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

时间:2022-05-18 13:1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论法的精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法的精神

第1篇

法的人伦精神:由来及表征

众所周知,古代是以自给自足的封闭的为主导的,一个个的小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这种小农家庭里,以长幼尊卑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宝塔形的等级结构,而维持这一等级结构稳定的准则便是伦理的制度及观念,而中国古代社会的国家政权架构,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家族结构的摹拟和放大。统治阶级基于其维护统治和治理国家的需要,自然地选择这种伦理化的制度和观念作为其最好的精神武器,并大力予以提倡和实践,使之纳入立法和司法之中。学者李钟声曾说:“我国的法律制度本于人伦精神,演成道德律和制度法的体系,所以是伦理的法律制度。”1这就直接指出了中华法系法律制度的伦理化性质。而要探究中国古代法的人伦精神,可直接追溯至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伦理法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者爱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恕之道”等都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孔子提倡“礼治”,一再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制度,而且,他把“礼”和“仁”结合起来,形成了“德治”思想,主张“以德去刑”和“无讼”,创设了一套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礼”的秩序的伦理法体系;至西汉,董仲舒集儒学之大成,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和法家某些思想成份,创造了一套为加强封建专制的法律。他的“三纲五常”作为一种进入理想化的人的生存境界的程序设计,密切地联系着儒学一贯的古典人文主义精神,昭告着对一种保有和谐的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秩序的强烈愿望。2统治者继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形成了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正统儒家思想。瞿同祖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古代法律可说全为儒家的伦理观念和礼教所支配。”3法律伦理性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伦理的儒家思想为指导原则的古代法律制度体现了鲜明的人伦精神。容隐原则可为其鲜明的佐证。

容隐原则是法的人伦精神在中国古代诉讼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它在历朝历代的法律中都有所规定。系统提出这一原则的第一人是孔子,他曾就其父攘羊而子证之之事表示不同于告父者的意见,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4至汉代这一思想被确立为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汉宣帝曾专门下一诏令,称“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于首匿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5,这一诏令从人类亲情的本性出发解释容隐制度的形式,正面肯定妻、子、孙为夫、父、祖隐在法律上的正当性(如同我们通常所讲的“赋予合法权利”),认为基于血缘、亲情、人伦,容隐之行是出于天性,不可违之且不为罪。在《唐律》中关于容隐的规定,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规范系统。《名例律》中对容隐制作了直接的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为使之得以落实,《唐律》中还作了相关规定,由此,不仅容隐的范围扩大了,而且“谋匿犯罪的亲属,即使是漏泄其事或通报消息给罪犯,使之逃匿也是无罪的。”法律在此体现了对人伦的较大程度的宽容。至清末民国时期,变法之后,亲属容隐制度仍然被保留了下来。“从《大清新刑律》到民国刑法,先后保留了为庇护亲属而藏匿人犯及湮灭证据不罚,放纵或便利亲属逃脱减轻处罚,为亲属利益而伪证及诬千免刑,为亲属顶替自首或顶替受刑不罚,为亲属销赃匿赃得免罚,有权拒绝证明亲属有罪,对尊亲属不得提出自诉等规定。”6这些规定,从人所固有的恻隐、是非等天性出发,以人为本,注重人之伦常,是人伦精神在法律制度中的直接体现。

另外,历代统治者中省刑罚、薄赋敛、以民为本、体恤民困的统治思想亦不在少数,那些为政以德、安人养民、恤刑慎杀的较为宽平的立法倾向不可否认是为其维护权位、巩固统治服务的,但也表明他们已能较充分地认识到民众作为主体的价值与意义及其人格尊严的权利,透发了其思想中的人民性因素和人伦精神。

以上文所及为佐证,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由于其形成的特定的经济、及历史文化条件,表现出了显而易见的伦理化倾向,对人伦关系的法律保护成为其基本的法价值理念。

法的人伦精神:命运及缘由

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终于摆脱了古代的樊篱而走向近代化和现代化,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逐渐式微,走上了现代化的历程。对于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体系过时,品性尚存;整体腐朽,局部可取。”而法律制度最终必以人为目的,强调以人为本位,也就意味着法律本身应当体现并实践着对人的本性的尊重和理解,对人的价值和权利的肯定和维护,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基于人性而生的伦理关系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应予以保护,而法律制度之于人伦精神的关注无疑应当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可取的品性和局部”之一。比如,那和谐的以父慈子孝、夫刚妻柔为特征的社会人生模式,是自然经济条件下人性需要的健康流露,即便在现代文明条件下,也依然保有自己的特殊魅力。

然而事实上,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现行制度特别是地方制定的法律法规都往往漠视了法的人伦精神。仅就容隐原则来说,我国新刑法第310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表明无论什么人施窝藏、包庇行为,皆应受到处罚,而不管他与犯罪嫌疑人是何种关系,即便是直系血亲也应一视同仁。从人之伦常的角度出发,这样的要求未免有些苛刻。与之恰成比照的是,对法的人伦精神的关注这一特有的价值理念却在当今世界其它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中有所体现。仍以容隐原则为例,德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现行法律中都有有关直系血亲或配偶窝藏、包庇罪不予处罚或免除处罚的规定。例如:《法国刑法典》在第434—1条第一款规定了窝藏罪,紧接着第二款又规定了例外情形,即下列人员不属于前款之列:1、重罪之正犯或共犯的直系亲属、兄弟姐妹以及这些人的配偶;2、重罪之正犯或共犯的配偶或众所周知与其一起姘居的人。同样,在第434—6条规定包庇罪之后,也附加了排除处罚的情形。也就是说,在法国,近亲属间、夫妻之间施窝藏、包庇行为,不受刑法处罚。英美法中虽无类似之规定,但英美证据法也有“夫妻互隐”和“神父为告者隐”等关涉伦理的特殊规定。法对亲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包容几乎成了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而在其渊源地的中国却已销声匿迹,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依笔者来看,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之人伦精神的匮乏和荒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法治理念渐入人心的今天,再去固执地强调人之伦理、世之伦常极易被视为封建主义的东西,在化的旗帜下,“要把这些封建残余扫除得干干净净、不留痕迹。”它们也就难免遭受被扫入“的垃圾堆”的噩运。二是立法者观念的偏差。长期以来,我们的法律更多地是强调个人对于国家的服从,以本位淹灭个体独立,要求个人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而往往忽略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要求。在这种法律文化结构中,个人是微不足道的。这种观念对于立法的恐怕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消除的。第三,立法者在法律制定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人为地割断了历史,造成传统的断裂。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极端注重伦常纲纪的社会,这一传统至今仍然生生不息,并不会因为我们今天倡行法治而悄然断裂和消失,立法者往往忽略法律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过高地估计公民的道德水准,甚至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公民在法律面前完全抛开自己的个人私欲和利益(包括亲情),这不仅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而且违背了公民的道德情感要求,漠视了公民对人伦关系的认同与拥护,由此制定出来的法自然难以体现人伦精神。

