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4 08:2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效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74-02
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凭良心、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搞教学,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在新课改中,才发现自己的这一思想是错误的。但在当前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搞一些“伪创新”。比如,为追求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用“满堂问”来代替以前的“满堂灌”,为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用“牧牛式”教学取代“填鸭式”教学。这种作秀式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演戏的道具和观众,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等。也就是要做到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有效教学应从课堂45分钟中要质量,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认真备课
备好一堂课首先要认真研读吃透教材,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材不再是那么圣神不可侵犯了,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重组、延伸拓展、补充,灵活使用教材,现行教材使用的是模块教学法,知识覆盖面广,需要教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的使用,应多方面预设。其次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学生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在课堂中将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对文中的人物他们的态度如何等,都要做到充分的预设只有这样,对学生课堂上提出的突如其来的问题老师才能应对自如。
二、组织课堂教学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老师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一个游戏或一句笑话,以及真诚的赞赏,使师生之间心心相融,互相尊重。从而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会寻求知识、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引路人”和“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这样,学生就能以最大的热情、饱满的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学生就能畅所欲言,课堂才会动起来。
(二)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老师敢于创新,尝试新的教法,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要把更多的主导权给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作为教师,更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聪明才智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
(三)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有效课堂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又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还是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的过程,其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是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四)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我们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
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起源于新颖的问题、情境或材料,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首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仿真性的探究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一些相对复杂而灵活的挑战性问题来学习。其次,灵活采用探究的形式。探究形式通常有学生个人独立探究、学生临时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体探究等。课堂上,可根据不同的探究需要,采用一种形式,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进行,使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充分。此外,还要用宽容的心态与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利用评价来有效地组织探究学习。最后,教师要热情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教师的参与是对学生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教师的热情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探究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三、课后练习
日前,我参加市教育局教科院围绕“有效教学设计”开展了主题沙龙活动,在数学学科沙龙活动期间,有幸聆听了三节主题数学课,和与会的同行们就“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下面结合大会期间的三节数学课,谈谈我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看法。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研究”是前提
说到学生研究,我们当然首先关注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研究学生学习今天的数学知识,他们过去有什么?今天他们要做什么?明天他们将会去哪里?简单点说,有效的教学设计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新知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的深入了解,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在今天的课堂上将要实施哪些数学学习行为、经历哪些数学活动的通盘考虑,有赖于教师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以后用今天学习知识去研究掌握更新知识的未雨绸缪的规划。着眼于上述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才能做到有效而不无效,高效而不低效,长效而不短效。以《圆的面积》一课为例,教者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学生经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面积计算的途径:一、通过数方格粗略的计算;二、通过转化的方法总结出计算公式进行实施精确的计算。不仅如此,教师显然也充分了解到:学生即使有了上述的知识和方法基础,但要在今天的课堂上完全自主的迁移过去的方法研究圆面积计算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个全新的挑战,因为圆是曲线圆形,它的面积计算不管是用数方格还是去推导面积公式都与以前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注意设计了合理的、适度的教师示范、引领或暗示行为,从而帮助学生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这样就打破学生学习的瓶颈,推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显示了教学设计在追求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基石力量。
如果说,过去我们理解“学生研究”更多地关注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还要关注学生自己的研究。一句话,就是要把“研究”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去亲历研究的过程。在这其中,教师要做什么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给学生提供相对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其次,要做的就是相信你的孩子,相信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为例,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本节课学生的研究活动看似进行而实际是教师示范,学生成了看客,顶多是一个操作工,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研究者:一是课程设计本身导致本节课课堂教学容量太大,教师因为瞻前顾后,没能对教材进行大胆在取舍无法提供给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二是教师过份低估了学生的研究能力,过分估计了学生可能遇到研究的难度。一句话,教师没能在学生研究这方面做适切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在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方面打了折扣。
