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

时间:2022-03-28 14:50:23

科学素养

第1篇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wwW.133229.cOM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

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 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 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第2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创新

引言

现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素质教育观念已然深入人心。小学科学教育也应积极契合时展趋势,积极展开素质教育改革,并有效落实科学素养培养工作。为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就应该牢牢把握素质教育核心价值,树立科学教育核心思想,从而探寻小学科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基点全面展开科素养培养措施。其次是努力推行创新教育,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反哺创新教育事业,从而形成良好的小学科学教学生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提供条件;最后则是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提升实践探究能力,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增添动力。下文,我们将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论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关策略。

1转变观念,明确方向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也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鉴此,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则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手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生主观能动性,并切实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据实际而言,教学观念是决定教学行为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教育观念则无疑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鉴此小学思品课若欲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那么首先就应该转变传统固化的教育思想。譬如首先是积极矫正师本位教育思想,帮助思品教师跳出“唱独角戏”的教学窠臼,并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其次是改正程式化的教学思想,即改变固化的教学流程及模式,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认识特点、科学技术等元素,有效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最后,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科学思想,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2活用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的教育应该实现寓教于乐的基本要求,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主观能动性。那么小心科学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则也应该在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较高的前提下,促使学生探究创造。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就应该实现“三让要求”,即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让教学效率高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核心要求是,有效引导学生在教学实际中动口、动手;让学生思维活起来的教学要求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留白,从而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让教学效率高起来的具体要求是,教师要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时间及策略,从而提升教学效率。然而教学实际中实现三让教学要求的关键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则应该活用教材,即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譬如在“食物链”知识教学实际中,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便不难理清不同食物链的捕食关系(如花被蝴蝶吃,蝴蝶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蛇被鹰吃)。然而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教师则还需采取科学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踊跃的求索。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适当的引入拓展性问题,如鹰多了之后,其他生活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同理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如果人类肆意捕杀野生动物,这将会对自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问题,便能够引导学生多元化思考,并助益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进行“动态化学习”

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主导着课堂,学生时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疲态,尤其在程式化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更加没有深入探究的机会,也没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如此便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鉴此,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就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施行动态化教学,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并积极探究创造。譬如在教学“植物的叶子”有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开展“分一分”、“猜一猜”等主题活动,即在课前先让学生去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然后再将学生收集的树叶种类整合分类,最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猜一猜”树叶的类型与名称,并将相同种类的树叶进行分类归纳,最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树叶的特性(如松树叶为针状,其主要原因是减少水分的流失,以此帮助其抵抗干旱)。通过上述实践活动,便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便能够助益其科学素养的形成。

4实施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理解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是科学素养的内涵之一。那么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就培养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鉴此,小学科学教学也应该通过生活化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生活化意识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譬如在教学“环保有关”知识时,我们便可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不环保行为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直观化感受生活点滴中的不环保的行为。并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如何解决生活中不文明、不环保的行为。又比如在讲解“小动物的生长”有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抑或通过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生长情况,并有效记录其在生长过程中,外形、睡眠情况、进食情况以及叫声的变化;最后让学生通过总结归纳,得出小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各种生理特征的变化。以此有效培养其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即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提升科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在科学课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首先就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并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最后则应该切实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之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晓峰.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构建高效的探究活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2):10-10.

第3篇

科学素养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以及实现个人决策过程中所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需要从小培养,而科学又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加强小学科学教学,运用科学实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志趣,提高其科学学习与运用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化,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而科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树立以实验为基础、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比如,每节课树立一个如“电产生热”的教学主题,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将一根细铁丝接到一个电池的正负两极,摸一摸铁丝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接的是三块电池,又会有什么感觉?这样,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调动的同时,就是教学与学习的最佳时刻,而学生又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加上教师的从旁辅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

二、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提升其科学素养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只有激发其科学兴趣,才能促使其产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可以将科学兴趣的激发作为教学切入点,充分利用实验研究,将其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枯燥乏味的知识与实验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小学生爱探索、爱发问、爱动手的能力,提升其科学素养。

