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时间:2023-02-12 06:51: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可持续发展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1篇

关键词:金融资源 金融结构 金融功能 金融效率

F830A

佟硕(198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策性金融、金融发展理论;张磊(1981-),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吕正日(1992-),男,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发展理论。

现有的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在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层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构建了完整的金融发展理论框架,证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但是已有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金融发展问题本身,没有对金融的本质属性问题、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关系问题、金融效率以及金融体系生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构建系统的社会科学分析体系,总体的研究状态还停留在量性金融的阶段。以白钦先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切入点,经过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建立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金融发展理论做出了创新性的完善和拓展。

一、对金融资源属性的研究

金融资源学说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又是金融资源学说的逻辑起点。白钦先(1998)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经过对百年金融发展史的反思和对已有金融发展理论的再认识,对传统资源观进行了拓展,确认了非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赋予金融以资源属性的定位,提出了金融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金融资源是最基本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了全新的金融观。为了清晰地界定金融资源属性,白钦先(1998)将金融资源属性概括和抽象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各种金融因素构成的体制机制及相互影响产生的关系),三个层次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同时,白钦先对金融资源的特征展开了研究,启发性地揭示了金融资源的二重性特征,即金融资源是资源配置的机制,也是资源配置的对象。金融资源在受到配置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传导机制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二重性之间是统一的。金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枢纽和关键因素。白钦先对金融资源属性的认识,是一种对金融问题研究的全新视角,从本质上提升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层次,为研究金融发展问题建立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将金融从单独的符号、服务、中介、工具、杠杆一类提升到人类社会一切资财之源的高度,提升到成为人类核心性资源,战略性资源的层面”。

白钦先建立的金融资源学说,通过对金融资源属性的揭示,将狭义的金融观提升为广义的金融观,将对货币非中性的认识上升为对金融非中性的认识,从而使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与人类欲望无限需求的关系成为金融发展与经济研究之间重要的契合点,促使金融分析与经济分析有机结合。

二、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的研究

从西方金融发展理论演进的过程看,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的转变,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金融发展问题的关键。白钦先从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融资方式结构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入手,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内,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比较银行学》中,白钦先首次提出了金融体制是由九大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框架,开始了有关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研究。在金融结构研究方面,白钦先(1999)通过对世界一些主要国家金融业及其业务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观察到内生性自然演进过程的存在,即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间呈现出不平行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其将这种状态高度概括为“金融倾斜”。在此基础上,白钦先(2003)通过对传统金融(直接融资)与新金融(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和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直接金融在绝对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间接金融,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金融倾斜逆转”,认为这种逆转是重大而深刻的金融结构变迁。通过对金融结构的重新认识,白钦先指出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特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变迁即金融发展”的观点是一种量性金融发展观,是一种忽视了金融发展内在实质性内容的片面金融发展观。通过对这种观点进行修正补充,白钦先(1998—2004)阐述了“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观,提出金融结构变迁并不必然就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应该是质性发展与量性发展相统一的一种状态。

在金融功能研究方面。白钦先(1998)明确指出金融研究的重点应该由金融结构观向金融功能观转变。他认为金融功能也是一种金融资源,属于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与金融结构相比,金融功能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稀缺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其更易于整体观察与把握,更少受人为干预,所以更难能,更难成,更难得,也就更稀缺(2006)。白钦先在关注金融功能问题的过程中,还深刻地揭示了金融正功能与负功能的辩证存在问题。其认为,现有的研究对金融正功能的关注和研究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受到比较广泛认同。但是,在关于金融负功能的研究方面,理论的深度还很欠缺。所以,结果是金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金融功能偏离正常运行状态,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白钦先、谭庆华(2006)系统地研究了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问题。他们对金融功能重新界定,提出了由基础功能(服务功能、中介功能)、核心功能(资源配置)、扩展功能(经济调节、风险规避)和衍生功能(风险交易、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财富再分配等)构成的金融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功能的演进轨迹。他们认为金融功能的演进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发生共存状态下交替重叠。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功能演进即是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金融功能的扩张与提升即是金融发展。金融发展的功能观点实现了金融量性发展观与质性发展观的有机结合。

白钦先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问题的系统阐述和深刻揭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触及到了金融及金融发展的本质性核心,对金融发展的实质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提出了评估金融发展的客观标准,使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的对象更加明确,层次更加清晰,理论基础更加坚实。

三、对金融效率的研究

随着白钦先对金融的资源属性的揭示和对金融功能观的阐述,金融效率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并成为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钦先(2001)对金融效率定义是金融资源在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以及金融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配置的协调度。金融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应该通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衡量,而这种效率应该实现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的统一。从静态来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既要实现金融各子系统的协调,也要达到金融与经济两个复杂系统的协调。从动态来说,金融配置效率既要实现时点上的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也要考虑发展过程中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影响关系。因此,白钦先,丁志杰(1998)提出金融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沈军(2006)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将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整合在金融系统内进行研究,提出了SFE框架。他们认为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金融问题的关键是以金融效率为切入点。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三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金融结构通过金融功能这一纽带与金融效率发生作用,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环节是金融效率。在他们看来,已有的关于金融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金融个体或是诸如保险、银行、证券等局部的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方面,缺乏对不同金融市场互动影响、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金融结构内部构成、要素配置机制及其效率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他们引入了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重点通过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简称CAS理论),按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想,将金融系统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研究。

通过在理论体系中引入金融效率因素,白钦先为金融发展问题建立现实的基础。将金融资源、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等问题与进行效率相关联,一方面为理论分析提供了现实的落脚点,另一方面也为评价和评估金融发展提供工具和方法,同时,为研究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了基准。

四、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白钦先(1998)提出了建立金融可持续发展观的问题。其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遵循金融自身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兼顾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建立与健全金融体制,发展与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质性金融与量性金融的良性协调发展,达到经济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白钦先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这是中国的问题,更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影响世界各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与的战略问题。白钦先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涉及经济资源观、金融资源论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领域。他利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有力的解释。指出由金融危机衍生出的金融理论的危机问题,解释了亚洲一些国家在金融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照自身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属性,不合理配置,导致了金融的负功能超过了正功能,导致了泡沫的积累和金融系统的超负荷运转,最终危机爆发。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这种不可持续的金融发展战略必须得到摒弃。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白钦先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量和质统一的发展;二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相对稳定发展与跳跃性发展并存的发展;三是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金融整体效率与微观效率并重的发展。白钦先(2003)将这一战略是应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挑战,保持国别和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性战略对策。

