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

时间:2023-01-28 07:4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融合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融合教育论文

第1篇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理解教育论文可以从两点来把握:教育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手段,教育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的作用既表现于学术价值也表现于实践价值,既表现于社会价值也表现于个人价值。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通过科研论文向社会表达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深思熟虑的观点、意见,启发人们关注与努力解决有关教育问题的热情与智慧。

(2)通过科研论文与他人交流学术见解,互相争鸣研讨,促进教育学术领域的繁荣与以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

(3)通过科研论文撰写过程本身,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对于研究者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极其有用的。

教育论文应较系统和专门地讨论与研究教育科学领域中某种现象或问题,思考和动笔都是从科学研究这个目的出发的,比一般论说文更富理论色彩和专门性。它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科学这个辽阔的领域中,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观察和分析有重要价值的现象和问题。它不象一般论说文那样,可以就具体事件议论得失,评定是非。它的生命力及其价值,是在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上的创新意义。它比一般论说文更强调新意(即新见解、新成果、新思想)。它主要有如下特点:

1.学术性

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因而,这种文体必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又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教育论文中,某一教育现象也不象“经验”那样完整、具体、形象地反映着,而是按照思维的认识规律被解剖、抽象地反映着。它致力于表现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性。它与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相比较,它是理论的。虽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但不叙述其细节,只是经过提炼,“抽象地反映”并上升为理论,写成论文。教育论文如果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教育论文的资格。所以,学术性是教育论文最起码的条件。

2.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这就要求作者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对引进的教育理论、经验,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态度,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带个人偏见,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说教。在立论上,应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即必须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论点的提出必须以切实、准确、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前提;论据,要求要在周密的观察、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典型、新颖、确实有力的材料(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论证上,应是系统的、完整的、首尾一贯的,是经过周密思考,严谨而富有逻辑效果的论证。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懈可击,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也就不成其为教育论文。所以,我们说科学性论文的生命。

2.创造性

教育论文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革新陈腐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有创新意义。能在对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涉及的新问题;能对别人研究过的问题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能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或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开掘新意;能在别人争论的课题中或出现分歧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争鸣点的基础上,做出与已有结论不同的结论;能用新鲜的材料(事例、数据、史实、观察所得)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探索新意向;能运用中外教育领域里的最新信息资料、情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经验理论、概念,增强教育论文的时代色彩或现代化意识,从而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设想,探索新体系、新方法,开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动教育发展的新进程。所以,创造性是衡量教育论文价值大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没有创新,只有继承,那么,教育改革也就难于深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句空话。

4.理论性

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科学观点和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有理论高度的论文。在具体表达科研成果上,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做到以理服人;要在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探讨论论证和表述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溶化或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所以,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但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表述复杂的科学道理;要用通俗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到平易能读,平实易懂,使论文发挥交流、传播、推广科研成果的作用,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5.探索性

探索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没有探索,也就没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贯穿教育论文始终的一条红线。即在撰写教育论文中,对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较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层次的比较,并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见和办法;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的教育方针为客观指导,根据传统教育的经验教训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领域里我们还未明白还未掌握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未来的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应当怎样实现新的目标。此外,针对现实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这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而正确地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寻找论证的新角度、新方法,寻找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教育论文应体现出作者的探索个性(特点),探索个性越鲜明,论文越有创造成果。所以,探索是科研的前提,也是撰写论文的前提。

6.实用性

第2篇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幼儿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继续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结合课题研究,潜心研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坚持以“一切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长的真心期盼”为办园宗旨,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更新教师观念,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保教工作实施,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4、树立“以科研兴园”的教育理念,加强园本课程的培训与研究,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每位幼儿的发展。

5、开展迎“六一”活动。

6、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新《纲要》精神与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关键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来实现。针对我园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师资建设工作。

1、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活动,深刻领会和掌握《纲要》的基本思想,将《纲要》中的先进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认真撰写教育论文,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

2、对青年教师做到分层管理,分步培养,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评优和竞赛活动,不断发现新人,提供更多机会,为她们的成长创造一切机遇,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

4、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教改的先导,是教育深化发展的内部机制,教研要有新思想、新观念,要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全面贯彻教师与幼儿互为主体,提高幼儿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为主旨的要求。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亮点,多思考、找不足,初步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1、根据我园实际,针对性的制定教育计划、周计划和班务计划,切实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日常的教学行为。

2、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的意识,鼓励教师勤于探索、着力创新,争取在教学改革的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上好展示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要大胆尝试、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教学上逐渐走向成熟。

3、园领导深入课堂,随堂听课,随堂评析,对教师组织的活动进行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4、根据《纲要》精神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内容,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适时适地的提出教学要求,帮助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密切家园联系,共育幼儿

1、不断加强家园联系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家园联系系列活动,如:家长讲座、家长会、全面家访、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活动等;丰富家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改进工作;开展家园运动会、亲子游戏活动、家教咨询等活动,促进家园共育。

2、教师要经常将幼儿的各种成果向家长展示,增进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使家园协调一致,促进幼儿发展。

五、搞好幼小衔接工作

首先是做好两点间的交流,本期将利用教研这一阵地加强两点教学活动的交流互动,互学所长,互补所短,促进思想与教学的共同融合。第二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交流互动中,纵向的看待孩子在大班和在一年级的共同与异性,思考教学的适宜性,探讨大班怎样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本学期逐月重点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召开全体教职工开学工作会议。

2、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3、制定幼儿园工作计划。

4、制定各班主题教学计划。

5、上好教研课。

6、幼儿园安全检查。

三月份:

1、进一步做好环境布置工作。

2、加强广播操的训练。

3、常规工作检查。

4、“三八妇女节”节日教育活动。

5、认真上好教研课。

6、教学工作检查。

四月份:

1、做好幼儿体检工作。

2、参加市幼儿园同题异构创新教学观摩活动。

3、坚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4、认真上好教研课。

5、准备庆祝“六一”的文娱节目。

五月份:

1、“劳动节”节日教育活动。

2、“六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筹划安排工作。

3、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4、开展紧急疏散演练。

5、组织幼儿参加体检。

6、上好教研课。

六月份

1、开展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

2、结合夏季特征,加强安全教育和饮食卫生教育。

3、开展教研活动。

4、大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5、组织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演讲、简笔画)

6、检查教学成果,正确评价幼儿。

7、调查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教职工考核。

8、清点财产、资产、资料归档。

第3篇

1.1我国交通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出现短缺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近二十年,我国交通运输业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期,“十一五”末,我国通车公路总里程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万公里。根据交通运输部颁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0.8万公里[1]。可以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量的巨大增长和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1.2未来十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结构性人才的特殊需求数量巨大

交通运输部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我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共有从业人员3429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3万人,占从业人员8.8%;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5.3%。《纲要》指出:未来十年,结构性人才的特殊需求主要涵盖建设养护、工程管理、现代交通物流、道路运输、轨道交通、综合运输人才。其中,高层次科技人才年均需求1.4万人[2]。

2.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虽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质[3]。

2.1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一

专业学位教育并非学术学位教育的去“学术化”,而是将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更强调学术的应用性和特定针对性,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技术再创新。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化取向。

2.2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高校、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以学位授权单位为单一主体而构建起来的、由多方参与协作的培养系统,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多元主体,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形成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合作育人机制。

