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23:24: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媒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近日由中国广告协会官方公布的《2011年中国广告经营单位排序报告》正式出炉的报告数据显示,非媒体服务类广告企业营业额前10位总和在广告公司经营额前100位中所占的比重从2010年的39%猛增到65%,经营额的高度集中化趋势越发明显。同时受政策面利好措施的激励和影响,中国广告宏观经营数据出现了大幅攀升,广告经营单位数量比2010年增长21.80%,达到296507户。虽然总营业额为31255529万元,比2010年增长33.54%,但广告公司平均营业额增长却不甚理想,仅为105万元,相比2010年的96万元仅增长了9.38%。
遥想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里,中国国内的广告营业额曾经有过年平均增长43%左右的时代。毋庸置疑,发展相对放缓的原因多种多样,报告中指出的“优质资源内部的高度集中化与平均营业额和整体经营资源集约化”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IT技术的革新,从媒体环境到消费者,从经营理念到企业定位,广告行业面临的课题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
在创新媒体出现之后,靠广告费用为生的传统媒体受到了来自创新媒体的严峻冲击,各大广告商纷纷将自己的广告费用转移到创新媒体,从全球媒体产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看,网络媒体正在蚕食传统媒体的奶酪,继GE等公司宣布增加网络媒体广告预算(同时减少传统媒体预算)之后,全球快餐巨头麦当劳公司也宣布,它将逐渐减少电视广告预算,与此同时,大大增加对数字媒体的广告投放额。麦当劳公司主管营销的副总裁拉玛先生称:“麦当劳在电视上一掷千金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电视作为影响消费者的主导媒体地位正在发生动摇。”尽管如此,无疑新媒体的出现不会导致传统媒体走向末路,新媒体广告投放的精准与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权威,各显千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究竟是携手合作还是对立竞争?中国广告行业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以及如何开拓一条通天道路?
新媒体的利与弊
“新媒体”的网络传播有着其他传媒不可取代的诸多优点,随着新的传播技术和媒介的涌现,新媒体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受众,目前,伴随互联网长大的新一代人数已经规模巨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38亿人,而网民数量中,年轻群体无疑占大多数,年轻群体正是消费的主力群体,这必将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除此之外,它传播信息的无限量递增和信息接收方式的快捷简便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它不受地域、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并且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尤其是网络趋向的互动性,使传者和受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样会让受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广告信息,由于网络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精准的定位广告投放。
网络媒体采取的是“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前期投入巨大,而后期成本投入较小的一类,这样网络媒体就可以在基础业务平台方面利用免费的优势来尽可能地吸引用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巨型平台。由于其平台的空间是海量的甚至是无限量的,成本低廉,网络媒体就有能力和意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而且由于其存储空间海量,它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新媒体的广告投入费用相对传统媒体来讲是非常占有优势的。
以腾讯为例,普遍使用QQ的用户免费,而购买昂贵的QQ道具的用户则会补贴免费,而在大量用户基础上开展的网络游戏等增值业务带来的收入以及庞大用户群体这个“大蛋糕”所带来的广告收入能很好地补贴免费。
由于对网络的交流空间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为一些文化中不健康的因素以及低级趣味提供了滋生和繁衍的温床,致使思想道德和文化品位出现滑坡现象。一个有品牌文化的企业,不会让自己的品牌在这种信息中出现,这样很容易毁掉自己的文化形象。
传统媒体的利与弊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都是权威的代表。传统媒体,尤其是我国人民大众认知程度较高的传统媒体,在信誉、品牌、权威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未来的传统媒体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结构、机制和人员的调整而不是被新媒体所取代。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西沙说:“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更应该明白并且发挥自己的优势,让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补充。在网络上不需要做市场,受众在网上就做市场了,而且通过口碑相传。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不但有价值,而且更大。传统媒体有两个最核心的竞争力,第一,内容创造的竞争力。真正原创的内容,当然要大家都来创作,群众运动是好事情,但是真正好的东西还是要专业人士来创作。第二,品牌。每个传统媒体都有一个自己的平台,有自己的品牌。而品牌在信息传播里最重要的是它的权威性、专业性,这是我们传统媒体真正的竞争力。因此我认为,新媒体很重要,但传统媒体更为重要并要不断思考,使新媒体成为我们传统媒体的一个补充。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要找出有中国特色的经营模式,也同样可以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由于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让大家至今对传统媒体的印象很好,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多,传统媒体广告普及率、涵盖率、到达率较高到达率会比较高,平面的传统媒体广告存活率由期刊的出版周期决定,有保存性,寿命较长。
由于传统媒体版面和空间的限制,相对封闭,谁掌控了版面谁就掌控了话语权,因此,只有精英才能有话语权,由此导致的是,传统媒体体现的是等级观念,代表着精英文化和精英意识。在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下,媒体和读者之间以及广告主和读者之间都是相对割裂的,媒体很难精确地掌握读者的特征和偏好,广告主就更不能清晰地了解媒体的读者。
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可以归结为“两次售卖”模式,第一次售卖是通过完善的发行渠道,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把新闻产品传递给受众,传媒企业通过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和有效发行,能够获得高质量读者的认可,并对其具有忠诚度,在此基础上,传媒企业就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就相应具备了传播功能。第二次售卖是把传媒企业所具备的传播功能售卖给广告主,广告主看重的是传媒企业的高质量的受众和传媒企业所具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就是传媒企业所具有的传播功能的大小。正是这样的商业模式使得传统媒体由于印刷成本、落地费等成本巨大,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用户,这也造成了传统媒体广告费用比创新媒体要高得多。
中视金桥国际传媒集团首席运营官刘旭明强调:“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应该相互借力、相互推动。在现在纷繁复杂、态势多元的市场环境下,面面俱到的传播媒体是不存在的。电视作为大众媒体,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单向传播,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受众覆盖,互动性本身并非电视媒体的特长。对电视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做好内容和覆盖,满足电视节目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电视的互动功能需要其他媒体来进行补充。人们通常把电视和网络媒体的结合称为台网互动。简单的台网互动停留于这样一种做法:同一个节目内容既在网络上播,也在电视台播,网络和电视台互相推广,这是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而我理解的台网互动,是品牌能够找到与台、网结合的最佳点,利用这两种传播载体的特点,在创意上寻找能让台和网都发挥它们最极致的优势的方式。目前很多公司的品牌传播不十分重视品牌和消费者的互动,导致很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同感不强。如果掌握了有效的台网互动的手段,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同感会变得更强。消费者也更容易体会到品牌带来的价值,也就能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在新媒体时代,利于电视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将独特的品牌主张以强势的声音喊出去,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增加消费者对于品牌主张的认同,将会使品牌传播效果会更加显著。”
其实,在这看似相互独立竞争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传统媒体其实已经纷纷开始改版自己的网站,现在主流报纸、主流电视台每家都有自己的网站,但大多数网站是简单地把自己电视或者是报纸上的内容搬到网站上,比如,凤凰卫视刚刚对他们的新媒体进行了改版,从中我们看到很多核心思想是在发生变化的,新凤凰网站跟原来凤凰网站的经营思路有着本质的区别。
“传统媒体应该吸取新媒体的经验,双方加强合作;在内容上传统媒体一定要有新意,传统媒体不能够盲目地去照搬,也不能够简单地运用新媒体手段。而且通过简单的媒体体制重组达不到最好的效果,而应该在最关键的媒体的具体传播与宣传上进行革新。在目前的环境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即使是商业性的新媒体,它的新闻信息来源也摆脱不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传统媒体长期形成的许多资源和优势对新媒体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和传统媒体结合,是新媒体的一条重要出路。尽管网上信息已到了多得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但绝大多数信息的第一来源仍是传统媒体,受众经常看到的网络新闻都是转载于某某报纸或其他传统媒体。通过新旧媒体的比较研究,毫无疑问可以看出传媒业正处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此消彼长的快速转变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转型呢?在我看来,转型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传统媒体一定不能有一种霸主心理,过于看重自己过去的江湖地位。在新媒体跟老媒体之间对于业务相互的渗透持一种不合作的、抵制的态度,这些都是不利于传统媒体进步的,传统媒体也是要发展的。同样,新媒体也更不能靠移植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去发展。社会发展到今天,信息的传播已经不是单单靠某一种媒体或某一种传播方式来解决的,而是靠所有的媒体来解决。不同的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没有界限只有分工,至于影响力也越来越难分高下。其实无所谓新媒体、传统媒体,电视发展之初期,对于报纸与广播而言它是新媒体,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还会出现更多的与之前不同的各类媒体,新旧只是相对而言,不存在你死我活,反倒是为我们如何使用媒体资源上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所谓传统媒体、新媒体全部遭遇挑战,传统的传播模式和信息来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看到这个变化,那才是最可悲的” ,北京电通广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西沙如是说。
一:今日头条之争,凸显传统媒体困境
传统媒体正在遭受新媒体的强力竞争,这一点,在今年夏天,外界围绕“今日头条”的争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今日头条”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仅是因为它出现不到2年,却迅速获得1亿美元的融资和5亿美元的估值,还有它备受争议的运营方式:“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外界争议的核心是“今日头条”到底有没有侵犯传统媒体的版权?
