(2)从实际出发,与新技术相结合;(3)使学生有创新思维的空间。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学习主动性强,想利用开放的条件搞一些创造性的课题制作;有些学生课堂学习认真,但缺少实践经验,想利用开放时间参加实践锻炼;有些学生需要通过开放时间对自己的技能加以巩固、提高等。对于方方面面的需求,教师都应有针对性指导,做到课题随着需求变,把服务、启发、创新作为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开放的目的,才能将课题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才能把开放性的课堂搞活,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总之,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开放性实训课,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上都有所提高。
(四)指导教师如何发挥作用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因此,课前指导教师既要有思想上的准备,又要有心理上的准备;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做一个称职的指导教师应满足以下要求:(1)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到,开放性教学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不是“走形式”;(2)要有责任感,课前认真备课,保证课堂容量与课堂效果;(3)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手段灵活;(4)知识储备量要大,掌握新技术。
因此,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开放式教学的需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的思想也要开放,要防止授课的随意性与单调性。
(五)教学质量的保障
搞开放性实训必须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保证教学质量。
课堂秩序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教学的保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是一句空话。对于这一问题,不仅学生要认识到,教学管理、任课教师也要认识到。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关于开放性教学”的思想教育,讲明意义,使学生真正理解“开放性”。开放性教学不存在任何不确定因素,应按指定的时间、班次有序开展。学生管理部门要参与管理,对在课堂上不按要求去做或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管理部门要给予教育。任课教师有权取消学生的实训资格,形成从学管部门到各系部班主任,从实训中心到任课教师一条龙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开放性教学的正常进行。
教师的基本素质 从事开放性实训工作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责任心,掌握本专业教学大纲,能把握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有独特的教学思路,敢于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予正确的示范、纠正。在讲授与演示中,应具备较强的感染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对合理展开重点知识,具备向学生传授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和应用技巧的能力,并能组织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的创作课题,丰富学生课余学习时间,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六)开放与常规实训课协调发展
在做好开放性实训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常规的实训教学。“开放性”教学应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常规教学。基础性实训是与理论课教学同步进行的,开放式实训应成为它们的补充与提高。因此,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按大纲要求完成常规的实训课内容,为“开放性”实训奠定基础,走双轨并存的发展道路。另外,为防止有些学生利用开放性的实训条件搞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教师必须加强两方面的考核。把完成常规实训课题的成绩作为参加开放性实训课的参考,凡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参加。
(七)如何做大、做强开放性实训
要把开放性实训做大、做强,笔者认为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必须有充足的实训设备和场地,如果条件不具备,则应联合企业办学,走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2)应把消耗性实训转化为效益性实训;(3)教学体系要适应开放需要,适应高职特定的教学模式;(4)要建设自己的生产型实训基地,构造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质是开放性的特色,就是做大、做强开放性实训的基础。
(八)开放性实训设备共享是方向
对于开放性实训,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设备不足。同一专业共享实训设备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条思路。笔者认为要共享,关键要建立新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在使用时间上给予保证。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共享设想。
设想一:专业课教学可模块式,按模块考核。学生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自选模块,学校根据学生选出的模块,编排实训教学计划及设备共享的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地利用设备与场地,使设备随教学需求动态调整,达到一室多用,一台设备多个课题共享的效果。
设想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可在一个教学场地下完成,真正达到设备的共享,这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完成这一改革的关键,一是解决思想统一认识问题;二是要解决师资力量的问题。
(九)开放性实训的管理模式
开放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课题建设都存在一个障碍,那就是教学管理不统一。理论课教学管理与实训课教学管理的不协调给日常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训基地的管理、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管理模式一定要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针对搞好开放性实训提出两点要求:(1)教学管理必须统一,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有利于结合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2)管理人员要精通教学,并且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状况和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教材的选用与师资的配备等)并能把握住教学进度,督导教学改革。
总之,无论是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还是开放性实训的教学模式,均受到了教学体系的制约。因此,必须改革教学体制,用“科学发展观”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找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英大.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1).
[2]孙斌.贴近市场需求提升职教吸引力[J].现代教育,2011(1).
[3]马蒙蒙.新世纪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魏文胜.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5]过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创新理念及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3(2).
[6]邹瑞睿.美国高职社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
[7]席东梅.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关键词】项目教学;教学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化;项目操作
1.引言
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的科学技术。电子技能实训课教学在电子技术专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特色,在掌握理论的前提下,创造性的开展实验和实训教学,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具备良好的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研究背景、任务及目标
2.1 研究背景
电子技能实训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好电子技能离不开印刷板的制作、安装和焊接、电路的调试以及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从传统讲授式教学走向行动导向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电子技能水平的提高,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原则。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很快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我们“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改进教学为中心,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我,促进教学改革”为目标创新教学方式,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采用能力测试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任务完成、项目实施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力求充分发挥实训教学的优势,探索加强实训环节教学的教学模式,促进电子专业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促进我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项目研究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来自生产实际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项目教学、练讲结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材料。教材采用“模块-项目-任务”结构形式,促进了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实施步骤配有大量实操图片,直观演示操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实际动手操作。从传统讲授式教学走向行动导向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学生很快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使专业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本项目注重研究对学生爱岗敬业、沟通合作等素质和能力培养。在每个实践项目中都以实训卡片的形式展现,包括仪器仪表、操作步骤、要点提示、数据记录和处理;每个课题中还都设置有操作注意事项等环节,以养成学习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等。练习拓展的内容与企业生产密切结合,让学生很快胜任企业工作。
2.2 研究的任务及目标
1)结合电子技能课教学要求,通过对电子技能课项目教学法进行初步的经验和成果总结,制定出电子技能实训课“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研究项目教学考核体系,确立几个典型的模块项目,进行集体备课、集中上课、全体听课、评课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组装与调试。
