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

时间:2022-08-17 00:18: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朱自清的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朱自清的散文

第1篇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英国随笔 影响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1931年曾留学英国,漫游欧洲,虽时间短暂,但是英国文化对于他的影响却非常深远,特别是在他的散文方面。但是探索朱自清散文与英国随笔之间的渊源关系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也颇为困难,因为他从未提及过自己受英国随笔的影响。然而,仔细阅读其文章,还是能探究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与某些渊源。

随笔在英国经过长达三四百年的流行,有堪与诗歌争奇斗艳的辉煌成就,是英国散文最兴盛发达、最引人瞩目的一大品种。朱自清留学期间,虽然英国随笔已不再是兴盛繁荣期,但是作为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散发着光彩。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他受英国随笔的影响,这些我们可以从他的散文理论、创作内容和艺术特征中寻找一些端倪。

一、散文理论

鲁迅先生说过,“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一客观现实,不仅表现为散文创作的繁荣,而且给中国现代散文理念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朱先生正是在这个氛围里,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之作,而且在现代散文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英国随笔的灵活写法和表现内容的随意,给“五四”时期的年轻人带来新鲜的气息,朱自清先生敏锐地借鉴并运用英国随笔这一文学样式来丰富自己的散文,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1.重个性,意在表现自己。

英国随笔艺术的首要特质便是“个性化”。自从蒙田新创随笔体裁,并自称“我写我自己”以来,无论是培根式的论说文,还是兰姆式的絮语文,英国随笔都是作家个人向公众剖示自我内外面生活、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笔家总是以个人的立场、眼光和兴趣为出发点,去观察、体验、品评人生世界的五光十色,把自己的阅历、观感、意想和判断作为题旨,统率零散琐碎的题材,从而在每篇作品中留下鲜明的个人印记。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和英国随笔一样非常重个性表现。他在《背影》序中谈到那几年的创作时,深有感触地说:“当时觉得要怎样写,便怎样写了。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仁智之见,是在读者。”[1]此时正是“五四”的退潮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几乎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他们的人生追求、生活方式、思想品格乃至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以作品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上,朱先生以散文为载体,在抒写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追求方面独树一帜。在他那精粹的艺术品里,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一颗毫无掩饰地“意在表现自己”的真纯的心在跳动。他时而让我们沉浸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与“荷塘月色”之中,体味那朦胧、静谧中幽美的诗情画意;时而抒写“背影”之情、“亡妇”之恋、“儿女”之怜及朋友之谊,向我们袒露一颗最真挚的心。这“意在表现自己”的具体化与情意化,的确包涵着个人的性格,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

2.趣味性。

方重先生曾归纳出英国随笔的艺术特点:“其一,个人的,坦白的态度;其二,闲适的,恳切的格调;其三,内容以日常的形态,意想,或各自的情感与经历为宜。”[2]这些界定和论述,代表了我国学者对英国随笔的基本看法。他们注意到随笔艺术除个人性之外,还有自由性、亲切性、闲适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代表着英国随笔的趣味性。

朱自清散文同英国随笔一样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我们读朱先生的散文,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其才华所吸引、所感动。从他每一次对自身情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探索与表达中,都不难看出其真实的思想品格和充满活力的审美趣味。的确,我们从朱自清的作品里,同样见着一个“活泼的真实的”朱自清,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的作家。如他在著名的散文篇目《荷塘月色》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荷塘月色”图。他用委婉细腻的笔调勾勒荷塘的环境:幽僻的小路、葱葱郁郁的树木、淡淡的月色、婷婷的荷花、脉脉的流水、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和谐的旋律,这些都是从人的五官感觉和美感体验来把握其外貌、内质及其情态。这一切都说明了朱自清先生观察生活之细,体验情感之深。

朱先生主张作品有“味”。他说:“味在题材的深处,须细意寻探,才可得着;得着了味,题材的范围与性质都不成问题了。味是什么?粗一点说,便是生活,纯化的生活!便是‘自我’!”[3]所以,在他的笔下,无论何种体裁、何种文体,都能转化为优美动人的散文。在抒情、议论、描写人物,甚至在表现音乐歌声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的审美倾向,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因而,他的散文大都能引起读者深深的感悟,究其原因,与其散文的自由、亲切与真挚不无关系。

二、内容及艺术特色

英国随笔那种坦白率直、自由洒脱地表达个人的经验感想、思想情绪、生活态度等的写作态度和艺术内容,不仅从创作原则上启发了朱自清把表现真我作为散文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而且从创作内容上启发他扩展个性表现的范围,多侧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显现个性的复杂统一。

1.内容的广泛性。

英国随笔大体上可分为抒情性随笔和议论性随笔。前者偏重于记事述感、抒情言志,追求家常絮语般的率真、亲切,如哥尔斯密、兰姆的作品,力求写得轻松活泼、生动感人。后者偏重于载道说理、议论人生,追求哲理性、逻辑性和论辩性,如布朗、罗斯金的作品,就以议论风生、激情充沛而吸引读者。而这大体的两种却把英国的整个社会面貌全带入其中,从培根随笔文章的题目就可以发现他无所不谈的特点:《论真理》、《关于辞令》、《谈嫉妒》、《谈消费》、《父母儿女》等。

纵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也可大致分为这两种类型:议论与抒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海行杂记》等议论性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女人》、《给亡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抒情性散文,同英国随笔一样呈现出包罗万象、无所不谈的特点。

