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10:1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兴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是在继续还是在企稳?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放缓是否会产生新的危机?这是周期性的调整还是新兴经济整体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降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否会影响新兴经济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甚至是否会重新改变全球经济增长的格局?新兴经济可以采取哪些政策以保持新兴经济的继续稳健增长?
本文将讨论和上述问题相关的新兴经济增长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新兴经济的增长速度新调整;第二,从历史上新兴经济增长轨迹看目前的调整;第三,政策选择和未来展望。 新兴经济增长速度新调整
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在放慢。图1记录了1993年到2013年历次新兴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纵坐标是经济增长放慢的新兴经济占新兴经济的百分比, 如果超过75%的新兴经济增长放缓,我们就认为新兴经济增长整体在放缓。
过去20年, 在墨西哥危机、亚洲金融危机、IT股市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新兴经济都出现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我们的观察表明,从2011年开始一些新兴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到2013年下半年,已经有80%的新兴经济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由此可以判断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在放缓。
目前新兴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如图2所示,我们的模型表明,过去两年,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了1.35个百分点。其中外部需求疲软形成约1.15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也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内部结构性问题,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造成宏观结构失衡,内部经济结构问题形成约0.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同时,应对外部需求疲软, 一些新兴经济动用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和信贷扩张政策支持了经济增长约0.4个百分点。整体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1.35个百分点,其中同时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两方面的原因。
外部需求疲软是全球经济周期变化的自然结果。进入2013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刺激政策带动的反弹周期结束,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的中低速调整期。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G20推动下,各国相继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全球经济反弹强劲,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5.2%。
受2011年欧元危机爆发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3% 下降到1.6%,整体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4%。2012年欧元区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受财政消减影响中度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降到1.2%,但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降到3.2%。
2013年,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疲软,新兴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开始下滑,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降低到3%左右。全球经济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反弹后已经连续四年下滑,危机以来以刺激政策带动的反弹周期结束。
新兴经济大部分是外向型或出口单一型经济,经济增长历来受外部需求和外部资金流动影响较大,对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高度敏感。2000年以来,新兴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强有力的外部经济环境,包括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大幅度改善的大宗商品贸易条件,额外提振了新兴经济GDP的增长(见图3)。
全球贸易开放,全球贸易增长大大快于全球经济增长,有利于新兴经济出口,增加总需求。其中向中国和美国出口的新兴经济通过贸易增长大幅提振了经济增长,而欧元区因为经济衰退对新兴经济出口带动作用弱小(见图4)。
同时,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推出的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了资本向新兴经济的流动,新兴经济比较容易得到外部资金支持,融资成本也由此大幅下降。我们估算新兴经济平均融资成本下降了460个基点,其中外部流动性条件的改善帮助融资成本降低大约340个基点,新兴经济内部宏观条件改善帮助融资成本降低大约120个基点。在外资流入新兴经济时, 也推动了新兴经济货币和信贷周期性扩张,这也拉动了总需求向上。
现在这些利好因素都在改变。由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石油价格、大宗商品、金属产品和农产品的价格都在经历从快速上升阶段向下降阶段的转变,因此,对于大宗商品出口国,过去几年由于贸易条件改善提振的经济增长部分消失了。外部需求疲软同样导致了新兴经济出口增长速度的放慢。
由于美联储退出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的长期利率水平(十年期国债利息水平)已经从最低点上升了近100个基点, 我们估计在2014年还会继续上扬,由此也将影响全球利率水平逐渐上升,而新兴经济利率上扬速度会更快。美联储经过实施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充裕,大量资本流向新兴经济,我们估测,因为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给新兴经济体的外资金额高达4700亿美元。
美联储退出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新兴经济也会面临资本撤出的挑战, 一如我们在2013年5月到8月期间已经观察到的。由此,新兴经济在过去几年里享受的资金宽裕和便宜的融资环境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也在影响总需求。
新兴经济内部宏观失衡,也是形成近期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在连续多年强劲经济增长下,一些新兴经济也逐渐积累了内部的宏观失衡,表现为财政赤字上升、货币增长过快和信贷过热、经常账户赤字上升,通货膨胀也逐渐抬头。当外部需求强劲时,一些必须的结构改革也被拖延。
这些问题往往被较高的增长速度所掩盖,而一旦外部需求疲软, 内部宏观失衡的问题立即暴露,推动经济的进一步下滑。我们的模型预测,这些内部宏观失衡和结构问题整体形成了新兴经济0.6个百分点的GDP增速下降。由此,新兴经济在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内部宏观基础恶化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需要进行调整在所难免。 从新兴经济增长轨迹看目前调整
新兴经济增长和赶超的道路从来都不平缓。正如我们在图1看到的,过去20年,新兴经济经历了多次的增长速度放慢, 所以问题的实质不在增长速度放慢, 而在是否有正确的调整政策,稳住经济增长,并继续向前发展。
又一次,历史提供了有趣的案例。我们对1962年-2011年过去50年新兴经济的增长、发展和赶超的轨迹做了一个分析,我们不但关注绝对的新兴经济本身经济增长速度变化,而且引入了一个衡量新兴经济人均GDP和美国人均GDP(代表发达国家)的差距的指标的变化。因为在现实经济中,当新兴经济在增长时发达国家也在增长(在此以美国为代表),只有新兴经济人均GDP和美国人均GDP的差距在缩小时,新兴经济才实际在赶超、在发展。在图5中,纵坐标是新兴经济的平均GDP增长速度,横坐标是以该年度美国人均GDP为基数,新兴经济人均GDP占美国人均GDP的比重。这个指标我称之为赶超指标。
回顾过去50年,在上世纪60年代,新兴经济增长强劲,平均增长速度从年均2.8%加速到4%,增长速度在70年代有所放缓,但新兴经济持续保持不断缩小人均GDP和美国人均GDP的差距,从1960年初只占美国人均GDP的15%达到1970年末占美国人均GDP的22.5%。
此后,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发生变化,上世纪80年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金融危机不断,新兴经济也经历了两次拉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并受到IT股市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80年代新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新兴经济人均GDP和美国人均GDP的差距又一次扩大,退回到占美国人均GDP的17.5%的水平。
上世纪90年代新兴经济增长速度回升,但人均GDP和美国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直到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强劲,新兴经济增长又一次提速,整个新兴经济体保持6%左右的增长速度,而发达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严重下滑。新兴经济的赶超在加速,今天新兴经济的人均GDP达到美国人均GDP的27.5%左右。
这个过程是令人震惊的,因为在过去50年里,我们看到新兴经济有过强劲的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实力提高,人均生活水平大幅改善。但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从赶超的角度看,赶超的路途并不平缓,赶超的过程并不理想。
拉美经济增长轨迹是个典型的案例。如图6所示,拉美经济在1962年到1966年的人均GDP是美国的27%左右,已经相当于今天全球新兴经济体占美国人均GDP的平均水平。但是此后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增长速度从1972年开始急剧下降,之后虽然也有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和赶超的反复,如拉美经济增长速度和上世纪60年代初相仿, 但人均GDP占美国人均GDP的水平要低于50年前的水平。
纵观全球,亚洲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和赶超比较成功。如图7所示,在过去的50年间,亚洲新兴经济保持了持续和稳定的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只在上世纪80年代的全球经济衰退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中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但迅速调整后反弹,总体仍保持增长,因此能够在50年间将占美国人均GDP的水平从12%提高到40%左右。
其中韩国的案例引人注目。如图8所示, 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强劲的增长,此后虽然增长速度不断放缓,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断在赶超美国的人均GDP水平。2000年经济实现了经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企稳,将经济增长维持在3%的可持续水平,并不断缩小与美国的水平,直到今天达到美国的6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
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增长和赶超轨迹同样引人注目。中国的特点是人均GDP起点低,但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因为起点太低,所以一开始的赶超速度不快。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才开始放缓但企稳,不断缩小人均GDP与美国人均GDP的差距,如今达到美国的20%左右。
从过去50年新兴经济增长和赶超的轨迹看:第一,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和赶超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曲折的过程,所以经济增长的政策要关注长期的可持续性。
第二,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和赶超,外部环境(外部需求)起很大的作用。在全球经济增长强劲,对新兴经济的外部需求强劲时,新兴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强劲;而全球经济疲软或衰退时,新兴经济也面临相对发达经济而言更大的下行压力。上述案例中,新兴经济的经济强劲增长和实际赶超也都是外部经济环境比较有利,全球经济增长强劲的阶段。
第三,由此,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可控,以及全球经济金融的周期性波动,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和赶超也是一个波动、反复和曲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调整政策的过程。
第四,上述案例展示了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太成功的经历。成功和不太成功的区别就在于新兴经济能否坚持长期的可持续性增长政策,在上升周期避免过热,在面临下行压力时及时经济调整,政策到位。调整政策决定了新兴经济能否持续地保持经济增长和赶超。 新兴经济的政策选择
和未来展望
综合当前的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和历史经验教训,在目前新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新兴经济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政策呢?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新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主要是由外部经济环境变化,部分由内部宏观失衡引起的。这是新兴经济在经济增长和赶超之路上无数已经发生的并且会继续不断发生的波动和曲折之一,是一个自然的经济周期过程。新兴经济调整经济金融政策,适应变化的全球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此情况下,试图通过内部宏观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阻止经济增长下滑,维持经济的较高增长很难收到效果,反而会因为过度刺激政策引起宏观环境恶化,埋下经济金融危机的种子。
第二,在全球经济周期性下降的过程中,也是新兴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的窗口时机。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看,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和赶超之路也是一个不断把经济增长模式从外需为主调整到内需为主的过程,而外部需求下降是结构调整、加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好时机。因此,政策一方面要看到经济增长速度下调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在防止经济大幅下滑和波动时,要从结构调整的角度,而不是从拉动总需求的角度制定政策。
第三,由于新兴经济增长的放缓也伴随有内部的宏观经济金融失调,因此重建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空间,维持宏观经济金融稳定也是当前新兴经济调整政策的重要部分。2013年5月到7月,因为美联储提出减缓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经常账户赤字高企,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新兴经济受到资本外流、汇率、股市和债市波动的冲击较大, 再次表明维持宏观稳定的重要性。
