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 13:4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物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0250-3263
国内刊号:11-1830/Q
邮发代号:2-42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大毛
—— 一个爱看书的男孩子,成绩不错,是一只胖乎乎的白熊,爱穿一件橙色的T?,喜欢喝西瓜汁,是动物学院的举重高手和实心球高手,上初二,他在三班。
胆伟 —— 一个胆小的男孩子,最怕虫子,成绩一般,是一只棕色的小猫,因为跟小美丽是最好的朋友,所以两人一起买了一对“好朋友”项链。胆伟最喜欢吃红烧鱼肉,是动物学院的跳远高手和长跑高手,上五年级,在二班。
小美丽 —— 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因成绩很棒,所以是大队长,她是一只粉色的小猫,头上天天扎着一个淡紫色的蝴蝶结,喜欢吃水煮鱼,是动物学院的体操高手和花样游泳高手,上五年级,在二班。
Q灵儿 —— 一个富家孩子,大队委就是她,她是一只白色的小猫,颈脖上常常带着红宝石项链,Q灵儿喜欢吃炸小鱼,她是动物学院的体操高手和竞走高手,上五年级,在一班。
毛毛鸭 —— 一个淘气的男孩子,成绩很差,是一只金黄色的小鸭子,但是翅膀的头头是灰色的,毛毛鸭头上天天戴着一顶红色的水桶帽,他喜欢吃鱼片,是动物学院的游泳高手,他上二年级,在三班。
······
人物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请期待下一集。
天tiān气qì刚ān刚ān变biàn凉lián,冬dōn天tiān还hái没méi到dào,动dòn物wù学xué校xiào就jiù放fàn假jià了le。
大dà象xiàn老lǎo师shī对duì学xué生shēn们men说shuō:“你nǐ们men的de寒hán假jià,要yào过uò得de有yǒu意yì义yì才cái好hǎo。你nǐ们men回huí去qù以yǐ后hòu,要yào常chán常chán给ěi我wǒ写xiě信xìn,把bǎ情qín况kuàn告ào诉su我wǒ。”
不bù久jiǔ,北běi风fēn爷yé爷ye捎shāo来lái了le小xiǎo鸭yā子zi的de信xìn。信xìn是shì这zhè样yàn写xiě的de:
亲qīn爱ài的de大dà象xiàn老lǎo师shī:
告ào诉su您nín一yí个è好hǎo消xiāo息xi,我wǒ已yǐ经jīn学xué会huì游yóu泳yǒn了le!天tiān气qì很hěn冷lěn,河hé里lǐ结jié着zhe薄báo冰bīn。我wǒ在zài水shuǐ里lǐ洗xǐ个è澡zǎo,还hái捉zhuō到dào好hǎo几jǐ条tiáo小xiǎo鱼yú。您nín什shén么me时shí候hou有yǒu空kòn,请qǐn到dào我wǒ家jiā来lái做zuò客kè,我wǒ一yí定dìn多duō捉zhuō几jǐ条tiáo小xiǎo鱼yú招zhāo待dài您nín!
小xiǎo鸭yā子zi
过uò了le几jǐ天tiān,大dà象xiàn老lǎo师shī又yòu收shōu到dào一yì封fēn信xìn。这zhè封fēn信xìn是shì小xiǎo燕yàn子zi写xiě的de:
亲qīn爱ài的de大dà象xiàn老lǎo师shī:
我wǒ在zài温wēn暖nuǎn的de南nán方fān给ěi您nín写xiě信xìn。一yí放fàn寒hán假jià,我wǒ就jiù跟ēn着zhe爸bà爸b妈mā妈m到dào南nán方fān旅lǚ行xín。这zhè里lǐ有yǒu个è小xiǎo朋pén友yǒu,名mín叫jiào榕rón榕ron。我wǒ们men就jiù住zhù在zài他tā家jiā的de屋wū檐yán下xià。榕rón榕ron也yě放fàn寒hán假jià了le。我wǒ经jīn常chán看kàn见jiàn他tā坐zuò在zài树shù下xià看kàn书shū、写xiě字zì,还hái经jīn常chán看kàn见jiàn他tā帮bān大dà人rén做zuò事shì。他tā真zhēn是shì个è好hǎo孩hái子zi!
等děn春chūn天tiān到dào来lái,我wǒ一yí定dìn准zhǔn时shí回huí学xué校xiào上shàn课kè。
小xiǎo燕yàn子zi
大dà象xiàn老lǎo师shī还hái收shōu到dào小xiǎo猴hóu子zi、小xiǎo花huā鹿lù、小xiǎo兔tù子zi、小xiǎo马mǎ、小xiǎo牛niú……的de信xìn。
时shí间jiān一yì天tiān天tiān过uò去qù了le,冰bīn雪xuě已yǐ经jīn开kāi始shǐ融rón化huà,学xué校xiào要yào开kāi学xué了le。可kě是shì,大dà象xiàn老lǎo师shī还hái没méi收shōu到dào小xiǎo熊xión的de信xìn。他tā想xiǎn:小xiǎo熊xión可kě别bié出chū了le什shén么me事shì,我wǒ得děi去qù看kàn看kn他tā!
大dà象xiàn老lǎo师shī好hǎo不bù容rón易yì才cái找zhǎo到dào小xiǎo熊xión的de家jiā――一yí个è山shān洞dòn。一yí看kàn,小xiǎo熊xión正zhèn在zài呼hū噜lū呼hū噜lū睡shuì大dà觉jiào呢ne。大dà象xiàn老lǎo师shī拍pāi拍pi小xiǎo熊xión的de大dà肚dù子zi,喊hǎn道dào:“小xiǎo熊xión,春chūn天tiān到dào了le,你nǐ快kuài醒xǐn醒xin!”
小xiǎo熊xión迷mí迷mí糊hū糊hū地de醒xǐn过uò来lái,揉róu揉rou眼yǎn睛jin问wèn:“老lǎo师shī,下xià课kè了le吗m?”