2.幽默的叙述格调。

英国随笔特有的文体笔调和浓厚的幽默谐趣,构成对现代中国散文随笔艺术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英国随笔特有的文体笔调,在这指的是兰姆式的随笔艺术。其显著特征是不拘形式,家常絮语,轻松活泼,亲切自然。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在英国絮语散文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追求家人絮语般的亲切感人效果和自由自在任心闲话的艺术境界的局面。众多的散文家直接受到英国随笔艺术的影响,比如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丰子恺、钱钟书等。曾留学英国的朱自清当然也不例外。幽默的引入也是英国随笔对我国现代散文艺术影响的结果。“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向就是不懂幽默的民族”,小品文中的幽默味,是在三十年代才逐渐浓厚起来的,这与中国散文受英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这一幽默品格朱自清在其作品中亦有表现。关于这一点,杨振声先生曾有一番中肯的评价,他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中说道:“我觉得朱先生的性情造成他散文的风格。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的确如此,朱自清的散文把风华与朴素、幽默与忠厚、腴厚与平淡巧妙地交融在了一起。例如在《房东太太》一文中,作者写到自己在伦敦的房东太太家里曾经住过一个40多岁的英国人,是个买卖人,穷到连房租也付不出了,不但不付钱,有时连午饭也要叨光。如是者两个月,太太只得将他赶了出去。作者回国后收到那位房东太太的信,才知道房东太太的小姐却有点喜欢那个买卖人,大约还跟他来往着。“太太最提心这件事,小姐是她的命,她的命决不可以交在一个‘坏蛋’手里。”――于善意的揶揄中透露着机智与幽默,同时还不失忠厚之情,令人读来捧腹不止,又深为作者对人对事的浓浓爱意而感动不已。

3.口语化色彩。

在语言上,英国随笔作家大都主张用活的口语,形成一种近似谈话的文体,深入浅出地讲述自己的人生观点和个人遭际,使读者读来倍感亲切。英国历史上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小报,它们所刊载的文章多是街头市民的口味,态度平易亲切,内容也多偏向于风土人情和人们的普通生活。无独有偶,这同样也是朱自清所追求的语言风格。

朱自清主张“活的口语”写作,从而形成作品独特的“谈话风”。正因如此,朱自清的散文风格读来特别亲切有味,自自然然。当然,朱自清使用的口语是在作家选择、提炼之后,重新组织起来的一种现代口语,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谈语风”的艺术语言。既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优雅隽永,堪称为一种口语和美文相结合的大雅大俗的文体。例如《伦敦杂记》中《吃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吃饭要快,为的忙,欧洲人不能像咱们那样慢条斯理儿的,大家知道。干吗要少呢?为了卫生,固然不错,还有别的;女的男的都怕胖。女的怕胖,胖了难看;男的也爱那股标劲儿,要像个运动家。”这段话,每一句都非常简短,少则三四字,多也不过十几字,仔细分析起来,句子与句子之间,还有不少对偶的意味,显得错落有致,读来更是琅琅上口,既充分显示了口语的魅力,又不是完全照搬口语,不作任何选择,而是一种经过提炼、加工后的口语。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受英国随笔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并不能把这种影响与关系扩大,因为朱自清散文所表现的内容、语言、情感等都是中国化的。难能可贵的是朱自清先生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2]方重.英国诗文研究集.商务印书馆,1939.

[3]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

第2篇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343-01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在“五四”中,他以长诗《毁灭》奠定了他的新诗人的地位,以小说《笑的历史》显示了他文学创作的才华。接着,他又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篇,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艺术性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等。经过艰苦的艺术磨炼,朱自清终于成为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创作,对于创建白话散文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于“五四”以后以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1 真挚深厚的感情流露

抒情的生命在于真实,作者抒发的感情愈真实,就愈能见其真挚的美。只强调抒情的技巧则失其真,也必然失其美。朱自清偏重借叙事抒情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缠绵,真切,一方面是注意到选材的详略、笔墨的浓淡、布局的虚实,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有时磅礴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极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归根结蒂,朱自清的“抒情小品”,在“五四”以后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另有种真挚清幽的神态”,这与他在抒情与叙事的结合中追求“真挚”的“声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

3 精巧紧缜密的艺术结构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4 灵活多变的技巧运用

朱自清的散文技巧老练,灵活多样。他既注意“形与神、虚与实、张与弛、动与静、详与略”等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又注意“对照、排比、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上,更注重“白描”手法的应用。

擅用白描手法,是朱自清散文创作,尤其是他后期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写父亲、写亡妇、写叶圣陶、写韦杰三等,都是平平实实地述其行状,描其神韵,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最典范的便是《背影》中描写父亲“背影”的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文字,作者抓住几个细节,将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艰难动作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写得平静自然,没有任何修饰,平平道来,简洁勾勒,但情景细致,情感含蓄,人物神态栩栩如生。这种白描手法,在《给亡妇》、《儿女》、《我所见的叶圣陶》、《执政府大屠杀记》、《扬州的夏日》、《伦敦杂记》等篇章中均运用得非常出色,形成了简炼、流畅、朴素、平实的语言特色。

