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01:12: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栽培管理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S567.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092-01
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小灌木,枝繁叶茂,花期长,入秋后有缀满枝头的红果,是极好的园林绿化树,也是传统的珍贵保健及药用树种,果实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1]。又是药食两用的保健食品,它不仅滋阴益阳、延年益郏还是体弱气虚、劳累过度、精血亏损以及年老体衰者的补益佳品。由于其显著的药用、保健价值,枸杞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不仅需求量逐年增加,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这给枸杞发展带来了机遇。现总结枸杞栽培管理技术,以提高枸杞种植水平,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1 建园
1.1 园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壤疏松、排灌方便、土层较深的砂壤土或轻壤土地块为宜。
1.2 整地
整地时间以秋季为宜。深翻后,整细耙平,做畦,划行定点挖穴,定植穴规格为30 cm×40 cm。
1.3 定植
一般株行距为1.5 m×2.0 m,土质肥沃地可按2.0 m×3.0 m定植。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苗木发芽前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秋季栽植在苗木停止生长后进行[2]。
2 土肥水管理
2.1 中耕除草
为了增强土壤通气性,防止板结和杂草滋生,应及时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从而为枸杞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一般分别在5月、6月、8月灌水后各进行1次。
2.2 灌水
配合春季追肥全园集中浇1次透水,6月视土壤墒情适时灌水,如发生伏旱,则必须进行1次透灌。7―8月雨季一般可不浇或少浇水,落叶封冻前灌最后一次透水。
2.3 施肥
2.3.1 肥料种类。追肥种类以果树专用速效肥(即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同时根据枸杞的不同生长期需肥特点兼施以单一氮、磷、钾为主要元素成分的速效化肥[3]。
2.3.2 施肥时间和肥料用量。在4月初枸杞新枝叶生长和老枝花蕾形成前期进行第1次以补施氮肥为主的追肥,施肥量为尿素50 g/株+复合肥30 g/株;第2次追肥在6月初至7 月底大量新枝生长、花蕾形成和开花结果高峰期进行,追施复合速效肥 100 g/株,补充全面营养;第3次在9月初,枸杞仍然开花结果,为促进秋果发育和根系生长,追施尿素50 g/株+氯化钾20 g/株(或直接施复合肥60~80 g/株)。
2.3.3 追肥方法。采用根部沟施和叶面喷施2种方法。一是根部沟施。即沿枸杞栽植行两侧各20 cm处开沟,沟深10~15 cm,将单元素化肥或复合肥混匀施入,沟内灌水后覆土。提倡施肥必浇水、浇水必施肥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法,提高肥效,节约成本。二是叶面喷肥。在7月枸杞盛花及春果膨大期进行,用尿素或磷酸二氢钾配成0.3%的溶液喷施枝叶。也可直接将复合肥配成0.5%的水溶液喷洒树冠。喷肥时间选在阴天或早晨[4-5]。
3 整形修剪
幼树定植当年,在距地面高50 cm处定干,每个枝上留芽4~5个,第2、3年再对侧枝和延长枝在20 cm左右短截、掐梢,以促进枝条发育,保证树体透风透光良好。修枝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剪去过密枝条,使株丛内有骨干枝10~15个,保证其光照条件良好;二是剪去基生枝全长的1/3~1/2,将其培养成骨干枝,然后依据生长势的强弱对骨干枝上的延长枝和新梢顶端去芽3~5个;三是将基部的芽抹去,但留作更新的芽保留;四是及早除去有虫害、受伤或太弱的枝条,同时留新枝补充。
4 病虫害防治
枸杞主要病虫害有黑果病、根腐病、枸杞蚜虫、木虱、锈螨等,应以统防统治为主,交叉用药,安全间隔期为5~7 d。具体防治措施如下:3月下旬用29%果园清500倍液或5 °Bé石硫合剂喷雾进行芽前封闭,杀死越冬害虫的成虫、幼虫、卵和兼治根腐病等病菌;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用20%螨死净 2 000倍液或哒螨灵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木虱、锈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用硫悬浮剂150倍液喷雾防治瘿螨、锈病。当发生黑果病或枯萎病时可用春雷霉素400倍液防治。
5 采收与制干
5.1 采收
6月下旬至7月,果实呈现鲜红色泽且质地变软时,第1批果实即已达到采收标准,此后采果工作将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批秋果采尽。一般每隔5~7 d采果1次,过早或过迟采果,都会使干果色泽不红,从而影响质量,忌在有晨露或雨水未干时采,以免在制干(日晒)时引起霉烂。
5.2 制干
采后可用晒干或烘干2种方法。晒干法:在鲜果中加入0.5%的碱面,拌匀,停放30 min,再摊在果栈上晾晒。采回的鲜果在前1~2 d忌曝晒,忌手翻动。烘干法:三阶段烘,第一阶段温度在40~45 ℃之间,历时1.0~1.5 d,至果实出现部分收缩;第二阶段温度在45~50 ℃之间,历时1.5~2.0 d,至果实全部呈现收缩皱纹,呈半干状;第三阶段温度可在50~55 ℃之间,历时1 d左右,烘至干燥,干燥后要进行脱柄。
6 参考文献
[1] 韩多红,朱杰,王向东,等.盐碱地中宁枸杞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2(2):33-35.
[2] 雒维萍,芦广元,祁贵明.格尔木枸杞作物气象条件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业科学,2012(6):3467-3469.
[3] 张振国,安巍.枸杞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2(3):46.
