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物流业发展趋势

物流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2-07-28 06:45:15

物流业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移动互联;电商平台

第三方物流企业重整了上游企业的一些环节,改善了原有复杂性,减少了流程时间,进而对运营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1.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

从整体上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有很大的发展,但高水平企业不多、处于整合过程的企业仍占据多数。

1.1我国高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对较少

据统计,在2013年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第一名的是DHL Supply Chain & Glohal For-warding,其资金达到31 432百万美元,而中国的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八,即Sinotrans,资金收入达到7 738百万美元。另外,根据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调查,在国内,有80万家机构和企业与物流有关,到2014年年初,我国A级物流企业达到2679家,但是其中高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仅仅占据了110家,这对于我国庞大的物流行业而言所占比例远远小于其他国家。

1.2第三方物流产业整合,外包趋势明显

通过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研究分析,在企业初期阶段,企业利润较低,企业不集中,仅设置了基础的物流服务,其仓储设施不先进,这样一来,成本很高,使得行业更加“小、散、乱”。但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结构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正逐渐规模化、专业化,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已经进入到了整合阶段。

1.3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迅速

尽管第三方供应链物流开始晚,随着市场地发展,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到2015年,我国市场已经有7 000亿元的规模,并且物流行业增长率达到了20%。第三方物流对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统计,第三方物流为企业物流成本节约了12%左右,同时,对物流企业的存货总量也减少了10%。可以看出,随着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其优势已经开始逐渐体现出。

2.电子商务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再次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加快了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的多样性与规划性。中国众多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都陆续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大规模资金注入,如,马云打造的菜鸟物流、腾讯入股华南城用了11.7亿元、5000万美金用作华平基金再投安能物流与万科进军物流地产。有专家估计,到了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会超过3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会占据总额的35%左右。这就说明,电商物流朝着驱动型发展。为了促进电商平台的建设,需要长期进行。但是,一些电商企业没有太多资金,这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3.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3.1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运营能力

通过结合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趋势来分析,大部分的基础物流服务商,

在其原有的业务范围内,将会拓展业务范围,加大业务与更多增值服务相互结合,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同时,综合物流服务商,会对原有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创新并改革,加大对关键节点的投资和对运营能力的整合,主要包括:在现代物流服务中的仓储服务、运营平台、物流信息系统等,从而促进供应链管理水平、运营能力的提高。

3.2“供应链+”大势所趋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分析,为了解决供应链管理领域中运输成本高和运营碎片化等问题,需要有很多能力,包括:识辨能力、整合能力、协调能力等,通过增加更多的能力,进一步加快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并解决运输成本高和运营碎片化的问题。

3.3借助移动互联网不断优化掌上配货成为现实

随着移动互联网,促进物流行业地变革,使得供应链操作朝着扁平化发展,完成了线上到线下信息地对接。通过应用物流信息平台,使运费透明化,便于揽货,也方便线上线下的直接沟通,掌上配货已经成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一项增值服务。

3.4第三方物流智能化程度逐渐提高

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数据信息已经进入到了供应链的物流服务业中;在物流平台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数据信息同物流联合运用,借助智能分析和处理,使得第三方物流智能化逐渐提供,更加人性化、专业化、服务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将会逐渐实现智能化运作,全新的物流行业将会逐渐走入生活当中。

3.5第三方物流个性化发展

时代在进步,制造业、商贸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物流行业更加快速的进步,随着客户的需求方向、需求数量等个别差异,第三方物流也对应进行了个性化的物流方案,针对各个集体的不同需求方案,进行了业务上差异化创新,在原有的业务中开拓出新型业务,更加专业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并针对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品牌化及专业化的建立。

总之,随着时代进步,社会经济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而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物流企业中更加重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为其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渠道,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合作与竞争共存,只有形成差异化的服务,供应链物流公司才能有效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展壮大。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发展自己,往往更多利用的是移动互联网,本着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路子去发展,与此同时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的物流网络,不断增强物流的成效,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华艳.信息化视角下第三方物流综合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22):52-53.

[2]周振,豆晓东,倪春伟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3(35):90-91.

[3]薛红松.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13(07):102-103.

第2篇

关键词: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中国已是集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身的社会,发展物流的客观障碍越发减少,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法律规章的不断完善和制度的不断健全、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流发展和物流合理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作为催化剂的参与下、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物流开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推广应用,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制定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物流业科学、健康、长久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物流业的相关概述

1.1物流业定义

世界普遍认同的“物流”是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所定义的:“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中国现在使用的“物流”一词是在20 世纪70 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没有对“物流行业”的明确定义,而关于物流到底是行业还是产业这个问题,学术界也多有争论。

物流产业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服务性以及综合性的产业,物流业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大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储运业、通运业和配送业等;第二类是小行业。在不少小行业中,物流产业扮演着双重身份,既属于这一大行业,又在另一大行业中。如快递业、仓库业、铁道运输业、拆船业、汽车货运业、远洋货运业、沿海船运业等。

1.2物流业的特点

1.2.1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众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采购中心。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司加快在中国建立运作网络。例如马士基物流公司2002年在中国获得大连﹑南京﹑宁波﹑重庆和成都五个分支机构的营运执照,至此共有14个分公司和两个代表处,是至今为止在中国最大外资物流商。

1.2.2制造业、商贸业成为国内物流发展的主角。

由于中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专业化程度低,80%以上的物流均为企业内部自行完成的,因此企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成为决定我国物流水平的关键因素。物流业在2002年时出现转机,我国大举调整经济结构和参与国际竞争要求的双重影响下,制造业加快了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进程,商贸业则加快了连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工商企业的物流业在扎实的前提下风风火火的发展开来。

1.2.3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创新绩。

在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网络技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也积极促进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2.1发展一体化物流

现代物流业涉及到众多部门,像一张横竖交错的网,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综合体。物流网络能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条件就是一体化、标准化、模块化。将不同部门之间或不同企业之间通过物流上的合作,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整合优势资源,运用现有成熟经验,共享市场,进而分享更大份额的商业利润。同时,先发展起来的物流企业牵手中小型物流企业结成市场同盟,利用已相对稳定和完整的营销体系,开发更为广阔的市场资源。基于此,竞争对手便成为同盟军,物流网络就成为一个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多方位、纵横交叉、互相渗透的协作有机体。

2.2发展电子商务物流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产品销售范围不断扩大,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因此,物流业的发展应顺应电子商务时代的新要求,实施电子商务物流,改变传统的物流作业运作方式,在物流作业的各个方面体现电子商务的要求,为社会提供高速和一流的物流服务。

2.3发展绿色物流

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的过度开发,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各国政府对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工作也是日趋重视,提出了很多保护环境的策略,其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重头。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长久、健康发展也必须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一个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与环境共存的和谐状态。绿色物流是指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总目标,理由科学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开展物流活动。这一举措既达到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也减少了物流成不,一举两得。

2.4发展国际化物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这要求物流必须走国际化路线。利用国际物流网络、物流技术以及物流设备,提高我国物流业自身发展水平,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国际物流业竞争中。这一趋势,既可以加快商品的周转、资金的流动,也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3篇

