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7 01:4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校本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美术教育
近年来,随着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珍视本土优秀民间美术,并将其拓展为可资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已越来越受到学者和美术教师的关注。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小学教育只注重语数等主科的学习,习惯于只盯住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漠视或忽略了艺术教育。在推进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的认知上偏差,是美术教育发展滞后于其它学科的瓶颈。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本土民间美术进行美术教学,探索开发小学美术的校本课程,已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以漳州民间美术为例,就如何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与实践,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1 民间美术融入小学校本课程的意义
漳州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自唐代陈元光建漳以来,中原文化与民间美术在这里积淀、变异,并辐射至东南亚地区及中国台湾。多项闽南民间美术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先后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已成为美术界专家学者研究与收藏的艺术珍品。也是宝贵的学校民间美术教育的资源。目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政府加大了对民间艺术的重视、民间艺术又得以恢复和光大。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为民间美术进校园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如,木偶头雕刻、布袋戏、木板年画、漳浦剪纸、竹马戏等民间艺术文化,一直深受闽南民众的喜爱。又如,闽南土楼文化及其民俗艺术活动,作为地方特色的一张文化名片,已越来越多的吸引中外学者与民众的兴趣。将本土民间美术融入美术教学,构建文化遗产的教育保护、传承机制,开展民间美术教学实验,已势在必行。一方面,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情趣与爱国主义情怀,更大的提升学生的乡土情结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另一方面,从美术教育的视野去探索校本课程,从少年儿童开始,培养保护优秀文化的教育,让民间美术最大程度的回归民间,也更具有其深远的理论意义。
2 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除市直重点校外,许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大多还存在以下美术教学的瓶颈问题,以至影响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
2.1 缺乏对美术校本课程建设的高度认识
由于美术教育不是主科,因此在日常的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学校无法配备美术设备、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由此影响校本课程的建设。
2.2 缺乏系统的本土民间美术校本课程
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学校要重视,教师要投入民间美术的了解和备课,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否则,很难推动艺术教育真正进入课堂。
2.3 缺乏本土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相联系的美术活动。
学习传统民间美术,弘扬本土优秀的民间美术,没有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没有民间艺人参与的文化活动,将失去其传承优秀文化的意义。
3 构建富有特色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与应对策略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美术教育特色课堂教学,构建富有特色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因势利导,开启校园文化全新格局的认识。
(1)引导全面认识美术教育。学校应开展学习美术教育教改讨论,营造良好氛围,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优秀民间美术文化及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体现了闽南文化和历史价值,凸显其具有现代美学和艺术魅力,民间美术校本课程,是融入小学美术课程极好的学习内容和家乡艺术欣赏课程。
(2)不断提升教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学习民间美术,编写民间美术校本教材,教学大纲,整合课程资源。通过开展美术教育教改教研活动,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能力、专业能力。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开讲座、办展览,丰富校园文化,激发教师开展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开启校园美术特色文化全新格局。
3.2 联系实际,开发闽南民间美术校本课程
(1)建构小学美术课程校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文化,也是对生活最朴实的追求,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内涵。民间美术校本课程应与闽南木偶、布袋戏、土楼文化遗产等民间美术有机的相融合。加强对小学学生的文化遗产、民间美术保护传承的教育,重新激发我们对本土民间艺术的热爱,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共识,提高少年儿童民间艺术素养、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开发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校本课程要注重结合小学教学实际情况和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扬学生熟悉、兴趣,有本土民间美术特色、取材方便的长处,避小学缺乏专业教师、缺乏多媒体设备和美术道具的短处。把本土民间美术形式、内容加以选择、整理,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既有课堂泥工、剪纸、泡沫雕刻的手工形式,有木偶脸谱、木板年画、土楼风景等的绘画学习内容,有走出教室写生大自然、画山、画水、画家乡的内容。也有描绘家乡民间民俗活动的创作画。根据教学的需要,还可组织民间艺人传承人进课堂授艺、表演“绝活”,举办民间美术展。校本课程应与民间美术有机的相融合,教师要结合闽南文化,探讨民间美术传承的教育形式,开发与小学实际的美术相辅的校本课程,
3.3 创建平台,探索美术校本课程相联系的美术活动
(1)成立学校美术教育研究会。特色校园文化平台的构建,关键是教师,美术教育研究会抓手在队伍建设,学校要将美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中,通过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美术教育研究课题,有序推进美术教研的深入开展。为师生创设了施展艺术的空间, 弘扬民间美术文化,营造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
(2)造就一支美术兴趣的学生骨干队伍。让兴趣美术的学生带动更多的同学参加学校的宣传工作,教师学校还应该多组织师生参加学校、市、省、全国各类艺术选拔竞赛,多给予师生展示的机会,并通过美术教学成果汇报展,加强与报纸、电视台等多种渠道的投稿进行宣传,通过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把美术教育打造成校园文化富有特色的品牌。
(3)开展学校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丰富美术的第二课堂活动,延伸弘扬民间美术特色教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土优秀文化,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神,营造师生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普及、提高青少年儿童保护文化遗产及民间美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对民间美术的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将起到其他领域不能企及的特殊作用。
4 结语
[论文摘要] 课程创新模式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之一,其中包含了复杂的课程开发技术,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够反映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水平。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遵循课程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基础性原则、个性化原则、迁移性原则、普及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条件基础,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领域展开课程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其课程创新模式的组织与实施主要依靠课时的调整与安排、教材的开发与完善等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结合自身的实践,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总结出4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即课程选择、课程调适、课程整合和课程创新。这4种模式基本上涵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类型,其校本化程度体现了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在操作程序上也从简单逐渐走向复杂。课程创新模式的校本化程度最高,其实际的操作也最为复杂,但这种课程开发模式最能够体现校本课程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更有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课程创新模式的内涵
课程创新模式是指创造性地开发全新的课程或者课程单元。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种是创造性地开发全新的课程;另一种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出全新的主题单元。开发全新的课程拓宽了课程的范围与广度;开发体现学科特色的课程单元,延伸了课程的学习领域。因此,课程创新有助于实现课程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凸显学科的品性、特色,促进学校课程的变革。
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需要学校具备和创造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首先,需要研究和了解国家课程政策和制度,了解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势和特点,从而准确把握课程创新的方向;其次,要基于学校的办学传统、特色以及现有的条件资源,从而使课程创新更具有基础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第三,创新模式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以及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为课程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第四,课程创新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以保障课程创新的顺利进行。
二、课程创新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特长培养,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和接受。而课程创新也并非标新立异,其真正目的是通过创制新的课程和主题单元,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从日常的学校教育中生发出创新的基点,将创新的视角放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之中,使课程创新最直接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个性化原则
课程创新模式是最能够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和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一种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学生的个性成长是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由内而外的发展过程,因此创新模式的课程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具有周期较长、系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三)迁移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通过课程创新带动学科课程的整体发展。这就需要寻找到学科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并以此作为课程创新的出发点,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提升的效果。以学科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创新的突破口,能够确保校本课程开发改善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从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实用价值。
(四)普及性原则
课程创制的基础性原则决定了课程创新的基本内容要简明易学,适合于普通学生的学习与掌握。首先,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本身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其次,在教材的编写上要简明易懂。同时,教具、学具应价格低廉,尽量不受场地、季节的限制,便于学校和家长的认可与接受。
(五)量力性原则