关键词:葡萄;地下管理;树体管理;葡萄病害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04-1
1 地下管理
葡萄是深根性植物,根属于肉质根,贮藏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棚架栽培的葡萄,枝蔓多朝向架面一侧生长,另一侧则较少,架下比架后根的数量明显增多。因此,根系分布表现出不对称性。葡萄地下管理时应考虑到上述特点。
1.1 土壤管理
1.1.1 修整树盘 葡萄春季出土上架后,要及时根据树龄修整树盘。成龄期葡萄园树盘宽度2-3米,沿行在葡萄两侧修筑10-15cm高土埂,并将行内树盘土壤整平。
1.1.2 深翻 能熟化土壤,促进葡萄生长发育。方法是在葡萄植株四周翻15-30cm,近植株处浅,向外逐渐加深,浇翻时可切断部分地表根系。
1.1.3 中耕 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防止杂草滋生和有害盐类上升。多在5-9月进行。中耕深度为10 cm左右。
1.1.4 间作 葡萄园间作物应选择根系浅、矮秆、生长期短和晚秋需水少的作物。
1.2 施肥
1.2.1 施肥方法与时期 (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基肥多在采收后到土壤封冻前施入。(2)追肥。土壤追肥以速效肥为主,篱架栽培的葡萄园可距离植株10-50cm开浅沟或挖穴,按量施入后立即覆土,氮肥应浅施,磷、钾肥可稍深些。追肥后立即灌水。叶面喷肥一般在花前3-5天喷0.3%的棚,花后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磷、钾肥。
1.1.2 施肥量 确实施肥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明显的地域性。根据测定,每生产50kg浆果。约需施氮0.25-0.75kg、磷0.2-0.75 kg、钾0.13-0.63 kg。我国北方各地稳产、丰产的葡萄园每亩惯用施肥量(折全成氮、磷、钾的纯量)大致如下:氮12.5-15 kg、磷10-12.5 kg、钾10-15 kg。葡萄对氮、磷、钾吸收量的比率大致为10:5:12。
1.3 灌水
树液流动至开花前,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如能结合追肥进行灌溉,可为开花坐果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花期不宜浇水,除非土壤过于干燥。坐果后至果实着色前,正值高温,叶面蒸腾量大,需要大量水分,可根据天气状况每隔7-10天浇一次水。当果粒开始着色和变软后,除特别干旱年份一般不浇水。休眠期间,一般在采收后结合秋季施肥灌一次透水,在北方产区还要在防寒前灌一次封冻水。
1.4 埋土防寒与出土上架
1.4.1 埋土防寒 东北防寒时期在土壤冻结前进行,一般10月底至11月上旬,幼树、弱树透当提早3-5天,多采用地下埋土法。冬剪灌封冻水后,在架下挖临时性的防寒沟,将捆好的枝蔓放入沟内。然后覆土,埋土厚度15cm以上,埋后拍实。
1.4.2 出土上架 一般在葡萄树液流动至萌芽前,即4月上旬进行。幼树、弱树适当推迟7-10天。葡萄出土后及时上架,上架后将枝蔓均匀摆布于架面上,然后及时绑蔓加以固定。
2 树体管理
2.1 整形修剪
2.1.1 整形 (1)拢干整形。只留一个主蔓,不留侧蔓,一蔓到顶,逐年形成。具体做法是:栽后第一年留一年新梢,冬剪时留2-3芽;第二年仍留一个新梢,冬剪时在组织成熟处剪截;第三年,延长蔓在成熟处剪,其余新梢留1-2芽短截或极重短截(留基芽),以后延长蔓继续延伸,直到架顶。主蔓上,每隔15-20cm留一结果单位,进行重短截或极重短截。(2)多主蔓扇形整形。无主干,直接从地面分生3-5个主蔓,主蔓上留侧蔓,枝蔓在架面上呈扇形分布。主要用于篱架和棚架。定植当年留2个新梢,冬季中留2-3节短截;第二年选留4个生长健壮的新梢,留60-80cm剪截作为主蔓;第三年,每个主蔓上,选留2-3个侧蔓,留12-13个芽剪截,生长弱的留1-2芽短截;第四年主蔓上的延长梢留10个以上芽剪截,每个主蔓上再选2-3个侧蔓进行长梢修剪。上年侧蔓上的新梢,按生长状况,进行长、中、短梢配合修剪,使主、侧蔓布满架面。用于棚架时,侧蔓留量应较多,每年主、侧蔓剪留应长些,但必须注意控制结果部位外移。
2.1.2 冬季修剪 冬季需要埋土防寒的地区,应在落叶后、土壤结冻前进行。通常按留芽数量分成5种修剪长度:极短梢(2芽以下)、短梢(2-4芽)、中梢(5-7芽)、长梢(8-11芽)和极长梢(12芽以上)。具体应用时可按架式、整形、品种、枝蔓用途、树势、树龄、当年产量、肥水管理水平及气候条件等情况灵活掌握。
2.1.3 生长期修剪 主要目的是调节当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控制生长,节约养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保持树势健壮,提高产量和品质。具体方法有除萌、摘心、去副梢、疏花序、摘叶、转果穗、绑蔓等。
2.2 花果管理
2.2.1 果穗套袋 一般在葡萄生理落果后进行。即果粒长到豆粒大小时,经蔬粒、整袋时注意使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便幼穗处于袋体中央。
2.2.2 生产技术 在花期或幼果期用下列药剂处理果穗。(1)九二0处理果穗。每亩取有效浓度4%的九二0药剂25ml或25克,用少量酒精溶解,加水20kg。在葡萄始花期10-15天和盛花后4天内,将花穗浸入到花液里2-3秒,也可用喷雾器直接对花穗均匀喷布。(2)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浸穗。对巨峰葡萄,可在盛花前14天,用50mg/L赤霉素溶液浸果穗一次;盛花后10-15天,用5-10mg/L苯基脲类细胞分裂和25mg/L赤霉素混合液浸果穗。
一、西红柿对温度的要求:
西红柿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25-30℃,最低发芽温度为11℃,最高为35℃。幼苗期白天适宜20-25℃,夜间15-20℃,结果期白天25-30℃,夜间13-17℃,低于15℃高于35℃不利于开花座果。
二、西红柿对光照的要求:
西红柿在不同生长期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发芽期不需要光照,幼苗期要求光照充足幼苗才能发育良好,光照不足会影响花芽分化,影响花授粉。结果期光照充足座果多,膨果快,光照不足坐果少影响产量,光照太强持久则会对果实造成日灼病。
三、西红柿对水分的要求:
西红柿根力发达,吸水能力强,叶片蒸发水分强烈,属耐旱作物,即耐旱又需要大量水分,幼苗期生长快,土壤不宜太湿,要控制浇水,开花结果期需经常浇水。一般保证10天左右浇一次,但不要大水漫灌造成沤根死棵,开花座果期如浇水不及时或过于控制浇水,会造成大面积脐腐病发生,土壤过干也会造成生理性卷叶。
四、西红柿对土壤的要求:
西红柿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土层厚排水良好,土壤透气性强的壤土,沙壤土过改良的碱土地都可以栽植西红柿。
五、西红柿对营养成分的要求:
西红柿对氮(N)磷(P)钾(K)三种主要元素的要求比例是2:1:2氮对茎叶生长和果实发育有重要作用,开花座果至膨大期,植株对氮的吸收量逐渐增加至结果盛期对氮的吸收量达到高峰。因此,必须对植株及时补充氮肥才能根深叶茂。西红柿对磷的要求不多,幼苗期增施磷肥对花芽分化及花的发育有促进作用。西红柿属喜钾作物,对钾的要求量最高,尤其在果实膨大期可促进果实发育膨大和上色。
六、西红柿常见几种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1、西红柿早疫病:
西红柿早疫病也叫斑点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主要危害西红柿叶片,有时危害茎果,高温高湿易发病,病菌为真菌类半知菌。要及时通风排湿减少早疫病发生,防治早疫病可用75%百菌清或50%异菌脲各按600倍喷雾防或治效果良好,熏棚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棚。
2、西红柿晚疫病:
西红柿晚疫病属真菌类卵菌,以发病快发病重破坏性强而成为西红柿最主要的防治对象,一般晚疫病先从叶缘开始侵入,继而发展成黑褐色大斑,并侵染茎和果实,致茎杆变黑褐色绕茎一周,果实发病不变软,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病菌借风雨和浇水传播,温度低湿气大通风差发病重。晚疫病可用霜洗600倍喷雾防治,病害严重时,可用烯酰吗啉加准能喷雾防治,烟雾剂可用霜疫灭烟剂熏棚。
3、西红柿绵疫病:
西红柿绵疫病属真菌类卵病,俗称“掉蛋”。初发病叶片发生褪绿病斑,继而水浸状腐烂,果实发病多发生在肩台部位,出现淡褐色病斑后逐渐病斑现输纹状,湿度大长出绵状物白霉。绵疫病高温高湿或地温高湿发病重。防治绵疫病可与防治晚疫病用同一类药,可用甲霜霜霉加琥铜(甲霜铜)喷雾防治,也可用大良加烯酰吗啉喷雾防治。
4、西红柿灰霉病:
西红柿灰霉病属真菌类半知菌,病菌先浸染花及花柱,然后传染叶片及果实,叶片病菌先从叶尖开始发病呈三角形往里浸入发展,病斑黑褐色,长黑毛,果实发病先从果柄处腐烂产生黑毛。灰霉病是继晚疫病后第二大病害,阴雨天、温度低棚内湿度大露水多发病重,要及时通风排湿,防治灰病害可用腐霉利600倍或美无痕600倍喷雾防治,烟雾剂可用灰霉斯烟剂熏棚。
5、西红柿叶霉病;
西红柿叶霉病属真菌类半知菌,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黄斑,叶背生黄褐斑绒状霉层,防治叶霉病最好最安全无副作用的有榜中榜(10%多抗霉素)按规定剂量喷倾城或叶秀防治效果也非常好,平常预防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杜绝和减轻叶霉病地发生。
6、西红柿细菌性斑点病:
斑点病包括芝麻斑病和斑疹病、缘枯病,主要危害叶片,细菌性斑点病叶片常出现较小的圆形或多角形褐色病斑,较密集和透明。防治细菌性病害可用柔通(绿乳铜)600倍喷雾也可用大良600倍喷雾,可兼治细菌性软腐病。
7、西红柿病毒病:
西红柿病毒病有6种类型花叶型、蕨叶型、卷叶型、黄顶型、巨芽型、条斑型,主要防治对象是花叶型和条斑型病毒为主。西红柿病毒病原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MV)三种毒源。病毒病除种子带毒处,一般有蚜虫、飞虱、蓟马等害虫为病毒传播媒介。防治病毒病要彻底清除田园附近杂草,消灭棚内外昆虫,种子消毒可用10%磷酸三钠浸种45分钟后用清水冲干净捞出,晾干后生芽。病毒病发生后,可用抗毒丰(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加小叶敌500倍混加硕金808(0.1%芸苔素内酯)防治效果非常好。
8、西红柿枯萎病:
西红柿枯萎病包括立枯、青枯病。枯萎病统一的症状是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发病严重的很难在早晨恢复并死棵,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水份营养受阻而不能正常输送。防治枯萎病早期预防可喷“溃汰”一桶1包,10天喷一次预防枯萎病效果好,发现病株可用甲基立枯磷600倍加溃汰加妙回田30斤水各加一包灌根预防,也可用洛氨铜单独灌根。
七、西红柿几种主要病害防治特效处方:
【关键词】特征;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管理
1. 形态特征
紫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株高2~8米,叶对生,全缘或有时具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偶见白色,蒴果长椭圆形,空间开裂,喜充足阳光,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紫丁香花为冷凉地区普遍栽培的花木,适于种在庭院、居住区或其他园林、风景区。可孤植,丛植或在路边草坪、林缘成片栽植,也可以与其他乔灌木尤其是在常绿树种一起配植。
2. 繁殖方法
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法繁殖。
2.1 播种可于春、秋两季在室内盆播或露地畦播。巴州地区以春播为佳,于3月下旬进行温室室盆播,温度维持在10—22℃,14—25天即可出苗,出苗率40%—90%,若露地春播,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前需将种子在0—7℃的条件下砂藏2个月,播种后半个月即出苗。也可开沟条播,沟深3厘米左右,无论室内盆播还是露地条播,当出苗后长出4—5对叶片时,即要进行分盆移栽或间苗。株行为15厘米乘以30厘米。
2.2 扦插可于花后1个月,选当年生木质化程度高健壮枝条作插穗,插穗长15厘米左右,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个月后即可生根。
2.3 嫁接可用芽接或枝接,可以嫁接到丁香或小叶女贞。芽接一般在5月下旬进行。要选择当年生健壮枝上的饱满休眠芽。
3. 栽培技术管理
紫丁香喜光、耐阴、耐寒性强也耐旱,喜湿润,忌积水。紫丁香姿态优美,花繁色紫,芳香宜人耐观赏。
3.1 浇水:丁香生长旺盛并开花的季节,每月要浇2—3次透水,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水,以利休眠越冬。
3.2 土壤:紫丁香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适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切忌栽于底阴湿处。
3.3 移栽: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移栽穴内应先施足基肥,基肥上在覆盖一层土,然后放药填上,栽后浇一次透水,以后再浇2~3次水即可,适应性强,管理比较粗放,平时只要注意除草,干旱时注意浇水,利于生长。
3.4 施肥:紫丁香不喜欢大肥,切忌施肥过多,以免影响开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但是在花后应施些磷、钾肥及氮肥。
【关键词】板栗;栽培技术;病虫害管理
板栗是斗科乔木经济树种,是我国特产的干果树种之一,在陕西栽培历史悠久,约有3000多年历史。果实富含营养,含淀粉67-70%,脂肪2-7%,糖分4%,蛋白质7%左右。既可生食、炒食、煮食、磨粉,又能制成糖果、糕点等,同时又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
1.生物学特性
板栗是落叶乔木,一般树高10-20米,树皮呈不规则深裂,褐色或黑褐色。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疏生锯齿为短状尖头,长7-15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直立、细长、雌花序着生于雄花序茎部。板栗不仅耐寒力强,而且相当耐热、耐旱。在年平均温度为10-15℃,四月间气温在16-20℃之间,冬季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25℃的地区,都适应于板栗生长。一般年降雨量在500-1000毫米的地区生长最适宜。对土质要求一般是微酸性土壤,PH值为4.6至7.5。阳性树种,最忌阴蔽,幼苗在遮光条件下会因光合作用受限而枯死。树冠郁闭内膛光照不足,易造成枝叶细弱,甚至枯死,致使结果部位外移,降低产量。因此栽植建园时要注意光照条件,密度合理和及时修剪。
2.栽培技术
栽植穴一般深、宽各70厘米。春季栽植应在先一年秋季挖穴,使土壤充分熟化。栽植前拾尽大石块,将表土、腐殖质、枯枝落叶填入坑内,有条件时取好施入绿肥。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茎低于地表5-10厘米为佳,栽植密度随立地条件而定在荒坡上可适当密植,每亩40-60株,成林后间伐,最后每亩保留20株左右;退耕或林粮间作的山地,可按每亩16-20株的密度1次定植,未成活的及时补齐。栽植时间,春秋两季均可。秋植在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进行;春植在土壤解冻后到发芽前进行。气候寒冷的地区,以春植为宜;气候暖和的地区,以秋植最好。秋植后根系与土壤的接触时间长,根部伤口愈合早,能提前发生新根,因而成活率高,生长也好。
3.抚育管理
(1)中耕除草和刨树盘:适时中耕除草,有利于土壤疏松通气,增强透水性,提高蓄水抗旱力。结合刨树盘,可将落叶杂草翻入土内,或压施草和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刨树盘春、夏、秋均可,春刨宜浅,秋刨宜深,一般深15-20厘米即可。
