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育观

时间:2022-03-15 04:1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育观

第1篇

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即大语文教育观,其指导思想是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

1、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

2、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

3、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

4、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技校;技艺道一体;语文教学;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30-02

近年来,由于广州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升级步伐加快,市场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市技工教育界适时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的人才成长逻辑规律,探索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技艺道”一体的成才模式。

所谓“技艺道”一体的成才模式,顾名思义分为技、艺、道三个方面,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技,是技能技术的系统活动;艺,表现在具备高技能的同时,能对艺术进行优化创造;道,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境界提升。“技艺道”一体的人才,即高技能、高素质、高境界的人才,关注技能人才成长的各个方面,本身在运行中呈现出全面性、发展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结合技校语文教师的岗位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技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应更新教学观念,走“技艺道”一体的道路,即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和谐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高境界的一流技工,构建带有全面性、发展性和差异性的技校语文新型职业素质教育观,在技校语文学科领域内彰显职业特色。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教学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各项技能的要求也在快速变化。这就要求技能人才应具有灵活性,富于创造性思维,不仅能解决限定的问题,而且能在未知的领域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换言之,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需体现全面适应能力,而知识能力都是通过学习锻炼而得到的。作为基础性、人文性、创新性兼具的语文学科,势必要站在技工教育改革的前沿,树立面向技工教育的新型职业素质教育观,即从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入手,使语文教学与各专业教学全面融合,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学习其专业能力发展的助推器,形成提升全方位适应能力的肥沃土壤,给语文教学画上浓重的专业色彩、披上鲜明的职业盛装。

以汽车销售专业的语文教学为例,可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融合专业的实践岗位群,精心策划出仿真度高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训练学习。如,在营销环境中,如何拟写销售计划,如何运用交谈技巧和销售技巧成功抓住顾客的消费心理,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面对顾客既专业,又刁难的提问时,如何保持文明的职场礼仪与良好的职业素养等。根据这些因素模拟真实的交际环境,实践学生拟定的汽车销售计划、销售技巧和销售服务。通过将教学内容与专业内容相融合,仿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不仅掌握了职业技能,也锻炼了自身的职业素养,给学生提供一个“准上岗”的实践培训和就业创业前的综合演练大舞台,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积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在教学中依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岗位要求进行求职面试训练。如汽车营销员、机械维修工、电气维修工、车床铣床工等,向学生传达有关企业发展中最新的动态信息,分析模拟现场中学生求职的各种现象,提出相应的求职策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好求职技巧。另外,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学生的文明礼仪、不良行为习惯、笨拙的表达方式等进行纠正,用“岗位导向”指引学生了解不同岗位都有“细节决定成败”、“团结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将职业素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在实践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为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铺就一条快速的成才之路,切实做到语文教学专业化、职业化。

设计层次递升的职业能力任务

从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而言,它是个体通过持续不断地个人修养来全面提升自己,使自己一步步成长起来,并开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通过有效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某项技艺水平,使自己成为专家层次的学者。

而“技艺道”一体的成才模式按照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五个阶段来区分自己的职业角色。其发展过程需要一个又一个层次递升的职业任务来实现提升。

承载着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的目标,技校语文课必须紧扣专业和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建立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块要因专业、岗位而异,循序渐进地培养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以适应自己的职业角色。如编写语文学科教材,就可依据不同专业、不同培养层次而进行编写,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即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即为适应相关专业学生学习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拓展模块,即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等三个部分构成。

基础模块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一般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如口语交际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置职业训练任务。第一步,做好心理辅导,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二步,职业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语音标准、语速适中、用词规范、仪态大方、体态自然、克服自身一些小毛病,完成给定的训练任务。第三步,职业情境训练,如求职、促销、竞选、联系事宜等等,让学生在训练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注重与他人配合,学会用良好的职业素养去对待困难,从而更好地完成层次递升的职业训练任务。通过训练使学生从一开始的初学者提升为有职业素养的高级初学者,最后变成有综合应用能力者。

职业模块的培养目标是测重专业化职业化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职场中一些常用的口语交际、公文写作等专业能力。例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社交语言训练,除了提高听问、听辨、听测能力外,还要结合职业活动中所需的职业技能,如接听电话的礼仪,商洽业务的礼仪等,安排模拟训练,使学生以专业角色的身份学习职场口语交际中的一般技巧与交际礼仪,培养其相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达到能熟练运用职业能力去解决职场中的常见问题,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能力者。

拓展模块的培养目标是挖掘学生身上的一些潜在因素,通过各种多元化形式的语文学习,使学生在“乐学”中逐渐形成专家型的学者。如加强开发课外辅导的新阵地,采用广播、网络等宣传手段,开展职场故事会、职业人辩论会、诗歌创作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读书征文比赛、演讲、辩论比赛、模拟招聘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体验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和职业化,使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专家型的独特技能。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可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中,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时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进行弹性处理,灵活“拆卸”或“组装”每个模块。通过多重目标体系的设计,确保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逐渐具备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为升华个人的职业角色提供有利的支撑,真正成为“技艺道”一体的技能型人才。

