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

时间:2022-05-28 05:2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挫折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挫折教育

第1篇

关键词:挫折教育;创设困境;健全人格

在某一年的6月7日,语文高考即将开始,一个女生从考场里哭着冲了出来。她跑进了自己租住的出租房内,把自己反锁在厕所里,不管班主任如何敲门也不开。刚开始里面还有声音,后来没声音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教师把门撞开,发现小女孩有自杀倾向,及时制止。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女生感觉自己的作文偏题了,这样高中三年就白读了。在某年的期末考试,因为自己作弊被教师抓到,一名学生感觉脸上无光从二楼跳下。

诸如此类的事情存在于我们身边,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炸响。在一切归于平静时,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学生怎么了?难道他们真的那么脆弱吗?在学校里遇到一些小挫折尚且如此,以后走进社会遇到比较大的挫折,他们又该如何面对呢?造成这种状况的成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帮他们解决呢?家长和教师在给学生表扬和鼓励的同时,是否也应给他们一点挫折教育呢?

一、认识挫折教育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提高现代公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意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其良好品德。但是在新课程实施中,如果不加注意,很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人格不健全。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增强其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完善的能力,最后实现自律意识的强化、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

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过程中增加适度的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挫折教育不等同于吃苦教育,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比较差是由于自己和家人溺爱造成的,人为地给孩子吃点苦就能解决根本问题了,这是不正确的。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挫折意识,进行挫折磨炼,培养学生坚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的教育。它实际上是挫折心理调整教育和挫折预防教育。就像笔者现在教的一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小皇帝”,但是表哥、表姐一大堆,而且个个都很优秀,每年过年是他最难受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也不比他们差,他努力了很久,但是仍无法达到表哥、表姐的水平,还要受到爸妈的批评,他一下承受不住,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还好被心理辅导教师知道了,送到了杭州第七人民医院,经检查,这名学生得了中度抑郁症。医生问明情况,告诉他的爸爸妈妈:“如果当初你们多给他一点鼓励,多给他一点自信,他的抗挫力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弱。”溺爱未必是学生抗挫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家庭对孩子期望太高,造成其压力过大的精神伤害远大于溺爱,如果又不加以鼓励引导,就会导致孩子的耐挫力不断下降。

二、挫折的必要性――发展健全的人格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鲁迅先生曾言:“我的确时常在解剖别人,但却更严格地解剖自己。”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并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认识就变得不够清晰、全面,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使得他们根本不想去认识自己自己、面对自己。

然而,人之于社会,宛如一艘船之于大海。如若不知自己处在什么位置,需要驶往哪个目的地,其危险不言自明。因而,作为导师,我们必须细心地从根本出发,引导学生从事例、人生哲理等方面认识自己,认识挫折存在的必然性,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血腥事故”的发生。

就像前段时间有位初中生的“跳江事件”,虽然说导火索是她家长不给她买手机,但她在日记里写了很多有关学校的事情的,比如剪头发了,不能带手机了。在她的世界里,只有体育教师是好的,其他教师都是“垃圾”。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此学生的心理已经存在问题了。

教师要认识到,不论是身体、心理,还是社会交往能力,高中生都处在由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化的“心理断乳期”,在社会飞速发展、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容易出现混乱和动摇。

三、创设挫折,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一个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增长、能力培养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人在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开展挫折教育过程中,学生都能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地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与锻炼。这样,更加丰富了学生的个人阅历,促进了其积极情感的发展。

在保证学生绝对安全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若遇到一些麻烦,学生就会自己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案,或尽可能地选择寻求别人的帮助。

比如:高考前爬九龙山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爬山速度不同,我们分开进行爬山和祈福活动。到了规定集合的时间,还有三个学生未及时到达。但他们可以采取多种处理办法:首先,他们想到给班主任打电话,报告自己的位置,以便于得到班主任的指导与帮助;其次,他们向寺院管理人员求助;再次,即使自己真的在规定时间赶不到集合地点,受到了教师的批评,也会认识到,集体活动必须听从安排,不能各管各地活动。虽然,这种“掉队”的情况对于“掉队”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失败的活动,让人感觉很扫兴,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种挫折教育中学生锻炼了自己在遇到麻烦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如求助等),以发展临危不惧的能力(心理能力很稳定)。

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了一点挫折,就会一蹶不振。一次考试没考好,就意气消沉、自暴自弃;对班级工作不闻不问,甚至还搞破坏活动;受到教师的批评时,顶撞教师……这些都是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一个人缺乏挫折教育的表现,是人格不健全的一种表现。

