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

时间:2022-06-15 07:3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精准扶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2020年一步步走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时间点近在眼前。这一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全国59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哪怕还有一人生活在贫困中,小康社会就不能算全面建成。脱贫攻坚,是一场必克的攻坚战。

现阶段扶贫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精准扶贫。这个概念是在2013年10月考察湘西十八洞村时正式提出来的,此前他在考察河北阜平的贫困农村时说过扶贫不能搞成“手榴弹炸跳蚤”,精准扶贫是与这一思想一贯且更加深入的表达。

精准扶贫的概念提出后,湖南方面调动各方资源在十八洞村实践这一要求,不但帮助村里发展各种产业,甚至还为村里因贫困而娶不到媳妇的单身汉们办了相亲会,关怀无微不至。集中力量帮扶一个村,效果当然是明显的,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经验也通过中央媒体的大力宣传而广为人知。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十八洞村的经验并不是每个贫困村都能学习的,比如,上级为十八洞村量身打造的产业中包括旅游,这是因为的实地考察和媒体报道给十八洞村带来了知名度。总书记关注贫困问题,但他不能走遍每一个贫困的村子,把它们都变成名村,那么,其他地方落实精准扶贫的精神,最重要的还是从客观规律上下功夫,同时结合各地的优势,探索各具特色的摆脱贫困的办法。

有几个问题值得初步讨论一下。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精准扶贫更精准,避免产生偏差。

首先,作为一项政府职能的扶贫,是有中国特色的,是社会主义的优势。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中可能有社会保障、有社会救济、有发展经济带动就业,但没有中国意义上的扶贫。扶贫和救济有本质的区别,救济是救一时之急,而扶贫是帮助贫苦者找到摆脱贫困的办法,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二者的根本不同是对受助者的主体性的关注。

精准扶贫最怕的就是跟救济搞混淆了。以目前的国力,以救济的方式把现有的贫困户“养起来”,也是能做得到的。不能排除个别地方为了按期完成消除贫困的任务而使用这种办法。须知,这种方式是有害而无益的,因为一旦救济的力度减轻,已经“脱贫”的很容易返贫,而且受助者的主体性被伤害后,将更深地陷入贫困的循环。

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说,他在云南见过这样的案例,一个做了上门女婿的四川穷小子在引领村民脱贫上的作用要超过扶贫办。他分析说,这个穷小子懂农业科技,会种田养猪,自己动手改造住房和厕所,这给了同村人很大的信心,大家认为,他能行,那我们也行。在这层意义上,根据各地的文化特点,给扶贫对象有针对性的精神鼓舞应该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

其次,扶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创造,那么,有效的扶贫措施就需要采取社会主义的原则,即引导扶贫对象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联合起来,一起脱贫。分散单干的小农难以扩大生产,难以延伸产业链,获取更多的增加值,在市场经济中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小农的局限,在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尚可实现温饱奔小康,在自然条件差的地方,无法摆脱贫困就不奇怪了。精准扶贫乍听起来很容易理解为针对特定的一家一户,但精准扶贫还有更宏观的层面,那就是在贫苦地区,有很多相连的贫困户,他们比富裕农户有更强的联合的需求和意愿,应该把这部分需求纳入精准扶贫当中。

再次,精准扶贫的对应面是粗放式扶贫,此前的扶贫方式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开发式扶贫的问题不在操作上的粗放,而在于思路上的粗放。所谓粗放式扶贫就是在政府支持下进行生产建设,最常见的办法是低价销售或者送给贫困户一些猪或羊来饲养。采取这种举措的误区在于,思维还停留在生产短缺时期,忽略了如今最大的问题是生产过剩,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让贫困户养猪不但不一定能致富,还可能赔钱,变得更贫困。

第2篇

2015年7月15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到罗甸联社边阳信用社调研时指出:现在群众面临贫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缺资金,二是缺技术、缺技能。信用社把资金解决了,政府就能将其余问题解决。农信社对促进农民致富非常重要,要进一步扩大支农信贷规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为认真贯彻落实陈敏尔书记的指示精神,罗甸联社积极主动作为,2015年9月7日,在木引镇召开了罗甸县农村金融精准扶贫试点工作会,拉开了罗甸联社金融精准扶贫的序幕。

今年以来,罗甸联社紧紧围绕省、州、县大扶贫战略金融服务精准扶贫行动和省联社“三做实一保障工程”总要求,创新“特惠贷3+2”模式,截至7月末,提前5个月在全州农信社率先完成全年“特惠贷”投放任务。今年下半年,罗甸联社按照“高起点、全方位”原则,与贵州罗甸西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合作,在玉都北殿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农信联区、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形成“示范园区+公司+合作社+农信社+贫困户”的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

参与入股分红利

园区就业挣薪金

罗甸联社以“特惠贷”为抓手,与园区合作,采取“贫困户+合作社+公司+园区”模式,由公司作“特惠贷”全额还款保证担保,镇政府和村支两委领办成立合作社,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根据“特惠贷”扶贫政策,罗甸联社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5万元贷款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对“特惠贷”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并投资到公司参与园区建设经营,公司按7%的年息给贫困户分红。目前,边阳镇500户贫困户已获得“特惠贷”资金2500万元,并全部投入园区建设经营,贫困户每户每年将从公司获得3500元的保底分红,总计175万元。

玉都北殿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后,带动1500余人就业,其中850人为产业工人。罗甸联社与公司约定,对获得“特惠贷”参与经营的贫困户,公司需按每户至少解决1个劳动力就业的要求优先聘用为园区产业工人,且贫困户产业工人的工资收入要略高于非贫困户产业工人。目前公司已按照约定聘用60余名贫困户产业工人,每个工人每年将获得约3万元的薪金收入。如果实现500户贫困户每户至少1人就业,贫困户每年薪金总额将达1500万元左右。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组团发展产业

罗甸联社紧紧围绕园区农业种植板块“公司+农户+020”运营模式,支持公司引用台湾嘉农现代农业高科技种植技术,针对园区农业板块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打造绿色、生态、健康旅游园区。

通过“园区+中心+农户”模式,配套设立台湾现代高效农产品和精品果园研发中心,同时配套100亩育苗中心,中心与农户签订协议,负责提供苗种和保价回收,罗甸联社通过“特惠贷”和“致富通”小额信贷对农户不足资金给予支持,再通过线上线下Ο2Ο电商平台销售系统让农户与园区共同发展,真正得到实惠。

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支持园区打造贵州首家苗圃公园,预计栽培500亩适宜本地生长的苗木,建成生产型、观赏型、环保型的生态花木苗圃基地,为罗甸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由联社与公司联合,帮助村支两委成立生态花木苗圃专业合作社,由苗圃公园提供廉价苗木支持合作社、周边农民利用流转土地、承包地、房前院后、道边河床进行栽种。