2.3专业学位教育更强调创新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培养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科研后备人才,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类型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但不仅仅是强调实践性,而且强调实践环境下的技术创新,强调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强调创新成果实际应用,是实践、创新和应用的深度融合[4]。

3.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3.1校企合作,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1)依托企业诉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在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中,形成了“一条主线(突出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两大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平台(通识式基础教育平台、递进式专业教育平台、开放式综合教育平台),四个结合(基础平台与专业模块相结合、课程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五个系统(教学督导系统、学生评教系统、教学评估系统、信息反馈与问题处理系统、社会需求与质量评价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创中赛”的内涵式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2)结合企业生产环节、合理划分培养阶段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采取学位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及学位论文等三阶段展开,结合企业生产过程,合理安排学生阶段任务,并且突出学生工程实践管理技能训练。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3)融入企业工程一线,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建立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战略联盟和协同机制,坚持专业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相结合,企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开展高层次应用型交通运输人才培养。

结合课程总学分要求,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中根据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开设的研究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至少开设5门企业提供课程,培养学生强烈的工程意识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3.2校企合作,搭建实践育人平台

(1)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本着“互惠互利、相互融合”的原则,联合建立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工程实训中心。并以此为纽带,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生以顶岗的形式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生到企业后先由企业领导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让学生熟悉企业和企业文化,然后进行上岗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再根据岗位需求顶岗工作,所有标准规范都按企业职工要求进行。

(2)在一线工程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拓展实习实践内容。组建了由企业冠名的专业试点班,[JP+1]实施应用型人才的联合培养,在合作建设的工程项目中,融入真实的工程环境,开展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工程一线开展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使学生受到了比较系统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依托合作平台,面向交通运输系统企业员工,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包括岗前培训、青年技能培训等。学校还可以利用专业技术资源优势,积极为地方服务,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双方形成的互利共赢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和发展。

4.结语

交通运输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在解决专门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很好的解决了特殊地区交通领域的技术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职能,提升了学校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

[2]《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交通运输部.

[3]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设计[J].现代教育管理,2009.

[4]王莹,朱方长.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

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创新型人才;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271-02

0 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富国强民的中国梦,必须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我国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靠一流的教学、科研水平,而教、科研的基础是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和先进的教学方法[1]。可见促进科研与实验室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水平,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

1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培养创新人才,在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尤为突出,因为我国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差异很大,而且存在一些共同问题:比如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毕业后创业能力弱等,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采取推进高校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有益。

2 高校实验室教学的现状

高校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过程中实验室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和共享机制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2],削弱了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应发挥的作用。具体情况如下:

2.1 重科研、轻教学 高校内部教学和科研工作通常存在一些制度,使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在某些方面存在分离和脱节的倾向。许多高校设置了科研机构,教师们把精力投入到了职务晋升、岗位业绩考评、评优评奖中,而对教学任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削弱了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在资源分配上,教学与科研分配不均,投入于教学中的资源相对较少,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质量。

2.2 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难 由于实验室教学资源有限,使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地掌握前沿科技信息,所以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工作人员的知识相对陈旧,无法给学生提供科技的最新动态。而且,因为管理体制的阻碍,科研成果很难转化、应用到实验室教学中,所以实验教学内容无法得到更新,教学技术手段难以提高,影响了实验室教学的持续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3 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程度低 实验室建设经费一般来源多,部门多,由于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有些实验室购置的仪器设备较先进,但是利用率不高,而有些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相对低端,无法满足学生探索知识的需要。由于教学资源不能通过共享合理利用,使得培养创新人才的物质条件配置不均衡,使先进的仪器设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4 实验室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在评定职称时,科研项目和论文数量是评审中的重要衡量条件,所以科研较弱的教师晋升高职比较困难。为了晋升职称,部分教师的工作重心从教学移向科研,无法把精力完全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削弱了实验室教学的效果,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受到影响。

2.5 实验室不能形成整体合力 许多高校没有贯彻 “专业一学科”耦合的原则[3],在设置实验室时缺乏规划,没有仔细考虑功能、规模、人员等方面的合理配备,而且管理松散,实验室环境、安全问题突出,部分科研类实验室甚至缺乏专职管理人员,无法形成整体合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严重制约了实验室的发展。

3 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实验室规划与管理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建设实验室的初期应加强规划和管理,做好建设费用、运行管理、效益分析等各个环节的论证,深入考虑,加强协调,使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相吻合。

3.2 利用学科资源促进教学 利用学科资源,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实验室教学的发展,把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中,以优秀的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拓展教学内容。同时,大力改善实验室条件,确保教学环境满足实际需要,并通过学科建设,不断地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质量。

3.3 规范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依靠实验室的规范管理,管理的实施依据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严格的制度可以使各项具体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分工明确,易于实施。同时,规章制度应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4],支持建立跨学科的创新团队,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先进的科学

技术。

3.4 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建立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可以使教学和科研更快地融合。通过加强信息管理,使图书资料、科研成果、先进技术等资源共享,以网络化管理为手段,实行网上预约、有偿服务的管理机制,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使教师及时掌握前沿科技的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改革高校考评制度 为了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既要发展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也要进一步改革教师考评制度。建立适合教学与科研的考评制度,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与教师的考评内容相关联,鼓励教师更好地投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努力使教学和科研兼顾。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科研课题,在实践中寻找促进实验室教学的好方法,将科研优势引入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4 总结

促进科研与实验室教学相融合,提高教学水平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加强实验室统筹规划与管理,整合学科优势资源,改革高校考评制度等措施,加强实验室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易丽丽.科研平台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高等建设教育,2012,21(4):24-26.

[2]袁仲雄,魏为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教学与科研融合[J].人才培养改革,2012,29:252.

[3]刘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4,2(6):36-40.

第5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 特色 规则 畏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207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适逢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且不断开辟新的实践场域。在新形势下,教育技术在实践研究、知识积累以及人才培养中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难题。

1 研究“三个问题”

众所周知,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技术层次的学科,即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因此,围绕教育和技术,可将教育技术所研究的问题归为三类:一是教育领域中的技术问题,即符合促进人的发展需要、合乎教育目的的所有手段的总和。这就限定了在该学科中技术为教育所用的天然属性。二是与技术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根源于技术的进步引领教育方式的革新,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这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是因为视角不同造成的,但殊途同归,都是优化教育过程和资源。

2 具备“三个特色”

明晰了教育技术所研究的问题,我们自然可以分析出教育技术所具有的特色。

2.1 重实践

教育技术直面“教学事情本身”,处理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最具体问题、并为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并随着教学需求、学生群体、教学环境、课堂情况等特定因素的变化而调节。可见,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带有强烈的直接性,对教学实践带有强烈的参与性。因此,教育技术在教育科学的诸多研究分支中具有最鲜明的实践特色。

2.2 重综合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主要采用系统论方法进行研究。因此,教育技术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教育原理”和“技术”的叠加,而是要对组成该系统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介”所组成的四维时间――空间模型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使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度更高、纵深度更大,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3 重创新

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为教育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不仅体现在为教育技术提供辅助功能手段上,更体现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本质特征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与动力。后现代思想范式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信息技术自身所具有的非线性、多元化、自组织和虚拟性等特点,而教育技术的研究思路、方法、模式,又来自于后现代的科学研究范式。教育技术在应用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依据信息技术的思维模式和功能手段,表达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不断创新发展。