“安提戈涅之怨”的启示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提戈涅是国家的实证法的牺牲品,而这个实证法又是背离人伦、漠视人性的恶法。随着社会的进步,的,现时的法与古时的法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也是众多学者孜孜以求的,那就是任何“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7法治也不应当仅仅是冷冰冰的规则体系与制度的客观组合,还应当包容人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对自身目的和价值理想的情愫记载(从这一点上讲,法律具有温和性)。谢晖曾精辟地指出:“每个中国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感受着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天理’,而是‘人伦’,……‘天理’是强加给人们的世界各民族共有的‘奇理斯玛权威’,而‘人伦’才是我们民族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的,导引我们民族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给民族史留下深刻创痛的‘奇理斯玛权威’”。8现代社会、政府等一切计划、安排、行为都应围绕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进步、人的发展、人的生活而展开,法律应当最大限度地给个人留置自由的空间,至少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权利(如亲权这种纯朴的原始的权利)的空间。因为“无论一个个体随其天性之律作些什么,他有最大之权这样做,因为他是依天然的规定而为,没有法子不这样做。”9“法律不强人所难”这句古老的法律格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第2篇

课堂讨论法即任课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发现某个问题并对此问题加以认真讨论分析来获取结果,掌握知识。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友爱探究精神以及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传统初中物理教学的不足与课堂讨论法的优势

1.传统初中物理教学的不足

(1)教师素质有限。当前国内初中物理教师的学历多以本科为主,缺少高学历者。有些初中物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比较少,接受再培训的机会也有限,使他们接受新课改教学观念的速度相对较慢,无法理解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不当。许多初中物理教师面对中考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试教育,过分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不顾所讲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以及学生能否理解,不断进行重复的填鸭式疲劳教学,不仅未让学生有效掌握物理知识,更使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大幅降低。

(3)学生学习方式不当。有些初中生因为自身性格的使然,其在学习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愿与老师及同学进行交流,从而使学习受阻,不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2.课堂讨论法的优势

课堂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自主开展知识的探究,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方法。面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通过课堂讨论均可获得一定的整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课堂讨论,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究新知识,同时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也有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养成,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达成三维教学的目的。此外,课堂讨论,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善,引导其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上,使学生进行有目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发展能满足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结合教学目标,预设讨论的主题

讨论不同于聊天,要有一定的方向性而不能天马行空。教师要充分地结合教材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建立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讨论主题,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推进,使学生感受到不断攀登的乐趣,又不会失去讨论的方向。通过这样的目标建立,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使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都围绕教学的目标展开,取得良好的效果。

2.科学设计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1)巧妙设计认知冲突,设置悬念。

(2)注重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以旧知引新知。

(3)具有讨论的空间。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以实验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实验一]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实验二]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实验一和实验二之间所产生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陷入这样的矛盾中,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用力去维持?由此而产生的困惑不仅成为学生探究、讨论的动力,而且还能够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对于诱发学生思考具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达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探讨的目的。学生被实验所激发的好奇心鼓舞他们对问题进行探索。

3.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强化总结反思

第3篇

【关键词】探究性讨论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69-01

目前,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比较传统,大多只是流于浅层知识的传递,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然面临着道德抉择,因此,为了为学生奠定更坚实的道德基础,促使学生朝着社会化发展,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探究性讨论法教学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结合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的,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讨论法的条件

在学生方面,教学前,教师首先要设计好讨论题型,组织学生进行课程的预习和相关资料的搜取,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充满讨论欲望;在课堂中,学生要有敢于充分运用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发表自己见解和敢于进行争辩的勇气,正确对待各种讨论结果,积极听取教师意见。

进行探究性讨论法教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单纯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引入实际生活经验,认真设计课程,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道德水平;另外,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公平对待学生差异,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由于有些教材内容对探究性谈论法教学并不适用,因此,必须选择学生了解的,并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又能够通过原有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教材内容。

2.探究性讨论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确定主题,设计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涉及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问题,都有值得探究和讨论的地方,因此,教师首先可确定讨论主题,主题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确保主题与学生生活的紧密性和主题的开放性。之后,教师可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不能设计难以激起学生参与讨论热情的容易问题,也不能设计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复杂问题,必须难易适中;设计可以围绕一个集中的问题展开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除了要难易适中外,还必须是学生最关注、最迫切想寻求答案的问题,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当学生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他们对问题链中子问题的解决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总之,探究性谈论式问题是复杂的,是在探究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推进的,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探究性讨论问题非常重要。

2.2运用讨论,解决问题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组,确定每组各个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就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积极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意见,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学生一起整理问题,并合理给出自己的建议;随机派一名学生代表汇报讨论过程和结果,对于讨论结果的呈现,可采用口头汇报形式或书面表达形式。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可由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观点和意见进行梳理和总结,也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比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常常会涉及一些民主生活常识,但是由于学生对这些常识并不理解,教师可让学生从最熟悉、最接近民主生活类型的事情出发,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民主生活的含义,他们的民主意识也会相应的增加,这样,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2.3在讨论中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将探究性谈论法应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是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比如教材中涉及到了诚信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诚实守信”意义的理解,并感受一些不诚信的行为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可设计讨论主题“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对得到的认知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懂得“做人要做诚实守信之人”的道理。另外,在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提到了民族问题,提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怕牺牲、英勇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教师在这个时候可讲述与教材相关的民族故事,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使得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得到升华,进而通过学生的认识水平抓住他们的行为表现,实时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引导,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3.结语

总之,探究性讨论法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围绕着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的过程,在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的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课程课型、学生实际情况等组织探究性讨论法教学,并结合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和总结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储东晗.讨论法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2,19(7):75.

