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7 06:3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工作思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年,开始正式接手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加上薪酬管理、办公室杂务,共同构成日常工作的三大块内容。
一、企业文化
这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可能是因为和新闻传播专业好歹有点关系,也可能是因为带有研究性质,需要研读大量书籍。
半年工作总结
1、上半年,企业文化工作真正启动是从月份开始的,当月主要撰写本年度工作计划。
2、5月,举办企业文化内训师培训班,邀请咨询公司老师,主要从培训技巧层面提高内训师的能力。
3、5月,在企业内部进行服务品牌logo征集及评选活动,目前已经联系了专业设计机构,在这方面,大家都没有明确的想法,希望能够通过专业设计机构的大量作品刺激大家,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
4、5月,撰写加快服务品牌建设的分析报告。
5、6月,举办企业文化小型研讨会,探讨不同文化的对接工作。
工作思路总结:
上半年工作不多,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其中的工作思路——以服务品牌为主要抓手,辅以内训师素质提升。
个人总结:
工作方法:写计划,全年工作计划、每周工作计划,尽量每天有工作回顾。
在这些工作中,作为组织者,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在如何寻找中间人搭线、如何与对方沟通、怎样在价格上讨价还价、如何招待对方等方面,找到了一些方法。作为参与者,培训技巧、培训风格较上一次培训有质的飞跃,写作文风、写作思路慢慢将自己所长和企业所需结合起来。
下半年工作计划:
1、企业文化内训师比赛或者巡讲活动;
2、规范行业视觉识别系统的使用;
3、服务品牌体系建设及评估、注册工作;
4、企业文化对接论坛;
5、企业文化案例集定稿;
6、企业楷模报告会;
7、企业文化颁奖典礼;
关键词:新形势;乡镇群众文化;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逐步深入,乡镇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他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尽管乡镇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新形势下广大乡镇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壶关县文化馆在新时期下如何进行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一、新形势下乡镇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设施相对落后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加强乡镇文化设施建设。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还有很多地方的乡镇文化设施不能适应时展要求,有一些设施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甚至还有很多地方的文化设施没有建起来。与城市相比,乡镇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没有充分发挥出在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二)文化队伍业务技能不足
随着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逐步开展,文化队伍的业务状况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们看到,很多乡镇文化工作队伍还比较缺乏,而且业务技能不足。一方面,乡镇专业文体专干人员较少,而且没有经常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文化干部普遍存在专业知识欠缺,不利于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文化活动缺乏乡土特色
由于乡镇文化设施相对简陋,专业文化工作人员缺乏,无法经常性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当前乡镇文化活动主要是放电影、节日期间的歌舞表演等,没有充分考虑到乡镇群众的需求情况,活动缺乏乡土特色,没有形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导致乡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满意度不高。
二、推动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思路
(一)壶关县文化馆加强了理念创新
新时期下,壶关县文化馆注重对传统理念的创新,注重从人才发展、政策法规、建设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群众文化创新工作。在工作创新过程中,注重把握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这一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壶关县文化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注重群众文化的发展,更好地提升了镇上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二,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问题上,壶关县文化馆加强了基础设施构建,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群众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促进了公共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第三,加强理论创新,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对待这一问题上,壶关县文化馆指导群众文化的制度设计、规章制定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推进群众文化发展朝着成熟方向迈进。
(二)对活动内容进行创新
群众性活动是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关键,利用群众性活动,可以更好地对群众文化进行宣传,加强交流和沟通,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壶关县文化馆在应对这一问题时,积极地对活动内容进行创新,以“文化惠民”作为活动举办的宗旨,切实地让群众参与到活动当中,体会到群众文化带来的充实感和正能量。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新过程中,壶关县文化馆注重把握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群众文化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群众文化活动实际需要,对活动内容进行创新;二是及时把握群众活动的新动向和新趋势,能够更好地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应用,从而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在进行文化活动管理过程中,壶关县文化馆注重群众组织形式,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并对活动内容进行有效设计,确保活动内容的积极向上,能够更好地起到教育性意义。
(三)对活动机制进行变革
壶关县文化馆在推动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注重以优质文化资源为龙头,更好地提升群众文化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对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活动机制的创新工作。壶关县文化馆在对待这一问题时,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活动机制:一是以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为主导,吸纳群众参与活动当中;二是个人或是组织带头,组织的文化活动,对这些文化活动加以正确引导,使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四)注重对工作方法进行革新
壶关县文化馆在对群众文化工作创新时,注重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脉搏,对现代元素加以利用,更好地实现了群众文化的创新工作。例如在进行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将现代化媒体,如广播、网络电视、数字电视应有于群众文化传播当中,实现了现代媒体在群众文化中的应用,使得群众文化传播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壶关县文化馆在应用现代化媒体过程中,注重对村镇农民的科普教育,将一些新技术手段进行宣传,让村镇农民对现代科技进行有效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群众文化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和进步。
三、总结
近年来,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还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乡镇群众文化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繁荣乡镇群众文化,充分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丛杰.浅析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积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0:98.
[2]杜娅妮.浅析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J].才智,2015,09:353.
