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02:5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其中金融、保险、物流和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更是成为转移的重点。与此同时,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环节,也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主要内容。国际产业调整转移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以及国内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全球的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服务业。面对这种形势,把握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宝贵机遇。把承接与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结合起来,与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就能赢得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新形势,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转变,消费结构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从城市市场看。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出现,传统消费中的彩电、冰箱、空调消费热点逐步被住宅、汽车、以及保健服务等新兴消费热点所替代。新的消费领域不断拓展,从农村市场看,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立,消费环境逐步改善,城乡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买方市场进一步趋向深入,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消费需求提出了必然要求。
二、近年来我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特点和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省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努力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着力改善投资结构,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发挥有效投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抓住宏观调控机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通过有效投入,引导科学发展。5年间,全社会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88万亿元,其中全社会技改投资完成1.5万亿元,年均增长35.1%,占工业投资近80%。2007年,完成技改投资6000亿元。二是着力改善产业结构。加大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努力提高产业高度化水平。2007年,全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重达48%,投资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4万亿元,增长40%左右。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7%。重点生物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光伏产业产值达到250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9万亿元,增长30%,规模和技术水平全国领先。规模以上企业突破万户,利润突破1000亿元。三是着力改善企业结构,引导企业做强做大,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带动作用。2007年规模企业总户数超过4.1万户,比2002年底净增2万多户,翻了一番:2007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大企业大集团从2002年的13家增加到82家。年均增加13家左右;有4家工业企业主营收入超500亿元,2家大企业大集团超过1000亿元。四是着力改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扩总量、提水平,努力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5年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强。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8.1亿元,增长18.3%。规模总量比2002年增加4000亿元以上,是2002年的2.1倍,比2006年净增1000多亿元。流通业(批零、住餐)增加值2800亿元,占全省服务业30%。五是着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继2006年我省扭转连续多年单位GDP能耗上升的局面后(2006年,我省单位GDP能耗0.891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2007年,节能降耗基本面继续好转,工业用电增幅近5年来首次低于工业增幅。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关停企业2713家,其中太湖流域关停1894家。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有了很大提高,5年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连续保持20%左右的增幅,总量跨过万亿元大关。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73.6亿元,是2002年的3.5倍,总量全国第三。主营业务收入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5万亿元,是2002年的3.8倍。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总额分别超过4000亿元和2500亿元,是2002年的3.5、4.5倍。
虽然我省产业优化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产业层次低。加工工业、传统工业比重高,占工业总量80%。加工制造是我省工业的一大特点,占工业总量的95%左右,加工贸易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60%。但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先进制造业仅占4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以来料装配和进料加工为主,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兴产业处于培育阶段,产业规模尚未形成,企业小、散、弱,同质化现象突出。另外,我省亿元产值利润偏低,2006年仅为464万元。服务业比重低,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二是创新能力弱。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70%,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大多依靠进口。科技投入不足。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430亿元,占GDP1.7%,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0.98%(发达国家一般在3%左右)。全省申请专利88950件,发明专利仅占8.42%,低于全国11.2%的水平。工业专利70%在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专利80%在产业链低端。三是能源消耗高。我省总能耗从2000年8612.43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16895,39万吨标煤。5年翻了一番。2007年超2亿吨。经济结构偏重,轻工业产值不及重工业1/2。高耗能行业增长快、占比高,化工、纺织、冶金、电力、造纸等5个行业增加值占全省GDP15%左右,废水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75%左右,全省废水废气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10。四是本土产业弱。在部分行业中。外资占较大
竞争优势。五是产业关联度小。产业链条不完整,终端产品少,大部分外资产业与本土产业关联度小。难以形成分工协作、专业配套,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较突出。
三、进一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主要举措
结合我省实际,必须按照调高、调轻、调优的具体要求。以主导产业高度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为导向。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一般加工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二是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三是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调整重点和主要举措有三个方面:
(一)以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要加快发展“十大优先产业”。把成套与关键设备、车船及轨道交通运输设备、数控机床及工业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资源综合利用及安全环保设备、集成电路与软件、新能源及节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与新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作为“十大优先产业”,重点扶持,优先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集聚度。二要加快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在产业层面,努力实现向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改变高新技术产业以低端加工组装为主的状况。在企业层面,做到技术领先、加工精细、绿色制造、科学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高端企业、高端产品。三要促进服务业总量倍增和结构优化。尽快形成与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相适应、与国际化相融合的现代服务产业。四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二)以发展绿色制造为方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一要从高从严确立节能减排控制指标,抬高产业准入和改造门槛,形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研究制定主要耗能产品单位定额、限额强制性标准:出台高耗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评估制度。坚持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管齐下”。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在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五大重点耗能行业和“国家千家”、“省级百家”企业推广节能新技术,重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机构,完善节能执法体系,加强督促检查。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打好淘汰落后攻坚战。对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要加快转移和疏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对已经落后的产业、企业、工艺、设备则要狠下决心,采取强有力措施依法淘汰。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三要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集中区、开发区、乡镇园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绿色产业试点。形成绿色产业链,建立一批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组织实施《江苏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与其他长三角城市相比,南通的产业结构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相对偏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南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存在的问题也是南通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阻碍。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比重较低。2010年,南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24.1亿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8%。产业地区布局结构雷同,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明显,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使产业内耗加大,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产业分布以小批量生产为基础,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不了规模效益。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
2.产业结构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少,能耗、物耗较高,技术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的产品居多。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行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比小。自主创新的产品少,引进仿制的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够得上名牌的规模不大,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不高。新产品占比轻,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3.产业集群之间关联度不强
上下游企业配套成龙式的产业链有待构建。大多数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程度不深,有“形聚而神不聚”的现象。这除了同类企业之间在技术上相互提防外,客观上也是由于不少企业从外部植入,相互关系较弱,产业链分工较少。我市船舶产业集群应该是有着很长的产业链,但遗憾的是,我市船舶配套产品,为我市制造的船舶的配套率不足百分之十。国外的经验证明,当本国市场拥有一流的下游产业时,不但对本国的上游供应商形成帮助,也会带动上游产业向海外发展。今天日本汽车零件企业就随着汽车产业到国外设厂,并建立起海外零件工厂体系。
4.人才结构有待改善
人才总量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还比较小,从事科技工作人员占比更小,高级管理、营销人才缺乏。
5.研发投入比重偏低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是考察一个地区科技投入水平乃至投资结构的重要指标。据2009年经济普查统计,我市7028家规模以上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仅占21.04%,平均每家研发投入仅为248万元;296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仅占49.7%。2009年,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1.56%,其中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为0.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研发投入总体规模仍然偏小。
6.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升级慢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成因:一是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劳动力素质低,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占整个劳工力的比例偏低,这就造成了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即便落户到南通,因缺乏合格的技术工人而无法正常运转。二是资金匮乏,地方经济发展投资不足,一方面长期以来自身积累不足,企业缺乏自身更新改造的能力,另一方面,国家投入少,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投入一直严重不足,禁锢了产业升级换代。三是工业体系不完善,造成了制造业相关的配套产业不完善和技术水平低下,无法相互促进和发展,制约了企业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的水平。
二、加快南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南通要抓住江苏沿海开发提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加速经济转型和南通进入桥港时代等历史性发展机遇,加大改革开发力度,实现以“三、二、一”产业发展方向和第二产业适度外移的布局调整。