同时,以园区农业种植板块的高附加值精品果蔬和药材为主,支持园区打造高效农业育苗区、精品水果区、有机蔬菜区和珍贵药材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组团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

围绕大扶贫战略

实现产业链利益联结

按照“农信联区、精准扶贫”的总要求,罗甸联社与公司、园区围绕罗甸大扶贫战略行动,以实施精准扶贫为目的,充分发挥园区驱动、公司带动、农信推动作用,建立园区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以公司为龙头,由罗甸联社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支持,按照统一的准入条件择优选择县内企业共同建立园区企业产业链联合会和1+11>12的平台运营模式,按入会企业年均纯利润的3%提取联合会基金,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在养老、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是由罗甸联社和公司各自出台优惠政策,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商家)由罗甸联社做好优质金融服务,公司在商铺购买、出租等方面提供价格优惠,建立起企业(商家)与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共同体,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三是发挥园区辐射带动作用,对园区辖内农户、居民、商铺统一进行立面改造、统一规范经营管理、统一经营服务理念,走共同发展道路,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高起点支持

全方位服务

“农信联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由罗甸联社独家为园区提供“高起点、全方位”和“方便、快捷、灵活、高效”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并根据园区实际,制定出台经联社和公司认可的园区综合金融服务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提供园区融资业务。一是在园区初期建设阶段提供“特惠贷+扶贫再贷款”的低成本融资支持。今年起到2018年,罗甸联社将给予园区建设不低于5000万元的“特惠贷”信贷资金支持。同时,帮助园区积极协调人民银行申请不低于1500万元的扶贫再贷款支持。二是在园区投入运营和后期建设阶段,积极为园区提供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最高额可循环使用贷款、票据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三是在园区全面投入运营后,为入驻园区和园区范围内的企业、商家、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贵园信贷通”“黔微贷”“致富通”等一系列信贷金融产品。

提供资金结算业务。一是为园区提供资金结算、代收代付、现金管理等日常资金结算业务。二是充分利用罗甸联社科技信息系统与园区共同建设门票代售、消费无现金交易电子银行系统。

提供电子银行产品服务。全方位为入驻园区和园区范围内的企业、商家、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信合卡、POS机、多媒体自助终端等多种电子银行产品,有条件的还可安装布设ATM机。

打造罗甸首家现代高级农业示范园区“园区银行”。配置专职客户经理为入驻园区和园区范围内的企业、商家、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建立高管人员联系园区制度。由罗甸联社理事长直接联系园区,建立定期沟通交流制度,为园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此外,把诚信建设作为园区核心文化内容之一,着力打造诚信园区,让游客和消费者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省心、游得开心、购得欢心。

第3篇

日前,审计署公告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等个别地区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不到位,扶贫资金未及时拨付或违规认定扶贫对象。在该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其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除了在扶贫对象上造假,该县还将人均纯收入还达不到国家脱贫标准的2272人认定为脱贫,虚报的这一部分占到扶贫任务的9%。

此外,截至7月底,该县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结转结余9234.14万元,占该县2014年度公共财政收入的43.73%,其中2014年及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资金7056.14万元,导致多个扶贫项目进展受限。

扶贫资金被滥用、“扶富不扶贫”、虚报脱贫情况,不仅是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侵害了当地百姓的利益,剥夺了他们摆脱贫困循环的机会。扶贫资金是支持贫困百姓的钱,是最困难老百姓的救命钱,也是他们走向更好生活的“种子钱”,广西马山将扶贫资金用于救济三千多“富人”,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有同样多的穷人可能失去了被救济的机会。

一方面把明显不该被扶持的富人认定为扶贫对象;另一方面,却任由大量扶贫资金趴在账上而不肯去扶持那些真正贫困的人。然后,为了政绩上好看,竟然把2272个真正贫困的人虚报脱贫。如果说没能精准识别贫困,是一种能力问题,尚可以理解。但是故意造假,显然是一种态度问题,绝不能接受。马山县看似混乱的扶贫逻辑背后其实是利益纠葛,是无视法规,是懒政思维。

扶贫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对象要精准,项目要精准,资金要精准,措施要精准,派人要精准,脱贫要精准。而在精准扶贫的整个过程中,扶贫对象识别是所有扶贫项目的第一步,对于精准扶贫的实现至关重要――如果说在措施、资金、项目等过程存在偏差是对精准扶贫的打折,那么在对象识别这一步的偏差则直接动摇了扶贫开发的基础。

因为收入统计的复杂性、入户调查工作量大等原因,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精准识别,但是只要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识别的操作过程,至少也不会差得太离谱。而马山县把有车、能在县城买房、财政供养人员的人纳入到扶持对象,其扶贫对象的识别过程,也是荒唐得可以。

除了在扶贫成绩和扶贫对象上的“双重造假”,此次暴露出来马山县扶贫部门工作激励问题也值得重视。相关部门宁愿大量扶贫资金趴在账上,也不愿拿这些钱去支持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人群。问题的症结在于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履职尽责,不仅没有实施强有力的甄别监管机制,甚至将扶贫视为“多余的事儿”。这样的精准“不扶贫”现象,既是一种失职与渎职,也存在懒政怠政的嫌疑。6年时间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想全部脱贫,如何提高贫困地区扶贫工作者的积极性也需要充分考虑。

第4篇

德格县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方案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14]25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在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初拟德格县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方案如下:

一、 精准扶贫工作思路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14]25号)要求,全县统一安排部署,按照“乡为单位、分级负责、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动态管理”总体要求,通过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找准扶贫对象,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构建全县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二、 精准扶贫工作原则

(一)坚持乡镇为主体,分级负责的原则,有序开展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认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引导第三方监督,实行公示公告,确保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

(三)坚持程序统一,精准识别的原则。严格按照《德格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工作流程,认

真开展扶贫对象识别认定,做到结果准确、群众满意。

(四)坚持尊重群众意愿,精准扶持的原则。摸清扶贫对象帮扶需求,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到村到户帮扶规划,明确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措施。

(五)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涉农资金普惠到贫困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特惠到贫困户,做到“精准滴灌”。

(六)坚持进出有据,动态管理原则。建立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机制,脱贫则出,返贫则进,实现有出有进、进出有据。及时更新扶贫对象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三、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

找准扶贫对象,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让扶贫对象“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建设好班子”,确保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主要任务。

1.建立精准识别机制。组织协调各级各相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对象识别,引入第三方监督,坚持公示公告,提高执行力,确保识别结果真实、准确,做到户建卡、村造册、乡立薄、县归档。

2.建立精准扶持机制。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结果相衔接,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建立驻村工作队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3.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县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扶贫对象进出机制,使稳定脱贫的扶贫对象及时退出,低于农村扶贫标准的农户及时纳入。及时开展扶贫信息网络数据更新,对扶贫对象实施动态管理。

