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2-10-20 16:4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政治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想政治教育

第1篇

关键词: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48-0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科学的艺术的系统工程,在德育的各个要素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规律、原则、方法及途径是相互依靠、相互作用的大整体。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遵循品德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对教育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1.善于把握品德教育的时机,应努力做到及时、准时

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受着学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着社会生活中各种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做到及时、准时。

及时,每次活动以后,或做完某件事后,发现有好的思想、好的现象,应不失时机地加以总结,使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得到肯定和强化。失去了这个时间,当学生离开了这个环境,时过境迁,再来做评价,就难于形成正气,效果会大打折扣。

准时:针对某个情景中偶然出现的某个现象,果断、正确地给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应注息环境效应对弘扬正气、抑制不良倾向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不能贸然下结论,不然品德内化受阻, 由于社会品德环境因素十分复杂,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品德基础不一定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品德认识、品德行为作出评价。

2.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品德教育的成功主要体现在教育者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

2.1 交谈。交谈是品德教育的一种好方法。老师与学生亲切交谈,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特别对感情脆弱和性格内向者、性格固执者,如果对其品德认识、品德行为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就能促使其原有的品德要求得到融合、顺应。

2.2 讨论、总结,讨论和总结是利用集体舆论的品德评价,使德育进行内化的方式,通过讨论分辨是非,将学生的思想认识,调节到德育内化目标的方向上来,运用讨论这一品德评价方式,应明确两点,一是对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学生,适宜在高年级进行, 二是讨论的内容、主题须明确,教师应让学生清楚地判断是非的标准、依据。总结,既有学生对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的品德评价,又有在集体舆论力量引导下,对集体内部的思想、行为和某种现象,进行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这两种形式是同时进行、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近年来,一些学校采用每周定期总结、学生代表总结和各组长总结,对某一段时间的品德认识、品德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善于总结,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2.3 评比、奖励。这两项措施是品德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评比是调动集体舆论对学生品德要求同化的肯定和强化,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手段,通过评比褒扬先进、激励后进、弘扬班内正气,使后进学生找到思想差距,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如果只重视评价学生外在的行为,效果往往欠好,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的品德结构中,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学会寻找、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情感和热点,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比如,如果学生的动机、愿望是好的,而事情的效果却是糟糕的,我们在对其品德评价时,就不能全盘否定,而要寻求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弄清前因后果,注意其品德认识、品行意志、品德信念所具有的方面,在肯定表扬中有更高的要求,在批评中有更热情的关心和期待。另外,品德教育的语言要生动、感人、有吸引力、态度诚恳、姿态语言可以说是一个动作、一个表示肯定的眼神、一个期待的目光。有声语言更具有魅力,天生活泼好动的学生需要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在交谈中,一个肯定的动作,就是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催化。恰当地运用这些手段,都是品德评价艺术性的体现。运用交谈和眼神,以及一个拍拍对方肩膀的动作,都可能对品德评价作出肯定和强化,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

处理问题一定要弄清谁是谁非,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要轻易批评一个学生,否则只能使学生"口服心不服"。而且长此以往,还会激化学生之间的矛盾,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表扬、批评相结合。这样能够使学生乐意接受老师的观点和意见。具体说来如果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如果那个同学全然不对,那就首先指出他平时的优点,拉近与他的距离,然后再批评;如果冲突双方都有责任,那就首先肯定这个学生正确的做法,再批评其错误之处,这样,他就会觉得老师理解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就会乐意接受批评,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挫折 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230-01

在人的一生中,有追求、有望、需求就免不了有失败、失望、失落。挫折与成功一样,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伴侣,是其成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面对成功与挫折,关键是我们能否正确看待,妥善处理,具有较好的抗挫折能力。一个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既要有迎接成功的准备,也要有面对和承担、抗拒挫折的骨气和勇气。因为在他们未来的成长历程中仍然会有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在等待着他们。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呢?

1 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的涵义

挫折,简单地讲,就是困难和屏障;较为具体地讲,挫折是指,人们怀着自己的某种意向和动机,在意向和动机的驱使下在努力地去完成某一项活动,然在活动过程中,免不了会碰到自己当下未曾遇到过的、自己无法排除和解决的问题和因素,导致自己展开这项活动的初衷、意向无法实现,需求无法得以满足,并且会随之产生一些紧张不安与或多或少的失意情愫和反应。

挫折教育,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在教育学的坚实基础之上的。它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与机制,以的科学的人生观为指导,意在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励人们的斗志,磨炼人们的意志,指导人们自觉发现和挖掘自身潜力,提高人们战胜挫折和妥善处理挫折的能力。总归一句话,挫折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门揭示挫折教育发生、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综合性学科。

2 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回望过去的近几年,社会中一些人将自己的人生路扭曲了、变形了,甚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有的小学生因不堪作业重负而以各种方式来自杀;有的小学生因不堪学习中的某次挫折而伤害自己身边的父母至亲;有的中学生因不堪升学压力而选择逃避,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有的大学生因抗挫折能力较差而产生心理疾病;有的大学生因人际交往的暂时挫折与困境竟选择荼毒生命;也有年龄长一些的人,因为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自己承受不住而选择逃避,选择轻生(近年来,富士康员工跳楼就是抗压能力差的最好例证。)……一幕幕悲剧的演绎,无不说明当下很多人抗挫折能力亟待提升,无不论证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势在必行。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于是就形成了现在包括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在内的大多数青少年是独生子女的现象。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高度关爱与呵护下,思想解放、多才多艺、从小接触的新事物比较多也比较广、自我意识比较强,但是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比较优越,生活的环境比较顺利,所以大多数的独生子女都比较任性、自我约束能力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做事情的意志力不够坚定、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抗拒能力比较弱一些。然而,他们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的历史重任,肩负着祖国统一,兴我中华的历史重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是时代的互换,是社会与国家发展的必然,其实施是势在必行。

