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学前班

幼儿园学前班

时间:2022-09-20 12:0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学前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学前班

第1篇

开场:

(幼儿)亲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

亲爱的老师和小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经过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即将告别老师和同伴,进入小学生活,今天让我们带上老师的祝福,爸爸妈妈的希望,走向美好的起点。

(老师)离别的铃声即将响起,我深深的感受到那份将于孩子们分别的黯然离情,作为老师,我们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和不舍,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让我们珍惜这一特殊的日子,把美好的时刻永远留在心中。

感恩,欢乐,飞翔,丫丫幼儿园2014年学前班毕业典礼现在开始。

(幼儿)我们已经在幼儿园里度过了三年的快乐时光,这三年,园长和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和副园长也是我们亲爱的和老师带给我们最后一次的叮咛。

一、园长致辞

(幼儿)园长的话,我们已经牢牢记在心里,感谢园长和老师们的培养和教育。

三年来,我们的成长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让我们学会了许多本领,在这毕业的舞台上,让我们尽情的展现吧。

请欣赏舞蹈《大家一起来》

二、舞蹈《大家一起来》

(师):童话,是真善美的化身。

童话,是你我他童年缤纷梦想的展现。

今天,让我们在一个有趣的童话剧中,去感受童话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吧!接下来,请欣赏英语童话剧《小羊和狼》。

 

三、英语童话剧

(老师)幼儿园是一片沃土,园长,老师都是辛勤的园丁,茁壮成长的小苗苗就要离开这块土地了,家长们也有许多话想说,下面请家长代表讲话。

四、家长代表讲话

(老师)谢谢----的讲话。今天来到现场的都是我们幼儿园成长的见证人,幼儿园发展的支持者,我们的成功离不开你们的理解和关爱,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在这里,我代表所有的老师由衷的说声:谢谢!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习了三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接下来请家长们看一看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内容展示

(师):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是和老师一起唱唱跳跳,一起表演,一起游戏,每一天都是开心快乐的,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里,孩子们还想再舞台上在跳一遍我们曾经唱过的儿歌,曾经跳过的律动。请欣赏英语律动串烧。

六、英语律动串烧

(幼儿)在这个离别的时刻,我们小朋友也有许多话相对大家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前班小朋友代表的心声吧。

七、幼儿代表发言

(老师)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心中的感谢,请欣赏手语表演《感谢你》

八、手语---《感谢你》

九、幼儿献花  拥抱亲吻家长

(老师)教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对孩子的成长既感到深深的欣慰,又感到恋恋不舍。下面由学前班的三位老师为孩子们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永远的守巢人》

十、诗歌朗诵---《永远的守巢人》

(老师)在毕业典礼这神圣的站台上,我们学前班小朋友将领取自己的第一份毕业证书,下面有请学前班小朋友上来领取证书。

十一、颁发毕业证书

(老师)毕业典礼,这是一个多么庄严的时刻,让我们尽情享受属于我们的这一刻!让我们大声唱出来,告别老师告别幼儿园。

第2篇

(一)、班级管理

孩子们这学期是在幼儿园生活中的最后阶段,学前班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为了让幼儿顺利地进入且适应小学的生活,必须培养幼儿的各方面习惯以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让幼儿学会自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做为主要培养。

1、第一周没有正式上课,专门训练养成习惯与常规。

2、课余时间多让孩子阅读各类书籍(比如:饭后,阅读活动课等),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3、课间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增加师生间的感情。

4、一周安排两次看故事片或动画片,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与模范故事中有感情的朗读。

5、训练幼儿礼貌用语,做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6、对行队列的训练及健身操的加强。

7、午休时间的作息要严格遵守,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

(二)、卫生保育管理

1、做好消毒工作,确保教室及宿舍的通风对流,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2、做好每天的晨检检查,做好预防工作。

3、随时注意幼儿的玩具用品,检查看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或有无玩具用品损坏导致不安全的情况。

4、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能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能当老师的小帮手做一些简单的劳动,比如:擦桌子,洗毛巾及扫地。要求幼儿每周回去帮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周一向老师汇报。

5、用餐能够安静且保持桌面及地板干净。

6、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比如:不乱玩火、不触摸电、不搞危险动作等。

7、体育活动多让孩子锻炼身体或散步晒晒太阳。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数学:

1、《数与计算》这节加以巩固复习十以内的加减法,外扩长新知识。如:二十以内的连加连减,二十以内的竖式加法等。

2、《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及空间位置。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加于巩固。

3、《认识几时半》在认识正点钟的基础上加强增进新的知识点。

4、《趣题》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趣味题的乐趣。

科学常识:

1、认识海洋世界,自己动手描画出一幅海洋世界图画,了解一些在海洋生存的动物。

2、进入动物世界了解它们的特征与生活。

3、了解人体一些器官的用途与特点。

4、学习简单的电路,让孩子们认识与了解一些简单的线路。

美工操作:

1、让幼儿利用平时对人物的影响,自己动手对人物、动物、景物的动静态进行绘画。

2、让幼儿动手玩玩、画画折动物、植物手工。

社会情感:

以幼儿身边的事进行教学活动,加入现实中的事让孩子们在这科目中学习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进行实践活动。

(四)、家园沟通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少生优生的观念也越来越强。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养。其实家庭的教育很重要,可现在的孩子父母都特别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舍不的严也舍不得打。这对幼儿的成长无形之中让的养成一些很不良的习惯与行为,使之父母希望把这重任交于老师,那么教师必须要做好家园沟通的工作,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1、家园沟通是双向的,电话与面聊经常沟通,结合每个孩子的不同与需要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及教师需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进行双方面结合教育。

第3篇

一、计划明确,有的放矢。

开学初,我班结合班级计划,针对本班实际进行分析、思考,制定了详实具体且切实可行的班极计划,确定了工作目标及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家长工作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拟订了具体措施和方法,制定了与季节特征相吻合的各科教学进度表。并按照计划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和保育工作,做到有条不紊。

二、班级的管理。

这学期本班三位保教人员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各种规章制度,团结协作,互相配合,按时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本学期,因为大部分幼儿都是旧生,所以我们班在常规方面,幼儿都能自觉的遵守,我们着重在礼貌方面教育幼儿,让幼儿讲文明,懂礼貌,还教育幼儿做个让人喜欢的孩子,和小朋友能融洽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我们班的幼儿脾气多种多样,有活泼好动的,有沉默寡言的,有巧嘴巴,也有乖宝宝,总之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经常针对孩子们的性格特点送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在他们犯错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方式,慢慢引导他们,使他们真正明白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在他们获得成功时,要表现出积极的肯定和表扬,使幼儿提高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教育、保育方面。

学前班即将走进小学学习,幼小衔接工作也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在常规上,引导幼儿在集体

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活中,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按时入睡,准时上幼儿园,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思想上,使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处处树立好榜样。在课桌椅的摆放上,也按照小学生的形式。使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入小学能迅速、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确保他们的身心都能在新的环境中,得到稳定而又健康的发展。

四、家园联系

在和家长的互动中,我们班两位老师主动热情接待,为家长分忧解难,在我们真诚的工作下,家长对我班教师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家长既然将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给家长一个“放心”的承诺,这是我们不变的目标。照顾和教育好每一名幼儿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孩子的进步对家长是最有说服力的,孩子带好了,就容易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通过面谈、电话联系等多种方法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使家长与教师育观点,共同进行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将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新的工作,及时总结、创新,为幼儿园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4篇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经过三年的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大班的小朋友们就要毕业了,即将走上人生第一个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神圣殿堂——小学校园。此时此刻,我们大家心中有悲有喜,有苦有乐,相逢亦难别亦难,我们是那么的难以割舍。但是,孩子们你们是要从这里走向更宽阔的世界,你们就象一只只小鸟,展翅翱翔;你们就象一只只幸福的小船,要在这里远航,你们就象一匹匹奔腾的骏马,要在这里奋蹄;所以让我代表**幼儿园的全体老师表达我们最衷心的祝福:祝贺你们长大了!祝贺你们学会了许多本领!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爱学校、爱老师、爱同伴,成为一名优秀的好学生!

