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口腔医学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

时间:2022-10-12 07:21: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口腔医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口腔医学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文献收集分析能力、独立的分析决断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和论文撰写能力等,它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1]:

①创新能力;

②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③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④实践能力;

⑤语言文字处理能力。

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应侧重于这5个方面。研究生教育目的是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其特点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系统的科研能力,养成创新精神,取得创新成果。科研能力培养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反复实践解决问题,推动研究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

1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研究生的选拔制度不科学

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无法自主进行研究生招生,而欧美医学院校研究生均为自主招生,同一所学校,各系或专业对研究生的选拔也不相同,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处理[2-3]。我国口腔医学研究生入学过分强调了考生的应试能力,虽然也有复试,但是很多只是走过场,没有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特别是考生有无科研愿望,本科生阶段有无科研培训,科研培训的程度等方面,对于后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另外,由于目前重复设置的可招收研究生的单位过多,导致一些口腔医学院校生源不足,研究生选拔更无法实行严格的标准。

1.2研究生培养过程缺乏严格的竞争机制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具有“严出”的特点,淘汰率很高,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均大大少于入学人数[2-3]。然而,我国现行的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一些口腔医学院校实行的中期筛选、学位论文答辩,基本上是走过场,无法保证学生的质量。口腔医学院校必须对这种缺乏竞争活力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代之以淘汰制。有淘汰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只有实行更加严格的淘汰制,在基础理论学习、研究生开题、中期答辩、学位论文答辩中均有一定的淘汰率,才能使研究生有更大的压力,从而转变为动力,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

1.3学术交流,学术争论氛围不够

多学科的交流、摩擦与碰撞才能产生新思维、新思路的火花。但是很多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极少,甚至有的硕士研究生3年只参加过1~2次学术活动[4]。大多数参加学术活动时不积极主动思考,因而很少有学生能和汇报人或讲演学者进行交流。

1.4自身认识和努力不够

有相当一部分口腔医学生读研究生的目的只是想解决本科院校名气小,临床实践少,毕业无法找到好工作的困境,希望拿到有名气院校毕业证,以便找到好的工作。他们对科研并无兴趣,认识也不足,因此在科研实验中缺乏主动性,选题时阅读文献量不足,对所做课题没有很深的理解和认识,严重依赖导师,对实验出现的问题不进行深入的探讨,等待导师给他们答疑解惑。由于缺少主动性,因此研究生很少能提出自己对于科研上独到的见解以及缺少思维上的归纳和演绎能力,后期实验也很多是应付了事,甚至虚构,编造实验数据的事例也经常发生。

1.5导师的指导能力和力度不够

导师对研究生科研训练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较多的研究生缺少主动性,对科研认识不足,所以导师的指导能力和力度就显得极其重要。部分导师由于学术、行政工作繁忙而给予研究生的指导时间太少,有的导师只分配科研任务,而不在科研方法、科研思维、实验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中给予指导。更严重的是,有的导师由于自身的指导能力、精力和科研经费等原因,对研究生基本放羊,让学生自己选一个课题,草草毕业了事极端不负责任。

2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及对策

2.1提高学生对科研能力的认识研究生对科研能力的认识

是提高其科研能力的重要前提,大多数研究生甚至很多不从事科研的医护人员都认为科研能力只是做做实验,发表几篇论文。因此学校和导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在科研方面,在以后的临床实践甚至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认识到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学生才会有动力主动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导师要鼓励研究生申报横向课题。根据目前不少企业希望在高校寻得研究力量支持的实际情况,有些高校推出针对研究生的横向课题申报,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这样的研究形式,能够激发研究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热情,从中获得实践锻炼,同时导师的指导有助于保证课题的质量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2.2加强导师队伍的考核,实行筛选、淘汰制

大多数学校对导师实行只进不出的制度,对导师的考核也要求不高,每年淘汰极少甚至无淘汰。这样的制度造成很多导师压力不大甚至无压力,导师不经常浏览国内外文献,不积极主动申请课题经费和,也不经常对研究生的科学实验进行指导和帮助。实行淘汰制,有利于精简导师队伍,提高导师自身的能力和责任心,更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把研究课题作为遴选导师的硬指标,导师有一定的课题和科研经费,让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从事科研实践活动,另外让他们参加某些课题评审、验收等环节,把课题对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作为1个考核指标,会使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有了更多的机会和保障。

2.3对研究生实行导师和科室集体培养制,创造良好的科研团队和平台

一个导师的能力、资源有限,如果科室将几个或所有的导师组成一个科研团队,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研效率,减少重复工作与资源浪费[5]。在团队内部,口腔医学研究生还可相互竞争,取长补短,营造更好的学术环境、创造更好的科研氛围,能够对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较小或平台较差的一些科室,也可以和其他科室联合,甚至可以和一些从事基础研究的教研室导师组成科研团队,实现优势互补。

2.4加强学术交流,激励科技创新

学术交流,特别是各学科交叉学术交流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口腔医学院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鼓励研究生不仅参加口腔医学内部的学术讲座,也要参加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讲座。学院可以每年定期举办学生科学年会、科学交流活动月(周)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了解国际上科学研究技术的前沿,提高知识层次,向专家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着眼医院优先发展的专业技术,既有利于掌握医学发展前沿的先进技术,又能增强其竞争力。同时也要选择国外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派遣优秀的研究生出国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

2.5重视研究生开题和中期考核,加大研究生延期数量和淘汰率

研究生选择的课题对于其科研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研究生开题只是在科室内部甚至仅和导师进行,课题的深度、宽度和创新性难以得到保证,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口腔医学院校可集中组织进行研究生开题,实行一定的淘汰几率。研究生中期考核更是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可集中组织专家以最终论文答辩形式进行论证考核,加大淘汰几率,未通过者毕业延期;延期后仍不能通过者的不授予学位。目前大多数研究生中期考核只是走过场,即使第一次未通过,第二次也能通过,因此对研究生没有震慑力;同时对研究生导师也无考核指标。因此加大研究生中期考核的淘汰比率,同时对相关研究生导师设立一定的处罚措施,将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2.6科研与临床实践必须协同培养

科研与临床的培养既是独立的也是密切结合的,科研在一定程度上以临床为基础,离开临床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著名外科大师黎介寿选课题的原则是“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攻克的课题”[6]。研究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坚持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研究方向,利用大量疾病资源,针对病因和治疗手段,总结有效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提供新的指南及标准。

参考文献

[1]董发广,赵毅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237-238.

[2]徐袁瑾,张志愿,曹霞,等.国内外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现状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4:403-405.

[3]陈雷.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4]王现彬,陈闻.科研训练与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9,11:103-105.

[5]张学义,史立伟.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职业时空,2009,9:71-72.