第四,新兴经济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同时不断缩小人均GDP水平和美国人均GDP水平的差距,实现居民的财富水平不断提高,最为核心的是要持续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需要把经济增长政策的关注点从增加规模转到提高效率,并具体制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措施。
我们对过去50年新兴经济增长轨迹的分析表明,推动持续不断经济增长并缩小和发达国家人均GDP差距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成功地把经济增长目标从追求规模转到追求效率,并制定相应的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措施。
图9中我们分解了1990年到2010年新兴经济增长中,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整体看,相比较其他区域,亚洲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最高, 而且劳动生产率对GDP增长贡献的比重也最大。但是即便在亚洲,主要贡献经济增长的仍然是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的贡献普遍偏低。
图10具体比较了美国和不同收入水平的新兴经济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的新兴经济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仍然只有美国20%的水平。这具体解释了新兴经济人均GDP和美国人均GDP之间的差距,也表明新兴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
第五,我们对过去50年新兴经济增长轨迹的分析同样表明,推动持续经济增长并缩小和发达国家人均GDP差距的另外一条就是有较公平的收入分配,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增长的果实。这就需要创造和扩大就业机会、打破垄断,让居民有进入市场公平竞争和按劳挣得收入的机会。在第二次分配政策偏向穷人之前,需要有较好的初次分配政策和有较好的就业、公平竞争政策。
第六,保证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保证经济增长的果实被全民共享的根本基础是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我们对过去50年新兴经济增长轨迹的分析同样表明,推动持续不断经济增长并缩小和发达国家人均GDP差距的还有一条就是在不断的经济调整过程中,把经济政策的关注点从增加规模转到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制度建设上,由此不断推进建立市场和公平竞争的体制。我们的分析表明,持续完善制度建设是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持续实现经济增长的最为根本的基础措施。
经过十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全球新兴经济又一次面临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和随之而来的经济政策调整。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是坚持速度还是适时调整,是继续依靠扩大规模还是大力调整结构,是修复和维持宏观政策空间与宏观稳定还是继续动用资源刺激经济增长,是强调劳动生产率还是关注投入,是坚定收入分配政策,让百姓共享经济增长的果实,还是只关注增长。这一切又一次成为了全球新兴经济的政策选择。在图11中,我们的观察表明,新兴经济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企稳, 2013年新兴经济的增长速度会从2000年到2012年平均速度4.7%降到3%,但是2014年有望提升到3.7%。
这是一好现象,表明新兴经济增长速度在企稳,但它们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整体面临潜在下降的变化和进行调整的必要。在这次调整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关于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和结构调整、关于宏观财政和金融政策的调整、关于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调整,和关于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兴经济体宏观运行总体平稳
2012年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危机后持续复苏的第三个年头,面对艰难的复苏,新兴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速了经济回暖,使新兴经济体不仅没有像一些预测所认为的那样陷于崩溃,反而较早进入了复苏阶段,但同时其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在GDP、价格、就业、贸易等方面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经济增速不平衡
受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增长普遍减缓,2010年开始复苏增长,但复苏的速度不稳定,时快时慢。虽然2011年的复苏略有加快,为5.9%,但2012年又呈现明显放缓的趋势,增长速度的估计值为3.8%。从季度同比增速看,新兴经济体均已呈现增长放缓的态势。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GDP保持了一定的增速,说明这些国家经济恢复具有相对稳定的基础。但从具体数据观察,增速相差较大更加凸显了新兴经济体复苏状况的不均衡。
通货膨胀压力有升有降
虽然从新兴经济体平均来看,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变化幅度不大,2012年估计数为5.7%,基本与上年持平,但不同经济体面临的价格上涨压力迥然不同。首先从宏观经济政策的通胀目标控制看,中国、印尼和沙特通胀控制的非常合理,总体呈回落趋势,尤其是这三个国家的消费者价格上涨率都低于其经济增长率,使得经济增长进一步加速的空间非常大。其次从消费者价格涨落趋势看,韩国、中国、沙特、巴西、南非和土耳其全年消费者价格呈持续回落态势。墨西哥和印度经历了先上涨再回落的走势。印尼和阿根廷的通胀压力持续上升。虽然这两个国家消费者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不大,但一直保持着上涨的态势。
就业市场尚待改善
在经济增长放慢的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就业市场仍然有待改善,2012年失业率的估计值为8.1%。虽然中国的失业率较低,但是我们对该数字应该保持谨慎乐观。韩国虽然失业率在10月回落至历史最低水平2.8%,但2月为3.7%,处于今年的最高位。巴西和俄罗斯的失业率虽然呈降低趋势,但是从绝对数字看都在5.5%以上。墨西哥虽然也在6.0%,但有攀升趋势。印尼、印度和阿根廷虽然波动幅度不大,但也都在7.0%左右。土耳其、沙特和南非的失业率最高,其中土耳其虽然有所回落,但依旧在8%以上;沙特仍然保持在10.5%的水平,尤其是沙特不愿意雇佣女职员,导致沙特女性的失业率高达27%,为男性的4倍;南非由于两极分化的社会体制以及经济增长模式单一,失业率高达25%。
出口整体有所上升
到目前为止,新兴经济体出口较上年总体略有上升,具体看存在三类情况:首先,中国、韩国、俄罗斯、印度和墨西哥等较大的出口国增长呈加快态势。中国9月出口为历史最高值1861.8亿美元;11月韩国出口477.8亿美元,接近2011年7月的历史最高值489.5亿美元;印度3月达到历史最高值282.5亿美元;10月墨西哥出口达到了历史最高值339.18亿美元。其次,土耳其、巴西和印尼等国呈平稳波动态势,但波动幅度不大。再次,沙特呈现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从年初的314.5美元一直滑落至8月267.9美元。最后,阿根廷和南非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走势。阿根廷11月出口为64亿美元,高于年初的59.1亿美元,但低于8月的79.5亿美元的年内高点;10月南非出口70.8亿美元,高于年初的67.4亿美元,但低于3月80.6亿美元的年内高点。
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拉美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这些国家主要依靠初级产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沙特和俄罗斯财政收入90%以上依赖石油出口;土耳其农业仍然在解决就业问题中占有50%以上的份额;南非严重分裂的二元经济结构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印度的工业规模不发达;墨西哥出口地理方向单一,90%的贸易是在自由贸易协定的安排下完成的;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贫富差距拉大,韩国经济增长潜力可能正在减弱;印尼政府仍然对市场化进程有所限制,国有企业部门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新兴经济体面对的经济结构问题需要在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中逐步解决和优化,这一点也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需要着重处理的问题,所以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结构问题对我国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潜在通胀压力不可忽视
各主要经济体政府在经济危机期间都实施了数额巨大的财政刺激政策和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政府没有及时收回过剩的流动性,那么通货膨胀就可能马上跃升至难以接受的程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威胁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尤其是食品与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导致的流动性过剩,都可能成为新兴经济体未来物价上涨的重要驱动力。所以谨慎、及时、周密的防通胀措施必须在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中有所体现。
失业率上升导致经济社会问题
失业率增高不仅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还将侵蚀本已十分脆弱的新兴经济体反弹基础,阻碍经济的复苏。高失业率首先将直接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抑制居民的消费倾向,增加其储蓄倾向;同时,对于未来就业状况的悲观看法,亦将影响到居民的就业预期和工资增长预期,从而导致当期消费的进一步削减。其次在投资领域,私人消费的稳定与增长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高失业率将通过影响企业对于消费、经济增长和盈利的预期,进而约束商业支出的增加。而如果没有企业投资的增长,较高的失业率恐怕难以得到改善。第三,在进出口领域,高失业率会通过国内政治制度的传导,将促使一些国家决策者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合作关系
新兴经济体如何保持在有序和良性竞争中推进合作关系是我们需要积极面对的重要课题:
推进经济结构改革
虽然我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在增长中进行经济结构改革的任务,但相互之间并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所以相互学习,加强交流,就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涉及具有共同经济利益的结构调整方面,加强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减少经济贸易摩擦
在新兴经济体的一些国家中,其产业结构非常相似,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易于产生贸易摩擦。比如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成本都很低,都适合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产业转移。另外在以资源为出口导向的国家中也会发生由于价格竞争形成的矛盾,使得发达国家从中获利,从而使新兴经济体国家出口利益减少。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新兴经济体应该在这些方面形成共识,或者达成协议,将竞争中的危害降到最低。
加强产业优势互补
在新兴经济体的另一些国家中,也存在着能够进行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类型,这就是加强合作的有利基础。例如印度是新兴经济体国家中服务业最发达的,所以印度的服务业可以成为其他新兴经济体合作和学习的典范。再如,南非、俄罗斯、沙特和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石油资源异常丰富,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这些重要的生产资源,期间扩大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
强调在世界经济中的整体利益
毫无疑问,各新兴经济体正面临严峻挑战,这阻碍了它们过往那种爆发式增长,同时削弱了其发展前景。在这过程中,新兴经济体认识到了允许市场机制按照自身规律运作、保证财产权利,以及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等事务的重要性。也许最重要的是,它们知道必须把重点放在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更广泛的包容性发展方面。
在奉行这一议程的过程中,新兴经济体经历了艰难的开端和无数危机,还往往伴随着过度负债、货币陷阱和高通胀率。而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则面临向高收入状态过渡过程中的政策和结构性陷阱。即便如此,在日益开放的全球环境中,新兴经济体实现了巨大且迅速的进步。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一切都改变了。可以肯定的是,发展议程的核心仍旧相同,但变得复杂了。
其中一组复杂因素源于外部的全球失衡、扭曲以及不断加剧的资本流动、汇率和相对价格波动。由于这基本上是全新的挑战,因此各国手中也没有成熟的应对方案。毕竟发达经济体以前并未实施过近年这种非常规货币政策。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由于其金融市场相对缺乏流动性,这种趋势促进了对低成本外部资本的过度依赖,而这些资本可以瞬间撤走。超低的借贷成本也刺激了对杠杆的过度依赖,弱化了提振潜在增长所需的改革意愿,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经济遭遇利率或投资者情绪转变时的脆弱性。
对那些资源型新兴经济体而言,雪上加霜的是2014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在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加速需求增长后,各国政府纷纷觉得商品价格会近乎永久性地维持在高位。如今价格走低,这些国家面临巨大的失衡和财政压力。政府和私营部门基于乐观的假设,贸然动用了高杠杆。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放缓削弱了贸易流动,进一步增大了经济发展的阻力。
总之,新兴经济体遭遇的是外部产生的宏观经济转变、非常规货币政策、大范围波动以及发达市场缓慢增长带来的挑战。在缺乏明确指引的情况下,各国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方面存在极大差别。
那些表现较好的新兴经济体,已经将健康的增长基本面和改革与务实积极的措施结合起来对抗外部波动。印度也从油价下跌中受益,而巴西这类商品出口国则经历了更多挣扎,这不仅仅是因为自然资源价格下跌。事实上,价格下降以及资本流向逆转同时作用,暴露了以前被有利条件所掩盖的增长模式缺陷。
如今还有一种不断加剧的挑战。新兴经济体应对这些挑战的路径选择,还必须考虑到由数字资本密集型技术所驱动的根本性转变。虽然数字技术在高科技领域和分享经济中创造了新的工作类型,却也减少和消灭了许多“常规”白领和蓝领工作。
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重要,因为越来越精密的机器对各部门的廉价劳动力构成了威胁。这些技术的高固定/低可变成本意味着一旦机器人变得比人类劳动更具成本效益,这种趋势就不会扭转,尤其是自动化组装线可以被布局在更靠近市场的地方,而非被迫选择劳动最便宜的地方。
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跌宕起伏了几个季度之后,依然阴晴不定,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前景表示乐观。
金融风暴引发的惊涛骇浪席卷全球之际,新兴市场经济当然也无法幸免。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这“金砖四国”也好,其他小的经济体也好,都无一例外地遭受出口大幅下跌的冲击。其中,俄罗斯出口额在短短半年就从2008年的高点下跌超过60%。种种形式的出口补贴于事无补,刺激内需的努力前景不明,人们的信心一度随之跌向深渊,不知何处是底部。
不过,随着全球复苏的曙光初现,新兴市场经济也渐渐走出谷底。过去几个月间,新兴市场国家的制造业有所恢复,其工业产出二季度环比增速折年率达到了17.2%。融资环境也正在改善,新兴市场国家债和公司债之间利差已经由之前的近400个基点下降至200个基点以下。
资本市场表现则更为积极,2009年3月以来,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金砖四国”指数上涨幅度高达85%,远远超过了同期发达国家的表现。
不过,新兴经济体作为一个整体,能为全球复苏贡献多少呢?
