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

时间:2022-03-24 10:25: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价值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价值管理

第1篇

系统思维理论的泰斗Russell Ackoff认为,一名成功组织的经理人员不能仅仅只顾自己部门的功能和目标,还要超越部门的界限去了解其他部门的运作,以及自己的活动是如何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的。

Ackoff最初是学习建筑学的,后来他将建筑学的原则应用到了商业理论上来。财务经理若是采用同样的视角,他们将从根本上改善财务、人力资源、销售管理、采购等服务支持部门的绩效。

近些年来,一些公司更深刻地理解了将顾客价值与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相联系的纽带―价值流,并运用其很好地提升了它们的经营绩效。这个理念虽然起源于制造业,但现在已经传播到了服务业。

透视隐形价值流

James Womack 和 Daniel Jones 在他们1996年出版的《精益思想》一书中,将价值流定义为提品或服务所需要的所有具体的活动,体现于如下重要的管理任务:

解决问题:从提出概念,经过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到准备生产。

生产转换:将原材料转变为产成品的流程。

信息管理:从收到订单到安排送货,直到送到顾客手中。

笔者在公司中主要关注于以下两个价值流:

从概念到顾客:通过分析潜在顾客现有的或未来的需求信息,开发出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

从订单到送货:从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产生兴趣到将产品或服务递送到顾客手中。

对于生产耐用品的公司而言,可能还有第三个价值流:

从购买到处置:在顾客拥有产品的过程中,理解和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

所有这些价值流汇总在一个综合的价值流中,由顾客来评价其提品和服务的能力,并且参考过去的经验,来决定产品和服务在其心中的价值。这些价值流通常包括公司的外部合作伙伴。例如,在汽车业,这个价值流通常包括供应商、进口商和经销商等。

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观察发现,“在一个组织中,90%的差错都发生在连接点上”。一个设备制造商在连接和整合所有价值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连接和整合内部各职能部门以及内部、外部的各个合作伙伴过程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差错点,一旦差错发生,它们将增加运营成本,同时降低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心中的价值。

Womack最新发现,公司需要有一个价值流建筑师。就像一个真正的建筑师一样,这个人要与顾客沟通以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与所有在设计、生产等相关环节的参与者沟通,使他们能够以合理的成本提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

当这些流程发生在公司的运营方面时,财务、人事、销售管理和采购等支持部门是否也采用了类似的流程?许多公司开始运用从前端到终端的分析方法来评估这些活动。一些公司将其某些职能工作集中在内部或外部的服务中心,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然而,这种做法面临着新的挑战。

以制造业为例,在采用了这个做法后,我们本应该看到足够的收益。然而实际上,它们并没有产生叠加效应。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些支持部门一定要打破它们传统的职能边界,要充分了解它们的活动,以形成一个最适合公司业务的“支持服务架构”。

“建筑”完美价值流

对于如何整合财务、人事、销售管理和采购等支持服务职能中的价值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像在运营职能中整合价值流那样,有权威性的指导框架。尽管在意义上有些差异,但一些相似的术语也被用在服务支持流程的描述中,目前形成了以下的流程:

顾客到收款:从收到顾客的订单到收到付款,涵盖了订单和顾客管理、信用、开发票和收款。

采购到付款:涵盖采购订单处理、供应商管理、收货流程和应付账款管理。

人事管理到支付工资:涵盖所有人事行政管理任务,包括招聘、员工发展和员工退休等事项。

记账到报告:包括成本、资产等记账、总账和外部报告等。

管理会计:涵盖以实现业绩的报告和控制、预测和计划,以及相关的业绩管理。

这些流程有些是发生在一个领域,而也有许多是横跨多个领域、多个环节的。例如,采购和应付账款的服务就属于不同的服务中心。

此外,财务管理是广泛经营循环的重要部分,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根据一致的战略和目标来决定需求,保障足够的资源以支持计划的实施、执行、支付、监控和预测等。

通过连接这些流程,从图1我们可以发现,在连接环节最容易存在潜在的效率损失。例如,在业务发生和记账之间,如何保证业务和记账的一致性;在财务总账和管理报告之间,如何消除相关的调整以保证口径统一。

采用更广阔的视野来分析财务管理价值流,并采取相应的流程重组方案,将有力改善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如图2)。职能的边界被突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价值流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涵盖整个价值流。

为了改善“从业务发生到管理报告”的价值流,通常需要加强各部门的协作,推动其他价值流的改善。特别是当这个流程从最前端的契约承诺开始,一直延伸到最终的预测和管理报告,尤其需要如此。

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各个部门绝不能只局限在其传统的职能上,而要去了解它们的活动对整个支持服务架构的影响。在致力于改善这些价值流时,一定要建立两个重要的基础:负责人和衡量标准。

第一要务是建立跨职能领域负责人。例如,“从采购到付款和报告”的价值流也许在采购部门已经存在,但现在强调的是,对这个价值流的负责要超出传统的采购职能。

想要采用这种建筑学的方法来改进支持服务职能的架构,既需要流程上的改进,还需要文化上的转变。

第2篇

关键词:经济附加价值;企业价值管理;价值驱动要素;EVA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134-03

价值是经济学的基础和关键,但是对于不同的经济理论派系,其对于价值的判定存在一定的分歧。作为企业价值所包含的内容也随着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完善。目前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就产生了诸如企业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内在价值、清算价值等等不同的定义,但是如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将是目前企业面临的重大

问题。

1 企业价值管理体系概述

1.1 企业价值管理及目标

企业价值管理(VBM)是一种以价值评估为核心、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综合性管理模式。按照有关专家的定义,企业价值的管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先导、以企业价值评估为技术支持、汇合企业内部各环节、各层次、各人员共同参与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集预期、计量、控制、激励甚至文化等诸要素于一体,是经济金融化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企业管理的目标传统认为是利润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利润的最大化观点逐渐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利润仅仅反应了企业特定时间段的管理状况,不能全面地体现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它忽略了企业长期的资金和时间的价值,也就不能考虑到企业的风险控制,使得企业的决策带有短期性和局限性。然而,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长期反应,同时也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情况。从狭义上看,企业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从广义看它涵盖了一系列与企业有契约关系的集合体。企业价值反应了集合体的综合收益情况,这有利于各群体为保障企业最终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再进行下一步的投入或者牺牲企业暂时的利润来进行研发投资、环境改善等等。

1.2 企业价值管理的发展

企业价值管理基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集中于财务指标阶段、关注战略发展阶段和整体整合阶段。

在集中于财务指标阶段,企业的价值管理指标主要集中于公司的市面或者账面价值评估,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票价格被看成了现金流和股本收益在风险预测后的一种估值,这时公司就是被看作是一种商品。在关注战略发展阶段,企业已经关注于如何进一步创造企业的经济价值,强调运营管理,重视战略评估。此时企业价值管理已经成为公司战略制定的一种工具。企业价值管理发展到整合阶段,其涵盖内容更加广泛,更加体系化,企业的资本运作和战略规划进行了更加紧密的结合,这就更加完善地指导了企业的各种决策,诸如战略规划、资源整合、业务重组、绩效考核等等方面。

1.3 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企业价值管理模式可以从经济类价值管理和非经济类价值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类。这是企业价值两个不同的方面,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实现企业最终的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企业的非经济价值,主要包含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等等方面。在国外对于上述非经济价值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但是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企业的经济价值类别,很显然是侧重于财务角度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资本价值评估框架,尤其是1991年Stewart提出了经济附加值(EVA)概念,并且由思腾思特(Stem & Stewart)咨询公司将该方法引入价值评估范畴。

2 经济附加价值

2.1 经济附加价值定义

经济附加价值简称EVA,是由美国Stewart提出了概念,并且由思腾思特(Stem & Stewart)咨询公司将该方法引入价值评估领域。它是指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扣减包括股东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的是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增值部分。经济附加价值提出的意义就在于它与企业价值管理相结合,它推动了企业增长模式、价值驱动因素以及经营业绩的有效

评估。

2.2 经济附加价值对于企业价值管理的推动

经济附加价值可以成为企业价值管理的评价指标之一,在企业价值管理中也是重要的应用工具。同时,它的提出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一种激励机制。经济附加价值同原有财务指标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根据企业股东角度来评价企业的经济价值,其重点就是要扣除资本成本。表明了资本作为投入对于股东要给予一定的资本使用费,因此经济附加值的基本公式是:

经济附加价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经济附加价值表明了企业创造的高于股东预期收益的价值,也就是经济利润,但非传统上的会计利润。这种“以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管理思想更有利于启动经营者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3 经济附加价值对于企业短期行为的约束

传统的会计利润导向,只考虑了股东的资本成本没有考虑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这样就使得表面的利润不断加大,因此在后期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上会更加有信心,并且会大量的举债投资。造成企业负债严重,占用股东的财富越来越多,因此其风险也越来越难以控制。如果从经济附加价值角度出发,再利润扣除资本成本,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创造价值的真正能力,从而避免了股东的盲目投资,同时对于企业也有一个参照作用,明确自身在同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创造价值能力或者有针对性地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或者进行行业的置换。经济附加价值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对于资本的有效使用产生约束机制,以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资本利用效率。

