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四年级科学教学

四年级科学教学

时间:2022-08-08 08:03: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年级科学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四年级科学教学

第1篇

通过四年级上册的科学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两个班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逼迫老师调整课时;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期改进措施: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3、加强每单元课堂作业与课后观察、调查作业的检查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主要内容特点及设计思路《科学》四年级下册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

《电》单元包括用电安全事项、点亮我的小灯泡、简单电路、做个电路检测器、导体和绝缘体、做个小开关、推测4接头和6接头接线盒的电路连接方法、电池和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等十分丰富的有关电的内容。

《新的生命》单元以观察油菜花为引子,展开了花的专题观察,从对花的构造的研究过渡到对果实和种子的研究,又从植物的繁殖方式延伸到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

《食物》单元突破了学科的界限,紧紧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观察生和熟的食物、变质的食物,讨论储存食物的方法、获取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等活动,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以食物为主题展开研究。

《岩石和矿物》单元则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对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和描述作为基础活动,采取分类、猜测和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教材总的特点仍是以活动为主线,以结构为连接,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材的外线是活动,内线则是追求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2、本册教材在设计思路上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大单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持续一个月的主题学习中学习兴趣不断得到激发,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学习活动能够向着更多、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获得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活动之间的结构联系,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以问题推动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二)、更加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本册教材在这两方面就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本册教材是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的,所有的活动都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充分遵循了儿童认识发展的顺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一、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老师和学生同时遵守)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2、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平时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星级评定。

二、教学进度安排

周课题单元

1宣传考核评价方案(1课时)电

2《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我的小灯泡》

3《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电路出故障了》

4《导体和绝缘体》《我来做个小开关》

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单元练习

6《我们选择了什么》《油菜花开了》新的生命

7《各种各样的花》《花、果实和种子》

8《豌豆荚里的豌豆》《把种子撒播到远处》

9《萌发的种子》《动物的卵》单元练习

周课题单元

10《一天的食物》《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食物

11《吃什么和还吃什么》《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2《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单元练习

13《各种各样的岩石》《进一步观察岩石》岩石和矿物

14《岩石的组成》《怎样观察、描述矿物》

15《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岩石、矿物和我们》单元练习新晨

16考核评价资料整理、考核评价资料整理、总复习阶段

第2篇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动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第3篇

下面是我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课前准备: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书面作业,多种方式交替进行,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阶段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第4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问题;对策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相当关键,不过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殊时期,他们通常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过缺乏学习主动性、注意力更是难以长时间的集中。为此,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需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带领学生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为课堂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

首先,预习态度,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也认识到课前预习是对课堂学习有所帮助的,不过由于缺乏自律并没有将预习落到实处,态度不够积极,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更是直接忽略,有的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后续预习质量。其次,预习方法,小学四年级学生受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的影响,虽然他们的求知欲较强,但是在预习语文课文时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如果再缺乏教师的明确指导,学生的预习方法可能存在问题或曲折,导致预习效果一般反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再次,预习习惯,在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中习惯较为重要,只有学生将课前预习当作一种自然的学习习惯,才能够真正发挥预习的作用。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不少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二、解决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1.明确课前预习目标,指明学生预习方向。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想有效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明确课前预习目标,为学生指明预习方向,只要有了目标他们预习起来才会更加积极、高效和有计划。预习目标作为学生预习的努力方向,教师在设置预习任务时需给予重点关注,这样他们能够依据预习目标知道自己的具体预习任务。为此,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可将预习目标以电子屏或小黑板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可要求他们把预习目标写在新课课文上。而且教师可利用分小点的方式清晰明了的展示预习目标,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预习。

比如,在《牧场之国》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这样设置预习目标:自主学习和认识本课中的8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课文中的新词;通顺流利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加字、不缺少字、不将句子读破;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领悟本文在写景方面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如此,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目标明确、努力方向清晰,将会有针对性的认真阅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中运用拟人、比喻等生动形象的描法,知道自己需要完成哪些预习任务,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预习动力和热情,为了能够在课堂上有良好表现,将会认真仔细的做好预习工作、实现预习目标。