三年来,你们在幼儿园里,就像一个个轻盈跳跃的小音符,快乐的歌舞、游戏、画画、听讲故事、朗诵儿歌、探索未知。记得你们刚刚来园的时候,有的哭、有的吵、有的闹。而今天站在我眼前的你们,个子都长高了,知识都丰富了,我们在相知相伴中度过了3个春秋,在这些日子里,深深地友谊之桥在我们之间架起,感谢孩子们对我们的爱、感谢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你们天真烂漫的欢笑和健康活泼的身影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亲爱的宝贝们,等到你们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时,别忘了回到曾经是你们爱的成长的摇篮——幼儿园来,看看教育过你们的老师,给你们做出可口饭菜的厨师,还有永远关爱你们成长的园长,我们期盼你们回来向我们回报你的优异成绩!

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家长,感谢您给予我们信任,你们把可爱的孩子,把你们的宝贝放心的交给我们,让我们能实现我们的人生追求,实现我们的教育梦想。感谢你们对我园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让我们的工作能圆满完成,谢谢你们!!今晚,我还要感谢和我一起工作和生活的全体教职员工,是你们的吃苦耐劳、勤奋的工作以及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幼儿园才会有今天的小有成绩;还有我们现场的家长委员会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谢谢你们积极参与我们幼儿园举办的各项活动,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把幼儿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档次、办出家长满意园,创出佳绩来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幼儿园学前班毕业典礼教师发言稿二

尊敬的园长,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小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小朋友的爸爸,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毕业典礼,并有幸代表家长在此发言。此时此刻,我和所有家长一样,心中充满了感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幼儿园**分园的所有家长,向三年来关心呵护孩子成长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你们长期以来的努力工作,感谢你们长期以来的默默奉献,感谢你们长期以来的爱的行动。正是你们的努力,你们的奉献,你们的爱成就了孩子的快乐、幸福和笑容。是你们像妈妈一样关心、培育了我们的孩子,给了他们宽厚无私的爱,是你们像园丁一样为他们修枝剪杈,让他们茁壮成长,是你们给了他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受到了这里轻松、活泼、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老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都很了解,一些细微的变化、很小的进步她们都记在心里,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随时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变化,配合老师做好教育工作。孩子在入园以前什么事情都是我们父母包办代替的,动手能力很差,现在回到家换下的衣服自己能叠放的整整齐齐,到吃饭的时候帮忙拿碗发筷,懂得了尊老爱幼,懂得了谦让。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就主动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把学到的新儿歌、新武术等给我们表演,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孩子身上的变化,我们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们也知道,这都离不开老师们辛勤的劳动。从入园到现在,孩子取得了不少成绩,幼儿园经常举办联欢会、运动会等,我都鼓励他积极参与,因为这些都是锻炼他的社会认知能力、挖掘他潜力的好机会,这一切都要感谢**幼儿园给予的良好学习环境。在老师们严中有爱的关怀下,孩子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大方,越来越有活力。虽然我不是最聪明的家长,但我却做出了一个最聪明的选择,那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健康、愉快、充满爱心的环境里,享受了他最宝贵的童年时光。

今天,孩子们即将毕业,他们幼小的心灵却有着太多的依依不舍,他们舍不得老师的微笑与关爱,舍不得阿姨细致入微的照顾,舍不得小朋友之间的友谊,更舍不得幼儿园欢乐的时光。 他们告别了幼儿园这个幸福的摇篮,带着一份好奇、一份自信走进校园,开始书写他们人生中最崭新的一页。多少年以后,当棵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回忆往昔,我想他们谁也不会忘记今天,不会忘记这个曾经带给他们幸福、快乐、自信,曾经教会他们求知、分享、关爱的地方,更不会忘记默默耕耘的老师和无私敬业的园长。

最后,祝贺所有的小朋友顺利毕业,也预祝所有的小朋友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健康、快乐、进步!祝愿我们的老师和阿姨永远健康美丽,祝愿**幼儿园的明天将是引领幼儿教育的航母!衷心地感谢所有的老师!你们的辛劳,我们记得,我们的孩子也永远记得!最后,让我深情地向老师们鞠躬,再一次道一声:谢谢!

幼儿园学前班毕业典礼教师发言稿三

亲爱的小朋友们、尊敬的家长、老师们:

你们好!

在这阳光灿烂、鲜花朵朵、彩旗飞扬、鸟儿歌唱的美好日子里,我们**幼儿园迎来了**届大班毕业典礼暨素质展示活动。首先我代表大班全体老师向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感谢你们三年来对我们保教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还要向大班的所有小朋友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经过三年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各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天你们即将毕业了!在此,祝愿你们在新的天地里取得更大的成绩。回忆小朋友们三年来的幼儿园生活,我们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孩子们,你们还记得吗?当你们刚入园时又哭、又吵、又闹,是老师像妈妈一样抱起了你们,为你们擦去眼泪,喂你们吃饭,哄你们睡觉,带你们做游戏和你们讲美丽的童话故事,一起探讨大自然的奥秘。大班了,你们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认知兴趣,喜欢学习、喜欢观察,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问题问老师,于是老师也学会了不停的求知探索,不断满足你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今天站在这里的还是你们,可是个儿长高了、知识丰富了、唱歌、跳舞、画画、写字、做手工……稚嫩的脸上写满了自信,懂得了什么是关心和爱护,什么是合作与分享,什么是尊重和谦让。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第5篇

[关键词]贫困地区幼儿教育;乡镇中心园;学前班;师资培训

乡镇中心园,就是在乡镇所在地由乡镇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独立建制,有三个以上不同年龄班,按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履行幼儿园根本任务的学前教育机构。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力图以乡镇中心园辐射村级幼儿园(班)和培训村级幼儿园(班)教师,带动幼儿教育的整体和和谐发展。那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这种形式是否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应当如何促进贫困地区的乡镇中心园更好地培训村级幼儿园教师?

为了考察这些问题,笔者运用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抽样方法,即出于获取研究样本的便利性,并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选择西部某省一国家级县为研究对象。该县具备贫困地区的特征,如该地农村为山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多、属国家级贫困县。该地农村仅存在乡镇中心园和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这两种学前机构形式,还建立了“以省示范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园为主体的指导和服务网络”。在搜集资料时,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查阅法,辅助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资料搜集分两次进行,2006年9月和2007年6月分别在该地停留了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实地调查。

一、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贫困地区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必要性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县级以上教育部门要加强幼儿教育管理,要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其对乡镇幼儿教育的指导作用,乡镇幼儿保育、教育的业务指导由乡镇中心园园长负责”。可见,国家已从政策层面上认可乡镇中心园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鼓励和要求其发挥指导作用。由于培训学前班教师是发挥指导作用的内容和方式之一,为此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在部分程度上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

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是贫困地区农村幼教现实的需要。在我国,不同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在笔者考察的同一个乡镇,乡镇中心园和学前班在发展水平和办园(班)质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该地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乡镇中心园是幼儿教育体系的枢纽之一。利用乡镇中心园承上启下的优势,把乡镇中心园作为实现农村幼教发展的基本载体,以乡镇中心园为点辐射学前班,是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可行途径之一。