2.4 经济附加价值的制约因素

经济附加价值虽然在价值创造上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方法指导,但是目前的社会经济多元化、管理状况的多样性使得该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经济附加价值仍然以财务报表作为主要依据,财务报表的滞后性特点也就造成了该理论在作为企业决策依据时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再者,经济附加价值关注于用最终数据来找到过程因素,就造成了对于过程信息,诸如产品、员工、创新等方面不能够体现,同时对于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业务机制、人力状况、营销策略等不能充分认知,就造成了前瞻性的缺乏;最后,经济附加价值是综合业绩指标的解释,其对于企业风险的反应和控制缺乏手段。

3 基于经济附加价值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

3.1 基于经济附加价值的企业价值的驱动要素

经济附加价值以价值的评估和创造作为核心,企业价值的体现也同样如此。要想真正实现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值就必须对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下面就简要说明。首要驱动因素为现金流量,该因素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最初的投资管理过程;第二因素是资本成本,它是企业使用资金所应该付出的代价,其与投资收益有一定关系但又有所不同;第三因素是竞争优势持续期间,该因素的建立需要公司运营管理水平趋于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也需要和战略、预算、绩效等体系管理进行有机结合。

3.2 基于经济附加值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上的重要工具,但是其预算依据仍然是以会计利润作为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在实际运行中该种模式已经与企业的实际价值创造产生脱节,造成了预算约束的软化。因此,重新搭建预算管理体系是大势所趋。依据经济附加价值理论的发展状况,用其代替原有利润指标是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一大改进。经济附加价值指标,不仅能够分析企业的管理绩效,同样可以用作企业的资本预算、企业并购和资本运作。这样就使得预算管理能够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够紧密联系。企业最高的目标是创造价值,经济附加价值就是这一目标的最好体现,因此将该指标进行细化分解使其具体化、数量化,成为指导各部门行动的准则。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决策和运营。

3.3 利用经济附加值调整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是企业对于管理者和员工完成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考核,其体系主要有绩效指标的设立、绩效的传达沟通、绩效的考核评价、绩效实施结果的应用和绩效目标的提升等组成的一个循环改进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改进部门、个人的绩效。但是目前绩效指标的设立,是以企业销售收入、本期利润等作为考核基础,这就使得指标的选取存在短期性和滞后性。同预算相匹配,也需要引进经济附加价值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使得经济附加价值这一企业长期指标同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薪酬相关联,就能够引导企业最大限度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结语

经济附加值概念的创立,清晰地明确了企业投资者和管理者创造价值的区别,也进一步明确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实施方向、路线和方法。但是该经济附加值理论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盲点和误区。这些都需要更深层次的实践指导。企业价值管理的理念必须深入至现实的企业管理中,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管理能从根本上有的放矢,不断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提升其价值管理的水平,以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明江.价值创造型企业的价值管理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

[2] 李庐.经济附加价值与企业价值管理[J].特区经济,2007,(11).

[3] 方启来,吕回.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企业价值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0,(12).

[4] 徐海燕,武兆宏,穆森.EVA理论在我国应用的探[J].商业经济,2006,(1).

[5] 赵治钢.EVA业绩考核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3篇

近20多年来,中国大陆学术界注重对现代新儒学的研究,成就斐然。不过,研究者大都倾向于对第一、二代新儒家的研究,相关论著已达数十种之多,但对第三代新儒家的研究却显得较为薄弱,这既与第三代新儒家正活跃在学界、思想尚处在发展过程中有关,又与第三代新儒家群体立场的多样性有关。姚才刚博士新著《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刘述先新儒学思想研究》的出版,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缺憾。

刘述先先生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哲学界视其为“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言人”。他虽已年届古稀,却仍然活跃在中国哲学的前沿领域,他学贯中西,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他以《新时代哲学的信念与方法》、《中国哲学与现代化》、《理想与现实的纠结》等的著作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宏博精深、融通中外、会通古今、自成一家言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在海内外广为流播,影响深远。作为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新儒家,他既具有坚定的学术信仰,又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

以这位对中西哲学涉猎甚广的当代儒者的思想学说为研究对象,前无借鉴,难度颇大。姚才刚博士迎难而上,敢攀高峰,反映了他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这部约23万字论著的构架及其论题的逻辑展开来看,作者在充分占有相关资料、全面把握海内外儒学研究动向的基础上,对刘述先的新儒学思想进行了系统、全面且具相当深度的学理分梳,该著具有以下特色与创获:

选题具有前沿性。该著首次对刘述先新儒学思想进行了细密梳理与系统分析,阐释了其思想源渊、学思历程、学术成就及学说特质,尤其深入研究了刘述先有关“理一分殊”、“两行之理”、“哲学全观”等方面的论说。作者在评析刘述先新儒学思想的过程中,对现代新儒学研究领域的诸多学术前沿问题,亦作了富有创见的思考。尤其是对现代新儒家所谓“门户”问题、“道统”问题、“内在超越”问题、儒学与宗教关系问题、儒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等热点问题,作者的分析肯綮,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得出了一系列饶有新意的学术观点。在对刘述先学术思想渊源作了深入的挖掘和剖析之后,作者将刘述先的学术思想定位于方东美和牟宗三之间,且从存有论和宗教哲学的角度,着重强调了儒家的仁心与生生精神的现代价值,这是较为准确的,道前人之所未道。作者还首次指出,刘述先新儒学思想贯穿着“理一分殊”的方法论原则。尽管“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家使用的一个基本范畴,但刘述先对此范畴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把它看成是一种广义的方法论原则,试图解决当前中外文化所面临的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的紧张与冲突,同时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及中外文化的会通架起一座桥梁。作者的这种分析深得刘述先学术的真精神,论证也充分有力。

视野开阔,研究方法灵活。作者并不是孤立地讨论刘述先及其新儒学,而是紧扣现代新儒学的时代背景与整体特征,来观照刘述先的新儒学思想,尤其剖析了“第三代新儒家”兴起的时代背景。作者将研究对象置于当代文明对话、全球伦理的建构等有关学术思潮的背景之下,来加以考察,这就使作者探讨刘述先及现代新儒家的有关学术论题富有历史感,也较多地涉及了当代学术焦点问题。作者对研究对象既有同情的了解,又进行了客观、理性的评析,在研究方法上体现出了较强的辩证性、合理性。作者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使刘述先与前辈新儒家的差异,刘述先与杜维明、成中英及“鹅湖”诸君子等“第三代新儒家”之间的思想异同,得以突现。通过作者辩证公允的剖析,不仅凸显出刘述先作为笫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学术地位,也展示了作者的研究实力和水准。

不回避学术争议问题。在本书中,作者对学术界尚未定论的问题,既不武断地作出结论,也不回避学术争论,而是列出争论各方的观点,平实地加以评析。如作者在书中第四章分析刘述先有关“内在超越”、“儒学的宗教意蕴”等方面的论说时,亦检讨了海内外学界与之相关的各种争议,对不同看法逐一加以回应,指出产生争议的主要症结之所在,最后再审慎地作出自己的判断。作者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的处理方式,反映作者受到较好的哲学训练和具备较好的哲学素养。当然,要全面了解刘述先的学术思想,就不能不重视他对朱熹、黄宗羲的研究成果。事实上,刘述先关于朱熹、黄宗羲的研究颇受学界推重,他的《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黄宗羲心学的定位》等,都堪称二十世纪宋明理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作品,限于篇幅,作者在书中对刘述先的这两部著作仅略作评论,不免为憾。但些许缺憾毕竟瑕不掩瑜,尤其是作者使刘述先的哲学体系第一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为第三代新儒家勾勒了一幅关注世界、关注人的价值的画像,也为今后对刘述先学术思想的研究奠下了一块厚实的基石。作者有志于研究当代新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我们祝愿他今后有更多的学术成果面世。

第4篇

一、价值管理背景分析

(一)“互联网+”外部环境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正在经历着市场环境与产业生态的快速变化,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思维已渗透到企业的生产、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平台化、深度化的合作已成为共识,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上下产业链的生态化发展能力已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因。 “互联网+”不仅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新技术、新业态的涌现以及新平台的应用也给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比如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能使企业精准分析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资源投放,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能力。外部环境的变化、新业态的形成给企业的经营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如果不将经营模式转变为适应“互联网+”潮流的新模式,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二)企业内部增长动力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模式

在经济环境已发生变化的时代,如果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仍停留在传统习惯性思维、粗放式经营模式的低水平阶段,就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运动式、无序化的经营现象。通常表现为在管理方式上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在资源投放上不精准、低效率,在客户维系上不清晰、感知差,在创新工作上思想僵化、翻炒剩饭等场景。这种传统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业绩增长,必须转变发展思路、转变经营模式,才能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价值管理体系研究与构建

汤姆?科普兰等早在2003年就对价值管理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价值管理是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加强中央企业价值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对价值管理作了进一步的表述。价值管理是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管理,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经济增加值管理理念、管理决策和流程再造为重点,通过价值诊断、管理提升、考核激励、监测控制等管理流程的制度化、工具化,对影响企业价值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的全过程管理。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可以将企业的价值管理体系分为两部分,一是价值管理分析评价与提升体系,二是价值管理执行体系。

(一)寻找价值增长动因,构建企业价值管理分析评价与提升体系

通过对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经营模式的分析,将企业的价值增长动因归纳为收入获取、资源配置、资产运作、客户感知等四个动因。

收入获取是指采用适应外部环境的营销策略来获取客户并提升客户质量,从而达到提升客户产能的目的。针对此动因,可以采用的分析指标为营业收入、单用户产能、用户流失率、用户生命周期、用户消费结构、用户消费偏好等指?恕?

