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时间:2022-11-15 11:5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职业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等职业教育

第1篇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社会认可度不高

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柱,受到家长及学生的热烈追捧。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却有点儿尴尬,虽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社会认可度却并不高。初中毕业生在面对继续接受教育选择时,如果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那么大多数人会选择普通高中,只有极少数家长和学生才会选择把职业教育作为继续学习的方式。对于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来说,职业教育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他们看来,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种较低层次的教育,相比较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存在升学途径狭窄、就业岗位工资低、晋升机会少等劣势。以上多种因素共同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偏低。

(二)毕业生就业难

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学生数量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巨大。但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却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多数企业表示急缺应用技术型人才。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协调。从企业方面来说,需要懂技术、会操作、适应性强、有发展后劲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然而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以学校已具备的相关实验室、设备和在岗教师的专业特征为依据,教学以理论为主。在这种情况下,院校虽然能够完成所开设课程的教学,但这种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及完成情况能否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能否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一切只能靠社会检验。当今社会需要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水平较高的人才,人们的关注点已由“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转向“高等院校能否提供高品质的教育”,这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院校发展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职业院校在教育经费、教学管理、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存在先天性的不足。职业院校大部分是由各类中等职业院校、成人院校转制或者升格而成,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办学模式和明确的办学特色,尤其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方面,盲目地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例如,在培养目标方面,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学校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与日后学生的就业关系不大,特别是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学校培养目标较为单一。从目前发展状况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仅有专科层次的,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还未建立。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用人单位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这将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适应性和服务性等特征,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充分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各种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最为直接,它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7月,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计1327所,每年招生人数达300余万人,在校生超过10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超过1500万技能型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500万人次。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存在着人才培养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相适应的问题。转型,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由数量级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重新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探索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同时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指出: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坚持开放合作,广泛吸纳外部各种有效经验和做法,实现从粗放规模型向有特色、有质量的内涵型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促进产教融合,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办学标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提高学生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使职业教育目标由工具性向人本性方向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时,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融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更好地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受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种低层次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去当工人,而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则是管理层人才;再加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偏向选择高学历的应聘者,长此以往,造成人们对学历和文凭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甚至过分崇拜,高学历、文凭被人们认为是好就业的必要条件,更加恶化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排斥,阻碍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是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型的劳动者,对具有创新性和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除了对学历的基本要求以外,对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要引导社会逐步形成“大人才观”,改变过去“唯学历论”的观念,提高技能型人才在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地位。教育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协调社会中的各种有效资源,在社会中营造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氛围,消除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劳动环境、社会保障与晋升空间等方面的差距,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2.创新教育教学机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适应实际工作、具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特点的角度来说,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想改变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状况,就需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学生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到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形成专业体系和教学改革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面向市场,办好优势专业,调整改造与需求不对接的专业。建立产业技术颈部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安排技术和实训课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推动教学方法改革,运用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从业兴趣,发挥企业办学的作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校企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

3.明确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关于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原则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属于在高中阶段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其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用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是既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又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有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和突破,打破原有普通高等教育固化的专业性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建立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

第2篇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科研现状和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的内涵,其次,通过平衡计分卡评价法和可拓学的实践教学绩效实证评价两个角度讨论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研究,希望能够在相关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绩效;评价;维度

一、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的科研现状

平价教育绩效,是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高校普遍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兮析与测量组织或系统行为以及绩效的手段提供了一种绩效指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等构成了高等学校的教育绩效评价,是有关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研究。绩效评价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分配高等教育经费和资源、、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评价高校办学状况的重要手段。国内对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研究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了成熟的绩效评估方法,并包括了绩效评价的目的、原则、内容等,针对高校教育资源。国内对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研究没有针对高职教育园区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绩效评价体系,鲜有学者系统地提出对高职教育园区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大都基于高等学校这个微观层次。

二、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的内涵

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与成果影响所反映的绩效进行全方位评定的过程就是高等教育评价。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利于高等学校坚持科学定位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是对传统评估方式和类型的补充和完善,绩效评价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办学过程和产出等进行综合评价。高等职业教育的绩效评价与普通高等教育在绩效评价上存在着差别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可以归结为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高等职业教育绩效的活动过程,提出绩效改进方案和措施、划分绩效等级、对高等职业教育职能所产生的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评价,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包含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教育质量、教育能力和教育效率等方面的绩效评价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其手段是综合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系统科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

三、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基于平衡计分卡评价法为视角

在高职教育园区高职教育绩效评价过程中,可以运用平衡计分卡评价法建立高职教育园区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以学习与发展、内部流程、学生和利益相关者、财务等四个维度进行平衡计分卡评价法。

(一)学习与发展的维度

平衡计分卡评价法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运用新思路、新技术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手段。并且,强调学习与发展是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动力,将组织是否具有持续发展力和创新力作为绩效评价的潜在因素。学习和成长维度涵盖三个方面,第一,构建开放学习平台。增进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全方位和多元化培养师生的能力和兴趣,开展网络资源共享,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第二,组织建设。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建立长效考核、监管机制,制定一套完备的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第三,教职员工的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做好工作计划、沟通、协调和服务,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管理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把教、取得的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师和科研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进修发表学术专著或者学术论文等作为能力评价的主要指标。

(二)内部流程的维度

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战略目标的内部流程,把改善内部流程作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绩效最有力的驱动因素和流程支撑,实现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使用平衡计分卡评价法这种绩效评价工具。对高等职业教育开展绩效评价,在内部流程层面,有三个方面内容。首先,实施“双证书”(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第二开展校企合作。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开展工学结合,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第三,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发挥特色专业优势,提高学科建设和创新能力,通过政策扶持,加强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的建设,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三)学生和利益相关的维度

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包括家长、企业和社会公众等)是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客户的两个层次。一方面,用人单位、家长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学生就业情况和学校知名度等都是衡量的重要指标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率、考试通过率、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等都是衡量的重要指标,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学生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主体。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引入,是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就业需求,提高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认可,从实际出发,是充分分析了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家长、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期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

(四)财务维度

捐赠收入、其他单位的资助、学生缴纳的学费和委培单位的委培费和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拨款和教育经费投入等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收入。为了杜绝浪费现象发生,合理规划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收入和支出,制定合理的财务指标对高等职业教育财务状况进行有序监督和管理。从营利性教育收入、控制成本和共享资源、政策性拨款和教育经费投入等三个方面对财务目标从进行评价。政策性拨款和教育经费投入在财务目标的评价指标中起着关键作用,用于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收人来源。W生缴纳的学费和委培单位承担的委培费需要合理使用,要进行成本核算,是教育成本的补充。在控制成本和共享资源方面,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共享教育资源,适当降低教学成,对教学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源、实训基地等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要进行成本控制。争取国家和地方的科研经费资助,拿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鼓励教师、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改善办学条件,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资金支持办学,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高等职业教育绩效评价――基于可拓学的实践教学绩效实证评价视角

(一)创新

高素质的形成,实践是根本、思考是关键、学习是基础,同时还应当注重创新能力的造就,创新精神的培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根本。大学生在校的创新素质的重点指向具有三个方面,第一,将知识重新组合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第二对知识再认、再现的探索能力。第三学生创新意识。

(二)智育

智育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知识,这一过程是任何说教和灌输都不能替代的。实践是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实践教学是获得默会知识的唯一手段,实践便于巩固和深化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实践教学是学生了解职业和了解自己与职业的匹配度的最直接和最有效途径,实践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心智技能依靠实践教学内化和升华,操作技能是通过实践教学柬完成的,感知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借助实践教学加以实现的,人们通常把技能划分为感知技能、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是学生理性的、正确的职业态度形成的必经过程,可能会因为了解而进一步增强对职业的热爱,可能学生会因为了解而要求改弦更张,对自己是否适合这一类职业和这类职业是否有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有切身体会。

