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6 01:04: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会计信息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是企业所有业务信息的集成点,企业经营中的每一个事项和交易,最终都会汇集到财务信息系统中。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披露信息,并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是财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财务的信息化,最终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支持服务的。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不是一套独立的财务信息系统,它是财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信息化,实际上就是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信息化,是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般,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会计核算软件阶段、财务集成软件阶段、财务业务集成阶段。
第一个阶段:会计核算软件阶段,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局限于个别的会计核算模块,例如工资核算、资金支付核算等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且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各个核算模块之间,例如总账、固定资产管理、工资核算系统之间,仍然联系较少,相对独立。
第二个阶段:财务集成软件阶段,会计核算模块之间通过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了数据共享,财务信息系统由各个子系统组成(总账、工资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材料核算系统等),并存在相对紧密的联系,同时在会计核算流程中增加了控制机制,利用“有借必有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理论,使得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大大提高。
第三个阶段:财务业务集成阶段,财务信息系统开始逐渐嵌入业务处理过程,在业务发生时采集信息,不仅能自动进行事后的统计分析评价,而且能够进行事中控制,财务信息系统从独立的系统转化为强调与业务系统的集成上,成为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财务业务集成阶段,初步实现了业务过程集成和各个应用间的协同,将一个个独立的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的企业信息系统。财务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融合,实现信息的自动化传递和转化,从而支持企业财务核算的自动化处理和信息存储,形成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
从财务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看,信息系统的早期阶段主要是解决财务会计(会计核算、会计报表)手工计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效率提升;而到了财务业务集成阶段,财务信息系统主要为从业务中采集财务信息、并进行加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产生管理决策所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满足会计的需求,支撑企业管理决策。
因此,当财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将会聚焦于如何将财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融会贯通,如何满足管理会计的需求,“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功能,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框架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企业,虽然其环境、规模、商业模式、管理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一个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会抽象成为业务循环、管理循环和信息循环
管理会计在企业三大循环中发挥作用,需要信息系统的强有力支撑。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框架设计与运用,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以及财务需要实现的管理会计职能紧密联系。管理会计信息化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与企业战略和目标紧密结合,充分支撑战略与目标的实现。
第二,支撑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支持业务财务一体化。
第三,支撑财务管理职能在信息系统中的实现。财务职能按专业化分工纵向可以分为财务运作、财务报告、税务管理、经营业绩管理等职能模块。这些职能都应当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支撑和信息共享。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具有前瞻性、灵活性,并充分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变化。一般来说,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的设计需要符合以下原则。
第一,全流程的系统支撑,提升管理效率。
第二,数据一点录入,信息全程共享。
第三,零散数据向主数据转型,实现数据治理。
第四,强化内部控制,降低管理风险。
按照“财务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需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以及财务职能紧密相关”的思路,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形成了包括集团战略管理、企业预算与计划、业务流程运作管理和管理反馈绩效评估的管理循环。
财务共享是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基础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可以解决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组织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从会计核算到管理决策支持的财务转型。在财务共享的基础上,财务信息化实现了对财务核算领域的全面支持,继而向管理会计领域继续发展,最终实现面向管理会计的财务信息化。财务共享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基础。
成本降低、人员减少、满意度上升,这些都是财务共享能够带来的@著效益,然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些表象数字之下,共享服务能够带给企业更深层次的作用是:为从会计核算到管理决策支持的财务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管理基础和组织基础。
第一,数据基础。共享服务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了所有的基础数据从产生的源头起就遵循统一的逻辑规则,大大减少数据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转换和数据假设,使报告和决策支持在数据层面得以裨益。
第二,管理基础。“相同的标准”贯穿共享服务的发展全过程,这里,相同的标准是指企业必须具有五个统一:统一的会计政策、统一的会计科目、统一的信息系统、统一的核算流程和统一的数据标准。
第三,组织基础。共享服务通过集中提供财务基础服务的方式,使以前大量陷入财务基础工作的人员得以释放,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业务支持和战略决策支持中,实现了财务核算类岗位和财务管理类岗位的分离,使财务转型变革落实到人。
统一的信息系统,是财务共享五个统一所要求的重要一环。在建立财务共享的过程中,需要对财务共享核心信息系统平台进行统一,主要包括电子报账系统、票据影像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银企互联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和合并报表系统。
在财务共享核心信息系统平台统一的基础上,系统支持将向两个方向予以延伸:一是不断向业务前端延伸,包括项目管理(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管理、工程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实现财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二是向管理和经营决策支持延伸,覆盖管理会计的全部职能,为公司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在财务共享核心信息系统平台统一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财务信息系统对业务层(财务业务模块)、核算层(会计核算/资金模块)、管理层(管理控制模块)和决策层(决策支持模块)的全方位支持。其中,管理层和决策层作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绩效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和经营决策支持提供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医药分销;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管理会计”是这两年会计领域的热点,特别是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即将进入全新的阶段。在指导意见的“4+1”体系中,明确提出要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突显了信息化手段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支撑性作用。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盈利空间收窄,正步入微利时代。面对经济下行和行业调整压力,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推动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是医药分销企业平安“过冬”、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在我国,一般认为企业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管理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相较于体系成熟和准则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发展相对缓慢,还未形成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应用指引。为解决标准体系问题,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2014年10月联合了《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并提出全球管理会计四大原则,即“提供相关性信息,进行有洞察、有影响的沟通,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履行受托责任增强企业信任”。CIMA和AICPA认为,管理会计是为组织创造价值和保值而收集、分析、传递和使用与决策相关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其使命在于“创造价值、永葆企业基业常青”。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就像是GPS系统,能够通过面向未来的分析与洞察指导企业的战略方向。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在服务对象、职能定位和程序方法上有显著不同,面对更为复杂和海量的信息需要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一是伴随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不断颠覆传统的商业生态和产业链,也深刻的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二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在经营中生成了大量精细化、多维度、全过程的管理数据,都是可以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信息资源。这也就要求企业管理会计具备快速获取与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海量信息与挖掘复杂数据的能力、科学分析与洞察预测的能力,然而这些不借助信息化手段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已是管理会计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二、医药分销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一)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医药行业受法律和政策壁垒保护较多,存在大量小规模企业,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管理上往往沿袭传统足矣。许多医药分销企业未充分认识管理会计应用价值,也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阻碍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医药分销企业中的应用。虽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医药分销行业并购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产生了一批大型医药分销上市公司,对管理会计认识有所提升。但由于对外财务报告是许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基础,使得企业管理层有“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倾向,对管理会计的战略支持、风险管控、价值创造作用认识不足,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二)缺乏管理会计最佳实践行业标杆
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其经营部门(如生产和销售)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岗位,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相较而言,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较晚,在企业中还没有广泛和高水平的应用。包括在医药分销行业中,虽然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提高,但对于“如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如何高水平的开展管理会计工作”,还没有参考标准,在医药分销企业中缺乏最佳实践的行业标杆,制约了管理会计在医药分销行业的推广。由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有着显著差异,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因地制宜、接地气,才能真正发挥职能。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基础薄弱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有一定的软硬件基础条件,包括管理制度、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考核激励、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但目前医药分销行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基础薄弱,很多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不够规范、健全,不能有效指导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现有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会计人才缺乏,不能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企业内控体系、考核体系不健全,也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医药商业中的发展。