课程创新需要量力而行,重在实效。课程创新必须要植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植根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价值的课程创新,否则表面的创新只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学生、教师的负担,无法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改进策略。
三、课程创新模式的基本类型
课程创新模式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课程开发策略,涉及到学校课程的不同领域。不仅涉及到学科课程领域,还涉及到活动课程领域;不仅适用于个别学科,而且适用于所有学科。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条件基础,本着“针对实际,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重在实效”的开发策略,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领域展开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学校着重在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等学科课程和语文(古诗词每日晨读)、外语(每日午读)活动课程领域中,率先进行了创新模式的探索,创造性地开发了校本的学科课程和校本的活动课程。
校本的学科课程是指学校从国家课程中拿出部分的内容和课时,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学科课程主题单元。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等学科中,各自选择了一个体现校本特色的课程内容,以课程单元的形式进行校本开发。音乐学科开发了《竖笛》,体育学科开发了《跳小绳》《软式排球》,美术学科开发了《剪贴画》,社会学科开发了《祖国传统节日》等主题单元。这些主题单元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了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校本的活动课程是指学校弹性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自主开发的活动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弘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学科利用每天清晨15分的晨读时间,开展“经典诵读”;外语学科利用中午15分的午读时间,组织英语“每日读”;体育学科利用课间操时间,自主开发了3套课间操(搏击操、韵律操、中华武术操);学校每年的大型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及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等都属于校本活动课程。校本活动课程突破了传统学科课程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提升了活动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全方位地打造了学校的特色课程。
四、课程创新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一)课时的调整与安排
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是以课时的调整为保障的。一直以来,国家规定小学课堂教学的课时为40分。而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内容多元,教学活动灵活、开放,这些与固定的课时安排存在矛盾。为此,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两个方面对课时进行了调整与安排。首先,针对新增加主题单元,学校在不影响国家课程实施的前提下,减少和压缩国家课程的内容和时数,增加了校本主题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数。创新模式开发的学科课程主题学习单元,如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的主题单元要求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与实施,这就要求对现有的实施国家课程的课时进行重新的调整与分配。为此,学校每学年从国家课程中拿出16课时,即总课时数的25%,来保障主题单元学习的时间和教学质量。
其次,针对新开发的活动课程,学校将零散的学习时间集中统整,开发“短课时”以保障活动课程的实施。所谓“短课时”,即清晨的7:40-7:55以及中午的13:10-13:25这两段,班级自由安排时间进行统筹规划,集中利用这两个15分实施语文的 “经典诵读”课程和英语“每日读”课程。选择这两个时间段进行阅读类的活动课程,符合学生语言积累的规律,这样学生每周就有3个15分的短课时来进行语文的“经典诵读”和 3个15分的短课时进行英语的“每日读”。“短课时”的优势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早、午自习的松散状态,保证了校本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学生的阅读与自修提供指导,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教材的开发与完善
创新模式下的教材建设是影响和制约课程实施质量的关键,教材的创新是课程创新的重要内容。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本课程的教材创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的开发过程,学校将课程创新模式的教材定位在教师的教本与学生的学本的有机结合上,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基础性、阶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因此,教材内容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和多元的信息资源,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求。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对教材的创编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教材的全新建构与编写,如语文学科“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小学生必背古诗210首》,音乐学科的《竖笛》(上、下册),外语学科的《每日读》(1-6册),这些教材内容的编写都摆脱了现有学科教材体系的框架,构建了其自身独立的教材体系。以音乐学科的《竖笛》主题单元教材编写为例,教材共分为上、下两册,包括相关演奏的理论知识,同时为配合左右手音的学习精心筛选了近80首相关的专项练习曲目,60首综合演奏曲目。这些丰富的教材内容一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另一部分为有乐器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练习资源,兼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语文学科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210首》,在呈现精心筛选的经典古诗词的同时,每首古诗词下都编配了重点词的解释以及相关资源资料的链接,在便于教师讲解的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借鉴的学习资料,既可减轻教学的难度和压力,也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一举两得。这些校本教材的编写不仅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文本上的保障,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核心素养 校本课程 兴趣爱好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确定了“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一、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是善于利用现场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的资金条件有限,办学条件有限,所以我们更要善于利用和抓住现有的资源来开发适合我们本校学生的课程资源,设计校本课程时要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具体的乡土校本课程可以把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劳动技术课”,根据地区需要改为符合本地农情的“农业技术课”,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地条件带领学生在自家土地上进行种植和养殖,成为我们乡村致富的小能手。
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不是专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赋予了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自主权,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就是教师,本校教师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和办学特色,了解我们的学生,而专家团队有的是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但是缺少一线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他们也不可能一个个的对农村小学的学生进行走访研究。因此我们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有利于形成本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全员参与”意识欠缺,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占主体地位,而校长、参与研究的专家、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的有关人事只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者,他们共同构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任何一方都可以针对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其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大家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探讨最终形成适合本校学生和大家都认可的校本课程。
二、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师团队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提炼核心素养,打造一支高尚的教师队伍。近几年国家下大力量对农村学校进行投入,每年都新招聘教师来补充农村小学教师的缺口,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队伍的年轻化,成长梯度存在着断层,我们堂邑镇中心小学每年都针对新入职三年的教师进行教师培训,以老教师带动新教师,开展新老教师交流会,观看师德教育宣传片,开办道德讲堂,夸夸自己身边的好老师,以真实的实例来教育老师感动老师。
加强外出培训和实地考察建立一支强大的校本课程团队。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优先安排三年以下的教师进行外出培训、进城培训和参加本校的校本课程培训。经常性的组织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外来专家进校培训积极邀请家长进校园和教师一起学习和成长,让我们的家长和教师、学生、专家打成一片,形成一支适应新的教育理念下的新型团队。
三、利用农村现有资源上好校本课,我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葫芦文化课
我们学校位于堂邑镇,是典型的一所农村小学,对于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和开发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积极动脑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因地制宜的开展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
堂邑镇是中国的葫芦文化之乡,这里的葫芦远近闻名,这里的葫芦文化源远流长。现有的资源给了我们教师、家长和孩子们很多灵感。我们的家长个个都是葫芦专家、个个都是葫芦文化的传承人,我们把我们当地的“专家”请进教室,他们就是我们孩子们的教师,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和专家学习画葫芦、烙葫芦、说葫芦、讲葫芦。
画葫芦简单的说就是在葫芦上作画,对于刚入门学习这门课的学生我们先让他们体验在葫芦上作画。针对你想画什么,先在纸上构思,画出你的作品的初稿,根据你的初稿要选择适合大小、形状的葫芦。
烙葫芦可没这么简单了,对于有一定葫芦绘画基础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继续学习葫芦文化课,来学习烙葫芦。首先需要准备学生专用的电烙铁和葫芦,电烙铁的选择需要根据作画的大小更换不同的型号。先用铅笔在葫芦上描画出想要绘画的线条和轮廓,相当于打了一个草稿,这样成功的几率比较大。
关键词:校本课程 西部山区 开发探索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国家课程校本化是重点,校本课程特色化是热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学校以优越的智力、财力、政策环境为支撑,成为课改先驱者,引领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课改革命,研发了许多“适合的、有层次的、可供选择的、促进个性发展的、提供不同学习经历的”校本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绝大多数西部农村山区学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课程改革总体水平堪忧。作为一所西部农村山区小学,如何因地制宜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资源,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一直踏实地行走在探索的路上。
一、科学开展校情SWOT分析
金山小学是一所典型的西部农村山区小学,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腹地。学校1200余名学生,生均使用面积约有6米2,生均1.5米2的泥土操场经常尘土飞扬,教学辅助用房极其缺乏,没有单设的功能室和先进的设施设备,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3岁,音乐、体育、科技等学科专职教师严重缺乏。学生90%来自农村,40%来自高山、高寒地方,50%属于全留守或半留守儿童,30%属于贫困儿童;70%的家长属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教育观念落后,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的习惯养成,培养艺术修养,促进能力提高。但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相当迫切,片面追求语数成绩,60%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觉有压力,差生、特差生约占10%。山区学校经费紧张,日常办公勉强可以维持,用于课程改革的经费严重不足。