白钦先教授建立的以金融资源理论为核心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通过全新的视角审视金融发展问题,为金融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使得关于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不再只局限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在金融发展的估计与测度时,更应该从是否实现人本关怀、人文精神、人性启发的角度,对金融发展进行评价。在现实方面,一个国家在构建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通过金融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必须要理解本国金融资源的分配状况,针对这种客观存在,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既要避免开发不足造成的浪费,更要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掠夺性使用。因此,在金融资源利用上,也要关注金融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持,实现建设友好型金融生态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钦先比较银行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白钦先建立面向21世纪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观[J]城市金融论坛,1998(8)

[3]白钦先论金融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研究,1999(4)

[4]白钦先等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白钦先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J]国际金融研究,2003(2)

[6]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7)

第2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利规划;理论和实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的进步,自然环境被不可避免的开采、改造甚至是破坏。随着人类发展对自然能源的不断索取,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不断的被激化。且随着污染的逐步严重,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在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水利工程则成为平衡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如何平衡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关系,为此,我国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可持续发展,能够在发展和环境之间选择一条更为平衡的发展道路。水利的规划和实践,也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发展的指导内容。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我国水利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进行研究,并将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阐释,现报告如下。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活动,需要在满足目前的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未来人类的发展需求的能力。而我国作为资源利用量最大的的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大,对环境的影响大,对环境的破坏也大。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则成为我国当前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重要矛盾。我国将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四点:首先,可持续发展不是限制发展和反对发展,相反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力求将发展的方法转变为减少消耗、避免浪费以及减少环境压力的方法;其次,在发展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放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上;再次,可持续发展将发展的资源、环境作为基础,确保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向协调;最后可持续发展则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向适宜,做到有法可依、全社会参与。

2我国水利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水利发展,已经由单纯的水利发展成功的转向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发展,并以及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并未完全的融入到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和开发当中,水利规划、建设以及管理都未完全实施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当前的水利发展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征兆和现象。使得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低,出现浪费现象。其中主要现象为北方河流出现断流情况,特别是华北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漏斗、湖泊干枯以及萎缩现象,而部分地区则出现绿洲消失、植被减少、土壤沙化等问题。而草场退化、沙尘暴、虫害等环境问题,则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而造成的。除了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够以及保护不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森林大面积砍伐、偷盗、坡地垦荒等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都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围湖造田、开垦湿地等活动,则严重的损害了水资源。中央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退湖还田以及建设秀美山川等决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科学的指导。但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施。其中对水资源周边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对水资源周边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规划、以及对水资源周边的人类活动对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影响等。都是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

3面向可持续水利规划的规划思路

(1)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以及研究过程。对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在规划和研究过程中,需要经过以下的过程:首先,要根据水源地周围以及其流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水利的规划,内容主要有水利规划的依据、水利规划的具体任务、水利规划的目标以及水利规划的指导思想,并将这些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其次,要对水源地周围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地区的未来经济发展进行预测与分析,做出预测模型,将未来经济发展与水利工程的关系进行预测和分析;最后,在对水源地以及其周围的流域进行用水量以及可供水资源进行建模,并将其作为水利规划的基础建模。(2)规划水资源。对水资源以及其流域进行系统和科学的分析后,就需要对水资源进行规划,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的安排和利用水资源,而规划的方法和手段,则要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做到对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保证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和科学的规划。为此,水资源的规划与定量,都与社会经济、人类发展、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处于非常复杂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中。在对水资源进行规划时,要将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和结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合系统耦合模型的建立,使水利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4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中的关键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首先,要对水源以及其流域的水文、生态以及社会经济等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其次,要对不同的水源地跟据不同的定量方法进行定量,特别是湖泊以及盆地地形,都要进行不同的水源定量,而定量的依据,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源地以及其周围经济结构的调整;(2)湖泊等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3)上游的灌区的发展规模以及饮水量的大小。结语综上所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国的国家、技术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成,通过实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与实践,能够做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做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陈佼 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水务局

参考文献

[1]左其亭,张浩华,欧军利.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理论与实践[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23(03):37-40.

第3篇

一、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1.调整金融发展结构,稳定金融发展速度根据中美两国的金融发展数据比较,根据中美两国的银行存款/GDP对比,中国的存款货币量在GDP中所占比重(约达到181.4%)不断呈上升趋势,并持续高于美国,中国的存款货币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比较中得出,美国的银行存款/GDP比值(约达到83.1%)要相对稳定,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比例较低。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金融机构的中心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对金融管理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强化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结构的调整,提高金融管理的水平,能够更加利于发挥金融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金融管理作为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其能够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更加规范的秩序,也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金融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研究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能够为金融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制衡方式,能够实现金融机构内部的有效管理,能够实现金融资金的良性循环,推动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

2.实现资金失控预警,调整管理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开放虽然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也使得经济危机肆意扩张。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各国的企业更加容易进行投机,市场监管的漏洞也更加容易暴露出来,投资者会更加狂热的追求自身利益。市场的扩张使得金融行业面临着更多的不稳定因素,金融业更容易受到经济的冲击。因此,金融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近年来,各国的金融机构都在采取多种监管措施,以实现对金融行业的控制,提升金融管理的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机构采用了不同的措施,美国推出了金融监管方案,欧盟则制定了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合作。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很多国家的金融管理并不能很好的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各国的金融管理也急需要进行改革和控制,传统的金融管理模式显现出了诸多漏洞,管理理念的落后和金融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得金融管理很难应对和预防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需求,我们需要从金融管理角度对金融业进行调整,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发展,推动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1.调整金融结构,优化管理系统金融管理的改革和发展需要金融环境的改变。要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在金融结构上做出调整,以创造金融发展环境。首先,要为金融管理提供法制化环境。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要合理的制定金融管理规范,使金融管理能够按照制度化的管理流程进行操作。其次,要为金融管理提供更加稳定的金融市场。要提高金融的开放性,要使金融行业的各种许可性规范更加灵活,为使资金流入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最后要建立金融管理体系,要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确定以各商业银行为中心,其他金融机构相互补充的体系,完善管理规章和制度建设,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促进金融沟通的便捷性。

