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活动设计教案

活动设计教案

时间:2022-08-02 11:31: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活动设计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活动设计教案

第1篇

活动名称:祖国妈妈的生日

活动目标:

1、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并热爱自己的祖国。

2、通过制作生日蛋糕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活动准备:

1、图片:有关国庆节的图片。

2、工具: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生日蛋糕

1、提问:这是什么,是谁要过生日?

2、教师播放国歌与国旗,提问:现在你们知道是谁要过生日了吗?

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妈妈要过生日了。

3、提问:祖国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每年的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

二、生日祝福

请幼儿每人说一句生日祝福语送给祖国妈妈。

三、制作“生日蛋糕”

1、提问:你们过生日时,爸爸妈妈会给准备了什么礼物?

2、提问:那我们给祖国妈妈怎么庆祝生日呢?

3、教师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制作方法。

提问:看看这个生日蛋糕是用什么做的?

4、教师示范讲解蛋糕的制作方法:先撮成一个圆球,再轻轻地压一压,最后搓一根小棒做生日蜡烛。

5、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幼儿作品,一起为祖国妈妈唱起歌曲“祝你生日快乐”。

第2篇

目的:

初步建立幼儿的序数概念,并能从不同的方位准确说出动物的位置。

材料:

5个小动物玩具:小兔、小狗、小猫、小鸭、小象,1块盖布。

玩法:

1.用可爱的小动物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家长用神秘的语言对孩子说:“今天有几个小动物来我们家做客,你想知道它们是谁吗?””——拿出小动物,散放在桌子上,让孩子确认动物的名称。

2.“今天小动物要和我们玩排队的游戏,咱们来给小动物排好队吧!””家长指导孩子把小动物排成一横排。

3.家长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左、右)引导孩子准确说出动物排在第几位。然后;家长用手指着从左数起,并问孩子:“请你来告诉我,从这边数,小兔排在第几?”让孩子回答并指出小兔所在位

置(如孩子回答对了;可用小兔来亲亲孩子的脸。)……让孩子熟悉从左边确定所有动物的位置。

4.换个方向(从右边)让孩子说出动物的位置。家长手指向右边:“现在我们从这一边数,排在第一的是谁?”“请你把排在第二的动物拿给我。”小狗排在第几?”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动物的准确位置。

延伸活动:

第3篇

语文教学创新的源头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的计划预案创新――教案的创新。

任何前瞻性教学理念,都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只有在课堂中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的理念才具有推广价值。教学预案就是实施这种理念的开始,而编写预案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一.创新教案的编写理念

1.教案要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现行的新课标强调的是师生的互动,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彻底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教师主导一切的课堂模式。既然这样,那种传统的教案设计当然也要进行更新,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设计”(“师本位”)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生本位”),只有教案设计中教师的角色创新了,教学过程才可能实践并体现学生的主置,如果没有在教案中想过这样做,又怎么会在实践中去操作呢?

2.教案要体现教师教学过程的转变 第一要转变教学方法。新课改理念下倡导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成长”,教师的创新教案无疑在学习活动中要体现这些方法,摒弃传统单一的讲授,练习,检测模式。可以把设问、预习、合作探讨、引导、小结等活动贯穿教学设计过程中。

第二要转变教学辅助材料的使用方式高中语文广东版教学参考书在编采教学辅助材料方面已经“杂取种种,合成一书”了,符合我们广大教师的不同采用口味。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本来就应该摒弃单一的定性分析,而采取多样化的可能性分析。多元解读,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这个结果的产生就起源于教师的教案设计,这也符合学生的个性解读。而如果没有教师的多元解读的预案(教案)引导,教学活动不就变成了“预设的陷阱”?所以创新教案的材料选取要尽量丰富、多样,避免单一.枯燥,当然也要精当,不能不分取舍全盘托出,也不交给学生鉴赏方法,那样真成了“没有说法”了。(当然,我们期待着评价制度与方法多元化,否则这种局面永远无法出现。)

第三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再生和开发。生动的课堂上自然会产生新的教学资源,即从学生的分析过程、结果中产生新问题,新结论,这些问题和结论就是很好的课堂再生资源,是教师下一步教学设计的基本方向和任务甚至是内容。创新教案应该关注学生,关注人性(当然更应该关注科学,关注真理!),再生资源可以充实我们的下一个教案!此外,学生或者教师、学校也可以作为开发校本教材的很好资源载体,研究地方人文、地理、治校理念、学校热点问题及现象,结果也可以编入创新教案中,摒弃过去那种“唯教材唯教参”的备课法。

要将“死教案”写成“活教案”,设计的教案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不能为了实施教案设计而不顾课堂学生实际或者新生备课资源。

第四要重视过程设计理念的转变。以往的教案注重的几个环节,创新教案不能一味照搬,也不能全盘抛弃。首先,目标设定就要改革。江苏洋思中学的“四分三清”教学法效果不错。“四分”即分层设标、分层教学、分层检测、分层评价。“四分教学法”就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个体特征来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首先要注意的。其次洋思的教学过程的安排有利于“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这是围绕目标设计的,注重实效。新式教案也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安排符合学生个体或者小群体的认知活动,改变过去课堂上教师教参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充分考虑学情的情况下,真正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综合学习”来设计编写教案。