3 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实施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本质上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而实施的一种素质教育,它的实施和进行需要且也有自己的一套原则。

3.1 方向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全部教育活动都要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一致,要做到并且也必须做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要始终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于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3.2 渗透性和集中性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的渗透性原则旨在强调对受教育者的挫折教育的不限时间性和不限地点性,换而言之,就是要注重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对其进行挫折教育,而且往往这种渗透性方法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受教育者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而集中性原则则是强调通过某些有组织、有目的的专项活动和训练,对受教育者集中进行挫折教育,比如中小学校中常见的夏令营、冬令营等等之类的活动,集中时间、人力和物力,对中小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意在提高他们的承受各种艰难困境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当然,渗透性原则和集中性原则二者各有利弊,各有千秋。所以,需要我们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高校进行。

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大家都知道,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同样适用于这个道理。离开实践的了理论,毫无半点意义可言。无论我们再怎么研究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的种种原理、理论,最终都是一个目的,都是为了磨砺人们的意志,提高人们的抗挫能力,提升人们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和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决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

3.4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只有我们真正地参与其中,真正地融入其中,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其活动氛围,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乐真正的滋味。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亦是如此。只有当受教育者真正地参与到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一员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之挫折教育才能够受到事半功倍之效。何况,我们都知道,教育原本就是一个外因,外在的环境的确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内因,最关键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有意识、主观的能动的人—— 教育者自己。所以,在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注意遵循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陈选华.挫折教育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39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增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者的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包括的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再到学生认知体系三个重要环节的分析研究,探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实现路径。

1 把握力

所谓把握力是指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中实现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辩证统一。

作为教师教学备课的第一个环节,能否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顺利有效转换,是对教师是否把握教材和教学之间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考验。具有把握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所要求的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辩证关系,也即具备一定的把握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把握力,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教材体系的统一性真正把握好,授课教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性质、目的、要求、内容及意义有着明确清晰的认识,对教材体系要把握其要义,掌握其精神,在把握教材基础上,在教学体系中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具体授课方式,都能将课程大纲有效的贯彻施行,保证课程性质不改变,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功能,做到授课即使形散但不神散。二是授课教师要恰如其分的发挥主体。从教材统一性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将专业特长和自己专长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争取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中掌握好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辩证关系。

2 建构力

建构力即在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形成过程中建构起合乎路径富有思想的教学道路。

高校思政教师能否在准确恰当把握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之间辩证关系基础上建构起合乎逻辑富有思想的教学道路关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具备较强的教学思路建构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着手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形成教学体系构建教学道路过程中,要从实践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出发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决定了其实践性原则,因为很强的社会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使人们树立政治方向、形成意识形态和确立价值观念的过程中不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密切联系,而且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要紧密联系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实际,不从这一点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客观依据。而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创新性,则是因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复杂与加速变迁,在发展的取向上也要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同于以往受简单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到现代社会复杂多样的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人们在思想政治上所出现的问题,也很难通过单一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变化,在指导思想、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上进行系统综合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契合于当前社会发展变化。所以,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在把握理论精髓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好的结合起来,通过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对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进行合理的阐述和解释,从而将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很好的体现出来。

3 适应力

适应力即在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要具备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和满足其成长需要的能力。

作为教师备课的第三个步骤,从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能否具备将教学体系转变为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又能充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学生认知体系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诉求,这个环节是对教学过程前两个环节的落脚点,其实现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从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要坚持两点基本原则: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要在传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自觉将教师对生命本体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学生共享;二是在思政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切身的利益。如果没有形而上的追寻,生命难免卑俗,如果缺乏形而下的根基,内容必将空虚。将两者实现有机的结合,既考验教师的智慧,又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转换能力所面对的是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最后到学生认知体系这三个大的环节,各个环节对应的主体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参与思想政治学习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转换能力在这个系统的各个环节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把握力、建构力和适应力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教学的转换能力,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J].思想理论教育,2008,(2).

[2]赵平.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转换艺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0).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含义;标准;意义

[作者简介]李仲元。山东行政学院基础部教师,硕士。山东济南250014;王国鑫,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教师。硕士,山东济南250014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3―0164一03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可以准确地了解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作出实事求是的、准确的信息反馈,更好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展情况,进一步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决策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它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和目标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含义和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依据,根据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教育客体的实际,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它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长效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范畴应充分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核心是对社会效果的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从评价形式上看是针对思想政治活动所产生的全部效果进行检验和鉴定,但实质是以社会效果为核心所进行的价值评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包含着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不断地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标准是看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是否提高了,提高到什么程度。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满足社会对其培养、塑造人才的需要,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通过改造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具体内容包括: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社会心理是否形成,扩展到什么程度。因为一个生活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的人,很容易融入到这个环境中,从而表现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围绕着这两方面展开的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核心内容。

2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手段和方法是通过运用有效的测量、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出全面、科学、客观的价值判断。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虚活,很难用一定的指标来推进实际工作,很难用一定的标准去衡量好坏优劣。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知识的边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各个门类知识相互隔绝的局面已经不存在了。因而,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吸取并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的相关知识,通过采取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听取有关汇报以及相关测试等,运用统计分析的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科学的处理,以全面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实际,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内在本质。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出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果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3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目标是教育设定的“靶子”。任何目标的制定和落实都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和社会的实际。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的实际以及客体的觉悟程度、道德水准、文化基础和社会经历等方面,要把理想与现实、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就制定目标的内容而言,既有理论方面的又有社会实践方面的。理论方面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和措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等;社会实践方面包括社会风气、人际关系、文化氛围以及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等等。

4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合理评价和科学判断,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标准

