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可持续发展

环境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12-04 15:0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可持续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1篇

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理念是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同时,保证人类后代的发展需要不受损害。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容具体包括了四个要素,分别指的是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与发展一体化。

(一)代际公平代际公平主要是指人类在实现自己需要的同时,也要保证自身后代的发展需要。核心的理念是,每代人经过利用和开发的资源在传给下一代时仍然拥有长久发展和利用的价值。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环境法中都有关于限制一些生物捕捉数量的条例,正是从代际公平的理念角度来设立的。代际公平主要有三项原则:一是保存选择的多样性,具体是指每一代人要保持当代资源的多样性,以满足后代人在发展资源的过程中仍然可以拥有多种选择。二是保持质量原则,这个原则的设立是为了确保地球上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可以保持一个平衡状态。这样就能保证每一代人所面临的资源利用状况大致相同,保证人类的长久发展。三是保持平等利用原则,这是为了保证每一代人对前人的遗产都有公平使用的权利[2]。

(二)代内公平代内公平所指的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该享有资源利用和环境使用的权利。这里指的人是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的,是具有绝对平等权利的。代内公平既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也涉及了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这一原则具体在一些国际公约中有所体现,这些公约承认了发展中国家资源利用的实际需要,设立了帮助落后国家的种种条款,充分体现了国与国的公平关系。代内公平在实现的过程中也有着诸多要求,首先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其次又要求全球都建立合作的关系。代内公平的实现保证现代人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人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任务。

(三)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相对于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可持续利用是在不使其枯竭的情况下,以低于其替代资源开发速度的速度进行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对物种和资源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后代资源利用多样选择的保证。许多特殊生物的特别保护法的建立,正是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内容所指。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在保证其再生能力的情况下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再生和利用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保证每代人对可再生资源的公平使用权利。因此,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核心理念[3]。

(四)环境与发展一体化环境与发展一体化指的是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环境与发展一体化并不只是环境保护欲经济建设相互协调的发展,而是指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进行资源的利用来发展人类的经济。一方面是在考虑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把环境保护的目标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际上就是保证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可以保证生态的平衡,可持续的对资源进行利用,既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使人类经济的发展停滞,也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使环境恶劣。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而人民的生活环境却越来越差,正是由于没有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一体化。而同样的,一些落后国家的环境较好,人民的经济却发展缓慢,也是没有做好环境与发展的一体化。所以,环境与发展一体化是发展我国经济和保互人民生活环境的共同原则。

二、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我国的实施

我国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注很早,但是真正重视起来是在1992年签署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21世纪议程》文件。该文件的签署是我国真正开始参与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的标志。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在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上尚有很多不足。不过随着这些年国际环境法的设立,已经促使我国人民在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上有了新的认识,我国也在环境法可持续原则的实施上有了不断的突破。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我国的实施是通过两个方面的,那就是我国的政治的规划与法律的制定。

(一)政治上环境法可持续原则的实施我国在政治上从1992年开始就制定了有关环境与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在1994年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和社会的规划。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设立了15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经过了20几年,我国已经从提出经济可持续发展过渡到了落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从政治角度上,完成了环境法可持续原则的实施。

(二)法律上环境法可持续原则的实施随着近些年世界各国都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相关环境法律,我国现阶段虽然还没有将可持续发展明确的列在相关的环境法中,但是却处处体现着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从环境法的制定原则上来看,原来的发展原则已经从“环境保护欲经济建设相协调”改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就说明我国在法律上已经对环境与发展为一体的原则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从法律制度上来看,环境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已经在我国得以初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推动了我国环境法的改革,对我国的环境法的制定起到了一定的影响[4]。

三、结论

第2篇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第3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人类发展到今天,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虽然科学技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可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经受了由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发达国家如日本的熊本县水俣湾就曾出现过“水俣病”,事后调查是由于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水里造成的。我所要讲的是日本从1956年发现这种病开始,一直到1968年经过了12年后日本政府才重视这件事,才勒令工厂停止废水排放。可见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的艰辛,环境保护所处的辅属地位。人们只注重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当然到最后受害的往往是人类自己。在各国的发展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因此,环境保护的问题应摆在发展的前面。

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被满足后,就开始追求享乐和舒适的生活,可是人们并不考虑限制和约束,没有限制和约束的发展和使用,最终的结果便是不能持续发展。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使用的后果是什么?人们在开始使用时往往并不考虑这些,只是注重发展得来的实效,得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当今人口发展和资源之间产生矛盾时,环境问题已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人们才开始考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了。在现今的情况下,我们的科技是发展了,但这发展是以付出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温室效应、极端恶劣天气现象的增加、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现象,都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警告,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首先会影响到人类,因此,人类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保护好环境。实际上,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做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使地球生态环境能和谐发展。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很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利用开发,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资源,发达国家发展的这100年所消耗的资源要比过去几百年还要多,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已经超出了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了。不过,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各国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使地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生态持续发展得到延续,将可持续发展进行下去。