(二)重点工作

1. 制定实施细则。制定《德格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细则》。

2.组建工作队伍。县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乡镇、行政村。大学生村官,结合六大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等活动,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精准扶贫相关工作。

3. 组织宣传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县扶贫移民局负责组织开展对乡(镇)、行政村、第三方等工作人员的宣传培训。

4.开展精准识别。以乡(镇)党委和政府为主体,按照农户申请、民主评议、逐级审核、公示公告等规定程序,精准识别农牧区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

5. 实施精准扶贫。将各项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结果相衔接,针对致贫原因,明确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责任,逐

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向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发挥牵线搭桥、引资引智、参与管理等工作,确保扶贫政策和资源精准落到农牧区扶贫对象头上。

6.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农牧区扶贫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劳动能力变化等情况,按期对脱贫扶贫对象和低于农村扶贫标准的农户进行核查,实现农牧区脱贫对象有进有出,进出有据。

五、精准扶贫工作需出台的配套政策

(一)德格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二)德格县驻村工作队制度。

(三)德格县农牧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办法

六、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范围

全县26个乡镇,171个行政村区域范围内所有农牧民。

七、推进方式步骤

(一)推进方式。全县统一安排部署,全面有序推进。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进度。2014年12月底前,完成全县171个行政村扶贫对象识别、建档立卡、结对帮扶(包乡联系单位、县级联系人)、制定计划、数据录入等工作,2015年1月底前,完成数据更新工作。主要分为七个阶段。

1.前期准备工作阶段(2014年5月底前)。各相关部门(各包乡联系单位、定点援建单位、县级包乡联系人)、各乡镇制定实施细则、组建工作队伍、组织宣传培训等。

2.对象识别阶段(2014年6月底前)。完成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等工作。

3.结对帮扶阶段(2014年7月底前)。研究提出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

4.制定计划阶段(2014年8月底前)。完成制定到村到户帮扶计划,已确定的贫困户、贫困村填写《扶贫手册》、《贫困村登记表》等工作。

5.数据录入阶段(2014年9月底前)。将《贫困手册》、《贫困村登记表》等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6联网运行阶段(2014年10月底前)。县扶贫移民工作局牵头将录入数据在本级范围内联网并并试运行。

八、精准扶贫工作各级工作职责

(一)县级工作职责。制定实施细则;县委组织部组建驻村工作队;县扶贫移民局组织开展乡镇、村、调查员和第三方工作人员培训;县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指导乡镇、村开展工作;督查考核;审定公告农牧区扶贫对象名单;建立农牧区扶贫对象电子档案。

第5篇

一直高度关心扶贫问题,实施精准扶贫就是不让一个家庭掉队,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常态化下沉基层”的团干部要始终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了解民情,倾听心声,摸清实情,善于发现问题、认真思考问题、努力解决问题。

今天是周日,我带着马关县团县委的西部志愿者戴金葛利用周末时间自己前往村寨开展随机调研。吃完午饭,带着精准扶贫的相关资料,沿着曲折蜿蜒的乡村道路前行,路过一个村寨,村寨周围绿树成荫,村容整洁,规划有序,让人眼前一亮!第一感觉:好一个兴边富民示范村!拍照后马上在微信圈发文:“精准扶贫找亮点,典型带动共致富,同步小康促和谐!”

然后走进村寨与乡亲们攀谈,由于我不会民族语言,就讲普通话,结果几个老乡抬头看看,却没人理我。经过软磨硬磨,乡亲们才相信我不是坏人,才热情邀请我进家门,经过攀谈才知道,因为我讲着普通话,他们以为我是外地来的骗子,所以对我不理不睬,这一方面反映我们边疆地方的群众淳朴谨慎,另一方面也说明边疆地区的思想解放力度不够,开放力度不够,也告诫我们干部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与乡亲交流,才能拉近距离。经过走访了几户家庭,与村民小组长交谈得知,该村是壮族自然村,全村70多人口(才20多户人家),为了抓好民族团结工作,政府在原址基础上统一规划、翻新重建,财政承担大部分费用建设新居给少数民族同胞居住,村寨盖得非常漂亮,从外表上看有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感觉!但是细致了解才知道,该村发展有点外强中干,后劲不足,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一亩,粮食作物仅够生计,经济作物没有形成规模,如果仅仅依靠土地,每户人家一年家庭经济总收入也就一万元左右,因此大部分农村青年都外出务工,导致村寨出现“369问题”(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挂牌的“青年之家”长年紧闭!

在调研了解后,我就思考,面对这种人均耕地面积少的问题,如果还是一家一户独立种植,那就无法形成规模和产业,必须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让产业形成支撑,切实增加群众收入才是关键。精准扶贫必须做到党委心中有数、政府囊中有计、群众袋中有钱,青年干事有道,脱贫致富的目标才能实现。精准扶贫,任重道远!

第6篇

一、围绕产业抓培育

(一)围绕产业遴选培育对象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锁定食用菌和设施蔬菜、林果产业三大主导产业,认真做好摸底调研、培育对象遴选、上报等基础性工作;3年来,平泉县重点放在对55岁以下种植大户、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主等人的培训上,将真正需要培训、有培训欲望的农民纳入培育对象库统一管理。按照任务要求,通过层层筛选,经县新型职业农民工作领导小组同意、面向社会公示后,锁定1268人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二)围绕产业设置培育专业

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按照培育对象所从事产业分布情况分专业、建教学班,2014―2015年设置设施菜、食用菌、林果三个专业,分别建教学班;2016年设置设施菜、食用菌筛鲎ㄒ担将教学班建在特色产业村、优势产业合作社、企业、园区,方便农民就近就地参加培训。根据农民需要和产业发展对职业农民素质要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农民素养、农业政策法规、农业金融保险业务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知识、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农业物联网、农民智能手机应用以及现代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等。因地制宜,选用高质量、规范化教材与开发乡土教材相结合,保证传授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围绕产业建强师资队伍

从国家、省、市、县农业产业体系专家团队或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等领域的学者和专家中选择契合地方产业需要的人才纳入本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共吸纳各类专兼职教师、专家和田秀才119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指导员85人,建成了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程需要的“专家教授+行业能人+乡土人才”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研究了师资队伍建、管、用、评以及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健全了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和师资库动态管理机制。

(四)围绕产业创新培育形式

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分层分类模块教学,分产业编制全县培训规范,创新“2+X+1+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2门综合课,若干门专题课,1门产业专修课,2门通识课,1个离校不断线的跟踪服务)。采取“6-35-225式”办学形式(采取请培育对象到县集中6天共享专家培训和互动交流,教师下沉到农民田间学校35天开展分段集中理论、实践培训和跟踪服务,225天的生产自学);实施“五证联动”教育培训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资格证书、学历证书、技能鉴定证书、农民职称证书),强化了“技能+学历+创业” 的综合素质培养,推动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全面发展,3年共有999人参加了现代农业中专函授教育。同时,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务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学员跟踪服务制度等六项制度。落实了统一培训规范、统一培训档案、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考试考核、统一过程管理、统一双班主任、统一师资管理等七个统一管理办法。

