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学好化学

如何学好化学

时间:2022-10-10 05:30: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学好化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学好化学

第1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以下谈几点学习化学的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在接触化学初期,学生会对化学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等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教师应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事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并从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抓好课前预习、听好每一节课

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告诉学生听好每堂课是学习功课的关键。在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老师讲课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功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具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认真观察、做好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上好实验课,做好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进行实验时,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环节,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并让学生做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如探寻一些物质的制备方法等。通过这一训练途径,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强化课后复习、督促完成作业

知识巩固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同时做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在完成每次作业的过程中,多思多问,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要重视阅读化学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中学化学与研究》、《中学生数理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

五、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第2篇

一、要明确学习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的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没学化学以前,学生对化学不甚了解,随着对化学了解的逐步深入,学生就会发现,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教师就要给学生贯穿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如介绍爱迪生发现钨丝的过程,若没有上千次的实验做基础,就没有钨丝的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做化学实验,加强锻炼,让学生为今后搞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上课前要预习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对将学的内容进行预先学习的一种自学活动。它可以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与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渴求欲望,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能认真听讲并且有重难点之分;可以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当前,有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没有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要我们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渴求性,那么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就能够主动地去预习新课程,并且会长期地坚持下去,这样下去,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有质的提高。

三、听好每节课

听课是学生掌握新内容的重要过程。上课时,教师首先要能调动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认真听讲,才能较快掌握新知识。而兴趣的激发要靠新课的导入,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内容。其次,要让学生都听好每节课,就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只有有课堂纪律作保障,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记录,也才能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的新知识,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做好笔记

学习化学,做好笔记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记是给自己做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而不是照抄老师黑板所写的内容。做笔记能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也能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对以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更便于查找,因此,笔记一定要做到层次分明。教师要给学生强调做笔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形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这对学好化学是非常重要的。

五、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化学书中有许多化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通过教师做演示实验,使学生学会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操作方法,如酒精灯如何熄灭、常见仪器的连接方法等,目的是使学生以后能较好地独立地完成学生实验。实验课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完成的、比较完整的实验教学。实验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观察能力的基本途径。

首先,课堂上要认真听课,仔细观察教师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直观的,实验中的变化现象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的记忆,但学生不能只盲目地看,而是一边看一边要认真思考,并强化记忆,这样才能明白实验原理并掌握相关的内容。所以,观察实验时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观察时还要做到仔细、全面。如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中有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和产物的颜色、状态,找出变化点,掌握反应的条件等,同时实验完成后,学生就会知道硫酸亚铁溶液是黄色的。

其次,必须让学生在上实验课前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在做实验时,要靠自己,不能靠别人,要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精力要高度集中,不能分心,也不能马虎大意,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并按照所做实验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做实验时要勤于思考,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要准确如实地记录下来,以便课后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六、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的过程,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前所记的东西会慢慢地遗忘,因此,为了加强记忆,教师应让学生经常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复习也要强调方法,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或和同学进行交流,但一定不能往后推,这样,就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七、按时完成作业

课后习题作业是对新内容的基础概念的总结和练习,若能高质量地完成课后练习,就证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刚学的新内容。因此,教师要强调做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学生做作业时一定要自己做,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要做到多思多问,不能留下任何疑点。

八、积极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巩固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科学性最强、距离生活衣、食、住、行最近的、实验性的自然学科。那么,如何学好化学就成为不得不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地区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学习很努力,但

是却没有成效,像这样的情况,往往就是学习方法不正确。所以,一定要为学生探究适合他们的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有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一、课前预习,有备无患

上新课的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要讲的内容。不要小看了课前预习,它对于上课接受新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铺垫作用。上课之前预习,一方面可以了解老师上课所要讲的内容,不至于对于老师上课前的前奏感到不知所云;另一方面,可以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能够抓住重点和难点,知道什么该记,什么不该记,不仅能够减轻一堂课的学习压力,还能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见,先预习、后听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课上认真,时刻准备

上课走神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的罪魁祸首。学生只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就会漏掉老师讲的内容,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无法知道老师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所以上课时一定要杜绝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样才能进步,才能提高化学成绩。

