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3 21:4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现代化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1.1现代装备武装农业。以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寨,发展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的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
1.2现代科技提升农业。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
1.3市场手段经营农业。依据市场化原则,健全“统分”结合的互动协调发展机制,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1.4社会化服务保障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1.5高素质人员从事农业。需要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具备现代化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懂管理会经营。
1.6农业生产产业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1.7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坚持生态良性循环和高品质发展,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不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农业生产资源持续利用。
2目前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安徽的情况说明)
2.1与实现农业机械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大机械生产。鉴于中国农田的分散性及以家庭为单位的使用权,很难实行大机械生产。实现机械化大生产的困难在于:农村人多地少,改变现有的,建立大农庄后,无地农民如何安置,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哪里去?城市?似乎鸿沟重重。不管是制度上,还是现有城乡二元的结构上,乃至城市的承受力(软件:就业安置、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双方的心理观念上;硬件:基础建设,住房,医疗等供给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国家在努力城市化,但毕竟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并且这还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问题,更是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配套,若不能有效解决无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城市化就失去了意义。
2.2城市化程度滞后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按2003年安徽省从业人员总数3544.9万人计算,不考虑新增加的劳动力,要使全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例达到3O%,则第一产业劳动力要减少到1063.5万人。而安徽省目前农业从业人员为1860.6万人,即安徽省近年要从农业中转移剩余劳动力约800万人。目前普遍的说法是中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5亿到2亿,这些剩余劳动力是农业二、三产业所无法消化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难其实就是中国城市化的困难。因为解决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安排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即便大农场模式中农民可以以股东身份参与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出路,但现实是基数的过于庞大决定了不可能吸收大部分农民参与其中,若大量参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效益则无从体现,也就失去了现代化存在的意义,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的大锅饭1。
2.3农业基础薄弱限制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还不稳定,农业生产的抗灾、防灾能力相对不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仅以安徽省水利设施为例。安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都是2O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标准低,年久失修,设施不配套。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水库4797座,其中病险水库占到三分之一,现有水利设施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1.8%,机电灌溉面积仅占70.9%。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表明,2006年末,安徽省还有1.7%的村没有灌溉水源,仅有29.4%的村有排灌站,30.5%的村有机电井,粮食生产受制于自然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五年,安徽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平均为2200千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52.6%。由此暴露出农田水利设施水平不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弱的矛盾,这是造成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较低,农民种植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在眉睫。
2.4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制约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形成成片规模,由于地块划分过小,即使几亩土地也要涉及很多农户,对于农民来说,耕地首先是“生存资料”,惜土意识越来越强(租金越来越高)。这种小规模分散生产,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更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难度。受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的制约,农民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实行集约经营,着重提高土地生产率。由于分散经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不具优势,从土地流转看,农民普遍不愿出让土地,存在维持现状的心态,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命根子,是生存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相当部分农户虽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但仍不愿放弃土地。安徽省农普资料显示,全省农户租出、包出过耕地的户62.6万户,占总户数的5_3%;租入、包入、转入过耕地的户101.8万户,占总户数的8.6%。
2.5劳动力素质低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相适应现有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科技的意识,熟练劳动力较少,管理人员更是奇缺。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增产增收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与劳动力素质的相关程度越发显著。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省农村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2.6%:初中文化程度占52.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6%。由于农业劳动者文化知识的贫乏,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吸收。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粗放的耕作方式和打工形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实施,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不相适应。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另外,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农村土地比较收益率的降低,农村劳动力供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据调查显示,青壮年农民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不愿从事种粮、养猪等传统的农业生产,而留在农业一线的大多为中老年和妇女以及数目庞大的留守儿童。农民整体素质下降,导致大部分田间管理粗放。2006年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安徽农村住户外出从业人员1119.1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占比达62.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6.9%,其中到省外868.9万人。强壮年劳动力过度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又形成了新的矛盾。这种状况延续下去,不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不到保障,农村社会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3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方针政策:①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施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②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③必须兼顾土地生产率目标和劳动生产率目标。④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性。⑤必须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坚持国家投入与农户投入相结合。⑥要以加强基础建设和产业化组织建设为条件。⑦必须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以上原则,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3.1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是:①要把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②对农业机械化进行结构调整。③因地制宜,有重点地推进地区农业机械化。④大力促进农机技术进步,开发适应我国现阶段土地结构条件的农机具。⑤建立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
3.2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一是从全局出发对农村水系管网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逐步从根本上治理江湖水患,扭转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严重威胁的被动局面:加大推进农业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建设;抓好农村水毁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建立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气象监测网,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防灾减灾和农业气候综合利用的气象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实施综合治理。三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形成国道、省道相配套的农村公路网;同时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加快发展小水电,搞好农电管理,提高农用电水平。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服务建设,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3.3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流转体系。目前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初级阶段,仅靠过去传统农业的简单外延性增加,是难以实现这样的历史性转变的。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品质、效益和竞争力。美国、丹麦、荷兰等国外成功经验表明,规模化、大户型生产效益凸显。我国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单户生产已不适应区域化、大物流、大发展的生产需要。现阶段在做好节约耕地、保护耕地的同时,要按照《土地管理法》要求,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小生产和大市场的不适应,劳动力、科技、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等矛盾,创造条件,逐步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较多,客观上具备了流转的基础,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土地流转,实践上有成功的典型经验。因此,要尽快出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可以采取土地入股、反租倒包、土地置换、对外招租等多种形式,有重点的培育和辅助部分发展基础较好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培育种养殖大户,促进规模经营。选择合理适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分散经营模式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国曾经实施的集体所有集中经营的既有模式已被实践否定,土地私有集中经营又为国策所不许,因此『必须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发挥民营和集中经营的双重优势,公有、民营、集中经营应该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路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要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应允许多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并存。如果当地农产品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则可以考虑选择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型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如果当地生产的专业性较强,又有一定的企业作为依托,则可选择公司+农户型的产业化组织形式。总之,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及差异,避免雷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专业流通中介组织,建设现代信息、物流网络。主动参与区域的分工与合作,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积极申办各类农产品交易会,使之成为开拓农产品市场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3.4创新农业增长方式,加快构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科技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要把提高科技兴农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突出位置,增强广大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安徽人口多,耕地不足,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农业,构建农业技术创新、转移、应用与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科技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此,要广辟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尤其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转化,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步伐,使农户能够了解、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提高农户科学种、养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3.5农村教育投资应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农村教育资源状况,调整城乡教育结构布局,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通过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改革开放也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
一、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信息技术与农业结合也同样能够起到倍增作用。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如农产品交易信息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立农业信息和市场服务网络。有着粮仓称号的俄亥俄州的农场主,一个人经营几千公顷的土地,全靠电脑管理控制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而在我国目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无疑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我国传统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把农业信息当做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决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已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环节都会有效益产生,在这里由于农业信息效益市场价值的体现,起到了促进农业信息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将农业信息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成为了可能。
三、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信息量: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通话次数、E-mail数、信函数、报刊数、网上信息数、因特网点数等。
信息装备: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电话机数、电视机数、计算机数、上网微机数等。
信息主体水平:如单位面积内人口中的第三产业人口数、大学生数、信息从业人员数、上网人数等。
信息消费:如个人、单位或集团消费中信息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
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具有不小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希望将来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四、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在我们对浙江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绍兴市所属嵊州市1998年专门提出了“必须像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视农业信息”的要求,嵊州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如嵊州农业信息网,短短几个月就有200多个农户、企业在网上交易,涉及200多种农产品,吸引了美、日、香港客商洽谈生意,成交额已突破300万元。又如绍兴“中国轻纺城”这一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去年成交额167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这个市场建成了100兆的网络线,所有商户都可以进入因特网,网址点击率已达3.5万次以上。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优于落后地区,城市优于农村。虽然浙江省和全国相比,农业属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仍显不足,农业信息流通仍显闭塞。比如,绍兴日报报道对在诸暨市的抽样调查表明,10个种粮大户中有7户不了解粮食购销改革,反映出农民目前大多数还是处在信息不灵状态,说明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农民、农业工作者、小城镇居民都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或即使仅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仅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农业人口来参与这个市场,按全国人口比率而论这个市场该有多么巨大。