例如,在“动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碰到的小动物或者依据个人兴趣饲养一些小动物如小鸟,小兔等,引导其对小动物外形、睡眠、叫声、食物喜好等进行观察,然后鼓励其在课堂上对所观察的情况说一说或者画一画。这样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也会做得特别好。

三、运用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其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去做,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的教学中,虽然学生知道某些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但是并没有仔细探究浮沉的原因,造成浮沉的因素等。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些物体,比如质量相同体积不同,或者体积相同质量不同,亲自试验一下。引导学生成立小组,讨论实施方案,最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深化科学学习的意义。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科学教学效果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支持。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以更加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内容展现,从而更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材中一些关于自然现象,动植物等内容,适合小学生学习,而如果将动感动画等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与学习内容良好结合,则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动性。

以《杠杆》为例,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杠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物体受到重力与阻力的情景,真实再现一个杠杆运作的原理。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同时,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杠杆原理,或者动手试验一下杠杆原理,从而深化学习目标。

再比如,《云的观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关于云朵形成、运动及相关变化的视频图像。这种教学方式在弥补了传统空谈、讲解等单一、枯燥的缺点的同时,能够以更加鲜明、生动、活泼的方式将云朵的千变万化和多姿多彩展现于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产生学习与探究的欲望。

五、加大科学课堂容量,引导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全面培养与提升,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提升教育水平的同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例如,以“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适当加大教学容量,从地球全景转向地球表面,再引入到平地、高原、峡谷、山峰等科学概念,将课堂知识量自然有序地提升,同时结合科学素养的研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究;这样,在激发学生强烈探知欲望的同时,引导其亲自动手,拿起科学仪器,主动去发现与探索,从而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升其科学素养。

第4篇

渗透背景知识,凸现人文力量。牛顿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对惯性的有趣认识,他认为惯性是一种“反抗”意识,一切物体都有这种本能。所以在解释惯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上,他的做法让人们非常吃惊,他并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样通过大量的观察或实验得出了“惯性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而是凭直觉他就断言“惯性的大小取决于质量”。当学生了解到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对惯性居然是这样的理解和研究时,显现出了比教师还惊讶的好奇和兴趣。“凭什么牛顿会有这样的直觉?”“理由很简单,既然任何物质都有这种反抗的本能,这说明它是物质本身的属性,而质量也是,所以牛顿的直觉告诉他,惯性和质量之间一定存在必然的联系。”在课堂上恰当而巧妙地应用科学知识的背景材料不但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增进学生与知识创建者以及老师之间的感情,这就是人文的力量。

改革固有模式,形特色。不难想像,实验基本操作课是怎样上的:老师做,学生仿;注意事项反复讲。结果老师成了一板一演、没有激情的演员,学生成了机械模仿、死板操作的道具。我们能不能改变固有的思维?让学习更轻松,更人性化、个性化。我对实验基本操作课试过许多模式,“酒精灯的故事”就是其中一种演绎方式。故事分为四小节,分别是:

1.“我是谁”,通过猜谜的方式介绍了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引出故事主人公―酒精灯(我,没有较好的面容,苗条的身材;没有复杂的五脏六腑,只有肚肠一根;我,是黑暗的瘟神、寒冷的克星、光明的使者、温暖的源泉!)2.粗心的“小不点”,设置“烈火焚身”的悬念,然后进行实验操作,操作又分成两步:第一步是正确操作,第二步是用自制flash课件演示错误操作出现的后果――“烈火焚身”(实验课时,我最怕小不点得意洋洋的样子,因为他一兴奋,我可就大难临头了。我清楚地记得他初用酒精灯时常带给我三种“烈火焚身”的滋味。)3.“三小儿争辩”,一段古文“两小儿辩日”的模仿秀,以事先安排好的小品形式进行演绎,让学生通过争辩,来探究火焰各部位的温度特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4.“我的烦恼”,且看这段摘录:我是我们家族中备受尊敬、讨人喜欢的一员,尽管我貌不惊人,甚至有点丑,但因为我燃烧自己,温暖别人。可我并不总像别人所看到的那样欢快、那样热烈。我有“我的烦恼”,因为总有一些粗心的淘气鬼不了解“热”,不了解“我”,或伤害我,或使我不由自主地伤害我的“家人”。