在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挫折的“度”。从学生方面讲,与教师发生冲突对自己绝对不利,严重者可能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但对教师来说,当学生有与自己“对着干”的现象时,说明这挫折教育太过了。所以,要把握好 “度”的问题,让学生感悟到什么样的行为会失败,而什么样的行为才会催人奋进。

当然,失败并不可怕,它只能更加催人上进。譬如:上周,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发现一位学生睡着了,而且过去叫他怎么也叫不醒,教师就去摇他,终于摇醒了,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真是浪费你爸妈的钱啊,真是太不争气了。”没想到,学生拿起凳子就砸向那位教师,结果把教师的脚砸伤了,也把自己给“砸回家”反省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虽然教师的话严厉了些,但这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了,或者说他从来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批评。一件事是对还是错,教师讲出来和用学生自身的亲身经历证实相对比,效果可能是天壤之别的。最明显莫过于,现在有些教师批改作业时永远批“√”,学生的作业本上从不会出现“×”。其实作业本上出现“×”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挫折教育,学生下次做到一样的题目再也不会出错了。

四、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一列出自己的价值、目标、希望、要求,使个人的知识、能力在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中起到指导和调节行为的作用。

第2篇

[关键词]幼儿 挫折教育 途径与方法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是无法避免的,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的: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地挫折教育,就会理顺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更广阔的心境。同时大量的事实证明了挫折教育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经过认真思考,我总结了如何向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意见,希望以后能更好的实施对幼儿的挫折教育。

一、幼儿挫折教育及其意义

1.幼儿挫折教育的含义

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些情境条件提出某些难题,让幼儿独自去面对,让其经受磨炼,摆脱困境,超越障碍,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

2.幼儿挫折教育的意义

近些年来,少年儿童中心理失常,离家出走、轻生等一些不适应社会的行为时常见诸报端。问题少年的出现说明缺乏坚强意志、经受不了挫折是当今独生子女独有的现象,他们从小受长辈的宠爱,生活条件优越,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加上新旧教育观念冲突调整阶段下教育方法的试验摸索的弊端,使他们的心理变得异常脆弱,经不起任何风浪。因此,我们必须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存的权利与义务,使他们做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轻易地放弃努力或放弃生命。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

就幼儿驾驭挫折能力的形成规律方面看,将挫折教育的内容归纳为以下3方面内容: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挫折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困难和挫折,是自暴自弃、茫然失望还是沉着冷静迎难而上,直接决定了我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当前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家长对其如众星捧月般倍加呵护,幼儿一旦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问题、小麻烦,家长们总是“身先士卒”,争着抢着帮助他们解决。天长日久,幼儿对家长产生较强的依赖心理,而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立意识、适应能力在家长的“呵护”下正消失殆尽。幼儿教师应引导幼儿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自己去尝试解决,并不时给他们讲一些榜样的事例。

2.增强孩子战胜挫折的信心

要帮助幼儿增强战胜挫折的自信心,就要要求幼儿教师熟悉每个幼儿的家庭情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掌握幼儿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幼儿树立可供参考的榜样。

一些幼儿过分依赖父母,惧怕陌生人,羞于启口。为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外出郊游时先自己示范给孩子向陌生人问路的内容和方式。让孩子去尝试问路,给孩子提供和他人特别是陌生人交流的机会。如果孩子做得很好,家长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又如,有的孩子在上课时少言寡语,不敢在同学们面前讲话。

三、幼儿挫折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1.幼儿挫折教育实施的途径

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较好地解决问题。自然情境因为有自然性和真实性,能使孩子充分地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于挫折的思考和把握会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掌握。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单独居住在自己的房间,自己活动、锻炼生存能力,学习走路时,很少由父母牵着手走,走不好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成人一般不去拉、扶和安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要分担家务,父母便要求他们独立地解决问题,他们便进一步地独立和成熟起来。

2.幼儿挫折教育实施的方法

(1)直面现实――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家长应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情境,让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地克服困难,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挫折教育。如,孩子走路摔了跤,有的家长会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对孩子说:“这地面真不好,让宝宝摔跤,我们打地面。”这样的结果是使孩子把摔跤归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孩子生病打针时,有的家长总是哄孩子说,打针一点也不疼。事后孩子觉得受了骗,下次就无法面对同样的现实。正确的方法是帮助孩子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2)培养意志――增强幼儿耐挫折的信念