1.强化产业政策导向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对鼓励发展、优先发展、允许发展以及限制发展、禁止与淘汰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实行分类引导和监管。就南通市当前而言,要重点推进传统支柱产业的高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化,全力培育壮大船舶制造、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积极引导支持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实现简单加工向核心技术的转移,推广应用信息化科学管理技术,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和竞争实力。鼓励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前延后伸,依托江山农化、醋酸化工等企业,做大做强醋酸深加工产品、山梨酸系列产品、草甘膦等高效低毒农药系列产品;依托中远川崎、中远船务等企业,扩大高技术含量船舶的生产能力,开发海上钻井平台,依托神马电力、中兴新能源等企业形成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链。积极引导和鼓励各工业功能区充分利用标准厂房,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设立项目准入门槛,制定优惠政策,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一定期限内孵化不成功的项目要实施退出机制。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前瞻性研究,着眼于南通未来的大发展,在不断提升船舶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抓紧谋划发展新能源装备及电力设备、石化及新材料等发展潜力大的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的产业亮点。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促进工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优化增量、整合存量、上下联动”的原则,梳理整合现有的经济发展政策,调整扶持重点和扶持方式,重点加大对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创牌创强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推进企业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相互参股、上市融资、开展资本经营,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参与收入分配,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重点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整合市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布局调整、产业优化升级、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重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品牌创建、重大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等。引导存量资金支持工业调整振兴,市级现有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要向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实施倾斜。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和发挥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搞好市区和各县(市)工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功能定位,统筹发展城乡工业经济。当前特别要注重对新调整的大市区工业发展问题进行总体谋划和资源整合,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链,形成新的市区产业特色品牌。全面推动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扩容、整合、提升,努力把省级开发区、市级重点工业园建设成为极具发展优势的先导区、极具创新活力的试验区。鼓励企业用足用活关于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的政策,对规划已审批的老工业企业,经规划审批,允许其按新指标进行调整和改造。要围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闲置用地清理力度。由于企业自身原因造成工业用地闲置的,按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和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置,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闲置土地依法收回。
4.构建技术创新机制
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绿色化工、现代纺织、新材料、机电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围绕主要行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创新,以资源与能力共享为基础,集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于一体,在集成电路、船舶造修、海工平台、新能源装备、特种金属、金属切削与成形机床、制造业信息化、生物医药材料、光电子技术等领域,建设若干个行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和企业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发,提高发明专利的比重,推动专利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加强企业技术研发合作,支持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合作创新,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鼓励企业兼并收购国外技术团队和科研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柔性人才使用机制,加大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5.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和运作方式,着力抓好品牌设计、传播、提升、推广等工作,引导企业注重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双重积累,变“无牌”、“贴牌”为“有牌”、“名牌”,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梯状名牌企业群体和名牌产品集群,努力打造“南通创造”的区域品牌,推动更多的南通名牌向江苏名牌、中国名牌、世界名牌跃升。积极引导、鼓励具有名牌产品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制订鼓励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一直动荡不堪,全球各国经济面临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主力军,其发展状况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显得更为迫切。
一、经济新常态对于中国产业结构新要求
1.从全球经济来看,自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在危机演化多年之后,不再是一个内部统一的集合体,各国各地区经济自身经济都有了发展,美国经济发展始终强劲,欧洲和日本经济却早已有暗流通缩迹象,中国、印度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国家经济依旧稳健,全球经济正进入“新常态”。然而全球经济变化对新兴市场的冲击更大,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在面对全球经济变化的新趋势时,应加快解决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最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从国家经济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不断下滑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也紧随其后地进入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新常态”,在新常态时期,为了维持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国要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必然,变成了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找出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目的。
二、面对经济新常态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意味着对中国产业结构会有高于以往的要求,对于产业结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优化升级,因此必须清楚新常态背景下优化升级所面临的问题。
1.产能利用率低,行业过剩现象非常严重。产能利用率低加剧了产能的过剩,过度的剩余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市场供过于求,生产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导致恶性竞争,不利于维护市场稳定。同时,供过于求的现象也使得企业所获得的利益相比以前大大减少,降低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企业生产规模减小,使得就业岗位大量流失,造成大量人员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当前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不仅聚集于传统产业,还发生在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等。据资料显示,2014年的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排行榜:钢铁、煤炭、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船舶、光伏、风电、石化产业,如(见表1)由中国钢铁行业近5年的产能利用率表可见,利用率有明显下滑趋势。然而总量过剩的同时,发展高端产能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优化产业迫在眉睫。
2.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服务业比重偏低。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46.1%,第二产业降至43.9%,第三产业在GDP比重中首次赶超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部门,2014年第三产业则比重继续上升为48.2%,(见表2)而且还有持续上升趋势,国民经济服务化将变成主要趋势,即第三产业成为主要部门。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然不够,服务业整体层次比较低,而对制造业能起到良好协同作用的生产业与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结合度不高。
3.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破坏环境、耗费不可再生资源、生态遭到破坏等为代价的,其违背了科学发展观,是不科学的。当今中国步入了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模式却没有跟上工业化步伐,相反的是依靠资本和技术发展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依靠人口红利发展的产业比重仍然较高,产业技术结构反而显得更加不合理,就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偏重引发的。
4.中小企业发展难,产业集中度低。自2014年以来,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主要面临五大难题,使得大中小企业发展更趋于不平衡,即第一是成本上涨,成本上升主要表现在生产型材料价格、劳动力使用成本、能源资源价格以及企业获取资金成本上涨,加重了生产型企业的生存状况。第二是结构性问题,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一些对资源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高的企业发展更加艰辛。第三是资金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国家对一些新上项目实行信贷紧缩,后续资金不足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四是市场问题,2014年海外市场不稳定,加之国内市场需求变小,中小企业可获取的利润大大缩小。第五是战线问题,企业盲目投资只拓宽了生产经营的宽度而深度却不够,使得战线发展太长,不利于发展企业的主营业务。
5.自主创新水平不够,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研发投入不足。中国大中型企业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强度平均仅为0.93%,中国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不足使得我国一直缺乏核心技术,直接导致中国依靠外来技术。第二、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中国科研创新成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程度较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于10%,低转化率是必然。
6.区域结构不合理,中西部接待外来产业转移形成无序竞争。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陆续出台了针对中西部的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了中西部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并且缩小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然而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资金技术,以及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存在无序竞争等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妨碍了中国经济发展,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这是新常态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举。
三、新常态下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思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产业结构理论大概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保持适当的比例、平均利润的形成引起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引起产业结构优升级。新常态下必须解决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不足,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一)注重三次产业协调,调整产能过剩行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必须维持适当比例,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保障,关乎产业是否协调发展。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我国产业发展不协调,行业产能过剩,即第二产业产能过剩的同时第三产业的生产供给不足,两者比例失衡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启示我们,在新常态时期,发展产业经济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比例化,调整产能过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重视各个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一是要加快推进第一产业的现代步伐,增加对农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巩固第一产业;二要尽快解决第二产业过剩问题。综合运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控制新增产能,并且依法关闭那些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企业,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达到控制产能的目的;政府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刺激消费,调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三是提升第三产业水平,要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步伐,增加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就要做到国家政策向服务业方面倾倒,推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增强这些行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促进技术进步
2015年作为“十二五”的收官年,应更积极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知道增加资本有机构成,能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企业生产设备、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更多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增加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继而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变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新的四大支柱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志着中国已经由传统制造业逐步转型为新型环保制造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是响应“十二五”规划号召,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促进一些新产品、新工艺技术提升,从而发展成为全新的产业部门。
(三)鼓励大中小企业齐发展,提升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高低的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产业竞争、技术水平、政策环境。首先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要想提高产业集中度就要追求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尤其要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扩大国内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才能提升产业集中度;从产业竞争方面来看,提升产业竞争力应重点突出产业集聚。需要设立完善的部门合作体系,兼并或重组产业结构相同的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从技术水平来看,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生产率的提高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政策环境来看,提高产业集中度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国家采购政策等,给予中小企业资金支持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为大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提升产业集中度。
(四)增加科研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体制建设。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科研体制,并且以市场为向导、企业为主体,加快构建生产、科研技术和学习相结合的体系,更合理地优化配置科研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好的作用。(2)提高管理者的自主创新意识。管理者应不定期地组织学习、自我反省了解企业自身发展的不足,利用公共网络平台加强与其他企业的相互交流与合作。(3)增加资金投入。企业要有计划地规划科研经费,应设立研发中心,加大企业与高校的科研合作,将科研与生产结合起来形成产学研一体,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五)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引导中西部对产业转移的承接
解决区域产业结构问题,形成东中西部齐发展的局面。首先东部必须发挥先导作用,带头领导中西部经济发展;其次政府适当引进外资,在引进外资中要追求质量不能追求外资的数量;再次中西部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追求经济健康发展,努力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最后由政府引导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促进产业的对接。
作者:辜秋琴 黎玲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平,陈丹丹,贾喜越.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统计研究,2014(31).