全球不同热
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它们在经济危机中面临的困境也差别极大。一般而言,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在其经济体系中均占重要位置,但在全球贸易萎缩大背景之下,不同国家的命运大相径庭。
“金砖四国”中的中国和印度,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和6.1%;包括印尼、菲律宾在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在二季度也均实现了正增长。单以二季度数据衡量,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表现要好于南美、东欧和非洲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中二季度出现负增长者众多,其中俄罗斯最为引人瞩目,其GDP跌幅高达10.9%,在“金砖四国”中表现最差。
“俄罗斯经济主要依赖商品出口,而且金融市场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因此,受影响最为明显。巴西虽然对出口也有依赖,但受到影响要小得多,而且其银行体系虽然规模较小,但管理较为规范。”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国际经济项目主任、世界银行国际贸易局前局长尤里达杜什(Uri Dadush)称。在他看来,那些对于出口依赖性较弱,且银行体系较为健康的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更具有防御性。
不过,对于那些多元化出口国,比如印度,也可能面临着其他风险。达杜什认为,出口占印度GDP比例不大,国际收支账户比较健康,但其财政收支的可持续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然,“最危险的国家是那些具有较大收支逆差,并且使用短期资本流入来抵消逆差的国家。”达杜什警告,现在部分东欧国家正在重复当年泰国和印尼的错误,“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错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7月的报告预计,发达经济体在2009年和2010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为-3.8%和0.6%,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速则将分别达到1.5%和4.7%。
IMF认为,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亚洲由于中国和印度财政刺激政策的积极效果,经济前景明显好于拉美、东欧、中东和新兴非洲,但是,近期亚洲经济增长的加速很可能消失,除非发达经济体先行复苏。
但这种愿望未必能实现。经历连续下跌之后,发达经济体未来两个季度经济很可能实现低位反弹,但无奈其最终需求仍将疲弱。如果失业率持续走高,居民消费意愿保持低迷,加上减税和政府转移支付等刺激手段效果渐弱,发达经济体将不得不直面消费之困。
巴克莱资本驻纽约新兴市场策略部门负责人、IMF前经济学家李维・耶亚提(Eduardo Levy-Yeyati)称,当前发达国家恐怕只能实现温和的经济复苏,因此,依靠出口推动的新兴经济体的中期增长速度,也很难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水平。
在他看来,各个地区发展策略有所区别。对于亚洲国家来说,如果能够增加内需在经济中的比重,那么之前保持的高速增长可以得到维持。拉丁美洲从2000年开始就展现较强的稳定性,但投资增速可能不足,因此潜在增长率不会很高。“对东欧来说,虽然可能因为采用欧元而获得经济支撑,但在这之前,先要把过度负债的问题解决掉。”耶亚提对《财经》记者称。
“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应该保持其对GDP的正贡献,但无需保持两位数的出口增速。”在耶亚提看来,最重要的是扶持内需。
不过,即便是现在,促进内需也是障碍重重。其中,失业率的上升和惜贷情绪的蔓延无疑最为致命。以东欧为例,截至7月,很多东欧新兴市场国家失业率已经临近10%甚至更高,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东欧的困境,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世界某个角落的现状,东欧和西欧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意味着,一旦其经济垮掉,受累的可能不仅仅是它自己。
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高级研究员罗思(Venessa Rossi)看来,今天的东欧在某种程度上也像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不仅经济增速快速下降,而且还欠下巨额债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罗思说。如果德国等西欧国家不提高消费支出,不从东欧进口,东欧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偿还不了债务,也就不能从西欧买更多的机器;而西欧失去了东欧的出口市场,工厂停工,消费需求又怎么得以提升?
远虑与近忧
另一个不确定性在于,银行信贷依然低迷,特别是私营部门,信贷状况仍在不断恶化中。直至目前,欧洲和拉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其私营部门信贷仍然保持巨幅下挫的趋势。按法国巴黎银行的推算,在过去两年中,该地区私营部门贷款增速始终保持下降趋势,相比两年前接近30%的贷款增速,目前贷款增速已经回落至10%之下。
这种情况固然与银行“惜贷”情绪有关,私营部门需求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不确定的经济前景下,不管是企业还是居民,都会十分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种谨慎,不仅会打压消费,同时也会令企业投资数字变得黯淡无光。
对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断言其已经安然度过金融风暴,依然为时尚早。
“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在达杜什看来,健康的宏观基本面、完善的金融监管以及可持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必备条件。“一些东欧国家,正在重复历史上的错误――借入大笔短期资金,然后贷出长期资金。这种情况必须有所改变,只有长借长贷,引入长期资本,才能保证自身安全。”
随着很多发达国家大幅降息,直至接近零的位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很多投资机会开始浮现,“这也是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要维持资本账户管制的原因。”在达杜什看来,如果不慎重应对资本流入的问题,很可能为金融危机埋下伏笔。
在法国巴黎银行新兴市场分析师Franois Faure看来,资本大量流入新兴市场,将增加这些国家经济的脆弱性。“市场上流动性仍然相当充裕,一旦资产泡沫形成,可能威胁至实体经济的复苏进程。”
“我们不仅仅要关注资本流动规模,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资本是怎么流入的,它们的特征是什么,究竟是短期的‘热钱’,还是在基础设施、生产型企业上的长期投资。”达杜什称。
另外,退出策略选择时机也是重要因素。“未来三个月到六个月,复苏能否顺利向私营部门扩张并持续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何时执行退出策略。”在达杜什看来,要保证退出策略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出现,选择恰当的方式,并完美地协调各国行动,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亦持有相同观点。9月4日,在德国中央银行年度讲座发表演讲时,斯特劳斯-卡恩表示,只有清楚地表明经济复苏已经稳固、就业改善已成定局时,才能实施“退出政策”。
自今年3月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大幅下降,实体经济也出现诸多复苏信号。美元再度遭遇快速下跌。在此过程中,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则被动出现上扬。一旦汇率上涨,这些国家出口是否会再度受挫下行,风雨之中,归途何在?
“这些国家必须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逐渐恢复财政预算平衡,当然,中间仍然可能存在小幅的财政刺激。但这些国家无法长期保持贸易盈余,因为这意味着美国必须增加其赤字,而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那些想要保持低汇率的国家,将不得不承受外汇储备缩水和通胀的双重压力。”标准普尔首席经济学家大卫・怀斯(David A. Wyss)对《财经》记者表示。
【摘要】2010年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由于实体经济复苏相对缓慢、金融体系远远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失业率居高不下,均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陆续实施对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巨大冲击。
【关键词】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影响
一、主要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概况
1.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2010年11月份会议决定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是决定在2011年6月底前购买规模为6000 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从2010年11月份到今年6月份每个月大概购买750亿美元长期国债。二是维持再投资政策,即把此前QE1购买的到期机构和抵押贷款证券(MBS)转投资于长期国债,预估将增加2500~3000亿美元购买量。三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仍将维持在0%~0.25%的低水平不变。美联储声明,会根据经济运行状况来调整货币政策,一旦美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就业恢复进程不及预期,美联储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购买债券的规模,为美国将来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留下空间。
2.欧洲央行继续推行宽松货币政策,特殊流动性支持政策至少维持到2011年4月。欧洲央行2010年12月份会议决定维持欧洲央行核心利率水平在目前低水平不变,同时决定将特殊流动性支持政策至少维持到2011年4月份,并且会根据经济运行状况适时调整特殊流动性支持政策措施。欧洲央行做出这一决定主要源于2010年11月4日会议以来欧洲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体系的运行状况。尽管欧洲实体经济依然面临很高的不确定性,但是欧洲经济依然处于复苏的进程中,欧元区三季度真实GDP(剔除物价因素)季度环比增长0.4%;欧洲通胀水平在中期是可控的,衡量通胀水平的欧元区HICP价格指数11月份数据是1.7%,符合欧洲将通胀水平控制在接近2%的水平的政策目标。
3.日本央行追加执行资产购买计划。日本经济尽管温和复苏,但是由于日元的升值和海外经济复苏的放缓,日本经济的复苏速度有所放缓。同时,由于需求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日本经济在恢复到温和复苏通道之前经济的复苏进度有放缓的迹象。尽管通胀下行的程度有所缓和,但是,将日本经济带入通胀平稳、可持续增长的通道需要日本央行进一步推出资产购买计划。2010年10月5日,日本央行会议决定将日本的隔夜利率维持在0%~0.1%的区间不变,并且向市场明确传达出在物价水平趋稳、包括金融系统失衡在内的风险因素下降之前央行不会改变目前的低利率政策的政策信号。另外,日本央行在2010年10月5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再次启动资产购买计划。同时,这一计划的目的是压低长期利率水平、降低市场的风险溢价。日本央行决定购买的证券资产包括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公司债券、ETF 以及日本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J-REITS),另外日本央行还将实施基于担保的固定利率资金提供计划。这一计划的最大金融资产的购买额度将达到5万亿日元,最大信贷提供量将高达30万亿日元。
二、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1)加剧新兴经济体通胀和资产泡沫化水平。在美国利率走低、国内需求不总的背景下,美联储扩大投放美元,将造成大量国际资本涌向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提高国际能源,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资本市场管制较严的新兴国家,也将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外部不稳定性增大。(2)为新兴市场治理热钱问题带来困难。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实施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恢复状况好于发达经济体并且新兴经济体面临巨大的通胀压力,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采取了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资金出于逐利的本性,大规模资金由发达经济体流入新兴市场。EPFR对全球股权型基金的检测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24日,全球股权型基金继续流入新兴经济体,并且2011年的资金流入规模超过真2010年。(3)新兴市场国家面临政策两难。一方面通胀压力使得新兴市场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加剧了外部资本流入以及本币升值压力,而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短期内无法调整的情况下,货币升值又会反过来对出口等实体经济领域构成不利影响。(4)损害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合作机制。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置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于两难境地,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损害了全球危机应对合作机制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美联储经济刺激的亡命之路》content.省略/CX/01/96/CX0196l7.html.2010:1(8)
[2]《新兴经济体通胀问题棘手》,http://finance.ifeng.com/usstock/mgpl/20110624/4190786.shtml.2011:6(24)
【关键词】新兴经济;商业模式;企业成长
最近学术界以及企业界对于商业模式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加强,它对于企业的成长越来越多的在企业实践中得到实现。当今企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企业的具体情况。
一、新型经济背景
新兴经济是指在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取代之前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被大范围的用于一些自由、迅猛发展的拉美国家。在现今的世界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开始使用比之前更加自由和广泛地立足于市场经济政策,这才使新兴经济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替代词。我国之所以称为新兴经济国家是由于符合学术界认为的成为新兴经济国家所需要的两个因素:首先是国内的经济发展迅速其次就是国家实施了自由化以及自由市场系统为主的国家政策。这一点也被很多的国际经济组织认可。在我国的新兴经济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强调从计划经济逐渐的转变为市场经济,与此同时在完成上述的改变之外,我国还不断地鼓励自由、稳定的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样会使的市场机制更加的稳固和完善。在当今全球化的发展不断深入到世界的各个地方,对于在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新兴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一种主要的经济形式。我国由于改革开放,不断地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理论新兴经济的发展逐渐繁荣起来。在新兴经济背景下,对于企业的要求不在是之前的一味只求发展了。而是更多的注意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在新兴经济背景下的要求。只有符合新兴经济下商业模式的企业才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商业模式的论述
对于商业模式的概述就是描述企业是怎样系统的工作的方式。在社会中的全部商业模式之间需要知道这几点内容:第一:企业服务的顾客是谁?第二:企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获利?第三:企业如何可以使用一个相对合适的成本将产品给客户?在解决上面三个问题之外,商业模式还需要描述企业的系统之间各个部门如何进行工作的分工合作。所以,对于商业模式来说,最主要的还是价值。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定义来实现既定的目标价值,进行这样的原因就是企业所实现的价值不仅仅只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也是客户还有其他的相关方面关注的。企业在创造价值以及得到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才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会使企业得到稳定长远的发展。商业模式贯穿企业全部的生命周期之中,商业模式不仅仅对于企业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还有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息息相关。如果商业模式对于企业创造价值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能使企业分享到这份价值,这样的东西是不会被企业所接受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地抛弃它。所以,企业只有将战略的重点放在提升客户的利益,在这之中客户在为这种体系进行买单时,企业从中获利。这样企业才会乐意继续使用并且不断的完善提高它。除此之外,企业的商业模式的成功重点是如何实现价值的整合,企业在实践生产的过程中,价值的整合对于企业商业模式的成功起到关键的作用。商业模式有利于形成企业的价值体系,并且使企业在实现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利。使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由于商业模式使企业的获利不断地提升,这样就是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利益,从而不断的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去面对竞争。
三、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家们需要增强对企业商业模式的意识。由于我国不是西方的国家,作为新兴国家之一,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不想西方企业有较多的选择。