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创造的跳高纪录引人注目,但是,跳蚤的跳高本领却更令人惊叹。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跳蚤放进瓶中,然后晃动瓶子,发现跳蚤每小时可以跳跃600多次,而且可以连续不断地跳上三天三夜。跳蚤的跳跃高度约为其身长的500倍。于是,科学家开始研究跳蚤,结果发现,跳蚤的腿肌上有一种特殊的生物细胞,其变形能力和弹力非常好,而且在腿肌的温度升高时更好。
英国科学家也发现,青蛙的跳高本领也和腿肌的温度有关,只要将其腿肌温度适当提高,腿肌收缩速度便也能随之提高,而弹跳能力也会随之明显提高。于是,科学家想方设法提高跳高运动员起跳时的腿肌的温度,这样,跳高运动员果真取得了更好的成绩。中国
游泳运动员向青蛙学习,发明了蛙泳。有的运动员发现海豚的游泳能力比青蛙强得多,于是就模仿海豚游泳。
有人还模拟袋鼠的样子,制成了大肚子游泳衣,穿上这种内装沙子的游泳衣,“大腹便便”地入水游泳,可以锻炼体力和耐力,比赛时一旦丢掉大肚子游泳衣,就会感到十分轻松和利索,在水中能无比轻快地前进。
袋鼠虽然拖着个大袋子,可是,它每小时能跑70多公里,一步能跳12米左右。袋鼠起跑之前,总是先向下屈身,把腹部贴近地面,然后一跃而起。澳大利亚的一名短跑运动员发现了袋鼠起跑的秘密,发明了蹲式起跑,创造了优异的成绩。中国
科学家拍摄了骏马奔驰的镜头,然后用慢镜头观察研究骏马奔跑的动作,发现骏马之所以跑得快,奥秘在于它后腿蹲蹬有力。因此,短跑运动员就训练蹲蹬式起跑,使脚掌着地,然后奋力蹬跃,这样就能跑得更快。/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教学;学习兴趣
为了探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验动物在医学、药学、农林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医疗器械、国防军事科学等许多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人类的许多疾病研究均是通过动物实验获得突破的。据统计,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的课题占到60%以上。100多年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成果有67.5%是使用实验动物获得的[1]。因此,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诞生了实验动物学这门学科。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科学、医学和工程学交叉融合的一个专业,具有理、工、医交叉学科特色。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本科生教学环节开设了实验动物学这门课程。实验动物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简单说,实验动物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和动物实验的,它涉及到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一方面,随着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实验动物品种逐渐标准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生物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动物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实验动物学不断发展和提高。目前,实验动物被称为“最精密的科学仪器”,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实验动物的重要性,需要实时思考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方式,建立符合自身条件和要求的教学体系。
1. 教学过程中引入“3R”原则
在实验动物学课程中,动物福利和实验设计中,为了保护实验动物,《动物福利法》提出了“3R”原则,3R是指Replacement(替代)、Reduction(减少)和Refinement(优化),“3R”原则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其他手段代替实验动物,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用量,用其它实验材料如生物医用材料、细胞等代替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或教学,设法改良实验方法减少动物疼痛和不安。
国际上普遍认同将“3R”原则引入到“实验动物学”教学中[3]。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式:1)替代。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代替单一模式教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像或影片、展示科研论文、互动讨论等方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让学生们认识实验动物的不同饲养环境、实验动物操作的技术要点、如何进行实验动物认知实验等。这样就可以代替实验动物,同时减少了实验动物使用数量。2)减少。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教授时,可以适当的减少理论课的学时,把理论知识进行整合、调整,有重点的针对本学科的特点进行讲授。3)优化。在考核方面,减少笔试在考核中的比重,加大学生们平时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和考核比重,优化实验动物学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
2. 扩充实验课课时安排
由于本课程是我院新安排的课程,目前对本课程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仅有理论课时,而缺少一些动物实验课时。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们认识实验动物,懂得如何才能培养出标准的实验动物,怎样利用他们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因此,需要在教学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验课或实践课,让学生们在实验课上认识不同的实验动物,与理论课相呼应,通过实际观察验证理论课上的科学理论。另外,让同学们能够进行相应的实际动手操作,如实验动物抓握、固定、标记等简单的操作,必要的时候可以安排动物解剖、测定分析相应的生物学指标,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动物实验的重要性,真正学到一些实验技术,达到教学目的。
3. 将科学研究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王生存等[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实验动物学实验课感兴趣的学生能达到82.5%,无谓心理的学生只有10.8%,其他的学生是因为害怕、恐惧实验动物而产生畏惧心理,并不是没有兴趣,只要帮助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他们同样会对实验动物产生兴趣。
基于此,我们可以把动物实验科学研究融入到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老师平时进行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在实验条件允许、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安排设计实验动物的行为学研究,如大鼠迷宫实验、位置偏爱实验、条件反射实验等等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方法和测定技术,提高学生们对实验动物的认识。加强动物实验的实验设计课程,让本课程教学实践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相结合,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由学生们自行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进行分组、材料和试剂的准备、实验期间对动物的观察、记录等相关注意事项、实验结束时实验动物的处死、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结果的测定和分析,书写实验报告等。这样,学生们在实验和科研过程中就会更加意识到实验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是一种具有行为、认知和神经反应能力的一种动物,具有宠物的一些共性,我们应该倍加的保护、爱护他们,让他们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4. 结合课程内容使教学过程系统化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系统的课程,包括与实验动物相关的遗传学、营养学、生态学、环境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人类疾病、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近年发展的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将分子生物学知识也引入了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使得实验动物学涉及的知识面更宽、更全。其实,不论是环境学、营养学,还是生态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等都是紧紧围绕着实验动物的生产和动物实验的需求展开的[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内容联系贯穿起来,以使学生们在上课期间不觉得本门课程知识点多、散、乱,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实验动物的爱心,使他们爱上实验动物,爱上这门课程。
在讲授理论内容时,课程设计紧紧围绕实验动物的标准化为主线,紧紧围绕着生产和繁殖出合格的实验动物,分别讲授如何控制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营养、遗传等方面,实施动物质量控制,并据此制定的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在进行实验课教学时,课程设计围绕保护动物福利的原则,实行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给药方法、麻醉及处死等方面的技术操作时,要从内心真正关爱实验动物,保护实验动物,尽量减少和减轻他们的疼痛感和痛苦感。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满足学科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创建一揽子计划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加快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迫在眉睫. 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 2010.
[2]邹移海, 徐志伟,苏钢强. 实验动物学[M]. 科学出版社. 北京
[3]梅志强, 王琼, 邓莉. 动物福利在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22(3):76-78.
[4]王生存, 邵义祥. 实验动物学课程实验课教学法初探[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8,28(1):49-50.
[5]叶明霞, 孔利佳. 关于我校开展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现状的思考[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2,32(1):25-27.