这样的起点,多数领导和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困难重重,压力巨大,和上海、江浙一带的学校相比,如同实际距离一样遥不可及,害怕收不到场、合不拢口。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刻不容缓,校本课程必须开发,困难变成了责任,压力变成了渴望。
二、提炼特色教育理念和课程哲学
学校教育思想是校本课程的实际指导,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我校经过多次考察、认真研究、反复论证,提出颇具特色的“春笋教育”笋竹文化特色,确立“天天向上节节高”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乡土根、民族茎、全球眼”三大层次培养目标,建立以下课程哲学。
课程即生活。关注生活,尊重环境,构建适合的课程。提供多样化课程资源,丰富童年生活,培养学生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启智、宏德、健康、向美的多种学习经历,促进艺术熏陶与技能训练,具有感恩向善、热爱自己、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思想品德,逐步形成“乡土根”。
课程即经验。关注生命,尊重差异,构建选择的课程。注重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行为规范、习惯养成、运动练习、诚信交往的过程,初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怀,逐渐茁壮“民族茎”。
课程即成长。关注生长,尊重个性,构建自主的课程。改变教学形式,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习空间,引导实践与创新,体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热心公益事务,形成社会态度,初步具有“全球眼”。
这样的课程哲学帮助教师用理性的眼光认识、反思教育,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为课程开发的创造空间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三、三“因”举措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必须充分利用社区、学校课程资源,体现本校的教育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特点。我校通过对学生需求、家长需求、学校需求进行科学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对地方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以面向每一个学生,发展科技、人文、艺术、体育等特长为方向,以地方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乡土体育文化资源三大着力点为开发途径,不断发展,不断充实。
1.因地制宜,彰地方文化资源为校本课程
成功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形成比较稳定的、鲜明的个性风格。我们在深入了解金山镇区域特点和细致分析学校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发现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打闹”,并把它作为校本课程的重点和亮点进行开发打造。
“金佛山打闹”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极高艺术价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历史悠久,起源于盛唐时期,原是地主阶级为压榨当地群众劳动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后来逐步演变成为劳动人民在播种、栽秧、除草、收割、采笋等劳作期间,为消除疲劳、促进生产、庆贺丰收而进行的嬉闹活动。但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消失,几近失传,后经过当地文化站的收集整理,使得这种原生态的、纯地方的文化在2010年成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内容丰富,采用平声和尖声的唱腔,以说唱、对白、盘歌、盘鼓、对唱的表现形式,配以铜锣、皮鼓的打击节奏,可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即兴创编内容演唱。
“金山打闹”就是得天独厚的校本课程资源,值得研究和挖掘、传承和发扬,这是让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生动内容,是让学生艺术萌芽、个性成长的肥沃土壤,对民族多元文化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弘扬有着深远意义。我们收集“金山打闹”纸质、音像资源,深入山乡僻野走访多位尚在人世的非遗传承人,反复调研论证形成“金山打闹”校本课程方案,2014年上期正式启动这一校本课程,聘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开课任教,选拔优秀学生成立“金山打闹”表演团,并逐步探索独唱、合唱、表演唱、集体舞蹈的表演形式,逐步创编符合时代特点歌唱内容。
2.因循传承,扬历史传统文化资源为校本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根据学校条件、家庭条件、学生特点,我们开发了竹韵诗词、传统诗词经典、童诗童谣、陶笛(民族音乐)、校园剧等课程。我们采用分年段、分层次的形式,选修与必修相结合,自主选择与优秀选拔相结合,基础掌握与特长培养相结合,成立“笋娃”话剧社、陶笛乐团、合唱团、诗歌社。
“竹竿舞”原是黎族、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舞蹈,又称为“跳柴”,被外国游客赞作“世界罕见的健身舞”。它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能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在舞动中体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与本土融入度愈高的校本课程愈具生命力,更容易形成特色。金山小学四面环山,遍地竹林,尤以方竹盛名,所产方竹笋畅销海内外,笋竹与当地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凸显“春笋教育”特色,我们着力开发与笋竹文化有关的校本课程。“竹竿舞”在2014年上期成为我校校本课程,我们采用分班教学的形式学习基本节奏和动作,再进行花样练习,2014年下期融入大课间活动,成立“竹竿舞”表演社团,明快的律动给学校带来生机与活力。继“竹竿舞”课程之后,我们还开发了竹编、竹雕、竹蹴鞠、竹节绳、竹类种植和研究等校本课程。
3.因陋就简,变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为校本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浓厚的土壤和亲和力,具有竞争性、健身性、文化娱乐性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淳朴的民族精神内涵,能使参与者达到心里和生理的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促进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我们立足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和方法,发展空间感知能力,体验传统文化快乐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有条件达到的项目设置课程,开发了跳皮筋、翻花绳、踢毽子、六子棋、象棋、竹蹴鞠等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今后,我们还将逐步增设滚铁环、扔沙包、斗鸡等课程。
关键词:校本课程领导;中小学校长;功能和策略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新生事物,中小学教师仍然苦于理论知识匮乏,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从课程领导角度来看,校长则是影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功能和策略,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功能
校本课程领导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系统,不同层次校本课程领导的有效实施,最终都落实到中小学校层次上来。校本课程领导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在学校层面上,主要的校本课程领导者是校长。
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具有决策、组织、引导三个基本职能,其中,决策职能是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核心。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主要职责是: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组织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营造民主、合作、学习、创新的学校文化。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作用区域主要是课程和教学,被领导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发展是中小学校长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目标是达成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课程品质的提升。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学校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决定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衔接;规划学校“最适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总目标;设计学校课程开发规划。
第二,决定学校校本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根据学校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校本课程。为了使操作和交流变得简单,应将校本课程适度结构化。
第三,决定校本课程的内容。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组织审定教师提出的校本课程内容和组织校本课程内容的原则、方式。组织课程的修订和改革。
第四,校本课程实施的组织。在教学层面上,教师是校本课程的领导者,中小学校长是校本课程实施最核心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教学领导的主要任务有:①制定沟通目标:领导者会参考教师意见,制定符合学校特性的教学目标,就教学目标与学校成员进行沟通,依据目标规划教学计划,并能带动学校成员落实教学目标。②管理课程教学:领导者会确保各科教学正常进行,统合协调课程与教学事宜,均衡安排师资,保证教师的教学时间,并减少与教学无关的活动。③视导评鉴教学:领导者会观察及评鉴教师的教学,协助教师改进教学,解决教师的教学困难,掌握整体教学的品质。④促进专业成长:领导者会鼓励教师进修,安排各种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对教师的成长有高度的期待,协助辅导新教师的教学。⑤督促学习进步:领导者对学生学习成效有高度期待,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奖励学生学习进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补救措施。⑥营造支持环境:领导者会建立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纪律,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尊重并支持教师的教学,与家长及社区保持良好关系。
第五,校本课程评价的组织与指导。建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决定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内容、指标、方式。校本课程倡导发展性课程评价。评价体系由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学校发展的评价组成。指导教师开展校本课程评价工作。
第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要求和策略。协调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指导校本课程开发。
二、中小学校长有效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的策略
(一)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绘制校本课程发展的蓝图
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是学校为实现未来校本课程目标所作的设想和安排,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纲领和蓝图。校本课程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短期规划。一般说来,长期规划通常10年以上;中期规划通常为2~7年;短期规划通常为1年。
中小学校长要引导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发展目标,规划校本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发展方案,指引校本课程发展方向。在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时,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统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的内容主要有:开设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开设校本课程目的和意义、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的保障措施等。
(二)再造与重组学校的组织结构,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保障
学校组织结构是有效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保证。“课程改革若不同时改革组织的制度特征,将流于表面或无疾而终”。“课程改革不仅只是将一个课程元素代替另一个课程元素,这种新的元素也需要相符合的组织结构才能维持下去。不改变革新方案赖以生存的环境脉络,课程改革将是短命的。”课程专家乔治比彻姆认为,有五类人员参加课程决策:专业人物;团体代表,包括专业人士和一些任课教师;专职人员;非专业的市民代表;学生。这就要求学校内部的组织形成一种合作、开放、多元的权力结构。
中小学校长要设计与变革学校的组织结构,改革学校传统的教导处、总务处等中层机构设置,建立并完善课程研究开发室、课程实施管理室、课程质量评估室等机构;组织学校领导成员建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组成,校长出任主任委员。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成员时,要充分体现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特点。
(三)成立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支持
专业引领是校本课程开发得以深化发展的关键。没有理论指导的校本课程开发是盲目的实践。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一段不容易逾越的“真空地带”,课程专家是引领第一线教师把校本课程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的带头人。