随着中国经济和物流业走出低谷,开始新一轮的增长,并且为了保持可持续性增长,必须面临转变生产方式和实现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在新的形势下,就需要关注《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的现代物流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现代物流产业升级的大趋势

围绕现代物流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应关注以下两大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诞生的物流新理念:

1 低碳物流发展趋势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做出了降低碳排放的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今后重要的国策,在这一环境下,必然催生“低碳物流”理念。

低碳物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一般的物流活动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低碳物流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重点考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碳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无形的社会效益:

低碳物流已经受到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视。例如,美国要求企业在物流活动中,在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要应用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以降低碳消耗。日本在1989年就提出了10年内三项绿色物流推进目标,对物流碳排放提出严格的限制,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目前。低碳物流理念在我国也已受到重视,政府已经把社会经济全过程的绿色环保作为施政的基本策略,低碳物流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

2 智慧物流发展趋势

近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对我国物流信息化而言,借助“物联网”东风,积极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将促使物流信息化技术实现变革,推动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发展的新理念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例,钢铁、煤炭、电力、石化等传统行业是物流量最大的行业,也是物流粗放型的行业,物流水平往往不高。传统重化工业的企业物流管理,尤其是物资管理方面,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其管理模式被深深地烙上了计划、配额、定量等烙印。

与此同时,现代制造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造业的物流管理与物流优化,更是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在传统重化工业领域和现代制造业领域,企业物流发展出现两大新理念:

1 物资供应链理念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配送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组成企业的物资供应链。   物资管理是现代物流的起源,但长期以来,物资管理领域恰恰被现代物流给忽略了。近两年,一些传统行业的物资管理部门已经觉醒,开始在物资管理领域引入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与装备,建设物资立体仓库,打造物资管理供应链新理念,全面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目前,物资供应链建设已得到众多物资供应企业的重视,一些专家也开始关注物资供应链的研究,物资供应链必将成为现代物流的一大亮点。

2 物流先行理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我国古代军事物流最朴素、最重要的物流理念。但长期以来,人们将此顺序搞反了,只关注“流”,不关注“物”,把物流放在“物”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后面。其结果是,先前布局不合理,后续再优化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产品设计与包装不利于物流运作,物流作业效率难以提升;生产流程不符合物流理念,物流运作步履维艰;选址不符合物流理念,产生的成本将长期影响物流效率。

物流运作顺畅的企业往往都是物流理念先行,在经济与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企业产品设计生产之前,引人物流系统优化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物流运作的环境与条件,这将给物流效率带来革命性的提升。预计,物流先行的理念将成为物流业发展大趋势。

产业物流的新亮点

物流就像浮在海上的冰山,水面上只是很小的部分,绝大部分藏在海水之下。产业物流就是海面下的冰山。《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唤醒了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产业界对物流的重视,海水下面的冰山开始受到关注。

产业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需求方,振兴物流业,首先要启动物流市场需求,启动产业物流。目前,产业物流涌现出了很多新亮点。

1 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是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的贸易过程。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已步入飞速发展时期。但商务部研究院发表的报告却显示,物流体系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障碍,表现之一是物流行业难以提供能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物流主要有三种模式:自营物流、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各种模式均面临很多问题。目前,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电子商务配送成本高且服务网络不全,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中尚未形成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水平普遍较低,物流业大存量的资产未得到优化配置,且物流设施陈旧、技术水平低,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公司纷纷规划自己的物流网点,涉足物流服务领域。通过对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完善、服务理念的不断标准化,最终能够形成一套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

同时,政府需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业的支持、引导和管理力度,制订产业发展整体战略,以推动电子商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医药物流

近年来,我国医药物流发展较快,加上近期出台的GSP认证,促使医药企业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入,推动了医药物流的产业升级。

随着基本药物目录配套措施陆续出台,预计国家、省、市三级政府将围绕基本药物目录的扩容投人大量资源,各地区域型商业药企也会加大与制药企业的强强联合。而围绕各地基本药物配送权的争夺,将成为点燃现代医药物流建设的导火线。

对药监部门、商业药企而言,尽快建设符合要求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是当务之急,也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将广泛采用自动分拣系统、WMS系统、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RF拣选等设备与技术,从而促进医药物流技术水平实现升级。

3 服装物流

服装物流近些年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一些大型服装企业通过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构建现代化物流系统与网络、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极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第4篇

[关键词]产业服务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型物流园区;商业模式

1 行业背景

近年来,物流园区发展受到国家各部委高度重视,相关文件在2009年将“物流园区工程”纳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九大工程”;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又出台《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将物流园区的发展推向新高度。

国外在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中也有各自特点。德国采用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和市政府扶持建设,企业化经营管理,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策略;在日本,由政府以很低的价格将土地卖给开发集团,并由若干私营集团、株式会社等通过银行贷款等途径来开发建设物流园区,与此同时,政府考虑到开发建设物流园区是一项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社会效益显著的工程,要求银行给予长期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在欧洲,很多国家认为物流园区的运营应由中立机构来组织,并能全面地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所不同的是,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将中立的运营机构称为业主,即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这个实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性质的企业。而在其他一些国家中则将中立的运营机构称为物流园区管理公司。从国外的物流节点现有研究情况来看,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的规划设计研究,而对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研究相对较少。

2 我国物流园区现存的六种商业模式

2.1 公路港模式

公路港模式是当前国内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最成熟、数量占比最高的模式。其在掌握大量车源信息基础上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货源与车源结合,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然而在进一步扩张方面面临资金和管控瓶颈。

2.2 商贸物流地产模式

商贸物流地产模式是伴随着商贸批发市场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通过品牌优势低成本拿地打造商贸群,引进商户进一步带动配套物流园区建设。然而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批发型贸易市场面临萎缩。

2.3 货运枢纽模式

在边境口岸、港口、铁路货场、机场附近,通过多式联运,打造具有较强集散能力的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可以依托铁路货运站打造铁路物流基地,然而其必须依赖特殊交通条件,很难在其他地区复制推广。

2.4 工业物流地产模式

其利用国外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较低成本的资金用于在国内的快速扩张。

2.5 综合服务物流园区模式

该模式能够整合仓储、配送、零担物流、专线运输、商贸交易等功能,通过相互带动而形成较强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是一个可为城市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

2.6 电商物流园区模式

京东亚洲一号是运用该模式的典型。京东亚洲一号物流中心为京东物流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高效率仓储、分解,降低企业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在模式上通过自主购地建设并运营,在适用范围方面主要针对面向全国进行扩张的大型电商。

3 物流园区未来两大发展趋势

在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以及产业转型发展的前提下,传统购地自建物流园区就能赚钱的模式已过时,未来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机会将是以公路港物流网和电商物流园区网构建的物流园区服务网与以产业服务型物流园区和城市配送型物流园区构建的专业服务型物流园区,以及在此基础上搭建起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

4 盖氏邦晔的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4.1 盖氏邦晔物流有限公司概况

盖氏邦晔物流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江北水城――山东聊城。公司定位于打造集仓储、运输、加工、信息交易、城市配送、冷链物流、五金建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化、信息化的物流园区。目前已建成仓储中心、货运周转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建材物流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大型专业物流设施。据统计,2013年园区入驻客户600余家,货物吞吐量达500万吨,货值超过230亿元,交易额突破130亿元。

