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动化控制系统

自动化控制系统

时间:2022-12-14 11:01: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动化控制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动化控制系统

第1篇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逐渐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被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然而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现状却不理想,各种各样的干扰源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正常运行产生了直接影响,所以应充分了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受到的干扰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抗干扰处理,提高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干扰分析

1.1传导干扰

(1)信号线引入干扰。

电流通过信号线过程中产生感应磁场,相邻信号线受到感应磁场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随着感应电流的增大,和检测开关相连接的接收设备会受到干扰影响,由于信号线中电流持续流过,会影响和信号线相连接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行,使得控制器逻辑数据不稳定,甚至发生死机或者错误动作。

(2)设计施工干扰。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施工设计阶段,由于操作、设备型号、调试、安装、工程技术设计等因素,安装设计过程中,接地系统混乱或者控制器、高频发生器或者开关高功率设备之间的距离较短,造成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施工干扰。

(3)电源线干扰。

工业现场的电源线干扰非常常见,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受到供电电源耦合影响;另一方面,干扰信号通过供电电源系统进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通过电网电源供电,其运行过程中经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例如,电网短路暂态冲击、大功率用电设备停止或者开启、电网波动等都会影响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1.2辐射干扰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受到的辐射干扰主要是指电弧电路、高频感应设备、雷电、射频设备等产生的干扰,对于这种干扰源,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很好的方法进行消除,而可以通过减弱或者直接切断电磁干扰传播途径,采用装设防雷设备、合理布置线路、保护隔离、等位机屏蔽或者联机等措施,保障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

2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2.1软件设计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惯性滤波、限幅滤波、中位值滤波、平均值滤波等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对系统信号实现数学处理,消除或者减少干扰信号的强度、数量,保障输入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种方法计算机程序很容易移植,便于修改系统参数,有效提高数字滤波的稳定。

2.2管线设计

为了减少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干扰,应优化管线设计,包括通信线、电源线、信号线管道等,电源线设置应和通信管线保持足够距离,并且使用金属管道覆盖通信管线,正确敷设电缆线路,结合抗干扰、经济性、实用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信号电缆线,其中最常见的是双芯屏蔽双绞线,电缆线敷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其一,对于不同信号,敷设不同电缆线路,结合传输信号类型,分层敷设电缆线路;其二,不能使用同一根多芯电缆同时传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电缆和电源线不能共用;其三,不能在同一个线槽中放置电源线缆和信号线缆,避免平行、近距离的进行敷设施工,若电源线缆和信号线缆必须放置在一起,两种线缆应保持60cm以上的距离;其四,大功率电动机应和信号线缆保持适当的距离。

2.3电源设计

若工业生产现场包含变频器和大功率器件,对于电源线路采取科学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对电源设备进行有效隔离,在进线电源分级部位设置避雷器,使用隔离变压器设置在PLC电源输入端,对于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装设屏蔽层,然后做好可靠接地,通过双绞线作为二次侧接线。

2.4接地设计

工业生产现场环境变化会干扰信号线,发生误动作、测量精度下降、死机、程序跑飞、系统数据混乱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接地系统设置不合理,对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做好接地设计,通过正确、合理的接地设计,有效抑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受到电磁干扰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信号屏蔽接地、系统接地和安全接地。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接地设计过程中,严格区分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电阻不能超过2欧姆,强电设备接地点和接地极接地点之间保持10m以上的距离,埋设在工业生产现场建筑物周围10m的区域。信号源接地设计,在信号侧接地设置屏蔽层,若信号线中间如果有接头,做好绝缘处理,牢固连接屏蔽层,防止信号线多点接地,连接多芯对绞电缆线和屏蔽双绞线,相互连接好各个屏蔽层,然后进行绝缘处理以后,选择合适接地位置进行单点接地。另外,计算机接入信号之前,在大地和信号线之间连接电容,有效减少共模干扰,将滤波器装设在信号两极之间,减少差模干扰。

2.5选择合适器件

结合不同电子设备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器件,例如,通过设置RC、AD双积分滤波器,使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转换传输过程中消除高频干扰,有效减少差模干扰。采用双绞线和差动输入器,做好单边接地、屏蔽地线和光电隔离,消除共模干扰。

3结束语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影响,而干扰抑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系统的项目,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施工设计过程中结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规格和型号,做好各方面的抗干扰设计,提高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世发.基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的研究[J].硅谷,2011(13):86.

[2]赵琳,翟诺,申敏.工业控制系统中应用的PLC抗干扰技术[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09):129-131+76.

[3]宋家杰.PLC控制系统中的工程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

[4]张铁军.工业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抗干扰技术[J].天津冶金,2002(05):29-31+44.

第2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探讨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日常的生活中,科技产品越来越普及到千家万户中,所以智能的设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之处,而这一切主要源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现在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被用到我们生活的日常设备中,同时在工业生产,企业的发展中也会得到大范围的运用,从而实现了基础的人工智能管理模式。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断应用,可以对生产的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对我国现代化的进步有促进作用。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

电气控制的自动化系统是结合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对电气控制进行保护和监控,其实现了对电气控制的故障进行自动报警。电气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的优化处理,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测和协调,促进了变电站间各个设备的信息互换,实现了资源共享,完善了变电站的监控任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取代了变电站二次常规设备,使变电站的二次连接变得便捷,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保障了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减少了运行维护的次数,节约了成本。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的使用促进了供电质量的提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2、电气控制自动化系统简述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故障的自动化管理,实现了自动绘图的功能,对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级应用是配电自动化的补充,两者在数据的采集上有差别,目的也不是完全相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级应用针对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络和用户。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故障的自动识别功能、故障的自动隔离功能和故障自动恢复功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识别要根据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级应用实现了对正常状态下馈线状态量进行采集,对故障时的馈线状态进行收集,可以进行人工的远程控制,也可以实现对馈线设施的自控监控,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隔离和自动恢复。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现行状况

从目前的状况看来,电气自动化的技术已经在很多方面展开了应用,对于工厂的生产工作还有企业的发展都有促进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在迅速的发展,伴随而来的工业化的水平也是发展迅速,而这些进步的原因主要归功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从建国开始算起,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经了也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成绩和进步。但是我们知道,社会在发展,全球的经济都在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也变的激烈。在这种强烈的竞争形势之下,如果我们把握好了时机,抓住特点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改造研发,那么我们获得就是难得的机遇,但是如果我们还是拘于现在的技术,不思进取的话,那么对我们而言,面临的就是后退。所以我们必须充分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断的进步发展。通过分析我国现在的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行状况,现在主要是两个特点占据主要地位。首先是采取的是平台的开放式的发展,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进步,各种新的科学技术都相继产生,那么就给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的编程接口的标准化已经逐渐实现了,所以编程语言也就变得更加的简单易行,所以全球的OPC的产品也能够更好的融合。现在好多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所设计出的设备能够进行人机的对话,在工业上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更高效率的完成生产工作,这一切都源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完美融合。所以电气自动化的现行状况是可观的,但是还是需要不断的研究发展,使得更进一步,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奠定好基础。