(2)合理施肥:加强肥水管理,是板栗高产稳产的基本条件。每亩施氮磷钾混合肥30-35公斤,有机肥2000公斤。基肥能使栗树恢复树势,增加养分积累,促进花芽分化,为争取丰产打下基础。追肥一般每年施两次。第一次在4月下旬,此时为新稍速生期,可促进雌花分化,提高当年产量,追肥量每株氯化铵1公斤。第二次在7月上旬,此时为栗果增大,种胚形成期,追施肥料对植株生长和种胚发育有利,每亩施氮磷复合肥3-4公斤,可采用开放射沟施肥法,施后随即盖土填平。
(3)整形修剪:板栗的树形很多,但生产上以主干疏层形表现较好,其次是自然开心形。修剪时,一般幼树经三年左右时间可完成“自然开心形”或“主干疏层形”树形、投产后管理分生长期、休眠期进行。生长期:4-11月,春梢萌发后抹去萌蘖,春梢30厘米长摘心,选留2-3个分布均匀、方位叉开、生长势强新梢,夏梢抽发后行摘心,培养充实的结果母枝和结果枝。休眠期:12月一次年3月前剪去病虫枝、密生枝、纤细枝、交叉枝等对弱枝采取多疏少留,对强树旺枝则多留少疏,徒长枝酌情剪留。对幼树、新梢中的直立枝强行拉枝,可缓和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及花芽分化,有利于早结丰产。成年树及高接树适当进行回缩,以促发新梢,成立体结果。疏花疏果:第二季果往往偏多偏小,可在8月中旬做疏花疏果,1个果枝保留2-5个雌花或幼果,将此后开花全部抹去,使两季结果获得平衡并增大果型。
4.病虫害管理及缺素症防治
4.1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干枯病、白粉病、炭疽病,可于初发期及花、果期用0.2%托布津500倍或多菌灵药剂或代森锰锌等强力杀菌剂喷2-3次治疗。方法:第一次喷药后间隔3-5天再喷一次,再间隔7天喷一次即可,还可结合防虫一并喷药。
虫害主要有铜绿金龟子、栗红蜘蛛、栗大蚜、燕尾水青蛾等,枝干害虫以栗瘿蜂、云斑天牛较严重,果实害虫多为栗实象甲。生长季节发现叶片病虫为害时,选用托布津800倍液加水胺硫膦或敌杀死1000倍液防治。5月中旬树干环涂10倍氧化乐果,可有效地防治栗红蜘蛛及栗大蚜。栗瘿蜂主要为害新梢,春季被害芽逐渐膨大而形成虫瘿,严重影响开花发叶,削弱树势,生产上应及早剪除有瘿瘤枝条并集中烧毁,并在栗瘿蜂出瘤活动盛期6月中旬-7月上旬采用敌敌畏或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洒树冠,消灭其成虫。栗实象甲主要为害栗果,对栗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防治上除加强秋冬清园并深翻园土、及时采收成熟果等措施外,结果期间病虫害防治建议用生物农药。发现枝干有天牛为害及时采用钢丝钩杀或以棉球蘸敌敌畏原液塞入虫孔毒杀。冬季进入休眠期,全园喷布一次波美3-4度石硫合剂五氯酚钠,可明显减少病虫的越冬基数。
4.2缺素症
板栗种植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缺素症,这多是由于施肥不合理、土壤缺肥及板栗生长对某些元素的特别需求所造成。本处仅对几个重要元素进行说明:
(1)缺钾,缺钾时成叶边缘呈黄褐色、焦枯上卷、叶面呈现黄褐色坏死斑块、焦枯边缘和斑块易脱落,脱落后边缘清晰,叶面呈穿孔状。危害:花芽少、果实小、着色差。治疗:增施钾肥或叶面喷施硝酸钾,浓度0.3%-0.5%,2-3次。
(2)缺钙,症状为为害幼叶,幼叶出现黄褐色斑,主要在叶缘。危害:影响根系发育及果实。治疗:氯化钙或氧化钙(生石灰)叶面喷施,浓度0.4%-0.5%或根外追施氧化钙解决。
(3)缺镁,症状与缺钾相似。缺镁枝条细而弯曲,出现坏死斑点,主要为害老叶,失绿是其显著特征。危害:果实小,着色差。治疗:以氧化镁1%-2%或硫酸镁1%喷施。
(4)缺硼,特征是枯梢,形成扫帚枝。危害:影响花器发育,直接出现板栗空棚,影响根系发育。治疗:以硼砂0.1%-0.2%液面喷施。
(5)缺锰,症状较难辨,主要特征与缺镁、缺钾、缺铁相似,但多从中部开始危害至全株,叶易形成穿孔,但新生叶不失绿。危害:使板栗空苞。治疗:以氯化锰0.05%叶面喷施。
要想果树少病害,可每1-2个月用800倍甲基托布津喷施防病。虫害防治只能在花前用米乐尔地面撒施一次,或乐斯本地面、叶面喷打一次。 [科]
【参考文献】
[1]余加跃.板栗栽培管理[J].中国林业,2008(20).
[2]张荣妹.板栗栽培管理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5).
关键词:香椿;栽培;管理;技术
香椿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成年树可耐-20℃的低温,温度高于35℃时暂时停止生长,进入冬季自然落叶转入休眠。香椿喜光,不耐阴,在背风向阳,温差大的地方栽培,椿芽色泽鲜艳,香味浓而较甜,品质好,上市早。香椿抗旱和耐涝能力较差,干旱易影响发芽生长,甚至枝梢干枯死亡;水分过多易引起根茎部腐烂。香椿喜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钙和磷的壤土及沙壤土,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pH5.5~7.5均能生长。香椿的栽培管理要领
如下:
1 培育壮苗
育苗是个重要环节,椿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和效益的高低。壮苗的标准是:苗高0.8~1.2cm,实生苗直茎1cm以上,无性繁殖苗1.5~2.0cm。种子繁殖苗的培育:
1.1 实生苗育苗 实生苗应把好以下6个环节:
1.1.1 选种 选当年的新种子,种子要饱满,颜色新鲜,呈红黄色,种仁黄白色,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40%
以上。
1.1.2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砂性土和土质肥沃的田块做育苗地,结合整地667m2施有机肥500kg,撒匀,翻透。
1.1.3 播种 温水浸种1昼夜,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种期为春季最低温高于5℃,在1m宽畦内按30cm行距开沟,沟宽5~6cm,沟深5cm,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播下,覆土1~2cm,播后覆盖一层地膜。
1.1.4 补稀 小苗出土后,会出现稀密不匀的状况,因此,需要做好间密补稀工作。
1.1.5 除草 播时用除草剂封面,经常性的人工除草,保证小苗不被草荒所危害。
1.1.6 矮化处理 株高50cm左右时,进行苗木的矮化处理。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d喷1次,连喷2~3次,控制徒长,促苗矮化,增加物质积累。在进行多效唑处理的同时结合摘心,增加分枝数。
1.2 无性繁殖苗育苗 小面积生产可用根蘖或扦插繁殖:
1.2.1 根蘖繁殖 香椿的根部具有许多不定芽,在自然环境下,树冠周围常萌发一些幼小树苗,可挖掘出移栽培育新株。但是自然萌蘖有限,可采用人工断根分蘖进行繁殖。其方法:早春萌芽前,有树冠外缘,挖50~60cm的沟,将根末稍切断,用土将沟填好,这样可刺激根先端形成大量蘖苗,萌发新株,翌年即可移栽。
1.2.2 扦插繁殖 6月下旬~7月上旬选有70~80d龄,已进入半木质化枝条作插条,剪成15~20cm段,剪口蘸上500mg/L的萘乙酸或生根粉中浸4~5h,按行株距40cm×30cm,插入整好的苗床内,地上露1/3。上面覆土压实,浇水,苗高10cm时,注意中耕除草。
各类香椿苗在苗圃中培育1~2a可出圃。
2 栽植技术
2.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选好地块后,清除杂草、碎石,深耕晒土,栽植前耕翻耙平,施足基肥,做到地块疏松、肥沃、平整。
2.2 施足基肥 栽培香椿一定要施足底肥。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不少于5000kg,过磷酸钙不少于100kg,尿素25kg,撒匀深翻。然后整畦栽苗,一般畦宽80~100cm。
