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行业可行性报告

行业可行性报告

时间:2022-12-20 03:22:31

行业可行性报告

第1篇

一、开办银行卡业务的必要性

(一)开办银行卡业务是摆脱农村信用社业务瓶颈制约,确保生机和发展的源动力。目前,我县十几家银行都已开办银行卡业务,而我县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单一,在各家商业银行推出各自的银行卡,并加入银联网络,银行卡业务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经营手段的形势下,开办银行卡对于我们来说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开办银行卡业务是银行业适应科技网络化的需要。任何一家银行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顺应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适者生存,弱者淘汰”是市场竞争的规则。随着货币结算电子化和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银行业已经迈入网络时代,业务流程通过银行卡来完成,农村信用社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三)开办银行卡业务是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外资银行进入后,对本土银行的业务会造成严重冲击。为了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提前抢占市场,农村信用社发行银行卡是必不可少的。

(四)开办银行卡业务是开拓中间业务的迫切需要。我县农村信用社在开拓农村中间业务方面前景广阔,在代收电话费、电费、水费、移动话费、有线电视费;代扣国税、地税;代收个体工商费、工商罚没费;退休、企事业单位工资等中间业务方面,开办银行卡业务,可以更好地发挥我县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优势,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二、开办银行卡业务的可行性

(一)截至20****年8月,我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达7.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5.57亿元,存贷总量在全县金融机构中均位居第一位。全县农村信用社资金运行平稳,资产质量逐年提高。在内部管理上,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内控制度及监督体系,基本上实现了规范管理、稳健经营。

(二)我省农村信用社金融电子化迅速发展。近年来,省联社高度重视电子化建设,按照新一代银行系统的设计思想,全省农村信用社统一开发、推广应用了综合业务系统,建立了全省农村信用社清算中心,实现了全省储蓄通存通兑,我县农村信用社加入综合业务系统,临柜业务达到了标准化、高效化、规范化。

(三)在人员、组织和管理制度上,本联社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了银行卡管理部门,负责卡业务的日常指导和管理。

第2篇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纲要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厂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2.4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环境保护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劳动力来源。

§1.2.7项目建设进度

§1.2.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1.2.9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2)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

(4)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结果。

§1.2.10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主要技术指标表根据项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数、全厂总定员,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额、全厂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厂占地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年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年总产值、年利税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1.4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

§2.1.2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写明项目发起单位或发起人的全称。如为中外合资项目,则要分别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册国家、地址等详细情况。

(2)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如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好、出口换汇、该类产品可取得的优惠政策、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2.2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开矿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2.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包括原料、水资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调查。

2、市场调查,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情况调查;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供需趋势调查。

3、社会公用设施调查,包括运输条件、公用动力供应、生活福利设施等的调查。

4、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料的调查,包括拟建地区各种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状况,大气、水体、土壤等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等。说明环境现状资料的取得途径、提供单位、以及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的环境现状资料及文件名称。

§2.2.2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项目)的名称、内容及试验结果。这些实验包括建筑材料的试验、拟采用的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证明。

§2.2.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各个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及厂址位置的初勘、测量、比选等工作情况。

(2)初步选择意见和资料。

(3)遗留问题。

§2.2.4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2)项目建议书所附资料名称。

(3)审批文件文号及其要点。

§2.3投资的必要性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2)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3)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4)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6)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决,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的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市场调查

§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产品的用途,如果产品是工业基本原料,应分别说明本项目产品在主要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

产品经济寿命期论述。调查本产品目前处于经济寿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更新换代的可能时间。

§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本项目产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总量,现有生产能力开工率;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2)国内现有生活能力总量在本地区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3)本产品目前在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4)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年月。

在建设项目和已批待开工建设项目,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但却是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

§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全国或地区目前的产量总数。

(2)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产量变化情况。

(3)本产品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较,以了解国内保有量是多还是少,说明本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程度。

(4)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进口量及进口来源,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占国内生产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替代产品调查

(1)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产品价格调查

(1)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国外市场调查

(1)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商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所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推销方式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推销措施

(1)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销售网点规划。

(3)广告及宣传计划。

(4)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投产初期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会对销售收入产生影响,因此价格制定要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后,可根据产品销售情况逐渐将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产品销售费用包括建立销售机构、销售网点、培训销售人员、产品广告宣传、咨询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在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制定的产品销售计划,分别估算产品销售费用。对某些产品,销售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计。

§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产品方案

(1)列出产品名称。有多种产品时,应逐一列出主产品和主要副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标准。说明产品规格、标准选择依据。

§3.4.2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又叫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生产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实物单位或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1)建设总规模。说明主要产品年产量,主要副产品年产量,主要设备装置。

(2)主要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生产线数量。

(3)说明项目经济规模,不同规模下项目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如果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法,应说明项目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并说明分期建设的起止时期、各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年销售总收入,并计算销售收入和计算期内销售总收入,销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新厂址方案。

§4.1资源和原材料

§4.1.1资源评述

资源系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下列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1)项目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

(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

(4)本项目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应量及今后生产发展所需资源扩大供应的可能性。

(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项目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设规模或分期建设等。

§4.1.2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的生产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

①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需进口的原材料表。

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

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

(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需由项目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

①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③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验;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行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

(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

(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

§4.2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则是:

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4.2.1自然条件

(1)拟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况和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

(2)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应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可利用水量增长情况。

(3)气象条件。收集分析地区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风等资料,对需要增设防风沙、抗高温、改善光照等设施的地区,需进行费用估算。

§4.2.2基础设施

叙述拟建地区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的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条件,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中选取最有利的地区。

(1)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门的要求。

(2)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水部门的要求。

(3)运输。地区内各种运输线路的分布;站库码头的位置和地形;运输费用;运输能力及其发展规划等。

(4)排水。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5)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及可利用的种类、容量、技术特征等。

(6)施工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施工用动力(水、电)来源等。

(7)市政建设及生活设施。包括当地的卫生、邮电、文化教育。

§4.2.3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及近远期发展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企业、技术工人来源等在项目建成后所需社会协作的条件。

§4.2.4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项目选择建厂地区还应考虑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选择下列地区建厂时应特别慎重,要取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

(1)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2)水土保持禁垦区。

(3)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

(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的地区及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

(5)军事设防区。

(6)生活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

(7)民族宗教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4.3厂址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厂址的选择不一定要与建设地区的选择分开,往往是厂址选择与建厂地区的选择合并进行。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牵扯地交叉进行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别叙述。

选择厂址通常是随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工作阶段逐步深入的。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提出厂址初选意见;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提出具体厂址的推荐建议;进图初步设计阶段时,对厂址的各种条件需作详细勘查和落实,最终确认厂址,标定四周界址。

§4.3.1厂址多方案比较

建设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内选择若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分析比较,从中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厂址。并编写厂址选择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研究报告中仅需叙述选择要点和厂址的主要优缺点。有关选厂所需的调查资料、勘察和测量资料、取舍理由、论证等均应编写入选厂报告内。确定厂址,须作多方案比较,一般可按下列内容进行。

(1)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

①工厂输出、入交通线、供电、取水、排污等与外界产生直接关系的方位、地形。

②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废渣堆置、四邻地物。

(2)占地土地情况的比较。比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积的比例,以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为原则,作出占地用地情况的评价。

(3)拆迁情况的比较。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拆除的数量、原有居民需迁移的人数及拆迁安排等条件和难度的比较。

(4)各项费用的比较。由于各个可供选择地段条件不同,在费用上会产生较大差别,需作多方案比较。

①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较。

②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设或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较。

③基础处理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费用比较。

④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较。

⑤抗震所需费用比较。

⑥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较。

§4.3.2厂址推荐方案

(1)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标明厂址四周界址、厂址内生产区、生活区、厂外工程、取水点、排污点、堆场、运输线等位置及四邻居民点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相互位置。说明对生产要求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2)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的理由。

(3)环境条件的分析。

(4)占用土地种类分析:

①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②占用林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③利用荒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④利用山坡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⑤需要拆迁的面积和估计所需的费用;

⑥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筑物结构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5.1项目组成

凡由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生产后勤、运输、生活福利设施等,均属项目组成的范围。

各单项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质加以分类,一般可分为: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生产车间或配套工程;厂外工程;生产后勤车间或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其它单项工程。

如有自成体系需单独撰写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备热电厂、水厂、铁路、专用线等,应列出工程的名称、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的编号。并将工程的投资列入项目总投资内,分项研究报告列为附件。

§5.2生产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包括专利或专有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选择技术方案必须考虑:技术是否是先进成熟的;是否适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产品所定的质量标准;能否适应拟建地区现有工业水平;在维修、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碍;所需投入物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劳动力来源相适应等。

§5.2.1产品标准

叙述本项目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如国家一级标准、行业标准等。并将选定的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常用标准作比较说明。

§5.2.2生产方法

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有不同的生产方法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作方案性选择,根据产品用途、质量和成本等因素择优确定。对选定的方法需要说明生产方法的名称及主要特征、选用的理由以及与其它生产方法比较的利弊。

在选用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时,应说明取得技术来源、专利号、技术特征,还需说明专利和技术转让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

§5.2.3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系指投入物(原料或半制品)经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和数据,统称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各种消耗等要求,选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只叙述若干主要车间的工艺流程,一般车间可从略。

§5.2.4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主要工艺设备系指工艺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应按车间、工段分别叙述所选取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来源。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则应详细论述引进的必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引进方向和选择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是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必须作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与来源。

(1)按车间、工段编列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计算机集中控制站室的装备)一览表。需要引进的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应单独列表。引进设备还要说明引进必要性、备品备件的来源、国内分交方案,引进设备外汇来源及引进计划。

(2)一般设备(除已列入表内的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作详细选择,但需按车间(工段)参照现有同类型、同规模生产厂所用的一般设备估算本项目应予装备的设备数量,或采用行业中惯用的比例指标推算出本项目,本车间所需一般设备的数量。

(3)全厂计量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

(4)设备费用估算。主要设备可根据询价、协议意向书中价格等分别估算,一段设备可综合估算。

§5.2.5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所用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消耗指标选取的来源有:

(1)现有生产厂的消耗定额高低值的平均数;

(2)同型号设备的实际运转时的消耗值;

(3)通过生产试验测定及分析推算;

(4)设备出厂时的说明或订货合同规定值。可行性研究中,可结合本项目技术方案特征,确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值;

(5)撰写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消耗指标不同于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需用量,消耗指标纯属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数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运输、储存的损耗。消耗指标与所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同一种设备不同型号的,又同生产管理和操作水平直接有关,因此常被用作企业间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5.2.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应就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的输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盘的研究,选择车间布置方案。车间布置方案要求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车间布置简图、主要标准尺寸和技术说明。

非主要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筑面积、平面尺寸、层高等估算和建筑物特征。

§5.3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储存、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流送线路最短、货流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在确定了总平面布置原则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后,需估算厂区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管沟、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厂土石方量,并说明余缺量的走向与来源。