第2篇

1建立以标准化分级考核为基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新模式

1.1目标及依据

根据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中所规定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的相关标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需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达到的临床工作水平。同时,根据教学计划的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经过半年的基础理论课学习后,进入临床培养阶段,此阶段分为一年的轮转学习和一年半的专科培训。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分成2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是对非本专业的科室进行的轮转学习,其学习时间及学习要求都低于第二层次即本专业的临床学习。这就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必须也应该是分层次进行的。以此为依据,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考核分级实施势在必行。同时,分级考核实现了“因才施教”“因才施考”,明确了教学目的,使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更具科学性。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及临床医务人员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师除具备规范的临床操作能力,还应具备缜密的临床思维、良好的人文关爱及娴熟的沟通能力。临床能力培养越来越关注综合素质的提高[7]。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本科医学教育基础上的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临床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医学临床教育中常出现的“高学历低能力”现象。因此,全面、整体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就成为临床能力教学改革的中心目标。标准化的临床能力分级考试就是要通过设置标准化、科学、全面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引导老师、学生注重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称得上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医学毕业生。

1.2标准化临床能力水平分级考试

1.2.1科学设置多站式考核口腔临床能力水平考试是对临床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其考核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最低临床实践要求、经治病例报告、临床技能操作考试。考试形式充分考虑口腔临床医学特色,将多站式考核,标准化病人引入口腔临床能力考核中。其中最低临床实践通过对应试者临床训练的病种、病例数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这些训练指标并记录在册。经治病例报告由应试者提供规定数量、规定病种的经治病例资料,这些资料必须包括门诊初复诊病历复印件,辅助检查资料,治疗前后X线片对比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照片等。经治病例报告由书面报告和现场答辩两部分组成,通过提交经治病例书面材料可以很好反馈应试者采集和书写病史的能力及诊断性检查的运用和做出诊断的能力。通过对经治病例的现场答辩反馈应试者言语表达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最后应试者必须参加临床技能考试,通过完成规定内容的临床操作项目,以考核其临床操作的能力,这些临床操作项目都是明确的,应试者必须按要求自己准备好合适的病例参加考试。最低临床实践要求、经治病例报告、临床技能考试是构成的核心内容,这三者是有机的整体,涵盖了针对应试者临床能力的日常训练、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检验的3个层次,每项考试权重均为100分,3项考试每项考试不得低于60分,3门总分不得低于200分方可认定其通过临床水平考试。改变了以往临床考试的弊端,多站式的考试充分检验、准确反馈应试者的临床综合水平,尤其对于以往临床水平考试中所忽视的医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标准化病人的使用是医学临床技能考试的重大突破,但是,由于口腔医学的特点,标准化病人在口腔医学临床技能考试中的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将标准化病人的精髓运用于口腔临床技能考试中,通过设置标准化的考核内容,明确的操作项目使口腔临床技能考试的结果更加准确,更具可比性。

1.2.2标准化考核及评价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标准化考试。所有考核项目均经过论证,明确考核项目及考核内容,评分标准细化,评价结果量化。每项考试我们根据考核内容、形式、特点等设置了10个评分点。通过细化评分标准,以达到标准化、量化考核结果,改变了以往临床实践教学考核中“无章可依”的情况。考核结果更具说服力,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改变了以往临床能力考试无法横向比较、纵向对比的情况。

1.2.3分级分科目实施考试分级分层次进行测评。在制定时,我们充分考虑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及医学毕业后教育状况,分四级设置考核层次,由低到高难度依此增加。不同的考试对象按照要求参加相应等级的临床水平考试。在分级时,我们借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Ⅰ级考试考核对象的是口腔医学专业本科阶段实习同学,其临床实践能力标准设置略低于国家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试。Ⅱ级考试面对的是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轮转期学习,其难易程度等同于国家执业医师临床水平考试。Ⅲ级考试面对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培训结束时临床考核,其难易程度等同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临床水平考核的标准。Ⅳ级考试面对的是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其难易程度等同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临床水平考核的标准。四级考试的分级设置,充分依托当前医学教育的现状,保证临床能力水平考试的延续性和实用性,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同时,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为此项考试的推广提供了有力保证。

2教学实践

2.1制订标准化水平考试大纲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什么?”[8]。以往的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模糊,的实施解决了这一难题。的考核内容就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或者其他应试者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临床指导教师在日常实践教学中所教的内容,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的不同,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因此考试大纲的制订是关键。我们组织专家集体讨论,按照“实事求是,立足临床,服务教学,难易适当”的十六字原则,精心编制了考试大纲。“实事求是”就是要立足当前医学教育和社会现状,超脱于实际的考试只能是水中望月。“立足临床”就是要充分突出临床实践教学这个重点,明确考试的方向是临床水平的考核,临床需要什么我们就考什么。“服务教学”要求我们在制订考试大纲时要考虑到面对的是广大的一线教师和学生,要明确考试范围、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细化考评指标,最低临床实践训练、经治病例报告、临床技能考试三大方面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不同的考试要求和考评细则,要让临床带教教师、应试者一目了然,明白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是一种达标考试,不是拔优考试,制定各科各级的考试时难度“适当”为佳,一味拔高考试难度就失去了这项考试原有的目的。

2.2培训临床教师临床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如何教”是所有临床指导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标准化临床水平考试是对传统临床教育的改革。与以往的临床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是有了明确的考试标准,准确的考试内容,确定的考试方式,设计好的评分标准。学校通过标准化的考试这唯一的“出口”,用其做“尺子”来衡量应试者的临床水平,另一方面是通过应试者的考试结果反映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激发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2.3应试者的准备参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能看到有明确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考试大纲。我们需要应试者明白,公布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并不是降低临床考试要求,而是通过明确的临床考试要求,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应试者的临床能力进行评价,从而达到促进临床学习的目的。没有日常的严格训练和规范培训是无法通过的各级考试。应试者必须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完成日常训练的记录,经治病例的收集、整理,临床操作的规范训练和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等,才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时,明确的考核目标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安排学习重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4考官的要求临床能力考试需要考官来打分。考核成绩的有效性、准确性取决于考官的评判。尽管采用一致的评分标准,能有效地避免考官主观的差异,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打分的主观因素。这就要求一方面考官要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要求就是要对充分了解。再者,考试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依从性,从始至终保持一个状态,这样应试者的成绩才真实、客观。临床带教老师不再参与考试,避免了人情分、关系分的出现,一方面对应试者的评价更加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准确地反映临床教学的情况。考试结束后考官及时反馈考试结果,针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考试大纲。

3效果评价

第3篇

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开设诊所,并且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介绍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多很广。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面向全国各地区,服务于口腔相关行业,适应口腔治疗技术或工艺技术等岗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较强创新和实践工作能力,并可从事口腔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前景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学生可在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加工中心、医学研究机构等单位工作。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物理学、生物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 前牙缺陷美学修复;微创全瓷修复;传统全瓷修复

[中图分类号] R78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7-006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ll-ceramic restoration in aesthetic repair of anterior teeth defects.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anterior teeth defec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all-ceramic repairing technique, n=34)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minimally invasive all-ceramic repairing technique, n=34). The repairing effect was observ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In term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the tongue incline of the upper incisor and too small deformed teeth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Aesthetic repair of anterior teeth defects; Minimally invasive all-ceramic restoration; Conventional all-ceramic restoration