强化语文的职业素质教育

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从智力、性格、气质到就读的专业,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方向和目标都存在差异。而语文教材极具鲜明的主观性、多视角性,使语文教学的开发空间和改革能量具有无限可能性。据此,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要,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教学突破口,重视差异化的学生个体,采取“一文多教”、“文同教异”、“各取所需”的教学策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技校语文教学的职业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诸如通知、信函、市场调查报告等职业人员必备的文书写作,可采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紧扣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岗位需要,为学生安排优质化的职业任务,关注学生在完成职业任务过程中体现出的功能性能力、过程性能力、整体化设计能力方面的差异化水平,如有的学生会写不会说,有的学生会说不会写,有的学生会搜索信息不会统筹归纳,有的学生会实施任务不会计划决策等等,依据如上所述差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突破学生从“简单的口语交际”,到“复杂的文书写作”,从“简单的搜索归纳”,到“复杂的决策实施”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差异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一些经典名篇,延续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学的德育感化功能、人文浸润功能、美学熏陶功能等特有的学科优势,辅以当代最新的教学观念与策略,如职场演讲、行业辩论、项目规划等教学策略,强化优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拓宽学生独立思考的可能性发展空间,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训练,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根深才能叶茂,“根”是“技艺道”一体成才模式,“叶”是职业素质教育,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技艺道”一体成才模式的培养,才能绽放绚烂的职业之花。技校语文教学应以“技艺道”一体的成才模式为本位,注重全面性、发展性和差异性的技能训练;坚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本,以语文能力为重,立足现状,把握形势,把职业化素质教育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与其他专业学科全面配合,促进语文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的整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技艺道”一体的高技能、高素质、高境界的一流技工人才。

参考文献:

[1]崔仁泉,黄远飞.广州模式

——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探索[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2]白晔.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3(8).

第3篇

一、多种角度求积累

1.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交际内容。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所以我要让学生回到言语的发源地,在不同的地点练习不同的交际内容。如校内的教室、操场、教师办公室、各职能科室、校长办公室、医务室、食堂、洗手间等,校外的风景区、体育馆、图书馆、电影院、广场、商场、社区、街道等,都蕴含丰富的交际内容。比如,在操场可开发的交际素材:邀请同学玩游戏、为比赛出谋划策、学做裁判……在图书馆给自己办张图书证、学会借书和还书等等。

2.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话语方式。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第三学段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因此,我引导学生们明白:在生活中,需要看交际对象的情况很多,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情绪等因素都影响到交际的质量,会带来不同的交际结果。比如“表达新年祝福”这一素材,我又将其细化为了“根据年龄表达新年祝福”、“根据身份表达新年祝福”、 “根据职业表达新年祝福”……这样的分类使口语交际素材开发的视野更加开阔。

3.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交际策略。由于学生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所以教师必须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开放性口语交际素材,并鼓励不同的交际策略。比如学生在校常有忘带学习用品的现象,为此我设计了“美术课,我忘带卡纸和剪刀了,怎么办?”的交际素材。学生有不同的选择,有的找同学――同班的或其他班的,有的找老师――自己的美术老师甚至其他老师,目的都是为了拿(借)到卡纸剪刀或得到老师谅解。学生不同,交际难度不同,应对方式也各不相同,表达当然也就不同了。

4.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任务设计。学生喜爱活动,活动也最能锻炼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从活动中提炼口语交际素材,省时又省力。非自主性活动,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或学校,如参观游览等,我设计了讲解和提问,学生要会讲会问会互动;再如跳蚤市场,我让学生充当卖家和买家,学生要会卖会买会协商。自主性活动,是由学生自行组织策划的活动,口语交际素材更加丰富。如组织中队主题会:讨论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活动准备工作的协调和交流、主持主题会、主持互动环节、主题发言、邀请校外辅导员、设备道具的借用归还等等,提升了口语交际实践的效果。

二、由浅入深重运用

有了丰富的素材,如何使它们发挥最大的效能呢?我认为口语交际的训练要由浅入深。

1.杜绝虚假。虚假表现为缺乏交互性。表面上看是学生缺乏应对能力,究其原因,是交际素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缺乏交际的内在驱动力。口语交际应围绕“交际”来构建,以真实的交际为依托,让学生走进生活,学生才能真正学会交际,口语才能真正得到训练。

2.避免简单。为什么避免简单,因为生活并不简单。在学生眼里,口语交际却并不难,这源自于他们对口语交际课的感受和对口语交际概念的肤浅认识。“学会请教”仅仅就是“请帮我一个忙!”,“小小新闻会”就是自己说同学听。这样的口语交际不需要去学。口语交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还有很多情况这样简单的应对是不起作用的,交际的目的更多的是交流思想,传递感情。

