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路教案

电路教案

时间:2022-05-30 00:2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路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路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最好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悬挂在示教板上,边讲解,边操作.教师的演示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教法建议

教学中不要引入混联电路知识.对于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要指出电路元件的连接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再分支而分为两部分(两路并联的情况),一部分流过第一条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过第二条支路的元件.对于串联电路要强调"逐个顺次",对于并联电路要强调"并联在两分支处".不要简单地把串联电路说成是连在一串,把并联电路说成是并排连接.教材中介绍的电流的流向特点,是判断串联或是并联的重要依据,要多举实例介绍.

电路连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实例,教材列举了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家用电器及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如果这些实例在当地不常见,教师应联系当地的常见实例来讲解,不要硬讲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实例.

对于初学电路的学生来说,正确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议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如介绍串联电路后,就让学生做串联电路的实验,画串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介绍完并联后,就让学生做并联电路的实验,画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使学生有较多的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

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提问:

(1)用磁性黑板上如图4-6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

(2)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3)请同学画图4-6的电路图.

(4)找出几个错误的电路图,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图4-6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L1和L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纸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订正).

(3)分析几位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题

3.进行新课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练习1:如图4-19(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4-19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②提问: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③调换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可能有学生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实验操作证明一下?.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3)讨论并联电路:

练习2:将图4-19中的笔迹用湿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练习3:找出几个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导线交叉等错误的电路连接图,指出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课本上图4-20的并联电路.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

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指导学生看①课本中家用电器的连接图的和电冰箱内的电路图.

第2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动势的定义.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5、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

6、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4、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

教学建议

1、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在高中是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可以根据教材,采用不同的讲法.从理论上分析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从电源的负极将正电荷运送到正极,克服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做功的本领,由此引出电动势的概念;也可以按本书采取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的方法,给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教学中不要求论证这个结论.教材中给出一个比喻(儿童滑梯),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

需要强调的是电源的电动势反映的电源做功的能力,它与外电路无关,是由电源本生的特性决定的.

电动势是标量,没有方向,这要给学生说明,如果学生程度较好,可以向学生说明,做为电源,由正负极之分,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为了说明问题方便,也给电动势一个方向,人们规定电源电动势的方向为内电路的电流方向,即从负极指向正极.

2、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希望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可以直观地表示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务必使学生熟悉这个图线.

学生应该知道,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因此,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就可以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在考虑电压表的内阻时,希望通过第五节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3、最后讲述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得出公式,.要从能量转化的观点说明,公式左方的表示单位时间内电源提供的电能.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上式的意义:电源提供的电能,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其余部分输出到外电路中.

教学设计方案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巩固产生恒定电流的条件;

(2)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3)明确在闭合回路中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4)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

(5)掌握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在物理方法上的要求:

(1)通过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2)从能量和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3)通过对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电动势是表示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3)应用定律讨论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难点:

(1)闭合回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2)短路、断路特征

(3)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答: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演示:将小灯泡接在充满电的电容器两端,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灯泡闪亮一下就熄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分析:当电容器充完电后,其上下两极板分别带上正负电荷,如图1所示,两板间形成电势差.当用导线把小灯泡和电容器两极板连通后,电子就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线产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但这是一瞬间的电流.因为两极板上正负电荷逐渐中和而减少,两极板间电势差也逐渐减少为零,所以电流减小为零,因此只有电场力的作用是不能形成持续电流的.

教师:为了形成持续的电源,必须有一种本质上完全不同于静电性的力,能够不断地分离正负电荷来补充两极板上减少的电荷.这才能使两极板保持恒定的电势差,从而在导线中维持恒定的电流,能够提供这种非静电力的装置叫电源.电源在维持恒定电流时,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不断做功,从而把已经流到低电势处的正电荷不断地送回到高电势处.使它的电势能增加.

板书:1、电源: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并不创造能量,也不创造电荷.例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核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电源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并且能够提供恒定的电压,那么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相同吗?展示各种干电池(1号、2号、5号、7号),请几个同学观察电池上面写的规格,发现尽管电池的型号不同,但是都标有“1.5V”字样.我们把示教电压表直接接在干电池的两端进行测量,发现结果确实是1.5V.讲台上还摆放有手摇发电机、蓄电池、纽扣电池,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否也是1.5V呢?(学生回答:不是)那么如何知道它们两端的电压呢?(学生:用电压表直接测量)·

结论: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完全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如材料、工作方式等)决定,同种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不同的.为了表示电源本身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

板书:2、电源电动势

教师:从上面的演示和分析可知,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未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板书: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

例如,各种型号的干电池的电动势都是1.5V.那么把一节1号电池接入电路中,它两极间的电压是否还是1.5V呢?用示教板演示

,电路如图所示,结论:开关闭合前,电压表示数是1.5V,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为1.4V.实验表明,电路中有了电流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减少了.

教师:上面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降为1.4V,那么减少的电压哪去了呢?用投影仪展示实验电路,介绍闭合电路可分为内、外电路两部分,电源内部的叫内电路,电源外部的叫外电路.接在电源外电路两端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叫外电压.在电源内部电极附近的探针A、B上连接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叫内电压.我们现在就通过实验来研究闭合电路中电动势和内、外电压之间的关系.