三、医药分销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转变理念,重视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医药分销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型医药分销集团越来越多,销售超过千亿的就有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和上海医药集团。在整合并购狂潮过后,解决“大而不强”和内部融合问题,推动由重“规模”向重“效益”的转变,实现互联网+和迎接跨界挑战,强化集团管理和风险防范,是这些大型医药分销集团当下的重点课题。其实面对经济下行和行业调整带来的巨大压力,无论大公司还是小企业对管理提升的需求都非常迫切,这与财政部大力发展管理会计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医药分销企业的管理层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要充分认识管理会计对提升企业绩效、促进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在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中的支撑性作用,从而进一步转变理念,重视和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协调配合,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这离不开企业管理团队的重视与有力支持。
(二)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
医药分销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别于其他流通行业,其经营具有监管严格、品种众多、交易量大、流通渠道长、价格体系复杂、物流仓储标准高等行业特点,同时也面临规模不经济、中间流通成本高、盈利能力较弱、集约化管控薄弱、经营资金占用大、应收和合规风险高、信息系统一体化程度低、现代化医药物流缺乏等行业性难题。在医药分销企业中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和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时,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特点和痛点,因地制宜。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积极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的同时,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探索和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与实务,形成良性循环。
(三)互联互通,促进管理会计相关系统的整合
由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对药品经营企业提出了明确的信息化要求,所以医药分销企业较早就开始引进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医药分销企业形成了包括分销管理系统、物流仓储系统、零售连锁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B2B、B2C)、会计核算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BI系统、OA系统等众多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有些是统一的,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数据层互联,有些控制和数据均互联,整合情况参差不齐,模块之间信息互享困难,无法实现无缝连接,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信息孤岛”问题。管理会计是项综合性的工作,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所包括预算系统、平衡计分卡系统、经济增加值系统、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等,均与企业经营各方面、各环节紧密联系。所以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规划,实现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促进信息系统的整合应用,以免造成信息系统与企业财务、业务活动需要相脱节的现象。
(四)智慧管理,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科技水平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重在利用有关信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其内涵更为丰富,信息对象更为复杂,处理事项更具有不确定性。面向未来,高效的管理会计职能要求“智慧”的信息支持系统,它应具有更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更成熟的分析归纳能力,更智慧的推理预测能力。目前医药分销企业业务处理型、汇总统计型的信息系统是不够的。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信息资源将进一步开放和共享,信息沟通更加广泛和快捷,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之间融合加快。规模庞大的医药分销企业产生的海量数据澎湃而来,就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科技水平,发掘数据价值,才能使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作用,真正提升企业风险控制、科学决策和价值创造能力。
(五)安全可靠,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内控
现代企业的运营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业务开展就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甚至企业经营就很可能陷入瘫痪状态。信息系统便捷的背后隐藏着风险。同时,管理会计使用的大量数据都是内部数据,而且都是保密性较高、综合性较强的数据,一旦发生泄密,很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若“重建设、轻防护、重互通、轻保密”,容易造成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因此医药分销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内部控制问题,围绕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设计,保障系统建设和运行安全可靠。
(六)注重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复合人才的培养
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兼具管理会计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管理会计及其信息化工作难以开展。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人才准备是首要工作。医药分销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方式培养和发展人才,形成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梯队,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用人需要。同时,应开展财务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培训,满足其对企业经营和管理会计知识的需求,帮助其拓展宏观视野、打开管理思路,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良好互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医药分销行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但管理会计及其信息化建设对于医药分销企业应对当前复杂市场环境、克服行业调整困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医药分销企业健康运营、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为此企业管理团队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和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新技术应用和相关信息系统整合,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推动管理会计加快发展,有效提升医药分销企业管理绩效和价值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俊奇,鲁冰,徐凯.《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介绍及其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版,2015(3).
[2]蒋占华.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六点建议[J].新理财,2015(8).
[3]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EB/OL].
摘 要 随着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竞争更加激烈,管理会计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管理会计的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本文主要就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应用过程中的发展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管理会计 信息化 信息化系统 管理会计工具
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就已经出现,经过了几十年来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管理会计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已经逐步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被认为是会计行业后续发展的方向。由于信息化技术在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在今天谈到管理会计信息化问题的时候,可以说是信息化已经走在了管理会计的前面。我们现在已经不缺乏先进的信息化平台与工具,如今最主要的问题是怎么把管理会计理论和思想在企业里推行。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迫切性
近年来,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越来越多,企业所处的环境在变,竞争更加激烈。利润的压力,成本的压力,都需要通过预算的手段、成本控制等手段强化管理来达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找出企业利润降低的原因在哪里,这就要通过预算控制,成本控制,财务分析,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手段实现,这也正是管理会计日益被重视的原因所在。
二、信息化工具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谈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信息化新工具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意义深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先进的信息化工具与管理会计相结合,使得管理会计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管理控制的范围大幅度提高,真正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与控制能力。在信息化领域,提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现在已经有很多比较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比如以SAP、甲骨文为代表的一些国外的软件,以及像金蝶这样的财务软件起家发展起来的国内软件,还有像hyperion,诺亚舟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元年软件等。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企业资金的审批,这基本上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事项,在传统模式下,可能公司管理者每天都需要在办公室应付下属的签字,但现在通过这些信息化系统工具的应用,可能以前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几分钟就搞定了。这只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些企业的日常业务可能纷繁复杂,但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大的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要实现两大职能
(一)控制职能
每个企业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这个资源包括人力和财力的问题,但需求是无限的。企业中各个部门在工作中,都需要资源,这形成一个矛盾。想要在一个规定的时间之内,按照公司的流程规定完成公司的目标,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讲,就一定要利用好这种管理会计信息化,让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够起到一定控制职能,并且这个控制职能是必须要落到实处的。管理会计和信息化的结合,应当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用特定的流程来实现。
(二)资源的有效分配
作为一个企业,面对无限的需求,怎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可能是每个企业最关注的问题。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讲,这是最根本的目标。从体现的方式来讲,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一条新思路与新工具。以烟台万华为例,2008年烟台万华公司使用了SAP系统,这本身就是一个企业资源整合,是以资源综合有效利用为特征,主要是流程、协同与集成。在SAP实施之后,可以说是对传统会计概念的颠覆,现在每个业务人员可以说都是会计信息数据的录入者,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从销售定单,推出销售计划,再制定排产计划,从而再制定采购计划,在过去这些都是以财务人员在做,现在从财务这个角度来讲,所有的这些数据,都是来自于各业务部门。传统的会计部门与现在的财务部门在职能上也应当发生很大的转变。会计人员的定位也相应的发生改变,财务人员就从记录变为信息的浏览与分析者,因此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控制职能,现在越来越依赖于流程,那么流程的选择,对管理会计来说,就尤为重要。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已经极大的改进了管理会计的已有的领域,比如说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但是仍应当看到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是对管理会计的作用认识不够,主要是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不够。二是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企业决策者的大力支持,企业使用管理信息化工具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但是信息化在短时间内又很难看出成效,并且由此带来的效益又很难量化,因此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信息化提高认识。三是缺乏高素质的财会人员,如果企业的财会人员水平不高,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推行的信息化系统很可能沦为电子记账的工具。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真正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
参考文献:
[1]专家教授热议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前景.首届管理会计信息化论坛.2008.
[2]张晓旭.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情.2008(22).
[3]傅萍.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时代金融.2006(04).
[4]周元宏.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财贸研究.2006(03).