(三)德育

首先,实践教学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结协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其次,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感性的题材,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2012,(7):1821

[2][美]罗伯特・卡普兰.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刘俊勇,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第3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体系、制度乃至模式已初步建立。但随着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合作问题日益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福建与台湾有着独特的“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优势。因此,福建的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抢抓机遇,先行先试,与台湾高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增进了解,共创双赢,开创了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一)交流研讨在海峡两岸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中,福建充当了先行先试的重要角色。随着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呈现出日益开放与多元的格局,呈现出合作不断升温的良好态势。2007年12月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107所职业院校的校长和教育界知名人士出席了本次论坛。2008年11月首届海峡两岸职业教育研讨会在厦门召开,140多位职业教育专家学者就“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共赢”中心议题展开了研讨。2009年4月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展览会在厦门举行,览会上两岸10多所高校共签订了多个有实质意义的教育交流合作办学协议。2010年6月在厦门市举行了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暨创新成果展,本次活动共邀请了59所高校(其湾高校23所),800多名师生参加。2013年12月在福州举行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暨创新成果展,海峡两岸共有55所高校和548名师生参加。

(二)合作办学大陆于200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后,福建居于对台的前沿,在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上进行了先行先试,通过开课、办班、合办专业、合办学校等主要方式进行办学合作。从2009年起,福建省实施了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经福建省教育厅审核通过,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院校牵手台湾院校,联合培养海西主导产业及台资企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该项目采取“校-校-企”和“分段对接”形式培养高职人才,并让大陆的台资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零距离对接。

(三)互派学生福建是大陆最早开展闽台教育交流的省份之一。2008年以来,闽台教育合作不断升温,对台教育合作已成为福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亮点。2009年秋季,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十四所高校选派200名学生赴台湾高校进行为期一年学习。这是福建省高校在内地率先成批次选派学生赴台湾高校学习。2010年秋季,福建省再次选派闽江学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27所高校的300名学生赴台湾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随后,闽台双方互派学生呈常态化趋势。2013年5月3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明确,2013年台湾科技院校二年制学士班将在福建、广东招生955人,被录取的学生学习期满,经考核成绩及格者,由就读的台湾学校授予学士学位,并发给证书。

二、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困境

目前,福建与台湾在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现状来看,主要还停留在互派学生、联合培养学生和课程合作等层面,主要是因受制度上的限制、合作机制上的不完善及合作办学上呈现的不对等性等因素的影响。

(一)制度闽台高等教育合作的历史虽已有三十多年,但是直到目前两岸尚未对高等教育互动的相关规范签署共同协议,近年来福建就推动和加强闽台教育交流合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但多属单边政策,还缺乏共同认可。目前,开展闽台高职院校交流与合作还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在交流合作的层面上不论是学生交流、教师交流还是高校间的合作主要是以民间交流为主。特别是由于过去沿袭下来的大量限制性政策和措施,以及岛内政治因素的干扰,导致了两岸法规政策的严重不对称,如台湾立法机构2010年8月通过的“陆生三法”修正案,也是有限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大专院校就读和承认大陆41所高校的学历。这无疑直接影响到闽台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

(二)合作机制不完善目前,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呈现出整体规模逐渐扩大、模式多元并存的发展状况,但是仍然存在着交流领域不平衡、政策措施不对等、交流规模不对称等现象。特别是两岸教育合作尚未签署框架协议、建立合作机制,这已经成为制约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向前发展的瓶颈。就福建而言,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虽与台湾的有关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存在“重形式、轻落实”的现象,合作的项目名目繁多,但缺乏相应的统筹与管理等。这严重影响着闽台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深度。

(三)合作交流的不对等性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政策上大陆方面向台湾单向开放,交流上请进台湾方面的多,走出去的少。如在资源共享方面,福建各高职院校聘请台湾高职院校教师来闽授课的积极性高,而台湾的有关院校聘请福建教师赴台授课的少;在合作办学的主体方面,福建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包括公立和私立的)都参与到与台湾有关院校的合作中,反观台湾方面目前主要是私立的高校参与合作,公立的高校参与的很少。

三、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对策

目前,福建与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合作的规模与层次还不够深入,还受到来自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差异、政策层面以及双方对教育市场保护等方面的制约。因此,要进一步扩宽合作的空间和提升合作的水平,就必须规范合作的制度、创新合作的模式、完善合作的机制以及推进合作的对等化,从而实现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

(一)规范合作的制度近年来,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合作办学的实践看,有关法律与政策的制定仍显缓慢和不够健全,因此,加强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法制化建设,规范合作的各项制度,对促进闽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在闽台职业教育合作的法制化建设方面,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2008年10月出台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意见》,2009年7月出台了《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10年3月出台了《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2010年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通知》等。但现有的这些政策和法规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需要。所以,闽台双方应加快制定双方在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上的有关政策、条例和实施办法。如《福建省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闽台合作办学实施细则》等。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闽台双方高职院校在招生、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二)创新合作的模式创新合作模式,实现闽台两岸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重大突破与出发点。当前,闽台双方在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上最高层次和最综合性的龙头项目,就是福建省于2009年起实施的“校-校-企”项目。所以,闽台双方应全面推广和深化“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今后,闽台两岸还应通过建立健全专业课程互认、学分和学位互认、互设分校等机制,进一步创新联合办学模式,扩大合作办学的范围。成立闽台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协调机构和质量评估机构,处理和协调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闽台高职院校合作的质量。随着闽台双方交往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双方教育科研的合作也应进一步深化,可设立专门机构,协调开展闽台高职教育科研合作的相关事宜。

(三)完善合作的机制目前,闽台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所以,应建立闽台高职院校合作组织,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扩大合作领域、吸纳更多的高职院校参与合作,完善合作的平台,如校长联席会议制度、院校协作会、海峡两岸教育论坛、教师培养计划、学生交流计划等。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合作办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及推广,创建职业院校与台企合作示范性实训基地。积极推进闽台高职院校教师互聘机制常态化。加强闽台高职院校课题研究合作,如合作研究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合作研究企业生产、管理上的课题等,从而推动闽台高职院校的整体科研水平。

第4篇

1.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师资建设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协调发展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高职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15%,目前政府公办高职院校该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仅为12.7%,尚未能达标,民办高职院校的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就更低于政府公办高职院校。现行教师聘任制度、评价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制度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一线教师中存在着学历结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亟待提高的情况。

2.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直接要求。同时,强调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需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制度,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这一政策的落实还不够,课程与教材体系职业化特点还不明晰。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1.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落实和见效

第一,要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思想。高职教育的定位应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的特色之处,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势,发挥长处。第二,要加强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特殊的目标定位,才能据此高屋建瓴地研究和探索具有高等职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实现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制定与市场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文件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根据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以销定产”,为市场培育“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据此,笔者学校总结长期办学经验,提出了“贴近基层、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的办学宗旨,着重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比例为1:1,编制理论标准和技能标准、编写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的教材、注重实习基地建设,大大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2.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独特的,也是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和策划者,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努力的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需要融理论、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要鼓励支持现有的教师参与产学结合、实践培训、校企合作等,提高现有师资的“双师型”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关键,和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风严谨、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3。从职称结构来讲,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团队中占比越大对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从年龄层次来讲,中青年教师年富力强,是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力量;专任教师群体越大,教师队伍稳定性越好,兼职教师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加快基于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及教学改革

第5篇

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地方性与行业性体现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实质是发展的目的上,体现在办学的责任主体性和地方行业的差异性上。技术技能性特色,就是职业教育要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这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决定性,劳动力市场自身的不确定性上。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于有一定水平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也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然而如何培养出能满足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目前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现实问题。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教高〔2006〕16号提出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决定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就是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举措,围绕着高等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