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互联网等新兴传媒的出现,使得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一是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还亟待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还认识不够。二是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突发性事件增多,对宣传舆论引导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三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战斗力亟待加强,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明显,网络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五是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要在总结继承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党的领导,转变工作思路。一是各级党委必须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工作紧紧抓好。二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各地区各部门党委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清形势、负起责任,抓紧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确保意识形态领域不出问题。三是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良、熟悉宣传思想文化规律和特点的工作队伍,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队伍和人才保障。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基层群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践行“三贴近”原则,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到最基层,做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去。只有这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做到根深叶茂、活力四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强化阵地意识,拓宽宣传载体。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不断拓展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尝试和运用新的载体,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媒体宣传工作格局。一是巩固发展已有的思想文化阵地。做大做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引导,充分发挥都市类报刊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优势,使之成为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形成完整、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抢占新兴宣传阵地。主动运用和管理好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办好重点新闻网站,丰富宣传内容,拓展服务功能,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尤其要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密切关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新动向,尽快熟悉并运用信息传播的新技术、新业务,使之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4.强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信息高速传播、新媒体不断涌现、社会矛盾冲突频发、职工群众利益诉求增多等新问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面对新形势,结合新特点,采取新方法,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实效性,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管理考评机制,整合宣传文化资源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巩固拓展出版、发行、影视、演艺院团改革成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
一、目前乡镇文化站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乡镇文化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增加了投入,加强了基础文体设施建设,稳定了文化人员队伍,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一)基础设施建设逐趋完善。以我们南浔区为例,绝大部分乡镇建有功能比较完善的综合性文体活动场所,设有图书室、舞蹈排练室、文体活动室、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特色文化展示室等。为群众业余时间文化休闲、文化培训、文艺排练提供了设施保障。
(二)人员队伍相对稳定。大部分乡镇人员、编制到位,有专职的文化工作人员,人员基本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拨款,使群众文化队伍得以相对稳定。
(三)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各镇在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下,每逢传统佳节、各类节日都有活动开展,舞龙、舞狮子、秧歌、送春联、猜灯谜、文化下乡等活动精彩纷呈、迭起。各乡镇及部分村还组建了业余腰鼓队、扇子舞、民间艺术表演队、管乐队、健身舞队等多种群众业余演出队伍。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落(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发展,群众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的观念不断加强,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封建迷信思想的滋生和侵袭,展现出了乡镇群众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乡镇文化站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文化站设施较为欠缺,难以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这种现象部分乡镇目前仍然存在,有的乡镇还停留在一块牌子、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条汉子的“四子站”状况;有的文化活动楼、影剧院等都是在八十年代初建造的,已破漏不堪;有的乡镇干脆把影剧院等场所办企业、开商店,移做它用。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先进的综合性文化站较少。
(二)文化活动经费不足,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常年正常开展。经费是群众文化活动和设施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没有资金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得到保障。乡镇搞群众文化活动采取了自己想办法、企业拉赞助、或尽量少开展等方法来解决,根本没有固定的专项经费来保证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制约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发展和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乡镇群众文化队伍中,专业人才少、素质欠缺。各乡镇虽然都有一支比较稳定的、文化专干队伍。但文化专干中,专干文化工作和专职文体专干较少,常常是身兼多职。还有人才的进入机制不健全,乡镇文化站进人往往是有乡镇领导决定,根本没有从专业素质方面考虑,把其他岗位一窍不通的人往文化站塞。平时接受专业训练的机会少,在岗人员素质提升困难。使群文专干业务基础差,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应着眼未来、立足长远、夯实基础
(一)各级领导要真正重视,措施得力,工作到位。作为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应该要和经济建设一样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和增长比率。对基层各主要领导的考核中文化工作应列入主要方面之一,提高考核分比率。各乡镇对文化建设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列入每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把文化重视起来。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员、工作正常经费。近几年经济在迅猛的发展增长,可区、乡(镇)政府对文化的投入却增长较少。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极不相符。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乡镇建设文化综合楼、影剧院,创建市、省级“东海明珠”工程等轰轰烈烈,投入了相当的财力物力。可近几年特别是2002年底机构改革以后,各乡镇的文化工作人员连和以前一样的工资福利待遇都难以保障。这些不应该发生在乡镇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不要让在文化战线上辛勤耕耘几十年的老同志心寒。文化是我们各级政府必须应该重视关心的大事,乡镇政府应该把文化站建设、人员的工资福利、办公活动等基本的必须的经费列入年初预算,确实保障文化站的正常运转。
(三)把好人才进入关,不断加强人员素质的提高。其实文化工作不象其他工作一样单一,它包罗万象、内涵丰富,需要具有很好专业素质才能胜任该工作。在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一定要有市、区、镇三级业务部门为主,确实把好这第一关,把热爱文化多才多艺的优秀人才吸收到文化队伍中来。平时市区业务主管部门要经常对乡镇文化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指导乡镇开展文化工作,不断提升文化队伍素质。
(四)抓好乡镇特色文化发展,亮出特色文化品牌。我们南浔区各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如菱湖的灯谜、千金的剪纸、善琏的湖笔、石淙的蚕花等。乡镇文化站应抓住这些非常难得的好东西,做好这些特色文化的文章,把它做成文化旅游产品,让它走出家门,走向市场,或者把它编成特色表演节目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共同来分享。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传统文化,我们要乘势而上,打造、发展本乡镇特色文化事业。
近一段时间,通过参加我部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剖析了自己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确定了进一步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的新思路。