科学课可以这样上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课堂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人文是艺术的精灵。

挖掘科学文化,培育人文素养。李白诗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学生耳熟能详,倒背如流。但很少有学生能从科学的角度读出其独有的文化味道。但事实上,我们知道不论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不但承认客观实际,而且都有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意念,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能力。科学与人文有共同的责任。在科学课堂上,对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一个能敏锐地挖掘科学人文素材,能将科学和人文有机融合的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文修养的活教材。

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体会前面说到的李白这首诗:第一句说的是日落现象,第二句可联系到水循环,末两句就更巧妙了,它隐含着一个科学的解释:因为地球近似球体,所以能站得高、看得远。提到水循环,我们还可以联想到“江河湖海本同源,桃梅杏梨共一家”。于谦的《石灰吟》就更能让学生叹服了:

千锤万凿出深山,(出深山的是石灰石)

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高温分解)

粉骨碎身浑不怕,(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要留清白在人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第5篇

一、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识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科学兴趣是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顺利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条件。兴趣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呢?

1. 通过直观教具,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直接兴趣

直观的教具,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学课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片、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唤起学生对某一课题的直接兴趣。

例如,在讲授“一片完整的叶”内容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自己拣来的树叶有什么特点,学生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去挑选自己喜欢的观察方法,当学生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需要时,他们的观察会更细致,动手实验会更积极,思维会更活跃,发言会更热烈,想象会更丰富多彩,久而久之,其科学素养会得到不断提升。

2.利用学生天性,激发探究兴趣

学生天性爱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玩”的因素,利用学生爱“玩”的特点,用激情幽默的教学,演绎教材内涵的语言,点燃学生好奇求知的“火把”,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之中,教师要做好一名引导者,引领学生自己寻找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3.合理控制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使学生产生求知兴趣

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到学生往往对有最大成功希望的学习内容容易产生兴趣,对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

如果教师能合理地控制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则将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的学习方法比有限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科学方法的核心部分是科学探究。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的方法很多,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也可以在观察中探究、在动手实验中探究、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中探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探究要求。但探究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或把握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和程序。其次,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是运用和创新。最后,要让学生学会提出假设或猜想,学会搜集有关的信息或证据,学会进行判断、推理和决策,学会同他人交往,并且能与他人共同合作、一起来解决问题。

三、充分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知识再学习的基础,也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也是科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今很多人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理解为能力的培养或科学精神的培养,那是片面的。离开了科学知识这个基础,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空谈。

当然,科学知识的获取,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很多,如听教师讲授,自己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家庭科技活动等。

第6篇

科学素养必须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在童年时形成的习惯和意识,往往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科学思维方式解决自身的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问题意识是科学创新的前提,一切伟大的发明创造均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归纳的结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民主、宽松、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使每一个儿童养成遇事愿意问为什么?例如:教学《认识鱼》一课,每组准备了一个玻璃水槽,里面养着一条大鲫鱼,在水槽里游来游去。为学生创设问题意识的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时学生会问:①为什么鱼在水里不会淹死?②鱼为什么会长大?③为什么大鱼会吃小鱼?④为什么鱼在游动时尾巴会不停地摆动?⑤鱼死后为什么会浮上来?而且身体会反过来?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问题意识的培养开始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的问题不着边际,教师要有意识的多次示范,并教会孩子一些提问题的方法,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让孩子不仅爱问,而且善问。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学生生活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学生的生活。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研讨,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教材,他们相互讨论、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只做启发和点拨。在确定实验内容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的操作、记录和分析。这种课堂教学方式着眼于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创新教育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科学素养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这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评价的方法也采取多种多样的。应重视学生的评价,应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我们只有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宗旨,领悟科学素养的真正内涵,准确把握培养小学生素养的原则,积极探究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才能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逐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第7篇