通感手法是朱自清在他的散文中大量运用的另外一种手法,而且是现代散文作家中运用得最好的。例如《荷塘月色》有这么两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前句写荷花的“清香”,本来是诉诸嗅觉的,他却用“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这种听觉来形容,让人感觉到香气的悠远、飘缈,若有若无,形象生动;后句写“光”和“影”的和谐,却用“梵婀玲上的名曲”来比喻,将视觉通感为听觉。在《绿》一文中,作者形容梅雨潭的水:“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这里则是视觉与触觉的通感,用“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形象地描绘了潭水的柔滑、细腻。

结束语: 在“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中,有“名士风”,有“绅士风”,有“隐士风”,而朱自清却能够独树一帜,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建立了“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必须指出,朱自清的这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正是“五四”以后我国白话散文崭新的民族风格。朱自清认为,“中国文学向来大抵以散文学为正宗”,现代散文的发展,“正是顺势”。他的许多文章在“民众文学”、文学的“通俗化”、“雅俗共赏”、语言的“谈话风”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大多围绕着关于散文的民族形式的问题。不仅在理论上如此,朱自清还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努力通过文学的民族形式来体现散文的民族风格。如在艺术构思方面讲究“眼”的安设;在抒情方面善于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在结构方面注重贯穿线索,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把“明断”与“暗续”统一起来;在语言方法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平易、雅俗共赏的作风。他在我国古代散文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并进行自己的创造,建树了他散文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参考文献

[1] 王昱. 《〈从荷塘月色〉看朱自清散文之美》.辽宁行政学报.

第3篇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

一、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_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

《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绿》里,不说梅雨潭的绿美丽纯洁,令人心醉,而以与“绿”谈心的方式说“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

《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

《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

论《吃饭》里,“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任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音韵美

(一)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绿》里,“仿佛一只苍蝇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双声,“晶莹”、“温润”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也使作品构成一种音韵美。

(二)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看花》里“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三、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一)善于运用多种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写出雾在深夜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摇曳之态。

《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

《匆匆》里“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有“脚”,能“挪移”。这是拟人;“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一组排比句,用具体的事件,细腻独到的笔触,形象地勾勒出时间的逃去如飞;这些修辞手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轻灵美。

(二)善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冷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四、慧聚等闲言语,洋溢绮丽美

朱自清亲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以感情表达的真挚动人取胜,他的每篇亲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艺术品,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琐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抒情、叙事、描写、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绮丽动人。

《背影》叙写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桩桩平凡无奇的事,但一旦将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汇总起来,凝聚到“我”身心为之一震的年迈父亲的“背影”上,那种子对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喷火口”,从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如话家常般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多角度、多层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绮丽光辉。

《给亡妇》采用书信体样式,悼念亡妻,感恩亡妻,在对亡妻生前给予家人无微不至的爱的描写和丈夫疏于照顾妻子溢于言表的自责中,重现母爱和妻情。发自内心深处的“你”字一个比一个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含着的眼泪,夫妻恩爱、琴瑟相和,全从真切如实中来。当摈弃了华丽词藻,应用了一色的白语白话,将心中深刻的至情表现出来,我们看到了如此醇美感人的至情境界。

第4篇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修辞

朱自清先生遗下的诗、散文、论评共26册,约190万字,但家喻户晓,享誉始终不衰的,却是他的散文。他总共写作了130余篇散文,很多散文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春》《绿》《匆匆》《荷塘月色》这些经典作品更是长时间的出现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或课外读本中,足以见得大家对朱自清先生散文的喜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借用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修辞,虚实相生,于幻化之中见情韵。活用叠词,回环反复,于音韵之中见其绮丽。采用“工笔描绘”的手法,融情入景,贮满诗意。朱自清散文中常见的修辞主要有:

一、多样的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比喻可以把未知的事物变成已知的,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湿,可以把抽象的事说得很具体,把平淡的事物说得很生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比喻繁多,而且别出心裁,独具风致。《荷塘月色》中就有众多的比喻: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④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⑤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些比喻中,绝大多数是明喻,用“像”“如”“仿佛”之类的词表明“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也有暗喻如⑥用睡眼来描写灯光,还有譬喻如②将荷花用多种事物做比,④则是寓美于丑,更显独特。这些比喻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通俗易懂。

另外,喜欢用女性意象做比也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比喻的一大特色。如前文中的①。表现得更为突出的是《绿》这篇散文。作者把梅雨潭的绿称为“女儿绿”,因此文中有大段的以女性意象为主的比喻: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

2、比拟

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常见的是把物当做人来写,即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得比较多。《春》中就俯拾即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拟人手法的应用使每一种事物都和人一样具有了不同的特性,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更易理解。

3、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辞格。

《绿》中,作者将梅雨潭的“女儿绿”与其他地方做对比时这样写到:“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除了上述修辞手法外,朱自清散文中还用到了很多其他的修辞手法。例如:

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叠字、叠词的运用

朱自清的散文注重语言的音乐美,常在文中使用叠字、叠词,使得词句流畅、和谐、琅琅上口。叠字的艺术效果在于“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增大语调的和谐。”同时,还可以使语言的行进速度放慢,使文章柔美、平稳、舒缓。例如《荷塘月色》中的“迷迷糊糊”、“蓊蓊郁郁”、“曲曲折折”、“田田”、“层层”、“粒粒”、“脉脉”、“密密”、“静静”、“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等等,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郁达夫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朱自清先生用委婉细腻的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多种多样的修辞,为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意美,也使他的许多散文成为公认的美文。了解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他的文章,也为我们的学习和写作提供了借鉴的模板。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朱自清;周作人;美文中的“情”;探析