3.追求创新。课程标准要求高年级学生“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老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口语交际教学不就是创新教育的沃土吗?不仅如此,追求创新还能非常巧妙地激发高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触发交际动机。比如,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哦!”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王晓敏的话含蓄温和,比直白的批评或劝说高明多了。

4.鼓励挑战。口语交际中的“碰壁”,可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挑战中培养意志品质和学习交际策略。比如课本中的口语交际素材“劝说”,要求学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话说得没错,但走进生活的劝说就没那么容易了。比如劝说爸爸戒烟,爸爸戒了吗?劝说同学别给人起绰号,成功了吗?不过素材的挑战性却非常有价值,它让学生知道口语交际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交际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中,让我们更加有智慧,更加会生活。

第4篇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是为实现高职语文学科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而运用的途径、方式与手段的总和,是高职语文教育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效率的高低。

一、选择和运用高职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因素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语文教育方法的选择受教育观、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制约。

(一)教师教育观的影响

高职语文教育观是对高职语文教育本质、目标与任务等根本性问题的看法。高职语文教育观认为,高职语文教育是学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态,教授有关知识,训练有关技能,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教育的活动。这决定了该课程既是一门通识课程,又是一门专业文化课程,也为正确的教育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可能。因此,能否选择和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正是来源于这种教育观。

(二)现代教育理论水平的制约

结合高职语文教育实际,吸收、消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取其精华,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实践活动,可加以改造创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高职语文教育理论水平,反过来再将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教师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教学实践经验的影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高职语文教育观、科学的教育理论,是从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教师总结教育规律,经过调查分析、反复验证,掌握其精髓,才能真正为己所用,有所创新。

二、高职语文教育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应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教育整体性原则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界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各学科教育方法均应遵循教育整体性原则,为现代高职教育目的服务。

(二)学科特殊性原则

高职语文学科目的,决定了其学科特殊性。在选择运用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时,应正确认识高职语文学科语言文字训练和教化育人的双重作用,在有限的教育实践中,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因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学生语文基础、学生心理特征和专业等多方面因素不同而适当调整,既要符合学生实际,又要紧贴就业需求。

三、高职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

高职语文教育方法是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协调统一,首先应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然后才是教师施教的具体方法。

(一)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受个人兴趣、成长环境和任课教师等因素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极大的调动作用。

1.在高职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应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是人们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个人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综合大学,高职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学好语文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应该以案例教学使他们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通过模拟与高职专业相关的职场工作情境和讲授学生感兴趣的象牙塔外的社会现象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有“师爱”,学生才“爱师”,才能欣然接受教师的教学安排和任务。师生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施教的具体方法

施教方法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理论基础,为广大高职语文教师所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方法有很多种。

1.“涵泳历练,久当自得”的传统教学方法。热闹多彩的高职生活,往往使学生难以静心读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继承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阅读,让学生在大量广泛阅读积累中实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质的提升。

2.常规的语言传递信息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包括讲授法、问答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结合授课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传递语言信息,使学生较为直接地在短时间内获取系统的语文知识。

3.直接感知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图画、语言和影视作品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感知和领悟情景带来的身心愉悦。

第5篇

我在从事语文教学中,深刻地感受到语文教育确实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的基础”。如今,语文教育改革已进入“森林之旅”的腹地,愈发彰显其蓬勃的生命力。

一、语文教育具有追求教育本真的高尚性

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从诞生之时起就承担了教书育人的高尚使命。从语文教育的特性来看,人文性凸显了对生命的关怀,工具性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可见,语文教育的底色是为人的教育,从古至今具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济世情怀,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始关怀。只有站在人这个角度,才能把语文教育做成有生命的教育事业。语文教育是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为起点,又是把其生命作为终点的具有终始思想的生命教育观,从对师生双方生命体的呵护上看,语文教育不是一个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一个完整的互惠过程,展现出教育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重生命价值的关怀。所以,语文教育是一种关怀人的生命教育,体现教育本真的高尚性。

二、语文教育具有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性

首先,以课堂为切入口进行语文课改的升级与转型,借助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教学发展中实现课程改革的“空中加油”。语文云课堂应运而生,它是以人机的深度融合的方式来开启语文教育的智慧之门,是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联动课堂,在教学中追求理想状态。叶澜曾经说,智慧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育是一项需要智慧的事业,这种智慧包括教室的智能与师生的智慧,其中,无论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它始终脱离不了“人”。语文智慧课堂的智慧本体是人的智慧,主体是师生的思想借助云平台交融的智慧。语文教育的智慧不是只体现在云课堂上,云课堂只是语文教育链条的一条显性环节,是展现教育教学智慧的一个窗口,从整个语文教育的链条上看,这种智慧从纵向上分课前、课上与课后,横向上又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也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智慧阶段,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在一个孤立的学习场所运行,而是一个比以往更紧密的纵横交错的网状教育结构。语文云课堂只是这个网状结构上的一个节点——目前看是中心节点,但将来是一个去中心的过程节点。因为,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方向。其次,语文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是止于语文教育的研究探索,而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加以解决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所说:“互联网对主流教育的改变,既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面对“数字一代”学生的诉求,语文教育把信息技术置于云课堂的框架内,激发了语文教育的旺盛生命力,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云课堂将成为新常态,语文教育将进一步迈向信息化。