§5.3.2厂内外运输方案

根据工厂的投入物、产出物与废弃物的总量,按其不同种类、不同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分类说明,从运量、运距、运输成本、运输负荷变化以及投资与经常费用等方面加以分析。确定和推荐经济、实用的运输方案。运输方案的确定要包括全厂运输量分析、运输设备选择和厂外、厂内运输方案的说明,其中厂内运输方案要求作到与生产有机配合。

§5.3.3仓储方案

论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辅助生产物料主副产品的年周转次数;储存期(可供生产需要的天数);储存方式(散堆、包垛、罐储);装卸及搬运方式等方案设想和要求,对用量较大的大宗货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储方案,应专题叙述。

§5.3.4占地面积及分析

建设项目用地,应遵循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尽量少占耕地,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估算占用土地数量,并分别估算生产区、生活区、原料基地占地面积,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生产区场地利用系数、全厂绿化系数、占地用地面积等指标。

在占用土地分析中,还需同时说明需要拆迁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面积、建筑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去向,项目需要支付的赔偿费用。并对可能的不同拆迁方案进行拆迁费用及征地费用的比较。

§5.4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厂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仅需对主要生产厂房、重要构筑物以及特殊基础工程作原则性的叙述和方案选择建议,如采取的建筑形式和标准、结构造型、基础类型和需要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等。对一般建(构)筑物只作综合说明、估算工程量、选取单位造价指标等即可。对全厂所有建(构)筑物的工程量,造价以及三材用量。视单项工程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估算。

§5.4.1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按生产流程顺次列出主要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形式和标准、建筑材料的选用要求;特殊要求(防腐、防爆、防火、隔音、隔热等);消防及报警设施选用标准和要求,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名称。

对一般建筑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筑面积作综合性说明。

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是建构筑物的结构造型、地基处理方案、建构筑物基础造型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对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有地震烈度确定依据、地震设防标准及设防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5.4.2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遇有不良地质条件的项目或重要建构筑物与大型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应进行特殊基础工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对需要防震动,防腐蚀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对基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需作专题研究,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5.4.3建筑材料

分析拟建地区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的最近供应点和可提供的最大构件规格及制作能力。需由外地供应的应说明主要建筑材料名称及供应点。对项目施工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单独说明,如需说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机具、大型或大宗预制构件的来源等。

进行三材用量估算,撰写建筑材料用量估算表。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6.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1)项目的地理位置(附平面图);

(2)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气象情况;

(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4)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5)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7)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8)交通运输情况;

(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主要污染源

分车间叙述产生污染物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入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震动和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气体的装置和车间;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运输线路(指厂内外自运)、储存库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运输线路、储存和使用场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质、成分、数量、危害程度。

§6.2.2主要污染物

(1)主要污染物向厂(场)外排放的性质可分为:烟尘、粉尘、废气、恶臭气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液、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振动、电磁波辐射等。

(2)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质分析,列举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质。

(3)排放量。污染物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周围环境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混合物的数量,注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并列出国家或地区允许的排放标准。

§6.3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及项目所在地区环保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有关法规、规定等。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时应执行地区规定;地区没有特定要求的;执行国家规定。个别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标准的由可行性研究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确定。

§6.4治理环境的方案

(1)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2)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森林和植被破坏影响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3)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破坏程度及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污水、废气、废渣、粉尘、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5)噪声、震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消声、防震的措施。

(6)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监测布点原则;

监测机构的设置和设备选择;

监测手段和监测目标。

§6.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对可以量化的环境影响,可将其计算并列入经济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内进行分析。

§6.7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建设项目必须确保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

§6.8.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振动、噪声等操作者健康影响的分析;

(3)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分布点及其危险程度。

(4)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6.8.2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1)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点、拟采取的防护方案及安全检测设施;

(2)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报警、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设施的初步选择方案;

(3)对高温、高噪声、高振动工作环境拟采用的防护、检测和检验设施。

§6.8.3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1)机构设计及人员;

(2)保健人员和保健制度;

(3)日常监测检验人员。

§6.8.4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7.1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机构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的划分,其设置主要取决于项目设计方案和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范围和产量、车间多少、职工人数等)。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要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管理的要求,保证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以及全体成员之间能协调一致地配合,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7.1.1企业组织形式

部门、行业不同,生产规模不同,企业组织机构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最通用的形式是采用金字塔式(企业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中层经营管理(部门和科、处)和基层现场管理(车间和设施)等三个层次。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幅度越大,层次越少。中小型项目可采用两级管理(厂和科室、车间);大型项目可采用三级管理(公司或总厂、厂或分厂、车间)。

§7.1.2企业工作制度

根据各车间和设施的工艺特点和生产需要,可分别采用连续工作制或间断工作制。个别项目采用季节性生产,每年可分为生产期和停产期。

§7.2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劳动定员

一般来说,企业所需人员按其工作岗位和劳动分工不同,可分为四类人员:

(1)工人:是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的工人及厂外运输与厂房建构筑物大修理的工人;

(2)工程技术人员?是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的人员;

(3)管理与经营人员:是指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及在各基本车间与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从事行政、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的人员;

(4)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在可行性研究中,分别估算各类人员需用量,并说明其来源,撰写劳动定员汇总表。

企业所需人员,有一部分必须参与建设过程、设备安装、调试,对这部分人员的来源及进厂时间要单独说明。

§7.2.2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分人员类别估算年工资总额,并计算职工年平均工资。

§7.2.3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1)人员来源分析,需培训的人员总数。

(2)培训方式:①派往类似厂矿的生产现场和设备制造现场,通过实习培训生产、维修和管理人员,部分生产维修人员可参加本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转。引进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必要时派往国外生产现场和设备供应厂实习。②在厂区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按照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分专业、分工种进行培训。

(3)培训计划。国内培训人员数量、专业、时间、方式和国外培训人员数量、国别、专业、方式、时间及国外培训的必要性。

(4)培训费用。国外培训的,要单独说明外汇来源。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可称为投资时期,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8.1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不同,新项目可以由业主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改扩建和技改项目可在老企业内专门成立筹建小组,筹建小组的任务是办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委托手续及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一般是通过招标、投标和评标来确定的);参加厂址选择;提供设计必需的基础资料;申请或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运输;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8.1.2资金筹集安排

项目资金的落实包括总投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基本符合要求和资金来源有充分的保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撰写投资估算,并在考虑了各种可行性的资金渠道的情况下,提出适宜的资金筹措规划方案。在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和明确了总投资费用及其分年度使用计划之后,即可立即着手筹集资金。

§8.1.3技术获得与转让

技术获得和转让是实施时期的一个关键要素,选择的技术将涉及到法律、经济、财务和技术等许多方面。当从国外引进专有技术时,与国外供应商的谈判有时需要长的时间,有时还要解决法律问题,例如专利权的限制或者技术转让的限制等。如果技术供应商标的合同责任中含培训,那就应该包括在培训计划中,可行性研究中应包含与项目选择有关的技术获得与转让有关的计划时间和费用。分配给项目详细工程设计的计划时间,将取决于技术种类及其复杂性。

§8.1.4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委托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测工作。要提出设备、材料订货清单和非标准设备制造图纸。勘测精度要与设计阶段相适应,设计阶段的划分可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大中型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或行业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或其中某些采用新工艺技术的车间,可能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再增加一个技术设计阶段。

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进度要充分考虑设备问价和大型设备的预订货时间以及取得设备资料的时间。

订购设备要考虑设备到达时间和安排顺序。当引进国外设备时,还要考虑到向国外有关公司进行询价、谈判(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比选和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所需的时间。

§8.1.5施工准备

项目初步设计话总概算一旦批准之后,即可着手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选定施工单位话签订施工合同。

一般时通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此外,还需进行如弟征购和拆迁安排;组织设备和材料订货(前面已经述及);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以及报批开工报告等。

§8.1.6施工和生产准备

(1)施工。施工阶段时项目实施时期的主要阶段。安装大型复杂项目,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图撰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厂生产系统投产次序安排车间和设施的施工顺序,主体车间及其相应的辅助公用设施的配套要完整。土建施工和设备的验收、发运、运输以及设备的安装都要作出适当的安排,保证合理交叉进行。

(2)生产准备:

①建立管理机构,企业管理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扩大和健全。

②招收和培训职工。对职工的调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训要做出适当的时间安排,使其和生产经营需要相衔接。

③组织收集生产技术资料,制订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

④组织生产物资供应。落实原材料、燃料、协作产品、水、电、汽和其他配合条件,签订有关协议。

⑤组织工具、器具、模具、备品、备件等的计划、制造和订货。

⑥生产前推销。投产前后应制订具体的销售计划,并进行销售市场的准备工作,包括广告宣传、培训销售人员和推销人员等。

§8.1.7竣工验收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各项活动:

(1)生产前检查;

(2)试运转(单机试车或联动试车);

(3)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车);

(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建完,并经生产前检查、试运转、带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形成生产能力,能正常生产合格产品时,应及时验收。这时,生产人员进驻现场,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移交固定资产手续,交付使用。

国外引进成套设备项目和大型联合企业可安排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成套引进项目合同中有专门规定除外)。

建设项目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系统整理技术资料,提交竣工图。

§8.2项目实施进度表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分别确定的项目实施各阶段所需时间,撰写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表有多种表示方法。在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横道图。近年来,网络图在一些行业中也开始应用。

简单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横道图,复杂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网络图(关键路线法或项目评审技术)。为避免项目实施工程中费用和时间的浪费以及各项作业活动能前后左右的协调配合,利用网络图可以模拟实施项目的各种不同方案进行筛选。

§8.2.1横道图

横道图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可适用于各种项目,这种图表可以表示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计划进度和实际记录等具体内容。它是把项目实施计划分为若干项(作业活动或工作单元),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项作业活动,每项工作用一横道表示,横道两端表示该项作业活动的起、止时间;其长度即是完成该作业活动所需时间。

§8.2.2网络图

对于包括许多相互关联并连续活动的大型复杂的综合建设项目和对实施进度有图书要求的项目,需要适用网络图。应用统筹方法对项目实施进度作出安排。网络的定义是一组节点(圆圈)用一组带方向弧所连接,关键路线法(CPM)和项目评审技术(PERT)是应用网络图的两种方法,网络图多用于施工阶段的项目规划与控制。目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些行业也有所应用。

§8.3项目实施费用

项目实施费用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直到项目鞠躬投产以前整个实施时期的筹建费用。这部分费用应包括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第二部分,即其他建设费用中,项目实施费用按以下各项分别估算。

§8.3.1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筹建单位为进行项目筹建、建设、联合试运转、验收总结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不包括应计入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建设单位采购及保管设备、材料所需的费用。可以“单项工程费用”为基础,乘以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分别制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率计算。

§8.3.2生产筹备费

生产筹备费是指生产筹备人员费和投产前进厂人员费用。

§8.3.3生产职工培训费

生产职工培训费用是指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前拟建企业自行培训或委托其他厂矿培训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所支出的费用以及生产单位为参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熟悉工艺流程机械性能等需要提前进厂人员所支出的费用。该项费用可根据规划的培训人员数、提前进厂人数、培训方法、时间和职工培训费定额计算。