瓷N面修复是前牙美学修复的常用手段,传统瓷贴面修复较传统牙冠修复牙体预备量显著减少,但其唇面仍要进行0.5~0.8 mm厚度的预备,因此基牙唇面釉质层仍会造成破坏。近年来,随着瓷贴面材料强度的增加,可进一步减少牙齿预备量。有学者研究指出[1],采用微创全瓷修复前牙缺陷患者,可取得显著效果。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接收的前牙美学缺陷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采用微创全瓷修复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前牙美学缺陷68例患者,患牙出现牙间隙、畸形过小牙、切端缺损、牙间隙等前牙缺陷。纳入标准:牙齿无松动,无牙周袋,牙周探诊无出血,覆合覆盖正常,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重度牙冠形态不良、重度变色牙及釉质发育不全、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咬合过紧和重度夜磨牙症、患牙松动>Ⅰ度等。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治疗组(n=34)。治疗组中,女15例,男19例,年龄18~53岁,平均(35.6±1.3)岁,对照组中,女14例,男20例,年龄19~52岁,平均(35.8±1.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孙少宜,潘可风.美容医学[M]. 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8.

[3] 孙少宜.口腔修复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1-90.

[4] 马轩详,赵衣民.口腔修复学[M].第5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4.

[5] 孙强,王冠超,何天鹏,等.Max全瓷贴面单端翼板桥在老年患者前牙弓慰叛廊笔е械6年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2,10(6):343-346,376.

[6] 马毅慧,郭家平,王虎中,等.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即刻CERECⅢ-3D全瓷冠修复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3):227-229.

[7] 李响,李亮.铸瓷全冠与贴面在牙体美学修复中的联合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5):141-142.

[8] 于淼,田爱峰,吴瑛,等.CAD/CAM全瓷高嵌体微创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效果评价[J].口腔疾病防治,2016,24(8):469-472.

[9] 蒋宏伟.以修复为导向的微创牙髓治疗:探索与实践[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5,9(6):5.

[10] 王小容,陈悦,杨小东,等.骨水平Xive种植体系统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2,17(2):62-66,封3.

[11] 莫翔.分体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效果观察[J].微创医学,2014,9(5):631-632.

[12] 骆小平,袁宇,石玉娟,等.隐裂牙综合征全瓷冠修复十年的临床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6,51(10):583-586.

[13] 骆小平,钱冬冬,袁宇,等.前牙全瓷美学修复中值得注意的事项[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2):113-117.

[14] 刘云松,叶红强,谷明,等.患者参与的数字化设计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1):90-94.

第5篇

近十余年来,我国口腔医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在牙医学和美学的交点上艰辛探索,认真总结,使牙齿美容技术从基础理论,到材料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逐渐进入了美容牙科学阶段。

近代牙医学创建于十八世纪,美学牙医学则起源于二十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国著名牙医Charles L.Pincus以自己渊博的牙科知识和美容技巧出色地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并发现了许多美学原理。Ronald E.Goldstein是此后又一位杰出的美学牙医学专家,1976年他编著了《牙医学中的美学》专著,1984年又出版了《改变您的微笑》一书,进一步提炼了牙科治疗中的美学问题。

1994年4月,美国、日本及欧洲、亚洲一些国家的牙医专家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美学牙医学学术大会,同时成立国际美学牙医学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Esthetic Dentistry, 简称IFED,日文译成国际齿科审美学会)。1997年4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美学牙医学学术大会,我国派代表参加并作了特别演讲。但直到本世纪80年代我国的口腔科医师才真正认识到医学与美学相结合的重要性。1990年11月,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口腔学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这门新学科走上了有组织有目的的发展轨道。中国的口腔医学美学与国际上美学牙医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恰好是一致的,即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恢复功能,更强调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的美学效果。它使如今越来越多的牙科医师认识到,牙医学必须与美学相结合,才能使医后效果达到更高更新的水平。

牙齿是口腔医学临床中涉及最频繁的器官,美容牙科学无疑是口腔医学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容牙科学、美学牙医学、齿科审美学、牙科美学在西方常交互使用,但未严格区分其内涵和外延。何谓美容牙科学?笔者根据对牙齿美学的研究和认识,将美容牙科学定义为:“美容牙科学是以口腔医学为基础,以美学为导向,维护、修复和塑造牙齿美的一门科学”。美容牙科学着重研究牙齿的色泽、形态、大小、质地、排列、咬合关系及其与容貌结构的协调问题,最大限度地使异常状态恢复正常,同时运用美学手段增进美感,满足患者对功能和美观的双重需要。

美容牙科学之所以在我国起步迅速发展,归纳起来有三大因素。

一是社会人群对牙齿审美的需求不断增长,使牙科的服务对象不只限于患病的人,已经有越来越多要求改善自我形象的人来求医,而且这种需求的层次在提高,个性化色彩在增加,品味在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80年代以来,人们到牙科就诊的动机中,美学原因占50%以上。

二是美容牙科学的发展受益于医学美学学科的确立和研究成果。医学美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指导着整个医疗活动,启迪和规范医务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同时又作为一种技艺的理论和手段应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实践过程,我国学者率先倡导和研究医学美学的成绩功不可没。美容牙科学像其他临床学科一样从中受益。

三是口腔医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尤其是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口腔设备的更新,为推动美容牙科学前进创造了条件。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美容牙科学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其中不少内容在国际美容牙科学领域分化得越来越细,如牙齿色彩学、牙体修复美学、固定修复美学、全口义齿美学和牙齿矫正美学等,这也是我国美容牙科学今后发展的方向。

目前我国有三十余所医学校院创办了美容医学专业,组建了美容医学系,将《美容牙科学》列为三大主干课程(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和美容牙科学)之一。美容牙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将科学性、技术性和审美性结合在一起,作为“美容医学”的一部分,它与医学美学、美容心理学等美容医学专业课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口腔医学”的一部分,它又与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材料学等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密切相关。因此要求美容牙科医生一定要“博学”与“精深”相兼顾,才能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同时,美容牙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专科,既不允许只有理论而缺乏动手能力的医师,也反对只会操作而不懂理论的“匠人”。

美容牙科医生作为特定专业的社会角色,同时面临着牙科医疗日趋审美化的挑战,一系列与美学有关的新概念、新问题往往会超越常规疗效的范围,尤其是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或有艺术修养,或期望值过高的人,会随时提出某些特殊要求,从而要求医生要具备比病人更为丰富的美学知识和更胜一筹的审美能力,这是美容牙科学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的现实问题。*(编辑/谷雨