在这场争议中,一些传统媒体甚至拿起了法律武器,比如享有《广州日报》网络传播权的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就以著作权被侵犯为由,向拥有“今日头条”的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提讼。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认为,“今日头条”通过软件抓取,将大量来自《广州日报》的新闻内容为己所用,导致用户在享用“今日头条”提供的咨询时,绕开了《广州日报》的网络平台,这给《广州日报》带来了访问流量和品牌价值的双重损失。
面对外界的争议,“今日头条”自我辩解称,“今日头条”是依靠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来为用户自动推荐信息的工具。“今日头条”展示的新闻属于“链接搜索”的方式,而非“复制粘贴”。因此,算不上侵权。
尽管相关的争议,到现在还没有分出一个结果,但这个案例,却我们带来了一个启示,那就是,在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并不过时,“优质内容”永远能够吸用户的眼球。但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把“优质内容”推送到用户的手上才是取胜的关键。而在这方面,掌握优质内容的传统媒体显然输给了掌握技术优势的新媒体。
二:收回节目版权,湖南卫视全力扶持新媒体
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感受到竞争压力的不仅仅是《广州日报》这些纸媒,包括省级卫视在内的电视台也开始采取一些列行动。今年5月,湖南卫视宣布:今后不再分销自制节目版权,转而全面扶持自有互联网视频平台“芒果TV”发展。这也意味着,以后,湖南卫视的观众,要想收看湖南卫视的节目,除了在固定时间收看电视播出以外,只能登录“芒果TV”网站收看。根据湖南卫视的介绍,“芒果TV”由“芒果TV”视频网站、“芒果TV”手机电视、“芒果”互联网电视、湖南IPTV等组成,由湖南卫视全资新媒体公司――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运营。
在宣布“独播战略”后不久,湖南卫视第二季度大型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正式在“芒果TV独家播出,再往后,陆续有《唱战记》 《变形计第八季》等节目被搬上“芒果TV”进行独播。
三:芒果TV与湖南卫视相得益彰
收回节目版权,设立新媒体“芒果TV”,会给湖南卫视带来什么改变呢?有分析认为,按照2013年的销售价格,湖南卫视停止对外出售节目版权,将在短期内损失至少4亿元的收入。但从长远利益来看,“芒果TV”目前刚刚起步,影响力和用户体验方面与以前的专业视频网站存在现实差距,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和用户收视习惯的养成,“芒果TV”的发展壮大是必然结果。到那时,湖南经视、湖南娱乐等地面频道的大量节目都可以直接搬上“芒果TV”,湖南台强大的制作力量还可以不断供应新的节目。以湖南卫视品牌栏目带动“芒果TV”发展,以“芒果TV”促进更多的热门节目出现,两者相得益彰,从而最终实现湖南卫视节目的版权价值最大化,带来更多的收益点。因此,以损失短暂的版权销售收入,来换取一个成熟的网络播出平台和巨额的广告收入,对湖南卫视是极其划算的。
四:湖南卫视新媒体反击视频网站
湖南卫视设立新媒体,既拓展了自我发展的空间,也可以理解为对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反击。长久以来,湖南卫视自制的一些娱乐节目,被各大视频网站当做“摇钱树”。尽管认领这棵“摇钱树”需要花费不少资金,但他们依然能从中赚钱。例如,乐视网为了购入《我是歌手2》的独播权,向湖南卫视付出了上亿的版权费,但这上亿的投入却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据环球科技报道,《我是歌手2》在独家网络视频播放平台乐视网上创造出全屏播放量破5亿的惊人数字,其中仅移动端就贡献了超过50%的流量。截止第六期,《我是歌手2》的网络播放总时长超过60亿分钟,相当于平均每个中国人都通过乐视网收看了4分钟节目。如今,湖南卫视突然宣布收回自制节目版权,不仅意味着各大视频网站今后将失去湖南卫视这棵“摇钱树”,还意味着,各大视频网站依靠播综艺节目而获得的广告收益,今后将要分流到湖南卫视自己的腰包里了。
对于视频网站而言,湖南卫视设立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远远不是短期内损失几个热门栏目这么简单。
首先,湖南卫视的“独播战略”唤醒了人们对于节目版权的重视。目前,大家对那些侵犯媒体作品版权的新闻还时常有所耳闻,这说明我国对媒体作品版权的保护力度还不够,社会各界对媒体拥有作品版权的意识还不强。湖南卫视的节目实现独播后,会大大方便维权工作,因为“芒果TV”以外的一切网络直播和点播都是侵权。“独播战略”将加速培养观众的良好收看习惯。
其次,湖南卫视的“独播战略”具有示范效应。自从湖南卫视走出第一步后,安徽卫视立即在随后宣布:《我为歌狂》第二季独家播出,未经安徽广播电视台书面授权,各广播电视台和网站不得擅自播出,否则将视为侵权行为。在安徽卫视之后,其他卫视频道极有可能纷纷效仿,退出自己的独播计划,虽然力度上可能不像湖南台这么大刀阔斧不留后路,但形式上仍存在不少发挥的空间。如官网直播、与特定网站合作等。一旦“独播战略”在卫视频道间形成风潮,依靠转播电视台节目的视频网站,将会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或者只能选择网站自办节目、购买TVB电视剧、美剧等境外节目。不过,这也无形中增加了视频网站的经营成本。可以说,湖南卫视的“独播战略”为传统媒体反击新媒体,突破视频网站的包围,寻找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五: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网络化
尽管湖南卫视设立“芒果TV”给其他传统媒体开了个好头。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就是简单地将自家节目网络化。从目前来看,湖南卫视的新媒体之路,只是刚刚出发,“芒果TV”还只是湖南卫视品牌的延伸,它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节目的网络大集合,还不能跟真正的视频网站相提并论,比如采购丰富多彩的其他节目。另外,从“芒果TV”开播后的反馈情况看,有观众称:“同样的网速打开优酷、爱奇艺等网站较流畅,但在打开芒果TV时会卡;芒果TV没有播放记忆、没有缓存、没有评论、没有互动、没有视频简介、没有关联性兴趣视频推荐等。 这说明湖南卫视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群差异,习惯于以一种单向传播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实质是在以办电视的人思维在做互联网。
【关键词】微博;传统媒体;微博运营
微博改变传播格局 重构新闻生产路径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微博成为网民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中国网民的微博使用率高达71.5%, 远超出42.9%的世界平均水平。
微博改变了普通人的社会影响力。微博的直播、转发和评论,巧妙地将个人的声音放大到了社会空间,标志着“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在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微博开通了一条能够时刻与公众保持联系的渠道。
传统媒体微博运营的实践路径
据一项针对网络新闻阅读习惯的调查显示,网民选择大型专业新闻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的比例占到将近70%,传统媒体的“报网融合”之路不容乐观。但是,微博这样的社会化媒体为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提供了新契机。事实上,微博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在扩大影响力,拓宽发行渠道上有了全新的空间。二者融合定会共生共荣,营造适应时代和公众的传播生态。
事实上,一些传统媒体已将微博作为传统媒体的助力者。到目前仅新浪微博上经过认证的媒体官方微博总量已经达到近2000家。《当代贵州》杂志社旗下的贵州先锋网(http://gzcpc.com/) 自2011年在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156422074)及腾讯微博(http://t.qq.com/gz-cpc)开通官方微博以来,目前两大微博粉丝近24万人,目前在贵州网络媒体的粉丝数量中跻身第一。作为贵州较早运用“微博”进行新闻传播的传统媒体,贵州先锋网在多次重大活动中,实现“微博-网络-手机杂志——纸质杂志”互动,力求将报道影响力发挥到极致。
1.微博成为丰富媒体新闻生产的重要工具
近期多项网络舆情调查报告均显示,微博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舆论场之一,我国发生的几乎所有热点事件都会在微博得到有效传播。此外,很多明星、企业家等新闻焦点人物都是微博使用者,这样微博就成了新闻富矿。
2012年3月,贵州先锋网记者在微博上了解到贵州籍新生代导演陶明喜自编自导喜剧类商业大片《神马都是浮云》后,对其进行了采访,随后陶明喜提供贵州先锋网网友免费电影票,这一案例显示了微博作为新平台改变了媒体传统的采访方式、传播路径以及与用户的互动方式。
此外,媒体记者可以利用微博丰富采访手段和表现形式,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物资成本。另一方面,记者还可以利用微博对被采访人进行在线采访,微博的评论、私信功能可以实现这一过程。当然,在直接引用他人微博言论时,不可断章取义,最好能与本人进行沟通。
编辑可以利用微博上的言论、图片作为自己的版面素材,或作为新闻链接,编辑可针对某一话题下其他用户的留言,进行数据统计,以确定有多少比例的人赞同或反对,再将此结果作为新闻内容进行;同时,编辑还可以就某一话题征集粉丝的意见、建议。
2.传统媒体微博语境中的自我宣传实现
传统媒体开微博,是传统媒体自身触角和传播方式的延伸,以及对自身形象和内容的一种推介和宣传。
传统媒体以自己的名称开通微博并通过实名认证,便是对自己适应运用新媒体的一种宣传。2012年贵州两会报道中,贵州先锋网记者采写的报道都在贵州先锋网官方微博上以“GZCPC记者报道”加原文链接的形式,贵州先锋网此次两会专题多次在百度搜索中跻身榜首,微博二次传播功不可没。
《新周刊》执行总编辑封新城认为,微博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新媒体工具,是一个品牌形态的延伸,同时还会反过来将这个品牌的母体加深。使用微博后,《新周刊》的销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另外广告公司、媒介买手也关注其微博,广告也因此增加。?譹?訛
3.微博助推线下活动风生水起
借助网络平台和微博用户的相对集中,传统媒体在微博上组织活动会更加便利。通过组织活动为粉丝服务,活跃微博气氛,传统媒体可以增强与粉丝的交流,提高粉丝的忠诚度,吸引更多博主成为粉丝,扩大媒体微博的影响。
2011年12月,由贵州先锋网在微博上进行的当代贵州高雅文化行揭幕之作“中国移动·中加现代舞之夜”微博抢票活动在网友中形成了强大的原创、转发、评论声势。在贵州先锋网论坛及微博的抢票帖,短时间内被网友“盖”到了122楼,点击量达到3051次。贵州先锋网新浪和腾讯官方微博,网友评论并转发达40余次。
4.微直播:融合报道形态升级
传统纸质媒体不可能实现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视频直播,微博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固有的界限。
2012年3月16日贵州先锋网微博直播 “深化‘四帮四促’活动 扎实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引起了热烈“围观”:
@邓守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是完成并做好一件事的重要导向。我相信在“2号文件”的大力助推下,我省在经济、文化、民生等各领域中,将取得质的飞跃!(注:邓守强系著名作家、诗人,中国青年写作学会主席,著有《在幸福中逃亡》、《行在诗途》等作品。)
@三33:基层的确需要更多的帮扶和支持,省直机关干部更应该接接地气!帮就要帮出实效,而不是走马观花,变相增加基层接待负担!