[2]朱宏仁.新形势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J].中国小企业,2014(11).
[3]施红.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4(06).
[4]石碧华.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的现状与优化对策[J].西部论坛,2014(03).
[5]鲁丽.浅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J].商场现代化,2015.
[6]管清友.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新常态[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4(12).
[7]李春,黄亮雄.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失衡治理[J].国际经贸探索,2015(01).
[关键词]产业结构;结构优化升级;广东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109-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框架设计与规划研究”(批准号:70800008);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动态性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协同性研究”(批准号:07JT091);广东省软件科学研究项目“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及其基本途径研究”(批准号:200813070800033)
[作者简介]麦强盛,暨南大学博士生,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
孙东川,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广东广州510632)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
按照国际经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先由“一二三”模式(前工业社会,金字塔型),经过“二一三”模式(工业化初期,橄榄型)和“二三一”模式(工业化中期,橄榄型),转变为“三二一”模式(工业化后期,倒金字塔型)。这里的“一二三”是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其他模式依此类推。
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有:一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主导产业群正在形成,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三是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竞争从产品竞争前移到研究开发能力乃至研究开发方向选择的竞争,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四是以兼并形式而出现的巨型企业与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同时并存。
二、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的工业化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要晚,由于科技进步的推动,为实施赶超战略和跳跃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广东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并不是界线分明地按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阶段,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这三个阶段来演进的,更多地表现为各个阶段的演进和过渡比发达国家经历的时间要短,而且,呈现出各阶段的产业并存共进的现象。
1978年至2007年,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85.85亿元增至30673.71亿元,年均增长17.95%。第一、二、三产业的GDP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转变为2007年的5.4:51.3:43.3。
经济总量的增长来自于三大产业的贡献,但是由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广东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带来的贡献各不相同。广东省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不管是从总量上来说,还是从增长率上来说都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尽管总量在增长,但其重要性却在下降,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期的增长水平。1978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9.8%,然后逐年下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比重飞速下降;2007年的比重为5.4%,这印证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特点。
第二产业从总量来说增长最快,而且比重很大,但变化不明显,这是因为广东省历来重视工业的发展。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广东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贸易业,承接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第二产业有所下降,1978年的比重为46.6%,1990年降为39.5%,这是因为此时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速超过了第二产业。此后广东省出台了产业升级政策,客观上刺激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广东省“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都强调要大力发展工业支柱产业,实行新型工业化和适度重型化的政策,这就使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飞速发展,2007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为15938.2亿元,占GDP比重为51.3%,其中工业的比重为48.6%,贡献率为58.3%。
广东省第三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增速还一度超过了第二产业。进入新世纪后,第三产业的增长则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快速的增长,其年均增长率15.44%,2007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2989.28亿元,比重为43.3%。
广东省自2000年起至今,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以超过10%的高增长率飞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均有明显调整,比例由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到2007年的5.4:51.3:43.3,结构优化调整的趋势明显。但在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迅速增长,而第三产业却相对提升缓慢。根据经济良性发展的要求,第三产业此重还很有必要更进一步提高,可以说,三次产业比重还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资源承载力与社会发展度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制约。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比有很大差别。在日美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经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型,第三产业占居国民经济总值相当大的比重。美、德、法、日产业结构变迁的共同特点在于,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即逐步形成“第三产业一第二产业一第一产业”的产业格局。可见,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需要积极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相一致,广东的产业结构水平也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一是支柱产业带动效应明显;二是重化趋势明显加快;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增强;四是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九大支柱产业总产值逐年递增,2007年达到38879.0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37%。九大支柱产业在工业中的重要性非常显著,2000年以来其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其中,三大新兴产业的产业总产值最高,远远大于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三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在2000--2007年的七年中,由最初的5400.03亿元激增至2007年末的
2692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7%。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尽管总量小,但也得到快速发展。三大传统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7632.5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8%;三大潜力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4317.1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8%。此外,三大潜力产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7年比2000年的产值增长了4.9倍,比2006年增长31.5%,相比其他支柱产业增速最快。
1.三大新兴产业高速性发展。2000-2007年间,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19.4%上升为2007年的24%。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比重相应从13%上升为15.4%。新兴支柱产业中石油及化学,是与原材料、能源密切相关的行业,特别是其中的石油加工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市场需求虽大,但由于其经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进入的资金、技术门槛要求较高,且投资周期长,非一般民间资本所能及;加上受产能所限,增长相对缓于其他新兴支柱产业,投入、产出占全省比例均有所下降。
2.三大传统产业收缩性发展。2000年--2007年相对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明显乏力。在2007年,三大传统产业的工业产值达到7632.54亿元,但是其占有的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却只有13.8%。从其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来看,基本上是处于下降趋势,从2000年最高的21.2%降到了2007年的13.8%,这就说明了传统产业对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值有所降低。再从三大产业各自的发展情况来看,纺织服装产业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2000年的9.8%下降到5.5%;食品饮料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但是比重也从2000年6.4%下降到4.3%;建筑材料产业差不多稳定在4%左右,是三大传统产业中唯一具有增长趋势的产业。
3.三大潜力产业稳定性发展。2000--2007年三大潜力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7.8%。三大潜力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属汽车产业,由2000年的2.5%增长到2007年的4.7%,增加了近一倍。然而,森工造纸产业和医药产业基本保持不变,前者维持在2%―4%的比重,后者前几年有2%的比重,后几年却只有1%的比重,2007年的比重更低,只有O.8%。总之,三太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及摩托车发展态势良好,是支撑潜力产业发展的主力,森工造纸和医药生产规模相对有所收缩。
四、广东省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完成轻工业化后,必然开始重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以轻工业发展起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广东省外向型的轻工业发展模式相当成熟,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在外向型的轻工业模式下,主要是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加工贸易带动发展。近年来,广东省逐渐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变,通过工业园区、临港型重工业项目等方式加快对重工业的发展。日本的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汽车厂都在广州有自己的生产厂,南海石化项目、石油储备库等石化工业发展迅速。广东重工业保持较好的发展速度,并且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02年以来,广东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轻工业,并且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O.88:1上升到2007年1.6:1。
在2003年之前,广东省的轻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的比例大于重工业,但是,广东省在“九五”计划期间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实施了结构调整,在2000年开始初见成效。主要是通过实施“三个一批”的战略,即建立一批支柱产业,组建一批大企业集团和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从而推动全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确定了以九大支柱产业为基础、轻重兼有、适度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格局。九大支柱产业中重工业占绝大部分,而且在这些产业中,重工业产业的产值也远大于轻工业的产业产值,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重工业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而轻工业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至2003年末,重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追上轻工业,并且继续扩大,到2007年末,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1.59%,远远超过了轻工业,这样的发展状况使得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实现了广东省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目标。
五、广东省产业升级趋势
目前的世界产业格局是,整个全球经济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垂直分工,以越南、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迅猛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广东很好地利用了改革开放的契机,率先发展起来。广东经济在全国各省份独领已经十余载,“广东制造”傲视群雄。
但是,当下的广东,碰到了30年前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遭遇过的困难: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劳动力短缺问题突显,而可以替代广东的经济体正在后面追赶,前面却是已经占据了高端产业的工业化国家。广东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产业升级:向产业链的高端前进,掌控全球生产制造体系的前端如研发、设计;强化自主创新,变“广东制造”为“广东创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这是赶超高级经济体的必由之路。
1.产业继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方向发展。纵观广东经济发展历程,从轻工――家电、电子――汽车、石化,产业演进之路不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升级路径十分清晰。根据九大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广东积极推进一批重要产业基地建设,抢抓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发展基础产业和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集群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快车继续领跑的一个新引擎。
2.强化产业自主创新。从全球的产业链来看,广东工业整体上被挤压在全球分工体系的产业链末端。在广东各类企业中,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不足10%,绝大部分依靠引进技术,或者缺乏自有核心技术。今后广东在引进新一轮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需加快引进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把“广东制造”变为“广东创造”,这是广东保持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供给
区域经济实力从根本上说是由其产业结构决定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包括地理区位、生产力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科学技术及创新、市场规模、国家或区域经济政策等,但以上诸多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一般都是通过需求和供给发生作用。归纳起来,对其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一、需求因素