二、抓好培育兴产业

(一)实现了服务产业的常态化

培育的职业农民与培育机构建立起联系,双方可根据农时季节,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变化,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通过QQ群、微信群或电话进行在线咨询、指导,遇到紧急情况或普遍问题集中培训指导。2016年在政策的扶持下,全县还为450名新型职业农民配送信息接收发送终端,开通了农技云平台账号,丰富服务农民发展产业的途径。在2016年培育任务没有下达之前,全县对2015年的360名培育对象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工作。在学员中推广了秸秆反应堆、滴灌、弥雾机、高低温度计等新技术。同时,对348名学员进行了中专教学工作,组织专家评审会议对360人进行了认定,有275人获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其中124人获得初级资格,151人获得中级资格。组织315名有产业基础的优秀学员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全部通过了中级专业技能考核,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还遴选了2014年以来产业发展得好、示范作用强的60名新型职业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并组织他们到北京周边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进行了产业见识;组织了果树专业60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并进行了产业见识。通过以上两次对新型职业农民跟踪指导与再培训,提高了他们发展产业的信心和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参训学员的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创业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应用新技术、示范新品种,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精准用药,带头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3年来,全县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载体,重点打造了整镇推进、整村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示范工作,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带动下,形成了榆树林子黄瓜小镇、K椤树富硒苹果专业村,特别是榆树林子镇户均存款40万~50万元,排在河北省户均存款前列。

(三)壮大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围绕食用菌、设施蔬菜、果树等特色产业,重点锁定思想活沃、与时俱进、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带头人进行培育,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思路和“有理想、有情怀、有抱负、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有效益”要求,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头人队伍。通过打好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组合拳,充分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实现资金、人力、装备、技术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引导他们做大做强生产经营主体。

(四)推动了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平泉县充分发挥“政产学研推一体化”(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推广机构和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的农业科教模式在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应用,深化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河北省师范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校合作,引进转化科研成果,破解产业链关键难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2015年成立平泉县食用菌及北部山区特色产业实验基地,围绕食用菌产业开展了8个品种的提纯复壮和2个品种的示范推广,10个品种的品比实验及新式出菇棚室建设,建成了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一网二膜双拱一水帘”出菇棚和周年化出菇棚,填补了国内空白。农业物联网、节水农业、农药化肥减施等新技术在新型职业农民中推广应用率达到100%。

三、振兴产业促脱贫

(一)产业扶持政策助推脱贫

齐艳斌是平泉县2015年培育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县政府认定的中级职业农民,返乡创业青年的代表。2014年8月成立公司,2015年按照全h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机制创新,积极吸纳贫困农民入驻园区发展产业。目前,已吸纳20户贫困户入驻,建大棚40个,生产食用菌40万棒,预计户均年增收3万~4万元;对于没有劳动和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分红金”。贫困户以上级扶贫资金6000元、县政府配套基础建设资金6000元和三户联保贷款5万元,合计6.2万元在公司入股,参与公司年终利润分红,同时公司负责偿还本息。公司与农户签订分红协议书,明确贫困户每年享受1万元的利润分红,合作期满,公司将1.2万元扶贫资金退还给入股农户。合同到期后仍有入股意愿的农户,也可将资金再次入股,参与企业的经营利润分红。采取“三零”(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产业扶贫新模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2016年,全县以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为主新建“三零”模式扶贫产业园区21个,面积3000亩,直接吸纳贫困户1000户入驻园区,年户均增收4万元以上,可实现稳定脱贫。

(二)产业规模扩展助推脱贫

农民经过培育后素质高了、能力强了,主动扩展生产经营规模,随着产业的发展,有25户职业农民创建家庭农场,形成了“产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新模式,园区建设有效解决了150人就业,带动周边100户贫困农民从事产业生产,同时,得到政府产业扶持100万元。3年来,平泉县围绕现代农业在贫困园区中推广示范了水农业、物联网应用、农业自动化等新技术、新品种30余项,在贫困农户中的入户率达90%以上,推动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步伐。

(三)立足特色产业互助脱贫

平泉县吕泉子村是贫困村,县农广校2014年开始对其进行科教帮扶,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农民夜校提高技术水平,组织参观学习开拓眼界、解放思想。2015年又在该村举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引导吕泉子村成立华隆食用菌合作社,由25户贫困农民通过采取3户联保5户联营的方式筹集资金600万元,通过自愿结组、合作生产、分户经营的生产模式,建设占地200亩食用园区,其中双层架式控温钢结构发菌棚30个,出菇棚90个,保鲜库500平米。在示范引领过程中,平泉县农广校为贫困园区引进灵仙1号和灵仙2号品种,改进架式种植模式,年生产架式香菇120万棒,改造“双层拱棚+风机水帘”的新型发菌棚32栋,全部实现自动温控,双层拱棚延长出菇时间一个半月,增加近五分之二的经济效益。自动控制风机水帘实现了自动控温,避免了高温烧菌的发生,实现了发菌棚各部位温度均匀分布,节约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菌丝适温发菌,减少了污染,提高了品质。

平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践结出了丰硕成果,3年来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68人。其中,3个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荣获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朱万平等6人获得了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的“河北省农村青年拔尖人才”荣誉,高树满获得全国新农民创业创新百家成果奖,齐艳斌、庞瑞斌获得全国青年农民创业带头人和市级实用型优秀人才荣誉,庞文静代表青年职业农民参加全国第二届创意大赛获得一等奖,40人被评为高级农民技师,新创建合作社48个,申报家庭农场75个,参与土地流转面积达2万亩,为促进平泉县农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张会敏

第7篇

一、总体思路

1、推介一张名片。即推介“兴国品牌”这张名片。充分发挥“兴国油茶”、“兴国灰鹅”、“兴国红鲤鱼”、“兴国红薯干”、“兴国鱼丝”等产业品牌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脱贫致富的长远产业、支柱产业,做靓产业扶贫“兴国品牌”名片。

2、谋划一张网络。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着力谋划精准扶贫“一乡两镇”( 埠头乡、高兴镇、潋江镇)3个产业扶贫整乡推进示范点和“每乡一村”26个整村推进示范点,通过以乡促乡、以村促乡、乡村并进的基地辐射效应,实现扶贫产业“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3、打造十大产业基地群。即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择业,重点扶持贫困户参与发展农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单位牵头,相关乡镇具体实施。 大力打造烟叶、蔬菜、油茶、果茶、花卉苗木、红薯、席草、水产、畜禽、旅游等10大主导产业基地群。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再按“10+N”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生姜、百合、金银花、毛竹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群。

二、主要措施

(一)抓实“三项建设”