1.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在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中,一般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的基本方法,演示实验动物的解剖过程和主要结构,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操作完成实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在前一次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预习下一次实验内容,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初步了解实验过程。我们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例如,在原生动物实验前,安排学生到校园及其周边采集水生动物,回到实验室进行培养、分离;鱼类系列实验前,要求学生到市场调查常见的鱼类及其分类。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只讲解实验原理、目的和步骤,而且需要着重讲解实验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操作,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分为2至5人一个小组为单位完成整个实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一般不采取直接回答,而是逐步引导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互相探讨,寻找问题的答案。
2.充分利用实习环节,提高实践效果
堂上已讲授了动物分类方面的知识,在实验教学上就不再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既避免了与理论教学的重复,又缩短了教师的讲解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观察、实验操作和探索时间。在动物学实习过程中,我们先在动物园观察和识别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鉴别性特征,并进行分类,为了进一步把理论知识和野生动物联系起来,然后到野生动物园观察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等。野外实习结束时要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专题报告,既丰富了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从事社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改革实验考核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动物学实验考核一直是以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为主,实验操作成绩所占比例偏低,导致了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这不利于全面检查教学效果,难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实践操作的效果,也不利于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对以往的考核方法进行了调整,实验课单独考核,学生成绩由平时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学生出勤率、实验操作效果和实验报告等给予评分,计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根据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我们编制了动物学实验考试题库,实验考试采取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内容包括技能操作、动物分类、分析和解决问题三部分。
作者:戚文华 蒋雪梅 陶京莲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学内容安排
实验动物学作为一门交叉综合学科,涉及学科众多,内容量大,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所取舍,侧重某些章节,突出重点。否则可能成为大杂烩,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以“动物实验及技术”为重点,将整个内容分成三个部分:①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有关法律法规;②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常用实验动物;③动物实验及技术。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有关法律法规这部分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实验动物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学习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基础。另外,随着国家对实验动物科学的日益重视,有关部门颁发了许多有关实验动物学的法律法规,对实验动物学的生产和使用作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广东省2010年颁布实施的《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重点章节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白开展动物实验需要哪些要求、怎样才能使动物实验结果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等。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常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标准化包括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标准化、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标准化、实验动物环境条件标准化,实验动物营养条件标准化等内容,内容涉及遗传学、营养学等方面,专业性强,在实际教学中可做概括性介绍,让学生掌握实验动物的分类、特点和应用,了解实验动物的环境和营养要求,同时结合介绍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犬、称猴、小型猪、猫和鱼类等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遗传学和微生物学分类及应用。使学生在宏观上把握开展动物实验需要什么种类和级别的动物,为今后从事动物实验时能选择合适实验动物奠定基础。 动物实验及技术动物实验及技术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其内容主要包括动物实验伦理审查、3R的内容和动物保护主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基因工程小鼠、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影响动物实验的因素和动物实验操作技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实验动物发展最新动态和成果,同时使学生在今后从事动物实验时,能从实验目的和需要出发,合理选用相关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的动物实验设计,顺利实施动物实验方案,正确评价动物实验结果。这部分应该突出几个重点:突出动物实验操作。本科生在上实验动物学课程之前一般未曾接触过实验动物,对动物实验也并不了解,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做好安全防护,由于学生对动物很好奇,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意识,容易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被动物抓伤或者咬伤,因此在实验前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做好示范;二是安排足够的实验操作课时,实验操作课遵循“少讲多练”原则,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操作练习时间,充分利用实验课时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练习,真正发挥实验课的作用;三是正确示范,纠正错误操作,由于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动物实验,因此在做实验示范时务必要求操作规范,这对学生以后开展动物实验影响巨大。同时也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操作方法,比如抓小鼠时提住小鼠尾巴不停旋转等;四是预备足够数量的实验动物,对于小型实验动物应保证每人一只进行操作练习,大动物如兔子、犬等应保证2-4个人一只,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操作练习,提高实验技能,减少生命科学实验研究中人为操作失误。因此,广东药学院安排了18个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主要内容有常见实验动物的雌雄鉴别、动物保定、麻醉方法、采血方法、处死方法、给药方法、简单的模型制作等,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详细介绍基因工程小鼠的研发及应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实验动物学科也不例外,其主要体现是基因工程小鼠的研发及应用,这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通过介绍基因工程小鼠的研发、应用和发展动态,使学生了解这些最新技术,获得大量的信息,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使他们对实验动物学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这要求任课教师在这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以与其他院系合作,邀请其他院系的这方面专家学者来讲授这部分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5]。实验动物学教学方法跟其他学科相类似,一般可分为多媒体演示、实际参观和实验操作法。多媒体演示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声像资料,把要讲的内容形象化,视、听并用,既有助于学生认识、理解、记忆,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介绍常用实验动物的品种品系时,可将常用实验动物的特征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通过直接的视觉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幻灯展示无毛的裸鼠时,学生印象特别深,很快就记住了其主要特征,同时也可以应用视频等影像资料把内容直观化,防止内容枯燥。 实际参观法根据教学进展情况,尤其是实验动物环境条件标准化这一部分,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动物中心屏障环境设施和普通级动物实验室,边参观边讲解屏障系统的人流、物流、动物流、温湿度控制调节系统、通风净化系统、录像监控系统、消毒隔离系统等,把抽象的说教转为直观的感受和体验,避免课堂讲解既抽象又枯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6]。实验操作法首先要认真编制实验计划,做好准备。实验教学时,教师用大约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讲授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操作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由教师规范示教,学生轮流动手,全部实验操作要求学生人人参与、独立完成,学生实验操作期间教师对实验室内各实验小组进行巡视指导,及时指出不规范的操作并给予纠正。实验结束后,要进行总结,报告结果。实验动物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除以上课堂教学方法之外,还可以采取网络和课后交谈的形式。广东药学院在实验动物中心网站上传了大量实验动物学相关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浏览中心网站了解到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后交谈,了解学生的需求,解答学生的疑惑。
教学质量评价考核
合适的教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发现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7]。医学实验动物学作为医药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实验动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学习、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为此,应采用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成绩评价考核体系,广东药学院采用理论考试和实验考核两种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考核。理论考试和实验考核各占总成绩的50%,理论考试采用开卷考试或者设计实验方案的形式,实验考核为实验操作,实验操作考核具体内容由抽签方式决定,重点考核基本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灌胃、注射、给药等技术,要求学生实验操作规范、准确,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主要操作内容。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与相关学科合作,保持学科的与时俱进,探索适合高等医药教育的实验动物学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验动物学学科优势,支撑、促进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是摆在教学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作者:曾昭智 江涛 张锦红 单位:广东药学院
刚开学,各位家长就纷纷带着孩子来学校报名上课。
在美术特色班里,“俏丽仙子”梅花鹿、淘气鬼小鸡和机灵的小狗“黄黄”,小鸭、大花猫等,早早就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等候着老师来进行开学前的考试,不一会儿,主考官山羊老师走了进来,宣布今天的面试内容是每位小朋友现场作一幅画,择优录取。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学过《雪地里的画》这篇文章吧!这时,参加面试的小动物都忙开了,只见它们都铺开画纸,小心翼翼地走到颜料旁边,沾上各种颜色,又跑到画纸上,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水平,结果梅花鹿、小鸡、小鸭、小狗“黄黄”都发挥得非常好,只有粗心的大花猫,假期学习不扎实,结果把一张画纸弄得不像样子,自己也变成了大花脸,没有被录取,后来被推荐到动物特警班去训练捕捉本领去了。
再看舞蹈特色班吧!“舞蹈家”孔雀姐姐,是这个特色班的辅导老师,它那优美的舞姿,让人们赞叹不已。因此它的学员也特别的多,有大尾巴小松鼠,调皮的小猴子,报晓的大公鸡……,它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除了小猴子,都学得非常认真,在今年的“六一”节,还准备参加县级的舞蹈比赛呢!
最热门的还是英语外教特色班啦!指导老师是从英国聘请来的MIS“乌鸦”,一上课就“呱呱呱,咕咕咕”地叫个不停,那些一心想出国深造的小动物们,一个个都学得非常投入。特别是鹦鹉、黄莺,还有那个狡猾的小狐狸……进步特别明显,现在已经能用英语跟外教对话了呢!
动物学校的兴趣班还有很多,有来自少林寺的武术教练教的武术班,由当代歌星“百灵鸟”辅导的声乐班,有奥运会金牌得主指导的田径班……真是应有尽有,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课。因为开办了兴趣特色班,动物学校的声誉一下子在社会上提高了许多,成为远近闻名的学校,世界各地的动物学校都派代表来这里参观学习呢!