生产满足需求,需求促进生产。旺盛的消费需求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市场保证。此外,需求结构的变化还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一)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结构。中间需求是各个生产部门对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生产资料的需求,比如原材料等的需求。而最终需求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如个人消费等。在一个经济区域内,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结构决定了生产中间产品的产业和最终产品的产业的比例关系。两者之间比例变动将会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动。
(二)个人消费结构。个人消费结构是个人的基本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1875)认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可见,不同的个人消费结构将直接影响区域内消费资料产业部门的发展,并间接影响为消费资料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发展,从而也就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在人均收入3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基本生活需求占主导地位,此时居民储蓄较少,无力发展资本集约型产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资本物品的生产也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的生产转向以设备、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的生产。在这一阶段,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过剩资金和劳动力,使资源向非必需品生产的转移成为可能。在高收入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余地大为扩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人们的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为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逐渐被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取代。与此相适应,消费者对售前售后服务的要求大为提高,这就促使以信息咨询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空前发展,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三)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实质上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区域经济中,最终需求中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会直接引起区域内消费资料的产业同资本资料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正如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所指出的: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而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是不发达的;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增长,但消费品工业的生产规模仍然要比资本品工业的生产规模大得多;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继续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与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处于平衡状态;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占主导地位,其规模大于消费品的生产规模,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由此可见,消费和投资比例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区域投资结构。区域内不同方向的投资对改变区域产业结构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创造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比未投资的那部分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而影响原有产业结构;对全部产业投资,因投资比例不同,会引起区域内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从而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此外,区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深远。区际投资会促使区际进一步融合,区际融合增强更大区域范围内宏观一体化对微观一体化的推动作用,使两者互动频率和互动力量增强,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性的系统协调发展。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区域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区域的投资则促使区外产业的对内转移。上述两种情况的变化都会引起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外资企业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品种和数量的变化会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二是外资企业中间产品的供应结构和最终产品的销售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间接地影响一国(地区)的产业结构。由于投资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往往采用一定的投资政策,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
二、供给因素
不同的经济区域,即使需求因素完全相同,在供给因素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区域的资源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与变化。供给因素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也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同时还包括体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
(一)自然资源。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其对一国的产业形成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总是离不开各种自然条件……外界的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在文化初期,此类自然富源是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般而言,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农业的发展;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及重工业的结构;经济作物状况则影响轻纺工业的结构。因此,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其产业结构或多或少地具有资源开发型的特性,而资源匮乏的区域就不可能形成资源开发型的产业,最多只能形成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结构。
(二)人口因素。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价格的状况及其变化,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程度和人均资源拥有量及可供给能力,从而影响产业结构形成和变动。人力资源包括投入和即将投入区域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力。一般来说,当区内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裕时,往往会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反之,当区内劳动力资源供给稀缺,价格上升,则会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劳动力运用较少的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可见,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同时资金又缺乏的区域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力不足、同时资金比较充裕的国家应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劳动力资源的丰裕程度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产业的发展战略。
(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科学技术的日益现代化使各产业部门发生变革,并通过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推动相关产业部门不断升级。从纵向来看,当区域内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手工劳动占主要地位时,生产社会化程度就比较低,产业部门的数目就少,产业之间的联系也不密切。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工协作进一步深化,促使产业结构高级化,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使产品成本下降,使价格下降成为可能,市场需求扩大,促使技术进步快的产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会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导致产业分工的加深和产业经济的发展。从横向来看,由于区域内不同的部门创新和技术进步速度不同,其生产率增长速度也不相同,那些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大、能够最先吸收新技术的部门,往往也是生产率提高最快和产出增长最快的部门,而那些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不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部门,往往也是生产效率低下的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这必将促进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生产部门,从而改变各产业之间的要素配置,影响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四)资金供应状况。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储蓄率、利率、资金回报率等的变化都会对区域内资金总量规模、增长速度、投资方向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导致资金向不同产业部门的配量与再配量,进而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若区域内企业发展的资金供给充裕,其使用成本下降,则有利于资金流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升级,反之则会阻碍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升级。可以说,资金供应总量和资金供应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改变的直接原因。
(五)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区域内环境因素和区域外环境因素,或称作政治、社会、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在政治环境方面,一国(区域)的国际政治环境对该国(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有重大的影响。如,1972年的世界石油危机迫使美国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在文化环境方面,区域文化环境也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如,日本文化受典型的东方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人的消费观念属于节俭型,比较偏向于滞后消费,这一文化取向影响了日本海外市场的发展,也刺激了日本产品向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产业结构。在法律环境方面,良好的法律环境会促进投资的增加,加速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良好的法律环境可以使知识产权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也必然促进科技进步,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产业政策
一 安阳县产业结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安阳县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 产业结构实现了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跨越,这些变化既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安阳县自身的特点。安阳县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66.1:24.5:9.4调整为2012年的9.2:65.2:25.6。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情况有以下特点:
1、农、林、牧、渔业比例关系逐步调整,现代农业特色不断凸现。
1978年,安阳县农、林、牧、渔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为93.4%、1.0%、5.5%和0.04%,以农业为主的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经过和市场经济转型,特别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强农惠农等政策的落实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安阳县农业稳步发展。畜牧业不断向规模化和特种良种养殖发展,种植业向优质、特色品种调整。2012年,农、林、牧、渔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分别为58.5%、9.9%、26.5%、0.2%和4.9%。其中农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34.7个百分点,畜牧业上升25.7个百分点,林业上升8.9个百点,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2 重工业发展较快,主导产业作用更加明显。
在工业化推动下,工业的支撑作用增强,优势行业地位逐步明晰。2012年,安阳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5.2%,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0%。发展重工业是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2012年,安阳县重工业增加值183.2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4.1%,比1978年提高了34.3个百分点,工业中的“重化”较为明显。
3、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2000-2012年,安阳县新兴服务业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传统服务业趋于下降。2000年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8.8%,新兴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1.2%;2012年,安阳县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36.7%,新兴服务业比重提高了5.5个百分点。
二 安阳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粮经结构不甚合理,耕地潜力远未充分发挥,且优质产品不多,多的产品不优质,单调的品种结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形成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增产增收。二是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和组织引导不力,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产业化水平偏低,劳动生产率落后。
第二产业,突出问题是工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从工业结构上看,2012年安阳县轻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比例分别为5.9%和94.1%。支柱产业依然是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炼焦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为主的重工业。偏重型的工业结构使工业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基础性的产业占比重大,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重小。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明显占绝对多数,这些产业易受外部冲击,受周期性波动影响大,产能过剩的矛盾又经常发生。从高新技术产业来看,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尚未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迟缓。2012年,全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虽然发展较快增速达到18.9%,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1个百分点,但总量仅完成1.1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0.5%。
三 安阳县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与建议