二.创新教案的编写形式

1.要改填空式的教案为多样化的“个性教案”。有经验和负责任的教师编写的教案不仅体现了教风,还体现了学情。按照教参的目标及过程,强行推进教学的方式无疑是不负责任的。过程设计有“问题激趣”“认知目标选择”“兴趣预习”“预习反馈”“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情景激发”“师生互动”“小结提高”“活动巩固”等,而不是为了书写或评价的方便,使用统一印发的教案纸,甚至是“教学通案”,不强调或者忽视教师的个人风格和学生的认知特性。集体备课可以,但使用通案不可取,通案的本质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如果教研组安排得当,一课可以安排多人备课,可以“一课多案”。

2.要提倡创作使用“活教案”。纸质教案或电子教案既然已经生成,我们就叫它“死教案”,可是有多少人愿意在实施过程中去“照本宣科”“遵照执行”呢?很多人实际上运用得最多的是“腹案”,就是在自己的大脑中生成“现场教案”,这才是真正理解后的教案,才是教师的再创造!它是先有了“死教案”,之后才产生的,没有纸质或电子教案,就很难有真正好的“活教案”。一个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使用活教案的,作为领导不要以此判定这些教师“没备课”,恰恰相反,这才是真正的备了课。可以想象教师照着课本或教案读给学生听的课堂是怎样的沉闷!

3.要创作有“教后案”的教案。再完整和考虑周详全面的教案都只是“预案”,而预案与现实的课堂总会有出入,把对“出入”的处理过程重新写进“预案”后,编写“教后案”,不同于简单的“教学后记”,这样做可以提高我们今后编写“预案”的水平,检验我们的预测能力,有效减少错误或问题预案。有 “教后案”的教案才算是真正完整的教案。

每一次的学生和课堂实践都是新的,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照抄的教案,尤其是教后案!

4.要简案与详案兼有、有形案与无形案共存。一线教师应该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又不能陷入书写教案的繁重劳动中,所以提倡简案与详案共有,“无形”的“腹案”电子教案同有形的纸质教案共存。经验丰富的教师上课时有很强的临场发挥与应变能力,即使被强迫写了详案也不会照着讲,这是现实。即然这样,作为主管领导还不如允许简案存在,预留足够时间让老师思考,“写腹案”。当然年轻的缺乏应变和临场发挥能力的教师则不同,要多写详案!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无案”上课,即使是简案,也应该有新颖的课型、明晰的思路、细腻的层次、生动的语言、充分的活动、丰富的积累、完整的过程,不可简单到让他人看不懂,让自己没有思路。

有形的纸质教案与先进的电子教案相比,缺少了生动灵活性。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生成有声音、图像、动画、情景、过程的多媒体无形教案,应该是创新教案的生力军,有条件的地方有能力的老师都应该在教案形式上多样化。

第4篇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教案要求

1.教案必须手写详案,书写认真,不准出现一页一课时,甚至一页几课时教案的现象,杜绝使用旧教案。

2.教案内容要求: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独立设计、编写教案,设计符合课堂教学实际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创造性,严禁抄袭成品教案。

3.教案设计要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设计要有梯度,分层布置,作业内容要具体(如:第几页第几题),做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教案必须环节齐全,具体包括:教学时间、总课时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5.复习教案要有计划,按章节复习时要有重难点,典型试题要有举例和分析。

6.规范校本课程教案。本学期始,用统一设计的教案稿纸书写。体育、美术等教案提倡用简笔画等形式,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每学期进行一次校本优秀教案展评,颁发“校本优秀教案”证书。

二、检查方式

教案检查采用教研组长检查和教导处统一检查两种形式相结合。

三、检查时间及方式

1.每周教研组活动时间由教研组长检查签字并做好记录。教研组长签字每学期不少于14次(毕业年级毕业学期不少于10次),若教研组长签字不足数,不予评定为优秀教案。

2.主管教导副主任每学期检查四次:

(1)开学第一课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教学进度安排,由组长检查签字后按组按级交教导处检查并签字盖章;

(2)每月由主管教导副主任组织检查一次(期中、期末定期检查),并填好《教案检查记录表》,按照优秀30%,良好60%,较好10%的比例做好等级评定,并及时做好教案检查通报。

四、优秀教案标准

优秀教案必须具备下列要求:1.教案环节齐全;2.重点突出;3.书写工整,布局设计有艺术性;4.教案详实;5.重视课后反思。

第5篇

关键词:说课 教案 教学设计

在中学教学领域中,说课、教案、教学设计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研究领域。简言之,这三者都是在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是为教学活动指定蓝图的过程,它们都规定了教学的方向和大致进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案、说课、教学设计,这三者之间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彼此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对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这三者发挥的作用是重要的。所以,弄清这三者的本质关系,找到其异同点,在随后的教学中运用起来,是可以帮助教师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关键一步。

一、说课含义及特点

即教师在授课之前,就本人对所授课内容的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的确立和分解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包括教学程序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手段的采用,学法指导等诸方面观点的简述。其显著特点是,说课者是教师,听课者也是教师,有利于推动教材教法的研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教案含义及特点

教案是指教师以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和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完整性,体现在教案中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内容、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等等。

三、教学设计含义及特点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其特点在于它可以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四、说课、教案、教学设计的联系

1.目的的一致性

总体上看来,这三者在目的上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的。不论是教案、说课、教学设计,它们所要完成的宗旨都是要使一堂课上的有声有色,使教学活动高效开展,使学生在课堂中“消化”知识,对课堂不厌烦,对知识不排斥。那么这三者都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效果,教师才努力的准备的。