§8.3.4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办公、生活家具购置费是指为保证项目初期正常生产、使用和管理必须购买的办公和生活家具、用具的费用及设计规定必须建设的托儿所、医院、招待所、中小学等的家具、用具费用。该项费用可按有关定额计算。

§8.3.5勘察设计费

勘察设计费是指:

(1)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按规定应支付的费用;

(2)在规定范围内由建设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所需的费用。此项费用可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撰写。

§8.3.6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计算项目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9.1项目总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

§9.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组成,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分别估算,并汇总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前述各部分中估算的费用额,估算固定资产投资。

①工程费用。

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四项费用,可按主要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公用工程、服务及生活福利设施、厂外工程等分别计算,以人民币、外币分别表示。

主要生产车间是指生产主要产品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指为主要生产车间配套的工程项目。

公用工程是指为本项目生产服务的工程,如循环水场、给排水管网、给水泵站及水池、消防设施、三“废”处理、输变电工程、电信工程、供热电汽线路等。

服务及生活福利工程包括办公楼、试验楼、职工宿舍、食堂、学校等。厂外工程主要是指本项目的输水管线、排水系统、高压输变电、物料管线、通讯管线、专用码头、专用公路、铁路专用线、销售仓库、货物转运站等。

②其他费用。

除了将前几章中已估算的费用进行汇总分类外,还应将未估算的费用项目作出详细的估算。

其主要费用项目有:①建设单位管理费;②职工培训费;③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④土地征用费;⑤外籍技术人员来华费用;⑥出国人员培训考察费;⑦进口设备材料国内检验费;⑧工程保险费;⑨大件运输措施费;⑩大型吊装机具费;①项目前期工作费;②设计费;③其他费;

第二部分费用估算是,应说明各种费用的取费标准、定额,一般按国家和地区有关规定执行。估算中有外汇费用时,以外币表示。

③预备费。

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两部分。分别计算列出,涨价预备费以年度投资中第一部分费用为基础,按国家计委的费率计算,同时需考虑外汇部分的限价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国务院第82号令(1991年4月16日)的有关规定执行。

(3)建设期利息应根据提供的项目实施进度表已研究确定的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及资金筹措方式、各种贷款的利率及分年度用款计划表计算得出。当项目投资来源为多种渠道时,应分别计算各种贷款资金的建设期利息。

在可行性研究中,建设期利息均按年计息。利息的计算,分为单利和复利,计息方法及年利率视项目实际情况而定。

利息计算中,假定借款发生当年在年中支用,按半年计息,还款当年也在年中偿还,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按全年计息。按国家规定,建设期利息当年付清。

人民币和外币贷款分别计息,汇总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

以上各项计算完成后,撰写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1.2流动资金估算

(1)流动资金的组成。项目流动资金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①储备资金。即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而用于储备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等的资金。

②生产资金。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品占用的资金。

③成品资金。即产成品入库后至销售前这段时间中产成品占用的资金。

除此之外,还有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组成的流动资金。

(2)流动资金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流动资金的估算,按项目具体情况,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为:参照同类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占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以及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比率来确定流动资金。

分项详细估算法为:按项目占用的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分别按年需用额及周转天数估算定额流动资金,按项目占用的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估算非定额流动资金。

按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后,可列流动资金估算表。

§9.2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9.2.1资金来源

筹措资金首先必须了解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如果筹集不到资金,投资方案再合理,也不能付诸实施,可能的资金渠道有:

国家预算内拨款;

国内银行贷款:包括拨改贷、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等;

国外资金: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政府贷款、赠款、商业贷款、出口借贷、补偿贸易等;

自筹资金:包括部门、地方、企业自筹资金;

其它资金来源。

可行性研究中,要分别说明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条件,利用贷款的,要说明贷款条件、贷款利率、偿还方式、最大偿还时间等。

§9.2.2项目筹资方案

筹资方案要在对项目资金来源、建设进度进行综合研究后提出。为保证项目有适宜的筹资方案,要对可能的筹资方式进行比选。

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各种可能的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资金使用条件、利率和汇率风险等进行比较,寻求财务费用最经济的筹资方案。

§9.3投资使用计划

§9.3.1投资使用计划

投资使用计划要考虑项目实施进度和筹资方案,使用相互衔接。

撰写投资使用计划表。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按不同资金来源分年列出年用数额;流动资金的安排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一般从投产第一年开始按生产负荷进行安排,并按全年计算利息。

§9.3.2借款偿还计划

借款偿还计划是通过对项目各种还款资金来源的估算得出的,借款偿还计划的最长年限可以等于借款资金使用的最长年限,制定借款偿还计划,应对下述内容进行说明。

(1)还款资金来源、计算依据;

(2)各种借款的偿还顺序;

(3)计划还款时间。国外借款(包括国内外币借款)的还本付息,要按借款双方事先商定的还款条件,如借款期、宽限期、还款期、利率、还款方式确定,与国内按借款能力偿还借款不同的是借款期一般是约定的。还本付息的方式有两种:

①等额偿还本金和利息,即每年偿还的本利之和相等,而本金和利息各年不等。偿还的本金部分逐年增多,支付的利息部分逐年减少。

②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即各年偿还的本利之和不等,每年偿还的本金相等。

利息将随本金逐年偿还而减少。

国外借款除支付银行利息外,还要另计管理费和承诺费用等财务费用。为简化计算,也可将利率适当提高进行计算,对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加以说明。

第十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推荐出优秀的建设方案。本章的评价结论是建设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节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10.1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为了确定项目未来的生产经营和盈利情况,对项目的生产成本作出接近实际的预测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生产成本是指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它包括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及大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推销费用等。

在成本估算时,其精确度要与投资估算的精确度相当。

§10.1.1生产总成本估算

生产总成本是指项目建成后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经济评价中按年计算)为生产和销售所有产品而花费的全部费用。

(1)生产总成本的构成有:

①外购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根据前面第四节中外购燃料动力的数量和单价计算。

②外购燃料动力。根据第四节中外购燃料动力的数量和单价计算。

③工资及福利基金。工资根据第七节中的工资总额计算,福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④折旧及推销费。

⑤大修理基金。

⑥其它费用,包括成本中列支的税金以及不属于以上项目的支出等。

⑦流动资金利息,按流动资金贷款额和贷款利率计算。

⑧销售及其它费用,包括教育费附加,计入成本的技术转让费等。

以上各项费用总额构成项目生产总成本。总成本扣除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和流动资金利息为经营成本。

(2)列表表示生产总成本。

§10.1.2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生产单一产品的项目以总成本除以设计生产能力即是单位产品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项目,也可按项目成本计算单位成本。

列表表示单位成本。

§10.1.3销售收入估算

根据第三节中预测的产品价格及设计生产能力,逐年计算产品销售收入,当有多种产品时,可分别计算多种产品的年销售收入并汇总计算年总销售收入。

§10.2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务和税收制度以及现行价格,分析测算拟建项目未来的效益费用。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等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即从企业角度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财务评价采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办法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有些项目还可以计算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指标,以满足项目决策部门的需要。

财务评价指标根据财务评价报表的数据得出,主要财务评价报表有: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国内投资、自有资金)、利润表、财务平衡表、财务外汇平衡表。

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别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财务评价详细做法见本书另章。

§10.3国民经济评价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除了要从投资者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盈利状况及借款偿还能力外,还应从国家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需要国民经济付出的代价,后者称为国民经济评价。它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门,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

§10.4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各种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来源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较大的出入,即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对项目的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了避免或尽可能减少这种风险,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经济上的可靠性。这项工作称为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风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只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都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不确定性分析的具体做法,见本书第九章。

§10.5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经济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项目社会分析方法,除可以定量的以外,还应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内容包括:

(1)项目对国家(或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待业人口带来的社会稳定的效益,改善地区经济结构、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

(2)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3)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4)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5)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6)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7)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可行性研究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对项目的主要社会效益或影响加以说明,供决策者考虑。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凡属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11.2附件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立项批文

(3)厂址选择报告书

(4)资源勘探报告

(5)贷款意向书

(6)环境影响报告

(7)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重要的市场调查报告

(9)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

(10)利用外资的各类协议文件

(11)其它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它

§11.3附图

(1)厂址地形或位置图(没有等高线)

(2)总平面布置方案图(没有标高)

(3)工艺流程图

第3篇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可分为审批性可研报告和决策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性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项目立项时向政府审批部门申报的书面材料。根据国家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我国大部分地区,企业投资类项目采取项目备案制和项目核准制(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政府性项目,使用财政资金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因为其自身的优势,对企业各类可行性研究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企业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企业所经营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2、技术的可行性。 主要企业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3、财务可行性。主要从企业经营项目及企业投资者的角度,设计企业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所选择的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金融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4、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5、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所以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细致入微包括许多方面,可以评析出企业的各方面发展因素和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一、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制定

制定有关企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缜密入微,包括企业多方面的建设,从而促进企业全方位的发展,可以综合概括成八部分,分别是

(一) 项目总论:总论作为企业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企业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和合理的准备要求,为促进企业建设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二)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也可称作企业建设产品的市场预测,包括:

1、企业建设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1)产品国际市场调查2)产品国内市场调查3)产品价格调查4)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5)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6)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2、产品市场预测

企业建设产品的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并在企业建设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企业制订生产产品的方案,确定企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包括:

1)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国际市场预测

2)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国内市场预测

3)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价格预测

4)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5)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6)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加工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三) 企业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等情况

(四)设计方案:

1、企业建设项目产品规划方案:建设产品产能规划的方案;企业建设项目产品的工艺规划方案中的加工产品设备选型,产品说明,产品生产流程等。

2、加工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1)营销战略规划

2)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投资者分成;企业自销途径分析;某些企业所建设的项目还可适应国家的需求,涉及国家部分收购方面;企业建设项目的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等。

3)促销策略,包括企业建设项目的产品广告设计,营销办法等的分析与总结。

(五) 建厂条件与厂址方案:这个部分在企业建设的可行性报告中即可适当补充,也可看情况而定省略不加以分析。

(六)环境保护:环保、节能与企业员工劳动安全的方案分析

在企业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认为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出企业改革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七)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在企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促进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八)企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利于企业的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的决策,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从而促使企业找好建设项目,抓住本企业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利于企业对设计建设的项目进行管理。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企业进行项目初步设计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判断项目是否可行,是否值得投资,还利于企业对自身项目进行反复比较,寻求最佳建设的方案,避免项目方案的多变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时间的延误。

(二)可行性报告的研究及设计有利于企业节省工程项目的建造的成本

第4篇

公司领导、零售经纪管理总部、云南业务中心各位领导:

江川营业部目前租用江川农行的房屋作为营业场所,面积有59.8平方米,租金每年5250元。因农行省分行房屋出租政策调整,农行江川支行收到省分行明确通知,不能再继续出租房屋予我部,并口头通知我部,给予我部一定的搬迁缓冲期,随后将房屋租赁期延期到2019年11月30日。我部在收到通知后,即时向主营业部:玉溪营业部和云南业务中心领导汇报,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搬迁玉溪红塔区。原因除农行不再出租以外,主要有以下方面:

1、积极向社区模式转型的必要。佣金下滑趋势下,传统业务收入面临重大挑战,轻型营业部向财富管理、向社区模式转型势在必行,目前江川营业部网点所在位置位于农行院内停车场二楼,职工宿舍改造而成,楼房老旧,少有人知,客户基本靠员工、营销人员自己出去寻找,自己找上门开户的一年仅10人以内,阻碍了营业部规模性增长的脚步。营业部如搬迁至经济发达的红塔区中心城区龙马路和北宛路交叉口一楼铺面,具备人流密集(对面是农贸市场和花鸟市场)、居民收入较高的集中社区、金融中心(周边有浦发行、建行、中行、红塔银行、工行、农行)等优势,将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有利于向社区居民贴近服务,进行产品销售,丰富营业部收入渠道,加快营业部向财富管转型的脚步,壮大营业部规模,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

2、现在玉溪已经进驻的券商除太平洋外有六家,分别是:大同、红塔、华融、方正、长江、国泰君安,而且也有几家券商也有可能进驻红塔区,券商竞争日益激烈。江川营业部搬迁至红塔区后,我们将以新型营业部的形象在红塔区打开新的局面,以崭新姿态服务、开发客户,和玉溪抚仙路营业部一起形成南北呼应的一条纽带,壮大声势,共同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形成合力,和其他券商对手相比,形成有力的竞争实力,力排竞争对手,深挖渠道、开发客户,提升太平洋证券玉溪片区的总体竞争力;

3、原营业部租赁的农行二楼办公地点停车不便,且位置比较蔽塞,很难有人意识到营业部的存在,不利于营业部开展业务;

4、经过走访,江川区一楼铺面均价与红塔区相差不大;

5、江川区经济相对滞后,大部分为山区,产业为农林牧渔业,客户平均可投资理财的资金不多,且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开户数已经相对饱和;

6、目前江川营业部的客户有60%以上的客户在红塔区居住。

分析江川营业部的这些状况和整个玉溪片区设立中心营业部的战略布局,决定将原江川营业部所有客户搬迁至玉溪红塔区,原江川营业部主要负责在红塔区和江川区开展业务。与主营业部并肩协同作战。因江川区属于玉溪的一个区,搬迁至红塔区属于在玉溪市内同城搬迁,执行起来较为容易一些。

一、搬迁至红塔区后,具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提升太平洋证券玉溪片区的竞争力。

当前形势:监管部门放宽新设营业部的门槛后,众多券商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很多券商大多找毗邻我们营业部的地址新设网点,目标瞄准我们的客户,以低佣金挖走客户,同时挖掘我们的客户经理、挖掘我方员工资源等方式不断来争抢我们太平洋证券的客户。势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江川营业部搬迁至玉溪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红塔区后,和主营业部共同携手,主要目标瞄准周边券商,以更贴近的服务,更好的宣传等方式来争夺客户资源,特别是对已经从太平洋证券离开的客户,争取将他们挖掘回来。

2、搬迁后有利于稳固和服务客户。

玉溪营业部搬迁后,原来的现场客户好大一部分由于家离得较远,有些年老又不会开车,不方便至新址交流和交易,他们中大多都有可能就近选择其它券商开户,原有客户可能会因此流失。其次,有些客户虽然不是现场客户,但是住在周边、或者是已经习惯了到就近的营业部办理业务和了解信息、交流心得的客户。搬迁后也会对其它券商形成一些有利的挖掘因素。因此,江川营业部搬迁进来后,同样是太平洋证券,将对于玉溪营业部搬迁后客户的稳定和服务起到有力的维护作用,有利于主营业部保持规模。

3、有利于人力资源整合、壮大轻型营业部规模、助力营业部转型。

中心营业部成立后,我们搬迁至红塔区后,面对的是更广泛的市场,红塔区的人口是江川区的两倍,且属于经济发达区,生产总值是江川区的12倍,仍有可挖掘的潜力。而且我们的眼光将不仅仅局限于江川一个小区,还有玉溪整个七县两区的地域,我们玉溪片区的所有营业部将一起共同维护和开发,形成合力。在综合业务的开展上,轻型营业部原来所在区域面窄,很多业务的开展受区域的限制无法开展,搬迁后,在整个玉溪片区哪里找得到资源,哪里的业务方便开展都可以去沟通洽谈,特别是搬迁到中心城区后,综合业务资源更广,平台公司更多,更方便开展综合业务和进行洽谈,对于目前营业部转型也是强大的助力推手。

在开发区域更广的基础上,我们也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资源和积极性,在定岗定编后,营业部原有员工与及中心营业部的营销员工将形成一定的联动,有利于轻型营业部规模的壮大,实现快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二、营业部预选址情况

预选地址位于玉溪市红塔区龙马路与北苑路交叉口园丁小区商铺,位于城区中心,为红塔区住宅、商业最集中的地段之一,使用面积近84平方米,每年房租5.8万,第三年开始每年上涨5%。一楼两个门面,曾经是一个食品有限公司,有一定的辨识度,所处位置位于多个小区及商铺中心,其中有:第三医院职工小区120户人、北苑小区:别墅区50户 A区244户 B区264户 C区120户 D区240户 E区240户 F区240户、五中生活区128户、园丁小区360户、乡镇小区390户、市地税小区240户、红塔区税务局小区240户、锦湖园220户、玉湖园220户、水利水电北苑小区144户、瑞丰小区156户、发改委生活区96户、特殊学校生活区48户、工商局北苑生活区216户、瑞丰花园78户、龙湖园720户等总约5010户人与及新玉酒店、大尔多超市、特殊学校、玉溪五中、玉溪市妇幼保健院、商户120余间等大量机构和商铺。附近还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玉溪市农村信用社,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该地段人流量较为集中,潜在优质客户较多,方便营业部的社区营销,能够以营业部为宣传阵地,积极宣传我们的众多产品,提高我们的市场份额及太平洋证券的知名度。

三、搬迁主要能解决营业部的三个问题:

(1)可以精准定位,为营业部后期开展营销工作,发展客户确立明确的目标群体,使营业部后期的业务发展能做到目标清晰,行动有序。

(2)可以通过服务社区,能通过扩大产品销售规模,提高产品销售收入在营业部中的收入占比,来抵御因佣金率下调而带来的佣金收入下调的影响。

(3)营业部地址设于社区密集区,在网点建设及人员配置上小而标准化,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发展营销人员,将客户经理轮动起来,按照银行网点、社区小区分配分工,根据分配区域业绩进行季度、年度考核,有效地节约成本,更好的直面客户服务。

四、搬迁后的成本费用和利润目标测算

1、利润目标:

搬迁后定位社区营业部,大力开发社区客户,2019年作为大力宣传期,预计2019年实现利润22.15万元,2020年在今年后半年打下的基础之上实现利润32.73万元,改变营业部的盈利状况。

利润测算表

收入(万元)

成本(万元)

盈利情况(万元)

较上年变动(万元)

2018年

110.81

98.24

12.57

2019年(估算)

122.48

100.33

22.15

+9.58

2020年(估算)

130.64

99.52

31.12‬‬

+8.97

2、成本费用比较

(1)、经营成本费用比较:

江川营业部原营业部场所房租价格为5250元,房租合同至2019年11月到期,到期后农业银行大街支行不再对外出租。

预选址位于玉溪市红塔区龙马路与北苑路交叉口园丁小区商铺84㎡,房租58000元/年,两年内维持不变,第三年起每年上浮5%。在玉溪中心城区红塔区属于中等水平的房租。

(2)、新增加装修费及办公设备、家具费用17.2万元。

按照财务5年摊销的规定,2019年10-12月需摊销装修费0.86万,水电及房租设施一次性押金0.5万元,总计1.36万元,2020年需摊销3.44万。

装修费(含门头广告制作费用,新增宽带弱电费,办公家具采购)

金额

17.2万(+0.5万)

2019年(4-12)摊销

1.36万

2020年摊销

3.44万

(3)、经营成本分析比较:

搬迁前成本:

房租:5250/年(含税)

人工:77.31万,含4名员工、5名经纪人;其他:20.93万,合计98.24万元。

搬迁后成本测算:

房租(包括开票税费-房产税、开票税费-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6.73万元。

人工与71.85万,营业部员工配置为:总经理1名、柜台岗1名、合规管理岗1名、投资顾问1名,客户经理2名、经纪人5名,2020年将因减工龄工资及其他收入,使得人工成本得以降低。

单位:万元

房租

 

人工

 

固定成本

付现变动费用等

其他(装修费摊销)

合计

较2018年变动

2018年

0.525

77.31

77.835

20.405

98.24

2019年1-9月

0.45

57.44

57.89

16.23

74.12

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

1.68

19.15

20.83

5.41

1.36

27.6‬

2019年合计

2.13

76.59

78.72

21.64

 

1.36

101.72‬

+3.48

2020年

6.73

71.85

78.58

17.5

 

3.44

99.52

+1.28

由表中可看出,2019年搬迁后,虽然房租方面比2018年上涨近十倍,但是2020年营业部全年经营成本较2018年只增加了1.28万元,较2019年减少2.2‬‬‬万元。

3、收入测算(万元)

经纪业务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

合计

较上年变动

2018年

96.21

14.6

110.81

2019年1-6月

45.1

3.72

48.82

2019年7-12月(估算)

61.66

12

73.66

2019年(估算)

102.76

15.72

122.48

+7.67万元

2020年(估算)

101.64

29

130.64

+8.16万元

从以上表中可以得出,预计营业部进入社区后,虽然在初始阶段经济业务收入稍有下降,但是社区将带来更多的客户资产及并带动产品销售。

产品销售目标:产品销售主要以公募基金为主打,各项资管产品比如定制化产品玉溪抚仙1号以及14天现金增益系列产品为辅,新增客户资产以购买理财产品长期持有为重点,确保资产有效增加。

从成本覆盖的角度出发,若以传统经纪业务佣金覆盖,预期第一年新增资产5000万元,营业部交易性资产预计13440万元,按10倍交易量、万6的佣金测算:13440万×10×0.6‰=101.64万,产品销售额1450万元*0.8‰*25倍分仓计算,新增产品收入29万元,合计130.64万元,实现盈利31.12万元。为保证新增资产目标的实现,营业部将用足公司政策,走进社区,调整营业部装修布局,积极广泛宣传,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作用。

五、搬迁之后的工作思路

走进社区,调整营业部装修布局,积极广泛宣传,让太平洋证券走进千家万户。

1、调整工作时间。预选地址附近居民区众多,向北1公里是玉溪市最大的休闲公园:聂耳音乐广场,社区居民晚上19:30—21:00期间将由营业部门口通向公园,人流较多,届时我们可将营业部营业部时间调整为8:30-21:00,员工两班倒,8:30-15:00为一个班,15:00-21:00为一个班,集中服务,并在营业部门口悬挂横幅或放置易拉宝展架进行宣传,活跃驻点气氛,吸引客户注意,提示客户注意防范非法证券活动所产生的风险;根据社区集中的特性,由员工带领客户经理进行走进社区服务和广场、社区人流量密集地进行宣传折页派发,主动与广场周围来往人群沟通交流,简单介绍产品;营业部还将在营业部不定期组织开展金融知识、防范金融诈骗、投资座谈会、开发团体客户及机构户等社区活动,对网上交易系统或手机APP进行现场演示讲解,以最大程度地方便客户对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在拉近与客户距离的同时针对客户不同需求适时推荐我们的各类产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址有利于营业部利用门头的LED滚动屏进行不间断的广告宣传。