(二)贫困地区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可行性

在该地区,一个乡镇发展学前教育的落脚点在乡镇上,首先投资兴办的也是乡镇中心园。教育主管部门比较重视乡镇中心园的建设与发展,对其师资、设施、管理等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和改善强度比较大。为此,该地乡镇中心园是农村幼教人力、财力、物力最集中的资源地,是农村学前教育的示范基础和骨干力量,具备培训学前班教师的条件。

具体来看,在地理位置上,该地的乡镇中心园都建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所处位置交通便利,生源较为充足,人文环境较好;在师资上,该地有限的幼教专业人才都集中在乡镇中心园,且多为国家正式编制的教职工,工资待遇基本能得到保证,师资队伍相对稳定;在财力上,该地乡镇中心园大多属于全额或差额拨款的教育事业单位,其经费以国家财政预算安排为主。有相对机动的财力可以利用;在规模上,该地乡镇中心园的办学规模在本地区相对较大,场地较为宽敞。园舍、设备相对较好;在信息传递上,乡镇中心园与上级幼教机构的联系较为紧密和便利,可以直接上通县市级幼儿园学习到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还可以结合学前班的实际需要与之进行交流和帮扶。

二、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该地乡镇中心园因地制宜,组织学前班幼儿教师参加各项培训,并为其提供学习机会,带动了学前班幼儿教师的发展,为农村幼教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当前乡镇中心园在培训学前班教师中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开展培训活动的效果。

(一)培训活动无计划

就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当地县和乡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制定了每学年幼儿教育发展规划,规划中只是要求乡镇中心园要开展培训学前班教师的活动,建议性地指出培训内容,但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培训哪些内容,更没有制定培训活动计划。在执行上级规定时,绝大多数乡镇中心园没有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这表现在:乡镇中心园往往不考虑学前班教师的需要。而是依据自己的方便开展培训活动;培训时间往往安排不当,将本应安排在学期初的活动安排在学期末;在履行完培训任务后一扔了之,没有记录和思考存在的问题;在培训中存在重复培训和随意培训,没有延伸和巩固培训的成效。

(二)培训形式较单一

问卷调查发现,学前班教师较喜欢“专题讲座”、“跟班见习”、“送课下乡”等培训方式,部分学前班教师希望在接受培训时能“亲自去上课,让老师找出存在的问题”。但访谈发现,该地乡镇中心园培训作用的发挥途径较为单一。以经济发展较好、幼儿入园(班)率较高的一个镇中心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已经成立10多年之久,每学期举办1—2次的学前班师资培训活动,80%的培训采取了集中培训这一方式,即在乡镇中心园举办讲座、培训班、展示公开课、开展技能培训等;该乡镇中心园曾送课下乡5次,接待学前班教师来参观学习及业务咨询4人。除此之外,结对指导、包点支教、合作教研、资源共享等培训形式使用极少。

一方面,培训内容不全面,集中在室内外环境布置、教育教学技能、教玩具制作等较实际、易学会、有显性结果的培训内容,但“培训的东西只涉及教师本身,只让学前班教师学习立竿见影的、表面的东西,没有长远的考虑”;相对而言,对幼教政策宣传、幼儿园(班)管理、家园工作、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展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培训较少,而实际教学中十分需要这些内容。如一位学前班管理人员认为,十分有必要教授怎么进行家园工作,因为“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跟着公公(爷爷)奶奶,他们只把孩子送来读书,不知道怎么在家教育孩子”。再如,还需要教授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因为“学前班都是不同年龄混在一起的,年龄不同,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也应该不同。幼儿园老师可以培训他们,怎么提出分层要求,进行分层教学”。另一方面,部分培训内容不符合学前班教师的需要。不少曾接受过乡镇中心园培训的学前班教师认为,幼儿园开展的活动是依据幼儿园的设备和条件设计和实施的,其教材、教学内容和学前班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这样的培训内容脱离了学前班实际。还有的教师认为,乡镇中心园教师培训的某些内容要求过高,自己纵使有心也无能为力。

(四)培训中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乡镇中心园过多展示了自己作为一名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优势,未将学前班教师看作平等的合作者和交流者。有的学前班教师感到,幼儿园教师“自我感觉良好”,看不起接受培训的学前班老师。一位小学负责人曾这样说,“幼儿园老师送课下乡,根本就认为学前班老师无知。(幼儿园老师)下乡的时候像总指挥指点江山一样教育学前班教师,这样不对,那样不行。”这或许说重了问题,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现状,否则学前班老师不会认为,“我们确实不懂,自己也很自卑,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自己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需要接受培训,但幼儿园老师这样的态度打击了学前班教师的积极性”。

(五)培训工作的监管力度小

该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在乡镇中心园执行上级规定开展培训活动时,由县和乡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监督和管理其培训活动的开展。但因为权责不明、或者工作繁忙、人手不够等原因,这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只是要求乡镇中心园在学年末上报培训活动开展情况。除了这一规定,两级教育主管部门极少或者根本不监督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没有对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的开展进行较完整的考核。这导致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的责任感较弱和积极性差,个别乡镇中心园根本未履行培训和指导学前班教师的任务,还有很多乡镇中心园管理人员认为开展培训工作是上级领导的规定和附加的工作量。

三、促进乡镇中心园更好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建议

以上诸多原因影响了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的效果,以至于有的学前班教师认为,“虽然每年都培训,都是走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当地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制定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工作的规划

针对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无计划这一问题,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国家幼教政策和本地幼儿教育发展规划,立足本地实际,出台相应的规定和制定5年或者5年以上的长期规划。在规划中明确规定乡镇中心园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职责,尤其明确指出乡镇中心园需要开展培训活动的最终结果、基本内容、形式、考核方式等;规划中还可指出何时、以何种形式组织相应的会议或者活动,让各个乡镇中心园交流经验、互相学习。2、乡镇幼教管理部门结合县级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5年内的近期规划;分解出近期规划,制定每一学年的短期计划,最好为乡镇中心园明确基本的培训内容和大致的培训形式,让其有步骤地开展活动。3、在制定规划时,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应给予乡镇中心园一定的自主权,鼓励其在培训活动开展中多跟学前班教师和负责人进行沟通,制定更为具体和详细的培训活动开展计划。

(二)加强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的监管力度

针对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监管力度和责任感弱问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可以:1、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各自制定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的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乡镇中心园每学期一次汇报培训活动开展工作的执行情况。2、明确和区分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人员及其任务,并对监督者的工作进行监督。比如,乡镇中心校可在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的检查或者亲自参与该活动;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则可每学期听取乡镇中心园的汇报一次、到园亲自考察和督导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工作一次。3、将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列入乡镇中心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工作业绩范围,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成立相应的评审组,在学年末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4、在每次的督导和评估过程中,两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发现、表扬和鼓励开展培训活动良好的乡镇中心园和个人,对其给予物质奖励。

(三)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该地特殊的经济、教育和文化现状严重制约了乡镇中心园示范作用的发挥及其效果。比如,在师资上,该地绝大多数学前班教师是由小学聘请的代课教师,她们的学历多为初中,收入相对低,这样的教师队伍流动性很大,给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基于此,各级教育部门要重视幼儿教育工作,加大经济投入力度:1、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村学前教育专项经费,该经费主要用于保证幼儿教师固定工资的按时发放,为后期持续培训奠定基础;还有少部分经费可有针对性地扶持和积极改善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2、由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发挥统领各个小学的职责,规定各个小学拿出一定比例的幼儿收费用于补贴和提高代课教师工资,尽可能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3、乡镇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拿出一定的费用用于促进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一半费用用于支持和鼓励乡镇中心园,为其提供开展培训工作的费用,包括购买必需物品的费用、下乡送课的交通费和就餐费等,并对培训活动开展好的幼儿园教师给予物质奖励;一半费用用于支持和奖励学前班教师,包括补贴他们参加培训时需要的交通费和就餐费,对优秀学习人员给予物质奖励等。