精神是力量,是魂魄。好的精神状态是好的思想、好的作风的标志和体现。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奋发”,就是要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形成一种蓬勃朝气、一种昂扬锐气、一种浩然正气;“有为”,就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上有新的作为,在发展先进文化上有新的作为,在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上有新的作为。经验表明,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形成和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就能敏锐地抓住和用好机遇,就能正确地应对和战胜挑战,就能有效地解决和克服困难,就能与时俱进,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实现新的目标,创造新的辉煌。
一、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树立率先之志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我市的文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显著成绩。一批文化设施相继落成,一批文艺精品荣获国家大奖,一批艺术人才响誉全国,一批文化项目招商成功,我们的文化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但我们依然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与其它先进地省会城市相比,与一些先进地区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全国各大城市的文化建设竞争激烈,这种竞争首先表现为发展思路、改革举措的竞争,如果我们在思想解放、观念创新上不能走在前头,就难以保持率先发展的优势,就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落伍。因此,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就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发展,也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加快发展,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就必须破除小富即安、小胜即满的思想障碍,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率先之志。这是我们迎接新挑战、经受新考验、战胜新风险、赢得新优势的迫切需要。率先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定位,是一种责任。树立率先之志,需要有争创一流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需要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和风貌。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把率先的思想打牢,把率先的目标盯紧,把率先的措施抓实,就一定能化决策为行动,化蓝图为现实。
二、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需要我们开拓创新,善谋发展之策
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当今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层出不穷,新情况、新问题纷至沓来,如果我们仍然在旧模式、旧观念中兜圈子,单纯靠老办法、老经验对待新事物,甚至抱残守缺,墨守成规,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突破常规的胆略,就必然会落后于时代潮流,贻误事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提出,意味着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已经到来。这不仅会大大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而且会大大推动机制、体制的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注入巨大动力和活力。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就要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不尚空谈,不搞争论,一切让实践来做结论。我们要着眼于新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新的思路来加快发展,以新的举措来深化改革,以新的办法来推进工作。
三、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需要我们艰苦奋斗,激发创业之情
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艰难中起家立业,在困苦中成就伟业,在奋斗中创造辉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市的文化项目招商成果逐年增加,我市的文艺精品由少至多,我市的文化市场由无序至有序,都是我市的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才取得的成绩。我相信,只要我们干群一心,同舟共济,形成全市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我们就能开创我市文化艺术工作的美好未来。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在当前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下,我们只有继续运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实现新突破,才能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集团公司提出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石油,以及建设忠诚、放心、受尊重的中石油。在集团公司的部署下,公司确立了“持续、有效、稳健、和谐”发展战略,明确了“全面落实三大任务、持续深化精细管理”的发展主题,确定了建设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华北油田特色地区能源公司的发展定位。这样的发展战略、发展主题、发展定位是基于华北油田几代人不懈努力的坚实基础上提出的。也是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党群各条战线深入调研,深入研讨,审时度势,提出的科学发展思路。
要深刻认识打造“有作为”党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近两年来,公司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学习调研、系统梳理、深入研讨,华北油田新时期党建工作思路更加明确。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是中坚力量,责任重大。要在深化“有作为”党建工作中,如何把握定位,履行“营造氛围”这一职能,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等等,都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在打造有作为党建品牌中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应有作用。
二、强化“四种意识”,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强化助推发展的意识。宣传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发展,这既是领导要求,也是实践共识,是我们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发展,这种意识必须牢牢地根植内心深处,在助推发展中找准位置,选准着力点、切入点。华北油田着力点、切入点已形成一套思路,由于公司资源基础薄弱,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依托差,所以要精打细算、精细管理,这就选准了着力点、切入点。要主动谋划、主动切入、主动参与,增强助推发展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效果,做到公司党委的重点工作部署到哪里,宣传舆论就跟进到哪里;难点问题集中在哪里,宣传舆论就深入到哪里;群众话题关注到哪里,宣传舆论就引导到哪里,不断增强宣传舆论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强化和谐共进意识。企业发展,需要和谐的氛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不仅要大力宣传和谐理念、和谐思想,营造和谐发展氛围,而且要率先树立和谐理念、践行和谐思想,用和谐共进意识推进工作。要加强交流,及时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共建和谐上,政工干部是排头兵。要率先践行科学理念,不仅要讲理论,还要率先践行和谐。举起镜头,拿起笔,写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让他们时刻处在被关注之下,最大限度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注重协作,强化协调联动,对于牵头的工作,要主动思考、超前谋划,对于配合性的工作,要积极上手、发挥优势。
三是强化品牌创建意识。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要善于打造品牌,扩大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些单位的品牌打造的非常好,不仅有自己的理念、方法,更重要的是有操作上的流程,可操作、可持续,目标可量化,而且深入人心,受众广泛,全员参与,效果明显。树立品牌创建意识,在推介宣传品牌时,各单位一定要在公司品牌的总体统筹下,打造自己的品牌。加强对本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梳理,明确创建品牌目标、措施,制定运行方案,打造亮点,凸现创意,扩大影响,深化效果,努力把常规工作做出特色,把特色工作做出影响,把有影响的工作做成品牌。
四是强化统筹协调意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涉及面宽,对此,要强化统筹意识,加强整体谋划、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把问题考虑得早一点、远一点,博采众长,多谋善断。例如,理论武装是宣传部牵头,但也涉及到领导班子,涉及到干部队伍,涉及到基层建设,还涉及到工会、劳资、企业管理等部门,所以没有统筹全局的方法,不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单打独斗,工作是不可能干好的。要强化统筹意识,善于抓住工作主题主线,主动沟通协调,把完成重点任务与做好日常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主导与引导,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善于整合各方面力量,集中精力打主体战、打重点仗、打歼灭战,尤其是对一些重大工作任务,要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形成合力,一抓到底,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潜心学习、深入研讨,在加强学习中提高
