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龙文化论文

龙文化论文

时间:2022-02-04 18:4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龙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龙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民俗舞龙;竞技舞龙;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1-0042-04

Abstract:Folk dragon dance has been part of the dragon culture in China for quite a long history. The schematization and formalization of it has become the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in today’s society. Between the two, there exists a dialectic relationship of mutual influence--a relationship of the latter’s inheritance from the former or the forme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ter. Folk dragon dance is most suitable to be held at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local communities. To boom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in the industrial and post industrial society, we must examine and interpret the dragon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base of modern dragon culture is co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and happiness of manki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f recognized as a culture, dragon dance of our nation will also be accepted and welcomed by the world.

Key words: folk dragon dance;competitive dragon dance;dialectic relationship

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承、创新,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龙文化的具象之一,舞龙活动亦有千余年的演绎。一条意象中的龙,寄托着多少代龙之传人的情感、审美与祈盼,在民族的记忆里,有板龙、布龙、灯龙,在民族的认知中,有天龙、海龙、地身,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有锣鼓暄天、龙飞凤舞、画龙点睛。

中华民族的祖先,以丰富的想像力,把“龙”描绘得有声有色:它是“龙麟凤龟”四灵之首,是“龙龟象鹤”四寿之头,它更是吉祥庆瑞被膜拜为神兽之冠。它还是入水能游、陆地能行、腾空能飞的―三栖动物。[1]在一代代炎黄子孙的生活世界里,龙已成为一种精神的实在。正是这种理念上的实在,使舞龙运动,随民族文化的嗜好,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民俗记忆,成为一种体现民族特质的形象符号。

时至今日,象征华夏民族精神的舞龙,气势磅礴,雄浑豪壮,广泛流传在祖国辽阔疆域的南北东西。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也必有舞龙飞腾滚跃,成为凝聚龙的传人的一股巨大力量。舞龙既是传统也是现实,人们都不陌生。中国人即使到了伦敦、洛杉矶,也要透出长龙翻舞的景象,以“龙的传人”自命。

舞龙虽是体力活儿,从其发生学视角上看,还称不上是民族体育项目。它是驱邪祈祥、祭祖抒怀,说到底舞龙可归为一种民间民俗活动,或可视为一种朴素的图腾与崇拜活动。在民间舞龙活动中,既有不一的禁忌,又有相似的敬畏:

――民间以青龙为吉龙,青色与五谷苗种彩色相同。

――因黄色是代表“皇室”,除了庄严的佛殿神庙等可以黄色之外,民间都以黄色物品视为高贵,除非帝王御肯谕可,民间不敢舞黄龙。

――红龙是不吉利的,红被视为―火红,舞红龙有遭火灾之劫的“可能”。

――蓝龙,青出龄蓝,但只舞浅蓝之龙,不舞深蓝龙,因深蓝之色,近于黑。黑龙是人们厌忌的,它被视灾难来临的不祥之物。

――至于“白龙”,自古以来,中国人视白举哀,从来没有人“舞白龙”。[2]

随着时代的飞跃发展,舞龙运动在世界各地迅速活跃开展起来,为适应其蓬勃发展的趋势,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下,1994 年 5 月第一届全国舞龙“佐海杯”邀请赛在福州举行,试行了第一套“舞龙竞赛规定套路”,标志着舞龙从民间活动到竞技体育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第一套“舞龙竞赛规则”于 1995 年 3 月制定出台。1995 年 9 月,国际龙狮总会在中国舞龙竞赛规则的基础上,起草了国际舞龙竞赛规则,1996 年 5 月,在上海举办了第一届舞龙比赛,这是舞龙运动推向世界的新起点。

我们不禁要问:从民俗仪式转轨为竞技项目,让舞龙活动成为大学的课程内容,是否更有利于舞龙运动的长盛不衰?究竟通过何种力量、什么路径来拓展舞龙活动的文化内涵、规模范畴与社会功能?

1 竞技舞龙是民间舞龙的“双刃剑”

自古以来,民间的舞龙活动种类繁多,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各族、各地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舞龙。

主要流行在南方各地的“草龙”,它用草、藤扎成龙形,多在久旱不雨时.由赤膊舞者沿街舞滔。围观人群不停地向龙泼水,以此祈求天降大雨。夜间舞“草龙”则是另一番景象。草龙满身插上无数香火,点点火光组成了一条光闪闪的龙在夜空遨游,故“草龙”有时又叫“香火龙”。 “香火龙”穿过街巷,舞至田边地头,飞虫追逐香火,越集越多,突然,舞龙队伍在水塘边停下,猛地将草龙连头带尾,深深扎入水中,水淹没了龙,也淹没了飞扑香火的虫群。

浙江丽水的“百叶龙”,是一种构思、制作均极奇巧的舞龙。舞者手执荷花灯、荷叶灯、蝴蝶灯,翩翩起舞。人们只见朵朵盛开的荷花,在片片荷叶中飘移、舞动。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翔。一段优美抒情的舞蹈后,舞者齐聚场中,突然间,一条巨龙在人们的眼前腾跃而出。原来那一朵特大的茶花(或聚宝盆)灯,背面绘制的是一个辉煌壮丽的龙头,朵朵荷花紧紧相扣连,组成龙身,片片花瓣,变成龙身上的片片鳞甲,美丽的蝴蝶成了抖摆的龙尾,而荷叶则成了朵朵白云。

其他如“纸龙”、“段龙”等,龙头、身、尾均不相连,依靠舞动纸条、绸带等流动线条,描绘出龙敏捷多变的身姿。而浙江新安江等地的大型“板凳龙”,造型华美宏大,龙头龙尾由民间艺人精心扎制,龙身各节由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动手,关门扎制,为的是出奇制胜。五彩缤纷的图案,花团锦簇的灯彩,都在这一条条板凳上展现。

中国舞龙表演形式十分丰富,无法一一描述,仅四川重庆地区舞龙就有“小金龙”."龙”、“黑龙”、“扁担龙”、“肉龙”、“柑子龙”、“采龙”、“虾子龙”、“板凳龙”、“火龙”等十多种。

那么,竞技舞龙,如何对民间不一“龙身”、“龙形”“龙神”,作归一化的处置而置换成一个可以比赛的运动项目?原来,第一先给动作命名,计54个;第二,设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既看基本功夫,又不碍特色发挥;第三,龙的长度、重量及场地、时间、人数加以限定;第四,划出栏目与分值 ,行打分制。如此引入规则,使不可比的成了可比,娱乐成了竞技。[3]由此可见,竞技舞龙,其龙的制作工艺、舞动表演、还有包容其中的图腾、情感、审美,只是民间舞龙的冰山一角。把一种民俗活动,通过规范化处理,进而发展成为一项正规性的运动项目,成为世界性的文化比赛活动,对龙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让舞龙活动成为一项重要的赛事,容易获得传媒的力量,使受众成为舞龙运动的消费者与拥护者,尤其是对龙文化的代际传播而言,真是功德无量。这是其一。其二,有了比赛的平台,容易使动作的规格与规定,竞赛的规则与方法,更趋向合理与科学,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提高造福于民的深度与广度。其三,有了统一的动作程式与评分规则,相当于书写了规范的课程文本,容易在大、中学校生根开花。其四,活动的比赛与竞争过程,就是该事物活动的专门化过程,而活动的专门化,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其结果会使舞龙手成为专业者,会使舞龙活动成为社会的一门职业。对舞龙活动作竞技化改造 ,作为民间舞龙活动的一个的“典型”,竞技舞龙,为龙文化的人类传播,产生了阿基米德的“支点”作用。

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分为二的,对一种民间民俗活动,作规范化的整理,使之吻合竞技项目的运作要求,是要付出成本与代价的。

其一,改变了人们对龙舞原生态式的宗教般的情感依偎。因为,从竞技舞龙的身、形、意、韵中,已很难承载中华各民族的亚文化的诉求,简单地说,竞技舞龙的格式化与标准化,削弱了龙文化的民族个性。

其二,竞技舞龙,容易开发与利用社会的诸多资源,而成为龙文化的主要符号与强势主体,这对各区域的特色舞龙而言,容易造成一种文化上的齐占与压迫,影响“文化小龙”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龙文化生态的多样化统一。

其三,舞龙运动,究其本性而言,是一种自娱与娱人的庆典仪式,在这种仪式活动中,人们要呈示的是对大自然的敬意与敬畏。当娱乐成为一种锦标,它的代价是,会日渐失却龙文化的神圣感,使自娱的功能不再,全让位于受众的审美趋味,而去追求动作的技巧、难度与划一。

其四,武术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至今还未登奥林匹克的殿堂,原因在于它们之间的比赛语言不同,武术要归依竞技运动语系,要改变是武术自身的语法结构。这对中华武术来说是幸运还是悲哀,我们很难下结论。而舞龙在竞技的轨道上,究竟能走多远,让人心存余悸。

因此,我们中肯地认为,竞技舞龙是一把高悬在民间舞龙上空的“双刃剑”。

2 社团组织是舞龙传承的“舒适地”

舞龙运动是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或音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反映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奔腾争跃、喜气祥和的精神风貌。同时舞龙运动是集体性项目,任何一个队员的失误都将影响整体动作的完成,每一个套路的完成都要求参赛队员在音乐的伴奏中,齐心协力,相互配合。[4]

龙,能否舞动起来,它的必要条件(准入资格),是一拔能各司其责队员和深喑舞龙与技艺教师,以及一套生灵活现的龙具;它的充分条件是,其选手要有武术、舞蹈、音乐的基础,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聚集在一起磨炼。而最能满足这一充要条件的机构是学校、企业与村落。

伴随着学校教育课程的改革,舞龙运动作为一门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出现在大学与中学的课堂内外,就在情理之中。最早开设龙狮课程的学校是北京体育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2003至2005年间,是龙狮运动在高校迅速兴起的一个。2004年6月30日,随着“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计划于在中南大学正式启动,全国几十所高校教师参与舞龙舞狮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以及各种舞龙舞狮比赛的举行,从而拉开了龙狮运动大举进入高等院校的序幕。据蒋代新的调查表明[5],在22所舞龙运动直接进课堂的高校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①课程目标的设计比较随意

目前龙狮课程设置比较自由化和随意化,各高校主要按照担任龙狮课程教师的个人意愿来安排和设置课程,课程设置追随并陷入了竞技运动的轨道,即课程目标的设置主要从龙狮动作技能掌握出发,依靠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个人直觉来确定。问题是,现代课程设置不仅仅要考虑有关的课程内容,还要考虑课程教学背景、课程教学对象、课程教学评价等因素,并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加以统筹规划、组织,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教学活动真正达到优化的效果。

②教材建设势单力簿

统计显示:在22所高校中,所有的学校都有教案,有12所学校有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所有的学校都使用音像教材,既有音像又有文字或图解教材的学校有8所,大多数学校是用龙狮规定套路作为主要的实践教学内容。

当然,龙狮规定套路是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这一方面表明了龙狮规定套路对各高校龙狮课程的开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另一方面也阻碍了龙狮运动的发展。目前高校龙狮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反而一味地照搬规定套路的内容进行教学,致使有的学生觉得动作简单而索然无味,有的学生觉得动作太难而掌握不了。

③受学分制钳制教学时数不足

那些只上一学期的学校教师反映:课堂教学中,教师想尽可能多教一些内容,但进度显得比较紧,基本上没有时间去进行较系统的基本功训练,通常是一般性准备活动结束之后,就直接进行龙狮技术动作的练习,特别是那些舞龙舞狮运动在一学期同时开展的学校,有些学生根本就来不及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就须进入下一个技术动作的学习,教师刚教完不久就得考试,学生考完就忘。

④龙具易损教学成本高

虽然一根红带可以替代龙体,但离开真正龙具而展开的学习与演练,学员的练习热情会大打折扣。再加上舞龙运动是一个集体事件,必需要每一个角色都在场,况且角色之间不宜变通,一旦有学生(角色)缺席,就使正常教学难以为继。作为一个集体项目,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不宜作动作结构上的拆解与分组错位练习,这使得课堂教学的成本不菲,教学成效不显。

虽说舞龙运动,其潜在的课程价值,对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对舞龙运动的传播与拓展不用言语,但考虑到它的实施成本和充要条件,舞龙运动进百所高校,还是要讲究不同的“门道”。首先要在校团委的门下,创立“舞龙社”,借学校及社区的资源,在一群追随者的团体中,让“龙”先摇摆起来;其次,可在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创立“选修课”;再者,在具备师资与龙具的情况下,开设全校的通识课程,或体育学院民传专业的必修课程。一窝蜂地、不顾条件地开设龙狮课程,除了于事无补,还会造成龙文化生命意韵的失语与失真。

3 文化认同是舞龙成长的“基因码”

近年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传统文化的式微已然触目惊心。如果说一些社会现象所折射出的现状令人感到无比痛心的话,专家学者对传统文化所持有的这种态度更是让人觉得难以忍受。

2006年12月1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民吴友富教授,丢下一颗炸弹:取消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他们认为,龙确实并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是封建专制的符号,崇拜龙对中华民族并无好处。

其理由是:在龙的基本构词中,多与封建专制的帝王相联系,对作为象征帝王的龙的崇拜,必然导致对帝王的膜拜,是对凶残的忍让乃至认同;所谓龙的祥和,从龙能够呼风唤内引申而来。只有对它顶礼,便能风调雨顺,但其背后恰恰是龙的专制;对更多的人来说,龙不是现实的对象,其属性和特质众说纷纭,甚至供人任意解释;对一个空洞对象的崇拜,说明我们自己缺乏明确的精神偶像。

龙文化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每一代人都有自已的宗教寄托、审美趋味与情感表达。时间差,会产生龙文化轴心的转移。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对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足够了解者,总是难免会产生不一的理解,尤其对西方文化而言更是如此,也就是说,空间差,也会产生龙文化的不同本体。

因此,对已深入中华民族之血脉的龙文化,作文化全球化的视角转换,解读它的现代价值与意义,谋求文化上的认同,恰恰是舞龙运动生存与发展的沃土。只有坚持自已的文化传统习惯,在此基础上阐述观点以消除误解,而消极地退让逃避只能会适得其反。