第4篇

关键词: 有丝分裂 染色体 DNA 减半 讨论法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讨论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来说,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教师运用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进而做到全面地看问题,因此讨论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讨论中,教师应着重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让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小测验,其中一个题目5个班300人只有28个学生做对,在评讲试题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分析错误原因告诉大家正确答案,而是趁机发起了一场讨论,先看题目: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图2中细胞处于图1_______段。

师:“绝大部分同学都填了BC段,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生:“图1中OA段代表DNA复制前期(G1期),AB段代表DNA复制时期(S期),BC段代表DNA复制后期(G2期)和分裂期的前中后时期,DE段代表分裂期的末期;图2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像,因此应该填BC段。”

师:“这种观点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比较图1和图3的异同。”我没有简单地说对与错,而是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个图像,自己去寻找答案。

生大笑:“图3这个图我们上节课画过,细胞核中的DNA含量进入末期开始减半,图1和图3一样,因此图1中DE段也代表分裂期的末期,BC段包括了前中后几个时期,后期应在BC段。”

师:“你们的方向是正确的,再好好想一想,这两个图形一样吗?要注意比较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对不正确的观点,我没有直接否决,而是先称赞其发言的积极性,然后采用诱导的方法,将其错误观点一步一步引到正确观点的轨道上。

生:“横坐标含义相同,纵坐标的含义不同。”

师:“不错,说得对!纵坐标的含义不同,曲线的形状相同,是不是就没有差别了呢?

生思考讨论:“图3纵坐标表示细胞核中DN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ab段代表间期,由于DNA分子复制使DNA加倍(2C―4C);bc段表示前、中、后期核内DNA分子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4C);de段(末期)表示DNA随着两组染色体进入两个子细胞中,每个子细胞中核内DNA分子数目减半(2C)。图1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G1期时一条染色体中含有1条DNA,S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加倍,一条染色体中含有2条DNA,G2期、前期、中期保持不变,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中的DNA也彼此分离,此时一条染色体中又变成1条DNA,因此图1中DNA减半发生在后期,后期应在图1的DE段。”

师:“讨论得很好,解释得非常到位。请大家在图1横坐标上标出有丝分裂周期的各个时期。”巡视后给出正确图像供学生参考,起到再次强调的作用。

师:“1.画出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条数为2N)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在坐标图中的数量变化曲线。2.画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在坐标图中的数量变化曲线。注意比较这两种曲线的差别。”趁机又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强化学生的辨析能力。

生总结:“间期、前期、中期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4N);进入末期,核膜核仁出现,两组相同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减半(2N),因此细胞核内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刚进入末期时;末期结束时形成两个子细胞,因此细胞内染色体减半发生在末期结束时。间期DNA完成复制,DNA加倍,前、中、后期DNA分子数为正常体细胞的两倍(4N),同样细胞核内DNA减半发生在刚进入末期时;细胞内DNA减半发生在末期结束时。

第5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已成为积极投身教改的所有教师的共识。而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主体本身参与课堂的全面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教师在探讨教学模式时,不应该仅仅从教学行为上去考虑教学过程而应该从揭示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并使其与客观教学规律辩证地统一起来。诱思探究理论认为,教学系统应该由五个教学心理要素组成,并且对应着五个教学行为要素,即“创设情境,激意”、“及时反馈,促进同化”、“积极探索,认真观察”、“精心研究,活跃思维”、“广泛运用,加强迁移”。其中,“情境──情意”要素和“反馈──同化”要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它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保持最优化的心理情意状态,通过及时的反馈评价,使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通过同化,达到高层次的目标认知结构,以保证最佳教学效果的实现。诱思探究理论关于课堂教学心理结构组成要素的分析,为广大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在运用诱思探究理论指导教学的实践中,作为中学历史学科教师,我们认为,课堂活动形式采用讨论法是比较可取的。理由有四:

    首先,讨论法的运用能比较充分地体现诱思探究的理论思想。诱思教学思想可以准确地概括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讨论法中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其中只起引导、点拨、掌舵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在商讨和辩论中掌握知识,探求真理。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在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中,变学生机械接受课本提供的现成结论的状况为学生能够提出“是不是”和主动分析“为什么”,以批判的精神接受知识的过程。关于“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在一节讨论课中,几个揭示教材核心的讨论题,就是贯穿整节课的训练主线。在讨论中,学生为了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陈述自己的见解,必须首先对历史史实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对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评论等。惟有如此,讨论者才能正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讨论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处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下。长期训练,这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就会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其次,采用讨论法比较适合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思维特征来看,到了高中阶段,思维中的抽象逻辑较为充分,在与具体形象成分的辩证统一中,渐占绝对优势。随着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进行着从经验型到逻辑型和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并逐步形成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在思维活动中,他们能够看到特殊与一般、归纳与演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正是基于这一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课才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讨论,不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上实现教学目标,在思想认识上提高一步,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青年学生的“个性”形成以及“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来看,青年时期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我”形象的树立。此时期,他们愿意在同伴面前充分展示自己,树立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当代中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展示意识都比较强烈,这也是讨论课能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讨论教学法的功能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讨论前的准备促使学生主动地把握教材,同时积极搜寻资料,加强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理性分析,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讨论中,为了做到观点明确、语言准确,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激烈的论辩中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反应能力等,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讨论后,学生不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历史史实,同时对历史现象、历史观点的认识也有很大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随着思维深刻性的增强,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社会、对现实等各方面的认识也会进一步深化,使其人生观、世界观得到升华。