关键词:一键式 管理会计 信息化
上海电气是一家综合性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居行业前列。下属子公司200多家,主要产业板块有新能源、高效清洁能源、工业装备、服务业等。
上海电气过去建立过一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会计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系统也存在不少缺陷:单项系统自成体系,缺乏数据共享;生成的信息界面过于复杂,很难直接用于决策支持。针对存在的问题,上海电气提出了实现“一键式”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目标,即取数直接来自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系统,功能设置更有利于反映管理会计重要信息,界面更加友好易读,可“一键”生成管理会计相关领域的分析图表。
一、“一键式”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整合
要实现“一键式”的管理会计信息化,首先要解决信息来源的“一站式”,建立起一体化、标准化的ERP系统,使之成为管理会计信息的数据库。上海电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整合和规范。
(一)一体化的系统整合
根据管理会计的需求,在系统整合中坚持“三个一体化”。
一是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会计信息一体化。管理会计信息不能脱离财务会计信息另建独立系统,因为管理会计活动的目的就是取得更好的财务结果,财务结果是管理会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上海电气在系统整合中,根据管理会计的需要,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扩容”,相关会计科目增设了多级子科目,并留有进一步扩展的编码位数。使财务信息系统不但能满足“外部报告会计”的需要,而且能“一键”提供“内部报告会计”所需的财务信息。
二是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一体化。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一体化是系统整合的关键。上海电气在系统整合中,将各种信息需求均纳入统一的ERP系统中,并根据管理会计的需要,细化了业务信息的分类、扩大了信息量。使信息系统不但促进了业务的精细化管理,而且为管理会计“一键”取得业务信息创造了条件。
三是集团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一体化。上海电气的组织架构是集团总部、产业集团、下属企业三层架构。集团根据不同情况,通过直接贯通、转换贯通等措施,做到了集团总部、产业集团、企业信息系统的“三层贯通”,为管理会计“一键”取得基层信息打通了渠道,既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又有利于集团的统一管控。
(二)标准化的信息归集
“三个一体化”贯通了横向和纵向信息,但要提高信息质量还必须有统一化的软件和标准化的信息归集。上海电气以下属主要产业集团――电站集团的ERP软件为基础,在当时新成立的重工集团做推广试点,形成集团统一的ERP软件,逐步替代下属企业中以转换接口连接到总部系统的其他软件。在这一项目中,把各类编码的标准化作为重要内容。标准编码具有唯一性和统一性,集团下属各单位都必须采用集团统一编码,对同一对象不能出现不同编码,对新的客户和新的供应商也必须到集团申请编码,并列入标准编码系列。这样才能保证统一、正确的信息归集。
二、“一键式”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
上述信息系统的整合与规范,解决了管理会计相关信息的来源。但要支撑管理会计应用,还必须建立应用模型、编制相应程序、设计直观易懂的界面,最终实现“一键式”展示管理会计重要信息和分析结果。上海电气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在预算管理领域建立“一键式”的“管理驾驶舱”
上海电气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已有近20年的历史,通过不断完善预算指标体系,改进预算管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还存在耗时耗力、跟踪滞后和某些企业预算执行偏离度较大的问题。集团建立的“管理驾驶舱”系统有效弥补了预算管理的不足。
“管理驾驶舱”以友好的界面实时反映各项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显示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的对照、与历年同期的对照、与竞争对手的对照,凸显实际偏离预算的情况。根据权限设置,在集团层面可以分别点击各产业集团,看到各产业集团及下属企业的完成情况;在企业层面可以看到本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产业集团和企业同样可以层层点击深入查找影响预算完成的原因。
“管理驾驶舱”与“KOA”办公系统相连接,管理者可以在对话框中发出指令,“驾驶”管理工作。“管理驾驶舱”自动从ERP系统读取数据,自动生成、更新预算管理信息和图示,无须手工更新,达到了“一键式”的要求。
(二)在运营质量管理领域建立“一键式”的应收账款动态管理系统(ARMS)
在提高经济运营质量的管理中,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成为老大难问题。在手工管理的情况下,核对工作十分繁琐且因明细账的差异难以一致,加上收款信息得不到及时沟通,使资金回笼严重受阻。在企业建立单项应收账款管理系统的情况下,也需要核实信息后录入系统,效率提高有限,并难以反映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
集团在整合ERP系统后建立的ARMS,通过账款属性、收账管理、客户信用、账款账龄四个维度来反映、管理、评估应收账款。
在“账款属性”维度,将财会信息中的应收账款与合同信息中的付款期自动比对,区分出“到期应收账款”和“未到期应收账款”。系统在“未到期应收账款”中会显示“到期日”,提示做好收款准备;在账款到达“到期日”时,系统会自动将其转入“到期应收账款”。这就取代了繁琐的人工核对,并消除了不同部门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差异。
在“收账管理”维度,通过梳理收账流程,在系统中固化。当出现“到期应收账款”,系统会自动生成电子邮件到应收账款管理专员,管理专员在ARMS系统中转办到相应项目负责人,收款责任人如遇到发货缺件、产品质量等问题影响收款,立即将信息在ARMS系统中传递到相关主办部门负责人。问题解决后的信息按原路径反馈到收款责任人,直至货款收回。所有过程全部记录和显示在ARMS系统中,加之应收账款管理专员的全程跟踪、系统在每一节点定时发出的催办邮件、经营者的全程关注,使收账效率大大提高。
在“客户信用”维度,ARMS建设初期采用了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级。ARMS投入使用后根据客户的付款记录及事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调整信用等级,逐步完善信用记录,对新订销售合同的付款条款设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账款账龄”维度,ARMS能显示按账款“到期日”计算的应收账款账龄。客观地反映了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企业可以在解决了自身缺陷的前提下结合账龄长度和客户信用,考虑是否采用法律措施。
ARMS系统的优势在于能“一键”看清应收账款的全貌和每笔账款的所处状态,提供相应决策依据。不仅各下属企业能广泛用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采取对策措施,而且集团层面也能掌握全部应收账款的动态,评估应收账款风险,提供法律支持。
ARMS系统通过两年多的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集团的到期应收账款与长账龄应收账款均下降。
(三)在成本管理领域建立“一键式”的采购成本分析系统
上海电气从事装备制造业务,产品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非常大,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成为成本管理的重点。
集团的采购成本分析系统,从ERP读取企业历年采购记录(如选取近三年),根据设置的分析模型,按采购单价、采购频次、供应商、采购员等多维度反映分析数据。
在采购单价维度,显示分析期内历年对比降价、持平、涨价的物料个数,并可点击展开,分别看到具体的物料名称、单价、采购数量。同时,在单价维度还能反映不同时期主要材料市场价格与实际采购价格的对比,提供改进采购管理的支持。
在采购频次维度,显示分析期内物料的采购次数,即采购一次、采购两次、采购三次及多次的物料个数,也可点击看到具体内容。如三年内只采购一两次的材料,势必造成采购余量的浪费,就可以提供研究如何改进产品设计,形成通用化、系列化的设计,提高材料利用率。
在供应商维度,显示分析期内在不同供应商采购物料的次数和价格,特别可分析同一物料多个供应商的情况。如在实际运用中发现,有向某价格明显偏高的供应商处大量采购的情况,这就提供了研究其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异常行为的信息。
在采购员维度,显示每个采购员的采购材料、采购单价、采购单位,同样可以做进一步挖掘,分析每个采购员的行为是否有异常。
采购记录是成本管理领域中的“大数据”,在采购成本分析系统的支撑下,达到了“一键”展示分析评价依据的效果。该系统采用以来,使集团年平均采购成本下降了3%。
(四)在风险管理领域建立“一键式”的风险预警系统(REWS)
上海电气处于竞争类行业,而且子企业众多,风险的预防、预警十分重要。集团的REWS系统适应了风险管理的需要。
REWS系统按一级风险大类设置了财务风险、业务运营风险、合规风险、预算不达标风险、市场风险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分解为二级风险,各级风险均量化为具体指标。同时在各层次设定了反映有无风险和风险程度的预警区间。
REWS自动从ERP系统读取数据,按设定程序自动转换成风险指标值,并按设定的预警区间,以“绿灯、黄灯、红灯”和相应数据从各维度显示安全或风险状态。在实际运用中,把REWS与集团风险控制流程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进入控制流程,采取相应措施。该系统运用以来,集团的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上海电气除建立以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外,还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了“一键式”的目标成本管理、资金票据管理、绩效管理等系统,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实施。
三、“一键式”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基础信息的录入
“一键式”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依赖一体化的ERP系统,ERP系统的整合与贯通在技术层面上解决了“一键式”系统的信息来源,但要达到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还必须保证基础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录入ERP系统。如上述“管理驾驶舱”、ARMS、REWS系统都是可以实时反映、实时控制的,但如果ERP系统中的基础信息没有及时录入,就达不到“实时”的效果;又如材料入库单、领料单、工票等被漏录、误录,就会使成本管理信息出现误导。
(二)外部信息的扩展
现代管理会计需要在动态环境下参与企业价值管理。“一键式”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需要有外部信息的支持,只有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融入外部信息,才能“一键”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因此,需要指定部门或明确部门分工及时将外部相关信息录入企业ERP系统。
(三)多项管理会计系统的整合连接
尽管在一体化基础上建立的各领域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过去的单项系统有本质区别,但也需要把各领域的系统整合起来,变多个“一键”为一个“一键”。上海电气把各领域的管理会计系统都整合到“管理驾驶舱”首页,使“管理驾驶舱”成为管理会计信息主系统,其他系统为子系统。同时使各子系统及子系统与主系统都能相互点击链接,方便使用。
(四)“一键式”系统与管理会计报告的结合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推动策略
一、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高度融合,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必然选择,而快速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也使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日益激烈。为了能够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管理会计则是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管理决策水平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管理会计的重要程度越来越为企业所认可,更多的企业将管理会计视为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有效工具,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与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我国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使我国管理会计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需要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这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包括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得到更为有效的应用,管理会计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国内企业运用管理会计信息化手段来支撑企业经营决策的案例早已有之,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国内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运用,大多仅限于部分领域,如全面预算或是成本管理,企业普遍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整体规划。并且由于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企业大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缺乏正确认知,这导致了目前企业“按需”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无序现状。
二、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只有实施和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才能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企业组织因素影响,但显而易见的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还与外部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关联密切。其中信息技术指组织的内外部技术,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水平,也包括通过外部市场能够获得的信息技术支持;企业组织情况则包括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应的人才建设等等;外部环境指企业所处行业、行业的竞争水平,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等等。以下从技术、组织、环境这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方面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费用控制系统、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工具都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然后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这些系统工具大多是基于原有核算型会计软件,通过核算型会计软件产生数据,在此基础上来实现数据汇集、计算、加工、提取后形成一些分析结果。基于核算型会计软件的设计思路导致数据来源先天性不足,很难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提供更多更细致的信息。其二,市场中的管理会计软件有很大比例是“舶来品”,这些系统工具大多是根据国外企业实践和操作习惯总结而来,很少考虑我国的国情制度和管理经验,这往往会导致已有的管理信息系统中一部分功能无法得到应用,而在特定功能上反而还需要自制或者购买相应的功能软件,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组织方面
目前企业的管理层普遍对管理会计以及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与重视程度还不高。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记录和编制企业的财务指标、提供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信息等。显然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胜任的工作远非如此。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更重视“硬能力”建设,如硬件购置、系统搭建等,而较轻视“软能力”建设,如系统管理、流程优化、人员升级等。很多企业以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就是购买先进的管理会计软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而忽视了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不仅仅要考虑技术方面的因素,还应当强调企业组织和管理的相互适应。企业当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限制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组织内部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化涉及管理学、会计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知识,目前企业普遍缺乏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多数财务人员的素质还无法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不能胜任复杂管理会计信息的挖掘和分析工作。
(三)环境方面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可以一步到位的事情,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并且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协助。目前,环境方面的挑战在于:软件公司大多缺乏共赢的意识,更多是仅关注其前期的销售和实施过程,不能提供后续相应业务指导和改进服务,导致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无法真正融入企业的管理活动;前文提到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缺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限于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划分过细,很难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另外,我国单位运用管理会计大多是自发而为,尚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对管理会计进行规范化管理,也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推动其发展。
三、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的管理会计事业已步入一个关键的时期,亟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有利支撑,这就需要明确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这才能够为我国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指明方向,为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提供指导方针。