2、调整营业部装修布局,打破民众对金融机构常规装修布局的常规印象,建立开放式营业场所,除业务柜台外,去除原先的“填单台”,将大部分区域规划为客户体验区,员工将在客户体验区为客户推荐各类产品与及办理相关业务,在客户体验区的旁边设有休闲茶室,提高客户在营业部的交互体验。同时打破金融机构“晚上不开门”的刻板印象,晚间虽然办理不了大部分业务,但是员工可以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同时,晚间人流量较大的期间,为居民、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饮水服务,借此机会也可以发展客户,宣传营业部。

3、鉴于营业部目前营销人员匮乏的实际情况,营业部将拟采用招聘客户经理、实习生、经纪人,从而壮大营业部的营销队伍。将与周边银行网点、商铺、旅行社、商场、餐馆、企事业单位等开展联合营销活动,挖掘潜在客户;充分利用营业部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联系银行渠道,在周边组织进行宣传活动,提升太平洋证券的知名度。

六、搬迁后原江川客户的维护、江川片区客户的开发和服务措施。

江川营业部搬迁后,主要负责红塔区和江川区的客户开发和维护。原来在江川营业部开户的江川客户可能会带来一些业务办理的困难等问题。服务上的跟进、江川区客户的开发维护等问题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维护和服务开发。

1、增派一至二名客户经理协助开展当地工作,根据业务需要制定新设红塔区营业部员工巡点江川区的制度。

定岗定编工作后,复核集中到总部,很多业务可以通过网厅办理,客户经理在银行网点巡点,开发客户的同时可以同时指导客户通过网厅办理不需要临柜的业务。对需要临柜办理的业务,可以派车接送。 不是特别紧急的,实行预约制。营业部负责人每周巡点江川区,了解掌握江川客户的需求动态,给予快速解决。遇到紧急事务,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碰到开户人数多等情况,报告主营业部,由主营业部领导统一安排多名人手共同开发客户,协同指导客户开户和咨询,开展宣传活动等。

2、对江川当地渠道的维护和开发。

每周由营业部负责人到江川区,和驻守员工一起找每家银行渠道交流沟通,宣传我们公司和银行的合作政策,了解业务合作开展情况,进行后续长期合作形式的探讨等。尽可能争取银行网点在营业场所给予我们一个摆放宣传资料的位置。对其它非银渠道如社区、保险公司等我们也尽力去洽谈合作的形式。

3、即时了解江川当地综合业务的需求。

搬迁后,为了能及时了解江川当地综合业务的需求,我们每周在巡点的时候,可通过银行渠道、保险等其它渠道了解一些信息。同时,可经常向当地政府部门的一些朋友打听投融资需求。

4、对江川当地老客户的分批服务措施。

搬迁后,我们将对江川当地老客户进行统计,根据交易频繁度分批次进行服务。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开户、办理多种业务等都不需要本人亲自到营业部,而且趋势有越来越向自助化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将分批向客户宣传并上门指导如何利用手机和电脑进行网上交易,如何通过网厅办理业务。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对营业部今后的发展有相对完善的后续服务和开发维护措施,加上在公司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觉得搬迁后盈利的可行性较高。恳请公司各位领导、相关部门审批!

特此请示!

第5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市场(产品或服务)供求分析及预测(量化分析)。主要包括本项目区本行业(或主导产

品)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现有生产(业务)能力调查与分析、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等。

四、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原则上应是具有相应承担能力和条件的事业单位)。包括人员状况,固定资产状况,现有建筑设施与配套仪器设备状况,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等。

五、项目地点选择分析。项目建设地点选址要直观准确,要落实具体地块位置并对与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基础状况、建设条件加以描述,不可以项目所在区域代替项目建设地点。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具体地址位置(要有平面图)、项目占地范围、项目资源及公用设施情况,地点比较选择等。

六、生产(操作、检测)等工艺技术方案分析。主要包括项目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主要技术工艺流程与技术工艺参数、技术工艺和主要设备选型方案比较等;

七、项目建设目标(包括项目建成后要达到的生产能力目标或业务能力目标,项目建设的工程技术、工艺技术、质量水平、功能结构等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及总体规模;

八、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建工程、田间工程、配套仪器设备等。要逐项详细列明各项建设内容及相应规模(分类量化)。土建工程:详细说明土建工程名称、规模及数量、单位、建筑结构及造价。建设内容、规模及建设标准应与项目建设属性与功能相匹配,属于分期建设及有特殊原因的,应加以说明。水、暖、电等公用工程和场区工程要有工程量和造价说明。田间工程:建设地点相关工程现状应加以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说明新(续)建工程名称、规模及数量、单位、工程做法、造价估算。配套仪器设备:说明规格型号、数量及单位、价格、来源。对于单台(套)估价高于5万元的仪器设备,应说明购置原因及理由及用途。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仪器设备,需说明是否具备使用能力和条件。配套农(牧、渔)机具:说明规格型号、数量及单位、价格、来源及适用范围。大型农(牧、渔)机具,应说明购置原因及理由及用途。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依据建设内容及有关建设标准或规范,分类详细估算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并汇总,明确投资筹措方案。

十、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根据确定的建设工期和勘察设计、仪器设备采购(或研制)、工程施工、安装、试运行所需时间与进度要求,选择整个工程项目最佳实施计划方案和进度。

十一、土地、规划和环保。需征地的建设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附国土资源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证明或项目用地预审意见。需要办理建设规划报建以及环评审批的,附规划部门规划意见书以及环保部门环评批复。

十二、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项目建成后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运行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人员配置等;同时要对运行费用进行分析,估算项目建成后维持项目正常运行的成本费用,并提出解决所需费用的合理方式方法。

十三、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测算与分析(量化分析)。特别是对项目建成后的新增固定资产和开发、生产能力,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如社会供种量,带动多少农户、多大区域经济发展等)等进行量化分析,并列附表,且从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竣工验收及项目运转三年内各环节均要求填报此表。

十四、招标方案。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编制招标方案。

十五、有关证明材料(承担单位法人证明、有关配套条件或技术成果证明等)。各种附件、附表、附图及有关证明材料应真实、齐全。

十六、应附表格。除可研报告编制需要提供的工程量、设备清单等表格外,为便于评审汇总,还应附以下两类表格:一是项目基本情况表,二是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明细表。

另外,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封面要求如下:

第6篇

一、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核心关键。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孵化器,是海洋经济发展历史与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 万平方公里,内水和领海主权海域面积38 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8000 多公里,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可再生能源、滨海旅游等资源。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产业发展,党的“xx大”提出了“发展海洋产业”的战略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了“xx”期间海洋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xx”期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均呈上升趋势,发展速度良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连云港实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的优势

1、中国与世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连云港实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开发海洋、向海洋索取资源变得日益迫切和重要。地球上的物种约50万种生活在水中,海洋生物的品种总数达20万种,海洋生物的数量占地球生物种群数量的80%以上。随着利用陆地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开发药物越来越难,人们把海洋作为药物开发的宝库,向海洋要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从1967年在美国召开首次海洋药物国际学术讨论会至今,在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海洋药物进入了临床或临床前研究,这一研究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国是海洋大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为我国海洋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中国海洋药物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截至20xx 年,中国已记录的海洋药物及已进行现代药理学、化学研究的潜在药物资源已达684味,其中植物药205味,动物药468味,矿物药11味。涉及海洋药用动植物1667 种(植物272种,动物1395种),另有矿物18 种。如此,药用动植物及矿物种数达到1685种。

《20xx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有力实施,海洋生物医药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20xx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激励下,海洋生物医药业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20xx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随着国家对海洋生物医药业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增加值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总的来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成果,但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明显。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我国海洋药物已由技术积累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海洋药物产业将成为未来20年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2、政策支持连云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国务院20xx年发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江苏省政府发布的《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将海洋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20xx 年6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再次把连云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连云港市将重点发展新医药等产业。20xx年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并正式批复《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战略决策。20xx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xx”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同时,在全国各省市掀起研究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中,连云港也及时出台了《连云港市新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连云港市“xx”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海洋生物医药和保健食品等海洋新兴产业列为五大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3、丰富的海洋资源与地理区位为连云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连云港是江苏省为数不多的三大海洋城市(南通、盐城、连云港)之一,是全国三大海洋特殊开发区之一,位于东经118°24’~119°48’,北纬34°~35°07’之间,处于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区。连云港市海岸线全长160 多公里,临海及临海极限以内海域面积6670 多平方公里,近海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丰富。有着开发海洋经济的优越条件,连云港海洋经济将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调查发现,已从来源于连云港海域的生物资源中发现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菌、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4、成熟的制药产业群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依托平台

近几年,连云港市优先发展了以化学合成药、现代中成药、新型医疗器械和医疗包装材料等为特色的新医药产业,初步建成了国内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六大生产基地。拥有恒瑞医药、康缘药业、豪森药业、正大天晴等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制药工业百强”称号的骨干企业以及中金玛泰等成长型企业。20xx年,全市医药工业实现产值204.4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销售收入189.7亿元,同比增长29.93%;实现利税48.9亿元,同比增长22.08%。医药产业已成为连云港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也为连云港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连云港传统的制药产业群主要包括:

(1)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在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内分泌治疗药、心血管药及抗感染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其中,抗肿瘤药销售已连续七年在国内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12%以上。目前,恒瑞医药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和手术用药的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

(2)江苏康缘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以创新中药研究为重点,主导产品桂枝茯苓胶囊是妇科血瘀证临床用药;热毒宁注射液是治疗甲流、乙流、手足口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用药。

(3)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肝病治疗领域,主要从事甘草产业。甘草制剂肝病药物的研发处于国际、国内领先地位。除此之外,产品涉及的治疗领域为肝病、肿瘤、心脑血管、消化、内分泌等。

(4)江苏豪森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在抗肿瘤、精神病、糖尿病、消化道及抗感染等领域的产品开发。

(5)江苏中金玛泰。其作为亚洲地区医药包装生产行业规模最大企业之一,主要从事药用包装材料开发和生产。

5、驻连云港的海洋生物研究机构为连云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是驻连云港的海洋生物研究机构,下设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室与药物合成研究室。其海洋微生物新药筛选与开发、海洋植物药物中间体制备与改造、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合成研究等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海洋药物的技术过程及系列产品,使其直接应用于海洋制药产业,加速海洋药物开发技术及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三、利用优势实现江苏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医药产业虽然是连云港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企业产品主要是化学药和陆生植物药(中草药),对海洋医药的研发一直不甚重视,海洋药物产业基础非常薄弱,没有特色产品,未形成产业规模。