重情是朱自清美文的最主要特点。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以情胜”,是很有见地的。他的散文最能打动读者心的,还是他所抒之“情”。他的散文或描摹世态、怀人抒情,或即景写情、融情于景,或融情入理、以理蕴情,无论叙事、记人、写景、说理都贯注一个“情”字,特别是在表现与人的关系的一类散文中,正是其中的“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擅长于抓住一些典型场面,或用朴素、自然、幽默的口语;或用精炼、形象的诗一般的文学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以抒发其浓浓之情。

如《给亡妇》,表达了一种“诚知此恨从来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生活感受和作者的悔、恨、悲的情绪。作者采取对话的形式将夫妻间心灵相通、惺惺相惜的深情表现得更为深切、殷厚。由亡妻对我的思念和爱来反抒我对亡妻的思念和爱,夫妻之间的思念相互投射,使情义相互衍生,一方情愈深,思念愈切,另一方的意就愈真;一方意愈真,另一方的情就愈缠绵,互相辉映,情切而辞发,朴素而真挚。在对亡妻情绪的表达上,赞扬中有惋惜,疼爱中有哀怨,把感情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当读者和作者一起感受他的不幸和哀痛时,也咀嚼了作者人生的艰辛,感受了没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灵,其实这人生的痛苦来自阴霾的社会,沉闷的气氛也同样因社会而起,才使家庭生活笼罩了一层灰暗和昏景。实质上,朱自清通过对亡妻的怀念展开了对社会的控诉,宣泄了个人郁闷和对多难时代的愤慨。朱自清散文所抒之“情”尽管情浓似酒,情深似海,但文中的情绪并不强烈,偏激,抒情风格是真挚而节制的。

朱自清是个真挚的人,和他交往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真挚是朱自清人格的重要特征,而其人格渗入到文字当中,即形成朱自清真挚的抒情风格,同时散文的外在的话语有着明显的节制感,这是属于朱自清的独特的抒情风格。且以《背影》为例,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所有的感情均在“最”字上。接下来的全是家常话,“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轮到感人至深的场面,依然如此,只不过更加写实罢了:“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个胖子,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一长段,除了“蹒跚”一词外,基本全是白话。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只是微微点到:“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在结尾,心中的万般情感收敛在“晶莹的泪光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的几句话中。

朱自清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其人格构成的根基。儒家风范崇尚自我外观的适度,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情感的表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这种风范就是节制。然而抒情的节制并不意味着情感淡薄。所谓节制是词语表象上的节制,而不是内在情感的遏止。内在感情的真挚和形式上的节制相反相成。外在的节制不仅不会对情感的抒发形成抑制作用,反而能使语句内部产生更大的张力,以诱使读者进入作品本身的感情世界中,意会那“不尽之韵”、“未完之象”。

与朱自清美文中“情”的浓郁而节制所不同的是,周作人的美文中,感情是淡中蕴涵着浓的,在感情方面的叙述一直是淡化的,用一种平凡人波澜不惊的语调,叙述自己也许翻江倒海的心境。他曾经明白表露过这种选择的原因:“人的脸上固然不可没有表情,但我想只要淡淡地表示就好,譬如微微一笑,或者在眼光中露出一种感情,恋爱与死可以算然是例外,无妨有较强烈的表示,但也似乎不必那样掀起鼻子露出牙齿,仿佛是要咬人的样子,这种嘴脸只好放到影戏里去,反正与我没有关系,因为二十年来我不曾看电影。”

周作人理性持重的个性,使他对情感外露的作品难以亲近,他的阅历与博识,也使他过早地形成一种“中年心态”,他自己不会轻易动情,也不会在他的散文里让读者激动,他甚至把因看小说而激动的读者,冷嘲为“呆鸟”(《立春之前。明治文学之追忆》)。周作人早期的几篇名作,如《故乡的野菜》《乌蓬船》《喝茶》,文中所体现的情思,都不是酣畅淋漓、神采飞扬,而是低徊涩滞,简慢淡远的。如《喝茶》所沉醉的是“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透露出作者闲适幽远而超脱的生活情趣。像这类美文往往写得平和冲淡,有一种从容闲适,不怒不躁的气度。

周作人自称是一个极缺少旺热的人,他的散文中令人感受不到汹涌澎湃的感情波涛,感受不到不可遏抑的憎爱激流,作者抒写自己的情怀时,好像总是经过了一种艺术的淡化处理,隐而不显,含而不露,给人一种宁静幽远的美感。他的文章大都如此:清淡而不寡淡,腴润而不肥腻,并非文中无情,将炽热的赤子之情不是旺烈如火地表达出来,而是用平淡自然的方式不温不火、不紧不慢地呈现出来。

他的《初恋》尤能表现其散文浓郁而以平淡自然出之的抒情特色。“我那些时候当然是丑小鸭,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而减灭我的热情。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感着一种无以希求的迷蒙的喜乐。”淡淡地讲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一段情感波动,在平和中流露出真挚,在素雅中显示出深情,余馨萦绕,久久不绝。结尾处写听说“她”已死:“我那时也觉得不快,想象她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语气非常平淡,但仔细体会,却于平淡中涌动着某种催人流泪的东西。