(四)乡镇中心园需要提高自身素质

该地乡镇中心园的师资水平、教育保育、管理等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好。但笔者也发现,该地很多乡镇中心园缺乏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幼儿园示范和龙头作用弱。特别是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后,乡镇中心园主要依靠收费维持生存,经费少且不稳定,幼儿园设施简陋,中心幼儿园不断呈下滑和萎缩趋势,影响了其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培训学前班教师效果的发挥。针对乡镇中心园本身存在的问题,除了依靠上级资助,乡镇中心园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因地制宜,完善机制,加强教师业务技能培训,探索管理和保教方法,以保持在幼教管理、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先进性,更好地带动学前班教师的发展。此外,乡镇中心园应该结合当地农村幼教实际,如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明了开展培训工作也是当地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内心勇于承担起培训学前班教师的重任。

第6篇

关键词:农村 学前教育 问题

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日益被重视,受教育面逐渐扩大,大部分乡、镇办起了不同规模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但是,农村学前教育由于其基础薄弱,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有待我们共同关注,进一步探讨发展策略。

一、农村学前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小学布局调整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对科学知识认识程度的提高,幼儿园或学前班在农村应运而生,大量涌现,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县、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层次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整体上来说,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由于多元办学管理和各种制度还不够健全,教育主管部门无力严格管理等原因,当前山区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弊大于利,特别是村级幼儿园的问题更为严重。如当前政府对村级幼儿园的投入几乎为零,对村级幼儿园的管理完全采用小学式的管理方式,这与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显得极不协调,已经很难满足群众对幼儿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甚至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农村学前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

由于受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目前仍处于边缘地位。一方面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人们普遍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各级教育机构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不强.因此,呈现出学生流动性大、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材不完善、班额大等现象,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教育观念滞后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盲目追求显性结果,忽视对孩子情感、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隐性教育过程。一些学校受经济利益驱动,把学前班看作学校创收的渠道,开设兴趣班、特色班,迎合家长心理,吸引生源,不顾及幼儿成长规律。教师觉得,不给孩子灌输知识,学校领导和家长会否定自己的工作。

(三)师资力量薄弱。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农村师范学校择优录取比例低,幼师专业又不予分配,加之名师进城热和老教师退休热,导致山区农村教师严重缺编,幼师专业紧缺。青年教师不足。幼师队伍结构一是职称结构不合理。根据湖南省2007年教师队伍规划统计数据显示:在幼儿园的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165人, 中级职称的8530人,而未评定的有20849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只占33.7%,而未评定职称的占66.3%.且这些未被评定的教师95.6%都在农村。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幼儿园中的老中青教师梯队结构不合理,农村中还有大量的民办教师,且发现很多大龄教师出现粘岗现象,造成教师老龄化等问题。

(四)幼儿年龄构成较为复杂

在农村学校的村级学校, 学前教育幼儿园的年龄构成极为复杂。在一个学前班里,年龄结构从不满三岁到六岁以上。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不比城市的幼儿园,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到学前班, 小班是三岁及以下的儿童就读, 中班是三至四岁儿童就读,不到五岁的就可以读大班, 五到六岁就可以读学前班了。但是农村学校不同,农村学校不可能沿用从小班到学前班的教育模式,不仅生源不够,师资力量也是问题。

(五)幼儿园管理相对不完善

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村级幼儿园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一是幼儿园布局不合理,规模小、园舍陈旧、设备简陋,办园条件差;二是很多村办幼儿园人数少,办园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浪费教育资源;三是“小园”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教师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的发展特点与教育规律,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限制了幼儿园质量的高,群众对幼儿园不满意,个别村对幼儿园还采取排斥态度,侵犯幼儿园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基于此,幼儿园的园所维修、设备购置等项开支,就都从小学公用经费或者学前教育学费当中列支,这让紧张的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另外,私立幼儿园的盈利倾向严重,不服从管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园舍拥挤、安全设施等问题更是难于管理。

(六)学前教育经费不足

目前,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 国家不纳入财政统筹中, 因此教育经费得不到保证。同时,国家只要求各级办园单位有责任对所办幼儿园给予扶持和支持,但没有统一明确规定各地区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比例,各地仅靠收费和视财力情况给予专项补助很难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需要。此外,由于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收费标准不统一。有些地区收费过低,许多乡镇和村都不愿承担办学责任,再加上随着农村教育附加费被取消.更加剧了农村幼儿园经费的短缺,使得学前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经费不足农村幼儿园设备不得不异常简陋。农村学前班90%为一年制。每个学前班一间活动室,3岁一5岁的孩子共处一室,每班40个一60个学生,室内空间小,孩子多。有一些学前班没有图书,没有任何玩教具,更没有适合幼儿使用的厕所、饮水设备和洗手条件等,严重影响教育质量。

总的来说,我国当前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十分紧迫,虽然国家和政府正在日渐重视这个问题,但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对症下药,方才能给我国广大的农村学前儿童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化敏,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J],早期教育,2003

[2]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2010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z],2003.8

[3]章柳英,江西省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1999(1)

[4]彭世华、皮军功,学前师范教育急需调整发展机制[J],学前教育研究,2006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学前班;调查

长期以来,云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师资、农村适龄幼儿入园率低、办学条件较差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截止2012年底,学前3年毛入园率仅达37.43%。临沧市地处云南西南部,毗邻澜沧江,西南与缅甸交界,临翔区辖7乡1镇2个街道,93个村,9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2012年),总面积2652平方公里。共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等23个少数民族分布。受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影响,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举办学前班是现阶段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农村学前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延缓了自身的发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下辖5个村委会和7个社区,居住着汉、彝、傣、拉祜等20多种民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昔本村委会、新村村委会、石方村委会、五村村委会、竹篷村委会五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都有学前班,本次教育现状调查选取的对象是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学前班的老师和学生家长。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通过自编家长问卷了解学前班家长对学前班教学的看法和意见,通过访谈学前班教师了解学前班的幼儿情况、教师情况和物质环境情况。本研究共发放家长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访谈10名教师,获取有效访谈记录10份。

二、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农村学前班教育现状调研结果

(一)农村学前班幼儿情况。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学前幼儿班人数不超过四十人,调查结果显示学前班幼儿人数大部分已超过50人。学前班班级人数数量多,而且班级内混龄现象极为明显,幼儿年龄跨度从3―6岁,还有部分幼儿年龄超过6岁。有些幼儿进入班级年龄较小,需要读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学前班才能进入小学学习,而有些幼儿年龄已经超过6岁,却还在学前班学习,班级内幼儿年龄不统一,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学前班教师基本情况。

学前班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小学老师担任,这些老师不仅没有学习过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也没有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在学历方面,一半以上的老师都是初高中学历,专科层次教师较少。从班级教师来看,基本上是一个或二个教师承担一个学前班的教学任务,教师任务重,压力大。

(三)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学前班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参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教育教学,教材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对艺术领域、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教学欠缺。从授课方式来看,学前班教师模式基本上和小学一致,上课时间都为40分钟,教学方法单一,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理念基本没有落实。幼儿学习压力大,不仅每天有作业,学期期末还必须考试。学前班小学化倾向非常严重。

(四)农村教学环境基本情况。

学前班的教学环境质量不高。从室外环境看,体育游乐实施少,形式单一,安全措施不力;从室内环境看,桌椅陈旧,座位不适合幼儿的坐高,影响幼儿学习;游戏材料单一,大部分是球类玩具,有些学前班甚至连一样玩教具都没有。教学书籍单一,音响设备基本没有,教室环境创设简单,黑板上全部是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