2)探索并完善项目教学方法,研究项目教学组织和项目教学评价体系,总结理实一体的教学经验。通过实践课堂授课,落实实训课教学成果,探究适合中职电子专业学生电子技能的方法手段。通过教学项目承载,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将学校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由学科体系向工作过程体系转变,实现了由“先理论后实践”向“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转变,形成了“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以职业领域和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构建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
4)开发电子实训教材,形成理实一体化的电子实训教材。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编写以项目教学、练讲结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材料。根据中职生《电子技能与实训》工科教材编订适合中职生电子动力操作能力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用书。
5)编制生产性实训任务书。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新增加了生产性实训和企业专项实训两大模块,以企业生产性任务作为学生实训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缩小企业与学校的差距。充分体现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深入实训车间、企业、车间,以问卷调查、谈话、考察等方法研究用人单位对阶段实习、顶岗实习的要求,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研究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2)行动研究法:从课题调研、设计开始,通过实践研究,不断反思和修正研究方案,在行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实训,积极探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并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验证性研究。
3)案例分析法: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个案作为案例,加以解剖、研究分析、提炼,形成初步结论。
4)经验总结法:在自身培训学生提高技能的基础上,从理性和实践层面上总结、提炼,形成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辅之以调查问卷法和经验总结法等,以行动研究推动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4.研究过程
4.1 论证准备阶段(2011.9-2011.10)
组建课题组,明确成员的分工,进行调查问卷,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做好课题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为了了解学校原有的技能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课题组对学生、教师、企业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2012年9月对我校10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50名学生接受了问卷调查;2012年9月,对我校机电部32名教师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2012年10月,利用我校实习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对20家企业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发现,三方面都对学校原有技能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方式表示不满意,都认为职业技能必须按实际工作环境和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形式,才能符合当前的实际要求,应该使技能教学体现直接为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职业特性,着眼于培养企业第一线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突出能力的培养目标。
根据调查问卷,对我校中职生电子技能实训课做详细地分析,并且给出科学、合理的意见,结合老师培养需要选定课题。项目负责人在教改实验项目研究中主要承担包括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人员的遴选、研究的实施、听课评课、阶段性总结、提出下一阶段改进意见、组织后一阶段研究计划的实施、课题结题,最后制定出电子技能实训课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案。
4.2 研究应用阶段(2011.11-2012.8)
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分析讨论,确定模块内容,确定项目实施对象进行课题个案实验。根据个案实验成果,组织教学资源,编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召开课题研究汇报会,组织开展课题的中期评估检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实验过程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扩大课题应用研究成果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4.3 总结提高阶段(2012.09-2012.10)
认真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申请专家进行鉴定,将成功的经验以常规形成确定下来,组织研究成果的的推广工作,通过课题组努力,圆满完成结题验收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5.研究成果
5.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按照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按照课题研究的思路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边研究边教学,经过一年多时间,由此引发的变化很多。
首先,教师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手段充分调动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其次,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一方面所学知识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从创设问题中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授课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2 项目课例分析
为了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掌握所学基本电路模块,我们以“迷你小音箱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年历电路”、“调频收音机、对讲机”、“抢答器电路”、“声光控节能开关”等的设计、组装、调试作为教学主线,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把这些实用产品带进课堂进行演示,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学习兴趣,增强了职业岗位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下面以“迷你小音箱电路的组装与调试”项目制作过程为例讲解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按任务结构形式完成。
项目三:迷你小音箱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1:识图
(1)认识各元器件及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
(2)学习电路结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电路在产品中的作用。
(3)识读电路原理图、装配图、印制电路板图。
任务2:安装
(1)核对元器件。
(2)检测元器件。
(3)安装电路。
1)元器件的安装。
2)电路组装,按印刷电路板图插入元器件。
3)整机装配。
任务3:调试
(1)通电前对印制电路板进行安全检测。
(2)电路故障的检测与分析。
(3)示波器检测。
(4)万用表检测。
整个过程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只是解惑者,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5.3 主要成果
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法引领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和《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设计方案和课件;成熟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模式以及用该教学模式讲授部分教学案例的影像资料;突出了以学习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初步完成了《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市级精品课建设方案和《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校级示范课建设方案。
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职业技能培训经验,整理出版了《电子产品调试工》(中级)、《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中级)两本技能培训教材。这两本书打破以往传统教材先理论后技能训练模式,将电子产品和电子测量仪器操作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机嵌入每个项目训练课题之中,教学中采用练讲结合的教学方法,由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完成项目操作,达到规定的目标。让学生始终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理论时毫无兴趣等现象。
选取了有代表性几个模块项目完成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高二学生学工电子制作培训,在学工教学中加以推广。
5.4 标志性成果
(1)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学生技能水平提高了,理论水平有了提升,大赛成绩也一年比一年突出,真正体现了竞赛与教学互相促进作用。近年来,学校参与各级技能大赛的学生数量、工种较以前增加,成绩也是稳步提升,在今年的全国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青岛市参赛,在电工电子组比赛中,取得了两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其中电子产品装配项目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
(2)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具有代表性项目组装与调试,展示学生部分工作成果。
1)迷你小音箱的组装与调试。
2)数字万年历电路组装与调试。
(3)根据教学案例实验成果,组织教学资源,整理出版了《电子产品调试工》(中级)、《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中级)两本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这两本书打破以往传统教材先理论后技能训练模式,将电子装配和电子测量仪表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机嵌入每个项目训练课题之中,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由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完成项目操作,达到规定的目标。让学生始终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理论时毫无兴趣等现象。
(4)从传统讲授式教学走向行动导向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完成岗前培训、技能培训鉴定。组织完成校内和实训基地学生中级电子产品维修工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操作训练项目和理论训练项目中采用了一些以往的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试题目,兼顾学生考工。
6.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电子技能实训课项目教学在实训室完成,保障课堂教学与实训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将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实现课程项目化、学习自主化、教学互动化、技能训练专业化。
