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时间:2022-11-11 12:5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第1篇

可是,在咱班有不少同学有他们内心的烦恼,而这些烦恼大多来自于同学间的相处,有的甚至提出要求调换同桌、小组、宿舍。那么同学之间究竟应该如何相处,才能消除烦恼,使自己快乐起来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来解决的问题。二、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散文,看看能否从中受点启发。

(展示课件1)学会欣赏一棵树

一棵树,若花不好看,也许叶子好看;花叶都不足观,也许枝干错落有致;花叶枝干皆不中看,也许它生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远远地看起来,流露出几分美感。只要你肯去欣赏它,总可以发现它的美。

提问:1、同学们,这段话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它?

2、从这段散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三、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欣赏,欣赏又有何作用呢?我再请你们观赏一个精彩的故事。(展示课件2)

《山羊和骆驼的故事》(略)

师提问:看了这段故事,你有何收获,能否跟老师,同学们说一说。(生答略)

四、所以,教师希望你们首先要学会欣赏他人,那到底应该如何欣赏一个人呢?老师这儿有几种行为,请同学们谈谈你怎样欣赏他们。(展示课件3)

(1)小刚趁同桌不注意,悄悄地取走了她放在书包里的十元钱后听老师分析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他又悄悄地将钱放回原处。(生答略)

师点评:欣赏也是有原则的,小刚偷拿加别人的钱,这种行为极不道德,我们不能欣赏;小刚通过自我教育,知错改错,这一点值得我们欣赏。

(2)考试卷发下来了,欣欣得了“优”,他十分开心,而丽丽呢,只得了个“良”,她十分难过,伤心地哭了。(师问:你欣赏谁?欣赏他哪一点?)

哭过这后,丽丽擦去脸上的泪水,面对自己做错的题,她重新思索,实在弄不明白的,她又去请教欣欣,欣欣呢,也没嘲笑丽丽,而是耐心地为她讲解,一遍又一遍,直到丽丽真正明白为止。(师问:请问你们怎样欣赏他们?)

生答略,师随机点评。

五、看来同学们的认识也有所提高,那我们就来看看身边的同学,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来欣赏他们,优点大家说,来个优点“轰炸”如何?谁先来说。(展示课件4)

1、单个同学举事例说明,师请被欣赏的同学谈感受,谈体会。师适时恰当点评。例如,让学生自悟出,欣赏他人也是自己学习、进步、提高的过程,你尊重、理解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友情,你就会觉得快乐;欣赏别人的同时,也要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2、邀请几位同学做嘉宾上场,请大家来欣赏他们,帮他们找优点,师请嘉宾谈感受与体会。

师点评:被人欣赏是一种快乐、幸福,能找到自信,会更加努力。

3、小组内交流,互相欣赏。请两个小组上场,演示如何互相欣赏。师点评。

六、同学们找的优点还真不少,优点“轰炸”了我们班,大家说也说不完,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会包容他人的缺点,变得宽容,欣赏别人的优点,提高完善自己。欣赏别人,被人欣赏同样快乐。只有这样,你才能与人相处愉快。

下面,咱们轻松一下,我请三组同学上场,参与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三人一组,分别遮住一人的眼,绑住一人的双手和另外一人的双腿,代表不同的人自身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再给每组两个球,代表贵重物品。要求三人团结合作。将贵重物品运送到目的地。学生游戏过程(略)

师:轻松有趣的游戏结束了,你有何收获?

生答(略)

师点评:只有彼此欣赏,团结合作,才能将一件事情做成功。

七、是啊,看来欣赏的确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展示课件5)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细细地欣赏自已周围的人与事,

你会发现生活本来就很美好。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会冲洗掉你内心的嫉妒和烦燥。

你能欣赏别人学业的精湛,

你的成绩也会步步樊高;

你能欣赏别人品格的纯正,

你的心胸也会像大海一样掀起波涛。

你能欣赏大地的每一道晨曦,

你的心情就会被彩云围绕;

你能欣赏天空中的每一丝细雨,

你就会有一个明净而清新的头脑。

你能欣赏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

你的前程就会被金色的阳光笼罩;

你能欣赏父母遗传给你的各种特点,

你就具有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容貌。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使你充满自信,永不烦恼;

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使人铁人生更绚丽,生活更美好!

第2篇

一、活动背景

【在经济危机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增加同学们的软实力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大学生是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不仅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应锻造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正趋向成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情绪不甚稳定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因此大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成熟,而人际关系又是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为此我们班召开此次班会,让更多的同学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

二、活动名称:【XX学院XX班心理主题班会】

三、活动宗旨:

【为了帮助同学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班中同学彼此之间的了解,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明确大学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进一步为自己将来适应社会做好充分的考虑,特举办此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应电0833班心理主题班会。】

四、活动主题:青春飞扬,XXXX

五、举办单位:XX学院XX系XX班

七、活动地点:1-617

八、参与人员:XX学院XX系XX班全体成员

九、组织人员:心理委员文艺委员组织委员

十、活动目的:

【在此班会的目的是丰富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同学人际交往的技巧。促使本班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让本班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心理咨询让本班同学自我调节,采取有效途径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解答一些同学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班级凝聚力,本次班会对于破除同学对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的误解,让同学们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帮助同学们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有重大意义。】

十一、活动流程:

1.全体同学鼓掌表示班会开始

2主持人介绍班会主要内容和开场白:

【从出生落地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必须与周围的人和事物打交道,从激动、好奇到平静、熟悉······我们经历,体验,感受。在一天天的接触当中我们慢慢成长,懂得了很多。大学不再是梦寐以求的理想,而是眼前的点点滴滴,一幅精彩纷呈的山水画。从踏进校门的激动自豪,我已感受到自己不再是那个浅陋无知的少年,(班主任 )开始明白我不再是那个可以“任意妄为”的少年,不是那个在父母面前耍脾气的孩子,我必须为其他人考虑,必须适应这个社会。对于身边的同学从陌生到熟悉,从室友到知己,在大学里我们将一起度过美好的大学三年。

对于我们而言,长大之后接触到的大多都是陌生人,他们对你并不具有责任。我们需要靠我们的努力,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我们不要做孤僻、内向的人,我们需要把自己的个性展现出来,把自己实实在在的曝露在这个世界。也许我们还没做好,也许我们准备还不够充足,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找出自己的缺陷,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希望大家都有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并请同学讨论生活学习中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及注意事项

4.介绍人际关系概念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意义,在意义部分,大家讨论“马加爵”案例,总结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的意义。

5.介绍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并展开其中第一印象进行互相描述及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觉进行深入分析

