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6 16:2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反思;坚持;意识;习惯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要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社会每天都在变化进步,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开放的心态,不知进取,一味只满足于现有知识,而不知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及时更新教育方法和理念,我们就无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教学的新需求。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一个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过程,通过反思不断思考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反思贵在坚持,它体现在教师每天反思,每事反思,并以教后记、教学日记、教育案例等形式及时地记录下来。把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会促进教师进一步反思,渐渐地就形成了反思的习惯。
二、多方面反思
1.对课堂教学中成功之处及时进行反思、记录
一堂好的教学课,之所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一定有其成功的原因。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应从多方面进行反思,比如,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间计划安排,学生接受能力等。这些当中哪些方面进行得比较精彩,课堂教学中有哪些突然涌现出的灵感,或是因为学生的超常发挥而突发的奇想等。课后,教师及时地反思、总结、记录,为日后教学参考使用。
2.对课堂教学中失败之处进行反思
课堂教学就如同一句广告词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不论多么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或多或少总会存有一丝不足或失败之处。面对这些缺点和不足,关键在于我们抱有怎样的反思态度去认识和理解。如果我们采取逃避或是推脱的态度,只会使我们这些缺点和不足更加放大。相反,如果我们从失败中积极反思,找到改进的策略,才能使教学过程不断完善,才能使教师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3.听别人课后进行反思
经常地参加听评课交流活动,研究别人教学的长处,尤其是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深入分析教学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三、积极寻找反思的途径
一、教学反思的前提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的职业
有人说,如果你仅把工作当成领工资的手段,那么你就会陷入一种平庸的生活中。这种生活是很枯燥乏味的,痛苦的,这样生活不会有幸福感成就感。如果同时你是一名教师,我劝你还是尽快改行,换一个你爱干的工作去做,因为你将会耽误一代人的一生。教师应该怎样尽职呢?
1.像美国老师那样热爱教师职业。下面节选[美]彼得・基・贝得勒《我为什么当教师》一文选段:“我爱这一行的真正原因,是爱我的学生。学生们在我的眼前成长、变化。当教师意味着亲历“创造”过程的发生――恰似亲手赋予一团泥土以生命,没有什么比目睹它开始呼吸更激动人心的了。
2.有教育的信托责任。什么是信托责任?郎咸平教授认为,大学生的父母把大学生交给大学了,社会对大学是有期望的,大学应该怎么兑现它们的服务呢?这种契约精神就是信托责任,也是大学改革的真正重点。比如郎咸平教授对学生逼得是非常紧的,学生必须花非常多的时间攻读他这门课,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打教授的私人手机找到他,学生有问题可以跟他讨论,学生写的报告他一定从头看到尾。学生很感动,他们说感觉非常意外,这么有名这么忙的郎教授怎么会有时间读学生的报告呢?郎教授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因为他认为这是他的信托责任。
二、教学反思要重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1.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实验中,在观察中,在分析思考中,在辩论中必须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培养实事求是的习惯。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人体的血液循环》一课,让孩子们用做游戏的方法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这只能促进孩子理解血液循环,但离真实的血液循环抽象得很远,不利于孩子们更科学地理解事物,不利于孩子们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认识方法。
2.解决学科学为什么的问题。科学应该为人类的生存服务,首先是定义为对人类的爱。所以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反思你的教学内容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是否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命。有一次,听一位老师上《油菜花开了》一课。孩子们在观察油菜花时,从叶子上掉下一条青虫,女孩大叫,男孩说打死它!我对孩子说:你们在打死它之前,为什么不好好观察一下它呢?于是他们就拿起放大镜观察起来。然后说啊原来它是这样的!我紧接着说:你们知道它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吗?孩子们感兴趣起来,问什么样子。我说它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啊!孩子们有些不忍心把虫子打死了。我们的教学应该引导孩子意识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珍贵,这就是在细微处培养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
三、教学反思要注重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
日常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的班级的学生上课聚精会神,有的班级像自由市场,这种现象应该是最值得反思的了。我觉得其中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与这个班级科学课的学习习惯养成有关。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从未上过一堂规范的科学课,首先对科学课就失去了兴趣,因为你上的科学课他什么也得不到。再加不懂试验方法,没有很好的形成小组实验配合的习惯,不懂实验课的规范,当然就会出现混乱局面。老师没有很好的指导他们干什么、怎么干,当然他们就会自己干自己的事。
2.与是否有设计小组实验活动有关。比如老师只是演示,教室那么大,后面的学生看不清听不见,教师又没有很好的巡回展示,于是我看见后面的学生在看小学生报。我挺同情看报的同学,他们做得对,看报纸多好呀,可以得到很多知识,比在这个课堂上得到的多。我这时走过去和他们讨论沉浮的问题,他们很愿意参加研究。所以科学教师一定要设计好小组实验。
3.与教材内容深浅有关。课前要对学生的知识情况进行了解,这就是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根据学情制定一节课的教材深度。如果深度浅了,学生就没有兴趣去学习探究了。例如《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一课,老师在一开始就摆出两个装满水的水槽,问学生在水中马铃薯会怎样,学生很麻利地说在盐水中会浮起,在清水中会沉下。那么这节课学生就很不用心上了。要知道现代资讯如此发达,城市中的学生得到这点小常识真是轻而易举,这节课就显得教学效率很低了,不外乎就是让学生动手验证一下自己的准确判断。不会引起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兴趣,于是他们对实验也就马马虎虎,课堂就会比较散漫。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运用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