从产业部门来看,对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应该进行适度调整。
(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要确保以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发展绿色消费需求和高效生态农业。要拉长农业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培育名牌,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龙头企业在优势区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要发展绿色农业。
(一)企业家群体素质亟待提高,技术、营销和管理人才也较为短缺
当前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滞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因为企业家群体的创新能力不强、市场拓展能力不足、企业行为过分偏重模仿。即使是在发达地区,多数企业家也存在经验决策多、科学决策少,日常管理多、战略规划少,传统管理多、现代管理少,管理水平低等问题。有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企业家素质的限制,导致其不愿、也无力“做大做强”。许多农村中小企业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人才,但却不愿跳出家族式、亲缘式管理的局限,通过股份制、期权制或其他方式,形成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人才的长效机制。这与企业家的观念更新不够、素质不强,也有密切关系。
除此之外,农村中小企业的技术、营销和管理人才也较为短缺。因此,当前,许多农村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往往表现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和新设备开发能力的全面短缺。目前,许多农村中小企业有一流的设备,二流的经营,但却只有三流的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技术、营销、管理等人力资本优势,特别是能够驾驭先进设备的技术工人。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反响的“民工荒”问题,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技术工人短缺。
(二)行业协会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对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也不强
迄今为止,我国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仍然过度侧重于企业层面,对于影响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却属于单个企业难以解决或不能经济合理地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跨企业、跨行业的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多数地方,中小企业群体规模有限,且呈分散布局。一方面,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强,甚至龙头企业自身较弱,带动行业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都不足;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较为滞后,其功能不健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和相关创新能力建设往往比较薄弱,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往往缺乏有效的公共支撑平台和带动力量。
(三)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体系,容易加剧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中统筹规划不足和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
现行财政体制名为分税制,却由于改革过程的不完善,变成了分税制与财政包干体制的机会主义结合物。这种财政体制的运行,往往导致比较强烈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倾向。现有的政绩考核机制,鼓励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在这种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的影响下,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往往变成区域之间盲目进行攀比竞赛的过程。加之,农村中小企业运行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容易推动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导致企业面对短期市场的高利润,盲目上马一些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较低,甚至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但短期利润丰厚的项目。这种现象不仅会延缓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甚至会导致其产业结构的退化。
(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开拓不足,融资困难成为制约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障碍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就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是,迄今为止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
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起步资金短缺,影响许多新企业、新项目的生成。二是运行资金短缺,导致许多农村中小企业耗费巨资形成的产业设施难以正常运转,大量市场前景好的项目难以实施。三是长期资金短缺,导致那些投资长、回收慢的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项目难以运转。
(五)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政策转型滞后,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乡镇企业发展思路和政策模式,不仅难以适应农村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还可能导致其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甚至会放大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困难。政策转型的滞后,不仅加剧了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影响城市对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带动作用;还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城乡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发展与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增加了困难;为深化农村中小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其更好地成群结网并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增加了障碍。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分化重组的进程不断加快,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在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发展阶段上的差距不断扩大。要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针对处于不同区域生产体系、不同发展阶段、甚至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行分类指导。
(六)农村中小企业布局分散,为发展生产业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了障碍
近年来,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向城镇和产业园区集中的趋势日趋明显,但就总体而言,农村中小企业布局分散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种农村中小企业分散布局的状况,一是容易导致其对生产业的需求,难以实现规模化和集中化,妨碍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是容易导致农村相对较差的区位工作和生活条件,成为农村第三产业吸纳高端人才的障碍,从而妨碍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的发展;三是不利于农村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成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当前农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水平低,产业发展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尤其是农村生产业的发展容易陷入片面追求区域自成体系、自给自足的误区,也会妨碍农村中小企业,特别是其中的生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促进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村创业辅导和企业家培训体系建设,优化农村企业家的成长环境
促进企业家阶层的成长,需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区域环境。要注意加强农村创业辅导和农村企业家培训体系建设,增强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作为农村企业家培训平台的重要功能,鼓励企业家在完善竞争――合作关系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改造提升。要力求避免对企业家拔苗助长的倾向,通过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培育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资本运作能力,完善企业家的行为方式。要注意强化经营者利
益的独立性,鼓励企业家职业化发展。要把鼓励农民创业,加强农民创业辅导和农村企业家培训体系的建设,作为实施农村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促进农村企业家成长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农村企业家阶层的成长,要实行鼓励农民创业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
(二)支持行业协会,发挥其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作用
为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农村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发展,需要注意:以深化改革为基础,促进政府、协会、会员企业关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优化行业协会的成长和运行环境,促进行业协会实现自主发展和自强自立。要以不破坏公平竞争环境为前提,完善政府对行业协会发展的财税支持。
(三)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完善同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引导城市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增强对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能力
要注意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促进城乡企业之间、行业龙头企业与农村中小企业之间完善分工协作关系,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加入城市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的配套生产体系、引导城市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向农村延伸产业配套能力。要把鼓励龙头企业在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作为引导龙头企业增强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要注意按照“洋为中用”、“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同行业龙头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途径,并通过外引内联、招商选资等方式,增强农村中小企业接纳高端产业转移的能力,借此拓展本土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
(四)突出重点和机制建设,优先支持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建设
政府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应主要通过支持服务体系来实现,对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要将重点放在农村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应用上。要结合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支持。通过财政金融和其他政策支持,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完善地域生产体系,承接城市生产业辐射,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并培育创新能力,一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引导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优化布局。
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鼓励各种形式的官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优先鼓励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网上技术市场、产业信息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并创新发展模式。要在借鉴国内外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运行和政府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方式,形成有利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完善农村生产业支持政策,引导不同类型的生产机构实现公平竞争、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形成有利于健全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引导城市生产业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挥对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带动作用。
(五)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强化对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融资支持
当前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加快建立面向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帮助农村中小企业实现信用增级,缓解其因担保抵押品不足所导致的融资难题。二是按照功能导向、优化监管和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可在地方自愿选择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展兴办私人银行或股份制中小金融机构的试点,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方式。建议将贷款余额的固定比例定向支持农业和农村中小企业,作为金融机构从事县域金融业务的必要条件,以便提高扩大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惠农效果。三是应用财政补贴、以奖代补或税费减免等手段,引导和激发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如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农村中小企业产业升级专项贷款或农产品收购专项贷款,适当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也鼓励这些银行通过批发或转贷等方式,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合作,设立农村小型、微型企业专项贷款或农产品收购专项贷款,帮助市场前景和成长潜力较好的农村小型、微型企业,解决启动资金或运行资金短缺的问题。此外,谨慎积极地拓展农村中小企业利用地方性资本市场的途径,对于拓展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也是重要的。
(六)积极推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转型,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分类指导
1、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分类指导和选择性支持
应将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同增强其长期发展能力、促进其产业升级和增强竞争力结合起来;逐步实现由支持所有中小企业发展,向有选择地支持农村中小企业转变。通过产业政策和财税金融等方面的制度化激励,引导、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适度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的准入门槛和园区进入标准
应从技术、安全、食品卫生、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适度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借此引导和督促农村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引导和督促农村中小企业强化相关社会责任。在规划建设的产业园区,尤其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产业,设置不同的进入标准。
3、建立农村中小企业衰退产业或过剩产能的有序退出机制