第3篇

关键词:挫折教育机遇性注意事项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题记

现在城市中,“四二一”式家庭居多,所以家长们对保护孩子的安全成了第一要务。家长们过度的保护,过度的迁就,因噎废食、过分规避风险,目的在于能让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试想在“温室”里长大的这些“独苗苗”们能有多少自我保护能力呢?“跳楼一族”的出现使我们不得不对他们的成长有些担忧。所以我们不妨在幼年时期就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早一些磨炼他们的意志。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就业和创业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是我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更是一名普通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一点不成熟的观点和一些尝试。

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在非洲的奥兰治河的两岸,有野生的羚羊群。动物学家们对它们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生活在东岸的羚羊不仅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快,而且繁殖能力也比西岸的羚羊强。为了研究两岸羚羊的不同之处,动物学家们在两岸各捕捉了10只羚羊,分别送到对岸。一年后,由东岸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6只,而由西岸送到东岸的羚羊则只剩下4只。究其原因是东岸不仅生活着羚羊,还有一群狼,羚羊们为了不被狼吃掉,不得不每天练习奔跑,从而使自己强健起来;而西岸的羚羊因为没有狼的威胁,过着安逸的生活,奔跑能力不断降低,体质也不断下降了。

这个研究发现告诉我们,人类和动物在生存能力方面是一样的,只有不断经受困难和挫折锻炼的人,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存能力。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生活在温室里。

二、挫折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1.利用乡土教材进行挫折教育。我的老家在农村,7岁的小侄子就一直生活在那里,他和我女儿同岁,于是我把他们带到一个小山坡上,我为他们安排了这样一项活动:摘一把酸枣,捉三只蚂蚱。结果我侄子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而我女儿却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地瓜地里让长长的蔓子缠住了脚,拌了好几个跟头,在酸枣丛中,她的裤子被枣树上的钩刺钩住,急得大哭。这时,我并没有急于出手帮助,而是热情鼓励。经过努力女儿终于把一把酸枣和三只小蚂蚱交到我手中,女儿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2.选用合适的周边环境利用孩子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挫折教育。孩子到了六七岁,就有了一定的生活知识,比如他们能说出父母的名字,自己的家庭住址及父母的电话号码。一旦在街上走失,知道找警察帮忙。那我们就可以试着锻炼一下孩子:那天天色已晚,街上亮起了路灯,我趁她不注意悄悄躲了起来。她先是一愣,四面张望,接下来是一阵大哭,大约5分钟后,突然停止了哭声,她大步向前走去,我在夜色中跟踪着。她在一个电话亭前停住了脚步,怯怯地往里望望,慢慢地走了进去,不一会儿,我的手机响了,我打开手机,里面传来电话亭老板的声音……3.机遇性的挫折教育。和孩子一起观看一些耐挫折教育影片,进行适时教育。比如电影《小鬼当家》,这就是典型的耐挫折教育,孩子们或多或少地会从中受益。还可以组织孩子们爬山、搞种植、养殖小动物、小制作、游戏比赛等等,这些活动中孩子会受益多多,无论从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变得坚强一些。那是在我女儿12岁的时候,我突然生病住进了医院。我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孩子。于是洗衣、做饭……所有家务活都由她承担下来。特别是晚上,她害怕一个人呆在家里,就请了邻居的小姑娘为伴。一个月过去了,我女儿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学会了做饭,在星期天还把她包的饺子送到了医院,我吃着略有咸味的饺子,我连连称赞:我女儿真棒。

当然,挫折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孩子吃点苦,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建立自信、乐观的品质,培养起一种耐挫折能力和品质。

三、挫折教育应注意的事项

1.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尤其是孩子,超度的挫折会给孩子造成身心上不必要的伤害,使孩子产生消极心理。因此,作为家长首先应全面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从而掌握好挫折教育的“度”。既要有一定的困难和压力,又要让孩子经过努力后能感受胜利的喜悦。

2.安全第一,排除危险,这是实施挫折教育最关键的一条。

第4篇

挫折教育

在上学期期末,我、邵艾雪、陈戈巍连续三年被评为“局级三好生”,在这个学期,“市级三好生”的名额只有两个,结果我落选了。

我心里非常委屈,心想:我哪点比他们差?想这想着眼泪便溢满了眼眶。可我不能当着同学们的面哭,我仰起头,硬把眼泪灌了回去。我心想:我还要不要再帮助同学?我从上学期就开始帮助一位同学复习功课,期末他还得了“突出进步奖”呢!可我已经不是三好生了,干吗还要费力不讨好?可是我很清楚,帮助同学是每一位同学应该做的啊!我的心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当我把目光投向那个被我帮助的同学时,我想:班里那么多同学想帮助他,他选择了我说明他信任我,我应该继续帮他。

这时我抬起头,只见老师正在看着我,目光里充满了理解和鼓励。老师对我也是对大家说:“人生中的挫折,使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大家应该好好地享受这笔财富。就像小树要经受风雨才能长高成材……”老师讲了很多。

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一亮:对呀,这不就是老师说的挫折教育嘛!那我就来接受这次教育,享受这笔财富吧!