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认识是做好评价的基础。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评价之间确立科学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的建立中,我们应当从数量与质量、短期与长期、隐性与显性、有形与无形等多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性的、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包括:

1 坚持以定性评价为主,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以人为对象的教育活动,主要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观点、立场等问题。因而其效果的评价不同于经济效果的评价,不能用简单的数据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性质可分为:第一,正功效,即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方向基本保持一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零功效,即对教育对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微乎其微;第三,负功效,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更多的要采用比较的办法来体现,或者是与历史比较,即纵向比较,主要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否呈现一个发展的趋势;或者是与系统比较,即横向比较,主要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否与系统形成了教育合力。这些比较是很难用精确的数据评判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产品“精神成果”是很难量化的,其效果的评价只能是近似的模糊值,如好、较好、一般等。如果一味地追求精确的数量关系,这在事实上并不可能。定性评价的缺点是评价结论的模糊性,有时候很难反映出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容易产生“千人一面”的结论。因此在定性评价的同时还要注重定量评价,唯物辩证法认为,没有无质的量,也没有无量的质。离开定量评价的定性评价,容易使认识停留在模糊的阶段;离开了定性评价的定量评价,也难以对数量作出科学的评价。因而,必须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不仅如此,成功的定量评价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定性评价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对人的思想行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质的规定性有了正确的把握,才能恰当地选择各项变量,设计量度的指标,建立科学的系统模型,方能对这些变量进行

评估。因此,必须坚持以定性评估为主,使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

2 坚持以动态评价为主,使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延时性的特点,决定了对其效果的评价不能仅凭一时的考评情况就对其下结论,而应将其置于总的发展过程中去进行评价和估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作用产生的效果与其实施的过程并不具有同步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是在实施教育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才得以体现出来。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应该经常性、动态性地进行,应当注重指标信息的日常收集和积累。

当然,在进行动态评价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静态评价,这种评估是把评估对象放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通过横向对比,对其效果作出相应的价值评判,否则就很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的效果,也很难为下一阶段的任务提供科学的依据。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稳定都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对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也遵循着此规律,它既要了解受评对象的现实表现,以便作横向比较;又要了解受评对象的历史发展,以便作纵向比较,这种横向和纵向、静态和动态的评价手段才是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标准。而以动态评价为主,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向前推进。因而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从教育所设定的目标出发,也要注重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其将来的发展趋势。坚持以动态评价为主、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3 坚持以隐性评价为主,使隐性评价与显性评价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时具有可感知的外在形态,但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潜在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如此,“立竿见影”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教育客体思想的转化,对教育的理解、接受直至转变为行为,需要一个过程,有的教育效果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出来,有的却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育客体来说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而作为教育客体,其思想的发展变化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不到一定的质量积累和达到一定的时机,一般不会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它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得以体现,而且时间越长,体现得越充分。有时从表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不见成效,实则潜移默化,一旦发挥出来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因而,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时,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眼前,而应该放眼未来,立足长远,对其潜在的效果应予以充分的考虑,应坚持以隐性评估为主,即主要看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是否真正内化成了个人的意识。

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来看,其包含着两个目的:内化和外化,即输入和输出。内化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如何将输入的信息输出,其输出的结果如何,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人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即有大量的输入,却只有小量的行为输出;或者是有大量的正确输入,却导致了错误的行为输出。因而我们在进行隐性评估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显性评估,力求做到目标与效果的统一。坚持隐性评价和显性评价相结合,以隐性评价为主的评估标准。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的具体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价,目的是为了比较客观看待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排除形式主义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客观基础之上,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1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成绩的肯定,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科学、客观、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劳动成果,认识工作中的差距,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得到发挥。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帮助我们认清工作的指导思想、内容、原则、形式、方法等一些基本问题,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2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与否的反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科学,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其体系就不完备。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进行效果的评价,能及时获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施情况的信息,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根据获得的信息调整或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载体 涵义 特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的覆盖面在不断地扩大,特别在高等学校,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涵义及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中所谓的“网络载体”即通过互联网这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大众传播丰富、生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而帮助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涵义,必须理解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严格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过程中,主体是教育者,客体是受教育者,介体是主体对客体进行教育。第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只有把握这个两方面才能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涵义。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界,大学生又是接触和使用网络最为密集的群体,所以网络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特征

1、网络载体信息传播和更新的快捷性。

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是高效性的传播途径。互联网是当今世界最具高效性的信息高速公路,传播速度的快捷、高效,信息更新快速,其信息更新周期以分钟进行计算,是其他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无法比拟的。这种便捷性有利于教育者通过网络及时传播科学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性。正因为如此,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提高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网络载体信息的专门化和海量化。

整个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突破了国家、地域、民族的限制,将整个世界融入到一个地球村中来。以快速的方式将信息传送出去,并且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任何网友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并在网络世界中输入信息、加工信息并输出信息。其所传播的信息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因此,以网络为载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

3、网络载体信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

网络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是双向平等互动的空间。在这个平等互动的空间里,交流的双方是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积极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提供选择和引导的教育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体现平等性和交互性。网络载体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就为在网上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技术条件,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三、以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原因

1、以网络为载体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需要。

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影响,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而这就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2、以网络为载体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网络传播与过去任何一种传播方式相比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同时,网络载体的运用还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的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明确的的现代化信息观念,注重双向交流,形成网络管理组织,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等。

3、以网络为载体是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的迫切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网络为载体,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先进文化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使网络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接受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以网络为载体是在网络条件下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网络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应充分运用这一新的载体,大力宣传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等等,要努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生动活泼,各式各样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第6篇