动物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始了。
首先是四百米的赛跑。猫班的代表是小猫科比,狗班的代表是小狗大力,兔班的代表是小兔比菲。随着小马裁判一声令下,三只小动物奋力向前冲去.这场比赛小兔比菲赢。
接着攀岩。猫班的代表是小猫可可,狗班的代表是小狗旺旺,兔班的代表是小兔唐义。老鹰裁判吹一声口哨三个运动员像壁虎一样向上爬。这场比赛小猫可可胜。
然后是推铅球运动。猫班的代表是小猫东东,狗班的代表仍然是小狗大力,兔班的代表是小兔莎莎。猪猪裁判每大吼一声,它们轮流推出铅球。大家非常用力地把重重的铅球推得远远的.这场比赛小狗大力第一。
最后是接力.。猫班的代表有科比,可可,跃跃,东东。狗班的代表有大力,旺旺,科利,玛丽。兔班的代表有比菲,唐义,罗比,莎莎。小鸟裁判用啦叭说:“走!”三个队都很团结,结果在这场接力赛中三个队都同时冲线。
比赛结束了,大象校长宣布:“老师们,同学们请静下。成绩已经出来了。三个班都很好,三个班都是第一名!通过这次比赛,体现出同学们各有所长、所短,大家都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话音刚落,同学们大声的叫:“耶!”
似乎妈妈在远方叫我起床上学,原来在做梦,忽然醒来。无论人和动物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创新性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50-02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实验动物学在科学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不断加强,实验动物科学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它是医学、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支撑条件,直接影响着许多生物学、医学研究课题的确立、实施和结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它的提高和发展又把许多领域课题的研究引入新的境地,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所医学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本文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实验动物专业人才,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性改革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学理念,体现创新思想
创新教育理念从根本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及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三中心”(课堂、书本、教师)教学观念,将创新教育的思想渗透在教学中。学生在校时间近80%是在课堂教学中渡过的,自然而然,课堂教学就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首先,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行为,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次,实验动物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产生新技术,不断出现开拓性、前沿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这些知识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涉及学科广泛,如实验动物的居住涉及建造学,空调送风系统涉及到电子信息学,动物的饮水饮食涉及营养学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更加关注本学科最新的科研动态、进展,吸纳最新科研成果,把握专业知识的前沿。或通过自身的学习、或通过进修、或通过实践环节完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教师在课程教学时,才会有最新的视角、最充实的内容,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大大提高课堂的创新性效果。
二、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
实验动物学学科特点在于专业性强、应用性强,但系统性较差,理论课的教学往往比较枯燥和晦涩。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修订,对实验动物学传统理论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及压缩,围绕学习目标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兴趣和疑问,并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解惑。
我们开设本课程的专业学生在其他基础课如生理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中,都已经使用到部分实验动物。但我们的调查表明,这些学生对实验动物理解并不是很透彻,对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实验大、小鼠必须在屏障环境中饲养,操作很不方便,费用也大,不就是用个老鼠做实验,需要那么复杂吗?”我们在教学中将这样的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归纳分析实验动物使用清洁级或SPF级的必要性,配合多媒体课件展现不同等级实验动物对于饲料、垫料、生活环境等的差别,最后再总结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分类。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一系列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学生均反映这种教学方法使“教条化”的理论变得生动,贴合实际,易于接受。“动物实验很残忍,是不是应该终止动物实验?”“终止动物实验医学发展会不会停滞不前?”对此开展一个实验动物伦理专题,通过实例论证动物实验的重要性、动物实验和动物福利的辩证关系,或者让同学分为正、反方,分别查阅相关资料,利用课堂进行辩论,这样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动物伦理道德教育,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还需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实验动物环境控制这一部分,涉及空调温湿度调节系统、通风净化系统、消毒隔离系统,录像监控系统以及屏障系统中的人员流动、物品流动、动物流动等知识。纯粹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既抽象又枯燥。我们根据教学目的采取“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对屏障设施、普通设施、隔离设施进行实地观察,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整个环节,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建设总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难以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现状。在基因敲除动物、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胚胎移植、ENU诱变技术等前沿知识学习过程中,我们单纯以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会觉得既抽象又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引导学生对本章节相关内容进行文献检索和查询,慢慢过渡到由学生自主阅读医学、生物学发展史中与实验动物相关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文献或最新文献的方式,真正把学生带到实验动物学发展的前沿,加强对学习本学科意义的认识,了解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概念和最新进展。
三、转变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书面成绩优秀,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传统的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多采用注入式,大部分实验是遵循传统的教师实验前准备、讲解操作步骤并进行示范、学生实验、形成实验报告的模式。因此学生仅需机械性、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进行模仿,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动物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学生提供从事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需要学生不断动手操作积累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出于恐惧心理或觉得动物实验很残忍,只是在旁边观察同组另外同学的操作,自己却不动手;甚至还有学生听完老师讲解不做实验就开始急于写实验报告了。而对于一些大动物,只能在老师和几个学生的操作下完成,大部分同学只能是旁观者,只记下实验数据,这完全是实验的“大锅饭”,学生做这种实验自然无趣。机械、呆板、不够贴近真实过程的实验教学就不能与理论教学很好地结合互动,限制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通过对学校的办学定位、本科生教学目标、毕业生就业方向等问题的系统性分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基础验证型实验进行“示范式教学”,如大、小鼠、豚鼠、兔、犬等常用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雌雄鉴别、编号标记、常用给药及取血方法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强调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的操作要点,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实验原理、适用范围、影响因素等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触觉”、“视觉”,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此部分实验内容不仅要考虑到其经典性,更应注重科学的设计和周密的组织,在实验开始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扎实的实验基础,对今后综合设计实验及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完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逐步形成。
2.针对综合设计型实验进行“开放式教学”,通过实验项目的实施,使得学生主动地获取信息、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做好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将实验结果通过小论文的方式总结出来,成为自己的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学生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筛选、思考,寻找研究的创新点,设计出有效可行的设计方案,并将自己的设想及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变主动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3.针对研究创新型实验进行“自主式教学”,借助本中心江苏省开放性动物实验中心及南通市动物实验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等有利条件,为学生搭建参与创新型实验的平台。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支持其参与课外科研训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发展方向、今后从事专业等),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时间主动学习。一方面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又可“反哺”教师科研,促进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相关课题。