4.2 盖氏邦晔物流有限公司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盖氏邦晔是已建成的物流园区,其在定位方面已被圈定,在位置和服务功能上有所约束,但可以向连锁化、服务平台化、交易移动互联网化进行转型。

当前盖氏邦晔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其入驻了多个商家,仓储型企业、零担及专线运输企业等,聚集了车辆停靠和交易,通过相互带动可以形成较强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比如仓储物流、建材物流、钢材物流、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物流加工、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以及商贸物流均是其旗下产业。园区内的物流企业大多数通过提供仓库储存、单一化的运输和指定货物配送作为自己盈利模式,但在服务功能上单一,技术手段也较落后,缺乏健全的物流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随着进一步发展,盖氏邦晔4万平方米仓库已全部投入使用,格力电器、百大三联等知名客户纷纷入驻;与福建宏东实业集团的冷链物流项目、与聊城交运集团的公铁联运综合性物流项目和聊城百货大楼城市配送中心项目三个项目的签约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园区功能。

盖氏邦晔作为互联网革命下的传统企业,要生存必须具有一定互联网思维,善于在变化中求转型求生存,因此,依托互联网为卡车会员、厂家、商家、物流企业会员搭建平台至关重要。拥有线上的资源,结合线下交易必能为物流园区商家提供增值服务,成功运营也是志在必得。

物流人才的匮乏不仅是盖氏邦晔的问题,也是导致全国物流园区盈利水平不高的一个限制因素。寻求既懂物流运作流程又懂信息技术并为客户进行供应链管理的人才成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之一。

从普洛斯的一份报告中可以看到:中国过去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复合增长率是17.4%,人均仓储面积是美国1/12,未来15年后预计达到美国1/3,潜力巨大。但是中国现有的仓储设施中,超过70%建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超过75%无法满足当前的物流要求。从这一数据可看出,中国物流园区呈现严重供求失衡,高端专业的物流园区缺乏,而粗放低端的园区泛滥、过剩。盖氏作为前期建设的物流园区必须做好转型准备。即使是针对仓储商家,也就遵循“养鱼法则”的服务功能,遵循优胜劣汰,而在专业上则应聚合众多零担专线企业,跨区域协同,形成多点、多线的网络,以网络思维去组建零担网络。

从利益的角度看,盖氏的近期利益主要是从基础运营中获取利润,例如,会员服务、交易费用、停车及服务费等。而远期利益则应着眼于用户大数据的价值、诚信体系、卡车后市场、金融与融资租赁等项目,而企业发展,是要看远期利益。

在中国,企业最缺的是诚信,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商机。飞车、拖欠账款、漫天要价、货损货差,这都是诚信问题,如何解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另一要素。

作为实体的运营平台,园区是一个节点,是连接骨干线路和区域同城配送的核心,运营上体现更多的是资源对接、信息协同、标准建立以及增值服务的体现,是一种共生关系。因此要发挥作用,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是必须的。

未来五年,大物流网络、多平台、生态整合,是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驱动行业裂变成为必然;保守的思维和模式将被新型形式颠覆;物流行业,人才才是最大短板。因此在模式上,盖氏邦晔要整合线上线下的“天网+地网”模式;技术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维度技术融为一体;变革驱动力上,驱动中国物流发展的不是龙头企业,而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个体司机的整合经营模式;未来供应链越来越扁平化;存货越来越少,园区更多的是变成转运中心。

参考文献:

[1]通创物流资讯有限公司课题组.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模式[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郝渊晓.现代物流园区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

医药物流现状及特点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07年,国内医药生产企业有3000多家,分销企业达15000多家。药店约20万家。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医药工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7.5%,远高于同期全球发展速度,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4.4%。多数行业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价值将达到600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医药市场。国内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医药物流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大型医药批发企业在药品流通环节所发挥的渠道作用不断增强。近3年来。销售总额前10名的药品批发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30%~40%,较2005年之前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国内医药商业企业逐渐演变成三大力量:第一,以北京医药、国药集团、上海医药等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不断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和供应链管理系统,雄居医药物流市场领导地位。第二,民营医药流通企业崛起。在“国家队”雄起的同时,以九州通为代表的民营力量也在以其灵活的策略抢食医药物流蛋糕,据悉,2008年九州通的分销总额已经达到190亿元。第三,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攻城略地。以永裕新兴医药公司为代表的合资企业、日美健为代表的独资企业崛起。他们主要通过分销外资品牌的药品来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二,医药商业企业的毛利率不断下降。现在国内医药批发行业费用率高达10%,而美国医药批发商的该项指标仅为2.6%;医药商业企业纯利润率仅有0.6%至0.7%。全美医药批发商利润率为1.5%。可见中国医药物流成本之高。

第三,2000年以来,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对物流系统建设或升级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大型医药企业的需求集中在医药配送中心的建设方面(参见表1);中小型医药企业的需求体现在企业内部进、销、存业务的整合、流程优化和信息化管理方面。

第四,医药物流分销更加注重拓展终端市场。由于医药产品分销或配送环节越少,物流成本越低,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国内各类医药商业企业都在努力拓展两个终端市场:一是由医院、药店、便利店构成的城市终端市场;二是第三终端市场,即国务院提出的农村医疗市场。医药分销模式从传统的药厂、全国总经销、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医院与药店的分销流程,转变为从药厂到医药经营企业到终端的两步到位模式。

第五,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面临着传统分销、快批和终端三种业态带来的物流配送的挑战,多种业态在同一个物流中心运作。对于物流中心的硬件设施、信息系统、管理操作规范、人员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药物流系统的评价体系

投入动辄上千万元的现代医药配送中心是否给医药商业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医药配送中心进行评价呢?如果要对一个医药物流系统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著名的物流系统建设专家尹军琪认为,可以在量化“适度性”的各项指标中寻找答案:

第一,设计是否合理?流程是否通畅?设备配置是否合理?建设成本是否符合预算?最后一个问题是可以量化的,前三个问题虽然不能量化,但可以在配送中心的实际运行中体现出来。

第二,配送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能力,拣选效率是否达到设计能力,库存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能力?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均可以通过量化而得出答案。

第三,设备的利用率水平如何?客户的满意度如何?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考评,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评价一个配送中心物流系统的优劣。对于医药物流系统来说,货物品种繁多,提高订单处理效率的主要途径在于对订单进行分类,优化拣选路线,缩短最长拣选路径,合理配置包装与复核资源等。此外。强化ABC分类,重点关注A类品种。也是取得投资与收益比最佳的途径之一。

现代医药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分析

配送(物流)中心是医药商业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综合了专题中采访的部分专家的观点,对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医药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进行概述。

现代医药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内容

现代医药配送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系统规划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应从信息系统规划、运营系统规划等不同方面进行规划。信息系统规划是对物流中心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规划;运营系统规划包括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作业标准和规范等的设计。通过系统规划,实现配送中心的高效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现代医药配送中心规划设计要点

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筹划准备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方案评估阶段、详细设计阶段以及系统实施阶段。