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样性的教育背景下,面对新问题和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迫切要求,是要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一个方面,其实质内涵就是发展,以顺应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发展。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改变了服务对象、模式的转换和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的新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过程中,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二是强化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发展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基本上是针对现代化。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来看,创新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移植创新发展模式;二是自主和创造性的发展模式。移植的创新发展模式,一方面是中国的古老文明优秀文化成果和发展的继承,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在另一方面,从国家和地区对相关学科等经验,学习如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的强化,一定要发展传统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这是基础,创新发展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开放的,从其他国家学习经验中获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以适应发展新时代的需求,并根据性质和意识形态的要求,建立政治教育的系统和创新性。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和独立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特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发展。移植最大的优势是创新发展模式的快速性,缺点是缺少一个独立的,创新的活力,很难实现快速发展。自主性创新的发展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注重自主创新系统功能,提升创新能力,这是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步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结构包含目标结构的基本结构、内容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开展自主创新和发展,我们一定要协调基本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优化内容的结构,从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在内部结构和功能特性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守一定的规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价值,取决于相关性和及时性,创新是必要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要符合社会发展,遵循规律,把握规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探索科学,才能最终达成创新目的。

2.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层次性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所有元素的相对独立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元素发展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首先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开始,始终贯穿教育中,促进自律,通过提高认识转换为内在思想,最终改变自己的道德行为表现,即内部转为外化。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结构,包含哲学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艺术和技巧运用等五个级别的层次结构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必须从重点突破到普通教育,从小到大,从虚拟到现实,从远到近,从旧到新的分层次、分阶段,以有序的方式获得。

3.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综合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突出的阶级性,它是某一阶级服务的宗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组织、有规划、有意识的培养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活动的宗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建设是通过传授人们的政治理论,协助人们建立共同的理想和对现代社会的坚定信念,创建共同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发展和推动国家政治道德的建立。其次,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反映,表现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文化的影响是对道德价值观、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和习俗的影响,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是为了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播和推广,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推动人的各个方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承担教育的使命,必须在教育的内容、使用的技术,与时俱进的教育机制,贴近时代和社会现实的特点,探索出创新之路。

1.加强现代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本

概念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现首先需要观念的转换。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需求,我们应该建立创新意识,只有建立创新意识,才可以继续思考新的方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进一步开拓新的思维环境,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关系,人与社会的发展,准确分辨社会发展新的思路和新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迅速捕捉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信息,增强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在新的背景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注重加强现代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意识,勇于获取知识,从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经验,放眼全球,学会国际化的思维,继承和发展,积累经验。建立前瞻性的思维,完善预见性的工作,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2.重视网络技术的运用,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要途径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开发,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途径。首先,互联网上丰富的各种信息和共享信息,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可用的教育资源网络。其次,双向或多向互动的网络信息传递,这将有助于了解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增进沟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最后,网络设置的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整合,符合人们的求新,求异,寻求特殊心理需求,能够把现实的教育内容生动体现出来,增强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按照网络技术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创建垂直和水平,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根本原因,了解思想动态各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保障

在一般情况下,思想政治的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冲突的转化过程中,其内部的因果关系构成要素的有效性。改进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有一定要明确职责,齐抓共管,覆盖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各个阶级的领导之间的紧密合作,建立民主思想,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确保信息沟通和反馈的顺利畅通,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的职责,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积极性,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施。

四、结语

第7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理论说服力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以话语为中介实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信息传递以获得沟通理解、接受认同的过程。作为传导、输送、转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直接相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境的变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和冲突愈益明显,由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的式微消解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通过创新实现范式转换,摆脱话语困境,以实现其价值诉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释义

    “范式”(Paradigm)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共同显示”,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含义,在拉丁语中它有“典型范例”的意思。1962年,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理论。尽管库恩在使用“范式”一词时,前后常常有差异,但他仍然表达了一个基本思想:范式主要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手段、方法、标准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就此而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无疑有其自身所关注的“元”问题与“核心”问题,有其自身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也有其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价值、目标、技术与方法论等,这些要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特有的基本范式。基于对库恩范式理论的理解,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界定为:由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本质、规律、体系等方面共同约定或者全部承诺构成的整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共同的目标和规范、共有的信念。具体地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是指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联合状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有支配地位的看法,包括对“为什么说”、“说什么”、“如何说”等根本问题的比较一致的看法。一定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都以其独特的形态存在,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涵涉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即具有理论与实践两种品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并不仅仅只是形而上层面的思想观念、理论和规律,还蕴含形而下的应用操作层面,具有实践指向性的内涵和特征,所以能够成为联结、沟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与话语实践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语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范式变化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彰显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因为理念是主观观念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本质性反映,包括对事物发展状况、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等核心问题的理性认识。形而上理念层面的主要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价值观念和标准所形成的信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质、功能、作用、目标以及发展理念和价值诉求等宏观的问题。理念受观念的制约,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从形而下的操作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指涉实践层面,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方式、话语传播、话语形式、话语交往、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权分配等微观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的两个层面中,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易发生变化。一旦理念发生变化,那么,整个范式便发生一次“格式塔转换”。范式是理论的灵魂,理论是实践的指针。只要实践在变,理论就得变,只要理论在不断创新,范式就得不断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实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点、理论体系和总体方法等方面的整体性变革,即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重构。需要指出的是,范式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者是一系列范畴的转变问题,而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转变,是整个思维模式的变革,它是整体的,而非局部的。不同的范式之间拥有不同的前提假设、概念体系、理论方法和社会背景。因此,范式的转换是哲学观点、理论体系和总体方法的整体性的革命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主要内容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常常困绕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是:他们发现用自己的职业话语与受教育者对话变得越来越困难,尽管他们还在不断言语,但无人聆听,没有对话,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陷入失效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失效消解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科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既有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不能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时,就必须进行概念、方法和理论的重新整合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实困境催生其范式的转换,重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诉求必须通过创新实现范式转换,以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范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的转换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