板书:3、内电压和外电压

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方法,重点说明内电压的测量.实验中接通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使其阻值减小,由两个电压表读出若干组内、外电压和的值.再断开电键,由电压表测出电动势.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呢?

学生: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内、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

板书: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即.

下面我们来分析在整个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观察电键S先后接通1和2时小灯泡的亮度.

结论:把开关拨到2后,发现小灯泡的亮度比刚才接3V的电源时还稍暗些.怎么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呢?这就要用到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板书: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教师:在图1所示电路图中,设电流为,根据欧姆定律,,,那么,电流强度,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板书: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源电动势成正比,和电路的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表达式为.

同学们从这个表达式可以看出,在电源恒定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随电路的外电阻变化而变化;当外电路中的电阻是定值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源有关.

教师:同学们能否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解释上一个实验现象呢?

学生:9V的电源如果内电阻很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用它做电源,电路中的电流I可能较小;而电动势3V的电源内阻如果很小,电路中的电流可能比大,用这两个电源分别给相同的小灯泡供电,灯泡的亮度取决于,那么就出现了刚才的实验现象了.

教师:很好.一般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短时间内可以认为是不变的.那么外电阻的变化,就会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继而引起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等的变化.

几个重要推论

(1)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板书:5几个重要推论

(l)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演示实验,图3所示电路,

4节1号电池和1个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组成电源(因为通常电源内阻很小,的变化也很小,现象不明显)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是如何随变化?

教师:从实验出发,随着电阻的增大,电流逐渐减小,路端电压逐渐增大.大家能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吗?

学生:因为变大,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又因为,则路端电压增大.

教师:正确.我们得出结论,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减小而减小.一般认为电动势和内电阻在短时间内是不变的,初中我们认为电路两端电压是不变的,应该是有条件的,当无穷大时,0,外电路可视为断路,0,根据,则,即当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极电压,数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当减小为0时,电路可视为短路,为短路电流,路端电压.

板书5: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减小而减小.断路时,∞,0,;短路时,,.

电路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以用图像表示如下

(2)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教师: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用一个固定的电源(设、r是定值)向变化的外电阻供电时,输出的功率,

又因为,

所以,

当时,电源有最大的输出功率.我们可以画出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板书6: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用一个固定的电源(即、是定值)向变化的外电阻供电时,输出的功率有最大值.

教师:当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是否也最大呢?

板书7:电源的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教师:在电路中电源的总功率为,输出的功率为,内电路损耗的功率为,则电源的效率为,当变大,也变大.而当时,即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50%.

板书8:电源的效率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四、讲解例题

五、总结

探究活动

1、调查各种不同电源的性能特点。

(包括电动势、内阻、能量转化情况、工作原理、可否充电)

2、考察目前对废旧电池的回收情况。

(1)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2)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当前社会对废旧电池的重视程度;

(4)废旧电池的回收由哪些主要的途径和利用方式;

第3篇

关键词:直观教学 仿真 互联网 循序渐进 教学设计 创新能力

一、引言

信息技术成为影响最广泛、应用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科学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空前地提高了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与电类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 为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开创了新天地。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电工电子的基础理论知识显得深奥、枯燥乏味,而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相关事物对学生的吸引力却很大。信息技术手段以其多媒体化、网络化和交互性等显著优点受到各方面的青睐。在高等职教领域,关于信息技术和电工电子专业课整合的研究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与电类基础课程的有效整合应用将会给教学效能的提高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多媒体与实物教具相融合的简单教学方式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就是利用互联网,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和音像资料进行有效的结合,图、文、声齐全,是满足现代社会教育教学需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辅工具,它虽然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合理地运用这种现代手段(如: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将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课件将极大地考虑课程教学按部就班的规律,不再是枯燥简单的理论叙述,变复杂、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为动态的演示,能够较为直观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同时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触及到的课程教学效果。

纯粹的黑板板书教学,在计算、分析、推理中和教师控制课堂情景魅力上有非常好的效能,但因为教学内容繁多且抽象,又要联系很多的电路结构图,所以非常难以在需要的规定学时里把大纲要求的电工和电子的内容讲透且使学生深入理解,但是纯粹的多媒体教学虽然内容容量能够增大,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放映速度相对较快,大致上能够完成必须的授课内容,但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注意力会比较集中,没过多少时间注意力就会分散,甚至无法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而且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利用实物教具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由较为直观的现实现象通过课堂活泼生动的教学上升到较为严谨的理论分析,可以克服学生盲目且被动地接受理论的状况,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容易接受。

例如讲解三极管这部分内容时,当讲到通过载流电子运动来分析电流放大以及分配原理的时候,所涉及的知识点极其微观和抽象,但是如果应用flas,却可以直观、动态地体现它的工作状态和过程。当讲到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时,因为该部分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那就采用举例分析、板书讲解且辅助于推导过程则更适合同学消化这个重要知识点。对于每堂课而言,教师并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手段,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内容,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努力活跃气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Multisim 仿真与原理研究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为了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环节中实践有效教学,可以合理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地引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与学合一,并且将它作为教科研改革的重点。例如,在实行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进行电流整流的教学中,利用仿真软件这个电子平台,创建几种二极管电路,应用工程环境自带的虚拟示波器,引领学生对示波器的输入、输出波形进行观察比较,这样可以方便的掌握和理解整流的原理;当加入滤波电容到整流电路上时,观察输出波形与之前未加滤波电容时的输出波形相比发生的变化,通过理解这些变化,也可以深刻地理解电容滤波的原理;引领学生通过改变电容容量或者改变负载电阻阻值,观察输出波形较之前发生的变化,也可以深刻地理解改变电路参数对滤波性能的影响。