资源配置是指在企业有限资源情况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手段,采取合理的配置模式将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有效支撑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营收益。针对此动因,可以采用的分析指标有营销费用占收比、单用户维系成本、单用户拓展成本、广告覆盖率等指标。

资产运作是指将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高效运作,提升周转效率,提高价值创造能力。针对此动因,可以采用的分析指标有资产周转率、百元资产创收水平、专项资产盈利率等指标。

客户感知是以客户满意为核心,提升客户口碑,以有效的客户维系促进客户拓展,形成良性业务循环。针对此动因,可以采用的分析指标有客户满意度、故障处理时效、品牌壁垒、渠道布局等。

以收入获取、资源配置、资产运作、客户感知为价值增长动因,找出其对应的分析评价指标,由专家评判、预算指标或根据经验制订出波动警戒水平,监控其变动变化,同时制订出与指标相应的提升举措。由动因、指标、举措共同构成价值管理分析评价与提升体系。

(二)责任到人,构建企业价值执行体系

以全覆盖、全流程为思路,将分析评价体系中的动因、指标、举措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由责任人监控指标的完成与举措的落实,并建立以“责权利一致”为核心的授权、评价、考核体系。特别是要将指标完成情况与个人绩效考评挂钩,才能将企业价值管理体系不浮于纸面,而是深度落实到生产经营各环节。

三、价值管理实践分析

企业若将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质效经营模式运行到生产经营,必须在构建价值管理体系基础上,注意以下实践要点。

(一)价值管理是一个长期工作,非一蹴而就

企业坚决不能用“运动式”、“一阵风式”的理念来运作价值管理,因为价值管理的体系是基于提升当前盈利水平与提升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因素构建的。在指标的设置上、举措的制订上,既兼顾了当前,也兼顾了长远。因此,必须以可持续的眼光和心态来看待价值管理以及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质效经营模式。基于长期性考虑,企业在价值管理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两项长期因素。

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机构推进价值管理工作以及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质效经营模式转型工作。建立顶层的决策委员会,分模块建立执行工作组与常设办公室,工作组与办公室承载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指标的选取、目标的制订、警戒红线的划定和考核结果的评价与应用。

第二,必须动态维护动因、指标与提升举措。一套固定的体系是没有生命力的,价值管理体系必须适应内外部环境以及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动态进行调整。在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基础上,剔除陈旧的动因、指标与提升举措,增补或调整适应当前环境、发展战略的内容。

(二)价值管理要分层次开展

对于指标、提升举措要开展重要性与时间性的划分,区分短期执行与长期关注。在落实责任的过程中,要根据职位层级进行宏观指标、宏观举措与微观指标、微观举措的划分对应,要注意责任人指标数量的合理分配,尽量相关性强的指标归类至同一责任人,也要避免部分责任人无指标或指标太多而无法兼顾的问题。

第5篇

    />  詹姆斯·奈特认为:价值管理是使公司的管理人员集中于公司的战略制定,提高管理人员的凝聚力, 获取更高价值的一条途径, 它是集中企业的所有力量, 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一种理念。这一新的思想、理念和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了西方管理学界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关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价值管理正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新趋势。

    二、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

    价值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VBM)是指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随着价值最大化上升为公司整体的管理思想,价值管理作为一种以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增长为目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遵循价值理念,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逐渐成为企业现代管理实践的最佳模式。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 价值管理已经成为美国企业界公认的最为有效的管理理念。但是,将价值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能真正应用到管理体系中的企业却并不多,取得成功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理论方面的指导。价值管理是上世纪80 年代在美国企业界开始出现,经麦肯锡顾问公司提倡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价值管理是一个不断进行投资和做出包含价值创造在内的决策的连续过程。价值管理中的“价值”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市场价值、持续经营价值、规划价值、出售价值、账面价值、市场增加价值、智力资本价值、收购价值、客户价值和股东价值等。

    VBM不是简单的替代 “ 传统财务管理”等内容,而是一种内涵和外延的升华。世界许多着名企业,如微软、可口可乐、西门子、西南航空、杜邦公司,都是价值管理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因此, 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传统的 “ 财务管理”心智模式转变为 “ 价值管理”心智模式。

    三、价值管理体系

    价值管理的主体分为目标、战略、业绩评价、管理过程以及决策。实现目标需要战略,业绩评价可以控制战略实施的过程,所以可以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首先,价值评估是基础分析的核心内容,基础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企业价值与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函数关系,这种关系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关系的偏离会在一段合理的时间中矫正过来。价值评估方法可以划分为三大类: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

    其次,价值评估在战略分析中起核心作用,企业的战略管理涉及企业目标和方向,以及带有长期性、关系企业全局的重大决策和管理。

    最后,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需要明确企业战略、财务决策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四、经济增加值与价值管理

    由于企业的目的是增加股东财富,所以企业的业绩应按照股东财富增加的多少来评价。股东财富是股权(或股票)的价值,其外部表现是股权的价格,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也正逐步转向价值创造和以价值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在价值管理理念下,企业可以设计一套以价值为基础的财务和非财务业绩衡量指标体系,作为管理层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应当完成的指标。这些指标衡量的目标与价值管理战略目标一致,并可以对传统的业绩衡量指标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关键性的非财务业绩衡量指标主要包括设备利用率、生产周期、交货成本及其时间、应收应付款项周转率、单位产品成本、劳动生产率和废品率等。

    在以价值为基础的财务和非财务业绩衡量指标体系中,财务指标业绩衡量是主要的,财务指标又分为以会计为基础的评价指标和以价值为基础的评价指标。

    价值管理要求将管理的中心转向经济增加值(EVA)指标,经济增加值是通过对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加以调整、用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传统的会计利润忽略了资本需求和资金成本,经济增加值不同于会计利润,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经济增加值扣除了股权资本费用,而不仅仅是债务费用;会计利润仅扣除债务利息,而没有扣除股权资本成本。经济增加值的业绩评价方法可以避免会计利润存在的局限性,有利于消除或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机会,比较全面地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另外,经济增加值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先进管理理念,可以满足价值管理的要求,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有利于促进企业致力于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财富。在实务中,企业选择财务战略目标,也可以以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核心,再辅以长期盈利能力、长期现金流量现值等目标。

    但是,经济增加值方法目前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经济增加值是在利润的基础上计算的,基本属于财务指标,未能充分反映产品、员工、客户、创新等非财务信息。其次,经济增加值是一种经营业绩指标,未能融合外部市场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用于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绩效评价。最后,经济增加值方法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限,需要结合经营管理的全程作出合理有效的改进。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 盈余管理 REMM理论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已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要想全面实行公允价值会计,除了在理论上成立之外,还存在应用上的障碍,盈余管理是其所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事实上,很多人不主张甚至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计量模式将助长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然而,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前,企业会计盈余的正确确定又离不开公允价值计量,例如全面收益的确定。这种利弊并存的情景对会计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这一状况应当得到有效处理。

一、盈余管理与REMM理论

(一)盈余管理的界定和性质

如何对盈余管理的性质进行界定是研究盈余管理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一般认为,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手段或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影响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Healy and Wahlen,1999)。盈余管理产生的必然性在于会计盈余的有用性和理性经济人的自利行为。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功能锁定”以及会计准则自身的局限性等使盈余管理成为可能。盈余管理不同于财务欺诈,指企业灵活运用会计准则赋予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对账面盈余进行调整,或构造能满足其盈余目的的实际交易,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行为,难以被审计师发现。如果企业采用财务欺诈等非法手段实现既定的盈余目标,监管部门应坚决地予以打击;如果企业通过真实交易达到期望的盈余目标,并不存在不妥之处。因此要对人性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盈余管理。

(二)REMM理论简介

理解人的行为对理解组织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人性假说是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一系列命题的组合,是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的基础。鉴于此,如果想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更好的认识,需要从不同的人性假设出发,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不同人性基础而造成的分歧,而且可以选定特定的人性假设基础来集中思考盈余管理行为。关于人性,最基础的分类是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二分法。但是,用这种人性二分法来考察盈余管理过于抽象,本文采用REMM理论进行解释。

Jensen 和Meckling(1994)总结了五种常见的人类行为模式,包括:REMM模式;经济学或金钱最大化模式;心理学即需求层次模式、社会学或社会牺牲品模式和政治学即完美人模式。通过对五种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REMM最具有一般意义,该模式认为人是聪明狡黠、权衡取舍和追求最大化的,较好地解释了人类行为的系统理性部分。因此,可将其作为财务、组织模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