二、有效教学设计:科学提炼“核心问题”是关键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美斯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由此可见问题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而“核心问题”则是指中心问题,是教学过程的诸多问题中最具思维价值的、最利于学生思考及最能提示事物本质的问题。核心问题的成功提炼有利于学生清晰学习目标、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发展思考力,以纲举目张之势,推动课堂教学节奏分明地前进。教师怎样才能提炼出数学核心问题呢?笔者认为: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的重难点,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关键。还是以《圆的面积》一课为例,一节课听下来,与会老师虽然感到课堂容量很大,但课程推进的脉络非常清楚:猜一猜,初步估计圆的面积与半径平方之间的关系;数一数,粗略验证猜想;拼一拼,实现从圆到长方形的转化;算一算,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课堂进行的如此清晰呢?在该备课组的执教反思中,我听出了他们在设计该课时准确提炼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要知道圆的面积,可以把圆转化为什么?如何转化?转化后又是如何推导出面积公式的?笔者以为,正是教学围绕着这些核心问题进行,才使得学生顺利掌握了圆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并且为学生研究平面圆形面积的方法做了主动的整理、固化,为一类知识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有效教学设计:合理整合教材很重要
落实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已经重视了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不少老师基于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科学合理地对课程作了整合,显示了用教材但不唯教材的意识和气度。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很多时候,整合教材往往只表现为教师或者是把教材提供的学习范例由A换成平行思考难度上的B,或者把课程的内容顺序在前后序列上的调整,整合教材有形式化的倾向。要知道,教材整合的本质是教师对一类学习内容在全面了解、深度解读知识联系的基础上思考:在今天的课堂学习中,我怎样通过不显山不露水的教学设计,让“今天”知识的学习在知识和方法上为“明天”的学习“打前站”,让学生在未来的某一天的学习中能恍然大悟:喔,原来这个知识(方法)曾在灯火阑珊处!以《统计》一课的教学为例:二年级上册“方块统计图”的学习是以一年级形象统计图的学习为基础的,它将为三、五年级学习条形统计图作准备。教师在动手设计教学预案时要有“大数学观”,既要知道过去的学习已经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提供了哪些准备,更要清楚方块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在哪一个地方血脉相连。
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仅依赖笔者提到的上述三个方面,它还依赖于教师本身的数学素养、数学情怀、教学风格(教师今天的教学风格将是儿童明天学习的方式)等等。我们期望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追逐有效的课堂教学,但真的,教学设计——想说爱你,不容易!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有效提问
2011年9月开学第一天,重庆市教委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隆重推出:“打造高效课堂 减轻学生负担”。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策略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要有效教学,必定要做到有效提问。
一、什么是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功。课堂上,向学生问什么,怎么问,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关系到是否误人子弟之罪责。因此,作为教师,没有理由不拷问自己,课堂提问实施情况如何?而实际教学中,老师提问的质量并不令人满意。研究有效提问,势在必行。
那什么样的问题是才算是有效的问题呢?首先,应该是“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而提出的,全班学生100%听得懂意思的问题,其次,应该是有70%的学生通过努力思考能够作答,作答后有益于理解新知的问题。课堂上如何让提问有效?我们应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二、如何让提问有效
1. 老师向学生提问要有效 老师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时,应做到:
(1)提问的内容,要明确具体,为学生精确指明思维的方向。记得,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4+1/2后,老师的本意是想学生发现,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俗称异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时,不能像同分母分数那样直接相加。但向学生提问的语言是:同学们,“1/2与1/4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仙女散花答开了:有的说“都是真分数。”有的答“分子都是1。”有的答“4是2的倍数”。这一提问因为语言不明确,学生的回答达不到教师的提问意图,不但没为新课思维服好务,反而浪费了新知的宝贵时间,这种提问,显然是无效提问。有效提问应该是:“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了,我们把它们叫异分母分数,同学们,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能够像同分母分数那样直接相加吗?为什么?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一组,相互说说你自己的想法(老师直接把这个问题出示在PPT上,方便同学们讨论)。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无疑是有效的。
(2)提问的时机,要问逢其时,问到问题的要害处。例如有教师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
①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
②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
③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 r。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 学生向学生提问要有效 学生向学生提问,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提问方式。首先,学生提问的语气,是儿童化的,总是问自己没听明白或无法理解的问题,在思维上,很大程度在代表“不懂生”发话,把学生问的问题,拿到桌面上来解决,学生更容易听取或学习。关于学生提问要注意两点:
(1)鼓励学生提自己没听懂的问题,不要乱发问。学生没听懂的问题,就说明是新知的难点。既然有一个同学没听懂,那就有两个三个四个或许都没听懂。因此,同学提问,更能引起老师或同学们的注意。比如,在圆的面积推导过程的理解和讲中,有个学生问同桌:明明是圆,怎么会变成直的,分的份数再多,它还是个圆呀?这一问题,是很多学生都困惑的问题。问题抛出来后,老师让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同学,上讲台来讲,结果硬是通过例子把此问理解通顺了。
(2)鼓励学生提自己虽然懂了,但是它很重要的问题。例如,四年级学生学完三角形内角和后,老师的一道拓展题,算算6边形的内角和。目标是为了复习“三角形内容和180”这个论断。结果学生上来画了个图,然后把6边形分解成了3个三角形,内角和为4×180=720。讲给全班听后,下面有学生提问了:4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4而不是6?这就叫问到了课文的关键处,问到了数学的一种规律。
3. 老师向学生不断追问,可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发生错误时迷途知返,能够在学生理解重点处画龙点睛,能够在学生偏离主题时余音绕梁,能够在学生理解参差不齐时拨开云雾见青天,还能够让学生在理解不全面时追求完美。
(1)追问要有逻辑性。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追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③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
④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
⑤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⑥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层层追问,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提问适时,及时反馈,有效牵引
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课堂提问是一种及时性的、非预见的获得与发展。不少优秀教师在公开课上都能把握那些非预见性的意外情况,巧妙地将那些不和谐的“音符”转化为课堂教学主旋律的“辅助音符”,甚至由此促进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能力等在课堂的有机生成,这样的课堂教学就闪耀出了“无法预约的精彩”。
一次,我用稍慢的速度在琴上弹奏旋律让学生倾听感受,并提出了这样的设问:这段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是怎样的?大部分学生说音乐表达的情绪是安静的、幸福的、温柔的……但是一个学生却说音乐让我感到很难过、伤心。我没有给予否定,因为“安静”有时确实会与“伤感”有所联系。我意识到可能是我琴声的速度和感觉可能没有表达好,于是重新调整了一下速度和自身情绪再次弹奏一遍,并再次提问,这名学生马上就说:“变高兴了、幸福了、温暖了!”。第一次的回答是非预见性的意外情况,看似“不和谐”音符,但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牵引,使教学片段还是较顺利地过去了。
二、提问面向全体,考虑学生差异
大多教师为维持课内活跃气氛、防止冷场,往往将80%的提问都交给思维灵活者来回答。但作为提问对象的学生,由于先天和环境的不同,其学习基础、性格、志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应该是正常现象。因此,在近年的教学中,我尽量把课堂提问的范围扩大,更注重提问那些平时胆小、不敢举手的学生,这样的结果是使得敢于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课堂学习气氛也越来越浓厚了。例如,我试教《大鹿》一课时,设问:如果喜欢歌中的大鹿就说说你的理由?我特意挑平时很少发言较为胆小的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因为它善良,它帮助了小兔;有的说因为它很勇敢,不怕危险……。提问贴切孩子的年龄特征,一方面合理地利用了教材,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利用了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来设计提问,更好地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共鸣。