3 遵循“三个规则”

教育技术的三个“注重”――重实践、重综合、重创新,三者相辅相成,决定了教育技术研究发展必须遵循三个规矩,即深入教学实践、突破框架制约,开拓创新思路。

3.1 深入教学实践

教育技术的目的就是指导教学设计,以达到优化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目的。如果不紧密结合教学实践,不深入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教育技术安身立命的所在,就不可能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教育技术研究的初衷。

3.2 突破框架制约

教育技术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觉的综合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和所应具备的科学知识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不能局限于教育科学研究体系,要到人类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汲取养分开拓思路。这使得教育技术具有了“横断学科”的特色,在各种基础学科的理论性和规范性指导下进行综合研究,达到研究方法、内容、思想上的“融会”,从而寻求解决方案。

3.3 开拓创新思路

教育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复杂问题,这往往不是我们已经具备的知识、思路、方法所能完美解决的。这不仅需要广泛综合各学科精华进行融合,更需要我们突破壁垒、锐意进取,在已有领域经验对现实问题缺乏解释力的情况下,开拓创新思路,把不同学科之间阻断的信息、概念加以整合,创造出新的概念、规则、体系,实现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4 避免“三个畏难”

在上述教育技术研究路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要存在以下三个畏难:

4.1 实践畏难

理论研究就像一杯纯净水,所涉及到的研究要素都是已知且单纯的,而实践研究却像一杯山泉水,所涉及到的研究要素复杂、变化且不可知。所以,实践研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资金进行反复探索、深入探索,过程艰辛漫长,往往还不见成效,使得许多研究者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进而回避实践研究,仅将自己的学术探索限于理论的分析和对实践的规定性指导。这样的研究无异于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缺乏对现实中复杂情况的认识,也不可能指导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4.2 跨学科畏难

复杂问题的研究,必然建立在广泛借鉴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之上。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学习、广泛学习,突破学科界限、融会贯通。但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荒了自家的地,耕了别家的田”,畏惧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且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深入其它学科不自信,造成了教育技术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局限性和有限性,进而导致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受限。

4.3 深入畏难

有学者说,“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一英里宽,一厘米深”。教育技术的综合性决定教育者必须突破学科壁垒,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开拓思路,这使得教育技术研究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此,许多研究者“广泛撒网”,甚至是“漫无目的”地学习各种理论,尝试与教育技术结合,且浅尝辄止,遇到困难便立刻予以否定,严重分散了时间和精力,导致研究深度的不足,造成这门学科新技术发展的不成熟,无法灵活有效地指导具体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电化教育论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3.

第6篇

关键词:3R科研式教学;算法基础;教学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1-0048-03

计算机算法的应用已经普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计算机软硬件设计、电信和互联网、一般生产制造业以及经济与金融业等。算法技术不仅仅是应用在计算机领域,在其他理工类及社会科学领域里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任何问题的求解,都离不开一般性的算法设计原则,因此,开设“算法基础”的课程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算法基础”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要讲授计算领域中不同问题的标准算法,更重要的是分析其算法复杂度,且在诸多可行性算法中选择一种时间或空间效率最高的方法。所以,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它需要“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两门课作为基础。这门课程不仅要学习较复杂的算法设计思想及数据结构的选择,还要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本身的语法。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既能掌握算法思想又能对高级算法的编程有一定的认识,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难点。

无论是从当前教育当局的政策导向来看,还是从算法课程教学实践的需要来看,科研和教学都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十分有必要在算法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因为我们发现,在原来的大部分教学时间里,学生只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而少有主动性的参与,缺乏必要的科研训练,因此很多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短时间内很难写出有创新性的论文。所以,如何将教学与科研真正结合起来,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进行教学改革,实施3R科研式教学,从而转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一、3R科研式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加入研讨最新的算法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的研究前沿,将教师科研项目中的一些研究问题作为课堂或课后练习布置给学生实验等做法,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效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笔者在算法教学中不断总结、提炼出了“3R科研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我们在“算法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尝试性采用的一种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教学方法,3R即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丰富性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研讨环节,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循环性表现为利用ACM平台,为学生提供课上与课下互补性的学习环路;关联性主要在于利用任务驱动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科研的积极性。

结果表明:3R科研式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向学生单向性传授知识的灌输式,而代之以教师指导学生在一定的任务驱动下进行主动探索和交流的研讨式,在教学目标上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教学形式上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在师生关系上变“主─客”关系为“主─主”合作关系。

二、3R科研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1.通过3R优化课程教学

由于3R科研式课程教学涉及师生双方教学观念、思想的转变,以及选题内容、查阅文献、开展研究、撰写论文、讨论交流等一系列问题,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都比较多,也因此可以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此外,基于工科学生进行研讨式教学成熟的经验还不是很多,我们也在逐步探索和尝试,及时地对每一次研讨环节进行总结和反思,希望有利于下一次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课程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培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提出最重要,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去“改造”和“创新”任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使之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能自己提出问题,探索解决,并很快地开始进行创作,教师则要及时指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同时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相长

3R科研式教学中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和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虽处于不同的位置, 履行不同的职责, 但双方是平等的, 因而有人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称为教育活动的双主体”, 互相认同对方的地位, 相互配合, 相互作用, 实现教学相长。一个有创造性的优秀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前进, 教会学生怎样处理大量的信息, 更多地应是一名向导和顾问, 而非简单机械的传授知识的工具。在这样的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取得好的实际教学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并重, 互教互学。

4.编撰课程学习指导书,明确教学目标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看作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毕竟不如研究生,所以,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 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计划, 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计划之内活动。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编撰一本学习指导书,学生通过指导手册的使用,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三、3R科研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通过几年的尝试性教学,我们发现,3R科研式教学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生检索文献、阅读资料、撰写文稿、宣讲等全过程就是让其在学习如何做学问,也可以说是按照做学问的路径对学生进行培训。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突出科研地位,以科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增进了师生交流,密切了师生关系。在以往的注入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关系比较淡薄。增加了研讨环节的教学后,教师从独唱演员变成了“导演”,学生从消极的听众变成了积极的“演员”。“演员”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时常请教“导演”,“导演”为了“演员”表演到位,也时常加以指导。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了,距离变近了,有助于真正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良好关系。

3.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包括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这是实行3R科研式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归宿,也是这种教学改革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在大学高年级中实行3R科研式教学,突出的特点就是“做”,教师在做学问中教,学生在做学问中学。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需要掌握某个专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本专业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要完成预定的科研任务,至少需要如下5种能力:(1)检索文献、收集资料的能力;(2)阅读文献、鉴别资料的能力;(3)归纳综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4)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创新的能力;(5)文字、口头表述能力。上述5种能力对于全面完成科研任务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都是形成科研能力的必要成分。毋庸置疑的是,科研能力既不是人人都能具有的,也不是一下子从整体上可以培养起来的。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过程,更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训练以促进整体能力的提高。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科研的地位,以科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既是3R科研式教学的特色所在,也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基本原因。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在我国教育的百花园中,“讨论法”和“研究法”作为两种单独的教学方法其实早已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要听取他人发言,都要准备个人的发言;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样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研究法的结构和顺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相互讨论研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提高。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探究问题,提出见解,开发思维能力。3R科研式教学方法吸收了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精华,将研究讨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我们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形成的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但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毕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3R科研式教学对大学生所进行的仅仅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并且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化。尽管如此,3R科研式教学对于大学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蒙应杰.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4(3).