    第四,课堂讨论法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对某一个历史现象(或某一个基本史实)进行讨论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甚至是陈旧的观点的束缚,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求异及发散思维能力。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水平,学生有能力依据对史实的归纳、分析,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发表有水平的见解。在讨论中,通过对相关历史史实信息的收集、重新组合,通过积极联想、逻辑推理等环节,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这三项伟大的发明都是中国人完成的,但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人却拿来当饭吃。”把这两段材料重新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展开讨论:三大发明在西方成为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强大动力,而在其故乡却并没有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为什么?学生在讨论、辩论中,得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新认识和新结论。这就有意识地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此外,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还会产生很多对学生非常有益的连带效果。比如: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自信心的树立;勇于探索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等等。这些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产生长久而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既能充分地体现诱思探究教学思想,又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而且能较好地完成“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教学目标,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它是一种较好的课堂组织方式。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采用讨论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等于教师对教学活动失去控制。教师正确的发挥主导作用,是充分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讨论题。一道好的讨论题,既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又能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精心设计讨论题,是一节讨论课成功的前提。讨论中,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既要保持课堂的活跃气氛,又不能使讨论偏离主题,要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恰当的诱导、适时的点拨,使“诱”和“思”不断地转化和升华,以利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二,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讨论法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同时,教师更要有一颗爱

第6篇

关键词:改进教法;提高兴趣;学习成绩

一、讲一些数学史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如:在讲对数时学生开始不知道学对数有什么用?我就说伽里略说:给我时间、空间和对数我就可以再造一个地球,这样使学生感到对数难道真的有这么大作用吗?所以要学好对数,看看对数作用到底有多大,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对数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演示法

不少人认为数学课不能像物理和化学课那样经常做实验,所以学生不感兴趣,这是错误的,很多数学课教师都是可以通过实验来演示的,如:讲空间两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两根不同颜色筷子,通过两根筷子的移动来演示空间两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空间两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增加感性认识。

三、举一些幽默有趣的例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幽默法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方式,也能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四种命题的关系时,首先给出这样一个原命题:牛有四条腿。很明显这是一个真命题,然后请学生说出它的逆命题:有四条腿的是牛,该命题的改写完全正确,但是按照这个推理我们可以另外举个例子,桌子有四条腿也是牛了?显然学生一下就明白这是不成立的,说明该命题的逆命题是假的。这样的举例即幽默有趣又好理解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四、课堂分组讨论法

对于一些学习内容完全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回答教师的提问,在小组讨论之前以及讨论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点拨与提示,实践证明课堂分组讨论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解答一部分题目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分割,然后自己想办法进行重新组合,从构思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省力;它能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减少教师的板书量。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加强了知识间的连贯性。其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主动积极地去寻找解体思路。现代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是确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六、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

提问方法不当,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和厌倦。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

1.趣问法

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话题把问题引出,这样的提问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胜。

2.追问法

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直接采用:“为什么?”

3.反问法

是根据教材和老师所讲的内容,从反方向把问题提出。

4.类比法提问

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

七、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人们感到学习的重要性,那是因为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学习。古今中外凡是有作为的人,都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创新精神。作为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不要总是对学生说:我这题怎么做的,你们就怎么做。尤其在应用题上,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答。通过自己的实践可以得出多个结论,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八、利用接受能力的波峰期讲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心理学表明每堂课的第10分钟到第25分钟之间,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各种能力都达到一个波峰期,此时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而每一堂课几乎都有一个难点或重点。教师如果通过适当的把握,有意识地在每堂课的第10分钟到第25分钟时讲授这堂课的难点和重点,那么其教学效果应该会事半功倍。

第7篇

【关键词】思品教学活动讨论法含义特征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问题为基础的活动讨论法”逐渐传入我国。所谓“活动讨论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在思品教学中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一、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征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如,在学习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容时,我采用了活动讨论法进行教学活动。

活动讨论例一:由教师通过历史事实设计问题,教师先讲述相关链接资料: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澳门驻防部队进驻澳门。后由学生认识课本上面两幅图片及讨论其含义。通过分组讨论,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把学生讨论结果汇总,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出:香港特区区徽,洋紫荆是香港的象征,将它放在红底上象征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花瓣上的五颗星代表港人热爱祖国,全旗使用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澳门特区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澳门古称“莲岛”,莲花象征澳门,五星照耀下莲花含苞怒放寓意澳门将兴旺发达,绿底象征和平与安宁,弧形排列的五星象征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莲花、大桥、海水是澳门的自然景观。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香港特区区徽和澳门特区区徽中各种图案象征意义的理解,明确“一国两制”的真正含义及香港和的历史意义。

二、要充分体现多向式互动启迪的特征

它是在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有相互的呼应与信息交流,形成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活动讨论例二:如解读《乡愁》这首诗。学生甲说:“《乡愁》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情感、风俗习惯和心理上相互认同、血肉相连的文化气息。”学生乙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经牢牢地印在我国的民族意识之中,《乡愁》就是这种民族意识的现代诠释。”学生丙说:“哪里是‘乡愁’,明明是‘国愁’。”学生丁说:“诗中强烈反映了长期以来台湾人民对祖国充满的无限思念之情,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即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然后教师与学生一道总结出:(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3)“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A、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三、要具有收集信息并针对问题分析推理的特征

传统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习惯于教师用汤匙喂给他们知识,一旦独立面对问题,必然感到束手无策,而活动讨论法教给学生如何获得新知识,教给学生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并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探讨。这样,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推理的技能,这将帮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取得成功。

活动讨论例三:通过讨论学习香港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 “一国两制”的深刻历史意义,从而使学生自然联想起,并自觉地通过信息网络等手段查阅有关台湾的丰富知识,在课堂上交流总结。如列举历史缘由:①元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②1662年,郑成功。③清朝施琅挫败分割台湾的阴谋。④18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⑤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在国际上明确无误地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这些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四、要具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表达与组织能力提升的特征