    (一)话语理念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观念起统领作用的核心观念,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理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事物本质的厘定问题,也就是确定、指认、廓清其本体的问题;而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传统的超越和对现实的反思,是以其对“本体”的寻求来实现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的厘定是建立在对本体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本原追问的基础上。从本体来看,人是语言的存在物,“惟语言才使人能够成为那样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1,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逻辑起点和归宿都是人。显而易见,无论是话语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本体都是“人”。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原来看,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本原的直接体现。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本原的话语指向终端,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由其社会职能决定。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直接相关。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创新的原点。理念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的创新必须反映和符合时代特征及社会背景,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为支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的转换应确立以实证方式关注个人的现实生活需求与理想的方式关怀人生终极意义相统一的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彰显“平等”“和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人文情怀。要把话语创新置于真实的人和社会生活背景下,以引领受教育者全面自由发展作为话语创新的终极目标,设置符合受教育者接受规律和心理、情感、利益需要的话语体系,在融合“意义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拓宽主体间的对话语境,从而向受教育者说出可理解和信赖、能听懂和信服的语言,实现主体间自由交流的可通约性,最终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视界融合”。

    (二)话语内容的创新话语内容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的核心。从逻辑本源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一致性。从学科设置的宗旨看,作为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围绕理论一级学科的指向而展开,体现出其意识形态性。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还有非意识形态的属性,尤其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过去的政治话语、文件话语、权力话语纠缠中超越出来,其非意识形态的一面凸显出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必须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要围绕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要求来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要把政治性内容的教育纳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轨道上来,使政治性话语与生活性话语相融合,把整体性、全局性的宏观话语内容与个别的、具体的微观话语内容结合起来,以扩大和融合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共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命力在于“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为此,要结合当今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问题,善于从政治、经济、文化、网络、生活等领域的话语资源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话语,在坚持主旋律的基础上,拓宽话语内容的外延,使每一个新生的领域都能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推进其现代性转换的同时,要不断拓展其内涵,延长其概念的解释链条,在此基础上创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还要注重吸纳非本体的话语资源,以世界眼光和科学态度,充分借鉴和吸纳其他学科直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概念,将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适性范畴和话语具体化、学科化,使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耦合和对接,以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三)话语方式的创新话语,在哲学意义上可以作为主体实践的一种形式。既然是一种实践形式,那么话语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关系范畴。因此,从逻辑根源上讲,它从哲学范畴的主体间性那里获得了存在的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要立足于关系性和共时性的视角,使之走向多元对话和开放建构的新范式。话语理解的过程不仅指向规范意义的澄明,而且涉及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其不同的社会角色、地位以及对文化资本的占有程度不同,教育者的话语处于强势地位,受教育者的话语则处于弱势境遇,由此形成的劝导式、控制式的话语方式内在地彰显着主体地位的不平等,言说者与听话者无法进行平等的话语交流。由于主体间缺乏真诚的交往意向和理解与沟通,导致师生间关系的隔阂与隔膜,最终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被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目标不是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基础上形成“强迫的共识”,而是在平等对话交流的基础上的达成“协商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在的价值诉求是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在这一价值目标下催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应该充分契合道德发展的科学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价值,应该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性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合理分配话语权,避免话语霸权和对受教育者话语权的“假性赋予”;要从传统的单向度的权力格局走向网络状的新型权力格局,从教师独享话语权力到师生共同拥有话语权;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和他们独特的生命体验,通过开放式的、自由平等的话语交往激发个体的道德理性。因此,创设一个平等对话、互不排斥、兼容并包的教育学术生态,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创新的应然诉求。只有在这样一种理想的话语情景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能实现其“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话语形式的创新从话语形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现为文本话语和实践话语两种形式。相应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的创新体现在文本话语的创新和实践话语的创新。其中,实践话语的创新是文本话语创新的基础,文本话语创新为实践话语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文本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内容,从宏观上可分为教材话语和理论话语两大类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的转换必须实现文本话语的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指向从理论主义倾向向大众化教育思维转化,要把不符合马克

第8篇

[摘要]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范式演进,揭示其教育学和哲学认识论渊源。认为教育哲学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反思与哲学二元认识论向交往实践论范式的转换是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的认识论来源。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1)11-0083-05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界定和分类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根本任务的完成。然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的界定、分类及其与原理其他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的阐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中存在理论前提与分类标准不一致,逻辑不周全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为提出概念清晰、逻辑自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提供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范式

迄今为止,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的理论范式主要发生了以下三种形态的演变。第一种形态是从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角度,提出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即“教育者主体说”。一些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它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相对应的,对一定的教育对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同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一般的物质客体不同,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在接受教育影响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存在某种程度的主动性,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分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和组织机构组成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指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和组织机构组成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是单极的而是多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国家主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国家主体的统一体。”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两极运动,而是一个多主体与多客体之间的多极的、复杂的运动,即实际上存在着一个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核心或辐射源的主客体关系群。”并且“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而言,是施教的主体,具有能动性、诱导性,但他的能动性受到对象(客体)的理解能力、文化水平和学习进程的制约”。

第二种形态是在重新审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并强调发挥其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共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即“双主体说”。陈秉公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因而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主体,也可以成为教育的客体。当教育者或受教育者进入行为者(教育者或受教育者)行为对象性系统,成为行为对象时,他便居于行为客体地位,进入客体系统,成为客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把对方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时,自己是主体,对方是客体;当二者在与其他教育客体发生认识与实践关系时,他们则分别在不同主客体关系中充当主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者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并且提出“国家是本体性主体,教育者是实践性主体,教育对象是自我教育主体”。

第三种形态是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角度提出二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平等的主体,二者之间构成“主体际”关系,或者叫“主体间性”关系。张耀灿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一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一客体,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要回归生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从方法论的角度阐释“主体间性”的内涵,可以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不是教育者的单边活动;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通过相互理解,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的。可见,主体际所要求的教育过程应当是一种“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的交往实践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的价值

