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时间:2023-01-10 10:01: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观念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23-01目前,职业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其强大的生命力冲击着传统教育的模式。为了迎接这一改革浪潮,职业学校应该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职业教育既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又受义务教育影响,人们的传统意识认为学生只有上了大学才算成才。在这种狭隘人才观的支配下,学校教育会无视个体的差异性和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置绝大部分学生于不顾。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学生动手能力。重视训练而忽视学生生动活泼的专业发展,重视学校教育,使学生被困于狭小的校园内,频繁的接受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等职业教育是青少年长知识、长身体、形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形成了一切为了就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品德的养成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做人的立本教育。传统教育思想既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其实人才是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的各部门既需要专门人才,更需要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因此,职业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实施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彻底转轨。树立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发展个性特长的正确思想,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以充分的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2.要将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2.1确定试点专业。课程改革一开始不可能全面铺开,可以先确定一至两个专业作为试点。在确定试点专业时,一要选择拥有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精湛、操作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的专业;二要选择实验实习设备比较完善的专业;三要选择就业方向明确,就业形势良好的专业;四要该专业有相当规模、技术力量雄厚的校企合作单位。因为以上的四个条件可以为课程改革提供很多必备资源。

2.2成立研发小组。成立以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组长,专业骨干教师为副组长,行业技术骨干为专家,企业领导为顾问,相关文化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为主要参与者的研发小组,并明确职责。作为职能部门领导,负责全面协调工作;专业骨干教师负责具体的策划和指挥工作;行业技术骨干则为研究工作提供该专业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企业领导为研究工作提供该专业发展的方向;相关文化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则承担具体的研究操作工作。同时要倡导小组的成员尤其是学校的成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而且成员之间必须要建立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伙伴关系,保证在研发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是为了突出自己。

3.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教育有其规律性可言,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来进行。因此,要改革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各种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建立各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设施和基地,组织、安排好各种文体活动,认真抓好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树立正确评价观,建立完善评估体系

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市场导向;素质本位;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23-01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政治、经济、科技、劳务市场发展,竞争的必然结果。

一、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走访、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一个学科专业中,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表现为课程门类不全,新的需要的课程开设不出来,而旧的不需要的课程又删除不掉;课程门类之间在结构比例方面不合理,有的开设过多,有的开设过少。二是各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三是课程门类繁琐过多,内容交叉,课程设置缺乏宏观、统筹及整体优化。

2、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形势

这里主要指各门专业课程所讲述内容是陈旧落后的,课程设置基本沿袭传统的模式,仍以学科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3、课程缺乏实用性,对就业不利

职业教育学校中开设的许多课程缺乏实用性,仍停留在知识传授阶段,知识、技术等都是过时的,跟不上需求,缺乏实际应用性。授课内容与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用不上。

4、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表现如下:课程内容的选定没有吸收学生参与,没有照顾其需求和特点;课程内容的显现方式单一,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课程的进度、难易度等不合乎学生的特点;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等。

5、课程呈现方式呆板,学生不感兴趣

主要表现为形式单一、不生动活泼,缺乏新颖性;教学方式陈旧、枯燥,单纯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记笔记,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够,教学枯燥乏味。

6、课程内容缺乏范例性,联系生活不够

学生学的是死知识,不能用,不能举一反三。

7、课程中实践环节不合理

一是在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一些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二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讲的知识过多,而操作、练习和实验较少,尤其是生产中应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操作、练习和实验安排少。

8、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

所谓迁移性是指一门课的内容在原理与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方面,对于另一门课的内容有联系性、转换性和促进性。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既显示出课程内容的陈旧和封闭,也显示出教学方式方法的落后。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随着职业教育结构不断深入的改革,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综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特点和趋势,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下一些思路和看法:

1、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门类和招生数量既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又要适应人才市场和职业市场的变化[2]。二是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素质。这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具有灵活的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供求变化,确保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能力。

2、以素质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以素质为本位强调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在思路上要突破或超越技能、能力的局限,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设置中,要做到在门类上使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在内容结构上使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与人文价值体系相结合。

3、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主要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吸收学生参加课程改革的决策与设计,使课程改革队伍由现在的用人代表(企事业)、培养人代表(教师)、管理者代表(行政部门)三结合变为四结合,即加上学生代表。学生代表要参与课程改革的决策过程和设计过程,在各个环节上都要听取学生的意见。第二,在课程的编制与使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听取学生的意见,适应其需求和特点。第三,在课程的计划与教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以探究与实践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探究是一种探索、研究、发现、创造的活动。这要求课程知识技能的体系以能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问题方式、方法和原理为主要构成,使学生找到问题为学习开始,以解决问题为学习过程,以产生更高水平的新问题为学习的小结。

实践是一种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运用知识于实际,或从实际中发现、发展知识的活动。一般来说,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有一半至2/3的比重是实践活动或实践性活动。