发展农业信息产业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就必须用市场手段去做,用市场方法做市场的事,不宜用行政方式做市场的事,政府最好是去为农业信息产业业搭台,唱戏还应让企业去唱,政府不宜包办。但在发展农业信息产业过程中,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只有真正按市场方式运作,才能真正发展农业信息产业。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驻马店
一、驻马店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驻马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驻马店市围绕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实现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了驻市粮食生产的优势地位。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驻马店市近年来一直倡导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不断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增强。驻马店市农机化工作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稳定增长,农村社会服务和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驻马店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驻马店市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发展和新区建设,加大县城建设力度,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产业、人口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驻马店市逐年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此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市积极推动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有效带动了产业集聚,产城互动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驻马店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有待提高。目前,驻马店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能有效的配合,农业现代化解放的农村劳动力不能被城镇有效的吸收。农民真正“市民化”难,农民工的选择无非两个,一是重回农村,这是地少人多的农村地区无力承担的,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二是去别的省份寻求工作和身份认同,造成劳动力流向外省的情况严重,新型城镇化需要的劳动力无从获得,城镇化进程受阻。
(二)土地顺畅流转存在一定困难。由于历史和农民小农意识的原因,形成驻马店分散的居住耕种格局,土地流转的制度限制会使农业规模化经营节约的土地不能顺畅的流动起来,新型城镇化需要的建设用地难以从这些土地中获得,没有土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驻马店产业支撑能力较弱。驻马店市作为传统农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
(四)保障措施未能及时跟进。一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市场运作的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融资难度较大。资金短缺是影响和制约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瓶颈。二是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难度大。目前,城乡之间人地挂钩、土地置换等政策不完善,给城镇建设用地保障带来很大困难。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
三、驻马店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依托产业集聚,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通过产业的集聚,特别是二三产业的集聚,可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作为传统农区,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加快商务中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力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我们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就业安居。第一,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提高城镇产业层次,繁荣城镇经济活力,不断创造城镇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第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第三,加强农村劳动人口的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定单、定向、定点免费培训,进行不同类型的技能等级培训,实现培训与上岗就业无缝对接。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一,推进农地合理流转和规模经营。明晰土地产权,强化土地物权。第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三,集约节约使用城乡存量土地。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农村土地依法、规范流转,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集约节约使用城乡存量土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49-03
贵州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关系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也是关系贵州省及至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贵州省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吸纳和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因素。本文分析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状
(一)贵州省工业化发展现状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财政税收的重要源泉。工业化是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提高、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它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1950年起,虽然贵州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业持续增长,实现了全省经济总量的扩张。
2011年贵州省人均GDP为16 413元,按照中国购买力平价1美元等于3.45元人民币,折合人均GDP为4 547.39美元,剔除1982—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55%,贵州省2011年人均GDP为1 280.95美元。根据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多国模型进行判定,贵州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其他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发展阶段。例如,石培新(2011)分析认为,与全国相比,从总体水平衡量,2009年贵州工业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六至十二年[1]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我省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极弱及工业总量太小等[2] 。
(二)贵州省城镇化现状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转变的过程。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贵州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化发展步伐有所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步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步伐加快。以2012年《贵州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测算,2007—2011年贵州省的城镇化率为分别为29.25%、30.7%、32.1%、33.81%和34.96%。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城镇化率从30%提高到70%的阶段,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但贵州省2010年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低15个百分点[3] 。其主要原因在于:贵州城市数量少,规模等级低,城镇化容纳空间小;工业基础薄弱,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小,不利于城镇化发展;贵州是一个传统农业省份,城镇化率低等。
(三)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结构也逐步得到了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逐步形成了特色优质农产品区域化发展格局,农产品市场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4] 。作者等(2012)[5] 运用标准值测算方法,选择参考杨万江、徐明星《农业现代化测评》的研究成果[6] ,选用当中的相关指标,对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2000—2011年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总评分为23.39、23.10、24.21、25.61、26.67、29.34、31.46、34.29、37.72、40.77、43.15和46.78,其得分均低于50分。根据杨万江等的研究结果,当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总得分低于30分时,属于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而当其总得分为30~50分时,则是属于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由此判断,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其发展水平还不高,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导致其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基础差,农业发展投入不足,农业经济结构不高和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低等。
二、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贵州省是典型的农业省份。2011年全省4 238.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 551.18万人,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83.79%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使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粗略地以年末农业户藉人口减去年末乡村常住人口来估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量,估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从2000年的285.75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 294.94万人。从转移增长率上看,“十一五”期间,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618.35万人,2010年为1 210.17万人,年增长率为18.28%。“十五”期间,200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267.94,2005年为383.22,年增长率为9.36%,“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几乎是“十五”期间的转移率的2倍。 “十一五”期间与“十五”期间相比,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加速趋势。
三、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性
从理论上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总体作用下,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增加趋势。但是,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别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是如何的呢?因此,作者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将通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与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广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定义,即包括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和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贵州省的实情是流动的农村人口远远大于已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因此,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基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义,当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以当期的年末户籍农业人口减去当期年末常住人口进行计算。当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当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占当期年末户籍农业人口的百分比,记为自变量Y。工业化是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7] ,也是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因此,将这一过程用工业对GDP的贡献份额进行反映,记为自变量X1,代表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城市化率来进行衡量,记为自变量X2。将采用作者等(2012)利用杨万江等开发的测评体系所计算得出的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分结果作为衡量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记为自变量X3。所有数据均来自历年《贵州统计年鉴》。直接数据和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二)结论与分析
1.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工业化率之间线性关系假设不成立。其一元线性回归及相关系数为:Y=-1.794791X1+89.24738,t值分别为-0.685377和0.868570,R2=0.044867。说明贵州省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可能是贵州是农业大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工业化水平一直都不是很高。这说明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为进城农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小,工业化的发展对本省劳动力的吸引作用不是很大。相反,其他工业化程度发达的省份吸纳了绝大多数贵州省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
2.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为:Y=2.736325X2-57.19513,t 值分别为15.87994和11.84835,R2=0.961857,F值等于252.1725,DW值为1.3083。方程系数和统计值都通过了检验,说明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贵州省城镇化的进程是相互关联的。当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提高2.736325百分点。许多文献研究表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户籍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使得城市化进程小于工业化进程,只有很少部分农村人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进入城镇。从上页表1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贵州的城镇化水平小于工业化水平。但是,城镇化却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因此,贵州城镇化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也是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1.268475X3-21.69581,t 值分别为25.14132和13.07935,R2=0.984426,F=632.0862,DW=1.455178。当农村现代化得分值每增加1分,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提高1.268475百分点,说明贵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有着很明显的推动作用。
四、政策建议
根据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重视城镇化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贵州省城镇化建设与全国水平相比较还较低,仍属于乡村型社会。城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差异。根据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大力推进小城镇的发展。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中,以农业为侧重点,实施非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从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加强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合理设计,充分发挥城镇化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劳动力转移、市场需求和城乡产业分工带动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贵州农业现代化水平。
2.进一步提高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水平,推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的农业、规模化的农业。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劳动力加快转移的背景下,要科学规划,发展符合贵州资源条件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农业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针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趋势及贵州城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要充分发挥贵州的农业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在构建高效、低耗、具有较强竞争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同时,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
3.贵州省在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同时,注重相关政策的配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实现省内就地转移。贵州省正在实施的工业强省战略,在促进二产上带一产、下促三产的同时,特别是在促进一产的产业化和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为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参考文献:
[1] 石培新.从贵州工业化现状看“工业强省”的必要性[N].贵州日报,2011-06-08.