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当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主客体概念,从哲学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尝试抽象、解构、建构主客体论,至少具有以下三点意义。

第一,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律的认识。主客体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纷繁复杂的人的关系抽象为辩证的主客二元概念,使复杂现象本质化,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及其特征。正如祖嘉合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当我们着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作用的性质时,在描述它们生动丰富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情景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概念就显得有些词不达意了。引进哲学认识论中的主体和客体的概念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更清晰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情景。”同时,主客体概念的引入有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相关理论的建构如价值论、方法论、载体论、管理论等提供内涵确定的研究范畴,使各个部分的理论建构具有逻辑一致的理论前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体系自身的逻辑自洽。

第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主客体范畴,源于对受教育者思想发展变化实际及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反思。将受教育者提升为教育过程主体来认识的“双主体说”、“多主体说”、“主体际说”等一系列强调思想政治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学说”,都是在充分注意到受教育者思想特点的变化及其主体性基础上提出并系统构建的,它是时代精神及其发展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现实表现。这一系列学说生动描绘了教育理念由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由被动到主动再到与教育者平等对话、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尽管各个学说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缺陷与不足,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受教育者主体价值的认识与尊重应充分肯定,折射出时代的进步、思想的

发展、主体的觉醒。说明只要存在改变着,认识就在改变。

第三,回应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呼唤。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长青。不断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客体理论范式的窠臼,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发展的内在冲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作为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活跃、最为基本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的认识成果,必然肩负与时俱进地回答现实挑战的使命。目前的研究及理论范式的演进至少回应了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存在关系本质的认识,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教育实践对象化活动使其本质力量向对象渗透和转化,对象具有主体的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教育实践中转化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和重要特性。双向对象化活动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育实践关系的本质。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

研究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形成以上态势主要受教育哲学中教育主客体分类和哲学认识论主客体演变思潮的影响,二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研究依据。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观察与阐释自然会受到教育学中关于对教师和学生关系认识思想的影响。可以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的研究及其分类成果的直接理论渊源,来自于教育学关于教育主客体的界定。无论研究者是否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主体说”都无法完全摆脱赫尔巴特“教学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的影响,即认为道德是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掌握者,而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从而使学生处于受动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的提出,受主体性教育思潮的影响,吸取了“在学校或任何一种教育机构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也是主体,他们互动展开教育活动”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际说”则是主体间性教育哲学思潮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反映。正如冯建军在“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一文中指出的,“主体间性教育哲学理论认为教育就是一种交往行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成以主体性为基础的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教育过程就是交往过程,主体间性内涵于教育过程中。”

从认识论上来说,基于教育哲学主客体观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其实质可以分为两种,即主客二分论和“主体际”论。“教育者主体说”和“双主体说”,从本质上说是“主一客”二元认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这两种学说无论是单一主体还是复数主体,本质上都是从“主一客”二元视角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双方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二元论源于笛卡儿唯心主义认识论,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是对象性的认识关系。在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中,二者相互转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就是把主体的意志、目的、能力对象化、外化,使客体发生形式或本质的转变;客体主体化就是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把客体的属性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的教育思想就是教育者在教育受教育者的时候把自己的意志、目的、观点能力对象化,同时受教育者也向主体渗透和转化,使教育者发生形式或本质上的转变,从而也就发生了在教学活动中受教育者转变成教育者,教育者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情形。总之,“教育者主体说”和“双主体说”教育思想的根源主要是主客二元认识论。

“主体际”说基于“主体间性”哲学思潮,跳出了受教育者客体宿命的藩篱,突破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提出“主一客一主”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际关系模式,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平等、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视角来解释二者关系。因此,“主体际说”是建立在交往实践观基础上的,“认为实践结构是由‘主体一客体’与‘主体一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结构。”亦即认为交往实践观是实践论发展的结果,它主张多极主体在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的、物质交往实践为基础的平等地交往,在交往中实现互识,进而达成共识,参与实践活动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从属、依附及支配的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

研究的问题与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三种理论范式的演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步的结果,但是深究其内在机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面临着挑战。

首先,把教育者看作主体、受教育者看作客体的“教育者主体说”是抽象概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反映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主动引导地位,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负载的根本任务。但这种认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易于不自觉地把受教育者看作认识改造的工具对象,难免最终落入“填鸭式”、“单向灌输”的窠臼。从实质来看,把受教育者放在被支配的地位,依然没有摆脱二元认识论模式的思维惯性。它只能阐明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过程的特征,不能完整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教育实质,将其一成不变地应用于主要是由人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不恰当的。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反映了主体性教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局限性。这种学说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的平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施教,充分彰显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但是,在教育与自我教育阶段,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具体地位关系仍然是不平等的主客对立关系,特别是对于客体如何转化为主体只是具有认识上的意义而不具有操作性的价值。简而言之,主客二分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是科学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反映,是理性主义教育的表现,是一种强调对知识的认知性教育,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必然要求通过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来实现,知识传授式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核心途径。这种理性主义的教育理念势必会过分注重和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绝对权威,因其内在地规定了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掌握者和传播者,受教育者则被认为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的对象,从而必然削弱对受教育者价值理性的重视,使人的主体性面临发展的危机。

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际说”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主体际说”应当说是交往实践观的现实应用,它为准确理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及彰显受教育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研究理路,开辟了新的研究视野。任平认为,“交往实践观实际上是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交往实践是多极主体间为改造和创造共同的中介客体而结成交往关系的物质活动。”可见,交往实践观的“主一客一

主”模式中的客体是中介客体,是多极主体“改造和创造”的对象,而“主体际说”“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显然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实际不相符合。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普通的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与塑造,教育者在教育过程当中应当起到主导、引领的作用。而交往实践观所倡导的无主次的多极主体的交往,能否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运动的矛盾,则有待商榷。

总而言之,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质的理解,应当是解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谜的钥匙。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非线性的复杂关系究竟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理论来表述和阐释,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当代哲学和教育理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4.