中小学校长应积极寻求专家支撑,组建“校本课程开发专业指导小组”,指导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织校本课程开发专业指导小组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的研究,及时指导并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可创办校本课程开发网站,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国内外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探讨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四)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增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教师素质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相比至少落后50年,现在使用的仍是建国初期引进的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偏重书本知识,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控制,以及封闭式的教学方式。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中小学教学,制约着教师教育的质量。加之,长期以来,教师的课程活动徘徊于“机械化的知识传播”状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受到压抑和损伤、甚至正在走向缺失。调查显示: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的最大困难是“教师缺少课程方面的培训”;对各种学历层次和教龄的教师而言,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都普遍存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通常要经历个人实验、交流观点、寻求信息、最低责任参与、主动参与、承担主要的领导角色六个阶段。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校本课程开发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能力能否与之相适应。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校本课程的发展。因此,着力引导教师从低一阶段向高一级阶段迈进,增强中小学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是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当务之急。
中小学校长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制定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针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需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协调好校内、外课程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广泛发动教师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研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提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定期评估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鼓励和促进成员之间交流,组建高素质校本课程开发的团队
中小学校长在这方面要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校本课程人力资源领导的实现是通过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和质量导向的工作环境来完成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校长、家长、学生、社会人士、课程专家广泛参与的活动,因而需要校长充分发挥组织职能的作用,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群策群力、智慧分享,需要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配合和支持,需要课程专家为学校把脉问诊。
中小学校长一是要建立多方配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支持体系,有意识地打破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整合校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课程开发力量。二是要广泛动员和发掘社会力量,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吸纳有识之士,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组建高素质的开发团队──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的类型主要有: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中小学教师与教研员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教研员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本校部分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若干学校部分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三是要鼓励、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成员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长期以往自然就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降低校本课程开发成本。
(六)把好校本课程内容质量关,引导教师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本课程纲要》是课程的重要构成要素。《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个人或合作小组对任教的某一门校本课程的设计。它是该门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的指南。
中小学校长一要规范《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让教师明确撰写《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要求。二要组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课程纲要》进行审定,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审定的主要内容有:《课程纲要》与学校办学理念是否一致;《课程纲要》与学校校本课程规划精神是否一致;《课程纲要》对目标的陈述、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是否规范和可行;课程资源是否具备。未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审定的《课程纲要》,不得组织课程实施。
(七)“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不断提升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活动,是学校实施教育哲学的基本途径。校本课程是直接针对学生的个性而开发、实施的,本质上是人本化和主体化的课程,它彰显个性、差异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等待性。这就要求校本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关注体验性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鼓励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教学。通常采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学习和主题探究等策略。更应该尝试发现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中小学校长要做好校本课程实施前的评价、校本课程的试验、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组织、指导工作;不断引导教师以新观念、新角色审视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演绎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诠释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倡议并支持教师实施发现法、探究法教学,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随时“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时发现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引导和矫正,引领教师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八)评价与监控学生的进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质量监控和激励等重要作用,它是一种价值评判活动,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环节。
首先,中小学校长要建立健全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本身、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认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其次,要定向,即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正确设定评价标准。再次,要校正,即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实施行为。最后,要努力把校本课程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综合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
(九)重建学校文化,营造校本课程发展环境
加拿大学者富兰认为:重大的改革不是在实施单向的革新,而是在变革学校的文化和结构。课程领导最根本的目的是试图改造学校文化,形成一种合作分享的组织文化,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学校文化可分组织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环境文化。虽然人创造了文化,但文化一旦形成,也就反过来以隐性的方式,深刻地影响、塑造和改变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大多数学校文化成为考试文化、应试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并非像学校获得课程自那么简单,需要学校以异于以往的组织、运作、态度及知能来从事,这会波及各部门各人员的权责、利益、习性、互动方式及价值观,不只是一种文化的改造与重塑。校本课程需要民主、合作、学习、创新的学校文化与之相适应。从控制的课程文化转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那种把校本课程嵌入旧课程文化的做法,只能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
中小学校长应从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入手,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建设。
第一,营造校本课程的教师文化。学校文化的转型,其根本在于教师文化的革新。传统的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征。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会对校本课程的推行造成阻碍。因而校长要着力营造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鼓励和支持教师反思,寻找校本课程发展的同行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加专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学生负责。
第二,营造校本课程的课程实施文化。重视营造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在课程实施上,体现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校本课程实施文化。
第三,营造校本课程的学生文化。倡导平等、合作和交流的学生文化。“从小教育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善于和同伴合作进行探索和学习,无论事情做对做错都能对结果负责。”
(十)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对话渠道,构建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
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以保证课程顺利实施和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校本课程需要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支持难以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涉及学校教育体系的变革,而且涉及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不仅需要转变相关教育主体的教育意识,而且需要更多的时间操作与物质的支持。校本课程的保障体系由观念、制度、操作和物质四个层面构成。这四个功能各异而密切联系的层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指向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校长要着力建立学校—社区、学校—家长的对话、合作机制,争取社区、家长的支持,发展校本课程公共关系;广泛宣传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更新教职工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组织教职工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导向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和督评机制,引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让教师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规划和任务,自主制定开发计划,实施自我控制,实现自我管理,达到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碧娟.校长教学领导之理论与实施[M].台湾淡江大学.教育改革与转型──领导角色.师资培育.伙伴关系学术研究讨会论文集[C].2000.