第6篇

1优化课程结构,打牢专业基础

口腔医学课程是口腔医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构成完备知识结构的基础。我们认为,军队口腔医学生的培养不同于地方,建议在课程设置、安排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例如,龋病、智齿冠周炎、急慢性牙髓炎、牙周炎及口腔颌面部外伤等,是我军基层官兵罹患的主要口腔疾病,应增加针对上述疾病的课程设置,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讲授,同时结合新技术、新进展给予必要的知识扩展。针对在青年官兵群体中,智齿冠周炎是高发口腔疾病,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和训练,而许多官兵对于拔除智齿存在严重恐惧心理的实际,建议重点讲授微创拔牙技术,使其在基层得以逐步开展,为广大官兵减少痛苦。文献报道,由于驻地环境不同,陆、海、空不同军种官兵罹患口腔疾病的种类和患病率不尽相同。为此,建议开设《军队口腔卫生勤务学》《野战口腔医学》等课程,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教材,为学员打牢理论基础。鉴于基层部队口腔医师编制少,团卫生队一级往往缺乏专业口腔医师,有必要加大全科医师的培养力度,使学员能够处理或分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此外,基层往往缺乏单独的医疗设备科和感染控制科,有必要开设《口腔医疗设备学》《口腔医疗感染控制》等课程,使学员能够独立进行牙科医用设备的基本维护及交叉感染的预防;由于基层口腔医师需承担起部分口腔技师的工作,因此《口腔修复技工学》也是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之一。

2注重实践操作,全面提升动手能力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动手能力对于口腔医师尤为重要。基层官兵平时训练任务较重,请假就诊时间有限,口腔医师必须又好又快地完成治疗,这对口腔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建议学员在学习理论课期间,加大头颅仿真模型的操作训练;在实习期间,全面协调好复习考研与实习锻炼的关系,配备精锐师资进行标准化带教示范,增加实习成绩在毕业考核中所占比重,切实增强学员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和紧迫感;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员到基层部队、基层医院进行短期实习,使其切身感受到基层官兵的口腔医疗需求,从而帮助他们毕业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

3重视素质培养,提高健康宣教能力

健康教育是医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健康宣教,能够有效预防和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官兵不知晓如何正确地刷牙和使用牙线,部分官兵仍认为“牙疼不是病”,能忍则忍,从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提示我军基层部队官兵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有待提高。在基层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部队官兵对于了解和掌握口腔保健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就诊时大都会咨询口腔卫生相关知识。为此,我们在所保障的体系部队中开展了多次口腔保健讲座,受到了广大官兵的欢迎,取得了较好效果。开展口腔健康宣教是基层口腔医师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建议在本科学员培养过程中重视素质教育,利用演讲、辩论、登台讲课等形式提高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个人素质,要求每名学员在毕业前能够生动地讲授1或2项口腔健康宣教内容,并作为毕业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从中挑选优秀者到基层部队巡讲,为其毕业后顺利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加强科研训练,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源泉。在开展教学、临床工作的同时,口腔医学院还承担艰巨的科研任务。对于基层部队,虽然尚无条件开展基础实验研究,但可结合驻地实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只有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够更加了解基层官兵的需求,更有力地推动我军口腔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须纠正学员“到基层工作就是混日子、不用搞研究”的错误观点,加强《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如有条件,可以考虑开设《口腔流行病学》课程,对学员进行科研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要求学员在毕业前完成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实验设计,并纳入考评。同时,还应发挥口腔医学院的科研优势,对于毕业学员在基层部队开展口腔医学调查研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课题得以顺利完成。

5完善任职教育,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任职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等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逐级晋升需要而进行的进修、培训或专业学位教育。口腔医学是集医学、美学、材料学、生物力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复合型交叉学科,不仅要求对各相关学科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突出强调具有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因此,在培养口腔医学生期间,应加强其“终生学习”教育。一方面,基层口腔医师对于专业知识的深造和个人医疗技术的提高,有着热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广大官兵也希望从先进诊疗手段等新技术应用中获益。建议借鉴外军做法,对于本科毕业后在基层工作的口腔医师,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别是牙体牙髓、修复和牙槽外科专业;组织专家到各军区各兵种部队,对口腔医师、卫生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开展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利用口腔医学院的专家资源,在为基层官兵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对基层口腔医师进行指导帮带。总之,满足基层部队广大官兵的需求,始终是口腔医学院培养合格口腔医学人才的标准和方向。军队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须根据这一需求进行衡量与改进。随着各级单位和官兵对于口腔卫生保健的日益重视,我军口腔医学生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从而培养出更多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术精湛、个人能力卓越的优秀口腔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服务广大官兵。

作者:武俊杰孙薇李刚丁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

第7篇

【关键词】 牵引尖牙;正畸治疗;排齐阶段

埋伏阻生牙是牙齿畸形类型中常见的类型之一,也是正畸治疗的难点。而在口腔结构中,尖牙位于口角处,根长且粗壮,起支撑口角作用[1]。而尖牙埋伏阻生对牙弓的形态,咬合功能及尖牙保护牙合和美观的影响较大,也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压力[2]。因此,临床上治疗埋伏阻生尖牙时应尽量采用保守治疗,牵引尖牙的应用比较多。并且尖牙埋伏阻生的病因较多,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在治疗中,精确的排齐、定位和正确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3]。本文具体探讨了牵引尖牙在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4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尖牙埋伏阻生牙患者80例。符合尖牙埋伏阻生牙的诊断标准;主诉牙齿不齐,影响美观,要求矫治;年龄10~60岁;无口腔不良习惯,发育正常;既往体健;知情同意。其中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59岁,平均年龄(21.89±3.11)岁;前牙属正常范围;右侧尖牙偏近中性关系,磨牙近中尖对尖关系;口腔卫生不佳,牙周状况一般;平均体重指数为(23.11±1.22)kg/m2。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基于牵引尖牙的正畸治疗,在治疗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选择全口主动式自锁矫治器,滑动自锁矫治技术进行拔牙治疗;利用拔牙间隙排齐上下牙列,整平牙弓,解除拥挤,改善上前牙唇倾度。然后选择改良Nance弓牵引尖牙入列,最后建立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及磨牙中性关系。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后进行口内检查和功能检查,同时在治疗前后进行模型牙弓宽度测量,包括前段宽度、中段宽度与后段宽度。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治疗后经过观察,患者的上下牙齿排列整齐,双侧磨牙、尖牙达到中性关系;功能检查显示双侧颞下颌关节功能正常。经过检测,治疗后患者的上颌前段、中段宽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

表1 治疗前后的上颌牙弓宽度(mm,x±s)

3 讨 论

埋伏牙在口腔临床中比较常见,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多发于10岁左右的男童。但是为了方便进行牵引治疗,本文选择的患者都为10岁及其以上儿童。

对于尖牙埋伏牙,过去由于矫正技术的限制,通常将其拔除。而随着固定矫正技术的提高,埋伏牙可以通过正畸治疗恢复到正常位置,为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4]。在治疗方法中,我们选择牵引尖牙的材料为Nance弓,其以前腭部的粘骨膜作为支抗,根据埋伏牙的位置和需要牵引的方向设计、调节杆的位置、方向和长短;并且Nance弓作为牵引装置可以控制埋伏牙的三维牵引方向及力的大小,可同时进行固定矫治,也能减轻移动牙的阻力,也更为舒适和易于接受[5]。本研究中,治疗后患者的上下牙齿排列整齐,双侧磨牙、尖牙达到中性关系;功能检查显示,双侧颞下颌关节功能正常。

在牵引尖牙中,牵引的最佳方向是使埋伏牙牙尖从其牙槽嵴顶萌,可先在水平方向上向唇侧、远中倾斜移动再向下牵引入列;Nance弓应向拔牙间隙处牵引,较小的牵引力值有利于埋伏牙的移动,向避开邻牙牙根的预期萌出路径行进[6]。本文治疗后患者的上颌前段、中段宽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

总之,牵引尖牙在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中的应用有利于埋伏牙的移动,使患者矫治过程中更为舒适,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荣党,林新平,倪振宇,等.利用改良Nance弓牵引龈下折裂牙[J].口腔医学研究,2008,10(24):545-547.