1.学前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与小学共存。

在调查的五个学前班中,新村、石房村、五村、竹蓬村的学前班都是与小学共存,只有昔本村的学前班是独立于小学之外。学前班基本无独立的园舍,学前班教室布置和小学教师相差无几,没有专门的活动室,50多个幼儿聚集在一间教室里,采光不好,通风条件差。学前班与小学教育设施共用,本身农村学校户外教学资源不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幼儿由于年龄小,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能接触户外活动设施的机会其实不多,幼儿没有户外活动时间不仅不能满足2小时的要求,在安全保障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农村学前班大多数缺乏玩教具,缺少幼儿图书、录音机、电子琴等教学资料和设备,更没有手工区、玩具区等区角活动。

2.学前班的娱乐设施较少。

昔本学前班的娱乐实施相比其他学校种类较多,如大型滑梯、秋千、球类玩具、积塑玩具等,基本能满足幼儿娱乐需求,而新村学前班、石房村学前班、竹蓬村W前班仅有少量的娱乐设施,而五村学前班基本上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完全不能满足幼儿的户外需求。农村学前班是为了上小学做准备的,平时幼儿的活动范围只有教室和操场,活动范围狭窄。班级里没有任何硬件设施,缺少玩教具、缺少音响设备、缺少图书资料,也没有任何区角和区域活动的开展。

(五)家长教育观念情况分析

1.家长送孩子上学前班的原因分析。

有50%的家长送孩子上学前班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有30%的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幼儿园是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途径,甚至有10%的家长纯粹是为了能有人照顾孩子而送孩子上学前班。

2.家长对学前班上小学课程的态度。

第8篇

关键字:学前教育;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学前教育没有引起太多家长们的关注和重视,所以是整个教育的“短板”,而农村的学前教育则是“短板”中的“短板”。学前期是指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这一时期。这个时期在人的生命周期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个时期是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各项机能发展较快,学前儿童的各项智能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国民教育基础的学前教育,它是中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我国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参差不齐、平衡不一,大部分地区在幼儿教育还不够发达和办学条件还不充足的情况下,通常选择举办学前班来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前班教育在实际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它的健康发展。

一、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市场管理难到位。近年来,农村外出打工成为农民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家里就无人照顾子女,成为留守儿童。面对农村劳动方式的巨大变化,广大农民慢慢地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除了国家教育部门开办的幼儿园以外,社会还涌现出民办幼儿企业,教育部门在对其的监管上没有理清职责,像民办幼儿园没有政策支持,但又不能强行取缔。所以对很多幼儿园的管理无所适从,又无章可循。

(二)办园条件落后。在城市和乡镇之间的园所管理、园内设施、教育质量等都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在部分农村地区,幼儿园投入的成本少、条件差、硬件设施不齐全,缺乏玩教具,缺少幼儿图书、录音机、电子琴等教学资料,更没有手工区、玩具区等。大多学前班是寄居于小学建立的,基本上没有独立的幼儿园舍,更别说有属于自己的绿化场地。其次,农村学前班大多是一些民间作坊式幼儿园,教职工只有寥寥几人且年龄偏大,更别提有幼师资格证。

(三)园舍基础条件差。由于国家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欠缺,民办幼儿园都属于个人投入。特别是农村幼儿园规模小、环境差,大多都是农民利用自家住宿房、租用房或者是闲置房来开办园舍,基础条件极其简陋,主要表现在:一是环境卫生不达标、通风条件差,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健康成长;二是活动空间性小,游玩场地狭窄,活动范围只是在老师周围,形成一种“圈养式”的教育环境。

(四)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差、队伍建设不稳定。农村学前班的教师普遍素质不高,且年龄偏大。同时,由于大多数被聘教师工资低,而且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使他们很难摆脱后顾之忧,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加上缺乏教育部门拨划经费,幼儿园没有能力培训教师或送他们出去学习,教师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对策

(一)切实履行政府职能

为了尽快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使农民的孩子也能像城中孩子一样接受同等良好的早期教育,各地教育部门要清楚认识到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条件,明确划分幼儿教育区域,争取在每个乡镇指导开办一所中心幼儿园,针对幼儿人数较少的乡村,可以指定定点学校举办学前班,便于幼儿就近入学接受早期教育。

(二)多渠道筹集学前教育经费

对于学前教育经费的资金投入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外,还可以通过幼儿家长交费和社会善款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资金投入方式上还可以采用奖励或补助相结合,安排专项资金对幼教先进乡镇之间的评比活动,从而减免幼儿园舍的租地费用,提供幼教免费深造培训等,在资金扶持、教师培训、奖励补助等支持下发展学前教育。

(三)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全面推行园长、幼儿教师、园舍医生、食堂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另外,可以到小学选择一些符合幼教资格的人员,通过培训考试取得幼师上岗合格证书后,填充到幼儿园任教,但其性质和待遇不变。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中幼教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所以,学前班教育必须由受过幼教专业培训的教师才能承担任教工作。一方面,各乡镇教育主管部门要逐步给办学前班的农村小学配备师范学校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同时学校也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投入,将其纳入教师培训规划中来,组织并鼓励农村幼儿教师参加大专、本科培训,培养出一批农村幼教骨干队伍出来。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取得正规幼儿教师资格的热爱幼教工作的社会青年,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学前教育乃是根本之本。我们应不余遗力地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善于发现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积极解决农村学前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美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办学条件差,质量得不到保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贵州农村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都相对贫乏,学前教育发展尤其缓慢,长期的投入不足导致贵州农村学前教育软硬件都极为缺乏。以黔东南的三穗县为例,到2010年为止,全县仅有15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附设小学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13所;6所在乡镇,9所在县城。硬件设施方面除县示范幼儿园外,其他14所幼儿园的幼儿中午既没有午睡的地方,也没有大型的玩具可玩,教室里是以前小学留下的桌椅板凳。80%左右的幼儿因为幼儿园场地有限甚至连中午饭都没得吃,他们每天10:00入园,下午16:00离园。全县幼儿园占地面积6411平方米,生均1.47平方米;建筑面积4860平方米,生均1.12平方米。根据该县教育局统计数据,全县在园(班)幼儿约4238人(学前班人数约2000人),学前毛入园(班)率约46%,可见其入园率低,公办幼儿园数量少,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欠缺。[1]

(二)幼教机构管理不健全,师幼比过高低,教师待遇差农村幼儿园无论从管理内容还是管理质量来看,都存在着严重的缺失,[2]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教工作无专人负责,各乡镇没有设专人来主管全乡的学前教育,也没有专抓幼教工作的干部;二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长期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幼教经费主要来源于幼儿每学期所交的费用。由于经费来源没有保障,再加上拜金主义的冲击,许多幼儿园的保教设施极其简陋,幼儿的安全、饮食卫生没有得到良好的保障,大型玩具、运动器材几乎没有,更不用说环境创设与设备更新了。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前教育的师幼比例过低,影响了幼儿园教学质量。以雪洞镇桃溪小学的学前班为例,2011年入班幼儿36人,4~5岁的幼儿10人左右,5~6岁的幼儿26人,学校请的代课教师只有一人,工资800元/月;雪洞镇小学有大班和小班两个学前班,其中小班56人,3~4岁16人,4~5岁40人;大班64人,总共只有代课老师2人,他们的工资都在1000元/月左右,可见其待遇很差。