在他的从容描绘中,“蕴藉而诙谐”的“淡淡的喜悦”里,却又掺杂着几分忧郁、惆怅的苦味。看似悠然从容,而实际上当人们拨开文章的云雾,却能发现作者内心潜藏着情感的激流与人生苦味。三十年代之后,署名药堂、苦茶、苦竹、苦雨的作品,其心绪之涩更胜于前。所以他的“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蕴涵着无穷的“浓”,不经意看去,平平无奇,可凝神向深处一看,才发现里面竟有那般奇妙的大千世界。“实际上是周作人企妄借平淡纯净扑灭他的不平和无奈,读他的平实冲和的文章,需要用人生的阅历去铺垫。”(钱理群语)。

因此,在周作人平静的文字下总是蕴含着无尽的情怀,其浓郁的情感总要放逐到冲和恬淡的格调中,其深刻的思绪总要浸泡在从容闲远的辞章里。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朱自清和周作人的美文都讲究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但所表达的“情”是有区别的:朱自清美文中的“情”浓郁而节制,周作人美文的“情”是淡中蕴涵着浓。朱自清和周作人的美文以各自独特,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第四卷〔C〕.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2]楼海珍.试比较朱自清与周作人美文中的“情”.东京文学,2008(12)

第6篇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但我们发现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只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总是无法摆脱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散文家的深刻影响,或者说朱自清大量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多少有些掩盖了他实际上相当丰厚细致的语文教育思想。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八中学、吴淞中国公学、台州六师、温州第四中学、宁波四中等校任教,1925年-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学校南迁,任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其教育论著有与叶圣陶合著的《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标准与尺度》和《语文拾零》等。我们把目光从他的散文作品转移到他众多的教育论著,明显可以看到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自成体系。我想: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今天的眼光第一次审视作为语文教育家的朱自清,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来加深对他的教育思想的认识,将十分有助于提高我们目前以及将来语文教育发展解决重大问题的自觉性。我们把朱自清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的独特主张和论述,总称为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本文不揣冒味,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欣赏文学能力”的教育目的论

他在《古文学的欣赏》一文中相当独特地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两项目的,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选读古书,了解、认识和接受本国固有文化。二是以欣赏作为情感的操练,设身处地地欣赏古文学,弄清古文学的立场或扬弃或清算,培养欣赏力和批判力。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这种观念显然区别于语文教育就是讲授语文知识使学生语文成绩考试合格或者语文教育就是一种解析作家作品和语言现象的学术研究的一般观念。朱自清这种对语文教育目的的崭新揭示让我们感觉到了他的一种具有特定意义对于前人的举步跨越。他还认为: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这表明朱自清正是一位独尊本国固有文化的理论家。在他看来,本国固有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奔向未来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也是语文教育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目的。在这方面,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独特地理解为一种继承文化遗产宏扬民族精神的特殊行为,这显然体现了他个人的特色。

朱自清所主张的“了解本国固有文化”是指津津有味地接受古文学的篇章字句、语体、词汇、成语、风格和技巧,设身处地地接受古代作家的写作态度、喜怒哀乐爱恶欲。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对古文学的了解来帮助青年人信古、学古。他说:“有些青年人以为古书古文学里的生活跟现代隔得太远,远得渺渺茫茫的,所以他们不能也不愿意接受这些……我想从头说起,尽管社会组织不一样、尽管意识形态不一样,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喜怒哀乐爱恶欲总还是喜怒哀乐爱恶欲,虽然对象不尽同,表现也不尽同”。[1]朱自清的这种见解清晰地指明语文教育的使命即要求我们把青年对我国固有的文化精萃的疏远变为对它的亲近。朱自清以为无论古今人物、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彼此仍可相互伸展,以此达到青年读者与中国固有文化的思想精神的相互融合。朱自清着眼于古今情感上的联系来亲近、认识和了解中国固有文化,实际上是从方法途径方面强调了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怎样达到了解本国固有文化这一目的。

另一方面,朱自清又提出语文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学,培养欣赏力,培养批判力。他说:“接受文学,我们有我们的立场。得弄清楚自己的立场,再弄清楚古文学的立场。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分别出那些是该扬弃的,那些是该保留的……自己有立场,却并不妨碍了解或认识古文学,因为一面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古人着想,一面还是可以回到自己立场上批判的。……这‘设身处地’是欣赏的重要的关键,也就是所谓‘感情移入’。”[2]这段话今天看来似乎相当普通,但其体会切身,因而其意义也就不同寻常。它指出了欣赏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立场,并且作品的立场和读者阅读时自我的立场更不能混为一谈。这里清楚地说明以坚定的立场和批判力对待文学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能力的第一要义。这种说法反映出欣赏能力培植的关键又在于对作品的感情移入即设身处地地体味原来作家作品的喜怒哀乐。这样特殊的意义,理应真正深刻地通过语文教育的课堂介绍给自己的学生,让这些体现中国最主要的文化历史内涵的作品从培养学生的欣赏力批判力的角度出发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倘若真正着眼于发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那么朱自清的这些见解是颇为崭新的。

第7篇

大家都知道朱自清是位诗人,也是一个散文家,又是一名学述界的学者。

《荷塘月色》算的上是名篇,使人久久不忘,就在于写出了景致。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小煤路”读到此处,我的脑际中不知不觉的浮现出一条小路,曲曲折折。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一句话看似矛盾,并非矛盾,朱自清先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的,使人耐人寻味。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直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用的极好,如果换成我们的话,可以用个散落就已经不错了。它值得我们去学习。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夜空中悬挂的月亮的月光使黑影也变得斑驳起来。