1)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深度融合,建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和序化课程内容。
2)课程设置模块化。把电子技能与实训分为五大模块,分别为常用仪表的使用与操作模块、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模块、焊接工艺知识与焊接技能模块、电子整机装配工艺模块、电子整机调试技术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例如《电子整机装配》每周六节课,三至五周为一个阶段完成一个教学模块,同一模块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由一位教师主讲。
3)教材与资料一体化。结合教学实际,自编讲义,作暂用教材,然后,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编写出“宽基础、活模块、精专业”的教材和资料。
4)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一体化。能力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实行过程控制,采用等级评价制,具体考核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完成能够体现若干项操作技能水平的工件,或调试、维修、故障诊断,同时解答与技能考核相关的理论问题,对考核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独立解决,从而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5)定期开展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比赛,评选设计制作小明星,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6)在校园和周边社区开展小家电维修服务,为同学们和居民提供了方便,锻炼了自已的组织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提升了学校知名度,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7)教学管理一体化。由专业教师兼管专业教室,使专业教师与专业教学设施“零距离”接触,激发专业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热情,方便教科研活动,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
8)选取了有代表性几个模块项目完成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高二学生学工电子制作培训,在学工教学中加以推广。
9)师生各类技能竞赛成绩较往年突出。近年来,学校参与各级技能大赛的学生数量、工种较以前增加,成绩也是稳步提升,在今年的全国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青岛市参赛,在电工电子组比赛中,取得了两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其中电子产品装配项目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
7.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技能实训课教学中采取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有用的,但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实施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师资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使学生的行为掌控在教师的视野之下。
2)对教学条件的要求。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实验实习场所和设备一般应该具备,最好是实际的东西,没有实际东西,教具、模型或仿真软件必须具备。
3)对教材的要求。目前符合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现成教材很少,需要组织人力、物力编制校本教材。
4)对教学进度的要求。“项目教学法”主要以学生工作为主,进度往往很慢,难于控制。
5)对班级人数的要求。人数太多教师指导起来不方便,实验设备数量也要求多,资金和管理不太容易。
8.结束语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电子技能实训课项目教学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总的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在实验阶段也发现了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改进,使电子技能实训课真正起到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学生们能够学得自己想学的感兴趣的课程。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才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韦立.项目教学法对中职电子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思考[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
关键词:计算机实训课;误区;实效
21世纪是全球化的竞争世纪。为让我们的学生在迈出职高校门的时候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中职学校往往注重开设一定课时的实训课。目前我校的专业课中,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开设比例为3∶7,实训课已是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更大程度开设各种提高学生技能的实训课,更大程度通过实训课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一直是各职业学校进行各种努力和改革的目标。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发现,由于世俗教育观念的干涉,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计算机实训课程设置随市场的变动,使我们的计算机实训课存在不少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误区一:实训课中重技能轻品德
有人说:21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是全球化的竞争世纪,却忘了21世纪是人的世纪。没错,这是来自社会的呼声。教育家司锡龄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还取决于他的能力和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与一个人的品德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知识×能力×工作态度。这个道理很简单,即使一个人知识很多,能力很强,但他的工作态度是“0”,什么也不干,那他的贡献只能是“0”。目前,我们的实训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抱着以技能为本的原则,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这种重技能轻品德现象存在的原因,可以说是多重的。第一,来自我们的教育系统。每年都有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比的是技能,拼的是技能,这样使老师心中的教学天平自然而然地倾向于技能。第二,来自我们对学生的考核标准。每年学生都要参加技能等级考试,通过技能考级来衡量学生在校所学情况。第三,来自学生家长。他们对学生、学校以技能为重的要求更是持续攀高,已形成一种公众心理导向,这样使我们老师心中的教学天平彻底倒向了技能。
而我们的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恰恰相反。暑假期间我们走访了一些企业,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组数据。用人单位对职高学生就业能力需求的调研结果:岗位素质要求——工作态度认真、有责任感,占全部调查岗位的百分比100%;岗位素质要求——实践经验与能力,占全部调查岗位的百分比90%。可以看出,用人单位不再盲目追求学生的个人技能水平,而更加重视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让学生懂得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面对这种“窘境”,我们老师该如何驾驭好实训课中对品德的培养,如何重视把品德教育贯穿于实训中,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实训中通过感知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而养成现代企业需要的各种职业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误区二:追求课堂模式多样化,技能落实成空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法,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我总结了一下,新的教学方法不下20种,有游戏法、探索法、任务驱动法、情景设定法、问题悬念法等。那么,大胆地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有错吗?没错,错就在追求过了头。在一次计算机技能教学大比武中,某个老师一节课中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有游戏法、任务驱动法、情景设定法。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个个兴致盎然。课后,有个学生问另外一个学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什么的呀?”另外一个学生笑了笑:“不知道。”一句“不知道”,埋没了这位老师所有的功劳。教无定法,但作为职高的老师,不能片面地优化课堂的环境,我们需要的是有较强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全部教学模式必须围绕帮助学生“学”而展开,实而不虚。
误区三:课程设置太丰富、太时髦,学生所学知识使用率较低
以上两个误区,可以说是我们老师自身原因造成的话。那么,第三个误区在设置计算机实训课程这方面,主要和学校息息相关。职业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紧跟这个时展的目标,会构思各种综合性的课程来进行教学。这种行为有错吗?没错。但这种盲目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学无所用。比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目前很热门的动画实训课,有用吗?没用,因为在我们当地连家动漫企业都没有。而对于他们来言,只要掌握过硬的计算机硬件知识以及对个人电脑硬件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独立完成硬件的组装、单个硬件的更换,通晓各种硬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就行了。我们的职业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课程的设置讲究的是适销对路。职高的计算机课程不需要花哨,需要的是一种实效,一种能融合市场、适合用人单位的实效。
关键词:实训课;教学方法;实训流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10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18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各类专业课的教学在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机械类、土木水利类专业实训课教学,积累了一些浅薄的经验,下面谈一下我在专业实训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严格要求实训过程
(一)安全第一
凡是工科类的实训,不论是机械,还是电子、建筑设备安装等,都涉及到机器和电的操作,其危险性显而易见。所以,在学生实训之前,教师应先强调学生的人身安全,时刻抓紧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要求学生在实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项目的安全操作规程,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践操作。
(二)大胆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动力”,实训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实训课教师要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实训的重要目标,从实训课的课前准备、实施过程到实训结束后的交流反馈,都要突出学生这个主体,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创新、去试验,在摸索和试验中体会创新的快乐。
(三)精讲多练
中职学校各类的专业课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既是理论课授课教师,同时又是本专业实训项目的实训指导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转换角色。实训课的主要目标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因此实训课的讲述部分虽然必不可少,但时间应控制在整个课时的四分之一以内,做到精讲多练,让大部分时间用在技能训练上。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让学生掌握技能,才能反过来验证理论指导的正确性,才能在学会的基础上创造、创新。