舞龙运动,作为龙文化的物态形象之一,从龙具、龙态与龙神上,只要表现出以下4方面的文化意蕴,就有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①民族沟通需要龙的“和而不同”之精神

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一和见证物。先秦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期,与此同步,龙的形象也在先秦各代得以长足发展,由杂多而整合,由粗简而趋美。就龙自身来说,也体现了一个“合”字,它不但集合了种种动物,还融合了种种人象。正由于以上述因素,我们认为龙的精神就是团结兼容的精神。

②世界大同需要龙的“造福人类”之精神

古今中外,我们看到了劳苦百姓因普降甘霖、旱象解除,而酬龙谢龙,人们奔走舞蹈,而欢欣落泪。[JY]神话里的大禹是从父亲腹中蹦出来的一条虬龙了,堪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典范。而其麾下的首位功臣,却是万苦不辞的应龙。作为开路先锋,应龙用自己的尾巴划地,划到哪里,大禹就把河川道路延伸到哪里。龙具有征瑞的神性,人们相信,作为吉祥嘉瑞的神物,龙能给他们带来绵延多多的幸福和好运。

③文明进步需要龙的“开拓进取”之精神

龙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不断纳新、不断开拓的过程。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原龙,到商周的夔龙,秦汉时的飞龙,唐宋时的行龙,直到明清时的大龙,我们看到了一条变化的发展的、开拓前进的轨迹。无论水中行还是天上飞,要行得快,要飞得高,都得昂首跨步,瞪目振鳞,把劲聚起来,把神抖起来,因此,我们说龙的精神,也就是开拓奋进的精神。

④循环发展需要龙的“天人合一”之精神

导致龙形成的动物和天象,代表着古人心目中的“天”,也就是我们讲的自然界。龙是人天关系的形象化表述。所以,说龙是古人对天道的理解、对身外众生的敬重,没有错;说龙是人天相通,人和大自然风雨与共甘苦同行的产物,更没有错。因此,我们说龙的精神,也就是与天和谐的精神。[6]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对民间舞龙作规范化、竞技化、组织化的现代置换,使民俗娱乐活动,成为一项民族体育项目,这对舞龙运动的推广与传播,无疑是益处多多。然而它是要付出代价的,它很容易导致龙舞活动的文化祛魅,我们的推论是,竞技舞龙对龙文化的传承而言,恰恰是一把“双刃剑”。在竞技舞龙的组织化过程中,考虑到高校课程改革的实际,不能一步到位进课堂,从建立舞龙社团开始,逐步依次开设选修课、必修课与通识课,可能是明智之举。竞技舞龙在学校、企业地、村落的社团中最适宜生根,社团组织才是竞技舞龙的“舒适地”。农业传统社会发展起来的舞龙运动,要在现代与后现代社会生长与不哀,必需对龙文化,作全球化的文化开掘与解读,本文的结论是,和而不同、造福人类、开拓进取、天人合一,是现化舞龙文化的生命基因,只有得到文化上的认同,民族的舞龙运动,才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 黄益苏.中国的舞龙[J] 体育文史,1999,(2).

[2] 同[1]

[3] 封尘.舞龙大赛的启示[J] .新体育,1995,(7).

[4] 马文杰.影响中华民族舞龙运动发展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2篇

关键词:传统图形;符号;图形语言;融合;现代设计

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其中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结晶,它一直在各个领域默默的陪伴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发展,现代设计如何能够真正体会其民族精神含义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挖掘传统资源和寻找文化传承的脉络,是传统元素运用的发展的趋势,它可以使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未来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借鉴,怎样"融合"是我们现代设计师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现在我们面对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在"国际思潮"的影响下,中国设计一度出现追崇西方设计、而漠视中国的设计风格的现象,在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借鉴和运用上,用简单的复制或生硬的拼凑的方法来完成图形组合,而忽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涵的诠释,这样的融合是对现代艺术的误解,会阻碍现代设计的发展。

在如何对待传统、应用传统等问题上,日本的做法是实践着把现代和传统同步并行的方法,互补互存,并以复活传统的手段推陈出新。也就是将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艺术用现代设计的感觉和手法去粗取精,在保留本民族特征的基础上以新的面貌使传统重获新生。

2008年中国奥运会的主办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形象,由此"中国风"刮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在视觉设计上,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成功案例,使人们从新认识传统,设计师们越来越多地想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设计来源。中国传统图形作为一种民族个性的图形语言开始在今天的国际设计潮流中逐渐显现出它的魅力。实际上在坚持民族性的同时,中国的艺术设计必然要走与国际接轨的路线,在交流中融合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形特征

纵观历史,从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利用图形进行语言交流,并在彩陶上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生活,到明清时期“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图形的发展,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图形表现形式的更加多彩和丰富。

1、传统图形的形态要素

“图形”在每个时期的形态各异,让我们感受到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中所表现出的特有精神气质,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衍变,那勃勃的生机仍然令我们为之赞叹。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彩陶上精美的鱼纹、青铜器上的兽面纹以及汉代漆器上隽秀的凤纹,无不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例如传统图形中最有代表性的“龙”的形象,就是在设计历史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从世界的神话史或者设计史去寻找,都没有哪种图腾、神兽的形态像中国的龙那样,具有如此之多的属性,从形态上看“龙有九似”,蛇身、鹿角、狮鼻、虎须、鱼鳞、鹰爪……聚九种动物特征于一身,这足以看出龙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高等级的神兽,其强大的图形整合能力和精神特质,中国龙作为图腾或臆造的神,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是其它图形都无法超越的。

2、传统图形的形式要素

纵观中国设计的历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我们会发现,远古时期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类的平面设计、图形艺术,不变的主题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形象寓意,而它们的图形特征,却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而转变,而且还跟当时的本土文化、工艺与技巧紧密相连,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在图形形式的衍变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图形形式"的演变都不是对其原始“图形元素”的彻底否定,而是以新的审美观念赋予其以新的形式,从而使这些“元素”不断的丰富与拓展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从2008中国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视觉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张艺谋对传统元素独具匠心的现代化的演绎,其艺术表现形式的视觉效果震撼世界。由此可见,任何艺术形式的运用,只有利用现代科技,现代化的设计工具对传统元素进行新的创意,才是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传统图形的语言魅力

1、具有寓意的传统图形语言

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它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图形美感,而是图形深层蕴藏着的吉祥寓意,这些寓意最初源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的崇拜,而衍生出的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企盼的表述。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吉祥图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牡丹象征着富贵、桃子象征长寿,石榴预示多子,鸳鸯象征成双等寓意,这些图形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万事如意等美好愿望。其中最有特色的图形寓意是“吉祥”所谓的“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再也没有那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注重吉祥如意的了。“吉祥”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深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处。中国人借用传统文化把人们美好的祝愿画成优美的形象、吉祥的图案,并用这些元素去装饰生活、馈赠亲友、慰藉精神和满足心里需求。

2、传统图形语言的符号特征

在人类之初,人们就开始用图形符号来进行语言沟通了,因为图形比文字更形象、更便于理解。现代的视觉设计也是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意来传达设计主题的,因为,视觉设计本身就是力求以符号化的形式来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通过精练的图形语言符号传递一种设计的意境。所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图形的寓意特性,更准确的运用图形语言来进行设计创意,可深化设计的文化内涵,使设计和受众之间建立起思想上的沟通和视觉上的默契。

在传统图形形式上的转化也就是保留图形符号原来的意义内涵,同时通过形象结构的简化获得现代精神的表现。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形象标志设计中,就用中国的“中”字与传统造型“古钱币”进行了形式简单的符号组合设计,“中字代表以中国资本的联营集团;古钱象征银行的服务特点;圆角的方孔是现代化电脑的联想,上下连串的直线则象征联营服务。”----靳埭强 。标识在保留了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创造出强烈的现代感,其视觉识别理念和识别效果早已被现代人认同。

三、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在现代艺术领域风格多样的艺术门类中,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运用表现得是多种多样。如在环境设计中具有中式风格的现代设计体现;在众多的具有"现代感"的服装、手饰设计中也出现了大量传统纹饰;传统相声的表演形式与现代演出风格的融合,备受人们关注和喜欢,事实上这些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有了很浓的“中国味”。这是走向世界所具备的中国特质,是中国设计的身份标志,代表着中国文化的视觉形象。

1、设计的本质就是创新

设计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创新,这也正是设计的生命力所在。如果一味地照搬和模仿,就势必为时代所淘汰。

2012年2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以“中国龙”设计作品为主题的"龙行天下"艺术设计展上,以“中国龙”概念为主题的参展作品,将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理念融为一体,用全新的视觉效果对中国龙文化进行了阐释及传承。用现代的理念,把中国的龙文化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和现代设计前沿相对接,这是一个把传统设计观念向现代设计理念迈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在传统设计基础上的创新过程。

以往对龙文化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龙形、龙纹、龙字的概念上,其表现形式也大多以传统表现手法为主,这些看似保留传统文化特征的表现方式,不但约束了我们对中华民族图腾"龙"的深入解读,也束缚了我们龙文化设计思维与世界先进设计理念的融合。

“龙行天下”艺术设计展的设计理念向我们展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全新思路,而全新的设计理念应该具备的是创新精神,改变旧的传统概念,使中国设计走向未来与国际接轨。

2、“融入与再造”与时代接轨

将传统图形运用于现代视觉设计,不应该是表面的视觉装饰,或者简单的加工拼凑,要将传统图形所深含的中国文化精神表现在现代设计中,必须将传统图形作为一种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视觉符号。

对传统图形的现代设计,还要对传统图形的形式和形态上进行重新分解再造,提取特征元素并且用贴近现代人的图形语言重新转换组合,这样才能做到“兼容并蓄、古为今用”。因此,设计者要充分认知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将传统图形完全置于现代视觉设计语境中,同时,它需要我们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和现代设计表现能力。

3、添加新元素与世界相融

中国传统图形其图形表现.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外,它同时带给人们更多的精神享受。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的变化很大,不可能再完全重复以往的传统,所以传统图形的发展要不断添加新的时代元素,把以前过于繁复的设计简化并且将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与现代的人文生活相融,人们更容易接受。

“新元素”的添加,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尝试,有的简单、有的深奥、都力图向先进的设计思维和理念上的拓展。由此,图形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符号,它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上的丰富和视觉上的精彩纷呈。

那么如何添加呢?纵观图形设计的发展历史,从早期图形的形成、到发展成熟,其在设计思想、表现手法和图形语言上不断的变化、添加和完善,它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但它的历史发展脉络还是很清晰的。现代设计对“新元素”的添加要有更新的创新观念,不断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思维转换,用新的技术新的观念和新的表现手法代替传统意识和表达方式,使中国现代设计与世界相融。

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和多样。面对着信息化快速的发展和人们对新视觉艺术元素的需求,视觉设计领域将面临着新的考验。但是可以看到,这种需求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观念思维方式的导入,也为我们对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在国家十二五计划,发展文化产业精神的指导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转第76页)

(上接第49页)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也将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局面,信息化的普及和人们因生存条件、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激励人们的想象和创新欲望。只要我们把握图形艺术的时展脉搏,对中国传统图形艺术设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用创新的理念去发掘祖国传统艺术宝库,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变革中,推动传统图形艺术的前进,不断推陈出新,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兼容着传统和现代多重元素的中国图形艺术就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中国艺术设计史》 作者:夏燕靖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年8月

《传统图形语言》 作者:李爱红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第3篇

创业搞经营必须向国家缴纳相应的税收,但是有些经营项目是可以免税的,本文就为大家说说投资什么项目可减免税费。

对私营企业利用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材料进行生产的;对纳税人同时经营农业(包括牧业、林业、渔业等)生产的,农业生产的部分应单独核算,暂缓缴纳所得税,纳税人在CYE纳税年度内发生亏损,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从下一年度的所得中提取相应的数额加以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额不足弥补的,可以递延逐年提取所得继续弥补,但连续弥补期限不得超过3年。

除了上述所得税减免外,还有经营项目的减免,诸如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推广产品给予减免税。前提是应列入国家计划或中央各部、委试制计划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经委试制计划的新产品。因而,对于从事这类产品生产开发的企业,应努力使其开发计划珍入试制计划之列,以减轻税负。对民族地区,从事民族特殊商品生产的产品,给予定期的减税,免税照顾。在营业税上,对于企业在国外提供技术服务和劳务取得的收入不征营业税。

从经营方式来看,凡实行横向经济联合的企业,对于企业内部提品所得税上都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因此,私营企业努力利用外资参与经营,从而减少企业税负。

从投资地点来看,凡是在经济开发,经济特区,保税区从事生产经营企业,税收优惠要比在国内其他地区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因此,私营企业主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应有目的地进行选择。

墓碑老板月赚10万元

泸西县金马镇中心小学门口有一家石碑厂,专门生产各种形式的墓碑。

石碑厂位于公路边,面积不大,一眼望去,遍地都是大小不等的墓碑,数量在一两百座以上。最高的墓碑高达3米,上面的图纹雕刻得非常精美,除了龙柱、凤凰、仙桃、寿星老人等石雕图案外,还有一个庞大的碑座,占地面积竟可达到两间房子的规模。

“这种墓碑最豪华、最贵,光雕刻都要两三个月,价格一般都在两三万元左右。”在旁边休息的梁师傅说,这种高大的墓碑属于豪华型的,一共用了80多块大小不等的石料,两个师傅用电动工具雕刻,都要一个多月的时间。除豪华墓碑外,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普通的小墓碑,一般雕刻一座普通的小墓碑,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足够了

老板张某说,这一带石碑厂有10多家,雕刻墓碑的石料主要来自石林和陆良。石林的石料主要是白粉石,适合雕刻墓碑的碑身,陆良的石料主要是青石。颜色要黑一些,适合雕刻碑座,价格相对要便宜一点。工人师傅主要从广南一带聘请,都是按天计算,包吃包住,工钱一般就在30元到40元一天。由于清明节临近了,很多人为了孝敬已故的老人,都会赶在清明节前跟风似的为老人立碑,所以这段时间墓碑的生意比较好做。据了解,最贵的墓碑都在两三万元左右,最便宜的墓碑也要五六千元,平均下来,一座墓碑的价格都在一万五以上,有的老板一个月就可以卖出10多座墓碑,可以赚到10多万元。