《荷塘月色》中有许多地方还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甚至梁元帝的《采莲赋》也被朱自清运用到恰到好处,结尾还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荷塘月色》写的好。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写得很好,他虽然只活了50岁,但是散文领域留下的遗产,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

第8篇

朱自清出生时,作为坡铁杆粉丝的父亲朱鸿钧从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得到灵感,给孩子取名“自华”。朱自清的祖父和父亲在江浙一带做个小官,家道算是小康。朱自清5岁时,全家迁至扬州,在这里他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朱自清自幼在私塾受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考入扬州两淮中学,毕业时被授予品学兼优奖状。1916年夏,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寒假,他遵父母之命回扬州与扬州名医武威三先生的女儿武钟谦完婚。这年冬天,父亲赋闲,原本较宽裕的家庭经济逐渐拮据,他自觉应当尽早分担家庭责任,遂改名“自清”自励。“清”者“清账”、“清偿”、“清楚”也。后来,他跳级报考北京大学本科,1917年被录取为哲学系的学生。为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取《韩非子・观行》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的典故,为自己取字“佩弦”。他进入哲学系后加倍刻苦,于1920年提前毕业。

与清华的半生缘

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朱自清当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如今校园中的自清亭、朱自清塑像,记载了他作为学者、教育家的一生,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写照。朱自清短暂的人生中,近一半的时光是在清华度过的。

在水木清华荷花池北畔,已有一道粗裂纹的朱自清汉白玉雕像,面对着一塘荷花若有所思。在荷花池东畔,有一座古式四角方亭,原名“迤东亭”,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改名“自清亭”。因亭子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亦源于此地,但其实《荷塘月色》的“原址”在近春园荷塘的西北隅。1927年夏,朱自清夜赏这片荷塘,写下了《荷塘月色》。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这里处处都留有他的痕迹。朱自清在此任教时,曾经居住过清华古月堂、南院(照澜院)18号、西院45号、北院9号和16号。

建于清道光二年前后的古月堂,应该算是简朴的朱自清住过的最豪华的宅子了。古月堂的垂花门,至今保存完好,院内的松树掩映得院子更添了几分神韵。这古建庭院最初为清华园园主的书房,朱自清《背影》一文,就在古月堂润泽的灯光下写成的。

离开古月堂后,朱自清迁至南院18号单身宿舍,与陈寅恪等为邻。南院建成于1921年,由10所西式丹顶洋房和10所中式四合院组成,是清华以前的教授住宅群。1934年以后改称旧南院。1946年抗战胜利清华复校后,由朱自清提议将“旧南院”的称呼按谐音改称“照澜院”。如今的照澜院18号,成了个眼镜店,眼镜店店主应该也想不到,在这些灰色老房子里藏匿着清华厚重的历史吧!

1927年初,朱自清将妻儿接到清华园,迁居至西院45号。那是一大片爬满南瓜藤、边上种了菜的青砖老房。西院于1924年和1933年分别落成,是清华改办大学和作为国立大学迅速发展时期建成的教职员住宅区之一。这里原本坐落的是一片整齐的平房,散落着几十户院落。一座座不起眼的房子里,曾经居住和聚集着许多清华名人,可以说它是清华历史的见证。

1933年1月,朱自清一家搬进北院9号,后又迁往北院16号。1948年,他离世之前,一直住在北院16号。

寻找朱自清住过的北院,如今已基本消失,竹林深处的遗址,只剩一块石碑诉说着北院的历史。北院16号是北院唯一保存下来的老建筑,位于北院东南角,现在是清华大学物业管理中心。北院住宅区建成于1911年,与清华学堂同期,是清华最早的教员住宅区。2000年,清华在北院遗址的基础上建成景区,为纪念历史,景区沿用“北院”旧称。

七次跳槽 跳进清华

任教清华之前,从1920年6月到1925年8月的五年间,朱自清走马灯般地换了七个学校,最终才跳进清华。

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经校长蒋梦麟推荐,来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对于初登讲台的朱自清,其学生魏金枝后来回忆说:“说话呢,打的扬州官话,听来不甚好懂,但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由于他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及至学生提问,他更是手足无措。糟糕的表现令初出茅庐的朱自清十分尴尬。一个月后,朱自清坚决要求辞职。第二年夏天,经好友介绍,朱自清回到了母校扬州省立第八中学任教务主任。朱自清虽为人谦和,但秉性耿直,到任不久便和校方发生了争执。同年9月,经朋友介绍,他来到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教书。初来乍到,他便遭遇到了中国公学的,朱自清被解聘了,之后他又回到了杭州第一师范学校。经过两年的历练,朱自清已经“渐渐为同学们所认识,成为信仰中的新人物”。

《背影》背后的故事

1928年10月,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背影》的出版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望。文中那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

然而朱自清在《背影》的最后写道: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透过这段文字,不难发现,朱自清和他的父亲之前一定闹过别扭,发生过不小的冲突。

1917年,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在徐州失业后,生活逐渐困顿。朱家是书香门第,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

第9篇

——七(9)班

陈静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影响致很深,以致在中小学生的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与《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今天,我也领会了大师的手笔—《背影》。朱自清的《背影》一开头就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心,体会到了作品的中心。他之所以能感动读者是因为他对父亲的回忆时,写出了真情实感,和许多读者一样,我印象最深的是胖胖的父亲蹒跚的穿过铁路,跳上去又爬上来,为的就是给儿子买橘子。在写信的内容中他写到,“我身体平安;推膀子疼痛厉害,提笔,诸多不便,大约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些写得平静而又自然;而且都真实地描绘了作者内心对父母的喜爱,又因有这样的一位慈父而感到自豪,欢喜。