[2]刘新跃,周亚东.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

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

[3]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问题初探[J].理

论纵横,1995,(3)..

[4]邱杰,何海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

及其主体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3,(12).

[5]宋发选.试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

关系群[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3).

[6]陈岸然.对政治教育“灌输”问题的再思考[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1999,(1).

[7]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6.

[8]苏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J].学校党建

与思想教育,2003,(7).

[9]王颖.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及

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19).

[10]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思想政

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含义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

[12]宋义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问题

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7,(1).

[13]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

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14]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15]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

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第9篇

[关键词]社会价值;定位;凝聚价值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去的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国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却仍处于落后状态。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一国的主导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当代中国,应当致力于发展全民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针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概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价值分析方法在我国崭露头角。在哲学、法学、经济学领域,学者开始利用价值分析法来分析某一特定的命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学者们也纷纷展开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讨论。

随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逐渐深入,该项研究已基本形成了其特定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从逻辑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起源”、“历史演变”、“地位与作用”、“实践意义”等方面。其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应作为核心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是对其历史演变的次序梳理,另一方面也将引导我们努力发现其发展变化的特定规律,从而很好地将其运用于我国文化教育的实践当中。

二、社会价值的界定

价值体现的是特定客体对于主体的功能及满足程度。依照价值所包含的内容,可将价值分为:政治价值、集体价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指的是指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他人或者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该贡献可能是物质方面的,也可能是对社会文化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的社会价值哲学理论不仅为学者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使学者们得以从哲学的角度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社会价值理论以研究事物的“应然”与“实然”状态来分析其发展状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言,其应然层面指的是理想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其实然层面则指的是我国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可以为学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制定研究的最终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一)导向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社会价值就是导向价值。1985年,郭富在其论著《如何评价政工干部的劳动及其价值》中最先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郭富作为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对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其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

对于一个特定的群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价值指的是其可以从非行为的高度指导相关群体的具体行为。正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度的哲学意义,其可以引导行为主体主动克服自身狭隘的自我价值取向,从而主动去适应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的价值得最终需要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根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正是教导行为主体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肃清内心的自我意识倾向,并最终将正确的思想内化为行为主体本身的心理结构,从而将其行为引向正确的实践方向,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和谐统一。

(二)激励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个社会价值是激励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选择功能促进和巩固集体的团结状态,从而在集体内部形成积极、健康的优秀文化。这样一来,本集体内未依照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行为的群体必将会形成一种追赶思想,努力去追赶集体内部的先进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价值集中体现在对于后行为人员的激励作用,从模仿、学习先进者的行为到最终认识到自己自我价值取向的狭隘,从而真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灌输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这样一种力量,是一个小群体慢慢成长为一个具有优秀文化的集体,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三)净化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个社会价值是净化价值。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倾向于对于个体的道德教育。从社会学上讲,社会组成的基本单元就是个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人思想道德的净化作用必然成为其实现社会价值的主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个体健康人格、提升个体道德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个体思想、行为社会化,有助于完善个体的人格,丰富其需求体系的内容,从而帮助个体塑造科学的思维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净化价值主要通过思想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等实现。当个体得思想得到净化以后,其素质必将提高,同时也会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展现出良好的个人修养,这同样是为社会做贡献。

(四)凝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第四个社会价值是凝聚价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集体为本位,其主要服务于对于成员的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而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社会整体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价值领域就是凝聚价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模糊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让更多的人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国家与社会治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第10篇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学的含义

“隐性教育”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提出来的,主要是指在高校中没有被列入到实际教学课程中,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校园文化元素的总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学家才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念[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相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引入高校中,并不是要对其开设相应的课程,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通过组织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活动,从而将隐藏在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活动中,进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是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取代,而是使二者能够齐头并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形态,这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内容并没有直接的表现出来,不需要教育者的讲授和教学[2]。而是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隐藏到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参与的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教育的情境中,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和影响。

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不同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它不需要专门设置课程,也不需要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进行讲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将隐含在校园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空间、课程内容上都是比较开放的。

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育模式。在隐性教育下,没有教师权威性的教导,也没有过多的行动和语言上的限制,使学生感觉不到自己处于被教育的环境,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学生因为逆反心理而对教育产生厌烦情绪。而且,教学主体的转变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参加的特定活动。

4.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长久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教师无法通过教学课程和教学计划来帮助学生完成教育目标,只能通过环境的熏染、诱导等方式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这就导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而且从教育效果上来看,教育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也就是说教育的时间越早越好,越长越好。

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对显性政治教育的补充作用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教育方式,能够及时的、全面的将国家的主流思想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导向和政治动员具有积极的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知识和时事政治的内容将国家的主流思想及时的传授给学生,使政治思想能够快速、有效的传播。但是由于这种理论教学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限制性,所以会由此产生很多的负面效应。而在高校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恰好可以对显性教育进行弥补,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得到完善。

2.使显性教育目标更容易实现

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和具体,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教学的要求以及设定的目标,但是这些教学目标不可能通过有限课堂时间完成,还需要教师在之后的教育中不断的进行强化[3]。比如,可以根据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编排话剧,这样学生在编排和欣赏的过程中,就会完成对思想政治内容的强化,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领导、表演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落实,使学生将显性教育内容通过隐性教育的强化内化成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

3.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不容易被察觉,而且即便是被察觉,也很难通过显性教育来进行解决。而隐性教育即使不能及时的发现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对校园风气的整顿以及积极氛围的熏染,使学生的问题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改善。同时,学生长期在这种氛围下生活和熏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打下基础。