三、语文教育具有立足于求实的创造性

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就是创新。语文教育正是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发展中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并逐渐成长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语文教育在发展中爆发了两次蝶变:一是20世纪初叶圣陶提出的“工具性”推动了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二是20世纪末素质教育倡导的“人文性”对“工具性”进行了完善。前者强调“工具性”: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让受教育者掌握这一工具的特点,即授人以“渔”,是对生命的双重属性的完整认知,那么“人文性”则是以哲学的高度对教育思考后的一种突破,体现了语文教育对生命本身的无限关怀——不仅关注人本身,也关注人存在的生态圈,以关注整个生态圈中的生命视野与情怀来关注教育中的人,此时的语文教育,再次吹响创新的集结号,发展成为一种现代智慧教育,或谓之“大语文教育观”。创新不是目的,育人才是根本。语文教育秉持着内在的教育目的,对自我进行真刀真枪的革命,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革命,对教法和学法进行革命,对教材和课程进行革命……正是以这种革命的方式追问语文教育的本真,用心描绘着语文教育的春天,从而完成了自我的飞跃,实现了对语文教育本质的一种理性的回归。

作者:张丽佩 单位:长春市实验中学

第6篇

一、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分析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在国家制定的《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对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应积极促进教学的改革,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由当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变。素质教育是指以人和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和主体精神,以培养人的健全的个性为基本特征,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的教育模式,换句话说,素质教育就是重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将其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活动,“对人的培养”是其根本属性,而素质教育是专门针对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缺陷提出的,是新世纪里中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及最终归宿。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学科,在义务教育的推行过程中,小学语文教育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语文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在于既要发展本国的语言,又须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学习知识以及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陶冶个人情操。

语文教育的各个要素与培养人的素质间联系密切,以基础教育的角度分析,社会需要的人才品格素质的决定因素之一便是语文素质,语文是一门最为基础的工具学科,其中含有丰富的知识和情感陶冶的方法。需要明确的是,小学语文具有的特点包括了基础性、社会性、知识性、综合性,全面正确地掌握理解语文教育的特点性质,是教好语文课程,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

国家提出素质教育,能够充分端正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思想,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和学校干部的全面建设,也保证了学校区域性教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因此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东风下,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将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进行深化推进。

二、深化推进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改革

(一)强化基础教育阶段“大语文”教学观,建立素质教育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施行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重新树立合理的教学思想。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需建立起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教师观以及教育观念,坚持贯彻“教与学的始终统一”,在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做人处事以及学习生活的正确方法,通过对不同学生个性的充分了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帮助学生获得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大语文”教育观念。

“大语文”的教育观是指充分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进行以课外练笔或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听广播、收看科教节目等,举行不同校园、不同学科的以中文为基本工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大语文”教育观的目的就在于打破以往将语文纯粹的课堂教学与语文整体教学对等的观念,重新建构一个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及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为辅助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大语文”教育教学观,可以灵活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实现素质教育。

(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结构是以语文的课堂教学为主体,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外活动能够使小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和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快速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读听写的技能,促进学生思想的进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合理恰当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不固定的,是丰富多样的,通常有讲故事、辩论、朗诵、办黑板报、手抄报等比赛以及读书笔记、作文、书法的优秀作品的展览参观等活动,举行这些活动时要体现它的创造性、新颖性以及趣味性、实践性、自主性。

语文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参加活动时的指导示范作用,耐心向学生教授学习的方法,并大胆让学生自主参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诗歌朗诵的过程中,可让学生进行比赛,无论是全文还是片段的朗诵,都应给学生提出吐字清晰、读准字音、把握阅读节奏及语调、带感情朗诵等要求,教师做好示范作用,这样多举行类似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领悟课文中的表达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综合型人才

素质教育就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是以社会全面发展需要为目标的。它以人的发展规律构建教育体系,通过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在人格和身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并着眼于培养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并具有健康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而打下基础的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必须是科学的教育,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处于快乐活泼而又自由发展之中。二是实行民主、开放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也把焦点指向素质教育。本文试从实施素质教育下改革语文教学策略,培养综合型人才展开论述。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树立文道统一的语文观和大语文教育观,培养现代化人才。