从以上内容分析我国现在职业教育具有市场需要的急迫性的特点,同时国家也非常重视,关于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的工作,国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一般为三年,如何利用这三年时间培养合格的人才,各个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都是采用“2+1”或者“2.5+0.5”,即两年在读一年顶岗实习或两年半在读半年顶岗实习。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是在校期间加强理论学习和课间实习,顶岗实习期间进行综合的实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技能水平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是好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好顶岗实习工作,顶岗实习需要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实践,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工作岗位的安排。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选择顶岗实习的岗位,然而现实当中,往往不能按学生学习的计划选择岗位。这样在高等职业教育当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实是我们教育当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如何弥补,各个高等职业学校都在想不同的办法。这里提出一些确实可行的方法,希望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职业教育的重点是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学生的技能训练分三种形式:①在校期间的课间实习。这部分主要是课堂实践,上完课了就上课内容进行实践,一般时间短,但针对性很强,对于学生了解新学习的理论知识很有帮助。在教学中技术方法比较成熟。②在校期间的综合实习。

在校综合实习是针对于某一门课程或某个专业的某个专业技能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模拟实际生产内容,一般实习时间为几周时间,对于学生了解行业生产很有帮助,能使得学生的生产技能有很大提高。③顶岗实习。这个是整个实践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通过真正的生产实践,使得学生充分的掌握实践技能。通过这三方面的实践技能训练,理论上能使得学生很好的掌握实践技能,然而刚才提到过在最贴近生产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实习内容不是由需要而定,而是由单位的工作内容而定,这样就不能很好的满足实习的目的。如何弥补这些缺陷,这里提出第四种技能训练的方法:单位和学校联合建设以生产和教学为一体的实验室或者实训场地。这种方法有不少学校有所实践,但很多都是拘于形式,真正把这种方法的特点发挥出来的寥寥无几,关键在于学校和单位都没有把这种方法的优势发挥出来,使得用人单位和学校、学生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里就这种实习模式的特点做以阐述。首先,以用人单位为核心,建立实习实训实验室,把用人单位正在使用的软硬件设施引进到实验室,用人单位派遣技术员对学生定期进行培训,比如假期或者周末,培训内容可以视单位的需求而定,因为是在假期或者周末进行培训,不影响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培训的对象主要为学生,可以以自愿、单位选拔为条件。这样,对于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对于学校而言,学校负责提供实习场地,用人单位培训学生,可以完成一部分实践教学内容,这些实践教学内容更接近于生产,接近于社会,是一些学生工作以后马上能接触的东西,而且实践内容是跟随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真正做到了市场导向性,这些是我们现在很多职业学校所不具备的教育条件。同时可以给学校节约一部分办学成本。

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学习更多学校里学习不到的生产技能,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以后的一个就业渠道,通过培训使得学生不但了解了生产实习的过程,加强了技能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为以后就业提供一个参考依据。这样的培养模式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指导培训的人员和实习用的一些设备,看上去条件比较高,然后在这后面也有很多的利益空间。第一,用人单位可以使用学校的场地进行自己的人员培训;第二,用人单位可以对学生从入校就开始培训,培训的过程中进行考核,最终可以有条件性的进行人才培养,选拔适合自己的优秀人才;第三,通过学校这个免费的场地和免费的人力,可以承担部分单位的工作,这部分工作可以由培训过程中比较优秀的学生来完成,即方便了单位提高了效益,同时达到了培养学生的目标;第四,可以提高用人单位在学生当中的知名度,使得大多学生了解到自己单位使用设备的情况等。我们国家对于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没有从法律角度做出一些规定和约束,所以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都不愿意接受学生进行实习。因为这一方面的培训成本太高,所以很多学校也没有条件去很好的完成这项实习工作。刚才介绍的这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模式,从教学成本和教育效果来说都比较适合我国现在职业教育的现状。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鑫雅图测绘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尝试这一种合作模式。

公司负责在学校投资实践教学的设备和培训人员,实验室的所有环境完全模拟实际单位情况,学校负责提供实验室和其他培训场所,利用假期和周末,对于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学生包括所有在校的相关专业学生,首先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对于愿意培训的学生无偿进行培训,通过考核选取里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再进行深入培训,直至这些学生到达一定的技能水平,到这个阶段,单位就可以通过假期或者课余时间委托学校和学生承担一定的生产项目,从而锻炼了教师,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学生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了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水平,使得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要成功实现这样一种校企合作的效果,也需要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积极努力,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我们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快,但是和很多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较,教育模式还不完善。这就需要各个职业教育的院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和行业单位相联系,最大限度的做好职业教育中的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军 冀念芬 工作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6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性复合人才

近年来,职业院校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学校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实践操作,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在专业建设、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获得很多荣誉。

一、树立为社会服务意识,紧贴企业生产发展

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随着国家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互联网、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具有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日益加剧,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就必须紧紧围服务社会这个宗旨,密切联系企业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当前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大纲等方面需要改革创新,因该紧跟市场、服务市场。要牢固树立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观念,适应体制转换对学校带来的影响,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市场、适应市场,积极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着力培养学生的技能。

近几年来,社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也不断挖掘办学潜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存量和优势,着眼于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相接合,“传、帮、带”,教学上下结合的立体办学模式,以及质量求稳,发展求活的策略,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种层次的技术型和实用型技能人才。

1.对准岗位设专业,加强需求调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深入到各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同时,通过在不同企业工作的学生反馈所学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度等信息,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托社会需求,不断开发新的专业。以岗位技能要求设专业的目标,要紧跟市场合理灵活开设专业的模式。同时根据学生的生源地、录取成绩、性格差异较大等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也作较大突破,除了采用常规教学外,还大胆尝试新媒体教学、行为引导新型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法。校内实习基地方面,尝试性的使用灵活的互教互学的“师徒制”方法,使学生优势互补,并要求学生带着生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参加实习学习,学员们学以致用,解决了许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难题,让毕业生都能找到合适自己岗位的工作。

3.增加设备投入,创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的实习条件。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饭碗”教育,就是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它必须要以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线,解决好技能培训、实习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民办职业学校的经费也捉襟见肘。尽管如此,我们并没有忽视职业教育的真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加强岗位能力培养。不断的更新教学设备硬件及软件,使实训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职教团队

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使培养对象获得进入社会前必须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而这种技能的习得,除了要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外,还必须要有过硬技能的教师进行指导。教学的硬件可以通过用钱在短时间内买到,而过硬的教师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培养。为此,我们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开阔教师眼界。要加强和国内外大型企“校企”联合办学,在合作期间,要培养大量的教师。为了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保持稳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国内外(职业教育较好的)合作机构,把教师们送去各大型企业培训、进修,到国外培训。使他们开阔了眼界、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距离。

2.积极参加各种大赛,促进教师提高水平。提高教师的技能,每年都要主办各种不同的职工技能大赛。这既是我们了解企业需求的好机会,又是我们要求教师提高技能的好时机。

3.积极参与企业实习,提升教师技能水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是以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积极安排教师参与企业实习,如参与企业的数控机床改造、见习企业的工段长、车间主任、现场工艺员等,使教师们在掌握企业岗位需求的同时提升了指导学生必要的技能。

4.对专业教师进行“双师型资格”、“双师等级”资格认定。学校要开展名师工程建设,坚持每学期评出名师,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在师德、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教研能力、协作精神、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素质全面提高,以确保教师在教学、实训质量。

第7篇

1.低水平运行由来已久

高职教育自1998年开始大规模扩招,当时的办学的基础条件并不具备,有的只是在中专技校的基础上换块牌子,师资也是内部挖潜,或者是东拼西凑。在生源方面不断降低录取的标准,甚至出现了抢夺生源现象,质量根本无法保障。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所限,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众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对初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金融危机过后,国际形势急转直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同样面临困难,企业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了主流认知,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有了质的改变,高职教育明显滞后,表现为极不适应。

