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5 07:29: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两学一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重庆检验检疫局顺利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
7月18日下午,重庆检验检疫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重庆市级部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专题党课精神,然后对全局上阶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进行简要回顾总结,对全局下阶段学习教育进行进一步安排部署。最后重庆局党组书记、局长施宗伟对做了重要爱讲话,对做好迎接中央和重庆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导检查准备工作做了具体要求:
一是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全局各部门一定要坚持统一思想,各负其责,抓紧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突出学习教育成效,全力以赴做好迎接上级督导检查的准备工作。
二是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局各单位要在本周时间内,集中力量,重点围绕是市委重点督导检查的八个方面,认真对照重庆市委组织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需重点解决的“七个不”问题,认真抓好自查自纠,及时落实和完成整改到位工作。
三是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全局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认真组织好自查自纠,确保本部门不出现任何差错。
会议由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熊超主持,重庆检验检疫局所有局党组成员、局各部门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关人员共78人参加了会议。
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
能力目标
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的能力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情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二、学法引导
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获得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并会利用法则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及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想
难点:正确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
重点:理解分式乘除法法则的意义及法则运用。
疑点:如何找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即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四、媒体平台
多媒体课件(自制)构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观察下列运算
(二)解读探究
1、学生回答猜想后,多媒体显示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数式相通”的类比思想,归纳分式乘除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 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让学生全面参与、独立思考,由自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创造能力。)
2、乘法法则运用
多媒体示题并解答。学习例1,理解和巩固分式乘法法则。并强调分式的运算结果通常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
例1 计算
(1)
(2)
例2 计算
(1)
(2)
3、做一做
多媒体出示做一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结合情境思考并完成做一做,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显示解答过程。
(1)西瓜瓤的体积
整个西瓜的体积
(2)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比是
(进一步丰富分式乘除法法则的情境,增强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与应用意识。)
4、除法法则运用
学习例2,多媒体示题和答案。巩固分式乘除法法则的运用,通过提示语,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使学生能正确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随堂练习。重点看学生能否正确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能否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化简分式。多媒体未时示题并答案,学生可以看书。
1、计算
(1)
(2)
(3)
(四)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学习了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对运算的结果一定要化简。)
(2)方法归纳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例1、P2例2口算乘法
教学要求:掌握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可用口算卡进行)。
2.50是几个十?700是几个百?
3.8个十是多少?24个十呢?24个百呢?
4.5个2是多少?
二、新课教学:
1.P1例1
(1)引导学生摆小棒:每堆摆两捆(每捆10根),摆3堆。
(2)启发学生议论: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算:20+20+20=60
用乘法算:20X3=60
(3)引导学生看实物,理解算20X3的思维过程:3个2是6,3个2捆(2个十)是6捆(6个十),6捆就是60根,即3个20是60。结果与加法相同。
2.小结:求3个20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口算20×3这样想:
2个十×3=6个十=60
3.P2例2
(1)显示例2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后掌握其数量关系。每堆有300块小木块,一共有4堆。
(2)让学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块。
(3)让学生口算结果,并说出怎样想。
(4)小结:求4个300是多少,用300X4计算。这样想:
3个百×4=12个百=1200
三、练习设计:
1.P1“做一做”.2.P2“做一做”.
四、作业:
1、复习P1例1、P2例2.2.P4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P3例3、例4,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口算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3复习内容。
2.450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
二、新课教学:
1、P3例3
(1)看图学算理。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
①左边有3个10,就是30。
②右边有3个2,就是6。
从而使学生理解: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3个12就是3个10和3个2的和。
(2)看图学算法;口算一般从高位算起。
这样想:10×3=302×3=630+6=36
(3)指导学生看书P3例3,质疑。让学生口述12X3的口算步骤。
(4)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
2.P3例4
让学生在例3的基础上,先类推试做;然后可通过四人小组议论,归纳出口算的方法;再由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小结: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3是求:3个120是多少,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计算时这样想:100×3=300,20×3=60,300+60=360。
三、练习
1、P3例3下面的“做一做”。
2、P3例4下面的“做一做”。
第1题:计算后,进行评议,并让学生讲述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谁还能想出别的口算方法?”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有目的地请中下生板演;及时纠正错误。第3题,可用开火车比赛的形式进行。
3.有白乒乓球21个,花乒乓球的个数是白乒乓球的2倍,有花乒乓球多少个?一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四、作业:1.复习P3例3、例4。2.P4第4、5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P4练习一第6——11题。
教学要求:巩固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熟练、灵活地运用口算方法:i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
2.口算乘法的方法。
二、练习设计:
1.填空:
(1)21×3可以读作()乘(),积是()。
(2)3×6读作()乘(),表示()个()相加。
(3)32×3读作()乘(),表示求()个()倍是多少
2.做课本上第,7、8、9、10、11题。
做7、8、10题要注意用多种形式,如比一比,看谁算得对又快或以组为单位开火车,看哪组最先到达目的,夺到红旗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9题是有多余条件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练习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决定是否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特别注意辅导中下生。
3.第12、,13题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独立完成,根据实际安排在堂上进行或在课外进行。
4、思考题。可制作活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从小华家到公园无论走哪条路,到学校以后都有四条路可到公园。也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的图画一画、数一数、找规律达到同样的目的
每项练习做完后都应做好评价订正工作。
三、作业:1.熟记乘法口诀。
2.P4第6题、P5第10题。
2、笔算乘法
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6例1,例2.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细心检验的习惯。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6复习的内容。口算乘法及竖式书写格式。
二、新课教学:
1.P6例1
①从口算引入:出示题目后问“用口算时怎样想?”