(一)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机制
揭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和激励机制是后续发展能否有效推动的重要前提。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驱动力源自企业期望通过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客观存在的应用需求导致企业选择管理会计信息化,并不断进行优化。外在动力则取决于企业所处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等外部因素。在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动力的耦合作用下,通过企业内外部因素的不断配合、协调和综合作用,共同推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激励机制将是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在企业动力机制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发展环境,加速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激励作用是其启动、实施和优化的力量源泉,信息化发展速度快慢以及规模大小很大程度上受激励机制提供的动力强弱影响。激励机制是动力机制的补充,在动力机制不足以支撑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情况下,可以从弥补其动力不足,从政府政策激励、企业人才激励等方式来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开展。综上,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推广发展将是一个包含技术、制度、组织、管理、文化、政策等诸多因素并且各因素全面整合与不断协同的过程。
(二)政府的重要作用
通常而言,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在于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协调社会各方利益、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信息化经验都是由政府引导完成的。虽然欧美发达国家在信息化产业方面具有相对领先的优势,社会信息化程度优于我国,我们国家的国情制度和经济基础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异,但仍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引导信息化发展的政府经验。首先,发达国家政府普遍重视制定中长期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如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日本的“E-JapanⅡ”战略,以及加拿大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能够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方向,并形成信息化的国家竞争优势。其次,在信息化的研究与产业化过程中,发达国家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国家的信息化基础、人员素质以及信息技术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信息化发展方向。其次,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普及方面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仅考虑技术的推动和企业需求的拉动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分析,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确实是企业自身行为选择问题,但正是由于缺乏有效引导,也造成了我国当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自发无序的状态。有效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应当是基于多方协同,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与经济、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长期过程。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符合国情的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
显然,政府参与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式方法和程度强弱势必会决定发展的走势,不仅会影响发展的范围,还会影响发展的速度,甚至决定了发展的成败与否。政府可以选择的策略包括:强制推行,或是政府与市场行为相结合,抑或是完全市场行为。首先,完全市场行为已证明缺少效率。其次,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繁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可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模式大相径庭,同时,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本身支撑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并不能进行限制性规定。过多的强制执行反而会制约企业的灵活应用。财政部作为全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针对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提出两点要求,其一是鼓励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从源头上防止“信息孤岛”,其二是支持会计软件、中介机构向管理会计服务领域拓展,加快会计职能从会计核算到理财、管理和决策转变。财政部为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提出发展方向和期望,同时“鼓励”和“支持”也表明了政府将在中国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因而,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应当是选择政府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方式,政府为企业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公平机制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等,协调社会多方相关者的力量,帮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
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步入大智移云的时代,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应顺应潮流,结合新兴技术与管理模式变革,加快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本文以企业的主体视角,借助政府的引导作用,协同多方利益相关者,提出推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一)企业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主体作用
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加强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知,正确认识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并且始终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战略保持一致,始终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由于不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规模、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等因素不尽相同,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必定有所不同,企业应当充分考虑现实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切入点。但最初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规划应当是整体性的,能够为未来的改进升级奠定基础。随着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便于未来各部门、各单位进行系统整合。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是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有技术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管理因素,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搭建科学的组织架构,优化合理的业务流程,确保企业管理体制、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相适应。同时,还取决于外部因素。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应当符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可以寻求外部专家与咨询机构的支持。
(二)政府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引导作用
政府应当制定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中长期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发展方针和当前的工作重点,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引导和管理,并协调各行业的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促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健康发展。在促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经验,并充分考虑我国特殊的国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策略。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技术和政策支持,使他们能够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方面做出表率,成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最佳实践。并通过论坛、报道、经验交流等形式对企业的最佳实践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实施环境,提升其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头作用。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应当有相应的社会服务机构的行动相支撑,政府的策略措施应当能够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手段来推动。政府应当协调行业协会、软件服务商、管理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力量,通过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来帮助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三)社会各方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协调作用
管理咨询机构应当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诊断和分析,协助企业制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硬件以及系统集成方案的选型、实施和维护;帮助企业进行复合型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管理咨询机构自身也应当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加大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力度,不断追踪和研究管理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最新技术趋势,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为企业制定最佳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提供商应当抓住当前管理会计发展的大好形势,深入挖掘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系统建设需求,在借鉴国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还应当更多考虑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一般功能和使用习惯的前提下,还应当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充分考虑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设计出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科研院校应当在培养管理会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有效的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改革与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不断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管理会计实践应用能力。
五、结论
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工作萌芽于20世纪初,以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年会正式采用“管理会计”来统称企业内部会计体系,作为其正式形成的标志。管理会计工作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把会计和管理结合起来,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是现代管理科学和方法运用于会计领域的结果。管理会计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步早,在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国,由于历史条件等种种原因,管理会计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管理会计信息化作为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指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为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熊磊,2014)。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实现全覆盖,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关于共享服务,具有代表性观点的有:Quinn(1998)的观点是把共享服务看作一项商业经营;Molle(r1997)指出,共享服务必须有一个独立组织实体提供支持,这个实体就是共享服务中心;BryanBergeron(2003)则更多地把共享服务看作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合作战略,其实现途径是将各部分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提升对母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财务共享服务则是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流程和技术等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将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财务业务集中放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旨在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核心业务发展、整合资源实现战略支撑等目标(Andersen,1997;Lusk,1999;张瑞君,2010;何瑛、周访,2013)。张瑞君等(2010)认为:FSSC以业务伙伴的形式,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务。基于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笔者将财务共享服务总结为:企业(企业集团)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将分散在企业内部单位(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财务业务集中到一个新建的组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统一处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内部单位(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化共享服务的财务工作新模式。目前,有关财务共享服务的相关研究侧重于模式构建探讨、典型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展望,鲜有与会计信息化,特别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相结合研究。
二、财务共享服务对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对于提升我国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一方面积极顺应了会计职能的拓展趋势,另一方面成为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一是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财务制度、集中财会人员办公、建立高效率且低成本的财务管理运作流程”等三大措施,使企业大多数财务会计人员从记账、算账等繁琐的日常性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评价、战略决策等领域,从而加快企业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企业管理会计有效发展。以中兴通讯集团为例,通过十余年在财务共享服务构建与创新方面的成功探索,中兴通讯集团建立了功能较为齐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团取消了内部单位的财务部门,选址西安,建立了集团直属、面向全球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制定统一规范的财务制度、集中财务与会计业务、再造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流程,不仅实现了会计人员集中化,还逐渐引导一部分会计人员深入一线业务单位为其提供管理咨询、内部控制等服务,引导一部分会计人员为集团公司规划、决策支持等提供全面且准确的信息,实现了大量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转变,集团管理会计水平显著提升。二是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作为会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会计信息化在未来会计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服务端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客户端(企业内部各单位、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相分离,若要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实现服务端向客户端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就得依靠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核算业务,还是财务管理、管理决策,都得借助于信息系统。目前企业常用的信息化工具有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网上银行和银企互联系统,此外还包括会计基础核算系统、网络报销系统、影像管理系统,以及财务辅助系统等。以报账为例,信息系统实现了从信息采集(电子凭证、电子影像)———核算处理(财务核算、电子审批)———资金处理(资金集中、银企直连)———信息归档(电子档案归档)的全覆盖,可见借助信息系统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将报销、支付等重复性的财务业务标准化、流程化与简单化,不仅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规避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还推动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