第一,要在学识领域上进一步拓展。对于政工干部来讲,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责任,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需求。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政工干部,必须紧跟时展步伐,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带头学习各种理论、政策、知识和方法,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努力成为知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运用灵活、掌握前沿管理思想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特别要注重学习借鉴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科学思想和方法,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二,要在政治素养上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的深度;理论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工干部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是一个长期过程,今天的学习培训,不可能使大家的文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立竿见影,但大家要通过学习培训,认识到自觉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政治素质,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觉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责任。希望大家坚持学习、持续学习、用心学习,打牢理论功底,争做懂理论、精业务的宣传思想文化干部。
1.深刻分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历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广大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自觉响应时代和人民召唤,以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工作热情,通过不同形式,广泛深入歌颂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伟大实践,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呈现出了百花竞放、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基层群众文化创作更加积极,基层群众文化队伍更加意气风发,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开展,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2.清醒把握基层群众文化面临的新形势。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广大群众迫切希望业余文化生活能够更加丰富,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文化生活环境更加洁净,人们的生活不再单调,不再是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不再是在社区里“扯闲话”,而是在社区综合文化站里读书、上网,或者是早晚在广场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一些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然而,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的活力,真正让公共文化生活“活”起来,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成为广大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应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实现由“有什么送什么”向群众“要什么送什么”转变,真正将文化惠民这件好事办实办好,做出实效。
二、新媒体对基层群众文化带来的新机遇
当今社会,以网络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日益深入社会各领域,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阵地。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的部署要求,这也给新媒体环境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我们应科学把握新媒体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充分认识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对于提升基层群众文化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现状。
所谓基层群众文化信息网络平台,就是通过互联网、通讯、多媒体、卫星宽带传输和光盘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种文化信息资源进行传送、传播,实现基层群众文化信息资源在一定范围内的共建共享,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整体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近年来,国家推出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具体的惠民工程。该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崭新文化传播渠道,能够及时、准确地让基层文化信息传播到每个角落,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推上新的发展台阶。2002年国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正式启动以来,集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艺术馆、网上美术馆、网上影剧院等大批文化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初显成效,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2.新媒体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呈现出新特点。
当前,新媒体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体,并呈现出融媒介、整合营销的大趋势。相对于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传统传媒,新媒体所呈现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更具针对性。新媒体文化传播时间更长,更新速度快,载体更丰富,而且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针对性。二是文化信息传播形式更加丰富。传统单一的文化传播主要为文字、图片等方式,新媒体更多体现出有声有色等新形式。三是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互动共享。新媒体技术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实现了双向互动、相互交流。四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新媒体信息渠道更加广泛的同时,还体现出了较高程度的开放共享、人人参与的特点。
3.新媒体对基层群众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媒体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全新物质支持。电子邮箱、聊天工具、微博微信、网上银行、网络社区交友,博客论坛,手机飞信、彩信,手机上网等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多元化新媒体手段对信息的传播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新媒体在社会各领域得以更加广泛的普及,已经深深改变了人们接受群众文化的形势。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部门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努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使之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服务,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广泛的文化信息交流共享平台,为加快推进基层群众文化改革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三、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路经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群众文化应在转变观念、完善机制、强化保障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的热点,尤其是新媒体已经日益融入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各种信息交流分享的重要途径。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现实,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探索和总结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方法经验,全力支持文化部门积极做好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尤其是文化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新媒体下的基层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切实增强基层群众文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和广泛教育引导,让其能够对网络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较好掌握,并能够很好地利用各种新媒体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艺创意加以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使之成为扩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2.加大基础保障,完善机制,健全体制。