4、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

4.1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的监控

现代的大部分的工厂和企业的管理中需要加强,那么现在大部分的会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来进行。那么在诸多的集中监控的方式中,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进行集中监控,因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所涉及的集中监控系统设计比较简单,而且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站的防护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维护起来比较方便。由于这些诸多的好的因素,因此现在的企业或工厂大部分都采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进行集中的监控。

4.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进行远程的监控

对于现在科技发达的社会,远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对远程进行监控这样就可以在工作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必要耗费时间在因距离而产生的问题上面。而且,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并且它的组织状态也比较的灵活。

4.3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现场总线监控

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已经相当的普遍的运用到各个地方,比如以太网和现场总线这些技术会被普遍的运用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是经验比较丰富,所以智能化的电气设备的操作发展比较好。正是由于这些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应用,为发电厂的电气胸痛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现场总线的监控,这个现场总线的监控相比其他的监控而言更有针对性,在不同的间隔时运用不同的功能,所以就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来进行情况的设计。这种方式的监控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同时又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和卡件、模拟器变送器等等。对于这个技术,主要是将智能设备就地安装,然后用通信线和监控系统进行联系,从而可以节省控制电缆,还可以减少工作量。

5、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

对于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它的各个组成的元素之间都有着特别的联系和影响。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单元机组,单元机组的功能是把电气设备发电机和电源等设备都集中进行监控,这个监控的实施者就是ESC,从而可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的工作。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功能的分解,主要有220KV或者是500KV的两种发电组短路器。主要是用断路器的隔断开关控制对发电组和变压器进行控制从而起到保护程序的作用,然后形成了励磁或者灭磁还有增减磁的操作。对于高压厂主要用电源的操作,而低压厂主要用电源自投装置的控制。现在的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变组的安全保护工作主要依靠DCS技术的支持,但是现在的DCS技术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只要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总有一天可以将DCS技术更好的融入到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中来,从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也会越来越进步。

6、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6.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趋向统一标准

现在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是采取平台的统一化,这对自动化项目中的周期的设计,然后是实施接着进行调试,再把其进行开机运行和维护的工作都有技术上的支持。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的向统一化的标准方向发展,就会降低设计时所需要的经费,同时也可以减少系统在开发设计时所耗用的时间,所以总的来说其经济性和效率上还是比较高的。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平台的统一化可以帮助用户的开发平台是独立于最终运行的平台。所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统一化是趋势也是必要要改革的,对其发展有推动作用。

6.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逐渐通用

在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要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的通用化的改造。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如果采用了通用化的结构,就可以保证现场控制设备,计算机的监控系统还有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达到有效传输后,就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样一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就可以用网络对现场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在进行公司的网络规划时,要选择好现场通讯设备,这样才能保证办公场所中每个环节都在整个系统的范围内,保证通讯的及时性。

结语: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智能化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伴随而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也更加广泛。对于未来的趋势一般是生产生活和网络越来越紧密结合,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的体积会越来越小,这样会比较简便。所以现在必须加快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研发,对相关的人才进行培训,从而缩小和发达国家的距离,让我国的电气自动机控制技术更加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龙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5:136-137.

第3篇

关键字:自动化控制;抗干扰能力;提高措施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自控系统运行的环境复杂,尤其是处在恶劣的电场和磁场环境时,自控系统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干扰。因此应该加强自动化控制系统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保证其安全可靠的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机械业的发展。

1.自动化控制系统干扰形式来源

1.1.来自雷电电磁波的干扰。从自控系统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周围电磁场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干扰比较严重。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空间,雷电电磁波以雷击电磁的脉冲方式对控制系统的电源、数据线、信号输入和电压形成干扰。当然还有噪声干扰等。

1.2.来自地电位的干扰。这是自动化控制系统常见的干扰源之一。正确的接地可以很好的解决电场对自控系统的干扰。但如果出现混乱的接地情况,将会加剧外来信号的干扰,不仅不能解决电场干扰,反而会由于自身错误的接地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降低传输数据的正确性,造成工作可靠性的降低。

1.3.来自电源的干扰。在生产中,空间电磁对电源的干扰很普遍,特别是在对开关和电网内部处分别进行短路冲击和涌浪的操作时,干扰因素总会找到途径干扰电源,从而干扰自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系统失灵,系统设备内部零件的损坏。

1.4.来自信号线的干扰。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多种繁复的信号接连,具有传输信息的作用,同时,在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信号的侵袭。

1.5.来自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干扰。工程在技术设计和安装调试的时候选用的设备型号和操作对自动化控制系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接地系统的混乱,较高功率的设备开关操作,以及高频器和控制器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够长等因素都会干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

2. 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干扰的传播途径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2.1.来自电源的干扰主要通过电源网络传播。2.2.来自雷电电磁波的干扰主要通过空间辐射的方式传播。2.3.来自信号线的干扰是通过电磁感应方式传播的。

3.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对策

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对策主要如下:(1)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系统电源很容易出现干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在PLC电源的输入端使用隔离变压器,在初级和次级的绕组加上屏蔽层,并将进线的电源进行分级以此来避免电源干扰。(2)电磁波干扰控制。以金属容器作为媒介对电磁波进行屏蔽,从而达到抗干扰的效果。在金属容器的作用下可以形成有效的静电屏蔽,以此来避免内部磁场的干扰作用。(3)信号线干扰控制。以滤波技术对信号线进行处理来达到抗干扰的效果。(4)地级电位干扰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接地装置,在加强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性的同时也让自动化系统本身的抗干扰能力得到了提升。另外在建设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通过设定电流安全界限让自控系统可以更加稳定的运行,以此来提升系统整体性的抗干扰能力。

为了更好地探讨自动化控制系统抗干扰方法,采用以下实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PLC自动控制系统中,由于电网具有很大的使用范围,这样就会带来空间电磁干扰使得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压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另外在控制柜内存在高压电器,而高压电器所带来的电感性负载较大,就会对信号线引入干扰。不仅如此,外部干扰信号的侵入也会对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即通过变送器供电电源或共用信号仪表的供电电源串入的电网干扰以及信号线在空间电磁辐射的作用下出现感应性干扰。为了让系统能够正常地运作,通过以下方法来增强系统抗干扰的能力:(1)在电源处置入一台隔离变压器,从而降低设备与地面之间的干扰。(2)对系统内部的线路比如PLC与电源之间的连线采用双胶线连接。(3)加大PLC与大功率设备以及干扰源之间的距离,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将高压设备与PLC置入同一个开关柜内。(4)在I/O端的接线可以适当的加长。(5)对接地系统进行进一步地完善,比如将电源线接地端和柜体连线接地为安全接地就可以保证整个系统能够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之下;若设备周围存在多个信号点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屏蔽层并进行绝缘,采用单点接点的方式来接地。

3.结语

在工业生产中,自控系统在复杂的环境中运行,受到各种形式干扰源的干扰,造成自控系统的非正常运行。由此可见,提高自动控制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对于自控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性。相信通过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不断探索,自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会不断增强,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系统;制水工艺;恒压供水