②笔算方法:借助P6的实物图,指导学生阅读P6虚线围成的方框里分步演算过程。
③总结计算方法。
2.P7例2
(1)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类推出计算方法,加深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理解,着重抓用2乘百位上的2得4个百,写在积的百位上。
(2)注意竖式的书等格式。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注意”的内容,让学生把例2再乘一遍,并告诉学生,今后可用再乘一遍的方法,检查乘法算得对不对,培养细心检查的习惯。
三、练习设计:
1.课本P6“做一做”。
2.课本P7“做一做”。
3.做P7第1题第一横行,第2题第一横行。
四、作业:1.复习P6例1,例2。2.P7第1题第二横行。
第2课时
教学内容:练第3—第9题
教学要求:巩固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手段: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笔算213×224×2
二、练习设计
1.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先读题,再分析解答。
2.练习一第4题,笔算下列各题。
3.练习一第5题,列式计算。
4.练习一第6题,口算下列各题。
5.练习一第7、8题,应用题。
6.练习一第9题,脱式计算。
三、作业
复习课本第8页。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9例3、P10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幻灯,每位学生一份小棒。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9复习的内容:
5×3+62×9+76×8+34×7+5
二、新课教学:
1、P9例324×3=
(1)摆一摆
①第一行摆2捆。(每捆10根),另4根。
②再摆两行分别与第一行同样多。
(2)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列出式子;
①每行多少根?共几行?
②要求3行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3)在动手操作中明确算理。
①3个4根是多少根?满10怎么办?
②3个2捆是几捆?加上刚才的一捆现在一共是多少捆?
③一共有几捆几根即多少根?
(4)观察幻灯图片,学习算法。
(5)指导学生阅读P9例3,质疑。
(6)让学生讲述72是怎样算出来的。
2.例4的教学
(1)学生读题后,讲述乘的顺序。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0例4。
小结:让学生讲述P10例4怎样算。重点讲清4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9得多少1应向前一位进几,乘积百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三、练习设计。
1.课本P9做一做和Pl0做一做。
2.课本P11第2题。
3.计算;
42×315×2271×3516×4
4.计算接力赛。(分四组,每组3人)
(除参赛的同学外,其余作裁判,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四、作业;‘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1.复习P9例3,P10例4。
2、P11第1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3—第9题
教学要求: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比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计算P11第3题。
3.P11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4.P11第4题、第5题。
5.P12第7题用比赛的形式,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算对要做好小靖工作。
6.P12第8、9题如因时间关系可作为活动课内容。第10题应提示学生找出规律再填表。
四、作业:
复习P9、11的内容,理解、熟记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第5课时
教学内容:P13例5。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13复习的内容。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13例5的教学。
(1)用幻灯显示例5的插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454×4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5与本节“知识铺,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2)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13“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4.指导阅读P14《你知道吗?》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习兴趣。
20**年,**工会在电子工会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习贯彻电控和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公司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学习、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思想引领,服务职工,服务企业;落实职工民主权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开展特色创新创效活动,不断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深入开展帮扶求助活动,真正把对困难职工的关怀落到实处,有效促进公司经营工作,较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2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十三五”战略规划宣贯和聚力‘十三五’,同绘新蓝图”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1)认真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作为纯科技产业型企业,在生产任务繁忙的情况下,坚持分层次抓学习教育,做到了生产、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制定“两学一做”教育实施方案及时安排部署;
二是列出学习清单,购买“两学一做”学习书籍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党委通过建立“两学一做微平台”、各支部通过建立“两学一做微课堂”等多种途径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四是通过《新》、橱窗宣传报道“两学一做”工作开展情况。
五是通过“学、做、改”各个方面的学习教育,将“两学一做”与公司党委思想引领教育紧密结合;与干部梯队建设紧密结合;与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做贡献紧密结合,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促进各项任务完成。
(2)结合实际做好“十三五”规划宣贯解读。
紧紧围绕电控“1221”核心战略和公司“1135”战略规划开展宣传教育。
一是通过党群联席会议或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宣讲传达,组织了专题学习,积极贯彻落实电控和公司“十三五”战略,并向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要求。
二是利用报刊、宣传橱窗进行大力宣传。在《新》、宣传橱窗上开辟专栏,系统宣传电控和公司的“十三五”规划,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加快仪表产业发展,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为首要任务,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增强领先技术、精良品质、高效管理、优秀团队和先进文化为关键支撑,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为公司跨越式发展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倡导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党委根据实际工作,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安排领导班子成员就公司核心价值观“诚信、责任、合作、创新”分别上一堂党课。
5月26日下午,党委书记、总经理韩旭东以“责任”为主题,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和干部梯队建设,上了一堂专题党课。结合《做事要有责任心》这本书的读后感,以话家常的方式,与在座人员畅谈心声,交流感受,从工作实际出发,引经据典,向大家讲述了最简单的道理——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无小事;