应将建立农村中小企业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同尊重不同类型地区的平等发展权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及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在不同类型地区之间设置有梯度的退出标准,按照对发达地区适度从严的方针,引导和督促发达地区率先转变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式,退出过剩产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将促进衰退产业的有序退出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培育接续产业、解决产业衰退引发的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减少政策环境骤然变化对相关民生问题的冲击。
(七)加快改革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区域合作
进一步强化省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方向;除少数发达地区和发达乡镇可继续保留乡镇财政体制外,在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可鼓励探索取消乡镇级财政的可能性;在政绩考核中,宜适度淡化对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的考核等。在现有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机制下,通过加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统筹规划、鼓励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合作,形成有利于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和机制。如在加强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适度地、高标准地建设一批产业园区,促进生产业在产业园区的集群、集聚发展。利用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和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的良好支撑,吸引农村中小企业或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纵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快速增长所伴随出现的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化都具有以下的一些普遍特征:其一我国的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以及就业所占比重呈现持续下降态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了增长的主导产业;其二出现了一批增长较快的行业,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其三大量的资金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涌现,在工业中占据的比重不断增大,推进整个经济朝着技术、知识密集,节约资源的方向发展。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144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88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680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36355亿元,增长9.4%。可见,在较大程度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作为同一个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实践也表明,只有推动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才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全球化的世界,实现了科技共享,这就大大的拓宽了发展中国家引进科学技术的空间。大量的引入和利用科学技术资源的同时,导致了我国国内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虽然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在升高,但是整体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04年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列28,处中等偏下。
国内重要资源的供给压力较大
目前来看,我国的能源供给较为紧张,很多地区频频出现各种能源供给紧张的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增长的高能耗水平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政策引导这种高能耗的趋势还会持续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如石油、金属矿等资源的供给,国内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如果不尽快的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整个经济的发展向着一个资源节约型模式发展,那么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无法承受这种高能耗的消耗。
服务业较落后
一直以来,服务业落后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平衡的一个主要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与其他同等水平国家相比,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偏低的状态。我国的服务业交落后,主要是由于在改革开放以来,开放的科学技术环境对工业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导致提升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开放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空间逐渐变小
在此之前,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所采取的主要是填补空白式的方法,即缺什么引入什么。但是目前我们处在技术开放环境下,在今后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产业、产品来提升优化产业结构,这就使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越来越小,从国外引入高新技术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措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的战略基点,更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环节。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与其他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应该依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在一些关系国家战略发展和科技发展前沿的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进高新科技又好又快发展。能够在关键技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展创新能力,关系到我国经济军事安全和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战略,给予大力支持。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把重大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关键技术和新型设备的研发依托具有目的明确,研究成果直接服务项目的优势。并且以项目为依托其研究成效是可检验的,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投入,我们要着力投入到信息技术、生物技以及新材料、新制造技术等等技术领域的研究,不断地发现研究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并且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属于我国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此来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高以我国为中心综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
目前,我国处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与封闭的经济环境相比而言,开放环境下的技术能力不同于封闭环境的“闭门造车”,而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系统,不需要自己去从头形成一个技术系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技术集成能力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核心部分,所谓的技术集成能力指的是有效整合内部和外部的技术资源的能力。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的多数企业在集成外内和国外的技术资源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为我国研发新的技术和产品提供的技术基础。
加强重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来说,我国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在这个阶段我国的住宅、汽车等大众化的消费品进入高涨时期,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时加快,使得对材料、能源等的需求压力增大。尽管这些产业的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较大,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不太可能会一下子跨越过这个阶段。但是我们也不能再走高能耗、高废弃的经济发展老路。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为我们带来全新的经济发展道路,目前,即使是在采掘工业或者是原材料工业也都涌现除了新技术、新工艺,在节能减排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这些行业的重型特征,就需要在发展过程当中,利用高新技术走出一条节能减排,高效环保、环境友好的新型道路。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相对工业来说,是一种资源消耗较少,环境友好,利于持续发展的行业。服务业是一项可以促进消费、利于改善消费比例的行业,而且服务业中的教育、文化、科技以及休闲健身等行业还可以全面的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近年来服务业成为了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因此,加快发展服务业也是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促进服务业而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一要制定宏观政策,将服务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其二要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着重要反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其三加快服务行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其四持续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其五加强对服务业基础条件和设施的建设。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管之下,才能保证服务业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积极地改善我国目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消耗过高、服务业较落后的问题,对于推进整个社会经济积极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荣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经济经纬,2007(2).
[2]赵红.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问题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7).
[3]白小明.论科学发展观与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J].科技和产,2009,9(2).
关键词:劳动力;比较优势;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44-02
1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即每个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交换,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H-O理论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扩展,指出各国生产某种的相对成本不同是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即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根据这一理论,我国是劳动力要素丰裕的国家,所以应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2 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发挥
(1)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验证。实践证明,中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所实行的政策有助于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发挥,极大的刺激了贸易和经济的增长。
Chang和 Ping(2002)用RCA方法度量了中国(1980-1998年)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还处于比较劣势。他们的研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中国整体情况的测度,而是深入的度量了我国不同省份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有意思的是,排名靠前的十个省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而排名靠后的十个省份竟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充分表明,按比较优势原则安排生产的省份经济比较发达,而后十个省份本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却一直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未按比较优势原则安排生产,所以经济比较落后。
(2)在现阶段,我国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正确之举仍是积极发挥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但要当心“比较利益陷阱”。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是我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应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缺乏资本、没有出口产品的情况下,以“三来一补”等方式利用劳动力,进而又发展起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都是已被证明了的可行道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至今,几乎占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现已发展成为一种以外资企业为主体,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经营模式,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以资源大国和中高端中间技术产品制造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地,伴以本地加工贸易采购比重不断增加的贸易方式,对我国国民经济、城镇就业,国际收支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均做出了贡献。引进外资与我国劳动力要素相结合,成为世界工厂,就是我国必然的现实的选择。实践已经证明,以丰富劳动力资源吸引跨国公司资本和技术的流入,不仅扩大了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了传统产业生产能力的提升,而且资本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和当地企业界的“学习效应”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了产品加工向上游和下游延伸的趋势。
但是,就国家整体而言,以廉价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只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启动模式。当这一战略取得了一个阶段的成就以后,是否全国所有地区应普遍长期坚持这一战略,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中国劳动力充裕,也因此价格低廉,这可能是长期不会改变的基本国情,但如果因此认定中国在劳动力价格赶上发达国家以前就只能采取劳动力加工制造的发展战略,则是片面的,这样就容易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比较利益陷阱”认为,比较优势学说过去长期给落后国家带来灾难,今天仍然在起破坏作用。他们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理论,它的许多假设和前提都是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性质的,是为资产阶级自由贸易服务的,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交换往往不是互利的。像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头产业,反而会导致进口漏出和储蓄漏出。
(3)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上所述,在当前,我们确实需要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长此以往,我国将陷入比较利益陷阱,永远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不会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呢?