Multisim是EDA仿真软件中相对比较形象化的虚拟电路软件。该软件的工作界面简单易学,操作方便,非常直观,原理图和模拟工具箱都在一个窗口内,仿佛在实际的电子实验室中进行操作一样。它也同时提供了仿真测试的仪表、仪器和元器件,其仿真的功能非常强大,也同时具有频响分析、瞬态分析、交直流分析等各种各样的分析手段,可以方便、直观、形象地对各种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仿真,非常符合电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需求。

例如当理论课讲掉三极管共射、共集放大电路等知识点后,利用计算机网络便可在仿真软件环境中搭接好共射、共集的电路,在它输入端输入10mv的交流信号,应用虚拟的示波器观察输出的输出信号,可以相当直观的看到相反相位共射的两个信号叠加,而且输出信号的幅值比输入信号要大得多;但是对于共集电极同相位,输出信号比输入信号稍小一点,但是近似相等。我们也可以改动元器件的参数、电路结构,对电路进行启发、提问、引导、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相当方便地解决学生只能凭空想象的一些问题,再例如当讲解正弦振荡电路的先增幅振荡,后面稳幅振荡的振荡建立过程时,单纯靠学生是相当难想象出来的,况且在实际的实验室里面用示波器也无法看到起振时候的增幅过程,只能看到稳幅过程。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上利用仿真软件中的虚拟示波器,便可以清晰的看见稳幅和增幅的过程,既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增强了传统教学容易疏漏的缺点。

利用仿真软件,学生可以自行设计电路,仿真电路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克服了实物操作实验对场地、仪器、安全等的依赖性,也可以弥补传统的不容易实施的实验,进行故障分析。从而拓宽知识面,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丰富学生思维、扩大视野

由于高校的扩招,学生越来越多而导致学时非常紧张,许多学生的疑难点在有限时间的课堂上常常无法真正搞懂。网络教学将网络信息资源和课堂教学融合起来,成为电类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网络教学整合的平台具备讨论、作业、教程、管理、备课、聊天、通知、邮件等功能模块。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快捷高效的互动性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和“学”不能再受时空的限制,同时可以远程共享学习资源。学生通过教学网站可以随时登陆教学平台下载查看教师的习题、电子教案、实验、作业、在线自测、在线学习等等要求,在网络上也可以提出应该被解答的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合适的条件;教师也可以在网上组织、、管理教学内容,及时地进行网上答疑,总结归纳难点和重点,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

合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电类课程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在传统的电类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指着胶片上的图片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电子元件的原理、结构、应用等等方面的知识点。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吃力地讲解、学生却学得枯燥且乏味。但是借助网络进行欣赏教学,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达到因才择教、因才择学的理想层次。比如,在稳压、整流、滤波章节的教学过程中,上课前可在网上下载大量资料并进行整理,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常用电路的结构、电压波形、工作原理、应用、电流流动等。把不同种类电路的相互关系在大脑中形成影像,调动学生的各种各样感官,利用经验知识进行综合的加工提炼,从而可以突破教学过程中的抽象、繁杂的重难点问题。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模式整合中的问题

任何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具备两面性。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合理运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电子教案、手写教案应当合理应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电子教案有非常多的优势,但是对于新教师来说,纸质教案相对电子教案却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首先手写教案能够加深教师对备课内容的熟悉程度,从而能够增加上课教师的流利程度,板书写的时候还可以更加的工整规范,这样也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因此说电子教案和手写教案应该因人而异地合理运用。

2.切勿滥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

多媒体的应用应当因教学的内容而异。对于演算过程相对复杂而且繁多的教学内容,应用板书是比较能令多数学生接受并且理解的。例如当讲解静态工作点计算和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进行电路分析时候,这个部分是电子技术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该门课程的核心模块,并且计算量相当大,计算过程也相当的繁杂,相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便利和快速,用板书在黑板上一步步的深入解剖,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更有利于他们理解这部分的内容。

六、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把教育从繁重的应试教育和知识传授中解救出来。在电类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中,课程教学依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通过这几年的实践经验,我们在电类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相当丰富的经验,在改进质量,提高和培养学生实践、理论、创新能力方面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接下去,我们要继续发挥教师的调控和主导作用,搞好教学设计过程,合理应用、不断完善多媒体和软件网络资源建设,为学生营建一种探究、自主的学习氛围,调动和依靠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贺天柱 吉武庆电子设计竞赛对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改革的启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2]王旭卿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技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陈寿根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4]黄力 赖兆磬 葛祥友 高职嵌入式系统教学与实践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 校园网 模拟电路 仿真

《模拟电路》课程是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该课程具有概念多、内容多、元器件种类多、电路类型多、发展迅速、引入工程分析的观点等特点,并且内容比较抽象,给初学者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学习枯燥疲惫,教师教学费时费力,难以深入的现象。

1 多媒体技术在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1.1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增强教学效果