@猎奇星座转播: 当官就要为民做主,有这样的下基层,那么吸取来自基层的声音渠道就多了。
[关键词]传统媒体 社会化媒体 微博 冲击 利用
一、研究现状
2009年6月,《纽约时报》第一次招聘一个新的职位:社会化媒体编辑(Social Editor)。其主要职责就是充分利用包括Twitter微博、Facebook社交网站在内的各种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平台,为传统媒体日常的选题、采访、报道以及品牌传播提供支持和服务。西方主流大报的举动表明: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对传统媒体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致传统媒体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应对微博和SNS类型网站的日益流行。
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2011)对2009、2010、2011年影响较大的舆情热点事件的统计,经微博首次曝光的事件比例依次为0%、16%、22%,呈逐年上升。这意味着微博成为重要的新闻线索来源,也对传统媒体的运作和报道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国内外社会化媒体特别是以Twitter、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对于传统媒体的深远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从2008年起,有学者(孙卫华等)开始发表有关微博作为媒体现象的分析文章,此后,随着微博的发展,对于微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在这些研究的文献综述和述评中,占自华(2011)从传统媒体对微博的应对与借鉴、微博的新媒体价值及传播特性、微博的发展前景预测、微博的“两会”与世博作为、微博的品牌竞争与赢利比较、微博介入教育及对话语权的影响和微博的社会学研究等7方面分类评述相关研究成果。除此之外,鲜见有对微博研究进行系统性分类和述评。不过占自华的评述时间较早,研究的文献截至2010年底,评述的主题也涵盖较宽泛,没有对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考虑到微博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化媒体,更是传统媒体的竞争对手和可利用的平台,因此有必要从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的角度,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
二、传媒媒体与微博研究的四种类型
本文研究的主要数据库为“中国知网”,以“微博”和“传统媒体”为检索关键词,并根据论文的主要内容选取了20余篇具有鲜明观点和理论意义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本文认为,这些文献对于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的论述和研究可以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一)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时效性。王欢、张静(2011)认为,传统媒体所的新闻均需要一个专业严谨的采编团队的制作才能呈现在公众面前,虽说这些程序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深度与高度,但同时也使信息缺失了时效性。
全面性。王欢、张静(2011)认为,传统媒体由于信息传播模式等方面的局限性,很难在第一时间报道各种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微博则可全面的信息。信息的全面性不仅是信息内容本身方面的全面性,同时也包括在形式方面的全面性,除图文格式外还可以利用音频、视频。
语言。卫文新(2011)认为,对传统媒体来说,越来越多的微博语言被新闻报道所用。微博除了提供丰富的新闻素材来源外,还用丰富的网络语言颠覆了传统媒体“白纸黑字”、“难以亲近”的刻板印象,使传统媒体的语言呈现出面对面、人性化的特点。2010年11月10日,一向以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出现了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文章,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网民和读者议论的热点话题。
话语权。王杨(2011)认为,微博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精英话语权,促进了当代公共领域形成。传统媒体时代,平面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和信息把关,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主流话语结构单一,遮蔽了其他方式的话语表达。而微博时代,因为人人都成为信息者,话语权由“少数人”向“多数人”回归,在微博提供的未经权力筛选的自由信息的平台上,碎片化信息汇聚成话语权,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公民表达权的实现,推动多元化意见市场的构建。
价值判断。李弋(2011)认为,传统媒体在新闻生产流程中新闻价值的判断是一个很难把握的个人主观行为。微博上获得的新闻线索,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从点击量就足以判断。通过微博,新闻的价值从从业者交回到受众手中。
(二)传统媒体对微博的利用。
品牌营销。蔡胜龙、范以锦(2011)认为,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快速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做好传统媒体的口碑营销。王腾(2011)在调查了新浪、腾讯两大微博平台上开设微博的传统媒体和媒体人的数量后提出,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以及媒体人经认证后的微博数量在整个微博用户群中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传统媒体开通官方微博有助于提升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彭剑(2011)提出,报纸若能够利用微博短消息并随后在报纸上深入解读,则相当于提前免费打出了“预告性的导读”和“阅读提示”广告。
新闻线索。蔡胜龙、范以锦(2011)认为,微博已成为传统媒体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来源平台,用户不断更新的微博信息,也可以帮助记者跟踪事件动态发展,深入采访报道。微博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根据关键字出现的频率统计出正在被热议的话题,媒体工作者可以从中筛选出具有新闻性的话题,将其做大做深成为新闻。解丹梅(2011)提出,微博提供了寻找和发现采访报道对象的便捷方式,特别是知名人士及有关专家。王敏静(2011)提出,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尝试公民新闻机制的机遇。
信息过滤。王欢、张静(2011)认为,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其版面优势,选择性地针对微博上的简单观点和事实做深度挖掘,加强对微博的信息过滤,减少重复无用的信息。同时,传统媒体也可以通过与微博的结合加强对微博言论的监督与引导,对一些不实的信息或谣言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实。
栏目和议程设置。彭剑(2011)提出,大众传播可以通过议题安排来有效地影响人们关注事实和意见的先后顺序。传统报纸与自己的官方微博可以通过“议程的双向设置”,选择交叉主题进行互动报道,提升报道的影响力。王腾(2011)认为,微博与传统媒体最终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的,一些媒体也在自身版面上进行了尝试。《华西都市报》在2010年即推出“微博体”的“微新闻”在报纸上,稿件最长不超过三四百字,最短为一句话。《北京晚报》、《青年时报》 等也提出了“微新闻”。
活动组织。苏浩军等(2011)认为,微博为传统媒体组织活动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方法。借助网络平台和微博中用户的相对集中,传统媒体在微博上组织活动会更加便利。通过组织活动,为粉丝服务,提高粉丝对传统媒体的忠诚度,同时吸引更多博主成为粉丝,扩大媒体的影响力。王敏静(2011)也提出,微博是传统媒体内部活动和组织公益活动的较好平台。
(三)传统媒体微博的构建方法。
语言。黄艳(2011)认为,微博上的表达是个人化、个性化的,传统媒体在微博时必须注意书写方式的改变,把中规中矩的理性口吻变得感性,把置身事外的新闻报道方式变成“与我有关”。甘昕鑫、王卫明(2011)提出,传统媒体的微博最好包含署名、电头、时间等,语言要形象生动并多使用引语,让读者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多媒体。甘昕鑫、王卫明(2011)提出,传统媒体的微博要尽量多文本传播信息,利用图片、音乐、表情、视频等手段,实现多文本传播,真正达到“全媒体”。他们还提出网络新闻的时效以小时计算,而微博比一般的网络新闻还要快,因此要尽量进行直播式报道。
内容。黄艳(2011)认为,除个人心情之外,微博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分别为:发生在个人身边的新闻,新奇趣事、新鲜产物次之,社会性话题再次之。因此,对于区域性媒体而言,首要的内容应为本土化消息,其次为新鲜有趣的事物,最后才是全国性、社会性话题;而对于全国性媒体而言,则需要更好地扮演信息梳理者的角色,找出热点,做到宏观话题微观化,政策话题生活化。
准确性。高远(2011)提出,微博具备的快捷性与传统媒体所秉承的一稿三审制度完全不同。现实操作中,知道密码的多个编辑可能为了“抢新闻”而以传统媒体认证微博的方式不准确消息,并通过跟帖、转发和评论造成更坏的影响。所以,微博时代的传统媒体也必须与时俱进地形成一套全新的稿件审核原则。苏浩军等(2011)提出了“微博的社会责任感”概念,他们认为,微博信息庞杂,无用信息、八卦炒作、个人隐私等大量充斥其中,传统媒体微博应有正确的评判标准,因为微博的能量越大,其社会责任也就越大。