[2] 徐筑燕.工业强省战略知识读本[M].贵州: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77.
[3] 李兵.贵州城镇化率低全国15%[N].中国经济时报,2011-06-08.
[4] 王永平,金莲,刘良灿,等.贵州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3):144-148.
[5] 葛菁华,董景奎,胡勇,等.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测评与综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3).
一、前言
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经济总量大,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中,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侧重于分析河南农业发展中的投资现状,旨在充分利用河南农业方面的优势,为把河南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提供建议。
二、河南农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首先,农民收入低。2011年河南省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604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4.6%;河南省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仅为4319.95元,仅占全国的82.7%。由此可见我省农民消费动力不足。
其次,地方财政尤其是粮食主产区财政困难,许多产粮大县同时也是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最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低。2011年河南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0515.8万千瓦,仅占全国的10.8%。由此可见,财政给予农业基础器械方面的支持远远不够,且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河南的有效灌溉面积比较低,利用率不高。
第二,金融支持不足。
银行体系内大量的资金投向了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及农村市场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526亿元和789亿元,分别增长19.1%和11.1%,分别高于全省贷款增幅10.4个和2.5个百分点。有关农业方面的金融贷款虽然高于全省贷款增幅,但是从量上来看,仍然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第三,民间资本投入不足。
由于涉农业务风险较高、收益低,民间资本投入量明显不足,但是,农业产业化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企业,而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大量资金投入作为支撑[4]。这些都对民间资本大量进入农业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加快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快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速度。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要增加和优化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整合现有农业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同时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加大对农产品检验服务和农产品市场网络、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资。
加大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要加大对河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河南布局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农产品产地市场,并在资金和用地指标上给予支持。
第二,加大金融涉农支持。
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保障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要增加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投入,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植能力,扩大信贷资金投入总量。调整信贷投资结构,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建立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不断壮大信贷资金实力,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供求矛盾[5]。
完善金融组织网络,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网络覆盖面。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组织和农户个人资金需求,要加大小微金融组织建设,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村镇银行的设立,适时成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互助基金[6],满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项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第三,大力开拓民间资本投资。
我们应该制定更多的优惠措施,如需要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税费、以奖代补等形式来提振民营企业投资农业的信心;另外,可以通过“银”、“民”合作,实现两者互补,探索集群式、联保式、关系型贷款,从而更好的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对资金的需求。另外,我们的公司债券等功能也要运用起来,形成一个健全的投资产业链,让资金良性循环起来,带动农业现代化向深度发展。
四、结束语
摘要:基于学界对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不同观点,提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概念的认识。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同于世界各国的个性特点以及影响其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及途径。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关系着中国几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更加富裕型小康社会的实现,而且关系着中国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三农”问题关系着中国的大局。因此,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在党和政府日益关注“三农”问题的同时,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研究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农学等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其中农业现代化问题一直是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世纪中期我国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来,学者们围绕着农业现代化的科学界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长时期的讨论,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以下几种:
第一、转变论。人们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出发,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世界范畴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它作为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的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的产业部门的过程。1
第二、过程论。学者们认为农业现代化不是农业领域一个方面、一个过程的现代化,而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与消费过程的现代化及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2
第三、制度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由于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广而引发的组织制度、管理方法的变革与创新。3
第四、可持续发展论。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完整涵义是用现代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4
我们认为,对农业现代化的界定,不能仅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界定。思考中国农业现代化应从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所应有的“共性”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个性”上去把握。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依据国际公认的现代农业的标准来定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与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生态资源及劳动力条件等因素,走自己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因此,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科技、农业管理、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组织的社会化、农业生态化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在分析、界定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的同时,学术界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普遍认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位学者的观点表述上虽有差异,但通过疏理后可以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研究视角的差异。
从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来审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学者们认为:从世界上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来看,农业现代化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以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为代表,他们主要走从现代机械技术起步到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道路;二是以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为代表,主要走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起步到现代机械技术的发展道路;三是以法、德、英等国为代表,走机械技术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同步发展道路。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能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的实现为主要特征的道路。而应根据中国特定的条件,走资源节约、技术优先发展的道路,走现代生物技术与现代机械技术、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手工劳动有机结合起来的道路。5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至少应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工程化等三个显着特点。6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加农村工业化,其发展道路应该是走集约农业、高效增收和持续发展的路子。7
把农业现代化看作是一种过程的学者们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应从其所具有的动态性、区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整体性上去分析。因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较强的概念,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以及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同时农业现代化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有很大差异。但强调这一点,并不能否认我国农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将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因而也应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分析农业现代化,依国际标准来确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8
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种手段的学者们则从农业现代化的构成要素上来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9
以上学者们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特征的表述,都有可取之处,如同我们讨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一样,对其特征的描述也可以是多角度的。我国农业现代化应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但也要避免“一刀切”走灵活多样的发展道路。从整体上看至少应具备如下特征:第一,把现代生物科技与机械技术结合起来,寻求传统的精耕农作技术和现代化农业在保持生态良性循环下的有机结合;第二,农业现代化必将与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集约化相伴随;第三,就全国而言,农业必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第四,把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实现与城乡差别、地区差距的缩小、农村工业化与乡村城市化以及农民的现代化等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因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内部,它与国家经济结构、产业政策的调整、城乡关系的调整、农民与农村的现代化密不可分。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虽有长足进步,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有学者参照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衡量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并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比较,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具体描述。10也有的学者从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做了实证研究。11如果我们不去探究学术界在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上的差异(2001年前后,国内学者提出的衡量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有数十种之多,白人朴在《关于衡量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的探讨》中有详细论述,原文刊载在《实验研究》2001年第2期),学者们大都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无论在速度、规模、结构、效益、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都有较大差距。这一客观事实,使人们日益关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其一,从农业生产要素的层面来探讨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未能向现代农业转型,劳动者(高素质)、土地、科技、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欠缺、要素市场发育迟缓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没有高素质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懂得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劳动者,中国农业要实现代化是不可能的。12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技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撑。13 14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瓶颈,如何建立一个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与资金保障体系事关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15 16土地市场化与农地使用权流转一直是研究农业现代化的学者们关注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等问题,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利益。17