第一,商业模式是驱动中国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在我国民营企业需要不断的做大做强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失去市场。民营经济虽然是经济的发动机,但是没有政府的保护导致一些关键的资源无法掌握。商业模式驱动企业的发展是一条新的途径:首先新兴经济背景下,经济体内拥有巨大的市场尚未占领其次是企业使用前沿的技术作为基础提升企业的实力显然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由于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对应的价格也是越高,使用产品的客户也会逐渐地减少。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会使这种情况得到实现。山寨机天宇朗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第二,企业在面对不同的政策以及技术发展的阶段不能同一而论。企业的领导需要认识到自身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本企业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要求。只有企业拥有符合眼下的新兴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企业才会在市场竞争以及发展中始终走在产业的最前列。而且企业在面对外部的环境变化时需要对于变化的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致于达到创新商业模式的结果。所以尽管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时期也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会使企业在变革的经济背景下取的成功的转型,这种成功的转型不仅仅是让跟着市场的脚步走,由于新兴经济的广阔,企业在底端的市场可能会迷失在其中再次跟上市场的步伐就会变的极其困难。
第三,企业领导者在不一样商业模式的企业业务之间也是不能等同对待。管理者应当根据不同的产品而使用不同的商业模式用来促进企业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并且用以实现企业的高速成长。市场上的正泰集团就是根据其不同的部门实施不同的商业模式,其部门包含:低压的电器、成套的设备和与太阳能相关业务。在不同的业务进行不同的商业模式使的该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并且走在了市场的前端并且最终实现了不同业务之间的共同发展。
四、影响当今新型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的原因
在我国新兴经济背景下,在不同的企业采用的商业模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电子行业中,由于新兴的经济使的企业的商业模式各不相同电子企业的商业模式都有他们独自的特俗性。首先是销售渠道的因素,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直接导致企业之间的销售渠道的不同。但是由于新兴的经济国家拥有非常巨大的市场,而且资源相对的缺乏,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非常的快会使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构造自己的销售渠道。所以企业在刚开始成长的初级阶段会广泛地使用招收的商业模式进行扩张而不是利用市场中原本具有的销售渠道进行产品的销售,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行业组织者作为企业的销售渠道。在企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使企业的销售渠道不断地扩大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时候企业会自己开始做销售渠道并且将新建的渠道与招收的渠道进行融合以达到形成混合渠道的效果。从这一点可以看到企业的销售渠道直接影响了企业在新兴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也间接的影响了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这一点也证明了:新兴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从原本的逐步的演化为混合渠道的方式。与此同时,在当前的新兴经济背景下企业对于商业模式的重视度不是很足,由于企业在当前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对于最近几年的竞争不断的加大,企业更加愿意将资金投入到见的到的领域中,不是太多的关注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在没有企业领导的决策性,企业的商业模式实行基本是不可能。企业对于商业模式的认识度不高,以及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的前期投入要求比较高回报的虽然巨大但是时间上的距离导致了不会过多的重视。在任何环境背景下,企业的投入都需要时间的验证并得到回报。由于企业市场规模的限制以及企业比较乐意承担没有模式的经营风险这也是西方企业发展对于我国国内企业的影响。西方利用先进的技术在市场经济中取的了较大的成功,导致国内对于西方企业经营模式的模仿。现在的企业经营模式过多的注重“如何追求技术前沿‘向’如何快速的占领市场需求”虽然这是企业根本的生产目标。由于西方的企业主流思想是满足其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满足过的需求,以达到地位不会被撼动,但是在新兴经济背景下要求企业的产品必须特别好。从这点看,企业的商业模式从专注技术性转变为面向市场需求的商业性。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必不可少。
五、构成商业模式的基本要素以及创新方向
从查阅资料可知:企业的领导对于企业的目标有着系统、明确的计划。商业模式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给企业带来实际的价值,使得企业得以成长、发展、不断地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对如何实现消费者对与更好的生活渴望、企业的发展是为客户提供更好地生活体验我们查阅了已有的研究。最终发现以“客户价值”来描绘“企业给予客户的东西”。用“企业价值”来概括“企业得到的东西”。使企业提升得到“资源和能力”。通过分析现有企业重大的改革划分为两种:第一:显性指向,除了上面的“价值成果”,更多的是“资源和能力”。企业达到这个目标实施的例如“务实而人性化的人才制度吸引、培养了大批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以及“务实而人性化的人才制度”等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就是直接指向――“人力资源”。还有的企业“通过与采购商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态势,在交易谈判中获得产品议价能力、产品掌控能力和产品配置的话语权”,明确的指出个关键的功能。第二:隐性指向。隐性的指向也大部分是“资源和能力”。企业在这些变革过程中也非常生动的描绘了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在之前的商业模式中,对于一上两种功能没有太多的研究,导致企业只是笼统的商量着企业的决策。
商业模式在现在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层不变的,相对于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企业的商业模式也是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对于如何使企业在新兴经济背景下创新商业模式有以下几点方向: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商业模式的创新始发点和影响商业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提出更好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方法。商业模式创新的始发点就是新思想的形成以及对现有问题的重新定义。虽然对于商业模式创新源头的观点不一,但是客户的主观价值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始发点。按照现在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仅仅是将客户主观的价值当做商业模式创新的始发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没有更深入的解析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因此,在未来的创新商业模式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影响商业模式的因素。其次,不断深入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只有熟悉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才能发现现有的商业模式的不足以及对新模式的探索,但是现有的文献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并没有深入的探索。因此,未来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应当是更加深入的解析成功的商业模式所具有的符合企业在新兴经济背景下的特点。最后,对于商业模式创新评价以及决策的研究。随着企业在新兴经济背景下的商业模式逐渐被企业所重视,因此在未来的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过程中,有必要建设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商业模式评价的体系以及创新的决策系统。这样有助于企业如何解决面对评价现有的商业模式的效率、效果和商业模式创新方案可行性,进而降低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性以及提高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率。
六、总结
通过上文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在新兴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商业模式介绍,以及在未来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商业模式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加强的现实情况。开展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未来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用以增强企业的实力。
参考文献:
[1]翁君奕.介观商务模式:管理领域的“纳米”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04,(1)
[2]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3]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周海涛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4]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边国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5]白思迪,谢伟.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对动态战略匹配的追求[A].徐淑英等.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和绩效[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米勒,萨尔金德.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M].风笑天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7]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随着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必将需要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镇江市2012年末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等普通高等院校5所,在校学生8.9万人(含研究生),应该说人才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作为地方高校,如何发挥人才优势,服务于镇江新兴产业经济,是摆在镇江高专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镇江市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的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镇江已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比较优势。截至2012年末,“五大”新兴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3家,在岗职工14.5万人,实现销售2252.8亿元,比2011年增长35.1%。但是2011-2012年的统计数据同时也显示,镇江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新兴产业中高端新兴产业规模依然偏小,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低端,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偏低,而对于利润丰厚的前端研发和后端品牌销售阶段生产经营存在不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层次、集聚水平亟待提升;二是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支撑;三是人才瓶颈制约的矛盾依然突出;四是产业发展环境还不够完善。
二、地方高校对接镇江新兴产业发展的存在问题
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镇江的就业结构也趋于优化。镇江地方院校在教育的规模和结构上积极对接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要求,但就目前来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设置专业对接镇江新兴产业明显不足。目前,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传统专业多,新兴产业少的问题,与镇江市主要产业关联度较强的专业还存在盲点,如造纸、新材料、新能源等专业方向几乎没有对接专业。这样就造成办学特色不鲜明,区域内社会认可度不高。从镇江市的高校来看,普遍存在培养的人才多、留住的人才少的情况。在利益驱动下,许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较为发达的其他城市就业,留在镇江的比例较小。镇江高专近两年的招生就业情况统计情况(见表1)也验证了这一点,留在镇江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相对不够。虽然镇江高专加强“工学结合”、“讲训并重”,开展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从现状来看,校企合作依然存在合作方式单一、合作领域较窄、合作关系不够紧密等诸多问题。校企浅层次合作多,深度合作少,尚属起步阶段,校企合作的内容还不丰富,合作深度还有待加强,缺乏一种紧密稳定的合作伙伴,合作成效不够明显。企业缺乏对合作的积极性,忙的时候要学生,闲的时候不愿意接受的情况。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践教学,也造成了企业急需的人才招不到、地方院校部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3.教学改革不深入,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镇江地方高校还没能跳出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显得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实训环节投入大,对教学设备的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高,而地方院校资金来源不足,与本科院校的资源又难以共享,学校设备更新跟不上技术换代节奏,从而制约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二是由于“双师型”师资的不足,新兴产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都非常高的复合型专业教师,但地方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教师缺乏现场经验,动手能力不强,成为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4.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有待提升。地方院校是否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是否能够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与支持,是高职院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镇江的产业发展不仅迫切需要地方院校直接提供技术人才和劳动者,更需要科技支持与服务。而目前镇江的地方院校还缺乏足够的科研设备和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三、地方高校服务镇江经济的路径探索
1.合理设置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推进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统筹规划,合理设置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专业设置要求镇江地方高校要密切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镇江高专未来的专业布局重点是面向镇江市的现代装配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绿色化工产业、现代服务产业,形成以现代装配制造业类为重点、电子信息产业、绿色化工产业、现代服务产业为拓展的专业发展格局。要做到这一点,地方院校必须具有敏锐的觉察力和快速应对力,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更新和补充教育内容。在专业设置上,要根据镇江市产业经济特点,对应相关行业,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又要有应变性。专业设置要与区域内新兴产业快速对接,以培养朝阳专业、满足新兴产业爆发增长为需要,支持主导产业的发展,为镇江市长远发展集聚人才。
2.推进校企共同发展,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校企合作不是任务,它是地方高校的生存之道。地方高校要主动与企业联系,依托行业、企业、项目合作办学,取得企业深层次的参与,通过企业拓展技术和技术培养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适应程度。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培养人才,才能真正有利于镇江新兴产业的发展。
实行校企合作教育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一是选派专业教师去企业生产一线学习锻炼,或者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直接指导学生实践项目,从而解决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二是与企业联合办学,企业可以直接介入高职教育的办学过程,参与教育计划制定、课程开发、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等环节,推行“订单式”培养,同时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三是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信息资源集中的优势,承担部分企业和相关行业的课题,配合企业搞技术革新和科研,形成双向互动发展。
3.推进“4F8M”课程模式,施行“教学做”一体化,直接为镇江市培养高技能人才。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根本,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镇江引进了二重、中节能、鼎胜铝业等规模以上企业落户,新兴产业发展正面临中高端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和生产一线产业工人共同短缺的现实难题。教育要适应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在规模、结构与发展模式上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富有镇江特色的人才发展道路已迫在眉睫。
镇江高专近年来基于“能胜岗、能转岗”的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创立了“四平台(Flat)八模块(Module)”(简称4F8M)的课程模式。“四平台”是指基本素质教育平台、职业能力培养平台、素质拓展平台、综合能力提升平台;“八模块”则对应于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行业通用能力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能力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创新实践模块。