2.高职教育的方向偏移

高中毕业生选择高职院校本来是市场经济的需求,后来逐渐演变成学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这与严酷的社会现实关系密切。高职生的招生是在普通高校录取后开始,被视为“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就业后的待遇较低,而且被热门的机关公务员招聘拒之门外。

3.专业特色尚不明显

我们从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可以看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高学历的人才似乎并不缺乏,许多学士硕士都在委曲求全地寻找基础性工作,这些岗位却是高职教育的强项。在企业看来学历只是作为学习能力的考察,职业能力才是最关键的。我们高职院校的专业设计雷同,热门专业扎堆,并不适合高职生就业。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使用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本身就是舍本逐末,既不能抢夺本科硕士生的饭碗,也把自己的特色丧失已尽,最终得不偿失。

4.实践不足导致就业压力

在社会的需求中,有理论知识和有实践能力是对高职生的基本要求,而且更看重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单凭学历教育和短期的实习很难解决,必须在走出校门之前就要有所历练,就职后应该很快就能进入角色。虽然高职院校也有一定的实践课程,但是由于专业设计缺乏特色,专业不专是普遍现象,找到对口的企业也不容易。专业结构的失衡,使毕业生与行业、企业的粘合度降低,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积极性不高。虽然在就业上采取了诸如“学校推荐,学生自荐,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措施,但是企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毕业生有时先天不足,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重重。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1.控制高职办学规模,适应国际化需要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国际化要求,低层次的“伪专业”人才遭到抛弃,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适应市场全球化和产业发展国际分工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要控制和压缩办学规模,集中优势资源开发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专业。这就需要开拓视野,开发和利用先进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大力开拓高职毕业生海外就职渠道。

2.实施强专业战略

高职专业不适应职场的需要,主要问题是不能突出高职的专业特色,门类众多的专业具有独有性的不多。强专业,就是各高职院校不求“五脏俱全”,只争“唯我独尊”,不敢说天下第一,别无分店,也是专业设置首屈一指。同时,各高职院校还要和本地的经济状况和企业布局联系起来,在培养层次、学科特色、服务区域等方面正确定位,一两个强专业就会带动整体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形成正面的鲶鱼效应。

3.把实践第一的观念贯穿始终

高职院校要侧重于培养理论应用性人才,大张旗鼓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放在首位,充分利用科学实验、操作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锻炼平台,把工学结合的方针贯彻到底。

4.打通求学和就业之间的堰塞湖

高职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取决于实用和有用,有了独特、超强、唯一的专业特色,就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到高职教育中来,使学生学习和就业的路径更加开阔。这个瓶颈产生的原因来自院校和社会的对接不畅,解开这个死结同样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高职院校要十分重视产教结合,在确定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优势专业后,适时开发多项辅助课程,形成一专多能的专业结构,成为综合型的技能人才,创造出培养素质型、能力型、实用型人才的新机制。

三、结语

第8篇

一个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是成正比例的。河南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工作过程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以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大量的行业技术工人的需求,是加快发展、振兴河南的一个关键点。近年来河南省的职业教育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有了很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专业人才,推动了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同时河南省提出了振兴中原经济,实现中原经济崛起的战略,此战略的提出对河南省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河南省开始设立第一批的高职院校,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高职院校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为此后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1998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河南省的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的高职院校数量达到了58所,河南省的高职教育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河南省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职教育的提高。

二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在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社会普遍没有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把它作为我国产业机构升级必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来看待,因此职业院校在大家的心中形象很差、地位很低。再加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在高考录取中是最后一个批次,因此人们一直认为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差生才会上职业院校,是不得已的选择。

2现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不明显

目前,河南省有职业院校58所,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同质化程度很高。在专业设置上,一听说就业热点就盲目开设,没有考虑到自身条件,结果造成你有的专业我也有,你没有的专业我也没有,省内高职院校的生源竞争更加激烈。比如轨道交通专业,郑州的地铁项目得到国家的批复,郑州开始建设地铁。于是省内的各大职业院校都想借地铁项目分一杯羹,匆匆上马轨道交通专业。有些学校连任课教师都没有,只能开设一些和轨道交通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课程。结果造成学生不满意,影响学校后续招生工作。另外学生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没法快速融入工作岗位,也造成用人单位的不满。以上种种均是由河南省各职业院校忽视了职业教育区域性的特点,在开设专业时没有做好定位,没有根据河南省的省情和学院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专业。

3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根据河南省高职学生的就业率数据,我们不难看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对口就业率是很低的。因此高职院校也在不断的改革。为此各高职院校引进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只是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没有后续的实质工作开展。一方面,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组织,在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只是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只让学生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中,学校通常把教授学生技能的工作推给企业,在学校教育时,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到企业实习,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要专门派出教师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学院教师普遍都不愿意去一线,教师一般不会支持校企合作的真正开展。因此校企合作更大的只停留在合同阶段。

4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分为两类,一种是学校正式教师,另一种是企业聘请教师。河南省各职业院校正式教师多为研究性教师,实践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近几年学校开始尝试向校外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到学校教课的方法,但是收效甚微。一方面,学校能够给企业能手的报酬很少,希望企业能手能无偿的培训学生,这样企业能手来校讲课的热情自然不高。另一方面,企业技术能手在学校只能兼职上课,无法正式成为学院教师。企业的工作本就很辛苦忙碌,因此企业能手就更无法抽出时间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了。

5重视技能教育忽视素质教育

在一些高职院校,高校教师认为只要教会学生相应的专业技能就行了,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就可以忽视。高校甚至在课程设置上砍掉大量素质教育的课程,认为这些是没有用处的。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目前,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和自杀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是青少年对社会对家庭的认识偏颇造成的。技能教育教会了学生基本的求生技能,素质教育教会的是学生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过程。单纯的技能教育使得学生功利性很强,急功近利,只注重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一旦个人利益受损就会无法适从,做出一些不利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事情。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因此高职院校不能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三促进河南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1发挥政府的作用,改变群众观念

发展职业教育,转变群众观念很重要。在改变群众观念中,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应明确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工资都是令人敬佩的。职业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是德国。政府可以通过公众媒体向社会公众介绍德国职业教育在德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德国职业人才的社会平均工资、福利水平,吸引大家将目光聚焦到我国的职业教育上来。其次应努力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水平。河南省也可以借鉴上海、深圳的做法,通过向高技能人才提供当地户口和住房的优惠,吸引高技能人才。进而通过榜样的示范效应,鼓励大家关注职业教育,投身职业教育。最后,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在专业设置和办学质量上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监管力度,敦促高职院校务实办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口就业率,让学生和家长看到职业教育的优势,自觉选择职业教育。

2立足全省整合资源,推行“校校联合”

河南省是粮食大省,未来也将在粮食上大做文章,对粮食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人才需求缺口也较大。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考虑到河南省的省情,培养的人才大多向东南沿海流失,不利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在专业申报时,政府应引导高职院校向粮食方向倾斜,体现职业教育的区域性,为河南省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河南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追求“大而全”,专业数量很多,一些专业没有优势,根本就招不来学生,或者只招到很少的学生,专业无法真正开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政府应整合全省资源,推行“校校联合”。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郑州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都是河南省较好的职业院校,两所院校均开设有数控和旅游管理专业。从办学条件到办学历史我们都不难看到,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数控专业上具有比较优势,郑州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在旅游管理专业具备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自开设没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对社会来说是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两个院校可以采用“校校联合”的方法,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为县域发展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加大院校与企业的地域联系,改善校企合作模式

产业聚集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不二选择,为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政府在规划产业聚集区的时候要考虑到学校的因素,将产业聚集区设置在高校附近,这有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此外也可以在产业聚集区设置教学培训点,通过教学培训点来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为了解决企业在对学生培训时“留一手”的情况,可以通过订单教育的方式解决。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企业和学校的情况,共同设置专业课程,企业和院校共同组建教学队伍、共同培养学生,使学生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解决学生的对口就业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