[2]史国川,谢宝陵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及其实施[A].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陈述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彦鹏,王宏强.博士研究生研讨课教学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第7篇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 goal is to train high-quality skilled specialists, and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ers is fundamental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double-professionally-titled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open culture channel, optimize double-professionally-titled teacher quality, clear direction of double-professionally-titled teachers in development, introduce talent and other means, built a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er team build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队伍;扩量提质

Key words: double-qualification teachers;expans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94-03

0 引言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能从事某一专业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定向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能力为本”思想,充分体现鲜明的岗位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满足这种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这就是国家教育部在总结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六条基本特征中指出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对专业课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长期以来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

1 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1.1 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于2004年升格为高职学院,2005年9月开招收高职学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学院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初步显示了实绩。截止2010年,我院有专任教师119人,专任专业教师99人,其中“双师型”教师为36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36.4%。从学历结构上看,“双师型”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教师为22人, 占“双师型”教师的61%,硕士学位的教师为14人,占“双师型”教师的39%。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的“双师型”教师为2人,占5.5%;40~49岁的“双师型”教师为21人,占58.3%;30~39岁的“双师型”教师为11人,占36.2%;20~29岁的“双师型”为零。

1.2 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学院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采取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培养与使用并举。在工作中重制度建设、重考核落实、 重骨干培养。

1.2.1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生产第一线锻炼 学院建立了教师参加专业实践制度。规定我院所有专业教师每年生产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十天,由教师自己申请,教务处设计了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教师专业实践登记

表和统计表,由教师个人及时登记,教务处定期统计,以便掌握情况进行考核管理。用于解决教师专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推进教师“双师型”综合素质的构成。

1.2.2 加大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 结合专业领域知识、技术更新快的特点,采取积极的措施,选送教师外出参加高层次的技能培训和进修,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近两年,学院有方向有重点地支持了100 多名专业教师外出参加省内外的学术交流会议和技能培训,使我院的“双师型”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2.3 以名师带动,培养“双师型”教师 在学院内选定师德水准、学历水平、智能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较优秀的教师,通过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根据青年教师的专长和具体特点,制定提高计划,明确指导教师和被培训教师的责任,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

1.2.4 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做到“引聘结合”

这几年学院聘用了一些企业优秀职业技能人才和管理人员到学院任教,为了规范这部分教师的管理,还制定了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加快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2 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1 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不一致,建设目标差距大 由于认识的不同,各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不到位,“双师型”教师标准界定模糊,使得不同的学校提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相差较大。目前云南各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评定都是由学院自行组织的,在社会上不具有权威性,极大地影响了“双师”制度的实施。在学院中既懂理论又有实际专业技能的教师很愿意参加教师以外相关行业的职称的评定,但按照现行职称评定的规定又不能参加。

2.2 师资来源较单一, 缺乏原动力 高职高专院校的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教师的来源单一,客观形成了多数教师的实践能力偏低,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起点较低,比例小,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都不太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军,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所在。而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又是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先头兵。但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教授所占比例远低于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新生代教授、副教授知名度不高,中青年骨干教师中拔尖人才不多,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偏少、比例偏低,这就势必影响到“双师型”师资的质量。

2.3 教师实践场所不足,实践机会有限 尽管国家已经制定了职业教育法,但目前与学校联姻的产业还不多,且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中没有对企业和有关事业单位的相关要求和政策制度。多数企业不愿意接受教师参加定岗生产实践,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职教体系在大多数院校中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通过实践锻炼使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的教师是非常有限的。同时由于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造成教师编制紧张,专职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集中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和提高。

2.4 缺乏促进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培养和培训制度 全国10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目前还没有正规的培养培训制度。虽然政府部门比较重视,建立了一批职业技术示范院校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但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需求。各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仍然沿用学科型人才培养和培训制度,无法培养培训出高职教育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5 职称评定上重论文、轻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目前仍沿用普通大学本科的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表现在看重教师的研究项目和论文的数量与档次上。而双师型教师的能力重点恰恰不是科研,而是专业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在现在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指挥棒”下,双师型教师只能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指标上,而无暇顾及专业实践和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1]。

2.6 管理措施上标准不明、考核不准,激励机制不到位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制订和实施适合双师型教师工作特点和要求的管理措施,存在对双师型教师实践及应用能力管理上的忽略和盲点,不能准确衡量他们对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应用的贡献,当然就无法对双师型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很多院校没有像对待教师学历提高那样,从政治上、待遇上制定得力的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使得专业教师只关注自身学历的提高和职称的提升,而不太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专业实践能力。

3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是教学质量的关键[2]。笔者认为,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3.1 提高现有“双师型”教师素质,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扩大 学院应把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学工作并且常抓不懈,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合理。首先要深入分析现有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专业类别、知识结构、技能状况,再根据学院总体计划安排,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其次是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为目标,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以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核心技能、教学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完善制度政策和各种激励机制为举措,吸引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充实到“双师型”队伍中,使“双师型”教师队伍“扩量提质”。

3.2 重视“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发展 目前,“职业道路的拓展性”已成为人们选择工作时仅次于“薪水”的第二位因素。“双师型”教师的知识、能力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均处于较高层次,只要能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通道,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对职业选择、知识积累、技能开发以及职业发展水平做出规划、决策以实现职业目标,还能够使教师的个性、知识、能力与其职业相匹配,让他们在职业教育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享受职业成功的希望和喜悦。还可引导“双师型”教师对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兴趣、个性和才能做出正确评价[3]。当“双师型”教师按照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持之以恒而努力的时候,其质量水平的提升也水到渠成,同时也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校本化成长。

3.3 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制定一套适合高职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量化和科学化管理,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除依靠常规的外部督促外,还应该通过激励将提高“双师型”教师质量水平转化为其本人的内在需求,如此才能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首先,要切实掌握“双师型”教师的主导需求。应该对“双师型”教师的类别和层次进行需求调查与分析,切实把握他们真正的、最重要以及最迫切的需求;其次,融合学院需求与教师需求,尽可能将学院整体利益与教师的个人利益挂钩,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学院的兴衰对自己前途、利益的影响;再次,实行“自助式”激励计划。提供一份激励菜单由双师型教师自主选择[4]。这份激励菜单要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在课时津贴、进修培训、项目经费、评职晋级、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从而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双师”,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

3.4 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展教师实践场所 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路子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共同建设“产学研”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学院要积极引导教师逐步实现由单一教学型人才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学院应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开展生产性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活动,在科研立项、经费使用上给予政策倾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广大教师在教学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以个人名义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开发,这样既增加了企业的科研力量,又可利用高职的研究开发设备,促进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学院还可以整合,形成固定的模式,这也是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要鼓励教师多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与服务,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加本系统、本行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并从时间上、财力上予以保障,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三要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成立包括从企业聘请的生产和管理方面专家在内的产学研结合教学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在指导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同时还必需关注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关注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5 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选择性地引进人才 高职院校引进人才的方式应该多元化。一是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帮助社会上各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到高职任教以充实教师队伍。二是从企业引入一些技能较强、职称较高并且学历也高的优秀技术人员[6],以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还能给学校双师教师队伍带来活力。三是从其他学院或者单位选拔本身就具有“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教师,或是直接引入副教授或教授,让“双师型”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比例更加合理化。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顺应职业教育目标任务和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提高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满足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而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院本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的广泛参与,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将高等职业教育办出质量、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48.