三、提问环环相扣,注重鼓励性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作答后,教师的评价也要因人、因答而异。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可重述、追问、评价,也可以用情感性的语言表示惊讶、喜悦、赞美、好奇等。我在上《守株待兔》的教学导入时提问:有谁知道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举手,并把故事讲得清清楚楚。我马上用欣赏的语言好好地表扬了他:今天你是我们班唯一能讲述这个故事而且讲得很精彩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给他一点掌声!随后我奖励了他一个小礼物。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讲述一个故事是很不简单的,更何况是一个平时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
四、提问设计新颖,注重激发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每次集中注意力时间至多15分钟,而课堂却有40分钟。所以在教学提问中我们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他们的注意力,所提出的每个问题都精心设计,语言精炼,甚至要创设情景表演来趣味解答提问。例如,歌曲《小雨沙沙》,这是一首旋律优美又富有童话色彩的儿童歌曲。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播放了春天下小雨的无声视频,播放前提问:老师想了一个词来表现小雨的声音,我来配视频唱一唱,你们听听看这个词用得好不好?学生马上就接受了“沙沙沙”这个象声词,并每次唱到这个词特来劲,我于是再引导他们注意是“小雨”,要注意唱好这个词的轻、细,最后学生很好地用声音表现了小雨的形象,并自然地加上了轻柔的下雨动作。一节课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课堂教学目标也在课堂提问的影响下得到落实,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
在物理上与示范相关的有“图示”“示意图”等,都有供学生模仿研究的意思。一提到“模仿”,很多教师便会想到机械地简单重复,这促使笔者开始重新认识略显陈旧的教学方式——“示范”。笔者认为课堂中的有效示范是不可被忽略的,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实验的示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就其演示来说,教师的演示实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示范作用。例如借助光电门测物体的速度在课本上有介绍并且结合彩图,可是如果教师能够把气垫导轨、光电门带到教室且现场操作解释实验原理的话,学生亲眼所见,非常直观,印象深刻,今后他们处理气垫导轨光电门的习题就不会觉得很抽象和难以下手。又如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运动,原先我们课堂上就以理论推导介绍这个情况,其实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演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实验器材加适当电压来演示电场对粒子的偏转作用,实验之后再进行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拓展到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研究偏转电压对粒子轨迹的影响。在物理课堂上,教师注重实验的示范,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二、规律推导与解题的示范
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我们每一节物理课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教师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运算能力,教师就要起好示范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概念的讲解、公式法则的推导、例题的推演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加强分析、加强板书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中来。例如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间关系这块内容是学生觉得比较痛苦的板块,每届高一的学生学到这里都会感到这么多公式不知道如何理解且熟记并最终能灵活运用,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一开始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推导中应向学生展示探寻vt=vo+at的来历,并且用详细的板书自己板演一遍,在学生已经认识vt=vo+at和x=vot+at2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每个公式的特长,再指导学生自己去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同时,在新授课时,教师还是不能省去自己再到黑板上板演一次推导过程的环节,让学生再看一次老师的推导过程,之后学生自己也可能已经有能力模仿老师前面的研究方式观察公式的特长。这样的推导示范,不仅能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自主推导和观察探究能力。再如高一学生刚遇到运动学公式应用的纯字母题时,很多学生都觉得解方程很困难。例题: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中的初速度为vo,末速度为vt,则在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多少? 这个教师认为看似简单的一个例题,对学生而言却是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难关,他们就是不会处理纯字母的方程组(已知字母和未知字母都参与在方程组里,学生在初中是几乎不会遇到的)。因此,教师对于这类似的解题过程就不能忽略板演,需要详细地边解释边在黑板上写出详细的解方程过程。这个解方程的规范的板书示范,既能帮助学生逐渐地适应字母题分析和解题,提高解题能力,还能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树立严谨的学习观。
三、物理课堂的德育示范
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高中物理这门学科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一开始就适应并且胜任的,对于怀揣大学梦想充满信心报考高中的学生,如果在这门课上遇到严重困难的话,是很有挫败感的,尤其是女生普遍相对更容易畏惧这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德和更多的爱,用最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去调动这些所谓“困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用真爱去走进学生,真正去关爱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给他一种成功的体验,坚信他们会变得更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机会找一些困难生能胜任的问题提问,给他们提供回答正确的机会,使他们得到成功的喜悦,并及时表扬他们。如果学生还是回答错误了,教师不能批评,可以这样给点安慰:“没关系的,这个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师长时间的关爱和鼓励下,困难生不一定把物理学得很出色,至少多数不会畏惧和放弃,只要坚持研究,就可能会有突飞猛进的机会。学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不可能通过某个人、某件事就能达到良好的德育目的。我们作为物理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进行德育,能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愉悦身心,有利于学生提高物理学习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物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理知识与技能、物理思想和方法。”其中,“提供”和“帮助”就体现了教师的作用,这种作用就在于教师要适时地指导、有效地示范。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新老观念有机融合,在学生主体研究的前提下不要忽略课堂示范的作用。
(无锡市北高级中学)
一、注重前后有效连接,扫清高中生物学习障碍
初高中之间生物教学的有效连接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高一阶段,教师要对这一环节的工作进行认真回顾、系统完善,使学生顺利融入高中生物学习之中。
1.转变学习观念。在初中,因为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并不多,所以有些教师将生物学科当作“小学科”,重视程度不足,有些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还会有这种想法。教师应当引起重视,要强化生物学习重要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程度。
2.改进学习方式。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为了提高应试教育成效,部分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内化吸收,而是简单地将生物学科知识点罗列出来,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生物素养并不高。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和预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回顾重点知识。对于一些与高中生物学习关联度较为紧密的初中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当进行回顾,尤其是一些在初中阶段讲解不够深入到位的内容,需要“回头看”,为高中生物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提升教学过程生动程度