2.合理设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预习是对新知识的提前熟悉和学习,建立初步认知,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解决预习问题可从合理布置预习内容着手,设置的预习内容应贴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合理即为预习目标不能过高或过低,内容不能过多或过少。如果预习目标过低或过少,学生不需要特别努力就能够轻松完成影响进步;过高的话他们通过努力难以实现,极易丧失自信和预习积极性;预习内容过多会让学生感到负担过大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将会应付了事翻转影响预习效果。只有预习内容合理,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依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这样设置预习内容:认识课文中的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尝试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述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初步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任务图片和生平资料。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人差异,教师在设置预习内容时应区别对待,对于基础较差可适当降低预习要求,以理解课文为主;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可认真探究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原理,恰当的提高预习要求。预习内容与学生能力相匹配,才能够帮助他们不断树立自信,并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环节,教师需正确认识到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可采用明确预习目标、合理设置预习内容等对策,全面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华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起点――语文预习[J].新课程学习(上),2013,07:37-39.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简便计算不仅是数学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字感觉的重要途径。尽管在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也接触过简单的简便计算,但是四年级的简便计算才是重要的奠定基础阶段。目前在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的改进空间,需要根据教学现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

一、四年级简便计算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为了强化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目前在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教学中,多采用“题海战术”,使学生通过大量简单重复的机械性运算,使学生头脑中产生简便计算的“思维定式”。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过量简单的数字重复运算,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未免有些枯燥,使学生认为简便计算就是“反复找那几个数”,产生了抵触情绪,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其次,只强调阶段性的高强度练习,而不去归纳总结,使学生难以摸索出简便计算的规律,而且应用基础不扎实。再次,形成的“思维定式”使学生只找有利于简便计算的数字而不去看运算符号,如面对125×8÷125×8这道题,部分学生会根据简便计算的定式将此题这样做125×8÷125×8=(125×8)÷(125×8)=1000÷1000=1。即使是题做对了,但是对于做题时运用到的运算定律往往回答不出。最后,部分教师在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教方式僵化,忽略了根据学生数感差别而因材施教。

二、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简便计算的应用策略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比大量的单纯数字的计算或者在内容上学生不易理解的应用题的简便计算,不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容易加深学生对简便计算的理解。如,用某企业采购某两种商品的例子不如用学生买文具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比如班级给6名学习进步学生买奖品,每人奖励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6.8元,一个笔记本3.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多数学生很自然地要先算出每个人能得到多少奖励,用(6.8+3.2)×6=60(元)来计算,也会有学生6.8×6+3.2×6这样计算,然后通过两种计算方式的对比,得出第一种计算方式计算快速且不易出错的结论。同时涉及学生日常购买的学习用品,给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对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习惯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出题引导与重方法归纳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简便计算的好处,教师在平时出题时要注意多设计一些利于简便计算的题型,使学生明白通过简便计算可以把繁杂的数值计算通过等值变型,转变为简单的计算。同时要定期进行总结归纳,归纳哪些数可以凑成10、100、1000…简便计算要作为一种终身的计算习惯去内化,使简便计算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习惯。但是这种习惯需要平时的积累,这要求我们教师多设置简便计算的情景,将利于简便计算的题型贯穿于整个四年级数学教学的始终。

3.关注性质教学和负面效应

只有适当地训练简便计算,学生大多可以不同程度地掌握,但学生往往对用的什么方法和这种方法怎么得来的说不清楚,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所以要求我们提高学生对简便计算的应用能力,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运用的方法,使学生对简便计算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4.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在简便计算教学中,有的教师过于强调基础的扎实,要求学生计算过程“一步不落”,偏离了简便计算的教学目的。在学生中有些学生的数感很强,往往看到了算式后直接通过心算很快就说出了结果,对于这样的学生,没有必要再要求他们一步步地进行拆分与拼凑,这样不仅使他们厌烦而且长期下去会钝化他们的数感;而对于数感很差的学生,在教学中要有耐心,在他们对简便计算不能完全理解和熟练应用的时候,可以先采用四则运算分步计算,使这些学生从主观上放弃对原有方法的固执,肯于接受简便计算的学习。