第一,在筹划准备阶段,要全面收集规划所需资料,包括企业现行作业环境资料和未来发展规划资料。这是配送中心规划成功的基础。

第二,在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阶段,需要对配送中心的基础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配送中心的规划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功能和流程的规划、区域布置规划和信息系统的规划,根据规划方案制定项目进度计划、投资预算和经济效益分析等。需要引起注意的方面是:

(1)基本运转能力规划。

包括进货区、仓储区、拣货区、出货区的基本运转能力的估计及规划。除需考虑基本作业需求量以外,亦须配合作业弹性及未来成长趋势。在此处所估计的运转能力为一个初估的参考值,当进入各区域的细部规划时,则将逐步修正至较实际的数值。

(2)自动化程度规划。

配合自动化程度的分析、作业时数的分析及基本运转能力的规划,在此应对各阶段设备自动化程度进行界定,以利后续物流系统设备的选用。

(3)医药配送中心的功能流程规划。

根据医药配送中心的规划条件和基础资料的分析结果,确定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业流程。包括以下区域的规划:一般性物流作业区域、退货物流作业区域、换货补货作业区域、流通加工作业区域、物流配合作业区域、仓储管理作业区域、厂房使用配合作业区域、办公事务区域、计算机作业区域、劳务性质活动区域以及厂区相关活动区域。

(4)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

确定各业务要素所需的占地

面积及其相互关系,考虑到物流量、搬运手段、货物状态等因素,做成位置相关图。在平面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要留有余地。

(5)信息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应兼顾可用性、精确性、及时性、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动性和主动性、灵活性。同时,信息系统的规划还应考虑以下问题:是否有利于医药流通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战略规划,是否有利于形成行业的系统标准,是否有利于GsP的规定和修订,是否有利于对外合作和信息对接。

(6)运营设计。

包括:作业程序与标准、管理方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各种票据处理及各种作业指示图、设备的维修制度与系统异常事故的对策设计,以及其他有关配送中心的业务规划与设计等。

第三,在基本设计阶段往往产生几个可行的系统方案,应该根据各方案的特点,采用各种系统评价方法或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从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主要评估方法有:优缺点列举法、优缺点列举法、点评估法、权值分析法、成本比较法以及以AHP为基础的方案评估法。

第四,在对总体方案进行完善设计的基础上,决定作业场所的详细配置,对配送中心使用的各种设备、能力等进行详细设计,并对办公及信息系统、运营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第五,为了保证系统的统一性和系统目标与功能的完整性,应对参与设计、施工各方所设计的内容从性能、便于操作、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审查。在确定主要设备供应商与系统集成商之前应深入现场,对其生产环境、质量管理体制以及外协件管理体制等进行考察,如发现问题应提出改善要求。在设备制造期间也需进行现场了解,对质量和交货期等进行检查。

医药物流行业成绩斐然

在最近10年中,国内医药物流领域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可以从目前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物流项目中得到体现。国债贴息贷款支持的11个大型医药配送中心已基本完工,更多的中小型医药配送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第一,随着我国医药物流技术的发展,国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药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咨询服务商,如上海欧麟、北京昊鼎。他们通过多个项目的实施,在理念上逐渐加深了对医药物流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设计能力方面,我国完全可以与国外的同行们站在同一竞技水平上。

这些年,国内对医药物流系统的集成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知名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如北京起重院、伍强科技等。已经建设成功的物流中心,如国药上海物流中心,其技术水平和集成能力完全可以与国外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相比较。我国已完全具备建设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的能力。

第二,我国的物流技术装备正向着成熟化和丰富化的方向迈进。核心技术得到了加强,虽然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通过努力,已经大大缩短了距离。

第三,国内物流软件的发展相对于国外要落后一些,主要是商品化的软件少之又少。这与我国缺乏长期投入有很大关系。这也是我们与国外差距最大的地方。

第四,通过多个医药物流中心项目的建设,国内企业积累的医药行业经验越来越丰富,更好地促进了现代医药物流系统设计水平的提高。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优化成为发展趋势

医药物流系统建设的最大难点不在于上亿元的硬件,也不在于上千万元的软件,而在于物流系统是否适用,能否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抢占更大的市场。

过去,医药物流模式是药厂和药商的每个单位都要针对各个地区的医院、药店、诊所进行配送。业务关系交叉重复,非常复杂;而现代医药物流的模式是药厂药商的产品汇集到物流中心,再由物流中心对各地的下游客户进行配送。与传统的医药物流模式相比,现代医药物流模式能够降低大商业的管理成本,降低医药零售终端的进货成本、销售成本,促使企业提高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现代医药配送中心的功能不仅表现为能够满足客户的合理化物流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行业相关企业提供信息平台、交易中心、仓储设施与配送服务,以整合上下游资源和药品流通渠道,实现医药行业供应链的优化。

从国际上看,美国的三大医药批发企业Mckesson、Cardinal、Amerasource Bergen占据了全国医药流通市场90%以上的份额;欧洲三大医药批发企业Celisio、Phoenix、Allance Unchem占据了该地区医药流通市场份额的65%。日本的医药市场集中程度也和欧美国家类似。由此看来,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融合兼并的情况也将大量出现。况且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国内的企业兼并潮已经显现。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国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投资热正在持续进行中。虽然目前投入上亿元的大型医药配送中心项目不是很多,但投资规模在几千万元、几百万元的中小型项目却在大量增加,未来几年也会呈现这种趋势。

第6篇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第三方物流

 

1 引言物流系统包括物资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支撑物流体系的除物流搬运技术、管理工程、信息技术外,供应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物流过程是具有成本的。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据产品本身的40%左右,而经济较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只占其产品的25%左右。今天的物流系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快速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系统具有高度的敏捷性,降低成本除了相应的技术外,对其进行评估和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2 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2.1 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供给不足,难以有效满足生产、生活所需,为弥补供需缺口,国家主要致力于如何增加生产,而对流通领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以投入领域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远远不足。对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而且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大多侧重于工业产品物流,真正精通物流的却是凤毛麟角。

2.2物流主体发育尚不成熟物流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多元化的物流载体。但现阶段,我国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流通企业普遍背负着历史积淀的各类包袱,从执行调拨计划转向市场竞争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缺乏竞争优势,其中己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物流行业中退出。因而整个物流领域运作主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2.3供应链管理薄弱由于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对象是沿着整个供应链的链条流动,物流的管理过程和供应链的管理过程难以截然分开。随着物流的发展,供应链的重要性日渐显露,供应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物流的成本高低。科技论文。而现阶段,我国建立的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还不多见,加工企业和一些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实力薄弱,很难成为供应链的核心主体。当前大部分的流通和交易活动都由批发市场承担,从理论上讲,这些批发市场算是供应链的核心主体。然而多数批发市场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虽然有一部分早己实行了改制,但仍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本色,大量的自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再到销售,整个链条还基本被分割为两段:一是“生产一—流通”环节,即从农户到批发市场或集贸市场;二是“流通一—消费”环节,即从批发市场到消费者。在两个环节的结合处,由于各个交易主体只注重和追求个人利益,诱发了诸多问题,从而注定了供应链只能是一条断裂的链。