1、抓好协作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学习和宣传,引导贫困户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并对新成立的合作社进行跟踪指导,针对不同的产业,协调技术部门实地抓好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提高合作社从良种选择到种(养)植、防疫、采摘、销售整个过程的服务质量。二是对全县原有的342个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和18个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能力进行提升。组织油茶、蔬菜、花卉苗木等主导优势产业合作社社长及致富能人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亲临合作社做深入细致的指导工作,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产品质量保证、产品销售等,力求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农户收入高,扶贫效果好,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该县打造了4个全国示范合作社(山村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益民兔业专业合作社、中兴九山生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红土地油茶专业合作社)和6个省级示范合作社(绿宝优质稻专业合作社、都乐果业专业合作社、安泰生猪专业合作社、明岳种养专业合作社、绿园花卉专业合作社及丰和种植专业合作社),涌现了东F堡家庭农场、官桥家庭农场、丰源家庭农场和海洋家庭农场等一批规模大、收益好的家庭农场。

2、抓好基地规划建设。一是科学规划设计。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原则,结合现有产业发展情况,抽调专业技术骨干深入山林田地调研测算,科学规划设计产业基地。如油茶产业方面,重点在高兴、茶园、均村、永丰等8个乡镇发展油茶产业,围绕“三个十”发展目标,规划设计可带动15000人以上脱贫的高产茶油基地、低改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示范核心基地,打造“红土地上的特色油库”;烟叶产业方面,规划设计长冈乡塘石村、高兴镇山塘村、良村镇厚村等25个千担村示范种植基地,同时规划设计育苗基地、烟薯配套基地,力争建成烟叶种植年产达1.7万亩,可带动8000人以上脱贫的烟叶产业基地群;蔬菜产业方面,重点在埠头、长冈、龙口等乡镇规划建成合计面积5000亩以上无公害蔬菜基地、无土栽培基地和田间超市基地。二是突出示范引领。按照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的要求,集中各级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由县精准扶贫办及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协调统筹安排,建设基地田网、路网、水网,夯实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打造好埠头乡官桥百亩食用菌基地、千亩蔬菜基地、万亩脐橙观光园;高兴镇高湖庭院经济示范区、老营盘油茶低改示范基地、南方花卉示范基地等一批精品示范基地,大力扶持百丈泉、山村油脂、红土地等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带动全县扶贫产业又快又好发展。三是坚持标准生产。修订完善产业生产标准,按照统一产业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流程、统一行业标准、统一品牌注册、统一销售渠道的方式,组织标准生产;以大宗销售使用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为重要监管品种,严禁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以螨治螨”、“生物导弹”、黄板诱杀技术、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生产记录档案,严格按油茶、烟叶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并建立健全生产用肥、用药记录档案,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覆盖。

3、抓好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和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着力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建立土地流转中心,指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推进适度规模经营。(1)因户施策推行返租倒包模式。贫困农户在将土地流转后,基地鼓励有技术、有能力的贫困户再次从中承包部分大棚或地块,基地提供除劳力外的一切设施、设备、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销售,承包农户负责标准化生产管理,产品由基地统一售。贫困户可从中获得以下收益:一是土地流转增收。通过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基地,可获得800元/亩左右的租金收入。二是基地务工增收。贫困户到基地务工的,每天大约可获60元至80元的工资(或每月1000元)。三是分红增收。贫困户通过劳力入股、资源(土地)入股、返包倒租等形式合作经营,分红增收。如埠头官桥千亩蔬菜基地,共流转50户贫困户的68亩土地,通过每户贫困户反包大棚的形式,将60个大棚反包给10户扶贫户管理。承包农户付出自身劳力资源,基地投入设施等一切生产资料,蔬菜成品由基地统一出售。贫困农户从中获得1000元/月的劳动工资收入外,再按承包大棚实际纯收入的60%分红增收,反包扶贫户年收入约达2.4万元,实现了零风险、高回报投资创业。贫困户杨冬明反包2亩大棚经营,亩产基数为6000斤,实际产量11000斤,超出的5000斤基地以1元每斤收购,除保底工资收入外,每年增收约1万元以上。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模式。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充分利用农村家庭院落的空间、周围非承包的空坪隙地和池塘水田等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养业、加工业等综合经营,在家门口打造“扶贫钱柜”。如高湖瑶前示范社区制定了“54321”发展模式(即户均50棵花卉苗木、0.4亩菜地、30只家禽、2头良家畜、10棵杨梅),确定了以“闲田荒地种苗木,房前屋后栽杨梅,池塘养鱼池边种,林下立体养家禽”的思路,实现庭院无杂草、村中无荒地。同时引导农户发展农家乐,着力打造成集鲜果采摘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吸引县内外游客到社区吃农家饭、采农家果、赏乡村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三是因势利导发展田间超市模式。通过 “基地+农户+企业(单位)”的模式,借助网络平台,让基地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一条龙全部在田间完成。如埠头官桥蔬菜基地贫困户产品可以直接放在“官桥蔬菜超市”的“货架”上,利用“蔬菜超市”网络信息平台,与县内部分超市、学校、单位的信息对接,“田间超市”直接在网上接单,并根据订单统一配送,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的同时,既拓宽了销路,又宣传了“官桥基地蔬菜”品牌。目前该基地已经构建起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县、市(区)的销售网络。

(二)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在抓好烟叶、油茶、蔬菜、花卉苗木等10项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生姜、百合、金银花等特色种植产业和以“红色文化”“堪舆文化”为亮点的乡村旅游产业。围绕油茶这个产业扶贫支柱,制订了《兴国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确定了“三个十万”发展目标(即:油茶低改每年完成十万亩,五年全面完成低改任务;新植油茶十万亩;五年培育油茶种植户十万人)。至目前,已调入高产油茶苗400万株,现已全面完成今年十万亩油茶低改任务。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和发展意愿量身定制,出台一系列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二是长线产业与短线产业相结合。除山上大力发展油茶、林果为主的长线产业以外,着力发展灰鹅、肉牛、肉兔等短稳快增收产业,实现以短养长,为贫困户打造了“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脱贫致富立体产业。如引导贫困户发展林下栽培和林下养殖,通过在林果、花卉苗木之下套种药材、红薯、花生、西瓜等短期高效经济作物,既增加了收入,又为林果业施肥、松土,促进长线产业的发展。三是农业产业与工业产业相结合。推行公司带农户,农户帮公司,基地助农户,农户进基地等多种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同时,大力推进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一体化经营,形成稳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注重引导贫困户发展农产品贸易营销、深加工,农家乐、产业技术教育等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多措并举引导贫困户就近务工,以第二、三产业返补增收。如引导贫困户利用自身种养条件,发展摘农家菜、尝农家果、购土鸡蛋、吃农家饭等农家乐,利用自身闲置房屋开办小针织、小制衣厂等家庭式作坊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5年发展农家乐200家,制衣、针织等家庭小作坊和茶油深加工企业共1000家。