[2] 王飞宇,薛俊杰,王,等.牙周膜减阻牵张移动上下颌尖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4,8(3):6-9.

[3] 李孝明,王友君.改良Nance弓牵引导萌上颌埋伏牙疗效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25(1):68-69.

[4] 伊松,胡荣党,倪振宇,等.改良Nance弓矫治上颌埋伏尖牙对牙周硬组织及牙根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09,18(4):342-345.

第8篇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 )是20世纪90年代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迅速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核心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客观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充分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把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治疗措施。循证医学在世界医学领域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医学教育和实践模式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将循证医学应用于口腔医学,则产生了循证口腔医学。走循证医学之路,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口腔医学教育中,也就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1 循证医学对口腔医学教学的意义

1.1 传统口腔医学教育的不足 传统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以经验医学为主,在医疗实践中,医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听取专家的意见、结合教科书或权威参考书籍的观点处理病例。由此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暴露出很多缺陷:教学内容滞后,不利于新知识的传播;教学方法单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等。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对口腔临床知识的学习主要表现为被动地接受现成知识和死板的记忆过程,对问题不会质疑,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医学生历来受这种经验医学的教育与熏陶,并在毕业后以这种思维模式和方法进行临床实践。在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若不注重自身的知识更新,其知识很快就会老化,从而影响医疗质量。

1.2 循证医学的价值

1.2.1 循证医学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学科 循证医学意即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是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一种临床学习策略,是提出疑问,检索和评价相关数据,并将此信息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一种方法。循证医学就是寻找、评价与合理使用当前条件下所有最有效高质量的证据,针对每一位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决策,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具体的实施办法可归纳为五个步骤:①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②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③严格的文献评价;④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⑤通过实践,提高临床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1]。循证医学提供的证据是指人体试验的证据,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证据,追求证据的高质量和不断补充完善。治疗性试验证据根据其质量和可靠程度分为五级: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可靠性最高;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可靠性次之;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五级:专家意见,可靠性最差[2]。

1.2.2 口腔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循证医学教育的模式首先要启发和鼓励学习者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其次是高效率地查阅文献,并对文献中的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提炼出针对具体问题的答案。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就能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许多疾病由于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争议颇多。例如口腔白斑、扁平苔藓的治疗,龋病的防治等。随着基础医学与材料科学的发展,新的技术、方法、药物、材料不断涌现,如何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手段,成为口腔临床面临的新课题。在这种情况下,以逻辑推论和临床经验为基础的医疗技术可能显得苍白无力[3]。口腔医学实践中循证医学的引入,为临床医生进行医疗决策提供可靠证据。口腔医师应自觉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使用当代最佳证据,结合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使患者受益。

2 循证医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2.1 循证医学教学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循证医学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从医学教育的角度看,循证医学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它提出了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为规范其今后的临床实践行为打下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寻求证据、系统评价”的全过程。结合循证医学的口腔医学教育,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鼓励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通过选择性、批判性地评价医学文献和综合临床研究获得最佳证据。循证口腔医学教育模式重在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变“死学”为“巧学”,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者,由接受知识转变为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2 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循证的过程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临床最佳证据。循证口腔医学指导的临床实践要求自觉地将以下四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临床诊疗决策,即:①临床相关的科学证据;②牙科医师的经验和专业判断;③患者的价值观和需求;④所处的社会环境[4]。口腔临床诊疗决策制定,不是口腔医师单方面的决策,患者也应该能够充分参与。在循证医学中,培养以病人为主的人本主义思想。医生有义务将自己获得的证据如实告知患者,告诉对方有哪些有效诊疗方法、这些诊疗方法的副作用及价格等,帮助病人依据其价值观,作出知情的选择。通过循证,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副作用和并发症少、经济节省的最佳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2.3 实施循证医学的条件

2.3.1 循证医学实施所需的医学文献资源 循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的结晶。为保证循证医学的实施,学校要创造必要的条件,使研究证据的查寻方便、简捷。除了具备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如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外,还应提供二次研究证据的数据库如Cochrane图书馆、循证医学评价(Evidence Base Medicine Reviews,EBMR),或相关的杂志如循证医学杂志(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循证牙科学杂志(Evidence-Based Dentistry,EBD)及书籍等。

2.3.2 循证医学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要求 循证医学教育实践,对临床医学教师和医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要培养一批能实践循证医学和传授循证医学知识,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的临床教师。循证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许多临床医生对其了解甚微或理解较肤浅,在这种情况下,口腔医学教师应该转变医学教育的观念,可以通过自学、参加学习班及进修等方式学习和掌握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并在教学中贯穿循证医学教育理念。其次,要求医学生在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英语、计算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并对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医学专业知识。对临床实习前的学生,要熟悉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原则、正确评价医学文献,特别要学会文献检索的方法及技巧和网络医学资源的利用;对临床实习的学生,要善于在口腔医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思想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培养自主教育和学习的能力。

3 口腔循证医学实践面临的问题

循证口腔医学在我国尚处于扫盲阶段,人们对其认识和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在循证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循证医学证据尚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前并非所有临床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其次,循证医学作为新型医学模式的出现,在医学界引起广泛争议,一直受到传统医学模式和专家意见的排斥;此外,临床医务人员信息资源获取的困难,对循证医学了解贫乏,及过多看重经济效益等也将影响循证医学的实施。

总之,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它的出现使临床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是培养21世纪新型医学人才的要求,必将对现代口腔医学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1:5-6.

[2] 史宗道.循证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3:166-167.