2.依据标准的一致性

这三者在依据标准上都是一致的。在2001年,我国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后,各类教学工作都开始参照新一轮的课改精神工作,教师教学也不例外,不论是从教材、方法还是课程上,处处都体现这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说课、教案、教学设计的遵循原则也是统一的,那就是新课程标准。

3.教师要求的一致性

这三者对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都是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单是专业素质、还有人文素质、技术素质、教育素质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出色的教学设计、教案以及说课。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关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样教师才会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进步与创新。

五、说课、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1.呈现形式不同

说课一般面对的是同行或者是教研专家。与他们交流怎么上好一堂课,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情、教学过程等方面展开。主要是以说的形式配以课件、板书等辅助工具,大致时间控制在10分左右。而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书面材料,教案是教师在教学前对上课的准备,其大致内容主要都是对上课流程的最直接的反映与设计。而教学设计则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措施、实行解决方法,评价实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工程。

2.内容侧重点不同

说课、教学设计、教案三者都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的一次理论性的安排,它们的实践都通过课堂教学来表现。那么在内容上,说课侧重点在教学和课程的剖析上。说课要逐一的剖析教材、教法、学法、学情等教学深层的东西,重点去体现教学背后的情况,以方便相互交流。教案更侧重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常规记录和教学过程的编排。有些年轻教师写一些详教案,把自己要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以防止在教学实践中出现遗漏或偏差。教学设计侧重的是如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教学流程以更高效最优化的形式设计出来,分别联系理论,总结能出现的结果及影响。相比教案来讲,所体现的内容更详尽,更科学,更据逻辑性。

3.出发点不同

说课是以课堂为中心,不论是从哪个方向对其研究,终归都要回到课堂教学。说课不是上课,它与上课有本质的不同,所以说课的出发点是,说明白“上什么课”“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和引导学生“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而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突出协作学习,并以任务驱动和解决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好的教学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

这样看来,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不用苦恼,对于这三者无从下手的窘境。完全可以在精心、充分的准备一堂课的情况下,分别有所侧重的完成这三者的设计。当然既然是三个不同名称的概念,一定有他们的不同侧重,相对应教师也要清楚的知道三者相互之间的区别,能尽善尽美的完成这三者,以为不同的情况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贾荣固.教师五课功[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迈尔.怎样上课才最棒: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6篇

一、掌握编写教案的原则

1.要着重体现科学性。为保证教案的科学性,教师对课本、课件和教学其他材料的钻研不能一蹴而就,不可浮于表面理解,应经历懂、深、融的过程。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定义、概念等基础理论知识要弄清楚;深,就是要对教材深入了解,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理清其与相关学科的纵横联系;融,就是将教师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做到紧密融合在一起。在设计教案时应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对传授新知识的铺垫、引入、讲解、巩固练习及智力开发等环节,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力求符合学生知识形成的规律性和能力发展的渐进性。

2.要切实注重实用性。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实施计划,充分体现教案的个性特色。比如,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课堂上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教案应写得具体详细些,以避免或减少课堂教学上的失误。老教师经验丰富,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较新教师强,教案可简略些。不能为了上课才去敷衍了事地编写教案;也不能为了展现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味地往教案中添加一些不必要的活动,诸如游戏、讨论、视频演示等等。总之,编写教案应因人而异,繁简适当,以便利教学、运用自如为准则,要克服形式主义的做法,做到编写教案与实施教学相统一。

3.要力图突出针对性。编写教案应立足于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宗旨。教案不仅包括施教重点与教学方法等内容,而且应把着眼点放到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上,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4.要蕴含丰富创新性。编写教案应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下列问题应在教案中得到反映: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强化课堂教学的思想性;如何科学地传授基础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课堂的利用率等等。

二、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恰当提出教学目标,是编写教案的主要环节之一。对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全面、适度、明确、具体。

1.全面。就是既有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又有基本技能、思想教育、专题研究方向等方面的目标。

2.适度。就是目标的确定要从教材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目标既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的。

3.明确。就是对目标的表达要简明、确切,突出重点,指向鲜明,切忌模糊、笼统。

4.具体。主要是指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要能用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表述,以便于检验评价。

三、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内容有难易之分、轻重之别。备课时,应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重其所重、主次分明、兼顾一般、没有遗漏。反映在教案上,则要详略得当、主次有别。凡教材上的重点、难点部分、教学方法创新部分或自己比较生疏的地方,要详备、详写;次要的内容、比较熟悉的教学方法,要略备、略写。但是,详写不能掩盖要点,略写不能缺少重要环节,不要一味追求教案的字数,而要做到思路清晰、逻辑缜密。

四、精巧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部分。设计教学过程是编写教案最为重要的环节,旨在理顺教学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思考的问题和选用的教学方法,都应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要具有鲜明的目标意识。同时,教师还应熟悉各种教学模式、课程类型和教学方法,了解它们的特点与功能,这样,才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规律、师生交流互动形式,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程序和结构。

第7篇

一、同一单元下的教案应力求完整,且有一定的递进性与关联性

省“两课”评比通知中,对教案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一个完整教学单元(或章节、话题、框题等)或一个完整项目的教案,教学时数不少于8课时”(为便于选拔,市教研室仅要求每位参赛选手上报三课时的教案)。因此,教学计划应清晰地呈现从单元计划到学时计划的完整材料,如能附上模块计划,笔者认为则更加完整。