回到家,我对爸爸说起了这件事,爸爸听后,说:“我们家长希望孩子们一生中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不能退缩,要敢于面对。”我听后,心想:原来老师和爸爸一样,都是为了我健康成长啊!

后来在迎奥运争戴“微笑圈”的活动中,全班同学一只选我。在校会上,我双手接过大队辅导员给我的那个漂亮的、象征着助人为乐的、红色的“微笑圈”。

我现在一直戴在手腕上。

第5篇

【论文摘 要】我国迎来了独生子女的第一代子女,也就是现在所说的“6+1家庭”。这就决定了幼儿的成长势必是在备受关注的环境中,家长过多地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淡化了其经历挫折和苦难的机会。孩子们不懂得什么是挫折,也更谈不上抗挫折能力。家长教养态度和方式的不正确,不仅不利于幼儿个人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本文着重阐述了什么是挫折及幼儿挫折教育,并结合实际浅谈家庭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应如何进行开展。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从事相应的职业;又要求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能经受住工作和生活的波折。这就要求我们要启发和促使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幼儿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进一步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一 挫折及幼儿挫折教育

人的一生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挫折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我国近几年对挫折教育尤其是幼儿挫折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综合国内外有关理论和学说,本人认为所谓挫折就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在追求达到特定目标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和消极的情绪反抗。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事业发展和教育的要求,利用或创设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使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 实施家庭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

第一,正确地认识挫折。挫折几乎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的伙伴。它伴随着我们起伏跌宕的一生。有的理论强调挫折会引起人的情绪恶化,但错并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每个人对挫折的认知和态度。所以说形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是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关键。而这就需要家长做到教会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第二,真实体验挫折。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往往会采用说理教育法,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通病,他们恨不能将所有的经验和教训一股脑地教给孩子,以避免其将来走弯路。但是家长却忽略了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才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相对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更让孩子们印象深刻。当他们面临困难时,成人常常会代他们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可能会有对挫折的充分感受和深刻体会。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幼儿形成依赖心理。而挫折教育势必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切身地感受困难。我想只有当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解决问题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第三,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面对挫折我们不能盲目应对,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家长一定要做幼儿行为的导师。通过挫折教育,要使孩子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加强挫折认识,并积累经验、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相信只有掌握正确的对抗策略,幼儿应付挫折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一般来说,幼儿战胜挫折的方法有:自我鼓励法、补偿法和适度宣泄法。

2.幼儿挫折教育的途径

第一,利用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利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情境,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自然情境因为有自然性和真实性,能使孩子充分地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挫折的思考和领悟会更成熟。如,孩子跌倒了,家长不要去扶,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这就是一种简单而实际的磨炼。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要学会放手,给孩子学会独立的空间和接触挫折的机会。

第二,通过创设困境进行挫折教育。为了让孩子适应现代人的竞争能力,家长应舍得让孩子去吃苦,并有意识地去给孩子创设一些困境,使孩子的意志得到更好的磨炼。国外的幼儿教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如日本有许多幼儿园,无论是春夏秋冬,都让孩子进行裸身锻炼;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价亿万,却要求子女去打工挣钱;印度已规定了小孩子的“饥饿日”。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3.幼儿挫折教育的方法

第一,客观地评价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及成长背景不同,所以也会各有长处和不足。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无视他的缺点,孩子也就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变得骄傲自满并且不能接受失败。如果家长对孩子教育期望过高,不符合实际,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不敢面对失败。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谓知己,就是说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未来的人生道路可能会在哪方面受到挫折。而知彼就是要帮助孩子认识环境、了解社会,如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又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等。必须让孩子懂得做事要向高目标努力,但同时也要做好承受最坏结果的思想准备。

第二,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克服、战胜困难的信心。家长在幼儿的眼里是非常高大、无所不能的,家长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幼儿,对幼儿来说家长的行为是最具说服力的榜样。因此,作为家长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常常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并教育孩子要把名人作为榜样,激励幼儿勇敢地面对挫折。要让孩子知道: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的人,才有可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第三,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家长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在闲暇时多带孩子到公园、游乐场活动或到亲戚朋友家做客,鼓励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多与人交往,从中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并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力,培养互助精神,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四,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一是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首先应纠正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从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开始,大胆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二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到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一定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是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家长应注意创造机会,在家中营造民主的氛围,给予孩子决策的权利,培养孩子选择和作决定的能力。