活动讨论法能使学生充分把握和表达自己看法,树立自信心,锻炼提高组织能力。

第8篇

关键词:无领导小组讨论;学生综合素质;内修素质;外塑形象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概述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面试方法,它是由一组应聘者组成一个临时讨论小组,探讨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形成一致意见,并由小组代表进行阐述讨论结果。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随机安排的,应聘者相互之间是陌生的,在到时间结束时要达成一致意见,所有的人都要积极的表现自己,招聘方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不干预,目的就在于真实观察应试者的表现,观察每个人在讨论过程中的角色分配,最重要的是谁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自发的领导者。所以在无领导小组讨论就是不给应试者指定特别的角色,也可以说是给每个应试者指定平等的角色,整个过程中没有规则,没有时间提醒,方便让所有受测者自行安排,自行组织,评价者只是通过安排应试者的讨论题目,观察每个应试者的表现,给应试者的各个要素评分,从而对应试者的能力、素质水平做出判断。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与传统讨论法的对比

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讨论法:是按照班级人数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般是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然后再由各小组的组长进行总结发言;还有另一种传统讨论方法就是在全班范周内自由讨论。而无领导小组讨论则不规定组长,不规定代表,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从教学效果角度,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氛围较为宽松,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断强调不进行道德与价值评判。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应用领域

基于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优点,故将该方法运用到德育课教学、主题班会及班内重大事务决策中,此方法避免了传统的讨论式教学经常会出现讨论的话题被少数学生垄断,俗称“一言堂”。在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设计中,每个学生都处于平等的角色定位,因此避免了传统讨论课中出现的“一言堂”和野蛮争论,化解了传统课堂讨论式教学中出现的难题,提高了课堂讨论效果。

(一)将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应用到德育课教学中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心理》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在大一下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适应心理教学设计中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问题解决法,上课时提出问题:从高中进入大学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哪些调整来适应这些变化?通过该讨论方法,旨在让同学们认识到很多问题是共性问题,并从讨论中了解到更多的解决方法,提高适应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绪管理》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在大一下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情绪调节与管理这个主题教学过程就运用了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中的关键词讨论法,教师上课时给出讨论关键词――“得”与“失”的关系与区别,旨在让同学们总结出:情绪管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多角度观察及解决问题。

3.《创业教育――创业团队的组建》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在大二下学期《创业教育》课程中,组建团队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了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案例讨论法,上课时给出《天堂与地狱》小故事,讨论本案例中的启示,通过该方法让同学们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学习团队组建的方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将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应用到主题班会当中

主题班会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引入到学生常规主题班会中,使主题班会真正成为所有学生表达思想、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平台,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作用

通过运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恰好给学生提供了―个锻炼的平台,并能在讨论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另外任课教师也可在课后私下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挥潜能,扬长避短,全面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竞争力。

(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

由于目前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因其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个性差异以及知识水平等的不同,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学生被讨论聚合在一起对同一问题众说纷纭,这其中必然有多元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能够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反思,而这种反思恰恰是学生明辨是非、谦虚礼让的起点,从而促进学生在激辩后学会理性的科学分析,给同龄人之间提供了一个同辈之间相互教育的平台,较好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根据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主动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学习内容的保存率要高得多,其中主动学习中的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教授给他人学习内容平均保存率达到90%,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小组代表将小组观点总结阐述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达到高水平。

(四)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在教学中坚持把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使学生不得不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此情境下学生必须充分地挖掘和展现自己,得到进步之后学生会主动参与,从而达到一个良性循环,同时学生学会以恰当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他人的意见,学会接受不同的观点,培养与人良好的关系,进而还能将这种情怀迁移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五)对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

当今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非常“6+1”的生活环境中,使他们成为家庭的核心。很多人个性独立张扬,追求自我形象完美,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心理脆弱,抗挫折抗打击能力差。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一种真实的场景,让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自负又不自卑,并且正视他人,接受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问题,从而达到对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

总结:通过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一个学生内修素质、外塑造形象的重要过程,使我们大学生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个体,最终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

参考文献:

[1] 何琪.无领导小组讨论:人才选拔的有效方法[J].人才开发,2005(6):17-19.

第9篇

一、创设自由课堂氛围,诱发讨论欲望

课堂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赋予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的心态,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的讨论欲望。在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中,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被看作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要诱因,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语、表情和手势,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愿望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创设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开展课堂讨论的基础。情境、课堂小游戏、实验等趣味性的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还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氛围,促进轻松和谐课堂氛围的生成。如在学习《浮力》一课时,为了创造出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笔者要求学生各显神通,提出了“使得大头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课堂游戏主题,希望通过小游戏焕发学生学习《浮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合理划分讨论小组,把握讨论进程

讨论小组的划分需遵循自愿原则,一般以5-6人为宜,考虑到课堂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如在“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用力去维持”这一问题的探讨中,教师在自主分组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课堂需要进行调整,如尽可能确保组与组之间实力的相当以及组内成员间的优势互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以毛遂自荐的方法确定每一讨论组的组长,其主要承担主持讨论、代表发言的责任。把握讨论节奏、调控讨论进程,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般教师在讨论之前,根据讨论话题的难易程度,明确讨论时间。如在“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用力去维持”的讨论中,教师可以提供5-8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当然,教师可以根据讨论的实际情况(学生讨论的热烈程度、问题的解决情况),有针对性地延长或缩短讨论时间,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科学设计探究问题,激发参与意识

问题是物理课堂的核心,科学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强化知识应用,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一般问题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巧妙设计认知冲突,设置悬念;

2.注重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以旧知引新知;

3.具有讨论的空间。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以实验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实验一]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实验二]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实验一和实验二之间所产生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陷入这样的矛盾中,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用力去维持?由此而产生的困惑不仅成为学生探究、讨论的动力,而且还能够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对于诱发学生思考具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达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探讨的目的。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以“筷子提米”的新奇实验进行引入:在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的大米,插入一支筷子并压紧大米,向上提起筷子会很容易的将筷子拔出;重新将筷子插好,再向米中加少量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玻璃杯提起。教师趁机抛出问题:为什么加入水后仅凭筷子就能够将玻璃杯提起?学生被实验所激发的好奇心鼓舞他们对问题进行探索。