(四)及时反馈
同一实训项目,由于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的个体差异,实训作品之间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让学生在实训结束后及时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从其他作品中得到启发,以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是提高学生操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师也应适时对学生的实训作品进行具体的量化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实训教学有别于理论课,我在工科实训课方面的做法是采用“作业导学+自主课堂+评价反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课前前置作业
课前精心预设导学提纲为前置作业,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彰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实现“先学后教(导)、以学定教”的教改理念。考虑到当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在引导的基础上,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与展示。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则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应用,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岗位能力。
(二)课堂重点示范
课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完成后现场交流。教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个性的问题,为学生后续实训任务扫清障碍。实操部分重在“做中教”,教师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要领,重点内容边做边给学生讲解,突出“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
(三)课后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是为了让学生达到课后反思提高的目的。依照评价体系对各小组实训成果量化评价,同时对个性、共性的问题反馈并探讨解决的方案,优化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计实训流程
一堂完整的实训课一般应有四个环节。
(一)下达实训任务
(二)教师示范操作
(三)学生实操训练
学生的操作应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分组实训法。如在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楼宇智能化、工程测量项目中,把学生分成2至3人一个小组,组内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2.单独实训法。如在焊工实训中,根据实训内容,把实训分为几个步骤,做完一步,教师评价指导后,再进行下一步训练。这样循序渐进,可将复杂的实训项目分解为简单的几个部分,降低了学生实训的难度,便于学生接受。
3.互评实训法。如在cad实训课中,让学生个人练习,遇到难题可举手询问,教师巡回个别指导,然后让学生互评对方作品,面对面挑问题、找方案。
4.互换实训法。如《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项目PLC控制电路部分的实训,学生个人完成一个步骤操作后,应两两交换工位,检查其安装、布线是否正确。
5.集中讲评法。如钳工实训中,可在学生作品全部完成后,集中所有学生作品,并按照作品评分标准加以评价。
(四)课后及时小结
1.对整个实训过程做出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小结本实训项目的操作要点。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实训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要取决于实训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是否科学、规范。这就要求实训教师尽量在保证现有的实训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提高实训课堂效率。实训课程内容和时间的设置,要遵照科学的规律,全面考虑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整合形成的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要突出重点技能训练。
论文摘要:加强和完善高等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课教学体系改革,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的新任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课教学是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从适应时展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实训塞地和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型,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学工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994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2000年,又提出并实施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这两个计划(工程)所立项目覆盖了本科教育的各个学科专业,极大地促进了各学科专业层面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问题的微观研究,出版了一批研究报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些报告在对本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历史回顾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似乎都对应试教学培养目标提出了批评意见,并提出了新实训课教学的培养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也是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把国际经济与易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界定为: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视野开阔且受到较严格的对外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运用外语从事外贸业务,并且有能力向经济学相关学科领域拓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WwW.133229.coM目前,新实训课教学在高等学校本科培养中的中心地位,已经普遍形成共识,但是必须看到,实践教学是一项不同于理论教学的活动,它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类专业,从适应时代和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建立合适的实训基地和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贸易实务本科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以国际贸易合同内容为基础、以签订合同及履行合同的业务操作为轴心,以模拟实践教学为手段,以外贸出口具体业务的模拟操作为目标。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外贸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增强外贸业务的感性认识,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实务与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外贸实习平台软件教学,使学生在网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能很快地熟练运用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让学生在实训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和吸收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为将来步人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1.院校自建模式。院校自建实训基地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在这种模式里,实训基地由院校自己投资建设、由学院自己管理,院校自建国际贸易实训室的最大好处是一次性投人,使用周期长,便于管理,不用求人,实训室使用频率高,受训对象多。但是,院校自建实训室也有一些缺点。由于实训是通过软件模拟国际贸易的流程,扮演贸易中的各方当事人,而外贸软件只能实现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与表格晋录、转换,没有业务流程操作的实务要求,没有具体的外贸产品生产跟单形态。因此,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还有较大的差距。
2.校企共建模式。按照双方合作的密切程度.校企共建的国际贸易实训基地可分为两种。第一,浅层次的合作。企业只是院校的实训场所,院校以付费的形式安排学生实训,或者企业通过院校获得廉价劳动力。近年来,由于外贸公司纷纷改制为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而学生给外贸公司带来收益的能力尚暂时欠缺,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外贸公司接受学生实习的意愿明显不足。同时,从2000年开始,高等院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而与此同时各外贸公司为提高经济效益,人员不断精减,办公场地相对缩小,因此,各外贸公司也不具备大量接受学生实训的能力。此外。外贸公司出于保守商业机密的需要,重要的外贸业务一般也不让学生参与。在一些外贸公司,因为责任风险的明确划分,甚至连一些简单的外贸业务,例如制作单据、发送e一mail等,公司员工都不敢放手让学生做,学生到这类外贸公司实习,形式意义已大于实际意义[3]。第二,深层次的合作。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参与到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并按照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而院校则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和人才输送等,为企业带来实惠。这种合作模式相对于前一种来讲,具有稳同性和长效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大经贸的经济环境下,实训基地的建设并非要局限在传统的外贸公司,一些生产性企业或者外资零售企业都可以作为实训基地,如沃尔玛企业,它既有国内零售业务,又有跨国采购业务。与这样的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深人了解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技巧,熟悉外资零售企业在采购、配送等各个环节的运作方法。
3.院、校联建实训基地模式
院校联建实训基地一般是两所甚至更多院校根据资源共享、成本分担等方式,联合共建的实训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各院校在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在这种模式下,往往要求合作院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合作方案,包括如何去建设和管理实训基地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和效益最大化。这一模式的最大挑战是实训基地建成之后对它的运营管理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实训基地的生存与运营效率问题。科学的管理方法还是应该运用市场运作的方法,比如,由各个院校出资兴建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外贸企业,企业运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各个院校按照出资额多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学生的实习可以直接付费或者从出资额中抵减等,具体可根据公司成立时约定的条款确定。