4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吸引企业人才进入高校

第9篇

一、行业英语

行业英语又称专门用途英语(ESP)。随着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及经济的迅猛发展,英语成为最普及的交流工具,人们学习英语的目的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学习英语不再被看成仅仅是获得一种良好的教育,而且与职业、学业和就业相关的多种需求联系起来,由此,专门用途英语就应运而生了。

学习ESP可以一举两得:不仅学习了特定专业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式、文体风格,而且熟悉该专业的内在知识体系。它是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

二、英语分类方法

英语学习按照不同的主线,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1.两分法

以学习者的最终语言使用的目的和语言环境为主线:英语分为普通语言(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SP又可分为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EAP包括专业学术英语(ESAP)和一般学术英语(EGAP)。

2.三分法

以学科门类为主线:英语分为普通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SP可分为科技英语(EST)、商贸英语(EBE)和社科英语(ESS)。EST包括科技学术英语和科技职业英语。EBE包括商贸学术英语和商贸职业英语。ESS包括社科学术英语和社科专业英语。

三、一般英语和行业英语

1.两者联系

专门用途英语和一般用途英语都是建立在语言习得理论(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的基础上;适用于一般用途英语的教学原则同样适用专门用途英语;一般用途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基础;对于基础还不扎实的学生,学基础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不应在基本能力方面无休止地操练,应尽快进入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学习。

2.两者区别

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内容与专业和职业更为相关;ESP课程是为对口专业开设的、适用面较广的课程:科技英语、经贸谈判英语、计算机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技能课程:国际会议英语、报告陈述演示、科技论文写作、文献阅读与检索等。

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需求有所不同。

ESP教材不同,内容方面专业性不宜太强,语言上要有代表性,尤其专业方面的常用词汇和一般科技文章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

四、专门用途英语教授类型

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每个阶段都与语言习得理论或是语言学理论(linguistic theory)密切相关。

第一类型: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和句型练习(sentence pattern drill)

不同专业的英语在阐述问题时的语言风格是不一样的,例如:机械英语,人们常常用现在时态和被动语态来描述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和结构,很少变换时态;生物英语,由于人们要描述生物演变发展的过程,常常需要变换时态;商务英语,人们常用短句和祈使句。

第二类型:文本和修辞分析法(Text and Rhetoric Analysis)

建立在乔姆期基(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理论上:人的大脑里本身储存一个语言学习系统,能够理解语言。由于这种语言能力,人们可以理解无限数量的句子,辨认语法错误,理解模糊含义的句子。语言能力不同于语言行为(performance),潜在人体内部。语言学家试图通过各种训练来使得学生获得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第三类型:情景分析法(situation analysis)

让学生学会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如何作出适当的反应,不能只学词汇和语法,而是教会学生交际能力。因此应让学生处于不同情景中,学习相关的表达法。以情景分析法为理论基础的教材鼓励学生参加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各种语言情景,教学生使用与情景有关的表达方式。

第四类型:综合使用学习策略(study strategies)和语言技巧(linguistic skills)

教师应能判断学习者的语言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学习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某些需求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例如:推销员。推销员应该能读懂商业信函,在商品展销会上与客户交谈,向别人解释货物单。

综合上述四种英语学习类型,可以更加灵活地掌握并应用英语知识。

五、学生情况

英语专业学生不仅仅是想学习英语基本知识,而且对不同专业的英语知识也很感兴趣。ESP把基本英语知识和某个特殊用途连接起来,不断吸收时代的新信息,能够满足学生对其它专业知识的要求,受到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对于学习特定职业的学生,掌握好这一专业的英语更为重要。

六、师资情况

目前,外语教师对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缺乏更深、更全面的了解。许多开设ESP课程的高校授课教师大都面临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只会外语而没有专业。多数教师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沿用讲授基础英语的方法,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甚至迷失了自我。产生师资状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激励机制,难以产生动力。师资改善的办法:

上岗前接受正式的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培训。

“实战”经验。

目前最理想的授课教师是“英语专业出身+相关专业硕/博士学位+实践经验”的组合。

通过互联网获得最新资讯和案例。

与企业界人士、专业教师沟通交流。

第10篇

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从关注技能向关注发展转变

第一,相对于理论来说,技能是可以速成的,但学校将大量时间用于技能培养是不科学的;第二,企业的技术与装备总是处于变化中的,试图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人才对于绝大多数专业来说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第三,从人才自身的需求看,不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将导致失去生源市场;第四,从社会分工及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看,技能培训的最佳场所应该在企业的就业岗位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在关注技能培养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完备人格的人、一个能够愿意发展并会努力发展的人。

二、在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上,应从关注形式向关注实效转变

众所周知,教学有法又无定法。而在当前的高职教育界,试图推行某一教学模式或某一教学方法的现象愈演愈烈,从加拿大的CBE,到澳大利亚的TAFE,再到德国的双元制等,每当一种国外的职业教育理念被引入我国,就会迅速形成一种跟风的态势,并在持续一段时间后沉寂。如项目教学法,在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大获成功,或者说用了项目教学法,就容易被评为精品课程。但不争的事实是,精品课程并没有得到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使用率几乎为零。这种照搬某种模式或方法的做法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作秀,失去了改革的意义。项目教学法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每一门课程都试图运用项目教学法就不一定合理了。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直观、图文并茂的特点,但如果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内容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多此一举了。有少数学校甚至要求全体教师按照同一种方式或模式开展教学工作,这显然是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必将对人才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背离改革的目的。从哈佛公开课风靡全球中我们就应看到,没有多媒体、没有板书,主要靠语言与肢体活动一样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形式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或方法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高职教育改革应该积极吸取各种教学模式或方法的长处,以培养具备完整人格的会发展的职业人为目标,结合学校、课程及学生的特点,以研究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得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投入上,应从关注硬投入向关注软投入转变

一段时间以来,各高职院在校园及教学条件建设方面均有很大投入,特别是在实验实训条件方面更加突出,很多学校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这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使得教学改革得以持续推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高质量的高职教育仅靠硬件投入是不够的,高水平的师资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加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用于教师培训的投入相对不足,有的院校不仅不安排教师培训,甚至连教师出差都加以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规模发展过快,生师比过高,教师教学工作任务重,缺少自我提高的时间与精力。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办学的物质条件很差,没有大楼,有的都是临时搭建的茅草土坯房。但由于名师云集,艰苦奋斗,不但保持中国教育弦歌不辍,而且培养出众多杰出科学家,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世界一流水平大学,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曾经有过的唯一一所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大师者,学问胜人一筹,德行高人一等。在今后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必须不断加大教师的培养投入和文化建设投入,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高职教育大师,持续推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在评价方式上,应从关注绝对标准向关注相对标准转变

目前,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对教师的评价,均主要采用绝对标准考核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预设的标准或答案,对师生进行量化考核,通过分数高低划分等。如通过一张试卷,考60分就是合格,59分就是不合格。这种评价方法客观,比较好操作,工作量少,但容易产生考核结果与实际水平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可以通过技巧或突击获得好成绩。笔者从某一高职院获悉,该院每学期都会按照学院的考核办法进行教师考核工作,通过制订标准定量考核,按分数以3:4:3的比例将教师的教学质量区分为优秀、良好和及格及以下,经常因0.01分的差距而分列不同的等级,对此教师很有意见。同时,由于理化指标的科学性问题,少数教学效果好、道德风尚好、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其考核成绩并不一定好,而个别教学水平一般、偶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言行的教师却可以得到较好的考核成绩。这说明绝对标准考核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对标准考核法,应以被考核对象的比较为基础,互为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不强调客观标准,而关注学习者变化及运用所学的能力。以学生的学习评价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书报告或小论文来代替试卷,通过比较读书报告或论文来确定学习者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体做法是,以质量最好的论文或报告作为100分,其他学生的论文或报告与之比较而得分。这种考核办法能够调动被考核者的积极主动性,在被考核者之间形成竞争,有利于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高职教育在评价方式上,应该大力开展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相结合的探索,以使评价更加合理,用有效的评价推进优良学风的建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陆清 许强 单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11篇