首先,连云港市应以传统制药产业群为依托,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改造升级,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实现以医药制造为中心的新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主导地位。同时,要注重发挥新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与传统制药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一方面,传统制药产业改造升级可以为新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培育提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新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传统制药产业的改造升级。新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连云港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成熟度,有序进行。

其次,海洋药物研究涉及生物技术及制药技术等多种学科,需要专业人才和各个研究领域的密切合作。连云港市目前需要联结科研院所与医药企业合作、集聚高层次海洋药物人才、培育海洋药物创新团队、打造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共研发平台。

最后,完善对海洋生物医药新兴产业的支持和配套政策。需要出台针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新兴产业的融资政策;需要政府层面的资金引导,设立支持海洋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制定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传统制药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第7篇

第一章总论……………………………………………………………1

一、概述……………………………………………………………1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3

三、研究简要结论…………………………………………………4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6

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7

一、产品介绍………………………………………………7

二、市场分析………………………………………………………12

三、市场营销策略……………………………………………………18

四、价格预测……………………………………………………19

第三章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20

一、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20

二、提出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1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22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22

二、技术进步………………………………………………22

三、生产工艺流程………………………………………………22

四、主要设备的比选……………………………………………………24

五、自控水平…………………………………………………25

六、消耗指标……………………………………………………25

第五章原材料及公用系统供应…………………………………30

一、主要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品种、规格、年需用量、来源…………………30

二、公用系统供应…………………………………………………33

第六章承建厂概况……………………………………………………35

一、厂址条件…………………………………………………………35

二、厂址方案…………………………………………………………35

第七章工程设计方案…………………………………………………37

一、项目范围…………………………………………………………37

二、工艺………………………………………………………………37

三、总图运输…………………………………………………………45

四、贮运设施…………………………………………………………46

五、厂区管网…………………………………………………………46

六、给排水…………………………………………………………46

七、供电及电信…………………………………………………………49

八、供热…………………………………………………………51

九、冷冻……………………………………………………53

十、通风空调………………………………………………54

十一、土建……………………………………………………………58

第八章环境保护………………………………………………………………62

一、现状概述…………………………………………………………………62

二、设计依据…………………………………………………………62

三、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62

四、绿化概况……………………………………………64

五、环境监测体制……………………………………………64

六、环评结论……………………………………………………………………65

第九章消防………………………………………………………66

一、设计依据…………………………………………………………………66

二、项目概述…………………………………………………………………66

三、生产工艺特点及安全措施………………………………………………66

四、消防措施……………………………………………………………………66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69

一、设计依据…………………………………………………………………69

二、工程概述…………………………………………………………………69

三、建筑及场地布置…………………………………………………………70

四、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70

五、劳动安全卫生措施………………………………………………………71

六、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72

七、预期效果评价……………………………………………………72

第十一章节能……………………………………………………73

一、概述………………………………………………………………………73

二、节能措施…………………………………………………………………73

第十二章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75

一、工厂体制及管理机构……………………………………………………75

二、生产班制及定员…………………………………………………………77

三、人员的来源…………………………………………………………77

第十三章项目实施规划……………………………………………78

一、建设周期规划……………………………………………………………78

二、项目实施规划进度………………………………………………………79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80

一、概述……………………………………………………………………80

二、编制依据…………………………………………………………………80

三、基建材料……………………………………………………………………81

第十五章财务评价…………………………………………………82

一、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82

二、财务评价…………………………………………………………………82

第十六章项目风险分析……………………………………………85

一、政策风险………………………………………………………………85

二、市场风险…………………………………………………………………85

三、技术创新的风险……………………………………………………………85

四、人力资源风险……………………………………………………………85

五、财务风险………………………………………………………………85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87

第8篇

一、 项目指导思想及建设背景:

1.据农业农村部消息,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要突出服务乡村振兴。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选择盘活利用模式。要统筹考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传承,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模式。鼓励利用闲置住宅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创意办公、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采取整理、复垦、复绿等方式,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依法依规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为农民建房、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

2.为了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扬泰机场二期工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随着机场提档升级,人流、物流、产业流将会迅速聚集,得天独厚的优势,临空经济区建设将成为丁沟的载体和平台,将大批发展要素吸引到这里,机场经济圈正在崛起。

3.光线中国电影世界项目是我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将在空港新城规划区内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摄影棚组群。西浦光线电影学院落户,既凝聚着西交利物浦大学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又涵盖光线传媒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品牌IP等多领域的实质内涵。两个项目将对地区影视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空港新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丁沟镇朱桥村朱套组位于启扬高速机场互通高速路和安大路机场连接路交汇之间,紧邻机场。朱套,名如地形,四面环水,村落房屋之间小巷多,风景秀丽,有“小江南”的美誉。小村落民风淳朴,人文历史悠久,明朝的举人进士韩如善和朱三嘚曾居住此地。目前,除去首批拆迁户,该组还有65户人家,309人,耕地445亩。该地段将受益于机场利好辐射

二、项目方案、方式,建设规模、实施进度及投资分析(另详):

1.乡村游(农活体验、果蔬采摘、捕鱼)机场旅客变游客;

河道和村道整理;各种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农田、八边地、河流由公司集体承包,统一规划,有机生态种养殖;

2.民宿居民交闲置房屋入股或租赁,一户一方案,改造装潢预算和施工监理(不新增建筑面积,旧房改造)。首批50个床位(经济型、中式精品型、乡村田园风型、集装箱型)。

3.餐饮农家乐,特产便利店,乡村酒吧,烧烤(200人次)

资金来源:政府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村企合作企业资金+农户个人资金=1000万

三、项目组织、劳动定员、运行操作:

公司运行:扬州市源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户

项目名称:水韵朱套—小江南

四、项目社会效益分析、风险分析:

项目效益达成村居环境好,人人有事做,户户有钱赚,文旅品牌响。

风险分析:1.坚决守住法律和政策底线,不得违法违规买卖或变相买卖宅基地,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所,严格禁止私搭乱建;2.公司与农户,公司与集体的合同合法合规,要有法律约束效应。村民要树立集体意识、抱团意识、规范意识和大局观念;3.特种行业经营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4. 经济下行,消费滞后,管理可能落后,收益周期延长; 5. 政策性拆迁;

第9篇

1、项目名称:豆制食品生产企业

2、企业暂定名称:××*市西郊豆制食品有限公司

3、项目地址:××××××××××××××××*

4、项目投资主体:××*市西郊炒货食品厂

5、项目负责人:××*

6、项目总投资:共200万元。

7、投资者概况:××*市西郊炒货食品厂现有员工40余人,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上缴税利50多万元。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懂经营、善管理的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具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每年进行新产品开发,年年有进步,并在包装上进行大胆改造设计,为提高临安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厂长××*多年从事食品行业经营管理工作,重合同,守信用,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豆制食品介绍

(一)豆制品的定义:

豆制食品又称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数豆制品是由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

(二)豆制品的分类:

豆制食品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发酵性豆制品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豆制品。如腐乳、豆豉等。

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或豆腐再经卤制、炸卤、熏制、干燥的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腐丝、豆腐皮、豆腐干、腐竹、素火腿等。非发酵豆制品主要品种有:

1、豆浆:将原料大豆经去杂、浸泡、磨浆、过滤除渣制成的浆状液体。经高温灭菌的豆浆称为熟豆浆,不以加热的豆浆称为生豆浆。

2、豆腐:又称大豆腐、水豆腐。是以大豆为原料经除杂、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脑、蹲缸、加压成型等工序,制成的厚度在3cm以上的各类豆腐。豆腐的含水量在80-90%,特点是持水性强,质地细嫩,有一定弹性和韧性,风味独特。

(1)南豆腐:也叫嫩豆腐,指用石膏作凝固剂制成的豆腐。质地细嫩,有弹性,含水量大。

(2)北豆腐:也叫老豆腐,指用盐卤作凝固剂制成的豆腐。其特点是硬度、弹性、韧性较南豆腐强,含水量低于南豆腐,香味浓。

(3)内脂豆腐:属嫩豆腐,以葡萄糖-δ-内脂做为凝固剂制成的豆腐。市场上的盒装、袋装豆腐多为内脂豆腐。

3、腐竹

豆浆煮沸后,在降温过程中,从豆浆表面抵消起的一层薄膜,厚度在0.3mm以下。干燥后,有浅黄色光泽,形状似竹,故名腐竹。若抵起的干燥后成片状物,则叫豆腐皮、油皮。

4、豆腐干

以中干或小干为原料,切成一定规格的方块,再放入老汤或盐水中煮熟、沥干,制得的豆制品。如香干、白干。

5、干豆腐

薄片状豆制品,又称豆腐片、百页。厚度在2mm以下,含水量在52-65%之间,弹性、韧性较强。

(三)豆制品的营养

豆制品的营养主要体现在其丰富蛋白质含量上。豆制品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蛋白相似,同样也含有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含有维生素bl、b2和纤维素。而豆制品中却不含胆固醇,因此,肥胖、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应提倡多吃豆类和豆制品。对健康群体而言,营养来源单一是不可取的,豆制品可以做为蛋白质的来源之一。豆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到星级饭店,小到百姓人家,各种各样的餐桌上总是能看到各类豆制品的存在,它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

三、项目动因

(一)在我市境内开办规模化、标准化的豆制品生产企业,是贯彻落实国家构建食品安全体系的迫切要求。20xx年,接连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各级的高度重视,也促使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关系国家公共安全的问题,加大了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保障人民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市建立规模化、标准化豆制品生产企业正是实现这一重要任务的具体措施之一。

(二)在我市境内开办规模化、标准化的豆制品生产企业,是填补我市标准豆制品生产企业空白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豆制品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市场日益繁荣,并涌现出了一批知名豆制品企业。但是,就目前我市豆制品的生产企业而言,普遍存在散、小、乱的特点,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大多数都是半夜凌晨生产加工,白天外出买卖的私人小作坊,还没有一家象样的有规模、上档次的标准豆制品企业,与其他地区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开办一家规模化、标准化的豆制品生产企业能够填补我市这一 空白,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三)在我市境内开办规模化、标准化的豆制品生产企业,是解决我市个体作坊卫生质量状况差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市豆制品生产企业规模档次较低,卫生状况较差,一方面这些手工作坊式的生产保证不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生产加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杂物等影响了环境卫生,不仅不利于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工作,更与我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相抵触。针对这些问题,除了消费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以外,更重要的是规范我市豆制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因此,建立标准化的豆制品生产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四、设计能力与场址选择

(一)设计能力

该工程由制乳系统、豆奶生产线、盒装内酯豆腐生产线三个部分所组成,为了考虑今后多方面扩大生产量,需要制乳系统设计能力扩大到每班3000公斤——4000公斤生产加工量(按干大豆计)。豆奶生产线设计能力为每班25000——30000袋,每袋为250克装,约7500公斤豆奶。如需班产提高生产量,只需增加高压泵和包装机即可。盒装内酯豆腐生产线设计能力每班9000——10000盒,每盒重量400克,约4000公斤。

上述两条生产线同时生产,每班耗用大豆约20xx公斤左右。因此,制乳系统完全可以满足班产需要,并留有足够余量可同时加工其他产品。

(二)场址选择

该项目需厂房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

1、制乳系统100—150平方米;