海归女白领放弃高薪回乡创业做龙绣

陈洁在自己的绣坊里赶制温州客商需要的龙绣。

日本留学四年,知名企业高级白领,前月薪就上万元人民币了,就是这样一位女孩,却因为在日本街头与铜梁龙的一次偶遇,竟让她毅然放弃海外的高薪岗位,回到家乡铜梁,倾其所有办了个微型企业,做起铜梁龙绣。

这个女孩就是陈洁。

1月18日上午,重庆晨报记者来到陈洁的绣坊,却只见到几件小的龙绣作品,“其他的龙绣产品,在前半个月全都已经卖出了。”由于找不到工人,陈洁只好自己亲自动手,帮几位客户赶制龙绣产品。

2000年,陈洁从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于2003年自费赴日本留学,立志成为中日商贸进出口行业的精英。

然而,一次在日本大阪街头的闲逛,却让陈洁遇上了为中日文化交流而受邀到大阪进行表演的铜梁龙舞。“当时,很多日本人看了都觉得神奇,惊叹龙舞的精湛表演。”

回到学校,陈洁开始了一项社会调查。了解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品的喜好,了解龙乡铜梁与龙有关的文化衍生品生产、销售情况。

尽管做这个调查,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交论文,但这也让陈洁第一次深入了解到了家乡龙文化及其产业。

结束在日本的留学,陈洁顺利的进入了日本一家知名企业,成为一名月薪上万元人民币的高级白领。

其实,在陈洁心里,一直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创业,成为一名老板。2010年,回到龙乡铜梁,除了龙舞、扎龙,陈洁没有发现其他像样的与龙相关的文化产品。这让陈洁看到了商机,坚定了陈洁创业做龙绣的想法。

2010年,重庆在全国创造性地提出了鼓励发展微型企业的政策措施。陈洁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这一政策。

“当时,我花了差不多一个多月来研究这个政策。”陈洁从中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创业成功希望。

思考再三,陈洁毅然辞职,回到了铜梁福果镇,办起了“铜梁龙绣”这么一个微型企业,并顺利拿到了4万多元的注册资金补贴。

陈洁所做的龙绣,就是借助铜梁龙文化,在绸缎上绣制不同样式的龙。

绣好的这些绸缎,有的做成了装饰品,有的裱成了装饰画,还有的做成了披肩、围脖等等。

“我的第一件龙绣‘双龙戏珠’,卖给了巴西一位朋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陈洁的龙绣产品,已经在浙江温州有了专门代销商,并在日本有零星销售。

如今,陈洁已经与日本一个朋友签订了意向协议,“依照我们的这个协议,绣坊生产的龙绣产品,将在今年成批量的销往日本市场。”

保姆式服务“孵化”海归创业传奇

第4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红山文化;旅游开发;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K872;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011-0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大众化旅游时代已悄然到来。而随着旅游消费需求层次和品位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越来越受到青睐,如何做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也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但在旅游开发实践中,却出现了与人们初衷相悖的状况,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史前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却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目的,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实践的疑惑促使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去研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以科学的理念和方式去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避免陷入误区。本文以大众文化认同为视角,对红山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进行分析。

一、旅游文化的基础是大众文化

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旅游作为最重要的大众休闲方式,是旅游者寻求异质文化的一种体验,旅游活动本身就是文化交流活动。无论是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旅游,还是旅游活动对象的文化属性,旅游及其旅游产业都无可争议地属于人类精神文化范畴。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深入,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一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概念,不同群体眼中文化的价值是不同的。专家学者侧重文化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一般旅游者更偏好文化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文化资源,并不一定必然成为具有较大旅游吸引价值的旅游资源。因此,不能站在文化研究的角度去开发文化资源,而是要站在旅游消费者的角度去研究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旅游产品。

旅游文化除了具有文化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显著的大众性特征。旅游文化的大众性特征是指旅游活动参与人数众多,是一种大众行为,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所消费的是一种平民的、受众面广的文化。从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要出发,文化必须根植于民众,贴近百姓生活,服务和娱乐大众,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这既是大众文化的本质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因此,大众文化是文化旅游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大众文化的特点及启示

(一)通俗化的解读方式

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社会上众多一般人的文化,具有平民性、生活性、娱乐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大众化、通俗化的解读方式。通俗,即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的欣赏水平和精神需要。通俗性是指其文化内容、表现形式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并且乐于接受。通俗易懂是大众文化的生命,要运用大众性语言,深入浅出,喜闻乐见,贴近群众需求,激发思想共鸣,才具有吸引力;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减少学究味,增强直观性、体验性、互动性和娱乐性,才具有感染力。

(二)娱乐化的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娱乐”的解释是娱怀取乐,欢乐。作为动词娱乐意为使人欢乐,作为名词意为欢乐有趣的活动。大多数百姓民众都是普通人,他们对文化的基本需求也很简单,希望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因此,感性层面上的娱乐化成为大众文化的显著特征。娱乐化就是突出文化的娱乐性,以吸引住观众眼球。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德怀特・麦克唐纳在《大众崇拜与中产崇拜》中说过:“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

(三)时尚化的趣味选择

时尚是一种风格,一种生活方式。古往今来,时尚一直流行于世,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并影响着每个人以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只有健康的、大众普遍认可的才能引领时尚,才具有影响力。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在创造出一种模式之后,往往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在一段时间内在一定公众群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的潮流。因此,大众文化应准确把握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引领全社会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时代风尚。

(四)情感化的体验方式

体验是以生命来验证的事实,是亲身经历的深层次感受。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和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文化体验更注重在精神或情感方面的收获,注重对某种文化的认知成果。文化消费的核心是体验生活方式,如文化体验游强调的是旅游者的切身体验,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强化参与性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感受。

(五)媒介化的传播方式

媒介化的传播方式是指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的方法和过程。大众文化需要进行广泛的传播,而大众传播由于有专业的媒体组织并采用现代化的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受众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而备受青睐。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也把大众文化传播作为主要服务内容,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六)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是文化与资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消费文化,从产生之初就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大众文化活动就是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既然是文化商品,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商品化规则,牢牢把握文化市场的脉搏,紧跟大众的文化消费趋势,才能实现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以大众文化为视角探寻红山文化旅游开发的切入点

(一)红山文化资源优势分析

1.重要的史学地位。红山文化是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内涵极为丰富,在史学界具有重要地位,对研究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红山是红山文化的命名地,最早的立体龙形标志物――玉龙,就出土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被称作“中华第一龙”,赤峰也因此被誉“玉龙的故乡”。研究表明,赤峰地区早在5000―6000年以前就已经跨入了人类文明的门槛,中华文明的曙光最早出现在赤峰大地上,从而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2.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红山文化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红山文化社会形态研究》《红山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等一批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省级重点项目立项,出版和发表了《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赤峰红山后》和“创建红山文化学”等专著、译著及论文。红山文化研究成果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的关注,在重要版面予以报道。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创新人才团队”获批“草原英才”创新团队,辽宁省建立了“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协同创新中心”。

3.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着红山文化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媒体的广泛报道,特别是红山文化节、红山文化高峰论坛等活动的持续举办,使红山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基于红山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丰硕成果,如何借助旅游产业的广阔平台,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大众传播,进而在普通民众中产生广泛影响,对于强化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市、提高赤峰市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旅游开发瓶颈分析

1.红山文化距今年代久远,遗址主要埋藏在地下,旅游开发的物质载体缺乏,可视性差。

2.红山文化作为史前文化,缺乏文字记载、人物、事件、故事等非物质文化的有序传承。在中国四大神话体系中,也没有发现与红山文化相关的神话流传。

3.在历史教科书中,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做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早有定论,西安的半坡遗址、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也为大家所熟知。但国内红山文化研究在近些年才受到重视,且未得到国民教育体系的广泛传播,红山文化的大众认知度不高。

因此,红山文化虽然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甚至尚在研究探讨阶段。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遗址或博物馆的方式,以文物的静态展示为主。一些旅游景区或宾馆饭店虽然也有红山文化元素的融入,但也只是以文化符号来表现的,缺乏活力和吸引力。总体而言,目前红山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正如人们所形容的那样:很有说头,很少看头,没有玩头。

(三)“崇龙尚玉”――红山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切入点

要使红山文化走出学术的象牙之塔,由较高的学术知名度到广泛的大众认知度,把专家学者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必须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才能有效破解“文物资源到文化旅游产品”转换的难题。

1.“龙”是古代夏民族的图腾。龙在中华民族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无比巨大的影响。中国是龙的故乡,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国、中华民族以及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不但是一种符号和表征,更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是一种民族凝聚力。龙的文化还被海外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龙的传人”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辞海》对于龙的解释是:“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又被称为“龙祖”。龙是万能之神,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传说中龙能隐能显,能兴云致雨,又能腾云驾雾。相传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都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商周以后,龙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王权的象征和民间的雨神。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皇帝又称为真龙天子,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在普通百姓中,龙文化已渗透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一种深厚文化积淀。与龙字有关的成语有几百条,龙的神话故事大家更是耳熟能详,龙文化的普及面之广,可谓国人皆知。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中国国家队队员也经常身着龙图案的运动服,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

2.“玉”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玉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古人认为,玉具有沟通天地人的特殊功能,是人间美德的体现。玉不仅被用于装饰,成为财富和权力的标志,也是统治者祭祀天地、沟通神灵的法物,用于制作规范社会关系的各种指示性、标志性、象征性的器物。玉文化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因此而形成了国人传统的“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等崇玉用玉观念。玉成为了美好和高尚的代名词,人们常用如金玉良言、玉树临风、亭亭玉立、玉洁冰清、琼浆玉液等成语来形容美好的人或事。俗语“黄金有价玉无价”,意味着玉石是极其珍贵的,其价值远远超过了黄金。中华民族对玉更是充满了敬意,把玉上升了道德的高度,称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指的是人最高等级的品格。

3.“玉龙”是龙与玉的完美结合。“崇龙尚玉”是中华文化中图腾崇拜的一个显著特征,龙文化和玉文化的具有广泛的大众认知度和民族认同感,号召力和吸引力大。在赤峰的兴隆洼文化遗址的考古挖掘中,出土了中国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玉器,将我国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推近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创中国玉器雕琢和使用的先河。而作为红山文化标志物的“中华第一龙”――玉龙,更是龙和玉的合体,是崇龙尚玉的完美体现,赤峰因而有了“中华龙的故乡”的美誉。

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把“崇龙尚玉”作为红山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切入点,突出打造以龙玉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旅游品牌。通过建设展示龙文化、玉文化的各种景观设施,开发设计丰富多彩的展示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红山文化旅游产品。

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红山文化旅游资源

基于以上对大众文化特点的分析,开发红山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平民化的视角,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和娱乐化的表达,使文化旅游产品具有时尚性、新奇性、技术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一)摆脱“资源”依赖,坚持市场导向

资源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但资源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资源也不能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高度重视旅游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在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消费的特点,厚植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否则就会陷入盲目开发的境地。

旅游市场需求是旅游发展的原动力,文化旅游开发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走向,研究未来旅游消费发展趋势,以创新的理念和创意化的思路,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特色和内涵,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突出能够引起旅游者兴趣和共鸣的亮点,实施选择性的重点开发。旅游产品不是开发者自己喜欢的创意和个性化服务,不能把专家学者、艺术家、文化人的理念强制消费者接受,而是要从消费者需求什么的角度出发,去替他们策划和生产出来。

(二)淡化“精英”意识,体现大众情怀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特别是广大群众所乐于和便于参与的文化形式和活动受到追捧。让文化走出研究者的书斋,走出象牙之塔,走入普通民众之中,成为专家学者和民众的共同愿望,文化旅游由此应运而生。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给文化市场带来了巨大变化,它使文化的服务范围空前扩大,它使精英文化走向平民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红山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借鉴同类景区开发中专家津津乐道而普通游客不感兴趣的经验教训,以平民化的视角,按照知识性、可视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的要求,打造旅游者所需要的文化旅游产品,并突出人性化、精细化、艺术化的管理和服务,让游客受到尊重,得到享受,获得满足。

(三)打破“硬件”思维,突出文化创意

文化旅游产业是内容产业,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是创造性生产,高度依赖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创造力是核心,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是对历史文化的简单还原和再现,文化资源必须通过内容的创意和形式的创新,即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要充分发掘文化资源特色,通过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用通俗的、现代的、时尚的形式予以展现,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发展文化旅游的新业态,在产品开发上突出科技导入、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打造新颖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以全新的视听效果,满足游客新奇特的旅游需求。

(四)化解“文物”情结,强化活态呈现

文物作为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必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前提。但文物保护也要避免静态僵化,不能把“遗产”变成“遗物”。对文化遗产的活态再现,赋予新的生命力,使之成为“活的遗产”,会发挥更大、更为积极的作用。打造体现一种文化气质和文化精神,要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使历史文化“活起来”,成为独具特色的活态文化。

总之,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创新表现形式,活化文化内容,把高雅文化通俗化、精英文化大众化、无形文化形象化,形成知识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娱乐性的旅游产品。只有让沉寂的历史活起来,使静态的景区动起来,文化旅游才会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扬,.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于凤先.中华龙文化丛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

〔3〕王忠武.论二十一世纪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及其控制[J].东岳论丛,1999,(6):97-101.

〔4〕隋岩.大众文化观与大众传播观的并行应和[J].社会科学,2015,(9):161-174

〔5〕刘朝晖.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人类学参与”[J].旅游学刊,2012,(10):8-9.

〔6〕薛良帅,崔存明.大众文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3):37-40.

〔7〕厉新建.文化旅游、旅游凝视及其他[J].旅游学刊,2013,(11):8-10.