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生产力水平的提 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中高级职业技术人 才,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次大好时机。 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决策者的视野,成为 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今天的社会 背景与黄炎培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人们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提高了,但是,黄炎 培早期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仍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当代背景:机遇与挑战并存战略与战术矛盾

  从1999年至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可以概括为两句话:机遇与挑战并存,战略与战术 矛盾。前者是指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非 常好,但需要我们克服的困难也很多,阻力也很 大;后者是指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 是正确的,但由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术措施 与之不配套,二者间存在许多矛盾之处,因此,困 难重重。

(1)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据 《中国教育统计资料(2005)》载,2005年全国高 职高专有1 091所,在校生713万人,分别占到全 国普通高校总数(1 792所)的61 %和普通高校在 校生的46%。在1 091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注册 为高职的有921所,占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半数以上,其他高专很多实际上都改为了高职。可 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己经占据了普通高等教育的 半壁江山。

从政策层面看,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政府决 策部门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2005年11月,全 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 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明确表示政府将把 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教育 发展的重点。此后,各省纷纷召开职业教育工作 会议,重新认识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 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此 外,教育部也明确提出,今后招生的増量指标,将 主要给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所以,高职学校数和 学生数还会继续増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 发展形势仍将继续看好。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 院校办学呈现出勃勃生机。今天,万人高职院校 己经比比皆是,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都办得非 常好,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率甚至比普通本科院 校还要高。因此,从整体来看,高等职业教育正处 于发展的大好时机。

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 教育也仍存在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首先,部分 学生宁愿放弃己被高职院校录取的机会,而选择 重新复读,一心要考普通本科。在内地的一些高 职院校,新生入学率只有70%甚至更低。此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己经入学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并 不安心于学习职业技术专业,而是一心想着“专升 本%以拿到本科文凭为首要目标。很多高职院校 也鼓励学生‘专升本”,并没有认识到学好职业技 术知识的特殊价值。这就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继续 发展提出了挑战,高等职业教育要取得进一步的 发展,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二)战略与战术矛盾

  从战略上来说,发展职业教育己经被写进了 我国的国家政策中,被提到了“加快人力资源开 发’、“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综合 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地位,这说明战略 上对高等职业教育己经高度重视。在2005年11 月9日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 决定》中,还提出具体的増长指标:十一五”期间 要培养1 100万高职生。也就是说,高职毕业生 将占到这五年高校毕业生的一半以上。此外,在 发展道路上,也明确了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 道路,尤其是强调要依靠企业,发挥行业的作用。 这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正确的方 向,将引导高职办学体制从主要依靠政府转移到 主要依靠行业和企业的道路上来。可以说,这些 战略都是正确的,依此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 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是,在战术上的政策措施与战略目标却并 不配套。

第一,“低投入,高收费”。政府对高职生的投 入远远低于对本科生的投入,而高职生的收费却 高于本科生。在一些省份,这两个差距甚至可以 以倍数来计算。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从而使高职院校不得不高收费。“低投入,高收 费”,己经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 素。

第二,“招生录取,先本后专’。高等职业教育 目前绝大多数都是在专科层次,我国的专科招生 一直都排在本科之后,本科三批录取完了才录专 科。而实际上,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是两种不同 类型的教育,并不是高低两个层次的教育。“先本 后专”这样的招生录取制度,将社会上重本轻专的 偏见制度化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阻 力。

第三,“录用人才,学历划线”。许多政府机关 和国营企业,招聘人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 生一律免谈,这也无形中强化了社会上重视本科 而轻视高职的偏见,影响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入 学选择。

第四,“院校地位,本正专副”。本科院校正厅 级,专科院校副厅级,即使是规模很小、办得很差 的本科院校,也总是“正”的;专科院校即使规模很 大、办得很好,也总是“副”的。这必然使许多高职 院校不安于专科地位,一心想要升格。

再者,专业设置是目录指导而非市场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满足各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为目的,其专业设置应该尽可能地与市场需求密 切对应。但现实是,一方面,意识到要依托行业和 企业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却又为高等 职业教育制定专业目录,要求高职院校按目录设 置专业。虽然专业目录是参考性的,但若要开设 人才市场所需的、但专业目录中却没有的专业,就必须提请备案。而许多地方主管部门,视备案为 批准。这无疑将影响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和为地方服务功能的发挥。凡此种种,都是由于 政策措施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不配 套,使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 人困惑的问题。

二、转变传统思想,改革战术措施

  战略目标是通过战术措施来实现的,如果战 术同战略不配套,甚至相矛盾,战略目标就会被架 空,难以实现。近代着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的职 业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解决上述问题不无启示。

中国的传统思想重学轻艺,强调“士为四民之 首V‘学而优则仕”,对于职业教育,则一直存鄙薄 之态。黄炎培在半个多世纪前曾感慨地说:习政 法所为事业,分利事业也,其趋之也如彼;农工生 利事业也,其弃之也如此——吾为此惧。” ?直到 今天,这种重致仕、轻四民,重学术、轻职业,重选 拔精英、轻实用人才的传统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且 有意无意地成为制定战术措施的指导思想,因而 也就会出现上述战略与战术矛盾的现象。

传统思想虽然根深蒂固,但并非不可改变。 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传统思想得以改变 的例子并不少见,黄炎培即是一例。黄炎培出生 于书香门第,考过秀才,中过举人,但后来他并没 有沿着读书做官的传统路子发展,而是大力宣扬 实用主义,走上了办职业教育的道路,提出“求学 必求当世必需之学,教人必教之为当世不可少之 人”③的实用主义口号,这与其所受的教育是很不 相同的。

从读书做官到实用主义、到职业教育、再到教 育救国,黄炎培思想的转变,正说明了传统思想也 可以改变。此外,民国初年职业学校之所以能取 得较大的发展,其实也并不是因为学生出来能当 官,而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能够养家 糊口。

上述事例表明,传统思想尽管根深蒂固,但制 度适时的改变也可以逐步地改变人的思想。今天 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必须采取措施,改革不配套的 战术措施,通过制度变革来改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

(一)改变“低投入,高收费”的政策高职收费比本科高,原本是在大众化初期不 得己而为之的举措。1999年高校扩招,并以扩 大高职招生为主,但由于财政有限,无法増加投 入,只好给出高收费政策,允许高职院校提高收费 标准。当时提出的理由实际上仍然是“分不够,钱 来凑”认为扩招进来的那些学生本来是考不上大 学的,现在给了他们一个上大学的机会,因此,要 求他们多出点钱似乎也合理。但在今天看来,这 一理由其实是难以成立的。“低投入,高收费”的 政策也只是一个权宜之策。时隔七八年后的今 天,这一政策仍没有改变,就显得很不合理了。

首先,高职学生所需的生均设备,并不比本科 生花费少。本科要建设实验室,固然要花很多钱 但高职院校要办好,也必须有实训场地和设备,这 些花费并不比本科实验室便宜。因此,不能仅根 据学校类型来拨款,而应该从学校办学需要出发, 调整投入比例。