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本科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所建立起来的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的框架和教学程序。模式通过教学内容的立体化、交互载体和呈现形式的立体化、应用服务的立体化,向师生提供全套的教学解决方案,借以发挥整体教学活动的作用及各要素内部的功能。
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运用电子教案、实务与实训
教材、网络课程、网络助学课件、因特网和局域网环境下的模拟实训平台、电子题库及考核管理系统等教学要素组件,实施立体化教学,以完整的要素手段进行人才共育。
国际贸易实务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目标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之间始终保持内在的统一性。
1.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的教学原则
以课前课中课后形成立体空间为原则,以教学要素配套组合为原则,形成各教学要素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相互支撑、集合发力、全天候运转的立体化体系和结构。
2.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的运行系统
(1)教学内容: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内容为基础,以进出口合同签订履行的业务操作程序为轴心,形成二元(理论知识体系和模拟实训)三块(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能力)的结构体系。理论单元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能力模块:一是对国际买卖条件的把握与运用;二是整个贸易过程的操作方法与技术;三是防范与处理贸易纠纷的能力。模拟实训采用两种环境和方式,一是传统情境模拟,二是网络环境模拟,使学生在仿真状态下展开业务活动并进行相关的意义构建。
(2)内容载体:教学大纲、实训大纲、edi模拟大纲、纸介质主教材、实训教材、教案、电子教案、业务情境范例、光盘、软盘、硬盘、网络课程。
(3)传输环境: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企业及市场、因特网、局域网、校园网。
(4)辅助教具:投影、图表、数据、单证实物、黑板、白板、录音、电视、电脑、计算机、电子助学课件。
(5)教学资源:教学素材库、惯例法规库、贸易案例库、贸易数据库、贸易网站库、经济论文库、自编试题库、自编案例库。
(6)教学手段。电子教案、实务与实训教材、网络课程、网络助学课件、三套int网和局域网环境下的模拟实训平台、电子题库及考核管理系统等。
(7)实施程序。模式规定了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使师生有序展开教学做活动,按步骤完成设定的任务。操作程序:讲授一阅读教材一体验范例一情境中的模拟操作及现场实训一当面或网络辅导、自测与评价一操作及知识点综合考核。
3.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的教学效果
多重组合的“教、学、做”手段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课前课中课后互为支撑,使学生获得全天候的充实和补偿;师生互动及学生自助辅导,可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生的问题;教材和课程的设计结构,使学生通过持续的情境模拟,获得业务岗位描述的操作技能。
4.实训课立体化教学体系模式的实施建议
考虑到国际贸易实务本科及实训课程在不同专业(或学科)的不同定位(导致出现的教学内容、重点、课时、教学条件和师生情况的差异),在运用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使用者应对可供选择的要素和手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组合(电子教案、电子题库管理系统、网络课程、网络资源以及不同版本的教材和模拟软件平台等),以体现对不同教学条件下的主动适应。可以对提供的电子教案进行适应性修改,在提供的两套情境范例的基础上提炼和编制新的范例,以提高针对当地外经贸特点的适应度。在全国多所学校开通“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训平台”的情况下,各相关学校的师生可以在因特网上进行校际混合的多角色的模拟仿真实训,使校际师生间展开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可以通过网络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络助学系统、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bbs等,直接进行教师间的互动沟通,以即时解决教师的现实问题。
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本科实训课教学的实施建议
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本科专业的实训基地可以有三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学校自身资源情况、招生情况、外围企业及外围院校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如果高等院校自身财力有限,那么,可以考虑院校联建的形式;如果高等院校实力较强,招生规模很大,那么,可以考虑自建和与企业共建两者并举的形式;如果高等院校地处外贸活动极为频繁、外贸人才极为短缺的地区,可以考虑校企共建的形式,尤其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计划到大纲再到指导书、从协调实践课程排序到技能考证、从理论型毕业论文选题到实践型毕业论文选题等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
1.实训课教学内容设置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课程实训之间的关系。先修课程和后修课程之间的实训内容应避免重复,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外贸函电、进出口单证、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实训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浪费了教学时间。在这个问题上,相关教师应该充分沟通,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安排。
2.实训课教学是综合实训与课程实训之间的关系
虽然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综合实训并不等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训。在综合实训中,以团队建设为中心,通过团队的形成、工作方法、沟通技能、时间管理等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包括角色扮演、案例引导、小组讨论等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宏观政策的敏感、商机捕捉、沟通谈判、纠纷处理等能力。
3.实训课教学应把实践能力培养与专业考证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强调专业考证的意义。一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某领域实际问题;二是对国际经济领域某些现象进行理论探讨,主要集中由此可见,学生选题虽然符合专业要求,但是进行理论探讨的比较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较少。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既是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将毕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毕业设计的素材,选题来源相对广泛,资料收集也比较容易,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强。所以,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创新知识,提高技能。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训课程;中专教学;电子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50-01
电子技术专业的电子实训课,是提高中专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实际动手经验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课程。中专学校通过实训教学,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本文研究中专电子技术专业的电子实训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电子实训课的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动力的基础。因此,在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提高中专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以及授课内容,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到MP3设备的装配时,教师可以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将MP3插上电源并且打开开关,然后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历届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勇于挑战。学生会尝试亲自动手制作电子作品,并与其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与实践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这样,教师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实训氛围,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电子实训讲授示范
在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对实训的内容进行精心讲解,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通过亲自示范,反复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同时,教师还应当预测实训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此加以讲解。具体来说,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讲清科学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及注意事项。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理解程度,力求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讲解时间一般占整个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便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亲手操作。这一系列的讲解,能使学生对实践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接下来,教师就要亲自操作和示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示范,还可以挑选一个学生,以教师口述、这个学生操作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要注意讲解的速度要足够慢,以便演示的同学能够正确地按步骤去操作。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细致地进行观察和记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进行演示和示范之后,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检验动手能力,这样能使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实训的关键点或者难点出现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提醒,要把技巧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革新电子实训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专电工电子专业实训教学也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自己则应该起到辅导和指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学生不仅要主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想法,发展自己的思维模式,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为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对实践步骤和操作流程有充分的了解,要通过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来提高同W们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例如,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选择实训项目,让学生通过思考与研究来选择实训设备,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训操作流程的安排,最后上交给实训教师。实训教师要对该实训项目的可操作性进行科学分析,评价该项目的优缺点,并对学生进行指导,保证实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操作时,教师可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原件的检查以及电路的连接等一系列操作,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实训项目完成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点评。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师还要通过一系列现代化教学元素来丰富实训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分析系统、模拟仿真等技术,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重视电工电子实训课。要结合所教授的课程特点,丰富实训方法,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示范讲解,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要通过实训课教学,将中专学生培养成具有实际动手经验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姚爽.电子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职业教育,2016(23).