6.探讨人际交往障碍及如何调试的方法,请班中参与活动较少的同学,借班会机会抽签请另一个同学与其进行沟通,增加交流的机会。用实力告诉大家集中调试交往障碍的方法。

7.介绍心理障碍资自卑,怯懦,嫉妒和猜忌心理的调试方法,请同学们用小品剧的形式,告诉大家在真正交往中如何克服这些心理。

8.告诉大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用几组小品剧的形式,真实,深刻的告诉大家生活中应该如何掌握交往技巧,并且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9.将大学生人际关系在大学中的应用推及至上班后的社会,人际关系是关系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进而会影响人一生的幸福。

10.呼应本次班会的“提高同学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班级”的宗旨,就班级近期情况进行总结。】

11主持人出心理测试题,了解班上同学的心理动态,并借此活动班会的气氛。

12.辅导员总结班会情况,给予意见与建议。

十二、总结:

【(1)今天,我们专门讨论了我们的“家庭”,这个“家”在很多时候总是充满的欢声笑语,总是让我们恋恋不忘;但有时候在这个“家”里也会发生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让我们烦恼。就把它当作一种学习的延续,就把它当作一种普通的人际互动,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我们的“过人之处”,所以就让我们带着一种向他/她学习的态度、一种宽容与大度的胸怀、一种换位思考的习惯来对待每一个人。

(2)没有把班会的主题充分拓展开,内容不够吸引,不少同学感到主题过于空泛,没什么兴趣。

第3篇

【时间】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地点】室内、室外均可

【形式】讨论、分享

【目的】引导新生对高中生活进行总结,对大学生活进行思考和规划。

【活动操作示范】:

第一阶段:总结高中生活

1.辅导员做开场引导。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高中生活

(参考:同学们走进大学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相信许多同学对大学的生活有了一些思考,也会将现在感受到的大学生活与刚刚过去的高中生活进行比较。那么,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高中阶段的生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思考,然后请几位同学分享。)

2.分享。辅导员请2-4名同学与全班同学分享,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辅导员对学生的发言内容做积极的关注,但不做任何评价。

3.辅导员进行分享总结和主题过渡。

(参考:从大家对于高中生活的各种感受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你们都曾为自己的理想——考上一所好大学而努力,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人生的一段新的征途,那么我们该怎样走好这段征途呢?)

第二阶段:思考、讨论大学生活

1.辅导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参考:如果我们将大学生活分为六个部分:学业、人际、爱情、能力培养、休闲、大学生涯规划,大家来思考、讨论,我对这些有什么期待?有什么计划?)

2.分组。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视班级人数而定)。每组选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该组的讨论;书记员一名,负责记录发言。

3.讨论。分组完毕之后,每组各讨论一项内容,也由抽签决定。

(建议:1.辅导员先将大学生活六个部分设计几个讨论问题;在讨论之前,辅导员先召集组长布置任务和注意事项;2.每组讨论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3.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言。4.组长控制每位同学的发言时间,鼓励少发言的同学,控制“语霸”的同学;问题讨论完毕后,做好总结,并选好分享代表。5.书记员要做好每位同学的发言记录。6.辅导员做好整个场面的控制。)

4.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讨论结果,组内其他人可作补充。在每一组的分享结束后,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如果在教室开会,辅导员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所谈各个内容的要点。

5.辅导员总结。辅导员的总结、引导不含对发言内容的评价,让同学在听取他人的观点、做法、经验时对自己的做法、计划进行修正;引导学生包容他人的观点;辅导员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

第三阶段:班会总结(把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顺序调整了)

1.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丰富大学生活,以及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的重要性。

(参考: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充分感受到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更需要同学们做好规划充实地度过!高中阶段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们过得忙碌而踏实;大学阶段才刚刚开始,尽管我们的目标还不明确,有那么多的困惑,但这正说明我们有很多的成长空间等待我们去填充!今天的班会仅仅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同学们还得认认真真思考,并付诸于行动。这也许就是我们生涯规划中关键的一步。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我只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虚度!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名句:“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2.介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学院的心理成长辅导服务,若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烦恼和困惑,欢迎来咨询。(建议:辅导员老师分享一句话:必要的心理求助是强者的行为。)

第四阶段:布置作业——班会心得

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高中生活和大学生生活做深入的思考;给在班会中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有表达的机会。

(参考:讨论的时间太短,分享的时间也太短,但同学们的思考却有许多许多,所以请同学们以对高中生活的总结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思考为内容写份班会心得,当然也可以谈谈班会中的感受,请在三天内完成,用信封封好后由班长收齐送交给我。

第五阶段:班会结束

感谢大家的参与!

【注意事项】:

1.[活动操作示范]仅供参考,各学院在不违背活动主旨的前提下,可设计形式多样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主题班会。

2.六项内容的讨论参考问题

(1)学业:我的大学学业目标是什么?60分万岁?还是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大学里,学习是我努力的唯一目标吗?

(2)人际:我理解的人际交往是什么?大学中的人际交往重要吗?我还是比较多地在与高中同学联系吗?我是主动与新同学认识、交往,还是等待别人来走进我?我和寝室同学开始出现矛盾了吗?怎样和不喜欢的人相处呢?

(3)爱情:爱情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吗?我对大学里的爱情持怎样的态度?爱情与学业,我将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4)能力培养:我希望在大学里培养哪些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

(5)休闲:我度过课余时间的休闲方式有哪些?怎样培养健康有益的休闲方式?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主题班会模式 应用实例

1.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职业教育受到广泛的关注,得到蓬勃的发展,并确定培养市场所需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关键在于学生素质的高低。学生的素质高低,不仅要看高职生专业技能强弱、智商高低,还要看其情商好坏、心理素质优劣等,其中心理素质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据调查:高职生一般都在16到20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想波动较大,在学习、生活、恋爱、人际交往、择业等方面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所以需要辅导员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因此,辅导员应该不断丰富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该部分学生的年龄集中在16到20岁,从心理学的角度划分正值是青年初期。在这个时期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他们的思想波动较大,行为摇摆不定,经常会有一些令教师头痛的行为[1]。随着教育方式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其发展方向转变为就业为主,他们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和挑战。致力于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克服学习和生活工作中的各种挫折和困难,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学课程,进行心理学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2.高职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兰州大学卫根泉等人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主要体现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本科生之间存在差异;来自农村的高职大学生要与城镇高职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高职毕业生心理健康与高职新生之间存在差异等。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2]:

2.1.1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同度低。部分高职生进入学校以后,并没有考上大学后的自豪与兴奋。相反,表现出的是失落和无奈,其自卑感增强,产生很大压力。这种情况很可能引起心理性学习疲劳和学习兴趣降低,容易产生厌学和考试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2.1.2地域差异造成不同生源地的心理问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相应的培训机构建立较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理念理解非常浅,更对心理咨询与指导的手段和技术把握不准,影响其工作成效。由于性格、地域、生活习惯和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某些学生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不知如何为人处事。长此以往,这些学生感到很孤独、很无助,心理压力增大,不能正确对待挫折,易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倾向。

2.1.3就业压力大。1998年以来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剧增,高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加严重。面对职场的日益激烈竞争,就业机制的不完善和社会上某些不公平的因素,很多高职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前途感到非常担忧,于是产生紧张、焦虑、怯懦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了恐惧和逃避社会的心理。

2.2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2.1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目前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往往都停留口头上。实际上,存在着工作乏力、措施不力等问题。所以,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是屡见不鲜,甚至可能发生恶性突发事件。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了预防,把不好的事情扼杀的萌芽状态。

2.2.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强有力的心理教师队伍。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概念、特性认识不清,忽视预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性不强,高职院校大多数从事心理教育的老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心理学培训,其辅导和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效性较低。所以加强对心理教师的心理学辅导培训迫在眉睫,努力使其在知识水平、业务素质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2.2.3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有效的教育手段。高职院校开设的心理辅导课程脱离了实际的对象,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根本没有与实际结合,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所以高职院校应该考虑到班级的每个学生,在学生中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育方案,并通过班级学生的共同努力,使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而这一教育方法的实施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来进行。

3.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主要是根据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辅导员为主导,在班级团体内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表演等形式,从而解决高职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这种模式具备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丰富了高职生的主题班会形式和内容,而且为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深入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平台[3]。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并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具有相对随意性,时间不定性,地点不定,没有学分,没有考核,旨在寓教于乐。比一般的课程要有趣得多,一般的学生都会喜欢这样的活动。通过该主题班会学生参与到其中,共同倾听,倾听其他同学的心声,敞开各自的心扉,让他们在心灵深处得到沟通交流,使他们尽情地释放自己。整个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首先需要确定主题,而主题的确定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根据的。该主题是通过辅导员和班级团体的长期工作来确定的。这部分的工作为前期准备工作,如图1所示,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平时观察、学生座谈等方式来了解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2)方案制订阶段。制订方案是主题班会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个需要在辅导员的带领之下发动班级的集体智慧,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分为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如图1所示,环节一是引出主题,环节二是游戏环节使全体同学的心情彻底放松,环节三为心灵的沟通,通过该环节向每位同学传达一种正确的思想等。

(3)具体实施阶段。在实施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可以在教室,可以在草地,可以在其他与主题相映衬的地方。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的活动去表达主题思想,如:小品、相声、舞蹈、唱歌、游戏等,这些活动形式都需要班级全体同学参与,使他们共同体会主题的意义,实现与他们的心灵沟通,在其心灵深处改变其原有的不合理或不正确的想法。

4.应用实例

刚入学的新生进入一个并非他们梦想的学府,心里充满失落,失去信心,以前美好的憧憬与现实形成落差,这在整个班级中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如果一开始不解决整个问题,将会对其整个大学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个背景确立心理教育主题班会的主题是“打开心扉,放飞梦想”,主要是唤起学生的信心,坚持自己的梦想。整个主题班会由班级所有成员参与,分为六个环节,耗时约六十分钟。该主题班会的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一个名为自信的力量游戏引入主题,随后通过情景剧《谁是自信者》敞开各位同学的心扉,再通过诗朗诵《相信未来》和手语《爱与希望》实现与他们心灵上的沟通,接着由全体参与集体宣誓:我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让他们放飞梦想,最后通过全体合唱使主题得以升华。在这个活动中许多学生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5.结语

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团体辅导形式深入到学生团体中,形式和过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因此,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模式具备一定的针对性、新颖性和实效性,不仅丰富了高职生主题班会内容和形式,而且为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深入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平台,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3]。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主题班会提供参考和借鉴,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应以解决效果评价、活动的延续性及衔接性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艾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广西教育,2012.02:71-72.

第5篇

心育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技术开展的一种主题班会课。这种班会课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更多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可以解决心理教师不足这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是大面积、高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学生受益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对班主任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总结出了班主任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选择主题较费时间

初次尝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的班主任,总是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主题,选择的主题能不能具体操作、适合不适合学生。另外,有了主题之后,选择相应的材料也较费时间。由于积累的素材、经验不足,故选择过程较费时间。

对策1:

一是班主任平时要多积累、多挖掘素材,二是建议配套相应的教材。在学校即将开展心育班会课时,应该提供相应的图书资料或网络资源平台,不仅可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而且方便教师经常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二、容易转到传统班会课

班主任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角色冲突,在语言、情绪甚至理念上很容易转到传统班会课上。这与班主任多年形成的“说教式”教育习惯有关。由于班主任不论是在日常课堂教育中,还是班会课上,一直都是权威,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尤其在语气上容易回到传统的班会课。特别是在做游戏、学生体验、讨论时,班主任会觉得课堂乱,没有秩序,一旦没控制好情绪,方法不当,就会导致整个课堂冷场。学生再也不愿、也不敢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了,课堂又回到传统的班主任一个人“说教”的形式了。

对策2:

在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要尽快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要认识到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上,自己是心理辅导教师,而不是班主任。理念首先要变,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并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等的高度,尽可能扮演主持人的角色,使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倾听者。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尊重和理解,也敢于交流表达了。

另外,心育班会课上应避免“价值观”的教育,比如,珍爱生命、尊敬师长、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等主题,一说到“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学生就已经知道老师下面要说什么话、要讲什么了,就没有兴趣再去听。再者,这些主题更多的属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易于上成传统班会课。

三、就课论课,不敢涉及班级存在的实际问题

有些教师刚开始上心育主题班会课时,为了与学生更和谐,不愿选择那些敏感的话题。比如说班里存在个别学生说脏话的问题,虽然教师很想选择这个主题,但一想到在班会课过程中难免会与学生发生冲突,就没有选。再比如说班上存在上课没人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传纸条、有个别人说话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教师怕与学生在课堂上有直接冲突,所以也没有选择相应的主题。

对策3:

心理健康教育最终是要解决学生发展中遇到或存在的问题,所以选择主题时,应根据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系列心育班会课,但不要急于解决所有问题,随着技巧的娴熟,可以慢慢涉及这些主题。