互动。王敏静(2011)提出,目前的传统媒体在微博客上主要将视线局限在自身媒体信息采集的以及同行信息的转发,而忽略了从其他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对粉丝的关注和互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雷博涵(2011)指出,传统媒体可以效仿品牌微博与消费者的互动方式,如主动关注相关用户,对粉丝的精彩评论及代表性的意见或问题在微博主页上进行及时反馈等。
盈利模式。尹良润(2011)认为,传统媒体的微博除了对母体品牌、广告等促进外,本身就可以带来收益。其盈利点至少包括直接的微博广告、增值服务和基于API的应用程序。但后两者需要移动运营商或者微博运营商的支持。
(四)传统媒体微博的实证研究和评价。
黄艳(2011)发现,对比电视、广播等,纸媒对微博平台的参与度更高,在新浪微博上注册的报纸、杂志等传统纸媒的账户数占到了全部媒体微博用户的60%还多。他们参与微博的形式基本可以归结为:1.媒体本身的自采消息;2.转发其他媒体的重大消息和社会新闻;3.活动预告与读者互动。
王天铮(2011)认为,传统媒体微博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独家的原创内容。原创内容仅通过微博传播,内容与传统媒体内容相关性不大,既包括独家新闻,也包括独家“转发—评论”。二、传统媒体的原创内容。通常是传统媒体内容的导读和补充。此外,此类微博会对传统媒体或者该媒体记者的微博进行“转发—评论”。三、微博与传统媒体报道对象一致,但不是自创内容,而是引用或转载其他微博内容。他提出,目前传统媒体微博的融合报道还停留在导读与补充的层面,缺少深层次的融合,具体体现在:缺少有深度的评论、缺少主创人员的参与、缺乏对焦点事件持续的融合报道。另外,传统媒体在微博直播和互动上也比较欠缺。
申玲玲(2011)分析了新浪微博上领先的传统媒体微博《南方周末》、《新周刊》、《江苏卫视》、《快乐大本营》和《中国之声》。研究发现,纸媒《南方周末》和《新周刊》微博内容没有限于纸媒本身,而电视媒体的微博则围绕在节目预告、花絮等和节目相关的内容上。另外,成功的传统媒体微博还具备页面要素完备、内容形式多样、注重与粉丝互动的共性。
尹良润(2011)发现,《新周刊》的新浪微博粉丝数量、评论数、转发数在所有传统媒体官方微博中排名第一,是微博上极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其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人情味互动、生产人情味内容和简约化三大方面。其中,《新周刊》首创了“早安帖”和“晚安帖”。“早安帖”励志、“晚安帖”温情,是人情味内容的最典型代表。强调与粉丝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传者”与“受者”,而是重在交流。注重每条微博的精挑细选,从2010年6月开始将每天的博文数量从18减到11。微博的成功促使其发行量增加了30%,广告投放量增加了30~40%。
三、结论及建议
1.研究的内容呈纵深化发展。
纵览目前对传统媒体与微博的关系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员对待微博这种新生事物,早期的研究集中在介绍微博的特点和论述微博对传统媒体的挑战方面,比较新近的研究则扩展到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利用,以及传统媒体自身微博的建设方法等方面。个别学者如尹良润(2011)还初步探讨了传统媒体利用微博盈利的可能性。总而言之,随着微博应用的越来越普及,传统媒体对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的探索也在不断推进发展,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明显提升。
2.研究的方法还比较单一。
从现有文献来看,绝大多数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研究方式为经验总结,部分为案例分析,很多总结的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还不具备很好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比如,对于怎样能够建立成功的传统媒体微博方面,很多建议尚未得到印证,甚至见仁见智互有矛盾。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还很少。这和新闻学术研究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有一定关系。
3.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们这个时代的传媒业,必将被写进历史——由于传播技术的变革,我们这个时代的传媒业出现了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媒体市场急剧萎缩、新媒体不断涌现且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国内曾创造了大众传播辉煌的报纸,冲到繁荣顶峰才几年,就开始下滑,甚至国外一些举世闻名的媒体“豪门”灰飞烟灭。新的媒体终端、新的信息提供者不断涌现,信息供给大爆炸、人们的信息渠道选择大变化,传媒业快速剧烈的变化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心理接受能力。
在这样一个剧烈变动而且看不到尽头的时期,传统媒体该怎样设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那些境况艰难者,生存还是毁灭?生存之路在何方?传统媒体到了该思考这些终极问题的时候了。
而你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时,是否具备了大视野?是否考虑过整个市场的供需目前是怎样的?市场上有这么多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和以信息海量著称的互联网站,除了这些信息提供机构,还有“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信息传播市场是否已严重供大于求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市场还能容纳几多媒体?传统媒体应该更多地理性思考如何走,而不是仍待在自己所做的媒体里面、仍囿于自己所供职的传媒类别而僵化在该类别内寻出路。不少报纸从业者在报业内部苦苦做报网联动、苦苦探索付费墙,是否考虑过信息传播市场有可能已严重供大于求而这么做只能是死路一条?总之,你在做未来之路的思考时,是否在整个信息传播市场的供需层面进行考虑,而不是囿于自己供职的媒体而视野狭窄?
更具体地看,在你为媒体寻找出路时,是否具有战略管理的知识体系?你要分析整个文化市场乃至更大的社会市场这个环境,分析整个传媒业的市场环境,分析传媒业中你所处的亚类别媒体的市场环境,分析你与一干竞争者的竞争所形成的小环境,还要分析你的内部环境、资源条件,最终才能确定自己最适宜发展的方向。这样制定出来的战略,绝不是实践中那些一般性的看新媒体好就发展新媒体、看某类别代表未来就去发展某类别,而很有可能是虽然当前传统媒体整体不行了,但是战略分析最后告诉你还可以在某特定市场上办传统媒体,因为它可以保证你在一定时期内仍有相当的利润率。总之,在你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时,是否会做这样的专业分析?或者鉴于自身专业度不够而寻求专业研究机构或咨询公司介入?
央视等电视媒体并不能像网媒一样直接带来流量,也不能按效果付费,为何以玩互联网为看家本事的电商仍趋之若鹜,居然替代白酒成为央视招标的大户?这是挺奇怪的事,难道是“人傻钱多”?
这个年代最大的两个话题是:电商与传统零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者的悖论一直不断。从1个亿、10个亿的豪赌,到知名报纸停刊;一边是大厦将倾的调调,一边是晚生还嫩的小曲。谁是谁非,谁都有权力评说。本文从广告价值层面略作分析。
传统媒体之情状
报纸是新闻属性,烙印在一个“新”字;杂志是休闲属性,烙印在一个“潮”字;电视是家庭属性,烙印在一个“通”字。
智能手机、自媒体化、监管、制度、优势感,加在一起是报纸的梦魇,一些报纸靠副业生存,联合卖车、卖翡翠、卖虫草之类。杂志稍微好过一点,从《穿PRADA的女魔头》、《辣妈正传》中,即可折射出杂志(时尚类)为什么会好过一点。因为杂志(时尚类)的梦魇和奢侈品电商的兴起会是同步的。其他主要看渠道了。
无论从央视招标还是《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的火爆,都可以窥见电视还是那么拽的媒体,央视媒体公司的业务员仍是“三年出一单,一单吃三年”。电视为何不死?有电脑有手机有iPad,电视这玩意儿又不智能,又不能随心所欲。
我们看下中西住宅的不同:西式住宅的厨房最重要,中式住宅的客厅最重要。而客厅是以电视为核心,电视以央视为核心,央视以一套为核心。生活需要核心,广告也需要核心。电视广告强势、广泛、集中。 “围炉夜话”是因为没有电视,有了电视之后电视就是核心。没有见过一家人围着鱼缸吃瓜子、喝茶、聊天的,也没有全家围着一个电脑刷微博、围着手机看朋友圈的。电视是以家庭(或群体)为单位共享的,其他几个屏幕多是个人属性。
可以用其他终端看世界杯、看欧冠、看NBA、看美国大选,但是电视的中心属性没有被替代。在酒吧里、饭店里、家里,一起围看重大节点的电视节目,然后用手机来分享,这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完全对立的。相比之下,PC若没有商用价值,还不如电视稳妥。
网媒有钱去自己做个卫星发射到太空搞直播,也可以像搜狐一样去把传统媒体的人挖过来,也可以像芒果台一样自制电视剧,可以买断。但是, 网媒的起点不如电视高。
网络媒体之现实
从所谓1.0的门户时代开始,不论怎么讲,都是娱乐属性多一些,核心在一个“色”字。这个“色”字,导致受众心理的本质不同,广告匹配和效果也不同。
譬如在糗百上投一个十分严肃的汽车硬广,会是什么效果?直接联想:车震。大家的心态都是冲着娱乐来的,情绪也处在娱乐状态,严肃不起来。就如同让赵本山去竞选美国总统,一上台演说大家就忍不住笑了。再如湖南卫视,观众也是在一个精神相对放松的心态下。糗百和湖南卫士都是娱乐属性,放松的状态,都能带来消费冲动才对,但前者带来的只是恶搞的冲动。
媒体情景,或者说是媒体气质、性格,和媒体专业一样重要,共同决定着媒体的属性,这个属性和数据一起决定着广告的有效性,进而决定媒体的广告价值,而媒体的广告价值,就是媒体的命脉。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百度和专业杂志的广告为什么有效。因为用户处于相对认真和紧张的环境中。
另一条线上,垂直媒体,在一个“准”字。不是“专”,也不是“深”。之所以不是“专”,是因为作为网络媒体,话题没有娱乐性,没有广泛性的触类旁通,会很艰难。之所以不是“深”,因为过深了不符合受众质素底子,曲高和寡对个人还好,对于媒体是毁灭性的。所以是一个“准”字,准确的准,准时的准,水准的准。
媒体的广告价值,绝非千人成本(CPM)这么简单,否则邮件、短信不是更好吗?媒体场景才是最重要的。
广告投放的变易
多数传统企业放弃央视并不是不看好,而是贵,这一点已经很多人说过了。网媒不然,百度先交5600元人民币就可以,还可以自己设置预算,微博官方推广、CPM/CPC等都是如此。网媒的进入成本低,还有数据反馈,还可以互动。诸如数字化、大数据这么火,“人傻钱多”的传统老板怎么还往电视上投?