REMM理论(Resourceful Evaluative Maximizing Model)由四个基本命题和一系列相关子命题构成。命题一为每个人都有关注点,会比较评价、权衡取舍;命题二为个体的欲望是无限的;命题三为个体均追求最大化;命题四为个体是聪明狡黠的。具体来说,该理论认为个体都具有创造性,可以构想出环境的变化,预见其结果,并通过制造新的机会来应对。人们不仅能够学习新机会,而且也不断采用各个方法来增加机会。总而言之,在REMM人性假设下,个体追求的不仅仅是财富,还包括尊重、权利和荣誉等;个体聪明狡黠,会利用环境提供的一切机会,甚至创造机会,以尽力减少不利于其目的达成的种种限制,包括法律限制。

(三)盈余管理的REMM理论解析

谢德仁(2011)总结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般逻辑顺序:(1)产生盈余管理动机;(2)确定盈余管理的具体目标,包括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向、结构和程度;(3)选择具体的盈余管理工具或手段,包括直接的会计工具和构造交易或事项等非直接会计工具。首先,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取决于其特定目标或关注点。例如上市公司增加利润的盈余管理,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发生亏损,或避免持续亏损而最终导致股票被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或为保持配股资格(蔡祥等,2003)。其次,上市公司要实现公司价值或利润的最大化,当市场出现不利状况时,公司在条件约束内进行综合权衡,甚至采取违法手段突破约束条件。再次,证券市场的客观条件是相对稳定或静止的,而公司行为是灵活动态的。为了实现特定的财务目标,上市公司会采用会计手段或特意构造具体交易来进行控制。最后,在一系列的会计处理和构造交易后实现利润目标。从以上分析来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符合REMM理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必然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盈余确定

(一)公允价值变动对会计盈余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盈余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企业合并等业务处理中,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二是对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再确认,即在会计期末对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并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也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更为本质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的影响,也分为将公允价值变动作为盈余变动计入损益表以及绕过损益表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两种情况。公允价值变动反映期末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波动,具体又可分为增值和减值两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计入财务报表值得关注的原因,在于其关系到对企业的业绩考核和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按照稳健性惯例的要求,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等情况在期末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这些减值准备毫无例外地在实现之前均计入当前损益,因此,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理应参照执行,计入当期损益。

(二)公允价值计量与全面收益的确定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进一步推进了全面收益的确认和计量。谢诗芬(2004)总结了公允价值十大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公允价值符合全面收益的要求。可见,公允价值和全面收益密切相关。然而,全面收益的确定是在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甚至可以说,是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催生了全面收益概念的产生,并使其得以成立。如此看来,公允价值便成为全面收益的基础。

全面收益与传统净收益不同,其所涵盖的范围更广,能真正体现会计的反映职能。全面收益不仅要求确认构成其主要来源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也要求确认传统净收益难以处理和反映的物价变动或其他一些外在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并报告发生而非实现的净资产的全部变动。也就是说在符合确认标准的前提下,全面收益应当充分反映当期交易、事项和情况的全面影响,更全面、及时地计量不同类型的业绩,包括经营业绩、投资业绩和其他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带来的业绩,满足使用者关于盈余来源信息的需要。

全面收益与净收益的根本不同在于其要求确认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即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因此,全面收益的计量关键就在于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的计量。这些项目一般是由于脱离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采用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而形成的。可以说,只有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全面收益才能够有效取得。全面收益最大的特点是符合资产负债观。在此观念下,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被认为是收益确定的前提,收益则是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净资产的价值变动,这是对会计活动本质认识的回归。会计反映的资金运动,也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表现在多方面: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如购销活动;企业内部的事项,如生产加工,支付工资等;还包括会计要素对会计环境变化的反应,如企业购买的股票的价格变化等。这些交易、事项和情况都需要会计来反映。这些活动的结果和过程,要通过会计程序的“产成品”――财务报告来体现,具体包括反映活动结果的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以及反映活动过程的动态报表――收益表或全面收益表。

事实上,全面收益的确定可以兼顾这两种会计收益观,即全面收益按照资产负债观通过比较期末与期初净资产的增减变动来确定,而中间性的内容如净收益等,仍然按照收入费用观来确定。二者的差额,即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或其他事项形成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则确认为其他全面收益。全面收益的获取离不开公允价值计量,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无法真正取得全面收益。我国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编制利润表时增加披露其他全面收益项目,事实上,要想科学、合理地界定全面收益,需要对当前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构,对收益进行再分类,而不是简单地加上其他全面收益项目,这会对采用传统报表指标的业绩考核产生重大的影响。总之,全面收益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

三、盈余管理和公允价值计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盈余管理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而公允价值计量对合理确定会计盈余也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处理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从逻辑性来看,因会计盈余确定的客观需要,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从而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的现象。显然,并不是所有盈余管理都违反会计准则,因此可以尝试按一定标准对盈余管理进行分类处理。

刘长青、彭数学(2005)从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及其博弈分析的角度出发,将盈余管理分为效率性盈余管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和盈余欺诈三类,并主张提倡效率性盈余管理,抑制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严禁利润操纵,其关键是产权清晰与制度创新,并建立有效的博弈规则来激励管理者的创新行为,约束其不良倾向。对盈余管理的这种分类有助于从性质上理解盈余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有效辨别和应对更为重要。盈余管理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这种盈余一般是在财务报表上的具体指标。盈余管理包括会计账目的管理和实际业务的管理,但二者均需要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因此,笔者尝试从公允价值计量的角度来对盈余管理进行重分类:一类是严格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一类是没有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的“二分法”有助于对不同性质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鉴别,并有针对性的做出应对,也使公允价值会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由一般深入到具体,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为了方便讨论,本文将盈余管理的手段分为会计手段和构造交易两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的业务举例来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企业通过会计手段来达成盈余管理目的时,通常利用会计政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进行。本文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折旧方法可以简单分为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二者对会计盈余有不同的影响。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政策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果企业从直线法变更为加速折旧法,这时要考察其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问题,如果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未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产生重大变化,其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也没产生变化,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折旧方法,则违背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这种盈余管理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审计师在审计财务报表时要提出调整建议。基于此例,可以发现会计准则为对盈余管理定性提供了参照物。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前者对后者有统驭和指导的作用。因此,在采用具体准则时不得违反基本准则。

在评价盈余管理时必须考虑到这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盈余管理如果不符合准则的要求,那么就应该予以制止。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是企业最常用的手段。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当企业开始在具体准则规定的折旧方法中任意选择,以配合特定时期的会计盈余目标时,便可将其确定为违反准则的盈余管理,虽然具体准则规定了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但基本准则要求必须坚持一贯性原则。审计师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必须指出,要求企业予以调整。因此,通过加强审计监督等可以减少违规的盈余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进行合并和重组已经非常普遍,这会影响到企业的会计盈余。本文以企业合并交易为例,如果企业严格按照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即便对盈余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扭亏为盈,也属于正当的寻利性盈余管理。如果企业根据盈余目标,任意对企业合并价值进行操纵,显然不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另外,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价值变动,将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有助于提高盈余管理的透明度,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传递信息。当然,公允价值的获取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市场证据,并加大与此相关的披露。

四、结论与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公允价值计量是有效确定会计盈余的必要手段,对于全面收益而言更是如此,没有公允价值计量就不能取得完整的全面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更强的理论基础,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不能影响其应用,可以通过加大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力度,对不同性质的盈余管理有清楚的认识和应对。

需要注意的是,发现并纠正违反准则、不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责任在于审计师,学者进行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的信息不能用于纠正。目前学术界盛行利用平滑的盈余分布状态或意外的应计项目来判断或测度盈余管理的存在,然而,用某行为的结果作为媒介来判断某行为的存在,且该结果可能由多种其他行为引起,这样的判断是不科学的(宁亚平,2005)。对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效果不大,也不能鉴别盈余欺诈行为。如果企业通过构造实际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只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便是无可厚非的。进一步来看,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演进发展很少是以不一致的实证结论为依据的,基本上是根据概念推演而来的,严密逻辑的推演是关键。以盈余管理的研究结论来指导制定会计准则具有不适当性。

参考文献:

1.蔡祥,李志文,张为国.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述评[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3,(2).

2.刘长青,彭数学.基于人性假设的盈余管理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5).

3.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分析[J].会计研究,2005,(6).

4.谢德仁.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3).