党委副书记郭贵生以“诚信做人,对党忠诚”为题上党课。郭书记从诚信的概念和内涵出发,结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解读了诚信的重要性,并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年轻骨干提出诚信做人的要求,并具体到方方面面。通过对几组概念的思考,引导大家对“诚信”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思想到行动都必须时刻做到“诚信”。党课深入结合实际,是宣传贯彻公司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课;
李广南副总和华军副总也分别从“创新”、“合作”方面结合实际讲了党课。
2.认真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安康杯、节能减排以及职工素质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助推等活动。
(1)经济技术创新、安康杯、节能减排等竞赛情况。
紧紧围绕“十三五”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着眼于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重点环节,在各类劳动竞赛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立足岗位,多做贡献。今年共申报“经济技术创新”项目8项,“节能减排”项目4项,“安康杯”竞赛项目2项。一季度末由工会牵头,全体职工参与的各项劳动竞赛拉开帷幕,各分会紧密结合公司重点工作任务,广泛宣传动员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比创新、比技术、比管理、比降耗、比质量、比销售、比服务”,争创一流业绩。目前,大部分立项项目已接近尾声。
(2)强化助推计划,提升员工职业技能。
为促进职工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结合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配合人力资源着重加强了针对性的职工素质教育培训,自去年开始,借助北京市仪器仪表技工学校作为公司技工培训基地,采取自培与外培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着手一线操作工的培训。20**年侧重于中层干部管理技能培训、销售市场人员产品及销售技能培训、技术开发人员专业知识及行业前沿技术发展培训、工人实操技能提高等,全年共组织培训8场次,培训175人次。其中,王绍华、孙瑞雪两人分别取得二级焊工和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职称,获得了市总、电子工会的职工助推补贴。
3.深入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集体合同签订等,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维护职工权益。
(1)完成**韦尔公司《集体合同》签订。
按照电子工会的要求,层层落实落实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把维护职工权益落在实处,积极推动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在去年**公司层面完成《集体合同》签订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推动下属企业韦尔公司《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按照程序在5月底前完成了韦尔公司《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备案。
(2)加强互助保障,维护职工利益。
继续坚持做好“在职职工互助保险”工作。努力把“服务职工”落到实处,积极为职工多办实事、好事,凝聚人心和职工队伍,促进企业稳定。年初,共为全公司210名职工继续办理了《在职职工住院互助医疗保险》和《在职职工重大疾病互助险》,积极与电子工会配合、沟通,做好李来义、姚敏、杨燕祥、张淑玲等职工的《在职职工住院互助医疗保险》的理赔工作。把组织的关怀、温暖送到职工手上。今年积极为所有新入会职工办理了京卡,让新入会会员及时享受到各级工会组织的福利。
(3)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厂务公开宣传。
利用《新》内刊、宣传橱窗、会议等各种途径,宣传好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重要性。及时将公司和上级的重要会议精神、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的相关事项以及廉政建设情况予以公开,确保广大职工参与监督,防控经营风险。
(4)积极拓宽民主管理道路。
注重以人为本。利用好每月一次的党群工作联席会,听取各分会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及时掌握各分会职工思想动态和生产一线的信息,更好地统一员工思想,针对相关问题及时协调沟通,及时引导,促进问题解决落实。通过唤醒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弘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体能力。
4.继续组织开展好各类劳动技能比赛和文体活动。
(1)继续开展各类劳动技能比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紧紧围绕电控“十三五”产业发展和仪表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公司各分会继续深入开展各类贴合生产实际的操作技能比赛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比、学、赶、帮、超”氛围和促进公司年度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做出积极贡献。
继续开展由党委牵头工会组织面向全体职工的以“汇智创新、聚力发展”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此项活动坚持工会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原则,希望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共同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促进生产、研发、质量、市场营销等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汇智聚力,推动仪表产业发展。
(2)积极开展主题拓展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一是积极参加电子工会组织的保龄球比赛、健步走、乒乓球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公司工会克服困难,在不影响生产、工作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参加电子工会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在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本着“不为名次、重在参与,创建和谐氛围,展示职工风采和精神面貌”的参赛宗旨,积极组织职工参赛。
二是继续开展公司主题拓展活动。五月份,工会牵头共青团组织开展了以“敢做先锋,不负青春”为主题拓展活动。目的是为了增强广大青年职工要保持披坚执锐,勇于担当的劲头,激发敢试敢为,勇于拼搏,当先锋,打头阵,不做过客,不当看客,切实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助推**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继续开展好节日慰问和送温暖活动。
继续开展好“心贴心”慰问职工和送温暖活动。
一是在春节来临之际为全体职工发放米、面、油等慰问品;
二是在公司行政的支持下,继续为全体职工送去生日问候,在每位职工生日来临之际,工会将附有主要领导签名的生日慰问卡和生日蛋糕券送到手中,让大家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逐步建立和规范了职工生病住院和职工家属病故慰问制度。
5.充分发挥女职工的作用。
为了弘扬新时期女职工的先进典型和时代精神,营造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巾帼文明示范岗”和“三八红旗手”评选活动,让广大女职工学习有榜样、追赶有标兵,共同努力发挥好半边天的作用。三八节还组织了女职工健步走活动。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工会工作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与生产经营工作结合得还不够灵活。
2.工会自身建设还需要加强,业务能力、业务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2017年重点工作打算
1.要继续开展好主题活动。扎实地围绕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任务,开展“聚力‘十三五’,同绘新蓝图”主题活动,开展以“经济技术创新”“安康杯”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
2.深入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党员微平台”、《新》、宣传橱窗等载体开展好学习教育工作,重点是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解决好重点难点问题。
3.继续坚持做好帮扶帮困送温暖工作。继续坚持做好“在职职工互助保险”续保和理赔工作。积极为职工多办实事好事,凝聚人心和职工队伍,促进企业稳定。