多媒体手段以其演示手法形象、蕴含信息丰富等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生动导入,激发兴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导入新课,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奠定情感基础。例如在教学“身边的生物科学”内容时,一位教师运用视频短片向学生介绍了生物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用途之大感到非常惊奇,学习兴趣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2.补充信息,丰富教材。生物学是一门生动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补充适量的教学信息,可以提高教材的生动性。如教学“生态系统的稳定”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揭示当前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联合开展的一项全球生态系统稳定性调查评估报告,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这些最前沿的生物学研究成果有所了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吸引力。
3.形象演示,突破难点。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难以在课堂上演示的内容形象演示出来,缓解教学难度,帮助学生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如教学“遗传和染色体”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基因的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以动画模拟的方式进行形象演示,让原本微观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起来,帮助学生实现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巩固教学成效。
三、倡导合作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教师应当抓住重点环节,组织好教学探究活动。
1.科学进行学生分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分组则是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成效的重要前提。教师可以5―8人为一组的规模进行编组,人数太多不利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人数太少又难以形成协作氛围,因此,小组人数应当适中。此外,每一个学习小组还应当明确一名牵头学生,教师要将优秀生与后进生均衡地分布到每一个小组,实现小组之学习实力的均衡。
2.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探究思考题作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在其中发挥点拨的作用。例如教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探究题:细胞膜有什么功能、结构特点?物质出入细胞有哪三种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哪种方式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最重要?大分子如何出入细胞呢?蛋白质、土壤有机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如能,是以何种方式通过?通过这样的一组逐层深入的探究题,加之以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讨论探究,深入了解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等方面内容。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活动获得的学习成效,较之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活动,效果要来得更为深刻。
3.指导学习成果梳理。在探究活动完成之后,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获得的学习成果还不是最终的成果,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辨析、完善、补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或是小组代表发言,谈一谈学习成果,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与完善,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来提高答案的科学程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梳理能力。
四、改革学习评价模式,发挥正面评价激励作用
教学评价的改革也是提高生物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要能够体现出差异性、全面性与激励性。
1.开展分层要求。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能力有高有低,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层面分别开展考核评价,对于后进生适当降低要求,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考核要求与实际状况相适应,让学生都处于考核的最近发展区域之内。
2.开展全面评价。除了评价学生的生物应试成绩之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学习努力程度也应当成为生物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对于书面测试与能力考核,可以分别折算成相应的分值,以百分制来进行量化,还可以对学生采取“成绩+评语”的全面评价考核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态度等各方面的状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展激励评价。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进步之处,教师应当及时予以肯定,尤其是班级生物学习后进生,更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体现评价的激励性效应。
关键词:有效教学,内涵特征,评判标准,有效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学的有效性已经超越了教学方法等议题,成为教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开始致力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期更直接地提高教学水平,获得实际的教学成果,达到教学质量真正的飞跃。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大多聚集在有效教学的标准、评价体系、教学技巧和方法上;研究提出的理论和策略较为笼统,缺少针对教学客体的特殊性进行的专业研究;对于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学者是以教师的视角出发的,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提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策略。
教育的重要性将会随着国家的发展与日俱增,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传播途径和核心环节,它的有效性的研究对于提高教育水平有深远的意义。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起着基础的作用;同时,有效的教学保证的课堂教育的效率,为学生释放出更多的课余时间,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
二、相关理论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特征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西方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 [1]。有效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教育效能为偏重点,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强调让学生在课内就获得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和谐统一的发展[2]。有效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3],强调有效知识(即灵活理解便于迁移的、促进智慧发展的知识)的提高[4]。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其表现形式多样,但教学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学习的有效性上,学习的有效性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最根本的标准 [3],主要保表现如下:第一,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高效地获得新知识;第二,学生在学习心态上,由为学习而学习变为因热爱而学习;第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如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有效迁移、善于反思等)得到提高。
三、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应当因“学生”而异。要使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教师应该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别制定合适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从而解决了按班级学生平均水平制定教学方案的弊端,能够全面地照顾到学习能力分布在两端的学生,教学的效率自然提高了。在教学中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实行课业较轻、起点较低、速度较慢的教学,利于激发学习热情,获得发展和进步;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基础好的学生,制定拔高式教学方案,使其保持继续前进的心态。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师应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学习观,诱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其探索和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可以更加努力和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5]。学习成果的优劣虽然与教师的传授有关,大部分是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加工过程,亦即学生主动地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学习对象的整合、加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量身制作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更有助于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四)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学生间的作用潜力很大,加以正确的引导,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意义重大。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组内互帮互助既能促进学习效率,又加强了组内的协作,组员间的优势互补,教师可以更高效地把握教学节奏,这种多渠道的教学方式优于单一的教师教授方法。