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在四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积极引导,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到教学实践之中去,使学生熟练掌握简便计算的诀窍,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6篇

关键词:品德课; 课程体系; “纵横交织”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52-001

一、研读课程标准,领悟设计思路,宏观把握重叠

有教师反映:《品德与生活》二年下册第4课《我会打电话看电视》讲述的是打电话、看电视的内容,而《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8课《媒体连着你和我》、第11课《怎样和他联系》中又分别谈到了看电视、打电话的内容。同一内容在不同年段反复出现,这不是重复撞车了吗?又如《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9课《他们需要关爱》和《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2课《想想他们的难处》讲的都是关爱残疾人的内容。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不少,那么如何看待这些教学内容的重叠呢?让我们到课程标准中去寻找答案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其中“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就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原来不同年级教学内容的重叠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特意安排的。我们任课教师应该研读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联系课文所在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领悟每一课的设计意图,针对不同年段的相同教学内容,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想。如上文中提到的《我会打电话看电视》所在的单元是“学做文明人”,这一课中涉及的打电话的有关内容侧重让学生了解打电话的常识,打电话时会使用文明用语。再来看看四年级的《怎样和他联系》中打电话的有关要求:在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通信联系。两者相比较,后者的要求显然更高,这恰恰体现了课标中“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

二、纵观全套教材,明确设计体系,理清重叠层次

明确了课程设置重叠内容的意义后,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交叉的内容,做到螺旋上升呢?

首先,要纵观全套教材,对教材的体系作一个全面梳理,从自己任课的年级出发,先通读本年级的全部教学内容,再纵向联系六册教材,明确其他哪个年级曾讲过这方面的内容,或是哪个年级还要讲这方面的内容,分别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程度。

做好了这样的功课,在具体教学中还要避免两个误区:

误区一:“蜻蜓点水”。有的老师认为反正后面的年段还要教的,把教材上的内容当成看图说话,就教材而教,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春节和圣诞》(六年级)一课时,认为春节的有关知识在四年级的《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已经学习过,就根据教材上原有的内容,简单地罗列了春节的“吃腊八粥,”“守岁”等传统习俗,作为本课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殊不知,在《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仅仅介绍了春节的来历,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怎样和长辈拜年等内容,在《春节和圣诞》一课中应该让学生对“春节”的整个过程有个整体认识,并能够把春节的主要习俗和西方圣诞节的习俗作比较,认识到春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发展也在逐步和现代生活接轨。若像前文提到的那位教师那样设计教学内容,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

误区二:“掘地三尺”。与“蜻蜓点水”相反,有的老师生怕学生吃不饱,把教学内容挖掘得太深,拓展得太广,把原本应该以后学的内容一股脑儿倾授给学生,反而适得其反。如一位二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我会打电话,看电视》一课,讲到不做“小电视迷”这一内容时,设计了让学生调查周围同学每周平均看电视多长时间,主要看何类电视节目等情况,并补充介绍了“沙发里的土豆”(对过度看电视者的一种称呼)、“电视病”等内容。这样的设计要求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显然是过高了,学生无法完全消化。如果放在四年级的《媒体连着你和我》中运用倒是很不错的,完全符合这课“让学生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媒体”的主题。

由此,教师只有全面把握全套教材层次体系,理清教学内容的重叠关系,才能做到张弛有度,进行有效教学。

三、关注学生生活,加强横向联系,突破重叠难关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开始品德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忽视他们原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当做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加以讲解,加以灌输。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其与课程具体内容的联系,找到其中的重叠之处。使得学生面对学习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例如教学《我掉了一颗牙》时,教师必须认识到: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多多少少对刷牙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了,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刷牙技巧。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在学生的原有经验基础上构建本课教学内容,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纠正不太正确的刷牙姿势,习惯,教授给更科学的刷牙方法。