(三)建立“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利益联系机制。以破解市场风险为根本,以促成贫困户抱团发展为重点,着力构建贫困户与涉农企业、合作组织、产业大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实现市场主体壮大和贫困户增收“双赢”目标。重点推行“涉农企业+基地+贫困户”、“学校食堂+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高校(大型企业)+基地+贫困户”四种产业发展模式。比如,目前兴国县有361所中小学校实现了食堂供餐,供餐学生人数达7.1万人,每天消耗的蔬菜达2.13万公斤、猪肉1.07万公斤,每周需要7万多只鸡蛋和鸡腿。立足这一稳定市场,该县将启动农校对接措施。同时,进一步深化与高校、大型企业的合作,已与江西理工大学、深圳中兴通讯公司等单位达成合作意向。二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按照每个扶贫产业都有一个方案、一个标准、一套措施的要求,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和发展意愿,量身定制特殊政策,出台一系列产业发展奖补办法,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如,贫困户种植蔬菜的,补助设施费2000元/亩,肥料和种子等农资补助500元/亩;种植高产油茶5亩以上的,补助600元/亩,进行油茶林低改5亩以上的,补助400元/亩等。三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依托“三送”工作平台,在“三大”工程中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实行县领导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帮户制度,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用好部委对口支援和省“四个一”扶贫机制,着力打造精准扶贫“一乡两镇”、“每乡一村” 产业扶贫精品示范点,带动“一村一品,一户一业” 产业扶贫基地群的发展,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兴国县产业扶贫的大步已经迈开,下一步将努力实现由政府行为转变市场行为,由抓生产转变为抓流通,由抓产量转变为抓质量效益,由抓民品转变为抓名牌,将带领4万人以上贫困户携手脱贫致富。

第8篇

******:

为进一步推进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根据******、***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转发〈***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实施细则〉》精神认真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为确保扶贫数据和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档案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明确了县政府分管档案的副县长为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县***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各镇(街)负责具体相关工作,并责任到人,各村(居)委会安排了专人负责档案资料整理工作。通过层层抓落实,实现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同部署,人员、责任同落实。

二、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验收

为加强和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材料的完整、齐全、规范建档,实现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验收,***联合县扶贫办,深入到全县7个镇(办)扶贫办,与镇(办)的同志一道,认真查找脱贫攻坚档案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全县脱贫攻坚档案的业务标准和具体操作流程。要求各镇(办)的扶贫办:一是加强对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的重视;二是严格按照云档联发【2016】3号文件要求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与管理;三是确保精准扶贫档案的准确、规范、安全管理,为接下来的全县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县已完成现有建档立卡人口801户(卷)的精准扶贫档案的归档工作,做到一户一档,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完成易地搬迁10户3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卷档案的归档工作。

三、规范建档,确保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取得成效

及时转发了云档联发【2016】3号文件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会计档案整理办法》、《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工作规范要求。

四、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

县级扶贫办和镇(街道)都明确了分管档案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设置了符合档案安全管理要求的库房及装具,确保档案的有效管理和绝对安全。

五、建立资源体系,为精准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及时将数据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截止8月31日,动态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扶贫档案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的无缝对接。

六、存在问题

一是收集归档不平衡,相关单位只着重对精准脱贫管理类(一户一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对综合管理类、项目管理类和特殊载体类文件材料收集有待齐全。

第9篇

2015年,甘肃省牢牢抓住贫困地区这一全面小康的短板,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预计全年实现减贫100万人以上,贫困群众收入增速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

面对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扶贫成就,离不开甘肃省在扶贫机制的一直探索与创新。在先后实施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基础上,甘肃省去年制定出台了“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这一方案紧扣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和保障六个精准,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促使扶贫政策向特困片带精准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精准聚合,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子。

精准扶贫首先得把贫困人口挑出来。甘肃省紧紧围绕全省6220个贫困村、101万贫困户、417万贫困人口,着力在找准贫困人口、分析致贫原因和掌握脱贫需求上出实招、下功夫。去年6月开始,甘肃省集中利用2个多月时间,组织6万多名干部在全国率先开展精准核实贫困人口和完善建档立卡工作,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甘肃省被列为全国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试点省份。

紧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甘肃省整合全省优势资源集中投入,重点攻坚。贫困地区的基础瓶颈得以突破,2015年,甘肃省共解决了180.56万农村居民和26.08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目前达80%;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1025公里,全省82%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争取国家农村危房改造计划21.8万户,是年度目标14万户的1.56倍;安排易地扶贫搬迁3.5万户17.1万人,超出年度目标任务0.4万人。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工建设2400所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939所行政村幼儿园,从2015年秋季开始,甘肃省还对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中职教育免除学费并发放助学金、就读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免除学费及书本费。农村低保一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300元,二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8元,共使136.9万人实现了“政策性脱贫”。

实施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治本之策。甘肃省专门制定了培育主导产业、加强技能培训、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草食畜、马铃薯、蔬菜、苹果、中药材等富民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特别是在金融支持方面,甘肃省启动实施总规模达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财政与金融部门联手创新,为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和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小额信贷支持。截至2015年11月30日,全省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74.2亿元,惠及38.4万户、165.1万贫困人口。

不仅仅是在金融扶贫上锐意探索,省委省政府始终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除了改革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扶贫专项投入力度外,甘肃省去年还深化驻村帮扶工作机制。从县级以上单位选派干部组成驻村帮扶工作队,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力量,全省6220个贫困村有6860个省市县三级单位联系,共派驻27815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实现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的“两个全覆盖”。

甘肃省树立以扶贫为主的考核导向,坚持把脱贫成效作为考评党委政府和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取消对58个贫困县的GDP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使精准扶贫相关考核指标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占到80%以上。同时,严格落实“逢提必下”机制。去年,全省选派58名厅级和处级干部到贫困县挂任副书记,选派58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贫困县挂任科技副县长。省级四大班子领导还带头深入各地,开展扶贫工作专题督查。一系列实打实的措施,促进贫困县以更加精准的思路、方式和机制深化扶贫攻坚,推动了精准扶贫各项任务落实。

第10篇

精准扶贫是我国的新型扶贫理念与扶贫方式,文章描述了精准扶贫产生的背景和现状,针对实施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与市场主体进行互动、在如何引导和强化市场主体参与扶贫方面做了具体的探讨

精准扶贫扶贫机制市场角度

一、精准扶贫实施的背景和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在解放我国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拉大了我国地区和城乡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出现大面积贫困的同时,城乡贫富差距也开始凸显。与之相伴的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整个社会的关注,经过长期对扶贫工作进行实践与探索,我国政府逐渐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扶贫开发体系和理论框架,并以此有力推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解决了全国几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自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针对贫困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落后,采取的以整块区域为瞄准而进行的“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因此我国政府在对传统的治贫方式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又提出精准扶贫这一具有更高精度的新的治贫思路。