2.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该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即它们仅仅是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中资源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静态的,固守静态的比较优势战略,容易使国民经济锁入低端产业,并产生GDP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但劳动力收入增长缓慢,国民经济结构恶化等问题,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而一国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2.2 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化
比较优势战略在国际经济学中集中体现为资源禀赋论,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而其中,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而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在国家之间也并无太大差异;所以唯一可能有巨大差异的资源就是资本了。有的国家的资本增长率可以达到每年20%-30%的速度,而有的国家却不到10%,甚至更少。因此,当我们讨论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并由资源禀赋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变化。
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发挥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同时,我们可以积累资本,加快技术创新,技术改进,以争取比较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1 通过资本积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一,我国目前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较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则产品的成本必然较低,因而有很强的竞争力,利润作为资本积累的量就大。而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资本相对来说会比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其他生产要素增长得更快,经济体系中的要素结构随之发生变化,比较优势也处于自然内生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逐步实现按比较优势安排产业结构,资本积累十分迅速,2004年末,外汇储备达到6099亿美元,居民储蓄突破12万亿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在当前,按照比较优势安排生产是实现资本积累,进而实现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第二,开放条件下国际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促使一国资源禀赋得以直接调整。跨国要素的逐利行为总是使该种要素流向稀缺的地区,以便于获得较高回报。因此,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一国快速改变其国内的资源禀赋提供了现实条件。
中国与世界的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的流动。自然资源的流动主要以国际间初级产品贸易的形式进行,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广泛的引进自然资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人口流动受国家间的移民政策等政治性因素的影响较大,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国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劳务输出体现了整体对外输出劳动力的形势。第三,国际资本流动。资本流动是要素跨国流动的最主要形式,也是体现一国国内要素供给变化情况的主要指标。国际资本流动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由于中国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和人民币的资本项目下部可自由兑换使得国家间的以证券投资为重要代表的间接投资以及热钱对中国的投资成本高昂。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额持续上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983年的9.16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535亿美元。2002年中国的吸引外资规模更是超过美国。
由此可见,中国国内的要素供给优势在逐渐向资本丰裕方向转化,我国的比较优势也在向资本密集方向转化。
2.2.2 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般认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有两个,一是资本积累,上已述及;二是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有两种途径:一是相对简单的技术引进;二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自主研究和开发活动,两者都需要资本的投入。所以往往把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放在一起讨论,而技术进步往往也要受到资本积累程度的局限。所以,国家资本积累的能力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动力。给定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途径,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而由2.2.1可知,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既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过程(在当前是劳动力比较优势),只有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生产,企业和产业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国家才能最大程度地积累资本,进而不断实现技术进步,最终获得最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那么实现资本的初步积累后,如何才能实现技术进步呢?克鲁格曼等人认为,企业获得先进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干中学。技术创新是通过R&D活动来获得的。一方面,通过R&D所产生的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提高要素生产率,降低边际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同样的要素投入可以带来更多的产出。其表现为因素生产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这样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就不断下降,企业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垄断优势。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能从学习曲线的角度阐述动态的规模经济。假定边际成本是累积产量的减函数。累计产量越多,生产经验,销售经验和管理经验越丰富,边际成本就越下降,这就是“干中学”。一般而言,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其技术,而是在贸易、投资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出了技术,即所谓的“技术外溢”。广大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多是通过第二种途径获得。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直接表现在它等同于生产要素的扩张,它与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一个替代的关系。技术进步会导致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从而可以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国内技术创新的差别是作为国际贸易流量的基础。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进步是实现比较优势升级、转换的重要途径。总之,技术进步会导致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从而可以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进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总结全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当前,我国还必须继续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这是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的正确之举;其次,要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努力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提防“比较利益陷阱”;最后,是想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才能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郑州航空港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航空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013 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简称《规划》),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这标志着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郑州被推到了航空经济的前沿并将受到国家力量的支撑。同时,也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因地处内陆而颇受挤压的河南省迎来难得一遇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探索以郑州航空港发展带动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模式,对于促进河南省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推动航空经济发展,带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郑州航空港对促进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建设意义重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进入了“速度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速度成为了关键因素。依托国际航空港的快速物流技术与网络的建立,实现即时生产、即时供货、即时满足客户需求成为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高端物流业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通过产业向国际航空枢纽集中集聚集群发展,迎合了“三个即时”竞争的需要,所以发展航空经济就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方式。
河南省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在海运、河运时代赶不上基础设施低成本的要求,很快沦落为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沿海地区利用国家提供的历史发展机遇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出口为主要动力,分享了改革的红利。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内陆省份河南,2008――2010年的进出口总额只占全国的0.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法共享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利益。归结其原因,不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不努力开放,而是通过传统方式发展开放型经济成本偏高,发展时机不成熟。以至于曾经繁荣的中原地区,经历了长期被边缘化的痛苦。面对“速度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历史性的困惑,河南省委省政府勇于创新、大胆开拓,强烈意识到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紧迫性和发展机遇的到来。近几年来,积极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方案,引进国际化企业富士康,在郑州建设全国中西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促进河南省进出口额连续两年增长速度都在58%以上,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郑州航空港客货运输飞速增长,加上河南贯东西通南北的地理优势,国务院将第一个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批复给了郑州。郑州市的建设与发展迅速具有了现代国际都市的战略意义与前景,并终将促进郑州市以及河南省开放型经济获得空前发展,迎来重新崛起的重大机遇。
二、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10月7日,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推出,河南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日益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持续不断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不断走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尽管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不断走低,但其在产业结构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为1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是较大。第三产业与全国水平的差距由2011年的14.3个百分点一步拉大到14.4个百分点。作为农业大省、资源大省,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了基本改善,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生产的效益比较低。
(二)产业资源依赖性强从河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轻工业的比重在70% 以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类产业、金属和非金属采选加工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2011 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排在前5 名的依然是高耗能、高资源依赖的产业。这些足以证明河南省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依赖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从第一产业看,传统农业仍占很大比重。种植业仍偏重于传统种植业,蔬菜、水果、园艺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低。畜牧业虽获得较快发展,但其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较低。从第二产业看,工业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没有取得很大进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低,特别是对具有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从第三产业看,整个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并未改变。2012年河南省的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邮政这六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为41.5%,金融业占全省服务业的11.5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4.1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占4.24%,文化产业占4.77%[2]。可以看出,河南省服务业结构中,代表服务业发展趋势的金融保险、IT 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水平依然在低位徘徊。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以郑州航空港建设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根据价值链理论,美国学者Humphrey和Schmitz( 2000)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四种路径, 即: 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我国学者张其仔( 2008)认为这四种路径均为产业线性升级, 其中前三种为产业内升级, 后一种为产业间升级[3]。以郑州航空港建设为驱动力,河南省这样的内陆省份有了腾飞的翅膀。在这样的条件下,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主要来自哪里?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弥补河南航空运输短板,并通过航空运输参与全球经济互动,引领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河南在重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及各类轻工业上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我们缺乏的是附加值, 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空间巨大。一般来说由于缺乏产业积累, 产业间升级不仅困难大, 而且风险也大,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工艺升级(技术提升)、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功能升级(品牌塑造)等产业内升级路径应该成为河南产业升级的主导路径。
(二)依托重工业打造强大制造业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打造基础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在经济上出台了一些了措施,比如通过行业转化,让再工业化向制造业回流,从而确保自己在制造业平台中的强大优势,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河南省在产业升级这块需要借鉴这些优秀的经验,通过借助郑州航空港的集群效应,突出本地的重工业优势,对老牌的钢铁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化工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进行资金、技术等投入,衍生出一批新产业和新产品,让原先的单一产品提高附加值,发挥好产业的带动作用,创建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平台。同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为现代服务业提业支撑,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没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平台, 金融、物流、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是发展不起来的。
(三)政府介入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政府应适当介入超前规划、扶植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使之在未来某个阶段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七大产业包含在国家正酝酿推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河南应依托航空经济对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的优势, 圈定一批新兴产业、产品与技术, 加大研发及与其他国际企业的合作力度, 占领产业制高点。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一批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带动产业升级。
四、结束语
“十二五”以来,河南省积极探索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其地处内陆地区,传统发展经济模式并没有改变其产业资源依赖性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批复与建设,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航空经济带入了河南。航空运输带来了生产、资本、贸易、技术、人口在特定地区的聚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功能区。河南省得以突破内陆省份的瓶颈,通过工艺升级(技术提升)、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功能升级(品牌塑造)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发挥重工业的优势打造强大制造业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打造基础,超前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必将能够极大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河南省开放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义芳.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J].河南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4): 42 - 44.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关联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模式来实现经济建设目标,而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求落实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在落实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的同时,确保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能够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获得优势。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展开研究,能够在明确定位二者之间关系的同时,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迅速优化升级探索出路,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健发展。
一、 相关概念综述
(一) 产业结构优化概念综述