2、豆奶、豆腐配料间100平方米;

3、豆奶、豆腐辅料仓库40平方米;

4、豆奶包装车间100平方米;

5、豆腐包装车间150平方米;

6、原材料仓库80平方米;

7、冷藏库120平方米;

8、百页熟制品300平方米;

9、锅炉房(约70平方米);

根据以上建设规模,考虑企业的生产加工特点,拟在临安市上甘街道杨岱村征地建设,约需征用土地5亩。该区域处于城市南边,与主城区锦城街道相邻,交通便利,水、电、通讯设施完善,建成后,将为城区的农贸市场供应安全、放心的高品质豆制品。

五、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

本拟建项目不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等问题,所有污水等排放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处理,无环境污染。

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原辅料需经过相关部门检疫检验都符合标准。生产用水采用城市居民生活用的自来水,并已经化验符合豆制品生产要求。厂房配有清洁、消毒设施,聘用员工符合健康标准。豆制品在冷藏、储存、运输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操作,确保产品卫生质量。

六、产品经济分析与工艺流程

(一)产品经济分析:

豆制品种类繁多,我们仅以豆奶和内酯盒装豆腐二种产品按设想基本预测价估计为例,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作假设参考:

1、豆奶:每百公斤大豆可生产每袋装250克豆奶约4200—4500袋,若按每袋250克装豆奶售价0.50元计算,那么每百公斤(按4200袋计)大豆产值约20xx元左右,而产品原辅料费用为800元左右,占产值40%(水、电、工资福利、折旧等另计)。根据同类产品计算经营利润在40%左右。若按每班20xx0袋产量计,其产值可达10000元,经营利润约4000左右。

2、内酯盒装豆腐:每百公斤大豆可生产1300盒,每盒400克,若按市场价每盒0.75元计算,产值约975元,而产品生产原辅料成本为550元,占产值55—75%左右,一般经营利润可达25%左右,若按每班10000盒产量计算,产值可达7500元,经营利润约1800—2100元左右。

(二)工艺流程:

大豆浸泡

清洗脱水

液渣分离残渣排出

———————————————

过 滤(100目)过 滤(100目)

(添加g.d.l.)配料(温度40℃以下)配 料

(每分钟20—50盒)自动灌装(400g每盒) 灭菌(温度95℃10分钟)

箱 装均质(压力150—200kg/cm平方)

(85℃—90℃)加热凝固(20分钟) 冷却(常温)

(常温)冷却定型辅 香

成 品自动包装(每分钟40袋,250g/袋)

保鲜温度(5℃—10℃) 装 箱

冷藏保鲜(0℃—10℃)

质量卫生化验

成 品

七、原辅材料与营养成分

(一)豆奶

主要原料:大豆、砂糖、植物脂肪、乳化剂、香料等。

营养成分含量:

水份:89.31% 蔗糖:5.23%

固形物:10.69% 维生素b1:0.11mg/g

b2:0.24mg/g

脂肪:2.39%尼克酸:0.53mg/g

蛋白质:2.2%钙 :364ppm

灰粉:0.21%磷 :542.8ppm

粗纤维:0.18%铁 :26ppm

碳水化合物:5.79%镁 :125ppm

能量:53.15千卡/100g锌 :1.6ppm

(二)盒装内酯豆腐:

主要原料:大豆、凝固剂等。

主要营养成份:

水份:91.6%无机盐:0.43%

蛋 白质:4.07%总糖:0.86%

脂肪:2.04%碳水化合物:1%

维生素b1:0.03mg/g 维生素b2 :0.03mg/g

钙 :50.46mg/g铁:1.33mg/g

磷 :50.30mg/g铂:54.10mg/g

八、劳动制度与劳动定员

1、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并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设立必要的管理机构。

2、公司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劳动制度的规定。

3、公司每周工作7天,执行2班制工作制度和值班制度。

4、公司员工编制:制乳系统3人;豆奶生产线操作热交换器1人,配料3人,包装2人,设备管理1人,辅助工1—2人;盒装豆腐生产线操作热交换器1人(如二条线同时生产,此岗位只需人),放盒工1人,装箱工1人,辅助工1—2人,配料1人。

九、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

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建成后可产生年产值500万元,实现税收50万元,企业产生年净收入50万元,按理论推算,4年即可收回投资,扣除企业所得税等,7年即可实现投资回报。

十、结论

目前,我市良好的市场环境给豆制品加工、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有临安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科学、合理的定位,我们有理由相信,开办一个规范、卫生、标准化的豆制品生产企业是可行的,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1、建立规范、卫生、标准化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可以提高我市豆制品生产的水平和档次。

2、建立规划、卫生、标准化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可以确保我市豆制品的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卫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苗圃;生态驾校;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74-1

1 项目分析

1.1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生态苗圃、生态驾校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地点: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项目规划面积:55.1万m2;项目规划内容:一期,生态苗圃建设。二期,生态驾校建设。

1.2 结论

从长兴岛的城市发展前景来看,对本项目建设区域的市场和经济发展状况与需求分析,本项目是可行。在政策方面,倡导绿化城市、生态城市。苗木的培育有利于城市绿化。培育新品种,为城市提供更加美好的环境。同时国家的相关政策出台为驾校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也整顿了驾校的不良风气,为本校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2 项目建设方案设计总原则

随着长兴岛整体的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城市配套工程也在不断的增加与完善;合理利用地块固有的特色,设计生态苗圃、生态驾校。结合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优先建立生态苗圃,随着社会与人们的需求的提高,生态驾校随之建立;本着生态性、集约性、艺术性、便民性的设计原则;合理组织景观视线,设置景观节点的同时,考虑整体的生态系统和经济价值。

3 一期生态苗圃规划设计分析

3.1 生态苗圃

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与市场需求是建立生态苗圃的基本前提。该项目位于长兴岛城八线以南, 与42号路临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园区内将应用新型农村现代化治理,园内建设园路与休闲亭。在苗圃培育的基础上可推广为旅游项目的同时,与政府园林部门及大学院系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绿色产业基地的作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生态基地可以进行持续发展的核心。为了更好的培育优质苗木,苗圃将禁止应用农药、除草剂、化肥,因此苗圃的土地适合建设绿色种植基地;专业化生态经济办理是生态苗圃基地可以进行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苗圃是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财产,从发展趋势看,生态苗圃还将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而成为朝阳财产。

3.2 生态苗圃设计方案说明

项目实施目标:生态基地建设。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苗木品种研发与苗木培育基地;水、电、路配套设施的完善,环境优化;无公害检测体系完善,自我检测本领增强;在未来的五年,发展成为长兴岛地区最好的生态苗圃基地。

建设标准生态苗圃,将苗圃地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域,入口处建设园林景观式花圃;建设花廊可供欣赏与游玩;第二区域,为水生植物区,在园中设置凉亭与栈桥。组织水上娱乐垂钓等开放项目;第三区域,建设阳光温室基地,扩建高标准日光温室。培育新品种,建设培育基地等;第四区域,建设苗木培育区,其中包括乔木,灌木等品种多样。引进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室、综合办事楼。基础配套设施。包括:修建柏油路、水泥路、硬化田间作业道、田间排水沟护坡、绿化美化、廊亭、打机电井、提水站、蓄水池、室外给排水管网等。在苗圃建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可进行旅游开发。

4 二期生态驾校规划设计分析

4.2 生态驾校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优越的地理条件。生态驾校将拟定在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内,城八线与42号路之间,交通便利,且临近城区,消费群体较多;优越的社会条件。随着拥有私家车的家庭也在逐渐递增,人们的学车热情也随之提升。将生态与传统驾校结合,建立生态驾校将跟随时代及观念的变化孕育而生;先进的生态理念。追求生态是人居生活的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绿化与生态建设的要求更高,所以生态驾校的建立是可行的。

4.3 生态驾校设计的必要性研究

中国驾驶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决当前驾驶行业发展瓶颈的需要。在驾校的硬件条件来看,环境较差。没有考虑环境的变化与驾校整体的影响。在管理提升外,考虑汽车尾气的处理与植物的关系,建立生态驾校。

4.4 生态驾校设计具体内容

项目实施目标:与城市规划体系合理衔接;在保证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将项目做得较好;分期分块开发策略,本项目一次设计,分多期实施,每期均具备独立完整的实施方案,以利用于分期投入及灵活的建设管理;尽量合理利用地块固有的地形和场地设施以及景观生态及文化元素;将合理组织景观视线通廊,设置重要景观节点;在平面布置方面流线的连续性和训练科目的贯通性;突出生态的特性,无论是软性系统的管理方面,还是硬性的绿化与配套方面,达到生态驾校的高标准。

项目实施内容:场地内。建设生态驾校,将用地划分为几大功能部分来进行规划设计,首先根据功能需要主要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为办公区域,主要是综合楼,教学楼等组成;第二个区域为训练场地,拟建两家驾校的训练场地。训练场地内包括停车场,在合理规划的训练科目外。训练场的环境尤为重要,采用多层次的立体绿化; 绿化与低矮灌木为主,兼顾环境整体效果。为驾校学员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第三个区域为考试场地。合理利用场地空间,与内部交通紧密结合。保证考试秩序与通畅性。

4.5 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第11篇

截至2015年10月31日,通过企业主动寄送、企业官方网站下载及网络查询等方式,我们共收集到各类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66份。依据“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5”,我们对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

66份 截至2015年10月31日,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66份,较2014年新增25份。

23家 连续5次报告及以上的银行达23家。

9份 在66份报告中,有9份报告参照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报告指南》(G4)标准。

21% 14家银行请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审验,约占所有报告的五分之一。

11份 11家银行了中英文报告,包括1家外资银行和10家国内银行。

我们的发现

发现一:报告主体由总行延伸至分支行

在66份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33份的主体属于各家银行的“分行”或“支行”机构,占比达50%。这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银行业得到有效的传递和延展,深入银行业务运营的一线。

在分支行的33份报告中有32份报告的主体均来自浙江省台州市,这与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14年11月的《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不无关系。《研究》在“加强我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的对策建议”部分中提到“为满足企业需求,要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召开年度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搭建我省唯一的、综合的、权威的平台,帮助我省优秀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知名度。”目前,台州市经信委网站已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台”。由此可见,地方政府组织的推动能够营造良好的履责环境,有效促进企业积极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发现二:报告质量呈下降趋势

2015年各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均得分率为45.34%,尽管略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均得分率43.29%,但是与2014年相比,平均得分率下降了20.74%。其中报告整体质量的完整性、创新性下降超过15%,可读性、实质性下降超过20%。从报告质量的界定也看出一些端倪,其中,“卓越”报告仅占比3.03%,“起步”“发展”两类报告合计占比达78.78%。

通过分支行为主体和总行为主体的两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比分析发现,分支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部在10页及以下,无设计排版,其可读性得分为0,创新性仅为0.5%,由此可见分支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对2015年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发现三:客户、社区、政府三类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议题更具实质性