5、以终身学习为主要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它要求在课程中更多地充实有关思维、知识形成、认知方法等内容,让学生从中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在课程呈现和表现的过程中,更多地增加学生自已探究,自己发现新知,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除此之外,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还要做如下努力:充分地认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完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机制;创建新的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注重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逐步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机制;增强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等。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上作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了,更新与开发的一批职业教育的教材注意吸收了企业界的意见,企业需求得以重视,课程与经济脱节问题得到改善;加强了实践性环节,实践课时比例增加,为受教育者从事第一线工作岗位提供了较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准备,课程模式呈多样化趋势,既有吸收或借鉴国外能力本位的多种课程模式,如双元制课程模式、MES培训课程模式、CBE课程模式,又有“宽基础、活模块”、“阶段能力模块”、综合课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模式。但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为了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的飞跃,下面我就改革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提出改革策略方面的一些建议,旨在抛砖引玉。

一、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研究

我们应调整职教课程改革专业研究队伍的结构,汇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多方专家参与,而不能仅限于教学实际工作者、行业专家和部分职业教育研究者。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是课程理论的基础学科,对课程理论产生直接的影响。心理学提供了学生身心发展特性、学习动机、认知策略、操作技能训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社会学提供了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变革等方面的思想;哲学则提供知识来源、认识过程、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观念。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许多问题仅靠教育还难以解答。例如: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哪些内容依然具有“基础”的属性,哪些内容必须引入作为新的“基础”,哪些“基础”则属于淘汰之列?什么知识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模块课程与学科课程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孰优孰劣?等等,这里既有心理学问题,又有社会学、哲学问题。所以,国外有影响的课程改革都注意吸收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方面的专家参加,各方专家能站在各自领域的前沿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课程发展的基本问题。

二、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普及教育科研知识,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方面的素质。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表现为:一方面,教师在教育第一线,对于课程和教学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另一方面,任何教学、课程的改革方案与设想最终都要经过教师的努力才能成为现实。因此,教师的观念、态度及其水平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质量。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就教师培训的内容来看,焦点仍集中于“学历”水准的达标,而非教育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大多数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科学理论水平不高,课程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可能更少。我国职教的课程改革多数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可许多教师及基层实践工作者并没有掌握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步骤及所需控制的因素。从教育研究方法学的角度审视,目前许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还算不上真正的教育实验,所以也就少有科学评价、检验实际效果的可能,对于改革成果的检验,往往经验性地以一个个例成就反映全貌,结果是几乎所有改革实验都能赢得肯定,这种研究最终影响改革的深入进行。

三、加快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充分地调查论证基础上完成,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调整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新构建课程结构,以利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课时安排等要灵活多样,应根据具体情况,如: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灵活掌握。尤其是课程模式应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模式,不能照搬照抄或简单移植。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课程内容整合,充分体现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一重点。适当减少一些基础课,增加专业技能课程,避免内容重复。我们应根据职业教育各专业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不局限于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授课的模式,使课程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四、加快开发模块化项目式教学的教材

制定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订专业课程标准。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改革,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要特性、行为导向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组织力量加强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教材的开发,建设一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反映课程改革成果的精品教材,推进教材建设。

五、加快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际化的进程

当今时代,知识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就成了一种生存方式,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正在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主流精神。教育国际化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所面临的良好机遇。职业教育国际化表现在课程内容方面,就是要做到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受旧有运行机制的影响很深,难以培养能够面向国际的职业人才。因此,我们必须突出高层技能人才的培养,调整职业教育课程,借鉴职业经验,加大教育培训设施的投入,减少职业教育成果上的差距,注重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

面对入世的形势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各行业、各地区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一般是波浪式的,时而处于高峰,时而处于低谷。另一方面,在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背景下,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新行业、新职业将会不断出现,一批批新的专业人才将出现短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在保证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对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积极寻找传统优势专业的新的生长点,及时开发一些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短线专业,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新类型、新规格人才的需要。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课程改革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积极、有效地参与,在教师面临课程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压力的情况下,应当从教师观念、课程管理体制、教师评价、教师培训四个方面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建立激励机制,采取得力措施,保证课程改革的效果。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工作的情况与教师职务评聘、职称评定、评优评模等相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将人事安排与课程改革相衔接,引进激励机制,对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应优先聘任、评先、评定职称等,对参加课程改革实验的集体、个人取得的优秀成果应予表彰,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积极性,并保证课程改革实验的持续性。

七、积极探索产教结合的办学思路

产教结合,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的基本需求。要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注重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而我们以往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要将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到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就应合理利用现有的实训设备,有选择、有效率地将专业课课堂教学推向实训现场,让学生边学边做,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建立订单式办学模式,强化与企业的联合,实施产教结合。

最后特别强调,各课程改革试验点之间应建立合作和交流,整合课程改革研究的资源,实现课程改革研究成果共享,从而快速提高课程改革研究的效率。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29-01