从报送的教案来看,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单元计划,甚至在课时计划中没有任何交待;从课时教学内容来看,部分教师的设计缺乏递进性与关联性,有的三课时几乎一样;三课时的教案在格式或风格上应尽量一致,但是上报的教案中,有的教师却完全迥异。

二、教学设计应有所侧重,教学特色与亮点的呈现是关键

体育课教案一般包括教学设计与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实际是对教案的补充和说明,而不应该是教案的简单重复,它们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教学设计应着重体现以下几部分:一是指导思想,应联系学生、教材的实际来谈具体的指导思想,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二是学情与教材的扼要分析;三是教学策略特色与亮点的呈现。

三、课的结构通常以运动规律进行划分,不宜追求标新立异

通常情况下,课的结构是依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来进行分段的。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大部分,这正是运动规律比较贴切的体现。在上报的教案中,有的采取简单的数字分段法,有的运用情景分段法,有的采用教学方式划分;有的以心理变化过程来划分……总之,五花八门,让人难以捉摸设计者的意图与依据。因此,课的结构应着重考虑逻辑性与合理性,以运动规律进行划分相对比较稳妥,不能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

四、课的设计须以技术教学为主线,并凸显教与学的过程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应紧密结合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一定的运动技能教学为主线。当然不能出现低龄化、纯粹游戏化的教学内容或方法与手段。

教学即教学生学,故课的设计应浓墨重彩地突出教与学的过程,包括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重点、难点的突破等等。在这方面很多教案体现得不够突出,甚至蜻蜓点水,缺乏层次与深度,使得教学的有效I生存在诸多疑点。

五、教案的基本要素应齐全,不能存在明显的残缺

完整的教案主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含教材名称、教学重点与难点);课的结构;教学过程与方法(即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即安全提示、时间安排与练习次数等);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场地器材;课后反思等基本要素。在上报的教案中,部分教案存在明显的残缺。

六、术语、概念与常识的表述须准确,不能出现原则性错误

教学内容的名称应尽量运用体育项目或技术动作的名称,以体现体育的学科特点;运动负荷的时间是学生实际练习的时间,而不能等同于课的部分的时间分配(这个问题比较普遍);重点、难点的准确表述;动作要领的提炼;教学方法选用等等不能随意去“创造”与表述,而应反复斟酌,没有把握的一定要慎用,绝对不能出现原则性错误。

第8篇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应该既是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劳动,又是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相互沟通的共同智慧结晶。因此,对当前物理备课的过程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所束缚 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物理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补充什么素材内容才能使其更完善? 教师以新教材为基石,既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所束缚,必然会使新课程理念具体地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

2. 把握问题起点,精心设计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造新思维的基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四性:一是趣味性。趣味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二是探究性。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必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合作探究才能获得结果。而且,问题的提出要切合目标要求,具有科学探究的价值。过深,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过浅,不用思考,误导了学生对认知领域的开拓,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三是开放性。问题的结果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师允许学生的答案多样化,允许学生相互修正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相互启发、探讨过程中拓宽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找到问题的结果。四是层次性。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需要,将一个问题设计成几个不同层次的小问题,由浅入深,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所收益和发挥。问题的层次性能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与探究,并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3. 留足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教师说了算,学生的动脑和动手时间被教师挤掉了,一切活动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进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创造性思维自然就得不到发展。新课程强调过程和方法,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和指导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学活动设计中要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现创造的机会,特别是为那些潜能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4. 个性教案与共性教案相结合 共性教案就是集体备课的结晶。同年级的物理教师对一个学段的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分工,每人承担相应的备课任务;每个单位由一人主备,列出该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写出教与学的思路、过程以及练习设计等,再由年级组的所有同志对其进行集体讨论,最终形成活页教案、电子教案或备课本。个性教案则是执教者在共性教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的班情、学情、教情,对共性教案进行调整、补充、拓展,使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更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个性教案要充分显现个人教学的特色。凸现自己的教学风貌。教学活动中如果注意了个性教案与共性教案相结合,既可以汇聚集体智慧,减少重复劳动又利于个性的发挥,更有助于新教师的成长。

5. “教后反思”的跟进 我们刚刚投身新课改,无论实践还是理论方面都显得十分苍白,有必要通过“教后反思”的跟进对自身教学的能力水平进行充实提高。教学反思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它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简单说来,教师的成长很大一部分源于教学反思。教师在教案中增加“课后反思”这个内容,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主要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在教学中的新发现、新见解、新问题、新规律,然后从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反思,这样做,有利于今后教学活动中的自我矫正和自我完善,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

第9篇

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大济中学新课程教案的写法、要求与检查评价办法》,以说明高中新课程教案的具体写法与要求。

一、教案书写的基本格式

教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必要前提,因此,教案书写应遵循以下基本格式:

课题教学内容

㈠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应在以新课程理念、学科的课程理念及学科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为依据。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开展的课题研究为依托,指导还要根据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出教学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㈡教学内容分析

⒈主题: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标准规定的主题之中的哪个主题,其内容是什么?教材编排上注重了哪些能力?