第5篇

论文摘要:在职校开展舞龙运动,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为此,本文作者对参加舞龙训练的学生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运用学校心理学管理软件《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了在实验前后各进行了一次测试.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2.O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从而找出舞龙运动对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舞龙运动的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指标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偏执、敌对、心理不平衡五个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同时,由配对样本检验显示,实验组的各项心理指标都有显著变化可见.舞龙运动对职校生的心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在教师的引导下,这种影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促进职校生心理成长。

一、引言

舞龙运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富有极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职校开展舞龙运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与人沟通的平台,使学生相互协调、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帮助。舞龙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本实验从促进职校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出发,通过期望构建舞龙团队,完成团队任务、实现团队目标来促进学生广泛的交流沟通,全面拓展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实验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舞龙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又是在心理的哪些方面,这些影响同年龄的自然增长造成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训练后实验组同对照组是否有差异,是舞龙运动的哪些环节产生的影响,其影响的机制是什么,而对未影响的心理部分是否不能产生影响。由此帮助教师在舞龙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释放生命潜能;抓住舞龙技术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的问题进行教学,找到舞龙运动与心理健康的融合点,促进个性的完美和人格的完善;引导学生重塑自我,培养正确的心理健康概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带着重新整合过的健康心态走进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为了解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在舞龙运动中可能表现出的不同思想状态,预防学生在学习技术时产生冲突,并能抓住教学中有助于调整学生心理的环节,疏导学生的心理,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拓展舞龙教学思路,发挥舞龙健康教育功能,笔者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对学生在舞龙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阐明舞龙运动对职校生心理健康影响的途径和手段,为职校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为舞龙运动的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

我校舞龙队学生共31人,参与舞龙队的同班学生35人作对照组。所有学生均来自06级两个班。

2.实验时间

2007年9月中旬到2008年6月初。

3.测量工具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是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吉盛教授等组成的协作小组制订的。

4.统计处理

Excel和数理统计软件SPSS12.0,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定为P<0.05,非常显著水平为P<0.01。

5.研究方法

实验组从两个班中随机选出31人〔女生21人、男生10人),实验组除按日常的规定正常学习、生活活动外,每周活动2次,为星期三与星期天的下午,每次持续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对照组按日常的规定正常学习、生活、活动。实验持续8个月。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前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在实验前(开学初)、后(学期快结束),对两个班学生进行统一心理健康水平测试。所有数据用SPSS12.0软件包统计处理。

四、实验结果

1.实验前数据统计结果。

经方差分析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样本在心理健康的十个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认为两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相当,没有显著差异。

2.实验后数据统计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指标

由表2可见,实验后经方差分析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样本在心理健康的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偏执、心理不平衡五个因子有显著差异(p<0.05),在敌对因子有非常显著差异(p<0I(】1)。

(2)实验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指标的配对样本检验

由表3可见,实验组实验前后样本配对T检验表显示,心理健康十个因子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五、分析与讨论

1.由表1可知,在未开展舞龙训练前,两组学生心理测试显示无显著差异,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偏执、敌对项的指标反映出较为严重的心理隐患。这给我们在舞龙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避免引发不良的心理状态,用积极的方式来弥补学生心理上的弱点。

2.训练结束后,两组学生的各项心理指数都比实验前测得的值低,不能说明舞龙运动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唯一因素。但将两组样本进行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时,数据结果显示两组学生除了适应不良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均有显著差异,说明舞龙训练对学生心理是有显著影响的。

3.对实验组进行配对样本检验显示,舞龙运动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学习压力这几项具有显著影响。在舞龙训练过程中,团队的协作要求很高,这为提高学生沟通能力、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对内对外的各种场合的舞龙表演活动也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提供了途径。面对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师生间真诚的沟通能使心理趋于平和。实验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更为轻松自如,学习上的压力显得并不是很重,这主要是因为通过严格的舞龙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改善。

4.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样本在心理健康的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偏执、心理不平衡五个因子有显著差异,在敌对因子有非常显著差异,而对照组前后心理健康各因子也有变化。可见,舞龙不仅对于参与训练的学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可能间接地影响到未参加训练的学生。实验组前后各项指标配对样本检验数据显示实验组实验前后心理各项指标都有非常显著差异。

5.笔者由于水平有限,有些问题考虑不周全,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表层,对于舞龙的教法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还未能深人研究,本身的心理学知识、技术、技能还欠缺,还需要继续学习。

六、结论与建议

1.舞龙是一项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群体性体育项目,对职校生的心理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2.职校舞龙运动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成为弘扬中国龙文化的基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6篇

关键词:雕塑设计;黄河风情线;地域性文化;城市文化

当下的中国地域文化格局中,甘肃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确有归属类别不明确的困惑,尽管少数民族人数所占比重不大,导致文化类型归宿地不明确,但这恰恰说明甘肃非物质文化多元一体的地域特征。明清时期,随着中央政权对西部统治的最终确定,中国汉文化圈趋于定型,那么甘肃文化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也更多地表现出汉文化的趋同性。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建设实施,和以《黄河母亲》为代表的优秀城市雕塑均享誉海内外,早已成为兰州城市名片之一。为了进一步整合兰州文化主题,将代表兰州主题文化的“黄河精神”通过文化的形式为城市景观轴线注入灵魂,提升黄河风情线文化品质,从而突出兰州作为“黄河明珠”的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特色,营造富有特色和内涵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并以雕塑艺术的形式“为黄河立传、为黄土传神”,使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成为全国独具特色、风采的文化长廊,使兰州市的建设在总体上立于先进城市之列,必须进行城市雕塑体系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一、城市雕塑设计需要文化定位

雕塑属于人文景观,而文化性又是人文景观的本质,一座城市的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独具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城市精神和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文化的载体来看,城市文化体系构成有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商业文化、人文景观文化等。此外城市雕塑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承载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民族风情和时代追求,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景观设施。“物乎重于气”,雕塑艺术的文化气韵,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弘扬城市文化传统、提升市民总体素质等尤为重要。

1.地域性文化定位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大都遗存有大量精美的雕塑,这不但是一个城市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和文化艺术爱好者的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也是恒久展示一个城市地域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品牌。

诚如梁思成先生所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雕塑小品则是景观设计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进行城市雕塑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城市中地域性文化的影响,以期形成独具风貌的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雕塑环境,避免各个城市大同小异。而特定的雕塑总是位于一定的地域,在此地域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地域性文化,这是一个大文化,以甘肃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为例,在它的地域文化层次上,包括兰州的地域文化、甘肃省地处的汉文化以及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等等,这些文化为该地域的人们所共有。

2.雕塑特定环境文化定位

城市雕塑必然有一个放置的地点,或为道路旁、或为草坪中、或为广场上等,绝大部分是公共空间,所以它不是为某一特定阶层准备的沙龙文化,而是街头的大众文化。因此从景观营造的角度看,雕塑设计必须和周边小环境保持协调统一。另外从文化继承的角度看,雕塑设计又必须继承以往文化的风格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应有所创新。那么如何让雕塑融入现有的地域环境之中,是雕塑创造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雕塑特定环境文化与城市雕塑建设是直接相关的。如兰州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矗立着一尊“黄河母亲”雕塑,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整个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和特定环境文化,也体现了我们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

二、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

1.地域性文化定位下规划目标

兰州作为著名的山水城市,也是“与黄河最亲近”的城市。黄河又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象征,她的广褒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所以兰州的城市文化发展,必然基于黄河文化的背景。而规划雕塑长廊,则将雕塑等物质景观作为载体,以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历史文化为大背景,以西北黄土地和自强不息的“甘肃精神”“兰州精神”为基础和根基,以黄河文化内涵为“主线”,以甘肃各地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丝绸之路文化为两条“辅线”,系统地归纳出黄河主题雕塑长廊的文化主题与内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将黄河风情线上各种景观要素进行优化整理、补充提升,规划设计一条以雕塑景观为重点,通过雕塑将黄河文明浓缩为集锦,以绿地景观为依托的“景观长廊”“文化长廊”和“生态长廊”,令黄河更可读、可游、可驻、可亲。使之成为全国最具规模和精品化品牌效应的黄河文化主题景区,成为各地游客尤其是海外华人来华的主要终端目标之一。

2.规划主题构思

规划拟把兰州精神与黄河文化结合,编制主题文化规划,为兰州打造文化主轴,以黄河文化为风情线注入灵魂,让百里黄河风情线成为兰州这座“黄河明珠”城市最靓丽的地段,这五个文化主题分别是:九曲不回、生命之源、高天厚土、河汇百流、飞天锦绣等。

九曲不回区:此段文化主题主要表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华夏儿女生生不息、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表达黄河儿女们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和愿望所谱写的传奇诗篇。

生命之源区:此段雕塑主题围绕彩陶文化、丝路文化,展现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颂扬黄河及陇原大地作为华夏文明和黄河文明发祥之源的深厚内涵。

高天厚土区:此段雕塑以“黄河母亲”雕塑为中心,文化主题突出黄土与黄河的紧密结合,讴歌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表达中华儿女对黄河对祖国的热爱眷恋和感恩之情,成为国人和海外游子寄托爱国情怀的精神圣地。

河汇百流区:此段以黄河文化为主题,表现黄河文化的包容宽广和博大精深,以“丝路花雨”等为次主题,结合兰州的历史文化要素,表现兰州作为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汇点的包容性,颂扬黄河文化及黄河儿女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和宽容性。

飞天锦绣区:此段主要表现新世纪黄河明珠的美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华夏儿女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以及陇原儿女对未来美好生活和祖国富强的憧憬与向往。

三、人文始祖园主题雕塑的建设

1.地域性文化定位

甘肃作为伏羲、女娲的故里,在省会兰州建设华夏人文始祖园,符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符合甘肃省建设“全国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的总要求,不仅对于传承华夏文明、弘扬黄河文化具有历史意义,同时对兰州市、甘肃省打造“黄河文明之都、华夏文化圣地”文化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文始祖园主题雕塑的建设也受到古丝绸之路留下的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的影响,在此地域性文化定位下希望其成为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甘肃最大文化雕塑、兰州新的城市地标,成为“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一个重要节点。

2.设计构思

人文始祖园位于兰州黄河风情线“生命之源区”,“源”作为生命之源段的主题雕塑,寓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孕育了华夏儿女和民族文化。所以其主题雕塑设计构思就利用现有的“生命之源”雕塑,该雕塑尺度较大、形式严谨,如伏羲女娲主题雕塑为一铸铜雕像,高19.5m,基部直径4.2m,材质为军用锡锌铜,总重约60t,故较为适合作为此地段主题雕塑。

3.具体建设

华夏人文始祖园项目建筑总占地面积5289m2,总建筑面积10451m2,主要由伏羲女娲雕像和基座承台两部分组成,地面总高度为36.95m。其中伏羲女娲雕塑深刻把握中国文明精髓,设计时将文化精神融入历史发展生生不息长河之中。伏羲雕像以创造八卦立意,呈半蹲姿势,身体雄浑凝重,双目炯炯,俯察大地,演绎八卦;女娲雕像以“补天”传说立意,呈站立姿势,体态行云流水,形象端庄优美,仰望宇宙,抬手补天。伏羲与女娲造型组成“S”形,整体雕塑体现了男性阳刚与女性之柔美,阴阳协调,天人合一,极具律动感和曲线美,喻示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延续,而基座承台主题为黄河文化博物馆,呈金字塔形,按中华传统建筑“坛”的形制建造,稳重雄厚,方正大气,总共四层,其中地上三层,高17.45m;地下一层,高6m。地上部分在契合雕塑形态的基础上,为了高效利用内部空间还设置青铜器馆、彩陶馆以及文化长廊、3D球幕影院、4D环幕影院、贵宾接待室、游客接待中心等功能区,极大地宣传和展示兰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承台将按照功能需要,深度打造周边环境,南侧建造永久性文化演出场所,承台南部设置观看台,将引进大型主题文化演艺;北侧主入口处设置音乐喷泉,并建设大型地下停车场,尽力为游客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等。

四、小结

在城市景观雕塑设计中,应合理地挖掘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瑰宝,同时应将地域性文化遗产作为设计载体来实现和传达具体的雕塑设计理念。因此在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与建设时,也应该充分吸收甘肃悠久的传统地域文化的内涵,通过对黄河文化及兰州地域历史文化的挖掘、提炼和升华,紧紧围绕“情系母亲河”这一主脉,将兰州精神融入其中,将城市精神融入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注入城市轴线,从而塑造城市的灵魂,创造出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又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王国荣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李明华 兰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赖远纯.雕塑与环境[N].美术报,2000

2 孙振华.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J]. 雕塑,2005(3)

3 李晖.宝鸡市历史文化的载体[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4 徐辉.谈标志性城市雕塑创造的文化思考方向[会议论文].广州城市公共艺术,2006

5 林雪源.关于当代公共性艺术中环境雕塑的思考[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3

6 刘开渠.城市雕塑也是精神文明的标志[J].文艺研究,1982(4)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在图书馆界,专家们对图书馆管理颇有争议,认为它是“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图书馆内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高度协调一致”、“低耗、高效、优质的管理”、“图书馆组织管理的系统化”等。这些说法,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都忽视了“人”的作用。我们认为,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离不开“人”,要“以人为本”,通过计划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过程,来有效实现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物质资源的科学利用,以期达成公共文化的进步和繁荣。

1.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的特色

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用户服务工作,它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继续教育学习的良好环境。“人来人往”、“知识共享”,“不分彼此”、“共同提高”,每个人都拥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这是“以人为本”的很好体现。同时,它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国家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荷兰学者霍夫斯坦特说,管理不是处理具体的东西,而是处理对于“人”有意义的信号,这种信号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而文化必然渗透于管理和组织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在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1、1以人为本的特色。

公共图书馆工作先要做好“人”的工作,人是管理活动中最积极最生动的因素,把人管理好了,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开展了。人的个体,在心理、行为、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是极为复杂的。以人为本,就要准确把握人的这些差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图书馆的一切活动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

1、1、1责任到人。协调公共图书馆各个系统的工作,实行业务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并落实具体的负责人。

1、1、2监督到位。建立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代表参加的民主管理组织,对公共图书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意见,督促公共图书馆工作计划的执行,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

1、1、3人尽其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力求用最少的经费补充、用最快的速度提供用户最需要、最有使用价值的文献资料,并使既有的人力资源和公共图书馆的各种设备发挥最大作用。

因此,人本主义的特色,其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即如何使公共图书馆中的人充分发挥其才能。

1、2科学管理的特色。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要做到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统一,借鉴现代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充满人性关怀中,摸索出公共图书馆自身的管理途径。

1、2、1劳动组织合理化。根据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合理设置业务机构;根据馆藏的文献资料类型和用户需要的特点,科学划分工序和工作范围。

1、2、2业务工作计量化。在掌握一定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库存论研究现有书库空间的合理使用;运用线性规划科学地安排开馆时间、干部配备和经费的使用等。