关键词:审美感知力;审美感官;审美情境;审美想象;审美语感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和教学研究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核心命题。目前,学界已达成初步共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虽然审美层面的语文核心素养被确定为“审美鉴赏与创造”,但我们却不能忽视审美感知。这是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从感知开始,审美当然也不例外,要从审美感知开始。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起点。离开了审美感知,审美鉴赏与创造便无从谈起;拥有了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活动才能开展。所以,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是提升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就语文教学而言,所谓审美感知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各种感官(主要是大脑)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符号、各种意象等产生反应,获得审美愉悦和感悟的能力。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文本的语言文字、句式、段落和结构、层次等外在形式美的感知能力;二是对文本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着的情感、意蕴等内在美的要素初步理解的能力。仅仅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审美感知能力的结构要素和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探寻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基本途径与策略,并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才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根本。

一、训练审美感官,提高学生审美感官的敏捷性

美总是首先诉诸人的感官,“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人的感觉器官是进行审美感知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就难以进行审美感知。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差不多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这些经典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要素。有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感,还有美的声音、美的颜色、美的味道……而这些琳琅满目的美又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着,隐藏在语言文字中。要感知它们,仅仅靠眼睛和大脑是不够的,如果能够调动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心理学实验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感知器官的敏捷性高低决定着感知能力的强弱。因此,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审美感知,增强学生审美感官的敏捷性,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位教师这样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指导学生认真品读课文,要求学生联系切身经历和感受,说一说最喜欢文中哪一种颜色,最喜欢文中哪一种声音,最喜欢文中哪一种气息,最喜欢文中哪一种味道,最喜欢文中哪一种感觉。这个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全方位地感知文本,使学生眼前再现出一幅桃红柳绿、蝶飞蜂舞、花香醉人的春光图,和作者一起走进自然,走进春天。这种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审美感知的训练,能够增强学生审美感官的敏捷性,培养他们敏锐的感知力。要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所描写的色彩、线条、形体、音韵、节奏,乃至情感、意蕴进行敏锐的感知,就要培养他们“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以色彩为例。人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对色彩应该具备敏锐的感知力。高明的作家在摹景状物、写人叙事时,常常会借助色彩来传情达意。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素描赋予本质以形体,色彩赋予本质以生命。”色彩对绘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色彩使形象描绘绚丽多姿,使情感表达鲜明生动。色彩话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意蕴。《祝福》中祥林嫂人生命运的改变和精神世界的变化总是最先从外貌色彩的变化中表现出来:第一次到鲁镇,她“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第二次到鲁镇,“两颊上已经消尽了血色”;第三次出现在鲁镇,“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教师应借此培养学生“看”色彩的本领,使学生能从外貌色彩变化中,“看”出祥林嫂身心备受摧残、生活逐步恶化、精神一步步崩溃的悲剧命运。再以声音为例。音乐之美是难以言传的,但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却能笔底生花,成功地写出了琵琶声的美妙绝伦与变幻莫测。这里有急雨的繁复,有私语的亲昵,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错杂,有“间关莺语花底滑”的流畅圆润和“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高亢激越……琵琶女的演奏过程,或低回压抑,充满愁思,如泣如诉;或轻柔圆润,如莺歌燕舞,欢快流畅;或穿云裂石,如铁骑交锋,奔腾激荡……教学中教师要借此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使他们能“听”出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听”出演奏者内心深处浪涛般起伏不平的情感涌动。