1.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自来水厂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是采用滤池的全自动控制,即运用计算机对整个自来水厂的各个运行的产水环节进行检测和控制,那么下面我们就针对自来水厂自动化控制的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

1.1显示功能

对采用计算机全程检测的实时数据能够及时的显示出来,这里显示的主要是技术参数,并通过显示的参数能够分析出当前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反馈出来。

1.2报警功能

由以上对显示功能的分析可知,在检测和控制的过程中会反馈出一些参数,那么就可以运用计算机对参数进行设置,当参数的变化超出或低于一定范围时,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这样工作人员就会及时发现问题或故障,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维修或补救。

1.3数据库管理功能

建立生产数据库,存贮生产原始数据,供统计"分析用,建立事故数据库,记录各类错误"事故等。

1.4自来水制水工艺

在通常情况下,制水工艺过程分别几个步骤,取水―― 制备与投加药剂―― 混凝―― 平流沉淀――过滤沉淀――送水,不同的自来水厂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工艺流程,设备也不尽相同,不过最基本的流程都一样。

1.5控制和操作功能: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中控室可对全厂任何一台可控设备进行控制和人工干预,对相关的数据和参数进行设定和修改,由此可以看出,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当前比较先进的自来水厂控制技术,如图1所示:

2.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特点分析

加药系统方面,其自动控制的实现采用单闭环方式。确切点来说,加药属控制反馈过程,中央控制系统里,设计人员通过设定SCD值,便可以通过分析、参考水源参数进行加药、搅拌,这一过程均以自动化方式来进行。操作完成后SCD检验水质并将检验结果自动生成信息,以信号波的形式传送出去。当PLC接受信号波之后进行分析和处理,将所得结果对比预定值,对于其中出现的差值通过调频变频器来控制,频率的改变有利于调整计量泵,进行促进循环控制提醒的形成,以确保加药控制更加精良。

2.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自动化控制具有多项性能,其中在水厂中可靠性是最为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已有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由于各项生产工艺严格依照规定执行,实际设计中又加入了集成电路技术及抗干扰技术,故可靠性较高。在机外电路方面,它所使用的控制系统更为先进,相比较继电接触器来说,不仅开关接点减少,电器节点也缩减为原有的1%甚至更少,这大大降低了体统故障的可能性。

2.2功能完善,适用性强

水厂规模不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也各不一样。尽管如此,发展至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水厂。这些大中小型的系统除能够进行逻辑处理外,绝大多数已具备运算功能,可以实现数字控制。特别是功能单元涌现,控制深入范围变得更加宽广,如对位置、温度的控制等。此外,人机界面的发展便捷了操作,人们对系统的控制变得容易许多,故广受欢迎。水厂自动控制系统面向工业,,因此为了使其得到水厂技术人员的认可,其工控设备等建设应尽量以图形符号表达,尽量使其与继电器电路图一致,这样一来,系统逻辑控制指令无需进行繁杂制定,对电脑及网络语言编绘知之甚少的人也可进行控制。

2.3工作量小,维护方便

水厂原有控制系统多是采用连线逻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成功使用存储逻辑将其取代,这极大的减少了接线,不仅使控制设备外部便的干净整洁,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建设周期。进行设备维护时由于接线数量少也变得简单又容易。它的应用使通过设备改变实现程序改变变为现实,适用范围很广,特别是在小批量生产中。

3.超滤膜的应用

通过实验发现,在进行超滤处理之前使用混凝能够有效的减缓膜通量的降低,对增强渗透通量也有着很好的效果。Chen发现通过混凝剂能够把水中的疏水性有机物有效的去除,极大的增加了膜通量。董秉直发现采用在线混凝-超滤膜技术处理自来水能够有效避免膜污染。日本的“MAC21计划”研究表明,超滤膜技术对水中的细菌、总铁、浊度都有着较好的去除能力,但是去除有机物和氨氮的能力比较差;另外张捍民利用中空纤维膜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时候发现,中空纤维膜能够高效的去除水中的细菌、胶体,而去除有机物的能力较差,不能保证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董秉直在进行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工艺进行水处理时,发现如果加入粉末活性炭一方面能够避免膜受到污染,另一方面还能增强膜通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粉末炭会粘附在膜的表面形成滤饼层,但是滤饼层起到了防止污染的作用。另外Liang在进行高锰酸盐/氯预处理控制藻类污染的研究中发现,通过高锰酸盐/氯能够有效降低超滤膜受到污染的速度,同时对于一直藻细胞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上面的各项研究能够看出,混凝、活性炭、预氧化等预处理工作对于减缓膜污染有着很好的效果,但需要特别注意,如果预处理的方法选择不当反而会产生反作用,所以在选择预处理方法之前必须要对水质和膜材料进行严格的分析。

总结:

自来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自来水厂摒弃传统的控制方法,将自来水的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从而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自来水。自来水厂主要的控制技术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水质检测、水处理控制、变频节能三项技术以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组成。

参考文献:

[1]张成名.浅析信息背景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4(09)

[2]王晓峰.当前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J].经济发展,2014(11)

[3]刘文平.浅析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2(10)

第5篇

关键词: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一般被单片机技术所代替,从而实现了嵌入式的技术应用模式。在使用的领域中,包括生产型工业领域以及煤矿领域,单片机的技术核心在于能够将计算机的所有重要硬件进行集成,然后通过嵌入式的方式与硬件结合,完成在某一小空间范围内的控制指令输出。但是,在技术原理方面,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单片机一般采用嵌入式的语言,而计算机则一般采用高级语言,两者在交互通信的时候,需要进行代码转换,才能够进行直接通信。因此,一般情况下,会利用单片机的这种通信原理,进行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一般在实际的操作和生产的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嵌入式的单片机技术,在硬件设备中,单片机进行嵌入设计,而设计计算机的控制中心,进行远程通信。这样就可以实现绝大多数领域的远程操作流程,通过代码之间的转换,让远程操作和远程控制得到真正的实现。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电子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硬件方面的使用。会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对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进行合理安排和配置。一般情况下,在高精的设备中,都会采用数字电子技术,而模拟电子技术则是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有两个方面,电子技术负责硬件电路线路的畅通,而控制指令操作则通过计算机的指令完成。两者实际上依然是软件以及硬件的结合技术,只是使用的是软件编程利用了单片机通信技术而已。

二、装置选择的设计策略

1、选用编程工具

目前,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使用比较广泛的编程工具是计算机、PLC,以及应用图形与手持相统一的编程器。收集编程器的目的是为了编程商家定制语言,其中,手持编辑器的编程效率是比较低的,根据规模比较小的PLC装置编程,通常在进行编程的时候所使用的图形编辑器是梯形编程,这是一种十分简洁的编辑手段,也十分适合中型PLC的编程。为了更加有效地编程规模比较大的PLC装置,通常使用PLC软件包与计算机,然而,在进行开发的时候,这样的编程手段需要投入比较大的成本,也不便于实际的调试,通常仅仅使用在大型的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要想提高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效率,应当结合系统的规模选用合适的编程工具,从而确保更加高效的系统编程。