四、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就是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式、体制、模式等各个方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并促进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一种和谐有序、刚健有为的状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从时间维度上看,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正确把握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开展工作的切入时机和恰当方式;从空间维度上看,要立足于特定环境,正确把握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以及工作的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变化的情况下,建立起一种适应时展和形势要求的工作运行机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创新和自我超越能力的开放体系,才能实现并促进自身的发展。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时展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超越了相对狭小的生存空间,它把资源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变成现实。这不仅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而且也给个体创造性潜能的发挥提供了无限灿烂的光辉前景。信息化社会以快节奏生活、数字化生存为特征,它所崇尚的人才不只是被动地适应社会,而是能动地驾驭世界,尤其要具备独创性和超前性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当代教育发展首先必须把握住时代精神,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注重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弱化知识性、维持性教学,强化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体现时代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一方面要着眼于时展的前沿进行文化创新,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陈出新,为其发展注入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以时代精神推动学生的现代化发展,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仅要把握时代特点,更重要的是对其所蕴涵的积极的、进步的精神予以诠释、转化和改铸,赋予其时代内涵,体现时代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当今时代,和平、发展、现代性等作为社会深层机理、结构、文化精神渗透于社会运行过程与个体存在方式之中,使人们存在的种种社会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使人的发展、责任、价值等逐渐成为时代性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于时展和现实需要,提出现实有效的发展理论,不断对当代社会和当代人进行深入剖析,从各个方面做出全面、正确的判断。做到了这一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才能服务于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立足于现实人的发展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和日益现代化,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当代新的社会发展观正是反映了这种趋势和理想。新的社会发展观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本位,从这种以人为本位的发展观出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增强。“以人为本位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赋予人自身以发展动力的教育,而不是使人只是受动于社会、受制于客体。”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相当程度上是从社会的视角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缺乏从入学世界观的视角关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致使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理论存在社会本位的偏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纠缠于政治经济发展的工具性价值取向,而在人的发展这一本位价值取向上迷失,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在与人和社会关系问题上缺乏整体上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理论层面上出现片面性的谬误,进而不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实践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实践上无视人的需要、人的权利、人的发展的教育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现象使培养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走向了自身的反面:造就了异化的人、片面的人、依附性人格的人。”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个体的自由、权利意识的觉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生了质上的根本变化。在质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注重对个体的约束转变为促进并实现人的解放,开发人的创造性和求善的潜能,发展人的理性。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一种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的发展,促进人的精神解放、个性自由的发展性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开拓、革新精神的变革性教育。在当今时代变革、社会转型的重大际遇中,以新的视角对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建立起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并且行之有效的新理论和实践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路向,揭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思想的深刻内涵,并构建起以人为本的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体系,对于祛除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人”现象,提高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凸显人的发展的时代要求,突出人的主体性和价值,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人由手段逐步成为目的的发展规律,符合时代潮流,展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超越精神,将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实现社会与人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开始,就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徘徊并确认着自身的属性和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即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激励、育人和开发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所反映和体现的是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双重要求。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引言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目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原则、观念与内容有了诸多的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进随着思想解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和对象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下,社会思想呈现出独立性、趋利性、多样性、非理性等新特点。[1]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渠道更多、程度更深。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结合社会改革的实际,推动和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又要在改革中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确立新思想、新观念,实现社会思想观念的正确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型的系统工程,只有采用新的手段、运用新的方法,才能达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加快了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并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才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理应对人才资源开发、对个体素质的优化及需求予以积极的回应。[2]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较以前更为繁重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方面,还是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方面。

(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实现的需要

伴随着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建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实现党的战略目标服务,便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在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需要不断充实新经验新内容,并创造性地运用一些适合当今时展要求的新方法,才能适应时展的新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 转变教育者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

思维方式作为人们思维活动工具,是人们在抽象思维活动中所运用的工具,也是人们在认识和把握对象的思维工具。只有采取正确的现代思维方式,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质,提高认识科学性。转变教育者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方可认识到落后的思维方式有碍于教育者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方可恰当地选和运用教育内容,方可正确地认识教育对象,方可从单向型的思维方式向多向型的思维方式转变,由被动式思维向主动式思维方式转变,教育者应具有系统性思维、立体型思维和超前性思维。

(二)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应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部分,深化原有被证明是科学的传统方法, 包括深化外来优秀的文明成果。“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主要是教育的方针、原则方法和一般方法,是以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并经过长期教育实践的检验, 证明它是科学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对它进行吸收和深化”[3]。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也不乏通用的理论精华,像杜威社会性学校生活教育法、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拉思斯的价值澄清法等都具有借鉴作用。“实践证明,固守旧有的传统,一概排斥外来的文明成果,即使是最优秀的民族文化也难以得到弘扬。吸收来的来文化若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使是先进的思想也难以为本国人民接受”[4]。

(三) 充分利用高科技教育平台和教育方法技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化、现代化、最优化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网络政工’, 积极创建教育互联网平台, 营造红色网络文化氛围, 以‘灌输、引导、监控’为主要方式, 占领网络思想意识阵地, 积极探索校园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现途径,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重视心理教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作节奏得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大, 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越发软弱, 这些心理异常现象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阻力。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这种影响会不断加大。如何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是思政治教育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6]。心理咨询方法作为高科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仅需要精密先进的仪器设备,更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思政人才。教育观念实现由“堵”到“疏”转变,教师要实现由“我讲你听”向“双向沟通”转变,教育内容由“空洞无物”向“具体实在”转变,对教育对象上因人施教,教育形式单调呆板向生动活泼转变,在教育效果上实现由单一渠道向综合作用转变[7]。

参考文献:

[1 ] 王秀阁.新世纪初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

[2]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4月

[4] 宇文利.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和方向[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 4)

[5] 吴宝权.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