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使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达到使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转化,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的目的,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实践课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在课程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在长期应试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教育,改革我们的课程,以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焦点。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依据。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心。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的动力。

回顾和比较各个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发现新一轮的课程具有其独特的轨迹。

1 课程内容:动态生长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教师和学生不再被课程本身所禁锢,摇身变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从而真正去主宰课程和开发课程。教学过程也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学校课程的宗旨不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学术科目的专家。学校课程的宗旨不在于培养能在测验中取得高分的人。学校课程的宗旨在于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会学生掌握现代技能的本领。课程不只是我们劳作的场所,也是我们劳作的成果,课程在转变我们的同时也转变自身。

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才是课程改革的真实目的,即从课程层面上“解放”教学。

2 课程目标:以人为本

目前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失职是将课程教学过程当作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学科本位思想使得我们的学科知识得到强化和突出的同时,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因此,我们的学生也在无形之中成为被我们肢解甚至窒息的人。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强调:以人为本。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尊严。社会在迫切的需要精英的前提下,要求这个人必须是合格的,思想健全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要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成功的机会,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的教育反映了大众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也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关照全体学生,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相信经过教育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的发展。

要适时的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包含多层含义:从能力的角度上将,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社会技能,还要具备社会认知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综合能力。

由此而构成的关键能力是:当职校毕业生所从事的企业发生变化或当职校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发生变化,这种能力依然存在。

3 课程实施:教学统一

教与学的关系由始至终都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对本质问题,也是课程改革教学论中不可忽视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往并互动的统一。因此,新课程也可以被认为是师生交往并积极互动,达到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交往和互动不存在了,教学也就自然不存在或者从未发生过。

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上演的总是教师被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学,即把本该有的“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学生总是在死记硬背老师传授的知识点,甚至是所谓的标准答案。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从本应有的互动演变成了“独角戏”,学的独立性也因此而丧失,最后我们的教只能走上遏制学的道路。

新课程标准旨在将教学中的教师一味的教和学生一味的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体验,去发现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往往超出教育的预料,这就促进教师转变课程资源观念;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出发点,教师对每个学生不同思维方式的尊重、发掘和引导,即可促使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碰撞,进而促使他们深入思考,打开洞察事物的视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4 课程评价:科学有效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课程评价是整个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如果缺少这一环节,我们就无法得知课程结构和设置是否合理。新课标中,由重视结果的评价转向过程评价;由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评价的主体由一元走向多元。

按照课程评价理论,评价体系由校内、校外(即教育系统内部与教育系统外部)两部分构成。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使用的要求调查,形成一个良好的课程评价体系。

校本评价包括了学科或学程的成绩考试和成长记录两部分。学科或学程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在完成某一学科之后的基本情况,主要采用测验、观察、交流、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和互评方式;成长记录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和成长状况,主要采用综合生活记录簿的形式,它不仅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也记录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以及与他们相关的活动情况、奖励情况等。

课程评价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向学习者发展顺序的转换,力争实现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专业调整的科学化、社会化,便两者能够在和谐的基础上达到统一。

第5篇

一、学生实习调研

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调研了南京长安汽车、徐庄软件园、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上海NIIT、海信惠而浦(浙江)、九川科技(浙江)、台科视讯(苏州)、浙江万航钢结构、大金(苏州)电器、柯尼卡美能达、奇川电子、中盛光电等企业,与企业人事处等主管部门就学生的能力培养、行业的发展与运作等进行了交流讨论,并参观了考察了企业的装配车间、职工的生活住宿环境,对企业的生产和员工的生活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当今职校毕业生中有一部分是从事简单的机械拆装或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还有一些是担任生产车间或流水线的管理人员(这些人一般能吃苦耐劳、技术熟练且具备生产管理能力)。在与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交流中,有一些企业反复强调,应聘者所学专业并不受限制,应聘者的情商和承受压力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他们选聘员工的关键。在与学生的座谈中发现,一些学生不能吃苦耐劳、好高骛远,不肯脚踏实地地工作,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存在偏差,缺少合理的人生发展规划。

二、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1.良好的敬业精神

企业希望员工能做到:对待工作严肃认真,技艺纯熟巧妙;将单调重复的日常工作做得更精细、更专业,并持之以恒,做到位,做扎实;尊重和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履行公司的经营方针;保持对工作持久的热情,不要抱怨额外的工作;遵循工作流程,按正确步骤做事;认真、如实地向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

2.较强的适应能力

这里谈到的适应能力包括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现在的学生多数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依赖性较强,缺少独立工作和生活的必备素质。参加工作后,他们离开了父母的呵护,不能较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现在的工作需要多人参与共同完成,企业十分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较强的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企业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需要员工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便较快地掌握这些新技术,并将这些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企业调研给我们的启发与思考