二、创设审美情境,缩短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距离

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审美距离说”认为,审美主客体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是审美感知和鉴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审美感知和鉴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距离过大,离审美对象太远,审美主体就看不清审美对象。审美感知的欲望难以满足,求知心理受挫,常常会导致审美主体放弃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和欣赏。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大都远离学生生活,而学生又阅历浅,认识能力有限,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自然超过了合适的限度。创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审美情境,是唤醒学生的经验积累,弥补学生的认识缺失,缩短主客体审美距离,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帮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的有力措施。比如老舍先生描写20世纪30年代北平风土人情的散文《想北平》,京都韵味浓郁、怀旧气息浓重,这些对现代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如果不进行铺垫,创设情境,直接教学,学生会像雾里看花,提不起兴趣,感知难以深入。教者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创设审美情境,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1)展示一组反映旧北平民情风俗的老照片给学生欣赏。(2)播放杭天琪演唱的京韵十足的《前门情思大碗茶》。(3)播放名家朗诵的与《想北平》内容和风格相近的梁实秋的《北平的冬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照片和音乐既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了昔日的北平,缩短了他们与旧北平之间的距离,又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感知和鉴赏文本的积极性。内容和风格相近的文本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又如唐代诗人岑参描绘西北边塞雄奇风光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方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是非常陌生的。教师不妨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图片,有的表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的奇丽,有的表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奇伟,有的表现“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奇寒……这一幅幅画面给学生带来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大大缩短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引领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

三、激发审美想象,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

高尔基说:“感知和鉴赏文学作品需要从驱遣想象开始。”[1]是的,没有想象,抽象的文字符号就难以还原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想象把一个个独立的景物、场面、人物等形象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统一、有血有肉的鲜活画面,使我们获得全面完整而又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我们感知文本奠定基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对其进行审美感知时,抓住“空山”“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意象,从光与色、动与静、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立体画面。通过对画面意境的品味,不难体会出诗人的情趣和诗歌的意蕴。美学家王朝闻说:“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如果没有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来充实、拓展其诉诸人的感官的有限空间,那么,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受到大大的约束和限制。”[2]想象的参与,是审美感知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其一,文本中艺术形象的组成材料是一个个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而把这些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的手段只能是想象。其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本身包含着作家丰富的想象。因而,读者也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才能走进作者思想的天空,理解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例如庄子的《逍遥游》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形象,如果我们不能和庄子一起驰骋想象,那就不可能知道这鲲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更不要说领会它的象征意义了。其三,按照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文本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其中存在着许多空白和未定点,召唤着读者去填充和拓展,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发掘其意义。这也就是萨特所说的“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实践证明,艺术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审美也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审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想象”为抓手,充分激发学生审美想象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来补充、丰富作品所提供的艺术画面,不断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四、培养审美语感,夯实审美感知训练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诵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诵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关键,而且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抓手。实际上,许多文本的好处、妙处靠理性分析是说不清、讲不透的,只有通过诵读——反复地读、体会着读、品味着读,读出情味和意味,才能领会其中的妙处。优美的诗歌、脍炙人口的散文、扣人心弦的小说、冲突迭起的剧本,都适宜诵读。诉诸视觉的无声语言通过诵读能够转化为有声语言,作品中的人物、场景通过诵读能够跃然纸上。诵读是一根神奇的魔棒,能够调动人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感知文本的过程中来,使文本内容入于人之目、出于人之口、闻于人之耳、铭于人之心。鲁迅先生说过,“汉字有三美:一为音美以感耳,二为形美以感目,三为意美以感心”。只有诵读才能达到对这“三美”的理解和把握。第一次、第二次诵读,学生可能只能粗略地感知语言文字的音美、形美以及文本的表层意义,但第三次、第四次诵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美”可能就欣然有所领会。

因此,要把学生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满腔热忱地投入到读中来。教师要根据文本的体式对学生进行读的指导和训练。比如文言文,诵读时要处理好文言虚词,尤其是语气词,要把握好停顿和语气,读出一些文言味道。诗歌则要读出抑扬顿挫感,读出节奏感和韵律感,读出诗味。对于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的小说,诵读前要凭借作家的描写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要通过诵读使人物形象“活”起来。要根据文本的内容指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读书方法。比如篇幅较长的文本,不必从头到尾诵读,可诵读其重点部分和精彩内容,其他部分则默读、略读、跳读;对话较多的文本,先体会角色形象特征,再分角色朗读。简洁凝练、意味隽永的句子,生动优美、表现力强的语段,应在品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领悟的能力。语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着力点。正因如此,吕叔湘先生才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3]从宏观上说,语感有语气感、文气感和情意感三个方面的要求:把握文本语气、语调的变化,读出语气、语调来,以形成“语气感”;读通文脉,读得气势贯通,读出文气来,以形成“文气感”;读出情味、意味,读至对文本的情感意蕴心有所悟,以形成“情意感”。

最终达到耳迷其音、目醉其景、心动其情的效果,实现与作者心灵和情感的相通。总之,“读”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之本。只有改变当前语文课堂“讲个没了、问个没完、练个没休”的现状,强化诵读教学培养语感,夯实审美感知训练的基础,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要创设审美情境;要通过审美想象来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要重视诵读,培养语感,使审美感知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125.