推进“教学做”一体化,就是把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做人与做事相结合,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的、创新的、积极的学习过程,从而有效调动其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教师演示,学生照着做;教师指导,学生学着做;教师引路,学生独立做;师生探讨,学生创新做”,实现从“基础层次―应用层次―综合创新层次”梯次提高的目标,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方位对接镇江市新兴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镇江高专立足镇江,与中国二重、金东纸业、江苏柳工、镇江液压、江苏华通动力重工、苏果、苏宁等百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技术创新研发、人才培训培养、校企文化交流等多方面进行横向合作。但是要发展,还必须紧扣地方特色,与镇江市的支柱产业、新兴行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实现与地方产业的真正互动。
关键词:产业调整振兴;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增长
一、产业调整振兴是稳定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陆续制订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些规划对于稳定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
首先,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有利于稳定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钢铁、汽车、机械装备、石化、造船、有色金属等行业是上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在其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完成之前,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又没有出现的背景下,原有的经济驱动力不能被弱化。通过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上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驱动作用进行强化,将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平稳过渡。同时十大产业调整规划的出台还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提振信心。为减缓国外需求萎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几乎都包含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内容。如上万公里的高速客运铁路建设,核电、常规电力、钢铁和炼油行业的建设项目将为装备制造业带来可观的商机。而为扩大居民消费,我国出台一系列税费减免、补贴等措施。仅补贴农民购买家用电器和农用汽车等产品就可望拉动上万亿元产品的消费。在提振信心方面,以纺织业为例,前几年的政策似乎给人以纺织业不受重视的印象,这甚至影响了金融部门对该行业的评判,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但随着纺织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或许会让行业“扬眉吐气”,信心倍增,也有助于提高外界对该行业的认识。
其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既有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的因素,同时也有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引发的原因。不少产业大多数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规模化和集中程度低、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管理需要加强。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也是难以为继的。为此,计划实施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大都把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如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振兴规划着重提出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行业重组。汽车业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提出,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企业减少到10家以内。同时,为鼓励自主创新,帮助企业解决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竞争力不强、过分依赖外需、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国家决定:除在今明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1,000亿元投入发放专项研发资金外,在融资方面也将给予倾斜。
最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上述十个行业中,有的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其中九个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达到1/3,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金约占我国税收收入的40%,直接从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30%。与此同时,在这些产业里,比如像汽车、装备工业、石化产业、电子,大多都是体现着技术进步方向、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也很长的产业。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实际上起到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的作用。过去我国的这些产业常处在世界分工底端的水平和地位上,通过这次的调整振兴规划,目的就是使这些行业能够跳出加工厂的地位,拥有自主的发展能力,而且在国际市场有很高的竞争能力。通过提高产业发展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
二、新兴产业培育是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保证
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稳定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但是,要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在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周期中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我们还应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
新兴产业是承担新的社会生产分工职能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的,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的产业。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新生力量。
在新兴产业兴起并成长为主导产业过程中,有的国家抓住产业更替的机遇后来居上,而有的国家却因丧失机遇而衰落。在16、17世纪,荷兰在造船、金融及贸易等领域远比英国具有优势,但是由于满足已有地位,由于金融扩张造成实体产业的空壳化,荷兰对当时属于新技术的棉纺机技术毫无兴趣。当时处于落后地位的英国却全力投入这一新技术领域,并凭借在这一新技术所导致的新兴产业棉纺业中的突破而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地位,第一次被称为“世界工厂”。再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扶持新兴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最终促成了美国经济又一个繁荣的历史时期——新经济时代的出现。
可以说,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否在新兴产业更替过程中抓住机遇,并由新兴产业迅速成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
从增长潜力、带动性、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应围绕新能源产业进行开展。
随着全球石化能源的日近枯竭及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把未来能源战略瞄准了新能源。新能源是指相对于煤炭、石油等传统常规能源而言,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的能源,具体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环保、安全、清洁等优点。当前,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世界能源产业发展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将新能源由补充能源上升为替代能源,并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法律、政策和具体措施。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天津达沃斯论坛上的《全球增长面临风险》报告,2007年全球清洁能源产业的投资总额达到1,400亿美元,而2002年这一数字仅为330亿美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也显示:2007年,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比2006年增加60%,超过1,480亿美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4,500亿美元,2020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新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在10年内停止依赖中东的石油供应,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协助美国车厂制造节能汽车。
对清洁能源投资的不断增加,充分显示出各国对能源安全的关注,也显示出各国发展可持续经济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的具体举措。而美国次贷危机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导致全球投资机构重新定位资金流方向,各国把以往用于投资金融的资金抽出来投资实体高科技产业,而素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新能源产业无疑成为其首选的对象,预计在未来陆续将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投资到该领域。这些举措无疑都为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产业必将在看得见的未来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跨越。
对于我国来说,发展新能源产业还具有另外的意义。那就是,发展新能源还是充分利用我国资源优势,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我国拥有发展新能源的丰富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而且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大产业,涉及材料、电子、机械、电力等多个行业,产业链长,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吸纳就业潜力大。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国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新兴产业培育的对策与措施
要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阶段,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从历史经验和国外情况看,政府的扶持,是新兴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原始推动力。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可以从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应从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高度来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政策,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次,新能源产业是绿色产业,应通过鼓励新能源消费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比如,推行国家采购,建议政府带头采购新能源产品,同时通过财政补贴、放宽用电限额等优惠政策,以及发放绿色消费证书等荣誉,鼓励企业、家庭积极认购绿色新能源。再次,新能源产业是新兴产业,有关部门应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扶植和增强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竞争力。新能源产业在实现商业化进程中,需要有关部门在融资,税收、价格、科研投入、资金引进和发电优先上网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此来对新能源生产和消费加以激励和扶持。最后,新能源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应大力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由技术障碍导致的成本高、市场小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十分必要。比如,可以考虑在科技经费方面重点支持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共性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动员产学研各方的力量组织攻关;积极为新能源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等。
关键词:FDI;区位决定因素;新兴经济体;面板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5-0021-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产业链重组和价值链分工调整,FDI加速流向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已逐渐认识到FDI是提高生产率和带来先进技术的重要工具和媒介。FDI不但是资本形成的催化剂,而且有利于东道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FDI流入引致的资源配置效应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随着FDI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性的提高,新兴经济体竞相采取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FDI的流入,从而形成了吸引FDI竞争区位的锦标赛(location tournaments)。但令人疑惑的是,有些地区的FDI流入迅猛增长,而有些地区FDI流入的增长速度却非常缓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一致的解释。由此可见,新兴经济体吸引FDI的潜力和绩效仍然值得关注。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新兴经济体吸引FDI的区位优势,不但有利于认清中国在吸引FDI过程中的地位、前景和竞争优势,而且有利于提高中国利用FDI的质量和绩效。
一、东道国吸引FDI流入区位决定因素研究综述
长期以来,FDI发生的原因、流动方向和区位选择决定因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邓宁(Dunning)开创性地研究了FDI流向的区位选择,从市场因素、贸易壁垒、成本因素和投资环境等方面说明了东道主区位优势对吸引FDI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心理、文化、制度框架等非经济因素对区位优势的影响。[(sup)1(/sup)]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FDI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20世纪80年代之前关于发展中国家吸引FDI区位因素的研究指出,经济、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FDI的流入;政治不稳定是FDI流入的阻碍因素、对外国投资者的优惠措施是FDI流入的鼓励因素(也是东道国最易控制的因素)、廉价的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FDI流入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不断取得进展。较早的研究大多从投资成本和比较优势视角对东道国吸引FDI流入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对东亚和东南亚七个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FDI相对于资本成本(包括税收)的弹性低于工资,对出口需求的弹性大于国内市场需求。而且,母国投资成本的升高将促进FDI流入,但其他相互竞争的东道国成本提高没有发现相似的效应。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影响因素被纳入实证分析模型。有的研究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土地面积、汇率贬值、政治稳定因素、制造业的集聚度、免税期限、自由贸易区的规模等对FDI流入具有正面影响,而工资、通货膨胀率、利润汇回管制、运输费用、工会组织等具有负面影响。海外开发协会(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ODI)总结了低收入国家FDI流入的影响因素,认为市场规模、开放度、劳动成本和劳动生产率、政治风险、基础设施、激励措施和开业条件、私有化等因素都会影响FDI流入。对中东欧转型经济和东盟国家(ASEAN)的实证研究表明,FDI流入受到国家风险、单位劳动成本、东道国市场规模和引力因素等的影响。
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东道国政策和制度等要素对FDI流入的影响。对49个欠发达国家7种不同类型的政策和制度变量的研究发现,东道国政策通过影响其区位优势从而影响FDI流入;[(sup)2(/sup)]对18个拉美国家1970—199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东道国的经济自由和经济增长有利于FDI流入。[(sup)3(/sup)]还有学者调查了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政策对FDI流入的影响,发现降低公司税率和关税、采用固定的或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消除与FDI流动相关的资本管制对FDI流入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内冲突和政治不稳定则具有明显的负面效果。[(sup)4(/sup)]
[关键词]税收专业化管理;分工;信息缺失;新兴古典经济学;税收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F812.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5-0068-06
一、问题的提出及专业化和税收专业化管理界定