以上综述了本教研室近年来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创新的具体内容与取得的效果,供同行评议、参考。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不断完善理论知识和创新实验技能,发挥好医学实验动物学支撑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的学科职能,使学生深入领会实验动物学在生命科学、医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培养更多具有较高动手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当然,我们的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通过什么途径、方式、策略进一步完善实验动物学创新教育内容和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还有待实验动物科学教育者们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动物学》;教学改革;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47-02
《动物学》是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笔者为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了《经济动物开发与利用》公共选修课,每年有600余学生选修,反应较好,有些学生产生了创业思想,个别学生甚至走上了创业之路。如何将创新创业相关的信息与技能融入《动物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给《动物学》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突出介绍模式动物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面向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强化模式动物的介绍,补充新成果,反映新动态,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面对飞速发展的动物学科,要不断吸收学科新成果,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动物学》基础知识与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前沿学科的关系。通过介绍四膜虫、草履虫和涡虫等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以四膜虫为研究材料,在上世纪70年现了端粒,80年现了核酶与端粒酶。切赫、阿尔特曼、布莱克和格雷德本等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90年代组蛋白乙酰化翻译后修饰功能的发现成为研究热点,“大核DNA重整中RNAi机制的存在”被评为2002年美国Science杂志十大科学发现之一,同时简介核酶、端粒酶和RNAi等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草履虫基因组的破译以及基因组分阶段复制的不同过程,对于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草履虫高度有序的细胞结构为细胞信号的研究提供了条件。草履虫单细胞的特性使它对药物的反应更为敏锐,是研究有毒物质的一种非常理想的材料。Sascha Krenek等人提出可以利用草履虫的热性能曲线间接反映气候变暖对生物的影响。
涡虫的神经系统结构和神经递质种类与哺乳类十分接近。涡虫对依赖性药物具有明显的戒断反应和剂量依赖性,成为药物成瘾机制在体实验模型,为开发新的抗依赖性药物提供了无限契机。Reddien等采用RNA干涉技术对涡虫中1065个基因进行筛查,发现很多基因与中枢神经系统再生有关。涡虫的另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是退行生长。退行生长现象引起诸多思考:涡虫如何计算自己的细胞数量?如何维持体形?各种器官如何保持功能?这些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研究兴趣。
水螅已成为躯干成形、干细胞生物学和再生研究的重要模型。华丽新小杆线虫是第一个完成全部基因组测序的多细胞生物。Andrew Z. Fire和Craig C. Mello在华丽新小杆线虫上发现了RNA干扰机制。这一发现对于机体防御病毒及寻找疾病的治疗方法极为重要,同时RNAi也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枪乌贼的星形神经元具有巨大轴突,Hodgkin and Huxley将微电极插入枪乌贼的大神经,直接测出了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差,从而提出了“钠假说”。Eric Kandel及其同事选用加利福尼亚海兔为实验对象,揭示程序性记忆的储存位点及形成机制。果蝇在20世纪生命科学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遗传学的研究、发育的基因调控研究,各类神经疾病的研究,衰老与长寿,学习记忆与某些认知行为的研究,等等都有果蝇的“身影”。随着突变体诱变、吗啉环修饰的寡核苷酸、mRNA过量表达、转基因斑马鱼、基因敲除等相关遗传操作手段的日臻完善,斑马鱼作为脊椎动物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非洲爪蟾是最早克隆的动物,开创了动物克隆的新时代。
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
将部分传统动物实验改造为设计性训练项目。如有关草履虫的实验内容,除了要求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并作图外,还安排学生分组完成草履虫的采集、分离纯化和培养任务。结合四膜虫和草履虫在科学研究中应用的介绍,引导基础较好、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利用草履虫作为试验对象开展科学研究的题目和实施方案。通过PPT讲解,筛选出有一定科学意义且可行的项目,鼓励相关学生以此作为参赛题目参与学校各类本科生的培养计划,或作为毕业论文题目展开相关实验。
三、贴近生活,面向实践,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介绍各类群分类概况时,结合动物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从食用、药用、观赏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介绍我国特有、珍稀动物资源现状,以及某些对人类危害较大的动物类群,让学生大致了解各类群动物的资源价值、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对生活中常见、价值较大、开发利用比较成熟的典型种类,则予以重点介绍。如养殖蚯蚓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大中型养殖场粪便上的意义,蚯蚓的饲用和药用价值以及蚯蚓粪的肥效,等等;蚂蟥的药用价值与人工养殖技术要点;河蚌育珠的主要过程和珍珠的价值;冬虫夏草的产生过程、人工培育的难点和蛹虫草的开发利用;黄粉虫、蝗虫等的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美洲大蠊、螳螂和斑蝥等昆虫独特的药用价值;主要养殖鱼类、蛙类、龟鳖类、蛇类、禽类和兽类的养殖与利用现状。实验训练项目也能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不少实验都可选择养殖对象作为实验动物,如蚯蚓、河蚌、福寿螺、圆田螺、蝗虫、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鲤鱼、泥鳅、美国青蛙、中华鳖、家鸡、家兔和小白鼠等。
四、改革教学和考核评价方法,保障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大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加之“手机”的诱惑,不少学生已成为低头一族。“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抓住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建立《动物学》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设置网络交流平台,师生互动,及时交流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形态、结构和分类是《动物学》课程的主要内容。靠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很难形象讲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任课教师集体研讨,完善《动物学》CAI课件,对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简,补充新动态、新成果和经济动物开发利用方面的知识。
2.分段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第一次上课时将教学日历交代给学生(网络平台上也进行公示),让学生清楚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和进度情况。将每次课堂教学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学相关章节;第二阶段,任课教师对主体内容进行概述,呈现知识体系,交代重点,解析难点,同时要根据教学经验对学生自学容易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第三阶段,学生提问,其他同学或教师解答;第四阶段,教师提问,学生集体或个人作答。从机考平台试题库中将各章节考核要点整理出来,编制成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和填图题等题型,在投影上展示出来,逐一提问,并对学生个人的答题情况做好平时成绩记载。
3.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建立新的考核机制。强化课程习题、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课程讨论等教学课程训练项目,将这些监测情况汇总,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建立《动物学》试题库和机考平台。在考试内容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索精神,摈弃以死记硬背为特征的考试导向。
总之,在《动物学》教学中,应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注重与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相结合,注重与日常生活实践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善良,丽,谢志浩,等.“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途径的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82-84.
[2]张志强.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与体会[J].生物学杂志,2014,(4):110-112.
[3]徐纯柱,李微,郭自荣,谢桂林.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动物学实验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57-158.