再打个比方,企业喜欢各种各样的媒体,但核心媒体也必须有。譬如地产和地方性品牌,报纸是主线;全国性品牌电视是主线。互联网思维讲究“去中心化”,但受众需要有值得信任的信息中心,广告也需要有中心来触发传播,如同西方民主国家也需要总统。网媒目前的核心可以说是网址导航和百度。网媒相对于传统媒体,有一个共同的弊病——“碎”,缺乏基本的秩序。碎,导致了过多的冗余,有及时性,但没有保鲜性。
尽管谷歌为新闻集团旗下的“华尔街日报”等网站带去了点击率,但“这些浏览者并不能成为网站的忠实用户”,新闻集团CEO鲁珀特・默多克始终没有放弃与谷歌的博弈,在被互联网抹平了的世界里,这种博弈更像是新闻应该免费还是收费的生存方向。
默多克此前曾威胁要把新闻集团旗下媒体内容从谷歌资讯和网页搜索中撤出,禁止谷歌抓取旗下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众多知名媒体的内容。事实上,这种做法并非是自掘坟墓,即使在极为低迷的2008年,《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付费订阅营收同比增长也超过7%。
不得不承认,从全球媒体的发展情况看,印刷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甚至已经到了事关生存的拐点――芝加哥已成为美国第一个没有日报的城市;金融危机让本已经陷入低迷的传媒业更加雪上加霜,伴随美国几代人成长的畅销杂志《读者文摘》,在2009年8月17日宣布,计划申请自愿破产;《华盛顿邮报》也已经宣布关闭所有美国记者站。
传统媒体不是没有过挣扎,迫于网络媒体发展的压力,传统媒体大刀阔斧开始了网上征途。
1994年,《时代》和《连线》在同一周推出了自己的网站,其后一年其他出版商也纷纷跟进。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互联网广告热潮,促使报纸及杂志不遗余力地将所有的媒体内容、大量的博客等免费到网络上,但最大量的广告营收却源源不断地流入了搜索引擎、门户网站以及新闻聚合等实际不生产内容的互联网公司手中。
畅销书《免费商业的未来》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指出, “免费”的四种模式分别是“直接交叉补贴”、“三方市场”、 “免费+收费”和“非货币市场”模式。
有分析认为,传媒业的“免费”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当广告收入可以补偿整个运营成本或者以广告效应和注意力效应为重时,媒介就可以对消费者不收费,这样的模式包括“三方市场”和“非货币市场”;二是当媒介不以广告为重或者排斥广告时,就会对消费者收费,这样的收费包括克里斯安德森提到的“直接交叉补贴”、 “免费+收费”模式,也包括现在盛行的“微支付”模式,也就是网络媒体追求薄利多销的一种运作模式。
毕竟,新闻存在价值,Web2.0时代的全民新闻时代并不能代替媒体专业采集信息的能力,新闻背后传递的价值观都需要专业人士来运作,进而引领舆论的方向。互联网时代让信息变得海量廉价,正是因为这样,有价值的新闻才真正体现出其可贵之处。
史蒂夫・乔布斯以每首歌曲收取99美分的做法获得了大量用户;Kindle证明,只要购买流程足够简单,用户愿意为电子版图书、杂志和报纸付费。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发展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而且受到普遍的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可以说是进入了一种"知识经济时代"和"注意力经济时代","数字化生存"的概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个时代,以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博客等为代表的视听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充分满足着受众的多样化传媒需求。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都显示出了很大的优势。在这样一个新媒体兴起的时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将会同新媒体并存,还是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消失,都将取决于传统媒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法。传统媒体在日后的发展中要保留自己的地位,需要审视自身的优劣势,并及时找出应对措施。
有些学者甚至分析认为传统媒体终将被新媒体取代。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传统媒体经过长久地发展,具有很多核心的竞争力,所以还是存在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的。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及生活的经历与经验,对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就其内涵而言,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第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因为营销理念的变革和泛商业化的运用,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载体,从而被赋予了媒体的意义。
近几年,新媒体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而且扩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而且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人们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这使得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相比较而言,变得越来越小。那么什么是新媒体呢?新媒体其实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从概念的字面表述就可以看出来,对于新媒体的定义采用的是一种对立式的命题方式,也就是说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的就是新媒体,反之亦然。也因为此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以网络与信息技术为传播途径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媒体的优势被严重消解,面对新媒体更为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时,传统媒体的优势在瞬间好像被大打折扣。有人认为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因为中国地域比较广阔,人口总量大、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等2],使得我国的导致杂志市场失衡[3],大量存在的市场盲点使得传统媒体依然具备相当的市场潜力。事实上,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根本不可能为传统媒体培养出大量的忠实读者,这种可能性几乎可以说是零。其次,社会媒体作为一种主要新媒体形式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的冲击。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个体接入互联网的成本,从而使得广大的民众进入了新媒体的视野。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势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传统媒体还是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核心竞争力的。总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各具优势与劣势。本章主要对两种不同的媒体形式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并进行对比研究,为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的提出做铺垫。
(一)新媒体的优劣势分析
新媒体之萌芽发展以来,迅速赶超了传统媒体。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其内在的原因的。首先,现代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其做了技术支撑[4]。其次,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吻合度比较高。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有技术的支撑,同时市场潜力也比较大。所以,新媒体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及技术发展的产物。具体来说新媒体的优势与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的优势分析
首先,新媒体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在新媒体产生、发展以前,可以说传统媒体几乎垄断了信息传播的话语权。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而不仅仅是政府、专家、记者、编辑等负责信息传播的人才能。这样不仅尊重了人们的话语权,同时也增加社会的透明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民主化氛围的形成。
其次,新媒体提供了互动平台。这个优势可以说是新媒体的核心优势,也是新媒体的一个典型的特点。互动平台不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媒介世界,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媒体的关注度。而且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更加关注人们的实际需求,结合人们的现实生活。
再次,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快、传播方式便捷[5]。信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传播不及时的话,就会失去信息本身的价值。而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手段,具有及时性、快捷性、海量性等特点。传播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报纸、期刊等传播方式。而且新媒体的传播范围打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任何人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信息进行自由传播。另外,从信息量来说,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量是非常大,这从每天网站上的信息就可以看出,不仅有国际及国内的一些大事,也包含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生活趣事与琐事。可以说信息量非常大。
2、新媒体的劣势分析
任何新生的事物之所以出现都是存在其内在及外在原因的,但是在看到其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劣势[6]。对于新媒体来说也一样,其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的质量不是很高。据最新的数据统计,网络信息中有高达70%的信息是虚假信息。这就要求人们在接收海量信息的同时要做一个筛选,要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第二,新媒体的传播环境比较差。网络环境虽然在不断地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一些暴力及黄色信息,不仅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危害,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传统媒体的优劣势分析
1、传统媒体的优势分析
传统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来说拥有较多的权利,对于信息的控制力比较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的是一些对人们"有益"的东西,而不是"有趣"的东西。尤其是对于一些主流媒体来说更是如此,在短时间内新媒体是无法取代的。其次,传统媒体资源比较丰富,历史积淀比较深厚,而且拥有强大的运营团队,在管理方面相对来说也比较规范。尤其是媒体资源,它对于媒体行业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从整个行业来看大部分的信息,依然是来源于传统媒体。只是传统媒体比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所以人们接收到信息的直接途径,大部分都是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的。
2、传统媒体的劣势分析
传统媒体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方向具有单向性、传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封闭性[7]。一般来说,传统媒体的传播都属于高位传播,宣教的成分远远多于互动的成分。因为有很多都是国家的重要的政策与法规以及各地区各部门的一些相关的规定。所以,传统媒体常常以真理占有者自居。尤其,是一些期刊更是这样,很多都是相关专家及学者的研究及调研报告等。但是,这些信息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并不高,市场需求的潜力也不大。比如,对于政府的政策、法规来说,基本上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与人们实际生活及其关心的问题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严重缺乏吸引力及感染力。同时,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量相对来说非常有限,除了一些比较典型、重要事件的分析,国际国内动态的描述,再加上一些广告等。涉及的信息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不够。达不到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三、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为什么传统媒体会受到新媒体这么大的冲击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产生于发展以来没有对自己做好正确的定位。为了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共同发展,笔者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优势的充分发挥,同时提高传统媒体的创新能力。曾近听过一个故事,有3个老人家出门,其中一个带了一把雨伞,一个带了一根拄杖,另外一个什么都没带。出门后,突然下雨了。可是带伞的老人家身上都是雨水,带拄杖的老人扭到了脚,只有那位什么都没带的老人家既没有被雨淋,也没有扭到脚,安全无恙地回来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很多人或者企业之所以失败,可能不是因为自身劣势的存在,而是败在自身的优势方面。传统媒体也一样,如果为了保持着自身的优势,不进行创新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优势会在不经意间转化成劣势。那样的话,传统媒体的末日才可能真正带来。
传统媒体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全局出发,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可以说现代社会对于知识及创新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知识和思想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基础,也是基本条件。而传统媒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及专业性,应该尽量提供一些可靠的、权威的、前沿的知识和思想,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传统媒体作为社会在生产和知识创新体系的中关键及媒介,对公众的认知及思想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二)紧密联系社会及时代的主题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传播的都是信息,信息作为一种不具有事物形态的东西,其价值的衡量主要在于其使用价值。也就是说信息本身必须要满足一类或几类的需要,而这中需求主要集中在高层的需求上。从马斯洛的需求层级来看,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沟通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不存在并存及递进关系。换句话说,对于一个连生理需求都无法满足的人来说,也可以拥有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说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具有这五种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媒体行业满足主要是沟通、尊重及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是受时代及社会的影响的,也就是说这些需求与社会及时代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所以,传统媒体要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必须要紧密结合社会及时代的主题。