【关键词】电子实训课;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技能拓展
1.与电打交道,安全是首要
安全是保证实训教学的重要前提,涉及到师生的人身安全,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安全教育必须警钟长鸣,要贯穿于整个学生实训,实习工作的全过程。因此本人认为要上好电子实训课的前提是先上好一堂精彩的安全教育课。一般的安全教育就是老师讲解一些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注意事项。这远不能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效果不是很明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大家来找茬”
我把电子实习方面的所有正确和错误的操作做成课件播放给学生看,并让学生找出其中错误的操作,并说出错误的原因和由此可能引发的后果。
1.2“知识抢答”
提问安全操作规程和触电急救小常识让学生回答,对于回答不出来的要着重讲解。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好多安全知识。
1.3“悲剧再现”
用多媒体真实、生动的再现一个个电子实训事故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事故的原因,并告诉学生发生危险时的急救措施。针对一个典型的事故案例,通过那触目惊心的画面,使学生在惊悸之余暗示自己在今后的实习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指导,规范操作。
2.用典型的课题调动和维持学生对电子实习课的兴趣
正确引导学生对电子实习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是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的最积极的方法之一。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知识的经验,比如:有些学生家中的功放不响了,自己找工具拆开,虽然没有维修好,但他已经大概了解功放的内部结构,对于电路板,基本元件也有一定的印象。所以,电子实习整体概念呈现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教学实践中,选择一种学生常见过的电子产品。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很多电子产品都非常熟悉,但这种熟悉只能停留在操作使用层面上,实习的第一节课将功放解剖开,将这个电器从元器件的选用、检测到按工艺流程装配成整机的过程进行介绍。让学生明确,在电子实习课中需要学习哪些基本技能,学习这些基本技能有什么用?即建立起整体的框架。比如:通过对分立OTL功放制作过程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电子实习整体概念,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基本任务―接下来的学习是完成这个功放的整机装配,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装配一个功放,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树立自信,对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3.以焊接贯穿整个基本技能训练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需要焊接。实习时就围绕着焊接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训练。比如焊接基本动作可以分为四步:电烙铁点入、焊丝切入、焊丝撤离、电烙铁撤离,一个焊点可在2-3秒内完成。对于操作步骤及要领,可以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学生操作共同完成,如果把焊接技能单独分开训练,找废旧电烙板来练习,长时间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失去兴趣, 也不利于基本技能的提高。
教学实践中,采取焊接训练为主线,要将功放整机装配的其他几项技能贯穿起来,在手工焊接实习过程中,可以逐步加入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路图识读和测绘等技能的训练。按焊接的难度递增顺序,一般焊接的训练从点开始,抓好焊点质量,过渡到元器件的定点定型焊接,元器件焊接之前要对元器件进行识别和检测,最后到电路的焊接,学习识读电路图,按工艺要求进行整机电路装配焊接,按照要求的参数对电路进行调试(分级调试、统调),如有故障应进行排故。这一过程中,功放整机装配为总体任务,将各项技能整合于这一总体任务下,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使整个实习训练难度呈一个阶梯的形式递增,最终完成整机装配,每个难度等级的训练都可以用循序渐进的任务来刺激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习训练效率。
4.通过电路改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
电路改进是指学生为实现某种功能而将已知功能的电路设计制作成另外一种新功能电路,包括原理图设计、装配图设计、工艺设计、元器件的选用、焊接、调试,即进行电路的创新制作。 创新需要通过借鉴、模仿,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原电路改进成具有某种功能的电路制作可以分成六个阶段:
(1)绘出原理图、装配图及元器件,完成电路制作。
(2)结合原理图,学生修改装配图或用万能板自己设计装配图,完成电路制作。这一阶段主要是锻炼学生识图的能力,电子实习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自己设计装配图。
(3)提出新功能,让学生为OTL功放设计一直流稳压电源,要求能调到功放所需直流电压值,设计原理图,装配图,完成电路制作。 稳压电源和功放都是电子线路教材中重要的章节,因此对简单的稳压电源设计,如串联可调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对学生来说难度适中。
(4)将稳压电源和OTL功放两个电路分级调试,然后统调,借此加深学生对调试过程的理解。
(5)提出新功能,如将两只功放管用一个集成块来代替,如LM386(LM386在教科书上有介绍),电路将如何改进,学生设计电路原理图、装配图、完成电路制作。
(6)此电路的扩展性很强,学生完成的作品可以保留作为电子测量课的课题,它的调试测量分静态和动态,基本上在安装时已进行了静态调试如中点电位,在电子测量课中可以增加其它内容比如在静态调试中加入整机电流的测量。动态调试可以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一定幅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及幅度,求放大倍数,画增益曲线等,从而验证教科书上的理论。
这六个阶段,以模仿为起点,对电路的修改、调整、补充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实践。后两个阶段可能有许多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通过集体力量来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
5.与时俱进,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向学生展示电子装配方面的前沿知识
(1)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音频功放模块发展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即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同学们通常接触到的,尤其是集成电路是现在市场上的主打产品,通过视频让学生看到功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功放的发展,也代表了整个电子产品领域的发展。
(2)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拓展一些电子装配领域的前沿知识:一般学校的实习课题都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课本的课题,因此很难跟市场上的具体产品接轨。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实习经费和实习条件的限制也不可能让学生装配一些比较前沿的元件。但这并不是教育的初衷,实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早的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比如贴片元件的发展和应用,自动波峰焊接技术、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等。
6.结束语
以上是本人多年在电工电子实训课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就如何调动并维持学生对电工电子实训课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电子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谈了自己一些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钳工操作实训; 教学过程; 探究
一个成功的实训教学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操作,还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组织这一过程,是决定钳工操作实训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一个完整的钳工实训教学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和目标都必须合理把握。
一、实训课前的精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实训教师,实训前应指导学生写出实训报告,包括明确本次实训的目标任务、技术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实训材料和工具及设备、人员分工。实训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应采取的应急预案。
实训材料的准备:每一次实训课前,实训教师应列出实训材料清单,包括仪器仪表和工具,按清单准备好各种材料,做到有条不紊,为实训打下基础。对实训的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应做到合理搭配,即根据平时对学生性格、爱好以及动手能力的掌握情况,使每一个小组实训时能够团结合作,做到动手能力强的能带好动手能力差的,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果。
二、重视学生生产安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生开始培训时先进行准备教育,主要内容是尊师教育、安全操作教育、文明操作教育、生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习方法教育,打扫车间卫生训练、工量具摆放训练。通过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精讲与示范,明确实训要点
精讲是指课题讲解要抓重点、抓难点、抓弱点,工艺分析清晰、透彻,做到精而不散。具体四个方面:首先讲清本次实训的目的要求,其次讲清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然后讲清实训的方示步骤,最后讲清关键操作技能和技巧、安全事项,引导学生在实训中树立认真、刻苦、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掌握提高实训效率的方法。钳工实训中最忌盲目操作,如果学生对所加工的课题不是十分了解的话是做不好的,但是,光靠学生自主理解课题往往会产生偏差,导致在加工中出现错误,所以,作为实训教师在课题加工之前一定要帮助学生充分读懂图纸,讲明每个课题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尺寸、形位、配合,为学生一一分析,清楚加工步骤和解决“为什么这样做”这个问题,工艺上的充分准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示范是指老师为学生做的示范操作。这是体现教师作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讲解以后,教师在进行示范演示,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一定再提醒全体学生注意并演示正确的操作和提出防止不良操作的方法。示范时分解动作可放慢节奏,让学生看清老师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为学生的模仿操作打下基础。必要时老师可运用事先设计好的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四、学生操作训练