素质教育思想,简单地讲,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思想。它的基本含义是:让每一个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实践和动手能力及个性等方面都得到主动的、健康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它确实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面向全体不等于面向多数,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主动发展不等于放任自流。文道统一的语文观,是语文教学必须树立的一个重要观念。它的基本含义是: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得到和谐的统一。语文教学的过程主要是一个语文训练的过程,但语文训练绝不是脱离思想内容的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一个内容与形式辩证运动的过程,是语言和思想相统一、语言和情感和谐交融的过程。听和读的训练,实际上是在训练学生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可见在语文训练中,内容和形式、语言和思想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二者统一,相得益彰;二者分离,两败俱伤。

大语文教育观,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的一个重要观念。大语文教育观的基本含义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不能把发展语言的工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除课堂教学外,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外活动,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以语言为工具的各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看电视听广播等,都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体,又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发展学生的语言。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要改变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这个新的体系要求加强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联系,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

二、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应该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加强语文教学同各科教学、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创造良好的语文环境,变语文教学为开放、鲜活的教学。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些方面,是因为目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课堂教学的一统天下,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基本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我们并没有要削弱课堂教学的意思,恰恰相反,不管把课外阅读及其他课外活动强调到何种程度,都丝毫不能动摇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要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必须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近二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大范围来看,陈旧低效的课堂教学尚普遍存在,为此必须构建一个可以在大范围内推广的高效的课堂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教学目标上,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课程以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清楚什么叫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内涵既指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知识,更指语文课程中无处不在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相互渗透、水融的。毫无疑问,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最主要的载体形式应该是语言文字,它们融合在语文课程之中,渗透在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毋庸置疑,人文精神是学生人文素养的灵魂。人文知识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化知识。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自身生存、生活及其发展的意义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就是对真、善、美的执著不懈的追求。真善美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就在语文教材中。

因此,语文课不应只是整天做题目,或者搜肠刮肚写几篇文章,而是应该到绚丽多姿的大自然中探索,去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探索,去清纯的自我心灵中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学生人文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人文精神自我培育的过程,就是学生人文素养自我积淀的过程。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重点、难点、疑点。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启发诱导的基本要求是:要把教的过程变为一个导的过程,要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指导下,学生自我探索、自己发现的过程,而不要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

语文课最容易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语文课最忌讳面面俱到。因此,教学语文课,一般没必要逐段地分析,更不应该逐句逐句地讲解,只要抓住重点、难点、疑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并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必要的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就可以了,在教学设计上,要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

第8篇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能使其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手段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非常难以改变这种现状,而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上看,必须改变人才培养与教育方式,才可确保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育模式需进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 实践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若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他们的发展。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它属于基础教育,语文教育在其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学习语文,小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文字的魅力,学习到新境界、新思想。不过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若未及时解决,便会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门已经对小学教育进行了相应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新要求,不过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上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落后

我国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育模式的创新,尽管新课程改革中已经对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新理念也逐渐被推广,不过小学语文教育受传统教育影响太深,传统教学理念未被打破,教育过程中遵循以往的教育理念,注重理a论教学,且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

(二)教学模式落后

在小学课堂中,大部分语文教育均以老师讲解为主,并未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作为听众,整个语文课堂显得没有活力,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手段落后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并没有得到合理应用,部分学校未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教学手段落后,无法实现语文教育的创新。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均具备阶段性特征,教育内容不同,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改革后,虽然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与以往相较的确取得了较大变化。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进行创新,便于培养学生能力。

(一)明确教育目标

日后的语文教育必须坚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的原则,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基础目标,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通过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良好的文化理念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健全人格。例如在语文老师让学生练字时,首先可以向学生讲述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利用故事感染学生,让学生沉醉于书法的世界中,这种熏陶会逐渐感染学生,让他们领域到书法的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练字的兴趣,练习写字实际上也是一种审美意识的培养,避免出血机械书写的现象。另外,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老师需对学生进行指导,不过老师的分析并不等同于学生实践,学生要通过自身实践,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可通过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小学教育若要创新,老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创新意识。例如老师在讲述《亡羊补牢》一刻时,可提前准备多张图片,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有利于让学生对这个故事有进一步了解。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有相关规定,小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创造能力,使他们的潜能被激发,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自身能力。通过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启发学生,让他们的思维不受局限,可有效培养他们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创新教育内容

通过创新教育内容,可确保小学语文教育课堂的顺利进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小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老师不能将语文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而是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对于课外知识也有所了解。例如当学生学习杜甫所创作的一首古诗时,老师可以对知识进行扩展,将杜甫所写的有名的诗句与学生分享,并讲述杜甫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有更深刻了解,培养他们古诗词欣赏能力。老师在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并创新教育内容,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样他们能够迅速融入课堂中,有利于使其知识面得到扩展,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四)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工具不能仅局限于黑板、粉笔上,要想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系统知识,必须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它能够实现图文并茂,并且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为学生播放动画,向他们呈现更多教学资料,节约课堂时间。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育课堂现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教育手段、教学模式需经过不断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教育质量大大提升。本文首先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探讨了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具体方法,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等措施,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宏祥.新时期小学语文教改创新实践探析[J].神州,2013(10):154-155.