何谓“教学反思”?概而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教学中的重要过程,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学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3.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4.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5.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6.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运用
教学反思是一个过程,是教师研究自己如何教,研究学生如何学的一个过程。
1.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实现“教学反思”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例如,“绿色开花植物双受精过程”一节的教学,有的学生掌握得非常好,但有的学生却认为抽象、掌握不了。如何使这种“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2.悉心沟通,尝试改进
成功地寻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程度有关。如果缺乏沟通,即使发现问题,也较难把握住问题出现的原因,更难提出较好的改进方案。如,“生态系统”的功能中能量流动是教学中的难点,但难点的成因却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是由于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不清,因此对能量流动的过程理解较差,有的学生是由于对呼吸作用的实质理解不清,因而不易理解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逐级减少。同样是难点,解决的方法却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悉心与学生沟通。
师生间沟通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例如,在讲授遗传学知识的时,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和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等,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对形状、显(隐)性基因、显(隐)性形状、基因控制形状等知识,进而可以对教学进程作出正确的评价,同时有意识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3.潜心研究,调整反思
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的实际效果,调整反思是尝试改进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在学习“人体各器官在体内的分布”一节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缺乏联系自身的观点,将人体各器官与自身分裂开来,所以在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时,要联系实际、结合学生自己的身体来学。所以要成功地调整反思,教师不仅要悉心研究自我的教学行为,而且还要悉心揣摩学生的心理价值取向。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1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有教育专家高度肯定教学的课堂教学反思,认为其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提高,不仅要加强学习,还要注意在教学反思中认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反思教学目标精准与达成
我们进行教学都有落实三维目标,我们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往往注意教学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因此,这一个目标的是否达成往往被我在反思中忽视。准确的说,评判一节课是否优秀,首先是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自认为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就是达成教学目标,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我们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学进度等原因,往往课堂教学有忽视教学互动,学生学习内需的驱动。没有充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而展开教学,这样没有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的教学看似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彻底领悟,需要课后练习巩固,这样学生的习得事半功倍。他们很难有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挥的欲望了。另外,我们有的老师,对教学目标制定的过高,在我们看来一些知识非常浅显,但是,对接受接受能力差、抽象思维弱的学生造成了压力。教师在一节课中,自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或者受部分学生没有理解、吃透,于是,本质上,我们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特别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确立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如对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反思。首先是思考我们的教学三维目标设计和展开是否合理,如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是否掌握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法是否合理有效(学生抽象思维不足,一般采用实践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中是否意识到这一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等。还要注意在教学目标达成中,学生的表现,可能有些基础较差、记忆力弱的学生将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的知识已经遗忘,在教学中是否巩固到位。
二、反思教学环节设计开展与效果
我们备课,是准备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接受,思考如何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教学活动中。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课堂新情况。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课前是否预想到,在教学活动中调整的是否适当、合理和有效。如我曾在二年级《角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中,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习题对是否是角的图形进行判别,结果还有几个学生判断错了。我备课中,没有意识到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效的讲解后还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在反思中认识到,我没有能用数学语言清楚地描述角,没有启发学生感悟角的两条边是射线这一知识。这样,在另一个教学时,我进行教学环节微调,学生都能准确的判断出角的图形。
教学环节中的当堂巩固是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情况的,也是我们教学时候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而检测结果是我们反思教学环节开展成效的一个手段。如在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第一课时课堂巩固时,我以为我教学环节合理,学生参与性很高,他们应该对比例尺的知识已经了解和掌握。可是巩固时发现,对“一个零件长10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结果有学生解答为:2厘米=20毫米10:20=1:2。我在反思中才意识到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还没有把握到位,没有真正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如此,暴露出教学环节中该注重强调的没有到位。