产业结构优化指的是基于一国经济与资源现状之下,以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为基础,为了进一步满足现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要求,便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来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层次,进而便实现了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推进一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经济活动落实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在发达国家开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其各产业同时表现出相近的变化规律,也就是农业所占比重下降,而工业与服务业所占比重各有不同的上升;第二,在工业产业中,其逐渐实现了向高劳动生产率、高附加值生产模式的转变,进而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二) 经济增长概念综述
所谓的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出能力,包括了人均产出能力与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同时还包括了这一时期内一国政治、经济等相应结构模式所发生的变化。从现代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出发,经济增长需要同时兼顾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以及所产生的效益,进而才能逐渐实现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构建。而立足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这一角度,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就随之变得丰富,其不单单是指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增加量,同时也要通过相应产业结构模式的构建来实现对能源资源的节约,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这是最终实现一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所在。
二、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从现代经济增长内容出发,产业结构优化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而经济增长则是经济增长速度、质量以及效益三者的结合体。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因而其就与经济增长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且相互作用影响,具体来讲为:基于产结构的不同,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就会不同,相应的经济增长的效益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而从经济增长出发,不同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是不同的,相应的其对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只有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够在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所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可以简单的阐述为:经济增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则同样反作用于经济增长,能够为经济的增长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一) 作用机制与途径分析
1. 作用机制上
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来实现这一相互作用的关系的。第一,市场机制。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作为经济主体需要实现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来实现生产资源的重组,进而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下市场实际供需关系就会发生改变,而价格的变化就使得经济主体会转移生产资源到相应的生产部门,以解决供需间的矛盾,通过生产结构的优化来确保自身的经济增长效率。第二,计划机制。计划机制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实现社会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合理配置,进而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与此同时,政府也会对产业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进而引导经济主体实现合理的投资,以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而通过对作用机制的分析,不难看出,要想确保经济的稳健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优化,就需要正确把握好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需要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指导,以实现资源、资金等的合理配置,推进经济主体落实产业结构转型的速度,以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经济增长能力与水平。
2. 作用途径
首先,产业结构合理化下的作用途径。主要通过资源利用效率与外部经济效果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在资源利用效率上,如果产业结构聚合质量越高的话,那么其相应的产出量也就越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资源的利用效率,只有资源利用效率高,其投入才能够加大,进而聚合能力才会提升,相应的经济产出量就会随之增长;而在外部经济效果上,只有产业结构质量高,外部经济效果好,那么相应的经济增长量才能够随之加大,这就意味着外部经济质量与产业结构下经济的总产量是成正比的。其次,产业结构高度化下的作用途径。基于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下,创新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途径。创新能够促使产业结构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进而通过生产力的提升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二) 相互影响关系分
1. 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第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当产业结构处于合理化的水平时,相应的资源便能够实现合理的配置,进而能够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对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这就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以及效益。而其中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的看,当资源丰富时,经济增长就会加快,但是如果一旦陷入“资源诅咒”,那么相应的产业结构模式就会阻碍经济的增长。第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这一影响在产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影响是不同的,一旦创新下的技术等达到饱和的状态,就会致使相应技术下的产业结构失去优势,进而就会制约经济增长的步伐,而当创新处于发展阶段,那么自然而然的相应的技术就会促进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与速度。
2. 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影响
这一影响具体表现是:第一,立足于资源角度,经济增长就会使得相应的资源使用效率随之大幅度提高,这无形之中就使得相应的资源增加,相应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第二,立足于市场角度,经济增长下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相应的供需关系就会发生变化,经济主体也就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变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三,立足于效益角度,经济增长下经济主体就会根据相应的效应来实现产业的结构调整,以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第四,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看,落实低碳经济增长模式,能够实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确保实现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国内在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
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自主创新能力与后劲不足。在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与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使得中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进而也就使得相应的技术不断被引进,但是,这也是当前国内在技术创新上的一大困境,即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人才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上的投入资金比例过低,这就使得技术创新缺乏后劲。以上问题的存在是当前我国实施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问题之一。第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是建立在对资源索取上的,这不仅致使能源资源出现危机,同时还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存在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第三,技术引进受阻。当前,中国产业整体发展范围在不断扩大,各产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拓展,相应的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甚至很多技术都是走在世界前沿的,在此背景下,要想通过技术引进来实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变小,加上高科技领域相应技术的封锁与控制使得技术引进变得更加困难,自身的创新能力又有限,所以这就给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了阻碍。
(二) 当前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
1.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将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中国整体经济虽然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还未迈入发达的行列,同样的技术也未实现全方位的遥遥领先,而实现技术的引进与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而针对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只有将现有的技术融入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够逐渐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体产业链中的份额,进而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在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先进的核心技术来实现自我的创新与突破,这样才能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赢得发展机遇。将成熟的技术融入于产业的发展之中,能够为实现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奠定扎实的基础。而面对当前我国技术引进空间逐渐缩小的问题,需要国内在技术研发上将目光定位在更高端的技术上,但是,高端技术本身在研发中不仅投资大、风险高,且很难基于现有企业来落实,所以这就要求了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力度,以加快技术研发的进度,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扎实的基础。
2、 加快服务业发展
从当前国内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其产值逐年上升,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在实施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服务业发展速度。与工业相比较而言,服务行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小,进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低,这就为落实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这就为服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社会岗位,进而解决就业问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基于以上的分析,服务行业是当前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佳途径,能够更好的落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其是以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为作用机制,通过资源利用、外部经济效果以及创新等来实现自身的影响作用。面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明确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际背景,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实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相结合,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以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扎实的技术基础,并解决人口、经济以及资源之间的矛盾,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喜强.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协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1-125.
[2] 党耀国,刘思峰,王庆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54-158.
[3] 金暗,吕铁,李晓华.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几个问题的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0,11(08):14-16.
[4] 周明生.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选择[J].贵州财经学院报,2010,6(03):21-25.
[5] 葛新元等.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5(03):34-38.
[6] 蒙慧.甘肃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缺陷及对策选择[J].科学.经济.社会,2015,5(01):90-91.
[7] 贾晓峰 王家新.长三角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25-128.
[8] 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0,7(11):4-7.
关键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新常态;优化策略
从当前我国生产力与产业结构的组织模式看,主要矛盾已经从供给不足转变成为了传统产业供过于求。所以,必须要及时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让企业完成兼并和重组,大力发展服务业、新兴产业,扶持并带动小微型企业发展。要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方式和结构的调整上,以此促进传统产业朝着中高端方向发展。
一、当前背景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联系
(一)产业结构优化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并且也是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后,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并有利于环保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推广,从而处理好各种资源与环境方面的问题。同时,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也是评估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项核心指标。产业结构可以决定经济效益的高低,而经济效益又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参考因素。只有先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才能够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充分发挥出资源的作用。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经济发展对于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新要求
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发展现代经济,实际上就是要将产业结构的优化作为主导,把调整产业结构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作为核心。此二者必须要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才能够真正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GDP、消费结构等都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而面对这样的动态局面,就要科学利用资源,调节资源配置的结构,以此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可以说,经济发展使得产业结构发生改变,而经济结构优化又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二、实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研究
(一)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优化升级
所谓产业结构的推进,通常就是生产率高的产业快速增长,并在整体产业结构中占据更大比重。而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产业则放慢增速,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缩减。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需要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并慢慢形成一、二、三产业的科学结构,使其充分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然而,不同的国家会面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其资源和战略等也有所差异。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政策调节,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我国而言,应当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并使其带动其余产业进行发展。之后便形成产业聚集和扩散的状态,让主导产业体现出辐射效用,并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推动大中型企业发展。此外,还要进行产业基地建设,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打造特色产业,构建核心基地。要强化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完善产业链,提升经济水平。
(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服务业比重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63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58334亿元,和上年相比增加了4%。第二产业增加27159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7%。第三产业增加305489亿元,比上年增长8%。就国内生产总值看,第一产业占据比例9.3%,第二产业占据42.5%,第三产业占据48.2%。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会逐渐成为主体。对此,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并以此缓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要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生产业等,并做好前期的研发设计和中后期的管理销售工作。要把市场作为基本导向,改良传统的服务业,提升服务质量,并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要提供消费,拓展服务的范围与深度,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可以全面发展旅游业,强化对景区的建设,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利用科学技术,优化高新技术产业
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从经济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其技术含量有了一定提升。但从总体而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仍存有部分问题。比如,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不到位;企业由于资金问题而放弃自主创新;国家未能建立起完善的体系;研究成果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缺乏研发主体等。对此,我国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汇集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构建起配套的产业链。要逐步完善相应的市场机制,打造适宜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先进科技的研发。此外,还要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设置专用资金,研究创新项目,并让企业和各大院校展开合作。对于已有的成果需要进行巩固,一步步引导科技型企业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
三、结束语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在新常态背景下,需要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服务业比重,同时利用科学技术,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佳璐.浅议国民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J].中国经贸导刊,2012,(08):74.
[2]张秀生,王鹏.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J].经济问题,2015,(04):46-4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