45分钟不长,但是要在45分钟内一直都全神贯注确实有点

困难,这就是为什么上课之前一定要预习了。想要避免上课走神的方法有很多:

1.充分发挥自己,表现自己

高中生正处在好胜心最强、最喜欢表现自己的时期。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利用自己的这个心理。让他们争取在课堂上多表现自己,而不是在其他打架逞强、衣着鲜艳等方面去表现自己,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多设疑,多让学生去思考,多给学困生机会,让他们站起来讲出自己的见解,让他们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与此同时,老师的言语和眼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他们的回答是否准确,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2.设定位置,时刻准备着

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教,所以不能够很好地因材施教。这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说是很不利的。大多数学困生蜷缩在自己的书桌后面,避免和老师的眼神有交集,希望老师千万不要看见,千万不要叫他回答问题。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准确地抓住对象,让每一颗想要逃脱的心都被抓回来。以后的课堂上,他们就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重要的位置,就是这节课老师一定会提问

他,一定要认真听课,时刻准备着,只有达到了这种效果,课堂上的每一个人才会打败“走神”。

三、课后复习,加强巩固

课上的45分钟是有限的,老师所要讲解的深度也是有限的。好多没有时间讲透彻的知识,就要靠学生课后复习,消化吸收,加强对课上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所学的知识升华。

第4篇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

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

4.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2)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脖和“多发脖,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4)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

5.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6.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7.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8.读化学课外读物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第5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定义;原理;反应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96-02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其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字、词、句、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而且概念是推理的根据,是了解的根底,是培育逻辑思想的必要条件。其概念是依据化学变化的景象、本质和现实高度概括出来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根底,是培育才能的一种重要手腕。因而,概念的教学在中学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几乎概念每节都有,概念是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的本质,在整个学习中起着指导作用,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初中生抽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讲清概念,学生加深对其理解在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提高化学概念的教与学呢?

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学生对概念的用词不当及对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从而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概念。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这关键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在纯净物的基础上分类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为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为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如在初中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是教学的重点,因为质量守恒定律不仅是教学的重点,而且贯穿于整个学习中,对于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讲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一定要强调内容中的“参加”、“质量总和”这关键词,因为有些反应可能加入的反应物没有全部参加反应,但进行计算时有些同学误认为全部反应,把加入的实际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就错了,还有,有些化学反应中会有气体产生,但实验时学生可能无法称量气体的质量,导致反应前后总质量不相等,误认为此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初中化学概念中常有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教师教学中应进行剖析、讲解,以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说明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限制);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说明溶剂的量是确定的);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说明了溶液的状态必须是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质量(说明溶解度是由单位的,而且是质量的单位)。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溶解度的含义。又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学生容易认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甚至同金属的导电性混淆在一起,导致学习中的误解。因此,教师在讲解电解质时,可将“电解质”概念剖析开来,强调能被称为电解质的物质应满足。(1)一定是化合物;(2)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导电性;(3)条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二者居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在教学中若将概念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的误解,又有抓住特征,使两个不同概念能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为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应在正面了解的基础上,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既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又能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可分析为:①同种元素里的粒子中质子数一定相同。②质子数相反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氖原子与水分子具有相反的质子数,但它不是同种元素。

四、研究内涵理清概念

第6篇

学校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这就要求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参与的能力,创造参与的机会。下面笔者就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化学教学过程中来,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1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挖掘学生参与的原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能生发学习热情,并能激发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必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1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

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

1.2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趣味实验的设计常有以下两种途径:(1)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2)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

1.3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

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铝热剂的反应火光四射,犹如钢花四溅……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2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参与的本领

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参与的本领。

2.1指导学生阅读

指导学生的阅读要做到: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给学生一个“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方法。

2.2启发学生思考

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中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答案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等。

2.3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在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后自然会提出:为什么有许多不同的现象,这些宏观现象与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的运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邻位间的讨论,再把电子为什么从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的关键性问题提到全班讨论,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

2.4引导学生总结

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如对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平衡状态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平衡的一般原理。