三、反思教学手段运用及方法使用
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轻松接受和理解教学重难点。如《圆柱的体积》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动漫的形式将圆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的过程,这样就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如此,学生便容易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来,我就在反思,如果我在圆的面积计算时也采用这种教学手段,那些,对圆柱体体积的理解就更容易些。不至于出现,有学生近似的长方体的宽和高和圆柱的圆半径和周长认识不清楚的现象。另外,教学方法虽然是教学目标中要考虑的问题,其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的运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如《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位置》教学中,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操作完成,通过步骤的演示,让学生加强对每一步操作进行认识和掌握,如此,通过活动教学法,他们对这一知识掌握得相当牢固。
总之,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我们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情况的认识,我们要重点关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调整、改进不足之处。反思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愉悦感。如果,我们做教学的有心人,长期积累、坚持反思;那么,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肯定会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也会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所以,我想反思应该分三个阶段吧!分别是教学之前、教学中和教学之后反思。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 教师 教学反思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小学计算机教师除要认真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素质。每堂课还要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正如:今天不是昨天的重复,今天会遇到昨天不曾遇到的问题,今天会经历昨天不曾发生的事情!所以做好今天,拥抱明天。小学计算机教师也要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自己自觉地把课堂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反思后成为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不等同于课后追记,其实,教学反思也是教学的重要一个环节,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我一直在思考:教学反思到底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反思,怎样去反思呢?根据上课的过程和体会来看,我在反复看教案的时候都会对教学计划有新的发现和改变,在讲课的过程中也会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在讲课结束后会总结本课的得失与成败。所以,我想反思应该分三个阶段吧!分别是教学之前、教学中和教学之后反思。
一、在教学之前进行教学反思
在教学之前进行教学反思,是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从学生角度来考虑接受能力的过程。
当学生走进计算机课堂时,他的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计算机
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成陌生的,空的“容器”。
教师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灌输,这样走进教学的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计算机知识、实际操作经验、对电脑的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教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如何“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如:我在讲《奥运五环心相连》这一课时,有的同学已经有美术的功底,对奥运五环已有很深的了解,很快就能用绘图工具画出奥运五环。由于要画的图形是他所熟悉,在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可让同学们观赏他的作品,让这名同学介绍他的经验,绘画方法。很快就能把学生大脑中奥运五环的形像勾画出来,学生兴趣大发,很快就把五个环如何串在一起的问题解决了。
计算机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实际上机的操作能力,但学生当中实际水平又有差异。有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某些知识早已掌握,而有的学生却对电脑刚刚接触,了解甚少。这不像其他的公共课程,大家基本都处于同一水平,所以要求我们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要有基础教学和拔高的层面,能涉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计算机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熟练的进行上机操作,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类似如小学数学课堂上倡导的一课时讲课不要超过15分钟。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
二、在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要及时、自觉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反思,也是教学中及时合理调整教学的手段。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电脑操作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电脑学习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灵活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能起到更好的引导效果。给与学生自我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实践。如:我在讲《在网上了解一位人物》这一课时,按教学要求需要能够用“记事本”整理人物的文字信息、并保存图片,这是一种技能的练习。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只会简单地保存为网页的形式,而没有达到要求。我如是及时进行教学调整,鼓励完成任务较好地学生,将他的作品保存到学生作品档案中,期未会给予奖励。得到我的鼓励的部分学生兴趣大发,主动离座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任务。同时欣赏了其他同学的成果,再补充和完善了自己的成果。这样及时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一举多得。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受益非浅。教学后将反思用一两句话写下来,使自己今后的教学得到启发。
新课程提倡建立多元化、共同参与的激励性评价模式。上课中,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未知欲,也能实现师生间情感体验的迁移。
由于本节课对上机操作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巧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研究过程,学生参与到了认知的过程中来,不仅学到了电脑的基础知识,接触到了一些研究电脑技能的方法,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不就是我们新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吗?