3.解决问题的对策3.1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没有物流主体,就不会有物流的发展,我国物流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物流运作主体缺位。为此,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应该有意识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和壮大物流主体,使其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情况,物流主体可以是以下几类企业:(1)国有流通企业。(2)民营物流企业。(3)品牌知名度高、上规模、上水平的外资物流企业。 (4)第三方物流企业。就不同于工业品的特性来说,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是当前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专业化的物流知识、技术、设备、专业人员以及系统化的物流规划和管理水平,能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专业化服务,让它们来整合物流市场,效果是非常积极的。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运作减少流通中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将商品从企业直接送往零售商的货架,甚至消费者手中。还可以根据零售商的信息反馈,对企业发放订单,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实现“订单生产”。根据当前形式,国家或地方政府应通过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的方式,将以上一些物流主体,改制成专业物流公司壮大物流队伍。

3.2 构建产业化模式下的供应链实践证明,合理完善的供应链下的物流是一个统一规划下的物流系统,具有供应链的管理特征,表现出集成化优势,并且供应链管理中“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促进了物流系统的敏捷性,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部分,为供应链的物流系统进一步降低成本和顺畅运行提供了保障。合理性和协调性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使得在这一环境下的物流系统能够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与工业品有着相似之处,针对目前生产、销售较为分散、复杂、流通不畅的状况,建立合理的供应链对于推动物流顺利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化产生于我国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过程中,主要目的是通过产业化经营实现企业与大市场的对接,即以市场为纽带将产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上下游企业之间还保持着传统的竞争关系,各个经营主体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彼此之间缺乏适宜的利益连接机制,往往是一条断裂的供应链。科技论文。供应链则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由传统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组成供应链联合体,与其他供应链相竞争,最终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3.3 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大多数一般都要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在整个物流链条上,技术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必须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1)扩展加工环节、提高加工和包装技术。未经加工的,无论是流通时间还是流通效率,都不适应多环节、长距离的流通链条。为保证高效运输,零散销售,集中将运往售点进行新包装、分装加工,即大包装改小包装,散装改小包装等。因此,只要在这些精加工、细加工和包装上狠下功夫,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鲜技术,延长储藏时间,扩大销售半径,最终价值将得到明显提高。科技论文。(2)积极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在抓好传统销售方式革新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应用现代销售手段。鼓励龙头企业或销售公司在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沿边口岸设立销售网点和对外窗口,发展代理商,建立直销市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配送等形式,积极运用拍卖、代理等现代交易方式。随着贸易的国际化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消费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网上购买的比例会逐步增加,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趋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

4. 结论我国应该大力推广和普及物流管理理论,特别是物流成本核算理论,让企业管理人员了解先进的物流理论并将之不断应用到物流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只要在这种前提下,企业才能强化对物流的管理,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更好的物流管理理论。虽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引入物流理论,但必须看到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物流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这也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落后状况。

参考文献

[1] 焦文旗. 美国物流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 2004,(03).

[2] 贾卫丽,王成艳,赵瑞莹. 关于物流的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第7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管理咨询;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225-01

物流是指物资从供应者向生产需求者的物资流动,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而物流管理是一个统一体的共同活动,包括供应商、采购部门、物流中心、生产单位等,它使企业内部建立物流协调的统一体。物流管理的目的是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简单地说,物流管理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

一、企业加强物流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企业通过物流管理对物资进行统一计划、采购、配送,有利于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和调剂,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物流管理是实现企业流程再造和固化,将采购、仓储、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活动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对物流业务和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重组,能实现及时配送、缩短周转时间,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第三方物流来减少库存,盘活资金,降低资金占用,加强资金周转。第三方物流是指除了物流的供方、需方以外的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如一些常规的市场资源充足的物资,企业可以实行“零库存”管理,利用第三方物流市场满足生产的需要,这样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少流动资产的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再次,完善的物流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中间环节,达到缩短物流周期,降低物资供货周期,提高效益。有的公司从原材料到加工、配送再到产品的最终销售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真正花费在产品加工上的时间可能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其他的时间都消耗在物流上。

二、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

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体制的问题,缺乏行业规范,疏于管理以及作为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用户的企业所存在问题等诸多的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1]。

1、我国物流管理的萌芽阶段。20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物流管理咨询的萌芽阶段,这段时期是以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90年代后期,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开始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从信息咨询向管理咨询转变。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加速了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的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等需求迅速增长,这就催生了国内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开始快速发展。

3、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现状――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我国优秀的物流管理公司通过学习国外物流管理的经验和程序,并结合国内现状形成了符合我国实际的一套咨询理念和方法。

随着物流咨询的需求归于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生存和发展。因此,很多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三、国内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由最初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服务。(3)核心产品化。优秀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需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在专业化、多样化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自己核心产品。

第8篇

关键词:不连续创新;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the dynamic and complex market environment, innov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urvival.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only a small number of enterprise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ability. There is no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the recession is inevitable, this study has carried on the review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the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logistic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rend

0 引 言

自熊彼特首次将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奠定了创新理论的研究框架。不断的创新能够打破市场的均衡,为企业提供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然而一种现象的出现,使人们对创新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即在一些创新出现以后,市场上企业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市场上的一些领先企业失去了其领先的地位,而原有的一些小企业却异军突起成为了行业的主力军,这样一种现象是Christensen所说的“创新者的窘境”。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导致这种窘境的发生,而可能导致这种窘境发生的创新,我们称之为不连续创新。由于不连续创新与传统创新相比存在其独特性,而10倍速时代给企业带来的新挑战更需要企业具备一种独特的创新能力,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护企业的生存安全,所以,不连续创新引起了学界众多的关注。物流企业作为融运输业、仓储业、信息业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其他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l展。在创新已成为各行业持续发展追求目标的大背景下,物流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而传统的在已有技术轨道上对物流企业进行的扩展、改进、改变等创新模式已不能够成为企业获取或维持领先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需要探索新的创新来构建常青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连续创新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1 不连续创新的研究回顾

1.1 不连续创新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学术界对不连续创新的关注程度大大增强,认为不连续创新是企业不断打破市场均衡获得垄断利润的有效方式。Anderson和Tushman在1986年和1990年完成的关于技术不连续性的研究堪称不连续创新研究的奠基之作。他们对水泥、飞机、微型计算机三个产业长达百余年的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发现产业的技术进步是一个不断被不连续创新打断的变革过程。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不连续创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直接用不连续创新这个概念进行研究的还比较少,但与不连续性创新相类似的概念却不少,如破环性创新、突破性创新、根本性创新、激进式创新、架构创新等。本文认为不连续创新的说法能够较好地表达这些创新的本质,所以,为了避免概念不一致造成的混乱,本文统一使用不连续创新概念。技术创新可依据技术轨道是否改变的标准,分为连续创新和不连续创新,连续创新是指在已有技术轨道上进行的创新,通常表现为小步的、局部的和连续性的技术改进;不连续创新则是指开辟新技术轨道的创新,表现为行业主导技术的根本性改变,产生新的技术规范、技术轨道和主导产品,它能帮助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肖海林,2011)。