[2]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1.

第8篇

化学学科的内在规律有很多,变化是规律的核心。无论是质量守恒、还是能量守恒无论是可逆反应还是自发反应,从不同角度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这是化学的核心素养。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的灵魂,体现了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化学知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只有服务于生活,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要让知识融于社会,服务于生活,就必须掌握其核心素养。我们要用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用科学知识“造假”以降低生活质量。

总之,化学的核心价值观在于终身学习和科学求实。一句典型的高考试题中的语言就是“化学无处不在”,化学已经融于现代技术、社会和环境之中,这正是化学的核心素养在社会发展中折射出来的巨大魅力,这种化学的核心素养不容忽视,无可替代。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的基本要求。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我们广大一线科学教师悉心引导,耐心培养。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兴趣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以科学兴趣的激发作为切入点,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通过科学探究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科学兴趣,使之真正发挥科学学习的原动力。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方式,巧妙的安排新异有趣的小实验、小魔术、小故事等,创设“寓教于乐”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情境。其次,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本地实际,把知识与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的事物紧密联系,让他们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中发现问题,对知识产生兴趣,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2改变模式,亲历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的学习方式。以往的科学教学,往往采用的是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觉得既枯燥又乏味,学生靠死记硬背就能蒙混过关,考试拿到高分,但是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关联,不用说提高科学素养了。在探究的框架下,“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拓展延伸”的新教学模式脱颖而出。在这个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亲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记录结果并分析整理得出结论、小组间表达交流等过程。全程参与手脑并用,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培养和提升。

3立足实际,开发资源

科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科学课程资源不是简单的教学仪器和实验器材,它还包括针对教学内容开发的标本、阅读材料、网络资源以及围绕教学内容所进行的动植物养殖、种植和社会调查等。但是,遗憾的是,当前大多数学校的科学课程资源还很匮乏,甚至根本无法支撑正常的科学课堂教学。要想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立足本地实际的资源开发就成了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除了要积极开发教学素材,如实验材料、实验方案、阅读材料、课件、图片、视频等,使之形成校内资源库。还要敢于走出课堂,建立校外课程资源库,包括建立本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农场、田地、各种动植物档案,校园周边的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工厂等情况。校内和校外资源库建立后,要在校内共享,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利用这些资源,为探究新知识做准备。而且,开发这些资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为学生今后真正的科学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4强化自身,提升专业

小学科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内容的综合性课程。科学教师承担的是综合的教学任务,除了必要的科学知识外,教师还要具有广博的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和地理等科学领域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曾经在教育界一度非常的流行。意思是只有比学生懂得更多有更丰富的知识,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曾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到能否上好课,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所以,身为科学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首先,要不停地学习,通过学习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要通过“国培”、“省培”和校本培训等各种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丰富的学识。只有教师掌握本学科专业技能,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它们,从而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去影响学生。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身为教学第一线的科学教师,最直接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阵地就是课堂,我们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立足本地实际开发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资源,通过强化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等方式来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逐步提升学生敢于质疑、主动探究、勇于创造的科学素养。

作者:郑立恒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水字镇中心校

第10篇

关键词: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有效途径

新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此基础上,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入手,实现真正意义的新课程改革。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谈谈自己的

做法。

一、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升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形成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1.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创新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注意化学现象到认真观察实验开始,从有意义地思考到热烈地讨论,学生能自觉进行知识的形成。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只有“动”,才能观察到生动有趣的化学变化。此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不随意放弃任何小细节。对于观察到的小细节、小现象要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就观察到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在陈述观点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最终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培养创造兴趣。