4.抓好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职工学习、践行“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职工爱企、爱岗、敬业、贡献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指导
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本,以其持续发展为本,培养的是一个能持续发展的人。一个不会自学的人怎能持续发展,怎能实施终身教育,怎能构建学习型社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预习则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学生在预习时会遇到一些难点,带着问题听课使学习更具目的性;同时,教师在课堂只须通过问题提问,检测学生预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作重点精解,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某一知识点的结构、用法及需要注意到的地方。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省力省时,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适当预习的条件:一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也有所增强,能够比较自觉的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那么,该如何指导他们做适当的预习呢?我静下心来想想,现总结如下
一、告诉学生预习的意义,形成良好的预习意识
1.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预习后带着自己的问题上课,目的明确,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自然会好。
2.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听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做课堂笔记。如果不经过预习,就会盲目地抄老师的板书,往往会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哪些内容教材上有而不必记,哪些内容是书上没有的或是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而必须详细地去记。由于忙着抄板书,便没有精力动脑筋去思考和理解问题。经过预习,记笔记就会有的放矢。
3.预习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如果一个学生能坚持进行预习,自学能力就会提高,阅读的速度会加快,思维变得敏捷,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就会提高。
二、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达到较高的预习效率
1.将书“看一看”
三年级学生完全可以尝试着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了。“看一看”也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预先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有个大致的学习方向,上课不至于盲目,并可减少上课进入学习角色的准备时间。
看什么是个任务问题,怎么看就是个能力问题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看书能力。看看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与以前的知识有没有联系,有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这些新东西自己能理解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效果应该是很明显的。
当然这里的“看一看”,可以是只看一遍,比如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以是看很多遍,特别是基础比较弱、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自己课前的刻苦努力来取得同样理想的成绩。
2.将书“做一做”
看过书后,再来做“做一做”。比如,在预习小学数学《千克与克》时,应注意到本单元内容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预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而应该重实践。这里的“做”应该有一种“做数学”的含义,而不能仅仅是“做作业”。
把课本预先做一遍,还可以来检查自己“看一看”的效果。进行了这样的充分预习之后再进课堂,每个人的学习就会有极强的针对性。即便有时老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自己也完全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得以解决,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更高。
3.将书“说一说”
在完成了“看一看”、“做一做”的要求之后,学生将会分化成两大部分:一是有问题的部分,一是能解决问题的部分。此时老师就应该真正像新课程所要求的那样,做个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自己解决问题。这里所谓的“说一说”实际上已将课前预习和课上学习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了。学生在说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他们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三、落实学生的预习计划,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首先,课前明确预习的任务。预习的内容既可以是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也应包括与所要学习内容相关的旧知识。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某些重要的联系。课前预习的要求也就是将书“看一看”,“做一做”,课上再来“说一说”。
然后在课前几分钟或是课上前几分钟检查预习情况。看一看“做一做”里有没有“看一看”,“做一做”的痕迹。通过课上“说一说”的实际反映来及时地鼓励那些真正认真预习的学生,从而触动所有的人更加认真地预习。
摘果子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2.教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教师设疑
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如果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
2.全班讨论
3.教师小结
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
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3
(二)反馈
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巩固5以内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的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笔算
3)9 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1 21
2)42 2)42
42 4
0 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6 26
2)52 2)52
52 4
0 12
12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P20 做一做 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4)4 8 6)8 4
4
0 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开展“两学一做”先进党支部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去年以来,我们X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纪委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关于全面加强支部建设的系列制度措施,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创建“X党支部”为目标,坚持真抓真学真严,强化专责、专长、专注,不断建强战斗堡垒,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落实专责,力促支部党建人人有责