1.要注重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

教育事业是以“育人”作为第一要务的。我们在从事职业教育时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公司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一个再有学问、再有能力的人,如果道德品质不好,将会对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害。学生工作后不能吃苦耐劳、好高骛远、不肯脚踏实地地工作,给企业带来了很多麻烦,这要求学校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正确的择业观。怎么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养成教育,需要思考和研究。

2.要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及工作能力已成为企业招聘人才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但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教育训练、自行培养人才的趋势下,新进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已不是企业选择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取而代之的是该人接受训练的可能性,即学习力如何。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旨在为学生就业做准备,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是为了使学生具有终身发展的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人提出职校学生所具备的中的基础知识“以胜任某种岗位要求”即可,不必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够用、实用、必需”。那么“够用、实用、必需”等这个度,应该如何去把握?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是一个挑战,值得研究。

3.要以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来开发课程

实践证明,职业学校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借鉴“行动导向”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让学生经历从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能收到比传统的学科体系教育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这种项目模块式教学方式也符合动态变化的职业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所以,我们要以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来开发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这就需要派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与训练项目开发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但是这种典型的工作任务如何开发,开发得如何至关重要,它不是实际生产环境的再现,而是为对实际生产环境的综合与提升,是能满足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需求。所以,以典型工作过程开发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值得研究。

4.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有其独特性,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进行技能训练。要搞好职业教育,既要有符合学校实际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项目教材,又要有数量足够、技术先进的实训场地和设备,还要有经验丰富好技能娴熟的任课教师。而这些条件的满足,有时是很苛刻的。所以,我们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就目前情况看,学校与企业在某些方面的观念存在着差异,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存在的脱节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多与企业交流,了解社会的最新信息并实时地体现到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中,从而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学生。因此,应该多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及实践活动,或请企业人员到学校来进行交流,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

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1.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要紧紧围绕“教书、育人”这一中心目标,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促使学校良好、快速地发展。

2.课程改革的原则

(1)坚持有利于学生的原则。

我们进行课程改革,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收知识的能力出发,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知识的灵活性,使学生成为课程改革的受益者。

(2)坚持可操作性强的原则。

进行课程改革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教学设施、师资水平等因素,让课改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将课改政策落到实处。

3.课程改革努力方向

(1)努力探索,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没有哪位学生不想当一名好学生?没有哪位老师不想当一位好老师?”绝大多数的学生来学校上学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想将自己的学生教育成才,做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为此,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学校的工作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努力探索,使教师将工作做在平时。

完善学校的各项规则制度,建立合理、公平的考评机制,使教师日常的工作能在最后的评价上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作做在平时,不搞临时突击”。为此,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师考评机制,提高教师的日常工作效能,向每一堂课要教学质量。

(3)努力探索,将“要学生学习”转变为“学生要学习”。

本学期的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和试题库的建立,在学生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还要加大德育学分制的推行力度,继续狠抓考风建设,使学生注意日常行为的养成和平时的知识积累。为此,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学生考评机制,建立合理、公平的考评机制,使学生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彻底改变“学生难教,课堂难管”的局面。

(4)努力探索,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第6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循环效应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循环效应: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课程改革的推行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并反过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二者之间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前提是教师要积极理解课程改革、参与课程改革。我结合我校实际揭示这种循环效应的一个方面: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课程参与可以跟课程改革的要求形成互动,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树立起“课程发展即教师发展”的理念。

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社会发展新的需要,我认为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突出学校特色,加强重点专业建设。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不寻常的时期,充满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政府正着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对中等职教生有着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原有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师资力量、教育模式等相对滞后,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再者,各大专院校连续几年扩招,高职教育的发展等都影响着中职学校的生源。我校原有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相对过时,没有特色,招生连续几年大幅度滑坡,学校的生存一度出现危机。因此,要适应社会需求,对学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加强重点专业的建设。这几年,我校进行了一些改革,发挥了优势,在原有气象、通信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计算机通信、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与应用、气象防雷、办公自动化等专业,充分发挥了部门优势,把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突出学校特色,在社会上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2.适应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社会需求的中等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即走入社会,要在社会中很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迅速地胜任自身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中职教育要突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体现其职业性。我校对于重点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都作了重大修正、改革。一是开设了专业综合化课程;二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了学生的实习、实验时间;三是开设了专门的技能培训课,进行了岗前实训,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能取得一个或多个工种的上岗证,使得学生走出校门时都有一技之长。

3.结合国家教育现状,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流。

中职生除了直接走社会外,现在还可以继续到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对于部分有继续学习深造愿望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分流,给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我校在学生学习的后半段,根据学生的愿望,对学生进行分流,把愿意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集中起来,执行一套专门的教学计划,重点打好他们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也是推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因而无法回避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积极影响,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积极回应改革所带来的挑战,而创造出自身专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1.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动力。