2.3 合理密植 菜用香椿采用矮化密植栽培,以便采摘和提高产量。露天种植一般行株距50cm×20cm,每667m2栽植6000株;修剪根系,把椿苗的大根、主根均剪完,这样比较平整,易密密排放。修剪根系不会影响椿芽的产量,因大棚香椿不是靠椿苗根系吸收营养,而靠的是株秆提供母本营养;落叶后至翌年早春萌芽前均能进行栽种。栽种前每667m2大田施腐熟有机肥4000kg,撒匀深翻,作畦宽2~2.5m,按行株距60~70cm×15~20cm(矮化密植)栽种,每667m2种6000~8000株,最高达万株以上。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促使活棵。
3 田间管理
3.1 水肥管理 栽后20~30d浇水1次,以后结合施肥浇水,5月和7月各施1次追肥,8月份追1次磷、钾肥。进入采收年后,每年萌芽前浇1次大水,促早发芽,第1次采收前3~5d施肥,6~7月间香椿经多次采摘大量芽梢后,养份消耗很大,树体衰弱,应施肥补充营养,使树体恢复长势和多发分枝。落叶后树间深耕并施有机肥。
3.2 整形修剪 香椿芽梢由顶芽形成,单位面积内枝条和顶芽多才能高产,修剪的方法有,每年春季椿芽采收结束后,6月中、下旬~7月上旬,对主干离地面高20cm处修剪(砍头),促使侧芽萌发成新枝。7月下旬~8月上旬根据新枝条长势的强弱进行打项,长势强的可提前打顶,相反,可推迟打顶,并结合肥水管理,促进形成饱满顶芽。
3.3 病虫害防治 香椿的害虫,有香椿毛虫、刺蛾、云斑天牛等,幼虫期可用800倍敌百虫液喷杀,成虫期可用1500倍乐果防治。病害有叶锈病和白粉病,可用500倍粉锈宁防治。冬季清洁田园,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4 适时采收
香椿芽生长期短,应吃早、吃鲜、吃嫩。采收标准以芽色紫红、芽长10~15cm为宜。采收时应先采顶芽后采侧芽,若顶芽不采收,则下部侧芽难以生长或生长不良。采芽时应用手齐叶柄基部轻轻摘下,捆成100~200g的小捆,用塑料袋装好封口,防止失水萎蔫,提高上市质量。每年椿芽可采收3~4次,产量400~500kg。
参考文献
关键词:萝卜;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34-1
1 萝卜的原产地
做为萝卜原产地的国家,在许多历史文献上都有记载。在古老的史书《尔雅》上说:“萝卜叫雹突”,是从一种远古的“芦葩”后改“莱菔”,也就是“芦菔”又称“紫花菘”的一种野生植物,经过栽培不断演变而成为当今的大萝卜的。栽培面积也从古时候的部分地区,扩展到全国各地。在唐朝的时候,就发展很快,苏恭在《新编本草》中记载:“江北、河北、秦、晋最多”。江北是指长江以北,河北是黄河两岸,秦晋是陕西和山西的广大地区,到处都有萝卜的栽培。到了宋代便已“南北通有”,萝卜的种植已发展到全国各地了。品种也逐渐增多,既有春萝卜、也有秋萝卜、还有水萝卜、有紫红色的大圆萝卜,像磨盘红,也有个头较小的青绿色萝卜,如豆瓣青,还有外皮绿里面红的槟榔萝卜,清脆稍有辣味,香甜可口,人称“心里美”,非常好吃。
2 萝卜的营养
常吃萝卜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因为它的营养非常丰富,既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的维C含量最高,超过梨和苹果的10倍,不是水果,胜于水果;矿物质中的钙、磷、铁也很多,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物质;除外还有人体不可缺少的氯化酶、淀粉酶、苷酶等各种酶类,纤维素也不少,都是有助于人体健康的好东西。
萝卜的吃法很多,既可炖食,如萝卜炖牛肉,又可炒,像与炒土豆丝配伍;还能煲,对不思饮食、胸中胀满者,喝上一顿萝卜汤,可促进食欲,增加消化,饭量会大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见常吃萝卜对人体健康是大有裨益的。而古人不了解萝卜的营养价值,认为是一种贱菜,不被重视。萝卜既能熟食,又可生吃。在清代,有一本名为《植物名实图考》的书,描写人们生食萝卜是这样记述的:“冬飙撼壁,围炉永夜,煤焰灸黑。忽闻门外有卖水萝卜赛如梨者,无论贫富耄稚,奔走购之,唯恐其过街越巷也。”是说冬天里刮着大风,好像要把墙壁吹得摇动了,天近傍晚,人们围在火炉前取暖,正在这时听到门外有喊“水萝卜赛如梨”的叫卖声,便急忙跑出去购买,唯恐错过机会吃不到了。因为萝卜不但能降低血脂,可以减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还有消除亚硝胺这种致癌物质的作用,从而可以预防癌症。
3 萝卜的种植与田间管理
3.1 整地
萝卜是深根作物,适于在耕土层深厚、轻松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要深耕多耙,打碎土块,细整畦土,以利主根发育,而防发生歧根。
深耕的深度,依品种而异。大型的和肉质根入土深的品种宜深,反之,可稍浅。一般可深耕26.4cm左右。
不同类型的萝卜,其所用畦的方式也有不同。秋萝卜体较大,在北方多用高垄,垄间距离46.2cm,垄宽16.5~20cm,高13~16.5cm。这样,可以增厚土层,有利于排水和疏通空气。体型小的春萝卜,多用平畦;为了便于灌溉,一般畦宽约165cm,长8.25~13.2mv。这样,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作垄、作畦时,撒入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细碎的厩肥作为基肥。肥料要和土壤混合均匀,以防烧坏主根,而发生歧根。
3.2 播种
萝卜因其产品用途和品种特性的不同,有春播和秋播之别。适时播种是防止萝卜早期抽薹、避免病害、保证品质、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北方,春萝卜的播种期是在3月中旬、土壤解冻之后。早春土壤干旱,播种前要在畦内浇足水,待水分完全渗入土中之后,才播种;随后覆盖细土,厚约1~1.2cm,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并能保持较高的土壤温度,促使发芽。早熟栽培则用风障,根据风障的防风性能大小来分期播种。距离风障近的,温度较高,可稍提前,反之,可迟播些。这样,对于延长供应期,防止幼苗受冻和早期抽薹,都有好处。每亩播种量约需1.75公斤。
秋萝卜不耐高温,生长期较长,要求气候温和。在北方地区,播种期一般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华中地区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如播种过早,就易受高温的影响,使植株生长衰弱,感染病毒病。生食品种,可稍晚播种,使其生长后期进入比较凉爽的季节,以利贮藏在肉质根的淀粉转化为糖分,提高产品品质。播种方法可用点播,每穴播种子5~6粒,行距约46.3cm,株距26.4~33cm,每亩播种量约需250~300g。
3.3 田间管理
幼苗期间苗2次。第一次在子叶已经长大、真叶开始生长之时开始,拔除子叶过于肥大和幼茎色泽不正常的杂种苗,每穴选留2~3株。第二次在长出3~4片真叶之时,留壮苗1株。在生长期间,看土壤肥瘦,可追施稀薄人粪尿或硫酸铵 1~2次。第一次施追肥的时间,宜在根部开始膨大生长、外皮层胀裂之后,切忌施用过早,以免叶部徒长,影响根部肥大。在第一次追肥后20天,施第二次追肥。
【关键词】青枣;栽培;管理
青枣虽为热带果树,但对气候适应性强,极具开发前景。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种
这是大青枣种植的重要一关。果农购买苗木一定要到有“三证”齐全的育苗专业单位,以免因此造成损失。
2.选址
北回归线以南的大部分地方都适合大青枣生长,但选址应当以选避风向阳、排灌良好、交通便利、微酸性的平地或缓坡地砂质壤土为好。
3.栽植
种植时间以3-5月最适宜,视天气而定。有水源的地方,全年都可种植。
3.1植间距
大青枣生长迅速,植株寿命长且多利用侧枝斜生,树冠面积大,定植距离以行距6-7米,株距4-5米,每公顷植330-350株(即亩植22-23株)。栽植太密,浪费种苗成本,田间作业困难。
3.2栽植方法
种植植穴直径60-100厘米宽深,以腐熟堆肥加复合肥、钙镁磷肥、硫酸镁肥、硼肥做底肥,用少量生石灰与表土混合填满踏实,然后定植压紧,幼苗基部周围做20公分浅盆状,便利灌水,必要时基部包覆稻草,以防烈日蒸晒。
4.管理与施肥
4.1整体修剪
大青枣侧枝斜生,树冠面积大,勤加修剪,保持良好树型,可减少管理作业上诸多不便,且光照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品质,大青枣需每年更新主干,有些品种还要重新嫁接,方法分为主干更新修剪,长梢修剪及整枝修剪等。