二、环境危机的出现

人类的生存活动是离不开环境的,而正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才使地球的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便利和依赖,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因而自然环境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但是自然环境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这时,就会出现资源枯竭的危机。人类的新陈代谢和各种消费活动的副产品,都会由环境来消纳和吸收,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就象现在的雾霾天气增多的现象,就是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不足的表现,实质上是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造成的危害的结果。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现象,我们称为环境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是指人类的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例如,涸泽而渔、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现象;再有一种情况就是环境污染,如前面我讲过的日本的熊本县的水俣病事件,就是由于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对人或这个区域中的生物产生了危害,使这些生物不能正常生存,直接威胁着人类和这些生物的健康。环境危机的影响还不仅仅局限于这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生存也可能构成威胁。因此,一种文明的延续必须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人类在活动中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控制环境污染,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持续性。环境危机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些什么?今天全球都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建设和谐的地球家园,让我们的地更绿、天更蓝、水更清,不仅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留给我们的后人,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发展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可是环境危机是在如今的高科技、高发展速度下产生的,现有的科技手段并不能完全遏制这种现象,因此,人们应该重新定位我们的发展,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作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破坏自然规律恣意行事,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阶段,要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考虑协调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任何以发展为借口的破坏环境的发展思路和模式都是错误的,而且环境问题涉及的是一个整体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要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1期

第4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缺少的必备物质条件,也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象十分严重,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世界难题,如: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大气污染、物种灭绝、水体污染、森林减少、海水污染、水土流失、臭氧空洞等。这些环境问题都迫切需要人们去解决,采取积极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环境防止其进一步遭到破坏。因此,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社会性课题。

2.加强环境监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对社会的长期发展毫无意义,若人类长期生活在受到严重污染的环境中,将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甚至是导致人类的灭亡。这一问题也极大的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大家也深刻的认识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将给人类带来无法预料的灭顶之灾。而近几十年来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公众的正常生活,这也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的深刻思考。许多国家和地区及有关的专门组织机构都不断加强对这方面的探索,并逐渐发展形成可持续的战略发展思维[1]。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也制定关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探索出一条经济、人口、社会、资源及环境协调的可持续道路。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长期努力,在宏观上采取节约能源,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废热、废气、废水排放,保护森林,恢复植被等环境保护措施,在微观上采取重点治理、限期治理、停污染治理等有效措施,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不断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推进。

3.环境监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对未受到破坏的环境进行保护,对受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环境保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涉及面较广、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且区域性较强,环境监测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其提供以下方面的环境信息。

3.1提供环境信息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将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因此,必须及时明确污染源、污染范围、污染程度、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适当的采取应急及处理措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而这些重要的环境信息能够通过环境监测来实现[2]。

3.2观测变化趋势

在不同时间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并将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从中便可以得出环境的变化趋势,以供相关的环境管理部门加以运用,从而对现有的环保保护措施进行判断,看其是否使原有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是否将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否在经济发展所承受的范围内等。

3.3控制突发性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有许多的不可预见及不可控因素都会导致突发性的环境污染,短时间内便可将大量的有害污染物质向环境内散发,使环境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此时需发挥监测部门的关键性作用,通过相关的环境监测,了解污染的源头、污染的程度、污染的范围,若涉及到空气、水域、土壤等方面的污染,需明确其污染范围,看其动植物及水源是否可以食用,人群是否需要进行转移等,以此来明确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

3.4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就是环境监测部门,环境监测部门所提供的环境信息可以作为其他管理、决策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我国的地域分布范围极广,在不同的地区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如经济、社会、资源及技术等,通过对环境现状的监测及分析,对监测资料进行研究比较,并判断出环境的变化趋势及速度,为相应的地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以选择正确的措施对工业布局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协调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3]。

4.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环境监测应该注意的问题

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环境监测又是怎样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1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数据是否准确将会直接影响到决策的正确与否,若监测的数据存在误差,将会形成对环境状况、容量的错误认识,导致对产业结构作出不合理地调整,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或者是导致经济的发展速度过快,对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4]。准确及时的对监测数据进行提供,可以让决策部门知道真实的环境情况,科学的做出决策,促进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4.2保障监测数据的及时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阶段性的实施与环境监测数据的及时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地区,其经济发展的策略、速度及趋势也是各不相同的,政府部门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测数据才可以对战略决策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需要,从而保障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顺利的实施。

4.3保障监测数据的超前性

积累多年来所监测的环境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研究出环境变化的整体趋势。但获得的此类环境信息在情势上具有粗略性、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在范围及程度上具有无预测性和不明确性等方面的弱点,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需要不相符[5]。因此,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超前性、精确性及明确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预测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各有关部门已引起了对环境污染预测预的高度重视,且不断加强对这方面的投入和研究,以让环境污染预测预报更好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5.结束语

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我国的环保事业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新时期对环境监测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和更新,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引进各种新仪器、新技术、新设备,以对数据的及时性进行保障;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不断对新的科技领域进行开拓,制定出新的监测方案,以对数据的超前性加以保障。通过上述措施,不断促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以更好地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参考文献】

[1]程钟,蔡焕兴,王荣俊.新的历史转型时期理顺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关系探讨[J].环境科技.2011(01):123-124.

[2]郁晶,喻义勇.提升综合分析服务环境管理水平的要素分析[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1(04):356-357.

[3]亓学红,朱颜苹.现阶段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1247-1248.