课程改革必然会产生某种新意,这种新意打破了教师已经习惯的常规教育教学模式,给教师的专业活动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教师产生了渴望了解新知识的强烈动机,这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心理基础。同时,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重大调整,新的课程理念整合原有的课程与教学,倡导新的课程形态及新的教学方式,体现出课程与教学的“范式转换”,从外部给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的要求,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无论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强烈动机,还是外部“范式转换”所提出的新的要求,都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推动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发展的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我校近几年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所设专业进行了调整,增设了几个新专业,如电子声像设备、办公自动化、气象与防雷等;对原有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新开设了《电子通讯系统》、《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电子CAD》等课程;优化了专业课程,增设了综合化课程,等等。对原有的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学校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的要求,而很多教师面临挑战,能克服困难,给自身加压,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发展的活动,如:进一步学习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注意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动向,对自身的专业进行拓展、求新、求精,从而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均得到很大提高。

2.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在课程改革以前,教师已经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教学哲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它们在既有的课程与教学的运作中卓有成效。但是,课程改革要以对原有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样,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技能就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方向,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的需要,重新设计、规划并进行自己的专业发展,重建自己的教学哲学、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技能,从而适应新的课程与教学。

三、课程发展即教师发展

“课程发民即教师发展”的理念是课程改革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体现。课程发展必然带来教师的发展,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和专业提高,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新界定自身角色。

我校本次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参与决策”和“民主分享”的课程开发理念,使新课程在价值观、认识论、教学观等方面不同于原有的课程。因此,教师原有的认识论、教学观和课程观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这样才能真正推行新课程,实现新课程的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对自身的角色重新进行界定。

2.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课程与教学进行“概念重建”。

对于教学,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教师所谓的“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既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只不过是信息的单向度传递;而学生的“学”也只不过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事实上,教学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首先是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让人被动地接受的,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发现、建构起来的。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会对其经验进行可能的解释,但这种解释不是绝对的、永久的,而是相对的、暂时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发展。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的传授,而应是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的过程。

第7篇

[关键词] 改革;创新;统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对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但是职业教育的膨胀发展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之间却存在着不适应,这样反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因此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那么职业教育课程需不需要改革?如何进行改革?本人想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职教课程体系与当前社会需求的矛盾

虽然国家鼓励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但其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而教育教学方法的陈旧,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便导致职业教育陷入了招生困难,乃至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有多方面,但职教体系与当前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却是主要原因之一。

(1)职业的定向培训与职业应变能力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应用型的职业毕业生,但是,企业却青睐具有相当熟练程度的技能和经验的“特殊人才”。

(2)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传授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是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在学校,基础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文化和专业知识,而现实的社会又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职业。目前的职教课程注重的恰好只是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职教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点是:知识技能先后有序,知识积累循序渐进,教学便于开展。然而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归纳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材内容广泛

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相对来说较差,普遍存在基础差,综合素质不强,学习习惯不好等问题。由于教材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广泛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样,便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而大大削弱了学生的技术能力。

(2)学习目标模糊

目前对于中职教育所要达到的标准有不同的提法:“获取技术等级证书”、 “为就业服务”等等,然而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以上无论哪种目标,处理不好都会影响职教课程正常实施乃至革新。

(3)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目前职业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与此同时,文化课,专业课与实践课之间也很难衔接,这样,不仅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新形势下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新形势下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家已经意识到课程设置对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许多专家以及身处教育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尝试各种符合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课程特点,来培养和提高职业人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2、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及发展方向

(1)就业与继续学习的统一

学校教育主要对准第一次就业岗位,即让学生能达到一定的操作水平,所以它培养出的学生取得双证甚至几证是很自然的结果。而岗前培训主要是针对员工提出的高技能要求。因此,就业并不是学习的终点,反而是继续学习的起点

(2)宽知识与专技能的统一

随着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发展,那些以单项操作技能为主的劳动者将不再使用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考虑到更宽的知识与技能面。但目前企业的招工现状着重突出“专”的特色,即强调员工能满足立刻顶岗的需要。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可以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方法。宽基础是指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即必修课,这部分内容可以连续实施。活模块是指根据高职的升学要求或者专业需求设置的课程,即选修课,这部分内容可以在高年级实施。按照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对其所学的专业有所了解,大大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

(3)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灵活性是指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由于市场需求与预想不合,千变万化,因此需要建立灵活的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可以在稳定的主干专业基础上,设置一些热门专业,新兴专业以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从而更适应社会的需求。

(4)传统课程模式与创业课程模式的统一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市场对有创新意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把创业课程和传统课程很好的运用是很有需要的。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职业学校可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公关、管理等教学内容,培养、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意识。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一)课程是培养人才的基本要素