Talking about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Zoology"
WEN An-xiang,WU Jia-yun,XU Hua-ming,WANG Qin,ZHU Guang-xiang,XIE Meng,JIANG Yan-zh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an,Sichuan 625014,China)
1.1实验动物科学的概念
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是以实验动物资源研究、质量控制和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GB/T13745-1992)中,与实验动物科学有关的学科分别是“实验动物学”、“医学实验动物学”、“比较病理学”等,分别归属于动物学和基础医学等。实验动物科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基础科学,它是融合生物学、动物学、兽医学和医学等科学,并引用了其它自然科学的成就发展起来的。因此这门科学是综合性的,它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泛,不仅要以生物学、医学、药学、兽医学、畜牧学等为对象,以遗传学、育种学、病理学、生理学、营养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还要引用机械工程学、环境卫生学、建筑学等科学,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方法进行开发和研究。简言之,实验动物科学是以生物特性、饲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的科学。
1.2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概括地讲,实验动物学包括了实验动物繁育和实验动物应用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围绕实验动物种质培育和保存、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饲养繁殖与管理、质量控制、野生动物及家畜禽的实验动物化等开展有关研究,使实验动物品种、品系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最终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后者主要以各学科的研究目的为目标,研究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实验的设计、试验方法与技术、动物模型的制造、影响动物实验结果各因素的控制以及在试验中实验动物反应的观察和结果外延分析等,以保证科研教学活动中动物实验的质量。实验动物学研究范畴包括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实验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动物实验技术、实验动物福利、动物实验伦理学、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等内容。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与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制药工业、化学工业、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生物安全、生态保护等许多学科和行业结合越来越密切,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1.3实验动物科学的地位与作用
实验动物是“活的精密仪器和试剂”,是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等诸多领域的科技支撑条件,是四大科技支撑条件中最不可控的条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设备、试剂、信息已不是科学研究的制约因素,而实验动物已成为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领域影响研究课题的确立和研究成果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直接将许多领域的研究引入新的境地。近交系动物的培育为遗传学研究、育种学研究和免疫学等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手段。免疫缺陷动物的成功培育对于器官移植、组织细胞移植、肿瘤学研究、免疫学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基因工程动物使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迅速发展,生物反应器和人工改造动物成为可能,为比较医学提供了研究基础,也成为揭示生命科学本质和了解病理机制的重要途径。
1.3.1实验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进步的基石
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支撑,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生命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已经融入到许多前沿科学中,例如,利用基因工程动物进行功能基因组研究;研究新药的靶基因、靶器官、作用机理和毒性作用,通过转基因技术研制现代医药工业的生物反应器等,通过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动物模型,研究传播途径、传播规律,研究发病机制,研究预防、治疗措施,药物疫苗的创制与开发等。
1.3.2实验动物科学对于人类健康和医药学的进步起着关键性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医药学研究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尤其是与医学的进一步融合,比较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发展和崛起,实验动物科学对于生命基本规律和机理的阐明,对于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药物研发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
1.3.3普及实验动物科学知识
实验动物科技已成为保障现代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所以,普及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宣传我国实验动物科技成就,管理法制化、质量标准化、技术规范化行业特色,以及实验动物伦理、福利和替代研究进展,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感受先进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福祉。支持和促进实验动物学发展,营造和谐、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总之,实验动物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也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是科学家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2 实验动物学科特点、发展动态、发展模式
2.1实验动物学科特点
实验动物是一种遗传限定动物,是根据科学研究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人工驯养、繁殖和科学培育获得的动物。实验动物来源于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又不同于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等“实验用动物”,它既具有野生动物的共性,同时又有生物学特性明确、遗传背景清楚、表型均一、对刺激敏感性和反应性一致的特点。这些自身特点有利于仅用于少量动物就能获得精确、可靠的动物实验结果,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因而广泛用于生物学、医学及药学科研与教学。
实验动物能复制多种疾病的模型。由于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十分复杂。要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不可能完全在人身上进行,以人为实验对象在道义上和法学上往往受到种种限制。人类的疾病均可利用现代医学实验技术通过实验动物复制和模拟出相应的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用实验动物模拟人类疾病过程,观察药物及其他各种因素对生物体机能、形态及遗传学的影响,既方便、有效、可比性高,又易于管理和操作。
实验动物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它的重要性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愈来愈得到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实验动物科技发展水平在某些领域的研究中,已经成为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不断地将生命科学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同时,生命科学的发展也给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创造出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
2.2国内外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动态
2.2.1发达国家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动态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法、澳、日等国,对实物动物高度重视,均已实现实验动物生产的标准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他们有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其管理已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目前,国际实验动物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围绕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和满足科学研究对高质量的实验动物的需求两个方面。各国也相继制定了各种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与使用提出一系列规范化要求。
发达国家以美、欧、日本为代表,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在科学研究、资源建设、技术平台建设、科学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基本现状是:常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供应商品化、社会化,标准化质量管理行业化,实验动物保种和新资源开发政府资助的公益化,科学研究资助力度加大化,动物实验技术规范化。尤其在科学研究、保种育种和新资源开发方面,政府投入力度非常大,有利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2.2.2国内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动态
为加快我国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1988年,我国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在此之后陆续颁布了10条配套法规,规范了实验动物管理、许可证制度、种质中心、质量检测网络和动物福利等方面。各省、市、自治区也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已经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实验动物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体制。
为保障实验动物质量,国家资助基本建成了包括啃齿类、实验犬、兔、禽类、小型猪和实验灵长类的国家动物种子中心和种植资源基地网络。成立了国家省市两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体系。已经形成低等级小动物使用量不断减少,SPF级、基因工程动物和疾病动物模型使用量不断增加的局面。调查发现,我国实验动物生产量已达到1900万只的规模,使用量也高达1600万只,高于欧盟25国的总和――1210万只,成为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大国。国内机构从原来单一的生产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最直接地参与动物实验服务和拓展业务转向其他相关产品和业务。
2.2.3福建省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动态
我省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起步较早,在1993年就提出并实施省实验动物公共实验室建设计划。近年来,福建省科技厅先后资助建立了4个实验动物科技平台。动物实验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我省在实验动物工作在法制化管理、质量控制、资源建设和人才教育与培训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实验动物科学学科体系基本建立。
(1)实验动物管理体系现状。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科委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管理部门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按照职能分工,福建省科技厅主管全省实验动物工作,负责制定实验动物科技发展规划,印制、发放和管理实验动物许可证,以科技项目经费支持实验动物科学研究。1991年成立的福建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动管会”)由省科技厅等有关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及专家组成,省动管会主要是宏观上对实验动物科技领域依法实施科学管理的执行机构。近年来,我省强化了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调整了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成员,颁发了《福建省实验动物许可证验收细则(修订)》、印发《福建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文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2)构建了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近5年来,省科技厅采取“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激励共享、分期实施、滚动支持”的方式,累计资助1 500万元,先后建立了福建医科大学鼠类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平台、福建中医药大学兔类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平台、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科研所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和厦门大学转基因与基因敲除小鼠培育与研究共用技术服务平台。
(3)实行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及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认可证制度。实验动物许可证经审核合格由省科技厅发放认定,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认可证经培训考核合格由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放认定,“十一五”期间,累计培训学员1 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实验动物设施内环境指标检测报告由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出具(该中心于1996年通过福建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认证为省级实验动物环境检测机构)。