[4]赵宇,幺洪波,张哲,李明,王雨加.通过遥感解译对葫芦岛市生态环境进行的监测与评价[J].科技传播.2010(07):210-211.

第5篇

关键词:水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是,目前人类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迅速耗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在保护环境及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和唯一途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有追求健康而富有生活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实现必须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当代人不能只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而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甚至是某一个单位,水利行业也不例外。

一、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水利包含着水资源开发利用、除害、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等许多内容。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匀,利用粗放,供需矛盾突出。第二、洪涝、干旱灾害频繁,灾害的直接损失将不断加大。。第三、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少,灌溉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水的利用率较低。第四、我国现有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高,设计标准偏低,一些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大中型灌区工程配套不齐,致使工程效益衰减,有的工程甚至报废。。第五、水污染十分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

二、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

(一)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

水土流失的主要后果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的是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使土壤蓄水量减少。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30-50%,空隙是水份存在的空间,是涵养水源的关键,由于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随之丧失,土壤的蓄水量也因此减少,从水文角度讲,增强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第二,水土流失使得梯田、水塘、水凼、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蓄水容积减小,蓄水量也相应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涝灾。

(二)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

水土流失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但在洪水季节恰恰相反。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同时,山区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不够,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使得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洪水过程与暴雨过程相似,陡涨陡落,历时短暂,凶猛的洪水夹杂泥沙倾泻而下,使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三)造成河库淤塞,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

由于表层土壤,在水力的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向塘库、江河,一方面淤积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另一方面造成沟渠江河河床拾高,严重影响行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泄不畅,水位上涨,因此经常出现10年一遇的流量20年一遇的水位现象。

(四)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也将破坏农田、水塘、水凼、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航运,使河道断流。

(五)水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洪水增大,发生次数增加,表层土壤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水体中含沙量增加,增加了水的浊度。同时,流失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残存的农药、肥料等物质,这些物质随土壤一起进入水体,使水体的面源污染加大。。水土流失越严重,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就越多,水污染越严重;如前所述,水土流失使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同时,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因此,造成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环境容量减少,水污染速度加快。

三、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

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遏制水土流失,实施水土保持,是当前唯一选择,尤其是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如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科学技术。

具体说来,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主要有:(1)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可以维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水凼、水库等)还可以拦蓄径流,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削减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减少径流的年际变化。(2)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很多水土保持设施(如水平梯田、小山塘、排灌沟渠等)还可以拦泥拽沙,增加塘库蓄水,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减少水库、湖泊、河道等的淤积,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3)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滑坡、泥石流对水利工程损坏率。(4)水土保持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第6篇

【关键词】资源环境 审计 可持续发展 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且人口增长迅速,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浪费严重等问题。面对资源危机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解决好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转变经济增长形式,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作用,有利于从多角度分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审计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问题,并以人口控制、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协调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坚持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与此同时,各国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积极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长期推进的过程中,加强环境资源的审计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

通过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法律的监督和审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评价,完善资源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落实有利于监控国家环境信息,作为监督环节,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约束和整顿,努力推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认识不足,审计管理工作进展缓慢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政府各部门以经济增长为发展首要目标,“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根深蒂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逐步引入,在资源项目上审核不加限制,必定会引起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地区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除此之外,我国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即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共同领导,因此,在审计独立性上缺乏保障。例如,当出现地方保护并有可能引发资源环境危机时,审计报告不披露,隐瞒相关消息的违法行为较为普遍,审计机关监督作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区县并未建立资源环境审计制度,项目也就无从管理。

(二)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持,具体准则尚未规范化

环境资源审计与财务审计存在较大差异,在实施的步骤、方法、结果评价等方面具有自身特色。就已颁布的法律文献作为依据,在审计过程中缺乏对检查监督职能和审计内容的规范化要求,在审计程序、方式、评价上缺乏法律指导。因此,审计专员难以根据法规优化工作流程。

(三)环境资源审计方式落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环境资源审计包括对资源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战略的整体分析与评价。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方式主要包括检查考核、调查分析、材料复合等。与此同时,将以政府财政资金的审批、使用情况为主线,加强对资源环境保护、资金合理性、合性的审核,缺乏对项目本身执行过程和最后效果的关注。继而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实质性问题缺乏整顿,治标不治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落实。

(四)缺乏专业资源审计人员,管理难度大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有效性。就目前形势而言,审计队伍缺乏专业性人才,其知识范围多重复于财务审计知识和经济相关类法律知识,对资源环境的评估情况和发展问题知之甚少。在报告撰写方面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在项目选择、运营方式、数据汇总方面缺乏整体性认识,难以察觉隐藏在工程项目背后的实质问题。除此之外,在队伍编制上受到限制,人力成本较高,人员分工不合理,导致资源环境审计难度大,管理不当,效果鉴定有误。

四、推进与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的各项工作

加强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自觉、主动的维护生态平衡,审计机关内部人员更是要集中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明确审计内容和范围,针对遗漏点进行全面分析与整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社会共同发展做贡献。