2、确定I/O点类型

煤矿电气自动化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会存在一系列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需要的拟定是结合监控对象的规模来进行的,在进行监控前,应当对装置I/O点的数量进行统计,在进行统计的时候,应当划分它的种类,且要对有关的统计清单进行制定,根据估计的系统控制容量,从而有效地保障软硬件的资源剩余数量还不至于对资源造成浪费。在对装置的输出点、输出频率进行确定的时候,应当认真地探究矿井自身的供电现状,从而对输出端的输出方式进行迅速地确定,输出端通常实施继电器与晶体管输出的方式。

3、认真探究系统的规模

在选择PLC装置的前期,应当认真地探究系统的规模,从而尽量缩小装置的选用范围,这是由于不相同的PLC产品所适用系统的规模也是不一样的。其中,选用西门子PLC装置并且实施探究,倘若选用的PLC装置只是为了检测瓦斯的浓度,那么通常使用微型的装置就可以了。可是对于水泵机房而言,应根据矿井里面改变的水位对它的工作状态与方式进行更改,这就需要高标准的PLC装置闭环与逻辑控制,为此,中等型的PLC装置是最为理想的选择。此外,应当实时地监控矿井工人的安全,首先,应当实时地检测矿井的控制与通信,要想监控整个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而中型与微型的PLC装置是难以实现需求的,在这个时候,仅仅可以选用大型PLC装置。

三、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策略

1、软件的设计策略

软件是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在优化设计之后系统软件可以大大地提高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优化设计软件需要跟优化硬件同时进行,软件优化设计的过程就是在处理固有的软件装置后,使其变成清晰的梯形图,在应用PLC系统中,这种过程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优化设计软件,需要立足于结构,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根据系统的规模来实施,从而使结构优化后,煤矿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加迅速地应用,并且可以更加贴近生产的实际情况。

2、硬件的设计策略

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硬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跟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是息息相关的。为此,应当实施有效的设计。因为应用要求的不一样,所使用的硬件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探究了系统抗干扰、输出电路以及输入电路这三项内容。

2.1抗干扰的设计策略

在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务必注重的一个问题就是系统的抗干扰性。相对来讲,矿井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复杂的,这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系统芯片容易受到磁脉冲的干扰,这会导致系统的失灵。为此,在设计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时候,一定要将防干扰的问题解决。通常来讲,实施下面的一系列策略:布线的优化,将弱电信号线和强电动力线分来走线,且要保障其中是间隔着的,实施双绞线屏蔽电缆的模拟信号传输线可以实现一定的抗干扰功能。借助金属外壳来实施电磁屏蔽系统,在金属质地的工作柜当中放置PLC控制系统,并保障外壳是接地的,这样可以避免空间辐射、电磁脉冲和静电干扰系统。借助隔离变压器,实施1:1超隔离变压器,且把中性点通过电容来接地。

2.2输出电路的设计策略

在设计输出电路的前期,应当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调速设备和一系列指示标志输出方式的选择,应用最为基本的输出方式――晶体管输出,从而确保在进行输出的时候尽量地跟高频率的动作相适应,与此同时,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响应速度。要想尽量地简化输出电路,通常实施继电保护方式,这是由于继电保护输出方式的带负载与抗干扰能力是比较强的。然而,如果电磁线圈附带在PLC输出的时候,那么PLC芯片就会在断电时受到破坏。因此,为了防止破坏PLC芯片破坏,通常在电路盘中并联续流二极管,这样就可以将浪涌电流有效地吸收,从而对PLC芯片进行有效的保护。

2.3输入电路的设计策略

在设计输入电路的过程中,应当思考PLC的供电电源通常是在交流85V―240V间,具备宽幅适用性。然而,因为矿井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是非常恶劣的,与此同时,加上不稳定的供电,因此为了确保稳定和安全地运行系统以及抗干扰,应当将电源净化元件加装在输入电路部分,像是隔离变压器或者是电源滤波器。倘若实施的为1:1的隔离变压器,那么借助双隔离技术使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屏蔽层和初级线圈屏蔽层经过初级电气中性点接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脉冲干扰。针对PLC的输入电源来讲,应用直流电源并且控制在24V,负载的调整应当结合它的容量来进行,还需要对周围的电路实施防短路操作。这有利于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安全和稳定运行。倘若出现短路或者是过载的情况,那么都会破坏PLC芯片,进而导致系统的瘫痪。为此,务必有效地设计输入电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影响下,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得以广泛的应用,这大大地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生产效率。然而,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多样化的实施策略,成本与效率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创新性地设计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这是减少系统成本支出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必然趋势,此外,还应当避免重复性的设计并加强设计实践。

参考文献

[1]罗建方.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75.

第6篇

【关键词】PLC自动化 控制系统 优化设计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自动运转模式逐渐成为当下工业生产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最近几年,大量现代化的数字模拟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除了对其整体的生产效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外,对于整个工业生产运营模式的发展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

1 PLC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分析

作为整个PLC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硬件设备质量的好坏将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本文对现阶段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具体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其硬件设计大致可以划分为输出电路和输入电路两大部分。首先,对于输出电路来说,其主要是将系统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变频器或指示灯等向外进行传输,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系统处于高频率的运行状态之中,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负载能力也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将会产生非常强大的抗负载能力;对于输入电路来说,现阶段在我国工业生产运行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电源类型是DC 24V,这种状态下的输入电路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保证电路运行的安全性,极大的降低了电路系统发生短路现象的概率,同时由于其现代化的运行模式,其所产生出的输入电路的功率也达到了传统功率的两倍以上,在现阶段PLC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 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输入电路设计分析

作为近些年来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技术内容,PLC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整个工业生产和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其整个系统中输入电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工业生产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应用最为普遍的是AC85-240V的电压,这种模式下的电压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其在大部分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电压的特殊性和稳定性,其所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也相对较少。在进行该种电压安装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首先要根据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电压的需要对其电源进行相应的净化,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设备即隔离变压器和电压滤波器,二者通过相互配合,共同作用c整个电压系统的安装,同时在整个安装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还需要进行双层隔离技术的引进,尽量避免由于高低频脉冲对于整个系统运行的干扰。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的安装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安装情况对输入电路进行及时的测试,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电压超过负荷的情况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调整,防止出现短路现象给整个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损害。

3 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输出电路设计分析

对于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输出电路来说:

(1)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电路需要和工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电路的运行情况对整个系统的指示灯和晶体管部分进行格外的关注,确保其在高频率的电压和电流输出的过程中能够满足PLC自动化系统的运行需要,防止其出现荷载量过高的情况;

(2)现阶段在我国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带有电磁线圈的输出电路,对于这部分电路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防止其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由于电路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的浪涌冲击现象,相关部门需要在其外圈部分进行续流二极管的接入,其不仅能够有效保证整个电路的顺利运行,同时对于设备的安全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加强,因此在现阶段PLC自动化系统中的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4 PLC自动化控制系统抗干扰电路设计分析

PLC自动化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电磁波等其他因素对其产生的干扰,对于整个工业生产系统的有序运行也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发现,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和手段去对系统的抗干扰性进行不断的加强,使其能够更好的运行。现阶段在我国PLC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抗干扰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1)隔离作为抗干扰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其通过将系统运行周边出现的电容耦合进行隔离的方式去对整个系统的高频干扰进行隔离;

(2)屏蔽,屏蔽技术也是现阶段我国PLC自动化系统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其通过将干扰源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将其屏蔽到金属柜之中以此来确保整个设备和系统处于一种正常运行的状态之下,该种方式应用起来较为简单,同时其抗干扰性能相对较好,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PLC自动化系统重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3)布线,所谓的布线主要指的是将干扰源进行分散的一种形式,在现阶段的PLC自动化系统重应用也较为广泛。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PLC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方面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并具体提出设计思路,希望能在未来我国工业生产和建设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好的推动我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袁传信.PLC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2]黄建华.基于PLC在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系统中的优化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11).