(4)实验动物设施建设和资源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6月,全省饲育、使用实验动物的单位近50家,其中有34家取得实验动物许可证,生产使用实验动物达10余个品种品系,2011年动物的使用量约12万只,生产量约4万只,其中实验大小鼠用量占85%。全省共有实验动物设施12000m2,通过许可证评审并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屏障系统以上级别实验动物设施6000m2。其中,福建中医药大学清洁级及SPF级动物实验设施达2100m2;福建医科大学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实验动物设施3000多m2,特别是正在施工的1200m2的GLP实验大楼,将为我省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创造了条件;福州总医院1800m2和厦门大学6000m2的实验动物中心大楼已经建成。近期拟提交验收。这些都将为我省实验动物的科研及实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建立福建实验动物信息网。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了福建实验动物信息网,实现全省实验动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并通过与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福建科技信息网和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系统的链接,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实验动物信息网调研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宝贵的资料,可为用户提供信息浏览、产品搜索和信息等服务,信息量包括政策法规、国家标准、许可证专栏、学习园地、知识之窗等12个栏目,现有信息已达20000余条。
(6)充分发挥实验动物学会的作用。我省于1993年成立省级实验动物学会,业务主管部门为福建省科协。实验动物学会作为一个群众性的团体组织,充分发挥学会的专家团队作用,解决了我省专门从事实验动物科学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极大地发挥学会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7)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我省实验动物科学获国家、省级科研项目(课题)12项,科研经费700万元,发表SCI论文10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和厦门大学联合创立的“福建省转基因与基因敲除小鼠培育与研究共用技术服务平台”继之前在省内率先成功完成了多个转基因小鼠品系的创建之后,最近又成功构建了福建省首例基因敲除小鼠,该项目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2.3国内外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模式
2.3.1发达国家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的实验动物在市场经济制约下,已经成为专业化商品,并形成了实验动物产业,这一产业以实验动物的生产供应为主体,同时也包括相关产品如饲料、垫料、笼具、仪器设备及工程设施的商品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这种在市场竞争下所形成的商品化生产供应和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模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也是我们发展实验动物科技可以借鉴的模式之一。
在美国,生物科学课题投资的40%涉及实验动物,而60%的生物学科研课题需要实验动物,国家卫生署每年用于实验动物的经费是4亿美元,全美有1300个有关实验动物科技工作的生产与研究单位。美国NIH实验动物资源中心和杰克逊实验室,是世界上最大的遗传保种和遗传研究中心,仅NIH实验动物资源中心就维持着250种近交系大小鼠。创立于40年代的美国查理士河公司的产品约占美国实验动物市场60%的份额,欧洲市场80%的份额。该公司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从一间车库开始,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在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独资和合资的分公司。
欧洲国家已建立全国性的、现代化的实验动物中心、研究中心及辅助用品的生产公司。而在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和法国实验动物中心在70年代相继关闭,德国实验动物中心在经过严格审查后才得以保留。在欧洲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机构的发展方向没能针对实验动物自身学科发展要求运转,偏离了对实验动物学科自身的研究,同时也偏离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已经不再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
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有计划地在各个国立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现代化的动物实验设施,并且很快实现实验动物的商品化、标准化。2000年5月建成的日本熊本大学动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保存有已育成的与人类疾病相近似的病理动物模型417种。在实验动物的生产、培育方面,日本在国际上占有明显优势。全国专门生产实验动物的公司有50多个,大小鼠每年使用数为1560万只,但40%的实验动物仍需要从美国进口。
2.3.2国内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模式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大约有3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每年生产实验动物达1900万只,大小鼠品系50多个,其中SPF级动物产量占年产量的5%~8%,并逐年增加,在数量上基本满足科研需要。已经建立了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网络。各省市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并建立适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已形成了地区性生产基地,开始向生产规模化、供应社会化方向发展。
(1)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实验动物科技平台建设速度很快,已逐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国家层面为加快实验动物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提升我国实验动物整体水平,建立实验动物平台为全社会提供资源和技术服务支撑,初步建成的实验动物平台包括实验动物信息平台、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平台、实验动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共享平台、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灵长类GLP动物实验平台和比较医学技术共享平台。按照国家建立技术服务平台的要求,全国已有17个省(市、区)从本地实际需求出发立项建设实验动物平台,突出为本地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突出为本地科技活动的中下游提供支撑,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
(2)中外合资模式。上海西普尔一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10月,系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与英国B&K环球有限公司合资的国内首家生产高质量实验动物的企业。主要从事大小鼠、犬、兔、猕猴等实验动物的繁育生产及全价颗粒饲料的生产,并向社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该公司每年向社会提供大小鼠达30万只和部分兔、犬、猴等标准化实验动物,并向国外出口,为探索中外合资模式发展我国实验动物产业积累了经验。
2.3.3福建省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模式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颁布后,福建省科技厅于1 990年提出并实施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承担全省实验动物生产供应、检测和培训的发展模式,以期实现到2000年四大实验动物重点实验室联手建成能承担风险,有一定社会和经济效益、自负盈亏、全方位开放,全省性实验动物生产、供应、科研一体化的企业集团。该发展模式预期目标未能实现,但仍为我省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为落实福建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规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福建省科技厅采用“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激励共享、分期实施、滚动支持”的管理方式,先后扶持建立了鼠类、兔类、非人灵长类和转基因与基因敲除小鼠培育与研究共用四个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法律地位确立、政策法规确定和管理办法制定三个要素的有机组合,推动资源整合,促进实验动物生产、使用和研究、开发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法规制定、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财政的资金扶持和培育。
3 福建省实验动物学科发展趋势预测
3.1实验动物的管理走向法制化
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制化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按照《许可法》的要求,完善实验动物的法制化才能为在我省范围内实施实验动物管理行政许可提供法律支撑,这是加强生物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实验动物的法制化可以有效促进实验动物产业化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3.2实验动物种质资源扩大和质量提高
我国自1997年开始,在实验动物种子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设立了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和分中心,已经初步建立了种子网络体系。用于科研的实验动物种类,从啮齿类、兔、犬到实验非人灵长类动物不断扩大。实验动物使用总量下降,高质量实验动物使用量增加,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增加,用于科研方面的啮齿类普及清洁级,部分实验室将使用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
3.3实验动物福利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3R理论已被愈来愈多的科学家所接受,并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推动生命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索能够达到相同目的或获得相同结果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是今后我省实验动物工作的发展趋势。
3.4实验动物标准化建设
实验动物标准化建设是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重点,质量管理是实验动物管理的核心。我国通过立法,实施实验动物的许可证制度和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提高了实验动物的质量,保证了人员安全,也保护了动物福利,推动了实验动物学科的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生命科学发展,实验动物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健全等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存在,迫切需要加以系统研究和完善。
4 福建省实验动物学科面临的挑战
21世纪,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生命科学、医药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当前我省实验动物体系存在品种资源短缺、创新能力不足、政策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保障体系薄弱、共享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4.1实验动物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
我省常用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单一,规模偏小,有时需要从外省引进,实验动物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
4.2实验动物标准化管理存在漏洞
实验动物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个别单位存在有法不依、有标准不遵守现象。实验动物福利伦理认识程度低,缺乏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规范和机制。
4.3实验动物及其相关产品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低
符合质量要求的常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供应不足,缺少政府的扶持和资助,难以保持,更不能形成产业化局面。
4.4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匮乏
具有一定实验动物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是保证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质量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虽我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逐年增加,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缺乏专业系统教育,省内符合第一任职要求的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有必要集中省内优势技术力量和资源,建立健全系统而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5 福建省实验动物科技面临的机遇
5.1时代机遇
随着比较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发展和崛起,作为生命科学、医学研究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的实验动物科学,对于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药物研发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发达国家大型实验动物资源匮乏、动物实验成本高、动物保护主义运动影响以及动物福利和伦理学的要求,动物实验特别是大型实验动物临床前研究呈现出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显著趋势,为我国承接国际医药动物实验业务带来了机遇。
5.2政策机遇
目前,科技部正在努力打造科研基础平台,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以满足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宗旨,加强我国实验材料资源的收集、抢救、整理、整合、保存,根据实验材料的描述标准和规范,实现实验材料的数据化,建立E平台,实现实验材料资源的信息共享和实物共享。我国科技规划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建立以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为核心、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实验动物种质资源网络平台。在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实验动物品种(系)与类型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实验动物种质资源共享。这无疑是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5.3产业机遇