3 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究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应为学生创业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适当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另一方面,要重视实验习题的教学。因为实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实施,最后形成结论等几个阶段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学生对自己亲自设计方案并实施的实验操作更精确,观察更细致,参与的意识更强烈。更能有效地使他们的智力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4 指导学生学会联想

第7篇

一、化合价概念的历史演变

化合价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一个半世纪,随着人们对分子及分子结构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早期那种认为可用整数定量量度化学元素性质的化合价概念已经过时,化学家的注意力已转向用分子轨道理论来讨论化学键的本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化合价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化合价的提出、化合价概念的发展、化合价的电子理论阶段和分子轨道理论阶段。

二、化合价的学习困难分析

通过对化合价概念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阶段的化合价概念仅仅回答了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量关系。第二阶段则将化合价的数值与共价键数目或原子中未配对电子数目画上等号,从而使化合价这一起初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第三阶段,化合价的分子轨道理论为揭示化学键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说明用整数定量度量原子化合价的概念已经过时,对于奇数电子的分子、缺电子分子和夹心面包型分子中原子的化合价,必须用分子轨道理论来阐述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这不断变化的含义,让化合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导致了学生化合价学习的困难。

首先,从化合价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化合价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断在发生变化,而并不是我们现在教材中给出的化合价的含义,所以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了化合价概念之后,按照所学的化合价知识去判断其他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时,常常会遇到解释不通的时候,比如说四氧化三铁中铁的化合价、过氧化氢中氧的化合价。这样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化合价这个概念。

初三学生在学习化合价之前头脑中没有与“化合价”相连接的先行组织者,化合价知识很难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连接,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老师教给的口诀,这样学到的知识在练习应用中又频频出错,这对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化合价的学习更加困难。

其次,化合价如此复杂的发展史,对于很多的初中教师也是陌生的,教师在理解化合价时都不能给出其确切的含义,如果要传授给学生,讲到什么程度、怎样讲合适,这对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所以很多教师则干脆不讲,直接告诉学生一个“化合价记忆口诀”,学生们只会记住这些口诀,而对于化合价什么含义、怎么用,则是一塌糊涂。

三、解决化合价学习困难的教学建议

以上从化合价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初中化合价难学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概念,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化合价本质的理解

化合价的内容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强。鲁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很好地利用了化合价发展史,教材中在化合价之前先安排原子的构成、元素等章节,让学生先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分子的形成以及原子的八电子稳定结构等知识,学生初步具有了从微观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在“物质组成的表示”一节中提出了“化合价”概念。从教科书内容来看,教科书给出的“化合价”的解释处在了“化合价”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元素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是由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决定的。这样的编写顺序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对于化合价的教学可以从原子结构等微观入手,利用学生已知的“原子的稳定结构是最外层八个电子”,而大部分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没有达到八个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在相互化合时元素原子为了达到稳定结构,必然要得到或失去电子,所以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是元素的一种属性。学生在理解化合价本质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理解化合价的定义。

2.挖掘化学史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第8篇

化学固然有复杂性的一面,但是只要我们抓住化学学习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门功课是完全可以学好的。在此,笔者就想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学好中学化学。

一、要善于观察,于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化学

化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科学。这些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变化,离子变化,原子和核外电子的运动变化等现象。学习化学的主要任务就要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其中的规律,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使同学们知道和掌握,以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由物质构成的,许多生产和生活现象都是化学现象,要学好化学,就要认真观察周围存在的各种化学现象。

观察首先要广泛,全面。化学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这些同学往往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学习化学时,往往实物感较强,思路较宽,比较容易掌握化学现象和化学过程,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

观察要有针对性。同学们在广泛观察的基础上,应该重视观察与已学的知识有关的化学现象。

观察还必须目的明确。俗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看到的现象,不应专注它的好看与新奇,而是应当找出这些现象后所隐藏的化学原因、化学规律。

我们千万要忌讳对周围的一些现象漠不关心,不观察,不思考,这对学习化学是不利的。其实,化学上许多物质性质的发现和重大的发明都是源于观察的基础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著名的化学家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波以耳,因为有一回不小心将盐酸洒到紫罗兰花上,使花变红色,而引起他的注意,因而发明了石蕊试纸呢。揭开燃烧之谜的拉瓦锡,律师儿子的他原本要继承衣钵,但却被化学深深地吸引住,且他特别重视准确测量,实验数据化分析,因而了燃素说,发现氧气,而提出质量守恒定律,所以人称拉瓦锡为化学之父等等。过去一些同学进入中学后往往觉得化学越学越难,这和他们长期困于书本之中,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生活和现象,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恐怕不无关系。