四、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强化总结反思

这里所指的评价反馈,不仅仅是对学生讨论结果正确性的评定,还包括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态度、合作情况等情感领域的评价。仍以“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用力去维持”这一问题为例,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对“维持”两字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手没再碰到物体,也就不存在‘用力维持’这一说法”,但有的同学则认为“虽然手没有碰物体,但之前手对物体所施的力仍对物体起作用,所以说物体运动仍是在用力去维持”。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组内成员间的分歧,而不能仅从“谁对”、“谁错”两个方面来下定论,教师应该看到学生怀疑的合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存在,以此来评价学生整体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

五、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新能力 基本特点 必要性 方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快,它需要的是有个性、有创新精神、能迅速掌握新知识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体育教育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应围绕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技巧的训练,注重

学生体育兴趣、能力、意识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新能力的基本特点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从而激发出灵感,发现新规律,提出新知识和新方法,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有先天性的因素,但主要的还是后天的培养,是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的结果,是人们后天形成的一种特殊能力。它通常表现为:时间性,即体现一种竞争观念和时间效应,要求事事抢在别人之前,不能懈怠,更不能缺乏敏锐性,否则就让他人捷足先登,创新便无从谈起;突破性,即没有突破,就称不上创新;实践性,即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又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完善;综合性,即要求人们有分析综合的能力,善于通过综合与整理,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或设计方案;潜在性,即创新能力潜伏在人们身上。由于客观环境或本人主观能动性的差异,创新能力各有表现,只是释放的程序不同而已。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2.1 体育教材独特性的需要

身心健康为各种美德、知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居里夫人曾说过:“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因此,学生要形成全面良好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的注意。体育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掌握体育技能、技术,更主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表现,有助于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促进提高,使“生命之树常青”,有充沛的精力攀登科学高峰。

2.2 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类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重视人的创造发展,就是推动社会发展。21世纪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没有机智、灵活、独立、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工作方法,便很难在行业中有立足之地。创造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保持较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因此,教育必须把培养人人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作为己任。没有创造,人类只能停留在一个水准,社会不会前进,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确实是未来社会发展所最需要的。

2.3 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终身体育思想来源于终身教育观念和注重个体的文化观念。它的形成、发展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体育是伴随人的终身教育,是健康愉快的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作为构成传统教育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其对象一直局限于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儿童,我国学校体育任务的立足点长期局限于在校学习期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体育任务虽然有一定的连续性,但按照终身体育的要求始终存在着一定差距。学生将来不可能总是机械地再现教师所教的动作,也不可能按照教师所传授的有限的几个运动技术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运动问题,否则,就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参加新内容的体育活动。而终身体育的思想,要求一个人始终把体育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可事实上,毕业生并不都具备这种能力。如何使体育运动贯穿终身,这就要求学校的体育教学要注意把学生培养成能在不同环境下具有创造性地解决实际运动问题的一代新人。

3.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3.1 兴趣激发法

兴趣激发法是用兴趣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兴趣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人的兴趣是促进事业活动的动力,是产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1)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由于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自感责任重大,所以必须加倍努力地进行学习。勤奋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人兴趣的过程。(2)科学组合教材,教法多样,形式多变。要让学生感到新颖,引起学生的兴奋,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3)正确评定学生成绩,激发、培养兴趣。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作出表扬和鼓励,这是一种良性刺激的强化方式,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取得成绩和进步,使他们树立信心,以此激发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但评价要公正、客观、及时,对一些消极情绪和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善意地指出,使学生看到成绩,找出差距,继续努力。(4)运用竞赛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因素,在教学中运用竞赛和游戏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3.2 情景想象法

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采用多种教法,要创造情景,启发想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表象、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利用教具进行示范,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概念,给学生一个想象情景,例如各种体育节、单项运动会、球类比赛、野营军训、郊游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3 问题争论法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怎样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巧设问题法。即教师根据教材和需要巧妙地提出问题,以学生回答或讨论的方式进行,最后教师补充发表个人意见。争论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探讨一个问题的多种答案,进行争论。由于争论必须经过认真思考,这样就提高了学生思维的逻辑与敏捷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由于争论有利于打破人平常习惯的思路,另寻途径,另找答案,争论法是智力激励的重要方法,不同的意见进行交流争论,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巧设问题的前提下,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要留给学生思索的空间,在充分肯定分析思考的同时,放手让学生猜想和提出假说。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表现在能够大胆怀疑、大胆争论、敢于冒险、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其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 发现学习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发现学习法”不是直接把所要学习的内容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为学习者提供有关线索,由学习者自己根据线索独立发现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发现者”。其首要的学习任务是有所发现,如发现不同技术的共同属性,两种体育动作的相互关系,解决技术难点的新方法和达到目的的新途径等,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发现”的兴奋感,增强智力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推测、预判、对待解决难题的态度等创新能力。发现教学的一般操作程序是:(1)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2)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3)对假说进行验证。(4)得出符合科学的结论。(5)转化为能力。发现学习原则上是以教材为内容的学习,不要求发现教材以外的、前人未发现的知识,但由于发现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一般地认知,而且要求真情实感地认知,不仅仅知道其完整的结果,对达到结果的步骤也要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它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精选,从众多教材中提炼出具有既广泛又强力的适用性的教材,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发明创造的思维与能力。

3.5 合作讨论法

合作讨论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充分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合作讨论练习中,学生处于一种极为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中,思维活跃,会从多角度分析和理解教材,用发展的观点感悟教材。学练方面是学生自己讨论确定的,极易超越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改革精神。例如,篮球中的“三攻二”简单形成比赛阵容,而攻防阵容是随对方的变化而变化的,防守二人可采用平行、重叠、斜线等站位方法,进攻三人则可采用空切、掩护策应、突破分球等方法突破防线。学生通过“讨论―实践―应用”的反复过程,逐步提高战术配合水平。这一总过程采用的是一种合作讨论、民主策划的学练方法,能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对思维的开发和知识的掌握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优势,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创新是民族兴旺的不竭之源。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必须以发展人的创新思维、开发人的创新潜能为核心,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活动讨论法