第7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问题教学

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更是衡量教学有效教学活动成效的“标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在智力发展、解题能力、思维水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这就导致全体学生学习效能不能实现“齐头并进”的局面。可见,学生学习效能出现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必然事实。当前,新课程标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有所渗透,“不同学习个体在各自学习基础上都能获得锻炼和发展的时机”,已成为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内容。而分层教学策略就是抓住学生个体学习差异性特征,结合教学目标内容,利用层次教学策略,实施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实现“人人获得进步和发展”的教学目标。可见,分层教学策略已成为避免学生学习效能“两极分化”现象的“妙药”。本人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会,就问题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凸显数学问题难易性,搭建全体学生探究解析有效平台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点内涵及其教学目标内容的具体体现和有效载体,同一数学知识内容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展现,能够是同一内容呈现出难易不等的数学问题。反思传统数学问题教学活动,教师授课的对象是“部分学生”,实施的是“精英式”教学,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效能发展和进步出现不平衡现象。而分层教学策略倡导的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活动,将“整体进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师要利用数学问题在解答上的难以特点,在问题设置时,结合不同学生类型学习实际,依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要求,设计出具有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为各类学生分析、解答问题提供实践和锻炼时机。

如在问题课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将目光面向全体学生,抓住学生解答能力上差异特性,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有的放矢的设置“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9厘米,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比这个长方形周长少13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小丁、小冬和小方的平均年龄是12岁,小冬、小方和小英的平均年龄是10岁,小丁比小英大多少岁?”、“小丁骑自行车,小冬步行,两人同时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小丁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在距乙地2400米处与迎面而来的小冬相遇。已知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有多少米?”具有难易性、梯度性的数学问题案例,引导不同类型学生开展“一对一”的数学问题分析、解答活动使每一个学生主体特性和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展现的有效时机。

二、彰显问题解答过程性,教会全体学生解析问题方法精髓

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不断实践、不断探究、不断发展和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其根本条件和重要环节。教师就可以抓住数学问题解答的过程性特点,将解题时机留给每个学生,特别是中下等类型的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参与到问题解答的过程,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解答活动,使各个学生都能在解题中掌握方法要诀,深刻理解和领会类型问题解答的“关键点”和“落脚点”,为全体学生掌握科学实用的探究方法提供方法支撑。

问题: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_____

________。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上述问题是有关“三步计算题”的数学问题案例,教师在该问题案例教学过程中,将观察分析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设置了问答式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好带差”的方式,依次向学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提出“这道题要求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些条件?缺少什么条件?”、“如果把上题的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该怎样解答?”等启示性数学语言,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问题的解答分析活动,使学生将问题分析的过程变为“理清解题思路,找寻解题方法”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解答时可以采用的解题方法,有效促进和提升学生解答类型问题的能力水平。

三、发挥问题辨析针对性,培树全体学生问题解答良好素养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展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但由于小学生还处在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在分析问题过程中不能全面、客观、科学和具体地进行认识和剖析,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纠正,易出现不良解题习惯。这就要求,小学生数学教师在问题课教学中,要将发挥学生能动反思和辨析的内在特性,将“反思辨析”作为促进整个学生能力素养提升的“重要法宝”,设置矛盾性问题过程,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客观、细致的对问题解答过程进行辨析和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实现全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树立。

问题:同学们浇树,二年级浇了23棵,四年级浇的棵数是二年级的2倍,六年级浇的比二年级和四年级浇的总数还多18棵,六年级一共浇了多少棵?

第8篇

关键词:作业设计; 作业类别; 评价方法;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73-001

作业设计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效、适量的英语作业既能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一、三四年级常见的作业设计误区

1.重书写,轻口语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将小学一~五年级英语划分两级。其中一二年级为一级,三四五年级为二级。一级的学习要求在听、说、读三方面中所占比重较大;二级的学习要求在一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写话的难度。老师们为了能够夯实学生写话的基础,必然在作业的安排上更加倾向笔试作业。长此以往,不但学生在潜意识里会忽视口语的重要性,而且也会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退化。

2.一刀切,齐步走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外部英语学习环境等因素导致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状况存在差异。因此,“一刀切”的作业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反而会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和加剧。