(二)建立、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审计管理的法律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审计立法工作,明确监督的内容、职责和权限,发挥审计部门的实际效用。与此同时,各级审计机关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真知,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完善工作内容,优化工作方案,促进审计工作的合理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在审计活动的评价过程中应包括对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管控、资源污染质量的有效分析。在审计报告中应针对经济状况、经营管理能力进行阐述,包括长期绩效指标和短期绩效指标等多个方面。最后,定期向社会公众披露审计结果,发挥群众力量共同监督,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三)创新审计方式,优化审计结果

在审计方式上,结合资源环境审计行为的特征,优化审计方法具有关键意义。例如,通过机会成本法、检测技术诊断法、调查评估法对资源环境审计内容进行全面的确认,有利于提高审计的科学性。其次,以绩效审计为依托形式,针对环保问题建立专项资金,及时更正问题,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审计的防御效应。值得一提的是,和审计部门应与环保部门、建设部门、法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共同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四)加强资源环境审计部门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专业性高、协同合作能力强的资源环境审计队伍,通过交流会、研讨会的形式提高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对审计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促使工作的全面化,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除此之外,聘请环保方面专家进行定期讲座、培训,从理论深入实践,有利于发挥审计部门的实际效用,约束各个主体行为。

五、结语

资源环境审计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导下进行的,并对资源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真实的反映,致力于解决环境发展问题。资源环境审计作为新时期的手段,有利于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增强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推动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德.加强资源环境审计――促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贸.2015(7).

[2]郭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北京市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5).

第7篇

[关键词]污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360-01

环境污染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现代工业中的许多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以上三类污染,对于石油工业来说也是如此。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起源于一个多世纪以前,时至今日,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石油作为人类交通运输的重要原料也被大量开采、冶炼和运输。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原料,在勘探、开发、冶炼、储运的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些污染关系到生态圈的正常运转。

一、石油对环境的污染

(1)土壤污染

石油会对土地造成污染。在石油区经常出现大面积含油污泥,这些污泥由于属于油污固体废物,因此不能被及时妥善处理,它们被大量遗留在土壤表面,使地面固化为黑色硬块。在石油冶炼过程中,含油泥浆被带出矿井,在雨水冲刷下向土壤深层扩散,土壤结构由此遭到破坏,不再适合农作物生长。除了石油固化物外,冶炼石油排放的废水也会进入土壤,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它们沿着土壤向下渗透,使地表水受到极大污染。

石油不仅在正常的开采和冶炼中会产生废弃物污染环境,在运输中的突况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我国的陆上石油多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由这些地区向全国各地铺设了数条输油管道,这些管道曾出现过输油不慎的情况,大量原油沿破裂的管道流入土壤,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阻碍了植物根茎的有氧呼吸,减少了土壤中的氮磷含量,其中多烷芳氢进入植物,破坏了植物的DNA,人畜在食用有毒植物后,毒素在食物链中积累传播。近年来陕北管道的漏油事故已经造成了百亩以上的农田污染。1

(2)水污染

由石油造成的水污染主要集中在海洋表面。我国在1950年起了“上山下海,以陆推海”的政策,拉开了建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序幕,目前我国已经在东海、黄海、渤海等海域建成了包括“勘探3号”在内的多个钻井平台,这些平台开采了用于交通和工业的大量石油,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但与此同时,这些钻井平台也造成了许多海上石油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海上原油泄漏事故有500起之多,对我国的海洋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石油入海的途径有以下几点:炼油厂含油废水直接倾倒入海,油船发生漏油事故,海上油田在开采过程中泄漏或井喷,大气中的低分子石油烃沉降在海洋表面。石油入海后,经过扩散、蒸发、溶解、光化学氧化、沉淀、微生物氧化等过程形成较大的油沥颗粒,每1吨石油可在海面上形成笼罩12平方千米的海面的油膜,当海水的含油量每升超过0.1毫克时,就会破坏海洋生物生殖系统,造成鱼虾染病死亡,停留在海洋上的鸟类也会因为油污覆盖羽毛不能行动或窒息而死。

(3)大气污染

石油造成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石油在冶炼过程中挥发进入大气,另一方面是汽车燃烧石油原料排放的尾气。石油化工废气按生产行业分为石油冶炼废气、合成纤维废气、石油化肥废气,它们按照排放方式分为燃烧烟气、生产工艺废气、火炬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气,其中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苯并芘、总烃、硫醇、卤化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重大危害,在人类方面,它们会导致人患上心血管疾病、咽喉炎、肺癌,在自然方面,它们会造成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空气中的PM2.5严重超标,氮氧化物污染增加,西南、华东、华南等地区酸雨严重,这些都是石油大气污染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石油工业和保护环境

由于石油在开采、冶炼和运输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石油工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于石油固体废物,工厂应该采取综合管理模式,妥善处理废弃物,力争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对于已经受到石油污染的土壤,应该采取科学的修复技术,利用土壤和污染物各自的特性,使污染物固定,避免其扩散、迁移,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采用焚烧法、隔离法和换土法。焚烧法是将土壤放到高温下焚烧,使油类物质经过挥发脱离土壤;隔离法是用人工惰性材料将受到污染的土壤和干净的土壤隔离开来,防治污染扩散;换土法是用新鲜的土壤代替受到污染的土壤,用土壤自身的自净能力消除当地残留的污染。