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压实责任作为加强支部建设的“牛鼻子”来抓,推动形成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党建工作格局。一是把党建责任明确到人头。制定并严格落实支部书记、副书记、纪检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党建责任清单,构建支部书记牵头抓、副书记具体抓、其他支委分头抓的党建责任体系。明确专人抓支部日常工作,着力在支部规范化制度化上下功夫、见成效。二是把党建任务细化为项目。加强对支部工作的总体谋划,201X年我们确定了X项富有特色的党建工作举措,被机关党委评为“A+”等次。实行党建任务项目化,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定期对党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办,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各项党建任务落到实处。三是把党建要求落实在日常。坚持周一例行的室务会前支部会制度,坚持在月度、季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中强化党建工作,做到党建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推行支委述职述责和业绩登记制度,通过集中晾、晒、评、议,倒逼支委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支委委员的表率作用,形成支委委员带头抓党建的浓厚氛围。
二、发挥专长,力促支部党建、业务相得益彰
始终坚持发挥X职能优势,发挥党员专长,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实现党建、业务“两促进”“两提高”。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融合。实行“三分三合”实战型文稿点评工作法,对重要文稿实行分头思考集中讨论、分头写作集中统稿、分头总结集中点评的工作模式,帮助党员尽快提升文字能力。去年以来,共开展文稿点评X次。制定《X干部应知应会手册》,并进行测试,促进入脑入心。创建《每周摘要》电子简报,明确专人对每周省内外主流媒体的新思想新观点等进行压缩提炼,供党员学习借鉴。开通支部微信学xxx台,推荐优秀文章,随时互动交流。二是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融合。坚持每周例行学习制度,对中央的新精神第一时间学习,对省委、省纪委的重要会议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对新党规和重要文件第一时间研读。注重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增强集中学习效果。去年以来,支部集中学习X次。同时,督促支部党员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三是坚持以学促用与以知促行相融合。坚持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运用到领导讲话和决策服务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文稿。去年以来,累计起草了各类重要文稿X多篇,在《X》《X》发表X署名文章X篇。
三、强化专注,力促支部党建从严从实
始终专注于支部内部管理,把从严从实管理贯穿于支部建设的全过程。一是专注抓支部活动。认真落实“”制度,突出讲好党课。去年以来,X委主要领导在支部内带头讲党课X次,支部书记对表看齐讲党课X次。去年X月,支部书记荣获省直机关支部书记讲微型党课竞赛一等奖。用好谈心谈话这个平台,去年以来支部党员相互交心谈心X人次。严肃认真开好组织生活会,确保辣味十足、解决问题。不断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和内容,去年以来已开展活动X次。二是专注抓制度建设。坚持有效管用,制定出台X项支部管理制度,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进一步完善支部台账记录等制度,强化留痕管理,确保支部活动记录真实、规范、有效。坚持和完善年轻干部“传帮带”制度,实行“一带一”,传思想、帮业务、带作风,促进年轻干部提能提效。近年来,X名党员参加有关业务技能、演讲比赛,X名党员被机关评为文字能手。三是专注抓纪律作风。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导党员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充分发挥纪检委员监督作用,每逢重要时间节点及时进行廉政提醒,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扯袖子。积极培育“认真、严谨、实干、创新”的X文化,引导党员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着力践行“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后的一节课,角就是由它们组成的新的几何图形。它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其他平面知识的基础,是研究三角形、四边形的重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点、线、角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些几何元素进行再认知、再探索,通过螺旋上升的方式加深拓展。本课主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回顾和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多种表示方法。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学生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及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严谨性。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具体环境恰当地表示一个角。认识角的常用度量单位: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及换算。
五、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对教法和学法进行了分析。
(一)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学法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勇于探究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结合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
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出示谜语:“哥哥长,弟弟短,天天赛跑大家看。哥哥跑了十二圈,弟弟一圈刚跑完。”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时针与分针组成的是小学学过的哪一种几何图形?
2.说一说:我们前面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关系,以后将要学习由它们构成的图形,同学们想一想小学我们认识的一种几何图形――角。你能说出日常生活中有角的形象的物体吗?
3.投影显示一些实物图片,找一找图片中的角。
设计意图:以谜语引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讲解角的运动定义埋下伏笔,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的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回忆起角这种几何图形。
(二)探究新知,感知定义。
1.画一画:学生在练习本上画角,边画边观察角是怎样组成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生回答师适当补充)
2.师生共同总结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边。
3.课件演示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的过程,得出角的运动定义: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教师介绍始边与终边)
当射线旋转到某些特殊位置时会得到几种特殊的角:当终边和始边成90°时,所成的角叫直角;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周角。
设计意图:(1)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描述所发现的特征,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对定义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元素是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意识到几何图形的形成过程之一就是由基本几何元素从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
(2)用运动的观点认识角的形成,使学生初步认识运动的思想。
(三)角的表示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并指出这些表示法是硬性规定,必须遵守。
1.课件演示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2.练习:教材114页做一做,117页1题。
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过程中给学生出错的机会,让学生在对与错之间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通过对具体环境中各种表示方法的合理性的探讨,自然体会到怎样在具体的环境中选择最恰当的表示方法,明确各种方法的特点。
(四)做一做。
1.书116页做一做;
2.师讲解度分秒的换算关系,强调角是六十进制的。
(五)例题讲解
1.例1计算:
(1)1.45°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秒?