二、要重视实验,勤于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化学规律

化学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化学规律的理解。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他说,要获得知识,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的,还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把知与行、脑与手结合起来。

中学阶段,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上老师将演示很多的实验,学生也将做许多分组实验。对这些实验,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明确实验的步骤。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认真实验,仔细纪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学习忌讳不重视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只凭主观臆断。这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大概”、“差不多”、“估计”等等这些词是不应出现在化学中的。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往往印象是比较深的。不依据实验,只凭主观臆断去学化学知识,这些知识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学们必然觉得这些化学概念与化学知识非常空洞与抽象,必然会觉得化学难学。

三、要勤于思考,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它的规律性很强,单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化学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句话正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勤于思考,首先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体的实际中加以培养和训练。每学过一种物质,要力图弄清:这种物质的什么性质?如何制取?有何结构特点?有什么和要用途?……每学过一类物质,要力图搞清:这类物质有何通性?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和其他类物质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做一道习题,要力图搞清:这题描述的是什么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如何?该用哪个规律去解题?……只要同学们能够改变“上课记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全忘记”的机械学习方法,摆脱“为交差而作业”的被动状态,克服做作业“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由“勤思”而“善思”,由“善思”而“善进”,不断提高我们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化学。

四、要善于总结,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化学规律理解清楚,切忌一知半解,模糊不清

各种化学变化总是伴有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形形的化学现象之中,它们联系密切又千变万化。因此,学习化学除了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外,也要学会总结,提纲挈领,把“厚书”变“薄”,又要学会能举一反三,联系到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会将“薄书”变“厚”。这样,将知识系统化,纲领化,就如同鱼网一样,收的拢,撒得开,张网撒一片,收网几条线。化学知识必然既然有序,条理分明。

化学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对所学的知识一切都模糊不清,各知识点混淆在一起,变成了一锅粥糊。遇到题目,觉得是这个知识点的,又觉得是那个知识点的,分不清楚,左右为难。现在有些同学觉得拿起题目无从下手,我想大概就在于不善小结,各知识点模糊不清的缘故吧。

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学好化学。

第9篇

关键词:高中 学困生 化学 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基本的兴趣,那么将课程学好也就无从说起。所谓的学困生,就是指学生的智力与感官均表现为正常,但他们学习的效率较低,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学标准的要求。在化学课中,学困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不浓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如果他们学不好化学,将直接影响高考与升学。因此,如何让每一位学困生对化学产生兴趣,乃至将化学学好,是化学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要想让学困生学好,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第一节课”的重要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教师能否将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上好尤为重要。因为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其化学底子比较薄,要是在第一节课教师对文本知识滔滔不绝,他们将很难消化,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就大打折扣,乃至对这一学期的化学课堂失去最基本的兴趣。我经过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发现,无论是学困生还是其他学习较好的学生,对于化学实验都十分好奇,更是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探索精神,因此,我认为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每一学期的第一节化学课,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第一节课转变为“实验展示课”,也就是说,通过各种化学实验中的神奇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所有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兴趣。比如在第一节课中,教师可用毛笔在纸板上写几个字并将纸板贴在黑板上,一些学生便感到十分纳闷,因为他们什么也没看见,而此时教师便向纸板喷一些“水”,纸板上立刻显现出几个红字,学生立刻被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教师接着再做几个小实验,学生的兴趣也就被推向了,对化学的兴趣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小魔术”激发出来了。