四、热身活动与主题展开部分容易脱节

在一次“我怎么了”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上,一位班主任选用了“抓手指”的游戏,起到了很好的热身效果,学生们一个个都很兴奋,热情高涨。班主任觉得是时候了,于是立即引入主题,原本想肯定会有效果。结果,学生们像换了个人似的,一个个都收回了刚才的兴奋,低下头不吭声。

对策4:

心育班会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的主题不易太敏感;二是选择实用性的主题,尽可能少涉及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的话题;三是不能让学生一眼就看出你想干什么;四是通过游戏等活动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使其内心真实想法完全释放。

五、学生在热身游戏结束时,不易收回

热身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但每次热身结束之后学生太兴奋了,不容易从游戏中走出来。班主任若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在情绪上会失落,往往带着情绪配合老师完成剩下的内容。这对后面的课堂及情绪控制都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对策5:

在选择热身游戏时尽量选择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内容,这样结束时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过渡到主题,这时过渡语就很重要。过渡语可以很自然地将话题从热身游戏环节过渡到主题上。学生不会觉得突然,也不会突然情绪低落,影响效果。

六、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课堂乱没有秩序

为了让学生在上心育班会课时能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班主任不能批评学生,要和蔼可亲,创造一种轻松的环境。这就难免一些班主任在操作过程中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且一旦学生兴奋起来,开展讨论时,或者有个别学生不认真听讲时,教师有可能会出现课堂失控,最后导致课堂混乱没有秩序,甚至出现跑题的情况。

对策6:

班主任的思路要清晰,对学生出现的跑题和“奇思妙想”要善于引导,要根据与主题关系的大小和对主题与下一环节的贡献多少分配相应的时间。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和学生约定一个手势或者一句“请遵守秩序”这样的话。如果有人说话,不认真听,教师可以依据约定来提醒他安静。这样事先约定了,如果在上课的过程中有学生不认真参与,教师可以放心提出来,因为之前已经有约定了,这样对其内心的冲击就不会很大。

七、课堂上学生不愿表达真实想法

在“我怎么了”一课中,我让学生就所看到的材料分析一下自身状况时,学生都不吭声,或者说的都是空话套话,一片假繁荣。但我明显感觉到学生是有话可说却不愿说或不愿表达真实想法。

第6篇

1“班级周周谈”活动的模式

1.1设计原则“班级周周谈”是一项综合的实践活动体系,是在“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前提下,以强调学生互动为教育动力的过程。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⑴真实性原则:“班级周周谈”讨论的主题应来自学生身边真实的案例,通过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思考个人可能存在的心理隐患。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对事件的看法,从而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⑵主体性原则:“班级周周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每周谈论的话题由学生自发提出,指导老师负责把关内容和活动中的讨论方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和自己。⑶理论和实际结合原则:“班级周周谈”活动结合当周“大学生形势政策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讨论主题。课程是德育和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性课程,班会则以解决学生实际心理健康问题为目的,二者融合可以更好体现知行结合的教育功能。⑷记录性原则:推行“班级周周谈”时应及时记录学生的讨论意见和思想信息,形成学生思想观念成长记录,并确保后续反馈意见的整改效果。

1.2实施情况

“班级周周谈”项目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补充,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延伸。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班会,可以针对班会开展流程,在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三个过程对主题进行斟酌,对讨论内容的深度进行提升,让这种“班级周周谈”的班会形式不仅成为班级同学之间思想学习的平台,而且成为同学们相互鼓励和心理调适的“团体阵地”。

1.2.1活动前设计:活动前强调准备工作上的“斟酌”,对内容斟酌、对形式评估,对个体参与讨论进行精神动员。为了使活动在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具有学习意义和可讨论价值,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成长困惑和兴趣设计内容,做好PPT。班会主题发起者和指导教师一起对开展会谈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发动表达能力强、有想法的同学多发言,开展“头脑风暴”讨论模式[2]。活动前设计主要围绕“有趣性”的特点来选题,有趣性体现在主题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展的方式轻松,活动进展中学生的发言热烈,有启发性,言语有趣,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积极。在这个过程设计中,指导老师要注意,一方面要允许并预留空间给学生自主选择班会主题,这是激发学生留意社会、他人和自己的意识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则应注意把握好学生选题的情况,不能使班会讨论的主题流于形式或偏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旨。对此,可参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录,结合课程引导学生根据当前社会形势、目前大学生实际心理状况,从意识、情绪、学习、人际、爱情、困境和危机等几项内容进行主题讨论;甚至可以在“有趣性”阶段中组织学生就学习动机、网络依赖和人际关系等典型案例开展调研,培养学生在参与讨论前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严谨态度,避免空谈。

1.2.2活动中设计:活动中设计强调的是情境创设,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讲解,引出讨论。参与活动的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多种方式开展主题班会,指导教师在活动中则负责引导学生就事论事,并挖掘事件的关键问题。这有别于传统教育中辅导员或心理教师通过倾听学生描述心理困惑后开展的引导。刚开始,这种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班会活动,可能会因为缺乏借鉴模式,使作为组织者和参与活动者的大学生思维停滞、处于茫然状态,讨论中又可能因为个体对讨论的主题了解不全面、个人的心理水平不同等,出现讨论活动进展不顺畅或讨论中断的情况。此时,指导教师和作为主题讨论发起者的学生要明确活动目标,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班会主题讨论方式。当学生学会自我组织和自我引导后,指导教师应协助主体学生将讨论的内容提升到一定高度,不仅实现个人心理困惑的解答,而且要充分发挥班集体成员的力量,让班会中呈现出的同学之间相互关心、鼓励和帮助的情况成为学生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常态。

1.2.3活动后设计: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帮助主要参与讨论的学生从事件讨论主体人中抽身出来,或从做人做事、人生感悟等角度进行由此及彼的高度提升,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整个活动过程、效果和某些学生的个人意见进行点评,为今后开展“班级周周谈”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2“班级周周谈”活动的实践效果和反思