2.适用公司法人制度,促使金融机构政策有效性在对金融机构的改革中,要适用先进的公司法人制度,要利用法人治理机构的有效性和制衡性对金融机构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法人治理机构能够使企业发挥更强的凝聚力和更大的影响力,能够实现管理的协调。金融机构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就能推动金融管理的该笑醒,能够确保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的实现。我国的金融机构要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实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内部的协调运转,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决策,为企业各项政策的落实提供可靠的制度和机构保障,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促进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金融管理革新是金融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金融管理领域进行贯彻,要为金融管理提供更加有效、更加规范的制度保障,要为金融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推动金融机构内部的革新,以更好的保障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孙海涛单位: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一部

第4篇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 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

1.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可持续”和“发展”。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能源消耗产生环境污染,所以二者在概念上是统一的,但在现实资源或环境范畴上又是对立的。持续的发展要保证社会不断进步,涉及当代,也涉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应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均衡的经济发展为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动力,综合的社会效益为目标。

2.耗散结构理论。普利高津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体系(不管是力学的、物理的,还是化学的、生物的),当外界条件达到某一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和分子,会自动出现一种自组织现象,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会形成一种互相协调的作用,从而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时间、空间和功能的有序结构,这种非平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就是耗散结构。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普利高津为了说明系统是如何与外界相互作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因而引入了熵的概念,熵在热力学中是作为系统有序程度大小的量度,熵越大,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对于一个非平衡的孤立系统,它的熵总是自发地趋于极大,最终达到一个具有最大熵值的平衡态。

熵变化dS出两项构成:第一项dse是通过系统边界的熵的传输,第二项dsi是系统内的熵产,因此有关系式:

ds=dse+dsi (1)

所以,由式(1)不难看出:开放系统的熵不仅可以增加而且亦可减小,有了一定的负熵流后,才会有负熵产生。这意味着只要给系统以足够的负熵流,系统将维持有序而不趋向更混乱;如果继续增大负熵流则系统的熵变dS还会小于零,即产生负熵。负熵是作为系统有序度的一种量度,其物理含义是:负熵增加,意味着事物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是进化的标志。

普里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是研究系统有序化问题的重要理论,它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也被运用于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研究。对于地球这个系统,它是一个开发的系统,与太阳和其它星系无时不在地进行能量交换。为了维持现在的有序结构或者发展成为更为有序的结构,需要大量的负熵流,这些负熵流一部分来自太阳能和其它星系,来自其它星系的能量很少,可以忽略,以后只提太阳能;另一部分自来地球自己,就我们现在的认识水平,这部分能量是地球千百万年储存的化石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等。还有核能和地热能。

2.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1 地球上可用的自然能源。按文献提供的资料,地球大气层上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功率约为1.73×1017W,此能量的30%左右以原来的波长(短波)反射回去,约有47%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层和地表而所吸收,使其温度升高,然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重新辐射回宇宙空间。只有剩下的23%的太阳辐射能达到地球表面,成为风、气流和水波的原动力,形成气候,并造成水文循环。只有总量的0.02%(4×1013W)的能量通过植物和其他的“生产者”机体中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系统。另外还有一小部分作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和动物的机体内,在有利的地理条件下经过数百万年转变成煤、天然气、矿物油等,构成石油等矿物燃料的储备。因此,不难算出人类赖以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能源有多少,以现在的开采速度,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能开采多长时间。

2.2 自然资源利用与热力学定律的关系。地球是一个开放的自然系统,在其内部的物质运动和转换都要受到热力学定律的制约。植物和其他的“生产者”机体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系统,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这些化学能量的大小,依靠地球上的生物系统的大小和种类。人类可以通过大量种植植物等实现这一过程,当然也可以通过砍伐植物等减少这一过程。另外地球上经过数百万年转变成煤、天然气、矿物油等自然资源,这些都是负熵流。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看作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这个系统的发展依赖于持续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出输入来维持其有序结构。输入的是负熵流dse,输出的是熵产dsi。当输入与输出相等时,系统的行为保持不变,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社会经济维持原态;当输入大于输出时,自组织系统便自发地形成新结构,新结构的形成,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当输入小于输出时,系统的部分结构便会遭到破坏,自组织系统便会减少输出,从而进入负平衡稳定态,社会经济倒退;如果系统的输入远小于系统的输出以至使负平衡稳定态难以维继,或者输入输出停止,自组织便会死亡,其原有的物质和能量的聚集形态将消失于周围环境中,即走向与周围环境相平衡的状态,社会经济将士崩瓦解。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污染。比如蒸汽发电过程,锅炉燃烧燃料(煤、油、或者天然气)放出热量,同时放出二氧化碳CO2、水蒸气H2O、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热量被水吸收,锅炉中水被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继续加热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将热能转变为动能(电能)。我们看到在利用能源的同时,电是排放废物产生废热的过程。发电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各个方面。在工业化时代之前,社会发展缓慢,资源相对丰富,较小的污染,对社会发展影响较少。而现在高度的工业化社会,大量废物对环境极大的危害,比如二氧化碳CO2在大气层内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的火量排放形成酸雨,严重的危害着自然资源,造成现在看到的环境污染。而环境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在自然资源这些负熵流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势必要减少环境污染和一些消耗这些带来的熵产。

3.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 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减少污染。为了能够长期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技术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利用的能源总量不变。通过减少利用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能源转换的最大效率。科学进步的历史说明,每次遇到能源危机,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比过去更困难,如果说以往的技术进步建立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层而,现在可改造的技术越来越少了,这样也对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现在的任务是找到不可再生资源的特代能源,或者提高低能质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太阳能的利用技术,太阳能具有很多优点:储量丰富:分布普遍:无污染等。缺点就是能流密度低。随季节、气候、昼夜的变化而变化等。