(六)定期进行教学反馈和总结
在实施有效性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好反馈和总结工作,使正确认知过程和结论得到及时的强化,使不正确的认知和结论得到及时的矫正,始终动态地保持教学的有效性。控制论中的信息反馈理论告诉我们,要使信息反馈达到预期效果,除了保证实现预期的正负反馈的正确之外,反馈信息的相位(或时间延迟)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6]。学生课堂学习的信息反应了教学方法的效果,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使教师及时调节教学策略,保持教学的高效进行;学生测试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制订补救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教与学两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总理在2010年8月的发言“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亮峰.高中地理课程有效教学刍议[J].教研新干线,2010.12,206:87- 91.
[2]王进祥.将“有效教学”进行到底[J].教改聚焦,2010.10: 179- 181.
[3]祝俊风,张国锋.设计有效教学彰显学习者的生命价值[J].学科教学,2010,11(11):42- 43
[4]约翰. 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课改的实施,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一切的变化都让我们万分欣喜。然而,在这喧哗背后,却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冷静下来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需要的。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改变观念,明确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重意蕴:①有效果: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②有效率: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③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二、优化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注重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重“知识”,也要重“技能”;重“过程”也要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教学内容的有效设计。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的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进行有选择地、科学地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3.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是指过程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实施过程,让学生“经历……过程,获得……体验”,在数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实现教学的价值。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就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说,其有效性是可以分析和评判的,而在一般层面上概括,其有效性又是抽象的、相对的和发展的。综观数学课程中的教学过程发展历程,从“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到“在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中学习”,再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过程的重要性在不断地显现和提升,细读《数学课程标准》,我们还发现其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因此,我们的课堂很有必要追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这一过程应具有情境性、组织有序性、参与性和实质性。
过程的情境性是与学生学习的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情境。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学习的需要,主动地去参与,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准确地把握学习的内容,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过程组织的有序性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教学智慧,科学机智地进行调控。精美的过程预设,需要组织的有序,才能珠联璧合,真正发挥过程的最大有效性。过程的参与性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它体现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因此,教学过程还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程度,只有参与程度深入,才能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思维深化,感悟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而过程的参与程度在显现层面上有赖于教师有效的过程情境创设和有效性的过程组织。
4.落实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鉴定和研究功能,以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活动构建;教学效能;浅析
数学学科是高中阶段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分支之一,同时也是学习对象必修的学科之一.数学学科作为基础性知识学科,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放置在学习对象良好学习能力以及思想品质的锤炼和培树之上.在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一词,其内容和含义发生了革新和变化,更多的将学习对象的学习技能和素养培养作为衡量和评判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尺”.课堂有效教学构建的方向,与新课改提出的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形成了高度的融合和一致.笔者以为,有效课堂教学架构的设置,应始终遵循和按照新课标“学生主体核心,能力培养第一要义”的目标和原则.鉴于以上认知和体味,本人现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所得,粗浅分析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活动的构建.
一、教学活动进程贯穿双边互动活动
教育实践学指出,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学生学习探知数学知识的过程,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融入了双边互动的实践进程.实践证明,“孤掌难鸣”,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独立运动”,难以实现预定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缺少的就是教师和学生深入互动的实践环节.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建构有效教学体系,就必须运用发展的观点,运动的理念,将教学活动贯穿进双边互动的特性,开展的教学活动要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谈、沟通、探讨等活动形式,呈现在教学活动实施之中,让教师和学生在深入沟通、深刻讨论、有效辨析的双边教学活动中,主导和主体特性得以显著呈现,能力和素养得以有效提升.如“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新知教学活动构建时,教师结合本节课知识点的内容要义,为保证新知讲授活动的效果,教师将学生引入新知讲解之中,采用交流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高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的取值范围,学生指出,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教师实时向学生指出,指数为无理数时,ax也是实数,因此,可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此时,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得到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在上述新知讲解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互动交流和生生之间合作讨论的双边学习形式,将高中学生深入引导到教学之中,高中生更加深入地融入渗透其中,同时,主体能动特性得以有效运用,让高中生对新知内容认识更加深刻,保证了新知教学效能.