三、在教学之后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后反思主要是反思教学中的精彩场面和教学中的失误之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而教师的教学难免会出现疏漏与失误。出现失误,课后不进行反思,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贻误了不少学生,给学生以思想上、思维上的误导。因而教师在课后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失误所在,以及产生失误的原因,思考对失误的补救措施。
每天进行日反思,总结一天教育教学的优点和不足,需要我们在教案简略写几句,我想并不需要以成篇阔论的形式写出来;每个月结束时,再以文字形式写出具体的月反思。这样更好地促进教学反思。
案例1:有位教师在“课后反思”中(注:课还未上)写道:“……由于教学时间不容易控制,故实际完成教学计划的时间比预计的时间长了许多,最后的写作教学就没有办法完成,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也不够,没能照顾到每个小组和每位同学,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案例2:定语从句是考试的重点,关系词that、which、who、whom的用法,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紧,没有给出太多的时间来练习这几个词的用法,所以未达到应得的教学效果。
案例3:这节课没有一点激情,很郁闷。……
凡此种种,恐怕就不是个别现象了。但是,仅仅从以上案例,我们就不难看出,许多教师把教学反思和设计仅仅当作成应付检查的形式,他们随意捏造,出现了许多问题。
1、反思时机不对。比如案例1的课后反思就出现在上课之前,既然课都还没有上,教案中怎么就有了课后反思呢?既然你在还没上课之前就已知道自己要犯“这些错误”,那你干吗不在上课时避免呢?
2、反思形式不对。很多老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的、叙事性的记录,既不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作深层次分析,也不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他们只有在感到教学失败或不顺时,才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某些失误进行自责,作出反省,而对教学的成功之处却很少加以总结和提炼,即使是师生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创新的灵感,也常常被不经意放过,或者仅仅限于一时的满足, 从而使课后反思变成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达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3、反思内容不对。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层面上,很少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及学习效果,造成反思的单调性与模式化。
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1、明确反思目的。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此,教学中必然存在得与失、成与败。敢于正视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改进是一种反思,感受成功并对其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活化也是一种反思。反思既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积累教学经验、增长教学智慧、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职业需求,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理应成为广大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特征上看,教学反思是高度个人化的思维活动,它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通过认真地反省和自悟,从而总结并提出个人对教学的理解的一种反思方法。
2、熟悉反思内容。教学反思的内容很多,既要记“败笔之处”,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也要记成功之举,以便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既要记学生的见解,以拓宽今后的教学思路,又要记教师的教学机智,以免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更要记下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一、教学反思的要义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产生新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目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师的自知会赋予教师较大的创造性并较少歪曲对教育现实的认识。自知并非理所当然的,也不是想知道自己,就知道自己了。教师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现实的状况与人们的理想要求是个体进步的动力,反思性实践的过程正是一个有效的动机激发的过程。因而,教学反思能激励教师不断认识自己,改进自己
教学反思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反思教学失败的原因,可以分析教育成功的因素,也可以提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还可以对某种教育思潮和教育理念进行思考。反思的内容一般有:①我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②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③我为什么要这样做?④我采取的策略解决问题了吗?⑤我的做法是否符合教学原理,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⑥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促使教学的内隐决策清晰和明确起来。经过多次这样的实践,逐步形成教师必备的品质。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和方法
(一)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过程一般包括下面四个阶段。
(1)发现、选择问题。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意识到在自己的教学中可能存在某些问题,进一步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初步明确其性质和结构。
(2)观察与分析。教师对有关的资料进行认真研读和分析,特别是以批判的眼光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包括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态度等。教师可利用自我提问的方法来促进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在已有的经验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或者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他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3)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在认识了问题的成因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找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可能产生的效果加以估量,形成新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4)验证假设。预设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通过实际角色的扮演,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和教学策略。在检验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对理论假设进行修订,确定教学的效果,并形或有天的理论。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多一点教学反思的自觉,就多一些教育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谓益处多多,其乐无穷。教师进行反思的具体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目前认为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写教学日志。在一节课上完后,教师要将自己的经验、心得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写下来,与同事或专家共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整理完善后附在教案的后面。教学日志无疑会给教师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它有助于教师通过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内化新的信息,形成个人的实践知识。
(2)分析课堂教学录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也逐步走入教师的反思活动当中,为教师的反思插上翅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录并进行细致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行为。