由认识论可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开始的。在模拟电路课堂教学中,很多工作原理的分析是微观现象的教学,一些微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由于无法观察而难于理解。就会产生畏惧厌学心理,而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微观现象有形化、动态化,实现抽象到形象、微观到宏观的转变,比如场效应管工作原理这一节,场效应管种类较多。参量多,工作过程比较复杂,分析它的工作原理是一个教学难点,如果仅凭几张挂图以及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换来的往往是学生一脸的茫然,难解其意。现在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替代黑板板书和挂图,将场效应管工作原理以动画的方式展现,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管子内部结构,以及由于外加电压大小变化而出现的内部沟道的变化过程,进而清楚地理解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解释微观现象和规律,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增强教学效果。

1.2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增加课堂知识量

模拟电路课程内容多、授课时数有限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在课堂50分钟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既要保证课堂知识量,又要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要用到大量的电路图,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尤其是画电路图,往往要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造成教师不能很好把握教学过程,不能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集中在重点知识与重要分析设计方法上的讲解。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按照授课要求利用EWB、FLASH等软件将电路图和波形图、文字、声音及视频等制作成教学内容素材,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大大降低简单劳动时间,增加课堂授课知识量、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课件上添加的动作按钮、超链接等能灵活地进行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或引用其它内容。能方便地多次重复再现主要内容,利于课堂小节。特别是对多种类型电路比较分析时,可以在FLASH、EWB等环境中对已有电路进行修改。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课堂中随时绘制、派生出各种电路,达到传统教学中所无法实现的效果,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让教师彻底地从传统板书、绘图中解脱出来,节约大量时间,而且可以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突出重点知识的讲解分析,增大课堂上信息交流量。

2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校园网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校园网系统因具有多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给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校园网上构建模拟电路课程网站和模拟电路网络课堂,利用课程网站和网络课堂辅助教学成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

在校园网上构建模拟电路课程网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内容,有力地支持了教师教学,而且给学生自主学习建造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电路课程网站教学大纲、课堂教学的教学计划、电子教案、典型习题解答、知识难点分析以及往年试卷等,还可以非常方便地更新课程网站,及时地修改教学计划、优化电子教案,专业发展最新动态。学生通过浏览模拟电路课程网站上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最新动态等,能深刻理解模拟电路课程学习㈠的、合理安排学习进程、随时了解专业发展最新动向。

3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

3.1 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理论教学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模拟电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电路原理定性分析、运行结果定量计算时,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很抽象,不能深刻理解电路原理和实际功能,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教师将计算机仿真技术运用到电路或元件的分析中,在讲解电路原理的同时使用仿真软件模拟电路的运行过程和输出曲线,通过实时改变电路元件的参数输出一系列的仿真曲线,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各元件的作用,促进学生对电路原理和功能的理解、对各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的充分认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2 计算机仿真技术辅助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实验成功率

第5篇

关键词:电工基础 多媒体电子教案 传统教学手段 教学质量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完善,在教学的很多领域里都用到了多媒体技术改革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这种形势下,笔者认为,对我校电类课程《电工基础》进行教学手段改革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具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层次多,而且要求学生掌握的各个知识点连续性、系统性非常强特点,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知识的连续性,只能把各个连续的知识点全部讲到,以免在后面的有关章节中出现知识的盲点。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势必在照顾知识点的面面俱到的同时,不能够把这些知识点讲透、讲精。这样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感到要学的东西太多太杂,由于在课堂上没讲透又没办法加深理解应用,不少学生感到《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很抽象,不好学,严重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手段,增大课堂讲授的信息量势在必行。在《电工基础》课程建设规划中,我们应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放在首位。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方式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学生听课的过程中觉得条理、思路更加清晰

多媒体教案是经过精心设计与制作的,把各个知识点的阐述和解释进行了精要的总结,并作了简洁的板书。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可以看着屏幕上的精要总结加上教师详细的讲解,这样就能更加容易理解透彻这些知识点,真正地把课堂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传统的黑板粉笔讲述式教学手段却做不到这一点。受黑板板书面积和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对各知识点作大量的总结和归纳的板书,只能通过语言的讲述,这样学生必须高度集中精力听,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疲劳,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二、节省大量的时间,有利于把内容讲得更加透彻

这一点是教学方式改革最初出发点。对于《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内容的讲解过程中牵涉到了大量定义文字、电路图板书,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例如稍微复杂的电力拖动电路图在黑板上画至少需要几分钟,这几分钟的时间便成了“真空”状态,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上的分散;而且对于教师来说,由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板书上,就没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讲解,但是必要的板书和电路图又不能省,这就产生了两方面在时间上的矛盾。而采用多媒体就解决了这个矛盾,可以直接对着屏幕上的板书和图形进行更加充分的讲解,教师不会再感到时间不够,讲得越透彻,学生接受的速度越快,效果也就越好。经实践证明,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在大纲规定62课时的情况下教师没有任何空余的时间来讲解课后的习题,而采用多媒体方式,我用了8课时就把课后的重点习题很详细地讲解一次,大大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有利于图形作得更加准确、美观,人为误差极大减少

在传统的方式中绝大部分的图形都是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徒手现画,这样很容易出现错误,极易误导学生。而且在《电工基础》中有很多的知识点的讲解都是通过图解法来阐述,作图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讲解的效果,而在现场徒手作图的过程中,人为的误差很容易大量的出现,这就大大减小了图解法的形象性和说服力。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可以极大地减小人为的误差。多媒体教案中的电路图和图解法的作图都是使用专门的绘图软件来精心制作的,可以做到十分准确,使误差减小到允许的范围内,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这一点传统的教学手段基本上是无法做到的。