3.题量多,趣味少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面临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难度增加,题海战术使还处于小学中年级段的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学习缺乏动力。

二、提升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1.内在因素

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制于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机制。三四年级的学生更加关注对自我的认可,并且他们逐步积累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2.外在因素

2.1外在引导。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自主习惯培养的过程。这需要一段时期的积淀才能发挥作用。就英语学科而言,应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

2.2科学的学习策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励学生不断去挑战,这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1.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原则

优质的作业设计应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们的学业成就。

1.1差异性。作业的设计应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需求,尽量避免“一刀切,齐步走”的现象。比如,在上海牛津英语3AModule4 Unit1Insects的第一课时的作业设计中,将作业划分为三个层面,其中基础性作业是抄写本课的重要单词和句型,听读课文。第二层面的作业则是根据提示完成作文。如果班级里有些学生的学习需求远远大于基础性作业,那么可以附加完成第二层面的作业。考虑到有些学生已经具有超前学习的能力,那么可以将第二层面的作业升级为自由创作。对于此类拓展性的作业应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在反馈中捕捉学生生成的资源。

1.2合作性。当学生进入中年级段时,学生们常常羞于表达,不敢开口。因此,合作性的英语作业一方面保障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信独立的素质。

1.3趣味性。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倡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考虑到三四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更加成熟。那么作业设计可以深化一下:在搜集著名影视动物的名称后挑选你最喜欢的卡通动物进行描述。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能提升学生的会话能力。

2.师生互动,多元评价的原则

作业的评价是学生和老师对作业质量问题的沟通方式。小学英语评价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

2.1基于“自主性”的评价考量。对于三四年级学生而言,作业评价更加需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学段学生一方面可塑性较强;另一方面,此时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家长和老师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去独立完成作业。那么,则应设计一套基于“自主性的评价考量标准。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学生作业自评表(如下)。通过学生的自评,使老师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状态,并从预习、书写和口语这三方面来引导学生自我提升。而学生通过自评,也能客观地了解到自身学生的状态,并加以完善。

(备注:请用 表达预习、书写、口语三方面作业的状

态,并用简短的语句表达你此次完成作业的感受。)

2.2多样的评价活动。三四年级的学生有着较强的荣誉感,他们乐于合作和竞争。根据此年龄特点和学生们的实际作业情况来设计多样的评价方式。比如,实行小组评价方式。所评价的对象以小组为单位,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再如,实行学生间互评的方式。但考虑到三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选择合适的互评作业项目。

2.3教师客观正面的作业评价。传统的教师作业评价只是单纯的分数或者等第,因此其所产生的作业也是较为局限的。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这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尽量对学生作业做出正面和客观的评价。当然,这并不是一味地去表扬学生。面对学生作业的亮点应做好批注并用简单的符号或者单词来给予肯定。同样,当发现学生的不当之处时,也可以做简单的批注并尽量做出正确示范。另外,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也不同,适当的激励性的评语也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评语应照顾到亮点和缺点两方面。而评价的语气应具有期待性和赏识性。

总之,在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并设计有效的作业方案,减负增效,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多样的作业设计下增强听说读写能力,拓展思维,体验挑战性的任务,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

第9篇

一、科学教学器材的开发,人尽其“材”

我们分析,科学课教学器材问题的困扰及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相关部门还未开发科学课教学器材;学校没有配备教学器材或配备不足;虽配备了科学教具、学具,解决了一部分教学器材问题,但像动植物类教学器料和一些时效性很强的教学器材,仍需科学老师自己解决。

有许多老师在苦叫:“准备材料太困难”“许多材料找不到”“太浪费时间了”……那是因为没有未雨绸缪。等到要上课了,你才发现什么材料也没有,再千方百计去寻找,那当然就困难喽!怎么办呢?