(三)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在贵州地区的广大农村,一部分家长仍未认识到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对当地学前教育机构的现状并不介意,也不努力寻求相关的帮助;另外有一部分家庭认为,幼儿园或学前班只是看管孩子的地方,孩子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几乎学不到什么知识,送小孩入园(班)还需要家庭额外花费一笔数目不小的开支,还不如能省就省,在家看管孩子也挺好的;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应该从小掌握知识,长大后才能出人头地,才能“鲤鱼跳龙门”,所以在幼儿园或学前班,教师就应该多多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否则孩子长大后仍然摆脱不了经济上的困境。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既让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难以根除,也影响了学前儿童顺利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3]

二、贵州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新模式

(一)模式一: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学改建式在新农村建设还没有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在相对落后条件下可行的模式,即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学改建模式。

1.实行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学改建模式的条件。在贵州地区的广大农村,基本的现状是地广人稀,幼儿园比较缺乏,公立幼儿园更是极少。[4]由于居住分散,3~6岁的孩子每个村最多也就20几个,因此在每个村建一个幼儿园没有必要。而绝大多数的村落都有村小,在一些闲置的村小开设混龄学前班,不足入学年龄的孩子共处一班,或者改建成幼儿园,这样既能顺利解决当地学前儿童入园问题,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校舍资源,节约成本和费用,还可以减轻大班幼儿入校后的不适应,较好地实现幼小衔接过渡,可谓三全其美。现在贵州许多县镇正在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即可同时把幼儿园或学前班的建设考虑在内,有序推进。可见,这种发展模式非常依赖政府的统一规划和主导,能够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社会性、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与小学教育的连续性。例如三穗县的鹿洞小学、款场小学、滚马小学等校舍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在政府协调与主导下无偿转让给当地幼儿园使用,有力地扩大了当地幼儿的入园机会。

2.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学改建模式的教师制度。在这种模式下,应由政府统一公开招聘幼儿教师。在每个村小的学前班,或者新建的幼儿园,至少每班应配置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以此彻底改变原来由小学一年级教师“一肩挑”的状况。对县教育部门统一招聘的幼儿教师,应认真实施职称评定制度,假期时应由县或乡统一组织培训,以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5]例如三穗县计划在三年中把闲置的村小、教学点办成村级幼儿园(班),重点建设好19所幼儿园,按国家规定配置相应的设备,并公开招聘专业幼儿教师174人。①目前这种模式在贵州农村的一些地区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幼儿园的数量明显增多,入园幼儿数逐年提高。例如三穗县2011年已着手把鹿洞小学改建为桐林镇幼儿园,总投资60万元,主要用于改建幼儿宿舍,新建食堂,购置幼儿娱乐等设施,开设了8个班,招收幼儿240人,配备专业幼儿教师24人。

(二)模式二: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开设寄宿制幼儿园当新农村试点地区取得一定成就,生产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民生活较为宽裕,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对周围村寨有一定辐射影响力的时候,可以采用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开办寄宿制幼儿园的模式。

1.开办寄宿制幼儿园的条件。当前,寄宿制幼儿园一般办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郊,也有办在集镇上的,因为这些地区一般是农民聚居地,而且交通条件较好,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能吸收其他村的村民而呈现居住集中化的趋势;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当前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存在长辈身体不便、教育观念不同、隔代教养太过溺爱等问题,也需要开办寄宿制幼儿园,以较好地协调这些矛盾关系,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6]贵州省赫章县的白果镇在这方面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其寄宿制幼儿园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不过总体来说,目前这类幼儿园在贵州的广袤农村地区还是很少,例如三穗县、黔西县至今都没有寄宿制幼儿园。

2.寄宿制幼儿园的运营。这些办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或集镇上的寄宿制幼儿园不应有户籍限制。寄宿的费用一部分应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助,另一部分由家长支付。[7]例如在白果镇幼儿园,每晚安排需要留下来的孩子住宿,幼儿园需要专门分配一位老师来照顾他们,为此需要额外支出的费用就应由政府承担。在寄宿制幼儿园的建设中,政府还有义务为办园者提供建设用地与政策上的支持,如可以由当地财政支付幼儿教师的部分工资,甚至可以在政府把园所建设完成之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运营,教育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控制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以保证幼儿园的社会公共性和公益性。寄宿制幼儿园的教师应由政府统一招聘,统一编制,统一监督。生活教师招聘后要接受统一的培训,并与幼儿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每逢假期,可轮流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3.寄宿制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寄宿制幼儿园主要有两种幼儿:一是离家较远的孩子,二是留守幼儿。对于离家较远的孩子,父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幼儿园看望,周末将孩子接回家团聚;对于留守儿童,应鼓励父母常回家看看,周末也可让监护人或孩子的爷爷奶奶把孩子带回去,享受亲情之乐。幼儿园有必要对幼儿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其了解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一起生活和游戏,并掌握一定的育儿技巧。总体来说,寄宿制幼儿园应该是政府协助民间资本运作的一种办园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可以通过让部分幼儿寄宿来解决学前教育起点公平的问题,而且更多是通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让全民重视学前教育,从而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学改建模式和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开办寄宿制幼儿园的模式,可以在县城形成一些示范性公办幼儿园,在乡镇形成一些寄宿制幼儿园,在村寨形成一些小学改建式幼儿园,由此形成县、乡镇、村幼儿教育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网络,实现各县、各乡、各村的幼儿都有园可入、有班可进的发展目标,同时实现幼儿教师招聘一体化、培训一体化、待遇一体化,从而保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

(三)模式三:开办新农庄幼儿园这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较为高级的学前教育模式。农庄可以是村集体在共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协作体,也可以是公司制的高效生产组织形态。

1.开办新农庄幼儿园的条件。在新农村建设较成熟的前提下,生产规模化、科技化,居住集中化得到有效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活跃有力;农村劳动力人口随着户籍改革和第三产业发展得到合理的分流,居住在农村的劳动力人口就业良好,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不存在留守儿童这样的群体;农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父母能够为儿童创造幸福的童年,而不是追求“赢在起点上”,父母送孩子入园的积极性高。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开办新农庄幼儿园将水到渠成。

第10篇

【关 键 词】 农村小学;幼小衔接;教育与管理

小学与幼儿园属于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就教育手段来看,幼儿园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小学则以学习活动为主。就学习内容来看,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会有一定的坡度,这就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的顺利过渡。从儿童身心发展看,两个学段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阶段性,因此在这一个过渡期,儿童身心会发生一些质变。从家长和老师的状态来看,也会出现一些不适应儿童发展的情况。这样就出现了幼小衔接的问题,给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农村小学幼小衔接的时代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并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广安市作为国家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2013年5月制定了《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2012-2015)》,提出广安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2015年达到9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2%;2013年新修公办幼儿园50所,2015年新修公办幼儿园50所,基本达到每个乡镇均有一所及以上中心幼儿园,并将其建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幼儿园独立成园后,改变了过去普遍由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的状况,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小学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1. 幼儿进入小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幼儿和小学生在知识水平、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2. 不同幼儿进入小学后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能力参差不齐。在农村小学起始年级,一部分孩子具备了认真听课、提笔书写、与老师同伴交流等学习生活的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孩子缺乏这些基本能力,他们进入到小学后很难或较长时间才能适应小学的生活,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3. 不同幼儿已有的知识储备千差万别。部分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小学一年级上册才需要掌握的汉语拼音、两三百常用汉字、简单的加减法等知识,而其他孩子却不会这些知识。

(二)家长层面存在的问题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小学校于2015年9月开学第一周每天上、放学时段开展了采访调查,调查地点是中心校和四个村级小学校门口,调查对象是前来报名或接送孩子的一年级学生家长,从调查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 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关爱”过度,影响孩子幼小平稳过渡。