(3)同事之间的观摩与交流。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相互指出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研究改进方案,从而互相提高,共同进步。
(4)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这是一种比较常用又有效的反思方法,它能帮助教师找准教学感觉,校正课堂定位。
(三)关于教学反思的几点建议
(1)创造反思环境。学校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主阵地,营造良好的反思氛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可以组织多种教研活动,让教师相互评课、说课,进行现场观摩,鼓励教师间的合作,并尽可能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让教师运用各种条件进行(2)提高反思意识。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不少中小学教师对反思不够重视,有人认为出现了问题才需要反思,平时没有必要进行反思,且反思的内容多是做得不好的地方。这反映了反思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因素,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学校的要求或工作总结的需要,只能促成教师一时的反思行为,要使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变外在的反思压力为内住的反思兴趣与态度,就要提高他们反思的意识。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教学反思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科学教育进行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主要集中在教育者不能针对学生在科学上的素养进行教育,其进展过程应趋向于内在的核心概念。但是,在现有的教学教育者中,一般都会忽略对核心概念的教学,还是更加习惯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在科学教学课堂上应当主要以核心概念的建构为主要教学目地。
关键词:
课堂教学;探究;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有更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更好的理解科学的本质,可以独自解决、探究问题,为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因此,如何更好的解决在科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进行科学教育。针对现在小学教学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理念相对陈旧,对于科学教育的方法不够重视,只是以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虽然自主探究这一方法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但这并不是说在科学教育中自主探究是唯一的方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与兴趣不高,不能更好的对科学实验进行深度的观察和思考,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升。
1.2老师不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大多是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教学,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大多会有注意力难以集中、活泼好动的特性,在缺少了老师组织与管理时,学生很难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探究与学习当中,从而导致科学教育的效率与质量大打折扣。
1.3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全面提升无法得到保证。老师在教学的实际进程中,其课堂从表面上看比其它课堂的学习氛围要融洽很多,在合作探讨与自主探究的时候,气氛非常活跃,但从本质上来看,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会有所收获,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迷茫与困惑。这是因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分析不够,无法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进行教学,导致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无法得到全面的提升。
2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学习提升的方法
2.1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在科学教育中,老师如何使学生对科学教学产生兴趣十分重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学生才会更好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师生之间的情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方法,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一个融洽、平等的关系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赖感,这样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一堂课十分重要,好的第一堂课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知识。作为老师应将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的挖掘出来,这样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避免硬学、苦学的学习氛围。
2.2培养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主动性。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更好的激发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可以更好的提升学习效率;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策略;可以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在学习过程中应当鼓励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这就是主动性学习的一种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候,老师应当是一个促进者、参与者、指导者、合作研究者、合作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可以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增强。
2.3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习创造性。作为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以鼓励性的教学为原则,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学生在进行探索活动的时候,猜想正确时可以激励学生,使学生有成就感,使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大胆的猜想;猜想不够全面或正确的时候,老师也应当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从中得到感悟。从而使学生培养出能够有自已见解的能力、善于思考的能力、能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从新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
3小学科学教育中需要学会反思
3.1在教学方法上如何进行反思。在新课程的标准要求中提到,探究教学方法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方法,所以老师应给学生多创造探究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吸收知识,同时树立一个正确的科学态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使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与讨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试验与问题的回答。在小组合作的时候,学生之间通过对问题讨论与研究进行解决,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
3.2在教学模式上如何进行反思。在科学教育之中,学生才应当是课堂教学时候的主体,从而才可以使学生可以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老师在以学生为科学教学主体的模式中,应当有效的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在可以确保可以有效落实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无论是哪一种教学的方式,老师的引导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究时所提出的问题应当进行筛选,从而避免重复的问题、使探讨的问题价值得到提升,并能够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给出答案总结结论。