[2]陈桂梅.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J].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2012(03):41+43.

第9篇

摘 要:本文介绍了古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历史返观,包括汉代、魏晋南北朝、宋元、明代等时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历史返观;语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在教育上主要是传播儒家文化、弘扬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兼有释、道等的文化价值观),这些无不是对儒家文化观的体现和融通。我国古代文化是儒释道并举、海纳百川的文化,其间道家一直在和儒家的融通中起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使得我国古代的文化在儒家经世致用的价值观下保持着超然物外的气度,保持着文化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提升,他们强调“行不言之教”,强调潜移默化的文化对人的影响。

1、汉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汉代教育崇尚儒术,对后代的语文教育影响甚大,“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经学的附庸,认为学语文只是治经的手段”,“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重视教师的讲解”。由于重视经学,就形成了对先秦书面语言的高度重视,为经学的进一步传播奠定了基础,也奠定了以经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长久占据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主阵地的基础;由于重视识字与写字,逐渐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基础的“小学”,这为进一步巩固经学和强化我国古代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视教师的讲解,保证了传统的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但这些也为后世的语文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影响,比如,造成了在教育内容上书面语言和历代口头交际语言的长期断裂(这一局面直到五四才得以纠正);教育方式上的食古不化,缺乏创新,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经学文化的垄断和新文化的举步维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三苍》、《急救篇》等蒙学教材,为后世的语文教育开辟了蒙学之路。

2、魏晋南北朝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混乱,官学时断时续,教育时兴时废,但语文教育却有不小的成就:家学盛行,父子传授,形成了古代教育史上的家学传统,如王羲之一家的书法教育,这一传统深刻影响着当时的语文教育,也为后世开辟了一条家学的传统;清谈玄学,为避言论得祸,这一时期清谈玄学风气大盛,虽使当时的语文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远离了时代的需要,但对时人的语言训练却起到积极的作用;蒙学兴起,其主要内容是识字写字,出现了以《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它们成为我国古代基础教育和文化渗透的有效工具;佛教大兴,在传播佛家经典时,为使大众听得懂,采用了当时的比较口语化的讲解方式,对一般群众进行了基本的语言教育,虽主观上起到了麻痹大众思想的作用,但在客观上对大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佛家文化和汉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汉民族文化价值观里融进了新鲜的血液;文学作品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编写的《昭明文选》为代表,这时期人们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当时人已经能够把文学与经学、史学、玄学分开,这种认识反映在《文选》的编撰上,就是经书不选,子书不选、说话的记录不选、史书一般不选,只选其中有文学价值的{论序述”18,再加上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等文论的出现,文学作品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在语文教育上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它不仅开启了我国语文教育文选型教材的先河,还重视文章的艺术成就,使得文学作品独立出来,是一种新的语文教育观的确立,对以后的语文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官话”教学和“双语学习”得到重视,这一时期是一个民族文化(包括异域文化如佛教等)大融合、大发展的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权的迭次更替,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交流,南朝兴起了“官话”教学,北朝兴起了“双语” 学习,在满际需要的同时,各种文化也得以传播和交流,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传播与交融的黄金时期,中华民族文化海纳百川的特性得以张扬,文化内涵得以丰厚,奠定了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融通各民族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多元向心文化的文化品性,这种文化品性为隋唐的大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3、宋元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宋元时期,宋代政治的封闭性导致了汉文化在哲学和文化思想上追求道德思想的完美、明心净性精神提升的理学思想,语文教育思想也随着“理学”(“新”儒学)产生和发展而演变。宋代的理学家大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教育名师辈出,唐宋家中宋代的六大家不仅继续发展着韩柳古文运动,还以他们的文学业绩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育;民族文化的交融继续发展,特别是元代文化,以汉文化和的蒙族文化交融为核心,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文化进一步交融。虽然这一时期的科举考试逐渐失去了隋唐时的文化活力,但在考试之外,为了满足民间的交往,在交际上民间语文朝着实用化发展,元曲的繁荣就是适应这一需要,其代表成果是关汉卿等人的创作不仅成为语文教育的典型内容,更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流传物。宋元时期,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等人的书法、绘画异彩纷呈,流派众多,成就斐然,作为文化因素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在语文教育上值得提倡的还有以“三”、“百”、“千”为代表的蒙养教育和修身教育,其主旨还是通过这些教育实现“教化天下”的文化价值观。