[3]张亮.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设计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12).

第7篇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供热;锅炉自动控制;传输热网自动控制

集中供热近些年来在我国北方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集中供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损耗,也能够降低用户的取暖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废气排放,降低空气中悬浮物浓度,还有其他很多优点,值得大力推广。集中供热的发展使得其控制系统必须要能满足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因此降低了人为影响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脱颖而出。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整个系统的工况,运行中出现的状况能够自动反馈从而自动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供热系统的运行状况宏观的进行调节,比人工控制更加高效而可靠。本文将就供热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介绍,分别介绍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及传输热网自动控制系统。

1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

1.1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

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是通过监测锅炉中的各种参数,来进行分析和处理,达到实时的控制锅炉状态。其具体功能如下:

(1)参数监测。通过传感器等设备,监测锅炉中的各种参数,例如温度、压强、水位等。然后将采集到的参数传入计算机,所开发的软件能够自动进行分析计算。

(2)状态显示。把监测到的锅炉中各个部分的工作状态数据通过显示屏、LED屏等实时的、直观的显示出来,可以通过数字,表格、折线图等方式来显示,便于操作人员了解锅炉的运行状态。

(3)超程提醒。对于锅炉工作的重要数据,设定数据的提醒级别,对于各个级别设置不同的声音、音量或者图形提醒。当锅炉达到要提醒的数据时能够自动发出相应的警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快速的发现锅炉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4)自动控制。工作人员通过中央控制器对锅炉的重要数据如炉内压强、水温等设定控制值。当锅炉达到这些控制值时立刻进行反馈,中央处理器根据反馈的信息按设定的程序相应的调用控制程序进行控制,从而使锅炉保持在稳定安全的状态。工作人员需要对控制器设置权限,从而防止误操作。

(5)数据存储。锅炉的运行状态数据自动进行存储,便于以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分析锅炉的状态对供热效率的影响,分析故障的产生是因为锅炉达到了什么样的参数等等,通过数据的分析逐步进行改进。

1.2 锅炉的自动控制原理

锅炉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反馈进行控制,下面重点分析其炉内压强和水位的控制。

(1)炉内压强控制。炉内压强的控制是通过送风机和排风机来进行控制的。送风机送入风和空气,排风机抽出炉内燃烧的废气和粉尘。当排风机速度大于送风机速度时,造成炉内压强降低,煤粉在负压下被送入炉内,然后送风增加,煤粉可以充分燃烧。燃烧后无用气体和烟尘增多,排风机速度加快,排走气体和烟尘,从达到而控制炉内压强的效果。

(2)水位控制。通过煤粉的燃烧加热炉内的水,水蒸发成水蒸气被运出。当水位满足要求时,不需要开启水阀进水;当水大量蒸发运出,水位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时,控制器启动加水程序,同时降低送风速度,从而保证水位一直在安全范围内。

2 传输热网自动控制系统

2.1 传输热网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

传输热网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与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类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参数监测。监测热网中的各个监测点的数据,例如温度、压强等。然后将这些数据传到中央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

(2)状态显示。把传输热网中各个部分的工作状态数据实时的、直观的显示出来,便于操作人员了解热网的传输状态。

(3)超程提醒。对于热网传输的关键参数,设定数据的提醒级别,对于各个级别设置不同的声音、音量或者图形提醒。当传输时参数达到要提醒的级别时能够及时警报,从而快速的发现和解决传输热网出现的问题,保证热网安全高效的传输。

(4)自动控制。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控制值对比当前的监测值,自动实现对传输热网传输状态的控制,保证传输的安全稳定。工作人员需要对控制器设置权限,从而防止误操作。

(5)数据存储。传输热网的运行状态数据自动进行存储,便于以后进行数据的分析。分析传输的状态对传输效率的影响,分析故障的产生是传输处于怎样的参数水平等,通过数据的分析逐步改进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2.2 传输热网的自动控制原理

集中供暖的规划是按照区域来划分的,每个区域设置一个供热站点。供热站根据整个供热系统的状态如温度等参数进行调整,自动控制阀门的开闭程度调整水流。传输热网自动化控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各个供热站与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传输,这部分涉及的关键技术下面将进行介绍。

整个监测控制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供热站处的参数监测、专用的数据传输线路、控制中心处理器。系统的运行参数主要依靠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监测,将数据经过数模转换,由PLC送入传输线路进行传递,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控制器端。控制器经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后,将控制信号传输回供热站处,PLC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依照控制信号控制各类开关的开闭情况,从而完成自动控制过程。

专用的数据传输线路采用GPRS无线传输模式,专有线路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才能使用。GPRS数据传输单元以TCP/IP协议为标准,将供热站与控制中心相连接。GPRS数据传输单元通过IP端口来识别传输终端,从而实现两端的点对点安全连接。连接时由数据传输单元向服务器提出连接申请,通过后方可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递。但是这个连接有时间限制,因此需要在数据里加入一个固定周期的数据作为标志,表明数据正在传输,保证传输线路的稳定性。

3 总结语

集中供热中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使供热更加的安全稳定,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成本,能够及时的发现锅炉及传输热网中出现的问题并尽可能的自行解决,拥有着很多的优点。自动化控制已经在供热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集中供热的广泛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供热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仍然有着进步的空间,在安全和稳定的基础上,未来的自动化控制需要向着节省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目标而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仲生.自动控制在城市集中供热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10).