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⒊教学准备(教具):

㈢学情分析

⒈学生原有的知识分析。

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要提出的问题分析。

⒊相应的学法指导分析。

㈣教学目标设计(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⒈教学目标(或目的):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陈述教师做什么。

⒉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

⒊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

㈤教学方法设计

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步骤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⒉可选用一些方法,教学方法不能太固定和单一。

⒊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纳入教学方法设计之中。

㈥教学媒体设计

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

⒉要求学生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等。

⒊对实验课要合理地选择相关的仪器、药品、材料等。

㈦教学过程设计

⒈导入新课/复习/组织教学

⒉讲授新课

包括定义、性质、教法、学法指导、疑点、重点、难点处理方法和面向全体学生的范例选择等,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各个栏目。

①对学生的活动要重点设计,何时探究、何时分组,何时讨论问题以及预期

讨论的结果都要有所体现。

②教师活动的设计,要求教师设计一些教学情境、问题,尤其提出探索性问题的设计。

㈧教学评价设计

⒈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设计,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⒉小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有所体现。 ⒊课堂练习(训练):注重多提出些探索性、启发性的问题。

⒋作业/课外习题/补充练习:注重提出一些与实际联系、应用性的问题。 ㈨板书设计

要求板书的书写要简单扼要,一目了然。

㈩教后

包括教后反思、心得和问题新辨、新解和注意事项等。

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课的教案则应根据学科特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着重体现组织教学及能力训练等教学环节的设计。

二、教案书写的基本要求

⒈教案中应针对学生实际,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注意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反对照抄课本,倡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多样性、个体化的学习特点。

⒉教学方法设计中,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吸取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秀之处,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实际,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学校个人资源的实际,有选择地进行一些课改实验。

⒊教师备课笔记中教案的设计、书写,应按照教案书写的基本格式,青年教师必须写分课时详案,对初、高中毕业班的教师,可根据所选用的复习资料,在备课笔记中着重体现教材处理过程,对知识点的概括、例题、习题、选用以及不同解法,体现教学设计和课程计划进度。专题讲座可列出篇目及课时分布,所用资料作为备课笔记检查的附件备查。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以写简案,但简案不简化教学过程,简案应突出教、学法指导,对课本中的定义、性质及相关内容可以只写标题,简案反映的教学过程应完整,有程序性。

⒋备好课,写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应坚持适度提前备课、写教案,坚持写详案,在教案设计中,坚持突出教材分析与教法、学法过程,并将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反馈的信息以及教学心得在教学后记中及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不断提高。

三、检查评价办法:

⒈每学期进行期中教学工作检查,备课笔记检查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备课笔记检查是学校教学工作检查的一项常规工作,集中检查在校长室的安排下,由教务处、教研室组织下年段行政集体评定。备课笔记检查评定等级为优秀、规范、不规范三种结果。对评定为优秀等级的备课笔记,将根据情况给予展示,并在总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对不规范教案,则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

⒉每学期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及相关部门对课堂教学进行随机检查评价时,把备课笔记检查作为必查内容,不定期地进行抽查。

四、检查评价结果的使用

教案检查评价的结果一律载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职务评定、考核、选优的

重要依据。今后,教师晋升高一级职务资格,所提交的备课笔记,必须是经过学校检查评定的原始件,坚决杜绝突击抄写的备课笔记参加职评。

附:常见的课堂教学程序(仅供参考)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包含一些基本的教学程序,使教学的理论与思想得以直观地表现出来。目前,在我国较有影响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诱导学习动机--感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反馈。

在教学实践中被认为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主要有:

⑴自学辅导式:教师说明学习的任务--学生自学、讨论、做练习,教师巡回辅导--教师小结、释疑,或组织学生小结、交流或师生共同小结。

⑵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景--利用材料、作出假设--检验假设--作出结论。

⑶凯洛夫的结构模式: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⑷上海顾泠沅“尝试指导,效果回授”式:启疑--尝试活动--变式训练--归纳总结--回授调节。

⑸魏书生“六步”模式: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⑹上海育才中学语文教学模式: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⑺何炳章: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自学”模式

备注:新课改教案的靓点是:

⒈教案的右侧留很大一部分位置,作为注解部分内容之用;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微课程;设计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以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自2007年起,翻转课堂在全球教育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推广,2012年MOOC在全球兴起,从而掀起了全球教育的“微”热潮,教育进入了“微时代”。在我国,翻转课堂和MOOC教学模式首先在中小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各高校也逐渐重视并开展了翻转课堂和MOOC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在翻转课堂和MOOC教学模式中引入微课的概念,将知识点以微课(微视频)的方式提供给学习者。但目前,这些微课资源是以离散的形式进行设计,缺乏系统化,不能按课程标准形成有结构的微课程。

1核心概念

在“微时代”进行高职院校的微课程设计研究主要涉及的相关概念有微课、微课程等。微课:结合课程特点,选取课程标准中某个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对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微时代的一种教学课件。微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特点,将课程教学内容按主题划分成由知识点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小规模课程,并对小规模课程按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微课、微课件、微教案、微学案等教学资源[1]。微课与微课程的区别:微课以某一知识点为核心,以视频电子资源为媒介,记录教师授课过程,是微课程的配套资源。微课程是按照课堂标准组织的,将一系列的知识点结合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以微课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2微课程设计模式

微课程设计通过对学习者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分析,确定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从微教学活动设计、微学习活动设计、微评价活动设计等方面构建“微时代”微课程设计模式。微课程设计模式如图1[2]。