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拓宽学生知识面

电类产品的更新速度较快,而且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周期短,因此教材内容的更新远远跟不上实践应用速度。但是《电工基础》这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又非常强。如果教学只是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那么势必减弱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由于受时间和黑板的限制,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根本不可能通过板书的形式讲解更多实践的范例。而使用多媒体就可以突破这个限制,可以事先在电子教案中加入大量实践的知识,如常用低压电器的新产品应用及优点等,这方面的知识只要求学生了解就可以了,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根据技校学生学习心理方面的研究表明,现在的技校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不认真的,他们都偏重与实践,有对课本外新知识好奇的特点。因此,增加大量与理论相联系的实践范例,既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在踏入社会全面接触实践前具有一点必要的实践方面知识,还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多媒体教案的制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多媒体教案的制作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在教案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以授课学生群体的专业方向、基础素质为根据,不能作得过于烦琐,这容易造成学生视觉上的疲倦;也不能过于简单,这就起不到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在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严密富有逻辑性,根据教师讲课的特点和次序以及所选的教材安排内容的顺序。

第6篇

一、完善课堂教学是创造性教育的环境

学生学好知识的关键是课堂教学,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缺少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采用创造性课堂教学,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转换师生角色,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讨论,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不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而且增强了探索问题的热情。比如“《电子技术基础》的放大电路”一节,以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现在采用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组分别负责几个问题的创新教学方法,课堂上同学们争先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考、主动查阅资料、分析问题,为正确解决问题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这样,融实践、讨论、探索、学习于一体,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采用创新教学法不但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还能使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同时具有自己的一些创新性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开放思想,勇于尝试,增长技能。

二、备好教案是创造性教育的基础

教案是教师讲好课的重要依据。备好课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必备条件。教师要备好课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熟悉教学之道。能讲、能做,同时还要不断的吸收国内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实提高自己。《电子技术基础》任课教师不仅要懂得电子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懂得《电工基础》、《电工仪表》等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熟悉教材内容、领会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计划和备课。编写每节教案时,不仅要考虑对整体内容的分解,还要考虑如何“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风趣幽默的导入语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考虑如何通过“设疑自学、质疑讨论、破疑归纳”等环节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掌握知识,提高技能。除此之外,备课中还应考虑新旧知识的联接,重难点的突出、内容的完整性、清晰度和条理性等方面的内容,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创造性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多种教学方法并存是创造性教育的主体

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求知欲,走出创造性教育的新路。

<1>利用演示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通过观看教学演示,不但加深了对抽象理论知识的具体理解,还能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2>利用多媒体,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能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不仅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而且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现有的教学设备设施已经很难满足实际教学要求,而多媒体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教学难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化解教学难点,开阔视野,紧跟时展。[2]

<3>利用类比法,使学生触类旁通。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用类比法将教学中内容相近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进行讲解,能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如分压式偏置电路的计算,分压式偏置电路与基本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相比,两者的电路形式和原理虽然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交流信号来说,两者几乎完全一致,这样就可直接得出分压式偏置电路的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放大倍数Au的计算公式。[3]

四、重实验多实训是创新性教育的支柱

电子技术是实用技术性比较强的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是教学的目标。[4]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对学习理论知识兴趣不大,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策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又能通过实践掌握巩固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如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个个(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实验,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既巩固了万用表的使用,又明白了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与实际值的关系;并且在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到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流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5],如此一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以挖掘创新性、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摸索一条教学的新路,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活动效果。

第7篇

[摘 要]: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体会,以《电路探秘》教学为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道出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教师的反思主要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的反思。

一、对知识与技能的反思

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如果通过学习只是学到了知识,而不能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之中,那么这种知识就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在学习电学知识时,我们一定要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电,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使同学们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实践转化为技能。这就促进了笔者由知识转化成技能的教学反思,理论整合,直观演示,动手实践的三步曲应该能完成知识到技能的转化。我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及电路的串、并联连接都放到实验室上课,教师一边演示一边总结,然后马上教同学们自己亲自体验,同时对出现的异常现象能自己分析或者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严密的反思付之实践,教师激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又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反思

1.教学反思应注重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预设是指课前准备,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吃透知识点,明确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但教师的预设往往难以周全,学生的质疑经常难以估测。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这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是“突如其来,突然而逝,不由自主”。也正是这些闪光点使课堂活泼生动,骤起,突生机变,充满灵气,收获意外的惊喜。在教学过程完成后,教者应迅速将突发的灵感进行细致反思,及时捕捉这些“偶得”,总结成教学过程中切实可行的方法。在讲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实验时,我按预设讲了实验电路图,如何接表。但学生在连接电路图时,出现了一个严重错误,他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调换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引导学生纠正其中的错误还是另走捷径将错就错呢?经过深刻的研究反思我认为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能以教案为中心了。教案的预设是我们老师的思想,它不一定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以我先按照该同学的实物图叫同学们观察两表的读数情况,分析原因,最后来测导体的电阻。既完成了教学内容,又解决了电学中常见的故障问题,有了意外的收获。