二、教学活动方式渗透能力培养要义
教学活动的整个实施进程,就是培养学习对象技能的训练和提升过程.教学活动进程中,教学方式的应用,就要时刻为教学预定目标的实现、学习对象学习能力的培树做好“功课”.近年来,笔者通过高中数学改革纲要的研析,深刻认识到,学习对象的学习能力培养,成为课堂教学永恒不变的“追求”和“职责”.众所周知,教学方式要为学习能力培养课改要义“助力”.因此,教师应树立“学生第一,能力至上”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方式的选择上,应该紧扣学习能力培养这一要义,针对高中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教材内容的不同要求,在运用进程中,要与时俱进,把教学方式的应用进程演变为教师有效指引,学生深刻探究的过程,实现教学活动效能与学生学习技能等方面“两不误”,“量提升”.如“向量的坐标运算”考查点“已知向量OA=(k,12),OB=(4,5),OC=(10,k),如果现在知道A,B,C三点之间共线,那么这个k的值是多少?”的案例讲解中,教师根据该考查点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组织高中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方式,高中生探析问题条件认为,本题是考查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提问题条件,思考探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合作讨论认为,根据所学的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内容,可以知道要使A,B,C三点共线,需要满足AB=λBC或AC=λAB就行,从而可以列出符合问题条件的方程,求出k的值.教师组织学生动手解答问题,并要求在解题过程中,探析归纳解答此类型问题的方法策略,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归纳指出,解析该问题条件,首要任务就是找寻出符合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内容,然后运用方程思想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数学教师对教学活动方式的运用,要不拘一格,融会贯通,将多样教学方式融合其中.
三、教学活动内容紧扣教材内容要求
教育学指出,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也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和依照的“本”,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其内容设置、方法开展,都为实现教材内容的有效讲授,教材要求的有效告知.因此,在教学活动内容的设置上,高中数学教师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这一“根本”,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应该深刻研析数学教材内容,深入探析数学教材重难点,认清数学教材知识点的“主次”“轻重”,从而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实现所教内容紧扣教材,所教内容凸显重点,提升教学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切合紧贴教学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升华提升,对已有数学内容进行挖掘、加工,形成具有开拓性、拓展性的教学内容,升华整个教学活动.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构建中,要将学习能力培养贯穿其中,从教学活动的内容、方式、进程等方面,科学研习,认真实施,升华有效教学,推进教学活动进程.
【参考文献】
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内容、目标以及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以教学改革的要求着手,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模式逐渐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得到运用,传统的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进行单方面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所展现的各种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因此为了实现教学的根本改革,第一点需要做到的就是对教学思想进行转变。针对小学语文科目教学的改革,同样需要思想的转变,使教学效率提高,这不光是语文教改的核心内容,同样是教学整体质量提升的关键。
一、小学阶段语文科目课堂教学效率阻碍因素
(一)科任教师对于课程标准认识存在偏差
语文科目与其他科目相比,具有语言工具性质和人文性质,如果对这两方面的处理存在较大的偏差,使其中一方面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则会影响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另外语文作为基础类科目,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会存在把握偏差,忽略语文的综合性;新课标将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作为一项根本要求,但是教师在对其理解方面同样存在偏差,导致交流形式过于形式化,或者在进行互动教学时,形式存在问题,使得课堂氛围难以得到调动,无法真正做到师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沟通,这些问题都会对小学阶段语文科目的有效教学产生阻碍。
(二)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掌握不够准确
小学语文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众多教学内容都为作者自身情感的传达,因此科任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对作者情感进行准确、全面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形式的教学和针对形式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讲解下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全面的理解,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但是教师单纯依靠文章讲义进行教学,或者难以准确理解教学内容等现象,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很大阻碍。
(三)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全面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在不断成长,每一个成长阶段也将会呈现出自身独特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科目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进行教学,而未对学生心理和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掌握,则很难更好地去提高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得到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因此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关注。教师将自身作为教学主体,忽略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以及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同样是主要的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原因。
二、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分析
(一)对教学思想进行转变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对思想的积极转变,将以教师为教学根本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例如:可以针对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进行讲解,即可以增加学生的教学投入,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并且教师在学生分别讲解完成后,进行综合的知识整理,使学生可以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点评,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们可以在后期语文科目教学中更加投入其中。
(二)对媒体工具进行合理的运用
现代教学工具的运用,在极大的程度上对教学效率进行了提高,但是教师需要意识到的是多媒体只是进行基础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在对其合理利用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当教师在对《风筝》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风筝的视频片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针对文章内容进行全面的讲解,做到对文章内容和重点的掌握,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与学生一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己,从而增强课堂有效性。
(三)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更加富有活力。小学语文科目的基础类教学更多是对阅读的要求,因此,增加师生的交流和互动环节十分必要,通过师生间积极的情感沟通,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情感理解能力。例如,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情感教学及问题设置,并且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做到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情感理解能力提升的同时,得到合作精神的理解,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科目教学中,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三、结束语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语言 情感因素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就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程度的高低。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谈谈见解和体会。
一、精心创设别出心裁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能否学到知识,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体,新课的引入很重要。要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想学。因此,要创设情境,抓住新课引入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通过实验,创设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引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很容易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体验到所要学习的知识很有意义且有用。例如,在引入“大气压强”的内容时,取两支粗细相差不大的试管,向大试管里注满水,将小试管底朝下放入大试管中,大试管中的水会被挤出来,当小试管有一半进入大试管中时,将两试管同时倒过来,松开小试管,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会向上升。由此导入新课,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无疑会强化学习效果。
(二)源于生活,提出疑问。