2. 部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和支持不够。

3. 多数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出现偏差。

(三)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小学校于2015年9月对本镇所有幼儿园(班)和小学的老师、领导进行随机采访调查,发现如下问题:

1. 小学与幼儿园各自为政。调查显示,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广兴镇所有幼儿园(班)均进行了拼音和识字教学以及2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学习进度和效果五花八门。

2. 学校管理缺乏制度创新。在乡镇中心幼儿园独立成园之后,各小学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管理没能及时跟上,各种制度和管理仍然停留在以前小学附设学前班时代的水平,急需与时俱进,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制度创新。

三、农村小学幼小衔接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现有水平及生存状态方面的原因

1. 不同小学的幼儿生源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不同。农村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存在很大区别,条件好的场镇孩子可以接受三年学前教育,而地处偏远农村的孩子却常常只能接受一到两年学前教育,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

2. 留守儿童过多,给幼小衔接带来不便。广安市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随着农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也越来越大。对刚刚进入小学学习的留守儿童而言,会面临更多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困难,给幼小衔接带来问题。

(二)学生家长教育观念和文化素质方面的原因

据对家长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中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致使其不能正确地辅导孩子学习。调查也表明,农村学生家长的学习意识淡薄,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家校互动缺乏实效性,有的家长甚至从未参加过家长会,不认识孩子的老师,对幼小衔接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1. 学校普遍不注重制度建设。对内的纵向管理比较粗放,发展凭经验,管理靠感情,没能形成有效的幼小衔接管理制度和关注幼小衔接的文化氛围。

2. 对接的小学与幼儿园缺乏紧密的联系与沟通。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期。以前主要由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进入小学时对环境比较熟悉,幼儿班老师与小学老师平时也经常沟通,学校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纳入统一管理,幼小衔接相对容易。

四、幼小衔接教育与管理的改进策略

1. 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办好每一所村小和学前幼儿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保留村小的附设学前幼儿班,为尽可能多的农村孩子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同时解决孩子上学远的问题。

2. 建立中心校年级组、教研组对村小的结对帮扶制度。学校将中心校和村小的幼小衔接纳入统一考核和管理,一年级开学前后,中心校年级组、教研组要通过组织老师深入村小指导、下村支教等措施发挥中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农村孩子有机会实现学前与小学的顺利过渡,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3. 统一开展小学入学“准备期”活动。在开学之后的前两周统一开展小学入学“准备期”活动,让入学新生实现从幼儿生活到小学的自然平稳过渡。学校要明确目标,统一认识,放慢节奏,重视习惯、兴趣的培养,让孩子信任学校,让孩子喜欢学习,让孩子乐于与伙伴、教师交往。

4. 小学一年级落实“零起点”教学。由于村小学生接受学前教育的时间和水平与中心校存在差距,这就要求中心校要率先垂范,真正落实“零起点”教学,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影响,保证每一个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园校联动,同步培训小学一年级教师与幼儿园学前班教师

1. 集中组织幼小衔接研讨活动。由中心校牵头,主动与乡镇中心幼儿园衔接,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专门针对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学前班展开。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园学前班的一些常规,让学前班教师熟知小学一年级的工作路线。

2. 积极开展幼小衔接竞赛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幼小衔接竞赛,竞赛以有益于幼小衔接为主旨,以促进教师素质提高为目标,以幼小衔接相关教学实践为内容展开。

3. 大力举办幼小衔接论坛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大型幼小衔接论坛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三)积极构建家、校“两位一体”的衔接模式,合力开辟孩子成长的“绿色通道”

1. 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

2. 家校合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3. 积极探索、正确引导“妈妈”“家长”等“留守学生”托管形式。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学前教育的大力发展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小衔接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基础教育界的关注。通过对幼小衔接教育与管理策略的改进以及幼儿园的积极配合,完全可以消除幼小衔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从而使幼小之间实现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 付瑞华. 我国幼小衔接现状及对策浅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

[2]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小幼衔接 放慢节奏兴趣培养 重视习惯上海市2007年学习准备期实习情况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上海市2007年小学学习准备期实施情况[J]. 现代教学,2007(11).

[3] 李秀红. 做好幼小衔接教育之浅见[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

第11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偏远农村地区;学前班教育;现状;对策

学前班教育是西部某白族偏远农村些地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学前班教育指没有接受过幼儿园(所)教育的5至6岁幼儿在入小学前所接受的,为其入小学学习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会适应性以及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等方面打好基础而接受的一年的入学教育。本研究试图在充分借鉴现有农村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下,通过对西部某白族地区小学附属学前班现状的调查,分析学前班教育的现状,探索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偏远农村地区学前班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少数民族偏远农村地区学前班教育发展的现状

1、办学条件差

(1)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差。当地的学前班是附设在小学中,学前班幼儿人数有30人,所使用活动场地却不到30平米,没有自己的户外活动场地及体育运动器械、玩具。桌椅是前几届小学生用过的,桌面都是刻痕,且大多数桌椅过高不适合幼儿使用。教室内除了桌椅、黑板和粉笔外,没有其他的教学用具及幼儿读物。教室只有一扇门和一扇窗,通风、光线不足。

(2)缺少活动场地。当地学前班幼儿的所有活动场地只有教室和教室外面的操场。操场的基本设施只是一块场地和两个篮球架,而且大多数时间被小学生所使用。

(3)学校缺乏相应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当地学前班的组织和管理制度是依据小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度进行,没有依据幼儿园的组织和管理制度进行。校长杨老师这样说到“学校所设的学前班,目的是出于服务这个拥有2000多人的大村子中5到6岁的幼儿。他们7岁需要入小学,入小学之前的学前教育就只有学前班。我们只能根据学校的一些相关制度结合幼儿的一些特殊性自己管理,没有相应的组织和管理制度,跟小学生一样一起管理。”

2、教育教学小学化

(1)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规定: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前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应根据幼儿教育特点,使用专门的学前班教材。但调查中发现,学前班幼儿所用的教材与小学一年级的完全一样,学前班教学内容包括:读、写、算、记、背。读主要表现在读拼音,读生字,读数字,读诗,读课本内容。写主要表现为写名字,进入学前班的首要任务就是写会自己的名字。算是指要会20以内的加减法。当天教学内容完成之后,记和背是幼儿课后的任务。

(2)教学方式单一。据调查,学前班一年下来教师授课的方式基本上以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方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是主体,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跟读和仿写。跟读即教师读一遍幼儿跟着读一遍,这样反复的教读过程。而仿写就是在读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需要幼儿当天认识的拼音或数字,用课堂剩余时间及下一堂课的时间仿写练习。

(3)课程安排单调。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中有明确提出:要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每周上课节数不得超过12节,六至七周岁学前班的下学期,每周上课节数不得超过14节,每节不得超过30分钟。不得给幼儿留家庭作业和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入小学时,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然而通过调查,该地学前班的课程分主科和副科,主科包括语文、数学。副科包括体育和美术。每天包括自习课在内有四节课,每堂课的时间与小学上课时间统一皆为45分钟。从课程的安排来看根本不能使幼儿得到全面的教育。

3、教师专业素养低

学前班教师来源为一是学校附近的农户中刚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为各种因素限制不能继续学习的初中生。二是学校附近的农户中在家带小孩而不能外出劳动的妇女。第三,她们没有参加过任何学前教育教学培训,对学前教育一无所知。她们对学前班幼儿怎么管,怎么教,教什么,全凭个人的组织和安排。加上学前班由该地小学管理,缺乏针对性,无法体现学前教育师资管理的特点,,致使学前教师极大地缺乏专业素养。