3.2 废弃物的可再生性和可处置性。减少排放,对排放的物质和高熵能源再利用,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现在人们采取很多的措施,像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如: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炼铁需要大量的焦炭提取铁水中的氧,焦炭被氧化变成一氧化碳CO,若一氧化碳CO直接排放到火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可利用化工过程将之转化为甲醇或二甲醚清洁燃料,可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能耗下降,吨钢成本下降。这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的可行途径。

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 人才开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5-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可以说是如日中天,特别是我国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如果要是想把这种强劲的实力保持下去,就必顺全力去搞好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开发。为此,本研究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为研究对象,研究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开发,找到存在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一、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地域差异。由于我国疆域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东部和西部在竞技休育人才开发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竞技人才的开发在东部被得到深化,而在西部对竞技休育人才开发明显弱于东部。

第二,项目上的失衡。当前,我国在有些体育项目上开发力度很大,但是有些项目开发力度很弱,存在这种现象,因为各地市都偏爱于开发那些容易出成绩,大众喜爱,易于出效率的项目。

第三,体育人才市场建设滞后。我国体育人才市场的建设滞后,致使竞技体育人才之间缺乏合理的流动,导致一些地方严重积压,而一些地方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并且体育人才市场建设的滞后使得人才市场存“无序竞争”“暗箱操作”等不利现象,严重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开发。

第四,竞技体育人才的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开发。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过程中,向来比较注重竞技体育人才的运动能力的开发,而不太注重其他方面素质的开发,如文化素质等,致使运动员在进入社会后,其就业安置成了一个影响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开发的大问题。

第五,竞技体育人才开发成才率不高。竞技体育人才开发过程中成才率不高一直困扰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开发,投入资金多,下的功夫多,但是成效不高,浪费了国家大量资金,也浪费了大量人才。在伍绍祖先生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一书中有对我国在1985年及1990年关于成才率的统计分别是7.4%、2.8%,数据很是触目惊心。

二、可持续发展观下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

第一,坚持整体开发,有偿开发。国家人事部早在20世纪末就明确提出了人才资源的开发要做到整体开发,局部开发虽然能一时带来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会产生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利于整体的优化组合,应把我国各地市按各地市情况并结合体育项目特点优化组合起来,整体地去开发。并且引入市场机制,坚持谁开发,谁受益,鼓励各单位及个人企业组织去开发,这样势必会引起竞技体育人才开发的热潮,出现强项带动弱项的局面,国家也相应会缩减一些开支。

第二,坚持体教结合的开发模式。运动训练的特殊性,致使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很差,再加上有些运动队只重训练,而不注重运动员的学习,导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低下,这不但有违全面发展的原则,也不利于竞技体育人才训练成绩的提高,并且影响到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问题。通过体教结合的开发模式,竞技体育人才的各方面素质可以得到全面的开发,对于将来竞技体育人才的就业安置就相应要容易的多,也能对竞技体育人才的训练成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三,加强体育人才的市场体系建设。我国应该加强体育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体育人才市场制度,健全体育人才市场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找好竞技体育人才和市场接轨的切入点,并搞好和国际体育人才市场的接轨,这样才能促使竞技体育人才的合理流动,促使每一个竞技体育人才的水平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开发的相关科研发力度。我国应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开发相关方面的科研研发力度,不但要加强在竞技休育人才的选材及的培养上加强科研力度,也要加强对竞技体育人才开发的模式进行科研研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竞技体育人才开发体系,彻底解决人才成才率不高的问题。

第五,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开发各职能部门的自身建设。竞技体育人才开发的各职能部门应加强自身建设,要经常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参加各种培训,选派人员到国内外竞技体育人才开发搞得好的国家和地区去参观学习,以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竞技体育人才开发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也要做好优秀的体育人才的吸收工作这样既缓解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就业安置压力,又为竞技体育人才开发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竞技人才的开发存在不平衡性、体育人才市场建设滞后、竞技体育人才的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开发、竞技体育人才开发率不高。

竞技体育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可持续发现的相关理论精神学习,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竞技体育人才开的具体环节中去,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开发休系,只有这样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开发才能做到可持续开发,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竞技体育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林鹏.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释义.体育文化导刊.2003(5).

第6篇

一、强化国土资源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素质

对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素质方面的管理和培养,建设好管理的队伍,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专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有效地提高,加大招聘专业人才的力度,使队伍在业务方面和技术方面都强大起来,以保证国土资源管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还应该和国土资源的现状联系起来,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各个部门的行为,将土地管理的体系完善起来,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所依据。还要对耕地的问题进行密切的关注,制定一系列的相关保护制度,画出耕地保护红线,保证耕地的数量和面积。严肃对待非法占用耕地的情况,一经发现,严格处理,加大占用耕地的补偿力度,保证占补平衡。

(二)建立健全的土地市场运营机制

国土资源管理在现在这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要顺应发展的趋势,实现行之有效的管理,这就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土地市场运营机制,使城市土地资源和一系列基础设施的资本得到充分的利用,保证土地市场的环境,并且要秉承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将国土资源信息的公开化,转变国土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并且保证管理的质量,将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提高,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流程,优化管理的模式,将管理的水平有效地提高上来。比如:结合市场运营机制,以公开竞标的形式组织拍卖会,出售土地的使用权,同时完善查询的制度,并且将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公示出来,建立一个完善的国土资源信息查询系统,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土地资源有最大程度的使用率和收益,也能够使企业之间形成公平的竞争,形成良性的循环。不但能够为相关的企业和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还能够使信息更新的速度加快,通过整合、分析和提炼,将信息的质量提高上来。此外,还应该有相应的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的规划用地进行统一的管理,用正规的手段和方式将零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形成一定的规模,将土地的实际价值提高上来。对于一些废弃的资源进行积极的治理,使区域内的环境得到一定的恢复,能够重新得以利用。

二、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于国土资源的管理和合理的利用能够使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去。在土地的分配方面,不单单是对建筑物进行调整,同时也是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重心进行划分。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按照国家当前的情况,对于经济特区的发展提高重视的同时,也要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制定一些合理的方案,将山区和一些贫困地区的发展带动起来,并且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的合理分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近些年来有宅基地私自买卖的情况出现,这种程序是不合法的,所以有关的工作人员在对不合法建筑进行拆除的时候,就会有人因此失去家园,这样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人民和政府之间的不和谐,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为了将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杜绝掉,国家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规定,让群众满意,并能够主动配合国家的管理工作,使人们的权益得到保障,维护了社会的长久治安。合理地利用国家的土地资源,拓宽了道路,大大减轻了交通方面的压力,带动了各个方面的发展,达到了协调发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之下,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制定一些规范和制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有效解决,提高管理的水平,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张文丽 单位:山西省洪洞县国土资源局