三、财务共享服务下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关注点
(一)云计算
作为一种新兴计算模式,“云计算”(CloudComput-ing)自Google前任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SanJose2006)上首次提出以来,凭借其具有的通用性、高效性、高可扩展性,尤其是相对低廉性等优势逐渐渗透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被称为自互联网革命以来IT产业最深刻的变革,也将深刻影响我国管理会计行业。将云计算运用于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一种未来趋势。
(二)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关注点。信息技术再发达,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再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客户端和网络依然会存在各种安全风险和受到各种安全威胁。这些风险和威胁主要表现有:存放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会计资料可能遭到未经授权的查阅访问,甚至被泄露或被篡改,会计信息在客户端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传递过程中可能被第三方截取而丢失等。因此,如何全面保证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是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三)机构调整和人员转型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质是对企业进行一次财务管理流程再造。新建一个独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撤销企业内部各单位(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的财务部门,或仍保留机构、但只保留少数会计人员从事对接工作,企业的财务机构将面临大的调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运作流程,使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更多的财务会计人员面临从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机构调整得当与否,以及财务会计人员岗位的转型成功与否成为能否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目标,能否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现有会计信息系统
近年来,财政部门多措并举,着力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一是于2009年4月了指导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二是创新信息化标准体系,于2010年了基于XBRL国家标准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三是于2011年9月《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系统规划了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措施;四是于2013年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了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多数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会计信息系统。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对待现有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四、财务共享服务下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基础前提:全面保障会计信息安全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坚实的大数据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行和开展,最终实现创造价值目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存储于电子化介质之上,借助网络往返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客户两端,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全面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一是要合理确定数据访问权限。对于企业而言,有的数据可以在全企业范围内共享,而有些数据因涉及商业机密或是其他保密原因不能在全企业范围内共享,因此对于此类数据必须依据使用需要设定访问权限,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二是加强对用户的管理。用户操作不当或用户蓄意为之均有可能导致数据被泄露或被篡改而使企业遭受损失,加强对用户开展技术培训和加强对用户实时监控,减少人为引起的信息安全事故。三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技术支持方要从设备维护、软件升级、网络通讯等方面保障信息安全。
(二)关键环节:注重与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结合应用
新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花费较大,鉴于国内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建设了较为完备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现实,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不能对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盲目否定后再另起炉灶,而要注重与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结合,引导企业加快管理会计信息整合。例如,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建成ERP系统,新成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借助ERP系统来收集经营数据并且获得业务支持服务(张庆龙、张春喜,2012)。对于无法实现统一的信息系统,至少要做到互相兼容。
(三)重要保障: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会计人才队伍面临结构失衡的问题,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占据了大多数,而真正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缺口将近300万;另一方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面临从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可以预见,未来人力资源市场对于核算型会计的需求将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而对于高端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将更加高涨。如何应对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出现的这一变化?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一条必然路径。高等学校在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与政府、企业、国内外会计行业协会合作,构建多维度的协同体系保障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熊磊,2014),从而适应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四)有力支撑:支持会计软件开发、中介机构开发管理会计服务领域市场
企业在依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可能会选择服务外包的模式。因此,财政部门在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重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等多种手段,支持国内会计软件开发、中介机构开发管理会计服务领域市场,共同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蓬勃发展。
(五)未来趋势:拓展云计算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用
一、互联网时代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
(一)实现了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的同步集成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是将所有凭证通过总账管理模块的凭证录入功能手工输入的。互联网技术则实现了业务部门业务模块数据的输出,财务部门接收业务数据并自动生成凭证,经过报表管理模块自动读取数据,完成管理报表的实时生成,有利于决策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
传统的会计核算业务,编制会计凭证的依据需要业务部门提供各种纸质合同及发票原件,传递的过程耗费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业务部门实现向财务部门即时传递电子合同及电子发票,同时也实现了企业之间经营信息的快速传递,大量的纸质原始凭证逐步被电子形式的资料取代,会计核算业务实现信息化。
信息技术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同步集成,变革了传统的事后核算模式,将核算、监督、控制和业务流程有效结合起来,促进了会计核算对经营过程的实时反馈和及时监督,提升了企业内部管控水平。
(二)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
目前,企业信息化常见的问题是人为割裂完整的业务信息,导致财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互相独立,各方面信息难以融合共享,甚至出现了不同来源数据相互矛盾的情况。互联网技术加强财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的关联,加强了对信息化的掌握,让数据灵活变幻,并从中捕捉到更多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信息,形成管理会计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并基于此建立企业内部的管控平台。
传统的财务分析仅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但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指标仅反映经营活动的结果,无法完全反映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这样的分析难以产生良好效果。但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使用,管理会计可以从经营活动的每一个业务环节出发,层层分解财务指标,查找并发现各个业务环节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从而使管理会计实现从基于结果的分析向基于过程的挖掘转变,实现财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
(三)实现财务工作共享模式
财务工作共享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集中的财务工作模式,是将处于不同地点的法人实体财务工作统一到共享中心来统一处理的方式。这就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财务工作共享中心,集中处理不同地点法人实体的会计业务,有利于使用统一的会计政策,生成统一的会计报告,减少不同地点法人实体财务人员的投入,达到缩减机构设置、精简财务人员、有效降低企业实际运营成本、改进服务质量、优化组织结构、规范业务流程、并提升流程效率的目的。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大部分企业采用的会计软件仅有核算功能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范围狭窄,只有一些上市公司及大型国企才实施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少企业由于财力不足,宁愿选用现有的单一核算功能的会计软件,也不愿意投入资金去购买具有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软件,简单的会计核算软件导致大部分财务工作仅具有核算职能,不能让数据成为有用的信息,向管理要价值,这使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受到阻碍。
(二)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采用不同的管理软件,与会计软件无接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许多企业正在使用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内部业务管理,如OA系统、ERP系统等。由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规模大小不一,使用的业务系统各自不同,且大部分业务系统与会计软件无接口,不仅如此,不同企业之间使用的会计软件不统一,如果要形成信息数据链,就需要企业再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和整合。
(三)中小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
中小企业因经营规模不大,管理层普遍更关注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认为经营业务相对简单,没必要花费人力物力去上业务系统,普遍不重视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只有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原有的粗放式管理的弊端,谋求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管理会计信息化才有可能推行。
(四)会计人员多为核算型,缺乏管理型人才
企业现有的会计人员,大多为核算型会计,主要从事基础的审核及记账工作,缺乏具备数据整理及财务分析能力的会计人员,而具备战略管理能力的财务人员更为稀缺。大部分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对企业运营管理涉及的法律、经济、人力资源、资金管理、信息技术等知识极度缺乏,综合能力偏低,不具备管理会计信息化推行的基础。
三、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途径
(一)提高管理层重视程度,培养信息化管理会计人才
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因此,首先管理层应构建一种可以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各层级的人员理解并接受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取向。其次,关注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发统一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平台。最后,通过完善内部培养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管理会计的综合素质,储备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功效。
(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是随着集团公司的管理变革而产生的,由于企业分子公司有多个财务机构,这使得财务人员与管理费用快速膨胀,总部统一协调财务越来越困难,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制约企业发展,于是就产生了财务共享服务。企业财务服务共享按专业、流程化、集约化的标准,对现有的财务管理组织架构、操作流程、财务制度等进行较大调整,颠覆了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了会计集中核算,为财务职能从核算型转到管理型提供了基础。进入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平台,并为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提供了技术保障。
建立集中的财务服务中心,可有效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税务管理等职能集中起来,低成本、高效率地为客户提供专业和快捷的财务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操作流程等来实现的。目前,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如中兴、华为,都逐步建立了服务共享中心。
(三)搭建信息化的成本管理平台
随着产品细分市场的细化,企业自动化生产程度的提升,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对各生产环节成本的最优控制。企业需要摆脱原有的粗放成本管理模式,转入更为精细的成本管理模式。信息系统可以给企业提供记录、监督、控制、核算和管理各环节发生成本的平台,帮助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实现市场化运作,因此被大多数企业所使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ERP系统。
ERP系统打破了部门职能的界限,按企业经营活动的业务流程进行模块设计,使各部门甚至上下游企业能够信息共享、协调工作,实现各部门对收入及成本的实时监控,实时输出成本管理报表,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准确地作出相应的反应,获取先机。
(四)构建价值链管理体系
关键词:财务共享;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在会计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管理会计发展方面还比较落后。要想促进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充分应用信息化这一技术。
一、财务共享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作用