(2)1800″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度?
2.练习:116页随堂练习1、2题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与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角的各种表示方法,及时巩固提高,同时复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
(六)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1.角的静态与动态的两种定义;
2.角的表示方法有四种;
3.角的三种度量单位及其换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及时梳理知识点的习惯。
(七)布置作业。
1.每人在实际生活中找出三到五个角的实例,其中包括直角、平角和周角。
2.117页2、3题。
3.(1)任意画一个角∠AOB,在它的内部取一点E,作射线OE,用大写字母写出图中所有的角;(2)任意画一个角∠EOF,在它的内部取两个点A,B,作射线OA,OB,用希腊字母表示图中所有的角。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其能力选择适当层次的作业完成。
(八)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与表示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满十破五进一”的拨珠方法。
(二)初步掌握“满十破五进一”的拨珠规律,正确进行计算。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掌握“满十破五进一”的拨珠方法,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具和学具
教具:大算盘。
学具:每人准备一个小算盘。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可按如下五个层次进行教学
(一)复习旧知
用珠算做下面各题
1.复习不需破五的进位加法
43+67=21+89=52+58=76+34=
2.复习不退位的破五的减法
55-12=55-34=55-42=55-13=
以上两组题,请同学分别说一道题的拨珠过程。
(二)设疑引入
师问:刚才复习的旧知识,同学们掌握得不错。如果有这样一道题55+9,还能像刚才复习题那样做吗?请大家试一试。(由于同学们遇到了困难,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
师说:好,现在遇到了困难,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珠算进位加法,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会解决像55+9这样的题了。
(板书:珠算加法)
(三)指导探索尝试讨论
1.学习例3:5加6,7,8,9每次该怎样拨珠?
(1)师板书5+6后,说:在算盘上拨5加6,应该先想6加几得10,再想怎样拨珠。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想的过程说给同座位同学听听。(在同学们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老师再给予明确的思维导向)
师说:6加4得10,但只有一个上珠5,不能直接拨去4,该怎么办?这是咱们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请同学们动手边拨边说拨珠方法。(6加4得10,应该拨去4再进位,但只有一个上珠5,不能直接拨去4,所以要“破五减”也就是拨去5,拨上1,最后再向前一位进1,结果得11)
师说: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边说边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板书:拨去5,拨上1,进上1。
师说:请大家动手边说边拨。(再一次完整地将5+6拨一遍)
(2)板书5+7=
师问:5加7怎样拨珠?再想下珠不能直接拨去怎么办?最后怎么办?(先想7加几得10,7加3得10。下珠不能直接拨去3,就要拨去一个上珠5,再拨上2,最后再进上1)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在自己的算盘上拨。最后请一个同学到前面,在老师的指导下,边拨边说拨珠过程。
板书:拨去5,拨上2,进上1。
(3)板书5+8=,5+9=
师说:同学们根据5+6,5+7的拨珠方法,想一想5+8怎样拨珠?同座位同学互相边拨边说。(在学生拨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行间巡视,对确有困难的同学给予指导)
师说:刚才5+8大家基本会拨,请同学们试着独立拨5+9,可以边说边拨。(通过学生独立拨5+9,说明拨珠方法基本掌握)
师生共同小结:计算5加6、7、8、9时,不能在算盘上直接拨去和6、7、8、9凑成10的另一个数,所以要破上珠5,也就是拨去上珠5,多拨去几,就要把下珠拨上几,再向前一位进1。
2.学习例4:6加6、7、8每次该怎样拨珠?
(1)教师板书6+6后问:能不能直接拨上6?根据刚才例3的学习,在加6时,首先要想什么?再想什么?应该怎样拨珠?同座位同学讨论一下。
师问:谁能将刚才讨论的过程到前边来边拨珠边说过程?
教师在学生明确6加6应该想6和4凑成10,下珠不能直接拨去4,所以拨去1个上珠5,再拨上1个上珠,最后向前一位进1的情况下,让学生再自己拨一遍。
板书:拨去5,拨上1,进上1。
(2)板书6+7,6+8
师问:6+7应该怎样算?先想什么?再想什么?怎样拨珠?请同学们自己边说边拨珠,拨后请一人到前边来边拨边说。(6加7先想7和3组成10,要拨去5,拨上2,进上1)
板书:拨去5,拨上2,进上1。
师问:6+8谁能直接到黑板上边说边拨?(6+8应该先想8和2组成10,拨去5,拨上3,进上1)
板书:拨去5,拨上3,进上1。
(四)归纳总结摸到规律
师说:请同学们看板书,谁能摸到今天学习的珠算进位加法的拨珠规律?同座位先互相说说。
在师生共同讨论中总结出珠算进位加法的拨珠规律:
加6(想:6和4凑成10),拨去5,拨上1,进上1。
加7(想:7和3凑成10),拨去5,拨上2,进上1。
加8(想:8和2凑成10),拨去5,拨上3,进上1。
加9(想:9和1凑成10),拨去5,拨上4,进上1。
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满十破五进一”的珠算加法。(把课题补充完整“满十破五进一”的珠算加法)
(五)运用规律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做一做”的两组题
(1)用珠算做下面各题,该怎样拨珠?