第五,加强艰苦磨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家长应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况,加强对孩子艰苦磨炼,让孩子获得适应能力。一是让幼儿体验“累”的滋味;二是让幼儿体验“饿”的感觉;三是让幼儿体验“冷热”刺激。

第六,增强孩子心理防卫机制,树立正确的成败观。我们知道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甚至心理健康被看做是更为重要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提高其对挫折的忍耐力,消除负面影响,增强幼儿的心理防卫机制。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教会孩子在失败中总结教训,鼓励孩子在挫折中百折不挠,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所以说,学前时期承受一些挫折是一生的宝贵财富。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家庭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需要我们了解、掌握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并掌握好挫折“度”,避免负面效果的产生。家庭这一个体社会单位具有教育的随机性、长期性和影响性。所以,幼儿在学前期实施家庭挫折教育是实施幼儿启蒙性挫折教育的最佳途径,对幼儿的一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6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挫折;教育

学生在小学阶段,心智还不成熟,很多学生害怕挫折是因为还不明白挫折的真正含义,只是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会产生很强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一、小学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思想还不成熟,世界观还不是很明朗。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生长发育很迅速,个性也越来越鲜明。这个时期学生的主要挫折都来自于学习过程中成绩的好坏和老师的褒贬。这就需要老师运用合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在挫折中不断完善自己。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师,需要针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完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在生理上也处于快速生长期,心理的成长也在日趋成熟,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观念并且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抗挫折能力。

二、设置挫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克服困难

要让学生学会应对挫折,就要让学生理解,挫折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的经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设定一些挫折的情境,可以借助一些名人的成长经历和一些古籍典故,让学生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不要害怕遇到挫折和苦难。借用鲁迅所说的“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来教导学生面对挫折时不要逃避,要勇于迎面而上,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麻烦。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需要互相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就可以不断地激励彼此去完成任务,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挫折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不断地去探索新的事物,在挫折和鼓励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该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与时俱进,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挫折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挫折感大多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方面。由于平时学习不够努力,或是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造成学生成绩普遍不理想,但为了今后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学到一技之长,退而求其次的迈进了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是对新课程不感兴趣,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等。2.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抗挫素质,在受到老师批评后,不能正确认识,心理有压抑感;同学交往少,知心朋友少,同学之间相互排斥、挖苦;家庭教育缺失,无法与家人正确沟通。3.兴趣和愿望方面。个人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展示,得不到家长和同学的支持,有时还会受到限制和责备。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电脑方面的知识,但是家长从就业的考虑出发为其选择医学专业等。4.自我价值方面。有的同学自视较高,但实际出入比较大,有时会被老师和同学冷落,自尊心得到伤害;学校规章制度管理要求很严,感觉受到了很多束缚,没有自由空间等。

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抗挫折的策略

(一)正视挫折,勇于面对挫折

“挫折是进取的代价”。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向前走必要遭到挫折。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给学生灌输的就是“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这一思想,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就自哀自怨、束手无策。我们在“德育”方面,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从逆境中走出来的豪气、满怀激情拥抱生活的志气。在实际教学中我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讲一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榜样。比如我会跟学生讲遭受失学挫折而奋发成才的爱迪生;讲“自造”逆境、锤炼自己的赖宁;讲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讲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生受益。当学生自觉地把这些抗挫折的典范作为自己的榜样的时候,挫折就会化为动力,激励学生奋勇向前,从而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

(二)人为地制造挫折,直面挫折

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蹶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如在上课中,我有意识的多提问这些学生,并且经常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其到讲台上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在其情绪低落的同时,适时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正确认识到挫折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抗挫折能力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证。在“德育”教育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比如我们会学习《礼仪》和《就业指导》,其中就有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平等待人。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知识水平都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并没有贵贱之分。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来自大城市的富家子弟,就自觉高人一等;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来自贫穷乡村,吃得没别人好、穿得没有别人高档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其次,要以一颗真诚和包容的心。我们只有做到坦诚对待别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信守诺言,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彼此才建立深刻的友谊。当别人有困难时或心情不好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帮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处事的态度,我们没有必要让别人一定要接受我们的观点,更没有必要为了点小事就跟别人去斤斤计较。我们应该以宽大的胸怀去接受各种各样的人物或观点,锻炼自己处事能力,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引导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学会化解挫折

学生的挫折心理一旦产生,往往会情绪紧张,这种不良的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宣泄,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对学生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因此,教师要细心观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宣泄,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师爱温暖学生,使其恢复。当然,宣泄压抑情绪的方法很多,比如在课上,我会开辟专门的讨论时间,让学生之间互相倾诉,或与当事人坦诚交换意见,求得心理上的平衡等。

教师在“德育”方面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教育,学生才会具备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在“德育”中渗透挫折教育,毫无疑问地成为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当然挫折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应对挑战,在人生浩瀚的大海中力挽狂澜,勇往直前!