2.教学反思促进重点、难点把握准确。一节课下来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攻破,如何攻破?是每堂课后必须进行的反思,将它们记录下来,目的是为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在电学知识中,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是电学的难点,且在历年中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要求学生在了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基础上,记住“一上一下变电阻,有效部分看下端”。意思是滑动变阻器只有当一上一下连接时才能改变电阻值,并且它的有效部分是看下面的接线柱。放入电路图后第一步分析它的有效部分,第二步当滑片移动后长度如何变化,电阻如何变化,再分析电路中的其它因素的变化。

3.课题引入要精彩。这是教师在备课时进入课堂之前一直在反思的问题,肯定一种导入还是一种导入都是反思的结果。如何快速有效地引入新课题,及时把学生带进快乐而充满学习氛围的新知识的殿堂,是起始的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是开山的第一锤、对弈的第一招、话剧的第一幕。这第一锤、第一招、第一幕能否敲得开、走得活、演得好,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说,稳和准的引入课题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为学生们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准备。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节课时,我这样引入:前面我们已讲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知道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也越大,而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则越小。有一天电压碰到电阻,对电阻说它对电流的作用大,而电阻说它的作用大。到底谁的作用大呢?两者闹到法庭。假如你是一位法官,你给如何判决呢?这是我反思后的确定,综合运用社会学课的知识,再结合学生生活中的行为作为本课时的导入,学生立即进入要学乐学的境界,新颖又切实可行,起到先声夺人抢占制高点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思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在电学演示实验结束后,我故意把废旧电池扔到垃圾桶里,然后问学生是否可以?这一扔一问,看似简单,却是我在与家人的一次沟通中反思而形成的,觉得远比一番道理行之有效而采用的。我借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之多。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电池中含有汞,汞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其蒸气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七倍。汞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大,特别是汞的有机化合物毒性更大。鱼在含汞量0.01-0.02毫克/升的水中生活就会中毒;人若食用0.1克汞就会中毒致死。电池中还有镉:镉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其化合物也大都属毒性物质。震惊世界的日本“痛痛病”就是因镉污染而致――这样不仅介绍了电池的成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反思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及彼从用电池反思到用电,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种设想:教室里学生不在的时候,不管白天还是黑夜,电灯都不能亮,而学生在的时候,只有天黑时才能亮,天亮的时候不能亮,电路开关该如何设计呢?同学们一起探究。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能为社会作贡献。

静下心思,反思课堂的得与失,考虑课堂内容的改进,这样可以扬长避短,把自己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电子线路CAD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38-02

《电子线路CAD》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门课程实践性、应用型都很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的是教师多媒体演示教学,理论和实践分离教学、课时分散教学等方式、知识点填鸭式教学。普遍面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不高的难题。从学生方面来说,认为学会使用软件绘制原理图并在电脑上生成印制线路板即可,至于能不能实用以及与实际工作中的差距往往不去关心,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普遍不够重视;从教师方面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对于电子线路CAD课程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为此我们在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提出了使该门课程改革效果更好的一些建议。

一、课程改革的基础

课程教学紧贴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以学生岗位针对性为前提,充分体现“职业岗位―岗位技能―岗位课程”的思想,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改革内容

1.课程结构的改革

课程采用项目化的方式重组内容,打破传统教学中先原理图后印制板(PCB)的组织结构。避免了以往前半教学中都接触不到课程的核心内容(PCB的设计)的弊端。由任课教师精选教学项目,以项目带动内容,将内容融于项目,分散难点,使学生便于掌握,从而达到提高PCB设计制作水平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不再是老师给学生全盘灌输软件应用的相关知识点,而是重组教学内容,将各个知识点融入与生产实际相关的项目中。以PCB设计为宗旨,使学生在学完每一个项目后都能完成一定的PCB设计。并从应用及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置单面板、双面板等学习情境。课程后期预留时间,供学生练习CAD考试真题。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项目前要先对学生的职业岗位以及该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进行分析,最后制定出与企业实际相关的课程教学项目,同时在选择教学项目时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电子线路CAD》课程精选了七个教学项目,其中包括简单模拟电路绘制、复杂电路原理图绘制、层次电路原理图绘制、双面PCB板的自动布局布线、单面印制电路板手动设计、电子线路综合设计、印制电路板制作。同时要完成每一个项目的工作量有大有小,在教学中根据项目的大小,又将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把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要掌握的岗位技能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解决问题。

对较大的项目(如项目层次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学生一个人完成有困难的项目,将学生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组(分组时,注意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搭配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组安排一名学生担任项目组长,由各个项目组长给每个同学分配相应的任务,共同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基础好的可以帮助和辅导基础一般的学生,实现共同提高。这样不仅掌握了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技能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也尝试基础好的同学完成任务后请他们做“小老师”,让他们轮流辅导较难完成任务的同学,让他们在辅导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和提高。而被辅导的同学也能跟上学习进度,体会到成功的感觉。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很好。

同时,由于该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更多的实践与练习机会。因此教学课时不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那样:课时分散,老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之后,再另行安排上机实践时间;而是将授课时间集中起来,将所有实际设计对象搬到机房和实验室,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便于教师示范与学生即时训练相结合,知识点可以当堂消化与巩固,对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效果。

4.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在设计本课程考核方案时,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和过程性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学习态度是主要的评价因素;阶段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主要是对每个能力训练项目完成后提交的作品的评价;综合上机和制板的作品考核占总成绩的40%,是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5.教学手段的改革