1、2、3工作人员专业化。在熟悉公共图书馆业务的基础上,在某一学科知识的范围内,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深入学习、钻研,能够担负起该学科的专题文献和信息服务工作。

因此,管理科学的特色,具有前瞻性、前沿性与和谐性。否则,在原来的水平上强调科学管理不仅会落后,而且很可能是一种逆动。

2.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的要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也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关注,对“馆人”的重视,要求职工更自觉、更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并通过进修、培训等学习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由经济发展而带动的科学管理追求,即以“人本主义”的思想为基础,顺应现代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精神。

2、1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根本”。

从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上说,是指公共图书馆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属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1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公共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出发点。

2、1、2以人为本的管理,重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1、3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事业的共同发展。

2、2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核心”。

从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上说,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并为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也可以在相互协调中达成共同的愿景。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2、2、1重视人的需要,尊重人的需要。

2、2、2鼓励职工,培养职工。

2、2、3设计组织,始终围绕“人”这个中心。

总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工作结构也日益复杂化。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公共图书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必然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分散、重复、混乱和浪费。因此,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系统的服务功能,建构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一项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孔兹.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楚辞 祭祀 婚恋 艺术手法

楚、苗文化存在密切关系早已被众多学者论证。楚国是建立在三苗旧址上的国家,《楚辞》“记楚地、言楚声”,充分反映了楚地的历史文化,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提出:“荆楚是三苗部落联盟中较大的一个部落。”无论是其文化还是生活,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苗家文化的影响。

《楚辞》渗透的巫教色彩赋予其浓厚的民族地域特色,前人研究的重点多放在苗楚文化的交融领域,具体到《楚辞》与苗族民歌的渊源关系这个命题上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因此,本文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苗歌视角出发,探讨对《楚辞》在当今环境下的新解读。《楚辞》与苗歌中表达的历史传说、风俗民情和采用的语言修辞无不体现出少数民族独有的地域文化色彩。

一.祭歌中的巫术

楚国祭祀之风盛行的习俗前人已多有研究。班固的《汉书》用“信巫觋,重祀”六字描述楚国君民上下的日常生活,《汉书・郊祀志》云:“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师……”正是众多的史料记载使楚国重祀这一风俗传扬于外。巫术描绘也成为《楚辞》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离骚》中“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便是记录占卜巫术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屈原提及流放时度过长江、湘水、沅水,历经汨罗、方林、枉潴,辰阳,叙浦等地,由此可以推断《九歌》流传的地域是文化相对独立的南楚,必然沾染更多更浓烈的民族特性和地方色彩。由于历史久远,加上传播范围广泛,《九歌》基本保留南楚原住民族祭祀乐歌的风貌。屈原在《天问》里也借上古中不可表明的神明巫事发问,用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抒感, “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等句便较好地体现了巫术对其文学创作的烙痕。

从《离骚》的叙事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卜名”、“陈辞”、“先戒”、“神游”直至“问卜”、“降神”的步骤,都渗透了民间巫术的方式。现时的苗民中仍保留这样的巫术祭祀风俗,譬如自古流传的“安龙”集会,即祈求龙神庇佑风雨、普泽万民的集体活动。在安龙位仪式上的古祭歌中存有相关记录:

上来谢土圆满,法事周隆;

龙神归位,八将还方;

故除以往之愆,祈赐未束之福;

天宫解天厄,地宫解地厄;

南星解五帝厄,四星解北斗厄;

凶星退位,吉星降临。

每年二月、八月,象征龙神的神像被安于村前的坪上,村民前往祭祀,由巫师手捧神碗,内盛“神水”,亦歌亦舞,然后把水洒在周围的秧苗、玉米或豆类植物上,以求得神赐的雨水及时降下,确保庄稼的丰产。

另有巫师歌: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

岳赎真观,土地只灵;

左社右稷,不得安惊;

回向正道,内外澄清;

各安方隅,备守门庭;

太上有命,守捕邪精。

巫术和祭祀不仅见于古籍古歌,更渗透到了苗民日常生活中。苗族“构相仙”(巫师)举行祭祀仪式时,戴竹草帽,肩挎黑、白纱线,手中分别持有茅草和长刀。一边击鼓敲竹,一边念唱,手舞足蹈,这种场景酷似《楚辞》中“陈辞”、“神游”、“问卜”、“降神”的过程。如今传唱甚广的《吃牛赶鼓歌》也唱到“哦哈哦,你们祭祖吃牛把信报,鼓声咚咚多热闹”,《杀牛祭鼓歌》唱有“逢节来祭祖,酒肉祭祖宗……”相关民歌数不胜数,丰富的演唱曲目也表现了巫术之风与苗民的密切联系,更证明了其当今社会中保持的强大生命力。

苗族祭祀歌词和楚辞中的巫术描绘不仅在内容上有很大程度的相关,就连巫术的形式也有惊人的相似。由此可以看出,楚辞中的巫术唱词与苗族祭祀歌存在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这种流传千古的祭祀文化在当今社会依然留有极大的民族活力,对苗民的精神信仰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情歌里的婚恋

《九歌》既突出了神灵的诡秘,也刻画了他们的人性情感。如《湘君》、《湘夫人》,描述湘水之神大胆求爱却不得相见的思慕。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使祭神歌曲带有浓浓的人间情味。古时楚地不论上层社会还是下层人民,男女恋爱双方都可以自由交往和约会,并无严格的礼教束缚。楚地的溪涧、山林、湖畔或郊社都是青年男女约会恋爱的场所。这在《楚辞》中有所体现,如《九歌・湘君》“君不行兮遗犹,蹇谁留兮中洲”,《湘夫人》“弟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其愁予。”《大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男女约会之自由,场地之灵活清楚可见,这种求爱过程与现行的苗族婚恋观相似。苗族奉行自由恋爱,青年男女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或在山野间对唱情歌来传情达意。“游方”即为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一般在喜庆节日的白天进行。“游方”时男青年到不同家族村边固定的游方场所唱歌邀请,姑娘们知道小伙子们已到,便悄悄互相邀约前来与小伙子们见面,相互交流,此时,游方歌就会起到重要作用。“游方歌”作为苗族民歌的专称,包括见面歌、青春歌、赞美歌、相恋歌、求爱歌、成婚歌等等。歌词除小部分是即兴创作外,绝大多数是传统的押调体五言或七言诗,抑或是叠句、长短句等。青年男女多要对唱游方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心仪对象交流。苗族青年自由恋爱后,男方就可请媒人前往女方家正式求婚,一般媒人去的次数越来越好,俗称“亲以多求为贵”,这其中也体现了媒人的重要地位。

例如苗歌《我们向你们讨情娘》,就是典型的男女对唱进行求爱的歌曲代表。

男 哪根树子都是木材,

哪个姐妹都是情娘。

好的你们给别人,

差的你们送给郎。

女 听了你们这么说,

我们都愿跟哥哥。

花衣已经穿好了,

随便你们选哪个。(唐春芳搜集整理)

苗族自古就奉行极具现代意味的婚恋自由观,以男女双方自愿为前提,以双方的感情为基础。这点楚辞中也有所体现,如“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的呼声等。与婚恋自由的心理直接相关的还有楚地的婚恋习俗――云梦之会。据文献记载,所谓“云梦之会”,原本是先秦时代荆楚大地青年男女在云梦泽旁公开幽会相亲的一种古老婚恋习俗,在这种古老的婚恋习俗中,楚地苗族的“游方歌”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苗族婚恋重视媒人作用这点在楚辞中体现亦为明显。《离骚》有言:“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而不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楚地男子若要娶妻,必须经过媒礼理的中介,若违背此礼是不合礼数的。《离骚》中“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也是很好的证明。

三.鬼歌中的自然崇拜

苗族学者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指出:“苗乡鬼神类多,有谓三十六神,七十二鬼。此系约数,实尚不止矣。”这一地区的鬼神崇拜是劳动人民不可动摇的精神支柱,至今仍保留有非常深厚的影响。

苗民认为,凡在故乡外死的人都要用鸡鸭来驱鬼,并且只能安放在露天坝,不准抬进家,以免遗传后人。因为死在外地的人灵魂终究不过是一个“孤魂野鬼”,无家可归,所以亲友应千方百计为其招魂。虽然各地形式不同,但“魂归故里”、“魂不离身”的坚定信仰依然历经千年而保留下来。有专门有叙述鬼神来源的古歌“喉头成七个反鬼,七个埋鬼,舌头成三个钢嘴鬼,三个口角鬼,上嘴唇安分守己,下嘴唇只管接装。它成七个亲友神,七个客人鬼……”。《祭山神词》中也提到:“还有我这魔鬼的头目,这祭师的首领。我来祀就完美,我来祭就圆满。送鬼到东方,断案合规矩……”又见《祭岩爹》中的记录:“那些魔鬼,那些瘟神,要驱到五区以东,要撵到六域以西。白天挡人案,黑夜拒鬼案……”这些民歌都表现了苗民对鬼魂崇拜的虔诚信念。

同样,楚人的崇拜信仰早已引起世人关注,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鬼神崇拜。《天下郡国利病书湖广》提出:“按湘楚之俗尚鬼,自古为然。”《书吕刑》中也说过:“昔三苗昏乱相当听于神。”《招魂》中关于鬼神崇拜的描写非常丰富,例如此段:

帝告巫阳曰:

“有人在下,

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

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

“掌梦!”

上帝:

“其难从;

若必筮予之,

恐后之谢,

不能复用。”

巫阳焉乃下招曰:

“魂兮归来!

去君之恒干,

何为四方些?

……”

楚王客死秦国给举国上下带来的强烈打击难以平复,屈原借这传统的民间仪式为楚王招魂,实际上是借此表达对君王的沉恸心情和对国运的担忧。从《楚辞》体现的崇拜观到苗族鬼歌,无一不体现了鬼神文根深蒂固的影响,招魂仪式更是沐浴千年风雨洗礼而传承至今,见证着苗楚文明的发展演变,当属楚风楚俗的活化石。

苗族视古歌为历史,称古歌为“史歌”,这些史歌、神话从题材到内容不仅十分古老,而且多数篇目都是以史为线叙述事理、抒发感情、展现主题。因此,从以上角度探究苗歌与《楚辞》的渊源、特色并不能详尽苗楚文化的丰厚历史底蕴。从我们展开的一系列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当下民众对苗歌与《楚辞》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探寻苗歌,解读《楚辞》民间色彩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进一步研究。

注:本论文系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立项《多维度探析对苗族民歌的吸收与发展》研究成果之一。参与此项目的还有杨莺、巫慕莹两人。

参考文献:

[1]石宗仁.中国苗族古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1.

[2]萧兵.楚辞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990:38.

[3]龙文玉.龙海清.屈原族别初探[J].吉首大学学报.1981(1).

第9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纹样种类繁多,内涵丰富,文化底蕴雄厚,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代表,是中国传统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商业展示设计中,合理、适度的运用中国传统纹样,成为区别于其他地域与氏风格的重要标志。

中国传统纹样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儿千年,纹样装饰就是中国传统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些年,从中国的商必嘱示设计中可以了解到,对传统纹样或是中国元素的应用,出现了一种传f}f文样与现代设计之间紧密联系的趋势,使中国传统纹徉在现代设个{中凸显出来,现代商业展示设日一中融人传f}文样和元素气息,它既不是对传统纹样的纯粹模仿和套用,也不是完全沉浸于传统元素的设计中去,而是从内在本质上成为现代设计中有机的一部分。

1现代商业展示中中国传-}Gf-文样的应用的意境探长

1.1以意取形,意在形内 中国传统纹样是典型的形意结合体,在"形"是在"意"的指导下对客观物象进行选择、组接、加工和创造,力求创造出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形式。传统的"四神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二十八星宿中分成的七星宿的结合体。"意"赋予了"形"真实的内容和寓意,无"意"的"形"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这在}裂充纹样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传统纹样的应用中,在"形"的选取上应该以"意"为指导原则,选取的"形"在内容与寓意的表达上符合补充"意"的内涵。这样使传纤丝文样得到延仲和发展,让传统的形式在现代得以延伸,让现代的顾念因为传统更加深刻。如,"回"纹的应用,回纹被成为"富贵不断头"图案整齐连绵不断,人们赋予它诸事深远、绵长之意。飞续的回纹象征着健康长寿,长命百…岁。盘长纹的造型盘曲连接,无头无尾,给人延绵不断的连续感,因而寓意世代延绵、福禄承袭、福寿永续、富贵贝翻系不断。中国传缴文样,其中蕴涵着前人的无限巧思,从传fj}丝之样中提取形的元素,再将现代的构成手段扫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用于其中,保留了f袋赵文样的意韵,又带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1.2形意传神,形神兼备,神意结合 对"形""意"的应用是传兜文样在现代商业展示设计的浅层次的发展和提升,对"神"意境的追求才是最高的境界。"形""意"为"神"的表现提供了物质的基础和载体。"神行于虚"是情感表达的方式,刺激视觉运动并启发思维想象,更注重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与感染。传细丝文样通过"形""意"传达的象征性来源于文化的发展和积淀,是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从而带来精神和心理的体验与感染。如"岁寒三友"松、竹、梅,一方面电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盈到上命力的象征;另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寓德于物,由实入虚,创造一种人文精神的追求。 现代的商业展示中应用传统纹样应有明确的主题,’形"、"意"、"神"围绕着主题展开,紧扣主题,做好取"形"、延"意"、传"神"的协调统一,突出主题共同营造意趣和谐、形式内容统一的商业展示设i-f。我们只有深入的领悟传-’}Cf-好羊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到现代设计各种思潮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做到兼容并包、更好的体现整体设计的神韵意境。