第8篇

摘 要 人生的旅途总会遇到种种的坎坷和挫折,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开展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因受挫折而离家出走,甚至是自杀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太幸福了,许多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遭受艰难困苦,把孩子置于蜜罐中培养,对孩子过分娇纵,百依百顺所造成。可见家长重新审视家庭教育方式,重视对下一代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学校、家庭、老师、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挫折 心理 教育 承受 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1分析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外部因素即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内部因素即个人主观因素如生理条件限制、能力限制、动机冲突等。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分析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主观还是客观,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他们体会到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2.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在挫折教育中,应重视受教育者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挫折教育,正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挫折,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不断积累挫折经验,正确归因挫折。与此同时,激励他们完善和发展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加强自我磨炼,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形成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力量,实现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提高挫折教育的效果。

2.2教育学生敢于挑战挫折

经受挫折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有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要让学生懂得任何一个成功的背后,都经历了几番的努力,甚至遭受多次失败的挫折之后才取得,不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对待挫折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它。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遭受挫折时,要敢于面对它、挑战它,在挫折面前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只有设法解决它。

3适时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与教育的多种形式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之功效。

3.1利用班会课,普及知识,提高认识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传授适量的心理学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纠正错误认识,使之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重点放在:(1)讲授现代科学的健康观,使学生由单纯重视身体健康扩展到重视身体、心理健康。(2)介绍心理健康的标志,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实现心理的全面健康。(3)正确认识心理疾病,要让学生明白心理疾病并不神秘。(4)让学生知道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心理疾病并不是羞耻的病症。讲授时可运用事例进行剖析,重在提高认识,增长知识。

3.2介绍方法,自我保健,培养能力

在进行心理教育的同时,注重介绍方法,对学生具体问题的指导,着重是学习方面、人际方面、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可指导学生自学心理指导读物,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教育与心理训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锻炼心理能力。重点传授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提高。如学会微笑;多角度思考问题,辨证看问题;想自己高兴的事;及时转移、暂时回避不愉快的事;深呼吸闭目养神放松法;欣赏音乐法;体育锻炼法;散步谈心法等。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让学生学会心理保健,学会自我完善,自我调适,学会承受挫折,学会人际交往,培养自我承受能力。

4做好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学校教育在挫折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担负着设计、主持、调整教育过程的任务。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从不同角度的信息中筛选和积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因素去主动施教。学校应提出科学的挫折教育方案,并争取家庭的配合。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质,取得家长的共识。同时,还可向家长传授挫折教育的相关知识及方法,并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使家长正确认识自己在挫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挫折教育,避免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学校教育作用的现象。

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实施挫折教育中,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较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要实施这一项工程,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从世界的角度,以未来的眼光,按现代教育的标准,精心组织、安排好各种教育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挫折教育,使我国青少年成为素质好、能力强、身心健康的一代。

参考文献

[1] 龚红莲.挫折教育的认识分歧及其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03).

[2] 范源清.浅谈学生的“挫折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3(07).

[3] 钟富.青少年学生挫折教育刍议[J].南方论刊,2007(03).

[4] 官芳竹.把握学生心理 善用挫折教育[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6(22).

第9篇

关键词 中职生 抗挫折教育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当代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绝大多数中职生抗挫折教育的缺失,如何加强中职生抗挫折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重要的问题。抗挫折教育,是指通过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养人们正确认识挫折和应对挫折能力的教育,实质上包括预防挫折和应对挫折教育。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中职生抗挫折教育的策略:

1 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知道,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中职生在遇到挫折时,正确认识挫折是人生中遇到的一种正常现象,从而勇敢面对,不至于被挫折所吓到。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对中职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解决主观与客观相一致问题,如果客观实际与主观不符合,或是片面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产生挫折心理和行为。

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主要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包括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理论教育以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四个方面。