对于不连续性创新最早可以追溯到熊彼特时期,但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Christensen, C. M.(1997)在《创新者的困境》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破坏性创新的概念,为不连续创新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Christensen认为破坏性技术提供了不同的性能组合,为新兴市场中新用户的创造了新的价值,出现一种不同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在继承Christensen的定义基础上,其他学者也对破坏性创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不连续技术创新产生的技术对于现有的技术是一种颠覆,它改变了企业竞争的规则和现有市场的需求,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Christensen,1997;Greg & James,2003;Thomond,2003;Danneels,2004;Song & Dienedetto,2008)。一些学者从技术和市场的视角分析了不连续创新,认为不连续创新产生了新的顾客与新的市场联结(Abernathy,1985;司春林,2005;Govindarajan,2011),主要改变了技术、市场和用户的关系,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现有及潜在消费者的效益(Moore,1991;Benner & Tushman,2003;徐河军、高建,2003)。现有对于不连续创新概念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技术、市场、用户的角度界定的,不连续技术产生了跨越式的S型曲线(魏江,2010)。不连续技术创新另一个较为常见的分析视角――行业,可以说不连续技术创新起源于行业,分析了几百年的行业技术演进是一个不连续的过程,不连续技术创新改变了市场的竞争范式,导致了产业的重新洗牌,使企业的外部网络发生了重大的迁移,所以,要不断地积累不连续技术创新能力,制定合理的公司战略(Anderson & Tushman,1990;付玉秀、张洪石,2004;姜黎辉、张朋柱,2006;Sainio,2007;Paulo,2010)。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不连续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不连续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为不连续创新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1.2 不连续创新的风险研究

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不断深入使得不连续创新越来越成为了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企业未来的成长提供了保障。所以,许多企业正在致力于通过制定和实施不连续创新战略,来实现企业跨越式的发展。不连续创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它是一种非线性的技术跃迁行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美国PRI管理学院成立的Rensselaer突破性创新项目组,通过对一些重大不连续性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总结出突破性创新中所面临的巨大的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资源不确定性和组织不确定性。Rice(2002)认为突破性创新的风险可以分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组织与资源风险。肖海林(2011)系统地阐述了不连续技术创新的5大风险,并提出了风险核对表。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不连续创新进行了研究,但对不连续创新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的比较少。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连续创新对于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其特性与传统上的渐进式的创新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导致了其风险也比较大,因此,了解不连续创新的主要风险对其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目前对不连续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和风险的研究,针对具体行业进行了研究较为鲜见。而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结合具体的行业进行不连续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物流企业为例,对其不连续创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2 物流企业不连续创新的发展趋势

目前已有物流企业的创新研究大部分是基于连续性创新视角进行的,对物流企业的不连续创新的研究还较为鲜见。物流企业的不连续创新行为将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等方式实现物流企业的全新发展。主要的发展趋势如下:

(1)信息技术为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不连续创新是对技术、产品、过程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它使现有产品和服务获得重要改进,有利于赢得现有和潜在市场顾客。目前,物流行业的不连续创新主要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创新。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物流行业带来的较大的发展,提高了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商业模式从“线下”交易更多地实现了“线上”交易,为了满足这一交易方式的转变,物流行业也迅速发展。“云物流”借助“云计算”的强大功能为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譬如,“云物流”不仅可以降低电商企业物流的成本,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分析客户的需求、处理客户订单,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配置,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电子商务的出现,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逆向物流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电商企业的发展。

(2)以知识管理推动物流企业的不连续创新的发展,为物流企业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电商企业的迅速发展,消费方式的转变,物流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产业,而物流企业绩效不高,物流服务功能单一,缺乏创新和竞争力。如何提高物流企业的绩效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有学者对知识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M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物流企业的不连续创新也离不开知识管理,从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整合到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等众多知识管理活动都会影响物流企业创新绩效。而目前,学界对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较少,需要运用知识管理来提升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3)创建“环境伦理”理念的绿色物流企业。低碳经济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需要物流企业进行不连续创新实现绿色发展。人类的发展是以消费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人类活动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由此引发了生存环境的恶化。物流企业应以环境伦理为指导理念,通过不连续创新行为构建绿色物流企业,合理处理物流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在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基于不连续创新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就物流企业来讲,不连续创新无论是技术方面、商业模式方面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是开创了不同的轨道,与企业原有的技术轨道、市场轨道、管理轨道不相同,因此,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这就要求物流企业的战略制定要考虑不连续创新对其发展产生的影响,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以获得或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结束语

从长远来看,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尽管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够真正理解成功创新的必要性。在不确定性较高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创新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不连续创新对现有企业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提供了契机。不连续创新能够导致新的增长,但不连续创新是一个非常难把握的概念,它不是企业一时的努力,而是需要对企业全部能力的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企业各项能力的提高强调了企业根据环境改变的需要适应、整合、重建组织技能、资源和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为了迎合商业环境的变化,企业更新竞争力的动态能力非常重要。不连续成长的机会经常存在于企业当前技术和市场之外(Assink,2006)。因此,物流企业要具有洞察现有技术和市场的潜力,从现有的发展中找到潜在的机会,通过不连续创新找到新的价值网络,开拓新市场,创造企业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Assink M. Inhibitor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capability: a conceptual model[J].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6,9(2):215-233.

[2] Christensen 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3] 肖海林. 不连续技术创新的风险探究――基于与连续创新的比较[J]. 经济管理,2011(9):54-62.

[4] 杜维,刘阳,马阿双. 失败学习对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J]. 商业研究,2015(10):168-173.

[5] 张术丹. 演化博弈视角下不连续技术创新选择行为分析[J]. 软科学,2014,28(12):19-22.

第9篇

1.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现代物流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物流热持续升温,发展势头迅猛。广东、江苏、天津、上海、浙江等省市行动迅速,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地政府纷纷对本地区的物流业发展作出规划,进行规范,制定政策,扶持重点项目,抓紧园区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已经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占领了制高点。

1.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扩张迅速

以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航空线路的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家交通建设中铁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的铁路网。公路建设成效非常显著,全国公路年增里程、总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都呈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内河水路运输线路长度、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大幅增长,数个港口都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之列。许多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物流基地,以及各个地方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都在加快进行。

1.2货物运输总量增加快速

宏观经济环境良好,有利于物流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货物运输总量大幅度增长,各类运费方式的吞吐量都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1.3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

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逐年增长,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也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的市场潜力很大。根据有关方面的市场调查分析:更多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在寻找新的物流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更强调物流总的形式,需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同时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资料攫取等信息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方兴未艾。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在于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和更加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而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是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4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由于近年来我国企业生产规模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与物流设备的更新与现代化需求旺盛,汽车、烟草、药品、家电等行业都是物流技术装备的良好市场。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物流技术装备厂商也不断提高产品的水平并且开发出新产品。由于外国企业更广泛的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高性能的技术装备;中国企业的产品也不断出现新品种,质量也不断提高。因此,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物流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2.我国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多年来一直沿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的物流业管理权限被划归若干部门,缺乏统一的系统规划和整体物流发展战略。存在着诸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严重;物流布局不尽合理,物流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性、一体化物流服务发展缓慢,物流整体效益难以体现;物流实现方式过于单一,物流企业运用效率低下;各种运输方式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服务;行业和地方保护,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重重等问题。