多年来,尽管国家先后推出了“全国文化信息工程”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积极推进文化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化工作存在基础薄弱、覆盖面较窄、技术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及不足。扎实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推动,也需要广大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部门的积极努力、密切合作,更需要调动各部门、单位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还需要网络技术等部门的有力支撑,为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资金、技术、人员等基础保障。具体来说,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尽快研究出台相应的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指导性意见,进一步建立符合基层群众文化发展要求、符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实际、符合网络信息建设和传播规律的有效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推进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运用网络新技术,发挥新媒体作用,拓展网络信息化服务新领域,不断扩大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覆盖面,形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网络信息化水平,谋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新发展。第三,系统推进基层群众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积极构建通畅共享的基层群众文化信息网络体系和服务体系。大规模采集、整理、存储和再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强大的数据转换与储存能力、极强系统整合功能的文化资源信息数据中心。
3.积极探索研究,丰富形式,增强实效。
尽管多年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得到了国家、省市等层面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基地得以建立,很多文化产品得以推广和传播,然而很多文化项目却始终未能更有效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得到认可,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一块短板。新环境下,一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很大程度上没能更好地与新媒体进行结合,致使新媒体的优势发挥不好,进而使得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传播和推广力度不够。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结合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和发展,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基层群众文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举措,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创新活动载体。同时,应加快研究开放相应的网络信息平台,并利用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户外媒体等新媒体的优势和平台,实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交流、交融和信息共享机制。
四、结语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思路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群众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它包含着千家万户的老百姓。中国的发展重中之重是提高基层群众的基本利益,这也成为中国长期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但是在中国的许多资源困乏的贫困地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甚至会出现群众参与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影响了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科教兴国,重大战略是可持续发展,如若不加强对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国家人民的信仰与文化得不到向上的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泡影。这就需要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加强工作力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加深推动基层文化的建设,提高基层群众的素质,培养基层群众的情操,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培养教育基层群众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给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乃至世界观。加大力度开展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水平的活动,鼓励群众多读书,掌握科学的农业技术,让群众通过科学文化知识来生产并创造价值。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文化的建设
国家对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群众参与并受益,让基层群众认同并参与进来才是实质性的发展。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的主体就是群众,怎样吸引群众参与到提升自身精神建设的活动中是需要基层工作人员来组织的。各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群众参加相应的活动,让群众从娱乐中学得科学知识,让群众产生浓烈的兴趣。所以,基层群众文化的提升工作应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着重的推广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以群众的接受能力为基准最大限度的通过娱乐、健身、培训、歌舞、音乐等形式丰富群众的生活,促进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集思广益,优化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基层文化设施是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给人民群众提供了享受文化生活的环境;基层文化工作团队是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先行者,这两点是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随着国家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进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逐渐凸显出基层文化设施资源的缺乏与不足。所以,要按照当地的生活环境来因地制宜的加大工作力度,在增设文体活动室、图书馆等建设的基础上,要对更多的体育等活动设施的质量上加以适当的改进,使其发挥出更多的附加作用,让人民在娱乐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教育。在初期建设中,要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可采取企业投资、租赁、民办、政府等多种集资方式,创建优良的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三)加强带头引导机制
1.要分类进行引导,针对性解决问题。由于各级单位的文化基础与经济条件不一,在实施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中也要分类执行,注重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制定妥善的运作方案,各司其职,针对执行。
2.做好示范,树立榜样,推动工作的开展。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采取以点带面且点面相结合的方式,选出一些基础条件优越的企业称为示范单位,带动本地区其他单位的基层工作的发展。
3.建立高效的运作体系,在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获得应有的社会反响。在制定工作方案的阶段,要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列入到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当中,使其作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增设激励制度,鼓励和奖励在基层文化建设当中取得成绩的工作者。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以文化创新与交流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得到良好的进展,与此同时,我们更应以客观的角度分析与学习外国文化,在保持民族独立性的条件下让民族文化发展与世界文化发展相结合,向世界展现出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不断的创新与推动中国的文化建设。
(二)宽容对待和谐文化的建设
如今,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正在逐渐消失,这种破坏所带来的损失甚至高于我们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人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态度,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和谐文化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个方面的和谐。创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引导、培养人民的思想观念,所采取的方法就是教育、引导和塑造。只有正视生活中诸多的不和谐因素才能从中找出解决方案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
四、结语
现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对群众的文化建设也就有更多的需求。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真正的落实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一、农村文化建设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是文化氛围“好”。近几年,县委在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龙游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了构筑“浙西中等规模的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把文化建设纳入到全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编制了《龙游县文化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加大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重点扶持有代表性的民间民俗文化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共有1个特级文化站、1个一级文化站、9个二级文化站,建有业余文艺队伍128支,5164名业务骨干。近年来,宣传、文化、社区(街道)和农办等部门以“彩色周末”、“和谐家园”等系列文化活动为依托,常年深入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艺下乡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艺精品。三年来,全县农村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边际文化交流和展览活动180余场次,参与活动人数达2.5万余人次,观众70多万人次。