(一)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深化改革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的会计管理,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强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在财务共享环境下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结构、工作流程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企业在数据采集、财务管理以及管理决策等方面都会用到信息化的管理会计,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自身也会不断深化改革,从而促进企业在财务共享环境下信息化管理会计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与传统的企业会计工作相比较,财务共享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能够减少错误信息的录入,还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统计质量,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从而推动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持续发展。
二、财务共享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
(一)在管理会计中应用大数据理念
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大数据的实现,给会计人员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大数据在财务变革尤其是管理会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会计管理中,通常会遇到票据真假无法辨识,员工真实出差的时间无法掌控等问题,在大数据的辅助下,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借助票据信息来判断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管理会计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精确的信息,将大数据理念运用到管理会计中,有利于企业正确预测经济活动,从而起到控制经济活动的目的。我国的会计行业中,除了对一些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收集之外,还需要筛选相关数据,并且确定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因此,财务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各生产经营环节和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在企业管理、业务以及内控等数据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然后通过统一数据业务,加强数据源的处理,从而实现数据质量的管理,实现大数据和财务管理的对接,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在财务共享环境下,企业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前提是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强企业内部绩效体系的全面管理,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各项预算工作,在获取企业会计信息大数据的基础上,提高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效率,最终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财务共享环境下企业管理会计中使用的数据会储存在电子媒介当中,为了增强财务共享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就必须增强管理会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首先应该设置管理会计数据信息的访问权限,其次,应该加大对管理会计信息使用人员的全面管理,一些数据可以进行全范围的共享,但是关系到企业机密的信息,则需要设置访问权限,通过对使用信息的安全性进行管理,以此降低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企业应该注意相关软件的及时更新,尤其是网络通讯以及会计管理系统软件,做好软件升级处理,加强相关硬件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从软硬件设备方面加强企业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为企业的数据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三)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的会计人才队伍面临结构失衡问题,大多数会计人员都是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人才,真正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会计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之后,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面临着转型变化,从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转型,未来的企业发展中对核算型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减少,而对高端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将会增加。要想有效应对市场对会计人员需求出现的这一变化,必须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注重于国内外会计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构建多维度的人才保障体系,加强管理会计专业人员信息技术的培养,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应用,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财务共享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是企业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的主要手段,将管理会计信息化同财务共享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不仅顺应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能够拓宽会计信息化理论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同时加强整合管理会计信息,将大数据理念应用到管理会计当中,还应该加强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通过权限设置增强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作为会计信息化实现的基础和关键,需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同时构建多维度的人才保障体系,为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通过一系列措施,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熊磊.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J].会计之友,2015(08):7-9.
[2]刘亚鹏,林婕,张蓉等.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的探索[J].中国商论,2015(19):43-45.
[3]何云,彭丽坤.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6(03):186-188.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
一、财务共享服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实质就是以多个地点为媒介,并把一些关键性元素整合起来,并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中的财务业务融入到共享中心当中,并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形成财务共享服务。通过财务共享服务可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
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质就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将管理和会计相融合,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融入到会计管理当中,改善会计的管理质量和工作质量以及效率,此外管理会计化的实现也对企业的决策和规划也起到一定的影响。西方国家管理会计起步较早、发展比较成熟,管理会计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管理会计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并不是很理想,管理会计在国内没有大范围的推广和实施,许多行业并没有涉及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将管理会计和信息化相结合,根据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会计进行合理的管理,比如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传输、获取以及处理,会计数据处理更加的高质、高效。目前国内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二、财务共享服务对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一) 促进管理会计水平的有效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统一了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相关的人员进行整合和分配,同时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给企业提供了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程序,大大降低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大企业管理的投入有利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实现。
(二)有效推动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信息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各部门之间存在区域上的差异时,若想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作媒介,作为财务共享中心和各部门之间的桥梁,目前大多数的企业无论是财务的管理还是处理等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才能达到高质、高效。目前国内信息化体系主要网上银行系统、企业互联系统以及报账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等等。管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财务报账的工作中,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将报账工作各个环节覆盖,通过信息技术使报账工作更加的高效、快捷,使得财务工作更加标准化系统化,降低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三、财务共享服务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
(一)要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
财务共享服务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对企业的成本和资金预算以及收入效益进行系统的管理,通过对企业内部资金流动的管理,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率和合理的对企业内部各个项目的资金调动的管理,加强企业会计数据的管理,为企业获取更多的效益。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涉及到许多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和传递都是通过电子媒介,当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传递和共享时,会存在数据信息泄露的可能,给财务管理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促使管理会计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财务数据安全的管理。要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设置企业财务数据的访问权限,对于企业财务数据一般都是在企业内部进行传递和使用,但是企业内部也有一些机密的财务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只能是相关人员才能查看,因此,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就必须设置访问权限,防止信息的泄露,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其次,加大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力度,虽然数据设置了访问权限,但是一些相关人员获取数据以后也有可能造成数据的泄露,因此需要加大对使用人员的管理力度和监督力度,减少信息的泄露和篡改,降低企业的损失,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降低财务信息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
(二)注重管理会计和已有会计信息之间的结合使用
当今,国内一些比较先进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而财务共享服务的推进和构建不能对企业原先的会计信息系统全盘否定,需要将管理会计信息化和企业已有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优良部分相结合,从而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和构建,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比如,ERP系统,如今许多企业都在使用这个系统,通过财务共享服务和ERP系统的结合,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各个项目经营的整合,这种模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许多企业的支持。
(三)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人才进行创新
现阶段我国会计人才已经出现严重失衡的状态,传统的会计数据核算人员已经占据会计人员的大部分,新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很少,使得我国许多企业的高层会计管理人才严重缺失,这将严重影响企业财务业务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各个重大决策,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因此要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财务共享服务构建以后,会计工作的人员的职能也随之发生改变,已经由原先的会计核算人员逐步向管理会计人员转变,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型人才的需求量将逐渐减少,而管理会计型人才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加,企业未来发展如果想要适应这一新变化就必须加大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提高企业的人才储备量和学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准确性,把握会计人才培养方向,使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满足企业发展要求,满足社会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量。
(四)拓展管理会计的服务领域和范畴
企业以共享服务为基础,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涉及大量的数据,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企业内部的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可能会外包给其他机构。因此为了提高财务共享服务建设的质量,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设,提供相应的硬件、软件设施,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加大技术的提供力度,为企业管理会计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开发提供技术和环境,从而达到构成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目的。
(五)支持会计软件开发、中介机构开发管理会计服务领域市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避免不了外包的情况出现,因此为了加大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力度,国家应当加大管理会计信息化支持力度,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管理会计相关的软件开发和推进中介机构构建和开发,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六)加强云计算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
云计算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和互联网相关的服务以及交付模式,传统的计算是在计算机上计算或者在手持式终端上进行计算,这样不仅数据量大,而且对于终端和超级计算机也带来许多计算的困难,对于设备运行有一定的影响。云计算不仅仅降低了终端运行的困难,将大多的数据计算都在云端中进行,大大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将云计算和财务共享服务相结合有以下几大优点:首先,云计算的应用可以降低企业数据处理成本,主要是云计算的运用可以减少硬件的购置,企业在使用云计算时只需要购买相应的云计算服务,其他的将由供应商在后台维护,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其次,云计算促进了企业各个部门的合作,云计算的使用,可以有效的使财务数据共享,减少数据的传递流程,使的相关的财务数据更加的流动化,企业各个业务项目的运行更加的有效。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技术目前还比较薄弱,因此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大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和引进云计算技术,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化普及的脚步加快,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效率,提高财务数据处理能力,保证财务数据处理高质、高效。
四、总结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企业想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会计的管理,以财务共享服务为基础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处理效率和质量以及数据信息的流通,减少数据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产生,更加有利于企业项目实施的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瑛,周访.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59-66.