“班级周周谈”的实施对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和发生在身边的事有了理性思考和思维碰撞的平台。经过第一轮实践,参与周周谈并积极准备材料和大家分享自己想法和做法的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①自信心增强:参与讨论的同学对自身登台发表意见的仪表仪态及观点阐述的方式有了现实体验;作为主题发起者的学生通过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和建议,能更好地把握活动组织的细节问题,增强了作为活动组织者的信心和能力。②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每一次“班级周周谈”的主题都是在本班大部分同学感兴趣的主题中产生,同学们通力合作,推进了这项活动的开展,同时带动了旁观同学的加入,形成了全员团队合作的局面,而团队合作能力也正是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③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班会从组织、开展到结束,都由学生安排,既引导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寻找成长中的困惑,而且带动了他们主动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班会主题的积极性。另外,班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协调班会讨论中发生的各种观念冲突,对参与讨论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在“班级周周谈”活动实践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开阔时事热点获取途径。因目前大学生获取时事的途径大部分来源网络,但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如何指导学生在正规官网上获得真实的时事信息和合理评论参考非常重要。这一点可以通过“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课开展引导。第二,班会开展的流程设计要根据主题性质做出应时修改和创新。一般规范化的活动或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推进活动,为了避免长时间单一活动方式导致学生失去新鲜感,应适当调整活动方式,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入情景剧、微电影、角色扮演、辩论等多种方式,激发更多学生对该项实践活动产生兴趣,参与到“班级周周谈”活动中来[3]。

作者:庄文敏 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参考文献:

林丽雅,杨新华,杨青松,等.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176-178.

第7篇

主题班会是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由班委会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是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集体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也是学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又是检验辅导员是否符合任职标准的重要途径。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2014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4〕18号)的文件精神,学院将主题班会建设作为辅导员精品化项目,在主题内容、活动形式、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实现主题班会教育模块化、规范化、精品化。这一做法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加强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推进辅导员队伍团队建设,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综合能力,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另一方面,通过精品化主题班会的开展,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一、主题班会教育模块化设计

根据高职学生三年制的学习周期,围绕高端技能型医药卫生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可将主题班会内容设为6个模块:入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价值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每个模块涵盖系列小主题,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培养系统,辅导员根据每个时期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具体特点来确定小主题内容。入学教育包括适应性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校风学风班风教育、安全法纪教育等;理想信念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教育等;社会价值教育包括集体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网络思想教育、法制法规教育等;道德规范教育包括诚信教育、优良学风教育、医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厉行节约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自我认知教育、正确恋爱观教育、人际关系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求职择业心理教育等;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包括职业岗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技巧、就业形势与政策、创业能力、就业心理等。经过三年的学习积累,完成一个高职学生在校成长的系统主题班会教育周期,实现整个大学阶段的健康发展。

二、模块化主题班会实施要求

在实施要求上,主题班会的关键问题在于提前设计、策划,要体现“五美”,即立意美、内容美、形式美、趣味美、教育美。主题班会设计要力争形成长效机制,凸现教育特色,在主题班会创新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把主题班会“开到学生的心坎里去”。 这就要做到:(1)目标明确。主题班会的开展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广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培养合作和民主意识,锻炼自治自理能力,树立良好班风,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综合素质。(2)主题具有教育性、针对性。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以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的普遍性和倾向性思想问题为题材进行选题;以节日、纪念日和时事政治为契机,抓住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以此作为选题依据,如3月份以学习雷锋精神为契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模块主题班会;根据学校的工作规划和教学安排来进行主题选取,如6月份针对毕业生开展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模块主题班会、9月份针对新生开展的入学教育模块主题班会。(3)模式创新。特色主题班会既要坚持常规,又要推陈出新。原有的主题班会教育模式基本为:教师引导――活动展示――教师总结,此模式主要以辅导员单方面进行灌输为主,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应该多采取学生交流式班会模式及社会实践式班会模式。学生交流式班会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辅导员加以总结,学生深度参与,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自强自信,锻炼学生的组织、演讲和思辨能力;社会实践式班会模式是将班会课堂推向社会,如敬老院等福利单位、企业、历史古迹等,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认知感,但此种模式需注意把实践体会和教育理论紧密结合[1]。(4)形式多样。“班级在于活动”,主题班会应设计富有前沿性和时代感的新的、丰富多彩的班会形式。概括的说主题班会形式有以下几类:才能展示型、经验交流型、成果汇报型、辩论型、模拟扮演型、节日纪念型、专题报告型、现场体验型、咨询答疑型、实话实说型、综艺娱乐等类型,针对不同主题内容需要,可以采取一种形式或多种形式穿行[2]。同时,以上形式还应综合运用网络、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展示,以达到有声有色的立体效果。

三、主题班会教育的实践

根据以上主题班会要求,下面将以心理健康教育模块为例来论述主题班会的具体实施过程。为了体现班会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事性和教育性,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安排在了每年的5月份举行,同时5月份也是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月,通过结合学校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以达到加深印象、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制定计划,确立主题

在确定开展班会后,首先将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主题班会工作小组,即以心理委员为组长,通过志愿参与原则组成6-7人的各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工作团队。工作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需要制定班会计划,包括确定班会开展目的、班会主题及内容、班会形式及方法、说明准备工作的分阶段完成时限,最终编写策划书,说明班会的程序与组织。其中,在确定主题时,根据三点原则:主题要有针对性;主题要小,以小见大;主题要有新意。通过召开班委会议、学生个别谈话、日常观察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再经过讨论筛选,确定各班普遍及典型的心理问题,如某班恋爱问题较突出,无法专心学习,成绩普遍下降;某班同学普遍存在因学习目标不明确而产生的迷茫,情绪失落问题等等。接着,在确定主题后,还要给主题取一个新颖的名称。

2.精心准备,全员参与

为确保班会的质量,精心的准备是关键。准备越充分,班会成功的几率就越大,效果就越好。同时,在准备阶段,应尽可能多地发动学生来进行准备,因为准备的过程就是教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过程;辅导员作为参谋,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调整。

在确定班会主题后,首先要宣告班会主题,做好学生的思想发动工作。接着,主题班会工作小组成员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做好活动的具体分工,将各项准备活动落实到每一位同学。发动学生围绕班会主题收集相关素材和资料,做好内容准备;精心设计班会活动形式,设计形式应灵活多样;完善策划书,做好PPT;挑选、培训主持人;精心布置班会现场,包括墙壁和黑板的布置、座位安排、背景音乐等的准备,使会场的环境、气氛与班会主题相协调,让学生身临其境。

3.班会进行,有条不紊

在班会进行过程中,要坚持六个做到,即主题明确、注重实效、参与面广、体验真实、气氛宽松、寓教于乐。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按“提出主题――展示主题――深化主题”这个路线进行。班会开始,提出主题要简洁明快,开门见山,并善于找好切入点,在班会伊始就让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后面的环节;主题展示是整个班会的主体部分,通过一一实施之前准备的灵活多样、充满趣味性的组织形式,制造宽松的氛围,学生思维活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引导学生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使课堂富有感染力;主题深化是对整个班会的总体评价、主题提升及对学生以后提出要求,一般由辅导员来完成,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班会的整个实施过程,辅导员应融入其中,鼓励学生,活跃气氛,引导每个同学大胆积极参与,尤其要关注自卑内向学生;更是要控制全局,巧妙处理各种突况,如发生争执或遇冷场时,能因势利导,使活动顺利进行[3]。