课程是构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是实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从人才培养方案上看,课程教学时间占了全部教学时间的2/3以上,学校关于人才培养的一切措施,最终都落脚于每一门具体的课程,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反映学校的办学实力,也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从专业与课程的关系上看,“专业是课程的组合”,课程和课程开发是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发展的最基本单元,它的设计和实施水平决定了专业的质量。因此,把各类课程建设好,使其达到高质量、高水平,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职业性是它区别于其它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97年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1SCED),将近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类教育归类为5B。对这类教育的课程有如下描述:5B的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适应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5B学业的学生一般要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它比5A的计划更面向实际,更与具体的职业挂钩,但不能使学生直接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因此,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来开发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规律,也是其特色所在。

(三)课程改革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经过几年来的调整,高职院校总体定位已明确,但是课程建设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课程模式始终未能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课程数量过多,主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不突出;把理论附属于实践变成了实践附属于理论,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数量有限,类型还不丰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职业性、开放性不强;各专业实践教学师资普遍不足,有的虽然理论水平不错,但实践示范能力不高;有的课程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课程建设作为最基本的、核心的教学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规格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面对上述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只有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抓手和保障,以课程建设带动其他教学建设,才能把人才培养质量扎扎实实地抓上去。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CBE模式、“双元制”模式、MES模式、工作过程导向模式。这些职教课程模式的共性:一是强调能力本位和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二是随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使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发展需求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选择;三是依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起始20世纪80年代,一开始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走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学之路。二是从学科导向的课程结构向学科整合转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有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发生根本改变。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双元制、CBE和MES等被介绍和引进,明显提高了我国职教课程开发工作的相关性和有效性,国内职业院校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推出了一些颇有影响的职教课程模式,其中工作过程导向模式得到了广泛重视。一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国内职业院校对于自身的定性和定位更加明确,认识到高职院校所从事的是有别于学术(科学)型、工程型的高等教育,也有别于以技能型为主的中职教育和专门技能培训机构的技术培训;高职院校主要以学校教育形式为主(同时含技术培训)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因此,打破以学科为中心、以学术体系为依据来确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将职业需求转化成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的标准,必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二是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了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工作过程导向)、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和谐、切实有效和有用的教育要求,是我国技术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明确了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

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和借鉴国外经验,高职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性。核心课程直接服务于职业岗位要求,前行课程服务于后续课程,知识传授服务于能力培养,学术拓展服务于就业需求。第二,开放性。在课程目标制定、内容选择、课程教学实施、实验实训环节、考核(发证)等各个环节向社会、用人单位开放,吸收各方面人士全程参与和支持。课内外、校内外、专兼教师、听(课)做(练习)考(证书)创(革新)有机结合。第三,实践性。在实用的前提下构建适度的理论知识体系,以服从于实践能力培养;在多练的前提下实施教、学、做互动的教学方式,以服从于“做中学”的要求;以实际能力测量为前提改革考试方法,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最终目标。

三、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思维与方法

(一)树立新的课程建设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在相应的课程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新的课程建设理念是:以工作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建立以任务引领型课程(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将该课程体系的核心思想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1.以职业需求为教学目标以及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并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互动。

2.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并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3.根据工作任务体系结构确定课程体系结构、划分课程门类、排列课程顺序,以实现课程体系结构从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

4.以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分解到课程体系的各部分,落实到课程内部的行动化学习项目,努力实现知识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5.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过程,促进他们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转换。

6.基于工作任务构建一系列行动化学习项目,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态度的综合。

7.充分考虑工作情境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支撑作用,营造具有真实工作情境(职业环境)特点的教学环境。

8.重视与学生终生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二)应用新的课程开发方法

1.人才需求调研。通过行业、企业、劳动力市场、学校调查,了解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教学情况,以确定总体目标和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

2.职业(工作)分析。通过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的职业活动特征、工作规范、工作职责、需要完成的任务及要求的职业能力的分析,为课程开发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课程结构分析。这一环节主要是立足工作任务分析表,将工作任务模块转换成课程体系结构。

4.课程内容开发。这一环节是立足工作任务分析表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明确科目课程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构建行动化学习项目。

5.编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原有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在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明确、具体要求。它的主要特点是突出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强调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融合;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突出有助于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技术原理;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课程标准。

6.教材开发。这一环节是依据科目课程标准,制订教材体例,编写教材文本以及开展教材辅助资源建设的过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材的编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模式,它将把专业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科层关系彻底改变成焦点与背景的关系,工作任务处于焦点位置,而专业知识处于背景位置。

7.教学实施分析。课程的实施即将选择并组织好的内容付诸实践。这是课程中的重要一环,没有实施的课程只不过是空中楼阁。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师资、教学设备和教学场所等。