[2]田文菡,丁国钰.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之探讨[J].职教论坛,2010,(8).

[3]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2.

[4]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77.

[5]张洪峰,姜萌.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6).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17)4-0059-01

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为数学科目教学带来了优秀的教学辅助工具,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新课标的新教学任务。几何画板正是多媒体设备中最适用于数学科目教学的一种,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优势广泛,但教师仍然要把握好其应用要点,激发几何画板教学优势的最大化,不断提高初中数学科目教学质量。

一、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几何画板作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一种,其不仅兼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优势,还对初中数学科目教学有着广泛的适应性。首先,几何画板相比于传统板书,能够动态的反应图形的某些性质,能够帮助教师重点突出数学科目的教学本质,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和数学科目的学习习惯。其次,几何画板有助于帮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几何画板有着直观性强、操作简单的优点,教师在掌握使用方法后,能够直接替代板书应用于数学教学中。这种能够实现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的教学工具,可以再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且能够直观的体现数和形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数学的抽象知识,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几何画板可以画出动态图形,能够帮助教师在现有习题上进行拓展。这种层层深入和拓展的教学用具,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拓展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二、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在探究实验等数学活动中运用几何画板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通过操作几何画板,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实验,在初中数学探究实验中发现新知识,验证新结论,寻求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探索创新意识。

2、在几何问题变式训练中运用几何画板

在初中几何教学中,一题多变,不仅能够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数学知识方法,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几何画板准确,灵活地进行几何图形的变化,操作十分方便。

3、在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时运用几何画板

数学是高度抽象和逻辑严密的,数学概念也有这样的特点。教学中重视数学定义形成、发展过程,合理的运用几何画板,能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具体,容易理解,便于掌握。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对概念非常熟悉,可是正确判断还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很难想象翻折后的图形。利用几何画板,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重合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从抽象到直观的演示,培养了图形的想象能力,学生能把一些常见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做准确的判断,才真正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4、在制作复杂、准确的图形、图像时运用几何画板

几何画板在绘制函数图像和图形规律探索问题中有着其它教学软件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初中数学中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教学都与准确的图形、图像密不可分,几何画板的绘图和变换功能使绘图变得更为简单、准确,体现了数学美。例如,勾股定理起始教学,展示用迭代功能绘制的动态的勾股数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图形变化规律,体现数学美。再如用绘制新函数命令,只需输入函数关系式,就能绘制出准确的函数图像,学生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三、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反思

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应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几何画板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为实现高效课堂适时采用。要讲究必要性、适宜性、有效性。“不提倡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

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不能追求形式,为了整合而整合。几何画板课件的制作要突出几何画板特有的功能和特点,考虑初中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及学生几何画板的实际操作水平,以简单、实用为原则,制作要美观、精致,文字、图形大小合适,位置合理,便于学生操作探究,易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还要注意将几何画板与其他多媒体教学用具结合使用,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几何画板的教学优势。

综上所述,想要最大化的激发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中的教学应用优势,教师就要把握好几何画板的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调用几何画板。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用具,虽然几盒画板操作比较简单容易,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仍然有很高要求,因而教师在应用几何画板时一定要加强教学应用反思,激发几何画板在数学科目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本文转自WWw.dYLw. nEt 语文教育论文]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设计教育 地域化 视觉设计 资源整合

当前,设计教育不断强调“当代”和“前瞻”,对地域文化没有足够重视,而经济、文化、信息的日益融合,导致了设计教育模式的概念化和趋同化。在年初,我们针对这一现状,举办了“全国地域化视觉设计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会上很多学者指出:在当今的设计教育中,地域文化是设计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内容,深入研究地域文化,并结合教学加以有效的利用,有助于设计教育拓宽视野形成自我特色,通过教学检验成果,使视觉设计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

一、地域文化与视觉设计的关联性

设计教学在坚持与时俱进和交流共进的同时,要思考如何利用地域特色,把地域文化和地方传统放在当代的背景下去呈现。[1]结合地域文化探索设计教学,对于设计院校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地域文化作为特定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不仅有助于开拓自身的教学特色,又可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地域文化与地域视觉

地域文化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2]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必然形成地域之间不同的文化轨迹。

地域视觉指当地著名的,独具视觉特色的形象与景观,并被大众所公认的视觉性标志。[3]地域视觉是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之上,通过挖掘、继承与发展起来的知名品牌。它本身具有个性鲜明,形象突出、差异化的特点,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域视觉以景观、图像、符号等形式表现风土人情,文化遗产和自然现象。地域视觉与传播密不可分,伴随文化交流,共同提升。因而,地域视觉是再现视觉,直观表达地域形象,也是视觉创意,从地域文化的观念上突破,创造新的视觉形象。

(二)地域文化是视觉设计教育的重要资源

加强视觉设计的原创性要从本土化做起,首要关注的是地域文化,因为地域文化的语言和形式都包含特有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及情感心理等,所以地域文化中有许多元素值得我们开发与提取。在教学中有针对性、探究性的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图片、书籍、实物等,利用图形创意与符号的延展,进行整合、提升、优化和创新。这样可以做到教学实践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平台,将地域文化、设计研发融于教学之中,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地域化视觉设计教学与实践

(一)地域文化与视觉设计教学的结合

首都北京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遗产,围绕北京的地域视觉文化特征,我们成功打造了“视觉新北京”项目,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结合设计课程和课题项目特点,将教学理念、知识、能力和实践融入课程,从专业教学和实际项目出发,强调教学、研发和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学生深入到课题中,学会调研、策划、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自觉参与教学实践,达到项目整合、提升、优化和创新目的。

(二)通过项目提升学生创意思维能力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从地域、信息、视觉、行为及受众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北京文化中有许多的传说、故事、典故,在构思上紧紧围绕主题去扩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视觉图式。在了解地域视觉的基础上,抓精、准、特、优,使其成为不断创新的源泉。现代信息对创意图形来说承载着更多地内容,在创意上依靠信息做文字与视觉分解。

(三)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视觉设计研究

在设计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视觉新北京”项目,提炼北京地域文化中的典型视觉形象,利用所收集的相关资料、摄影、图片、书籍、实物等进行整合分析,以现代视觉表现方式创作完成。每人根据自己所选择的主题系列进行创作。通过“兴趣+引导”,“重点+特色”展开深入研究。以全新的视角去体验名胜古迹、民俗民居、民间工艺、现代建筑、城市风采等。在设计过程中把握文化与时尚融合,原创与心智的并置,图形创造与符号的启发,造就新观念、新特色、新印象、新风格。

三、地域化视觉设计教学案例分析与应用

(一)设计方法的教学

面对地域化视觉形象的教学,主要在课题策略和思维拓展的基础上寻求相应的设计方法:

1.优化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将不同的创意一一列出,进行反复优选,通过类比,挑选特点鲜明、个性突出的主题进行设计,优中选优。优化目的在于从创新点上不断推敲,看是否能达到受众所需的最佳视觉效果。(图1、2)

2.比较方法

比较法是集中方案、进行比较和鉴别。对学生设计方案反复比较,找出问题,不断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在比较中无法界定时,可深入作品的局部去细化比较。同时,在内容、形式上选择不同方法综合比较。(图3、4)