从中国当前经济特征看,企业的经营活动日趋复杂,进入了个性化及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效率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1] 。而经济的发展水平越高,分工和专业化衍生的速度和水平越高。与此相对应,市场中产品类型、行业种类不断增加、经济组织结构多元化程度也逐渐增进。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税收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扩大。市场中各经济组织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越大,单一管理模式中的管理主体越难以把握这些对象的特征。此时,原有的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不再适应新的管理需要,对税收管理的专业化要求提高,进一步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要。新兴古典经济学,其形式特征是超边际分析工具,而其理论内核则是以分工和专业化解读经济增长[2] ,为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界定、类型和价值及其衍生路径提供了一种富有张力的解释。
分析税收专业化管理,首先需要界定专业化和税收专业化管理。
对于什么是专业化,不同时代、不同学者有各自不同的界定。但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将专业化置于分工的前提下讨论。从表层看,分工引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分工又以专业化为基础。赖宾斯坦认为,专业化是生产要素向较少种类的活动集中的过程[3] 。
在人类社会衍生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经济组织结构也连续不断的发生]化。与之相伴生的是分工、专业化和效率的提高。从某一时间截面分析,分工和专业化与组织结构变迁互相推],其结果则是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而系统效率的变迁进一步推动分工、专业化和组织机构的衍生。简单地说,专业化是对某一特定职业知识不断增进、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看,结合赖宾斯坦的理论,可以将专业化定义为,建立在分工之上、并推动分工进一步]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向较少种类的活动集中,效率包括生产和交易的效率提高。也就是说,专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化是动态的;是一个过程;伴随生产和交易效率的提高而推进。
而税收专业化管理,即税收管理的专业化,是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组织结构变化,胜任某一项特定税收管理工作所需具备的特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与所有的专业化进程一致,税收管理专业化是一个动态衍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的是某一特定“职业”知识的增进和效率的提高。
二、税收专业化管理分类
税收专业化管理可以从专业化过程特征和实践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
(一)从专业化过程特征分析
在税收专业化衍生的过程中,理论上看,可以经由两种路径:有分工的专业化]进和在原有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进。即包括两类税收管理专业化,一是既存分工基础上的税收管理“专业化”。此时,整体看来,专业种类不变、分工不变,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即所谓熟能生巧――税收管理工作无分工进化(特定的情况下,指绝对的没有分工,但一般说来,却指以某一特定截面为起点,没有进一步的分工),但通过技术条件的改善,推进对某一特定职业知识的增进。二是建立在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管理,即税收管理“职业”或“岗位”进一步多样化。下面做具体分析。
1.原有分工基础上,通过引进新技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等方式,提高税收管理过程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的目的
这一类税收管理专业化]进路径,其前提是:没有税收管理分工的]进;出现了新的管理及相关技术。在这一前提下,税收管理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甚至是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这是一种外引或者称为外生的税收管理专业化路径。受分工格局的局限,处在税收管理岗位上的不同个体面对相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无法持续而有力地刺激新知识的产生。同时,由于既存税收管理分工模式的限制,相同管理岗位的行为主体面对分工不变的约束条件下,相同的管理对象,有限的时间和大脑中获取知识兴奋点有限性,都会妨碍管理效率的增进。
2.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税收专业化管理
建立在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税收专业化管理,也称为内生的税收管理专业化。即指税收管理由于分工的]进,行为主体的管理对象具有更高的同质性或(和)更小的种类数量以及更多的管理专业种类,同时管理行为主体的运作范围减小。换句话说,前一类税收管理专业化]进是对管理主体相同的职责范围不断追加资源以推动管理效率的提高;第二类税收管理专业化]进中的资源却是投入到管理主体面对已经改变的对象过程中效率的提高。
这一类税收管理专业化,之所以被称为内生的专业化路径,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静态地看,即使没有资源的追加投入,也会由于分工带来的专业化报酬递增而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分工产生个人生产率的事后差异”[1]。
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税收专业化管理,其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组织效率的增进和获得管理对象信息的增进①。组织结构的选择以及组织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以寻求税务部门目标最大化。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组织效率定义 [4],可以将税务部门的组织效率定义为在满足一定的组织目标(如完成一定量的税收收入 )的前提下,使税务部门的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5] 。而获得管理对象信息的增进是指由于管理对象的进一步细分和类别的进一步同质化,个人过去用在不同性质对象上的管理时间资源,现在用到一个单一类别主体上,获得知识增进,管理效率提高。
(二)从税收专业化管理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可以按税收管理涉及的对象和内容划分种类。
1. 税收管理主体角度的专业化
包括税款征收过程专业化管理、纳税评估专业化管理等等。
2. 税源专业化管理
针对不同税源具有的特征差异,采取同质税源专人管理模式。这是当前理论界关于税收专业化管理讨论得最多的一个方面。
三、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分析
税收专业化管理,本质上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税收效率。因此对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的具体界定,需要首先界定税收效率。
(一)税收效率的内涵
什么样的税收是有效率的?是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还是对经济扭曲程度最低的税收?亦或是能够最大程度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
一般的,有效率的税收至少应该符合两个条件:筹集的收入能够满足国家行政的需要;这一数量税收收入的筹集过程对经济和纳税人的产权行为及产权收益影响最小。那么,多大的税收规模才能满足国家行政需要?什么样的税收筹集过程才符合效率的要求?这两个问题都很难界定,从理论上看,受到广泛“认同”的税收和税收征收过程符合这一效率要求[6]。
税收效率是指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筹集一定的税收收入所需的成本比较,成本越低效率越高。而税收成本包括至少两个层面:有形税收成本和使经济扭曲产生的成本。前者容易度量,后者则涉及到最优税制设置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税收制度给经济带来的额外负担最小的问题。
(二)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界定
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是指,通过包括没有进一步分工和建立在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管理专业化进程,提高税收管理的信息量并增进税收管理知识的获得渠道和获得量,从而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结合上面分析的税收效率的内涵,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分为两个层次: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和对纳税人行为影响最小化。对纳税人行为影响最小,从税收管理的层面看,主要是通过对纳税人干扰程度的降低和对纳税人产权运行环境的优化(通过提供服务),提高纳税人对税收的认同达到对纳税人行为扭曲最小的目的。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税收专业化管理目标?概略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式:
首先通过整合税收管理资源,在税收管理分工不变,即岗位种类和每类工作内容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投入、引入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原有税收管理岗位的信息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在完成税收任务的同时,降低征管成本。
其次通过税收管理岗位进一步合理化分工,提高个人专业化水平、提高管理过程迂回度,为税收管理对象提供更广泛和更为深入的服务,从而提高纳税人对税收的认同度,并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第三,提高税收管理组织效率。分工是一种组织结构 [7] ,分工水平的提高,进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是建立在组织效率基础上的。组织结构是事物内部(及其与外部)按照一定结构与功能关系构成的方式和体系。随着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越来越被视为是过程性的进化体系,即事物朝着空间、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组织结构方向进化的过程 [8]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税收管理组织结构的效率会影响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而且分工和专业化会进一步影响组织结构的效率。分工和专业化一方面使税收管理精细程度提高、涉税信息的质和量增进,准确性提高;另一方面却使管理协调变得更加困难。税收管理分工程度越高,完成税收管理工作所需要面对的岗位种类就越多;而专业化程度越高,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所拥有的之间的差距就越大,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的垄断性。此时,没有任何单个的行为人能够完全、充分地了解税收管理过程的所有知识和信息。组织结构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它必须解决由于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岗位之间的知识壁垒,并有效协调。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并影响税收管理专业化进程及其目标的达成。如果组织协调成本高于税收管理过程中专业化]进引起的效率提高,那么这样的专业化进程至少从短期看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在提高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的同时,必须提高税收管理的组织效率,才有可能达到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目的。
四、税收专业化管理在新兴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作用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指出,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目标是推动税收管理效率的提高。而税收专业化管理又经由什么机制达成该目标,换言之,税收专业化管理在税收管理效率提高中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
(一)信息缺失是税收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
税收管理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信息。无论是具体的税款征收过程、各种涉税事项的处理还是其他相关利益关系的处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信息的问题:信息的可获得性、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赖以做出判断的信息的充分性等等。
1.信息缺失下的定额征收问题
在中小业户税收管理中,很大一部分不得不采取定额征收的方法。这种征收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在核定经营者应纳定额税额时,缺乏足够、准确的信息,使定额征收法既不能反映经营者的税收负担能力,也会造成税收流失。同时,定额征收法的使用本身就是真实信息缺乏的前提下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在一个较为粗放的税收管理体系中,对中小业户的税收管理主要通过账簿和经营过程法定记录载体进行监控。而中型特别是小型经营业户账簿体系不完整、不可信,记录经营过程的法定载体――发票很难起到真实记载业务流量的作用。除了虚开、乱开发票行为难以甄别或甄别的成本太高外,现行普通发票开具的一般规定中指出,向消费者个人零售小额商品可以不开具发票。所以在当前税收管理制度下,这类税收信息问题是难以根治的制度性问题。
2.税源管理中的信息问题
对税源状况了解的广度和深度,从广义看,影响对既存税制的正确评价也影响税制衍生路径的选择;从狭义看,则使税收收入难以及时、准确征收。而信息缺失是税源监控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地下经济的广泛存在,纳税人财务报表信息的失真等等,致使税源管理效率低下。据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六成以上的外资企业账面亏损,年亏损金额超过1,200亿元,相当数量不实[9]。给税收管理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很大影响。
3.纳税评估过程中的信息问题
本质上纳税评估是税源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为税务稽查提供有效路径。换言之,纳税评估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尽可能详尽的税务稽查标的。通过纳税评估不仅应该获得税务稽查对象界定的信息――被稽查的纳税人选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获得该纳税人在合理性意义上最为可疑的指标,从而使税务稽查更具针对性,节约稽查成本,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现实的状况是,纳税评估过程本身存在信息缺失问题,使其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难以发挥。例如,纳税评估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预警值的设置,其准确性有助于提高税务稽查水平的同时,还能节约稽查成本。但由于信息的非充分和不准确使其很难被准确界定,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其他税收管理环节的效率。
4.协调税收分配中各方面利益关系过程中面临的信息问题
税收关系是一种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是税收管理效率提高的表现也是效率提高的保证。包括直接征纳双方的关系、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信息的缺失使不同级次政府之间尤其是基层政府权责难以准确界定,从而使税收管理体制界定的合理性难以规范。尤其是在处理征纳双方关系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信息就无法如实履行税收管理。例如,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这10余年的时间维度内,由于产品税与产品流转环节密切相关,而税收管理主体难以(或成本太高)获得商品流转环节的准确信息,很难了解企业产品税真实负担水平的信息,因此在征管中,首先不能完全按照税法的规定严格履行征管制度,这甚至成为正式的规范――当时,除了经常以国家税务总局发文的形式不断追加减免优惠甚至调低税率外,还赋予各级税务机关不同程度的优惠减免的权力[10] ;其次,也难以把握在行使“征管自由裁量权”的度。
总之,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信息问题,成为税收管理效率提高的不得不面对、难以规避的问题。
(二)税收专业化管理推动税收信息问题的解决,从而推动税收管理效率的提高。
税收管理中的信息问题或更高层次看――知识问题②,可经由税收管理专业化过程解决。
1.税收管理专业化有助于税收管理中单个行为人信息和知识的增进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单个行为主体获得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假设个人面临的获取知识的约束条件包括时间和感知能力。当个体相同的时间和感知能力面临多样化的工作对象时,他只能对工作对象进行浅层感知,从中获得信息并进一步归纳出的知识也相对有限;而当个体面临的工作对象种类较为单一时,他的感知时间和感知能力的运用集中在相似的对象上,此时,在以更高的频率关注管理对象时,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获得的信息和知识量增进。
假定有以下两种极端情形:存在两种不同的税收管理模式,A――税收管理工作对象性质单一,具有相似的特征;B――管理工作对象性质各异、特征悬殊。再假设实践中有三个税收管理主体分别按A模式和B模式对a、b、c三个对象实施管理。
图中实线箭头表示耗费感知时间和感知力的感知过程,而虚线箭头则表示感知过程未实际耗费感知时间和感知力。图1-1和图1-2中税收管理工作中的感知对象数量相同。但图1-1情形下,三个感知对象具有相同的特质,所以相当于所有的感知力和感知时间都倾注于同一对象上。对所有工作对象耗费的感知时间和感知力等同于花费在一个感知对象上的感知时间和感知力。而图1-2中,税收管理岗位面临的三个感知对象是异质的,个体为完成管理工作,必须对a、b、c分别倾注时间和感知力,使感知时间和兴奋点分散,能从中获得的信息量相对于A这种情形,大为降低。假设A模式下个人从工作中获得关于a的信息量L1=X,则B模式下个人从工作中获得关于a的信息量或知识L2=X/3。前者是后者的3倍。对b、c的感知情况类似。
2.税收管理专业化有助于组织信息和知识的增进,推动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组织信息和知识决定了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市场组织结构变迁中,组织信息和组织知识主要是从组织实验中获得,经由不断试错和失败的过程寻找有效率的组织结构。但在税收管理中,一个新的组织结构是否有效率并不能通过该组织形态在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检验。因此,在税收管理专业化进程中,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随着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有效率的税收管理组织结构不再适应新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此时,组织结构变迁应该因循什么样的路径?对此“应然”路径寻找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从何而来?