二、精心为学困生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

学困生感觉化学学起来非常吃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能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日积月累,不能理解的事物多了也就让他们的兴趣一点点地被“磨掉”。对于这样的教学难题,教师可以采用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的方式,选择一些较为常见的生活例子来做比喻,将抽象变为具体,帮助他们对知识进行理解与巩固。比如在讲到“摩尔体积”这节课的时候,一些学困生便对这抽象的概念不能理解,于是我转变观念,问道:“当几个人站在一起的时候,你们认为他们所占的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然后我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并向我反馈结果。其中一些学生认为与人的高矮胖瘦有关,也有一些学生认为与人的数目有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有关等等。当学生反馈信息之后我立即做出肯定与归纳:“你们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因为物质的体积与它内部微粒的大小、数量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不仅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也会兴趣大增,注意力也被吸引到了课堂之内。

三、从实际出发,确立适宜的学习目标

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师如果不能确立符合他们学习实际的目标,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变得更难。如果学习目标过低,他们会很容易就达成,不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就感,学习兴趣也就不能被激发出来;但是如果太高,学困生又很难达到的话,那么也将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学习化学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这都不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符合学困生的学习实际的目标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尝到一定的甜头,也能够逐渐地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感受化学这门课程的独特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每一位学困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不足,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定过高或过低的学习目标,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原则,彻底地激发自己学习的潜能。

四、让学生在实验中激发兴趣

在化学课程中,实验的作用不容小视,前面已经提到了在“第一节课”中以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这并不代表仅仅是第一节课需要进行实验,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一节课都可进行实验,或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或学生亲身参与实验的完成,总之,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一)做好演示实验

要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必须在每一次实验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在实验中规范自己的操作顺序与质量,让学生能够进行最直观的观察。特别是在有一定危险的化学实验中,教师更是要严格地进行实验操作。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实验中思维混乱,步骤紊乱,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更是让学生在演示实验中感觉茫然,甚至因为教师的操作不当而发生危险等等。

(二)以分组实验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更是要让学生能够身临其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因为在教师进行实验之后,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猛增,于是教师可以在此时让学生进行实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了。实际的做法是:教师在演示实验之后,向学生讲清实验的注意事项,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的小组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每一位学生都要明白自己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而且要严格遵守实验规则,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并记录下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效果,在自己的小组中对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最后向教师反馈实验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督促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实验,保证学生完成实验的质量,对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危险加以预防与控制,最后对学生的结果给予一定的评价。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困生能和学习好的学生一样将化学学好,教师不能因为他们是学困生而忽视他们,而是要以一颗公平心对待他们,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将化学这门学科真正地学好。

参考文献

[1]赵静.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才智,2012(15).

[2]张丙杰.谈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1(5) .

第10篇

【关键词】有效;高中化学;学习

一、改进方法,提高学习化学的记忆力

高中化学所包含的物质和化学反应更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更加丰富,学好高中化学,记忆是关键,如何科学牢固地记忆化学知识?本人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借鉴。

(1)集中记忆法。物质由元素组成,每种元素都有相应的化学符号,它们的质子数和质量数各不相同,为此,我们就需要对元素周期表中的内容进行集中记忆。此外,集中记忆还表现在学习金属性质时要对金属活泼性进行集中记忆,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要对各类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进行集中记忆,学习强酸制弱酸时要对各类酸碱的强弱进行集中记忆,学习盐类时要对溶解性规律进行集中记忆,学习酸碱指示剂时要对各种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进行集中记忆。为了加强对这些基础知识的集中记忆,可以将它们做成表格打印出来,然后贴在自己的书桌前面,每天看几遍,自然而然就会强化记忆的效果。

(2)分类记忆法。高中化学涉及的物质种类繁多,很多物质之间有相似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记忆。一是关于化学物质俗名记忆。纯碱、苏打、天然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食盐(NaCl),石灰石、大理石(CaCO3),干冰(CO2),氯仿(CHCl3),电石CaC2,甘油、丙三醇(C3H8O3)等等。二是关于物质颜色记忆。Fe(黑色),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粉末),Fe2O3(红棕色粉末)等等。三是关于化学反应现象记忆。铝片等金属与盐酸反应放热,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时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回复原色等等。将这些化学知识分类以后,我们可以通过晨读来强化对它们的记忆。