5.谢诗芬.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第7篇

关键词价值链价值链分析成本管理实例分析

1价值链分析的概述及步骤

1985年,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了价值链的思想。他认为,可以将各种原始资源增值转化为最终产品,并使顾客认知其价值的企业活动视为价值活动,包括了从研发、采购、生产以及售后服务等所有能实现资源增值的业务过程。企业各种价值活动的有机聚合便构成了企业价值链。而后,桑克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这三大分析工具,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战略上的分析。Norman认为,可以用价值链分析方法重新定位管理会计系统,将企业的成本控制重点放在长期的、战略性的因素和效率上。Ghamdi在一项研究战略分析工具和技术的重要性的调查中,发现有将近1/4的被调查者经常使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可见,价值链分析作为一种战略性的分析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中。

价值链分析强调整体与全局,运用系统整合的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首先,价值链分析把注意力集中在产品市场,分析相关生产技术的发展态势,以及产品的设计和成本等;其次,价值链分析比较关注一些外部成本,如采购成本、顾客成本、营销成本和服务成本;第三,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的模拟和分析,可大致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帮助管理当局客观地评价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最后,通过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以使企业明确自身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寻求以前向和后向整合方式降低成本的途径。

一般来说,运用价值链分析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图1所示)进行。

2价值链分析的内容

2.1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旨在找出企业在内部价值链各个环节上的不增值的作业和成本与价值不适配的作业予以消除和改进,从而降低成本。内部价值链分析是对企业内部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互相影响的价值活动进行分析,寻找企业成本发生动因和价值增值的分布情况。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引入作业成本法,将内部作业链作为内部价值链的物质载体,对作业链上的每项作业进行分析,根据作业变动与价值变动的关系,将作业区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剔除非增值作业,从而实现内部价值链的最大增值。通过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还可以考虑以内部价值链为基础,在横向和纵向价值链上寻求降低成本的新途径。

2.2企业横向价值链分析

企业横向价值链分析主要是对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由于竞争对手生产过程中的内部成本、收入和资产等信息一般很难得到,因此,定量分析通常是不可行的。然而,竞争对手在价值生成过程中的定性信息以及其战略通常是可以获得的。企业通过了解竞争对手在生产价值链的每一环节上是如何完成任务以及其成本情况,将结果同本企业的价值链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明确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即同竞争对手相比是处于成本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从而采取一定的战略行动,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优势。企业在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同时,也会发现同一指标的更先进的水平,那么可以以此来建立标杆,衡量和改进自身的经营生产活动,降低成本,提高成本竞争力。

2.3企业纵向价值链分析

企业纵向价值链分析旨在通过将企业价值生产作业活动和那些企业的供应商和购买商联系起来,明确企业在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前向和后向整合,以达到扩大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通过对供应商和购买商的价值链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稳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可以将价值链的分析延伸到供应商的供应商及购买商的购买商的价值链,帮助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进行价值链的再造,以节约企业的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可以考虑采用最经济的联系方式,达成与上下游企业价值链的合理对接;可以通过价值链的前向和后向整合,对供应商或购买商实施兼并,以增强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对企业纵向价值链的分析,还可以使企业在所处的行业中进行合理定位,基于自身所具备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

3价值链分析的实例——基于邯郸钢铁的资料

钢铁行业是工业的支柱,它的整个价值链是从采矿、炼钢一直到销售。因此,钢铁企业不仅应该分析自身内部价值链,从企业内部降低成本;更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对上下游企业价值链的分析,明确自己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寻求上下整合机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邯郸钢铁厂(简称邯钢)通过实施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成本管理模式,保持其低成本竞争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下面从价值链的角度对邯钢的成本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邯钢是一个钢铁联合企业,其价值链的构成是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图2是钢铁行业的价值链和邯钢的价值链构成,下面具体分析一下邯钢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是如何进行成本管理的。

(1)在内部后勤这个环节中原材料价值是关键,邯钢抓住这个关键环节,在采购上严把原材料、燃料进货关,为了降低产品的成本,采购供应部门将经预测的市场价格作为最高采购限价,只准低买不允许高进;同时对质量和数量进行检验,堵住管理上的漏洞,与奖惩紧密挂钩,降低采购成本给予嘉奖,超支则罚,把进货成本压到最低。

(2)在生产作业这个环节上,邯钢通过全员、全过程的全面成本管理,把降低成本的重点首先放在充分挖掘现有的设备潜力上;其次放在技术改造上,如对生产线进行了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第三放在工序环节的投入上,以全国同行业、同炉、同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前三名作为目标;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全面地节约,杜绝浪费,在生产工艺上保证低成本。

(3)在外部后勤这个环节上,邯钢人通过加强库存管理,及时调度、发运,降低产品库存成本。

(4)在市场销售环节上,邯钢严把产品销售关,建立集体定价制度,确定最低销售价格,任何人没有权力降价,鼓励在不降低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尽可能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从而使低成本的价格溢出转化为企业纯收入。

通过上述对邯钢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内部价值链上的每一环节的作业进行分析,优化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从而达到从企业内部降低成本的目的。然而,一个企业要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立足,还应注重对企业外部价值链的分析。通过对企业纵向价值链的分析,邯钢应该处理好与上下游的关系,建立稳定的销售和供应渠道。供应商与客户的活动进行方式如何,影响着企业活动的成本或效益。首先,邯钢可以通过与上游煤炭、铁矿石等供应商共同协商降低供应商产品成本的途径并付诸实施、通过供应商的及时供货来降低企业的存货及采购成本;其次,下游的汽车、家电和装备工业等客户也有其价值链,通过对这些客户价值链与本企业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分析,邯钢可以尝试与他们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寻找降低成本的双赢机会;第三,邯钢可以通过价值链体系的前向和后向整合,对购买商和供应商实施兼并,以增强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同时,邯钢还可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比较其与本企业价值链的分析结果,明确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通过成本标杆学习,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陈小锐.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陈轲.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第8篇

关键词:管理劳动;价值创造; 财富分配

中图分类号:F27292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较大,尤其是管理劳动者的收入远比一般劳动者的收入高。这种差距是否合理,如何科学地认识、理解这种差距,学术界和民间都存在较大的争议,辩论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本文从管理劳动和价值创造的关系,以及管理劳动和财富分配的关系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促进管理这种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扫除思想上障碍。

一、管理职能的产生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力不太发达的时候,生产规模比较小、生产比较简单,无需专人进行管理,管理职能总是和其他的劳动职能混合在一起发挥作用。这时管理职能没有从其他的劳动职能中分离出来,没有取得独立的形式;管理职能的作用也受到了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充分的显现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的技术手段的先进,尤其是分工的细化,对管理职能独立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已经不是单个人的事情了,分工在现代经济中变得越来越细密,社会生产需要很多承担着不同职能的人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一个独奏的音乐家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需要一个乐队指挥”。现代化的生产、尤其是那些大型的厂家拥有着数百数千、甚至几十万的工人,没有人进行专门的管理,要进行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切已经达到相当大规模的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如果把整个的企业比作是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以管理者为主而组成的管理系统就相当是这个有机体的神经系统。这种指挥必须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和构成生产总体的各独立部分的个别运动差别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

许多劳动者在一起劳动,在同一生产过程或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共同的目的在一起劳动,这时他们需要管理者进行协调。管理职能主要是协调决策,这种协调缩短了制造产品的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如果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只要大量的协作者可以把不同的操作方法分给不同的人,让他们同时进行这些操作,这就可以缩短制造产品所必需的时间。因此,管理者的素质的高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企业的效率,影响企业的利润,甚至影响企业的存活。所以,现代化的企业尤其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所谓“千军易得,一帅难求”。

二、管理劳动与价值创造

管理劳动是不是生产性劳动,是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需要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来探讨。管理劳动的二重性是由生产过程本身的二重性决定的,社会生产一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二是生产价值的创造过程。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和生产价值的过程的统一,也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所以,可以把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属性叫做管理的自然属性,把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属性叫做管理的社会属性。一方面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同的劳动职能需要不同的人承担,管理职能是社会化大生产劳动职能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是社会化大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另一个方面,管理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要求,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管理职能的本质不同。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即从管理的社会属性来看,马克思认为“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指挥、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而这种职能作为资本家的职能则取得了特殊的性质”;“在资本家的手中,管理不仅是一种协作劳动过程或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本身产生的特殊职能,而且显然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是建立在剥削者和它所剥削的原料之间的不可避免的对抗基础上的一种职能”。目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者也是高级员工,主要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了,资本的数量增加了,资本家把这种由生产社会化的需要而产生的管理职能交给了经理阶层,促使管理的社会属性和管理的自然属性发生了分离。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管是在资本主义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劳动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社会分工和生产日益社会化的基础上,劳动的职能不断的分化,生产劳动的概念在不断的扩大,劳动者不一定要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他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①。人们在进行共同劳动时,每个劳动的成员总是分担着一定的劳动职能,分工和协调是共同劳动的必然要求。所以,管理是不可缺少的生产劳动,而且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劳动如何定位成了现实重大的问题。由于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具有二重性质,一方面私营企业主本身就是劳动者,也是价值的创造者,而且这种职能占主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私营企业主凭借自己对资本的所用权占有雇佣者的剩余劳动,尽管这种剥削职能是受到限制的,而且私营企业主对整体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要管理劳动成为“共同劳动”的一部分,那么它就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三、管理劳动与财富分配

财富分配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关系,在传统的生产关系中以物质性生产要素为特征,与物质性生产要素相对应的是以管理、知识、科技等为主体的非物质性生产要素,而且非物质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并不突出,往往将管理劳动混同于一般的劳动,管理者的收入和一般劳动者的收入差别不大。在现代经济中,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生产要素,管理在生产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收入和一般劳动者的收入迅速拉大,传统的生产关系结构和财富分配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一)管理劳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关系结构

为一种稀缺性的非实体性生产要素,管理劳动作参与到生产的全过程,尽管它仍然以实体性生产要素为载体,但是在生产关系中也涵盖着非实体性生产要素。因此,管理劳动改变了传统的以实体性生产要素为特征的生产关系的结构。

(二)管理劳改的存在改变了财富分配关系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劳动降低了生产必要产品的时间,延长了生产剩余产品的时间,从而降低了工人在财富分配中的比例,使资本的所有者得到更多的剩余产品。因此,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管理劳动参与剩余产品的分割。管理者收入高于一般劳动者的真正原因要从两个方面看:

1.内在原因。

一是管理劳动是复杂的劳动,不能将管理者的劳动和一般工人的劳动等同起来。认为复杂的劳动是加倍的简单劳动,管理劳动是以高知识,高技术,高智能为基础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的竞争,而且要展开国际竞争,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竞争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劳动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能够承受竞争的巨大的压力。。

二是管理者收入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作为全体劳动不可分割的一分子,管理者获得应得的工资;另一方面作为稀缺的人力资本,管理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这是管理者的收入大多数情况高于一般工人收入的主要原因。

2.外在原因。

一是管理人才具有稀缺性,其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大量的实践证明优秀的管理者是企业兴盛的首要因素,优秀的管理者也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优秀的管理者能够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组合,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巨大的收益,并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的空间,人力资本的稀缺性促使管理者的价格远高于一般劳动力价格。

二是管理劳动者承受着比一般劳动者更大的风险。管理劳动具有创新性和风险性高的特点,决定了管理劳动者理应获得较高的收入。首先,管理劳动具有创新性的特点,这种创新不同于科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制度以及捕捉市场机遇挖掘潜在利润的创新。只要是创新就面临着风险,这种风险是应该得到补偿的。其次,市场是变幻莫测的,作为决策者时刻面临着不确定性,管理劳动具有决策性强的特点,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投资的成败。因此,管理者在决策时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决定着资本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正确的决策会给资本带来巨大的收益,反之就会使资本遭受损失。一旦失败,管理者甚至有被解除职务的可能,管理者因此会承受巨大的压力。管理者的收入远高于一般劳动者,其重要的外在原因就是管理劳动者承受着比一般劳动者更大的风险。

四、小结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1.在现代经济中管理劳动作为非实体的生产要素在生产关系中占有者重要地位,它改变了传统的以实体性生产要素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结构,在生产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反面,财富分配关系也随着管理劳动地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管理劳动在现代经济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管理劳动作为整体劳动的一部分,管理者是总体工人的一分子,管理劳动创造价值,是生产性劳动;另一方面管理者是资本的人格化,代替资本所有者执行管理、监督、协调的职能,加大了对工人的剥削,从这个角度看,管理不创造价值,因此管理劳动具有二重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的资本职能是受限的。

3.管理者收入大大高于一般工人的内在原因,一是管理劳动是复杂劳动,二是管理者不仅作为复杂劳动者领取工资,而且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

4.管理者收入高于一般工人的外在原因,一是管理作为优秀的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其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二是管理劳动者承受着比一般劳动者更大的风险,管理者的收入远高于一般劳动者是对风险的补偿。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32-33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6.

[3] 李太淼. 劳动价值论若干问题新探[J].江汉论坛,2008(6).

第9篇

你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你换新房了需要买套家具,你到了卖场,达成达不成交易,多是你说了算。如果不入眼,他再降价你也不会惋惜:即便看上了谈价,他也得揣摩着你的思路走。

这种微妙的变化,就是消费者时代带来的成果。其实买卖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消费者的主观意愿与产品作为客观存在的被接受。但如今主观成为消费主导,客观成为附属,没有前者,后者毫无意义。技术与信息的过剩意味着工业时代的结束,在这种背景下,整个社会日益成为围绕消费者价值这一核心构建起的利益共同体。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双重身份让我们体验到生产与消费的互相依赖。对于个人而言,消费显示的是能力,对于企业而言,消费意味着财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消费是秩序的基础。

既然消费者价值主要来源于消费者的主观意愿,那么就让我们关注这种主观意愿是如何产生的。

消费是因为不满足。但人们对于当下的不满足不再来自于衣食住行的基本压迫,而来自于对便捷、舒适乃至自我审美主张的需求,追寻一种更为宽阔的时空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与宗教艺术是相通的,都是在实现人们对于现实的时空超越。没有什么不可能,飞机、高速列车、互联网使“地球村”不再是一个概念;教育、文化的普及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也使得人们的心理年龄日益接近或更趋弹性。这种超越现实时空的消费渴望,其实是联系其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因此,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维度上同等重要地成为消费者价值的来源。

过去:如今的消费者早已走出短缺经济时代的阴影,他具备了丰富的和多重的消费经验,这些经验导引着他们进一步的消费行为,决定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偏好。

营销途径――适应他的经验习惯对历史的依赖,要特别注意他在消费记忆中的负面经验,因为它比正面经验具备更大的影响力,正如快乐可以很快逝去,痛苦总是长留心底。你需要通过产品的设计与服务,针对性地克服和消除这类负面经验的干扰。

现在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消费者既会基于从众、虚荣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也会基于其自身对人生的理解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审美取向。

营销途径――满足他对于现状的不满,满足他的物质欲、成功欲,满足他对英雄的崇拜和对独特性的认可。只要符合法律和道义,都应尽量地满足他的一切需求。别羞愧于这种取悦与讨好,这是相互依存的需要。满足消费者,就价值的本质而言,是满足我们自己。越是高端的消费,这种满足愿望的契合度越高。

未来:有一些消费本身就是跨越时空的,譬如教育,基于对未来的想象可以直接促成消费的形成。另外有一些则存在较长的时间跨度,譬如住房消费。正因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对于未来的想象存在着更多互动的可能,也就蕴含着更多的价值。

营销途径――你需要与消费者共同提高想象力,通过想象描绘出一个可以共同感知的未来。不仅企业的综合管理需要愿景,消费者价值管理也需要愿景;我们需要与消费者共同建立对于未来的预期,并将这种预期固化在产品的功能与设计中。在这个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是影响,只有将想象力演变为影响力,未来才属于我们。

第10篇

数分钟后,放在前面的大写字板上就写满了建议:关闭这家工厂;封存那条生产线;开除那些平庸的管理人员。“好极了!”咨询专家说。“现在我们来探讨我们应如何进行这些工作。”

然而,咨询专家接下来听到的议论与平时处理这种事情时所听到的议论毫无二致:“我们不能这样干。”我们不能这么干?为什么?因为这太残酷,太激进了,有人回答说。在座的一位管理人员解释说,这么干“会伤筋动骨”;没有人会愿意这么干。所需采取的措施太痛苦,难以付诸实施。

这两位咨询专家是来自波士顿管理决策公司(ManagementDecisions)的安德林?思莱伍斯基(AdrianJ.Slywotzky)和大卫?莫里森(DavidJ.Morrison)。他们的经历揭示了我们司空见惯,人所皆知的现实:该采取的措施不去采取,因为这些措施会导致不愉快的后果;这已不是什么新问题了;它源远流长,已经成为哲学和许多主要的核心问题。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使得这一问题变得十分紧迫:至少在今后的十年中,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将不是营销才能、信息技术或其他任何专业知识,而是个人特性──愿意甚至渴望采取重大而又痛苦的决策。

你对此持怀疑态度吗?90年代工商业的发展似乎为具有这一优良品质和不具这一优良品质的管理者的经营成果提供了脚注。一百年后的历史学家们将会把90年代视为工商管理发生革命的时代,而我们则无需用太长的时间就已经看出正在发生的变化。90年代初,各类主要因素的变化一目了然: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许多行业管制放松,世界范围贸易壁垒减少,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不断扩大。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冲击力十分强大,促使企业发生了巨大的、艰难和痛苦的历史性转变。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唯一的问题是有人愿意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有人则不愿意改变自己。我们立即就可以得到答案。在1992-1993年间非同寻常的十八个月中,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IBM、西屋(Westinghouse)、美国运通银行(AmericanExpress)、柯达(Kodak)等美国著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均被解雇了。后来,一些管理者“退休了”,但都不是因为“健康原因”,或从未听说过的“长期计划安排”;他们被炒了鱿鱼。企业管理获得成功的新条件一下子变得十分明确。哈佛商学院迈克尔?简森(MichaelJensen)教授介绍了一个带有我们时代特征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曾经是一家名列《财富》杂志最大500家公司前茅的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整个职业生涯都服务于这家企业。然而,一旦革命袭来,他不能采取必要的应变措施。企业的市场价值开始滑坡,当企业市场价值降到原价值一半的时候,他被解雇了。他无法接受这是他的过错。简森教授分析说:“他由于不能改变自己对业务管理模式的看法,而毁坏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业务管理模式”是一个关键的术语。在革命化年代中,工商业管理者必须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业务管理模式──创造价值的基础,或我们通常所说的赚钱诀窍。思莱伍斯基和莫里森认为每一管理者都应当像英特尔公司那样,每隔五六年就改变一次自己的业务管理模式。英特尔公司曾经主营记忆芯片制造;在这种芯片制造看上去开始成为没有优势的业务时,他们转而生产微处理器;一旦处理器受到商品化威胁,他们又将处理器促销为名牌消费品。思莱伍斯基说:“今天,僵死的业务模式是没有生路的。”但是很少有企业将其业务设计思想制度化,或者甚至没有明了清楚地表述过。(贵公司是否这样做了?思莱伍斯基和莫里森建议你到公司各处转一转,问一问你手下的人:“我们是如何赚钱的?”)因为这太危险了,你可能会发现你必须采取某些重大而又艰难的决策。