2传健胜泛样在现代商业展示设计中应用的一般方法

2.1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传统纹样在现代展示设计中应用的最常见的方法。传编眺文样题材广泛、主题多样,与其对应的传宪文样更是不胜枚举、数量庞大,这些都为我们}#l用’朴的选择提供了余地,这些纹样总能找到一些与设计的主题和现代的审美观念相适应的,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从中选取纹样直接应用。 龙文化在我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龙的形象也比较偏爱,与龙相关的纹样也非常的多,且具有不同的象征和寓意,在现代商业展示中就有龙纹样的直接引用。有的引用传统"四神纹"中的青龙瓦当纹徉,有的引用与植物缠枝纹组合在一起的草赵文样等。龙纹样的在商业展示中的白接弓I用,为其增添高贵的气质、祥和的气氛、f }k}的韵味。 传统纹样中的几何纹样在商业展示中应用的更为广泛,如"回"纹、"1"纹、方胜纹、盘长纹、冰裂纹和简单的植物纹样等,这些纹样主要是在展台、展柜、展架以及展示的徽牌等做边饰和角隅装饰。文字纹样在商剑买示中也有所应用,有很多文字纹样以商品或展示的徽标形式出现,给展示与商品带来浓厚的民族厉游和历史悠久的特征。

22 VI导人 VI全称Visual Identity,即企业VI视觉设计,是企业CI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通过VI设i映现这一目的。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 在V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中对企业的商业展示的乒璐有严格的要求,基本要素中的企业标志、品牌图形、辅助图形也有相关的要求,应该传统纹样应该根据符合VI中的规范,需要传纤丝文样的题材与主翻胡刻是VI中儿马琶或与之相宇狂爹。

23适形适意 在传纤丝文样中有一类是适合纹样,指适合一定的外形框架的纹样。适意是指根据表现的主题、进行纹样的选择,使纹样的寓意与主题和i锹充一。适形应该以适意为前提,做}J`’形"、"意"相符。通过色彩、肛巡点、线、面、立体的变化和平面空间的限定,综合各类关系要素如材料、技术、构造、功能等,使各适合图案成为人们精神中的视觉图像,其中包含着具象与抽象的形。 在商业展示中传统纹样"适形适意"应用,以展示的诉求目的为主题,围绕主题的意义选择纹样,找到与商业展示三拐题相符合的一类纹样,再根据展示道具具体的形式、形态进行"形"的适应,可 以将应用的纹样进行适当的变化仁绷乡式满足于展示道具具体的形式。

2.4异质同构 异质同构就是将在不同物质载体上出现的纹样以"主题"为中心,应用到同一项商业展示设计中来。彩陶纹样中的水纹、网纹、云纹、雷纹等,可以适当的进行大小变化、疏密变化、应用到展示道具的边、角装饰或隔断装饰;瓦当纹徉中以四神纹清龙、白虎、朱雀、玄肉为代表,流行于秦汉、南北朝与圈七,以凌厉的动势、豪迈的气魄为其美学造型之本,剪影式的质朴造型,简化了细节,强化了力感厂具有简洁明快的乒漪,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可以应用到主形象展柜的设计中;剪纸纹样被高度的概括化和抽象化,把形象平面化适合,应用到橱窗、隔断、宣传品等的设计中。 异质同构,使不同物质载体的传统纹样重组,使同一类主题的纹样并置,扩大了表现的范 围,打破了原来固有的传统模式,深化了共同表现 的三创’o

25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是一个或一组在形状、大小、方向等方面都相同的骨格组织的构成。设计中的重复可与音乐中的旋律相对照,共同点是"}i奏,’。无论是简单的重复还是复杂的重复都是为给画面造成节奏的运动,为画面带来Y}力。 重复是形成节奏的基本条件,重复的骨格形成条纹和网格两大类。条纹包括垂直、水平、倾斜三类;网格包括之交和斜交两类。在此基础上的基本形方向、位置:等变化使重;复构成丰富多样。在商业展示中重复构bkl}}用广泛,展柜的角隅与边饰,展示的指示标牌等。

2.6重组同构 重组同构或称综合同构,它所指的是在图案构思中以系统的综合方法来构五蹄i的视觉效果和新的形象。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或以点、线、面间 的共同形来沟通现实和幻想。这种组合再生的方法实际就是先劝各类不同的事物的分割再进行有机的重组构成。在传统纹样的造型的过程中就得 到很多的应用,传统吉祥神物纹样中"龙纹、凤纹、膨麟纹、四神纹等",植物纹中"缠枝纹、宝相花等",他们都是来在不同的动物或植物形象"重组同构" 的产物,这也说明"重组同构,,在我国传统的造型方法中流传的较悠久。 在商业展示中对传统纹样的"重组同构"应结合现代的审美观点,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在 "重组同构"应该分清重组纹样的主题,尽量相同 主题的纹样进行重组,有利于主题的深化。"重组:同构"注意重组纹样的主次,做到重点突出、主次 分明。

2.7夸张简化 夸张简化是对在商业展示中应用的传统纹样进行变形的手法。夸张变形是对同构的两个元素对其中的一个元素或同一元素对于其部州吏其超出原来的比例既念,这徉形成与原有元素或元素的一部乡扫衫成强烈的大、小、质、量的反差效果,改变了人们正常的视觉印象,从而达到突出展示某一物象的目的。 简化变形是对原由复杂繁琐的元素在其意义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删繁去奢、去粗取精的变化。简约化的元素以及形象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简约不等于简单,简化变形是要保留原有纹样的象征、寓意、精髓和其主要的特征,对于一些不是次要的、非主流的元素进行简化和概括。如拐子龙纹的形成就是龙纹样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人IL何纹样,既保留了龙纹样的特征又简化了元素的繁杂。

3传f}f}样在商日畏示设分于中的应用 传统纹样在商业展示设计中应用的愈加广泛,我们要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在题材上取其积极、向上、美好的题材;在形式上避免繁琐和不必要的奢华;观念上能够更好的体现文化的品位特征月袅艇文样在展示设计中应用,一般体现在一下IL方面:

3.1于袋艘文样在指示系统中的应用 3I商业展示标志 商业展示标志可以概括为文字类标志、图形类标志、综合类标志。 文字类标志是以各类文字或字母为主要构成元素的标志设计类型。在传纤丝文样上的体现就是传统的文字纹样应用到标志上。特别是一.些传统的老字号,大多为文字标志,如酒鬼酒、江南张小泉等。 图开必鑫标志是常用的标志设计形式,取材广泛,具象形象、抽象的形象都可以作为标志设计的题材。伶文徉自身的题材与主题样式繁多才杂统纹样具有吉祥的象征寓意,是具有民族特征标志的首选图形元素。如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传-起文样盘长纹而来的,取盘曲连接,无头无尾,四通八达,延绵不断的意义。迁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信几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f然有序,而又信达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穷发展。中国银行标志是是以古钱和"’朴"字构成,古钱是"八宝"纹之一,象征富贵吉祥,隐含金融意义,揭示了中国银行朴素而庄重的目标。 综合类标志是文字与图形共同组成的标志。既有文字说明,又有图形示意,不容易产生歧义。如北京同仁堂的标志是圆形标志,标志周围是传统"二龙吸珠"升龙纹样,中央有书法"同仁堂"文字,龙的形象有尊贵、高尚、祥和、至高无上的寓意象征,同仁堂在整个中药药品的行业也是在龙头企业,预示企业的蒸蒸日上的发展。 3.1.2商业展示标牌 商业展示标牌指形象标牌、橱窗展示和购物环境起说明主题作用的"主题标牌",表明产品属性的"商品标牌",以及各类指示作用的和装饰作用的"I’Ol’’,标牌。 传统纹样在商业展示标牌设计中应用,多以文字纹样为主,有说明和告之作用;图形纹样为辅,有装饰美化、补充说明的作用,图形纹样以几何纹样、植物纹样为主用于边装饰、角隅装饰或作为背景陪衬,如"回"纹、"泄,字纹、盘长纹、缠枝纹、宝相花等。 北京同仁堂牌匾,黑底金字,边饰金色"回"纹,色彩上黑色与金色对比强烈,形式上庄重、大方。北京同仁堂经营传统中药、保健品,以天下人健康为己任,边饰连绵不断的"回"纹,象征着健康长寿,长命百岁,与同仁堂的主题宗旨相符合。 POP广告具有很高的广告价值,而且其成本不高,它起源于超级市1 ,但同样适合于一些非超级市场的普通商场,甚至于一些小型的商店等一切商品销售的场所。也就是说, POP广告对于任何经营形式的商业场所清双具有招揽顾客、促销商品的作用。同时,对于企业又具有提高商品形象和企业形象知名度的作用。POP的阴十应该与产品、产品展示的乒瀚一致,根据展示设计中的主题,进行纹样的选择与应用。

32展示道具中了袋赵对羊应用 展示道具是商业展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展示陈列的物质与技术基础。展示道具分为展架类、展柜类、展台类、展板类、模特类。传统纹样的应用田浸柜类、展台类较多。

32.1展柜类展示道具,主要有保护展品、撑托展品和突出展品的作用。通常有高展柜、低展柜、形象布景展柜等。在商业展示中展柜类展示道具不仅只是刘展品起作用,还是空间划分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商场的展示中,利用展柜在限定的空间进行分割,将展示的效应发挥到最大。 传统纹样在展柜类道具中应用主要体现在主题装饰区域,展柜的边、角装饰,展示区域的分搁装饰,fi者藏区域的拉手装饰上。应用的纹样有几何纹样,如"回"纹、"祀"纹、拐子纹、bF裂纹、方胜纹等;儿何纹简洁明快,既容易达到装饰的效果,又不显得繁琐,月有连续的几何纹样在其原来寓意的基础上还会产生更深刻的意义,适用于边、角装饰。植物纹,如缠枝纹、忍冬纹厂四君子"、宝相花、灵芝纹等;植物纹枝叶灵动、形式多样,既根据本身的寓意以点的形式单独出现,也可以以二方连续线条的形式出现作为边饰,还可以可以以四方连续的方式形成面的形式作为衬景来应用:动物纹,如"四神纹"、大’ x.蝙蝠纹、荟餐纹等;动物纹大多以主体形象出现,用于说明主题或烘托气氛,也有一些动物纹作为边、角装饰,纹样大多有祥瑞吉祥寓意。 汉字在形成瓣源上有很强的象形因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形表意、以形传意的字体构成,几乎可以说,汉字是物象符号化、语言图形化的典范。汉字文字纹样在展示的展柜类道具的设计中有广泛应用,点明主题、说明解释、标注提示都是文字纹样应用的典范。特别指出的是书法文字,篆、隶、草、行、楷的书法字体各具不同的美感和韵味,出白不同名家之手有各不相同,在商业展示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第10篇

关 键 词:体育文化;民俗体育;生存文化;本相;符号变迁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1-0026-06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clarify the issue abou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based on the survival cultural physiognomies of folk sports, the authors dissected the symbol changing of its survival cultural physiognomies by using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data, example analysis and history comparison etc,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folk sports showed such a survival cultural physiognomy as surviving, working, communicating and courting, such a survival cultural physiognomy as national and race strengthening, sympathetic witchcraft, praying to Gods and religious belief, and such a survival cultural physiognomy as making things competitive, commercialization, making things entertaining, and coexistence of custom expansion and simplification, respectively in the originating, developing and modern periods; howev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rvival cultural physiognomies shown by folk sports in various periods is not absolute, the symbol expression forms of various survival cultural physiognomies may be in a concurrent condition in the same period or different periods.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folk sports;survival culture;concurrent phase;symbol changing

“本相”意指本来面目。探索民俗体育的本相是对其内在本质进行梳理,包括民俗体育的起源、发展与变化等规律,但因何而起和怎样发展又成为研究的核心内容。文化符号是民族、地域、国家长期沉淀下来的产物,包括事物、人物、地方及各种规则、风俗等内容[1]。同时各种文化符号也承担着传递、展现和维持人类文化的功能。民俗体育因其起源于生存需要又服务于生活需要,而引证出其本相也是一种生存文化。从这一视角来看,民俗体育原本就属于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在不同时代其内容的变迁就是一种生存文化符号的变迁。

1 民俗体育与生存文化

1.1 民俗与民俗体育

界定民俗体育(Folk Sports)概念,首先得对“民俗(Folk Custom)”一词的起源与内涵进行科学辨析。当前,学界对“民俗”一词的源头存在多种观点。一是认为始现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后来在历代的各种典籍中都有所出现[2],如孔子所著《礼记・缁衣》“子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3]另外,在后来《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地余民,民俗儇急,仰机利而食。”[4]《汉语・地理志》中有“民俗质木,不耻寇盗”[5],《魏书》有“八年正月丙辰,行幸邺,存恤民俗。”[6]可见,“民俗”一词很早就被我国古代典籍高频次使用。二是认为民俗一词源于周作人1913年的一首儿歌中,引进于日本,当前学界对此观点较为认同[7]。三是认为近现代时期在翻译英国民俗学的时候,为了寻找与之内涵相对应的词汇而创造出来的[8]。基于以上观点,笔者更加倾向于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提出的:“民俗”一词作为学科术语最初应是来源于对国外著作的翻译,即对Folklore的意译。民俗是由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传说)组成的新词,意指民间的习俗文化,亦指研究民间习俗文化的学问[9]。

而对“民俗”一词的内涵辨析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百度百科显示:民俗即民间文化,是指一族群或群体在历史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并被世代传承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形式,其本质是一种流行的风尚或习俗。钟敬文[10]从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民俗加以阐释,认为民俗是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群体共同创造和享用的一种习俗文化,其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传承性色彩。也有将民俗分割为“民”和“俗”进行释义的,认为民俗的主体是大众群体(不同时期经历过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分的变化),客体即是被部分或全部群体共同遵守、继承和发扬的文化现象[11-13]。不言而喻,民俗体育的概念界定也与“民俗”的内涵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阐述为“在民间的习俗文化中流传来下的体育形式,是随着人类需要的变化而产生、发展过来的文化形态。”[14]刘F航等[15]认为“民俗体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民俗活动和体育运动形式来规范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其产生和发展也必须依赖一定历史时期民众的共同社会心理”。余万予[16]认为“民俗体育是依赖于民俗活动、节日而产生l展起来的与健身、娱乐和竞技等相关的体育活动。”台湾民俗体育学者蔡宗信[17]将民俗体育定位为“族群经过长时期沉淀下来的身体文化形态。”所以,民俗体育是一种以体育运动形式为载体的表现国家、区域或民族风俗习惯的体育活动,属于民俗活动的重要一元,具有传承风俗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功能。民俗体育也是一种来源于历史和生活的文化活动,具有竞技性、娱乐性、传统性、依附性的内在特性和历史性、地域性、变异性、观赏性的外部特征。