其次,高职学生群体很难承担高收费。高职 学生很多是来自社会中下阶层,家庭条件较差,历 来如此。对他们高收费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 民初职业教育发展时,黄炎培深刻地认识到:职业 教育是为贫苦百姓解决生计问题的教育,因而收 费不宜高。他设立中华职业学校时,校址是选在 上海西南区,因为“上海之西南各区,民之贫苦无 业的,较他处为多”并确立了“应收寒素子弟求 学,费用务使减轻”的招生原则。?规定“工科甲种 生,免纳学费,宿费不收丫工科乙种生,学、膳、宿 费,一概免纳;商科生宿费不收”?。今天,职业教 育主要是社会中下阶层子弟入学的特点仍没有改 变,因此,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我国当前的“低 投入,高收费”的政策也应该改变。

改变“低投入,高收费”的政策,根据高等职业 教育办学特点和办学需要调整投入比例,降低收 费标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者的积极性,増强 高职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无疑是使高等职业教 育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所喜的是,这一 点己经在逐步改变。2005年11月9日的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规定:从2006年 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 般地区不低于20%己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 区不低于30%’。2006年各省召开的职业教育工 作会议都明确表示要増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情 况有所好转,但是还不能从制度上解决高职投入 不足的问题,还需要各方面继续努力。

(二)改变“先本后专”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先本后专”的招生制度也是传统重学轻术思 想的反映。这种思想认为,本科对应于“学”,受重 视,是高人一等的;专科对应于“术”,是比本科低 一层次的。据此,招生上应该先录取本科,再录取 专科。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是中国社会价值 取向的单一化,认为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只有 高下之分,而不承认其多样性。根据这一思想,人 才与人才之间的区别是才能的高低,可以通过考 试这一“选拔优秀人才”的工具区分出来;学校与 学校之间的区别也是层次高低之分,因而本科一 定就比专科高一等。这样,就只能按照考分的高 低先录取本科,再录取专科了。

这一思想之错误,恰恰在于事物不能以如此 单一的方式来测量和评价。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区 别并不是才能的高下,而是才情的差异,所谓“天 生我材必有用”。专科与本科院校的区别,也主要 是在人才培养类型上,而不是培养层次上。对于 前者,黄炎培旗帜鲜明地提出,职业教育是要“使 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 ?职业教育的 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乐 业”的方式,也就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才情,找到 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正是对人的能力多样性的深 刻认识。因此,他十分强调职业指导,认为这是职 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职业的各个不同,与 人的天性、天才、兴趣、环境的各个不同,替他分别 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当时的中华 职业教育社也根据这一思想,制成了七种职业心 理测量器,在学生入学的科目考试之外,对其进行 心理测验,以考察学生适合在什么方面发展。

以此观之,今天我们的招生考试制度,对高等 职业教育实在是非常不利。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 本科相比,是一种强调实践能力的教育,是另一种 类型的教育。它和普通本科对生源的要求是不同 的。因此,以单一的、全国统一的高考来决定这两 种类型教育对学生的选择,并不符合以人为本的 思想,必然无法使学生找到最适合其个性发展的 途径。何况目前的高考制度是以理论型本科的招 生标准来考试的,它根本无法考察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职业潜能,不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的 工具。因此,这一制度迟早要改变,只是这一改变 过程需要先经尝试,逐步推进。

同样,由于人的才性差异,在人才任用上我们 也不能简单地以学历划线,而应该根据岗位特点 来招聘人才,不拘学历,适者任用。

(三)改变专业设置方式,让学校依市场需求 自主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应依据什么来设置专业?是依据规 范了的专业目录,还是依据市场需要?这与高等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是密切相关的。与理论 型本科不同,高职院校不是根据学科而是依据行 业或岗位来设置专业,以培养的人才能满足工作 岗位需要为目的。行业或工作岗位变化是非常快 的,社会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工作岗位,一些老的 工作会逐渐消亡。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的学 校开始试办‘物业管理”专业,当时很多人都不知 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但是几年后,物业管理成 为了非常热门、就业非常好的一个专业,人才市场 变化之快可见一斑。

同时,职业的地区性很明显,一些地区特殊需 要的人才,也很难出现在全国性的、规范性的专业 目录中,如果一所高职院校,只能根据目录来设专 业,对于新事物的预测、特殊需求的调查无法转化 成实践,必然难以很好地应对市场需求,保证人才 培养的适销对路。因此,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 的管理,最重要的不是规范其专业设置,而是如何 促使学校做好市场调查。这些并不是我们今天的 新认识,在黄炎培创办中华职业学校的时候,他就 是这样做的。到今天,这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成功经验。

中华职业学校最初设置铁工、木工、珐琅和纽 扣四科。其中铁工和木工科的设置,是在学校自 己组织的调查和委托其他机构进行的同类调查的 对照中,确认当地人从事铁工和木工的最多,而设 置的。“列为统计,则以铁工为最多,次为小工,次 为小贩卖,又次为木工。小工与小贩卖,不足为固 定职业,自为以木工为次多数。”委托调查,“其结 果亦以木工为最多……亦以铁工占次多数”。?而 纽扣和珐琅科则是“通过对海关进口情况的实地 调查,发现珐琅、纽扣这两宗货物进口量特大,而 实际上这两种货物国内完全有能力生产”,⑩因而 设立了这两科,假如当时有‘专业目录”,必然不可 能设此两种。对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黄炎培 特别强调应满足社会需要:各种教育都应与社会 需要为出发点,职业教育尤应如此……以占所造 就人才是否能适应职业的环境,切合职业界的要 求。一?因此,他主张: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即办什 么职业学校。这一思想,对于今天仍有重要的价 值。

可见,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近代职 业教育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应该由院校在充分调查 的基础上自主设置专业。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有 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不必以统一的“专业目录”来 规范全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

三、发展: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数量増长上来 说,继续看好;从质量提高上说,则未可乐观。高 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要提高,需要解决好下列三个 基本问题: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是不是 “专升本”;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标准是理论, 是知识,还是技能;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是强调一 技之长,还是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一“专升本”?

笔者认为,当前不宜提倡“专升本”,也不宜一 刀切地限制‘专升本”。

首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质 量要求和办学层次会不断提高,这是必然规律。 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随着社会生产 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确实会不 断提高。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己经出现了从中职 向高职,从专科向本科甚至硕士层次的高位移现 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职业教育列为5B类, 5B类也是有本科和硕士层次的。比较我国两个 时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层次也能看出这一问题。 黄炎培所处时代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主要是初级 的,少量是中级的。今天,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大 量的是中职,但发展的重心正逐渐从中职转向高 职,以适应经济増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 变。因此,可以断定,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继续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仍会逐渐提高,出现本 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在一些高科技的职业和专业就己经需要四年制 的高等职业教育了。因此,不能一刀切地限制高 职院校‘专升本”。

那么,是不是所有高职院校都应该朝“升本” 的目标努力?由于职业技术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 次,职业技术人员也因工作性质和岗位需要的不 同,会有一定的分工,其所需要的教育程度也必然 不同。这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应该 发展为职业型本科,就如同今天虽然有了高职院 校,但我们仍需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样。以今 天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大量需要的还是 中专层次和大专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不是 所有高职院校都应该朝本科目标发展。