8.课程评价体系设计。课程评价就是通过将课程教学所取得的各种绩效与课程目标所规定的质量标准作比较,从而判断教学质量的最终效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决定了其教学评价具有多样性,因此,要建立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重要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会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如教师问题,课程改革最大的动力来自教师,但最大的阻力也来自教师。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量都很大,而且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超越了教师的现有整体水平。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行为工作是艰巨的;教材问题,不成规模,不成系列;教法问题,有关项目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得不够,许多课改实验学校的教师还不知道项目课程怎么教;专业差别问题,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口径的专业各有其特点,课程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即使就一个专业而言,课程模式也必然有多元化的成份。对于工科和面向具体职业岗位的专业,课程开发具体而易于操作,对于文科和面向职业群的专业,课程开发的标准和技术路径难以把握;实训配套问题,校内外实训场所的开发与利用怎样服务于理论教学和工作实践,服务于校外培训,服务于社会考证;制度安排问题,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打乱了传统的学校教学秩序,班级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方式等也要发生重大变化。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入的教育教学研究、师资培训、广泛合作、政策保障等措施来渐进解决。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04,(8下).

[2] 赵志群,等.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第9篇

[关键词]就业 导向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040-01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健康的需求不断扩大。目前,我省人口老龄化,一些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患病率逐年增加,使基层医护工作范围从医院扩大到社区、家庭。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要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医护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从根本上讲,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1.调整课程结构

传统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传统课程多、就业及工作中相关课程少,课程和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学用不一致情况明显,专业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难以保证,很难达到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基础课程安排方面,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各学校及专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对基础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促进文化教育功能化。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专业教育、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服务。

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加强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把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

根据职业教育的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把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模块,即基础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基础课模块包括解剖、生理、生化、生物等,专业课模块包括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儿科护理、五官科护理、传染病护理等教学内容。专业课部分针对社会需要设置,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教学和训练。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有较高的文化起点,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针对性地加强了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这种课程结构,开始有些教师不适应,为了保证模块教学的顺利实施,我校先后对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分期、分批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学需要。实践证明,综合化课程是发展职业能力、突出专业能力、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模块化教学,适应市场需求,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为适应岗位需要,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加强技能培训课程,突出能力为本位,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技能型人才,根据临床实际工作需要,开设实际操作训练课程,对所有参加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实习前的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毕业实习,严把教学质量关。利用实验课、甚至课外活动和晚自习时间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和辅导,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考核成绩单列。2012年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护理专业学生共计820人。这项活动的开展,组织严谨有序,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考核过程中学生动作规范,操作熟练,合格率为99%。

在此基础上举行“专业技能竞赛”,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职业能力形成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学生和教师中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活动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很快能适应并投入本职工作,满足岗位需要。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进入持续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其有利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就业市场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办出特色。

3.开展多证书教育

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要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进入持续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其有利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就业市场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办出特色。

4.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创业就业能力

【论文摘要】从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看,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和缺陷,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应根据企事业单位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长效机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每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那么如何搞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尽快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进而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长效机制,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一、创新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

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第一,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既要紧扣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又要紧盯人才市场和职业市场的变化,这样才能了解社会和经济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确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从而使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第二,要注重提高毕业生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能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的形成,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具有灵活的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供求变化,确保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能力。

(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课程开发理念

职业院校要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适销对路,就必须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因此要根据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与来自企业一线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讨论,针对职业教育课程,确立各个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按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的要求,确定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内容体系。

(三)岗证结合的理念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与岗位资格证书相结合,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引入职业教育课程,形成岗位需要与上岗资格并重、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开发、设计理念。

(四)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实习作业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学会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依据岗证要求,整合课程内容

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特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步骤同步、学习与就业同步,体现课程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形成“教学内容职业化、能力培养岗位化、教学环境企业化、学生学习自主化”的课程教学特色。教学内容职业化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从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能力培养岗位化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要进行岗位教学和实训。教学环境企业化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进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犹如在企业从事实际工作,实现校内教学与企业实际的零距离接轨。学生学习自主化是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进行自我练习、自我验证、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培养动手意识及动手能力,形成和建构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知识、技术创新及创业能力。  三、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工学交替,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校内实训仿真化和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针对课程的具体内容分别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体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旋转木马法、实习作业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加强与企业实习基地的合作,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交流,每年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到知名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聘请专家、学者、高管担任教学顾问,有目的的选拔符合教师条件的企业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并在校企合作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和毕业实习,打造一支高水准的专业教师团队。

五、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高校应坚持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方向,按照各专业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建设能够覆盖专业群,具有立体、交叉、共享功能的专业实训室群,促进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与各种类型的企业联系,建立各种类型、满足学生各种能力培养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采取任课教师到企业兼职带学生实习的办法完成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实现学生与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六、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制度,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主线,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督促学生获取多层次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办法。同时,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之,高职院校要练好内功,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搞好课程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大学生就业创业长效机制,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迅速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11篇

与健全人的高职教育相比,残疾人高职教育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在残疾人高职教育中不能简单地照搬普通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模式和方法。若需要借鉴,也应作相应的特殊化,使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能最大程度地符合残疾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要努力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使我国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逐步趋向科学合理。