4.1.1主干更新修剪
幼树以单干整枝为主。一年生的枣树,离地面30公分处剪断,诱发生长侧枝,选健壮、生长位置良好、导向四周3-4条侧枝留作主干,长到1.5米前剪除小芽体。1.5米高后,让侧枝斜向生长,剪去徒长枝或幼小枝梢(要及时剪除砧木枝)。2年生的枣树,需每年更新一次,于采收完毕后,2月到4月进行主干更新嫁接工作,在主干地面上20公分处锯断更新或嫁接,新梢嫁接穗上萌发新梢后,留生育良好、位置适当的新梢2-3枝为当年的新主干,其余芽体剪除,使新主干生育健壮。
4.1.2长梢修剪
于果实采收完后,将旧主枝留1-1.5米长,其余枝条除当支架用外,均锯除。30日后可生侧枝。侧枝留50公分长剪断,可生长出新小分枝,小分枝叶腋着生花穗,可提早产期。但这种修剪方式需要保证新主枝着生的小枝条生长健壮、位需适当,否则枝条太小或营养不足,建议不要采用或少用。
4.2施肥
大青枣属浅根性果树,植株生长迅速,施肥效果显著,幼苗期及新梢生长期三要素均重要但需氮肥较多,而开花前则应加重磷钾肥的比例。4年树龄以后的植株,对氮、钾肥需要量较多,肥料施用比例约为4:2:5。每年需要量不同,视植株上年生长情形而定,但基肥决不可缺乏,每年需追施堆肥1-3次;镁、硼肥也需注意,并用多氨液肥(生物肥),于果实膨大期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可与农药混合喷施,但不可混有石灰制剂及化学肥料。
4.2.1基肥
2-3月回缩修剪后,每株在树冠滴水线处开环沟深施腐熟禽畜粪20-30千克磷肥0.5-1千克。此时施肥断根具有调节根冠比平衡.有促进枝梢生长的作用。
4.2.2壮梢肥
以氮肥为主,N:P:K=2:1:1,回缩后一个月开始萌发新梢,4―8月新梢不断抽生。因此在4-6月,每株树施用15%复合肥1.5千克加46%尿素0.5千克作壮梢肥,最好分三次施用。
4.2.3促花肥
9-10月开花挂果,因此要求促花肥在7-8月以施速效肥为主,氮磷钾适宜配合(2:1:2)。每株施复合肥0.5千克,尿素0.2千克,氯化钾(或硫酸钾)0.2千克,硫酸镁0.1千克,硼砂50克,分二次施用。
4.2.4幼果期
幼果期间追肥对于果实增大十分重要。此期通常可用0.5%尿素喷洒叶面。土壤追肥则以穴施较好,即在树冠沿线均匀挖4~6个,把肥料施入穴中,氮、磷、钾配合施用,要避免沟施,以减少伤根。
4.3中耕除草
枣园不用起畦种植,只要中间开浅沟以便灌溉、排水即可,不需中耕。大青枣属浅根性果树,杀草剂易伤根部,草生栽培不但适宜大青枣生长,而且能减少土壤肥料流失,草太高时可割去。枣园种植畜牧用百喜草,可一举多得。
4.4灌溉与排水
青枣粗生快发,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若干旱缺水会引起落花落果。苗种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植后如不下雨,前2天每天傍晚浇水一次,以后2-3天浇水一次。10天左右即可恢复生长(袋苗3-5天左右即可恢复生长)。青枣在开花期前一个月及幼果期应保持干燥,不可灌水。其它时间果园需要经常保持湿润。
4.5疏花及疏果
青枣着果数量大,常常超过树体营养所能负担的能力。果实过多不但不利于丰产稳产,而且影响果实增大,品质变劣,降低商品价值,因此要严格进行疏果。疏果时要根据留优去劣的原则,疏去小果、畸形果、病虫果等。当果实长至花生米大小时即开始疏果,把结果过多的纤细枝、荫蔽枝、病果枝疏掉,每花序最好留一个最大的无病果。并根据品种、树龄、树势、肥水条件、树冠大小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留果量。
4.6病虫害防治
大青枣抗病力较强,病虫害发生较少,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疫病、轮斑病、烂果、红点病和红蜘蛛、介壳虫和毒蛾等。现将各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4.6.1白粉病
危害新梢、叶片、花穗及果实。幼果感病易脱落,大果感病果皮变褐色稍凹陷,失去商品价值。预防:可用百泰(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1000倍液或凯润(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初发病时可用成标(80%硫磺)水分散粒剂300-500倍液,5-7天后用翠贝(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或凯润喷施一次。防治2~3次。
4.6.2炭疽病
危害叶片和果实。被害果初现淡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病果保湿后斑面长出近粉红色霉层,霉层中混有针头状的朱红色小点或小黑点。防治:可用凯润(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或百泰(60%唑醚・代森联)750倍液加75%百菌清1000倍液,11混合喷雾。
4.6.3疫病
危害果实时,果实表面形成褐色水渍状,后期病部有白色霉层,造成落果、烂果(往年的烂果主要是炭疽,疫病较少)。防治:可用凯特(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阿克白(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750-1500倍液或61%乙膦・锰锌可湿粉剂400倍液喷雾,视病情防治1~2次。
5.采收
青枣果实的采收因地区、气候、品种不同而异。成熟时,果皮由青绿转为淡绿或黄绿色,果实外观饱满,光滑有光泽。早熟品种一般11月可采收,翌年2月初采收完毕;晚熟品种一般12月初开始采收至翌年3月采收完毕。青枣果实成熟时间不一致,采收需分批进行。一边采收,一边加强肥水管理。小果在充足的水分、养分供给下会不断长大、成熟。采收时要小心轻放,以免果皮受损,影响贮藏运输及商品价值。采收的果实应分级包装,特级果还可用保鲜袋单果套袋保鲜,以提高商品价值。
关键词:杨树;壮苗;抚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S79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67-1
1选用良种壮苗
好的苗木是提高木材产量的基础,所以在选用树苗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质情况及生产目标来选择适当的苗木品种,优良的品种对于林木的后期生长至关重要,一般宜选择一到两年生的,高度在4~5米的苗木为佳,要求根系完整,苗木粗壮,这样的苗木,木质化程度较高,且顶芽充实饱满,无病无伤。
2造林地选择
虽然杨树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不是很高,大多数土质都能生长,但要获得产量,还是要对土质有所选择,最好是土层深厚,在1米以上,疏松、肥沃、含水保湿的砂质土壤为宜,杨树适宜在平原地区生长,丘岗地、山坡地也能很好的生长,但要达到速生丰产,要配合施肥和加强抚育措施,管理上要加强。
3栽培密度
杨树生长较快,树形高大,所以对于阳光、水分、养分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要合理控制植株的密度,才能保证个体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达到快长高产的目的,通过初期3米株距,两行采用4米错行的密度,然后再进行间伐,3行以上以6×6米最佳,也可以在后期控制在10×10米株行距,为以后的树木长高长大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保证水分、阳光的供应。
4适时栽植
杨树的适宜植树造林季节一般在入冬前和早春这两个时间,植树的深度要视具体的土壤条件来决定,如果土质较疏松,干旱少水的地区,深度要控制地半米以上,这样的深度能确保杨树的生根,提高抗旱能力,另外根系稳定也能有效的防风吹摇。如果土质较粘重,且属于低洼易积水的地块,则不宜栽植过深。在植树造林时,最好采用大穴栽植,分层填土,一层一层的进行踩实,树体要扶正,保持正直,栽后要浇足水分,水渗后要重新调整苗木正直,培土封穴。
5抚育管理
5.1农林间作