其二,从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层面来思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起着很大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经济增长与农业》中就曾断言: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制度的变革。学者们对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历史及制度效益进行了历史考察。18对农业制度变迁的内涵、特点及制约当前农业经济制度创新的深层障碍,如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不灵活、非农偏好的国家资源供给、分配制度、不清晰的产权制度、不合理的税收制度与风险分摊制度等,展开了充分研究。19
在对农业制度变迁进行审视的同时,还有学者们从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国家公共政策的取向等方面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20 21
我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水平及其农村风貌有了显著的改变,但目前中国农业仍然面临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资源高消耗和过度利用、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瓶颈问题,现阶段的农业总体上还处在近代农业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粮食需求也出现大幅增加,不少国内农产品供求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有待提高[2]。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义深远。但是,迄今为止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不多,对农业现代化的量化评价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因此,如何科学的阐述评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构建合理有效的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对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3]。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以及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研究中所建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价指标和相关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衡量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
2研究方法
目前相关文献对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有两种:一是单项指标评价法通过单项指标的对比,评价单项指标的发展状态及所处的地位,由此综合判定分析整体水平;二是综合评价法,通过对单项指标进行加权,并进行综合合成得分,以评价对比不同区域的等级次序。由于单项指标评价法对各区域的综合评判不够科学全面,且该方法不能对不同区域间的状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因此,本文采用两种方法的结合形式来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4][5][6]。
2.1指标选取
根据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并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构建了农业现代化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7][8]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农业社会系统,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从业人口百分比、恩格尔系数、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管理人员、乡村医疗和卫生人员6个指标;农业经济系统,包括人均粮食产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第一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3个指标;农业资源系统,包括有效灌溉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拥有量3个指标;农业环境系统,包括森林覆盖率、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农村用电量3个指标。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具体结果见表1。
2.2标准化处理
由于农业现代化系统评价的指标性质各不相同,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各项指标值为参照值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分为2种类型:
3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方法,得到我国进入21世纪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况(见表2)。
3.1农业现代化系统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分类系统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农业经济系统(2.0045);农业社会系统(1.7394);农业环境系统(1.5862);农业资源系统(1.3161)。
第一,2000―2013年期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中农业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提高最快,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年均增长率为7.18%,远远高于农业现代化平均增长率。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于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贡献最大,农业经济系统的高速发展也将会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
第二,农业社会系统发展水平稍高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其年平均增长率为5.28%,农业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均是正向指标,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农业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发展水平的拉动作用。
第三,农业环境系统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相似,其年平均增长率为4.19%,稍低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年平均增长率。
第四,农业资源系统发展水平是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系统中增长最为缓慢的,2006年之前都在1左右波动,2006年之后稍有提高。农业资源系统年平均增长率大大的低于农业现代化综合年平均增长率。
3.2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2000―2013年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其年均增长率为4.6%,2013年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是2000年的1.6434倍。
4政策建议
(一)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内涵
作为源自物理学的概念,耦合是指两个或以上系统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则是对系统间彼此作用强度的刻画。当系统间相互配合和促进时则为良性耦合,反之则是不良耦合。耦合协调则是系统间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是系统间的配合得当和优化循环。作为“耦合”、“协调”和“发展”的有机统一,耦合协调体现着系统间由无序变为有序,由低级协调优化到高级协调共生的演化趋势。与此相对应,耦合协调度即是衡量系统间在协调这一约束条件下的整体发展程度。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反映系统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不分利弊;而后者则表示相互作用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体现协调状况好坏。
(二)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原理
农村教育发展的直接目标在于推动农村人口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农业现代化则是生产条件、劳动力技能、技术和制度等的改善在农业生产领域内的综合反映。显然,农村教育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关键的彼此促进关系和螺旋上升。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教育进步,同时也为农村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条件和潜在机会,是农村教育生态系统中最具潜能的影响因素。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人口的技能和素质密切相关,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提升全面农业现代化水平,这是通过教育的直接效应和正外部性综合形成的。
农村教育带动的农业劳动力信息素质和知识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农业新技术和新制度的推广,而且能够增强受教育者自身的“干中学”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转化效率。此外,农村教育发展存在自我积累的可能,具有特定知识基础的农业劳动人口会衍生出对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形成教育的自我叠加动力,这会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资源的边际产出能力。农业现代化对农村教育的推动体现在要素支持、需求引导和创新驱动等方面。首先,农业现代化提升了农村发展质量和农民收入水平,缓解受教育人口对家庭经济条件的压力,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增加除财政以外的农村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完善农村教育保障机制,从而保证农村教育质量;其次,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技术革新和效率进步会扩大新知识需求和现有知识基础之间的“缺口”,从而对农业从业人员接受高层次教育产生推力;最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会吸纳新知识和其他创新要素,缩小城乡间知识创新鸿沟,这些创新资源能够通过涓滴效应优化农村教育质量。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为深入分析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存在的耦合关系,本研究构建能够有效反映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的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耦合评价模型,其中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量化分别通过对其下属指标的科学集成确定。本文通过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熵值法依据指标传递给决策者信息量大小确定权重,能够反映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较专家经验评估具有更高可信度。以农业现代化为例,主要测算步骤为:
第一,构建由h个年份、m个区域和n项指标构成的评价系统初始数据矩阵X={x}kijh×m×n,其中,1≤k≤h,1≤i≤m,1≤j≤n,xkij表示第k年份第i区域第j个能够反映农业现代化指标的原始数据。
第二,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克服指标量纲差异,正向指标取值x,kij=(xkij-minxkij)/(maxxkij-minxkij),负向指标取值x,kij=(maxxkij-xkij)/(maxxkij-minxkij),并定义标准化矩阵Y={y}kijh×m×n,ykij=x,kij/∑hk=1∑mi=1x,kij。
第三,计算指标信息熵:ej=-K∑hk=1∑mi=1(ykijlnykij),其中,K=1/ln(h×m)。第四,计算第j个指标的差异性系数:dj=1-ej,进而得出指标权重wj=dj/∑nj=1dj。第五,计算各区域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得分:Uki=∑nj=1(wj×x,kij)。借助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统模型,可得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模型,表示为:C=4U1U2/(U1+U2)槡2(1)其中,U1和U2分别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两系统的评价值,C为耦合度。当C值为1时,系统间实现良好的共振耦合。需要指出的是,耦合度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区分系统间差异化的表现,比如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均较为滞后的考察单元可能会表现出二者高度耦合的状态,显然这与二者均在各自高水平上实现的高度耦合是存在内涵差异的,因此需要通过耦合协调度进行深入判断,公式如下:槡D=C×T(2)其中,T=a1U1+a2U2(3)D和T分别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和综合评价指数,a1和a2为待定系数,且a1+a2=1。由于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促进程度会存在差异,农村教育会通过人力资源技能提升推动农业现代化,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还需要农村教育以外的力量驱动,因此本研究对a1和a2分别赋值0.4和0.6。此外,参考已有研究的做法[16],本研究亦将D值以0.3、0.4、0.5、0.6和0.7为分界点把系统协调度划分为严重失调(Ⅰ)、中度失调(Ⅱ)、轻度失调(Ⅲ)、勉强协调(Ⅳ)、中度协调(Ⅴ)和高度协调(Ⅵ)六类。
当进入高度协调状态时,农业生产会因得到来自于农村教育所提供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和智力的充分支持而增加边际产出,同时高效率和高产出的农业生产又会放大对农村教育的需求并提供了必要的支撑资源,如此不断的螺旋上升会极大地拓展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此外,耦合协调度模型无法描述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相对发展状况,理想状态下二者应为同步优化状态。因此本研究以相对发展度模型求取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相对发展度系数,公式如式(4)所示。当E≤0.7时为农村教育滞后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当0.7<E<1.3时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同步优化;当E≥1.3时为农村教育领先于农业现代化水平。E=U1/U2(4)
(二)灰色关联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尽管能够阐述系统间交互关系的程度,但却无法详细阐述不同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后者可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灰色关联度是对两个系统或两个因素间关联性大小的量度,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对时间或空间序列数据进行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比较来判断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该方法需要确定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并加以无量纲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求得差序列,并按照式(5)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矩阵。γi(j)=miniminjZXi-ZXj+ξmaximaxjZXi-ZXjZXi-ZXj+ξmaximaxjZXi-ZXjγij=1n∑nj=1γi(j)(5)其中,ZXi和ZXj分别表示各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值;ξ为分辨系数,一般取0.5;γij为两类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全部γij即构成反映各指标间相互关系的灰色关联矩阵。γij值越大,说明ZXi和ZXj相互作用程度越强。某系统特定指标对另一系统的整体效应可通过ri或rj反映。ri=1m∑mj=1γij(i=1,2,…,s;j=1,2,…,m)rj=1s∑sj=1γij(i=1,2,…,s;j=1,2,…,m)(6)