基于以上论述,本研究认为民俗体育既来源于生活,亦服务于生活,更是随民众生活习俗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因而其本质同属于生存文化的范畴,其历史变迁的过程即是生存文化本相的符号变迁过程。

1.2 生存文化与民俗体育

经过引证论述,初步断定民俗体育变迁的本相即是生存文化(Living culture)的符号变迁。换言之,从特定视角审视民俗体育,其本相就是一种生存文化。而何为生存文化便成了研究民俗体育发展规律的基本问题。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查阅了生存文化内涵的有关论述,发现其内容也是竞相争艳,至今未能形成统一认识。刘万斌等[18]从文化学视角对生存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定义,认为“文化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事物或现象的真实记录和反映,生存文化是指以解决生存障碍、延续人类历史或现存文明为价值目标的一切文化形态的总和。人类的发展没有停止,生存文化的内容就需要不断扩大和丰富,总体上可将其分为物质和精神双层面的生存文化,而体育运动在现今环境下理应属于精神层面的生存文化。

就人类学角度来看,人的生存需要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统一,两者是绝对的、缺一不可的关系,所以说资源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人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以,就狭义角度来讲,人类在生存环境中创造的各种文化就是一种生存文化;从广义角度看,由于文化本身就属于人类在各种生存矛盾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表达,文化自始至终都属于人的文化,人在社会中永远都扮演着文化人的角色。人自出生开始就具有了自然与社会有机统一的生存属性,故中国一切的传统文化都可以被看作是广义的生存文化。胡晓慧[19]根据文化人类学知识对生存文化进行了定义,认为文化是人类为应对环境危机而采取相应手段的适应过程,空间、时间和人构成了文化的三元素,而生存文化正是人类以“生存”为根本目的的文化模式,是人类各种文化为应对其生存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生存文化因其参与主体都是族群大众,因而还具有典型的“草根性”特征,也正是其大众性特征决定生存文化具有社情民意复杂、家族观念浓厚、民间网络组织发达、民间信仰和制度性宗教盛行等社会特征[20]。

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其产生之初便抹上体现人类生存属性的鲜明色彩。无论是产生之初,为狩猎、采食练习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演变而来的西方体育项目,还是我国花样百出的带有各种意义的民俗体育活动(如傈僳族的上刀杠、土家族的摆手舞、汉族的划龙舟等),都有生存文化本相的符号色彩。尽管这些民俗体育项目从产生到发展至成熟经历“狩猎-采食-生产(劳作)-交往-生殖-祭祀-祈祷(信仰)-健身-娱乐-经商”等多元目的发展变化,但其诸多不同目的中却存在一个共同集合点,即都是人类为了适应环境而创造的诸多文化,其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持现状和继续生存下去。所以,在不同历史时期民俗体育意义变化的本质都只是人们生存文化符号表现形式的外在变迁,其内在本质仍归结于生存这一根本目的。

2 民俗体育生存文化本相的符号演变

2.1 起源时期民俗生存文化的符号本相

事物起源的根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有力材料,就民俗体育来讲,探索其起源的原因和功能则是认识其本相的最优途径。今天的民俗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典型的生存文化符号之一,其因何而起?当时又发挥着何种作用?这是起源时期民俗体育本相研究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人类的各种需要决定民俗体育项目的产生,人类需要的变化发展又决定了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形式的变迁,即民俗体育产生之初都是对人类生存需要的鲜明反映。我国种类繁多的民俗体育项目中,有随民俗节日而产生的,有依赖于民俗活动和祭奠仪式而兴起的,也有日常劳动演变而来的,还有其他需求促进了民俗体育项目的产生[21]。尽管决定民俗体育活动产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纵观其诸多原因可以发现,促使其产生的根本因素还是人们的生活(生存)需要。我国民俗体育项目产生之初,人类的求生、劳作、交往和求偶需要是其共同动力。“求生”意指设法避免各种生存障碍和危险,以维持自身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从而使自身生活状态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类为适应自然环境而获得生存,是促使民俗体育产生的重要原因。马克思指出劳动是指人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获得生存的重要手段,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种类型。在民俗体育活动的产生过程中,人的需要始终是其重要的动力源泉。交往是基于族人之间的共同活动需要而相互接触、复杂沟通的心理和行为关系,民俗体育产生的动因之一也包括族人之间最初的生活交往需求。求偶是指获得异性(配偶)的过程,人类在创造丰富多样的民俗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其达到强壮体魄p提升美感、战胜竞争对手而获得异性的青睐亦是民俗体育产生的重要原因。

弓箭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当今世界弓箭的流传与发展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是使用弓箭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山西省朔县峙峪村附近的旧石器晚期遗址中,一枚距今约2万年的箭链被发掘,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射箭技术的民族之一[22]。直至现在,我国民间仍旧流传着许多有关射箭项目的神话故事,如后羿射日、纪昌学箭;也有凭借射箭而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如“百步穿杨”的杨由基、西汉时“猿臂善射”的飞将军李广,这些神话和史实足以证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射箭项目的喜爱。经过上万年的发展,射箭项目虽然变得种类繁多,与原始射箭项目更是存在质的不同,但是追溯其历史渊源,仍旧不难发现射箭产生之初的根源离不开族人求生、劳作、交往和求偶等目的。据历史学家分析,在原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生存便极易受到自然灾害和食物缺乏的威胁。当时人类为维系自身生命而继续生存,不得不通过身体的运动设法在自然界中获取生存的食物,于是原始弓箭便诞生了。可见,弓箭产生之初就是人类为维系和延续生命的手段,所以通过弓箭进行狩猎就是典型的求生、劳作所需。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人类便由最初的散居发展到群居的生活形式(氏族时代),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不断增多,生活资料的分配坚持平均原则,同一群体开始共同狩猎。于是弓箭@取更多猎物便成为个人获得族人认可和赞扬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与族人交往的机会和条件。同样,原始时代的族人如果能够获取比周边人群更多的食物,那么相对而言也更加容易得到异性的青睐,为自己得到配偶争取更多的机会而实现种族繁衍。所以,射箭作为我国重要的民俗体育项目,其产生与兴起的根源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而当时射箭项目的求生、劳作、交往和求偶则是生存文化本相的符号反映。

龙舟竞渡是我国重要的民俗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生存文化在体育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作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缩影,龙舟竞渡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同其他民俗体育项目一样,遭受了所谓的现代化洗礼[27]。所以,龙舟竞渡的现代化生存文化本相势必是对新时期民众生存文化转变的鲜明反映。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等,是中国历史上带有浓厚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体性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对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要求很高的体育运动项目[28]。改革开放后,由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传统龙舟竞渡所象征的神灵崇拜、祭祀祈福、大众健身转变为现代的竞技化、商业化、娱乐化及习俗扩大与简化并存的文化符号本相。随着现代人对竞技运动兴趣的提高,龙舟竞渡逐渐走向竞技化,开始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民俗体育文化体系之中。国家组织专业的龙舟竞技队,组织各式各样的龙舟竞赛以满足大众对龙舟竞渡的参与需求。龙舟竞渡的观赏性、竞技性、运动性特征决定了龙舟竞渡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活动,其休闲娱乐的大众化始终是人类生存文化的形象展现,今天的龙舟竞渡更是以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赋予自身龙的传人,龙文化便是中华民族传统生存文化的象征。而在现代社会,由于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龙舟竞渡的地域风俗便迅速扩大,已经由最初的荆楚一带传播到全国各地。龙舟竞渡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民俗活动的同时,传统的各种祭奠仪式活动也在不断简化,如各地龙舟竞渡的举办仪式相比过去已经减少了许多。可见,民俗体育在现代生存文化内容急剧变革的形势下,其本质上仍是一种生存文化,只不过是生存文化的表现符号发生了竞技化、娱乐化、商业化和习俗扩大与简易化的变化。

民俗体育是带有民俗活动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对人类历史生存文化形式变迁的鲜明反映。在人类生存需求格局急剧转变的新时期,中华民族由于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冲击,生存需求的表现形式无可避免地被打上了西方现代文化的烙印。国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汇使得民俗体育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期,如今的民俗体育项目正面临着传统文化因子加快丢失、西方文化色彩冲击加重的不利环境,表现为传统文化遗失、民俗性脱落、群众基础薄弱、商业和竞技化日益凸显等诸多特征。在这种文化环境下,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将成为民俗体育研究关注的焦点。面对新环境民俗体育的新特征,我国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从民俗体育本相的视角出发,立足新时期人类的生存文化特征去面对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方国清. 一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武术之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8):36-47.

[2] 赵亚宏,孙文采. “民俗”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与功能[J]. 华夏文化论坛,2013(2):154-161.

[3] 礼记・缁衣[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300-301.

[4] 齐豫生,夏于全. 史记・货殖列传(第一卷)[M].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340.

[5] 班固. 汉书・地理志(第八下)[M]. 长沙:岳麓书社,2009,363.

[6] 魏收. 魏书(一)[M]. 北京:中华书局,2011:63.

[7] 张雯虹,孙文采. 长白山民俗文化[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2.

[8] 萧放. 概念辨析[J]. 民间文化论坛,2004(4):97-100.

[9]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3.

[10] 钟敬文. 新的译程[M]. 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3.

[11] 王俊奇. 也论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陈红新等商榷[J]. 体育学刊,2008,17(9):101-104.

[12] 赵世瑜. 传承与记忆:民俗学的学科本位――关于“民俗学何以安身立命”问题的对话[J]. 民俗研究,2011(2):7-20.

[13] 高丙中. 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学[J]. 民俗研究,2015(1):5-15.

[14]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体育科学词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5] 刘F航,李储涛. 民俗体育文化价值规律研究研究[J]. 体育科学,2012,32(6):85-89.

[16] 余万予. 对中华民俗体育的初步研究[C]//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0:38-40.

[17] 蔡宗信. 民俗体育范畴与特征值探讨[J]. 台北:国民体育季刊,1995(3):68-76.

[18] 刘万斌,谢晓影. 以生存文化为导向的当代景观规划设计[J]. 中国园艺文摘,2012(2):70-71.

[19] 胡晓慧. 试析生存文化的“草根性”特征[J]. 江西社会科学,2008(8):245-248.

[20] 张兆蜀. 草根智慧c社会空间的再造――浙江经验的一种空间社会学解读[J]. 浙江社会科学,2008(4):2-6,125.

[21] 王铁新,常乃军. 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33-139.

[22] 马廉祯. 中国射箭研究综述[J]. 体育文化导刊,2004(10):72-74.

[23] 崔乐泉. 论“原始体育形态”――体育考古学研究方法实证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02,23(4):4-6.

[24] 苏叶,刘志民. 蒙古国那达慕的起源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2(6):123-127.

[25] Гонгоржав. Монголын эртний харваа тэмцээн[M]. Монгол улс,1982:25.

[26] 孔庆波,戴晓敏. 少数民族体育的多元本相与发展变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33-37.

[27] 王若光,啜静. 我国民俗体育现代化演进问题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10-15.

第11篇

关键词:需求;群众;体育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6―0049―04

1 问题的提出

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新型体育文化项目已经不再陌生,对传统的体育文化也不再感到新鲜。新颖、时尚、潮流、高科技等现代一些文化元素已经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平常百姓家”,“尝鲜”、“追新”成为众多市民共同的心理趋势,如果这时还要大家一起来跳“广播操”、进行整齐划一的表演或健身活动,无疑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兴趣与爱好。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有必要对体育文化的内容与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作为最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内容与形式之一,更应该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逻辑法、数理法等对群众体育文化及其创新进行研究。

2.1 文献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方正数据库,Baidu、sohu等搜索引擎收集、查阅、整理了大量的关于此研究相关的书籍、论文、信息等资料。

2.2 观察法

采用实地观察法,选择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的现场观察,如:浦东陆家嘴街道的“海派秧歌”、长风街道的“健身手杖操”、沪东街道的“彩球健身操”、南码头的“扁鼓”、松江、徐汇地区的“排舞”等,进一步了解到群众性体育文化及其创新的内容与形式。

2.3 调查法

利用学术会议等机会,课题组访谈了国内社会体育学界知名的学者、专家10余人;选取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共26个社区,发放《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市民问卷600份,回收591份,剔除无效问卷64份,有效回收率为87.8%,并进行了效度与信度的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群众体育文化需求

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使得人民群众已经不再仅仅满足现有的体育文化内容与形式,为此,我们就此问题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喜欢体育文化”的402名受调人群中对于问及“是否”有“比较固定的体育文化活动项目”时,286名受调者回答“没有”,占总数的71.1%。在对新型体育文化的态度调查中我们分为有固定体育项目和无固定项目两种类型。结果,对于“没有固定体育文化项目”的人群而言,有九成的市民“愿意参加或尝试新型体育文化形式”;对于“有固定体育文化项目”的人群,这个数字也接近二成。说明现在许多城市居民普遍有种“尝鲜”、“猎奇”的心理,只要一种新型的体育文化形式效果良好、有一定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会有一定的适用人群或市场需求。

3.2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内容与形式

通过文献参考、专家问卷和现场调研,我们将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方法分为四种:原创、整合、重塑和引进。如表2所示,本文以创新方法为依据,并结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对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进行分析。

3.2.1 原创

原创,即创造全新文化形态和文化内容的过程。相比较而言,它是程度最深、难度最大的一种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活动,具有开拓性的价值同时也是非常稀缺的。根据2005年的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是1.44亿,占全国人口的11%,无疑,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上海社会的老龄化程度更是国内列前。因此,关注老年人健康问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老年体育不足的问题,上海复旦大学刘建教授创造出“手杖健身操”,在推广后深受老年男性朋友的喜爱,曾在东方明珠表演过场面宏大的“千人手杖操”,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手杖健身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老年男性健身操的一处空白,满足了他们喜欢健身操的需求,体现了原创型体育文化的价值。在2005年10月29日上海市长凤街道在长风公园大草坪上举行的“首届社区体育健身节闭幕式”上,来自各居委会的200名中老年男性朋友表演的手杖健身操成为了沪上一绝,得到上海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同年在参加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系列活动的“我们的家园――群众综合艺术成果展演”的155个节目中被评为12个优秀作品之一,并在东方网“东方新品系列合作活动”栏目中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在上海市首届广场中老年健身舞蹈汇演中获“广场舞表演奖”,并在南京路步行街上举行的闭幕式上再次进行表演,获得好评。据统计,目前,在上海已有数万名老年男性朋友跳起了这套手杖健身操。