4、教师人员不足

教师与幼儿比例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1:6或1:7的比例。目前该地学前班幼儿的生活、教学、组织和管理都是由教师一人负责,教师与幼儿的比例为1:30。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更需要教师的细心照顾和引导,然而1个教师30个幼儿的具体情况,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更谈不上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少数民族偏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

1、建立明确的学前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为学前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

应通过多种教育经费筹措的途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可将学前班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在国家给农村的教育经费中将一部分作为学前班教育经费或国家直接拨款,建立和稳定学前班教育经费。同时依靠政府的力量,为学前班幼儿发放教育津贴,对贫困家庭进行扶持,或减免入学学费等。也可鼓励该地农民自己出钱办教育,以一种先负担后受益的方式,让当地居民为自己的下一代教育做贡献等等。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近年,大学生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特岗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政府可以运用这一方式为学校招收一批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素养的年青教师。也可从县或乡级招收喜欢幼儿教育工作的高中毕业生,还可以找寻一些热心于学前教育的社会人士,致力于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的人,通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提升其幼儿教师的素质。

3、帮助家长更新学前教育思想,加强家园合作

在信息闭塞的村庄,家长们接触到的信息较少。加强宣传是学前教育获得认可和支持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家园合作的主要手段。学校可以运用讲座、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给家长一些教育信息。其次是居委会,要将一些重要的教育信息在与村民集会的时候进行讲解。还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将幼儿教育信息走入家长的生活,帮助他们摆脱不正确的育儿理念,树立新的学前教育观念。

4、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创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学前班教育

当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资源,如白族曲艺、扎染、木雕、绣花舞、霸王鞭;民居建筑,民族服饰,民族习俗,民族节日等等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同时这些地区一般是以种植业为主,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到田间观察学习,还可以让幼儿种植自己喜欢的种子并观察。学前班教学完全可以结合以上资源,就地取材,选择幼儿喜欢的活动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创办出有地方特色的学前班教育。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S].[86]教初字006号.

[2]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S].[2001]教基20号.

[3] 殷艳娟.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现状[J].新课程研究,2010.187.

第1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比较;原因;建议

德国是学前教育的发源地,具有先进的自身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因此,比较研究中国与德国的学前教育,借鉴德国学前教育的优点,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对当前中国学前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德学前教育机构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及学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对中德两国学前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造成两国学前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结合德国学前教育的优点与我国国情,对我国学前教育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中德学前教育比较

(一)学前教育机构设置的比较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主要有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学前班、特殊幼儿园、托儿所、“白天的母亲”、林间幼儿园等。具体而言,德国幼儿园分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大部分家长将子女送往半日制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幼儿自愿交费入学;德国学校附设幼儿园主要为已到入学年龄但心理发展还不适合上小学的孩子而设置的公立预备教育机构,儿童入园完全免费;德国的学前班是针对不到入学年龄但心理发展已经适合上小学的儿童设置的教育机构;特殊幼儿园主要是为残疾儿童设置的教育机构;托儿所是为0-3岁双职工子女设置的保育机构;名称为“白天的母亲”教育机构是一种教育形式,一些不外出工作、在家照看子女的妇女在接受一定的培训后,帮助邻近职业妇女照看儿童,当儿童“白天的妈妈”;所谓德国林间幼儿园,是指以大自然为教育资源库的幼儿园,在这样的林间幼儿园里,儿童可以从事各种游戏和运动,从而既可以提高儿童的运动能力,又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并且不会使儿童因过多的管束而产生心理压抑。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由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组成。其中托儿所招收3岁前的儿童,贯彻以保为主、保教结合的方针;幼儿园主要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同时也为父母参加工作提供了方便;学前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存在于幼儿园里的学前班,另外一种是存在于小学里的学前班,学前班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要进入小学的儿童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综上所述,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种类多,能照顾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心发展状态的儿童,能让孩子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发挥其潜力;而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种类偏少,不能很好照顾处于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需求的儿童。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或大纲,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设置相应的体验课程。这些课程以游戏为主,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儿童的独立性、合作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在中国,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由此可以看出,德国的体验课程涉及领域广泛,让幼儿大开眼界,课程以游戏为主,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在玩的过程中掌握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我国的学前儿童所学课程涉及面也广,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儿童多面发展,只是侧重点稍微有所不同。德国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以及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帮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中发展个性。而中国则是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出发,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比较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最明显的特征是混龄编班,班级规模较小,每班不超过20人。这种混龄教育体现了“自由发展”与“自我教育”的特点,日常教学活动主要采用个别教学、小组活动,基本不组织全班性的集体活动。然而,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编班是按年龄编班,班级规模较大,每班基本都超过30人,主要是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由此可见,德国的混龄编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促进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强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大量采用小组和个别教学的形式也能使每个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而中国的学前教育则主要按年龄分成大班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无法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也阻断了不同年龄儿童相互学习的机会。

(四)学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比较

德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学前学校教育辅助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换言之,家庭教育始终是教育的第一位。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各项活动,并在每学期开学初和家长讨论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也欢迎家长到幼儿园做“义工”,充分体现了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家庭教育是学前学校教育的辅助。每学期学前机构也开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活动中教师告诉家长幼儿园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或者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家长在学前教育阶段显得比较被动。由此可见,德国学前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完善,而中国学前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殊不知家庭教育理应在学前儿童健康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育不能包办学前教育。

二、中德学前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从中德两国学前教育的比较不难看出,两国学前教育在教育机构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及学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上差异明显。以下主要从政治背景、价值观念两方面来分析两国学前教育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经济背景

就政治背景而言,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各联邦州有很大的自。各联邦州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可以自行发展。学前教育机构可以根据自己所在联邦儿童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等。在中国,教育部会颁发政策,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课程设置进行微观调整。就经济而言,德国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德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也直接导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由此,两国政治经济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国学前教育在机构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差异。

(二)价值观念

德国人认为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也是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要将孩子努力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就要不仅发展孩子的社会属性,而且要发展孩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换句话说,学前教育要努力培养孩子的个性、独立性、合作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中国的教育实情是: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掌握的多少而不是掌握的途径和过程。因此,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学前教育更多地注重对孩子知识的培养,而不是培养孩子的个性、独立性、合作能力与社会交际能力。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对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的强调还不够,孩子与自然、社会互动也不够。

三、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建议

(一)学前教育机构应多样化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而且每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为特定儿童发展而服务的。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相对较少且没有针对性,学前教育机构都是整齐划一的,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就送去好的幼儿园,而针对残疾儿童的特殊幼儿园较少。鉴于此,我国应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发展。

(二)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把学前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注重把学前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德国学前教育目标的鲜明特色。我国制定的学前教育目标侧重于对儿童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在学前教育阶段就过早地摄入了小学才该学习的知识内容,而较少关注对儿童的独立意识、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我国应该适当借鉴德国的培养目标,结合我国实际,顺应儿童天性,培养儿童独立的人格,成为“完整的人”。

(三)学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

因具有混龄编班与较小班级规模这两个特色,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多以个人和小组活动为主,有利于学前儿童主体性、合作性、个性的发展。而我国幼儿园班级规模较大,且按年龄分班,多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教师很难照顾到所有儿童,往往较多地关注表现比较优秀的和活泼的儿童,不利于因材施教,同时儿童的自主性、积极性、社会性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我国学前教育要考虑我国实际,在采用集体教学的同时也可多采用小组或个别活动,使每位儿童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四)重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我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学前阶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国,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儿童在幼儿园表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幼儿园老师教的好坏。家长很少参与学前教育机构的活动,只是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在家也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不重视家庭教育。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家长也慢慢地转变了“学校教育是主体”的错误观念,开始更多地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机构也要逐步让家长主动参与儿童活动,共同商议教学计划。家长不再是活动的观众,也是活动的参与者。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