除了以上物理性质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减少石油对土壤的污染,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可以用有机物对土壤中的石油进行萃取,将石油和土壤分离出来,既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又对石油进行了回收利用。还可以向污染土壤中喷入化学氧化剂,使其和污染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净化土地。

在保护大气环境方面,可以在汽车中推广无铅汽油,并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减少汽车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气体。对于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办法减少石油对大气的影响,例如用氢氧化钠分解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或用液体吸收剂或碱性溶液吸收废气中的硫化物,或者用活性炭将废气吸附转化为无害物质,再向空气中排放。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应该定期对海上钻井平台进行保养维修,设置事故预警系统,防止人为引起的石油泄漏。对于已经泄漏的石油,可以采用围栏将其围住,防止污染海水因海风、洋流等原因自行扩散,同时采用撇油器和高分子吸油材料对海面上的石油进行回收。

三、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模式,中国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足以说明我国对这一科学发展观的重视程度。要想实现我国石油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注重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关系。石油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在进行石油开发时应该制定相应的策略,一方面改善老油田的相关技术,提高石油利用率,另一方面对新油田实施保护性开发,避免竭泽而渔。我国是工业大国,对石油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应该利用国际市场发展多元化的石油策略,用国际石油市场的充足油量缓解我国的用油压力,同时也起到保护我国油田的作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石油开发和利用技术上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加工原油生产上,我国的用水量比发达国家多2-3倍,在二次精加工上,我国的碱性废水产生量大。因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石油企业应该在内部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用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式管理企业,在人才引进和技术引进上投入更多精力,加快企业转型,实现石油利用率的提高。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石油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石油企业应该以“清洁生产”作为未来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建立节能环保型管理思维,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建立起环保的理念,其次是安全生产,减少因为人为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再次是与国际接轨,建立ISO14000环保体系,降低企业成本,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

参考文献

[1] 张士萍、郑广宏:《石油污染的修复与处理技术》,《四川环境》,2007(8).

第8篇

关键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城市整治规划

环境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城市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态环保、工作学习和休闲生活等均具有较大的影响。有专家预测,我国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8%~60%,城镇人口将达到8亿~9亿。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居民数量快速增长,必将推动城市能源消耗量的增多,加上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势必会从城市环境中掠取水、空气等资源,同时大量的废水、废物排放,势必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人与环境间的冲突问题,是制约城市可持续低碳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强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创新城市环境保护机制,加快城市环境保护措施建设,以促进人、城市、环境三者间的均衡和谐发展,这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规划发展研究内容。

1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1城市水体环境污染问题较突出

全国城市河流中有80%以上河段的水质不能满足饮用水要求,地下水约50%受到污染,约70%的城市存在资源性缺水,加上工业废水处理率仅为70%左右,生活污染处理率仅为10%左右,城市不仅饮用水源和水量严重缺乏,同时90%以上城市水域遭受严重污染,致使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有的城市甚至出现“无河不枯、无水不污、无可靠饮用水源”等可怕局面,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城市大气及噪声污染日趋严重

煤燃气燃烧、工业废气、施工场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多,造成城市大气环境的破坏。城市大气污染中约60%~70%污染物来自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城市“雾霾”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气体污染,净化城市大气环境。交通噪声、市政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生产噪声等,也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

1.3垃圾污染及环境恶化呈不可逆恶态势

城市是一个人口密度极高、流动人口集聚的地方,不管地域是否繁华,均有大量人员在流动。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加之市政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建筑物垃圾等,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数量增加而快速增多,不仅给城市环境带来污染,给城市环境卫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还抢占有限的城市空间。高度集中、高密度社区已在城市地球与环境快速发展中形成特殊的人工环境,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生态绿化率低、道路拥挤等,造成城市生态和水环境自愈功能不断被破坏和蜕化,呈现不可逆的恶性发展趋势。

2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规划策略

2.1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做好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工作,是目前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实现有限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要在对城市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有效分析城市水源的污染因素和占比,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合理计算城市废水、污水的最大允许排放指标,并充分整合城市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以确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优越的水环境深度预防和治理方案。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创新改革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用水体系,采用少废、无废等生产工艺更新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用水体系,实现清洁生产,从生产源头控制工业生产污水的排放量,提高废水、污水的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给排水管网,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增加污水处理厂规模和处理效率,并合理规划利用处理后的再生水(如城市园林绿化、道路喷洒、公厕冲洗等),一方面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效率,另一方合理开发城市有效水资源的再生有益使用功能,最终达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要重视医院、化工企业等单位废水的综合治理规划,防止病源、毒素等传播。要建立企业污水排放动态监察管理机制,确保企业污水排放达到标准指标限制值以上,有效提高城市水资源的综合承载力。在城市河道中修建如人工浮岛等工程,削减河水中的水污染物,提高河水中的氧溶解能力,增强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要加强城市水源地的环境管理规划,尤其是处于旅游区的水源地,更应加强周边环境、森林、植被和冰川等的保护规划,同时要减少居民生产活动和企业经济活动对水源地的污染问题,合理解决城市休闲和旅游活动对水源地上游水质的影响。