[2]FullanM(withStiegelbauerS).TheNewMeaningofEdueationalChange.NewYork:TheachersCollegePress/OSIEPreess,1991.169.
[3]欧用生,杨慧文.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两岸的观点[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84.
[4]乔治A比彻姆.课程理论[M].黄明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39.
[5]顾书明.校本课程发展与教师教育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1,(9).
[6]教师教育课程严重滞后改革时间表初步确定[N].新闻晨报,20051026.
[7]崔允?t.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研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2,(5).
[8]MarshC,DayC,HannayL,McCutcheonG.Reconceptualizing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Z].London:TheFalmerPress.1990.57.
[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应用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
[10]Fullan,M??(withStiegelbauer,S.).TheNewMeaningofEdueationChange.NewYork:TeachersCollegePress/OSIEPress,1991.169.
[11]林一钢,何强.学校课程领导、组织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5,(7).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实行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因此,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育科研的重点。在我国校本课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些学校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总体上是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主,以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为参照物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就以陕西眉县明德小学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一、校本课程的相关概念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学校结合本校的传统以及学校发展的多样性需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合理的课程结构,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课程。②校本课程的开发最主要是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具体体现在基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上。
二、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本文就以陕西眉县明德小学为例进行说明。该校的校本课程是以经典诵读计划为主要内容进行课程的开设的。让我们看看明德小学是怎样成功将经典诵读计划作为该校校本课程的。明德小学的校本课程总体上是以该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为载体而进行。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诵读计划。例如,一、二年级主要是《三字经》和古诗20首。三、四年级以《三字经》、《弟子规》和古诗40首为主。而五、六年级则以《三字经》 、《弟子规》、《论语》 《大学》和古诗词40首为主。选择以经典诵读计划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基于两个原因。其一,该校的教师队伍以年纪较大的教师为主。这部分教师大多对经典诵读的开发较为重视且对其较为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上。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主体的局面。其次,该校的地理位置位于陕西关中平原,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基于此,该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弘扬传统文化,诵读经典篇章为主。
与此同时,该校校本课程时间的设置方面同样是与众不同的。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在课程时间设置上不是按照传统的课程开设时间而定的。而是利用一切合适的时间,实施其校本课程。例如,早晨升旗后开始五分钟的诵读;每节课预备铃响后两分钟,大家一边念一边等其他小朋友进教室,帮助安静教室气氛,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中午的十五分钟用于诵读;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在时间上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背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这种时间的安排是由于明德小学作为一所全日制的寄宿小学在课程时间安排上有别于非寄宿学校的时将设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明德小学不拘泥于将校本课程开设成为一门传统的课程。而是灵活的开设相关的诵读课程。
明德小学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该校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老师教读与讲故事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采用比赛的形式看看五分钟的时间内谁背的多;比比看谁最先背下一条;规定任务,谁先背下谁就可以先出去玩。这一方法最好用,因为它能更好地激励孩子背诵的热情。同时,该校建立了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了大量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全日制的寄宿学校,在与家长沟通方面,明德小学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着重面向家长进行校本课程相关的宣传,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明德小学在实施诵读经典计划中的过程中,校园的经典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走廊上可见"步从容,立端正、宽转弯,勿触棱",食堂里可见"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就连厕所里也出现经典的语句。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让你不得不学经典,对经典也不得不爱。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诵读经典篇章必将会遇到许多生涩和不理解的地方。因此,明德小学的诵读计划也曾一度遇到很多困难。例如,每天中午读经典时,很多孩子读得无精打采,集体读时声音还可以,可是仔细观察,也就是几个会背的孩子,每天声音响亮地不厌其烦地读一遍又一遍,而多数孩子虽然看着书,但心思都不在经典篇章上。还有的干脆就没带书,在东张西望,无所是事。面对此种情况,明德小学的教师和校领导们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为了激发同学们对于诵读经典的兴趣,很多老师开始利用更多的时间给同学们讲解所背诵经典的"背后故事",以此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这种方法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渐渐的,该种解决措施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诸如,这种讲解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孩子们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背诵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孩子就堆积了许多的篇章没有背诵。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能力较强的孩子们就不太注意老师讲故事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明德小学的教师和校领导们又尝试了其他的方法。例如,将每天要求同学们背诵的经典篇章写到黑板的一角。让同学们反复的记忆,并作相关的解说。那些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们可以作为"小老师"给自己的伙伴们讲解,大家共同背诵。利用这种方法,同学们渐渐的对经典诵读有了更进一步的兴趣。正是这样的方法,使明德小学的经典诵读计划一步步推进,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经典文化的校园氛围。
三、对明德小学校本课程成功经验的反思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明德小学在经典诵读过程中所拥有的宝贵经验。我想这也是其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经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评价,就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声音。学生作为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其对于校本课程的兴趣和意见在很多程度上是评价课程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③在对明德小学校本课程进行调研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向部分学生作了简单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于该校的校本课程持肯定态度。同时,学生们反映通过经典诵读计划,使他们增添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这就体现了"校本课程以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为主旨。"④也就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体现。明德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之处是值得很多学校学习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更好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我看来,好的校本课程一定是具有本校特色的。因此,切实依据本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进行开发,就一定会开设出优秀的校本课程。
注释:
①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 .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②骆玲芳, 崔允漷.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农村学生 培养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一门课程。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紧密结合各学科课程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我校编订了以培养小学生学习、实践、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校本课程,以期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主题
让我们插上创新的翅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设计、制作、表现能力,让学生尝试对现实生活中物品进行改良,如生产劳动中的工具改造等,培养其敢于设想、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课程背景
秦皇岛市、海港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多次强调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落实。结合农村学生知识视野较为狭窄、思维形式不够灵活、创造性缺乏、实践能力差的实际情况,我校于2007年底申报并承担了河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生学、做、创能力的形成与评价研究》,以求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四、课程实施
本学期的校本课程已经实施一个学期了,在每一节校本课上,学生收获了许多,我们也收获了许多。每节课我们从介绍一种创新思维入手,通过一个与其相关的小故事、小知识、小技能引入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展开教学。如在教授二年级综合实践类课程――《多用途的空水瓶》时,我们首先向学生介绍和矿泉水瓶相关的知识:一公吨的塑料瓶要占用5.6立方米的废物堆填空间;54个塑料瓶可以做出一平方米的地毯……这些知识贴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同时易对创新教育产生兴趣。