2.1微课程分析

微课程分析主要对学习者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微课程分析的流程如图2所示。学习者分析主要从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水平、学习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微课程设计提供依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或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网络学习的基本能力[3]。因此,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要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化设计微课程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分析主要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等方面分析课程特点。高职院校课程以专业技术课程为主体,集理论与技术操作为一体,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重点强调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微课程设计时,首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按照理论知识体系,将课程内容按章节划分成若干个主题,再按理论原理、概念定义、方法公式等划分成若干知识点,在划分知识点时要考虑前导、后续、平行等关系,并将知识点归纳到相应的主题中;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先将课程内容按照实践项目划分若干个操作主题,再按照操作任务划分成若干个技能点,在划分技能点时要特别考虑前导、后续等关系,并将技能点归纳到相应的主题中;对于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先将课程内容按照实践项目划分成若干技能操作主题,再按照操作任务和所涉及的理论原理、概念定义、方法公式等划分成若干个技能点和知识点,在划分技能点和知识点时也要特别考虑前导、后续、平行等关系,并将技能点和知识点归纳到相应的主题中。微课程设计时按主题进行系统化设计,开发微课程教学资源,实施微课程教学[4]。

2.2微教学活动设计

微教学活动设计以教师教学活动为核心,主要包括微教案设计和微教学资源设计。微教学活动设计的主线是微教案设计,在微教案设计时要理清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微教学资源设计需根据微教案设计,以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核心。1)微教案设计。微教案是基于微教学环境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案。微教案要短小精练,突出重点,基于主题知识点按步骤划分成细小粒度进行设计。微教案主要包含主题信息、知识点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微教案设计模版如表1[5]。2所示。微教学资源设计模版以学习主题和知识点为核心进行设计,详细描述教学环节、资源名称、资源类型、媒体素材、教学时间等信息。

2.3微学习活动设计

微学习活动设计是教师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基于微学习情境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微学案设计和微学习资源设计。微学习活动设计的主线是微学习设计,在微学习设计时要对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微学习资源设计需根据微学习活动设计,以学习重点和难点为核心进行设计。1)微学案设计。微学习活动设计中,微学案是教师基于微学习环境,根据学习主题、学生学习水平,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活动而设计的方案。微学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媒介,具有导学、导做、导思的作用,是学生进行翻转课堂学前学习的指导。微学案主要包含主题信息、知识点名称、学习手段、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资源、学习过程等信息。微学案设计模版如表3所示。2)微学习资源设计。微学习资源设计是对学习活动中的微练习、微测试、微视频等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微学习资源设计根据微学案设计的学习过程,设计对应的媒体脚本。微学习资源设计模版以学习主题和知识点为核心进行设计,详细描述学习环节、资源名称、资源类型、媒体素材、学习时间等信息。微学习资源设计模版如表4所示。

2.4微评价活动设计

微评价活动设计主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微反思设计,对学习效果进行微反馈设计。微反思设计是对微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微教案和微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设计,主要包括对主题知识点划分的科学性,微教案设计的教学重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微教学资源设计的资源类型、资源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反思,通过微反思优化微教学活动设计。微反馈设计是对微学习活动设计中的微学案和微学习资源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设计,主要包含对主题知识点划分的科学性,微学案设计的学习重点、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微学习资源设计的资源类型、资源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反馈,通过微反馈优化微学习活动设计。

3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微课程设计要立足学习者和课程特点,以主题为主线,基于知识点从微教学活动和微学习活动方面进行设计,通过微评价设计进行反馈,优化微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设计,从而构建微课程设计模式。高职院校微课程设计模式能提高微课程开发效率和质量,使微课程建设有章可循,为推广微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推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2.

[2]马海峰,秦桂英,朱葛俊.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教学模式设计[J].机械职业教育,2015(2):14-16.

[3]贺媛婧,杨世鉴,刘颖.云计算平台下微课程的应用模式探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2):45-48.

[4]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1):100-109.

[5]房广梅,张惠芳.高职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1-14.

第11篇

教案——即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每次课(一般为1~2节)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

一、教案的作用

1、有计划的安排教学活动。做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是教师上课的总体设计和思路。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

3、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员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员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研究学员学习的状况,如: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等。

4、是教学督导的重要依据。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监控可发挥积极作用,它具有监督检查、沟通协调、分析评价、指导激励、信息反馈、参谋咨询等功能,以督教、督学、督管为主,对学校的专业、课程、教材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议,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教案则可作为检查和评价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业务水平的高低及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等方面的依据。

二、写好教案的基本环节

1、要掌握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吃透教材。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通过每次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要完成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以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科书为依据,明确每次课的重点、难点,以期教学时有据可依,得心应手。

2、了解学员。教师若想教学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学员,即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于学员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学员多数为成年,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较多,时间较紧,老师上课就应通俗、精练,力求传授适用、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3、上课前两周完成。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写好教案,为上好课做充分准 1

三、教案的编写

(一)编写教案前的准备工作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和技能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员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次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次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员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员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员有不同的难点。

3、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员的具体情况和学校教学条件来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在选择教法上,必须充分重视和考虑如何集中学员的注意力、启发学员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时间

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教案的一般内容和要求

1、教案内容

教案的内容详略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题目;(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及难点;(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

2、教案主要内容的阐述

(1)教学目的。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员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员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次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员的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4)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引入就是上课的导语。教师应该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员的心理,精心设计上课的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员的兴趣,使学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5)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为备课的其他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3、编写教案的一般要求

(1)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员将所学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而编写教案并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特别是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于情境之中。如我们在教学督查中,发现一个教学点在上《果树栽培》课时课堂设在果园里,教学效果特别好,学员易学易懂,受到大家的欢迎。

(2)要求教书育人相结合

教案不能仅重视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还要开发和提高学员智力、培养学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使