第9篇

[关键词] 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R78-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1-0099-02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培养是以培养口腔门诊通科医生和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为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独立进行口腔临床工作的能力较欧美国家毕业生有所欠缺。许多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差异的存在及改革教育体系的必要性[1-3]。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由医学生过渡到临床医生的不可替代的最为关键的环节。然而随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纠纷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使患者对诊疗水平的要求不断增强而且有了法律的依据,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有些患者根本就不让学生治疗,甚至达到不让学生在旁边观看的地步,从而导致学生在临床见习及实习中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增加了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训练的难度,制约了口腔医学实践教学的发展[4]。在当今这种极为不利于口腔实践教学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口腔临床实践技能,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口腔医生的需求是摆在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院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操作机会少、动手能力差的现状,我院教务处研究与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做到了将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技能锻炼的有机结合。该体系通过初步运行,教学效果良好,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就我院在《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的精神指导下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阐述如下,以供同行商榷。

1 修订培养方案、专业教学前伸化

1.1 修订培养方案、专业基础课提前

欧美及日本等口腔医学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在教学中无不强调早接触临床,强调连续性实习。教学期间让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接触口腔医学专业课呈阶梯式递增,有利于基础课和临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5]。我国现行的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体系,课程结构是以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间实习、生产实习)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接触到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对口腔医学缺乏基本的了解、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直观的认识,更不知道该做何种的准备。为此我院修订了培养方案,将口腔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尽量提前开课,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到专业知识,增加了《卫生法律法规》与《医患沟通学》,让学生对卫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及认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1.2 增加社会实践、早期接触临床

为了更早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早期接触临床、接触患者,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利用每年的寒暑假给学生布置口腔专业的社会实践任务,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到口腔科的社会实践任务是1周,大三的寒暑假及大四的寒假到口腔科的社会实践任务是2周。让低年级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为以后的的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口腔科的实践中,通过当导诊、给带教老师当助手等,锻炼了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通过在口腔科的社会实践对常见病、疑难病有一定了解,知道在即将学习的专业课中重点、难点是什么,这样在学习专业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 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2.1 成立了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对于未来的口腔医生,实践技能是立身之本,而优秀口腔医生需要的实践技能又涵盖了很多的层面和内容,包括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口腔医学专业技能、临床思维辨别能力和医患沟通交流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与要求[6]。为了保障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质量,我院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现代化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包括口腔外科、口腔内科、口腔正畸与修复、口腔技工室等四个实验室;拥有口腔模拟教学系统、高级仿真头模、口腔综合治疗椅、铸造机、烤瓷炉、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视频展示台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可供学生在模拟医疗环境中,按照带教教师的指导,完成所有的口腔医学实验操作,并进行口腔临床技能训练。该中心是齐市地区唯一一家专业化、现代化口腔医学实验室,其设施与环境在我省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该中心还可承担本地区的口腔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技能考试等任务,也可为本地区的口腔医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提供相应的实验场所。

2.2 开展综合性实验训练项目并与课间见习有机融合

为了更好地配合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我院购进了口腔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口腔内科实验室),该系统完全模拟临床,学生可以在仿真头模上进行各种口腔临床操作技能的模拟训练。对学生而言,这种训练使其更适应在口腔这个狭小的环境内进行各种操作,也使学生更早地进入医生角色,避免了在初期接触患者时无从下手的慌乱。为了配合课程的实施和提高综合临床技能,我们开展了口腔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学生针对教师设计的简单病例,从问诊,到临床检查、确诊、设计治疗方案,到最后在仿真头模上模拟实施治疗计划等一系列训练,使学生提高了综合性的临床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附属医院进行课间见习,这样达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有直观认识,同时更好地熟悉医疗环境。在课间见习中,不仅强调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还强调学生团队意识、交流合作、人际沟通艺术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学生在临床见习中还可获得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培养爱伤意识,以此来弥补在纯粹实验室教学环境中的不足。

2.3 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及项目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只是有实验课时对学生开放,受实验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对所有的操作练习只能机械式模仿一遍,不能达到熟练或掌握某项技能的要求,更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此现象,我院增加了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项目数。实验项目由学生自行选定并上报,实验室教师负责针对学生所报项目进行分析和筛选,根据实验室可开放时间将可实施性强的项目名称及开放时间公布,根据报名的学生数进行实验准备,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自身技能掌握程度自行选择参加的实验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既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又避免了盲目的全员性的实验,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省了实验室资源。

我们体会到在实验室开放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应根据实验项目配备实验指导教师,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外,在学生实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给予评价,可以促进实验室开放的规范化和提高学生实验的有序性。实验室开放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熟练掌握各项技能的目的,从而在面对患者时有足够的自信心,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可以顺利地开展治疗工作[7]。

2.4 重视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学院非常重视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开辟了一批医疗资源雄厚、技术力量精湛、拥有优良师资队伍的医院作为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目前除了我院的第一、二、三、五、六和十附属医院外,我院还开辟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大庆市人民医院)、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齐齐哈尔北钢口腔医院和哈尔滨市口腔医院等教学医院,作为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课间见习和生产实习的需要。

3 改革教学方法

3.1 开展典型案例教学法

选择典型综合病例、疑难病例及医患纠纷病例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就所提供病例讨论治疗方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提前认识临床工作的复杂性、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医疗的高风险性,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

3.2 生产实习实行导师制带教制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院在第五学年安排42周的时间到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进行生产实习。根据实纲的安排,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生产实习,每位学生的每一实习阶段都有明确的带教教师实行导师制指导,由导师按照实纲要求结合科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习计划,要求学生要与导师共同值班处理日常工作及急诊等。每一科室实习结束后,进行严格的出科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以保证实习效果。

4 改革实践考核制度、建立临床技能考核试题库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执行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标准,与国际医学教育形势接轨,客观地评价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综合素质,锻炼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我院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考试进行了改革,参考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模式建立了临床技能考核试题库,在毕业技能考试中采取了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模式。考核采取四站式,以实际操作、模拟操作、人机对话等多种形式考察学生的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口腔基本检查、口腔特殊检查、口腔基本技能操作等能力。考核内容基本涵盖了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所必须掌握的内容,实现了口腔临床技能的标准化考核。通过对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开展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与现行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相接轨,提高学生操作的准确性、严谨性,同时培养其医生职业素质,从而达到培养综合型、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目的。

总之,为了提高我院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我院做了以上诸多方面的尝试与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实践教学在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和桥梁的重要作用,如果实践教学没有抓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临床工作的质量与发展。我院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对培养特色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云,王松灵. 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8):35-37.

[2] 徐袁瑾,张志原,曹霞,等. 国内外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现状比较分析[J]. 医学教育探索,2009,8(4):403-405.

[3] 凌均ぃ王焱. 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新世纪口腔医学教育的必由之路[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0,4(3):211-214.

[4] 张凌琳,周学东,柳茜,等. 口腔临床实习生培养与执业医师考试接轨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7):70-71.

[5] 朱晓斌. 日本口腔医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45-746

[6] 葛少华,杨丕山,郭春晓. 以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6(3):1-2.