4.效果反馈,持续跟踪

主题班会结束后,辅导员及工作小组成员需要对班会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方式可以是开展集体或个别谈话,了解同学在班会前后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对班会活动进行点评,感受自己及他人在班会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对班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收到反馈信息后,应该及时研究,了解班会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总结成功经验,吸取教训,为下次班会提供指导。

第8篇

1.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的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精神上、身体上、社会适应上安好健全的状态。在现阶段,中小学生人群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再加上学习竞争压力增大,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他们在个人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学校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学校实施的各种教育教学措施,大多是由班主任具体实施执行完成的。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主任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要重视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正确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问题。我班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加不会关心。他们认为给孩子钱花,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但是他们的思想不够成熟,面对家庭、学习、就业的压力,他们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心理健康教育的方略

2.1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

班主任不能盲目地以一种态度、一种方式对待学生。班主任要想全面地了解学生,就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愿意与班主任交流。爱是能够拉近心灵之间距离的良药。班主任需要信任学生、热爱学生,用自身的真情感化学生。班主任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我班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因为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和城市学生的相处会出现一些问题,继而选择了沉默寡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对学习的不自信。于是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因为家庭环境较差而产生自卑感的学生,我就安排他们与一些性格比较开朗、家庭环境好的学生进行互助学习,使他们感觉自己和这些同学很接近,逐渐地让他们适应这种环境,减少自卑感。

2.2开展各样的集体活动

开展良好的、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它能够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消除心理障碍,互相沟通。集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协作,运用集体力量和智慧完成任务,有助于形成自觉、愉快、和谐、团结的气氛。班主任充分地挖掘集体活动自身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集体活动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所以,班主任需要精心设计集体活动的内容,使其具有针对性,而不能随意设计,浪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在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怎样的活动作为载体,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数。

2.3运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体指导

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想要组织好一次班会很不容易,特别是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的班会更是难上加难。首先需要确定能激动人心、引人注目、吸引学生的主题。班主任要尽可能多地发动学生进行准备,让学生乐意参与到活动中。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过程中重视利用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不同形式确定主题班会的内容,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当然,主题班会教育一般是针对很多学生共同出现的问题进行的。例如,在高三阶段,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多学生感受自己快要崩溃了,我就进行了一次“努力奋发,不言放弃”的主题班会,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到最后的胜利。

2.4对一些学生进行单独的心理引导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外教育活动 心理拓展训练 心理情景剧

【基金项目】长沙学院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项目(编号2012CDWH04);长沙学院教改项目(编号:2012Y03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93-02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外教育活动(以下简称课外教育活动)是指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补充、扩大和延伸。一般而言,课外教育活动都是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展开,如生涯发展、情绪调节、恋爱与性、自我意识等,它是以大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组织形式,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通过各种具体活动方式,让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其中。

一、课外教育活动的特点

1.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课外教育活动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通过自我探索,达到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并解决自我成长中面临的学习、交往、情绪调适、理想抱负等方面的问题。这种自我探索的形成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中实现的。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2.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课外教育活动是解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以学生自我体验为载体,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课外教育活动中创设特定的情境,营造特定的氛围来实现。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有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感悟。可见,课外教育活动是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它没有说教和灌输等显性教育的痕迹,但它可以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成长。

3.强调学生的自助与互助。课外教育活动一般都有主题和目标,它是依据学生一定的心理需求制定的,容易形成共识,为学生所接受。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员,在活动中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的目标。教育者作为心理辅导员、团体的带领者,应该创设良好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自由的气氛,来充分开发集体的教育资源,以利这种良性机制的形成。

4.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课外教育活动需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把大学生看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健康心理的建构者。无视学生主体就完全丧失了心理教育的根本,学生只有发挥主体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完成自主的心理成长。一方面,如果活动缺少了学生的自主性就很难开展,至少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教师的讲授和灌输心理学知识,再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也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另一方面,从师生关系上来讲,课外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在民主、理解、尊重的心理环境中实施的,它要求心理教师对所有学生无条件的尊重、关注、理解和信任。

二、课外教育活动的目标

大学生课外教育活动目标分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课外教育活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与整体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致,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中观层面:即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置的缘由,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心理健康知识(间接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经验,或是在活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心理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目标。

微观层面:即从教育对象学生来看,课外教育活动要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正确的适应行为、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具有主动性及创造性的良好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

三、课外教育活动的意义

一是为传输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开辟了专门的渠道。课外教育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它的开展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一类学生群体存在的共同的心理困惑,增进心理能力,健全自身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是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过程提供了广阔的心灵舞台。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预防的操作过程来看,在实施各种辅导目标时,无论是认知的转化,情感的升华,还是情绪的调控、行为的训练,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蕴蓄直至提升的渐进过程,都需要有一段相对说来比较充分、比较集中的辅导时间,并需要围绕一个比较专一的辅导主题,恰恰课外教育活动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广阔的心灵舞台。

三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设了团体互动的融洽氛围。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人个性发展的影响来看,它不应该是一种严肃呆板的说教或居高临下的训导,而应该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一种人际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友爱关系,是一种人性化教育的融融氛围。课外教育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此即所谓的“团体动力”(group dynamics)。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当学生身处课外教育活动时,他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上受到的震撼力是他在个别辅导、课堂教学及心理健康理论讲座等其它场合下所无法想象的。

四、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教育性活动、知识性活动、体育性活动、文艺性活动等四大类。教育性活动包括季节和传统节日活动、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比如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开展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等。知识性活动有心理书籍课外阅读、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沙龙等等。文艺性活动有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电影影评、心理漫画比赛等等。体育性活动有趣味心理运动会、心理拓展训练等。下面详细介绍四种常见的课外教育活动。

1.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是围绕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某一心理发展主题,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部分技术,设计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班会方案,重点帮助同学们解决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注重引导与分享,促进思考和交流。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如果组织得好,对学生思想的转化、良好的班风的形成乃至整体心理素质的提升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影响,帮助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方式来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同时改善人际关系、形成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积极有效的生活适应能力的过程。一般而言,心理拓展训练是根据参训者面临的心理问题设定各种训练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练习,帮助参训者达到相互沟通,共同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认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的目的,从而使参训者联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产生迁移,达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社会生活和竞争的能力。