2.2大气噪声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环境污染主要与燃煤废气、汽车尾气排放等有关。在城市道路街头绿化规划中,要非常注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废气净化功能。要优选地方性特色植物,通过合理多层次配置营造有序层次感,优选乔灌花、乔灌草等组合搭配,实现降温遮阴、滞尘减噪、净化空气等生态环保功能。要根据噪声类型、分贝量等现状,并充分结合城市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城市功能区规划,并按拟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规划噪声污染治理方案。要认真分析引起噪声污染的主要因子,并按照污染因素采取针对的防治措施。通过功能区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和宣传鼓励使用公共交通等措施,打造出绿色环保的交通结构,有效控制噪声源,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改善城市环境的质量,推动城市低碳目标顺利实现。要大力推荐使用太阳能、天然气、地热能等新能源,逐步改变传统燃煤方式,有效降低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及SO2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合理规划运用废气回收处理系统,一方面进行工业废气的有效处理,减少其向大气中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合理处理回收措施可以实现废气中热能等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要加强对市政施工和建筑施工扬尘及二次扬尘的全面整治规划和管理力度,要求施工场所必须实行围挡作业。运输、存放施工原料及施工垃圾必须规划专门的堆放场地,并要求其施工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覆盖或喷淋处理措施。

2.3垃圾污染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通过鼓励企业内部或企业间的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提高固体废物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效率,降低固体废物乱堆、乱放、偷倒等环境污染问题。合理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和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所,规划布局和建设资源化再利用、焚烧处理与安全填埋等相结合的综合处置体系和工程设施,实现垃圾和固体废物的中心资源化集中处置。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的规划和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和车辆清洗保洁等工作力度。做到生活垃圾储存、投放和搬运的分类化管理,做到收集和储存容器化、投放运输密闭化和处理无害化。对于规模较小的城镇,针对其自身抵御外来粉尘侵扰能力较弱、自愈能力较差等特点,要结合城镇发展的整体规划,积极建造城镇周边和郊区绿化隔离带,以增强其抵御外来粉尘能力,确保城镇具有较好的空气质量。

3结语

城市规划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城市建设必须严格服从城市整体规划,而城市规划则必须以城市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涉及行业多、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城市规划环节结合城市环境保护现状和资源利用情况,全方位、统一、强有力地构建城市整体规划方案和配套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措施,努力实现天蓝、水清、地绿、现代化的可持续建设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城市环境保护整体规划和污染治理中,除了注重上述相应的整治规划外,还应加强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各项规划均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和应用效果,认真督促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降低各污染因子对城市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合理规划实现城市有限资源的再利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木粒;叶渣;土壤有机质;土壤结构。

1 树枝和落叶的处理

每年秋冬季,树木都要进行1次大型整形修剪,留下一堆树枝,粉粹成不到1cm3的颗粒——木粒。对于秋季落叶,可用铡草机粉粹成叶渣。

2 用法、用量

2.1 用法

①木粒的用法。冬季将拌有杀虫剂、杀菌剂各2‰(固体)农药的木粒撒入修好的树盘里(树枝中的病虫很少时可不伴农药)。②叶渣的使用。冬季将叶渣洒向草地也可在种草之前均匀施入土中;也可围在树盘里,待来年春季防治病害时一同防治。

2.2 用量

①木粒的用量。对于小苗撒入树盘的木粒最大量应与树叶重量等同。对于大苗、壮苗可将树盘填满。②叶渣的用量。每667m2冬季洒向草地200~300kg,其余三季100~200kg,施入土地量:300~400kg。

3 管理措施

3.1 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就是防治病虫害的蔓延和传播,防治病虫害的大量发生。与传统作业相比较,由于给土壤施入木粒和叶渣,带来了大量的害虫卵和病原菌,所以,为了防治病虫害蔓延、传播、发生,严格管理就成了注意事项,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上一年的害虫种类、虫口密度、病原指数、菌种类别,并根据当年的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施入适量的杀虫剂、杀菌剂,确保防治工作大有成效。

3.2 补给水份

给土壤施入未腐熟的木粒和叶渣,对于土壤来说就增加了热量和许多对植物有害的有机酸,适量补水能够缓解土壤的适应能力。土壤水分是一种具有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它本身的水势会影响植物吸收水分,一般情况下土壤溶液的水势远远大于根细胞的水势,根系正常吸收水分。但当土壤中施入肥料相对过量,土壤溶液的水势小于或等于根细胞的水势时,根系不能吸水,有甚者就是根系吐水(反渗透作用),这样所呈现的现象就是干旱(生理干旱)。

4 成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4.1 经济效益

实施废物(树枝、落叶)加工再利用:①可节约肥料资源;②可以节约人力资源;③可以节约车力资源;④可以避免一年一度的垃圾清运高峰期;⑤可以节约垃圾填埋场的地方资源;⑥减少粉尘、病原菌和虫卵对大气的污染。

4.2 生态效益

4.2.1 改善土壤的物质性质。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生长植物的基础。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土壤肥力包括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即水、肥、气、热4个肥力因素。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水平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