二是整合力度“大”。近年来,龙游县抓住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工作的有利时机,整合统筹社会各方力量。一是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利用电脑网络平台,把网络由乡(镇)延伸到行政村,文化部门专门建立文化网站,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更新网页内容。编发《文化信息简报》,对外宣传介绍全县传统特色文化项目,报道各地文化活动动态,指导农村文化工作。二是整合文化阵地设施。以创建“百个特色文化村”、“文化艺术之家”,实施“东海明珠・金走廊工程”、“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等系列文化工程为抓手,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双建设、双整治”、“康庄工程”等工程建设,因村、因需而宜改建、新建了一批文化场所和文体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三是整合文艺队伍。以文联为纽带,建立农村文化人才发现、培养机制,及时吸收有专业特长的农村文化人才进入文联各协会,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
三是乡土气息“浓”。大力挖掘植根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培育了一批特色文化村落和文艺节目。2002年湖镇镇被评为省级民间艺术之乡。塔石镇的脱节龙、沐尘乡的三月三畲乡节、小南海镇的剪纸艺术、士元乡的貔貅舞,都极具浓郁的区域文化特色,这些传统节目还经常应邀参加省、市、县的文艺演出活动。湖镇硬头狮子、塔石脱节龙应邀参加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和“2004西湖狂欢节”大型踩街活动,并双双荣获金奖。文艺创作人员深入基层采风,创作了如小演唱“四老汉奔小康”、道情“乡镇干部帮贫致富”、小锣书“老土管”、“三农”颂、“老太婆逛新城”等一批充分反映当前农村新面貌、展示农民新形象为题材的作品,倡导“歌舞自己演,技能相互比,展品人人献”,以小品、快板、三句半、表演唱的形式融合方言乡音进行表演,令观众忍俊不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四是活动载体“新”。以争创全省特色文化先进县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建文化特色村活动,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2003年举办了全县民间舞蹈汇演,来自全县基层农村的20多支民舞表演队同场竞技,各展风采,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数万名群众争相观看,有力地促进了民间特色文化的发展。2004年组织全县农村基层的村两委和中小学教师共5000余人开展了“知龙游、爱龙游、建龙游”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参观近年来在城市、工业、旅游、交通建设中的新亮点,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亲身感受发展成果,在旅游娱乐的宽松氛围中接受教育。
五是取得成效“实”。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陶冶了情操,改变了农民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许多群众说:“大家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健康向上,既开心,又受益。”有一村民因长期迷恋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导致夫妻不和,家庭濒临解体,自参加村组织的座唱班后,他便整天热衷于表演,成了座唱班的骨干,改掉了不良嗜好。妻子也回心转意与丈夫和好如初,逢人便说:“文艺活动挽救了他,也挽救了我们这个家”。群众通过文艺活动,接受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拓展了视野,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观念明显提高,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逐渐减少,讲科学、讲文化、讲道德的风尚逐步形成。农村比过去更积极更健康了。
二、当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矛盾
(1)需求日趋旺盛与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农民文化消费群体结构、消费观念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民对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综艺演出、民俗文化活动等需求强烈。由于相关部门对农民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够,文艺活动质量不高,县乡两级的文化产品不足和文化资源贫乏,内容炒冷饭,形式老面孔,缺乏吸引力,群众参与率不高,满足不了群众求知、求新、求乐、求变的多元化需求,供求矛盾相当突出。
(2)参与意识增强与文化阵地不足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群众欣赏文化的品位也在逐步提高,不再仅仅满足于自已看、自己听,自己演的欲望正越来越强烈。然而,由于有的地方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建设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文化工作提不到议事日程,必要的机构和人财物问题得不到解决。据调查,全县21个乡镇文化站中,真正能较好发挥作用的仅占72%。乡镇一级财政基本上拿不出专门的文化经费,现有的文化服务中心器材不足、设备老化,甚至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目前仍有6个乡镇文化站不能正常开展活动,以致一些非常宝贵、具有传承价值的民风、民俗正渐渐消失。
(3)文化事业发展与人才不足的矛盾。长期以来,乡镇文化站工作由政府布置,经费由政府投资,人员工资由政府拨付,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基层文化干部存在不稳定倾向。在调查中,认为文化工作“符合自己兴趣,很乐意从事”的占21.57%,“服从组织安排”的占42.08%,“如果有选择,将会换其他工作”的占35.3%,“从事这项工作较长,工作缺乏耐心”的占62.79%。而且文化专干基本上身兼数职,每年真正用在文化工作的时间平均不足2个月。乡镇文化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9.8%,36~45岁的占66.7%,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仅占57.1%。基层文化干部存在多年只出不进的现象,造成文化站需要的专业人才进不来。年龄日益老化不可避免地带来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精力不足、学习创新困难等问题。
三、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城乡和谐发展
(1)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保持文化活动经常化。文化活动是基层文化建设的纽带,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是提高文化工作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在“三个力”上下功夫:一要在加强推动力上下功夫。实践表明,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是促进和推动基层文化活动的关键。宣传、文化职能部门要做好文化发展规划,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要求,确定活动主题,加强面上指导;乡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加强工作协调和具体策划,真正发挥文化站、文化员的作用,指导和组织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村级基层组织是农村文化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要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和参与文化活动,尤其要调动农村文化活动“热心人”和“带头人”的积极性,发挥其文化骨干作用。二要在增强内驱力上下功夫。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变群众被动接受文化为主动参与文化,增强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在动力。三要着力在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重视群众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始终以群众的意愿为出发点和归宿,准确把握农民的文化需求特点、文化欣赏习惯,注重把先进性和广泛性、教育性与娱乐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为群众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通过文化活动体验获得的享受、参与的享受、创造的享受,使人人享受文化”,让“文化陶冶人人”,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的文化权益。
(2)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促进文化发展长效化。要树立“大文化”意识,坚持跳出文化看文化、抓文化,充分整合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等资源,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扩大文化工作辐射面,不断强化农村文化工作的渗透力。要从强化领导、健全组织、落实责任等方面入手,通过选聘一批有一技之长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和文化干部担任文化村指导员等各种形式,坚持以城带乡,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夯实农村文化工作基础。不仅要向农村送文化,更应注重在农村建文化,增强农村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引导农民朋友参与到活动当中来。要着力建立科学的经济、文化一体化考核体系,把农村文化工作同农村经济工作一样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形成政策导向,探索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3)创新机制、增强活力,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化。一是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有效地实现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管,切实推进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实现由政府“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既使政府集中财力、人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又充分调动全社会创办文化产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建立行政保障机制。要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把农村文化工作列入乡(镇)党委、政府议事日程,把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列入同等重要位置,定期研究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要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积极调整文化市场准入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市场,将市场机制运用到文化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实现对全社会文化资源市场化的有效配置,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和自身投入相结合的多元投融资格局。