第8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也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合理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较少工作错误,也能够节约人力成本,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变电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根据单元机组的运行和电气控制的特点,应将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和厂用电源等电气系统的控制都纳入ECS监控。其基本功能 为:

1.1发变组出口220kV/500kV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及操作。

1.2发变组保护、厂高变保护、励磁变压器保护控制。

1.3发电机励磁系统。包括启励、灭磁操作,控制方式切换,增磁、减磁操作,PSS(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投退。

1.4220kV/500kV开关自动同期并网及手动同期并网。

1.56kV高压厂用电源监视、操作、厂用电压快切装置的状态监视、投退、手动启动等。

1.6380V低压厂用电源监视、操作、低压备自投装置控制。

1.7高压启/备变压器控制和操作(2台机共用)。

1.8柴油发电机组和保安电源控制和操作。

1.9直流系统和LPS系统的监视。

对于发变组保护等主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因其设备已经很成熟而且要求全部在DCS中实现其功能尚有一定难度,可能增加相当大的费用,故可以保留。但是它们与DCS间要口求接,控制采用硬接线,利用通讯方式传输自动装置信息,并可以通过DCS进行事故追忆。

2.新设计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由于现在高低压变配电设备中具有嵌入式控制装置、用电设备就地控制设备中具有的小型PLC控制器等,所以进行电气设计时,不用像传统设计时考虑集中的二次信号、计量、保护系统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预留互联条件,只要按用电设备要求、工艺控制要求进行高低压变配电系统、用电设备就地控制设备的一次电气设计。同时按工艺控制要求进行仪表系统设计。根据供电方条件、要求和用电设备的要求和特点进行高低压变配电系统二次计量、保护、控制的控制流程图设计;根据工艺控制要求和自动控制要求,进行配电系统末端的用电设备就地控制设备的控制流程图设计;在人机界面管理计算机上按上述各部分的控制流程图,以符合IEC113-3标准的组态工具软件进行控制系统监控软件组态,包括对仪表系统的组态。最后进行电气及其控制设备安装、电缆互联和敷设设计。这样的设计流程与传统的设计方式中电气设计、自动化设计过程是平行进行、并在过程中互提测控条件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它简化了设计流程、将电气和自动化设计人员合二为一、提高设计时效。另外,自动化设计中组态工作无需象以往等待系统硬件定牌后才可进行,标准的组态工具软件和网络通信协议使不同的设备如同同一系统供应商的产品一样便捷的整合成系统。工程项目经过这样的设计后,得到的整个电气及其控制系统是完全为扁平化、开放化的。其优点是电气与自动化系统合一,从电气的角度看系统全部智能化,从控制系统的角度看系统彻底分散化,从网络的角度看扁平、开放的结构提供给用户更经济、易用、高效的共享数据。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3.1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伴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 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defu助接点经常不到位,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复杂,查线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由于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3.2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由于各种现场总线(如Lonworks总线,CAN总线等)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而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所有这种方式适合于小系tongjian控,而不适应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

3.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以太网(Ethernet)、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智能化电气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这些都为网络控制系统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0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lianjie,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装置之间仅通过网络连接,网络组态灵活,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任一装置故障仅影响相应的元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是今后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4.新设计思想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契合

嵌入式控制装置将覆盖全部现场设备,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统一至最少的数量,嵌入式控制装置具有完全符合标准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的网络通讯功能,现场总线网络上的全部节点设备的数据库为分布式实时数据库,这些就如同PC及其外设的USB接口形成一样。同样智能化、分布式、扁平化的设备控制系统构成的生产过程,也是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数据共享、快速、高效、可靠、低成本也是扁平化管理系统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进行未来的设计工作中要求设计人员既要进行电气系统设计,又要能对嵌入式控制装置进行编程组态,同时还要完成基于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网络的构架及其监控软件(包括数据库)的组态。这样一个项目的设计工作过程无论从人员还是到流程亦是快速、高效、扁平化的。通过互联网设备供货商、项目设计人员、企业生产管理者均可对设备和生产流程进行离线或在线的技术支持和调整,这也得益于嵌入式控制装置和标准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网络的全面实现。

5.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电气设计、自动化设计过程是平行进行的,在过程中互提测控条件,在本方实施条件内容的同时,落实和确认对方条件内容;最后进行控制系统设备安装、电缆敷设设计。使得电气自动化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贺家李、沈从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

[2]范辉、陆学谦,电气监控系统纳入DCS的几点体会,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 21(3): 52-54.

第9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以示范农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档村,于2013年10月引进以色列设备及技术,建成3500耐以上的玻璃温室大棚,建成投人使用1年来运行良好。现将该玻璃温室大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应用于无土基质设施栽培的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1自动化控制玻璃温室大棚系统设计

1.1玻璃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系统材料和结构

玻璃温室是以透明玻璃为覆盖材料的温室,透光率一般为60%一70%。温室的骨架为镀锌钢管,门窗框架、屋脊为铝合金轻型钢材,肩高约8ma大棚管理系统采用JPK-013型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启电脑,输入用户名及密码,在桌面点击海峡农业示范园控制系统图标,点击特殊菜单,点击登录“开”,弹出对话框,再次输人另外一个用户名及密码,就可进行参数操作设计。设计结束后,下拉特殊菜单,点击退出“关”。把目标温度设计为300C,降温需求百分比为10%。

1.2系统功能及操作设计方案

1.2.1夏、秋季的操作设计方案根据南方夏、秋季需要降温的要求设计操作方案。

1.2.2冬、春季的操作设计方案根据南方冬、春季的气候特点设计保温操作方案。

2玻璃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管理要点

2.1水肥机一体化系统管理

水肥机由以色列Galcon公司提供。操作步骤:电脑开机一桌面一点击Client系统一点击Mixero

2.2分区设计管理

2.2.1水肥机一体化分区管理将整个温室分成6个水肥灌溉区域,即与电脑连接的6个水阀所控制的灌溉区域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区域布置见图to水肥机装肥料母液的肥料桶共7个桶,A,B液各3个桶,另外1个酸液桶,分为3个组别,酸液桶共用。针对不同作物,每组的肥料母液可以有所区别。A桶(Fert.1)和B桶(Fert.2)吸量都设为5.0L/m3,酸液(Fert.3)吸量设为3.5I}/m3。1区、2区种植瑞丰番茄,2014年5月31日移植;3区种植金玉满堂番茄,4区种植串串红铃番茄,3区、4区均为5月22日移植。从移植到7月2日每天灌溉1次,清晨5:00开始滴灌,时间为10mino7月2日开始增加为4次,每次3min。因为3区、4区结果多,植株细弱,7月6日再增加1次,即3区、4区结果期每天灌溉5次,每次3mino5区、6区分别种植金石王1号和金玉满堂番茄,2013年11月9日移植,前期灌溉同3区、4区,因结果盛期需肥水较多,增至每天7次(表3)。

2.2.2各区域的项目编号绑定及灌溉时间表(Irri-gationProgramNo.)设计各区域的电脑识别代码及灌溉时间表设计见表30

2.3灌溉时间等数据的设计及修改

在Mixer的图案里,点击IrrigationProgramNo.,在左上角白色框格里输入所要修改或设定的项目编号(ProgramNo.),回车,再在左上角白色框格的左边,点击锁匙(解锁),选择要修改的数据,输人要修改的数据,全部修改完毕,再次点击解锁,点击确定(sure)完成修改。其他项目的修改过程同样。

2.4所需EC,pH值的修改及其感应器校准

点击FertilizationPrograms,在肥料项目号7,8,9栏目内修改各种植区所需的灌溉水肥的EC,pH值。2014年种植番茄,1,2,3,4区的EC值设置为1.5ms/cm,爪6区盛果期设置为2.0ms/cm;pH值都设置为5.7。当发现水肥机上的EC,pH值有偏差时,要用标准液来进行校准。