4.2.2 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植物残体腐熟分解后产生的有机质,含有大量的植物养分,如N、P、K、Ca、Me、C等营养元素。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后,转化为速效性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和碳酸,又可促进土壤中不溶性矿物质的转化,增加P、K的有效性。有机质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4.2.3 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植物残体和有机肥料分解后再合成腐殖质,疏松多孔,又是亲水胶体,能吸收保持大量水分,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腐殖质是有机胶体,吸收阳离子的能力比较强,这些阳离子便可保存起来而不致流失。而且通过代换作用以及腐殖质的分解,又可以把养分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从而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

4.3 社会效益

(1)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比较疏松,所以便于耕种。(2)适宜于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矿物质含量45%,有机质含量5%,空气含量20%,水分含量30%。在优质土壤中生活的植物长势良好,具有抗旱、抗寒、抗病虫侵害的能力,所以可以节约用水、农药,从而减少空气污染。(3)长势良好的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强,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上升,二氧化碳含量下降。(4)长势良好的植物,对于净化空气起着重要作用。

5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5.1 习惯成自然

树枝、落叶在我们城市中已习惯成为垃圾,自然也就和其他垃圾混为一体,但分离不成问题。

5.2 部分生成物——热+有机酸的危害

树枝、落叶在腐熟的过程中产生出热和各种有机酸危害植物根系,但如果控制施入量,等过了腐熟期就会变成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

第10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国际环境法 基本原则 贯彻实施

一、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两种观点的争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契机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认为地球上的资源不是无限的,不断增长的生产和消费将会给环境巨大地压力。如果目前地球上的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地球上很多资源将被耗尽;乐观主义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没有必要因强调资源保护而影响经济增长。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知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他们的理论既有合理性,也有非合理性。悲观主义抓住了人地关系中的关键要素: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污染。这对于我们理清人地关系具有借鉴意义。但他们却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乐观主义弥补了这一缺陷,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却超过了一定的“度”,显得过分自信,从而忽视了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在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之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限制,而且重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它扬弃了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片面之处,吸收了它们的合理成分,具有进步性。

2.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和思想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并被广泛接受。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式提出是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之中,该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虽然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还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但是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却是被广泛认同的,即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容的。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被人们广泛认同,但是国内外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仍存在着争议(即是否属于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应从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方面着手。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各国公认和接受的,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体现国际环境法特点、构成国际环境法基础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适性、获得承认性以及构成性等特点。可持续发展原则能否成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这些特征。因此,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

首先,“可持续发展”自产生之始就是为了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而人类的发展会涉及到环境的方方面面,如:大气、水、森林等等。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国际环境法应在各个领域适用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得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普适性正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次,众多国际法律文件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性原则,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环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众多国际法律文件中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构成性又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又一重要特征。

最后,可持续发展原则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不仅体现为在理论上被接受(如上面讲到的宣言、条约等),还体现为在实践中也被承认,如国际法院在1997 年的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水坝案( 匈牙利诉斯洛伐克) 的判决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为“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同时“需要缔约方根据条约的目的来达成解决方案”。这些都表明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承认。而获得承认性也是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重要特征。

综上,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主要特征,因此应当归属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但应注意该原则还处于发展之中。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层面的贯彻实施与完善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宣言》,号召各个国家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也做出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寻求国际合作”的承诺,从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被确立,并第一次将其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宣言》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行动计划》等有关具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步骤和时间表的重要文件。与此同时,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也响应了国际社会的倡导,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贯彻。以菲律宾为例,它在宪法第2 条第16 款规定:“国家应保护和促进人民享有与自然及发展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态平衡的权利”。

可持续发展从一种理念转化为一种行动,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矛盾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如环境保护标准方面的矛盾。其次,不仅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定义还不统一,而且可持续发展的司法标准也极为缺乏,这使得可持续发展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实施。

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努力克服其在贯彻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努力做到: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在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基础上,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其次,各国学者应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论研究,以帮助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实践中确定适当的程序,增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可操作性。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协调,是一种体现现代文明的新的发展观。它已成为一项发展中的国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静生,蔡运龙,王学军.《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48-256页

[2]严音莉.国际环境法视野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实现.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王云飞,丰霏,牟彩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理探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张弛.论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国际法..求索,2011年第11期

[5]孟岚.浅析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 对策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降低,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威胁着人类生存。因此,生态安全研究已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以说,生态安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一、概况

1、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以说,生态安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我县生态系统结构相对不稳定,对干扰因素反应比较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在定量地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程度、分析其生态安全变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对策,对指导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性所决定的。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是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的生产特性。也就是说,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既是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动植物本身生产发育和繁殖后代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这是与工业生产过程的最大区别。农业自然再生产存在周期长、季节性、区域性,以及对自然环境要素依赖和受环境要素多变的影响,易影响产品的质量和造成产量的大起大落,所以,农业又被称为弱质性产业,其生产循环不仅需要外部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有助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要素的总称。―般认为,农作物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太阳光和水制造碳水化合物并且能释放出氧气,对环境还有正外部性作用。但农业不合理生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环境同样产生负外部性影响。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主要考察外部系统和农业生产内部系统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二、我国农业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保护环境观念