在所有的创新类型中,原创型体育文化创新的价值和难度无疑都是最大的。作为创作者,刘建教授为了手杖健身操的创作可谓费尽心血,从动作编排、绘制成册到音乐创编、剪辑,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个人进行原创活动,不但要求创作者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而且需要创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坚韧的意志品质,只有具备这些优良的素质,进行原创型体育文化活动方有成功的可能。单兵作战在创新过程中。不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将本人想法完全付诸现实的优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从2003年第一套手杖健身操问世以来,直到2007年,刘建教授才创作出第二套,时间跨度达到四年,从中也反映出“单兵作战”的创新主体在海派体育文化创新中的局限性。

3.2.2 整合

整合,即以某种文化为主将不同类型或性质的文化按一定秩序结合起来,在功能上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出新的体育文化内容、形式体系。整合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创新方法,在今天的上海出现了一项深受居民喜爱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海派秧歌,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整合的创新方法是分不开的。

海派秧歌在继承传统秧歌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元素,为秧歌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海派秧歌的音乐是以“茉莉花”、“太湖美”、“紫竹调”等江南名曲为基调和主题,进行多方面的变奏和开展,并以交响手段来取得更为新颖、丰富、立体的音响效果;其中既有最具民族特色的抒情委婉的二胡独奏,又有优雅高贵和轻曼柔和的弦乐发挥。在动作的创编方面海派秧歌既汲取现有北派秧歌的特长精华又增加了江南的婉约秀丽。还兼收了海外的别样风情。如在传统动作“走、摆、扭”的基础上加入了拉丁、恰恰、斗牛等国外体育舞蹈元素,使其中西合壁、南北兼容、刚柔相济;在服装设计制作方面海派秧歌突破了传统服装不是大襟就是肚兜的样式,尝试采用民族与西洋结合的式样和色调,比如喇叭加中袖、掐腰斜襟短衫等更加深受城市居民的喜欢;另外在道具的实用上,尽管沿用了扇子和手绢,但是却根据舞蹈动作的需要进行适当放大和加长,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种道具价廉物美、易做好买,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不必顾虑花钱太多,更利于项目的推广与普及。从2002年陆家嘴街道成立舞蹈队,到2003年第一套海派秧歌(梅园秧歌)面世,直至承办2007年11月13日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泛长三角地区“浦东陆家嘴一梅园杯”海派秧歌邀请赛,经过几年的普及与推广,推进与发展,深受群众喜爱,曾在2007年作为群众文化活动比赛项目登上了享有声誉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

与手杖健身操“单兵作战”相比,海派秧歌的创作则是由一个创作团队组成,包括音乐创作团队,动作编排团队,服装、道具团队等,所有的成员共同组成一个社会体育组织协会――海派秧歌专业委员会,由街道办事处群众文化科科长负责具体的工作。时至今日,由于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海派秧歌创作团队已经完成五部音乐创作、三套动作创作,目前计划是一年出两套新品,十年出20套,可谓是年年有新品,年年跳新品。在创作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海派秧歌已经发展成为一项能够满足群众体育文化需求的体育文化项目。

3.2.3 重塑

重塑,是将原有体育文化的核心要义加以重新阐释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使原有体育文化发生质的飞跃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达到一种新境界以便更能深刻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更能强烈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重塑是通过修正、完善和改造原有文化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观念、理论和价值体系,实现内容和形式的自我超越,使之能与时偕行,与世界潮流同步从而保持这种体育文化形态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比如,古代中国是个典型的农根国家,在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风调雨顺,舞龙便是人们为达到这一目的而祈求神灵保佑的一种方法。于是,舞龙与祈求丰年联系起来成为民间舞龙的主要文化内涵,而时至今日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使得舞龙运动传统的信仰价值变得毫无意义,要使流传千年的舞龙运动重新散发生命力,必须对舞龙运动的核心内容重新加以诠释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使舞龙运动在表演上、内容上、价值上发生质的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以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中国龙狮运动之乡”的上海浦东三林龙狮为例,在传统体育文化的重塑方面就做出了很好的诠释。上海三林龙狮在继承传统民间龙狮文化的基础上集舞蹈的优美肢体语言、戏曲的定格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技巧的腾挪翻腾等多项文化艺术于一体,并辅以现代科技手段加以丰富想象和精心的安排,为古老的龙狮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如他们采用现代“光、电”技术使古老的龙狮运动散发出青春、时尚的光彩。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体育文化活动上海三林龙狮队敢于突破传统,打破自古“女子不舞龙”的习俗,成立了女子舞龙队,使专业、民俗味道很浓的龙狮运动真正变成了一项现代全民健身运动,而领命或受邀赴国外进行表演或传授技艺,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另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体育文化产业的运作则是上海三林龙狮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的又一典范。上海三林镇大胆探索舞龙文化的产业化运作,逐步形成竞技、表演、游戏、龙具制作、知识授课和培训等产业链,同时还将申请舞龙知识产权、出版画册及音像制品、吸纳企业赞助冠名等。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并进行各种演出,上海三林龙狮运动走上了一条改事业型传统体育文化为半事业半产业性质的现代体育文化产业之路,并且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上海三林有男龙、女龙、奶奶龙、娃娃龙、少儿龙、中学生龙等共20多支队伍,其中男子竞技龙20人,表演龙60人,学生龙8支,教师龙1支,幼儿园娃娃龙2条,每个中学各有男、女龙队,共青团干部有一条50米长女子龙、4条8米长的5人龙,舞蹈队有两条小手龙。参加舞龙队的人员年龄从4岁到60岁。全镇汇演时,一次可以出现十几条各色龙,接近200人参加,按照男、女性别、年龄的不同,各种龙都有自己的舞法。可以说,龙舞已经成为三林全体人的精神象征。在进行舞龙运动的同时三林人也不忘舞狮运动的发展,“三林舞狮运动在明清时就比较发达,最初的舞狮动作只有10多个现在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动作,期间经历了多个演变阶段,极具本土特色”。近年来,三林舞龙舞狮培训了3000多人次,现在镇上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舞狮队,形成了一群娃娃龙,舞狮队的成员也有梯形结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都喜欢这项特殊的运动,龙狮运动已经成为上海三林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

3.2.4 引进

引进,即是吸收、采纳外来的相对比较成熟的体育文化先进形式与内容的主要部分,为我所用,被我消化,同时根据本国或地区的特点和民族特色进行少量的、必要的创作和改进,从而达到使之能够很好地适合本地居民进行运动的一种创新方法。对于一切外来的体育文化形式和内容在进行引进的时候都要抱着辩证的态度进行辨别和甄选,看其是否适应我国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否有利于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标准。当前流行于上海等地区的排舞运动(Line dance),就是一种典型的引进型体育文化项目。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因其简单易学、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不需要特定舞伴等优点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来,2004年传人国内后很快就受到许多市民的喜爱成为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众性体育文化项目,成为引进型群众性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上海的排舞运动开始于2004年,在上海市体育局社会体育中心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使其流行于申城并成为居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文化项目。

3.3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评价

“创新”一词带有中性的含义,即不论是促进人类历史进步的体育创造性活动(在此姑且认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是中性的)还是阻碍人类历史进步的体育创造性活动,都应视为创新。因此,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文化活动,从宏观上看,判断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主要尺度应是能否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文化需求,能否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城市的发挥。从微观上看,评价的内容应该更加具体化。表3是我国体育界专家

的看法。

3.3.1 坚持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实际上是创新主体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则指导下基于对群众体育文化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而进行的文化创造,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它以体育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促进体育科学的发展、创新和体育知识的普及等为使命,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反对迷信反对各种反科学、伪科学的活动,因而它是一种具有高度创新性的文化。以价值尺度判断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实践,就是看这种实践能否实现人的价值诉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就是看创新成果是否具有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文明、健康、娱乐、和谐以及审美无疑就是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社会价值;而形成体育文化产品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则充分体现了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经济价值。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应该是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体,两者合力才能保障创新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3.3.2 坚持历史尺度与时代尺度的统一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活动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之一是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尊重原有体育文化本质”则是历史尺度的重要标准。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毕竟只是适应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产物,发展至今难免会有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在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社会时尚的文化元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表现出来.则会为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然,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合与重塑时,要注意不能“矫枉过正”,注入新的文化元素超过人民群众可接受的情感范围,不能丢缺传统体育文化的神韵,否则就会使创新过程迷失方向,因此,坚持历史尺度与时代尺度的统一,是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又一尺度。

3.3.3 坚持群体尺度与整体尺度的统一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要坚持群体尺度和整体尺度的有机统一,就是坚持体育文化创新的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坚持群体尺度,可以激发创新主体为某一类人群进行重点服务,使创新更具有针对性,容易突出重点,弥补空白;坚持整体尺度,则会使创新主体具有全局观,能够全面的看待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活动,从而为整个人类的体育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因此,群体尺度与整体尺度都是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活动中应该坚持的尺度,两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样才能形成群众性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与整体性,从而有利于整个人类的体育文化健康全面的发展。

第12篇

创新教育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教育作为创新的对象,指对教育做出创新的行动;二是创新教育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指以培养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活动,本文所论述的创新教育指后者。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社会创新,而大学肩负着推进创新教育,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劳动者的任务。近年来,学者们对我国大学的创新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可梳理为以下几方面:

一、相关概念内涵及特征的界定分析

马永红等认为创新可以有一个简单定义:将新元素引入社会而使之受益。王临珅提出创新是指人类为了一定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周光礼等指出创新是一种首创或重新组织旧要素而产生有价值的事物的社会实践过程;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受价值增长要求的驱动,通过知识综合,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王龙认为在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总称为创新思维。李景龙提出创造能力是创造主体在创造活动中积极表现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张兄武等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李万鹰指出创新教育是全方位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既重结果也重过程的创新特征的教育。学者们对相关概念的分析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就创新教育而言,学者们的共识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其基本内容。

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近年来,许多学者分析了我国大学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面建议:张兄武等深刻地指出个性自由发展对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人才是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人,不是习惯常规性思维的模式化和工具化的人;除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平台,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王临珅提出我国大学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缺少专门的行政部门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进行监督和指导;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还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建立管理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机构,对学生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应抛弃权威思想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批评精神,加强产学研结合等建议。王龙认为目前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直觉、想象、顿悟等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应通过在研究型教学中鼓励想象、启迪猜想、培养逆向思维能力等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知识不唯课本,评价学生不唯分数。

杨丽等认为我国大学开展创新教育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如何建立支持创新的领导体制;如何设计帮助学生创新的课程;如何改变以讲授为单一形式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如何建立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科研体系;如何培养创新型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创新性品质和教师创新性成绩;能否持之以恒地长期开展创新教育。李景龙提出,教师应有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独立想象;学校还要将创新教育的精神落实到包括教师考核、学生评价、奖惩措施制度上,从制度上鼓励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热情。还有学者从博弈论视角提出,大学实施创新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其实是一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问题,并创新地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如何破解大学创新教育实施的困境,提出需要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如将对创新教育实施的考核与教师的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开展创新教育的总体收益。叶容晖等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提出班主任可将创新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和专业学习中,通过学生团队自主选题和探究,实现专业创新任务的项目化,班主任可按照“目标—实际—方法—行动—反思”五步法指导学生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班主任将这些项目作为平台进行创新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陈岗等探讨了创新教育中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出应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实践技能训练与创新思维启发并重的教学目标;注重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实践教学,建立实验室开放机制,开展学科竞赛,奖励学生创新成果。有少量研究关注了大学博物馆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有学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具有开展创新教育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兴奋的求解过程并构建新的概念和思想,比课堂的激疑启发式教学更有效果,应加强博物馆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庄元也认为大学博物馆在创新教育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朱恒夫提出进行创新教育还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

三、对某一类学科、某一课程的创新教育进行个别研究

石红波等利用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部分工科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育与教学、专业与学科、教学与科研、个性与共性和教与学这八个方面对工科大

学生创新教育成效的影响程度,发现上述各模块对创新教育的影响都是正相关的,对个性与共性的关注对创新教育效果的影响最大,教与学次之。同时指出大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武汉大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降低为理论教学提供辅助验证的比重,提高应用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实验的比例;建立学生业余科学研究基金,给予创新学分推动学生进行业余研究。肖筱南对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研究指出,应采取启发、讨论、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自己找出答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新思维;教师也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开拓自己的辩证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已有的对创新教育的探讨多为关注理工科教学,金立敏探讨了文科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提出应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探索性实验,完善实践环节管理,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改革论文选题指导等。贺小华认为人本理念是建立大学英语创新教育人才观的根本保障,应保障学术自由,让教师享有教学事务的管理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在英语教育中也应注重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造就创新型人才,应注重培养创新型教师。闫慧霞认为对大学生进行语文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非常必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有利于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文理兼顾,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综合性创新人才,改革途径主要是改革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于平提出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应鼓励学生不墨守成规,在课堂教学中敢于质疑问难;多利用课堂软件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树立团队精神,便于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还应将最新的技术发展引入教学。还有学者提出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龙文莉认为在音乐专业学生培养中,积极鼓励民族学生参与文艺活动,有利于民族学生之间增进交流以及多元文化思维的交融,更加有利于实现创新创造。 四、结语

综合分析前述文献,学者提出的我国大学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总体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注重课堂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创新思维、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抛弃权威思想,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尊重个性,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对教师的考核机制缺乏进行创新教育的激励,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建议设立创新学分,对学生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应强化实验教学、产学研合作,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使学生在实践和研究中学习;保障学术自由,培养创新型教师,给予教师教学事务管理权。我国对大学创新教育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研究:第一,理论探讨分析较多,实践应用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多为对我国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辨和理论探讨,提出建议。尽管有一些较为深刻的研究,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研究的还较少,且多为某校某一方面教学改革的经验,系统性的探索较少。第二,对我国大学创新教育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研究不足。已有的研究指出了我国大学创新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对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缺乏深刻分析,如传统和观念的原因、社会体制的原因等。第三,对国外大学的创新教育研究借鉴不足。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教育起步比我国早,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有其值得借鉴之处,他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当对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创新教育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借鉴其可取之处,而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