2.5洗盐

点击右上角IrrigationPrograms进人操作界面,点击ProgramSettings进入灌水数据界面。程序号(Prog.No)要选择灌溉肥料没用过的空白号。优先权(PrioritySetup)选择low。灌溉间隔天数(Irri.Cycledays)选择1d,时间单位(Irri.Unit)为min;灌水量(Quantity)为持续灌水60min,肥料(Fert.Prog)填写0。开始(StartTime)写0:O1,结束写23;59;各区的间隔灌溉时间(Duratior)写250min(洗盐1轮60x4为240min,其间休息10min。这就是洗盐1d的循环模式。

2.6过滤器清洗

每个肥料母液桶下面都有1个过滤器,选择在没有灌溉的时间段里,关闭水肥母液桶的开关,把过滤器小心拧开,用清水冲洗过滤片,干净为止。然后在灌溉之前装回,打开水肥开关。水肥机后面也有1个过滤器。

2.7混合桶溢水问题的解决

灌溉是边混合水肥边进行灌溉,如果遇到突然停电,等来电时,电脑不知道混合桶的水肥该往哪个区走。因此,当看到混合桶溢水时,应立即手工把混合桶里的水肥舀出1/2。

3小结

第10篇

关键词: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现如今,虽然中国已经有部分的核电机组,但是火力发电仍然占领着市场的最前沿。近几年来电力市场发展不尽如人意,严重滞后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全国建造了许多火电厂,但是发电技术必须要不断完善,精益求精,才能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目前,全国火电发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降低,使用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火电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定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1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

1.1自动检测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设备运行中的参数进行自动检测,确保火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出现故障的设备,为供电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提供保障。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经过其中的参数做出反应,像是物理量、化学量等,当火电厂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这些参数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证明运行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而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及时的找到错误的源头,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发现问题的所在。

1.2自动保护

一般情况下,如果火电厂在运行过程中,有设备发生故障,而维修人员还没有及时赶到抢修的时候,就会造成一定区域内的停电情况,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造成不用程度的影响。但是,使用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及时的发现设备运行中的故障,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处理,并且同时维修人员,为维修人员争取了充足的时间,防止设备故障的进一步恶化[1]。为火电厂供电的是持续性与稳定性提供了基本保障。

1.3顺序控制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是根据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程序和条件进行工作,当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为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的准确性提供了基本保障。并且,每一种子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打扰到其他子系统,不仅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火电厂的运营成本,还增加了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4自动控制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供电过程中的自我控制。当火电厂设备在运行的时候,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条件,就会造成设备压力过大、荷载过量而发生故障。但是,有了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之后,即使面对这种情况,火电厂也能够自主的进行调整,使设备重新回到稳定的工作状态上[2]。

2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的必要性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是火电厂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其主要任务就是维护火电厂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火电厂设备运行中的物理量、化学量、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当发现火电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的时候会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同时向维修人员发出警报,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故障的判断与故障的维修,将火电厂设备的损坏率降到最低,避免出现严重运行事故的发生,为火电厂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供保障[3]。

3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3.1对火电厂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传统的火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专人通过监控设备对其内部进行监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监控状况的可靠性还不能得到保证。使用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火电厂的实时监控,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另外,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实时监控还是火电厂生产与市场投放交易整个过程的中心,有助于火电厂实现一体化管理。像是在使用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条件下,实时监控系统会对火电厂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轨迹、运动功能、运行负载进行实时监控[4],确保其运行过程没有任何问题。一旦发现有运行不准确的时候,会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的检修,尽快进行故障的诊断与处理。

3.2在信息处理与成本合算中的应用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还能够进行信息处理与成本合算,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火电厂内庞大的信息进行整理,准确的对他们进行分类与整合,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提升了技术人员的信息利用率。另外,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还能保住火电厂进行成本的控制与合算。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会对火电厂设备进行自动检测,使工作人员对火电厂设备的运行情况有一个明确的掌握,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估算火电厂设备的使用价值,了解火电厂设备的生产经营成本。

3.3在智能化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是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互依存却又相互独立。智能化技术与现场总线技术都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其中智能化技术是一种超规模的集成电路,将CPU、存储器、数据转换器等微小零件安装在一小块芯片中,通过这种技术对计算机信号进行模拟,从而转换成数字的形式,这样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就能跟容易理解信息中包含的内容,对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智能化技术还能够提升信号转换过程的精确度。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信号衰弱、信号处理的现象,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一现象,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挖掘模块的配合使用来构建一个安全数据库模型,能够在第一时间检测到系统中是否出现入侵的现象,使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时时刻刻维持在自我保护的状态[5]。

4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火力发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电力发展的必然走向,如何促进火电厂的可持续的发展是火电厂的主要问题。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使用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火电厂的运行状况进行很好的控制,面对故障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应急措施,为供电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提供了基本保障,有助于火电厂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与探讨[J].电子世界,2016,03:108-109.

[2]刘燕,吴新建.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4:176.

[3]董军素,窦佳,杨春彪.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与研究分析[J].科技传播,2013,14:47+45.

[4]杜晓伟.关于火电厂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24:130+133.

第11篇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 PLC;自动化

0.引言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即PLC,由于该控制器的体积小、易安装以及功耗低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并且,由于PLC与计算机结合很紧密,因此其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可以说,PLC在自动化行业当中应用的相当普遍。尤其是进入21世纪,工业生产已经进入到自动化高度发达的水平,微电子技术已经变得十分成熟,因此,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的运用随处可见。

1.PLC系统的概念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英文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工业运用控制装置,它是一种数字式的电子系统,运行以及操作都是以数字方式进行的,并且在该装置上还具有了编程功能,以此来实现对机械或者是生产的控制,此外,PLC还具有实用性强、应用简单、良好的抗干扰能、易于维护和扩展等特点,因此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PLC有许多特点是其他控制器所不能比拟的,比如:PLC的运行速率快,因为其CPU的工作能力强;指令系统丰富以及可靠的操作系统;I/O接口和通信接口各式各样,极大限度的满足了工业当中的各种需求;除此之外,还具有信号采集功能、中断处理能力、输出控制功能、存储能力、逻辑处理能力、网络通信能力、数据运算能力、定时能力以及计数能力等,这些特点为PLC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前提,也为工业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

2.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2.1设计思路

由于PLC控制系统当中涉及到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还有自动控制技术当中的数据管理、图形技术以及控制等其他技术,这样就要求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性和协调性,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同步。比如在配电网当中,为了提高网络质量、降低网络损耗、减少断电次数,就必须在配电网的设计中以系统工程为理念,利用系统集成的方式,统筹考虑系统的兼容性、统一性,并且还要以实用性、经济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设计要求为前提。

2.2设计要求

2.2.1硬件方面

在PLC控制器当中,硬件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硬件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转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此外,PLC很容易适应周围环境,安装比较方便,更换时也比较快捷。