3.归纳方法

许多创意设计,自身具备较强的艺术性和发散性。归纳目的是将其整合在大的平台上去创意,把零碎和分散的思路集中起来,形成系统的框架去研发。通过归纳法提出创意的侧重点,集中优势去设计。(图5)

4.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强调视觉中有意味的创意形式。通过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实验性尝试,将视觉的已知规律与分解特征用在创意图形中,使它变得理性和逻辑化,所呈现的图形符号具有重构性与关联性,在演绎方法验证的过程中趋于合理。(图6、7)

(二)表现形式的教学

1.创意性摄影表现

创意摄影是靠光线、影调等技术特点构成了独自的视觉艺术语言,强化了视觉的吸引力,它有利于捕捉历史的痕迹,获取地域的风采。通过摄影培养学生采集素材的习惯,然后完成策划和有意味的创意,去组合和重新构成,利用数码技术去进行画面合成,达到创意摄影的完美表现效果。(图8)

2.图形表现

图形作为视觉的主要语言和表达手段,在设计中突出观念和视觉效果。创意中,图形本身作为交流载体,参与沟通方式,传达主题意图。图形的地域性表现,更多地寻找特定情景和典型符号,要求记忆形象,表达思想观念和行为意图等。在很大程度上去认知新的图形与符号。提升到视觉层面上引发关注。(图9、10)

3.系列表现

系列表现是指一个由概念引发出多种表现形式。首先,可以是相同概念,不同系列风格。其次,可以是相同风格,不同的表现。第三,在相同风格里,去表现概念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强调流动的视觉效果。第四,同一主题用相似的手法表现,即可单独存在,又能组合运用。(图11)

4.空间表现

在创作上打破二维视觉表现,向三维乃至多维空间寻求创意。利用创意图形的界面突破原有表现,充分考虑立体结构和空间变化,形成具有景象时空观念和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使情节与情景的结合,用时间隧道去延伸经典故事。借时间与空间的视觉错位,创造新的意识流,给人以全新的地域视觉感受。

(三)结合地域文化的设计教学研究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针对首都地域视觉形象创新,从解读性、创意性、主题性三方面进行探讨。

1.解读性

解读是创意图形的基本原则,设计中包含许多信息,只有提高解读能力,获取图形认知。从视觉设计中去感受理念、图形、符号、编排和文字带来信息性。可读只是一般理解,要想品味高水平的创意,提高解读质量十分重要。可读使视觉传达结构合理,流程通畅,信息传达准确。

2.创意性

创意图形除自身具备地域视觉的传播功能外,有意味的创意必不可少,如符号的再现,图形的构成、强化局部,记忆性、纪念性,互动、收藏等,我们主要在以下四点去进行创意:①突出个性创意、视角和细节。②寻求相对准确的原创视觉语言去表现。③创造地域图形与创意的高品质。④用现代眼光看待中国设计文化与风格等。

3.主题性

在把握可读和创意的基础上,依靠主题去延伸设计形式。面对地域视觉文化,主题开发需要选择典型和优化视觉形象。主题性的设计,把合理的创意与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在主题范围中,有目的引导,力求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四、结语

(一)加强原创,从本土文化做起

我们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阶段,这一阶段设计教育最大的疏失,就是对于学生原创精神、原创能力素质的培养。[4]在设计教学中我们不断强调创意,但往往会发现“创”的含金量并不高,究其原因是“源”的缺失。在当下,设计教育应立足本土资源和特色开展研究,根据各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地区优势,深入发掘自己的特色,以“源”探路才是实现设计原创的有效途径。

(二)运用新的教育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开辟新路

地域文化是设计教学的重要资源,经过“视觉新北京”项目的研发,结合课程教学不断地运用,有助于设计教育吸纳地域文化特色。同时,构建设计转化平台,以“视觉新北京”课题,结合首都旅游纪念品市场的需求,开展“北京礼物”的设计研发,使设计教育向产业转化,为北京旅游品打造新的视觉品牌。

(三)通过教育了解本土文化

地域文化、精髓和特点来自设计者对地区文化的总体体验。设计之所以丰富多彩,很大程度取决于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加以引导,使其深入发掘地域视觉的文化根源,提炼地域文化的视觉特征,这不仅是设计过程,也是学习本土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根源的过程。[5]通过地域文化的设计研究,让学生意识到我们拥有的地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本土文化的发展动力,对地域文化和视觉设计的探讨,将是今后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注释

[1] 广州美术学院,2008全国设计教育论坛―“地域性”与“当代性”主题研讨会,http:///

[2~3] 李中扬:《视觉新北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第10篇

1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

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密不可分。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连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结果将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生命线。

2教学方法改革的迫切性。

(1)由于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我国现代意义的教育论文"target="_blank">职业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包括教学方法自身在内的教学各个环节正处于摸索之中,所以,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2)相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进展很慢,在全国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行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短期利益,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从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因此,教学方法改革长期以来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而日常的教学方法改革往往是任课教师自发地进行摸索,进行局部、点滴的方法革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3文秘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我院文秘专业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教学手段多样,思路不断更新。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保证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1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实施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现代教学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一体化。

在传统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课堂教学推进和引导主要是老师的讲授,通过老师的讲授带领学生进入未知领域。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后,学生需要面对的是每一个工作项目,是完成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课堂推进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的寻求,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对每一个具体项目,老师只作基本的讲解,给定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任务,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由学生独立或小组来完成工作任务。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实施教学,较成功地解决了文秘类专业课如何面向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的难题。现实工作中,秘书工作人文性浓郁,工作过程灵活,流程性不强,多工作细节,多案头工作,少固定模式的流程,少过程性的产品,比如会议场地布置,结果就是布置好一个符合会议主题的会议场地,而就会议场地如何布置只有原则和理念的指导,没有具体的流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明确学习目标即明确所需掌握的秘书某一工作技能的前提下,教师布置工作场景或相应的项目,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转换身份,真实操作。

3.2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即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与OTPAE教学模式相融合。

以典型的秘书工作任务为中心,通过项目的完成不仅理解秘书工作内容,而且培养秘书工作能力。

但是,有的教学项目是可以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而有的教学项目是个人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事先将学生按照5人左右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碰到问题先在小组内部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再咨询老师,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在“办公室环境优化”的真实项目操作中,每个小组成员需要各自承担不同任务。

在担任办公助理实习阶段,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需要小组共同承担。

3.3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在假设而又逼真的情景中进行,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学生根据情节在仿真场景中充当相应角色,身临其境地按设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人际协调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实际操作。这一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强调学生主体性为前提,以互动与创新教学、寓教于乐以及全真模拟为主要特征。应用角色扮演法组织教学的基本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适宜情况化,如果教学内容的可情景化程度越高,则应用这一方法的效果也就越好。秘书实务因其可操作性很强,因而其教学内容的可情景化程度相对而言也较高,因此,在秘书实务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3.4通过教学项目模拟真实秘书岗位业务工作,完成“工学交替”,实现课堂教学与秘书工作岗位一体化。