(三)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与融合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存在是不冲突的。所以,传统媒体可以尝试着与新媒体进行战略合作,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一起为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比如,可以利用传统媒介便于阅读的优点,结合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创设电子期刊、报纸、杂志等,从而增强与社会以及相关读者群之间的互动。让更多的人,哪怕是一些业余爱好者参与到传统媒体的创作过程中来。这样既可以打破传统媒体传播路径及方向单一的问题,实现传统媒介的多样化发展,从而最终促进传统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水平
传统媒体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这样才能保持传统媒体的生命力及创造力。具体来说,传统媒体行业人才素质及水平主要体现在编辑人员的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对于编辑人员来说,其技术能力主要体现在外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运用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界的国际化及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所以编辑人员除了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外,还要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思想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总之,在市场导向、信息爆炸、思想民主的时代环境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已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态势。对于期刊等传统媒体而言,积极参与到这一传媒革命,不断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变革与创新中开辟新的发展境界,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在竞争中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且创造出独特的社会价值,争取到新媒体无法取代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凸显自己存在的意义,既是传统期刊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普及,新媒体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好,自网络平台微博的诞生使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受众信息来源也更加的广泛。而对传统的广播业来说无疑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影响。对于传统的广播媒体而言利用自身优势和新媒体的发展来完善自己已经大势所趋,新闻学作为媒介的学术研究学科,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传统广播媒体未来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发展,甚至威胁着传统媒体的生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及时性、便捷性及大容量性,而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符合了现代人的生活及工作习惯,所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自身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存在的一些核心优势,或者说没有将相关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传统媒体发展受限的现状。基于此,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紧密结合时代与社会的特点,同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传统媒体的健康发展。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的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文蓉.联姻,并不简单的现在与未来--浅议报纸与新媒体的关系[J].广告人,2011,(4).
[2]安平.新媒体来了,传统媒体哪里去[J].新远见,2009,(6).
[3]邱君平.文献计量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4]张建星.新媒体带给我们挑战,也有机遇[J].中国记者,2011,(4).
[5]安平.新媒体来了,传统媒体哪里去[J].经济导刊,2010,(5).
[6]戴晓军.借彼用彼 壮大自己--浅谈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策略[J].新闻战线,2009,(9).
【关键词】 新兴媒体;传统媒体;机遇;发展策略
以互联网、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兴媒体,凭借即时性、海量性和丰富性特点,迅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宠儿,对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兴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发展的新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新兴媒体在互动性、传播范围及即时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而传统媒体却在专业性、真实性等方面,表现出新兴媒体无法具有的优势。因此,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前,传统媒体应抓住发展的新机遇、破解发展的新挑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夯实发展基础,开拓发展道路。
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对比
1、专业性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专业性是其最显著的特性,明显优于新兴媒体。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是在专业的制作之下形成,具有真实性强的特点,这也是导致传统媒体在即时性上差于新兴媒体的重要原因。而对于新兴媒体来说,其信息量大,且内容缺乏专业性,导致信息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2、传播范围
以互联网、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兴媒体在传播的广度上明显优于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受众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搜获新闻信息,决定了其观众范围广。而对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传播范围上受限,相对狭窄的传播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媒体的发展。
3、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兴媒体的一大特点,特别是微博、微信和论坛等新兴媒体,其传播平台具有互动性,受众不仅可以在交流平台上获取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平台传播内容,进而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而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互动性上比较欠缺,使得媒体传播效力相对较弱。
二、新兴媒体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机遇
1、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机遇
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优劣,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也是推动传统媒体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采访技能的融合方面,传统媒体可以依托新兴媒体的先进性,优化与调整传统的报道方式,转而通过微博、微信及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新闻线索,提高传统媒体发展的能动性与广泛性。
2、产品数字化的创新机遇
数字化是当前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媒体着力于产品数字化发展,是适应新兴媒体时代的必然举措。一方面,新兴媒体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新技术,逐步转变发展的形态,转而以数字化的产品迎合受众的需求。如,在很多报纸中,二维码就在其中广泛使用,便于读者在信息阅读的同时,同时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网站,了解更多更详细的信息。
3、发展模式创新的机遇
新兴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冲击是巨大的,如何在挑战中获取新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契合媒体发展的大环境。首先,传统媒体要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在依托新兴媒体优势的同时,要逐步转变自己的发展姿态;其次,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兴媒体,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增值服务,如开发搜索引擎等;再次,新旧媒体间不应以敌对的方式谋求发展,而应更多地以相互融合的姿态,实现各自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媒体产物。
三、新兴媒体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1、坚定地发挥自我优势,夯实发展基础
传统媒体在专业性方面,表现出新兴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而内容为王的竞争核心,突显出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新兴媒体下的传统媒体,要坚定地发挥好自我优势,夯实发展的基础。首先,新兴媒体内容具有转载的随意性,而传统媒体内容的权威性和原创性,正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元素。传统媒体要做大、做强自己的优势,展现新兴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魅力;其次,传统媒体在即时性方面显然不足,面对这一先天性滞后,传统媒体应进一步注重新闻信息的深度挖掘,并做好包装等工作,强化新闻信息的专业性优势。
2、深入推进融合,创新传播模式
融合是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共谋发展前途的必然需求,也是传统媒体抓住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新兴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等优势,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但是,深入推进两者的融合,创新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也是传统媒体谋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实现电视、报纸与网络的移动接入,是当前最为积极有效的融合。一方面,传统媒体要强化与互联网的合作与互动,特别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实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进而不断地提高媒体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新兴媒体平台,为信息的获取及挖掘,创造良好的途径。例如,重庆市秀山广播电视台在2011年以前一直用模拟信号传输电视节目,且电视频道只有三十几个,秀山台在16.17频道,收视率很高。自从改用数字信号传输电视节目以后,电视频道增加到200多个,秀山台改成了307.308频道,再加上各种新型媒体的增多,秀山台的收视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面对这一现状,秀山台充分依托移动终端,开通了《掌上秀山》APP,市民可通过下载《掌上秀山》,随手关注该台的自办节目《秀山新闻》《边城叙事》等栏目,增加了秀山台的收视率。
3、着力人才培养,开发个性化产品
个性化是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媒体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强化个性化产品的开发。首先,传统媒体要立足于受众的需求,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如,央视手机客户端就是通过新兴媒体平台,实现新闻传播及互动;其次,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受众的个性需求。在新兴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要转变发展姿态,始终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提高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获得受众的肯定与欢迎;再次,传统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传统媒体要大力强化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传统媒体人的思想观念与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充实媒体队伍,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兴媒体的发展给予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传统媒体“谋发展、求共存”的关键。当前,传统媒体的发展,着力点在于充分发挥好自我优势,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化两者融合、强化人才培养,从本质上夯实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推动传统媒体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峰.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的一些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4.05.