在我国税收管理变迁过程中,伴随着多次组织结构的]化。无论是税收管理体制还是税收征管组织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迁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是这种而不是那种]化方式?能有一种比这一税收管理组织结构实际的衍生模式更有效率的方式吗? 以什么为标准判断?
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举一个征收管理组织结构变迁的例子,讨论其中组织信息和知识的增进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国税收征管主要的组织结构模式是“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1988年开始进行改革,由传统全能型管理制度向按税收征管业务职能分工的专业化管理转变。建立“征管查三分离”或“征管与检查两分离”税收征管组织结构。这一转变建立在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而税收征收管理组织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税收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从当时的制度背景看,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分工和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与之相适应,税收制度由简单走向复杂。而日趋复杂的税收制度和越来越复杂的税收征管对象(尤其是与计划经济条件比),使原来的税收征收管理组织结构难以适应管理对象变化和税收制度变化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化,原有的“一员统管制”在新经济制度的分工和专业化组织结构下,难以掌握征管中日益庞杂的信息量。于是征收过程、检查过程逐渐分离,这一分工从一开始的隐性形态转化为显性,并最终推动征收管理组织结构的变化。为什么在这一阶段税收征收管理组织结构没有向更为集中和统一的模式]进?也没有向后来实行的更大程度分工和专业化的制度]化?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税收征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决定了这一管理组织结构]化方向。而2004年提出的“强化管理、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则既是进一步分工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分工的原因。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税收征收管理职能进一步扩展,增加催报催缴、认证、审批、评估和税源管理。税收征收管理的进一步分工,使原有的征管组织结构不再适应,于是新的组织结构出现,包括税收管理员制度,以适应税收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
因此,不仅组织结构的]进推动了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而且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进程中的信息与知识的获得进一步推进了组织结构的优化。
五、结 语
面对市场中产品类型、行业种类及经济组织结构的多元化,税收管理也必须走向专业化。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税收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扩大,原有的税收管理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不再适应新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要。专业化程度越高,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异越大,单个管理主体越难以把握这些对象的特征,对税收管理的专业化要求越高。
从我国当前经济特征看,进入了个性化和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日益增加的时代。即使与2004年比,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2008年《劳动部职业工种目录》中所载的工种有4,674种之多[11]。原有的税收管理模式下,对管理对象所能获得的信息达不到效率的要求,需要对管理对象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分类,以实现建立在税收管理进一步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进程的深入。
税收管理对象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进,管理对象特征多元化,税收管理原有的分工模式下,对管理对象信息获得越来越困难。同时,管理对象的变迁,税收产权收益的分享模式和以税收界定的产权边界相应发生变化,原有的税收制度对产权边界的界定是否符合效率的要求,换言之,是否有利于(或者阻碍了)管理对象新的分工和专业化模式下产权行使效率,都必须通过税收管理过程获得和传递信息。税收管理专业化的不断推进和优化是完成这一任务惟一、不可替代的路径。
[注 释] ① 这部分思想受到杨小凯教授相关分工及专业化理论的启迪。 ② 在这部分的分析中,将知识看作:不仅获知信息,而且还有对信息的提炼形成更加理性的认知。也就是说知识包含信息,但不仅仅只是信息,还是对信息的进一步提炼。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
[3]Harvey Leeibenstein. Beyond Economic Man[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4]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0.
[5]姜 涛.我国重点税源管理 ――一个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分析框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6):87-89.
[6]焦 耘. 征收主体行为失范问题分析[J].税务研究.2008(5):82-84.
[7][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40.
[8]罗 珉.论后现代组织的概念和边界[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6):10-13.
[9]吴建勋.发票违法及治理对策[D]. 华中师范大学,200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办公厅:财政规章制度选编(内部发行)[Z].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505-535 .
1引言
国务院于2010年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辽宁省提出申请500亿元,浙江省提出每年要增长15%,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兴技术为依托,如何评估新兴技术的经济效应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在专项基金的使用中并未提及,这表明目前还缺乏对资源有效配置和新兴技术经济有效性的评估,将难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新兴技术具有创新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它的发展必须要有高效、科学、准确、系统的统计与决策支持服务系统,虽然国家已经提出了建立统计监测系统,但目前这一系统的开发仍属于空白,这使得新兴技术经济效应评估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经济效应的评估,目前通常采用很大、较大这类模糊语言描述,这样的评估结论不足以对新兴技术的经济影响程度做出准确判断,更无法给出优先序的排列,不利于决策者的选择。人类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已有较成熟的评估方法,例如对地震、核事件、台风、海啸等。在经济领域中也有用来评价软件企业成熟度的CMM5级评估,但现在对于新兴技术的经济效应并没有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或系统。早在1981年,D.Sahal[1]就提出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扩散与地震很相似。一些经济学家,如Kleinknecht[2]、Schumpeter[3]和Mensch[4]认为经济体系的演化被创新波所影响。MarioCoccia[5]提出创新波的传播与地理中的地震波很相似,一些创新有更高的强度和能量,释放出来的能量即经济效应。而用震源释放出能量的多少判断地震的影响正是震级法的贡献。Antonelli[6-8]提出创新产生的地方,即创新震中由于知识本土化,有更高的创新采用率。MarioCoccia[9]在2005年使用震级法评估了技术变化的强度,为本文提出用震级法判断新兴技术的经济效应有了一定的依据。在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新兴技术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估的震级法。
2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震级模型
2.1评估框架
2.2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等级量表技术创新波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1)内源性:创新、扩散、结构和功能的变化。[11](2)环境:创新传播的经济条件(用户离资源的距离、沟通方式、技术基础设施等)。(3)社会:依赖于采用创新的人们的文化水平。本文主要研究其内源性,即新兴技术的扩散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根据新兴技术在经济体系中产生的效果,将新兴技术经济影响强度分为7个等级,如表1所示。这个量表主要有两个目的:(1)对新兴技术产生的经济影响等级及强度进行分类,在对各等级的经济影响指标解释的基础上,使人们对新兴技术的经济影响程度的界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2)通过将地理体系中的震级原理应用到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评估上,能够对新兴技术的经济影响进行量化,得出经济效应等级值能更好地分析比较各技术的经济影响水平的结论。表中具体的经济指标及定义是通过德尔菲法确定的,也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确定。得出的数值即为新兴技术的经济效应等级值。
2.3.2含有n个自变量的新兴技术经济效应函数如果一个函数考虑n个自变量(实际中会有很多变量影响新兴技术的经济效果),则新兴技术经济效应函数定义为zw:ARnR,在A处连续,且有界。A代表集合,即A{δ<x1<γ,η<x2<λ,…}。在n维空间中,这个函数是一种超平面,τ被定义为:τ=log10∫…∫Af(x1,x2,…,xn)dx1dx2…,dxnτ∈R+[9](3)震级法的计算,对新兴技术经济效应函数zw=f(x)积分,再取对数得到经济效应等级τ。这个函数可以是二维平面或n维超平面,n是自变量的个数,即因创新引起的正面影响。从中可以发现当τ增加时,新兴技术的正面经济影响和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等级量表中的经济效应强度都会随之增加。
3实证分析
震级模型评估的对象可以是技术大类,也可以是具体技术或产品。本文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通信传输技术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考虑数据易得和操作简便,本文用新兴技术的企业数作为自变量,用总产值做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因为新兴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依赖于它在潜在采用者中的扩散速度和范围。因变量选取经济指标中的总产值,能够反应对经济影响的总体水平。首先用线性回归得出新兴技术经济效应函数,再应用震级法得出新兴技术的经济效应等级值,数据及分析如表3。由表3-1,R2=0.963,拟合效果很好,从表3-2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水平Sig小于0.05,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概念模型如下:w(标准化)=f(采用者数),即zw=f(x),zw=总值的标准化(当年价总产值,亿元),x=采用生物医技术的企业数。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zw=-310.488+1.482x(系数来自于表3-3)是兴技术经济效应的标准化函数,在[257t=1999,15t+n=2009]上连续,且有界(表3所示)。积分下限和限分别为257=α=t在1999年的采用者数和815==t在2009年的采用者数。根据新兴技术的经济效应等级公式得出τ的值为:由表4-1,R2=0.519,拟合效果一般,从表4-2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概念模型如下:w(标准化)=f(采用者数),zw=f(x),zw=总产值的标准化(当年价总产值,亿元),x=采用航空航天技术的企业数。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zw=-1393.45+11.748x(系数来自于表4-3)是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标准化函数,在[183t=1999,220t+n=2009]上连续,且有界(表4所示)。积分下限和上限分别为183=α=t在1999年的采用者数和220=ξ=t在2009年的采用者数。根据新兴技术的经济效应等级公式得出τ的值为:由表5-1,R2=0.897,拟合效果较好,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水平Sig小于0.05,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概念模型如下:w(标准化)=f(采用者数),zw=f(x),zw=总产值的标准化(当年价总产值,亿元),x=采用通信传输技术的企业数。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系数来自于表5-1)是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标准化函数,在]上连续,且有界(表5所示)。积分下限和上限分别为147=α=t在1999年的采用者数和401=ξ=t在2009年的采用者数。根据新兴技术的经济效应等级公式得出τ的值为:τ=log10∫
4结论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目前,在新兴技术经济领域,还没有制定出判断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一个衡量标准,尽管在其他领域有许多不同的量表来衡量事件或能量的变化,如地震等级、风力等级、海啸等级、风浪等级等。本文的等级量表给出了新兴技术经济影响等级评价的标准,为新兴技术效应评估提出了新思路。等级量表可以将新兴技术的影响分级描述;震级计算实现了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量化评估;用企业数与产值的关系计算出的震级对应影响程度表明,当前生物医药技术的经济效应为5.4314,大于通信传输技术的经济效应4.9806,大于航空航天技术的经济效应4.5567。尽管从影响程度看,都位于中强的位置,但利用震级法可以对同一位置的技术做出具体的影响大小判断,为决策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研究了内源性因素的影响,即通过扩散变量(企业数)衡量新兴技术的经济影响。实证中采用单一指标分析,这会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更准确地评估,可选择多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就业也是衡量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针对就业进行经济效应等级分析。此外,技术溢出的距离衰减效应必然也会对新兴技术经济效应产生影响,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博鳌亚洲论坛的高端人士认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其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不断下降,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理论遭受空前挑战;新兴经济体或可抓住机遇,引领世界经济率先走出衰退,从而在国际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在旧有经济模式被挑战的境况下,亚洲应该跳出经济看经济。
发达经济体比重逐步下降
尽管目前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然而危机发源于美国,发达经济体遭受的冲击仍然最大。这不仅导致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且其增长模式和发展理念也受到普遍质疑,在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因此将被削弱。
首先,发达经济体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金融市场陷入混乱,汽车等产业面临重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目前,发达经济体已几乎全体陷入衰退,而且步入萧条的可能性仍在增加,导致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世界银行3月31日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更新版预测,2009年发达经济体仍是经济重灾区,其经济今年将整体下滑2.9%,其中美国经济下滑2.4%,欧元区经济下滑2.7%,日本经济下滑5.3%。而且随着金融危机不断恶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衰退程度还在加深。