3.3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对班级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然后设计适合该班学生的教学内容采用由浅入深的教育模式逐层深化,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的积累。
3.4设计有效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验教学才能更加直观的验证科学理论观点,很多时候科学教学目标需要借助实验设计来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创新设计科学实验,以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将理论知识具体化,促使学生能过在观察与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获取。
4结语
关键词:课堂观察 有效性 专业发展
课堂观察,指研究者或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实时反馈到自身的教学中,调整教育及教学的着力点,并据此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可以搜集和积累微观教学资料,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课堂观察也是教师进行更深入细致教学研究和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
那么,小学数学课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呢?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堂观察的内容
通常意义上的观察者为听课教师,被观察者为授课教师。那么,作为观察者在进行观察时都应观察哪些内容呢?一般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观察。若观察教师应包括教材运用、讲解能力、提问技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学生行为管理、教学准备、组织、评价,也包括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若观察学生则应包括: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人际交往、对教师授课的反映)和非学习(有关学生穿着、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1.观察自己的课堂,提高观察力
(1)开始观察。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理念,似乎为大部分的教师接受,但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接受更多的是对理论性知识的接受,不能完全有效地指导纷繁复杂的教学活动。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观察力,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
(2)重点观察。在进行课堂观察活动时,我们不仅要面向全体,对课堂的全面情况加以观察调控,还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境,对课堂活动的某一点或某些学生的个人行为进行重点观察,以达到对课堂活动的全面把握。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有效管理课堂,也可以选择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等等。
(3)反思观察。反思观察是在重点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将新的理念、新的智慧运用于课堂教育教学。比如,对课堂上教师提问的观察,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教师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对象、问题的设计及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反思,探讨提问的有效性、生成性,并将反思的结果运用至新的课堂情景的观察。
2.观察别人的课堂,提高观察力
(1)合作观察。合作观察,强调合作成员之间合理的分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通过合作,建立起对话与合作的机制,增强对课堂研究的力量,能够大大提高合作组中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
(2)系统观察。教师对自己课堂的观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更加注重的是对细节的观察,而教师观察别人课堂则是在细节观察的基础上,使观察走向系统,有助于教师专业系统性的成长。通过对其他教师课堂的系统观察,必将大大提高教师课堂观察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整体性。
(3)研究观察。对其他教师课堂的观察往往带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严谨的观察框架,完整的观察过程。通过课前准备、课中观察、课后反馈,使参与其中的每一个教师都受益匪浅。研究观察强调在课堂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成长,它有助于教师从简单的观察课堂现象向分析课堂、研究课堂的方向发展。课堂观察后的讨论是研究观察的最重要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对观察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另一方面,教师还可能就课堂观察中的问题求证于学生,从而把课堂观察逐步引领到教育研究的发展道路上,从教育科研的层面提升了教师的观察能力。
3.通过同事对自己课堂的观察,提高观察力
(1)开放观察。在同事观察自己的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要秉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直面自己的不足。同时,我们要主动地综合同事的观察诊断和自我判断,做出及时有效的改进行为。这样有利于以开放推动教学向纵深发展,可以说开放式观察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观察课堂的能力。
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反思教学中涉及教师内部的认知过程和教师行为,其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成效,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反思对于促进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和基本观点,教学反思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对问题的认识和反思,只有首先澄清问题、界定困难,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具有明确的目的。第二步是拟定问题反思的计划,为反思和探究做好准备,并开展行动。第三步是对资料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价,教师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
一、教学实践活动前的反思
科学制定目标:要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隋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分解,使学生在三维目标的引领下,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目标分解后还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将形成的目标群按一定的层次与梯度进行有序化处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具有自主选择最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目标。优化教学设计:这种类型的反思主要在备课阶段进行,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教师的智慧技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能否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能否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不考虑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二是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在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反思,凭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有的甚至照抄以往的备课笔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以往经验与教训进行思考的基础上。
二、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