新课标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学生对某些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而这些现象又不便在课上演示或观察,教师可以从列举这些学生熟悉的现象开始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景,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走进分子世界》中的气体扩散知识和防止有害气体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二、开展合作学习,让不同学生都获得发展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把学生按2~6人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这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合作与交流营造了一种学生迫切提出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的氛围。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而且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通过相互提问与讨论、合作与交流,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需教师做全面讲解,也避免了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同时也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规范优化教学语言,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因素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形成质量同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包括语言逻辑和科学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榜样的长期熏陶,能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例如在讲授《物体的浮与沉》时,研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所受浮力是在完全浸没时的浮力。在《力和运动的关系》中关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物理性质,我们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而“物体受到惯性”或“由于惯性的作用”这些错误的说法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强调指出,力求物理语言的准确和规范。
“教学语言”除声音语言外,还包含身体语言。上课时教师表情、手势、动作、站位、运动等,都会对教学对象产生影响,知识丰富、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这样才能实现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四、调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体现学习情感的和谐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教师;有效学习;课程资源
德国一位学者提出:围绕普通教学论的探讨已经变得风平浪静。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的激烈争论也平息了;数十年来,普通教学论的理论与模式已基本定型了。这位学者询问:在普通教学论中会出现一种新思想吗?[1]
传统教学论是否会出现一种新思想?或者,是否需要出现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新的话语方式?
一
我们即使无法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至少愿意考虑这个问题。
比如,是否可以转换一种“教学论”的写作方式,不以“下定义”为写作的起点,代之以“教学事件”“教学历史”的叙述和解说。“教学”“教学论”“课程”“课程论”“有效教学”“有效教师”“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组织”“课程资源”“反思教学”等等,这些概念在书中几乎找不到完整的“定义 ”。不“下定义”并不意味着没有“概念”的解释。我们更愿意将“概念”放置在“事件”(或“历史”)中。这样做是否在执行“历史与逻辑的结合”这个建议,我们期望如此。效果如何,尚难把握。
比如,是否可以转换一种“知识观”(或认识论)假设。在知识观转换之后,尤其经由传统的“旁观者”知识观转向“参与者知识观”或“建构主义知识观”之后,学生和教师的“个人知识”将受到合理的尊重。在这种知识观的观照下,尽管没有必要否认接受学习的价值,但新的知识观至少包容和鼓励“发现学习”“自学辅导教学”“有指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尤其是“体验学习”“隐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比如,是否可以转换一种“人才观”(学生观)假设。虽不必迷信所谓的“多元智能”,但我们是否应该义无反顾地尊重人的“多元智能”及其相关的“另类人才”。我们是否应该让那些在语言、数学逻辑智能上不具优势的“另类人才”的生活从此过得不再卑微和委屈?学校教育是否应该将人才的标准转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有效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的理论也许并没有多少创见,它“说破”了一个基本的教育经验事实。可是当这个事实一直被蒙蔽而在加德纳这里被“说破”之后,学校教育是否应该有某种眩晕感和恐慌感?学校教育如此自以为是地长期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选拔人才的铁定标准,倒真的需要有一些眩晕和恐慌的冲击。
比如,是否可以直接关注教师如何有效地备课、讲授、提问、激励等日常教学行为。当教学论直接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问、如何有效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主动学习等问题时,教学论则谦逊地显示为微观文化,而不是宏观制度。
比如,是否可以比较完整地介绍和分析近现代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一些“新方法”和“新理念”,使读者能够因此而大体了解“国际教育新理念”以及“世界教育改革”的面貌?也就是说,“教学论”是否可以更多地显示为“教学改革论”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体系”。
比如,是否可以倡导“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者”,将“有效教师”的基本使命定位在“为学生提供足够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除了课程物质资源之外,课程人力资源(或课程精神资源)是否应该成为教师资源的核心源头。
二
什么是“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
“有效教学”作为一个教学论的概念被提出来虽然是晚近的事情,[2]但我们宁愿在更宽泛意义上使用“有效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怎样成为成功的教师?怎样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教学的效率?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成为学校教育以及相关研究的焦点。对这些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并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可称之为“有效教学论”。
“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20世纪60年代以前,“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并没有引起明确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人们不看重学校教学的效率。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个成功的老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在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现代教学论可以说就是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
从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大教学论》的理想寄托在“班级教学”中,它是“有效教学”的初始状态(可视为“有效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在这种初始状态的“有效教学”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扩大教学的“规模”,减少教师教学的重复性劳动,“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
“大规模”的班级教学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对具有某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的依赖,否则“大规模”的“班级教学”就很难长久地维持。这正是自从“班级教学”产生以来,人们不懈地寻找“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的缘由。
夸美纽斯以及赫尔巴特学派所倡导的“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后来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们对“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生怀疑,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而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这标志着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二个阶段的出现。
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开始转向“教学设计”。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无论“大”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的道路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
三
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作好准备。这种准备活动最初称为“备课”,后来发展成系统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只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它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案的理想和价值。比如有效“讲授”和“提问”。
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什么是一个有效教师?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且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教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四
任何有效教学实践总是具有某种空间性,它要么发生在私人的家庭里,要么发生在“一个教师可以教许多学生”的“教室”里,要么发生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田野上。
人类初始的教学方式往往显示为“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教育的原始状态,也蕴含了教学的原始美学特征。后来出于追求“效率”的需要,“个别化教学”逐步演化为“小组教学”,再由“小组教学”演化为“班级教学”。凡追求教学效率的地方,总会自然而然地使用“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即使某个地方的学生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当地的教学管理者也宁愿使用“校车”的方式接送孩子,而不愿意失去“班级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不过,现代教育的危机导致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显示出由“班级教学”转向“小组教学”,进而由“小组教学”转向“个别化教学”的趋势。
五
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究竟积累了哪些“有效教学”的经验?