第7篇

一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在1987年42届联大“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提出的,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可被定义为“既满足包括人类物种在内的当代生物圈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生物圈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把发展的观念与理论拓宽到人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从代内延伸到代际,达到全方位的“时空”的有机统一。这是可持续发展本应体现的本质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在国际上,有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由美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研究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专家赫尔曼·戴利(herman. e. daly) 所著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1996),戴利先生在该书中强调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整个理念就是经济子系统的增长规模绝对不能超出生态系统可以永久持续或支撑的容纳范围”,该论点准确地揭示了生态可持续性这个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于1996年出版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另一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著作为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管理学和环境科学教授罗伯特·艾尔斯于1998年所著的《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

在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主要由贾华强先生所著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知识出版社,1996年6月),由潘家华先生所著的《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由刘思华先生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和由洪银兴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等。这些著作的出版,可以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体系正式产生的标志。

二 存在的问题

自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就进行了热烈地研讨,但目前仍然停留在逻辑思辨的角度,缺乏实施层次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也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整个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没有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

此外还存在包括定义不规范、内涵的模糊等方面的问题。

三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构建的建议

(一)区分三类不同的经济发展成本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不完全是外部性治理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完全是治理外部性”。所以,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要围绕着发展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理论基础来减少经济发展的代价,在这一过程中要区分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三类不同的经济发展成本。由于生态成本是由代际累积和转移而形成,难以像环境问题那样可以通过对责任主体进行征税来予以补偿。所以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把重点放在生态成本的降低上,通过实施系统管理,建立和实施生态经济制度,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对接,把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系统相对接,把技术选择与生态系统相对接,通过实施生态经济制度来降低生态成本。

(二)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的行为而造成的,制度安排的激励与约束性可以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因此,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发挥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以解决生态问题及代与代之间的生态成本累积和转移,从而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制度安排的强化应从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两方面着眼。在正式制度安排方面主要着眼于三方面:一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资源利用中引入价格机制,通过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来合理利用资源;二是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一方面维护市场秩序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法制和行政规制方面的制度安排,强制性地促使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去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完善市场制度,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市场,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在非正式制度安排方面,要加强观念的转变和伦理道德的建设,树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等多项指标的协同来衡量经济发展。同时改变传统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来实现经济发展”。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

第8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当前,农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如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如下探讨。

一、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之后不断深入。

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农业系统,把农业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等融为一体,使农业生产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多种产业的组合性、资源利用的立体复合性、废弃物循环的生态性、技术体系的复杂性及经济运行的社会性。农业循环经济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在环境方面要求低污染甚至无污染,达到环境与人类农业生产的和谐,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该模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进入现代农业后,一些生产活动导致了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枯竭、经济效益下降等现象。这些问题如若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与方法将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原因在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资源方面,可通过立体种植、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及短缺资源的代用等措施节能降耗和节流开源,实现农用资源的合理利用,延缓资源的枯竭;在生态环境方面,可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降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农业推行循环经济是推行工业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性的基础环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具有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的特点,因此农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很容易地实现物质循环,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农业产业系统是由种植业系统、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所构成,这些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具有整体性特征,而这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也正是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决定着必须推行农业产业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植物激素等化学药剂,重用轻养、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工业三废污染严重等,这些因素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土壤板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化学农药残留量、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大大超标,严重危及人民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另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科技落后、认识不足、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制约因素。

四、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首先,要治理点源和面源污染。点源主要是指乡镇和村办企业的污染源;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药、化肥、塑料覆膜等造成的污染。当前,要关闭农村小造纸、小化工、小冶炼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消除污染源。同时,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大幅度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其次,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要切实保护好耕地,注意用养结合,抓好秸杆还田和绿肥种植,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合理轮作,降低土壤养分消耗,促进养分平衡和积累。再者,要加强绿化。当前,应合理利用各种土地资源,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发展农田林网,减少裸地面积。同时要加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草场改良,防范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

2.建立健全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农业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规程和相关体系。德国于1996年10月颁布了《循环经济法》,该法立法宗旨是促使更多的物质资料保持在生产循环圈内,值得我国借鉴。当前,我国应首先按照循环经济农产品标准,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等,条件成熟时再颁布一部关于规范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2)健全相关保障和激励及补偿政策。由于循环农业无法增加外源营养要素投入,一般会减产,因此,必须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技术上指导,以提高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对循环农业生产区制定优惠信贷、减免税费、直接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循环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生态和经济的有机结合。(3)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把农产品检验服务,包括一般检验服务和为健康、安全、分级或以标准化为目的而进行的特定农产品检验服务,以及检验检测研究等,作为一般性政府支出,纳入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另外,在循环农业产区、农产品经销市场和出口环节,制定农产品免费检疫检验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3.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农业循环经济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无污染、再循环利用,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注重农业科技开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绿色”化肥技术及其他现代高科技环保生物技术等。另外,要借鉴吸收国外电子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同步辐射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2)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能源方面,日本特别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也应大力发展农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既能实现节能,又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3)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①要推广农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②要推广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采取秸杆堆肥还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等措施,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③要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技能培训。

4.广泛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和帮助,更需要广大农民的自觉参与。因此,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力度,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农民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废弃物再利用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让广大农民真正树立起现代农业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真正意识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5.加大农业循环经济配套设施建设

在投资方面,政府应增加投入,促进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额大、外部经济效益显著,所以各国政府历来都重视对农业基本建设的直接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例如,以色列政府承担了改造和开发沙漠、兴修水利设施的投资;韩国政府则直接投资修建农村道路,以及供水、供电、通讯系统和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借鉴国外经验,我国政府首先应继续抓好大型水利工程、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建设一批旱田节水灌溉、水田标准化等基础设施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要加大农村通讯、信息、市场和气象服务等投入力度,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55-04