杨树苗还小的时候,没有郁闭,植株间有很大的空地可以利用,林农间作是很好的方式,一方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对农作物的一些松土地、除草、施肥、浇水等管理,同时也会对杨树幼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加收益,农林间作是要注意选择矮株进行。比如,一些耐阴性好、耗水肥少的大豆、花生或者瓜菜、药材、小麦等,间作农作物时要保持好与树的距离,避免对树根产生伤害,减少水肥的争夺。
5.2合理施肥
杨树树体高大,叶片较大,对于养分需求很大,如果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不能满足树体生长的需要,在这样的土质条件下,要达到丰产目标,必须合理的补足有机肥,每穴施厩肥100~200公斤。有机肥要经过腐熟后才可以应用,也可以在沤制腐熟的过程中添加一些过磷酸钙效果更好,在施肥时尽量避免磷肥接触苗根,以防烧苗。
5.3除草松土
林地中的杂草如果长势过旺,对于养分、水分、阳光的争夺是很严重的,对于幼树的生长十分不利,而且杂草丛生,也给一些病菌和害虫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环境,同时草根对于土壤的板结作用也相当明显,所以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消灭杂草,清除病害源头,防病病虫,给幼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松土也能改变土壤的物理特性,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水保湿的作用,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利用树苗生根,对于幼树的生长有利。新造幼林头三年每年要除草松土三次,方式可依林地类型而异,但要严格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和“中间封、周围松、松土不伤根”的原则。
5.4修枝整型
对于不同树龄的杨树要进行修枝处理,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枝条进行清除,这样利于主干的生长,整型是通过修枝,让树冠保持一定的形状,这样有利于树体的生长,能起到促进生长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对于杨树的一些多头和竞争枝,大枝和基部的一些萌发枝,都要进行修掉,确保主干无竞争的生长,增强主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性能,加快生长。一般修枝要保留的树冠厚度为全树高的1/2~1/3。修枝时要力求切口小而平滑、紧贴主干、不留枝桩,以利伤口愈合。修截大枝时首先应自下向上砍(或锯),然后再由上向下砍(或锯),以免劈裂或剥离树皮,切忌留桩或挖洞。
5.5适时灌溉
新栽植的幼林要立即浇足水可以加速缓苗,其他生长阶段的杨树,要根据水分的多少进行酌量补水,一般每年的早春及秋季,如果天气干旱,水分不足时,要适当进行灌溉,以补足水分确保杨树能旺盛的生长,灌溉的次数及数量要视具体的水分缺失多少来定,多缺多浇,浇后要及时培上土,以利保墒。
5.6病虫害防治
1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的原则是适应性强(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有较强的抗病、抗虫能力)、丰产性强、品质优(包括食用和加工品质)。通过筛选,意大利1―4号品种适应性强、丰产,花期较晚,有利于避开晚霜危害。①意大利1号,结果早,丰产性强,种仁扁长圆形,坚果重3.76克,出仁率37.5%,单仁重1.41克;在干旱较瘠薄山地6年生树平均亩产91.13千克,可作为主栽品种。②意大利2号,结果早,坚果重3.12克,出仁率44.5%,单仁重1.38克,6年生树平均亩产92.13千克,可作为1号品种的授粉树,也可作主栽品种。③意大利3号,结果较早,丰产性较强,种仁长椭圆形,坚果重3.99克,出仁率39.3%,单仁重1.57克,品质优,6年生树平均亩产85千克,可作主栽品种;意大利4号,坚果重2.94克,出仁率34.4%,单仁重1.01克,种仁较小,但发育饱满,6年生树平均亩产70.82千克,花粉量大,可作授粉树。
2 建园
扁桃喜光,抗干旱,耐瘠薄,但怕涝,建园时应避开低洼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片栽植,最适宜在有一定土层厚度的山地、岭地梯田栽植。定植穴长、宽、深及定植沟宽、深均应在1米以上,在穴、沟底部填充秸秆、麦草等。注意配置授粉树,一般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5∶1。如两个主栽品种花期一致、互相亲合,也可等比例栽植。扁桃栽植时期根据墒情,春秋均可,株行距视土壤肥沃程度而定。扁桃喜光性强,栽植不可过密,以亩栽30~80株为宜。
3 土肥水管理
扁桃虽然抗干旱耐瘠薄,但丰产优质仍然需要加强土肥水管理。建园后每年进行深翻扩穴;结合施肥进行秋耕,深度20~25厘米。有条件的地方,在春季花前、夏季果实发育期和秋季采收后,追施氮肥,同时注意补充钾、锌、铜和硼等元素。扁桃抗干旱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要浇水,过分干旱时需适当浇水,浇水不宜过勤过多;否则易引起病害。
4 整形修剪
扁桃喜光性很强,适宜采用开心形或杯状形整枝。定干高度以50~70厘米为宜,修剪量轻,以短截和疏剪为主。冬季修剪以调整树体结构为主,使各主枝分布均匀、长势均衡,疏除过密枝、竞争枝;夏秋季修剪以摘心、疏剪为主,改善树体光照条件,调整树势,改善树体营养状况,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提高花芽分化质量。
5 化学促进提早结果
扁桃前期长势旺,适当采取化控措施有利于提早结果。一般在3年生时每株土施15%多效唑粉剂5~7克,溶解于10千克水中,均匀地浇施在离树干1.5米、深15厘米的环状沟内。多效唑不宜过量施用,否则会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发育。
6 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人工授粉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方法是采撷早花品种意大利4号、2号、1号的铃铛花,各品种采花数量比例相当,采花数量按每株被授粉树5~20朵计算,用小镊子将花药取出,置于光面纸上在室温条件下晾晒,花粉散出后装入玻璃瓶密封,放人冰箱冷藏室备用。开花量30%~40%时,于上午9~10时或下午2~3时,加入0.3%的硼砂,进行液体授粉。在开花量50%~60%时可补喷1次。
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褐腐病、流胶病、红蜘蛛、蚜虫、麻皮蝽和桃蛀螟等。防治措施:冬季清园,将枯枝、落叶及剪下的病虫枝叶和病僵果集中深埋或烧毁。萌芽前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主干涂白避免冻害、日灼,避免各种机械损伤,减少枝干伤口。对褐腐病,从4月份展叶开始,喷50%多菌灵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对流胶病,刮净流胶部位,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涂抹,隔7~10天再涂,连续涂抹3次。对红蜘蛛,于出蛰盛期、卵孵化期和若、成虫危害期喷布1%阿维菌素5000~8000倍或20%螨死净2000~3000倍液。对蚜虫,于危害期喷布0.3%苦参碱水剂1000倍和10%吡虫啉3000倍液。对麻皮蝽,于4月底至5月上中旬若虫期喷布2.5%溴氢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对桃蛀螟,于5月底至6月上旬,用桃小灵乳油2000倍液或天王星乳油2500倍液防治。
8 扁桃加工处理
一、生长习性
麻疯树为喜光阳性植物,根系粗壮发达。具有很强的耐干旱耐瘠薄能力。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生长迅速,抗病虫害,适宜我国北纬310以南(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种植。
二、选地整地