(三)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区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评价需要能够综合反映地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状况,为此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完备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原则。本文在综合借鉴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教育规模和教育保障两方面构建农村教育评价体系[2,17-18],其中教育规模包括农村受教育人口占农村劳动人口比重、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受教育人口比重和农村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三指标,同时反映了地区农村教育的覆盖面和层级;教育保障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和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占比两指标,反映了地区农村教育经费总量和结构。农业现代化内涵较为丰富,在借鉴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从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产出增长等方面加以系统测度[7-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选择机械动力和生产性固定资产两指标,反映农业生产中对人力劳作的替代程度;效率提升选择农业中间消耗占增加值比重以及农业产值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之比两指标;产出增长则选择农均收入、农均产值增加和地均产值增加三指标进行测量,反映了农业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福祉的贡献。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全部数据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域年度统计公报,个别缺失值通过插值法补充。其中受教育年限和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比重等指标通过原始统计数据计算得出,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教育年限分别取6年、9年、12年、11年和16年。因缺失值过多故不计。
三、我国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的实证研究
(一)我国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测度结果
通过熵值法测度的考察期内部分年度我国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考察年度内各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均有所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域平均年度增长率分别为9.90%和11.89%,针对变异系数的计算则表明,考察时段内省域间农村教育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变异系数从0.507下降到0.427;省域间农业现代化相对差异保持稳定。横向比较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以2011年为例,按国家统计局口径划分的东中西部农村教育指数均值分别为0.457、0.282和0.284,中西部和东部差距明显,具体到省域,北京和上海农村教育指数达到0.8以上,而贵州和四川农村教育指数仅在0.2之下。
反映农村教育水平的各指标中,农村受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全部受教育人口比重和农村人均教育经费投入的省际差异最为显著,2011年北京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比达到43.37%,而贵州仅为7.80%,全域存在显著的“东高西低”格局;2011年上海农村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为22822元,最低的湖南仅为4746元,农村教育投入存在“中部地区塌陷”现象。2011年东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指数均值分别为0.444、0.356和0.373,各省域中最高海南达到0.6以上,而最低山西则仅为0.195。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最高上海达到16054元,最低甘肃为3909元;京津和长三角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云贵甘青等省均在5000元以下。需要指出的是,在全域范围内,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尽管均有所提升,但在部分关键指标上表现仍较为滞后。以2011年为例,虽然全域农村受教育人口占农村劳动人口比重达到94.58%,但农村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18年,集中在初中层次。此外,农村受教育人口仍集中在初中和小学,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仅占农村全部受教育人口的16.23%。农业现代化指标中,农业中间消耗占增加值比重高达35.65%,以农业产值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之比刻画的农业生产率仅为0.161。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二)我国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析
针对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度的测算表明,考察年度内各省域(除)耦合度指数均高于0.88,这表明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强度较高。表3则报告了我国各省域2007—2011年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时序分析表明,全国各省域(除)耦合协调度均值在考察年度内从0.484逐年增加到0.601,即从轻度失调逐渐转变为中度协调,各省域耦合协调度类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级。2007年我国各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240和0.252,尽管二者耦合度较高,但这种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无法实现有效的良性互促;考察年度内各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指数均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66%和11.89%,到2011年分别达到0.345和0.394,全域范围内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不仅仍处于强相互作用状态,而且进入相对较好的协调状态。东中西各地区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均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1%、5.28%和6.60%,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这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中西部农村和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具体到省域,增幅最高的前五位依次为青海(11.04%)、贵州(7.44%)、宁夏(7.30%)、陕西(7.23%)和甘肃(7.22%)。
从考察年度内各省域耦合协调度均值的分布类型看,全部省域均集中在轻度失调(Ⅲ)、勉强协调(Ⅳ)、中度协调(Ⅴ)三种类型。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和新疆为中度协调类型,该类型中除新疆外均为东部省份,其中北京和上海属于农村教育领先型,需要进一步释放农村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带动二者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其余省域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中等水平的协调互促,既需要强化农村教育对农业发展的智力和知识支持,也需要增加农业发展对农村教育的反哺能力;山西、安徽、江西、河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为轻度失调类型,该类型省域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除此以外各省域均为勉强协调类型。在勉强协调和轻度失调类型各省域中,天津、山西、陕西和甘肃为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需要强化农村教育对农业现代化的能量输入;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和青海为由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引发的综合滞后,农村教育的发展还无法有效地满足农业现代化所需的软资源,推动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更高层次的协调需要大力克服教育短板;其余省域则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仅在低水平协调共振,二者螺旋上升需要从完善提升农村教育层次和质量以及强化农业发展对农村教育支撑
四、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耦合的内部机制分析
通过灰色关联模型计算获得的关联度矩阵。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基于系统影响的分析表明,农业现代化指标中,反映效率的农业中间消耗占增加值比重(Y3)和农业增加值比重与农村人口比重之比(Y4)对农村教育影响强度最大,分别达到0.867和0.821。究其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会通过农民净收入增加和农业创新示范效应增加农业劳动人口的受教育诉求,从而扩大农村教育空间,并实现彼此间螺旋上升。其次,反映农业生产投入的农均农用机械动力(Y1)和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Y2)对农村教育也具有较大影响。相比之下,反映农业现代化产出的Y5、Y6和Y7三指标对农村教育影响强度较低,农业产出增长对农村教育的反哺机制还有待增强。在农村教育指标中,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X2)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相对最大,高层次教育拓展了农业劳动人口的基本技能,增加其对农业创新要素的敏感性和吸纳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教育经费投入(X4)影响强度相对最低,这意味着现阶段农村教育资源向知识和智力资本转化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五、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基于2007—2011年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但仍存在显著空间差异,农村教育结构和农业生产效率仍需进一步优化。我国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的耦合度较高,但针对耦合协调度的测算结果表明,除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和新疆为中度协调类型外,其他省域均为勉强协调或轻微失调。其中天津、山西、陕西和甘肃为由农业现代化偏低引发的综合滞后,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和青海则为由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引发的综合滞后;其余省域农村教育和农业现代化仅在低水平协调共振,需要进行系统突破。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表明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效率关联度最高,其次为农业技术进步,再次为农业产出增长;农村义务教育后教育人口占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对农业现代化影响相对最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影响强度相对最低。
一、农业现代化内涵及发展阶段划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农业。农业现代化具有生产手段现代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经营方式产业化、生产服务社会化、产业布局区域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生态环境现代化、劳动者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等重要特征。
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普遍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准备阶段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始有一些现代的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系统;起步阶段是农业现代化的进入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现代化应具有的特征已经开始显现;初步实现阶段,又称快速发展阶段,是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的时期,这个阶段已经初步具备农业现代化特征;基本实现阶段,又称初步农业现代化阶段,该阶段的农业现代化特征十分明显;发达阶段,又称全面农业现代化阶段,该阶段已经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进入了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阶段。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进行定位、评价,需要重点考察农业现代化的几个基本要素,即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农业发展可持续化等。
二、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定位
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1996~2050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走向现代化的构想》中制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阶段的主要指标和各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将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阶段的主要指标设定为5项: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总数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值。依据这5项指标数据比较分析显示:2002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准备阶段;2003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处于准备阶段与起步阶段的过渡期;2004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处于起步阶段与快速发展阶段的过渡期;2010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内蒙古农业现代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从5项指标值对比分析看:人均GDP指标完成度较好,2011年已达到初步农业现代化阶段指标标准,这主要得益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内蒙古经济增长迅速,整体经济形势良好;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值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指标值呈现稳步提高的态势,基本符合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指标值的数值一直较高,处于起步阶段的平均水平,距离快速发展阶段标准值有较大差距,反映了内蒙古农业劳动生产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过大,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道远;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值远远低于初步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标准值,城乡收入差距大、农业发展自身积累有限是制约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价