2017年3月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初步达到35亿人,占全球总人数52%,而移动互联网更是达到22亿用户。从其必然发展趋势中,能够明确“互联网+”的形成己经改变我国众多行业,包括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电子商务、在线房产、在线影视等行业。“互联网+”的出现是各行业与现代信息技术完成深度融合的全新时期。“互联网+”时代必然会对企业管理会计产生相应的影响与变化,那么精细化管理的方式与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提升现代化管理方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方式上提供高效的管理模式。那么我国发展管理会计在“互联网+”时代的建设,形成信息化的建设方式,最终完成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模式也尤为重要。
二、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思维模式
1.预算管理平台构建高效灵活的动态机制
管理会计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服务对象与管理工具成复杂化趋势,而企业内部组织在原有状态之上,需要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所有管理工具。所以在预算管理平台中应当以高效灵活的动态机制为核心,才能够在利用信息化工具的同时,以管理层级的压缩,实现横向沟通的加强,才能够提升责任主体参与实施的主动,那么企业的管理会计才能够在高效灵活的状态下完善工作细则。那么在预算管理中,实现组织内部的快速共享信息化,促进反馈信息与实时接收的动态机制,就需要应用互联网中的高效传输信息的功能。通过与传统会计主体中网格化组织管理模块的区别构造,最终实现去中心化的组织管理模式。也就是从金字塔管理模式转变为倒金字塔管理模式。以网格化模块的形成,明确个性化管理的方式,从而为企业制定依据其业务特点为导向的战略考核方式,形成绩效考核的指标配备,能够对应网格化的主体责任。
2.预算管理构建“战略、预算、绩效”三位一体
管理会计应当将实施与制定紧密相连,为战略思维提供基础。而预算管理便是控制与监督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的有效工具。企业寻求发展的经营状态下,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将预算定位于实施执行的核心,将绩效考核作为保障,三者相互联系成为管理完善的表现。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应当利用其管理模式的高效性,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信息化体系,以网络快速传输功能为基础,数据信息可以不受时空约束,实现全面共享。
在具备逻辑判断能力的前提下,可以为管理预算提供数据信息支持。通过互联网的特性可以实现新型预算管理信息体系,那么企业可以构建大数据平台,以客户信息、政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市场信息等,作为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储备。通过相应数据信息可以适当结合自身情况,从而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在此之上,企业的战略目标更为精准,在经营活动中可以合理规避风险。在内部报告的支持下,信息化平台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价值。那么预算的实施执行阶段,可以为其控制提供信息化手段,将预算目标作为定期业务完成情况的对比方式,从而为企业考核提供价值参考。经过信息化处理的考核?Y果,能够及时发现客户与市场变化,以便于企业结合市场动态调整战略部署。以互联网功能的实现促进企业目标的最终达成,实现绩效考核与预算控制的互动,从而形成以预算为链接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三、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方法
1.建立企业财务与业务的管理流程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产业运行模式已经受到互联网的推动,从而使得管理会计的服务客体也发生转变。管理会计的核心是约束企业资源浪费,通过解决企业机制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将相应内部全员的积极性有效调动,防范相应可能存在的企业风险,并同时提升企业的固有价值。那么以约束为目的对会计管理工具实现应用价值,包括企业内部的财务治理等方向,能够观察到其关键在于决策信息的来源。
财务会计系统为传统管理会计的决策提供了信息数据支持,但传统财务会计需要按照科目排列依次进行管理,而且同时产生相应的滞后性,那么在实际应用其管理会计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中,多数情况下与实时数据信息的变化无法及时对应,那么也就导致了财务与业务相脱节,不利于企业最终决策。
而通过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数据信息进行互动存储,能够在ERP等业务系统中获取信息。那么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提供了数据处理平台,以便于企业财务与业务管理能够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从而实现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共享,那么也就实现了制度内嵌。在源头做到财务部门的控制与决策中,得到有效数据实时更新的有效支持,那么业务部门便可以依据财务反馈信息实现市场经济的快速反应,也就最终实现了两者的联动,从而完成会计管理由工具型转变为决策型,才能够将管理管理会计的职能完全发挥,实现对其企业内部业务的实时控制。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中,应当以动态管理平台作为支撑,进行经济业务往来的过程中,动态管理平台需要结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其业务机制的有效联动和规则细分,同时在其两类报告中满足不同企业需求的方式。
2.通过企业价值链构建信息管理体系
【关键词】 管理会计 信息化 重要性 措施
目前,在我国企业的会计活动中那些仅仅具备基本核算功能的会计软件几乎已经都被淘汰,现在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会计软件的预测、管理控制等方面的功能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而管理会计正是会计与管理的组合,能够在企业中有效地发挥出会计活动的控制管理职能。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管理会计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更是大大提高了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也是适应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信息化的内涵以及信息化的发展对管理会计影的影响
1、管理会计的信息化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组成之一,管理会计是在企业的规划控制基础上,又增加了传统的会计活动的所有职能,可以说是对会计职能的扩充与丰富,使会计职能可以更加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指将会计管理中的所有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对这些管理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加工、传输以及应用等处理,以便于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企业决策以及经济活动的运行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资源。会计管理信息化的产生主要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会顺应时展的需求,也是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不仅是单纯的将网络信息化技术、计算机、互联网通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管理会计学科中,还会和传统的会计活动工作相融合,而且管理会计还引入了更为先进的、深入的内容,比如会计基本理论的信息化、会计实务的信息化以及会计管理的信息化等等,在企业的会计业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等发挥出应有的会计作用;可以说,管理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企业管理会计工作顺应时展所做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2、信息化的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21世纪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各企业为了顺应时展的需求和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地引进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对企业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新要求,这对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为了紧跟时展的潮流,在信息化时代更好的生存、发展,企业的管理会计也必须实现信息化建设,从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来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丰富的会计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目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也在向着信息化管理发展,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实施应用也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管理层的重视。管理会计从会计电算化为基础,开始逐步发展到企业内部的各类财务、管理业务,例如在企业的制造环节、销售业务、财务管理以及企业的内部管理等,各方面都出现许多新的、现代化的软件系统,企业的内部工作流程也从简单的信息化、部门信息化转换成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使企业管理层能够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管理进行严格的控制,随时获取企业内部各会计信息资源,更好的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手段,对企业所有的财务会计活动提供的数据资料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以及信息分析,让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信息满足现代化企业决策、发展的要求。第二,可以控制现在。通过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手段,运用管理会计相关指定指标,及时发现在管理会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够及时修正错误,以便更好地将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规则中进行。第三,可以更好地筹划企业的未来发展。运用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方式,可以使企业内部所有财务管理信息资料都能够得到完善、高效的利用,帮助企业的管理层以及领导决策者详细准确地了解企业的所有财务、管理信息,能够有效的为企业的未来发展筹划。
二、加快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推广
1、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我国的管理会计推广效率不高,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还十分缓慢,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管理层以及会计人员、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都太低。有很多人都认为管理会计的工作就是记录、编制企业的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以及预算计划等内容,但实际上管理会计的工作远非这些内容。随着企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战略管理应该立足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重视对管理会计的实施,尤其在信息化的经济时代,更加要重视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不断丰富管理会计的内容。所以,企业的管理层以及会计、管理相关人员应该及时的更新观念,加强对管理会计以及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才能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内部的顺利执行、推广。
2、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
为了让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更好的应用实施,必须要给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企业要从内部文化、企业人才培养、资金薪酬保证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等方面来完善企业的内部环境。首先,企业管理层要从企业文化入手,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有助于推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企业内部文化,使企业内部所有人员,从高层领导到基层职工都能够认识到信息化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自觉地接受管理会计信息化;其次,还要能够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全面的培养体系以及丰富的薪酬福利,为企业的管理会计发展储备充足的人才,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有效发展;最后,企业还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在良好的企业环境下健康推进。
3、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内容体系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入的,但是我国的会计环境与国外并不相同,所以对于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以及会计模式体系不能够完全生搬硬套,可以适当的借鉴。所以,企业在建立管理会计体系时,要根据我国的会计市场环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管理会计模式,保证管理会计能够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管理模式需求。企业在对管理会计进行完善实施时要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在企业的实践工作中,对管理会计体系进行考评实践,对管理会计中的不足和问题能够及时掌握,以便使企业可以准确、系统地建立完善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
4、加强企业对管理会计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企业传统管理会计体系的资料比较少,并且管理会计的分析工具也非常落后,使得管理会计的许多职能不能在企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管理会计中的会计核算数据大量闲置浪费。所以,企业要不断加强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完善,加大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投资力度,引进学校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设备,为管理会计的实施应用提供有效的设备保证,让企业的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电算化相互融合,提高管路会计的现代化水平,加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从而使管理会计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所有职能。
5、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现代化技术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一种辅助方式,其最终实施应用的质量是由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的。所以,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随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更是对管理会计人员的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学习和掌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企业管理层必须要加强对管理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重视工作中的实践案例教育,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提高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同时,还要注重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遵守管理会计法规,一切以会计信息为准,实事求是,坚持自身的工作原则和操守。
6、加强对管理会计软件的创新、开发,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在企业的管理会计日常实际工作中,大量的数据运算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如果仅仅是依靠传统的人工核算,往往会容易出现错算、漏算的错误现象。如果采用管理会计的电算化,不仅可以减少财务、会计工作中错误的发生,保证企业财会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还有效节约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所以,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软件创新,积极更新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企业财务相关的工作软件,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使管理会计证能够更好的发展、完善。
三、结语
总而言之,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作为企业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企业通过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可以不断优化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从而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可见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正确认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重视加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立足于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保证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那生辉、张淑华、李焕军:论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4(6).