3.心理沙龙。校园心理沙龙是一种形式自由活泼、参与性强的主题讨论会,是心理教师和大学生都比较喜欢的一种课外教育活动形式。校园心理沙龙主要是利用小组会谈的形式,组织者根据大学生心理动态及现实需求来选定主题后,通过宣传招募有兴趣的学生参与。沙龙的具体实施由主持人主持,全体成员就当次主题展开自由讨论,通过成员之间的思想及情感交流,达到释疑解惑、领悟成长的目的。活动参与者在主持人引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自由表达自己见解,追求尊重、平等、和谐、温馨的交流氛围,通过多人互动,交流沟通,情感宣泄,自我表露等方式对典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4.心理情景剧。由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o)首创的心理剧,其实是一种集体心理疗法,通常是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戏剧、小品等形式展示出来,在心理治疗者的间接干预和同台参演者的帮助下,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而我们现在谈的心理情景剧,实际上是在心理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它是指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戏剧创作和艺术表演的形式,对预设的心理问题进行直观化的描述、解释和引导,能让观众和参与者在自发、和谐、轻松的状态下受到启迪。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掀起了心理情景剧的热潮。同学们在校园心理情景剧表演中浓缩了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通过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生动演绎了生活中各种复杂的心理问题,使得参加活动的同学们能对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事有更多的感受和思考,他们可以从舞台上看到自己或同学的影子,了解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同时习得各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方法,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身边生活的体验,关注自我心灵的健康,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研究与实践证明,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让大学生在参与中、在体验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故而,课外教育活动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它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使大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常保瑞,方建东.对于开展大学生心理沙龙的初步探索[J]. 社会心理科学,2010,110(4).

[2]郑莉君.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2000(4).

[3]邓旭阳,桑志芹. 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8.

[4]杰罗姆・布鲁纳[美].教育过程[M].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22.

[5]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6]军文.有趣的“心理剧”疗法[J].心理与健康, 2004(3).

[7]袁淑. 依托心理情景剧――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

[8]黄月霞.《团体咨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

[9]樊富珉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版社,1996,12.

[10]黄辛隐,戴克明,陶新华.校园心理剧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11]李建中.试论“大学生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西南师法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12] Paul Wilkis[英],柳岚心译.心理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3]石红.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实务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柴庆龄.主题班会的误区及对策[J].青海教育,2007(6).

[15]张文海,卢家楣. 高校互动式心理主题班会理论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11(33).

[16]康玮.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全面培养的意义[J].现代农业科学,2008(10).

[17]马喜亭.心理拓展训练在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18]钟志农.实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需要注意突破的几个问题[J].新德育,2005,(11).

[19]陈龙.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 (11).

[20]杨敏毅.对拓展型心理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8).

第10篇

一、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受益面

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一项紧迫任务。但在现实工作中,学生对自身心理问题的关注和对教师提供关心的渴望,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历史上班级制是适应扩大教育规模、普及教育的产物,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助于推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教育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又能够降低教育费用,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增加学生的受益面。

2.有利于促进朋辈心理辅导和助人自助

朋辈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它是指由年龄相当者对需要帮助的同伴提供倾诉、支持、安慰或咨询服务。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他们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相同、体验相似,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大体处于同一层面,在智力、人格的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基本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彼此容易沟通和理解,容易接纳。通过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特殊优势,真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目标。

3.有利于班级管理目标的完整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二者并不矛盾,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严格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应是班级管理的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互有交叉;在具体实施方法上相互借鉴、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丰富班级管理方法,拓宽班级管理渠道,增强班级管理效果,促进班级管理目标的完整实现。

4.有利于提升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层次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其性质而言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保护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以适应社会,使其正常地成长。另一类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挖掘其潜能,促进其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从矫治性教育向预防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的转变,提升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层次。

二、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1.搞好班集体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

置身于校园中的学生,在班级这样一个教育的基本载体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必然和班级心理氛围发生交互的影响。心理氛围也叫心理气氛,是指班级中能够为绝大多数班级成员所感知的占优势的一种态度和感受,并对其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群体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这是一个实现班级成员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环境。班级心理气氛作为学生生活的最直接的环境,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班集体在学生个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创建平等和谐的班级心理气氛,用集体的方式实现其心理素质的不断优化。因此,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以集体生活不断地自我创造的过程”教育学生,成为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2.上好班级主题班会,积极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主题班会是指在一定阶段围绕某个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会。可以配合形势教育拟定主题,结合理想教育拟定主题,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拟定主题,针对心理倾向拟定主题。要想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充分利用“主题班课”这一重要载体,选择心理倾向为主题进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进行“心育式”的主题班会。班级心理辅导主要是发展方面的心理辅导。辅导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发展。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同阶段的适应问题,班级团体的发展情况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还可以插入一些心理游戏、心理小品等,创设贴切学生生活和心理世界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倾诉、体验和感悟,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应注意优化课堂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使学生在主题鲜明、形式活泼、寓教于乐、启智于趣的主题班会中,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

3.组织课外活动,以活动增强集体示范性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班主任应该研究学生心理,不断地发展、充实和改进课外活动的内涵、特点、任务、内容和形式,利用活动载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要在集体中,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健康人格。因为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群、自制、利他、合作、助人、顽强、勇敢等健康人格,扭转消除自私、怕苦、孤独、以自我为中心的消极人格特征。因此,在活动中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平台和充裕的活动时间,使每位学生在活动中都能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通过举行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特别是进行系统的心理活动训练,使学生的生活得到充实,活动领域得到扩大,以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积淀丰厚的心理健康底蕴,增加心理营养,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4.构建班级社会支持系统,形成班级教育合力

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包括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班主任是联结这些教育力量的桥梁和纽带。班级管理应走出校园,伸向家庭和社会,将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加以组织、协调和优化,使这些影响能够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成为一种连贯而一致的教育合力。从积极的角度讲,发挥教育合力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施加连贯和一致的影响。这种合力不是教育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方向上统一要求、空间上密切衔接、作用上互相协调、能发挥整体教育效应的班级教育力量。班主任可以同各科任课教师交流信息;可以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协调、相配合;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一系列形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种社会性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通过这些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生心理成长的所有环境之中。

5.抓好班级管理,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教育要求,从班级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原则,运用管理方法,对班级组织、成员及各项工作进行规划、指挥、调控、督察的综合性与教育性活动。班主任对班集体实施组织管理,是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应该采用信任学生、充分调动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民主型管理风格。其次要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科学的培养选拔机制,将品德优良、有恒心、有责任心、有热情的学生选拔到班干部队伍中。同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在班级建设中起到管理、教育、示范等多重作用。