[2] 邹祥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策略[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
[3] 王桂芳.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J].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12.
[4] 陶伟.传统媒体如何改革以应对新兴媒体的挑战[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版),2012.08.
[5] 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策略[J].新听界,2009.01.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媒体 媒介融合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这次强震并没有造成社会恐慌,各地很快恢复了常态,人们在强震面前保持了冷静和理性。各种媒体在这次突发性灾害事件中迅速、高效地承担起了各自应负的社会责任,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赞扬。在此次成功的危机事件报道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什么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者。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受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而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新媒体以“数字化”和“互动性”为根本特征,目前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满足受众需求
危机事件出现时,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和沟通桥梁必须及时、全面、深入地传播关于事件发生和处理的信息。新媒体凭借其双向、互动、海量存储、及时检索等技术特性,在传播机制上迥异于传统媒体,为受众参与创造、传播新闻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当大规模突发性灾害事件发生后,新媒体可以有效地补充传统媒体之不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传统媒体所发挥的作用。
1.新媒体助力传统媒体
在满足公众总体信息需求方面,传统媒体凭借其庞大的传播网络,权威的传播地位,较高的媒介公信力,依然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央电视台在汶川地震事件报道中,突破以往的报道模式,出色地完成了对此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
(1)传统媒体在满足受众总体信息需求时的媒介角色。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中央电视台在15点整点新闻中,第一次播报地震发生的消息后,15点20分新闻频道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并于当晚10点与综合频道并机直播特别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开始了一场没有结束时间预期的现场直播报道,实现了同一主题无间断播出。此外,地震发生后的两三个小时,央视就派出第一批记者跟随总理赶赴灾区。13日,第二报道梯队又分别赶往汶川、都江堰、北川、绵竹等重灾区,为亿万观众提供了迅速、准确、全面的灾区信息。后方的编播人员也日夜奋战,将前方传来的灾区的最新动态第一时间传播给广大观众。
在此次突发灾害事件的报道中,央视的快速反应和全方位的专题报道,使传统主流媒体在满足受众总体信息需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国内外民众了解灾情信息的主要渠道,使中国赢得了世界舆论的主动权,彰显了主流媒体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2)新媒体在满足受众总体信息需求时的媒介角色。新媒体的诞生及普及,使受众转化为自由的传播者,于是传播变成了所谓“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无疑,新媒体海量地增加了信息的数量,并凭借其先进技术,丰富了阐释信息的方式,以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角色,助力传统媒体满足受众的总体信息需求。
一方面,受众提供信息。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在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说:“在汶川通信、交通等基本设施条件几近中断的情况下,在全球这个互联网和手机用户数最多的国家,由于各地网民的快速反应,许多人通过博客、网络即时聊天工具、视频、论坛、手机短信等信息,让大家在地震刚刚发生十几分钟后就意识到,这是一次影响了大半个中国、破坏性很强的地震,新媒体起到了一个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各地灾情的作用,尽管这种汇集是散点的,但是网民的真切记录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头两天,尤其是‘首个24小时’地震信息传播第一波主要的信息源。而传统媒体大量采用了这些素材,我们先后正式提供给央视的视频素材就有20多个,这是前所未有的。”
另一方面,技术阐释信息。汶川地震发生后,来自海南的“雨花石”先生建立了一个和四川大地震有关的公益主题网站,网站与北京图盟联合提供了《四川汶川地震地图(实时更新)》的电子地图,这个具有17个缩放级别的地震灾区地图就成了网站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尽管本次地震灾区面积有近10万平方公里之大,但是电子地图可从不同的视野角度,既宏观形象又细致入微地展示灾区的全貌。即使是一些新闻报道中提及的边远乡镇,也能在地图上找到准确的位置。
同时,汶川地震中,音视频技术也被大量采用,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从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媒体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等相继音视频新闻报道4830条,播客1500多个。而以新媒体技术起家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截至2008年5月20日,已音视频报道6113条,播客3827条。央视网更是利用新兴的手机电视,7天新闻报道1115条,其中视频报道有457条,总时长1375分钟,访问量1531万,跟帖3.46万条。
2.新媒体覆盖传统媒体盲点
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凭借其技术特性,为满足公众的个人信息需求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以海量信息而著称的互联网,在因地震而致其他信息渠道中断、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信息和网络搜索功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网络媒体一样,手机媒体也在汶川地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受地震的影响,震区的语音通信受阻,但无线数据业务却可以畅通,于是手机上网和手机短信成为信息传递的第一线,增加了手机在灾害中作为传播工具的优势。特别是在地震刚刚发生后,公众迫切需要了解危机的一般信息和个人信息。此时,没有电脑,不能上网,看电视也不可能。公众随身携带的手机便成为震后最初时段里公众最好的媒介选择。
3.新媒体超越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是以媒体为中心进行传播的,受众虽然具有随意选择收看(收听)和阅读的自由,但只能在节目的播出时间和已出版的报纸、杂志上进行选择。相比之下,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借助其可检索等技术特性,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其在满足受众运用信息需求方面的优越性无需赘言。
两种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突破
传统媒体的突破。在当今媒介竞争激烈的态势下,突发事件报道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等媒体综合实力的检验和体现。
在震后初期通信不便、人心惶恐、百废待兴的的情势下,央视采制了大量及时、深入、准确、感人的报道和评论,信息、引导舆论、遏制谣言、凝聚力量、振奋人心,在这场抗震救灾战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赢得了国际媒体的尊重,受到了民众的一致好评。
(1)播报策略实现了由“及时上报”转化为“即时播报”。央视制片人包军昊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坦言,以前央视在遇到突发事件后,由于“报道经过层层审批,等待事故查明,导致大量的猜测、谣言,反而使得媒体变得十分被动”。而这次不管是在政府方面,还是媒体方面,都调整了思维。基于这种思维的调整,以及后来政府官员和媒体的良性互动,才最终达到了双赢的传播效果。
(2)信息及时透明,掌握舆论主动。震后不到一小时,央视一套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并机直播,康辉、白岩松、敬一丹、赵普等近十位主播轮番上阵,或播报、或连线、或访谈,“一场不知道终点的直播”由此展开。央视依据各有关部门提供的权威信息,采用口播、字幕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对于人员伤亡的数字和其他各种信息全程,做到了透明、及时、公开。这种透明、及时、公开的信息,最大程度地杜绝了各种谣言的产生,在全国形成了空前一致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局面。央视对汶川地震的直播还掌握了国际舆论的主动权,为抗震救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此次汶川地震,绝大多数境外媒体都对中国党和政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积极有力的救灾举措,对中国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壮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3)抚慰受伤心灵,彰显人文关怀。央视主持人赵普在此次直播中的表现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赵普在15日的直播中看到都江堰某医生的孩子被埋废墟之下仍然坚守岗位的画面时,忍不住在直播中哽咽。赵普哽咽的视频被网友迅速转载,网友评价说赵普“用朴素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他们”“需要这样有人性的主持人,而不要冷冰冰的旁观者”。可见,在职业要求和良心道德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特别是在灾害事件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应该是每个媒体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新媒体的突破。新媒体在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的出色表现毋庸置疑,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技术特性。新媒体在此次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中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舆论引导,凝聚人心。一般意义上,人们似乎习惯于把舆论引导看做是传统媒体的功能和责任,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似乎一直都以一种缺少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形象出现,舆论引导更是无从谈起。但在此次的汶川地震报道中,新媒体却也担当起了舆论引导的角色。新媒体对于此次汶川地震的报道,既把地震造成的严重后果透明地展示在公众面前,又让公众从政府开展的抗震救灾部署和行动中看到了希望。不仅让人们及时地了解了地震灾区的真实情况,而且激发起蕴藏在民间的巨大爱国热情,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遏制谣言,消除恐慌。谣言历来是突发事件的伴生物,而新媒体由于“把关人”的缺失,更易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而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谣言的传播却被空前压缩,新媒体并没有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和传播渠道。网络媒体依靠传播快速、覆盖面广的优势,创造性地发挥了传媒矫正器的作用。国家、军队、社会团体甚至个人澄清事实的授权声明及时上网,很快封杀了谣言的传播。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媒介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传播形式单一的媒体将缺少竞争力,每种媒体都将综合运用文字+视频、文字+音频、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传播手段。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优势,不能固步自封,相反应利用自己的优势与新媒体竞争。传统媒体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品牌优势,即公信力强。在挑战面前,传统媒体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还要借助对手的力量,充分利用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增加互动的成分,借用新媒体的渠道拓展其媒体空间,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做跨媒体传播。