开具“材料药方(清单)”。下表就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材料清单:

有了这份清单,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开始积累上课需要的材料了。当然,前提条件是科学老师必须要在学期初就能熟悉教材,如果能做到“熟读”教材的话,我相信你积累的材料一定会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完备,更有实效。

二、科学教学器材的利用,“材”尽所用

科学教师一方面想借助器材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又顾虑于时间、精力和课堂的掌控。对于兼职教师而言,更是矛盾重重。教师对科学教学价值观的不同认识也影响着科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在注重对科学教学器材的开发积累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学器材的资源共享,追求教学器材更科学、合理、高效地服务于科学教学。

(一)“一材”多用:挖掘一种材料的多种用途。

实验器材分为计量仪器、通用仪器、专用仪器、模型、标本、挂图、玻璃仪器、药品等,教师在选择器材准备给实验时,一定要注重挖掘每类器材的特点,特别是拓宽其使用项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每种器材的使用率,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

例如:对于玻璃仪器中水槽的使用,我校科学教研组共挖掘出其四种不同类型的科学实验作用:

1.进行有关液体实验,如:探究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三年级《液体一单元》等。

2.饲养动物的载体实验,如:养蚕。四年级《蚕》一单元等。

3.种植实验。如:种一种植物。三年级《植物的一生》等。

4.空气的有关实验,如:蜡烛的燃烧。四年级《空气一单元》等。

(二)“小材”大用: 挖掘器材本身特点。

在生活中发现:有些材料很容易获得,例如:各种饮料的瓶子;而有些就显得不易取得。能不能让容易取得的那些材料发挥最大的功效呢?这样一来,我们准备的材料不是可以更单一一些吗?经过尝试,还是有可能的。例如:简单的矿泉水、饮料瓶子可以做些什么呢?(下图)

A当容器:

可以当装水的杯子(减掉左边部分)

当物体沉浮实验的水槽(大点的瓶子)

当放置其他科学材料的盒子(实验盒)

当制作生态瓶中的鱼缸(最大的,像金龙油的瓶子那样的)

……

B做屏障:可以透过瓶子观察蚂蚁、蜗牛等;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第10篇

Abstract: The physical health of students is one of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the targe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all schools, so expounding physical health of the regional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ing issues described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he college have very important meaning and role. The author did simple research on some problems between them.

关键词: 西安高校;学生体质;教改;研究分析

Key words: university in Xi'an;students' physique;educational reform;research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07-01

作者简介:张谨(1981-),男,陕西汉中人,硕士,讲师,西安工业大学体育系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0 引言

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目前困扰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也是很多学校衡量体育教师教育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尺,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等方面的努力和改善都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教师都会及时的根据自己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来及时的调整教学计划,旨在为最终学生的素质提高而努力,所以笔者就目前西安高校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及针对学生素质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做出的教改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 西安高校学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从目前西安高校的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来看,我们大体上发现,在目前西安高校普遍采取的身高、体重、坐位体前驱、肺活量、50米、800/1000米五项身体素质测试中,按照学生的年级划分来看,五项身体素质都存在一二年级学生较三四年级学生测试结果更好的现象,其中身高、体重更趋于合理大约占到被调查学生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坐位体前驱符合上述表象的大约占到三分之二左右,肺活量约占百分之四十,50米和800/1000米的测试中,基本上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测试结果较三四年级学生成绩要好,在五项测试中,肺活量此现象比重是最低的,笔者认为可能和肺活量的测试技巧掌握程度有关。从整个测试结果来看,男生测试结果和女生相比较,其良好程度要高,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现有的测试手段应用中,男生相对于女生而言身体素质要教好,低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要好,结合本次调研的结果和现有的文献资料报道,对于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相对于低年级学生相对较差的结果,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现在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都是在一二年级完成的,进入三年级之后,已经没有了体育必须课程,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经过一二年级的被迫式锻炼之后,进入三年级以后,因为没有体育课程和体育考核,所以他们很少愿意花费时间去参与体育锻炼,再加上三年级开始,很多专业课程的技能学习和学生意识到社会就业的紧张程度,所以他们过早的就开始接触社会并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来尝试社会实践,为自己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所以三四年级的学生把大把的精力都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了,这是造成三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之后,慢慢的开始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吸烟、饮酒、熬夜上网、不吃早餐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主要和大学的教育体系有很直接的关系,这些学生已经成年,但是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程度和自我控制能力却很差,往往容易受到周围不良习气的影响,沉迷于游戏和网络,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危害是很直接的,这也是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其三,伴随着学生的就业负担的增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身体健康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始终认为自己年轻,身体素质较好,所以缺乏必要的体育习惯,慢慢的就会造成自己的身体素质下降。其四,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很多学校都存在多校区运营的现象,所以很多学校都把高年级的学生安排在老校区,把低年级的学生安排在新校区,而新校区往往都比较偏僻,所以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因为周围环境的复杂性和缺乏必要的娱乐设施,所以体育活动成为很多学生娱乐的主要方式。而大多数高校的老校区都地处城市的中心地带,周围配套设施完善,所以这些学生在课余有更多的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这也是很多学生不再去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最后,观念上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加肌肉体积和力量使得相当一部分女生不愿意过多的接触体育锻炼,以免影响到自己的体型,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都在错误的左右着学生的体育思想。