其次,金融危机导致长期崇尚自由市场的西方资本主义理念受到严峻挑战,其增长模式和发展理念受到普遍质疑。政府干预、国有化等手段再次成为经济理论中的主导。在本轮金融危机大救援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一改往日崇尚自由市场理论的作风,对金融市场积极进行干预,除了向金融机构大举注资外,还接管了多家金融机构。
再次,发达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也在不断下降。曾被誉为“富国俱乐部”的G7如今已被称作“没落贵族俱乐部”。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正在取代G7,成为全球共同寻找对策、协调应对危机的平台。
在4月初的G20伦敦峰会上,一开始就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救市派侧重恢复经济、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盟主张改革加强监管,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张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这场在发达经济体国家陷入严重金融和经济危机背景下举行的重要会议,明显发出了有史以来发展中国家对改革国际金融格局的最强音。
全球实力将呈现新的平衡
经过本轮金融危机的洗礼,南北力量此消彼长,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独大主导世界经济的秩序被打破,世界经济加强区域合作,朝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首先,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平衡。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的消费、投资、贸易、生产、就业都出现了萎缩,世界经济仍在衰退,今年全年可能出现负增长。发达经济体陷入长期低迷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而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新兴经济体却已显露出复苏的势头。
其次,金融危机还改变了世界产业格局。危机已经导致金融、汽车等众多领域大洗牌。作为发达经济体支柱产业的金融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金融机构或破产或被国有化;而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的金融机构几乎没有遭受冲击,其相对实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全球银行市值排名中,中国的银行占据了前十位中的四席,而美国、瑞士等发达经济体的银行排名则大幅滑落。
再次,美元的霸主地位将被打破。尽管当前货币市场“一主多元”格局仍然存在,但金融危机已经导致美元地位大大削弱,重塑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据香港媒体报道,英国首相布朗已经宣布,今年9月将在纽约举行G20第三次金融峰会,讨论超国际储备货币议题。
不过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重建国际金融和经济新秩序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发达经济体在研发能力、高新技术、生产效率、管理经验、产业体系、人才储备等方面仍然拥有明显的优势,在国际事务中也仍然享有较高的话语权,在危机过后重拾国际地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新兴经济体只有抓住当前机遇,在国际组织及其他领域尽量争取更多的发言权,才能保证世界经济新秩序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亚洲新兴经济体崛起
近十年来,亚洲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对世界经济都产生很深远的影响。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是二战结束以来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遭受的一次最为严重的冲击。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新兴经济体增长的空间相对较大。博鳌亚洲论坛的与会者认为,一些主要国家若能率先复苏,并引领新兴经济体重新回到经济增长的轨道,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在博鳌亚洲论坛“世界经济何处去”的主题演讲会上,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指出,包括日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经济到2030年将占据世界经济的半壁江山之多。仅从经济规模来看,203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并且是日本的4-5倍。印度也将达到日本的2倍。
首先,新兴经济体由于金融市场尚未成熟,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本轮危机中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然而,国际资本的迅速撤离以及欧美市场疲软也连累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世界银行最新预测认为,新兴经济体经济今年增幅只有2.1%,尽管大大低于去年底世行预测的5.8%的增幅,但相对于世界经济下滑1.7%而言,优势仍十分明显。世行4月7日的《东亚经济半年报》预测,东亚新兴经济体2009年GDP增幅仍将达到5.4%。
其次,由于经济增速明显快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中国、印度和俄罗斯3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一半。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08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鉴于当前发达经济体普遍处于负增长,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将进一步提高。日本的经济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达到70%左右。
再次,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4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G20金融峰会开启了世界经济新秩序。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之际,世界主要经济体选择了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G20而非此前“主宰”全球事务的“富国俱乐部”――G7,这本身就是经济格局改变的重要标志。
亚洲应跳出经济看经济
对于如何寻找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新动力,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专家表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亚洲经济制胜之道应该跳出经济看经济,既要调整经济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以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也要改进社会政策,注重以积极的社会变革缓解经济压力,同时积极参与亚洲次区域合作,实现亚洲经济内部循环。
――“去杠杆化”挑战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旧有经济发展模式
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并不一致,日本、韩国受到的影响较大,今年经济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但中国、东盟大多新兴市场国家,其经济的基本面尚未受到影响,金融行业遭受的直接损失有限。
专家表示,由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均较独立,特别是在1997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大都采取较为谨慎的金融政策,从而为抵御金融危机设置了“防火墙”。
然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着发展模式转型的巨大压力。过去10多年中,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与美国经济形成了一种循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向美国出口赚取美元外汇储备,美国通过金融创新吸引美元回流,并通过“杠杆化”转化为美国居民持续消费的动力,于是可以继续维持对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使得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维持高增长势头。
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增长与美国市场的“杠杆化”直接相关,工业革命和全球化给亚洲带来的“双红利”太多,亚洲国家在过去半个世纪都没有经济模式转型的压力,一直是以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
而目前西方国家的“去杠杆化”,使得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导向模式面临重大挑战。“去杠杆化”具体表现在:从个人消费领域转向公司生产领域,西方工业企业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公司贷款问题暴露;从传统的资本市场开始转向信贷市场,很多大银行的信贷问题开始暴露;从美国发展到欧洲,尤其是东欧,由于东欧问题的严重化,使欧洲腹背受敌,欧元和欧盟面临新的挑战;“去消费化”显现,美国的居民储蓄率从两年前的负值变成现在的3.8%。西方“去杠杆化”意味着亚洲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模式所依赖的国际环境发生变化,经济增速放缓。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蓝皮书中指出,2009年,亚洲的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不排除某些新兴经济体出现负增长的可能,对于韩国、印度等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也应有充分的估计。随着经济衰退,亚洲新兴经济体内的社会问题也会严重,突出表现在企业生存困难,失业率上升。
据越南有关调查,2009年,近40%的企业可能破产或停产,31%的企业表示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但仍能克服;17%的企业将仍有发展,但利润会降低。企业发展困难直接导致失业人口增加。截至2008年末,越南大约有35万人失业,这一数字估计到2009年会增加到100万。
――政策调整、体制改革双管齐下实现发展模式转型
为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几乎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普遍采取了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防止经济在短期内大幅下滑。但从中长期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最终的出路在于实现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央行行长周小川18日表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干好自己的事情,最大限度减少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并且能利用经济危机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而不是在经济复苏后简单重复经济周期。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指出,能否有效扩大内需,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能否战胜这场危机的关键,也是未来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
亚洲新兴经济国家要有效应对危机,需要“两手”抓:一手抓政策调整,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加大投资力度;一手抓体制改革,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释放经济的内生增长潜力。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专家表示,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道路,需要通过基本社会保障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未来预期,解决扩大消费支出的后顾之忧,扭转“高储蓄、低消费”的倾向。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制度安排,防止财富和收入分配差距转化为权利和机会的不平等。
另外,扩大内需更重要的是要为新消费模式的形成创造制度性与结构性条件。例如,相应的城市化过程;消费信贷等金融支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中产阶层逐步发育等条件。
亚洲新兴经济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既要防止经济全面下滑,又要防止社会问题加剧。与会专家认为,一方面,经济危机通过失业、市场价格波动等环节,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由此形成的社会问题也会通过降低收入、抑制消费以及不稳定的社会心理等机制反向传导给经济,导致危机加重。因此,要尽快建立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双向传导的“防火墙”,防止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或“内生型金融危机”。
失业是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稳定,必须把“保就业”置于应对经济压力的突出位置。
其次,防止经济波动对城乡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过度冲击,加大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力度。
第三,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会专家认为,进入发展型的新阶段,消费处于关键的转型阶段,公共需求呈现全面快速上升的趋势。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是这个阶段最基本的制度条件。但目前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完善,这种状况限制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掣肘了消费结构的转型。
――亚洲经济体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应对危机
“合作,合作,再合作”是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参会专家表达的共同心声。他们认为,当前亚洲新兴经济体无论是解决短期还是中长期问题,都有赖于区域内经济合作。
周小川表示,区域合作条件下,出现经济问题的时候,如果措施在区域内协调管理会更加成功。
需要处理的主要是亚洲内部的合作,如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的设定、货币合作机制,用特别提款权代替美元促进国际金融贸易等。
一般来说区域的一体化会促进贸易投资和资本的流动,会导致更多的经济增长,使区域不再只依赖外部世界,这个区域更加具有活力和弹性。
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尤其重要,因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可以避免地区的储蓄投资转向,然后贷给这个地区的用户,需要发展区域内的债券市场,并且在区域内进行储蓄。
另外,区域合作会影响全球化。虽然我们目前在全球化方面遭受了暂时的挫折,但亚洲要在全球化当中起到一个重要作用,欧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疏导全球化,让它有利于自己。亚洲经济也应该这样,亚洲地区的命运不能由其他地方来决定,所以在国际上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亚洲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结构基础,东盟在过去十几年中一直领导着东南亚地区,但是东盟的这些成员国并没有包括亚洲最大和最强大的经济体。还有其他的一些平台,包括东盟+3、东亚峰会。其中,东亚峰会包括20国集团当中的6个国家。
专家表示,不管使用哪一个平台,最重要是建立一种机制,能够及时的做出决定采取行动,起到经济检测,危机管理,在20国集团和其他领域共同发出一个有效的亚洲声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