1.科学化。

课程科学化就是要求在设置课程过程中不仅要坚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更要坚持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切入点,力求建立的课程体系既能体现专业培养的要求,又要适应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要求。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有特殊性的职业教育,所以必须认识到其课程设置不仅要围绕专业建设来进行,更要紧密联系残疾人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来进行。不仅要想到学习一技之长,更要想到如何使残疾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职业能力,更要发展综合素养。

2.综合化。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源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学校教育教学。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化加以认识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教育需要在学生身上最终发生整合作用。

对于残疾学生的学习而言,这个矛盾更显突出。由于身心发展上的滞后性,现实的分科教学严重地制约了其整体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原先课程分得过细、知识分散零碎的问题,调整课程设置,撤销或合并部分相似、相关的课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课程综合化也将给残疾人职业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比如将原先的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合并为人文课,采用单元主体教学,既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可以节约时间,有利于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3.社会化、实用化。

课程社会化理念强调在尊重传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学生角度的思考,在课程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以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进行选择。杜威曾说过,“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当前我国残疾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课程设置不够实用。因此有意识地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加强与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便成为必然的选择。

同时要紧紧围绕培养残疾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这个重点,在课程设置中要更多体现人文因素,让残疾学生多角度了解健全人的社会及秩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素质回归主流社会。

4.个性化。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特点的残疾学生,很难做到个个因材施教。但因材施教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残疾学生的个性及不同的学习风格,帮助程度不同的残疾学生尽量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在课程个性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为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残疾学生开发和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5.活动化。

课程活动化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活动化设置和教学过程的活动化操作。实践教学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所在,也是残疾人高职学生学习并掌握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获得专业特长的基本途径。因此,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培养残疾高职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职业技能,强调职业岗位群能力的建设,无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针对原先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不足,残疾人高职院校应积极调整办学思路,明确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中紧紧抓住培养职业能力这个核心,适当舍弃一些“可有可无”的理论课,增加动手实践的时间,并大力创造实训场所和实践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6.人文化。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考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概述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特定的特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都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两者总的培养目标不同,职业教育强调其职业特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现状研究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晚、层次少,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水平较低。但从图1(从2001年到2014年全文搜索的“职业教育课程”文献数量)来看,从2001年至2014年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文献逐年递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图2为从2001年到2014年全文搜索的“本位职业教育”文献数量,从图1与图2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行的课程研究仍然被学科本位课程研究所影响。在引进国外先进的职教课程经验的过程中,我国先后尝试、总结了一些课程模式,如平台式课程模式、模块式课程模式、集群式课程模式和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等。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以往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其一,对传统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作一些修改;其二,引用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而这两条道路的改革成效都不理想。我国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已经达成共识,传统学科本位课程模式必须打破,而照搬国外先进课程模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外部制约因素也是步履难艰。只能选择第三条道路,即在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开发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职教育自身规律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图3是从2001年到2014年按主题搜索的“职业教育课程”文献与“职业教育课改革”文献的数量对比,从2001年到2014年分别为40.00%、27.27%、25.35%、23.66%、28.70%、33.71%、33.46%、36.62%、41.24%、40.64%、44.14%、41.36%、40.19%、36.88%,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近十年间,我国教育界一直在力争对职业教育课进行改革,从而改变现有的职业课程现状,从中我们也能看出职业教育课改革的重要性。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图4为近十年“高等教育课程”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研究对比,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研究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纵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到人才模式的培养,从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到实验实训等都已涉及,这反映出高等职业教育在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兴起。但我们也必须明白,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科学的、规范的高等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尚未形成。严格来讲,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第一,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哪些课程是学生们的重点课程,即今后要承担什么样的作用,无法确定。这样安排专业课教学任务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相悖。第二,课程实施未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原则。学生的智力、兴趣、爱好、理想等方面不同,反映到学习上,其效果也千差万别。在确保因材施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而我国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第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过多地关注了客观需要,忽视了人的发展。课程的编制注重了文化课知识的掌握、技能强化,忽略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快速的发展。第四,教学机制不活。有些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现象。在教育思维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规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理解片面、简单;在课程设置上不合理,对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较为薄弱;在师资队伍上部分教师“双师素质”不够,教师本身亟须强化培训。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改革与建设仍然是薄弱环节,墨守成规的教学机制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走向恶性循环。第五,实习实训难。实习实训难是困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大型骨干企业与学校之间交流较少,彼此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是政府没有这方面的倾斜政策,使企业缺乏接受学生实习的热情。再加之我国行业协会不健全,没有统一的职业能力基本要求,学校只能凭经验及想象培养学生,造成企业和学校之间严重脱节。课程内容及目的单一地指向某专业、某工种应该达到的职业要求,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执行,忽略了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四、改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国家在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济投入,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推动高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制约、教育结构的变革、高校扩招等因素使得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未能构建出一种适应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模式,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在改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4,(10):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