自2013年精准扶贫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其内涵不断被丰富和完善,外延也不断扩展,已成为一套比较完善的扶贫理论体系。精准扶贫最基本的含义是扶贫政策和措施要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从而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的。现今,精准扶贫一般用“六个精准”来进行描述和概括,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二、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主导扶贫模式的无法彻底消除扶贫的低效益状况

当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地方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从精准扶贫资金的来源到扶贫资金的管理和发放都是如此。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与实施既是政府对我国扶贫工作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的同时,也是我国政府对传统的政府主下的扶贫模式进行思索与改进的一次重要尝试。问题在于,政府主导下的扶贫不可避免存在资源的浪费和资金利用效益的低下。此外,在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的前提下,政府也无法保证精准扶贫在具体实施中确保“精”、“准”这两个重要指标能够完全实现。所以在传统的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下,如何保证精准扶贫这一政策确实行之有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2.政府“输血”式扶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无劳动能力人群的贫困问题

精准扶贫侧重于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度,从而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虽然对传统的扶贫模式有所创新,但相比传统扶贫模式在扶贫措施上并未有质的改变。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贫困是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的结果,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一个地区的贫困,都是由于一些先天或是后天因素导致其丧失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而导致的。个人竞争优势的缺乏或丧失导致了其找到满意工作的概率降低,并因此导致其家庭致富机会的减少或消失,劳动能力较高的家庭成员为生存而不得不迁徙到收益率更高的地区去寻求机遇,劳动能力较弱的家庭成员则被迫留守家园并成为当地政府部门的庞大的负担。同时,扶贫本身也存在类似“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即越到后来,剩下的贫困人口问题越难解决,或者解决的成本越大。经过前几轮帮扶,那些年龄相对较轻、有一定劳动能力或技能的贫困人口,通过推荐就业、发展种养业、三产服务业等途径,已经基本脱贫解困。而青壮年劳动力在此期间的大量外流,导致贫困地区的剩余贫困家庭多为老弱病残和妇孺等缺乏劳动能力和技能的人群,他们既没有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也不具备在短时间内转化为有效生产力的条件。产业扶贫以及项目扶贫模式对于这一部分人群的不适用又使得当地政府又不得不依赖于持续的“输血”扶贫方式来进行扶贫,即政府需要为其提供专门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并且对其中的大部分人群予以持续的特殊照顾,使当地贫困居民始终保持在贫困边缘之上。扶则不贫,不扶则贫,使得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受到阻碍的同时,这一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也不断延续下来,继而成为现今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难点重点。

三、基于强化市场参与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1.用好用活“互联网”,构建贫困县域发展新优势

在市场经济中,导致一个地区贫穷落后的根源在于缺乏竞争优势,但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世界变得扁平化,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低门槛使得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加入到这一轮新的产业革命,原有的因空间和资源优势而产生的利益分配格局在互联网产业的冲击下必然面临着重新调整和分配,而贫困地区只有在依附于互联网的新兴产业上提前布局,整合其优势产品,对接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才有实现脱贫致富和弯道超车的可能。这就要求当地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入民营互联网企业入驻当地,构筑“互联网+农村电商”、“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教育”等新经济发展模式,与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融合,以达到最终形成“互联网+精准扶贫”效果的目的。

2.政府与金融机构良性互动,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发展普惠金融。

地方政府需要提高扶贫资金的运作效率,合理分配扶贫资金,灵活转变扶贫资金的运作形式,引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共同参与扶贫资金的运营以替代对无劳动能力人群直接发放救助金的“输血”式扶贫。合理利用金融杠杆,有效发挥金融机构资金配置的优势,采取多样化的金融扶贫模式,要引导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专项支持措施,切实加大普惠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金融机构联动,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数据为基础,以参与扶贫的企业和自主创业的贫困农户为重点对象,实现“信用+信贷”结合开展信用评级和授信工作,从而不断加大对扶贫企业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最终走出一条探索金融精准扶贫、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第11篇

xx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xx村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在村支两委干部积极努力以及市帮扶单位xx中心的全力协助下,我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一年的扶贫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帮扶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市帮扶工作队、乡包村干部任成员,确保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顺利实施。

二、支村两委领导及市xx中心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各司其责,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走访、了解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致贫原因,帮助其树立脱贫信心。

三、逐户调查、摸底制定脱贫方案、帮扶措施,把每户的帮扶方案制定详细,根据贫困户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帮扶措施。

四、通过一年的帮扶工作,全村x户x人贫困户思想有了转变,生产积极性提高,全力配合帮扶工作队的工作,提升自身,弥补不足。

五、经过多方不懈努力,我村在今年年底成功脱贫x户x人。

一年来,我村积极响应、高度重视、努力工作,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问题和不足。支村两委会继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精准扶贫工作做的更深、更细、更好。争取早日完成我村脱贫攻坚任务,使每一位贫困户早日走上小康道路。

 

 

xx乡xx村

第12篇

第一,利用“互联网+”构建大数据平台,推动扶贫由“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转变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精准研判、精准管理。“互联网+”时代,应探索大数据与扶贫开发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依托大数据实施精细管理、精确瞄准、动态监测,推动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投向更精准、扶贫管理更精准,打造“精准扶贫”大格局。

一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识别。摸清“贫困家底”、进行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利用大数据完成“六个精准”工作是精准扶贫的一个有效抓手,要探索创新“瞄准”机制,通过“一进二访三联”(“一进二访”指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三联”指领导联县包乡、单位联村、干部联户)、结对帮扶等活动,进行全面摸查,进一步把扶贫对象、贫困类型、贫困规模等“第一手资料”核实核准,识准扶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定准帮扶措施,并根据致贫原因逐一分类、识别、全面建档立卡,通过电脑录入“扶贫信息系统”,建立扶贫信息大数据库,实现扶贫工作全程信息化管理,为提出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精准扶贫夯实基础。

二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研判。数据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信息是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支撑。建档立卡数据库仅实现了数据录入、查询和统计等较低层次的功能,还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提炼数据中存在的大量有用信息。要运用数据挖掘手段,深入分析研判扶贫信息,从中挖掘出隐含的、大量有用的元素,进一步发现信息背后潜在的现象和规律,归纳总结出各地贫困人口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制定可量化、看得见、能落实的帮扶措施,切实瞄准“真贫”、实施“靶向疗法”,为各级政府因户施策、对症下药、检验成效的提供可靠依据。