(4)注重结合、强化效果,确保活动方式多样化。要坚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努力使文化活动内容包容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网络咨询等;文化活动形式上涵盖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相互融合,满足多元化需求。要发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在参与中享受快乐、接受教育;在服务他人中得到满足、提高素质,增强农民的文明、创新、守信意识,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5)优化资源、拓宽渠道,实现人才队伍社会化。农村文化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自觉树立人才观念,建立农村文化人才档案,建立有利于农村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切实做好农村文化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举荐工作,充分挖掘蕴藏在广大农民中巨大的人才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好、发挥好、调动好本土人才的积极性。一要通过重点培养、重点扶持、表彰激励等方式,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培育一批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有文艺专长的农村文化带头人。二要保护好民间老艺人,加大整理、传承工作力度,使民间传统文化、特色文化得以继承发展,并把文艺绝活变为文化品牌。三要大力培养各类农村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经纪人才,活跃农村文化市场,发挥经营人才和经纪人才的“架构”作用,使农村文化既能“走出门”,又能在家门口欣赏“外来文化”,真正在农村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年总体工作思路归结为:一大重点,二项配套,三个专项,四项措施。
一大重点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年将以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实施为抓手,落实资金、抓好队伍、搞好活动、建好阵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落实资金600万左右,认真完成5个镇乡综合文化站建设,25个村级文化达标村,36户文化示范户的建设落实;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的镇乡分中心;建成图书县级配送中心和6个以上镇乡配送中心。
二项配套
一是提供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服务。继续做好"送戏、送电影、送书"三下乡活动。*年电影"2131"工程完成80%的放映场次,送戏下乡120场以上。加强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组织乡镇文艺骨干、乡镇文化员、村级文化管理员分层次、分期进行培训和辅导,提高村级文艺骨干的业务水平。
二是搞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活动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经常性工作,要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吸引群众参与,让群众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愉悦身心。同时,让活动的成果、活动的实绩来说服提高基层干部对文化工作的认识,争取他们的支持。活动开展需要分层次:1、全市性活动抓精品、讲影响。2、镇乡活动抓提高、讲效果。3、村级文化活动抓普及、讲繁荣。
三个专项
一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法保护文物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做好文物古迹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重点抓好《卢宅文物保护规划》的实施工程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争取将卢宅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列入省重点工程,调研、制订拆迁安置政策,完成卢宅文物保护修建性详规的编制。重视西周土墩墓的保护和研究。实施对十字街区槐荫堂古建筑易地搬迁保护工作。启动李宅、巍山等古建筑修缮工程,《博物馆历史文化展览》以及《恐龙化石展览》(暂名)在年内开馆。
二是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民间艺术精品群英荟萃。保护、利用好民族民间艺术,对提升我市的文化品位有重大意义。*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将认定公布*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出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中的一至两项(本)。组织人员,开展"*民间舞蹈"课题研究。继续申报国家级、省级名录的项目。争取同旅游局、教育局合作,探索非遗项目进景点、进校园(技校)的可能性。
三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建设一支专业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队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人员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奖惩分明。抓好市场专项整治。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和扶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与配合。组织法律法规培训,提高经营单位规范经营的自觉性。落实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的联合执法行动工作。
四项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
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党委、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一是要结合农村文化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开辟专刊专栏,围绕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形成强大的声势;要坚持"三贴近",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教育和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观念;要坚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多创作反映农村生活、内容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要策划若干反映农村文化特色、鼓励农民参与、深受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促进和带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要结合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组织文艺宣传小分队,深入农村开展文艺宣传,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三是要注重培育典型,善于发现典型,并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宣传和推广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要强化运作资金办文化的能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农村文化公益事业,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出资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局面。
二是注重调研
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调研力度。这几年来的亮点特色工作,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只有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从实际出发,比较好地做好工作。每项工作大的举措都要进行调研,要带着问题去工作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工作意见。要深入文化系统内各单位以及文化市场服务对象中开展调研,摸清目前基层文化单位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握文化工作发展规律,为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打好坚实的基础。明年重点要抓好镇乡综合文化站建设调研,非遗项目进景点、进校园(技校)调研,群众的文化需求调研等等。
三是强化队伍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文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首先要提高文化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虚心征求群众意见,注意倾听群众声音,关心群众文化生活。其次要提高文化干部自觉应对和处理文化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再是要提高文化干部的业务水平,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好形式,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1、抓好文化系统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行政能力建设为核心,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注重驾驭文化建设的大局,提高指挥、谋划能力的培养。
2、抓好专业干部队伍。加大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一支文化专业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有力指导,促进基层文化的繁荣。
3、抓好镇乡文化干部队伍建设。充实和加强乡镇文化站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基层文化的开展。
4、抓好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培养和选拔一批理解文化工作、甘于奉献、敢于承担重任的农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文化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