2.把化学实验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把实验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让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分析现象及处理结果,这样学生可以独立地积极思维,

也可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抓住关键点进行点拨,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受束缚,创新思维才能产生。

二、合理设计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实施科学素养培养的因素,把其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备课中合理设计三维目标,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找出最佳渗透点和结合点进行教育。

三、设计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自主实验课程

学校化学实验室可以全部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校本课程安排的时间到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仪器、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之后,可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使有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设计能力。自主实验满足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实践课程

化学离不开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化学。如,学习了获取洁净的水之后,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参观县城的污水处理厂,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污水的处理过程和净化原理的认识,同时也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学习了乙酸的酸性后,可以让学生回家用厨房的常用物质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并比较实验的效果和观察到的现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到化学,体味到化学,加深了对化学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并学以致用。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科学素养。

四、合理利用练习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化学习题的教学中,把习题作为载体进行思维方法方面的培养,对养成学生如何思维、敢于思维、善于思维的习惯具有深远意义,对学生终身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解题思路的讲解,对那些一题多解的问题,要鼓励从多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使学生思路开阔,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根据性质判断某物质的题目,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严密合理的逻辑推理,

以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有关社会、自然、科技的题目,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关心自然、社会、科技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使他们逐步形成对社会、对自然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真正发挥化学教学在提高学生甚至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中的作用。

第11篇

【摘要】在信息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发展更加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善于分析和处理问题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个体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而对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重点阐述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协调地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科学素养;化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107-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也使化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中独具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并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科学素养,是指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它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与学协调统一,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发挥化学课程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呢?

一、教师要自觉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学习。比如,在讲到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走进生活,从身边发掘与化学有关的联系,关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笔者利用我校所处的鹤塘镇石材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引领学生深入石材厂调研,查阅资料。探讨粉尘、污水与矿渣的处置方法。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与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充分挖掘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立足化学课程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优势,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要重视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过程的实践性,在交流和协作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乐趣。比如,在学习铁的知识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如某些小组从化学性质的角度探究钢铁如何防锈,某些小组从材料的角度探究铁和钢不同的性能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某些小组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探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各小组负责从不同方向做探究,然后组织学生集中汇报的成果。从宏观的生活感知切入,通过对原理的解析,知识就显得更有趣味了。

高飞凭力至,佳绩以天资。让学习和个体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既要依托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避免一刀切,切实做好因材施教,注重挖掘学生个体的优点,因势利导。所以,重视学习的过程,改变评价机制和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善于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化学科学做出的贡献。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培养。比如在学习硫时,根据我校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引入我县银耳熏磺事件作为背景设立了一个问题情境。古田县作为全国食用菌之乡,1998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银耳是怎样变白的》专题报道,对古田县银耳熏磺问题进行了曝光,在古田全县上下及全国食用菌市场引起强烈震动,使古田银耳产业濒临崩溃的边缘。由此引入了硫的性质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等性质的学习,并引导学生注重经济发展与食品安全及环境保护的重要关联,增强法制意识和环保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知识的学习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教学中可以紧密结合化学的发展史及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新闻中报道:家住北京丰台区的王女士在自家卫生间清洁马桶时,本想为了更加彻底的清洁杀菌,于是倒入洁厕灵后又倒入了84消毒液,没想到王女士随后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为吸入过量氯气中毒。氯气在战争历史上也曾臭名昭著,二战期间德军第一次将氯气用于战争,使英法守军共中毒15000余人,一举突破英法联军防线。这次攻击,结合上述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氯气的学习。这种情境的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三、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化学理论学习在实践中体现的载体。做好化学实验教学,将有利于推进化学课程目标落实和实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在教学原电池时,教师可以动手做一个有趣的“水果电池”实验,即当把锌片和铜片两电极插入各种不同的水果或水果汁会产生一定的电流。又如,通过浓硫酸与蔗糖的黑蛋糕实验,加深对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认识,还可以以魔术的方式,如玻棒点火、水中火光等魔术的展示和解析,在实验中使学生获得亲身的体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反应原理的探究,以及问题的挖掘与探讨,做好总结和实验报告,在交流和协作中培养科学求是的治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和信息日新月异,知识也是不断更新和充实的。知识无穷尽,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获得纯粹的知识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元素化合物专题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如总结Cl2的性质,可让学生通过将该物质(如Cl2)对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为主线的物质类别,看它都能与其中的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再分别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整理的学习方法,形成有序且易于记忆和掌握的知识体系。