秘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工学交替”不是体现在某一节课的工作与学习的交替进行上,而更多的是体现在三年的学习周期中,多门课程和实习项目的交替。为实现本课程教学中的工学交替,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期间参加担任学校各部门办公室助理的实习活动来实现。第二学年期间在广交会展会服务工作岗位见习一个月,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在企业半年的顶岗实习,从而实现课程教学与秘书工作岗位的一体化。

为了给学生创设全真的学习环境,本专业有多个教学项目采用的是在现场教学的方法,由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完成。如广交会展会实习和校内各部门办公室办公助理实习,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项岗学习,面对真实的工作任务,感悟活生生会展服务经历,以便今后在校内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5采取网络自主学习法,突破时空限制。

网络自主学习法的运用,突破传统的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能够让学生更及时、更全面、更主动地去学习,而且充分发挥秘书职业利用计算机办公的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构建网络教学环境:

(1)利用Internet的各种免费资源,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利用能力),锻炼网络办公能力。

(2)为学生提供校园网教学平台。这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我院文秘专业校园网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设置了如下资源满足了教学需求:①在线秘书职业技能水平测试系统;②教学软件和教学影像资料;③课程网站;④秘书论坛BBS交流系统;⑤秘书职业技能考试题库;⑥案例集及参考资料;⑦学生作业提交系统。

通过建立校园网教学平台,形成以网站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库,可以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地坐在宿舍、图书馆甚至在家里,随时随地地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比如: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送到网上,通过论坛讨论或老师答疑等方式,第一时间找到答案。老师还可以将作业或试题在网上,学生在线进行自我测试,通过自我测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还可以将各种最新行业信息在网上,学生可以及时更新知识、开拓视野。

4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4.1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待传统教学方法应辩证地分析,保留其中积极有利的因素。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开放”、“搞活”的需要,适应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必须改革陈腐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强调“改革”是必需的。但全盘否定传统教法,不谈继承却未必是科学的。因为人类的任何创造,都是在既定条件下进行的,并非是随心所欲的。任何新的理论也不可能都是从零开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和我们今天提倡“复习”就很有相通之处。宋代张载说:“学者当先与朋友讲习,然后问师”,就是主张要学生思索问题,以免养成依赖心理。可见,传统教学方法,不仅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而且至今仍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也应对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批判继承,合理地运用,科学地加以发展。

4.2要避免犯上“课件综合症”。

“课件”(courseware)原本是通过计算机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制作用于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软件。一些不熟悉或不研究大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规律的人,滥用和误用课件,出现“照屏宣科”,“一盘在手,学年无优”,可以不再用心备课,不再作必要板书。一旦停电或电脑出故障,又“手足无措”。甚至有人说,“如今走进教学楼里,就仿佛置身小电影院楼中”。这种本末倒置的课件观,尽管只是在少数人中存在,但不少教历较短的教师在“课件”的目的、功效、使用量及其与教案、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口语及肢体语言的综合教学水平的关系等问题上,较普遍存在认识和经验差距,未能从教学理念和大纲要求的教学目的去正确研究、设计、应用课件。过度依赖“课件”,就可能带来教学水平的下降,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课件综合症”。要提倡教师的修炼(语言、板书、课件的最佳应用)、修身(师德与敬业)、修技(知识、研究水平与教学艺术)。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其互为补充,适时适量,才能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实施教学方法改革,要求我们在认识教学过程本质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深入研究与探索,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兴发。教学方法:界定与选择的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2)。

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英语专业 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 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48-02

1 引言

同志曾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而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当今高等教育不缺乏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但是这一系列的培养体系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很好地运用于实践,还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2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2.1 教学实质要求和目标

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共同发展,学生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外语教学理念以及广泛的英语文化知识,从而保障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教育、外贸、翻译、出版、旅游等方面的工作。但是从学生的自身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依旧是延续高中时期的以应对考试作为最终目的,并不具备灵活应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在听说方面。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够马上转变身份,需经过较长时间的转变期才能够适应自己的具体工作。

2.2 课程体系

从课程体系来看,高校在进行专业培养的时候,往往仅仅注重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锻炼,也不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因而学生英语知识的储备量和现实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不成正比。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将是十分具体的工作内容,高校课程设置中广而泛的内容显然不能够满足社会工作的需求,以至于一些学生在毕业后连简单的文书写作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以后才能够真正掌握。

2.3 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

从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方面来看,许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应聘上岗的教师,他们在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是照搬照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并不具备创新的教学模式。这些能力不够、创新不够、经验不够、方法欠缺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自然不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更不能够给学生针对性的实际社会工作的指导。

2.4 人才交流与人才基地的建设

当今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理工科的建设,往往会花费较大的精力来进行理工科人才基地的建设,而英语只是被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来对待,因此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在进行人才交流的时候,也没有建立交流体系,交流的时候也往往是走走过场,并没有真正深入到交流过程中。

3 建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反思和改进措施

3.1 理论的学习

针对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与接纳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因为这是应用型人才在当今经济社会大背景下重构专业知识理论、充分合理地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题中之义;操作层面分析,对英语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务必关注社会背景以及国际化进程,教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加强实践操作及指导,使学生们做到活学活用,努力创新并运用于实践。

3.2 师资队伍建设反思

3.2.1 提高教师创新意识

学校要培养符合时展的创新型复合人才,首先是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教师仅仅是做到传道授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可否认教学经验和教学积累对于教学的有益作用。但是作为教师,同样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新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组织新的教学素材。在相关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创新思想融入到教学当中去,不墨守成规,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进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只有教师具有了创新意识,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3.2.2 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

英语课堂不仅要注重趣味性,更要注重知识性,所传授的内容要具有灵活性、系统性、连贯性。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融洽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地利用一些教辅工具、多媒体等来辅助教学,努力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不是一味枯燥地照念课本、PPT,这样使得学生对课堂完全失去了兴趣,更别想培养出创新人才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深刻影响着教学质量,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自己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了。

3.2.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除教学外,教师不能忽视科研工作,学术科研能力也是教师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师,不能仅限于完成教学工作,最好能够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进行科研活动,在科研中求创新,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

3.2.4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立足之本是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高校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外语学院来做讲座或进行培训;(2)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培训;(3)有条件的话可以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外学校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和国外院校建立交流或互访关系。(4)鼓励和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5)利用英语系现有的力量,组织优秀教师形成一个培训小组,定期举办培训班或公开课,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取长补短。

对于师资队伍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更为重要的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这是由于单单依赖书本知识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近年来,不难看出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校而言,高学历教师的引进已经不是最大的瓶颈,事实上很多年轻的教师从高校毕业之后马上到高校就职,如此一来,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显然构成了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绝知此事要躬行”启示我们:需要不断地经过大量实践的锻炼,使得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以及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毕竟理论与实践作为两个相辅相成的单元缺一不可,只有教师队伍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3.3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时代对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向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有机融合转变,教育模式从过去只培养单纯的外语人才的专才教育模式向培养创新型、宽口径的通专人才的通专结合教育模式转变。现在,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培养目标时,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过硬的英语语言技能、语言基本功和扎实的文化基础是英语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高级英语人才的要求应该是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除了需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外, 还需要大量的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新闻、法律一一结合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这种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时代的要求。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因时、因地制宜,创建出适合本高校教育教学体系。

3.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3.4.1 课程设置的修订

在原有的语言基础技能课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才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扩宽国际视野,增加对外交流,使语言习得有效地转化成生产力,服务于经济建设,充分体现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

3.4.2 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更新

随着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与考核方式的变革,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也要相应进行调整,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教材要体现时代性,代表正能量,教学分配上加大实践课时,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学手段方面,要更多地介入多媒体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等,使学生能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参与课堂。

3.4.3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英语专业的传统课程如阅读、写作、口语等,一是可以结合现有的教学改革成果,进行内容依托式教学,产业依托式教学,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可靠的教学质量保障;二是可以利用微课和慕课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3.4.4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

健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推选教学骨干,教学带头人,激励教师深化教学培养特点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评价体系建设。对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听课、评课制度,通过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学助理参与实践教学监督等多种途径改革,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维度、多结果的综合性考核机制,如平时作业、调查报告、小组调研、期末论文等。目前,国内高校的评教系统存在多方面的漏洞,比如说高校学生的网上评教数据可能并不真实,学生疏于对这方面的重视,乱评、替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不能真实有效地反应出来,从而一步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可以看出,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也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 结语

如今,培养英语专业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英语专业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实践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和反思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反思再运用于实践,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47-48.