(3)联想记忆法。很多化学物质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可以通过联想进行记忆。比如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对钠相关的化学知识联想如下: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NaCl,然后从课本中找出这7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在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对硅相关的化学知识联想如下:SiSiO2H2SiO3Na2SiO,然后对这5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反应进行记忆。再比如学习制取H2、O2、CO2和Cl2这几种气体时,可以从化学药品、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气体性质等方面进行联想对比记忆,通过改进方法,集中记忆,一般情况下都能迅速提高化学成绩。

二、强化理解,迅速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点

高中化学涉及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比较多,学习时不仅要记住它们,还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并将其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点。高中生如何有效地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本人谈几点看法。

(1)通过概括总结促进理解。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我们要善于概括、归纳和总结学过的知识,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和实质。比如学习化学平衡状态时,我们可以概括成以下4点:“一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二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三定”(反应条件一定时,各组分含量不再变化),“四变”(当温度、压力或浓度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各组分含量发生变化,直到建立新的平衡);学习原电池时,我们可以归纳出组成原电池的4个条件:一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二是活泼性不同的两极,三是电解质溶液,四是闭合电路;学习化学反应计算时,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化学反应前和反应后在质量、原子数等方面总是相等的。

(2)通过化学实验促进理解。观察化学实验中的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的数据,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实验室里,我们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铁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出现这种现象后,作为高中学生就应该思考铁为什么会溶解?生成的红色物质是什么?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由蓝色变为绿色?如果进一步理解后我们就会发现Fe的金属活泼性强于Cu,铁与铜发生了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反应后生成了Cu,铜红色;Cu2+是蓝色,Fe2+绿色,随着反应的进行Cu2+慢慢减少,Fe2+慢慢增多,所以溶液的颜色也便由蓝色变为绿色。通过做化学实验,我们对置换反应及金属活泼性就有更深的理解。

三、勤于练习,确保化学知识学好学牢

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学好化学不仅要记忆和理解,勤于做题更为重要。学以致用,才能巩固提高。可逆反应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

H2(g)+I2(g)=2HI(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

A.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H2、I2、HI的浓度相等

D.I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不变

做这样的题目时,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要明确这道题的起正意图在于考察化学平衡。首先我们要明白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我们理解“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组分浓度不变”是判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然后具体分析试题。对于A选项,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就算正反应速率不等于逆反应速率,混合气体的密度都是不变的,所以错误;对于B选项,I2气体是紫色的,H2和HI无色,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时,说明I2的浓度也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所以正确;对于C选项,H2、I2、HI组分浓度相等并不能表示组分浓度不变,所以错误;对于D选项,I2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I2的浓度一定即反应达到平衡,所以正确。故答案选BD。

总之,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既要对化学基本知识进行记忆,也要对化学概念、规律进行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勤于动手,真正入心入脑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高中化学,迅速提高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吴长寿.如何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充满信心[J].才智,2010年18期

第11篇

关键词: 组成结构 发散思维 归纳与总结

化学需要大量记背,而反应方程式、化学实验、化学特性等,相似相类,所以导致记背困难,应用时容易产生混乱的感觉,于是化学学不好。而化学学得好的同学,虽然经过多年的“填鸭式”教学,对化学的记背根本不在化学知识本身,而在于推导、衍生。但成绩差的同学,多在“判断、推导”上出现问题,这就立即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结果。下面笔者对学好化学基础的着手点和突击的方向谈看法。

1.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应从组成――结构入手

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应从组成――结构入手,抓住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性质这一关键,按类别复习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制备等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将知识点连成线,由线连成片,最后形成知识网。对于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可以自己编制相互转化和联系的网络图,并清楚实现转换的化学方程式,便于加强记忆。同时善于利用归纳、对比等方法,找出物质性质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便记忆准确。比如:(1)卤族元素在化合物中既可显负价又可显正价;但氟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显负价。(2)硅和二氧化硅一般不溶于酸,但可溶于氢氟酸。(3)一般由强酸制弱酸,但氢硫酸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生成硫酸。(4)酸式盐一般可溶于水,但磷酸一氢盐只有钾、钠、铵盐可溶。(5)金属单质与酸反应一般生成氢气,但硝酸、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复习,可采用列表、对比和归纳总结规律要点的复习方法。