前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1987年提出的,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国际公约。从此将可持续发展问题摆在了国际性政治议程上,并在全世界掀起了研究热潮。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定量衡量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足迹分析法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和Wackernagel于1996年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定量方法[1]。生态足迹理论从1999年开始被引入中国[2],并很快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方法被用于定量分析中国和一些省市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3~5]。近年来,在国外已开始了长时间范围的动态研究[6,7];国内的研究工作多是针对某一年的静态研究[3~5],有关动态的研究报导很少[8,9]。笔者对天津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研究,试图追踪各个时间段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枕燕山,位于北纬38°33'~40°15',东经116°42'~118°03'之间。北与首都北京毗邻,东、西、南分别与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沧州地区接壤。海岸线长约133公里,面积11 305平方公里。天津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有明显由陆地到海洋的过渡特点:四季明显,长短不一;降水不多,分配不均;季风显著,日照较足;地处滨海,大陆性强。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为550~680毫米,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 176万人。

二、研究方法

(一)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任何已知人口的地区或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3-4]的总和。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依据前人研究[1-9]修订为:

EF=N×ef=N(ai×rj)×rj=N(ci /pi)×rj(i=1,2,3,…,nj=1,2,3,…,m)(1)

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ef为人均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ai为i种物质人均占用的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ci为i种物质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物质的世界平均生产能力;i为消费的物质种类;j为生物生产面积类型。

在生态足迹账户中,生物生产面积分为六种类型:耕地(arable land)、林地(forest)、草地(pasture)、化石能源用地(fossil energy)、建筑用地(construction land)和水域(water area),这六类生物生产面积的生产能力差异很大,不能简单进行加总。为此,生态足迹计算方法中用均衡因子把不同类型的生物生产面积转化为可以比较的、统一的生物生产面积。均衡因子为某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单产与全球各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单产的比值。由于很难准确计算全球各类生物单产的总平均值,同时产量每年变化,均衡因子标准难以统一。但根据Wackernagel的研究,各年份间的均衡因子差异很小[7]。本文采用WWF2004报告给出的2001年的均衡因子[12]:建筑用地和耕地为2.19,水面为0.36,草地为0.48,林地和化石能源用地为1.38。

(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指区域实际提供给人类的生物生产面积(包括水域)的总和,计算公式依据前人研究[7]修订为:

EC=N×ec=N×(1-12%)aj×rj×yj(j=1,2,3,…,m)(2)

式中,EC为区域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yj为产量因子;j为生物生产面积类型。

生态足迹理论实现了用同一指标――生物生产面积来表示与评价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使二者具有可比性。但由于同类生物生产面积的生产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类生物生产面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Wackernagel引入产量因子(yield factor)解决这一问题[7]。产量因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同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产力之间的比率。在本文的计算中,耕地的产量因子依据天津市每一年的农产品平均产量与全球平均产量相比较,得出耕地的产量因子。建筑用地大都来自产出率高的耕地,产量因子取值与耕地相同。其余土地类型的产量因子按文献[5]中对中国生态足迹的计算取值,林地为0.91,草地为0.19,水域是1。同时,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建议,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

(三)生态赤字的计算方法

生态赤字的计算公式为:

ed=ef-ec(3)

式中,ed为区域生态赤字,ef为区域生态足迹, ec为区域生态承载力。如果区域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区域生态承载力,就出现了生态赤字;反之,则表现为生态盈余。

三、天津市1989―200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一)生态足迹计算

天津市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计算主要包括两部分:(1)生物资源的消费;(2)化石能源的消费。根据统计年鉴数据[13],其生物资源消费分为农产品、动物产品、林产品、水果和木材等五大类。能源消费主要包括煤炭、焦炭、燃料油、汽油、柴油、天然气和电力等。由于本文的计算数据为实际消费量,因此,贸易调整部分不需要计算。计算足迹时将能源的消费转化为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即吸纳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CO2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采用世界上单位化石能源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10],将当地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能源土地面积[11]。经过均衡转化后的各种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费足迹便构成了天津市的生态足迹(图1)。同时,计算了20年来天津市的生态承载力(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天津市1989―2008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生态足迹从1989年的人均1.64 hm2缓慢上升到2008年的1.65 hm2;生态承载力从1989年的人均0.27 hm2上升到2008年的0.32 hm2,生态足迹缓慢上升的同时,生态承载力也在上升。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理想的发展趋势。天津市1989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36 hm2,到2008年降为1.32 hm2。说明天津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减少,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缩小。但是,由于天津市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一直大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并且生态赤字超过了0.4 hm2的全球人均生态赤字,因此,天津市的自然生态系统仍然面临沉重的压力,目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二)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分析

为反映资源利用效率,本文计算了万元GDP的生态足迹(见下表),显然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需求大,反映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反之,则资源利用效率高。徐忠民计算的中国1999年的平均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为2.037 hm2,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反映了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3]。而对于地处环渤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天津市来说,其万元GDP的生态足迹比较小。天津市1999年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仅为0.80 hm2,比1999年中国万元GDP生态足迹的1/2还要少。同时,天津市1989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为4.93 hm2,而到了2008年为0.31 hm2,20年间其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近16倍。这就反映了天津市近20年来在提高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艺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四、讨论

(一)生态足迹的发展变化探讨

从六类生物生产面积的人均生态足迹发展变化看,20年来人均生态足迹增幅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林地(2008年是1989年的4.15倍)、水域(1.95倍)、草地(1.94倍)、园地(1.94倍)、建筑用地(1.38倍)、耕地(1倍)、化石燃料用地(0.85倍)。可见,1989年以来天津市人均消费品增加最多的是水果、水产品、动物产品(肉、奶、蛋)等,人均粮食消费量基本不变,能源消费量减少了15%。同时说明,1989年以来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营养和高能量食物的消费量增加,并且高污染型能源(如煤炭)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毫无疑问,这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从食物消费结构方面考虑,这就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林果业、发展畜牧基地以及建立林特产品基地,从而进一步提高林地、水域和草地等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比重。从人们的生活观念方面考虑,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天然气、沼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给人们一个清洁、美丽的城市环境。