文章最后写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表达了作者思念年迈的父亲写得凄切感人。回想,我们每人都有一位慈父,为何我们一定要等到父亲年迈时才懂得父爱呢,父爱也是伟大的,有一句话说“父爱如山”这篇《背影》虽然很平淡无奇,甚至过于拙朴,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的话,却感到这篇文章蕴含着浓浓的父子情,其中蕴含着一股感人的力量。其实朱自清的散文本身就感情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细巧,语句婉转。《背影》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他后来的散文更是语句洗炼成熟,《匆匆》、《荷塘月色》……

我也同有一位慈父,我一次次见到他日渐消瘦,眼角皱纹渐多,父亲也曾费尽周折为我弄些我喜欢吃的食物,父亲却节省下来,有时我考试考砸了,他还不但不责怪我,反而安慰我。我长大了,我才愈加清晰地看到了这种人间极致的美。我不知这种亲情从何而来,父亲这种伟大从何而来?

我不知还有多少人被《背影》感动。

第10篇

周五的下午,张老师组织我们开了一次妙趣横生的名人事迹报告会,并让我们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时间和好朋友共同做一份名人手抄报。于是我找了我的最佳搭档——如、王晨淼和王晓帆。

经过我们四个人的商量和精挑细选,我们一致决定把画报的主题定位在我们最佩服的散文家——“朱自清”上。

回到家后,我们各自通过上网、查看名人书籍。搜集了许多关于朱自清的简介、名言、图像和著名代表作等资料作为这次手抄报的主要内容。

周六上午,我们一块儿在电校的办公室里,完成了这次的手抄报。

首先,我们把手抄报的背面用宽胶带粘住,这样,画就不容易被撕烂了。然后,写了朱自清三个大字。下面,该画栏框了,画什么形状的好呢?我们冥思苦想了起来。这时,我的脑海里想起了朱自清所写的《荷塘月色》。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如,如同意了。于是,我们在纸的最中间画了一朵大荷花,把朱自清的图像粘在了荷花最中间的花瓣上,从其他的花瓣上分别写出了朱自清的代表作,比如:《匆匆》、《背影》、《春》等等。我们又在大荷花的旁边画了几片小荷叶,分别写了朱自清的名言和简介,并给他们涂了颜色,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最后,我和如画了一轮皎洁的明月,画了些五颜六色的小星星,并且把底色涂好了,也写上了我们的名字。就这样,一份名人手抄报就ok了!

通过制作名人手抄报,我们既了解到了名人的故事,又了解到了名人的伟大。我们决心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学习,长大像他们一样,报效祖国。

指导老师:张传婷

第11篇

【关键词】美人情结;刹那主义;情感;理智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朱自清的成名作,有力的回击了守旧派认为白话不能做美文的观点,彰显了白话能写美文的巨大潜力,是新文学初期取得的振奋人心的成绩之一。文中作者的情感线索非常明显,并且用大量的笔墨写他对“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潜意识里的期待,写他想听歌的渴望,写他道德和感情的冲突,情思的幻灭。朱自清写得很真挚,很坦诚。本文试图从两个意蕴层面来分析把握这篇散文。

一、传统士大夫文化中的美人情结

这种美人情结在很多现代知识分子那里都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徐志摩“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的终其一生的求索,林长民“万种风情无地着”的炽热的情爱在现实中无所寄托的苦闷,还有郁达夫的“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才子通病。追溯这种美人情结可以发现它悠久的历史渊源。在这条河流的众多分支中,可以寻到士大夫和青楼女子产生交集的这一脉支流。传统士大夫以及众多投身科举的学子,得意的也好失意的也罢,他们中为数不少的人和青楼女子之间往往有着复杂暧昧的关系。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科举文化和青楼文化滋生的,可以说是主流文化、底层文化和商业文化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古代的青楼女子尤其是一些名妓,很多是色艺双绝,不仅姿容秀美,而且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舞方面有很好的艺术修养,更兼善解人意、温柔可人,聪明通达,但是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社会地位。她们有较好的艺术修养,生存状态却很悲惨,很糟糕。这样的境遇正好和怀才不遇的传统士人在精神上有所契合。同时,因为很多文人、士大夫有婚姻没有爱情,以及男子天性中对美人的渴慕之情,文人、士大夫喜欢和这些青楼女子交往。与她们的交往既不损害他们的家族利益,亦不用承担太多的责任。所以,青楼女子中名妓一类颇受历代文人的青睐,与她们的交游成为众多士人排遣精神苦闷、释放感情的一种不错的选择。[1]

这篇散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秦淮夜景。秦淮风光,以灯船最为著名。灯光月色倒影映在水中,船桨划过,微波荡漾,把水中的光影都搅碎开来,旖旎无限。这是一条有着太多故事的河流。一提到秦淮河人们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六朝金粉,想到杜牧《泊秦淮》,想到有民族气节的秦淮八艳的历史传奇,想到《桃花扇》,想到李香君和侯方域的和兴亡之感纠缠在一起的写尽了离合之情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正如朱自清文中所说的那样,人们神往秦淮河,不仅是因为它那“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美景,“实在是有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