7+67+78+6
(2)用珠算做下面各题。
2.利用练习册完成下面各题
(1)用珠算做下面各题
56+67=76+268=57+83=67+86=
75+389=578+76=165+89=458+96=
(2)一个加数是254,另一个加数是293,和是多少?(用珠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所学内容是“满十去几时,要破上珠五的珠算进位加法”。实质上和满十且个位又破五的珠算加法是只满十去几进一和不退位减(破五)复合而成。可以看出这种珠算进位加法,在拨珠时加里有减,这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是学习的难点。为了掌握这种拨珠方法,本节课安排了五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复习旧知。目的是复习已经学过的两个数相加和满十,直接“去几进一”与不退位减(破五)的拨珠方法。
第二层次:设疑引入。通过设计本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55+9引入,学生没学过,在拨珠时遇到了新问题,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三层次:指导探索,尝试讨论。本层次主要是通过两组例题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全面参与试着先做一做,逐步掌握了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拨珠方法。而每一组例题的学习,又注意了渐进层次的设计,便于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四层次:归纳总结,摸到规律。通过有计划的板书,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摸到了在珠算上拨“满十破五进一”的拨珠规律。
关键词: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趣味实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物理实验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重要途径。因为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对比、判断推理、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猜测、假说的想象创新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和发展。
一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物理学的发展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从物理课程的学习来说,中学生做实验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巩固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练习实验操作方法”,而首先是为了“经历科学过程,体会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体验科学工作的乐趣”。新课程要超越单纯的功利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离开实验教学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物理教学,而实际情况呢?长期以来我们广大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片面追求分数,基本上是在遇到实验我们就讲实验,说实验。没有深刻考虑到物理实验是物理理论产生的基础,它不仅能指导理论的产生同时还能起到验证理论的检验真理的作用。更没有深刻认识到物理离开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因为实验不仅仅是动手与观察的过程,更是开发大脑思维的过程,实验能在培养学生创造与创新能力方面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对中、美两国学生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中国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进而也就出现了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验。从而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随着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物理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二 新课程高中物理加强了实验教学
物理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不仅是训练学生实验技能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因此教材非常重视实验的安排与设计。教材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特意设计了“演示”实验、“实验”、“做一做”等不同的实验栏目。实验一直是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课程标准》加强了实验的教学,体现之一是它把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再规定所谓的“必做”实验。例如《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凡是课程标准做出这样要求的,教材都安排了学生实验。实验的数量比过去多,应该做的学生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结成一体,散落在各个模块中。
《课程标准》没有对实验的具体做法、使用的器材等做出硬性的规定。这样就可以使师生因地制宜地进行实验教学,便于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有利于实验设计的教学,使师生更注重实验中的科学思想,而不是背诵实验的器材、步骤等条文。新教材尽可能地对同一个实验推荐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供师生选择,例如第六章第三节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等。
新教材中,节的标题中有“实验”二字的,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这些实验的规模比较大,而且多是定量的,一般要用两课时左右才能完成。
节中的“实验”栏目,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这类实验比“学生实验”简单,用时短,多数是定性实验,可以做随堂实验处理。
“演示”栏目也是实验,往往由于器材等原因,在课堂上由老师操作,学生观察、讨论。有些演示的操作应该有学生参与。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努力让学生动手操作,做随堂实验处理。
“做一做”栏目也是实验,本栏目实验的趣味性较强,大多属于拓展性内容,注重学生参与,有的用到计算机,有的用到生活器材。这些实验可由各个学校、各位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在课下选做。这些实验尽管不要求每个都做,但教学中应该在宏观上有所规划,总体上安排若干个,有要求、有检查,而不要一概不做。很多“做一做”栏目对学生的实践意识的培养很有好处。
三 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
1.做好教材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感性认识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概念、规律、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教师要根据概念形成的需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揭示隐含的不易察觉的规律,从而形成稳固的概念。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好演示实验呢?