银行业报告较注重对客户、社区、政府三类利益相关方的议题披露。社区的指标平均覆盖率最高,达47.73%,政府的指标平均覆盖率其次,达42.42%,客户的指标平均覆盖率为32.83%。可见客户、社区、政府是银行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其相关议题实质性较高,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重点披露信息。

在社区各个具体指标方面,除了“对社区资源的补偿利用”为0,其他社区类指标的覆盖率都高于平均水平。其中,“捐款捐物”指标的覆盖率为92.42%%,超出平均水平21.98%。作为金融服务业企业,银行需要具备良好的公众口碑,社区相关的履责行动通常成为企业首选。

客户议题中,三个子议题的指标覆盖率均高于平均水平。其中,“产品服务”指标覆盖率最高,为48.11%。“产品服务信息”指标覆盖率超出平均水平最多,高出18.58%。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披露产品服务信息、提升产品服务透明度,大幅提升客户体验,成为许多银行赢得市场的重要途径。

在政府议题中,“响应产业投资活动”指标较为突出,高出中国企业指标覆盖率20%以上。目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银行在各个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保障国计民生、推动金融普惠的重要作用。

发现四:报告编制方法日趋规范

有5家银行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进行了实质性议题分析,比2014年新增2家。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实质性议题分析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性,通过实质性议题分析增强报告编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我们的建议

建议一:质量为先,全面提高报告质量

2015年6月,国家标准委了《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GB/T 36001),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则在《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中提出“2015年12月31日以后的报告都应当根据G4指南编制。”银行业可参考最新的国内外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从报告议题选择的恰当性、绩效数据收集披露的系统性、社会责任实践展示的全面性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高报告质量。此外,还要通过更为系统化的社会责任管理,为信息披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需要在设定目标、衡量绩效、管理变革的过程中融入社会责任的理念,这样才能产生负责任的行为、创造更具价值的绩效,对外信息披露也将更为充实、可信。

建议二:树立品牌,构建个性化的信息披露模式

我国的银行分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等多种类型,企业经营目的不同,其社会责任管理和信息披露的侧重点也可有所差异。企业可根据自身规模、业务等特性,有选择地进行具有自身业务特色的信息披露。例如,规模较大的银行可鼓励分支行机构具有地域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高信息披露的针对性;根据业务不同,政策性银行的信息披露可侧重于产业扶持等发挥导向作用的领域,商业银行可侧重于对移动化、便捷化现代生活的支撑,农村合作银行则应反映对三农的大力支持。

建议三:大力推动,倡导更多银行业企业报告

第12篇

继本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01-2009)》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得到各方积极反馈和支持后,2010年,在总结上年报告研究的经验、结合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际的基础上,本刊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和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对2009年报告评估体系做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0”(简称GBEE-CRAS2010),基于“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0”,针对中国2010年前十个月的663份社会责任报告,从报告的结构参数、技术参数和主体参数等17个方面对报告进行定位和分类,从内容实质性、结构完整性、绩效可比性、报告可信性、报告可读性和报告创新性等6个维度对报告进行系统评估、核实、统计和研究,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社会责任报告数据库,完成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0》(以下简称《2010报告研究》)。

《2010报告研究》着眼于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社会责任报告最新发展状况的窗口,着眼于发挥社会责任研究咨询机构的专业优势,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发挥社会责任报告在传播理念、提升管理、树立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达到通过报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2010报告研究》揭示了2010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所呈现出来的五大主要特征,并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职责、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编制和提出了五大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现于此摘录《2010报告研究》精华部分,以飨读者。

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五大特征

《2010报告研究》显示,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呈现出了以下五大特征:

1 各地区各行业报告稳步发展,定期机制初步显现

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经过2009年“井喷”发展后,呈现稳步发展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前十个月,中国的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达663份,超过了2009全年数量总额,较去年同期的582份增长14%;预计保持全球报告总量15%左右的份额。

一是首次实现地区全面覆盖。2010年,随着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社会责任报告的地区覆盖了大陆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这成为中国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将进入纵深推进的全新发展阶段。

二是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行业异军突起。2010年报告数量较2009年同期增长13.9%,得益于部分行业报告数量的大幅增长。其中,制造业报告319份,较2009年增长17.3%,信息技术业报告28份,较2009年增长64.7%;金融、保险业64份,较2009年增长73.0%,除银行、保险等行业领军企业外,部分基金、证券等金融类企业加入报告的行列,推动了金融、保险业报告数量的快速增长。

三是东、中、西部地区同步增长。东部地区仍是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最为集中的区域,报告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报告企业增加的绝对数量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首;中西部地区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也给予了相当重视,报告企业数量较2009年有所增长,内蒙古地区报告的企业数量由2009年的1家增加至2010年的4家,同比增幅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首。初步形成了“东部与中西部同步发展”的局面。

四是定期机制初步显现。研究显示,2010年,报告次数达两次及两次以上的企业占绝大多数,非年度报告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绝大多数企业在2009年报告后,能够在2010年继续,基本按照年度定期报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定期机制初步显现。

五是非企业组织积极社会责任报告。企业是社会责任报告的主体,但随着组织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非企业类组织也积极加入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例如,贵州航天医院、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

2 报告整体水平有所提升,高质量报告大幅增加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与上年相比,2010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形式更加规范、可读性更强,披露的信息量增加、内容更加深入,国际化程度提高,报告整体水平有一定提升。

一是报告信息量有所增加。10页及以下篇幅的报告明显减少,51页及以上篇幅的报告显著增加,报告披露的信息量更大,内容更加充实。

二是信息质量有所提升。2010年报告总体质量较上年有一定程度提升,特别是报告的结构更加完整,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更加丰富、更具深度,同时报告形式更加友好,可读性更强。相对而言报告在可信性、可比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是高质量报告大幅增加。本次研究的报告中,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报告,属于“优秀”及“卓越”行列的报告达50份,较2009年同期增长85%。其中“卓越”行列的报告有16份,是2009年6份的2.67倍,数量显著增加;“优秀”行列的报告为34份,较2009年同期增长62%。处于“起步”与“发展”行列的报告所占比重较2009年同期降低6.4个百分点,其中处于“发展”行列的报告所占比重明显降低。

3 报告编制依据选取及信息披露等更加务实

中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逐渐深入,在报告编制依据的选择、报告负面信息的披露、报告的外观设计等方面更加务实。

研究显示,在报告编制依据的选择方面,除了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或推荐的编制依据以外,企业倾向于立足自身经营实际,以方便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为标准选择编制依据,中资企业选择国际通行的报告编制依据、外资企业选择中国研究机构的编制依据已经成为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新现象。

在报告信息的平衡性方面,绝大部分报告能够以中立、客观的态度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不再讳言披露负面信息、积极与利益相关方坦诚沟通的报告比2009年明显增加。

在报告的外观设计方面,企业在逐步认识到社会责任报告的价值后,在报告的版式设计、风格、色彩、信息定位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力求使报告与企业文化、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相匹配,以更好地起到应有的作用。

4 报告在主体,质量及关注议题等方面存在显著个体差异

研究发现,与去年情况相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报告在质量、主体、关注议题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

从报告主体来看,东部地区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制造业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成长型企业是报告的主力军。其中,东部地区了432份,占70.7%,是中、西部数量总和的2.65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了448份,比重超过70%;制造业企业了319份,超过了其他所有行业的总和;上市公司了468份,占76.6%;成长型企业了437份,占71.5%。

从报告的质量来看,中央企业报告的质量远超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均水平。中央企业报告的平均得分为71.2分,比2009年高出儿,4%,是研究对象整体平均得分的1.7倍。在报告的基本结构、基本规范、可读性和实质内容等方面,中央企业报告的得分率都远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水平。

从关注议题来看,一方面,报告普遍以利益相关方为专题进行披露。其中,报告对出资人、员工、客户、环境、社区、政府等6个利益相关方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披露的信息更加丰富,对同行、媒体、社会组织的重视程度较低。另一方面,行业特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行业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在披露具体社会责任议题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农林牧渔行业、传播与文化产业报告都识别出了出资人、员工、客户,但普遍没有识别出同行、社会组织和媒体;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等行业对供应商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金融保险行业、农林牧渔业对监管机构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建筑行业的报告对政府最为关注,传播与文化产业仅有25.0%的报告关注政府。

5 缺少社会责任系统管理,报告普遍采用“事后总结”方式编制

《2010报告研究》显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普遍采用“事后总结”的方式编制,对上一年度社会责任实践进行总结,事后工作总结成为报告编制的主要模式。这种方式难以充分体现社会责任报告在传播企业理念、提升企业管理、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研究还发现,在2010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只有少数报告披露了企业制定有社会责任规划,绝大部分企业缺乏对社会责任工作的规划和计划。缺少社会责任系统管理,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普遍采用“事后总结”方式编制的重要原因。

做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和的五大建议

基于本刊多年来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对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为推动企业进一步做好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和,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深刻认识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价值

企业需要深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解,把握社会责任报告的丰富内涵,加深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知和认同,深刻认识到社会责任报告在传播理念、提升管理、树立形象方面的重要价值。首先,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对自身社会责任实践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的成果,也是向利益相关方系统披露履责实践的重要工具。其次,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推进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能够推动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及时了解日常管理中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与重点,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可通过参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报告编制经验交流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等活动深化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学习和借鉴编制报告的先进经验,努力编制和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

2 加强社会责任实践的系统性

企业应将社会责任作为其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运营的各个方面反映社会责任的内涵,加强社会责任实践的系统性。一是将社会责任融入决策之中。企业在制定决策时,要综合考虑自身运营对社会及环境产生的影响,尽量增加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影响;二是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运营全过程。企业应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发展战略,与企业运营全过程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三是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德量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及时发现不足,持续改进社会责任绩效。

3 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

2010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但多数报告仍处在起步阶段,报告质量有待持续改进。在内容实质性方面,结合企业运营实际,明确界定自身的利益相关方,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发现其合理要求和期望,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努力回应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议题,增加指标披露的广度和深度。要深入剖析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理念和方针,采取切实可行的履责措施,持续提升社会责任绩效。在结构完整性方面,增加报告编制规范的内容,增强报告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大社会责任管理、风险机遇分析和企业社会责任规划等内容的披露,增强报告的完整性。在绩效可比性方面,建立、健全社会责任指标体系,既要加强纵向可比性,包括跨年度的绩效对比和绩效实现程度的描述;同时也要加强行业内乃至跨行业的可比性。既要重视历史绩效指标,也要加强绩效指标预测和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报告可读性方面,继续完善报告设计,合理利用图片、表格等简洁的方式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在报告可信性方面,积极采用利益相关方评论、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数据来源声明等方式,增强报告的可信性。在报告创新性方面,从理念、结构、形式三方面进发掘报告创新的潜力,增强报告的创新性。

4 创造条件支持利益相关方参与报告编制

企业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多措并举,支持利益相关方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到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过程中。

一是建立和完善日常沟通机制,实现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信任和增进了解;二是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探讨关注的社会责任议题,明确报告的重点内容和核心议题;三是主动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提升报告内容针对性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四是有条件的企业可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引入利益相关方代表,增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

5 创新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