三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管理。科学的决策来源于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管理”将是精准扶贫看得见、用得上的扶贫管理抓手。要结合精准识别、精准研判情况,运用大数据技术绘制“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扶贫攻坚作战图,做到分类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要建立驻村扶贫工作管理平台软件,运用大数据对扶贫对象、扶贫信息进行精细管理,并通过驻村干部的实时监测,及时更新脱贫动态,实现数据动态监测和贫困对象动态进出,做到动态管理、进出有序。对精准扶贫每一项工作,要明确具体目标、着力重点、措施办法、完成时限、责任主体,上网公布,定期通报,对各类问题实行跟踪销号管理,形成环环相扣、可核可查、衔接紧密的推进体系、落实链条和考核督查机制。

第二,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商扶贫,推动扶贫由“线下”向“线上”转变

“互联网+”不会嫌贫爱富,电商也不是大城市的专利,“互联网+”完全可以在精准扶贫上大显身手。贫困地区要主动对接互联网,运用“互联网+”开展电商扶贫,让农民搭上“互联网+”这班“时代快车”,变“面朝黄土”的农民为“面向互联网”的新农民。

一是建好电商平台。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对接,为农产品产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将给农民打开另一扇致富之门。要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本地特色产品,建设互联网销售平台,如淘宝店、京东商店、微店等,通过打造平台和通道,推动农民电商创业,变“网吧”为“网店”、变“网民”为“网商”,实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要开展电子商务扶贫试点,探索资助贫困农户开网店,通过电子商务等平台,让农产品在网络上和用户直接见面,再通过现代物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问题。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是到过的偏远苗族村寨,目前已成为第一个借力电子商务实施精准扶贫的示范村。该村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淘宝网店等平台,争取到近10家省直单位和企业职工食堂定点采购订单,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二是培养电商人才。发展电商,人才是关键。要通过与职业院校、电商巨头合作等方式,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电子商务协会,开展电子商务实用性培训,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要以大学生村官、“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第一书记”、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为重点,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开店流程、网店装修、网络营销、电子物流、电子支付与收款、电商安全等电商经营技巧,将其发展成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以此示范带动广大村民“触网”、开店、脱贫,让农民搭上“互联网+”这班“网际快车”。

三是开发电商产品。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针对市场同类产品消费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到市场的“痛点”,帮助当地挖掘农产品卖点,开发特色产品,探索发展“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建立“地方特色馆”,推进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上网、进城、“崭露头角”。发展基础夯实后,可以成立公司,对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形成规模化生产,提升整体效益,以“农户+企业+基地+电商”探索O2O双线扶贫模式。如湘西州网店松桂坊,先后在天猫、京东、1号店等网商平台上开店,主要销售湘西腊肉、农家外婆菜、糯米糍粑等农家特色产品,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网络’的方式,目前,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到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区,成为腊味第一品牌。

第三,利用“互联网+”开展教育扶贫,推动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要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来审视教育扶贫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化、平等化、开放化优势,通过互联网开展教育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变等靠“输血”为强身“造血”。

一是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但在“互联网+”时代,则是“要想富先联网”。互联网的发展,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契机。要抓住湘西与腾讯公司、四川长虹电子集团签署“互联网+湘西”框架协议这一时代机遇,加快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打造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完善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体系,打通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民族贫困地区群众享受数字红利,为开展教育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探索创新教育扶贫模式。“互联网+”时代,尝试以互联网思维来推动教育扶贫工作,是一个比较好的探索。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传递到欠发达地区,有效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实现教育公平,让教育扶贫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从而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根本转变。要通过互联网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通过“云教育”、远程教育、“365大学”等网络教育平台将法律服务、政策鼓励、管理技能、市场要素等高质量、实用性强的知识、技能,有效地输送到贫困地区。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雨露计划”“同心温暖工程”“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扶贫助困圆梦计划”等培训项目实施力度,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氛围,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每个农村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创业能力,让贫困地区人民真正富裕起来。

三是完善教育扶贫保障机制。要做好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优先为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确保硬件设施建设配套不滞后。要组织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学校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到当地学校服务,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式,做好“线下”人才培养服务工作。要把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健全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安排贫困地区教师到发达地区观摩学习,促进两者之间教师交流,完善信息互通保障机制。同时,也要加强考核评估,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确保教育扶贫更加精准、更有成效。

第四,利用“互联网+”开展金融扶贫,推动扶贫由“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

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是无法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在传统金融扶贫无法完全满足贫困地区刚性需求的情况下,可以金融扶贫为依托,发展互联网金融,携手传统金融一起开展扶贫开发,利用以P2P网贷平台、金融云平台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结合大数据进行“精准滴灌”,催热潜力巨大的贫困地区金融蓝海市场。

一是依托互联网汇聚“源头活水”。扶贫资金“僧多粥少”是精准扶贫需要破解的难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破解扶贫资金缺口问题成为现实。依托互联网,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捷地利用金融资本服务扶贫工作,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要探索借鉴包商银行小马bank的“互联网金融+线下平台”模式、京东的“京农贷”等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来扶贫,通过线上平台以众筹、众包等形式募集资金、汇聚“源头活水”,利用线下平台进行精准放贷,形成线上与线下合作共赢的O2O扶贫模式,有效解决款项投向问题,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

二是创建云平台确保“滴灌到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金融单纯依靠线下调查的方式来甄别客户信息的方法被彻底颠覆。互联网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让金融应用于精准扶贫,确保扶贫资金“指哪打哪”,真正用在需要帮扶对象上。基于互联网技术,可以在扶贫实践中创建金融云平台,通过改造金融流程、创新金融产品,比如“快e贷”的“秒审”“融e贷”等,在放贷前迅速识别农户风险,确定信贷额度,进行小额贷款;在放贷后,对借款农户的资金流、商品流实施持续闭环监控,确保扶贫资金合理高效利用。

三是基于大数据避免“跑冒滴漏”。民心是最大政治,贫困地区老百姓最寒心的事莫过于,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请客送礼、损失浪费等,导致扶贫资金“跑冒滴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可以充分挖掘大数据的潜力,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动态监测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把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在网上进行公布,接受扶贫对象监督,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审计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时曝光和严惩违纪违规行为,让“高压线通电”,把扶贫的“保命钱”看住、用好,确保把有限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效益。

第五,利用“互联网+”开展产业扶贫,推动扶贫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互联网+扶贫”的前提是“互联网+产业”。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扶贫对象的区域分布、生产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量身定制”特色化、专业化、接地气的发展产业,以产扶贫、以产扭贫、以产脱贫。

一是催生产业扶贫“长尾效应”。“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以其便捷灵活的特性,改变着所有产业的业态,具体到产业扶贫上,能够催生产业扶贫产生“长尾效应”。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迅捷接入特性,依托发达的物联网,可以在产业扶贫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特色产品直接通过网店进行销售,做到紧跟市场,形成遍地开花、效益可观的产业开发格局,引领广大的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特性,可以探索借鉴宜信公司开发的“爱社员”平台来扶持合作社,用“互联网+农村”的模式扶持农村实体经济,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辟长富久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