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包括政策支撑体系、金融与保险支撑体系、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市场支撑体系、物质装备支撑体系和资源环境支撑体系等七大分支系统在内的支撑体系。考察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要综合全面地考察农业生产的内部、外部因素。从投入水平、产出效益、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4个方面评价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可以得出:一是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素投入指标和产出效益指标整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资源环境型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人均)优势,内蒙古的人均耕地面积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12年内蒙古土地产出率为每公顷20291元,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2%。这两项指标的对比反映了内蒙古农业发展中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较弱、机械动力不足等因素是制约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2012年内蒙古农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为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反映了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劳动力转移滞后、县域的小城镇化建设滞后,城镇化建设滞后会直接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空间转移的障碍。
四、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差距;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F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05-03
一、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
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资金、技术、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不断向城镇集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而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其基础是农业从业人口素质的提高,结果是农业产品的丰富以及生产效率、效益的普遍提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衡量指标也从单纯的产能指标扩展到质量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上,城乡统筹发展的要义也深入到政府的政策之中,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得益彰已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主要的理论有“循环积累”理论、“磁场效应”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和反哺论。循环积累理论认为,城镇化的积累会对地区经济有“波及效应”,资源、技术将向农村扩展,最终实现城乡的融合(缪尔达尔,1957)。“磁场效应”理论认为,城镇发展可以吸引容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会满足城市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加速城镇的建设(芒福德,1961)。刘易斯(1954)的“二元结构”理论在分析了先进城市工业与落后的农村农业并存的原因之后,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是消减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方式,即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工、农产业差距,和谐城乡关系。与以上理论不同,“核心-边缘”理论提出另外的看法。该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工业的集聚将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但核心区的发展将通过“涓滴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的发展,只是这种带动必须配合一定的政府干预,才能正真促进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平衡,即城镇与农村的平衡(赫希曼,1956;弗里德曼,1966)。而反哺论的学者则认为,城市与农村的共生发展中,一般要经历“以农补工”、“各自竞争性发展”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三个阶段,但第三个阶段的到来,在最初的时候必须依靠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扶持,并以人力资本的反哺为先,才能依次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谢安,2011)。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到,市场的力量可以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本集中在城市,从而降低工业发展的成本,促进工业的迅速的发展,但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农业及农村的辐射还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及政策力量的协调。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中的问题解析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阻碍
受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布局的影响,我国很多省份的经济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重要部分,一是重型工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二是传统农业分布在广大的农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城市工业与较为落后的乡村农业长期并存,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使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
首先,大城市的工业水平无法代表城镇工业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缺乏带动。而大城市工业产品以外销,以及服务外省甚至是外国的情况居多,为本省农业经济提供支持的产品类型较少,所以,大城市的工业与农业之间缺乏产业联动,技术外溢对于传统农业的影响也缺乏应有的转换机制。而相对城镇工业服务的范围,产品的技术,尤其是距离则更贴近农业经济,城镇工业的发展将成为大城市工业技术外溢到农业经济有益的桥梁。但目前,城镇工业化水平、质量还有待提升,还需要科学的城镇化作为其有利的发展平台。
其次,传统农业缺乏自身成长的机制,无法为城镇化提供有效的资源补充。农产品长期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生产方式粗放,技术以及规模化水平较低,农产品的利润微薄,无法吸引资金和技术甚至人才的进入农业,农业的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与此同时,传统农业的发展还面临土地、用具、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工农产品比价的不合理等问题,进一步恶化了农业收入,市场的选择最终将导致农业资源的持续外流,形成城镇化对农业经济的剥夺模式,以及对立、竞争的关系,威胁耕地的数量和粮食安全。
所以,统筹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前提,还是要立足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模式,积极提升城镇工业化水平,强化技术外溢的同时,要着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产品的品种的升级,增加农业补贴,提高农产品利润,使农业、农村与工业、城镇的发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此才能保障市场机制在城镇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资源的流动中,在二者的统筹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资源双向流动不畅的阻碍
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导致城乡收入的不平等,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导致资源的从农村到城镇的单向流动。而且,随着户籍的松动、土地产权的改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农村资源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不断增强,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在一定的时期里,城市化的政策正在固化由于城乡差距形成的资源单向流动。
在资源的单向流动中,人力资本的单向流动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城镇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及人力资本的容纳能力都在提高,较高的收入及较为完善的公共产品供给,吸引这农业劳动力,离开收入较低的农业生产,但转移出来的不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城镇化推动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类型主要还是年轻并有一定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力,所以更多从农村进入城市,并能够取得一席之地的劳动力,都是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也可以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为留守老人,他们一方面面临体力精力退化的困难,另一方面对新型农业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的接受困难。这样的农村人力资本基础,即使投入足够的技术和补贴,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更无法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
所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实现城乡的平等,要有鼓励资源双向流动的政策导向,尤其要以鼓励“人力资本反哺”的政策先行,以劳动力的流动推动技术的流动、资金的流动,这样城镇化的工业才能正在带动农业的专业化及现代化。
(三)改革的政策导向的影响
已有的资源优势推动着城镇化向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但农业的现代化则需要政府的扶持。以吉林省为例的图1,是根据姜会明、王振华(2012)计算的吉林省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指数绘制的图形。
在图1中,1998年之前,市场改革初期,经济发展的导向主要是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工业经济,以大城市的工业现代化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在这一阶段,城镇化或者说城市化水平持续高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而在1998―2002年之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释放了劳动力及相应的资源,城市工业发展进入了兼并整合阶段,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间隙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超过了城镇化指数。2002年之后,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数持续上扬,而农业现代化水平则表现出一定的起伏;在2003年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之初,土地资源的释放促进了城镇化,抑制了农业现代化;但在此后一系列免除农业税、保障耕地、增加农业补贴等政策的刺激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数又出现了上扬。
图1 吉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
由此可见,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资源分配的导向,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水平。
三、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城乡关系变“竞争”为“合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与农村的发展都需要资源,互利共赢的基础是合理的工农产品交换价格。统筹城乡关系的根本或者说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也是使城镇与农村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利益,尤其在目前城镇经济、工业经济已经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让农业生产有利可图,才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关键。
只有农业生产有合理的利润时,农民才有意愿在土地上进行耕种,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耕地的流失,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农业生产有合理的利润时,才能吸引资金和技术,才能留住农业人才,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之后释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土地资源,供给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二者的同时,又会有一定的技术分享和新的农产品需求,继而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互利、和谐共赢,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依靠传统的路径增加农业收入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农业的资源优势,提倡绿色发展,为农业注入更多的科技活力是十分必要的。绿色、环保、安全是城市化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要求。只有生产这种农产品的农业经济才能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客观的利润。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的压力也要求农业的集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功能的多元化,继而保障城镇化的推进及整体经济的发展。
城镇多元工业发展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工业化的技术外溢,但以资本积聚为特点的重工业化对省内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有限,所以城镇工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十分必要。城镇工业的发展既要关注省外市场的拓展,同时也要关注省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的开发,如此在增加工业产品销路的同时,还有利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对接,以及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分享。
(三)创新制度设计
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设计,将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资源单向由农村、农业流向城市、工业,必然会导致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农村的落后,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又很难扭转这样的资源流动局面,所以就要求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
人力资本双向流动的制度设计在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面表现的最为重要。人力资源是技术、资本等资源扩散的媒介,在注意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同时,也要注意“有进有出”的制度设计。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增加农业人才以及农业年轻劳动力的吸引力度,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人力资本对农业的反哺,如此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除此之外,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及农业投资的政策也十分必要。合理的奖励和补贴,将有利于资本和技术的流入。农业专业化程度提升后,农业将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更多的土地及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 宋洪远,赵海.我国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2):135-143.