土地的选择主要为荒山荒地或疏林地,清除坑穴周围50cm范围内较高的杂草,按株行距2m×2m挖坑,坑的规格为40cm×40cm×40cm,敲碎土块,整平待种。
三、种苗准鲁
1.种子准备 选无病虫害的麻疯树果实,取出种子,精选饱满的种子,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5-10分钟消毒,取出晾干表面水分待播。
2.种苗准备 在育苗床嘲种子育苗3-4个月后。当苗高30-40cm时,选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裸根苗,随取随种。每亩准备165株。
3.扦插枝条 选2-4年生。直径1-3cm、长20-30cm的枝条,剔除叶片,扦插端削成马蹄形,先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插口5-10分钟。再用多菌灵生根粉400倍液浸泡插口5-10分钟,取出,晾干表面水分待栽。
四、定植时间
1.种子直播和种苗移栽 全年均可进行,以春夏季为好。
2.扦插 全年都可进行,以当年的3-8月为最佳时期。
五、定檀方法
1.种子直播 在备好的坑中开穴20cm深,每穴放种子3粒,覆土,再盖3-4cm厚晒干的山草。
2.种苗移栽 在备好的坑中将裸根种苗栽上,每苗浇水0.5-1kg,树苗周围用山土或晒干的山草覆盖,防止高温灼伤。
3.枝条扦插 在平整的坑土上浇水0.5-1kg并及时覆盖地膜。将备好的枝条直接插入坑中,插入深度以8-10cm为宜,枝条与地膜相接处10cm周围用山土或晒干的山草覆盖,防止高温灼伤。
六、管护
随时查看种植情况,发现缺苗要及时补栽,特别在干旱时要给予适当的水分补充。在雨季结合下雨进行施肥,严禁化学肥料直接接触植株或在干旱时施肥。
七、后期注意事项
经分栽造林后的麻疯树苗,不用特殊管理,2年可长至3m,以后可视生长情况给予相应的施肥与定型修剪。充足的肥料与良好的树形可大大提高麻疯树长势,还能提早进入挂果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麻疯树的生长地应保证足够的光照强度,在光照不足的树荫下。会出现生长不良现象,也会影响后期的结实率。麻疯树定植当年开花结果。在半野生状态下,2年生树每亩产干果可达600kg以上。人工管护条件下3年生树每亩产干果1000kg以上,且盛果期可持续20-30年。
八、果实的采收
[关键词]:大花绣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引言]:大花绣球,别名八仙花、绣球花、紫阳花,因其花型硕大、花色艳丽、花期较长等因素,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喜爱,成为广泛种植的花卉,应用c盆栽、庭院、公园景区、花海景观等各处。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大花绣球栽培管理技术能给广大大花绣球种植者提供一定帮助。。
1、大花绣球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
1.1 大花绣球的分类地位
大花绣球(学名: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 )为虎耳草科绣球属的落叶灌木。
1.2大花绣球的形态特征
大花绣球,成熟植株高度约100-150cm,茎常于基部发出多数放射枝而形成一圆形灌丛;叶对生,倒卵形或阔椭圆形;花多为由不孕花形成的大型伞房花序,花顶生、呈球形,花球直径可达20至30cm。大花绣球花色丰富,品种繁多,部分品种的花色随土壤PH变化,有“酸蓝碱红”之说。,大花绣球花期较长,多在5-7月,部分品种可延续至8-9月(如“无尽夏”系列)。
1.2 大花绣球的生长习性
大花绣球的自然生存条件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喜欢暖温天气;生长季需要大量水分,忌缺水但也忌积水,耐肥耐酸,因此,大花绣球适合生长在半阴、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土壤中。
2、大花绣球的栽培管理技术
2.1 大花绣球繁殖技术
一般情况下大花绣球不会结出果实,故多以无性繁殖为主,其中以扦插繁殖最为常见,为保证植株当年开花时也采用分株繁殖。
2.1.1 扦插繁殖
一般在5-6月份选取当年生发育健壮的嫩枝,从靠近基部的节下剪下,截成长约6厘米插条(切口要光滑),去除顶端,保留2-3片叶片,可适当蘸取生根粉,然后插入疏松的土壤中(如蛭石、珍珠岩或砻糠灰等),最后浇足水,放在阴处养护,经常喷水保持湿润。约30天左右,出现新叶或者新芽即可进行移栽。
2.1.2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将母株分离开来而后独立栽培的方法。这种繁殖技术主要在早春时候进行,主要做法是:在母株萌芽前,将植株取出,在尽量减少对根系的伤害下,将根茎部切割成若干个,分别种植。这种繁殖方法就当年见花。2.2 日常栽培管理
2.2 栽培基质的选择
根据大花绣球的习性,当前一般选择泥炭、珍珠岩、蛭石、有机肥等混合物作为栽培基质,这样能保证土质肥沃、疏松和排水性能。
2.3 整形修剪
由于大花绣球多为二年生枝条开花,为了确保第二年开花质量,故大花绣球的修剪一般在花后或第二年早春进行,修剪时剪去所有死枝、病枝和弱枝,同时剪去超过三年的老枝,对过于密集的枝条进行抽枝,开花枝条保留1-3对芽点,这些芽点将成为来年开花的主力军。。
2.4 栽培管理技术指标
栽培管理技术指标主要指温度、光照条件、水肥管理等因素。
2.4.1温度
大花绣球比较适合生长在15~27℃温度环境中,如果在北方,应该将植物放置在5℃以上的温室。而在夏季,温度过高时,应该放置在阴凉处,并利用通风、植株喷水等方法给植物降温,避免因环境温度过高而损伤植物。
2.4.2 光照条件
大花绣球喜半阴环境。强烈光照容易灼伤叶片,但光照过弱会导致叶片变白、植物徒长并影响开花。一般情况下,除炎热夏季需适当遮阴外,其他季节均能接受全日照光照;若种植在阴凉处也最好保证每日能有半天光照条件,以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条件。
2.2.3 水肥管理
大花绣球喜水可亦忌积水,因此浇水应该是以湿润为主,夏季,因为水分蒸发较快,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量,并且可以利用喷水来适当降低叶面蒸腾量,春秋两季以半干半湿为宜,而在冬季休眠期,栽培基以半干状态为最佳。需要注意是现蕾前后,需要增加浇水量。
大花绣球耐肥喜肥,在冬末春初,可使用有机肥穴施作为基肥;在其生长期间,一般10-15天施肥一次(薄有机肥或化肥),施用时应避开高温天气,避免烧苗。孕蕾期可增施1-2次磷酸二氢钾,能使花大色艳;适当喷洒0.1%~0.2%的硫酸亚铁溶液可以调节土壤酸性,从而控制开花颜色。
3、主要病虫害防、
大花绣球抗病害能力较强,一般不会出现病虫害,一旦出现一下病虫害后,及时处理,并进行修剪,通风及接受阳光照射。
3.1 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危害大花绣球的叶片,主要表现是叶面出现圆形或者多角形的病斑,病斑的颜色为褐色或暗灰色。出现这种病害防治应该放在发病初期,选用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尔多液作为喷洒液,喷洒的周期为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个周期。
3.2 白粉病
白粉病发病期间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3立枯病
立枯病发病时可以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4 介壳虫
介壳虫的侵害主要发生在幼嫩的茎叶处。如果少量出现,可以用人工的方法清除并用水清洗干净即可,如果数量较大,可使用20%蚧必治1000倍液或40%速扑杀1000-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处理,在蚧壳虫孵化期使用,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 杨贺. 绣球栽培技术要点[期刊论文].《辽宁农业科学》 ISTIC-2013年4期
[2] 沈圣齐 汪鑫. 绣球种质资源引进与栽培技术. [期刊论文].《乡村科技》-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