第10篇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四大临床分支学科之一,是口腔医学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也是极有发展前途的学科。错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口腔功能,由于错畸形的发病率高达30%~50%[1],因此,要求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同时,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正畸医生却非常少。全国仅有9所主要口腔医学院校进行正规的口腔正畸教学及临床硕博士研究生培养。因此,口腔正畸专业的临床进修教学已成为培养和提高本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不同年资阶段的进修学习,能使临床医生开拓视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更大的患者人群。由此可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新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对我国基层正畸医师的培养和正畸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1 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一词1992 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Gordon Guyatt教授正式提出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其应用于解决临床问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全世界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同,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循证医学是一种遵循临床研究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 提倡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医师将个人专业技能和经验、患者的需求与当前最好的科学证据结合起来制订医疗决策。其核心是: ①创造和获取证据; ②使用证据和再评价证据,不断完善和更新证据.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现代的临床医学模式则是在充分利用经验医学的同时,强调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来综合制订医疗决策。科学研究结果是指从基础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中产生的科学结论,如诊断试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数据、防治性研究的无偏倚的结论、系统评价结果等。只有将经验与证据两者完美结合, 才能不断为困扰人类的疾病推出有效和安全的诊治方法[3]。循证医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2 口腔正畸进修生教学现状

2.1 口腔正畸进修生的临床素质特点 由于正畸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国内外通常把口腔正畸学作为毕业后教育,在我国口腔教育中正畸学课时少、实验课内容相对简单,基本不安排实习,所以口腔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正畸也了解甚少。其临床素质特点主要表现为:进修医生来自各级医院,水平不一,在我院进修期间学习任务重,正畸治疗疗程长,操作复杂,而进修生学习培训时间短。进修生学习主要以临床实践为主,间断进行理论培训,对开展循证医学教育不利。但进修医生大多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文献检索能力,如果能结合临床实践工作,循序渐进进行循证医学教育,即能达到良好效果。

2.2 传统带教模式 传统的临床带教方式是将进修医师分派给指导老师,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进行教学,因而讲解式的教和接受式的学占主导地位。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日益显示出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弊端,主要表现为:①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创新能力不够;②以教师为主,主动性差;③教育目标以传播医学知识为主,主动学习及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4]。

3 应用循证医学,改变传统的临床教学方法

应用循证医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方法,为解决进修生学习周期短带来的问题,使学员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正畸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不仅学习新的知识,而且学会提出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典型的循证医学模式通常包括四个步骤:根据临床处理病人时遇到的情况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检索含有相关临床资料的文献;评价证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将有用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反复强调评价证据的关键是:一定基于人体研究结果,最好是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避免研究者与受试者人为的影响。

口腔正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常见病进行治疗,以此引导进修医生进行循证医学的实践。例如,在口腔正畸临床上,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骨性II类错的治疗,教科书上往往是从生长改良到手术治疗给出了一系列方案,到底选择生长改良、固定矫治,亦或成年后手术治疗,哪种最科学、最经济有效?引导进修医师先检索“骨性II类错合治疗”的文献报告,然后根据大样本、随机、对照、随访等原则,评价疗效,这时面对是否进行生长改良治疗如何作出选择这一问题就比较明了,可以看出这依赖于患者自身的牙情况、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类型、生长型,以及患者的主观意愿和医师的临床经验等一系列因素。指导进修生做出诊断和治疗设计前,有条理地收集病史,体格检查,进行模型测量分析、头影测量分析、功能分析、生长分析,列出病人的所有问题并进行合理诊断。矫治方案的设计要求分析患者的各项资料后,根据患者的所有问题,由重到轻,一一拟定针对性计划。但治疗计划需要联系临床证据来实现,搜索相关研究,特别是大规模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已做出Cochrane系统评价, 其得出的结论相对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阅读评价后找出合理的干预措施,并且充分尊重病人意愿,让病人参与决策,在循证基础上相互折衷处理计划,制定个体化的最优方案。

循证医学在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发现临床病人的实际问题,引导进修生运用各种手段(如看教材、查文献、网上检索等)收集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在此过程,逐步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临床思维方式,为回原单位参加临床工作后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有利于在师生间形成民主的、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该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改变了以往进修生对老师一味地“言听计从”的局面。进修生可以根据所查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与教师共同探讨,寻找最为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进修生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正畸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之外,在病例准备、问题设计、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等过程,也会督促自己不断学习,翻阅资料,更新知识,并能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受到有益的启发。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进修医师的教学要求学员通过短暂、有限的学习,使基础理论和专科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循证医学在口腔正畸进修生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教学工作朝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有益于进修医师业务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7.

2 史宗道. 循证医学与口腔医学[J]. 上海口腔医学, 2001, 10 4):289-291.

3 邱蔚六, 郑家伟. 重视循证医学,提高口腔医学临床科研和诊治水平[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5, 5(11):809-810.

第11篇

关键词:专业认证;PBL教学法;口腔正畸学

【中图分类号】G640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规范教学管理,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颁布了《全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1]。根据这一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2]。2010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参考国际、国内医学教育认证标准,制定了《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3]。标准一方面明确提出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口腔临床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口腔医生,具备继续教育、职业发展和自觉再提高能力,而另一方面对教学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口腔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相关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技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学教育中[4]。口腔正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理论抽象复杂,而临床应用要求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甚至多学科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理论知识,进入临床后不具备正畸思维方式,而PBL教学法恰好针对上述不足作了补充[5]。为适应专业认证的需要,本研究围绕《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改革,着重推动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构建符合《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的PBL口腔正畸教学模式。

一、口腔正畸教学现状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研究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治疗,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对临床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国内外通常把口腔正畸学作为大学毕业后教育,在本科期间只就口腔正畸的一般概念及各种错合畸形矫治原则加以介绍,且没有列入临床实习。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如颌骨的生长发育部分不够直观,矫治器和矫治技术部分在教科书中单独介绍,而实际上矫治技术与其后的诊断治疗联系紧密,错颌畸形的诊断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多变,需要触类旁通,因此口腔正畸学历来是口腔教学中难教、难学的课程[5]。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口腔正畸学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仍是以讲授型为主,其优点是知识传递效率高,但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临床上面对具体病例时难以举一反三,难以建立完整的正畸学习思维方式。

二、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优势及问题

PBL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创立,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由教师引导的小组教学模式,常作为讲授型教学模式的补充。首先,PBL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将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PBL小组教学的特点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倾听能力和评价能力等[4]。但是目前PBL在正畸教学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问题设置随意性较大,对教学目标的控制有限,有时难以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不足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6]。《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要求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进入临床医学教学阶段,鼓励采取小班、小组方式教学。因此,针对口腔正畸学PBL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推进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是实现《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核心要求的切入点。

三、以《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核心为依据,探索规范化口腔正畸学PBL教学法改革举措

1.制定PBL教学总体改革方案

教学方法改革不仅是授课方式的改变,还应该与教学体系中各方面有机融合,需要系统科学的教改总体方案作为指导。由一线教师组成的PBL教学组,结合《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制定PBL教学改革总体思路有利于教师在有充分思想准备的前提下逐步推进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转变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对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正畸教学过程;确定采用PBL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程序,如以病例讨论和实验课为主;丰富PBL教案,编写案例要兼顾典型性和综合性,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引导有效;遴选师资不仅要求理论基础扎实和临床经验丰富,还应具备良好的协调控制能力;并建立适合PBL的教学考核体系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2.建立规范的PBL教学程序