(一)每课一题,加深学生对创新思维的理解。
如四年级语文类课程――《长城》,我们设计的问题是:“请你把一盒蛋糕切成8份,分给8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你应该怎样做?”对于此类练习题,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开动脑筋,认真思索,有的拿出纸笔勾画涂抹,有的三五成群,讨论验证,他们把解决难题作为课堂中的乐趣。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什么是创新思维,还知道了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二)以原有教材资源形成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思维训练。
如学习四年级语文类课程――《鸟的天堂》,当学生读到描写画眉鸟时,个别学生问:“鸟都吓得飞进了叶丛,为什么还会兴奋地叫着呢?”对于这一发现,我即时地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自由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他们踊跃质疑提问、敢于批评课文的是与非。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运用了质疑思维。
又如教授六年级艺术类课程――《白雪公主》时,我从欣赏美入手,介绍了《白雪公主》这个脍炙人口的动人童话,让学生欣赏并交流自己的感受。为了让学生了解美,我展示了Disney公司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设计,示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美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建立学生对美的直观认知,并引导学生从自然界认识美。这样学生了解到美到处都有,关键在于捕捉。想象是艺术的教育核心,但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当学生跃跃欲试准备创作时,我要求他们的作业采用不同处理方法,既有规则又有创新,把握实效性和形成独特的色调。同时,要求以小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为佳。其目的是在有限时间内,着力培养学生共同出谋划策的协同精神。反馈交流是检验教学目标能否达标的重要一环。我让学生根据各组的作业谈创作思路、色彩运用、表现手法、选材等,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在最后的作业讲评中,我激励学生应将其想象思维迁移到其它学科领域,不断地推陈出新。
(三)利用校本课程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蔬果巧打扮》的课堂上,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合作完成了许多作品。不仅如此,每小组还派代表介绍自己的蔬果小朋友,说出都用到哪些蔬菜和水果,用到了哪些制作方法和辅助材料。有学生这样介绍:“我用苹果做头、用白萝卜做身体,再用牙签把它们连接起来,大头战士基本样子有了,我又在头的两侧插了一根牙签,削一小块土豆插在牙签上,耳朵就做好了,然后把两个绿豆按进苹果里做眼睛,我又在头的后面插了四个牙签,让大头战士更加威武。就这样,一个大头战士就做好了。”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十分认真,其他学生也都精神集中,并给做展示的同学以热烈的掌声。
(四)调整抽象的教材内容,使其生活化。
二年级的《观察物体》要求学生认识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并要求学生会画对称图形。我们将此项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出示剪纸作品,发现窗花的特点――对称。欣赏窗花剪纸的图片,让学生惊叹于剪纸的艺术世界,充分激起他们对剪纸如何创作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窗花作品。学生的作品既继承了民间剪纸的特点,又创造了自己的不同风格,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五、小结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校本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在动手中自悟,在自悟中创新,协同合作的精神伴随集体智慧的凝结而绽放风采。作为一名校本教师的我,在不知不觉中,越发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我相信,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经验的逐步积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必将不断强化,校本课程必将取得可喜的硕果,学生的思维必将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脱中菲.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8,(9).
[2]郭文良,付翠玲.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农村教育,2006,(9).
摘要:校本课程能有效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由于农村小学受师资质量、教育资源的制约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困难更多,需付出的更大努力。本文从实践出发,对农村小学开发校本教材的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课程。它对有效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由于农村小学受师资质量、教育资源的制约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困难更多,需付出的更大努力。我校通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开发出了校本课程《可爱昭化》。现将工作体会赘述于后供同行指正。
一、立足本土,找准课程开发方向
我校地处有着2300多年建县史的昭化古城,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奇特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建筑、闻名全国的特产……。2006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着力打造这座“三国古城”,全力发展昭化旅游,“川北明珠”昭化已享誉海内外,如今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昭化的历史文化缺少了解和宣传,就连生活在昭化的“本地人”对昭化的历史也知之甚少,这样就形成了人与文化的强烈不对等,制约了昭化旅游发展。挖掘昭化特色资源,以其为载体传承和弘扬昭化文化,是每一个昭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教育引导每一个昭化人从我做起,弘扬地方文化,促进昭化的发展已刻不容缓。作为昭化的教育基地,理当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让昭化人从小了解昭化、宣传昭化、热爱昭化。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课题“弘扬昭化文化,创办特色教育——《可爱昭化》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就应运而生了。
二、多方参与,营造课程开发氛围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校课程的开发,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家长的配合、社区的支持,才能有效展开。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缺乏学生的合作、参与,则开发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我们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启动前,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网络以及“可爱的昭化”系列主题报告会,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宣传昭化历史文化。在校园内播放关于昭化的宣传片(《昭化印象》、《昭化恋歌》、《昭化流韵》、《昭化古镇》等),张贴昭化古城的宣传图片,悬挂关于昭化的诗词等,激发学生的昭化情。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通过家长了解昭化的历史,邀请对昭化历史比较了解的家长代表、关心昭化发展的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座谈,听取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运作的意见。这些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学校师生、家长及热心人士主动参与课程的开发,充分调动了校内外各种有利因素,形成了良好的课程开发氛围。
三、团结协作,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它需要实验者既要有高度责任感,又要有强烈的团结协作意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使用,一方面需要有统一的领导,有序的运作体系。同时还需要全体教师在开发过程中积极创新,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更需要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教材的开发之中。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领悟课改精神,明确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教师深入分析昭化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当好昭化的主人、做昭化教育人能做的事”。然后通过学校教代会、行政会确定把“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并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学校先后制定了开发方案、活动计划、评价方法以及教育科研奖励办法等,切实保障了课程开发的有效实施。在学校课题组的组织下,发起以教学区为单位的众多教师参与的课标、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工作。一是组织教师在学习国家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编写了《课程标准》;二是动员全体教师查阅资料、调查走访,收集整理后编写了关于昭化地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人物、民俗文化、地方特产、民间传说等方面的文章79篇共计十余万字;三是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课程《可爱的昭化》的教学建议一书,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四是根据时间顺序设置编纂体系,我们兼顾不同年代、不同诗人风格,考虑山水、人情、言志、叙事等不同内容,精选历代名人关于昭化的诗词,编注了《昭化诗词选》作为阅读欣赏教材。编纂过程中,还组织美术教师绘插图、设计封面;语文教师给诗文标注了拼音,文后附上了作者生平简介,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总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老师们或推荐诗词,或上网查找资料,或搭配图片、或调查走访……主动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自己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并乐意为之竭尽所能。
四、强化管理,保障课程有效实施
学校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如何保证能按计划规范运作,并达到预期目标,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校本课程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订课程实施计划,指导校本课程的实施,并给予必要人财物的保障措施。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课程实施考评机制。在制定考评制度时,既要考虑保证检测过程、考评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又要促使参与课程的师生有活力、有动力、长见识、陶冶情操,达到以考评促课程实施的目的。另外,还必须不断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并积极争取课程方面的专家来校指导相关工作,及时充实课程内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本校的教育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是一项意义十分重大的事业,需要学校教师的不断努力,它没有完结,只有不断发展、完善,只有学校科学管理,才能促进校本课程规范有序地运行。
关键词:网络;城乡小学;课程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6-0017-03
“基于网络的小学校际课程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是由我校牵头、由中央电教馆立项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和共同体学校一道,进行了研究、实践,为校本课程开发、城乡教育统筹和课程改革深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达成共同体理念共识