5、抓好农村文化管理员队伍。让能够干、喜欢干文化工作的人有舞台、有机会施展才华,巩固好基层文化阵地。
四是创新特色
1、继续抓好"农村文化指导员"制度,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深化"农民工文化活动点机制",就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培训机制、资金投入等形成试点经验,扩大发展,打造农民工文化活动基地,引导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帮助企业开展文体活动,加强培训辅导,全面提高农民工的文化艺术水平。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更加活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馆地位得到提高;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好文化馆的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文化馆作为实施的载体,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当重任,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只有真正把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大的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群众文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或者说是人民群众在自己的业余生活时间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群众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综合性、普及性、社会性、服务性。本文就群众文化普及性进行探索,普及是对于提高而言的。普及与提高是一个目的,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什么是普及?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迅速接受”。就是说,所谓普及,就是针对大多数人的接受水平而言,大多数人能接受和掌握的东西,就属于普及的东西。普及的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普及的目的就在于普遍的提高。就在整个社会而言,普及工作是永远存在的,也是永远需要的,对于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群众文化的普及分为纵向普及和横向普及,横向普及是指按照地域划分;纵向普及是指年龄段上的不同而划分。
一、群众文化横向普及,即群众文化要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县城,更多的应该普及到农村偏远地区。近年来,各级部门不断的关注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文化馆本着“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边远地区,走进社区,走进工地,走进弱势群体”的思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将继续深入基层做好巡演,同时协调办好群众性的大赛活动,更大限度地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首先,要从机构上健全农村群众文化体系,建立健全乡镇文化馆站,确保乡镇文化馆站工作人员编制问题,工资、办公经费,要有项目。据了解,有些乡镇的文化干事,竟然身兼数职,计划生育等事务也包揽其身,繁忙的工作,很难全身心投入到群众文化工作中,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开展活动。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有文化干事这个职位,群众文化宣传就是一个空缺,那就更不用说宣传力度不够之类。所以,必须要保证有专人从事。其次,要对这些从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自己成为有文艺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够更好的去辅导、引导人民群众从事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最后,要大力鼓励农村群众的积极参与,文艺与图书相结合,比赛参等形式;要重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的文化活动,现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留下来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儿童,要根据这一特点,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参与其中的活动;还要结合农业生产的季节规律,充分利用农闲、节庆时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二、群众文化要从纵向、横向相结合全面普及
文化有个从群众性、大众化到少数人的精英化、高雅化的过程。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普及和提高的过程,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的基础再普及,这是个互相转化的动态化的过程。只是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群众文化也需要从普及文化向提高文化转变和侧重的问题。这符合群众文化的趋势,也是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群众文化要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不断创新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重点抓好农村和城市社区,实现县县建有符合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实现乡乡建有符合标准的文化站,使文化站成为综合性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在进一步抓好县级和乡镇文化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村级和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实现村级和社区文化阵地的全覆盖,使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实现。
服务群众新突破。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根据群文活动的特点,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各类艺术培训,组织举办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特别要对残疾人、儿童、农民工的活动参与要加以重视和特别关照,为公众提供愉悦多多的文化艺术套餐。要继续加强对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及基层文艺团队的指导、辅导、培训等工作,努力提升基层人才队伍的素质。
创新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内容和方式,与时俱进,开拓奋进。完善相关措施。如安全应急预案;接待服务制度;岗位继续培训方案等,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创设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多为干部职工着想,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他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高效、和谐的工作氛围。
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把群众文化活动普及到各个年龄段,普及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XX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情况汇报
按照县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XX镇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和运行工作,按照“建设全覆盖、工作常态化、活动有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重要平台,与其他中心工作相融合,初步形成了XX“1+3+N”(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准脱贫、老年幸福之家、乡村旅游+其他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文明实践站所建设为抓手,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一是抓全域覆盖。
XX镇共有XX个行政村,目前共建设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X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村村覆盖,并按照“六定六有”的要求,配齐调优管理人员,抓好场地和活动的常态有效管理、做到。二是抓示范建设。重点加强XX镇实践所和XX村实践站(所站合一)、XX与XX村(站站联建)、XX村实践站、XX村实践站等四个示范点建设,迎接市县经济巡查,四个示范点各有特色:XX村突出敬老助老主题,在全县首个将文明实践站与老年幸福之家一体建设;XX村突出家风家训及研学主题,正在建设全县首个乡村文化(含家风家训文化、农耕民俗文化等)研学基地;镇实践所突出“三治”创建主题,着力打造全县乡村治理(含“三治”创建、商会建设、农村实用技术科普)实践样板站;XX村突出脱贫攻坚主题,让文明实践站成为脱贫加油站。三是抓延伸提升。镇林业工作站成为全县首个建有文明实践站的基层站所;在XX小学等镇内四所中小学建立了12点半课堂,将文明实践活动与“一校一特”建设有机结合,为留守儿童、住校生发展特长提供平台;正在升级改造镇文明实践所。
二、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融合当地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以志愿服务为主线。
成立了以县政府副县长、镇党委书记XX任队长的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及10支文明实践专项志愿服务小分队和21支村居志愿服务小分队,据不完全统计,镇村两级开展理论宣讲、教育培训、文化惠民、活动竞赛等8大类共计150余场次文明实践活动。二是与精准扶贫相融合。在省定贫困村XX村等村文明实践活动中,突出扶贫亮点,大力宣传扶贫政策、扶贫脱贫先进典型、产业扶贫实用技术推广等,充分发挥全省第一个村级扶贫协会的作用。三是与老年幸福之家建设相融合。在XX村等村将实践站与老年幸福之家建设融合,大力开展敬老助老等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送温暖等志愿服务。四是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充分彰显XX镇旅游乡镇特色,在XX村、大田村等乡村旅游点提升文明实践站建设和活动水平,大力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乡土文化认同和乡村旅游发展。
三、以文明实践活动为引领,与其他各项工作互促互进
结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其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工作,因地制宜、一村一特,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