教案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三)教案样本解读

举例:见教案样本。

四、编写教案注意问题

1、填写要齐全、教学环节要完备。教案项目包括题目、教具、教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任课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等,一般都有固定表格,填写要规范,如有变动必须马上注明。教学环节完备,教学过程才能完整。

2、重点、难点要突出。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在表格中,必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予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课的重点、难点和目标展开,对重点给与重视,对难点要分析明白。

3、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的提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搞一套。因为教材是死的,教学是鲜活的;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参考材料,不能代替全部教学,更不能代替教师备课。所以教案中对教学材料的处理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形成有机整体,一要完整,二要逻辑严密,三要通过创新形成特色。

4、案例教学材料要 “新鲜”。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呢?应该用最新鲜的材料去充实教学内容,用最新、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去阐述理论,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5、板书设计要力求创新。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极富个性特点的创造性劳动,其个性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每次课的板书设计中。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为每一次课设计出具有特点的板书方案。上课如果没有板书,学生无思路,就象听天书。

6、要不断充实完善。教案撰写不是一次性劳动,初稿完成后,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7、电子课件。电子课件是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的一个工具条件,它直观、容量大,许多用讲授法难于实现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的展示、演示、模拟得以实现,还可以节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些板书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第12篇

我对本镇三所小学的 40 位任课教师的备课情况作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是教师在整个备课过程中, 20 %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 80 %的精力用于书写教案。而且 90% 的教师对现有备课评价方式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

我对所有调查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种:一是备课管理过分地注重教案篇幅、字迹、格式和数量,而忽视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的过程(主观因素),使得教师们将主要精力投放到书写教案上。加之教材稳定,同一教材用了几遍,教师重新撰写教案的兴趣减弱;教案汇编之类的出版物越来越多,也确有一些可借鉴、可选用的;显然,这样的备课现状,与 “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二是教师任课门类多、任务重,也限定了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致使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参考备课手册(教案范本)和以往教案(客观因素)上。三是教学管理上的某些规定(如要求教案格式整齐划一,要求教案内容越详越好,等等),并且与教师津贴挂钩,使得一些教师不得不用有限的备课时间来抄教案,以应付检查。上述三个因素决定了教师备课精力的 “ 一九开 ” 。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对现有的备课管理形式进行必要的改革。目前,对教师备课的管理最常用、最基本的方式是由业务负责人定期检查教师备课。检查的形式要么是翻阅备课本,看看字迹是否工整、数量是否足、有没有超前备课等等;要么是进行教案评比中的展览。所有这些做法都孤立地围绕备课本身,使教案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展示品,削弱了备课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众所周知,要上好课,就必须备好课。而备好课的重要标志(准确地说,最易于检查的标志),就是撰写好教学计划,其中主要是撰写好课时计划即教案。

然而,笔者于 2002 年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备课时抄现成教案的现象相当普遍:

① 教案基本上是独立设计的 6%② 教案上公开课时独立设计,平时抄现成的 64%③ 教案有空时独立设计,没空时抄现成的 21%④ 教案抄一部分,改一部分 9% ⑤ 上课基本依据教案 10% ⑥ 上课基本上不依据教案 50%

二、问题的讨论

1.是设计教学方案,还是编写教学剧本?

这个问题如此表述,恐怕谁都会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因为教案的本意就是教学的方案,怎么会是教学的剧本呢?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写详案的教师,把每一提问的回答,都写进了教案。发展到今天,演变成对话式的教案:

师: 12÷3=4 表示什么?

生:表示把 12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4 。

这样的对话,在各种教案集中,在杂志上,已经司空见惯。让人分不清这到底是教案,是教学设计呢?还是教学实录。以致一些教师还以为当今流行对话式的教案。也许,作者的初衷是希望夹进一些对话,使教案生动些,便于看出教学效果。并没想到会给读者带来误导,更没意识到事先设计好学生的正确回答,无形中在执教者心里确定了该问题的一个标准答案。这种答案客观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判断。上课时,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想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至从学生口中说出标准回答为止。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教师一连叫起数个学生,回答同一问题,或者不厌其烦地启发、暗示、再暗示,为的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那句话。

我们说,备课时教师有必要充分考虑的,不是学生必须怎样回答,而是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进而设想教师应该怎样相应地给予肯定、补充、或纠正、启发。至于把这些设想写进或不写进教案,则是次要的。问题的实质在于,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交流的过程,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教案写得再详细,也只是实际教学过程的一种设想和计划,是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基础和准备。教案不是剧本,不需要设计好师生的对话;教学不是演戏,学生不是群众演员;上课不需要背台词、配对白,完成教案并不一定就是理想的课堂教学。

2.是理顺教学思路,还是确定教学细节?

解数学题,强调解题思路要清晰,讲究纲举目张,以解题思路调动解题技能、技巧。类似地,数学教学也必须重视教学思路。这一方面是数学学科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因为教师的教学思路,对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隐性的、影响深远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通过撰写教案,理请教学思路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 “ 说课 ” 这种简便易行的教研方式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在几次 “ 说课 ” 评比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说明教学过程的安排时,习惯于作具体的描述,而不习惯概括地说出每一步究竟干什么,常常给人教学思路不够清晰的感觉。由此,注意观察目前教案中教学过程的段落,只见 “ 复习 ” 、 “ 引入 ” 、 “ 新授 ” 、 “ 练习 ” 等标题。至于每一环节中的教学步骤,有 1 、 2 、 3 ,也有描述,有的还很详细,甚至将教师要说的每一句话(包括一些十分平常的过渡语言)都写了上去,但却不见概括这一步骤的语言或标题。