更重要的是,当前还不宜提倡高职院校“专升 本”,这是因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立体系尚未 建立,当前高职院校的升格,都只能走理论型本科 的路子,而不是职业型本科。这对职业人才培养 是十分不利的。一些办得很有特色的专科高校, 升格为本科后,很快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反而不 如专科办学时期发展得好了。因此,当前不宜提 倡“专升本”。对于那些确实有需要又办得有特色 的少量专业,如果允许其升本,则一定要坚持职业 教育特色,走职业型本科的路子。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次高峰期,虽然 没有“专升本”这样的问题,但职业教育家也注意 到了不同职业专业的培养差异。当年中华职业学 校采用的是一种多元学制的做法,即根据不同专 业的特点,使学习年限长短并存。在其所办专业 中,各科学制分别为:铁工科四年、木工科三年、珐 琅科与纽扣科二年、商科三年、职业师范科三年或 二年。一?这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提出了 一个新的思路,即是否可以尝试按专业而不是按 院校来确定学习年限。关于这一问题,还有待继 续探讨。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理论?知 识?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与教 学等不同于理论型的普通高等教育,因而衡量其 质量,不应以理论水平的高低为标准,而应以知 识、技能是否与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为标准。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安排中,对理论知识的传 授以够用为标准,最重要的环节是实习实训。因 为实习实训是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黄炎培 在举办职业教育时就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 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须 手脑并用。一?在中华职业学校的规定中,实习是 被放在首要地位的:生徒半日授课,半日工作,务 各种技能达于熟练;每周授业时间总数约计48小 时,授课24小时,实习24小时,但至必要时于休 息时间亦得课以实习。” 一?他对教育质量的理解 也是以能胜任工作岗位为标准,“学生修业期满仅 发修业证书,必须在工作单位实习一年,证明能胜 任所担任工作后再发予毕业证书。” 一?初级和中级 职业教育如此,高级职业教育就更应该如此。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 选聘问题。既然学生培养重视的是对知识、技能 的掌握与应用,因此,教师也应该具有相当的实践 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不应该是只懂理论的教师。 黄炎培办中华职业学校时对教师的延聘,更强调 教师的经验和动手能力。“凡职业学校欲聘专门 教师,如不易得学校教授与经验并重者,毋宁聘用 职业经验者,较之仅受学校教授者必差胜。”1用 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专业课程要强调双师型教师, 在双师型教师不可得的情况下,应着重聘用有职 业经验与动手能力的教师。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 养工作水平评估,是以普通本科院校的评估指标 为蓝本只是对其要求略作降低调整而来,没有较 好地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特殊性。比如其 对教师的评估指标,更多地强调青年教师中取得 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其以上学位者的比例等,这 些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导,尚待改善。

(三)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一技之长还是全面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行业文化;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对接机构;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1-0067-04

在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由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内涵提升的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已从重技能、重功利的岗位技术层面转变为关注人才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行业、企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准职业人”的方式,寻求学校、企业和职业人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路径。2004年4月2日,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市场需要人才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要与行业、企业开展互动与交融,将行业、企业的对职业要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融合,让人才在专业技能培养、人文知识熏陶和行业、企业文化感知中提升技能,塑造人格,培养具有实践性、行业性和社会适应性的高技能型人才。

一、行业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的。国内外学术界目前普遍认可的文化从广义层面是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层面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即价值观念、传统习惯、风土人情等。所以,一般认为行业文化是大致介于组织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与职业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该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1]行业文化是行业内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业道德规范。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价值观为基础和核心,包括行业使命、共同愿景、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整合体,是社会文化与行业建设、行业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思想导向和精神力量。[2]优秀的行业文化的形成可以起到 “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目的。行业文化的作用表现为:

(一)行业文化的凝聚功能。行业文化是行业长期积定的、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这种心态、习俗可以给人带来满足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可以把员工与行业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产生与行业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效果。

(二)行业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任何文化都是一种价值取向,行业企业通过行业文化把员工个人发展与行业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教育员工居安思危, 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 自觉树立为实现个人人生理想与行业企业目标的远大理想。

(三)行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当行业文化内化为员工的行为规范,能够让员工产生坚定的信念,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和使命,员工原意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实现行业的目标。

(四)行业文化的约束功能。行业有一套行业特色的管理手段和制度,这些有形的制度与行业企业传统中约定俗成的无形的、非传统的行为准则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行业氛围,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

(五)行业文化的辐射功能。行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既能影响、激励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又能为即将走向这一行业的人,甚至广大社会群众所了解、接受,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效融合行业文化,可以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提前从思想上、心理上感知到行业企业文化,行动上逐渐用、行业企业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学习态度与就业观念,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已步入注重内涵建设阶段,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据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对用人单位用人情况的反馈显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适应岗位需求,但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普遍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和应用的责任感,表现在吃苦耐劳精神不够,缺乏纪律意识、团队精神与奉献精神。造成这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对行业文化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行业文化底蕴。高等职业教育中引入行业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提前感知到行业文化,有利于学生提前实现从“学生”过渡到“员工”的得角色转变,进而更好地适应岗位文化要求,同时也利于实现个人职业成长,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二)有利于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首先,可以让高等职业院校安排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实现教师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参加实践的教师把行业管理理念、行业规章制度和相关行业文化引入课堂,按照行业企业要求,提前让学生感知行业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可以发挥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定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知名人士、技术能手参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指导学生综合实训,以及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让学生领略行业文化内涵,为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提供可能,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立足行业文化,服务行业”的办学宗旨。

(三)有利于培植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创办有个性特色的高职院校,是提高职业院校竞争力的首要之选。具有高等职院校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能让学校在众多高等职业院校竞争中脱颖而出。譬如,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院校打造以水文化为主导,提炼培育学院文化精神,形成“上善若水”的核心价值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发扬服务军工的光荣办学传统,培育和发挥以军工特色为核心的高职校园文化。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有利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个性鲜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管理者和师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能无形中深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有效融合的平台

(一)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对接机构

为便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工作,需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对接机构。成立由高等职业院校领导、专业课老师、行业协会的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指导、监督和组织实施文化融合活动的实施。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人才定位、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依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合理化建议。

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类别较多的客观情况下,为保证专业建设委员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设立应建立在专业群的基础上,以利于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合理化建议得到具体的落实。

(二)利用行业文化资源构建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1. 建立与行业企业生产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比较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校企合作模式、“2+1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选择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要有利于行业企业的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在与行业企业开展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融合中企业的负担,尽最大可能实现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如:陕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学期制改革,采用四学期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了更好适应行业企业的生产规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改变的不仅仅只是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变革,如教学内容的变化、考核方式的变化、学生管理的变化等。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利于实现行业文化的积极融合。

2 . 运用行业文化资源培育行业“双师型”教师

教学之根本在于教师。为适应高等职业院校教学需要,教育部曾启动“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培养胜任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老师。高等职业院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积极贯彻落实,但高等职业院校在衡量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唯一标准是行业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这种“职业资格证书”一般通过卷面考试就可以获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从课堂到课堂实现的,这种“双师型”教师手上有证书,事实无能力,其动手操作能力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行业企业一线的真正认知。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需要在生成实践的真实环境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才能锻炼成熟。[3]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利用与行业企业文化融合的契机,通过在企业设置“教师工作站”的方式,让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到行业企业去感受文化,然后再回到课堂上,把行业企业的道德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等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感知行业企业文化。

3. 利用行业文化资源营造校园行业文化氛围

行业文化的感知是全方位、持久的过程,通过营造行业文化氛围,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让行业文化成为“准职业人”的一种行为自觉。高等职业院校在行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中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校园中建设行业企业的标志性文化,如行业企业形象标志、行业企业的格言警句等;在管理中可以引进行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在精神文化层面,系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来给学生做讲座,条件允许可以设立行业企业冠名的奖学金,定期开张评奖和颁奖活动。同时,利用实习、实训的时机让学生深刻感知行业企业优秀的文化积淀,如,感知企业的礼仪文化、感知企业制度文化、感知企业的人文关怀和责任等。利用行业文化氛围的营造,达到感知行业企业文化的目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4. 运用行业文化资源打造校园社团活动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理念、口号,甚至标志。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已初具职业教育文化的雏形,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活动一直游离在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之间,社团文化与职业理想、职业精神、专业素养脱节,缺乏“精、气、神”。[4]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文化融合中,学生社团的形象设计要融合行业企业文化,在社团活动开展中,要能展现行业企业的价值取向,打造属于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自由的活动中,于无形之中汲取到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在文化融合中的桥梁作用。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融合行业文化融合的相关建议

(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融合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