4、明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明代是一个旧传统教育思想逐渐僵化、新思想萌芽的时期。一方面,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科举考试必须以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范本,强调“代圣人立言”,封建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至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敕命翰林学士胡广等编撰《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作为钦定语文教学内容来传播正统儒家思想19;另一方面,明中后期在我国历史上被史家认为是不同程度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的已经渗透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具有近代的启蒙思想,如当时被视为异端邪说的思想家李贽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只可惜这种思想的亮光,由于本为游牧民族的满族入主中原而没能发扬光大,清朝建立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没有继续发展,封建道统得以继续维系,科举考试继续僵化;民族文化的融合逐步走向,汉、满、蒙、藏还有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这无疑也促进了语言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思想上,黄宗羲等人提倡办学校要崇尚实学精神,“不是为了空学儒家经典,而要有用于天下”20;民间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四大古典小说为标志的民间文学创作渐入佳境;种种态势无疑是对当时社会主流的文化观、教育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拨。明清以来,西方文化在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呈现出一种优势的地位,西学东渐,中国传统的教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以后,中华文化第一次面临着强势的西方文化而涤荡、迷失、自省,语文教育从思想到形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直至开始并逐渐完成了一种凤凰涅似的文化变革――从文言文走向白话文。

5、结束语

以人文化成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在我国古代Z文教育中一直是隐藏并立在教化明线后面的暗线,以口头语言、器物上的刻画标记、书面语言等为主要媒体的文化潜移默化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语文教育同呼吸共命运。文化传播在内容上的丰厚性、形式上的多样性给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不少借鉴,特别是在文化育人、人文化成方面的极大成功无疑是今天处于价值多元化社会的语文教育应该努力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第10篇

摘要: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可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甚至以后的工作。所以语文教学是基础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可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甚至以后的工作。所以语文教学是基础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质。

一、良好的师德是做好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前提

思想品德是每个人立足社会,工作和生活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教师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特殊性在于不仅要教导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人格。初中教师培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在长身体和道德心理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还均未定性,可塑性极大。他们不仅具备接受能力强,思想敏捷,善于模仿的特点,同时还由于他们知识和生活阅历浅,缺乏经验,分辨是非能力差,易于冲动,因此他们个性心理品质和道德观念的形成也很容易受到周围的社会风气和人物道德面貌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社会风气和高尚的英模人物形象往往会培养他们对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而不良的社会风气及道德败坏者也很容易将他们引入歧途。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为人师表,是学生最受关注的人物,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引路人,其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名优秀教师,其人格魅力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崇拜感,进而使学生努力去模仿,去学习,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从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就讴歌他的启蒙老师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师长,他之所以能够健康地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受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也受益于她对教学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爱心。由此可见,良好的师德是做好一名合格语文教师的必须具备的首要前提。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众所周知,教师已经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

因此,教师应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首先要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其次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其三要有较高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进入角色;其四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要有面对困难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其五要能主动适应和改善新环境,熟练地进行角色转换。

三、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是成为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关键

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师最应注重的问题不仅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更是要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同样是教授一节课,同是一个内容,而方式方法不同,其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善于启发性提的问题,引导学生,那么学生就乐于思考,乐于回答,对其学习新的知识就会产生一种促进作用,课堂上也就气氛热烈;反之,如果教师只是空洞的灌输讲解,其实是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缺乏兴趣,容易疲惫,注意力极易转移,根本谈不上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现今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时尚。在本人的教学经历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使用丰富生动、风趣幽默的方式,借助语言、数字、故事之趣,借趣传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乐此不疲”,毕竟“喜新”是人之常情嘛。因此,在授课前备课时,我总喜欢迎合学生的心理,设计一个新颖的开场白,导入新课,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自行辨析,揣摩文章表现的意境,使学生感受母语文字的美。针对一些重点词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激发学生思维,作出判断,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分组探讨,对学生理解不了或认识模糊的课题,给予启迪,尽可能地为学生们制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培育他们的自信心理。结果显示,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为自己学会了知识感到喜悦,更为自己掌握了学习的有效方法而乐趣无穷。

四、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把学校语文教育系统与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系统有机统一起来。

大语文教育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是素质教育观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子系。这种大语文教育观使语文素质教育寻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突破口,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外化和体现,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较为具体化的渠道。

为了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其轴心地位,我们必须树立牢固的大语文教育观,增大教学容量和信息量,加强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和谐统一。