(二)生态足迹的组分探讨

从生态足迹组分来看,2008年六类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生态足迹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化石燃料用地(57.01%)、耕地(18.18%)、建设用地(10.92%)、水域(10.13%)、林地(3.09%)、园地(0.45%)、草地(0.22%)。可见,天津市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源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的不足,其中,能源的消费主要以石油和煤为主,生物资源的消费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这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是天津市出现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燃料足迹占总生态足迹的57.01%,因此,若能减少煤和石油类的消费或者采用其他高发热量的替代性能源,如汽车和城市供暖改用天然气,利用生物质能源发电,则可大幅度降低人们对天津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三)区域可持续性探讨

从天津市1989―2008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来看,天津市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一直大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存在矛盾,生态系统退化,人地关系紧张。因此生态赤字也就一直存在。根据雷斯课题组对世界上其他城市生态足迹的研究,大多数城市都占有比其生态承载力大得多的生态足迹。这说明,随着国内外贸易的进行,要维持城市或区域的消费水平,需从本地或外地农村和郊区输入生态足迹。天津市要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外部输入。这表明天津需要通过贸易从不发达地区输入生态足迹,其结果不但加剧了天津的生态恶化,而且也加剧了不发达地区的生态恶化。因此,为了减少天津及不发达地区自然资源的消耗,促进天津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天津市必须尽可能减少其占有的生态足迹,如此才能减少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亦有助于减少不发达地区生态足迹的输出,缓解不发达地区生态恶化的压力。

五、结论与建议

天津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89年的1.64 hm2缓慢上升至2008年的1.65 hm2,生态足迹基本稳定。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也由0.27 hm2逐年上升到0.32 hm2。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有利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天津市1989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36 hm2,2008年人均生态赤字降至1.32 hm2。说明天津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呈下降趋势,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有所减缓,但生态足迹目前仍然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虽然,天津市近20年来的生态足迹基本稳定,但生态赤字依然存在。为了减少生态赤字,实现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赤字。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单位面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二是高效利用现有资源。三是控制人口,减少人均消费,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四是加强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减少耕地损失。五是发展循环经济,千方百计实现废物及某些中间产物再循环利用,以挖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潜力。对于人口负担重、资源有限的天津市来说,只有从上述几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人类对自然的压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Wackernagel M, Rees W E.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 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0):3-24.

[2] 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等.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J]. 地球科学进展,1999,14(6):589-595.

[3] 徐中民,陈东景,张志强,等.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J]. 土壤学报,2002,39(3):442-445.

[4]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5]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生态足迹法:可持续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 生态学报,2001,21(9):1484-1493.

[6] Haberl H, Erb K H, Krausmann F. How to calculate and interpret ecological footprint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the case of Austria 1926-1995.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38):25-45.

[7] Wackernagel M, Monfreda C, Erb K H,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of Austria, the Philippines, and South Korea for 1961-1999: comparing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an `actual land area‘approach. Land Use Policy, 2004,(21):261-269.

[8] 岳东霞,李自珍,惠苍. 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4,24(3):454-463.

[9] 赵先贵,肖玲,兰叶霞,等. 陕西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2005,38(4):746-753.

[10] 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ecological footprints concept[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375-390.

[11] 邱大雄.能源规划与系统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8.

[12] WWF.Living planet report 2004[R]. 省略/news_facts/publications/general/livingplanet/index.cfm.

[13]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统计年鉴1990―2009[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9.

The dynamic study on Tianj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

GAO Li-feng 1,ZHAO Xian-gui 2

(1.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Shangluo college,Shangluo 726000,China;

2.Tour and environment colleg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第10篇

所谓城镇环境艺术指的是对城镇的环境实施艺术化的设计,中国的城镇具有非常浓郁的历史气息和地方特色。通过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形态万千的城镇形象。

进行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的整体目标

目前,人们出于保护环境的心态以及担忧环境的危机意识,对于文脉断裂、千城一面、文化荒芜以及缺乏个性的现代城镇和环境作出深刻认真的反省:呼唤人性,唤起文化,激发对自然、乡土、人文、历史的无限眷恋,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自然环境能够和人工环境实现协调、统一、稳定的发展,创造高品位的生存环境,实现最佳状态的生态平衡,是当前我国城镇形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目标。在最近几年,很多学者都将精力放在研究我国城镇形态发展道路上。钱学森先生在1983年到1992年期间,曾经一度发表几篇文章,提出“构建山水城市和园林城市”的美好愿望。还有很多学者提出“花园城市”的美好设想。这些美好设想都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将持续发展和生态作为核心理念,对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提供更高要求以及更加宽广的思路。不管将来城镇模式怎样发展和改变,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必定是人文和生态的有机统一,人工和自然的有机统一,艺术和科学的有机统一以及现代和历史的有机统一,这是符合生态发展和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并且还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提倡阴阳平衡,注重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黄帝宅经》当中也曾进行详细的描述。这种人工和自然的有机结合,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环境观念。“不断美化城镇环境,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观点。城镇环境的艺术观念也会深入其中,对城镇设计课题进行引导,发现、改观、挖掘和创造,让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所独有的审美特性能够满足人类原始状态下最初的对美的一种渴求,实现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促进共同发展。

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体系的研究

1.对设计原则和范围的研究分析

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最主要的是通过视觉艺术手段来进行形象的创造。通过人类的听觉、嗅觉、心理、味觉、触觉以及视觉的综合感受来进行可知的艺术氛围和形象的创造。因此,人本身以外的人文要素、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可以说是都处于城镇当中,从较大方面来说是整个城市形态,从较小方面来说就是每一片砖的形、质、花饰和色都包含在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的范畴当中。城镇环境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设计,更是一种深化设计或者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策划初期都有参与,并且不断强化环境艺术意识。另外,它又受到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等条件的约束,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城市规划中没有实现的策划,深化和改善建筑设计当中存在的某些缺憾,不断提高城市视觉设计的居住质量以及环境品位。所以,它所具有的主要设计原则就是:不断深化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的设计理念,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出具有中国民俗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地方特色的城镇环境和形象。