事实上,你可能会做出与英特尔公司完全相同的决策,因为,英特尔面临的局势实际上已摆到了每一个人面前:生产效率急剧提高,全球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威胁无所不在。这种形势发展十分迅速;它要求人们作出人类最为艰难的反应:退出市场,开除员工,承认自己错了(或者至少不是完全正确)。因此,未来将需要更多具有优良品质的管理人才──能够接受甚至追求心理痛苦和性格刚毅的管理者。

我还没有发现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个世界正在造就更多这样的人才;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西方文化的评论家们认为现在更少了。但是,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哈佛商学院迈克尔?简森教授正在以全新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难题,从而指出了这个难以对付的问题的原因所在。

简森不是学哲学的。他在芝加哥大学接受过严格的计量分析教育,是一位财务经济学家。他曾多年坚信人是理性的福利最大化追求者,人永恒不变地遵循着资源、评价和最大化模式(Resourceful,Evaluative,MaximizingModel,REMM),这是他自己归纳出来的模式;但他现在再也不这么看了。过去的几年中,他在哈佛大学参加了心智行为研究计划(Mind,Brain,BehaviorInitiative),该计划的参与者还有内科医生、心理学家以及许多其他行业的专家,他们研究的内容正如计划的题目所示。简森现在认为,人有一半的时间遵循资源、评价和最大化模式;其余的时间则笼罩在痛苦规避模式(PainAvoidanceModel,PAM)下。痛苦规避模式是非理性的:沿着现有痛苦避让道路发展将可能带来更大的痛苦;但这种模式已存在於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

道理非常简单。在我们脑袋下面有个小小的器官叫作扁桃体,其功能就是评价外来刺激是否带有威胁性。如果外来刺激带有威胁性,这一器官就会作出著名的肾上腺素反应,它还会把阻碍其部分功能的化学成分带到表层──大脑的理性部分。这就是一位坠机生还者说他不知道他是如何从机舱里爬出来的的原因;他说:“我什么都没有想,我就那么做了。”

当我们的身体受到外来伤害时这类化学反应是十分有用的。问题是这类反应仅是对外界刺激本能的情感反应。这就是对一个人不好的评价似乎马上导致被批评者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一旦一个人的扁桃体发现自己受到了伤害,他的大脑马上触发痛苦规避模式,进而准备进行反击或予以规避。简森认为,这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及其企业难以吸取教训的原因。失去控制,承认自己的错误,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及其本身都会带来痛苦,都会刺激痛苦规避系统,导致化学反应,影响我们的理性思维将所有信号全部记录下来。如果我们看不到自己的错误,我们就无法汲取教训。所以,如果管理者不愿意采取不愉快的行动,他们所要规避的痛苦实际上就是采取必要措施所必须承受的痛苦。

简森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好奇。他说:“企业将为此付出成千上万亿美元的代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像许多个人和民族一样,非到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才不得不进行扭转乾坤,但会令人不愉快的变革的原因。简森说:“如果没有来自产品、工厂或资本市场危机的直接威胁,任何公司都不会主动进行改革。”我们大家都知道事实确实如此。那些在1992-93年间业绩较差的公司就是极好的例证。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一些措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一些倾向于防患於未然的企业常常会在危机真正到来之前创造危机,将自己推下断崖绝壁,希望在危机袭来之前找到能够力挽狂澜、拯救自己的有效措施。融资购并就是防患於未然的措施之一。巨额债务负担会有效地迫使管理者采取必要的痛苦措施。一些企业(如SealedAir公司,一家泡沫塑料包装材料生产厂家)实行了没有购并的融资购并,只是大量举债,作为巨额特殊红利分配给投资者。另一些企业(如坎贝尔公司,CampbellSoup)则采取了更剧烈的措施,要求高级管理人员直接和亲自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权;持股量要求很高,乃至于管理人员不得不举债购买。令人十分惊奇,在这些措施下,企业采取痛苦决策的阻力大为减轻。

企业可以根据是否具有愿意面对残酷的现实、勇挑重担的精神来聘用和提拔管理人员。当然,每一个管理人员都会说自己具有勇挑重担的精神(他们还会说他们都愿意倾听反面意见)。即使如此,这些是否足以构成瞬息万变时代管理者所必须具有的个人特性了呢?FMC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布特(RobertBurt)说,他们公司评价管理人员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视其如何处理人事问题。因为,人事问题确实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最难处理的问题。

然而,我们还必须涉及个性问题,还必须探讨存在于公司某处的优良素质问题。归根到底,由谁来启动或强制实行股权拥有计划,或探究管理人员是如何作出强硬决策的呢?聊以的是我们还不至于那么束手无策。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指出,在扁桃体将信号传递给表层的同时,另外还有一条传递途径,允许我们的理性对扁桃体的本能施加影响。简森的说法是:这就象我们的肌肉训练一样。这一说法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一条众所周知的基本道理: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个性。

第11篇

【论文摘要】价值链管理需要构建价值链会计,在会计的目标、职能、工作理念及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并采取全新的管理方法,实现价值链会计的信息提供职能与会计管理职能。文章将从价值链会计的涵义、实质、对原有会计理念的突破、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间竞争的愈演愈烈,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所承受的来自已有竞争者、供应商、客户、潜在竞争者和替代产品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已有的企业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竞争环境下企业管理的要求,诸如战略成本管理、战略竞争优势开发与拓展等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的新问题,对企业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价值链管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价值链会计就是建立在价值链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一门学科。

一、价值链会计的概念

笔者认为,所谓价值链会计,又可称为价值链会计管理,它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增值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价值链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具体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对价值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价值链会计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将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服务商、客户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通过价值链的创建,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低成本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真正实现“多赢”。

二、价值链会计的实质

截止目前,学术界对会计的认识可概括为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一种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本文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价值运动是会计管理的对象,价值增值是会计管理的目标。因此,会计也可以称为会计管理,相应地,价值链会计就是价值链会计管理,或称基于价值链的会计管理。

价值链会计并非会计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传统会计管理在价值链理论下的延伸。价值链会计与传统会计管理的区别在于,传统会计管理的对象是单个企业的价值运动,而价值链会计管理的对象是价值链的价值运动。根据价值链会计对象,价值链会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管理活动:

(一)价值信息管理

价值信息管理包括价值信息标准的制定、实际工作流程中价值信息的跟踪、价值信息的评价。价值信息标准的制定是通过事前分析,包括对以前各期价值信息的分析和同行业企业相同业务流程价值信息的分析,以及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全面财务预算和各部门的财务预算,作为企业价值管理活动的指南。价值信息的跟踪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各业务流程实施信息技术,实现财务业务的在线操作。利用信息网络监督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对财务预算管理中出现的“例外管理”、特殊异常业务进行例外审批。价值信息的评价方法有平衡计分卡法、基准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等。价值信息管理活动是价值链会计的基础性工作。这套体系如果建设得比较完整的话,能极大地推动企业提高经营运作效率,从而推动企业价值增值。

(二)增值活动管理

增值活动管理包括业务流程管理、成本管理和公司财务管理等三个方面。业务流程管理主要是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财务会计人员应利用掌握的各部门价值信息,分析企业价值链各环节业务活动的增值量,协助企业进行业务流程的改造。成本管理是增值活动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企业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包括:外购经营投入成本如为生产投入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人力资源成本如职工的招聘、安置费用、教育培训费用、保险福利费用等;资本化费用如无形资产的购置费用、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费用等。在成本管理中,企业必须将以上成本分摊到价值链的各项价值活动中去,分摊的目的是产生一个反映成本分布的价值链,比较各价值活动的成本的分布,从而找出可以改善成本的突破口。除此之外,成本管理人员还需要了解与产品有关部门的整个价值链成本,并与处于价值链上的其他厂商合作,共同控制成本,寻求最大收益率。公司财务管理是增值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筹集资金、投放资金、现金管理、信用管理和股利分配等多种理财活动。

三、价值链会计对原有会计理论的突破

(一)突破了原有会计主体概念的束缚

会计主体理论是会计的一个基本理论,会计主体用以界定会计管理的对象范围。

原有的会计理论一般认为会计主体只能是某一特定单位,它可以是一个法律实体,也可以是一个非法律实体。但价值链会计所管理的范围已不仅仅是单一的企业,而变成了由多个企业所组成的价值链,笔者认为,将价值链作为会计主体是可行的。因为在已有的会计实践中,就存在有会计主体不是单一企业的情况,比如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作为编制主体的就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由多个企业所组成的企业集团。

(二)突破了原有成本管理的范围

价值链会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价值链的整体增值,而只有对价值链上的所有收入和成本进行全面分析后,才有可能对价值链增值的大小做出准确的计算。鉴于人、财、物是企业经营的三要素,因此企业所承担的成本也无非是人力资本成本、资本成本和各种物料成本,其中资金成本又可以按资金的来源分为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两种。在已有的会计理论中,对各种物料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早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而随着近年来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出现了一些有关人力资本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理论方法,惟独对股权资本成本的管理基本上是空白。当我们从价值链的角度考察会计管理时,股权资本成本就成了企业必须要考虑的一项成本。因为核心企业存在着对价值链进行整合的机会,而对价值链进行整合所需要的所有资金都是有成本的。