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善于根据自身实际,将国家的课程框架转变成学校的课程规划,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作为校际课程共同体,首先要达成理念共识。
(一)课程愿景的共同体
校际合作共同体是比较松散的联合体,共同体的成长必须有作为核心的龙头学校来引领,我们的共同体核心是汉丰镇第五中心小学。我们将课程共同体愿景作为统筹课题的主线,制定了“共同体课程纲要”。以促进共同体学校的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人,以高雅的校园文化塑造人,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激励人,努力建设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校园。以课程理念提升办学思想,探索校本课程、校际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色、考核评价、支撑条件,通过共同体课程纲要统一规范参与学校的办学、从教行为。各校根据共同体愿景,独立或合作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将校内课程资源向社区和其他学校辐射,为共同体提供经验和资源。
(二)课程开发的教师协作共同体
共同体根据学校不同发展需要和不同学校教师、同一学校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与个性、教师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特点,对教师开发课程的专业能力进行针对性指导与培养:当教师在课程开发中任务不明晰时,采用指导型引领;当教师对课程开发不够自信时,采用支持型引领;当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只注重个性特色时,采用参与型引领;当教师从事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开发时,采用成就导向型引领。
(三)师生课程开发的互动共同体
我们把师生作为课程实施、开发的主体,广泛吸纳师生参与课程开发,让师生既成为课程编制的主体,也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让课程更丰富多样,更为学生所喜欢,更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四)学校、社会、家庭协同的共同体
新课程的价值需要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形成课程实施合力。我们通过培训家长,引导、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认同、支持新课改,让家长成为新课改的支持者和促进者。通过开放学校、课堂,及时了解学校的课程实施情况,配合学校实施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通过请家长和社区人士上课和评价,与社区共同建立课程实践基地,丰富课程内容。
二、成立校际课程共同体联盟
以课程建设与实施为载体,本着加强校际交流与互动、促进共同体各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则,成立校际课程共同体联盟,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一)建构学校共同体
一是“1+3”结对帮扶捆绑发展共同体,其中的三所学校是:书香小学――市教委行文的“领雁工程”结对学校,满月小学――县教委行文的结对捆绑学校,东华小学――县委组织部行文的支部共建学校。二是托管农村小学的融合发展共同体。我校校长兼任农村小学三合小学校长,另派一位校级干部担任三合小学常务副校长,通过教师互换、各种形式的融合式探索与实践,帮助农村薄弱学校迅速发展。三是作为组长学校的赵家小学、渠口小学、赵家马鞍完小、开竹小学这5所学校构成联片研训的片区合作共同体,以“平等中的首席”带头课改。四是网络学校共同体,通过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论坛交流、主题研修、主题资源征集、网上自学与诊断等方式,为全县教师打破时空阻隔、共享优秀教育经验提供机会,利用网络技术形成多主体、全覆盖、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学校共同体。
(二)课程共同体管理
组建以我校校长为组长、加盟的农村小学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由我校的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农村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为成员组成立实施小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研究活动计划,指导活动开展,总结活动经验,提出新的工作方向和要求。我校成立专门的中层机构信息中心并设主任一人、成员若干,从而加强了信息的常规管理与指导,并在此基础上与农村学校一起,成立了校际研训学科教研组、校际研训德育组、校际研训科研组,由各校中层干部、市县骨干教师为组长或成员,具体负责实施,开展经常性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网上交流,加强探讨。
三、统筹共同体教师校际培训
我们组建了各类学习和教研活动的共同体,具体实施了教师的校际培训。教师校际研训作为校际课程共同体的重要教师课程,在基于个体专业成长的共同需要与愿望下,以教师个体的成长发展为关注点,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围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在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撑下,通过理论学习、专家引领、同伴交流、协作互动等各种形式活动,交融智慧,共享经验与资源,互促共进。
(一)形成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
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有三种类型。
1.特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县名师、县学科带头人、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我校聘请的市县专家组成以专家指导为主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专家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对教师的观念和行动给予专业支持,而教师则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和研究;专家也从教育实践中获取理论研究的素材和案例。
2.利用区域课程开发,共同进行专题研究,组成以项目合作为主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比如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师职业心理与专业发展,共同体学校共同参与,通过校际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改革。
3.以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情境中的问题、改进实践为导向,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组成校际教师研修学习共同体。它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学校专题研究,基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改进计划,基于校际协作,注重专业引领,坚持同伴互助和实践反思。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与教师学习融为一体,进行有效的教师群体学习。
(二)丰富校际教师研训形式
1.网络式研训。即在学校网站上设立“校际共同体”网页,让共同体内的教师可以随时查阅、共享各类教学资源。共同体网页上建立了教师成长联盟博客,设立了与教师成长联盟活动相关的项目,鼓励教师积极上传相关内容,从而使教师成长联盟博客成为了教师交流的园地和精神的后花园。我们还积极鼓励教师个人开博,并将这些博客联结成一个成长博客圈,让教师在写博和互动分享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课题式研训。即以课题为载体,将课题研究的过程转化为教师的研训过程。其一般由我校牵头申报课题,帮助和引导共同体学校申报课题,提升研究层次。近年来,我校牵头申报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小学校际课程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和重庆市2011年城乡统筹专项课题“以城带乡校际教师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利用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探寻校际课程共同体与校本研修的相互促进,促进参与学校、参与教师的共同提高。
3.“走教”式研训。即建立教师“走教”制度,引导教师在“走教”中相互交流,提高研训效能。各类、各层城乡学校各有不同的优势、文化底蕴以及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特色,通过教师“走教”,让教师到另一学校去担任教学任务,切磋教育教学技艺,锤炼师德,接触、吸收各家之长丰富人生历练。这种研训形式有两种:一是引领式“走教”,名师到农村学校短期任教,为农村学校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二是互换式“走教”,学校之间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可以是优质学饺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式任教,也可以是农村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进行研修式任教。
4.开放式研训。每学期我们都有几天要全天对农村学校开放。在全天候课堂开放中,既有精品课展示,也有常态课呈现,还有专题研讨、经验介绍。届时,我们邀请共同体学校教师参与备课设计、活动方案制定、活动小结。这种课堂开放式研训,有效地培养、锻炼了众多教师。
四、共建共享的共同体课程资源
(一)建设网络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改新理念,我们对教材进行设计、开发,通过自行设计和对优秀学科网站资源的整合,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资源库,提供优秀教学课例、导学案、检测资料,存储含有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方面素材的参考资料。建立与优秀学习网站的链接,建立师生共同参与跨校博客群,采用Web网页和博客网页设计,发挥网站平台的信息展示功能、交互功能和评论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教师在线指导提供有利环境。
(二)网络呈现学校文化、课程资源
校园文化是一种浸润性课程资源,我们不仅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注重各校校园文化的共同体局域网络传播,以不断丰富共同体学校的课程资源。各校在“共同体课程纲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培育文化特色,使学生获得真的探求、善的追寻、美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和行为的规范。
(三)共享校本课程资源
关键词:小学;篮球;课程构建
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是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基础的一门课程。既然是校本课程,那么在构建过程中,首先便需要校方与教师的共同参与,紧紧围绕本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进行统一指导,将练习篮球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以篮球的相关知识与方法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篮球认知、篮球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基础教育内容。本文具体分析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一、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的依据
1.课程标准
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应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的内容为标准,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篮球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如,针对篮球水平较差的学生,可通过篮球小游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进行篮球小游戏过程中感受力量、方向、速度等运动现象,并且能在开展篮球小游戏时保证自身安全;要求篮球水平一般的学生能使用专业术语来标述自己已经学过的动作,初步了解篮球活动的基本方法,从而保障篮球运动的安全;针对篮球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多看篮球比赛,熟练运用篮球运动中的组合技术动作、简单处理篮球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损伤情况及预防措施等。
2.本校实况