比如在输入输出电路的设计中,设计输入电路时,考虑到电源要具有普遍性、抗干扰等问题,因此,一般采用的是240V作为供电电源,并且在电源当中还加入了净化原件以此来达到隔离要求。除此之外,考虑到电路中可能出现短路现象,因此,在选择电源容量时采用输入电路功率的二倍,并且在输入段安装熔丝以此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设计输出电路时,假如生产中有高频的动作,那么在设计PLC时,就需要通过继电器进行输出,这样不但保证了生产的要求,而且抗干扰能力、负载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而如果在输出端的负载是具有电磁感应一类的,那么在突然断电时就会出现电磁干扰,这样就会产生电流的冲击,因此为了防止这种冲击烧坏PLC,就需要在此设备的旁边安装二极管,以此来起到保护的作用。

抗干扰的设计中,如今的工业生产中已经普遍的使用自动化设备,而在这些设备之间由于电流或者电压突然的变化而产生电磁辐射,产生电磁波,进而影响PLC系统的性能,此外,除了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还有来自空间的电磁场的干扰,比如有雷电、广播、高频设备等,这些分布比较复杂,当PLC处于射频场中时就极易收到这些电磁波的干扰,所以,在设计抗干扰方面时,要正确选择合适的电缆,并且在铺设线路时,要尽量原理高压线或者是动力线,避免线路并行的现象;在硬件上要加入滤波器,滤除一些干扰;做好信号与屏蔽接地,防止出现“地环路”;变频器中加入隔离变压器、滤波器等措施来抑制变频器的干扰。

2.2.2软件方面

PLC系统进行设计时,除了要对硬件进行设计,还要进行软件的设计。在进行软件设计时,要根据生产的需求来进行划分,不同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软件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过程的编写,PLC控制系统应用的效果如何关键是要看软件设计方案是否合理、高效。因此,在进行程序编写时,一个子程序不但可以独立的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而且还要在组合模块中也要发挥相同的功效。一般程序结构分为三种:循环、条件以及顺序,表达方式也为三种:STL(语句表)、CSF(功能图)、LAD(接点梯形图),在PLC程序当中,最小的语句单元称为控制语句,比如LDI0.2就为一个完整的控制语句。除此之外,在编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保证各种指令的正确性,假如出现错误,也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来保护设备、控制设备。比如在一个生产线当中,有某一个设备是关键设备,必须要保证它的可靠性,因此,在编程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利用程序连锁措施来最大限度的保护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就算出现意外,也会立马停止,同时发出警报。对于干扰问题,可以通过设计滤波器以及工频整形采样的方式消除周期性的干扰。

3.PLC系统的未来发展

随着自动化以及微处理器技术的不断发展,PLC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当中,如汽车制造、控制设备、立体仓库、环保以及娱乐设施等等。未来的PLC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机界面更加友好,PLC生产商可以联合一些有实力的软件公司,提高自己的程序编写能力,方便人们的操作,同时也降低了维护PLC的成本,比如现在的PLC+网络+IPC+CRT模式就已经被人们普遍使用;②网络通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PLC生产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种通讯接口,提供了完整的通信网络。③开放性与互操作性,如今的PLC虽然在开发工具上,各个公司使用的不同,但是在客户端,却基本上实现了兼容,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标准,如: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标准,增强了软硬件的互操作性,实现了数据的无缝传输。

4.总结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当中,PLC已经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工业当中的不良问题,推动了整个工业领域的发展,为科技的再一次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PLC发展更加小型化、多功能、快运行、低价位,在人类电气自动化发展工程中将会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ndrew pact PCI Express:Protecting Compact PCI investments made over the last 10 years. Compact PCI and Advanced TCA Systems,2005:62-65.

[2]宣旭初.基于PLC和变频器的印染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D].浙江大学,2008:30-31.

第12篇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052-01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改变社会的生产面貌,推动我们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多种学科的交叉综合技术,特别在电子电力、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电气自动化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现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国防、能远、交通、冶金、化工、港口和机床等各个领域中。纵观各国近代工业发展史,放眼展望现代工业发展的新潮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技术基础。因此可以说: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工厂,它所具有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出其现代化的水平。

2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由于它具有一系列优越的特点,比如:兼容性强、可靠简单、扩展性强等,目前已经被我国大多数用户采用,而且它在一部分大型的变电站的监控项目中运用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2.1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想

完整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仅要保留各控制保护单元内的紧急手动操作跳、合闸的手段,而且还要保证剩下的所有功能,比如:控制、监视、报警等,都是能运用计算机来操作完成的。变电站不需要再设置运动的设备,监控的系统不光可以具备遥信、遥测、遥控三个功能,而且还能做到没有人的时候也能正常工作。在系统的设计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式的设计。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运用模板化的以及集中的这样立柜结构。各自的控制保护的功能都分别会集中在各自的控制和采集保护柜。这些测量,报警等的一些信号都可以通过在控制和采集保护柜中处理成一些相关的数据的信号,然后通过光纤的总线来把这些信号传到主控室的用来监控的计算机当中;

2)分布式的设计。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还可以运用分布和模板化的开放的这样一种结构,把各个控制保护的功能平均的分布于最靠近开关的保护柜上的控制保护的单元或者是开关柜上。这些测量,报警等的一些信号都在就地单元里处理成一些相关的数据信号,通过光纤的总线把这些信号传到主控室的计算机上。各个单元均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简单可靠。由于多功能的继电器代替了传统的继电器,可以大大简化二次接线。分布式的设计是在开关柜和主控室之间接线;而集中式设计的接线也只限于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其特点是开关柜内接线简单,其余接线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部完成;

4)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应考虑到今后随着变电站规模的增大,用户有扩展功能的需要;

5)兼容性强。系统是由标准化的软件和硬件组成,并且配备标准的串行通讯接口和就地的I/O接口,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配置,系统软件也要适应计算机技术的急速发展。

2.2 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规范运用

当今时代,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开放系统的需求以及提高整个系统的兼容性能,在系统的设计上我们一般运用:可携性的软件设计和标准的计算机产品。

3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个设计思路

3.1 集中监控的方式

集中监控的方式,它的最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上进行处理,虽然它能够进行集中的操作、处理以及显示,但是由于处理器处理的任务非常繁重,所以它运行的速度就会大大受影响。

系统总体设计是保证可靠性的关键,但是,由于自动化系统的日益庞大、复杂、单靠无限制地提高元器件来满足对系统日益提高的可靠性要求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在合理地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后,还要从系统设计上予以解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集中监控的方式的主要优点:运行维护方面比较方便、防护的控制站的要求不是太高容易实现以及系统设计的设计方面比较容易。

3.2 远程监控的方式

远程监控的方式拥有大量的优点:节约电缆、降低费用、可靠性比较高等,但是由于电气电厂这部分的通讯录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说,这样的方式只适用于小系统方面的监控,而不适应于构建大型电气自动化系统。

3.3 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以太网、现场总线不断发展这种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普遍应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使得智能化电器设备也迅速发展,这使得网络控制系统在未来的电厂电气技术的应用合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场总线监控方式对于系统设计来说更具有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可以根据间隔情况进行不同的设计,这样使不同间隔具有不同的功能。现场监控方式不仅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还具有减少隔离设备的作用。例如:智能设备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这样就能减少很多控制电缆,不仅节省开支,而且减少安装维护成本。

4 结论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比较成熟。今天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和掌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贺家李,沈从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