几乎无一例外,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教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教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教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教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听清楚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听懂了吗”,仿佛学习就是一件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
当教育长久地受“接受学习”的控制之后,教育迟早总会打出“新教育”“新体系”的旗帜:“范例教学”“发展性教学体系”“发现学习”等“新教学体系”应运而生。有趣的是,这些“新教学体系”在表达自己的创“新”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保持了某种“浪漫主义教育”的气质。无论东方教育还是西方教育,都孕育并发展出自己的“浪漫主义教育”传统。东方式的浪漫主义教育隐含在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等著作以及后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育改革实践中;西方式的浪漫主义教育传统则在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专著以及后来种种“新教育”实践中熠熠生辉。
浪漫主义留下的痕迹在现实中显示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教育口号,以及由此而开发出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浪漫主义教育”的另一个理想是对人的“情感”问题颇为操心。这对传统教育中流行的“主知主义”风气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提醒和纠正。
人们敢于接受“浪漫主义教育”的理想吗?
人们可以嘲笑“浪漫主义教育”的理想往往不切实际,但“浪漫主义教育”一直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显示出它的魅力。而且在未来教育改革中,“浪漫主义教育”也许会一如既往发挥它的力量。
六
中国教育领域积累了自己的“有效教学”的经验吗?
据说,中国历来有重视“学生自学”的传统。与西方苏格拉底的“主动追问”不同,孔子教人的姿态是“不叩不鸣”。按照这个传统的做法,学生的“自学”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这个传统基本上一直延续下来,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八字教学法”“异步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自学辅导教学”“有指导的自主学习”等等几乎与之一脉相承。
除此之外,中国的情感教学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也许只有在“情感教学”与“知识教学”一道成为教学改革的主题时,教学改革才真正实现其“整体改革”的理想。
七
有效教学的历史实践已经显示出一些新的方向,比如“隐性学习”“体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其实,在“隐性学习”“体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三者之间,几乎很难分出它们的差异。词语虽然不同,观点却彼此呼应。
不过,就词语而论,三者之中,“体验学习”或许更有开拓的空间。
八
教学的“基本”的要素,大体有三: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三是课程资源(或称之为“教学资源”“教学内容”)。
从来的有效教学往往重视教师的讲授,或者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殊不知无论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最终的效果取决于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课程资源既指“课程物质资源”(有学者称之为“条件性课程资源”),也包括“课程人力资源”(有学者称之为“素材性课程资源”)。
“课程物质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材、教师数量(师生比例)、图书馆、活动场地、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和设施、学校环境等等。
对于那些长期在教学的圈子内部寻求教学变革方向的人来说,也许需要超越教学而获得“课程资源意识”。
在“课程资源”视野中,有效教学既包括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还包括“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九
“课程人力资源”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如果说“课程物质资源”所倚赖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是一种固定化的、消费性的、“耗散材料”式的资源。那么,“课程人力资源”所倚赖的“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主动精神和人格品质”等更多的是一种发展性的、生成性的、精神性的资源。
有效教学有时需要教师保持“无为而教”的自我克制,不过多地干扰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教师的使命。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程资源,唤醒和激励学生亲自去接触、体验课程资源。
学生之所以能够受教师的激励去亲自接触和体验课程资源,乃因为学生原本已经具备内在的求知热情。学生内在的求知热情本身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
有“课程人力资源”意识的教师,既承认“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关注“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更重视“在‘师生互动’中形成课程资源”。
十
如果说“有效教学”的终极关怀是学生的“有效学习”,那么,这种“一切为了学生”的有效教学便留出一个遗憾:它很少考虑教师本身的发展。有效教学实践和相关的研究几乎不敢提出“一切为了教师”。
在这种“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的有效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蜡烛、春蚕、人梯、老黄牛、水手等传统角色便有了理所当然的凭据。而教师作为人的自身需要与欲望、追求,教师自身的梦想与欢乐,渐渐成为一个荒地。
“反思教学”不只是有效教学的一个环节,它将成为“有效教学”的寄托。
何以“反思教学”能够承受“有效教学”的终身托付?因为“反思”是人类幸福的基本生存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