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发达国家,人口、健康和医药卫生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其产业规模和产值迅猛增长。我国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都将生物技术列入重点支持领域。而医药、生物技术日新月异,对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福建省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思路和目标
6.1发展思路
以提高我省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实验动物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加大实验动物科研及质量监控力度,完善法制建设,努力培育我省实验动物产业,走出既符合国情,又有福建特色的实验动物科技发展道路,为我省生命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6.2发展目标
(1)到2015年,建立能生产并满足全省大动物和常用清洁级以上实验大小鼠需求量的供应体系。合格实验动物生产量达10万只,其中清洁级以上实验大小鼠8万只,普通级实验兔1万只,实验用猴和实验比格犬3000只。建成能满足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的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实验动物保种、繁殖、生产、供应与使用的标准化和社会化,为我省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保障。
(2)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的快速诊断技术及其应急系统基本建立;基本形成实验动物检测、自检和抽检相结合的质量检测体系。
(3)实验动物科研水平显著提高。闽台实验动物科技创新暨转基因培育与研究技术服务合作基地的建立,转基因培育与研究共用技术、保种与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15年底,基因工程小鼠达300种,开展转基因大鼠或转基因猪等转基因大动物的创建与研发;福建黄兔人工种群的生物净化暨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
7 福建省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
7.1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体系的完善
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争取在2013年将《福建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项目,“十二五”期间完成省政府立法并实施;同时完善和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并实施。
法制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充实和调整福建省实验动物专家组,真正发挥专家组在我省开展实验动物发展研究、为我省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作用。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在现有的福建实验动物信息网页上增加实验动物学会活动窗口,加强实验动物信息网后台管理建立实验动物信息网的专业信息平台,加大实验动物科技宣传力度,使社会各方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实施应急反应体系。为控制实验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及其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建立和完善与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制定和重大实验动物疫病控制应急预案,形成全省性的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应急体系,保证和促进实验动物持续健康发展。
7.2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力度
在科技计划立项、成果管理活动中加强有关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条件的审核,强化监督管理,切实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或未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进行的科学实验、检定,其实验、检定结果无效,科研项目不予以立项。
加大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实验动物质量抽查和报告制度。全面推行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严禁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不合格的动物进入流通渠道。
加强本省行政区域内实验动物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建议设立实验动物质量监督员、实验动物信用管理、实验动物质量通报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7.3健全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
7.3.1规范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管理。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必须进一步规范质检工作,加强实验动物监测与管理,严格执行许可证制度,开展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新项目、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
7.3.2全面实施实验动物国家新标准。为保证对新版标准的贯彻实施,应开展实验动物国家新标准宣贯会,全新解读新版国家标准内容和标准编制中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确定,推动实验动物质量的提高及动物实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以满足实验与科研工作的需要。
7.3.3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我省缺乏掌握实验动物科技管理技术的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必须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技能,建立技术力量雄厚、人才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为我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7.4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7.4.1建立闽台实验动物科技创新暨转基因培育与研究技术服务合作基地。随着海峡两岸整体经济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提升,生物技术领域和产业领域等也将逐步提出对转基因/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动物的需求。所以,开展转基因培育与研究共用技术、保种与生产,供应生命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特种实验动物、以满足实验动物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
7.4.2建立开放系统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基地。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省内对大动物实验的需求将逐年增加,所以,开展大动物(犬、猪、羊)动物实验技术服务、动物实验技术培训、实验动物共享数据库、实验动物设备设施共享、大动物调剂供应,以满足省内动物实验所需的大动物(犬、猪、羊)逐年上升的需求。
7.4.3建立福建实验动物科普、伦理和远程教育基地。通过该基地建设,提高实验动物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维护动物福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同时向公众开放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举办讲座和提供咨询。
7.4.4建立实验兔繁育及福建黄兔实验动物化研究技术服务基地。在省内使用量较大的单位建立生产常用实验兔基地,承担我省实验兔的生产、供应和满足福州市区实验兔调剂服务及周边实验兔的需求,以解决目前全省所使用的实验兔不达标的问题。同时,开展福建黄兔人工种群的生物净化暨实验动物化研究及应用,提升福建实验动物科技水平。
7.4.5加强常用动物和饲料的生产供应。充分利用鼠类技术服务平台现有条件和人才优势,在其生产清洁级实验大小鼠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年产超5万只清洁级以上实验大小鼠的生产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5万只以上规模的实验兔繁殖基地。依托有条件的单位建立标准化实验动物饲料的生产车间,年产各类实验动物饲料500吨,以满足科研、生产及部分教学工作的需要。
7.5实验动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7.5.1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国家科技基础数据平台为基础,开发福建实验动物专家数据库、相关联企事业单位数据库、实验动物品种品系资源数据库,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实验动物管理、科研、生产、使用或经营管理集成性网络服务平台,提供远程、互动、及时、高效的网络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开展查新、咨询、策划、信息、实验动物及其相关产品推介、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7.5.2实验动物、饲料供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市场调研系统,对实验动物进行分类市场调查,定期向相关服务群体提供行情报告;建立网络性的共性市场开发平台,接受供需双方的委托,对服务群体及服务需求进行市场调查分析,组织实验动物及其相关产品的供需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协调解决实验动物来源和供应问题,合理引导和培育实验动物市场。
7.5.3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远程培训和上岗考试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将提供最优秀的实验动物科技培训资源,该平台只要有因特网的地方就可以接受培训和考试,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同时结合从业人员水平层次的不同,提供个性化学习和课程答疑服务。该平台根据福建实验动物科学管理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管理实际,主要用于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和上岗资格认证考试,到2015年底,使我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
8 福建省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战略对策
8.1加强法制化管理
贯彻国家有关实验动物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福建省实验动物科技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在省科技、教育、农业、医药卫生等行业坚决按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的要求,在科研立项、成果评价、、新药研究、行业验收与认证工作及安全性评价等工作中逐步实行实验动物一票否决制。
8.2加强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现有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和规范实验动物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实验动物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为从事实验动物的管理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尤其是对单位法人或主管领导进行必要的实验动物法规和基本知识培训,促进科学管理。
8.3加大投资力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我省每年用于实验动物生产、新品种的培育及动物模型的研究经费十分有限,制约了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应开辟资金渠道,通过地方匹配投资、争取国家财政经费和吸收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实验动物的投入强度,逐步形成实验动物多元化投入格局。建议设立实验动物专项发展基金,纳入省级科技计划,以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为实验动物科研和实验动物学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8.4在省科技计划项目中报指南中增加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内容
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动物研究水平,加强和完善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平台的功能,推进我省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将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内容列入省社会发展科技项目支持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和省基金项目资助范围。
8.5建立确保平台良性运行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平台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平台建设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采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方法。日常运行经费应通过开展各类创新服务和承担企业、政府委托的科技项目,以及当地政府支持和企业资助等途获得,通过平台良好的服务和管理,来获得平台自我发展的资金保障。
8.6重视学会的工作,支持学会开展工作
省实验动物学会是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人才集中的地方,学会要积极努力,将省内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家组织起来,开展多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实验动物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还应加强彼此之间联系与协作,使实验动物事业更好地为生命科学研究服务。
8.7加强闽台间的学术交流,追踪国际发展趋势
通过近年的努力,我省的实验动物工作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从而为我省开展闽台间实验动物科技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我省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现有资源的优势,吸引更多的项目,包括高科技项目到我省进行实施,以利于追踪国际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