第11篇

一年级下册《长歌行》一课的教学,教师在与学生谈到如何珍惜时间时结合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的欣赏,让学生从平白浅显的语言文字里感悟到时间的脚步是何等的匆匆,欣赏到语言文字对一去不复返的时间的描写之贴切,从而感受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三年级上册《我想》一课的教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诗歌这种体裁的文学特性,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想象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浓缩,结合欣赏了本诗的原作及俞平伯、顾城两位诗人所写的《我想》,让学生明白诗歌中想象的事物与作者不同的心境、情绪、背景、经历等等有关,而非胡思乱想;并学会怎样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是其思想的精髓。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指出:要“经常留心自己的语 言,经常观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对 语言的敏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养成非常留心别人的用词造句的习惯。在张孝纯先生提及的三个课堂里,课堂上和课本里的语文学习的这“第一课堂”处于轴心地位,另外两个则是它的拓展和延伸。可见,教师要能够以课堂为轴心,把课堂变成一个思想交汇,思维活泼,师生共同探讨语言文学规律的天地,使学生通过对课本里的语言文学的感受体验进而回归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语言文字的广泛运用,这种大语文教育观的树立无疑在培养学生语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教师抓住文本的关键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是要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那么,教师如果树立了大语文教育观,则会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引发读者感悟的因素。而教材的感悟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辐射到与之相关的文学领域,学生的感悟便会如约而至。

二、有助于学生臣服于语文的魅力,构建更具广泛空间的教学流程

我们主张教师在拓展课堂,开放教学上下功夫,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积累认知经验,为课堂参与缩短认知差距;也有利于学生展示“埋藏在内心深处最富足的才华”,因为课堂外陌生的领域能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蕴藏在心底的美好情感等等都挖掘出来。那么在开放型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渠道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课本内的文学作品固然是精华,但如果仅把学生的眼光锁定在此同样会令学生感到贫匮而乏味,如果能将课内外的文学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会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领略到语言文学的无穷魅力,迈向更为广阔的感悟空间。这样,就为课堂教学构建了更具广泛空间的教学流程,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提高语感教学的效率。

三、有助于教师营造感悟的空间,学生形成浑厚的积淀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如果教师基于大语文教育观的出发点,敢于尝试将语文课内外的文学作品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那么学生首先在认知层面上所接受的信息要丰富得多,自然而然,感悟的空间也就要大得多。教师的敢于尝试实质上也就是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学生从教师的引领中得到感悟,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感悟,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悟,在反复训练中学习感悟,学会用语言表达感悟。由于教师树立了大语文教育观,课堂上传递语言文字信息的渠道多了,体验语文学习的天地广阔了,语言文学功底浑厚了,学生更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这样,过去那种较为单调的纯语文课堂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感分析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语感分析,就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而不是作语言表面特征 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什么句式,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那么这个概念正好符合小学生语感培养的目的。教师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思想指导下,通常会更多地采取以下几种途径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抓住关键词。不作任何语 言表面特征的分析,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自然而然地感悟出文字所描写的画面。

2、细细吟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细 细吟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把握了文章的 开头,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同样,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

3、揣摩、了解作者的心境。让学生通过留意文本的不同 语言形式来领悟到话语的语境意义,了解作者隐含的心理感受。

4、把握作品中事件的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了解来明白作者是要启发我们去想些什么呢?

此外,还有诸如辩析词语的感彩的;揣摩语序的变异和超常搭配的;分析语言的空白处(包括 休止、省略、残缺等)的隐含意义的等等语感分析训练,教师长期坚持通过这些途径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自然会养成非常留心别人用词造句的习惯,对提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

五、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化的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独特语感的形成

第12篇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一、指导思想:

如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的思想与理念为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面对教育改革的思潮,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积极投身到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本学期,我教研组以王坛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按照教科室统一部署,主要围绕“实践新课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主题,开展扎实的教研工作。

二、工作重点:

1、

学习《新课程标准》,主要围绕学校“实践新课程”的主题开展活动。活动以课堂渗透新课程的理念为重点,对新课程的学习是全面的,是全方位的,力求在整体上转变教师原有的观念。

在学习新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变革自身的课堂教学,使新课程的学习落到实处。具体在课堂上实践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把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而且“我会学”。

教学教育中,特别是在课堂这一主要阵地中,重新审视教材,注意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

2、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重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间接为直接,学生通过活动会发现一些问题,并进一步寻求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语言交际、理解分析、相互协作等能力得到强化。语文教学必须走大语文教育观的道路,这才能使教育改革的路子越来越宽。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必须打破单一的封闭的教学形式,努力做到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文为依据,教书育人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3、认真组织好二级教研活动。今年的二级教研活动,在形式上有所变化,采用“集体备课—一人执教—课后评议”的形式开展,目的是让组内的每一个教师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真正的提高自己专研教材,组织教学的能力,同时利用大家的智慧,力争使课堂教学最优化。

三、研究目标:

1、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教材中新的内容,与《新课程标准》建立起紧密的关系,提高教师的认识。

2、通过实践新课程,使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成教师的内在观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积累经验。

四、

活动方式:

1、新课程理论的实践,以教师自身的课堂为阵地,逐步改革课堂教学的理念,并以集体交流、“三级教研”活动为窗口,在备课——上课——反思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