有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上 “ 估算 ” 一课,感觉效果不佳。课后共同分析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出了教学思路:

(一)教学估算的意义

创设问题情景 感知有时只需计算大约是多少 引入课题

(二)教学估算的方法

教学例题 总结估算步骤 练习估算的第一步(取已知数的近似值) 练习完整的估算

(三)教学估算的应用

……

循着这一思路对原教案稍作调整,在平行班又上一次,效果明显改观。教师自我感觉:教学进程心中有数,实时调控的目的性增强了,连过渡语言也更自如了。

可见,所谓理清教学思路,也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设计的框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条理性和逻辑感染力,也有利于教师的随机应变。因为按 “ 框架 ” 施教比按 “ 细节 ” 施教,具有更大的调整空间和回旋余地。

当然,肯定理清教学思路的重要性,并不是否定考虑教学细节的必要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如人体的骨骼、筋脉与血肉,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3.是因人而异,还是千人一面?

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教案的管理要求提的。

以前,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校检查教案,在教案本侧边盖上公章,使每一页的页边上都沾上一点红色的印泥,以此杜绝重复使用旧的教案。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教学管理上的观念却没有大的改观。代替盖章的措施是,发给教师统一的备课本,每学期一册。更有甚者,对教案的篇幅,提出平均每课时至少多少页的要求;对教案的格式,如同小学生作业的书写一样,作出统一规定,称之为 “ 备课常规 ” 。

诸如此类的管理方式,司空见惯。教师的教案如此缺乏个性,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学生来吗?人类已进入 21 世纪,各行各业都在使用计算机,难道我们教师的备课,就还有必要固守着 “ 老宅子 ” ,用笔、用人工继续抄下去吗?尤其是同一教材教了多年的教师,年年重复写一本书的教案,难免因厌烦而敷衍。与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写、重抄教案,作无用功,不如让教师对原有的教案加以调整、补充或修改、完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而且有助于积累、丰富和充实教学经验。

至于教案的详略,大可因人、因时而异。一般来说,新教师缺少经验,教案应写得详细些;公开课的教案,为便于交流,宜写得详细些。同样,教案的格式,也不必强求一律。它取决于教师的习惯,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特点。让教案体现明显的个性化倾向,比起千人一面的规范,利多弊少。

三、改进的建议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依照学科特点先后有序地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设计方案是备课的一个流程,这是我们都熟悉的,然而,这条流程在新形势下的该如何进行?

1.提倡 “ 师师互动 ”

近年来, “ 合作教学 ” 的一些主张,已被大家所认同。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颇受重视。与此相适应,课前准备环节,也应提倡 “ 师师互动 ” 。拟定教学计划,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学方案,编选习题作业等,都可以采取 “ 师师合作 ” 的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形成互补结构,发挥群体优势,提高整体备课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信息的多元组合与思想的碰撞,为教学设计的创新提供条件。至于合作备课具体措施,可以因校制宜。

2.提倡形式多样

与其他教学问题一样,教案的书写形式也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教师和所有课题的固定模式。教案的撰写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综合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在脑海中对实际教学情境的设想过程,是教与学活动的构思、预演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地带有教师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将这种鲜活、生动的个性化思维结果,削足适履地硬塞进一个刻板的教案模式之中。

一些学校试行备课与教案撰写的改革以来,教师的智慧与潜能得到了释放。事实上,仅就教案的形式而言,除了采用课本满天星式、单元整体式、活页式、提纲式、表格式、框图式之外,还可以有随笔式和备忘记录式。当然,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内容的创新需要辅以形式的变革,加以更好的表现。因此,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的目的,就是在于促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

3.提倡运用电脑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某些工作方式。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也可以而且应该使用计算机,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重复备课时,使用计算机方便修改,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有条件的学校,或者说学校应该创造条件,让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并改变那些形式主义的教案检查规定,使教师从重复抄写中解脱出来,集中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的创新。

进一步,教师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常用的教案格式,作为 “ 模板 ”“ 样框 ” ( template ),储存在电脑里,使以后撰写教案时的一些常规项目,只需填空即可完成。

4.提倡教后札记

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但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教案实施之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教学札记,或者说教学随笔,可以不拘形式。课后有什么感受、认识,或发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教学设想,就写什么。可以一课一记,也可以几课一对比、一小结。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必要的。

这种教学札记,有助于知教知学,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记取,对于改进今后的课堂教学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没有个性化的教师,那有多样性的学生?连教案写作模式都不创新,不敢创新,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改革备科评价模式。

科学的管理方法应将备课、上课、测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三者的结合让教师树立整体意识,知道备是为了上,上是为了学,而要使学生学好,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是备课质量要高,从而激发教师增强备课质量观,谈化备课的应检性。

1 、从说课看备课。重视教研组的功能,教研组组织教师在开学初说课标、教材,间周教研活动说期间内的教法,展开互评讨论活动,并记录在案。

2 、从课堂看备课。组织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四人听评课小组。推门听评课。关注教师课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知识衔接、教材过渡的情况,设置分等量表。

3 、从教学媒体运用看备课。教师课堂是否恰当运用媒体演示,化解重难点。运用下水文指导学生作文。

4 、从效果看备课。检查作业通过率,测评合格率。

5 、从课堂创新尝试看备课。运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创新。

6 、从教育科研看备课。学期下达硬任务,按月检查教研笔记,督促教研进度,强调成果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