但是,秦淮文化是内涵丰富的。河畔还有夫子庙、江南贡院,就是说秦淮河还有很多其他的文化内涵值得挖掘,比如科举文化、历代兴亡,人世沉浮。但是朱自清只写了秦淮河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一面。那么这似乎就是一种暗示,或者说是作者无法隐藏的美人情结的自然流露。夜游秦淮,一方面是有中国古代文人传统在里面,这里的文人传统,一部分是对美人的思慕之情,或者外化成对才子佳人式的浪漫爱情的想象,或者外化成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那种孤寂苦涩的读书生涯中对貌美如花的红颜知己的渴求。在朱自清这里表现为潜意识中对“艺术的女人”的期待情结。另一方面,出于一种精神上的渴求,知识分子于时代的“低气压”下,想借秦淮之游来滋润一下干枯的心灵,慰藉一下寂寞的灵魂。文章写于一九二三年,“五四”过去四年了,新的革命还没有到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茫茫,内心苦闷彷徨,因而文中就有一种怅惘之感。他们不掩饰自己思想上的苦闷。朱自清写道:“这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

朱自清的刹那主义不同于颓废主义或者享乐主义,作者潜意识中是带着对“艺术的女人”的期待去游秦淮河的,俞平伯评价朱自清的思想是“把颓废主义与实际主义合拢起来, 形成一种有积极意味的刹那主义。“我们之看女人,若被她的圆满相所吸引,便会不顾自己,不顾她的一切,而只陶醉于其中;这个陶醉是刹那的,无关心的,而且在沉默之中的。” “我们之看女人,是欢喜而决不是恋爱。”“欢喜是‘自我’间断片的融合,故轻浅而飘忽。”由此,朱自清笔下的美人情结,也是作者所追求的“随顺我生活里每段落的情意底猝发的要求,求个每段落的满足”的刹那主义人生观的体现。[2]

二、现代知识分子情感与理性的矛盾、东西方文化冲突中的“两难”选择困境

文中清晰写明作者是很想听歌妓唱歌的,因听到歌声而感到诱惑而憧憬而盼望,有如饥渴。但是他拒绝了她们,可是在他的拒绝后面隐藏着非常强烈和热切的渴望。作者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作者觉得接近歌妓是不正当的行为,而且对于她们应该心怀悲悯,不应该有玩赏的态度,应该拒绝,但是又觉得听歌不同于狎妓,和道德无关。更重要的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作者觉得抱歉,歌女希望他们点歌,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自己是不好伤害她们的希望的。作者的矛盾心理存在多个层面的理性和情感的冲突,透视出“两难”的选择困境。

作者很明确的说“我的社会感性是很敏锐的;我的思力能拆穿道德律的西洋镜,而我的感情却终于被它压服着。”在这里至少存在两个层面:情感(自由、个性解放)vs道德律;能拆穿道德律的理性vs情感(在意以至于不愿伤害民众的感受的深层次心理)。

第一个层面是,情感受着道德律的压迫。此处的情感不是内心的欲念,不是不洁的内心欲念的情感臣服于儒家修身自省的道德要求的理性力量,而是内心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声音或者是对美好事物的渴盼臣服于道德律的压迫。在这里,作者有不足之感,有幻灭之感,不是出于儒家的自我修养的压迫,不是出于外力,而是更多的出于对自我的背离,更多的是作者自我否定和批判的结果:作者没有听从自已内心潜意识里的欲望和激情的声音,他压制了内心的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声音,臣服在了民众赋予的道德律的压力下,“我的思力能拆穿道德律的西洋镜,”道德律不过是民众赋予的,是外界强压的,作者的理性是不认同的。正是因为作者不认为听歌是错的,所以他拒绝了之后,才会感到拒绝的行为是不尽对的,才会感到不足、不安、懊悔和惆怅。同时,存在第二个层面:能拆穿道德律的理性臣服在了情感的压力下。这种情感便是不愿忽视或无视民众的力量,不愿无视或伤害民众的感受的深层次心理。这一点再放大一下就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在理智上他们选择了西方的价值观念,但在情感上,他们却割舍不掉东方的中国的传统。

由此可见,这篇文章在记游的同时,也是记录一次内心的幻想神游,记录一次灵魂的游历。

【参考文献】

[1]胡峰.坦露情结的心灵游程―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精神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53(4):69.

第12篇

教学设计(中小学)

教学课题

《匆匆》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会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3.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直抒胸臆,流露真情的表达;4.能仿照作者连接追问、巧用修辞等表达方法将自己的真情流露笔尖,完成项目任务。

教学方式与策略

1.诵读回顾,引入课程;2.品读悟情,体会表达;3.升华情感,总结写法;4.背诵课文,积累拓展。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倾听时钟“嘀嗒嘀嗒”的声音

感受时间的飞逝

2分钟

自由朗读课文,你觉得朱自清先生告诉了我们什么?在哪几个自然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8分钟

略读课文第1.5自然段,

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排比、对比引入正题的妙处,让学生初步了解全文,感悟作者情感,抓住“叹”、“悔”二字统领全文

8分钟

研读课文第2.4自然段

从重点段入手,从作者情感的根源入手,让学生知道作者为什么叹?使学生与作者面对同样的刺激产生情感共鸣。

15分钟

板书设计

匆匆——朱自清

一去不复返

如何溜走的: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睡觉时

(“飞”、“溜”、“闪”、 “跨”)

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