首先需要我们仔细研究教材内容,明确要做的实验目的,明白实验原理,做实验前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为了保证演示实验的成功还要在课前认真试做,熟悉仪器做到熟能生巧,不出纰漏。再次课堂演示时,要认真规范一丝不苟操作,做好示范,同时落实观察与思考,教师要正确引导,让学生观察的时候根据所出现的现象再适时提出问题,并从观察中自己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观察与推理的能力,而且会逐渐形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不做思想的懒汉。
2.组织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教改的一大任务。“改变学习方式”的核心是让学生不做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分组实验是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近距离接触,亲自操作,亲自观察,亲自测量,身临其境地体验物理知识的全过程。所以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认知程序中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实验操作习惯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如何开展好分组实验教学呢?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先搞好理论,然后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即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什么还是验证什么,又怎么来测量等等,即实验原理是什么。然后就是要熟悉实验的仪器器材,每个仪器如何使用,怎样读数。其次是做实验时一定要规范操作,要熟悉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以及它们的先后顺序。当然我们老师最好不停地巡视,遇到不规范的及时纠正。再次就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所得数据,以便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后就是要根据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所得的数据,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分组实验操作结束后,我们教师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对实验总结,实事求是地分析实验所得的数据,分析所得误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与实验能力。
3.研究并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对于课本上的实验不能让学生“照方抓药”,要重视实验设计、突出科学思想、体现探究精神,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与改进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第一,重视实验设计。新课程教材注重实验原理,至于具体操作,师生因地制宜,自行设计。例如,《必修2》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教材着重讲实验原理,至于怎样获得平抛运动的样本,教材提供了几个方案,供选择,师生也可以设计自己的方案。大多数学生实验都有类似的处理。
第二,突出科学思想。与操作技能相比,实验中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更重要。
例如,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时,过去强调的是:纸带上某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现在强调的是:足够小的间隔中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为此,教材第一个测量瞬时速度的实验不是测量重物牵引的小车的速度,而是测量手拉纸带这样无规则变化的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这两个概念。
又如,借助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时过去总要利用公式 ,其实这个公式只能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没有普适性。新教材测加速度的基本方法是在速度-时间图象里测量曲线的斜率。这个方法突出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也能迁移到其他物理量的测量中去。
《必修1》第三章学生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也体现了在实验中对科学思想的重视。这段教学的线索如下。分析实例:大汽车与小汽车、一般客车与赛车,获得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感性认识。关于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给出思路和数据处理建议;关于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给出思路和数据处理建议。协助学生解决两个操作问题(加速度的测量、力的提供和测量,提供案例),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这里贯穿的科学思想是:由经验做出猜测,做实验为猜测提供新的、半定量的佐证。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期望这个实验获得“a与F成正比、a与m成反比”的确切结果,实际上也没必要存有这样的期望,因为科学定律本来就不是从有限的实验数据直接归纳出来的。
《必修2》中的一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这节的逻辑线索如下。指导思想:能量与做功有关。感性认识:能量(动能)与速度有关。提出的问题:做功与速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解决的思路:更换橡皮筋,使做功加倍,用纸带测速度。操作技巧:使木板倾斜以做补偿。数据处理:分别作出各种图象W~v?、W~v2?、W~v3?……
这段教学不能满足于让学生按步骤操作,更不能使学生陷入操作的枝节问题,逻辑线索要在学生头脑中清晰起来。
第三,体现探究精神。探究精神要贯穿于整个课程,包括学生实验在内。高中物理的学生实验有探究性的、验证性的、测量性的,即使是验证性的实验,也要体现探究精神。
《必修1》第三章“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教材未写明应该怎样操作、会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最后得出什么结论,而是在简单介绍原理之后指出“探究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学生的指导,不过不是用灌输的方式,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获得知识。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学到这段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提高今后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
4.用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实验
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中,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在“做一做”栏目中介绍了几个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做的实验。例如《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第四章第五节“用传感器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等。教材只介绍基本原理,不涉及具体的操作,主要目的是指出某某实验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进的可能性,指出技术方向,而具体的实验安排还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用信息技术改造某些已有的实验、增加原来不能做的实验,这是大势所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出努力,在条件具备时应该让学生做一做。对于这样的实验,减少了繁琐的重复性的操作和计算,由计算机实时测量、快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更多的实验结果,更有利于对科学结论的思考,更有利于物理内容的学习。
5.开展好课外趣味实验,永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1课时
最小公倍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例1、例2及练习十七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知道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经历探究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倍数,知道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同学们,什么是倍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学生回顾,指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的知识——最小公倍数。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出示例1)
(1)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4的倍数:4,8,12,16,20,24,28,32,36,40,…
6的倍数:6,12,18,24,30,36,42,…
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
师:这是列举法,我们还可以用集合法表示。(教师板书)
两个集合相交部分中的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12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想一想: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出示例2)
(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现在分组讨论一下。
方法一:列举法:列举出6和8的倍数,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6和8的公倍数有24,48,…最小公倍数是24。
方法二:用筛选法,先写出8的倍数,从中找出6的倍数,并找出最小的一个。
6和8的公倍数有24,48,…最小公倍数是24。
方法三:短除法。用短除法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4=24。
求最小公倍数与求最大公因数是不同的,最大公因数只求出除数的积,最小公倍数要把除数和商都相乘。
(2)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再集体汇报,教师总结)
五、拓展提升
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925,这两个整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得到两个商的和是16,写出这两个整数。
1925=5×5×7×11
16=5+11
35×5=175
35×11=385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有什么不同?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七第1~4题。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教师引导用集合法更直观。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1)
例1
例2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这节课,通过复习旧知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注重多种方法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材中给出列举法和筛选法,“你知道吗”提出短除法,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三种方法一一体现,让同学们明确解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探究解题方法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用短除法求解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短除法与除法相似,学生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