活动讨论法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围绕某一种问题或某一现象进行课堂讨论,促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讨论的方式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活动讨论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

实施活动讨论法最关键的一步便是所设计的讨论问题,必须与课本内容、学生认识水平相符合。选出的讨论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程度与接受程度,又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样学生才能有言可发,有话可讲。同时,所讨论的问题难易应适中,比较有针对性、思想性、教育性。如在学习《隐私受保护》这一课时,由于考虑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愿透露的隐私,即使是中学生也不例外,而此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因此,在讲授新课前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结合你们的亲身经历,你认为隐私需不需要保护?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到侵犯?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都争先恐后的问答起来。有的说,隐私十分需要保护,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父母不应该随便翻开我们的日记,私拆我们的信件;有的说,如果隐私是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不应该予以保护;有的说,隐私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不愿意讲,家长就不应该过问,这才是尊重我们的隐私权。学生热情高涨,兴致勃勃,虽然他们对隐私的含义并不充分理解,但是他们基本上都认为自己的隐私应当受到保护,学生们在激烈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深化他们的认识,这对于学生思维潜能的开发,思想观念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二、合理组织课堂讨论,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能够使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主要条件是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根本上来说,创造性的活动是不同于通常进行的常见活动,因此学生在参与这样的创造性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必然是一种异常的行为。如果这个时候学生能够得到表扬和赞许,就会促进学生产生心理安全,这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了足够的安全时,他就不会再害怕表现自己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学生因此也可以因为在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保持心理的自由。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进行改善,充分的给予学生足够的心理自由和安全感。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本人曾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强,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实地的对大部分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了很多学生的想法,保持防御状态的原因后,采取了,将课堂桌椅重新布局,以四方形式为主,另外参与研讨的人员,可以自由组合,按照4-6人的比例配置,结果发现效果相当明显,反映很强烈。另外在讨论过程中对讨论热烈的组合进行适当的表扬和赞许,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心理,课堂氛围比以前更加热烈和浓厚,学习效果也大大提升。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消减学生的防御状态,使他们保持心理安全感状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就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及时捕捉课堂亮点,把握有利的讨论时机

讨论式教学法,并不要求大家刻意的进行讨论,也不是在任何时刻,对任务问题随意开设讨论,如果过于随意的开展讨论,就会演变成形式主义,甚至大家利用这个时间进行其他方式的聊天,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留意闪光点,在适当的时候发起讨论,比如说,在学生们思考出现困难的时候,学生们理解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法可以探讨时,课堂知识需要进行拓展时,等等这些情况下都是最好的发起讨论的机会和亮点。比如在教授《网络交往新空间》这一内容时,学生就网络交往的利和弊产生分歧时,适时的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要求学生自主组成人数相等的正反两方开展“网络交往,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首先引导正方两方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及教材内容做好辨论准备,同时教师也应准备一些素材,以备学生争执不时使用。其次,在每一回合的辨论结束后,都允许学生之间的互动,允许学生对正方或反方的拥护。最后,当辨论全部结束时,以哪一方拥护者人数多为正、反方为判断辩论胜负标准。通过辩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正确认识网络交往的利与弊,同时能够正确地运用好网络进行网强交往,学会自我保护,从而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四、适当给予情感引导,延伸真正的讨论价值

第12篇

关键词:法理学 教学 思维转向 方法革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29-02

1 法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主题变奏

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的范畴,是“以法的现象运动的普遍性规律和最一般的宏观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认识和叙述法的现象辩证发展过程的概念与范畴体系”,[1]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之一。它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占有非常特殊的位置,被理解为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甚至有人将法理学形容为法律的眼睛,并指出,“只有伟大的法理学才能成就伟大的法律传统”,其“绝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一种职业,一种技术,一种解决眼前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能在人类社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荆棘丛林之中开启前行的方向”。[2]如此,法理学的学科使命就在于把握一个时代的文明脉动,凝炼一个时代的生命力要素,拓展一个时代法学研究的场域,引领一个时代法律发展的精神走向。[3]可以说,一个国家法理学的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就代表了这个国家法学的发展水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法理学学科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有关中国法学发展的“理想图景”的探讨,也带来了法理学学科研究主题的变换。首先,从偏重政治理想到着力于法本身的研究;其次,从理论来源的单一取向到多种渊源的探寻;再次,从单纯的国内法研究到全球性视野;最后,从权力关注转向权利法学。[4]法理学从此走在了一个理性自觉的发展轨道上。

2 法理学教学的思维转向

法理学学科在法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法理学主题的变奏,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那就是如何使得法理学的教学符合其学科性质并适应当代中国法学主题的变奏。对此,法理学教学思维的转向是首先要关注的。

首先,从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法律思维的培养。传统上,人们往往把法学教育仅理解为是法律知识的传授。在这里,教授被视为法学学科的真理发现者与传授者,在课堂上实行单向的讲授,注重规范与条文的讲解而忽视了规范、条文背后的价值意蕴;注重规范与条文的讲解而忽视了规范、条文与法律实践的接洽;注重规范与条文的讲解而忽视了规范、条文对于人的指向。[5]法理学的教学更是如此。法律思维是一个以一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以相应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为背景、以法律概念和法律语言为思维分析工具和载体,通过具体运用特定的法律方法和技术,对法律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处理的专门化的认识与思维活动及其过程。[6]透过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律知识的接受将变得简单而易行,法律知识的应用也将变得自觉而适切。单纯的法律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来讲显然只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