(2)我国物流业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客观要求。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大多数工商企业也缺乏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意识不强,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物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偏高。

(3)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经营理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很难提供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以及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原始和单一,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4)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稀缺国外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高校中开设物流课程和专业的仅有十几所,与物流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十分匮乏,物流人才稀缺。

3.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

3.1企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趋势明显

在市场激烈竞争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和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外包的环节由销售物流向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由简单的仓储、运输业务外包向供应链一体化延伸。企业物流的专业化趋势也相当明显,几乎所有大型连锁企业都在力图优化自己的专业供应链。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

3.2物流企业呈个性化趋势

主要表现为传统服务的整合和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普通型的低端服务利润会越来越薄,而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合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专业化物流的发展会更加深入。制造、商贸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将会推动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加速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联动。物流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自主物流服务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重要。

3.3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明显

各行业物流的规模、结构和要求不同,其物流需求的速度、成本和服务也有很大差别,这就加速了物流市场的细分化。中国的物流市场正在成为国外企业关注的重点,投资的热点。一些国际化的企业将加快并购国内企业,完善在中国的网络布局,国内的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面临国际化竞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将随着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

4.现代物流业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在新的形势下,物流产业的发展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1)现代物流是一个大跨度系统,具有大跨度性,主要表现在地域跨度大和时间跨度大。系统管理难度大,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高。

(2)物流系统稳定性差而动态性强,物流系统连接多个生产企业或用户,随着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经常发生变化,难于长期稳定。

(3)现代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范畴,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第10篇

摘要:冷链物流保鲜在果蔬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物流链中,大部分果蔬易因贮藏条件不当而变质,造成大量浪费。从整个冷链物流

>> 甘肃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趋势与突破对策探析 浅析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荆州果蔬冷链物流政策、人才和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川地区冷链物流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浅谈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 我国冷链物流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黑龙江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河南省果蔬冷链物流研究 顺丰速运果蔬冷链物流研究 医药商业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校快递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现状及展望 传感器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9-27.

[7] 陈镜羽,黄 辉.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现状与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6):179-183.

[8] 王璀一.电商争相进军生鲜市场冷链物流和保鲜仓储成考验[EB/OL].,2014-02-27.

[12] 郭楠楠,郭 坦.聊城超市现盆栽蔬菜:食用观赏两不误[N].聊城晚报,2014-11-26(9).

[13] 陈 琳.京郊盆栽菜摆进百姓家[N].北京晨报,2015-10-09(9).

[14] 中国有机农业网.新型盆栽有机蔬菜亮相银川市[EB/OL].,2015-10-25.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之欲出。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的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模式以开放性、全球性、高效率、低成本的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改变着传统的商务活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配送速度和信息反馈。电子商务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决定着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因此,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同时,两者的发展也直接关系着现代商务活动的发展状况。

1 现代商务活动的内涵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顺应网络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大趋势,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了大的变革,给现代商务活动赋予了新的方式和意义。简单来说,现代商务活动指的就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最佳配合完成的商务活动。目前现代物流的发展给电子商务全方位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也朝着专业化、科学化的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发展。

2 现代商务活动发展的SWOT分析

现代商务活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直接受到两者协调配合发展程度的影响。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现代商务活动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SWOT分别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英文单词的首个字母)能让大家对现代商务活动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2.1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现代商务活动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但同时各种软硬件资源和行业发展的不均衡也制约着现代商务活动的发展步伐。

优势S:(1)电子商务将促进现代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发展,使现代物流活动具有网络化特征,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活动顺利完成的保证。现代商务活动中还是以有形商品作为交易的主要对象,网络实现了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的要素,唯独物流这一要素是交易完成的一个关键性环节。现代物流产业的不断改革升级和发展也促进了商务活动的发展。

(2)新形势下对传统商务活动从内容和方式上的变革,为现代商务活动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共享,细分市场并集中优势的企业发展模式,现代商务活动的发展中能不断完善信息共享,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劣势W:(1)物流与电子商务不能很好地接轨,作电子商务的,埋头于开发新的信息技术,重信息网轻物流网;作物流的,埋头于车辆的利用率,忽视了信息共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重电子商务轻物流,导致配送效率低下,经常出现拖延交货期、出错等现象,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快速、准确、及时的现代物流服务要求。

(2)缺乏十分专业的人才。国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人才严重缺乏,无法为新的体系建立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成为目前现代商务活动发展的巨大障碍。

2.2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现代商务活动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机会O:(1)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信息全球化的大趋势。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给现代商务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科学化水平,使电子商务信息和物流信息流动更加容易和迅速。现代企业的标志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随着现代企业商务活动方式的不断变革,能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零距离,实现产销一体化趋势,大大降低中转成本使企业和消费者互惠互利。

(2)网上市场的不断扩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目前中国网民已达5.13亿,这无疑给现代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网络覆盖面和用户群体的不断延伸,使得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商务形式。

威胁T: (1)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得不到有效保证。现代商务活动的发展是对传统“钱货两讫”、“一手交钱一手交物”的面对面交易方式的变革,而把资金流、商流借助虚拟网络加以实现的前提是消费者对网络安全和消费模式的信任。但这正好也成为了制约现代商务活动发展的一个因素。消费者对陌生商家和网络交易模式的抵触心理给现代商务活动的进行发起了很大挑战。

(2)商业环境相对落后,造成现代商务活动需求不足,而且专业化服务程度低。大批功能单一的企业服务范围窄,纵向发展尚浅,横向联合薄弱,不能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无法满足客户在时间性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

3 现代商务活动发展的几点对策

3.1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展现代商务活动自身电子商务与物流自身内部优势与利用世界经济大环境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虽然这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状态,但是我们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加强商务活动中的内因建设,突出特色,突显优势,把握机会。

3.2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外部机会来弥补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自身发展中的弱点,通过企业不断创新和科研,使企业扭转乾坤,改劣势为优势从而获取新的生命增长优势。

在现代商务活动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融合协作发展至关重要。电子商务促进物流的发展,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两者共同推进现代商务活动的发展。目前现代商务活动在良好发展趋势中遇到的劣势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关注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要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新模式,改变传统物流的运作方式,促进物流信息化,运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加强物流中心的功能建设。只有不断完善物流基础平台系统和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配送服务系统,才能促进现代商务活动高效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 包圆.现代电子商务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特点[J].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1.10

[2] 蒋云.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广西轻工业.2010.9

[3] 崔泓.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10

第12篇

关键词:物流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发展 路径选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被各行各业采用,进而推进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进而使更多的制造业行业开始使用物流外包,以便降低公司成本、提升工作效率。那么,目前,兵团制造业对物流服务业依赖程度如何,两者究竟存在这何种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兵团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兵团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兵团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兵团物流业发展现状

本文所使用的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业务,因此,物流业的产值是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产值加总得出的。