[2] 陈婉玲、韦沛文: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会计研究,1997(8).
[3] 陈勇:浅谈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广西商专学报,1998(2).
[4] 韩向东: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成功实践[J].会计之友,2014(32).
1.起步晚,应用程度不高。
管理会计自20世纪初萌芽,虽然出现得较早,但我国在70年代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在一些地区、少数大型企业里管理会计才得到某种程度的应用。虽然如今不少企业都采用了诸如全面预算、变动成本法等一些传统管理会计方法,但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等先进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情况却不太乐观。
2.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未紧密结合。
管理会计相比财务会计而言,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管理会计的假设、对象、目标、原则等基本问题尚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其理论体系缺乏明确的中心和清晰的主线。我国目前的管理会计教材内容与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交叉重复,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这些内容陈旧的教材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知识的更新。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大多通过单纯的理论推导和对西方管理会计的模仿进行,并没有结合我国国情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很多方面往往只作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分析。研究者很少做到研究成果的充分实践和运用,实际工作者往往也未能了解和运用这些研究成果,造成了理论研究与会计实践的严重脱节,管理会计的发展受到制约。
3.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度不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我国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普及程度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企业经营决策者并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同时我国尚未统一规范管理会计的工作组织和机构设置,财务部门和成本部门几乎承担了管理会计的所有任务和职能,多数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目前管理会计师这个职业在我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我们也没有完善的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和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事实上,管理会计的应用相比财务会计而言需要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然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管理会计人才的紧缺制约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4.国家的相关法规不够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等经济方面一系列法律的先后颁布,规范了我国的市场行为,但是这些法律制度并不健全,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相关性仍有待提高,同时执法的不规范也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缺乏相关法律依据。
5.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减少了行政干预,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让企业拥有了更多自主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管理会计应用的企业文化,政府职能的错位导致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企业会计人员是领导者的附庸,在进行决策时他们往往更重视一些行政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忽视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从而造成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不到普遍应用。6.管理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不高。管理会计的作用因计算机参与程度的不够而大大削弱。在我国开展会计电算化应用的企业中,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者不能有效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而是受传统做法和习惯的影响,常常重核算、轻管理。
二、信息化环境下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
1.企业不够重视管理会计信息化。
目前,我国只有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相对完善,构建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匮乏、制度的不完善、管理手段的落后、管理层的不重视,与大型企业差距较大,许多企业并不实施或极少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而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6%以上,这意味着管理会计信息化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阻碍颇大。
2.目前的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经营机制不匹配。
如今,国内外缺乏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具体应用、实施策略研究的重视。企业类型众多、规模大小不一,其自身经营理念和机制的设计也大相径庭。企业的责、权、利并没有真正统一,缺乏相应的激励、监督和约束。部分企业只重视眼前效益,忽略长远目标。因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程度与企业管理水平相关,所以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即使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也难以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3.管理会计软件发展不成熟。
现有的管理会计软件的功能很难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差,许多管理会计的公式和模型无法应用于信息化,法规对于软件技术开发上的规定也限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使软件很难在企业推广。研究现有的ERP系统,可以发现管理会计软件功能满意度明显差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
4.管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管理会计软件的生产厂家研究数据保密问题的屈指可数,大多只是对自家软件本身的加密,用户口令、用户权限的设置并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网络化的运营环境让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成为企业最担忧的问题,系统瘫痪、病毒入侵或者突然断电可能会导致企业的重要材料、数据遭到破坏和丢失,并且不能恢复。
三、信息化环境下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1.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由全面预算管理模块、成本控制模块、预测分析模块以及绩效评价模块等不同模块有机地集成到一起的智能决策系统,通过不同模块所具有的功能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过程。它主要通过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企业业务活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预测经济运行产生的后果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使企业各级管理层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对企业资源的配置、风险的管控、信息的共享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决策层做出专门决策,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因此,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为企业提供智能决策支持的关键措施之一。
2.规范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信息标准化。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一整套综合的信息标准处理系统,而信息标准处理的前提是会计信息标准化。只有会计信息实现标准化,才有可能保证企业高层据以做出即时、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会计信息的标准化,企业内各个部门针对同一现象或情况传递到高层的信息有可能出现不一致,致使做出的结论相差甚远,从而严重影响高层的决策能力。
3.重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管理会计人才的匮乏,不仅表现在我国财务人员普遍缺乏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上,更多地表现在国内企业和财务人整体对管理会计缺乏了解。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更多地倾向于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严重忽视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缺乏完善的培养机制,从而制约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想在信息化环境下发展管理会计,加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是首要条件。
4.推进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建立。
清华大学教授于增彪曾指出,当前,企业不缺乏管理会计的实践方法,但缺乏系统的管理会计体系。由于我国的国情与西方不同,因此,直接将西方成熟的管理会计体系套用于我国企业是不合适、不恰当的。在我国,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使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来激发管理活力。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系由“4+1”体系组成,即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加咨询服务。同时,对每一个体系的建设都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操作方案。因此,要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
5.实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现有ERP的高度集成。
ERP是将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所有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对各部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使企业得到最高的效益。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在信息高度集成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已有信息进行剖析,并根据当前形势,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和效益做出判断和预测。因此,如果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能够高度集成于ERP系统中,那么,将会使得管理会计的思想、财务会计和经济业务流程合于一体,完全实现信息的一体化。
6.构建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间管理会计信息共享机制。
长期以来,管理会计被认为是对内的报告会计,它主要向企业内部高层人员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会计信息不仅需要提供给企业内部人员,同时也要提供给企业外部人员,甚至在一个特定的价值链范围内需要对各个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进行共享,才能够保证整个价值链和各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由于管理会计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面向未来,根据所掌握的管理会计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测和规划。如果没有整个价值链上各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共享,高层管理人员很难从片面的数据中得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因此构建企业间管理会计信息共享机制势在必行。
7.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共享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