该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制作课件结合软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一堂课上真正的操作者只有老师,这样不便于学生及时消化课堂内容。在教学改革中,虽然课件演示也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所有的教学都在实训机房进行,一生一机,学生除了可以学习操作方法,还可即时的动手实践。

三、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完成每个项目中若干任务的过程的具体化,区别于以往的教案只是对知识点的罗列以及重难点的突出。在教学中进行教案设计时为每一个任务都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情景单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师、学生的活动,在该教学情境中要掌握的技能点、知识点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完成该教学情景所经历的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等。教学环节是教案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分为课前导学;知识链接;引入主题;提出任务目标;分析任务目标;任务实施;学生实际操作;教师个别指导、集中辅导;新课总结等。

四、几点建议

上述对《电子线路CAD》课程教学改革内容的归纳总结是建立在已经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为了使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为了使学生的所学更贴近于工作实际,教师在进行教学项目设计前,应尽可能多的到与学生就业相关的岗位上了解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内容,为制定项目积累素材;同时在制定项目时可以将与电类专业的专业课如数电、模电、单片机等相关的知识融入到教学项目中,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第二,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课堂的开放性和学生的创新性。如在每个学习情境中都有几个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局限于这些项目,我们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设计项目,在实训课堂上,学生并不一定要做老师给的实训项目,允许学生使用自己更好的产品项目。

第三,在教学中如果使用的是英文软件或部分汉化的软件,考虑到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底子较差,因此应注意英语和汉语结合的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第9篇

1、教学任务。

在教育实习的四周内,听取指导教师王x老师的课11节。其他物理教师授课6节;听取组内同学讲课9节;共完成了4个新课的实习教案:其中《欧姆表》和《分析电路》进行了试讲,得到了指导教师、带队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共讲课3节:《欧姆表》一节(高二1班);《电路分析》两节(高二1班,2班);平时。协助教师批改作业,对同学进行个别答疑。了解教师的工作安排并参与集体备课。指导教师的授课做教案式记录。

2、班主任工作。

在日常方面,按照要求每天7:20按时到班,检查班级情况。午间操跟操。每周一、二、四的午自习到班进行个别答疑。平时,注意和同学们的交流,观看了全校运动会。并与高二1班的另外两位实习班主任一起,在原班主任和各位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次主题班会——《LIFESTORY——大小孩的故事会》。

3、其他。

我们的教育调查对象是师大二附的高一高二学生。高一7个班,高二6个班,文理均衡。大约收回500份左右的有效数据。调查内容与中学物理课现状有关。问卷由我初步草拟,经过全组评议,带队老师评议最终定稿。具体完成情况将在调查报告中提交。

为期四周的教育实习,不但使我在物理教学与班级管理上学到了很多,也增进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实习的班级是二附高二年级的理科实验班。同学们聪颖、独立、有创新精神。开始与他们接触我还有些紧张,常被他们的提问难住,无所适从。但他们却反过来安慰我,鼓励我慢慢来。在他们的宽容与鼓励下,我进步了不少。尽量作到每次答疑都有备而来,每次批改作业前都把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几周下来,我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就越来越少了。在他们中间,我才深刻的体会到大学老师常常提醒我们的一句话:

"教师,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在学生眼里找自己的问题,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

我的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作为教师,他们永远都是我的榜样,也是我想要超越的目标。在我讲第一堂课之前,指导教师把他自己的教案拿给我看。我虽然写了教案但是并没有准备讲稿。这样,给老师试讲的时候,由于准备的不细,将整堂课的结构都破坏了。该讲清楚的东西一点也没交代清楚。他听完之后毫不客气的一一指出所有的错误和缺点,告诉我应该怎么讲。带队老师也严厉的批评了我,叫我回去一定要写讲稿,第二天绝不能讲成这样。那时,我真的觉得讲课好难。自己的心态也摆的特别不好——因为我太想把课讲好了,压力特别大。当天晚上,我准备到2点多,第二天终于把课顺利的讲完了。从那堂课以后,我才真正理解“教师”与“好教师”的差距。对我来说,他的课就是标准:如果课讲不到他那么清楚,根本不能算是好课。

第10篇

首先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在实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应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

在实验教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备写出来,还应该在实验教案中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能只写在纸面上,而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探究”。

然后,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时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五个环节。

1、 观察。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鉴别、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防止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2、 操作。操作,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有危险性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

3、记录。即在实验中正确地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如,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4、分析。

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例如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差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总结)。

5、整理。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是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 转贴于 为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在平常实验操作技能检查中,还可以通过口试、笔试、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1、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的产生和讨论等。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正确理解及完整叙述。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的实验口试中可增加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察电流表,表盘刻度有什么特征?使用中应如何选择量程?使用不同的量程时刻度有何不同?如何调整零点?考试中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说明各元件的作用并按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规律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根据学过的电学知识,选择适当的器材,你能设计出几种测定导体电阻的方法?画出电路图,指出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并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导出计算电阻的表达式。不管学生设计出几种方案,只要是切实可行的,都说明学生动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很大的。

3、操作: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如在实验操作中,我们把实验中所涉及的多种不同仪器放在一起,让学生挑选出合适的仪器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操作不仅要求学生弄通实验原理,还要知道所选器材的型号及性能,如对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仪器的使用。

课本实验及创设性情景实验考查:

第11篇

1、必须带着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的教学要求去上课

这不光是在纸上写着目的要求就算数的,而是在头脑中清楚确切地知道我上这一节课是干什么的?这就要求在备课时很好地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要从整体出发搞清楚每章每节在中学教材中的地位,搞清楚它和教材前后的内在联系,要从全局观点来确定一章教材的具体要求,包括应该使学生建立哪些定理法则,掌握哪些定律、公式、技能,应理解和熟练到什么程度。这些任务要恰当地,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到每个课时。

2、熟悉教材

要逐字逐句反复仔细阅读钻研,一个符号一个数字都不能放过。有时就是由于疏忽了小地方,往往给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教材和课外作业带来不必要的绊脚石。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师要能离开教材完整地系统地复述通章通节的教材内容。。其次要解剖教材。深刻掌握前后章节的因果层次,如万有引力和航天这一章,“开普勒三个定律”是基础,是学习万有引力的准备知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就是这些基础知识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同时又为以后了解万有引力定律铺平了道路。对万有引力定律确切掌握后,关于万有引力的一些应用也就自然容易接受了。

3、对重点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堂课一般的说有一个重点就够了,多了就不成其为重点。例如在“直流电路”的教学中,欧姆定律穿串联电路,并联电路都是重点。既是重点,就要下大工夫,花大力气,各个击破,多安排几个课时,务必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确实掌握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因为这是牵涉整个电学教学的关键,煮夹生饭那就后患无穷,遇到稍微复杂的问题就会东拉西扯,错误百出。在讲到“全电路欧姆定律”时,“路端电压和内外电阻的关系”是难点。既是难点就要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分散处理,反复深化。先研究较简单的电路,再研究较复杂的电路,先研究电路中某一可变电阻改变做一般变化时的问题,再研究多掷开关改变触点时的相关问题;先研究外阻阻值作一般变化时的问题,再研究阻值变到两个极端值―断路和短路时的问题;先研究外电路结构发生变化的问题再研究内电路结构发生变化的问题;最后再研究某一部分电路改变后,其它各部分电压、电流相应变化的因果关系问题。每次都搭配一定的例题和练习,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暴露的缺陷,指出为什么那样处理是错误的,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充分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好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深刻印象,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具有极大的作用。学生实验对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养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必须对实验这个环节给予高度的重视。

对实验应根据教材需要赋予明确的目的性,不能为演示而演示,不要搞得五光十色,这样把实验变成了魔术表演,反而损害了科学实验的严肃性,结果适得其反,至于演示前对实验装置原理应作哪些必要的解说,演示操作如何才能做到干净利落,应该指导学习观察什么现象,如何观察,都要在课前考虑好。

以上都是有关备课的问题。虽然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但上好课是教好课的关键,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如果上课时教师没精打彩,精神委靡;或是喃喃自语,照本宣科;或是只顾内容,不讲方法;甚至罗里罗嗦,语无伦次,都会使一堂课失败,达不到教学效果。我上课时一般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些要求:

1、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求教师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做到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具有充分的自信心,这一条对上好课很重要。我所说的自信不是盲目的妄自尊大,这一信心是建立在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和融会贯通上;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是建立在对课堂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上;是建立在对45分钟的部署安排做到了胸有成竹上。

2、上课时要面对学生,而不是面对黑板或面对教案。要使每个学生都觉得你是针对着他或针对着全班在讲课,感觉到你是在以他为对象在讲话。如果你老是盯着黑板、盯着教案,或老是盯着鼻子尖下的几个学生,就会使多数学生感到你忽视了他的存在。事情永远是相互关联的,你忽视了他,他做学生的也就忽视你,不听你那套,思想开小差了,做其它小动作了。

第12篇

一、多种办法,激发兴趣

职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他们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困难很大。在实训中可以采用多种有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达到最佳效果。

1、将训练内容与仿真实训相联系。中职学生对简单重复操作不感兴趣。在实训课中针对具体实训项目先开展仿真实训,再开展实际操作训练。在学习万用表的使用、两地控制电路等实训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仿真实训室学习几节课,然后在电气控制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把仿真实训与实际操作训练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有效提升。

2、将实训内容与网络视频相联系。教师在实训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网络中的视频资料,与所学原理及实际操作步骤相结合,这样学生就可以边听边看边动手操作。在进行导线连接的基本功能实训时,可以在学生看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操作步骤,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这种教学方式,同学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学习乐趣浓厚,学习劲头更足。

3、将实际训练内容与教师的评价联系。在电工实训强化训练阶段,可以通过模拟试卷进行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要做并且要做好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实训效果。例如,下表是我们在维修电工集中培训过程中,把实际操作项目分成七个部分采用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建始职校维修电工技能竞赛成绩册(模拟试卷十)

二、结合实训内容,采用合适的教法

1、实际操作与讲授相结合。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教师要讲清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结构及功能,这是学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引导学生观察触头的动作情况,从而控制电路接通和切断,再通过实物示教,观察电动机正反转情况,对自锁的联锁的概念加以区别,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

2、操作与讲解练习相结合。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可以采用讲解练习的方法。所谓讲解练习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如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往返控制电路的接线图,就可以要求学生先标线号再接线。

3、加强专题操作练习。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进行实习,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在进行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先对各单元电路的动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范围。

三、重视实训教学的过程管理,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