随着兵团经济的快速发展,1994年至2010年兵团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4.16%。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物流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1994年至2010年兵团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2.93%。从增长率角度分析,表1显示2001年物流业的产值比上一年的增长率最高,达到了38.55%,而2005年比上一年增加值增长率为负数,即-0.14%,说明兵团物流业的发展呈现一个较大的波动趋势。随着兵团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的提出,进而推进了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另外,兵团物流业占其GDP的比重呈现出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物流服务业占兵团GDP最高比重是5.02%,最低为2.98%。这说明兵团物流业的发展与其GDP的增长保持了一个和谐的步伐。

从物流服务业的内部情况分析,物流服务业呈现一个波动的增长了趋势。2010年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2.5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7.1%,其中私人汽车10.38万辆,增长42.5%;民用轿车4.70万辆,增长30.4%,其中私人轿车3.93万辆,增长1.5倍。2010年全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中,载客汽车6.02万辆,增长27.9%;载货汽车3.19万辆,增长12.2%;农用运输车3.10万辆,增长5.1%。另外,2010年全年道路运输旅客周转量66.6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106.7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4.9%和23.5%。同年,交通运输业累计完成投资34.19亿元,比上年增长5.9%。新建改建公路2515公里,新建等级客运站33个。无论是物流服务业整体发展还是物流服务业的内部结构,都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兵团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对比分析

由于历年兵团统计年鉴数据缺失,结合制造业总产值占兵团工业的比例在80%以上,本文仅选取历年的工业增加值来替代制造业增加值。表2显示,大部分年份的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是正数,说明兵团制造业呈现出增长的发展态势。但是,这种增长态势是呈现一个波动趋势的,1994年至1998年的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是先呈现一个由低变高再变低的趋势;1998年至2003年,制造业的增长率同样的出现了一个由低变高再变低的趋势;2004年至2010年,兵团制造业增长率再次出现这种由低变高再降低的趋势。虽然,1994年至2010年兵团制造业一直呈现一个增长趋势,但是其增长率却是一个变化的波动状态,因此,对于兵团制造业的发展仍然需要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环境,来帮助制造业的呈现平稳的增长状态。

图1显示,兵团物流服务业呈现一种缓慢的增长趋势,而制造业则呈现一种快速发展趋势。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兵团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存在错位,即物流服务业发展受到某种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够与制造业发展呈现同步发展趋势。

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本文分析使用的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这两者增加值数据主要来自于兵团历年统计年鉴(1995-2010年)。而对于物流服务业囊括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物流服务业增加值是由这些行业的增加值相加所得(具体的数据见表3)。

(二) 模型的构建

为了深入分析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直接采用最简单的一元回归模型,选择各产业的增加值作为各行业的效率指标,模型如下:

ZZY= a+bWLY+u (1)

模型(1)中,ZZY表示制造业增加值,是本模型的被解释变量;WLY为解释变量,表示物流服务业增加值,a、b为常数,u为误差项。

(三) 单位根检验

平稳序列的基本特征是:其统计特征不随时间的平移而变化。平稳的时间序列表示为 I (0) ;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平稳,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为 I (1),以此类推。

表4中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ZZY和WLY是虽然在水平检验下是非平稳的,但是在二阶差分情况下是均是平稳序列,说明具备协整分析的前提条件。

(四) 协整检验

为了深入探讨兵团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期均衡关系。本文将构建协整方程(线性回归方程),如表5所示。

则线性模型可以表示为:

ZZY=-289609.6 + 8.255WLY (2)

T (-3.586) (12.264)

P (0.0027) (0.000)

该线性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09,且经过调整后的拟合优度的值为0.903,DW的统计量的0.311,F统计量的值为150.41。可以说明,所构建的经济模型的拟合度较高,且各变量均显著。

由长期均衡回归模型得到了的残差序列模型为:

ET=ZZY+289609.6+8.255WLY (3)

残差序列的检验结果为(即包含常数项、趋势项的情况下,进行一阶差分而得到的),如表6所示。

残差序列的 ADF 值为-3.917,其在 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3.76,因此可知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即说明变量 ZZY、WLY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且关系唯一。

模型对应的长期关系表明,如上式所示。ZZY、WLY之间的关系符合经济学意义,它表明:对于兵团来说,兵团物流服务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制造业将增长8.255个百分点。

(五) VAR检验

通过Eviews6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VAR模型如表7所示(表7中()内是标准误差值,[]内是t统计量值)。

表7显示,两个回归的模型的拟合优度为 0.9946,调整的可决系数也达到了 0.9925,说明这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较好。F统计量的值达到了463.24,该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第一个模型中,滞后一期的物流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为负的,而滞后二期的物流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则呈现负数,但是其加总所得的系数为正数,即说明物流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整体呈现正向的促进效应。第二个模型显示,滞后一期的制造业对物流服务业呈现正的促进作用,而滞后二期的制造业对物流服务业呈现负的影响作用,但是,这些系数加总所得为正数,即说明制造业对物流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也是正向的。

(六)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从长期来看,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并不能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本文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验证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对于统计分析来说较少,因此,考察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从长期趋势分析的因果关系,直接选择经过HP滤波后的平稳性进行因果关系分析。

对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进行H-P滤波处理,得到结果图2和图3所示:

下面,主要选择经过滤波处理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格兰杰检验,运用Eviews6.0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分析,得到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第一个假设中,HPWLY不是HPZZY的Granger 原因,其F统计量为425.704,显著性水平为0,即假设条件不成立,因此,HPWLY是HPZZY的Granger 原因;第二个假设中,HPZZY不是HPWLY的Granger 原因,其F统计量为91.77,显著性水平为0,同样的假设仍然不成立,因此,HPZZY是HPWLY的Granger 原因。从长期趋势分析,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即物流服务业对制造业存在推动作用,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为物流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兵团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本文通过对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分析,认为兵团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兵团物流服务业对制造业存在着促进作用,而制造业的发展同样的能够带动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从这两者长期互动均衡关系的角度来为其发展提供对策。

(一) 制定完善物流服务业的行业标准

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开始使用物流服务业,这不仅降低了大多数制造业的成本,提升了制造业的经营效率,还促进了物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容易出现一些物流服务业进行“逆向选择”,使制造业蒙受损失。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物流服务业的行业标准,提升物流服务业的各个企业的员工的素质,才能够更好的让物流服务业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二)实现制造产业“轻量化”为物流服务业发展提供市场

物流服务业完善自身的同时,制造业同样需要做好相关工作。兵团鼓励和提倡当地的制造业学习和借鉴国内发达地区和国际现代制造业经验,并提供一些对外交流的机会,帮助这些制造业组建物流服务业公司,以便实现制造业轻量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开拓能力,也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两者互动发展提供优势环境

兵团要想真正做好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支持工作,最合理的建议是加强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善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环境,物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优化了,其服务效率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能够更好的为制造业服务,进而保证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蒋琴儿,刘剑锋.物流金融: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有效平台[J].商业研究,2010, 3

2.刘一琳.生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研究—以第三方物流业为例[J].浙江大学,2008.3

3.王玉玲.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

4.吴净.我国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J].江苏商论,2007.9

5.李庆杨,孙秀秀.刍议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J].经济问题,2009.10

6.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7.喻春娇,郑光凤.湖北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分析[J].经济地理,2010.11

作者简介:

汤伟娜(1983-),女,江苏连云港人,新疆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