[2] 崔慧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J].调研世界,2012,(6):45-49.
[3] 徐君,高厚宾,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9):85-88.
[4] 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5):591-59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2-0030-02
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各级政府也在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从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服务不足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金融业应抓住农业现代化这一主题,提高金融的支农效率,积极支持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一、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金融支农的服务功能薄弱。目前,各商业银行逐步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 在农村市场业务大幅收缩,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功能弱化。如在河北省保定市,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中,只有农行在辖区各县都有营业网点,其他银行只在一些发达县保留分支机构;保定市商业银行只有4家县支行,华夏、中信、河北、交通、浦发等5家股份制银行均是这一两年设立, 且只位于市区, 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不足;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较短,能否真正在支持农业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尚待检验; 农村信用社是保定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但是自身实力不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结算渠道不畅,影响了资源向农业领域配置,并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 它不仅包括物质装备、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更包括农民的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经济发展对资金的潜在需求被激发出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这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但是,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金融产品少、 服务方式单一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有些金融机构只是对原有的业务重新包装宣传,推出的创新产品主要是信贷产品,在贷款方式、抵押担保形式及具体的手续办理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咨询服务类、投融资类等技术含量高的服务提供得比较少等。缺乏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不足, 使得农业现代化对金融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3. 还未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经过多年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而农业既面临旱涝、冻害、风雹等自然灾害风险, 又面临农产品价格起伏等市场风险,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 把各种风险转移和分担出去。但是,政府防范农业风险投入的资金少, 开办农业保险的仅有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等寥寥几家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发展落后,能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优良品种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难以规避市场风险等等都表明有效的农业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尚未建立。
4.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自身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投入。 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还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生产投入高、风险大、收益低,产出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与金融机构自身安全性、营利性的经营原则相悖,影响了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农业产业化以后,产业链将进一步延长,一个周期可能要从科研、农户的生产、收购初级产品一直到销售等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 都会导致整个链条的失败,而这引起的损失将更加巨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投入;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而且风险高、回报率低,管理机制不健全, 承载主体不明晰, 极易形成贷款风险隐患; 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的农业科技进步研发周期长,受自然条件、生物特性的影响大,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都使得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动力满足各项资金需求。
5. 需求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了解不够。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许多农民对金融业务的认知仅限于存取款等传统业务,对于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几乎不了解,甚至不会用自动柜员机,对银行新推出的业务品种甚至是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等跟他们切身相关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这就加大了金融支持的难度。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农业企业对于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了解, 即使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也由于信息沟通的不顺畅而不能获得贷款。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符合上市融资条件, 但是对于什么是上市、上市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也失去了很好的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机会。
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现代化。由于农业和农业企业的高风险、低收益,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要低于支持高收益产业, 因此, 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为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扶持, 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鼓励他们提高服务质量,而这也是国外的通行做法。如,对金融机构开发的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给予政策支持; 对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或金融服务网点的, 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等等。
2. 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资金的需求也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但是,目前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对金融产品的需要,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如,扩大担保品的范围,推广林权抵押、仓单抵押、应收账款抵押等抵押方式;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为农户、农业企业等资金需求主体提供与农业相关的市场、 政策等信息咨询服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支付结算环境,提高服务水平;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推出如排污权贷款、许可权贷款、碳交易贷款等多品种贷款。
3. 疏通农业现代化风险分散渠道。 充分发挥政府在分散农业风险中的作用, 加强灾害管理投入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改善农业经营环境,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农业保险,扩大保险范围和保险对象,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发展农业互助保险和商业保险,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分散农业保险中的农业风险,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增强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尽快获得能抵御灾害的优良品种,并加大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4.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 农业价值链融资是指一个或几个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不同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通过对价值链各环节的深入分析,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降低金融服务风险。 一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发展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农业价值链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金融机构应该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深入研究当地农业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各个环节经济主体的实际需求,了解潜在的风险,使得价值链融资模式更加适销对路。 二是对符合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营销等环节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而不是仅仅针对某一环节提供服务。三是针对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在产业链条上,农业生产等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储运、销售等活动则不具季节性,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活动特点设计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
5. 通过搭建金融创新服务平台等形式增进需求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了解。由政府牵头,协调人行等部门搭建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形成联动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该平台可以借鉴屏南经验 [10] ,与移动公司合作, 由移动公司提供技术、设备、人员等开发基于短信、WAP的信息服务平台, 为农户和农业企业等需求主体提供资金、 技术和信息服务; 还可以把金融机构新推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发给农户、农业企业等,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机构应深入农户和农业企业讲解宣传, 增加他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 广播、 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资金需求方的金融知识水平, 增加其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志军,包海霞,鲁静. 农发行保定分行贷款投放突破31亿元[N]. 河北经济日报,2011-10-11.
[2]陈倩,吕会彬. 农行保定分行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去年放贷38. 6亿[EB/OL]. http://heb. hebei. com. cn/system/2011/02/28/010949137. shtml,2011-02-28 .
[3]王昊,李培,葛西劝. 保定农信社深入开展“30亿资金助三农”活动[EB/OL]. http://gov. hebnews. cn/2011-07/21/content_2157134. htm, 2011-07-21.
[4]赵亚锋,姜志军,刘雪莲. 农发行保定分行创新营销举措加大支农力度[N]. 金融时报,2010-12-09.
[5]焦文昭,李淅豪. 保定市3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省中期监测[EB/OL]. http:// heb. chinanews. com/baoding/11/2011-03-02/34802. shtml,2011-03-02.
[6]王昊. 乘风破浪会有时――保定农村信用社发展纪实[N]. 保定日报,2011-05-05.
[7]姜振水.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与金融支撑[J]. 农村金融研究,2011(5).
[8]何菁菁.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0.