2 提高学生素质的对策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所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及时的进行完善和改革,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首先是课程设置时间,笔者认为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育必修课,在进入三四年级之后,应该要求学生至少选报一门体育选修课程,这样从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时间和数量上来帮助他们完成体育锻炼。其次,根据现在各个高校都在探索性的创建体育健身俱乐部,这对于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就努力的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积极努力的以俱乐部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和锻炼,这样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才能做到四年体育锻炼不间断。其三,很多高校兴起的体育社团也是把一些体育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讨论和相互学习经验,并逐渐形成固定的作息时间和行为规范。其四,在体育考核上,可以选择学分制考核体系,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周次和科目内容进行完整的统计,使体育学分成为学生在课程教学之外必须拿到的学分,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最后,体育成绩纳入学生的评优考核也是目前各个高校开始实施的一项内容,这样就可以使更多的想在优秀学生的评比中获胜的同学必须先过了体育素质这一关,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

参考文献:

[1]张东宇.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对高校体育改革的现实意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2]邵洪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剖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第11篇

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探究的过程理解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推断――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雨的形成》这课时(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师上课开始就列举了这样一些现象:冬天早晨你在家里的窗玻璃上发现了什么(冰凌)、秋天早晨的草叶上呢、烧水时铝锅盖内侧呢?

为使学生进一步观察水蒸气遇冷结成小水珠的现象,教师指导学生做水蒸气在凉玻片上凝结成小水珠的实验,从而提出疑问:玻片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进而推断雨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想假设,然后实验论证,得出结论,联想这一原理在生产生活小的应用。

这一过程正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而巧设问题,情境正是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兴致的激素。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呢?

1 依据课题创设情景

根据课题、内容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如:《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拿山一个瘪乒乓球,说:这个瘪乒乓球能够恢复原样鼓起来吗?猜一猜。然后板书课题,让学生读课题后,问: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怎样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瘪乒乓球为什么能鼓起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说,谁能猜想一下吗,学生纷纷猜想。然后教师说,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光猜想还不行,得让实验来证明,你想试试吗?学生热情高涨地作实验。就这样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生发了跃跃欲试的兴趣。

2 依据自然、生活现象创设情景

科学是研究自然、生产生活的现象,揭示其本质、规律的。所以自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就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境。如:《水到哪里去了》(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师为了能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他们猜想、实验的积极性,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人手:同学们,一般情况下,你家把刚洗净的衣服要晾在什么地方?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发现过吗,盆里放的水,几天后少了,地面湿了,过一段时间后干了,我们洗完手不擦,过一会也干了。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猜猜看。学生立刻进入了积极探究的学习情境。

3 采用与课题内容有关的神话传说故事创设情景

有很多神话传说故事是假说人们当时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的,它可以用来渲染我们的探究学习情境。如:《雨的形成》(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师先讲祭天求雨的故事,然后问:雨真的是天神降的吗?如果是,那你今天也要当一回天神了,想当吗?一下就把学生的兴致给忽悠起来了。