学校篮球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篮球校本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若缺乏场地与器材的基本保障,则会导致篮球校本课程的构建成为一纸空文。且当前篮球校本课程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完善篮球校本课程体系,成功难度可想而知。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开发与执行篮球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必须掌握丰富的篮球知识,具备过硬的专业素B,才能保证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有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篮球校本课程的作用。而小学生作为实践篮球校本课程中的学习者,其水平是否与篮球校本课程相符合,是检验篮球校本课程实施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二、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的方法
1.构建小学篮球课程的基本方法
为保证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将复杂的篮球技术进行分解,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改变一些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技术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术。
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及时反馈实践成果,调整不合理的内容,总结和整理合理的课程内容,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篮球校本课程。
2.构建不同水平段的篮球课程的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身心发展水平的变化也非常大,所以在构建小学篮球课程时,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身体柔韧性、灵敏度、平衡能力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针对低年级学生,老师可采用竞技篮球游戏化的方式,构建该阶段的篮球校本课程;由于中年级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兴奋度往往会超出自身的抑制能力,所以针对该阶段的学生,应尽量构建以简单化竞技篮球为主的篮球校本课程;由于高年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活动的目的具有较深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能够适当调整和控制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针对该阶段的学生,可构建竞技篮球实用化的篮球校本课程。
3.构建不同时间段篮球课程的方法
篮球课堂教学是构建篮球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时,应遵循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基本规律,以义务教育体育与课程健康内容为标准,选择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篮球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在教学进攻技术时,以摆脱、传球、投篮技术等内容的传授为主,而防守技术与进攻技术对应时,则以防摆脱、防传球、防投篮等内容传授为主。坚持由点及面、由面聚点的教学原则,将自身的成功积极辐射到学生中去,促使学生能在篮球运动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增加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实践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篮球水平。其次,学校可通过组织篮球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同时,篮球运动普及化,有利于学校挑选优秀的篮球运动苗子,即“体育工作的提高必然是以普及为基础,并在提高过程中进一步普及。”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而构建篮球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希望通过学习篮球,愉悦学生身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以校本课程为抓手,构建三级课程整体推进体系
为了积极探索和建设能够展现我校办学特色,能够展示教师创造才能,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校本课程,我校于2005年引入了“CORT思维训练”课程。选择此课程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思维现状,使其变惰于思维为乐于思维、变不会思维为善于思维、变低效思维为高效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力。
思维训练工具与国家课程的有效整合,使学生养成了善思的习惯,学会了思维的方法,提高了思维的能力,从而夯实了国家课程的质量。2007年,我校开设了小学舞蹈地方课程,通过精选舞蹈教师、建设舞蹈教室、强化备课研讨、提供交流机会等途径,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2008年我校舞蹈教学代表顺义区接受了北京市的视导;自编的舞蹈《我和小鸟是朋友》获2009年北京市舞蹈大赛少儿组表演一等奖,这是我区18年来首次在舞蹈方面取得成绩。《写字》《可爱的家乡》《攀登英语》等地方课程的实施也为全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011年,王秀华老师执教的“书法实践写福字”一课获北京市中小学专题教育与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创新实践活动一等奖。
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我校开设了五大系列校本课程: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类课程;未来工程师、仿生动物模型设计与制作、航模海模、机器人等科技类课程;舞蹈、书法、合唱等艺术类课程;趣味数学等学科拓展类课程和思维与口才等语言类课程。系列校本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选择空间,充分体现了我校“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研训一体,促进课程高效实施
学校以校本课程“CORT思维训练”为抓手,以校本教研、科研、培训为途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构建三级课程实施模式,促国家、地方及校本课程的高效实施。
与科研结合,校本课程课题化。我校“运用CORT思维工具,促学生有效思维的研究”成为市规划办“十一五”重点立项课题;“十二五”期间,结合“思维与表达”校本课程确立了《培养农村小学生好口才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此外,还参加了《依托学案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青少年科技、艺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基础工程研究》两项市级课题的研究。
与教研结合,校本教研多样化。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校本教研,我校通过一课三上、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校本教研,让教师在比较中学会选择,在互动中分享,在分享中提升。
与培训结合,课程培训制度化。我们把“CORT思维训练工具”融入到学校的办学体系的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本土化课程化课题化整合化。首先由学校骨干教师接受培训,然后由获得讲师认证的教师对学校所有干部教师进行培训,使所有人对CORT工具都有所了解,为实施校本课程奠定基础。经过这四个阶段,我们逐渐将“CORT”从独立校本课程过渡转化为学校的整体性的特色工作,提升了学校工作质量,使学校形成了富于思考气息的文化底蕴,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注入了“思考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 G42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 (2008)07(B)―0016―01
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发出了多种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有些校本课程还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一、存在的问题
1.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改赋予学校的权利,同时也是学校对学生应尽的责任。但是,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有些学校总是把它与开发校本教材联系在一起,将开发的教材品种作为工作进展的唯一指标。有的学校编写校本教材不仅追求品种和数量,而且在印刷和装帧上也颇费苦心,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无谓消耗,也会加重学校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折射出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功利化”和“跟风”现象。
2.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个别教师的“独角戏”。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课程被动执行者的地位,只需一己之力就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没有形成与他人合作的理念,缺乏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同时学校一级的课程开发缺乏指导,缺乏积累,教师能力薄弱,加之教师工作负担重,精力和时间都有限等因素,使得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力不从心,经常处于困难和矛盾之中。
3.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和教师“一厢情愿”的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是从管理角度所做的一种划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形成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对学校课程来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需要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追求,也是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驱动力。但是,有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没有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和教师“一厢情愿”的单边行动,导致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被“边缘化”。
4.校本课程在“夹缝中求生存”。有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没有开设校本课程,即使开设了这门课程,也没有一所学校是按照规定开足课时的,其主要原因是校本课程是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这既反映了学校把国家课程计划中的课程区分为“主科”和“副科”的一贯立场,也道出了外部评价对学校开什么课程以及怎样开的影响力。
二、应采取的对策
1.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注重多样性、生成性。校本课程不只是一个新名词,也是课程理念,是课程内涵的革新与丰富。在新的课程观下,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是课程的一种呈现形式,但远不是课程的全部。事实上,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质就是深入、适当地开发利用各种形态的课程资源,以服务于课程的实施。而现实中,人们还是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程与教材等同起来,从而忽视了校本课程主要服务于使学生获得综合性知识和直接经验而不是获得较为系统的书本知识这一功能特点。许多学校的实践表明,通过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安排一些探究实践活动课等,只要设计得当,为学生所喜闻乐见,都可以使校本课程得到较好的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学生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要切忌急功近利,而应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把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国家课程解决了受教育者共同素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特殊需求与兴趣,使学校教育尽可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其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挥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一所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考虑其必要性,而其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兴趣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