教学实践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做出种种的反应。学生这些反馈的信息教师必须敏感地体察,并深入领会其意图。明确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要,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教学上的优点与不足,利于及时调整,使教学真正适应学生学习认知发展千什么的要求。这种师生互动,能拓宽反思的层面和渠道。从学生角度认识教师行为和合理性和有效性,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深入分析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做出调整增强语文课堂行程的灵活性和可控制性,培养灵洗教学机智和丰富经验智慧,面对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教学进程,教师要能不断地反思。
一是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有的教师设计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课堂上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但要问每个活动景象,每个活动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有的教师竟语焉不祥,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
二是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总结。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思维活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
三是反思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了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教师在反思中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因为这一阶段的反思强调解决发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你如何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出现争议时,你如何处理?当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该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时,你如何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某一问题时,思维异常活跃,如果让学生继续讨论下去,就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你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实践证明,课中有效的反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
主要是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概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梳理,教学的结果如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是否学会了学习?因为“教会”不只是提供给学生某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学习,而且应设法让学生多体会和感悟,引导学生总结对他们自己适宜的学习方法,经过自己感悟出来的方法对学习者来说才是管用的、好用。这一阶段的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例如,当课堂气氛沉闷时,你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的?哪些教学环节的工作没有按计划进行?为什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令你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再教这个内容,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作怎样的更改?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不断地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不断地运用课程标准检验自己,从而追求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的一种过程。教学反思是学生学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高中化学课和其他科目一样要进行教学反思,长期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教学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化学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一、如何进行高中化学课的教学反思呢?
高中化学课的教学反思要求化学教师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要求教师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反思,要求教师选择多种教研方法进行反思。首先,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反省与检点,并通过文字形式把它记录下来。要对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查不足,改正缺点,弥补疏漏。只有在摸索中前行,时时取长补短,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实践日趋完善,才能有力提高自己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其次,高中化学教师还要善于反思他人。化学教师也可以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深入课堂听同行的新授课,在网络中观看同行的教学实录等,分析他人的得失、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听名师或专家讲课,观看优质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发展点,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这样也能起到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再次,化学教师要善于集体反思。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切不可闭关自守,更不能妄自尊大,应该积极与同事、同行交流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学过程的创新、教育理念的界定、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纳等,听取同行同事的看法,从中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提高自己化学课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高中化学课应对哪些内容进行教学反思呢?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了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问的麻木习惯。所以我们要反思教学观念。过去的教学靠的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那是一个怪圈。化学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的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进行教学。 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通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可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反应机理。特别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多,内容琐碎,每次讲新课之前可利用多媒体回顾上次所讲内容,温故而知新。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又保护了环境,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要反思教学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有的教师曾作了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盐酸和稀盐酸,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锌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盐酸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盐酸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
三、高中化学课的教学反思应注意什么问题?
高中化学课的教学反思要“思”之有理,这里的“理”特指思出的道理、思出的门道、思出的规律。其实质就是反思的层面由“现象”向“本质”升华;其过程就是教师的角色由“经验”向“科研”转型。教学是反思的基石,真知源于实践,反思“真经”的获取,都必须经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的结果,在目标上,要由“单一”向“三维”转变;在内容上,要由“书本”向“生活”转变;在教法上,要由“灌输”向“引导”转变;在要求上,要由“统一”向“差异”转变;在训练上,要由“结果”向“过程”转变;在评价上,要由“评判”向“诊断”转变。实现了这一宗旨,也就达到了通过教学反思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