专业认证的目的在于规范国内院校口腔医学教育标准,帮助学校建立起科学可持续的教学模式。由于PBL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在实施PBL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特别注重各环节的规范性。PBL教学实行小组学习。首先,教师将口腔正畸病例资料和问题提前两周发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看书、查资料,并欢迎学生到诊室参观、提问并及时解答。其次,教师指导如何使用检索工具,比如利用数据库资料,查阅参考书或文章,利用循证医学原理分析文献结论,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第三,上课以分组讨论形式进行,由教师引导,学生对设置的问题进行中心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意见可随时提出,提倡辩论、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尽量不予干涉。第四,课堂总结。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学生的发言、讨论时间,然后由教师进行简单概括。最后,通过匿名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总结分析教学效果。

3.口腔正畸学的PBL教案设计及规范

《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建立结构良好,横贯口腔医学知识体系的高水平口腔正畸学PBL教案库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临床实际工作、学习的能力。PBL正畸教案的构成包括病例、图片、X线片、模型、问题、参考文献以及教师的辅导大纲等。病例和问题的设计既要来自临床,要有足够的知识含量,又不能过于片面。另外,PBL采用小组教学的形式,每个小组具体讨论的内容不同,需要指导教师运用相同的问题和辅导大纲来引导学生思考,所以系列问题的巧妙设计和辅导大纲的规范编写更加重要。

在实践中制定正畸PBL教案编写指南、正畸PBL教案审核程序等教学管理文件,明确PBL教案的编写原则、必备元素、基本格式、审核程序。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供学生使用的教案和供教师使用的教案两部分,每个教案应以相关病例为基础,并根据教案所涉及内容征求其他学科相关教师的意见,经PBL专家组批准方可成为正式教案,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

4.PBL教学法指导教师培养

《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对师资政策和教师培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必须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证教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结合《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根据PBL新教学模式的的需要,必须对相关教师进行PBL教学方法的培养。指导教师上课之前要进行专业强化培训,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开展PBL教学时,指导教师要深刻认识PBL理念,并要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握病例中涵盖的各方面知识。在讨论中既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又要驾驭局面,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深入讨论,使讨论不流于形式。只有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胜任PBL教学。指导教师对上课过程要有详细记录,包括教案分析,教案进展程度的建议,病例叙述中需要加强讨论的要点等。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校级PBL教师训练营,体验其他有经验教师进行的PBL教学,亲自带教PBL课程,在实践中提升PBL教学水平。由专家组、学生评估PBL教学过程及带教成效;反思后修正改进教学,进一步提高PBL教学能力。编制PBL教师手册,规范化PBL教学。

5.PBL教学效果评估

《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对教学评价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口腔医学院校(系、专业)必须建立教学评价与督导体系,领导、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运行机制,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评价必须覆盖各个教学环节,其重点是对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及教育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必须建立相应机构,系统搜集和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以获得有效的教学管理信息,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基于问题学习的开放性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性,决定了PBL学习效果的评价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单纯用考试成绩来反映PBL教学效果是不适宜的。因此,对照《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结合口腔正畸学PBL教学模式的要求,制定正畸教研室PBL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和标准。重新修订考试管理办法,显著减少各门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考核的比重。制定课程的考核目标,促使学生能达到课程的目标。形成性评价包括测验、报告、综述、个案学习、文章、讨论课发言、课堂作业、课外自修、实验室操作、临床实习和课室内活动。通过不同的类型评价,可以探知学生们的知识、批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中进行。

四、结束语

在近几年的正畸教学过程中,教研室逐步引入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交流协作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PBL教学法改革总体设计、教学程序和教案设计、师资培训及教学评估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统筹规范。此次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创建活动,认识到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并以此为契机学习和理解先进的认证标准,改进和完善PBL教学法的正畸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索出一套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国际医学教育趋势的口腔正畸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梅人郎,陈钢,杨益,等.医学教育全球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2]郑少燕,杨棉华.以医学教育认证为契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37-38.

[3]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口腔医学研究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口腔医学教育学组.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43(7):392-397.

[4]崔晓阳,李益,廖虎,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5]冯翠娟,张扬,张丹,等.PBL在口腔正畸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107-108.

[6]杨茜,范存晖,陈杰,等.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6):551-552.

作者简介:周洁,女,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口腔临床医学。

第12篇

【关键词】智齿埋伏;智齿阻生;智齿缺如;牙周组织炎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49-02

在检查临床病历资料中发现4例智齿阻生的X-影像资料。由于智齿阻生在口腔临床多易导致冠周炎,甚至严重影响牙的正常生长,最终造成牙颌畸形发育。因此,智齿阻生的考察与研究仍具有参考意义,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临床,患者因口腔不适、牙痛和影响食物咀嚼而就诊。检查:均为口腔磨牙冠周炎。分别据前正位X-影像资料(图1-4)。采用非测量影像考察,主要对智齿的生长位置、姿势及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如下。

2 影像考察

项目组针对以下4例临床影像资料,就 性别、年龄、牙序、智齿阻生和牙畸形与炎症有关临床表现进行考察。

3 分析讨论

根据以上4例临床记录和影像资料考察结果分析,年龄在28~37岁之间,都属于双下颌智齿阻生,均存在不同形式的错位与开颌现象,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冠周组织炎。参考有关资料,有关牙齿的萌出、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牙的发生、生长、钙化和萌出。整个发育过程与机体内、外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机体的代谢平衡、神经系统的调节、以及营养、内分泌等都有关。智齿的出牙时间一般在16~26岁之间,如果超过28岁仍未萌出,即为智齿迟发,多见于智齿先天缺如变异[1],或智齿埋伏(阻生)。由于上颌胚胎发生形成较晚,故智齿缺如多见于上颌(图1、2)。又因下颌发育过程中随面颅突出而横向扩展,埋伏于下颌两侧的第3磨牙胚体,牙根向外上,牙冠向内下转位45°~90°左右,其牙冠往往顶住第2磨牙的牙颈和牙根形成阻生,或导致第2磨牙位置异动与牙周组织损伤、感染等临床现象发生[2],智齿阻生还可导致牙科焦虑症与特质焦虑症[3]。因此,要特别关注青春期发牙时期的生活习惯,有效调整营养,争取及早预防、发现牙的异常矫形诊治,以确保口腔卫生健康。此外,来自人类学资料显示,人类第3磨牙正随着食物的习性转变而逐渐趋向退化[4]。有关第3磨牙的迟发、埋伏、阻生,乃至缺如,都将是口腔科学工作者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陈金月.先天性恒牙胚缺失伴乳牙滞留一例报告.温州医学院学报,1984,07,14(2):9.

[2]肖忆河,崔耀琳,李文连等.安兰州地区成人智齿萌出阻生及并发症情况调查.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88,03(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