新媒体目前最大的不足是信息的可信度低,要成为能影响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体,必须获得一定的公信力,即新媒体应当自觉在重大事件中承担社会责任。汶川地震中新媒体的积极表现,大大改变了其单纯追求轰动性与娱乐性的媒介形象,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但由于其没有采编权,在获取某些信息时,如重大的政治、经济信息,单纯利用受众创造内容也难以弥补其不足,需要从传统媒体上获取内容。
参考文献:
1.《西方媒体赞中国式救灾:军队神速媒体透明》,《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5月16日。
2.邓建国:《美国灾害和危机新闻报道中新媒体的应用》,《国际新闻界》,2008(4)。
3.呈琪:《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堵”与“疏”》,《当代传播》,2003(3)。
4.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6)。
5.李良荣、张:《新老媒体结合?摇造就舆论新格局》,《国际新闻界》,2008(7)。
6.徐春婧:《中国电视媒体关于“5・12”汶川地震报道的突破――以央视媒体为例》,《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在这一形势下,传统媒体面临着极大的冲击与挑战。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传统媒体依然具有新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优势,因此找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定位,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将各自优势最大化,将是媒体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一、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的优势
传统媒体是指报纸、杂志、书籍等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在与新媒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尽管传统媒体遭遇重重围堵,面临无数的困境,但无论是在传统媒体中还是在新媒体中,内容始终摆在第一位。在这一方面传统媒体仍在有一定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更新的及时性方面有所逊色,但是它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高度方面是新媒体无法企及的。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新媒体挤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传统媒体长期积累下来的人才、资源、权威性和品牌号召力等均优于新媒体。这些优势使得传统媒体可以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对新闻资讯进行深入的采访、调查和分析,并做出更全面、更深刻的新闻报道。这种调查性和解析性的新闻报道是众多“草根”级的“自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到的。
其次,新兴媒体虽然来势汹汹,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规范,虚假信息泛滥、恶意炒作严重、煽动社会情绪等现象大量存在。而这些缺陷恰好是传统媒体比较容易避免的。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时,一些传统媒体的报道会更准确、更全面、更真实、更权威。毕竟传统媒体有严格的内部审核机制,有众多“把关人”对新闻内容进行审核,并对新闻后果负责。
最后,在不同的环境下,用户对媒体形式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在户外,用户对手机的依赖性很强; 在办公环境,用户对电脑的依赖性很强; 在家庭中,用户对电视的依赖性更大,因为电视的互动性很强。相对而言,电脑是比较个人化的东西,很少会出现一家人坐在一台电脑前其乐融融的场面; 但电视不同,它是最能体现“一家人”这种家庭文化的东西。
二、新形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关系
有人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不过,与其说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变小了,还不如说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一个现象,就是传统媒体的呈现方式和表现手段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传统媒体不能无视新媒体这个“新渠道”的冲击,但也不能毫无主见和判断地追随新媒体。需要明白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传统媒体在进军新媒体时不是战略转移,而是对话合作;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利共赢。
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几个环节
1、信息产品内容要受欢迎
不管传媒行业如何发展,内容为王依然是生存法则之一。很多传统媒体以为把传统的新闻产品简单包装和形式多样化后在新媒体媒介上传播就是新媒体化了,但这只是媒介的新媒体化,核心内容不改变,依然是老酒装新瓶,换汤不换药。由于我们的很多中央传统媒体由于长期处于衣食无忧、竞争不强的生长环境中,生产出来的信息产品都是以我为主而不是以用户为主,内容不接地气,考核不接市场,导致竞争力弱。我们从网民角度思考一下,为什么大众都喜欢看搜狐、新浪、网易的新闻,喜欢看微博和朋友圈,主要是这些信息贴近大众,朴实生动,老百姓爱看。我们的传统媒体在进化为新媒体的进程中,必然也要进化内容讲述方式,用互联网的思维去讲述;此外实效性是信息产品的另一重要卖点,时效大于形式,如果信息产品没有实效性,也就成了老旧商品,失去传播价值。传统媒体在一些重要新闻报道上要精简流程,及时,提升信息产品价值。
2、信息产品加工要新媒体化
新兴媒体的信息产品相对于传统媒体在产品形态和传播网络上是创新和多样的,所以融合首要解决的是信息产品的生产线要能够生产出新媒体产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大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方向已经明确,从媒介产品看,已经不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了,只要是受欢迎有市场的产品就是融合后的好产品,去迎合市场、适应市场甚至引导市场。传统的信息产品生产线必须在技术、内容组织和加工等进行新媒体化。在技术方面,融合后的信息产品加工平台是模块化、轻量化和多元化的信息产品生产线,最大化自动生成适应各种媒介的信息产品原型,适配各种媒介,编辑加工人员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成品出线,推向受众;面对市场需求、新技术应用,快速模块化改进,迅速推出新形态信息产品;面对市场反馈,快速调整产品;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创新,寻求差异。在媒体人员方面,编辑要一专多能,专内容,多形式,熟悉各种媒介形态和受众喜好,提升“媒体兼容性”。
3、信息产品营销要互联网化
信息产品营销互联网化具体表现在网络化、精准化、全媒体化、品牌化等。数字化是信息媒体融合的基础,网络化是互联网时代营销的基础。传统媒体的营销渠道过去一直着力于广播、电视和报刊等,营销模式以发行、供稿、广告和商业活动宣传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的很多日常娱乐和消费活动都迁移到互联网上,各媒体的营销渠道也就自然扩展到网络,首先是都建设了自己的媒体网站,构建信息发供网络平台,此时的营销还是单向,信息只是发没有推,且与用户互动性不强;社交平台发展起来以后,平台用户迅猛增长,吸引各大媒体纷纷建立了自己官方账号,与网民积极互动,将信息直接推到用户端,粉丝数成为了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
网络拉近了媒体与用户的距离,为媒体营销提供了便捷,如何能做得更好,还需要做到精准化、全媒体化、品牌化等。互联网时代信息消费特点是碎片化,需要媒体在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时要在内容和受众上精准化,什么样的群体适合推什么样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有的放矢,降低营销成本,提升营销成功率,现在发展起来的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为营销的精准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接下来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全媒体化是拓展市场,立体式营销,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性和粘度的发展阶段,用户认可了,品牌效应也就形成了,提升了媒体的商业价值,为媒体带来了效益。
4、管理机制的商业化
媒体融合,机制先行。在某种意义上,新媒体的“新”代表了适应市场发展,商业化运作的新管理机制。如果要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真正融合,必须要去除传统媒体管理流程复杂、应变迟缓等弊端,而是媒体要商业和市场化,真正按商业规律去应对快速多变的市场,决策和流程要快速灵活善变,按照互联网的思维和规则去做事业;引入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走真正市场化的道路。媒体竞争是残酷的,很多没有及时变革,不适应市场发展的媒体已经或将要消亡,也许管理机制的转变会带来了阵痛和风险,但也许会避免了消亡。至少从目前看,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是一条优势互补,风险相对较小,快速转型和融合之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今天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介质的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所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信息量的爆炸,导致读者减少、广告下滑、同质化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所面临的生存形势比想象的更为严峻。因此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有效弥补自身不足,发挥自身优势,将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戴程. 全球化视野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问题研究――以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为例[J]. 新闻界,2009,02:60-62.
那是今年5月8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广告论坛上,传媒大学丁俊杰校长在主旨演讲后回到座位,我恰与丁校长邻座,我感慨他的演讲精彩,更赞同其所论述的观点。他说:“目前媒介是从信息碎片化向媒介聚合的发展阶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相互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媒体共振阶段。”
对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角力,丁校长一言中的。作为广告从业人员,从广告角度不难看出,数字媒体近年来呈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广告主认同数字媒体的精准营销,并利用各种网络广告形式和手段进行有效的传播。
互联网广告发展初期,客户投放网络广告是作为传统媒体投放类别的补充,预算也很少,投放的形式和手段也比较单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客户需求的增加,数字媒体逐渐发展到不仅仅是作为媒体投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还突破了传统媒体投放的局限性:数字媒体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和技术将整合营销传播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完成了一个营销闭环,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但凭此预测传统媒体的没落,仍言之过早。
数字媒体近年发展迅猛,波澜壮阔,但从整个媒体份额和传播视觉效果来看,还是传统媒体稳坐老大,占据大半壁江山。传统媒体图、文、声、色集于一体,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印刷的精美,传阅率高,易于保存及反复浏览,带给读者感官上的享受又是数字媒体力所不及的。
此外,目前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之间的相互包容和共存更有活生生的案例:数字媒体经常借传统媒体来进行企业形象和产品的宣传,传统媒体也借助互联网手段进行快速有效地链接,彼此之间的配合取长补短,彼此之间的互动相得益彰。从而实现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这也恰验证了丁校长所讲的:“互动”、“精准”是下一代广告的核心,是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共同的课题。
因此,可以说,广告面对的是一个混合的传播体系,传统媒体依然强劲,数字媒体风生水起,我们既不能忽略传统媒体优势,也不能无视新媒体带来的新的信息处理方式,未来的广告传播核心在于追求“共振”效应。
1997年进入北京电通(Beijing Dentsu),现任公司董事 副总经理,曾服务佳能、花王、高丝、山之内制药、奇正藏药、三洋空调等客户,兼任青岛分公司总经理期间服务海尔空调、海尔厨电、龙大食品等。
现任IAA(国际广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协会公司分会副主任、中国商务广告协会综合专业委员会(中国4A)副理事长;荣获2009中国品牌与传播大会“影响中国十大广告人物”、2009年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北京广告协会、《21世纪广告》峰会“影响中国广告业年度人物”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