陶行知先生说:“接知如接枝。”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树立求知的精神,更应该懂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善用现代网络、期刊等媒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关注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不断地丰富涵养,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养的提高。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绝非朝夕可就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做好引导,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不懈努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收获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习仁睦.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6).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提高

科学素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现今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目前,在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脱离实际、想当然、主观片面、不能自觉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倾向,这是科学素养教育方面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结果,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积极地将科学素养教育融入到学校各科教学之中、那么,科学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在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科学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不同的人对科学素养的认识有不同的侧重。根据文献叙述为:“自觉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学习,实事求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善于质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严肃认真,刚毅顽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涉及科学素养主要是: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素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定要注意结合中学的培养目标,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培养可采用如下具体策略:

一、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首先,在实验操作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实验操作既是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又是学生掌握测定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科学方法的重要前提,绝不允许违反操作程序,应正确无误和规范化,每一个实验都要细致、耐心、认真,都必须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其次,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耐心细致,有计划、全面地展开,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有时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量很少,现象不明显,粗心就看不到发生的现象,需要细致观察;有的实验进行缓慢,性急不行,要有耐心;有的一次不成功,需反复几次,这就要求学生有毅力。还有的结果与书上的结论不一致。如在淀粉中加碘水,有时颜色不是蓝色,这就需要有客观的解释,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质疑的科学素养。

二、优化教学设计,制订培养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同制订认知目标一样,在制订情感领域中的教育目标时,应把科学素养教育的内容和要达到的水平具体化,这样有利于把科学素养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如在实验课《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其体规定目标:“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并把这个目标落到实处,固体配置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溶,摇匀。在称量时。要求耐心地调天平,加药品要细致,培养一丝不苟的科学素养。在定容时,有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学生可能会违反操作规定,用滴管吸出多余的部分。这时,老师一定要学生重做,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三、重视化学史实,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B

充分利用化学史资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有重要意义。例如。在“稀有气体”的教学中。可利用瑞利根据由氨制得的氮气与空气中制得的氮气质量相差,进而发现氢的事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勇于质疑的科学素养;在“元素周期律”教学中,可向学生讲门捷列夫在发现元素周期律过程中表现出的卓越的预见和科学素养;居里夫人在提取镭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素养和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精神也会深深感动学生,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

四、重视教学内容,培养科学素养

在化学教学中,各部分知识内容都包括科学素养教育的内容,但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内容,科学素养要有所侧重。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严整性和抽象性,所谓严整性,是指他们都有严密的定义。所谓抽象性,是指它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根据这种特点,结合化学概念理论内容的教学可侧重培养严谨周密,尊重实践的态度。如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常用大量的化学用语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化学性质和制法,因此在教学中要随时严格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诸如元素符号的规范、化学式的书写、标明反应条件、配平化学方程式、准确使用状态符号等,由此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五、利用教师的个人形象、自身示范进行科学素养教育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停留在口头上还是落实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之中,这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物质的量浓度的配置时,老师在移液过程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滴到容量瓶外,是若无其事的继续实验还是重做实验?又如制取氢氧化亚铁不能得到白色沉淀,学生对此感到困惑且对灰绿色是什么物质提出疑问,如果老师自己不清楚,是搪塞过去还是通过做实验或查资料给出这种物质,如果老师选择的是重做和及时给学生解疑,教师的这种品德示范,知识见解,严谨治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学生的内心会产生极大的触动,这种教育的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替代的。

结束语:

教育的灵魂在于教人创新而不是复制,化学教育的宗旨在于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认知和改造世界。有什么样的教学,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让我们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的意识,并在实际教学上付诸实践、落到实处,从而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