关键词:农村小康;现代化模式;启示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二次世界大战后,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20世纪60年代逐步进入农业现代化行列;一些经济并不发达、基础原本比较薄弱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解放生产力,也在20世纪70年代或稍后时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且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独特的发展道路。农业现代化对我国而言,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小康社会是本世纪我国最重要的基本国策。所谓小康社会,是指在小康水平的基础上,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这是一个现代化全面发展和提高的结果,因此,研究一些其他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对促进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国、日本、韩国的农业现代化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一、资源优势型的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大农业模式
美国农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重高达21%,而我国仅为10%,美国人均耕地是中国的9倍多。美国地域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加上美国最早形成世界最大的专业化农业带和较早建立并完善了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及美国巨大的经济实力对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形成了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现代物资投入量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化程度高、以劳动生产率为主和土地生产率为辅的农业现代化路子,我们称之为资源优势型的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这种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
1.农业现代化快速实现。美国农业资源丰富,是美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特色,其农业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它为美国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创造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美国农业发展十分顺利,二次世界大战更促进了农产品及加工品的增长,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现代化。
美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4个重要时期。一是1860年以前的“农业时代”;二是较为发达的战前农业经济;三是二战期间美国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四是当代美国现代化农业。
2.美国农场的规模化经营。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场土地经营规模不大不小,平均每家600亩,后来向两极分化,60亩以下的小型农场户的比例由20世纪初的3.5%上升到20世纪末的8.6%,但仅占美国耕地的0.7%,600~3000亩的中型农场比例由42.3%下降到37.8%,由占耕地面积的50.6%下降至17.9%,而面积在6000亩以上的大型农场户的比例却相应由0.7%上升到9%,占到耕地面积的65%。在农业技术进步的强有力的支撑下,加上土地制度日益完善,大大提高了农场主们的积极性,土地产出水平也远远高于经济发达的大规模农场经营的其他国家,规模经济成为美国农业经济的主旋律。
3.美国农业产业化。美国的农业产业化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模式实现的:第一种是纵向一体化。即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它比较完整的形态最先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养鸡业。这类纵向一体化模式在美国出现后,欧洲也随之兴起(合作社的形式),后来传播到亚洲,我国称之为紧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第二种横向一体化。即不同的企业按合同分别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这类方式通过签订、履行合同,保证了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均衡经营,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但只适用于产销关系稳定、批量大、变化小、合同履行时间长的产品和产业,缺点是容易形成垄断,这类经营在我国称之为“订单农业”。第三种是不同的企业各自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分别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等。这类经营方式在美国目前仍占主导地位,因为它可以保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充分竞争,发挥市场对企业或对产业体系的纠错功能,化解各类经营风险,类似我国的“专业市场+农户”的经营方式。
类似美国这样地广人稀、采取以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起步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
二、资源贫乏型的日本农业现代化模式
――高效农业模式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正因为如此,日本非常注重利用资源的效率。二战后,日本农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在农业自然资源极为贫乏、农业规模较小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走了一条极富开创性的农业现代化路子。
1.农业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1998年,日本经营性农户的数量为252万户,平均每个农户的耕地面积只有24亩,耕地不足15亩的农户占总体的57%。耕地面积狭小、缺乏竞争力是日本工业的基本特征。由于农户的减少速度比耕地减少速度还要快,所以每个农户的耕地面积还是有所增加。还有一个倾向就是耕地面积在45亩以上的农业大户在逐渐增加,这有利于引进大型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2.农户从事非农业劳动的收入不断增加。由于日本耕地面积有限,所以农户要想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就要增加在每一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但由于整体土地资源不足,终究收入难以大幅增长,因此,从事其他产业的收入成为日本农民的主要收入,甚至超过了从事农业带来的收益。所以在日本,把原先当作副业干的非农业劳动当作生活来源主渠道的农户多了起来。农户分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而不从事其他劳动的专业农户和除了农户之外还从事其他劳动的副业农户。副业农户进一步分化为以农业为主的第一种农户和第一副业为主的第二种副业农户。副业农户除了农业劳动之外,有的从事林业、渔业,有的进入工厂、机关,有的利用农闲季节到远方打工。
3.寻求经营方式的变革。要想增加农业收入,就需要增加耕地,扩大规模。但是,日本多数农户舍不得轻易放弃自己的耕地,零散的耕地很难集中到一起。因此,日本采取把土地借来耕种,扩大耕地面积,扩大经营规模的方式。而且近年来,日本单纯以农业为生的农户逐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这些人逐年老龄化,所以委托他人耕作土地的农户也多了起来,客观上也为租赁土地经营提供了客观条件。
日本战后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建立起农业合作组织和地区农业集团。这两种共同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小农经济的局限性,缓和了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4.生物技术等高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广泛的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日本战后对生物科技的研究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遗传基因重组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这些技术的应用不光有效的提高了农业产量,增加农产品供给,而且,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培育出新品种。
三、韩国农业与农村相结合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新农村运动模式
韩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后,在继续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将农业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将政策转变到在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而农村现代化又有力地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在韩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值得借鉴的就是新村运动,它是农业发展和农村改善的有机结合。
1.新村运动的兴起。 为了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缩小城乡差距,韩国政府在1971年发动了新村运动。这个运动是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工业获得较大发展之后,回头地支持农业,把城市物质文明以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推向农村的反哺政策。
2.新村运动的任务。新村运动的内容很宽,它的第一任务是“农村启蒙”,要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第二个任务是“社会发展”,目的是改造农民居住环境、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改善,修建卫生的供水系统、改造排污系统、修建公共澡堂、会议室、公用水井、洗衣房等;二是住房改善,包括屋顶改建、房屋维修和村庄重建;三是公共建设增加,如扩张农村电网和通讯网、设置公用电话等。第三个任务是“经济发展”。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增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道路扩展、小规模灌溉工程,如小水坝、水塘、灌渠。道路扩展不仅包括村庄间的公路,而且包括从村庄到农田的道路,以便进行机械化耕作、运输。二是增加农产收入,增加农产收入项目包括家畜饲养、推广经济作物、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合作耕作,以及建立各种“新村工厂”以增加农户的非农业收入。
四、美国、日本、韩国农业现代化模式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启示
第一,资源不是影响农业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无论是资源丰富的美国,还是资源缺乏的日本,抑或介于两者之间的韩国都可以根据本国的具体特征走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现代化道路。我国东部资源相对缺乏,中西部资源相对丰富,同样有平原、丘陵和山区,应根据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道路,达到和实现小康。不管农业的地位多么特殊,它总是一个产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来发展,这是各国农业现代化最基本的经验之一。
第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小康社会建设。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于实现农村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经济发展期间,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是农业能否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能否迅速实现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说,没有政府对农业的全方位支持,日、韩农业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重大经济决策、政治决策。各个不同区域的农业,要根据自己的地域条件、生产水平,通过实验选择适合的战略加以实施,注入域外的新品种、新技术及新知识,从而开发农业潜力,提高生产能力,培育农业人才,进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然后推广,并通过各种协作机构形成联动发展。
第三,良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关键。国外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表明,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体系的建立,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外发达国家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表明,家庭经营不仅适应于以人力、畜力耕作为主的农业,也适应于以机械耕作为主的现代农业。因此,如何既不改变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又实现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的课题。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第四,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小康社会实现的重要途径。韩国新村运动的工程项目都是切实可行的小项目,比如修路、修井、盖房、修塘、拉电网等。在“三五”计划的头两年,政府的投资目标主要放在几条大河的巨大工程上,1973年后投资转向遍布全国农村的细小项目,“三五”计划基本被新村运动所取代。这些小项目风险小、动员群众广泛,无论对农村发展还是对刺激工业生产都见效快。美国在二战后完成了农业机械化,之后,虽然机械拥有量有所减少,但向大型化、综合化、自动化和电气化方向发展。除谷物和饲料草等大田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外,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等也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在畜牧业中,机电化程度很高,不仅饲料的加工、给水、孵化、挤奶、调温、通风、清洁及产品装运和初加工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且应用现代电子技术,按流水作业线进行自动化生产。
第五,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要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向产前和产后延伸,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要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把现代工业、商业乃至运输、金融、保险等产业同农业的种植业、养殖业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共同体,使农业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和一体化。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并形成一套从生产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销售管理体制和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地开拓市场空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第六,必须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坚持国家投入与农户投入相结合。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美、日、韩三个国家的做法是,凭借强大的工业经济后盾,由政府给予大量的投资支持和各种形式的补贴。我国虽然从理论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农业积累发展工业的体制政策一直没有改变,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远远少于农业对国家的贡献,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不仅要做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者和国家工业化的奉献者,而且要做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建设者和所需资金的主要积累者,这可能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中很少有的。我国农业最终的发展途径是以农民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但在目前的状况下,尤其是农民收入有限,国家仍然是投入的主体。因此,要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投入能力。
参考文献
[1]Back house. A History Modern Economic Analysis[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Loc,1985.
[2]牛节元.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规律分析[J].学习论坛,1998(2).
[3]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中心馆,1987.
[4]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03C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