6.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好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的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作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正是以生活为媒介,通过个体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班主任首先要打造强有力的班级制度文化制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班级建设朝良性和谐发展的有效保障。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以良好的管理制度来管理学生。其次要建设良好的教室文化。教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中度过的,教室环境要起到促进学生社会化和心理成熟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绘人生蓝图 圆青想

二、活动时间

xx年5月20日

三、活动地点

待定

四、参于人员

xxxx级x班全体同学,倪导师,张辅导员

五、前期策划准备

1、心里联络员了解同学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疑惑,通过查资料、询问有关老师找到解决方法;

2、召开班委会议制定详细计划,考虑全面。以使在班会中,心理联络员作主导作用,每位班委协调配合好。调动同学们积极性是尽可能多的同学在其中受益,而不只是一个形式。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设计并筛选活动流程,确保同学们在快乐的同时学习心理知识,解决学习生活疑惑,做好人生规划。

2、班会序幕

做一个真心大冒险游戏,既可以调动同学们的好奇心,又可以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使班会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3、班会开始

讲解此次班会的意义,并对整个健康月的活动做一个总结,把此次班会的安排流程告诉同学,是同学对对此次班会有个大致了解,做好心理准备。

4、视频观赏

播放几个同学们感兴趣的而且与本次活动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视频。

5、疑惑解答

讨论学习生活中的疑惑,在交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此同时,心理联络员为大家讲解一些学习到的心理知识,增加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帮助做好人生规划。

6、游戏阶段

(1)心理测试。在娱乐中了解个人性格、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特点及不足之处。进一步了解自己,探索自己。

(2)文字接龙。以宿舍为单位分组,进行语言传达。让同学们在集体中感受到快乐,增强集体观念。认识到未来的社会仍需要合作。

(3)户外活动。另找时间开展户外活动,譬如,混合篮球,编花篮,兄弟连等各种的娱乐活动,放松同学们的身心,认识到身体是未来竞争的资本。

7、班会总结

与同学们交流此次活动的感受,以书面形式字数不限,重在参与。对最近班级里存在的问题做一些分析,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对今后同学们共建和谐班级提出合适的建议。

8、班会结束

班委做后期工作。如,卫生方面,会后保持教室优良的环境。讨论此次活动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加合适的解决方法,为以后开展活动汲取更多的经验,以完善各项工作。

七、后期工作

心里联络员对同学们所写感受认真分析,针对不同同学的情况适当的与其交流,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自我,做好人生规划

xxxxxx学院

xxxx级x班

第12篇

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是学生思想的示范者、指导者。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仅要有好的成绩,好的纪律,好的卫生,更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好的精神面貌。这一些,使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步阶段,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适应并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询的责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就初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解决普遍心理问题

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心理问题是普通性的,这样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一次一个主题,学生人人参与,大家集体讨论,往往事半功倍。例如,为了方便我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我在班级设立了“悄悄话”信箱。令我吃惊的是,在孩子们的“悄悄话”中,大多数是向我倾诉他们内心的烦恼,而这些烦恼绝大多数来自于同学间的相处。我深深地知道,一个优秀的团结向上的班集体,首先要求全体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合作。而这些同学的烦恼,不正说明他们没有做到这一点吗?那么,究竟如何帮孩子们解除烦恼,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呢?我想:我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精心备课之后,我举行了“优点大搜索”的主题班会。首先,我跟同学们一起欣赏了一段散文《学会欣赏一棵树》。学生领悟了老师的用意:不仅是让自己学会欣赏一棵树,更要学会欣赏他人。我又利用童话故事《小个子队得胜了》让学生自悟出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欣赏,欣赏又有什么作用。然后,我又出示了几种行为,让学生自己分析应该怎样欣赏。通过我的点评,学生明白了应该怎样去欣赏一个人。我就请同学们看看身边的同学,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来欣赏他们。结果,学生们积极地对班上的同学进行“优点大搜索”。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介绍他人的优点,并说出了许许多多非常感人的事例,然后我因势利导,又通过游戏让同学们体会到只用彼此欣赏、团结合作,才能将一件事做成功。最后,将《欣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这首诗送给同学们,希望他们从小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培养广阔的胸襟,学会与人共处,团结合作,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二、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它需要建立起一种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和谐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师生双方在人格、权利上是完全平等的,并以此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这是上好辅导活动课的前提。

要上好辅导活动课,首先得确定辅导主题,应选择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或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共性问题,有的放矢,以达到辅导的目的。所以,每次心理辅导课,班主任都应精心准备,努力使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有所体验或感悟。只要学生有所感悟、触动,这节课就是成功的,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可以专门开设一堂课介绍各种理论知识,或者班主任为解决某一问题而专门安排和指导下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怎样与父母沟通”、“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意志力与成才”、“假如我是班主任”等等。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身心特点与面临的实际问题,以主题的形式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总之,班主任应积极思索:怎样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提供学生一些帮助,一些启示,应为学生的心理健康该做些什么等等。

三、积极与家长沟通,保证心理教育的有效实施

利用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有益的补充途径。一般来说,家庭是学生心理最容易暴露的场所。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条件。但不少父母缺乏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或观念不明确,也缺乏必要的教育艺术,因此,班主任应与家长经常沟通,并给家长提供一定的帮助,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在每一次家长会或每一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都要抓住机会表达班主任的思想,特别是一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并让家长积极配合我们工作,只要我们班主任是真诚的,这份真诚能感动学生,也同样可以感动家长,家长一定会极力配合我们工作的。我们可以对家长提出建议,要求家长也要学会尊重、理解、信任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多指责孩子,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应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经常对孩子说:“你能行!”“我们相信你!”创建友善、民主、平等、温馨的家庭氛围。很多时侯,家长们可能没有太多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喜欢使用一些过激的语言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使孩子稚嫩的心灵受到伤害。其实我们应小心地保护好孩子刚刚萌芽的上进心,要善于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分析、引导,给予肯定,推动,使其由小扩大。目光要远一点,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应想办法把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调动起来,树立他们的自信,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也能促进学习。

总之,班主任工作中引进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变革。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成长需要和主体能动性,比较注重外在规范,不太注重内在启迪,致使教育收获不大。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难以避免存在一种心理距离。教育现象也启示我们:师生感情疏远与相隔必然会影响教育的效果。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是班主任有效教育的出发点,而班主任心理辅导,既是理智的传递,又是情感的交流,能有效地解决以往班主任工作中所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益,有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