2.任何化学反应,从元素周期表角度考虑

无机化学的中心就是化合价,无机中,无论是氧化还原还是水解电离的知识点,都是化合价迁移的过程,所以整个中心点是化合价。而化合价的规律又来自周期表,所以学无机部分,必须以化合价为中心,坚持元素周期表、坚持特殊现象。物态的化合价基本符合元素周期律,只有少数多化合价的物质,要抄下牢记。做一个专门学化学的笔记本,这些都是高考化学考点与解题入手点,希望大家自己总结。如:通过复习反应方程式(按课本章节逐步复习出现的方程式),对照周期表思考,就能得出结论:参照最外电子层分布规律和同主族元素排列顺序,一切的氧化还原,水解,电离,都变得清晰明了。

3.复习教学要注重判断与推导,培养发散思维

无机化学重在判断,判断反应机理,反应原理,如化合价是否对等,能否参与反应,如何配平,都是基于周期表规律进行判断和推导的。而有机化学的判断,首先是官能团的判断,而后是碳链的推导。抓住官能团的反应特性,然后根据碳链分布规律(4个键位),就能把知识点吃透,把题拿下。要培养发展思维,思维方法要学会怎样想,其核心是思维方法。例如要学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的思维方法,学会将新情况下的问题还原成已知化学原理的思维方法,学会对实验进行假设、操作、设计的实验方法,学会寻找化学计算常规思路的解题方法等。要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作为典型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严格答题要求,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落实到位。

4.归纳与总结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能力立意已经是化学高考试卷的主要体现。高考中很多同学的失分与思维定势有关,只记住练过的解题套路,而遇到新的情景就不能独立思考。高考的考查是比较系统的,如果认识有偏差,恐怕解题时就会遇到困难。在复习中要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学习过程的反思,不断总结规律、解题方法和实验方法。如在解计算题中常用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叉法和估算法。另外,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治、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要特别关注。

综上所述,不同学生各有侧重,化学水平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先拿一些题目自我检测,找出问题,然后进行知识的梳理。这样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等到一个章节结束,进行总结和提高。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教师应先对学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可以先找一些基础题目进行练习,等到比较基础的题目能够掌握的时候再逐步提高,才能提高应用能力。复习结束的时候可以弥补漏洞,使知识得到巩固。切忌急躁,如果教师一上来就做难题,则不仅会打击学生的信心,而且学生也无法得到实际提高。

第12篇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内容的特点。对于初学者,它是全新的、陌生的。本文仅就化学启蒙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提一些简单的看法和建议。

一、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兴趣是激发自身动力的触点,作为教育者,首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除上好绪言课和一些简单奇妙的实验外,我们还要充分开阔学生们的视野,给他们讲一些化学发展史上优秀成果以及今天化学工业产品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例如较为贴近生活的日用化妆品、洗涤剂、厨房中的油、盐、酱、醋等。偏在农村的学校可介绍农药、化肥等。这使它们认识到化学有很强的实用性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迈开第一步。

二、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化学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化学这门新学科,对于初学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有了浓厚的兴趣,也要讲究学习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首先告诉学生,启蒙的化学课内容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性不是很强。也就是说其它学科基础的优劣对它影响甚小。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可消除内心的遗虑。

其次针对化学学科内容,知识点多且分布零乱。对于同学们记忆造成不便,我们不妨采用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法,引导学生重视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进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由自己结论加上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来强化知识的记忆,从而找到化学学习的规律。

三、化学教学中难点的转化

无论何种学科,教学中难点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对于难点问题有些可以直接攻取,有些难点解决很奏效,需要冷静思考,引出类似问题的相关点,把问题巧妙地给以转化。例如:现行初中教材中的催化剂的讲解。这是一个难点,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育者都非常棘手。如果教师给予正面讲解,学生不易理解。不妨采用打比方的方法转化一下问题。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影响速率而不改变产物的产量转化为奴隶社会中,奴隶们为主人劳动,同样的劳动量,没有监工看管,奴隶们干活很慢需要很长时间。如有监工在场,就不一样,很快就干完了。其中监工的作用就相当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不言而喻,学生就会对催化剂的作用有很好的认识,从而达到快速理解的效果。

总之,以上几点问题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希望这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能给广大同事们点滴的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