2.坚持以人为本的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

触觉和视觉是依附实物而存在的,味觉、嗅觉、听觉等等的所有感知因素都需要通过实物来暗示或者传递让人们感受到,并且通过丰富的联想,唤起人们最本质的记忆和经验,从而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主要是将视觉艺术作为先导,将触觉艺术、味觉艺术、嗅觉艺术以及听觉艺术作为烘托,将特定的环境艺术观点作为出发点,从而创造出能代表城镇的民情特色、民俗特色和地域风貌特色的城镇居住环境。要想实现这种艺术创作,就要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战略相结合,将审美需求、工艺技术、材料选择和功能需求统筹协调好,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3.对设计要素和设计结构的研究分析

城镇环境艺术是高度综合的一门设计体系,从不同时空、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出发,创造和表现出人类一种生存之美,揭示出美的本质。其结构的主要形式是从整体到局部,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物质形态作用于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又反作用于物质形态,这就揭示其要素之间所存在的结构关系,局部和整体,要素和系统之间存在较强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依附关系。

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的主要背景是整座城市,从综合的、整体的角度入手,而不是传统的一件环境艺术品、一处园林或者一座建筑。它是将整个城镇当中所有有形物品的体积、质感、韵律、时空变化、节奏、色彩以及形状特性和相互关系作为基础,从人的感官进行感知,从而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形式。

结 语

对于我国的城镇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其连接中外、贯穿古今,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结合城镇环境艺术设计的分类方法,将艺术设计作为先导,将科技文化作为手段,去表现、挖掘和发现城镇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积极对可持续发展生态模式进行探索,从而打造中国特色、独具匠心的城市环境和形象。

第11篇

现阶段,环境技术设计的基本理念便是节约与环保,是以人为本,在建筑生态住宅的过程中,无论设计过程,还是施工过程,都需要是此案全程无害化,以居住环境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为基础,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融入到整个人类的居住环境中,从而构建起人类、环境、建筑的良性系统,环境艺术中华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也就此形成。因此,绿色健康系统在环节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当下环境艺术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要注重建立可持续发展设计观,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真正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当中。对此,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融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将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进行应用,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1、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学理念

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学理念的同时,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应该加强对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学习工作,对涉及的学科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以及相应的评价机制进行有效学习,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能够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一个较好的了解。这样一来,在进行实际讲课过程中,教师才能够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当中,切实地发挥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作用。同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学理念时,要注重加强教师的学术交流以及进修学习工作,使教师能够加强对这一理念的理解程度,能够切实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2、整合工程技术相关课程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环节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要注重对传统工程技术相关课程的整合工作。工程技术相关课程是环节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环节,关系到了未来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工程技术相关课程的整合,目的在于使可持续发展理论能够真正应用于环节艺术设计当中,并且在日后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整合工程技术相关课程时,要注重加强课程设计和修订工作,并就发展目标明确写入教学目的中,根据教学目的,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同时,要对整合完成的工程技术课程进行有效实践,并对教学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统计,明确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修正,使学生在学习课程过程中,能够形成较为系统的可持续设计观。

3、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想要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教学工作当中,并且发挥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作用,极难实现。对此,加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建立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当中,对教学模式的改变,应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1)要切实把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特点,综合学科特征,进行教学设计。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理论层次内容,对这一内容的灌输,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兴趣。在进行实际讲课过程中,可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例如当下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筑行业的污染问题等,让学生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讲解。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地进行知识学习,是当下进行可持续发展理论教学工作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列举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案例。例如当下建筑行业对新技术、手段,新材料的实际应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又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3)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要注重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束语

第12篇

【摘要】本文在国内外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础上,从企业环境、企业能力、企业责任三个角度出发,设计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共45个指标),以重庆工业企业的调研有效问卷186份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找出符合因子分析要求的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因子及指标体系;通过对这些因子及指标进行指标可靠性验证,进一步删去不符合指标可靠性检验要求的因子和指标,得出影响重庆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子和指标体系(共9个因子,共25个指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因子分析 重庆工业企业 问卷调查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

笔者在对国内外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关理论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研究时发现,已有一些学者尝试从融资约束、控制特征、以及股利政策等视角研究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张洪梅,2011;邓镝,2011;杨联颖,2011),但是从企业环境、企业能力和企业责任角度研究企业持续发展的文献却较为稀缺。特别地,国内企业最近几年才开始注重企业责任,并开始编制和披露企业责任报告,而国外从企业责任角度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对成熟。因此,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有关理论提炼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因素及每个因素分别包含的因子。其中,企业能力包括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 、营销能力、组织结构、信息资源等方面;企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企业社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污染责任、对相关利益者的责任等方面。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和指标、笔者初步设计出影响重庆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指标设计完成后,请多位专家学者、企业高层人员指标进行审阅评价,经过指标修改、合并、添加,最终形成针对重庆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包括:企业环境指标体系10个指标、企业能力指标体系21个指标、企业责任指标体系14个指标。

重庆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设计好后,编制《重庆工业企业持续发展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企业环境10个具体指标,企业能力21个具体指标,企业责任14个具体指标。对重庆工业企业发放问卷200多份,收回卷18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68份。

二、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因子分析和可靠性验证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的基本原理:就是将错综复杂的实测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因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简化数据维数。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结构用公共因子来进行解释。

指标的信度是指一套指标与它所要度量变量的一致程度,Churchill 1979 年发表了有关信度如何验证的文章后(Churchill,1979),他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后来又有学者对他的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对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作出说明。他的方法是,计算CITC(Corrected Item-Total Correlation),其值小于 0.5 则删去指标;同时计算α系数,如果α系数在 0.6 以上,说明指标的可靠性是可以接受的。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结合重庆工业企业具体实际,设计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可靠性验证检验,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指标和因子,最终提炼出影响重庆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子和指标体系:(1)企业环境(宏观环境、中观环境);(2)企业能力(营销能力、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学习与科研);(3)企业责任(对企业内部人员的责任、污染责任、对企业外部人员的责任)。如图:

三、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有利于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理论作为指导。而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不足,使得欲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缺乏相应的理论作为指导,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为编制中国特色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理论框架和体系提供参考。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我国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在国外,发达国家都对编制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非常重视。因此,有必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理论框架和体系,指导开展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以积极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Churchill G.A., A paradigm for developing bettermeasures of marketing constructs [J]. Journal ofMarketing Research.1979, 16: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