从认识上,要提高认识,认识到农业环境问题不仅是农业的环境问题,鉴于农业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农业环境问题不仅要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的生活意义;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到既发展农业也对周围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针对我县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加强领导,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资源环境执法和监督。在该地区建立耕地、森林、水资源等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在进一步完善《土地法》、《森林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的基础上,实行资源环境一体化管理。以坡耕地整治、生态公益林建设、企业技术改造、水土流失治理、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提高施肥技术,科学施肥,提倡使用有机肥、绿肥和秸秆还田。利用当地独特的寒地黑土资源,鼓励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或有机食品。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再则,从政策上,围绕总体是建立国家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农业环境污染立体控制体系,建立系统的农村(户)环境管理计划,引入环境评价机制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还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种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建立和大力推广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产方式的试点示范,加大对农业污染防治科研的支持力度,促进各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发挥技术的优势

从技术上,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加强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各项技术标准的制定,大力推广成熟的生物技术和各项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提高生产资料如化肥和农药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改进对农民的技术服务支持;开展综合防治技术区域适应性研究,筛选出关键防治技术、示范推广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

4、发挥市场的作用

发挥市场作用,建立长效机制。过去,我国环境制度过分强调行政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市场及社会的力量,个体化责任突出,社会化责任强调不足,环境保护制度效率低下。解决的途径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行政加市场作用的双轮驱动的长效机制。在农业环境综合治理上,要鼓励多元投入,强调社会责任,形成政府、社会和各市场主体的整体合力。对那些做得好的企业进行奖励和评奖,树立典型示范。

5、加强对农田和土地的综合治理

(1)严格保护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积极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有效治理农业污染。大力推广实用农业高新技术,全面实施“肥土沃野工程”,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技术,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措施,兴修水利、拦洪蓄水。在充分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前提下兴修水利,可变害为利,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同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采取旱改水等具体工程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改造中低产田也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改造低产田,主要通过引导农民采用先进合理的耕作方式,

努力培肥地力,控制耕地的盐化和碱化,并尽力改造现有盐碱化和沙化土地,促使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上发展。

(3)治理盐碱化土地。针对我县盐碱化土地盐碱含量高(耕层0.3%-0.5%),质地粘重,低洼易涝等特点,对低洼易涝盐碱地可发展水田,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利用轻度及中度盐碱化土地种植优质牧草,并与发展养殖业结合起来,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而且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重盐碱地包括连片的大面积碱斑,选择耐盐碱性强的先锋植物,如黄花草木樨、碱茅等,建立人工草地,发挥其生物改良作用,是当前切实可行的方法。

6、维护生态环境的其他方法

(1)发展旅游产业,加强现有的资源观光景点,用有限的耕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一线四带”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可以建设林果牧产业示范带;可以建设无公害高效种植业示范带;可以建设无公害水产养殖和水面种植示范带;也可以建设绿色奶业示范带。以自然风景区为核心,以度假村、省高新农业示范园的形式,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安全工作。

(2)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县业技术培训机构多、新人驻企业用工需求多的优势,抓好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就业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解决农民工的转移就业问题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同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民切实享受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从根本上做好维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3)完善有关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立法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法规相比,生态保护方面法规较少,工业、城市污染治理受到重视,而农业生态环境则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而长期被忽视。第二,重点源污染,轻区域治理。它忽视了自然界的物物相关性及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将各环境要素以及工业、农业环境看作是孤立的,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第三,重末(两)端控制,轻全过程控制。我国在环保法律上虽确立了预防为主原则,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估、“三同时”等预防性制度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的制度,但缺少必要的支持系统。所以,应加强支持系统外,关键是不能把末(两)端控制与工业、农业生产及资源开放过程相割离,重视和加强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的全过程控制,避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的积累性的不可逆的潜在危害。

三、结束语

农业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经济部门。农业作为与资源、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就这个目前大家关注的课题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探讨,重点探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农业环境治理的一些相关对策,以期给相关工作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晓辛: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5(1)

[2]张树彬等:发展农业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J],吉林地质,2005(3)

第12篇

1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1.1森林资源匮乏。森林资源匮乏是阻碍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生态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时间以来,我国太过于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一些生态资源被过度使用和浪费,还有一些生态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森林资源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我国没有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导致我国森林资源锐减,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减少。根据权威的数据来看,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甚至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森林建设工作,合理进行植树造林,不断扩展我国的森林面积。1.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不健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不健全是影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太过于注重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致使一些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开发森林资源,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此外,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没有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保护。1.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导致生态环境治理结果不尽如人意。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是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些企业仍然有漏洞可钻,导致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难以取得有效的进展。还有一些政府部门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意识不强,相关工作开展不到位,这些都是影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2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完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加快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土壤、地质、气候等条件大不相同,因此,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完善林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这就需要从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土壤、地质、气候等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林业产业。在不同的地区发展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林业资源,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2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因此,在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首先就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可以将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到当前的林业建设事业中,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林业发展机制。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思想意识,使人们积极参与到林业建设事业中,保护森林资源,推动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步伐。2.3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工作。在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林业建设工作的管理监督,防止一些林业建设部门只做表面工作,从而保障林业建设事业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对于林业生态地区要进行重点的保护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同时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3结语

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着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当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状况,相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重视,强化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晓梅.浅谈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科研,2015(31)

2冯春枝.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2012(18)

作者:张立军 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