[2] 庄智象. 韩天霖,谢宇.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外语界,2011(6):71-78.

[3] 泰勒著.施良方译.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郭世田.创新型人才研究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9):

154-157.

[5] 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1-6.

[6] 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22-327.

[7] 刘宝存.关于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断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9-12.

[8]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 朱清时.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J].决策咨询通讯,1999(2):67-70.

[10] 钟秉林.国际视野中的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7,(Z1):37-40.

[11] 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0):106-107.

[12] 林崇德,罗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9-33.

[13] 戚业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16-19.

第12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 情境创设; 资源整合; 构建和谐

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然而受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许多教师已习惯于“以教定学”,就是整节课都是教师侃侃而谈,满堂灌,目光仅仅停留在书本内容上,将思想品德内容知识化,教育形式单一化,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用来装知识的容器,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所要达到的目标,认为只要记住知识点,考试考高分就可以了。因此,经过不断的思考、探索,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得出几点做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创设课堂情境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全面发展基本素质,提高道德修养。

1.构建生活课堂,以情感创设情境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感氛围,没有情感的教学,将是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教学的艺术性。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传递的情感不仅有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还有知识载体中的情感,它们之间相互感染,产生一种亲切感,引起共鸣,使学生接受知识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如:在《难报三春晖》时,把自己融入到课堂中,发掘自身的课堂资源,与学生一起回忆和父母之间的最真挚、最感人的事件,首先我讲述了母亲为了自己历尽千辛万苦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产生了孝敬父母的情感共鸣。然后同学们纷纷讲出与父母之间最真挚、最感人的事件。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同学站起来,带着自责、伤心的情绪,讲述了母亲为了自己失去生命的真实故事,同学们听后,都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最后,老师说出: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无私的,祝福天下所有父母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2.注重心理体验,以故事创设情境

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以故事、事例为基本线索,从故事、事例中阐明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两代人的对话》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莉是独生女,14岁生日前,本班几个要好的同学和几个小学同学都说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小莉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同学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怎么办?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小莉出出主意:一部分同学当“家长”,一部分同学当“小莉”,模拟小莉与家长商量的过程。代表小莉一方的学生说:“我已经约好同学到我家给我过生日,如果拒绝,会让同学很失望。以后很难跟同学相处,同学们都认为我是个不诚实守信的人。”代表小莉家长的一方模仿大人的语气焦急地说:“你看我们家并不富裕,而我们上班又忙,不能给你做准备,跟你的同学说清楚就可以了,他们应该还是能够理解你的,再说吧!学生嘛!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很多同学都笑了,因为这是家长经常说而他们最讨厌听的话。我适时加以引导: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你们能体会家长的苦心了,那么怎样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都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跟家长要点钱自己做准备,与同学简单的过。”有的说:“跟家长说明自己的心理想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让你们失望……”这种讨论、争辩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方法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

3.巧妙应用资源,以活动创设情境

新教材内容留有学生活动的空间,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空间,充分收集材料,在启动学习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学生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在《男生·女生》一课中,我以“男女生交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活动主题来展开讨论。把同学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利大于弊”,另一组是“弊大于利”来展开讨论。同学们都纷纷收集材料,双方展开激烈的辩论。通过这一活动能充分的提高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课本中的知识点来贯穿于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增进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构建和谐的校园。

二、整合课堂资源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课程资源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多种教学资源、多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教材编写的开放性和引领性,提升已有的课程资源

新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同时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引领性。这种编写方法不仅便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习内容的生成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为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教学智慧的展示留有必要的空间,教师不仅可以能动性地解读教材,也可以加以补充和创造。既使用教材,又超越教材。例如:在讲《世界文化之旅》时,通过教材中的图片,以及我设计了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等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文化节日的图片。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认识到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分享感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2.借助活动课和其他学科,开发丰富课程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活理念是新课程最重要的理念。”即课程源于生活,课程要回归生活。而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有一个新亮点——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而且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

在教学中,我注重思想品德与课外活动小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资源整合。注意挖掘身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得到扩展和延伸,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例如:以“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校过程中,通过上网或查找资料的形式搜集整理了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并把它们汇编整理起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让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交往的艺术;懂得关爱,学会了尊重,增强责任意识。这样丰富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资源,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进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的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创设情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并茂和动静相宜的特点,把学生带入一种多感官学习的全新氛围中,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

三、构建课堂和谐

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应是能充分发扬民主,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生生和谐相处,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课堂;班级秩序良好,学习风气浓烈,创造火花四射的课堂;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升的课堂。才能使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实现新课程的要求,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

1.构建师与生的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互动,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活动而进行的思想情感,信息的交流,从而使学生了解,掌握教学内容并形成运用知识的过程。传统课堂中学生是配角、是观众,而现代课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是鲜活的、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主体。如:在《老师伴我成长》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展开讨论,全面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教师,并注重使用本校师生交往的真实例子进行教学,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展开对话,这样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亲和性,消除对教师的神秘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例如,一个学生说:“我的数学不好。”如果你告诉他:“是的,你的数学很糟糕。”这样说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我们不妨用诚挚和理解来回答他:“我相信你会尽力的”;“有些题目很难解答”;“你遇到的困难我在上学时也碰到过,课后我们交流一下”。通过本课的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了解,转变了师生交往的新观念,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奠定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2.构建教与学的和谐

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整合。教师应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和实践。

和谐课堂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成了一个和谐的教学共同体。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才能发挥作用,逐步过渡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师“教”的过程是交给学生一把“钥匙“,学生”学“的过程是探索如何去打开知识的“锁”,“钥匙”打开了“锁”,便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了。

3.构建文本与人本的和谐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构建知识的过程。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思想品德学科的文本(教材)更需要与人本(教师、学生)的有机地整合。

教师在备课时要因时、因地、因人适时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和有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科的特点,把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更高得多。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课程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和谐的师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是课堂节奏和谐的基础和关键。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感情,使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交谈,消除不利于学习的“障碍”,有利于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全体学生从实际出发,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较为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而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充分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构建好融洽的师生关系,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形成和谐课堂,是培养学生乐学、愿学,培养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的教学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学》20007年第10期、第01期、第07期和第05期,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2]《新时期全国优秀教育论文选》伊犁人民出版社,孟婷主编

[3]《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山东省教育厅师范处组编,邓涛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