(三)突破了原有的会计信息要素和类型

价值链会计信息的要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而且还包括消费者服务、生产效率,生产周期、产品质量等新的会计管理要素。信息的类型也不仅是事后的反应和核算信息,还包括事前计划和预算的信息、事中监督的信息。

(四)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时空观

阎达五教授在论述构建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时指出,价值链会计在空间维度上把原来的以单一企业形式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扩展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对象。在时间维度上,以会计实时控制为核心,分别以事前管理的统筹规划、事中管理的实时控制和事后管理的分析考评为内容广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

四、价值链会计的前景展望

根据目前对价值链会计的研究,它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

1.借助内部的操作系统控制、会计数据资源控制、应用控制和外部的周界控制、远程控制等解决网络的安全性问题;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使价值链条的各方建立公平、公正、共赢的合作关系。

2.加快我国会计人员的队伍建设,加紧培养复合型人才。

3.通过流程、组织再造、信息集成规范指导形成供、产、销一体的“价值链”,构建良好的管理模式,为实施价值链会计创造好内部条件。

4.加大普及、完善信息技术力度。党和国家适时做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企业信息化被提上了重要议题。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企业建设、企业管理之中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价值链会计系统的实施创造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安全的坚实的宏观平台。

价值链会计的推广应由点及面、逐步开展。首先应在IT相关行业或具有跨国业务的企业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互联网业务、银行和金融、系统集成上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以及一些有实施条件的大集团、大企业内部实施等价值链会计,再随着科技和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发展和改善,逐步推广开来。而对于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其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逐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同时,可以以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为基础建立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再通过互联网向外拓展,构建企业外部网(Extranet)。总之,企业最终将利用互联网快捷的信息传输速度和即时接入网络的能力,实施价值链会计操作系统并不断优化其应用效果,使企业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形成以企业内外交易活动为中心的主题框架,实现财务会计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2).

[2]李寿文,蔡文清,谭劲松.“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4,(2).

[3]管亚梅.价值链会计——一个全新的理论构想[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22).

第12篇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音乐教育

中国素来享有“礼乐之邦”的美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这句常为后人所引用的经典名句实为先贤重视礼乐的诸多文本例证之一。诚然,礼乐及其教育为哲人们所推崇,周公在乐教中将其与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即精英教育紧密相联;阮籍《乐论》则基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论及礼乐教育的必要性;王通的礼乐教化思想源于周孔,其言“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②;白居易同样认为礼乐教化是治国之本;胡瑗进而阐述了人才、教育和学校三者间的联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③……不仅如此,由官方创设于汉代的教育和管理机构——乐府存在时间约200多年,可谓世界上创办期最为悠久的音乐教育机构之一。随着中西方频繁的音乐交流与文化互渗,终于清末在学校和社会广泛形成的学堂乐歌活动,成为中国新型音乐教育兴起的一大标志,自此中国的音乐教育开启了崭新的篇章。可以说,音乐不仅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同样于中国漫长的教育发展史中留下了自己鲜明的印迹。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事业步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前者着力于培养音乐教师,特别是以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师为其首要教学目的。这种明确的办学目标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被纳入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教学大纲中;后者则应将教学的重点聚焦于专业表演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就实践层面而言,专业音乐院校侧重于学生音乐表演实践技艺的提升,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本应倾向于学生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塑造。然而,“师范性”并未能成功地将上述两种教育体制区分开来,关于高等师范院校之“师范性”与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化”于现实层面的模糊界定也初露端倪,音乐教育界人士大都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即:“按实际有效的课程来评价,高师音乐系实为微型音乐学院。”④事实上,造成这种局面并持续到今日,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承担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专业音乐院校学生们的演奏或演唱等水平往往成为高师音乐教师衡量学生能力的一大尺度,而一些高师学生在频频遭遇“音乐技术不如专业音乐学院学生”“文化素质低于其他专业学生”等严厉评判后,自甘落后地在专业音乐学院学生身后亦步亦趋,从而彻底抛弃了他们所属领域的内在特质。

21世纪全球化资讯急速蔓延的繁荣景象背后,教育成为唾手可得的“产品”之一,高等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原本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高等院校似乎无暇顾及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长期抗衡的状态,更无心执著于二者办学理念上的僵持,而是倾注全力参与到增设音乐专业这项浩大的“教书育人”工程中。我们不能否认,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自觉选择了不断提升自我竞争力以获得个人生存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而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势必对个人福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创设意味着在先前两种教育体制之外,有更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然而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并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笔者非常赞同美国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教育观,“每一个教育领域都有义务向自己和他人解释其价值,并要有通过教育得以获取那些价值的计划。”⑤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理应根据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并予以明晰定位,以此突显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存在价值,以期谋求长远的发展空间,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教师”“课程”与“实践”三方面的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

从现实层面考量,原本担任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并适应新增专业的需求,因此综合性大学在增设音乐专业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急需填充人力资源。就事实而论,无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院校,抑或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他们的学习背景大都相仿,多数为独立拜师学艺,即遵循“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涯很可能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石,显而易见的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行为事项的主体人物——“教师”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倘若回溯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教师”一经存在就承载了“传承人类文明”的职业使命。在现今的中国,教师们不但讲授知识,他们还富于前瞻性地通过书写文论记录教育状况、研讨教学手段并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等。近些年来,“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各专业教育工作者们畅谈的一个热点话题。此方面文论最初的写作动机乃在于摆脱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系列困扰,并期望透过开放式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与有效途径。然而,笔者在不经意间发现,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在直抒胸臆书写教育改革理念中鲜有自我反思的系统阐释和理论构架。与此同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日,我们目睹了高学历人才的群体性涌现,综合性大学不可避免地以学历作为吸纳教师的一个首要标准,继而忽视了对音乐教育这个特殊领域内“教师”的全方位“塑造”与整体性“规划”,毫无疑问的是通常情况下的短期岗前培训课程并不能完整代替“教师”们对自身专业教学的认知及定位。假设综合性大学不能突破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模式的瓶颈,那么它将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因为“复制”所谓的高等教育人才只能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创新型”人才相背道而驰,其存在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二、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

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均以“课程”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的有机组合建构起与各专业相对应的知识体系。在音乐教育系统领域内,学科特色往往透过课程设置得以体现,并借助后者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鉴于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存在诸多交叉、重叠的现象,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师对此当格外警醒。在保证学生掌握音乐学学科基础知识外,教师应对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加强与其他专业教师的沟通并适时地与学生们分享音乐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互动,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其中,跨学科专业课程,如音乐治疗学、计算机音乐制作等均是比较不错的课程选择,现今人们在应对各种内、外挑战中往往承受着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音乐疗法为缓解人们的心身疾病贡献着自己的能量,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往专业院校学者普遍范围内视计算机音乐制作为“娱乐项目”,忽视其潜在价值,殊不知透过互联网的传播,计算机音乐占有着极大的市场份额。综合性大学若能整合其资源优势,势必将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为普罗大众培养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其存在价值可见一斑。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综合性大学设立音乐专业尚处于草创阶段,相应地,关于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规划和阶段性实施都有待于补充和完善。

三、转化理论的有效环节——“实践”

几乎每一个专业都强调“实践”的不可或缺和积极意义,音乐专业尤为如此。无论是感性呈现,还是理性表述,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与专业论文写作等均为音乐实践活动的特殊产物,学生经由被动的学识引入转至主动的技艺诠释,这不但从视觉上建立了“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更奏响了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有力“前奏”。基于此,实践活动毫无疑问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理论转化能力,结合有效的课程设置从整体上完善了教育对象大学四年的音乐学习生涯,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由此激发年轻学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实践出真知”的理论与应用的双重价值固然不言自明,值得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的则是除了传统意义上以舞台为依托的表演场域,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们转化理论的实践平台又在哪儿呢?据笔者所知,有些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师曾带领学生们亲历乐器制作现场关注乐器制作全过程及乐器厂运营方式、参与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等。这种基于“文化在民”的教学理念以回馈社会为主旨的实践活动着实值得推广,它为综合性大学寻找到有别于高等师范院校、专业音乐院校的实践基地开拓了新思路。

本文简要阐述的三方面内容:言传身教的主导人物——“教师”、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课程”以及转化理论的有效环节——“实践”,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注重前瞻性的招聘与招生方案以及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兼顾教师、学生两方面的考核),都应与突显综合性大学之存在价值相契合。

的确,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信息时代语境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可谓任重道远。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在承袭中国千百年来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的同时,当就新世纪现实语境中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富有见地的理性反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续历史积淀的深厚学养与成就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虽然美国哈佛大学启动于1967年的《零点项目》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音乐系等艺术教育为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但我们在冷静思虑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热”现象的同时,同样也应对祖国的音乐教育给予最美好的祝福。最后,笔者愿以贝内特·雷默的话作为结束语,以此与教学同行共勉,那就是“音乐教育最深刻的价值,同所有人文艺术学科教育最深刻的价值一样: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⑥“……当我们的目标变成将所有学生引向所有人文艺术学科的幸福性时,我们对年轻人生命质量的贡献就可以无限放大。”⑦

注释:

①论语·泰伯.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79.

②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33.

③王定华,田玉敏.中外教育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