2 加强中职生抗挫折心理健康教育

2.1 开展挫折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据调查,很多中职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机构,有的中职学校虽然有类似机构,但也只是为应付上级机构的检查,没有专业的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所以中职学校应该建立和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解决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中职生抗挫折心理辅导讲座、开始抗挫折心理辅导课程,组织中职生抗挫折教育沙龙等,来帮助中职生掌握抗挫折的知识,探索抗挫折教育的规律,以便一旦遇到挫折时能够有效应对。

2.2 引导中职生建立多元化的心理预防机制

心理问题,重在预防,而如果需要做到有效的预防,则要建立多元化的心理预防机制,那么如何建立多元化的心理预防机制呢,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要根据中职生所遇到的挫折的种类来定。比如,当中职生身处尴尬时,可以通过建立幽默型心理预防机制来化解紧张度;又如,当中职生所制定目标根本无法完成而产生的挫折,则可通过建立转移机制来预防挫折,也就是说,通过转移到其它目标而替换原目标以减少中职生面临挫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如,当中职生本可以达到的目标却被别人抢去了,可以通过建立“葡萄酸心理”预防机制来减轻其焦虑和压力,避免不合理行为的发生等等。总之,建立心理预防机制要根据个体所遇到的挫折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开展抗挫折实践教育

首先,中职学校可以参考国外抗挫折教育的实践经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例如,美国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其核心思想是重在参与、理念和感悟,所用方法是反复训练学生观察、思考、提问、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研究性能力。

其次,借鉴国内成熟的抗挫折教育实践经验。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如浙江师范大学,其主要做法是进行生存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可以磨练学生的毅力和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再次,鼓励中职生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比如,定期组织中职生到一些条件艰苦的地区,贡献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亲身体验这种生活,当以后遇到挫折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最后,模拟抗挫折教育。假设一些挫折在某中职生发生,让他们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和个人的想法来解决,从而总结抗挫折的方法。这样既从实践中锻炼了中职生抗挫折的能力,又可以形成有效的策略,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灵活处理。

4 加强抗挫折教育体系建设

加强抗挫折教育不单纯是学校和教师的问题,因为中职生生活的环境不仅仅是学校,还有社会和家庭,因此,抗挫折教育体系是集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和中职生自身于一体的系统教育,这需要系统的各元素共同努力。加强抗挫折教育体系建设,对于中职生预防挫折等有效处理挫折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抗挫折教育是集预防和应对于一体的教育,也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教育,更是集学校、家庭、社会和中职生本身于一体的教育,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新的经验或理论,再在实践中运用和修正理论,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作用,才能是使挫折教育理论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陈选华.挫折教育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2] 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3] 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 于林平.论挫折教育的本质[J].南京社会科学2007(2).

第10篇

中职生 挫折教育 心理健康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谓挫折,就是当人们追求既定目标时,由于遇到各种干扰、障碍使其无法实现这个目标,并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

目前,我国中职生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许多同学在遇到挫折时不能沉着冷静的思考问题,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是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回避问题。这样往往使他们产生应付、恐惧、自卑、逆反及悲观畏难等负面情绪,恶化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要全面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一定要进行受挫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进入职业学校是学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学生们背负着来自家庭和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由于中职生的经历有别于升入高中和进入社会的同龄人,其挫折心理更有特殊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有较强的失落感。未升入高中,无望考上大学,学生和家长都感到前途渺茫。而职教生多数学生在初中学习期间,由于学习差或双差。大多有过遭老师批评或放弃,同学鄙视,家长责骂的经历。久而久之,在个性心理和情感的发展上出现偏差,使他们长期处于焦虑、恐惧、厌学的情绪中。而且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往往具有后进生和独生子女的双重弱点。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这就使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心理素质脆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造成严重的心理落差。

其次,是有较强的无助感。学校、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增强了他们的无助感。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学习差或双差,但他们的自尊心强,意志力弱,学习无目标,遇到困难不敢知难而进,再加上中职生自身正处于青春期,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加剧了逆反心理。表现为不善于和不愿意与他人沟通,自我管理和自制能力差,过分追求个人价值,过分重视自我感受,使他们很难融入团体和社会。又无法找到适当的对象倾诉自己的想法和发泄不良情绪,颇感无助。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往往很难应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问题,常常使自己处于矛盾中,又束手无策,这就更增加了其无助感。