这是钳工实训课的中心环节。要求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掌握新操作技能、提高操作熟练程度的关键所在。同时,培养学生对基本工件的工艺分析和工艺步骤编制能力,增强学生掌握工件加工方法和尺寸精度控制能力,逐步提高基本操作技能水平以及测量技术。
五、巡回指导,因材施教
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抓住重点,因材施教。 尽管学生听完了教师的讲解,观摩了教师的示范动作演示,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等原因,学生们在实习时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不规范的操作。比如,有的是由于思想上的原因,要么专业思想波动大,要么上课不专心听讲;有的是因为观摩示范动作时不够仔细;而有的则是动手能力确实不强造成的。所以,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抓住重点,对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指导,对个性的问题则需进行因人而异的个别指导。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往往会在某一操作环节上许多人都出现同样的问题,或者是操作难度大,大多数学生一时掌握不好。这时教师可把学生临时集中起来进一步讲解或演示,进行集体指导。另外,由于学生在智力、体力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掌握操作技能的速度和工作质量上各有不同,教师还需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指导。
六、归纳总结,不断提高
每次实训课结束前,实训教师要用5至10分钟的时间去总结本次实训课的情况。教师要着重总结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得到了解决,工件的加工是否达到了工艺要求等。教师可将在巡回指导中发现的典型实例根据教学的需要,剖析一个最佳或最劣的工件(或操作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操作实践到技术理论,从客观到主观,引导学生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主观努力和客观效果的关系,使学生在教师的典型分析下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个人的努力方向。在此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完成所要求的实训内容要进行必要的点评。教师应以激励、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思想,重点对本次实训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点名表扬,特别是对表现好的后进生。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切不可过于严肃、教条,尽量做到轻松、活跃、人性化,要把这个过程作为师生感情交流的平台,以促进下次实训教学。同时,应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避免学生今后出现类似的错误。这也是学生回顾总结当天实训内容的重要环节。
七、整理清扫实训工位
在点评结束后,指导教师应立即安排学生对实训设备和场地进行维护、整理和清扫。具体要求是学生在教师安排、监督下进行设备(钻床)的维护和保养,对工量具进行整理并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对场地进行清扫。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钳工操作实训的教学过程既有一般教学过程的共同点,又具有它本身的特点,认真研究并探索钳工操作实训教学过程的特点,对提高钳工操作教学的教学质量,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钳工技能训练(第四版)2005年出版
[2]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机械工程,2002(3)
一、引言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职业教学改革的核心,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依赖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为指导,主要内容是为企业培养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那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与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相吻合,这样的毕业生才可以尽快上岗,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用人需求达到零距离。因此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与管理在职业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实践课教学质量过程中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在专业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教具有限,只能部分学生参与操作,其他学生无事可做的情况。笔者尝试并探索结合五星级酒店管理标准将管理学中PDCA管理循环运用到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中餐服务》实训课教学管理过程中。PDCA循环管理法是由美国学者戴明首先提出的,又被称为“戴明环”(如图1所示)。
PDCA管理循环的基本内涵是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不断循环管理过程。通过不断的教学计划、实践、改进、反思、再实践,PDCA管理循环应用于专业实训课教学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专业实训课的课教学质量。以《中餐服务》实训课程为例,笔者将循环管理这样运用:
二、计划阶段(Plan)
(一)制定教学计划
教案的制定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实训课,在课前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针对每一堂课内容,备好教学计划。教师需注重课堂上的引导作用,计划的准备必须考虑专业课堂教学的程序,准备教学过程问题执行、检查和处理预案,更重要的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地位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针对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实训课设施设备有限的情况,必须充分做好分配计划,尤其是小组分配和分工及教具准备,需要提前准备,在实训课上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一位学生能动手参与操作,保证学生达到实践训练专业技能的目的。
教具准备计划是中餐服务课程中重点内容之一。以笔者所带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班为例,每班约四十多名学生,在中餐宴会摆台实训课上,实训室的中餐台可摆放六张,除了考虑教学内容外,如何安排和管理好学生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必须根据设备条件提前作好计划,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约7~8名学生,选出操作较好且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长,以便在操作n上协助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和促进操作顺利进行,这样有分工,有合作,也有监督,有利于课堂管理。
(二)制定学习计划
仅仅是老师有计划,学生如果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地学习是盲目而没有效果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制定计划。第一次上课就将一学期要学的内容大纲告知学生们,每次课后通知学生们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收集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对自己每一次课上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提前认识和了解,需要达到怎样的操作水平等作详尽计划,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执行阶段(Do):执行课堂教学计划,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
再好的课程设计都要通过每一堂课来实施和检验,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详细的实施方案。根据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努力做到“每一堂课都是精彩的一课、充实的一课”,才能保障专业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从而达到控制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目标。因而每一次课堂教学的质量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要使授课质量达最佳效果,教学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在课堂上完成,只有将教学计划切实地在课堂上实施才能达到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实践课前,笔者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先派一名小组长。课上笔者与学生们共同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后,引出新的课程内容,向学生讲解、示范中餐服务实训标准,引导学生思考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和细节问题,然后由小组长负责安排成员轮流操作。如中餐宴会服务中,斟倒酒水的服务操作练习,笔者会在课前安排小组准备好相关物品,按宴会标准要求,每围台十个位,每个小组准备十个位的水杯、红酒杯和白酒杯,足够十人位的酒水,小组长可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四人操作练习,四人协助准备工作,操作完成后,再交换训练。
课堂上,笔者首先让学生集中在操作室统一学习斟酒的基本知识,如宴会开餐前酒水、酒杯、酒具的准备,复习酒水的基本知识,再操作示范并讲解操作的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握酒瓶的方法、斟酒水时手的动作,斟酒的份量,行进过程中步伐的移动,等等。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训练,小组长协助老师安排和督促学生的操作,轮流练习。每位学生操作完成后需进行自我评价,小组成员再对操作者进行评讲,并通过教师在课前准备的《项目操作评分表》进行打分,最后教师再作总结性的点评,这样每位学生操作完成后都有评价、互相评价,最后小组成员全部完成,将评分表统一汇总,评出小组中操作最好的成员,在四个小组中进行竞赛。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达到预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检查阶段(Check):对学生操作细节及效果的检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专业实训课堂上要重视对每一位学生操作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包括对学生操作结果的点评和过程细节的点评。对学生操作效果的检查,笔者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来完成:首先操作过程完成后,自己对操作过程自我评价,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由学生们进行互评;第三,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第四,自己再观察别人操作中的优点并向他们学习,每一个环节都尽力做到全员参与。