4 利用多媒体剪辑相关信息创设情境

农村远程教育网和校园局域网已进入农村小学,课上播放幻灯片课件能把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情境中。如,《毛毛虫哪里去了》,教师把毛毛虫的一生生长变化情况制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直观地了解了它变化的一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愉快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愉快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愉快教学法”已经在我校小学部全面推开,它是一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技能的教育教学方法,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推行这种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是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下面就我在“愉快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设计和大家交流。

一、课堂教学设计与把握教材

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把握教材为前提。把握教材主要是把握教材内容、编者意图,把握知识生长点和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教学设计时我们应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依据。把握了教材内容、编者意图、知识生长点和教学的重点后,教师应据此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具体、全面。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而言,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心和自信心,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等,并注意将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从而得到落实。

2.抓准教学重点

课堂教学设计抓准教学重点是关键之一。教学设计时,我们要防止只关注课堂形式的热闹和板书画面的漂亮;要通过钻研教材,抓准教学的重点,并且在设计中突出重点。教师应注意一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几个,但教学重点一般只有一个。重点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重点应通过时间安排、过程设计来突出。

例如,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中,在备课中我知道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完新课后,组织学生练习时都是围绕这个重点知识进行练习的小学数学论文,课后“做一做”第2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00度,一个底角是多少度?“做一做”第3题: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斜对折,),填一填内角和的度数。练习十四第8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一个底角是30度,顶角是多少度?

二、课堂教学设计与熟悉学生

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熟悉学生为基础。熟悉学生主要是熟悉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学习方法,熟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应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注重学习策略

我们要注重怎样教,也要注重学生怎样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年龄特征和学习方法来设计教学过程,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免费论文下载。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时,采用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让前后4人为一组,每人准备长度不相同的3跟小木棍,每组的学生先自己用准备的木棍看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是个什么三角形?然后和其他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进行交流能摆成的理由,然后再反过来看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的三根木棍的长度特征,讨论交流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原因。通过生生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得到发展,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也是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这就是有效小组合作讨论带来的硕果。

又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采用了“小老师授课制”,先组织我们进行自学,自学完后自主进行练习,在练习中让8个小组的小老师巡回检查本组组员的练习情况,对计算方法没有掌握的、计算格式不正确的进行讲解,监督改正。练习完后,让着8个小老师反馈本组的练习易错点,教师归纳起来后,统一进行强调,然后再练习,加深了对易错点的认识。

2.注重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的重点一般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而教学难点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确定,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许多时候,重点即难点,但也有重点非难点,难点非重点的情况。把握教学难点可以靠钻研教材,靠教学经验的积累。但单纯的教学经验不足以找准难点,基于实践并引入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心理学知识,在实际经验和理性思辨的相互结合中分析教学对象,才能准确把握难点。把握难点是为了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策略的方法,从而突破难点。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小数的性质”,教材呈现了情境图“学生甲: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学生乙:我买1块橡皮用了0.30元。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显然,这节课的难点是探索、理解并归纳出小数的性质。怎样来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根据教材编排采用创设情境、引导观察、直观理解的方法来突破难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方式

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及时的课堂评价小学数学论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中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必要的口头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的口头赞扬、对不认真他讲的学生有效的点拨、对知识没有掌握消化的学生真情的鼓励,通过这样的评价形式,可以让提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时,在描述某一事物的具置时,我设计了“挖宝”、“捉迷藏”的练习,在练习时,让学生积极回答每个事物的具置时,我采用了小组加分的形式,回答对的给这一组加不等的分数,回答错给这一组减相应的分数,这样学生都抢着回答,效果明显。

又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是,采用了分批布置作业的形式,全班的8个小组这一节课进行比赛,全部做对时每小组加80分,做错一人倒扣10分,一节课下来得分最高的小组书面作业较少,得分较多的小组书面作业较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有是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四则运算的算理。

总之,要使学生在“愉快教学”模式下轻松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精心的进行课堂设计是落实这种模式的基本途径,只有科学合理的课堂设计才能上出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