其次,从封闭式的教学思维转向开放式的教学思维。封闭性教学思维意味着僵化、保守与一元的真理观。在教学中简单地运用单一的学术与思想资源,在教学的目的与功能预设上追求获得某种单一而确定的“唯一”的法学“真理”。老师惯于从本本上的教条出发来讲授与讨论问题,而不愿直面生活的现实及其所展现的问题。在教学的理论思维上基本是政治思维取向,在视野上基本落在现实政治的既定框架之内,并且人为地设置各种教学。[4]这种无交流、无互动、无交锋、无批判、无反思的教学环境,只能导致学生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与鲜活个性的丧失。法理学的学科属性与中国法理学的发展要求法理学的教学思维应走出“画地为牢”的窘境,从封闭式的教学思维转向开放式的教学思维。老师应采取多视角、多维度、大纵深的授课思维,通过对法理学各学派的不同理论观点的述评与比较、对法制现实与法制理论的深沉张力的论析、对中外法制理论与现实的不同径路的比较与甄别,从而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开放式的教学思维有利于形成平等、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勇于批判而不迷信权威的主体意识,从而契合法理学的主题变奏。

最后,从注重理论传输转向重视法律职业培养。法学教育是一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法律职业培养的重要途径。法学教育以培养法律职业者为目的,其场所是为实现这一特殊目的而做出的制度化设计,其典型就是法学院。所以,从培养过程和方式上看,法学教育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显著特点。故而,法理学教育在对法理学知识进行系统而抽象的概念讲授和原理教导的同时,还要进行法律实务的模拟训练,为学生提供处理具体法律事务的技能训练。[1]从法学教育的目的出发,法理学教育应从注重理论的传输转向法律职业的培养。但是,也要防止另一种情况的出现,即把法学变成一种技能,将法学沦为“匠学”。“如果一个人只是个法律工匠,只知道审判程序之程规和精通实在法的专门规则,那么他的确不能成为第一流的法律工作者。”更夸张地说“只是一个十足的傻汉而已”。[8]所以,法律职业的培养就既包括职业知识的培养,也包括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道德的培养。

3 法理学教学的方法革新

由于法理学学科内容的抽象性、思辨性,再加上传统上对理论法学学科的误解,法理学往往不能引起法科学生的重视与学习的兴趣。如此,法理学的教授者就应基于教学思维的多重转向,革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法理学的教学成效。

首先,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的有机结合。讲授法是我国法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法理学是对法律现象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具有体系化与系统化的理论结构。讲授法能够有效地结合法律传统与法理学教学内容,注重对抽象的概念、原理加以阐释和分类,直接地传播知识,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法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对大学生采用直接导入的讲授教学法,对法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予以揭示,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引导学生掌握法理学的知识体系,也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与认知特点。但是,讲授法确实也存在僵化、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缺点。如此,案例教学法就有了必要。鲜活、直观的案例有利于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的热情,活跃教学氛围,提升理论知识的授受实效。但是,法理学的学科性质又使得其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必须与部门法的案例教学区别开来。老师所选取的案例应能针对法理学学科理论的系统性特点,并照顾法理学的抽象性、基础性,突出对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怀。只有将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法理学的教学实效。

其次,情境教学法与实训法的有机结合。情境通常被理解为景物、人物、情节、场景和环境,以及由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所谓情境式教学法亦可称之为实践教学法,或是体验式教学法。在法理学教学中,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的生动的场景,使其自主自动地强化自己的法律职业者的角色,调动其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法律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情境加角色使学生从平面、纸面接触法律转向立体运用法律,充满形象感和实用性。意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的能力并重,是一种理论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教育方法。[9]这种教学法对于学生对抽象、思辨的法理学范畴与原理的理解是非常有助益的。但是,情境教学法所创设的情境毕竟只是模拟,只是在课堂上创设某种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还不是真正的社会现实与法律实践。如此,实训法就成了必要。实训是以实训基地为依托,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真实的参与者的身份在实训单位及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应用法律知识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在法理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到法院、检察院等机关,以助手的身份参与案件的处理。当然,这需要学校与实训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并保证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能有足够的实训时间。实训法能有效解决情境教学法中的模拟情境与现实生活的张力,其与情境教学法的结合又能解决实训法对教学时间的苛刻要求,可谓相得益彰。

最后,诊所教学法与讨论法的有机结合。诊所式法律教育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其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意识观念。[10]诊所式法律教育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学生学习法学理论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抽象而思辨的法理学基本范畴与原理的理解。目前,法律援助是最主要的方式与途径。但是,诊所式教学的成本较高,对老师的要求甚高,也因为此,学生的参与度就比较低。如此,讨论法就成为必要。讨论式教学法指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争论、商讨、弄清问题或提高认识的方法。通过讨论,能使学生在愉快、兴奋中吸取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由于诊所式教学法的参与度较低,所援助的案件又具有一定的类型限制,这必然导致其功能发挥的受限。讨论式教学就可以让这些参与法律援助的部分同学、老师将所参与援助的具体案件带到课堂中来,让所有同学参与其中,积极地讨论、交流,就案件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进而加深同学对相关法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与此同时,也能解决老师在设置讨论主题时材料的贫乏与僵化,如此相得益彰,必能大大提升法理学的教学实效。

对法理学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建立在法理学的学科属性与教学实际的基础之上,适应时代对法学学科的整体要求,与法学教育的整体发展相协调。无论是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法、诊所式教学法还是讨论法,它们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与其它方法的有机结合才能扬长避短而发挥其最大能效。

参考文献

[1] 公丕祥.法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436.

[2] 朱应平,徐继强.法律的理想与法理学的担――评周永坤著《法理学(第二版)》[J].暨南学报,2007(1):143-151.

[3] 徐显明,齐延平.法理学的中国性、问题性与实践性[J].中国法学,2007(1):111-120.

[4] 姚建宗.主题变奏:中国法学在路上――以法理学为视角的观察[J].法律科学,2007,25(4):3-14.

[5] 孙来清.论法学教育应当体现人文精神[J].前沿,2010(1):118-121.

[6] 姚建宗.法理学――一般法律科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417.

[7] 刘爱龙.论法理学教学与法学思辨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57-160.

[8]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