仅仅是课上的评价还不够,课后需要反思。笔者按照课堂要求设计了操作报告,人手一册,要求学生在每一次上操作课后,认真填写《专业课操作报告》,包括四个部分:准备工作、操作标准和要求、自我评价及改进措施、同学互评及老师点评。课后完成《专业课操作报告》可以再次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还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操作技巧方法,并找到自己操作中的不足和思考改进的方法。教师认真检查操作报告,对于学生操作时的优点给予肯定,对不足的方面提出建议,多鼓励学生。操作报告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也会写出自己学习中的疑惑,老师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处理阶段(Action):反思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改进
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改进是处理阶段的重要环节。如有的学生在斟酒操作过程中,手势不对,需要立即指出并反复操作训练直到正确为止。一节课完成后,笔者会总结整堂课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来,并在下次课堂实践操作中强调注意,从而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同时进行反思: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还存在的不足是什么?下次课应该如何改进?如斟酒水时,学生斟完一杯酒水后,在抬起瓶口时不够果断及手势不对,往往将酒水留在瓶口,笔者必须在下一次课上专门强调这个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学生的操作动作达到职业标准为止。这又涉及到下一次课如何做计划了。PDCA管理循环又是新的开始了。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发展趋势
自从CAFTA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以每年20%的速度双向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55%。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和东盟贸易总额达到1052.20亿美元,同比增长4.9%,中国和东盟均可以从CAFTA中获得巨大利益创造无限商机,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发展需要人才
缺乏理论体系、专业结构不完善、人才分布不均匀、会展教育落后于会展产业,是当今会展业和会展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序的发展以及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为会展教育提出了要求,CAFTA需要什么样的会展人才。
笔者认为,从学历上看,既需要研究型的学术性研究生学历人才,也需要本科层次的人才,更需要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高职高专层次的人才。从会展管理角度看,不仅需要会展策划、维护、运营等方面的专业核心人才,而且也需要会展设计、翻译、旅游管理等支持型人才。在CAFTA背景下,结合北航北海学院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离线,将会展业需要的人才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会展核心人才。主要是指会展的组织策划、经营、运作等高级的管理型人才。他们在会展业中的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他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市场判断力和丰富的会展经验等,可以说是会展的中流砥柱,代表着会展水平的高低。
(二)会展辅人才。主要是指会展的计划、目标、宣传、公关、法律业务、物流运输等领域的人才,他们是微观层面上的工作,更具体、更细致。可以说,缺了他们,整个会展的推动可能会难以进行。
(三)会展支持性人才。主要是指在会展期间提供相关产品服务的人才,比如,翻译、导游、金融投资、餐饮娱乐等。他们可能没有以上两种人有核心竞争力,但是,会展的有序进行离不开这类人才,北航北海学院的会展实训课程主要就是针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为中国东盟博览会输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三、CAFTA背景下独立学院开设会展实训课程的作用
(一)CAFTA背景下独立学院开设会展实训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展服务工作是一项既需要服务人员具有耐心的工作,又是一项复杂多变的工作。独立学院开设会展实训课程,一方面,能够在实训过程中,让学生接触不同地域、民俗、信仰等方面的人,帮助学生提高意识,做到服务人员对客人要有最基本的礼节与待人以尊重,给参展的客人留下深刻印象,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另一方面,实训课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比如,耐心回答客人提出来的所有问题;能够迅速快捷的为客人找到帮助客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实训课程,能够让学生更早的感受企业与学校的不同,更早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CAFTA背景下独立学院开设会展实训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北航北海学院的会展实训课程中,教师们会针对餐饮服务行业的要求,安排学生掌握托盘、斟酒、餐巾折花等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再比如,问询服务、收银服务、客房的清扫与整理等;学生的形体训练,站、坐、蹲、手势等姿势和规范的服务用语等,帮助学生成为会展领域中高素质的支持性人才。
(三)CAFTA背景下独立学院开设会展实训课程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会展实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早的体验企业中的种种,积累工作经验等。在CAFTA的有序发展下,企业也需要有过实训经历的学生,同时,实训基地的建立,也为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坐讲座和现场教学提供了机会与场地。独立学院与企业之间也可以形成定向培养,不仅为学生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还帮助企业节约了培训时间和金钱,大大节省的培训成本。
四、CAFTA背景下独立学院会展实训课程所面临的挑战
在CAFTA大背景下的会展实训课程中,独立学院的会展教育是为CAFTA输送人才的主要手段,随着会展教育的蓬勃发展,会展实训课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暴露出大量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北航北海航空学院在日常的实训课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论述,笔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主要发现了以下三点问题:
(一)会展专业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目前,北航北海航空学院的会展专业的老师,大部分是以旅游管理、营销等相关专业转行到会展教育的,缺乏系统的会展理论与会展实训的操作经验。很多会展实训的课程体系都是根据旅游、管理、营销方面的专业课程探索设置的,缺乏完善、细致、具体的课程,更别提是针对CAFTA所设置的专门课程实训了,教师也没办法进行专业的课程实训讲解。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外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和报告,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案和师资团队。因此,会展专业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二)学生参与不强,没有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实训模式。会展实训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目的就是以学生掌握会展方面知识的专业技能,熟练的将这些技能运用的会展服务工作中去。但是,当下的会展实训课程主要是以教师的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过程,只能被动的接受会展知识。例如北航北海航空学院的会议服务实训课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会议服务相关要求和规范一一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比较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但是,作为会展实训课来说,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进行真正的实践操作,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被调动起来,只有单纯的将要求和流程形成思维的记忆。
(三)会展实训教育基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会展实训教育基地的建设是会展专业发展的必然要素,但是,目前,针对北航北海学院的会展实训基地主要是通过教室改造以及酒店实训室,开展会展实训的时候,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上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的感觉,再加上教育手段的单一,多媒体教学单一的将图片和要求展示出来,甚至会造成学生有一种厌倦的情绪,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或多的知识量是远远不适应CAFTA的发展的。
五、适应CAFTA的发展,创新会展实训课程教学新方法
(一)实践教学与案例式教学并用
独立学院学生在开展会展实训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教学,应用到会展实训当中去,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训课,培养学生的策划、创新、组织协调能力,积累学生的实训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夯实基础。
实训课教师可以结合CAFTA中的场景,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采取合理的措施。举一个简单而常见的例子,教师可以将实训课设置成展会的机动工作实训,让学生体验一下作为一个机动人员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当遇到某些参展人员的证件丢失,机动人员如何帮助参展人员补办证件,如何与后勤部门、制证部门相互协调,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用什么方式能最快速度地将遗失证件人员的证件重新补齐。可以设计在场人员,如脾气暴躁、心理不健全、故意刁难服务人员等状况,让学生学会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心态,顺利完成会展工作。
(二)加强会展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会展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会展专业的教育团队,强大的教育团队,是会展专业得以有序开展的有力保障。一方面,教师的选聘,我们可以从应届毕业的博士或者硕士研究生进行筛选,或者高薪聘请有经验的归国学者、华侨、会展行业内比较突出的教学学者等。利用他们的经验和带头作用,将我们学院的教育团队提升一个档次水平,为独立学院会展教育打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刚刚入职的新教师,可以采取岗前培训,要经历会展专业的技能考试、心理教育考试,在通过岗前培训技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巩固,初步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尽快熟悉独立学院会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尽早适应独立学院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三)校企合作完善会展实训教育基地
会展业的发展朝气蓬勃,作为从事会展教育的教育者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修建一座供会展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综合使用的综合性实训大楼,大楼内可以根据各个专业设置不同的实训室,如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CAFTA实训室、会务实训室、前台实训室、酒吧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接待服务实训室、形体训练实训室、礼仪实训室等等。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在实训室中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综合技能,能够尽早转换学生的身份。
实训大楼的建成离不开实训室的设备,作为校方,应当定期将实训设备进行更新,要与时俱进,硬件设施要适应会展的需求。比如,在CAFTA实训室,由于中国东盟博览会主办地是广西,北航北海学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校方可以应该安装“三通道柱面立体投影系统及虚拟现实平台”,通过三维立体投影技术,实现博览会现场虚拟,让学生在实训室中,身临其境的参与到东盟博览会的现场,教师们可以言传身教,让学生产生对会展服务的兴趣,有利于会展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