再次,是家庭的不和谐,社会的不良习气都会使他们产生剧烈的心理挫折感,从而造成心理机制恶化,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1998年,国家教育部曾明确提出:“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就更加说明中职生的挫折教育绝非某个学校和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规定的素质教育行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随着整个社会对挫折教育的重视,这种全新的教育活动在需要我们其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的同时,也要注意挫折教育的可操作性,既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也要加强操作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因此,挫折教育在实施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正确认知挫折。“宝剑锋从磨砺出”,挫折是对一个人生命价值的磨砺。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与不幸,也可以使人在与困难作斗争中获得经验和信心。要以客观的态度承认挫折的存在,不要回避它,要以乐观辩证的态度去对待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只有在承受和客服挫折的努力中,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发挥潜能,更加努力的学习完善自我,把挫折变成人生财富。

第二,科学有效地实施挫折教育。“心病还须心药医”,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科技能发掘来访者自身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和矛盾。消除其心理挫折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维护其自身心理健康,完成其自我锤炼的过程,它不仅为中职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心理积郁的场所,也为中职生实现心理发展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供具体的指导,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广播、校刊等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咨询的宣传。开展定时定点和有专人负责的心理门诊咨询以及有针对性的心理课题讲座等。建立系统的可操作性中职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妥善处理。真诚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实质性心理问题,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调适使学生放弃偏见,主动培养良好的个性。

学校要开展适度的受挫折行为训练课程设置多元化,建立勤工俭学或社区服务基地,有计划的设计教学活动,经常适度适量的提出一些有难度的课题,锻炼和培养青少年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启发其自己动脑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或减免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激励学生以进取的态度克服困难,排除障碍。

第11篇

关键词:挫折;信心;培养;鼓励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57-01

挫折教育是针对青少年心理不成熟、承受能力弱的一种素质教育。聋生在受到挫折后,往往会长时间被失败的情绪所困扰,导致情绪不稳定,有的甚至产生某些心理疾病或走向极端。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适时对聋生进行挫折教育,并培养他们对受挫感的恢复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许多聋生存在着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听不见、讲不清,能力就比别人差;作为弱势群体,理应由父母、老师和社会来解决自己所面对的挫折与困难。实际上,这是聋生对挫折和自身的认识不够。

1、对挫折的正确认识

挫折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遭受挫折与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跌到了,自己爬起来;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自己查字典……这些都是在挫折与困难面前的积极态度。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了其他挫折,也要能正确对待。作为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名人事迹介绍”、“个人经验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帮助聋生了解伟人和自己周围的同龄人是如何面对挫折的。这样,既让聋生明白挫折是无法避免的,也让他们坚定了克服困难的决心。

2、对自身的正确认识

要正确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者低估自己,从而产生自卑感;或者高估自己,从而造成自负。自卑者,容易在挫折面前出现一些极端行为。他们认为现实生活与自己的理想发生了巨大的落差,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挽回失败的局面。例如有两个聋生,平时顽皮好动,是班里的“焦点人物”。由于老师向他们了解班里发生的偷窃事件(实际上班里每个学生都被老师叫去了解情况),他们竟然扬言要用自杀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两个聋生的行为,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在挫折面前无法正确调控自己心态的表现。还有一个聋生,学习成绩不错,人也很聪明,但是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当她得知自己的操行评为“良好”时,就找父母哭诉,说不公平,比自己差很多的学生评为“优”,为什么自己反而是“良好”。这是该生过分看中自身优势,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从而得出“不公平”的结论。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实力;或者召开“你了解你自己吗?”的主题班会;或者组织聋生作心理测试;或者祖师聋生互相评价等活动,让聋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培养学生的毅力

聋生在面对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有的立即放弃;有的经过两、三次的失败之后,也选择放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聋生缺乏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因此,教师要注意对聋生的“两个培养”。

1、学习能力的培养

生在学习上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比健听者更多。这些困难,需要师生共同去克服,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首先,教师在教学的安排上,应该从易到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如果在学习的初期,疑难问题就扑面而来,聋生又怎能有信心、有兴趣学下去呢?其次,对学习中的问题,应 该以学生思考为主,教师只是指导者、引路者,不可在学生失败了一、两次之后,就立即公布答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使多花一些时间,也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一旦聋生自己掌握了学习方法,他们更愿意自己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动手能力的培养

聋生受到父母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许多生活小事都喜欢他们代劳,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造成了聋生自理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竞争意识。在遇到错综复杂的问题时,聋生就束手无策了。作为教师,不能再给予他们这种“保姆式”的照顾了,应该逐渐创造一种“忧患氛围”,培养聋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学农、军训、夏令营、义务劳动等活动;另外在聋生中开展手工艺竞赛、体育竞赛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还可以形成他们的团队意识。

挫折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聋生对受挫感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从痛苦中很快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和老师应该认真培养聋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让学生明白,人生的挫折是难以避免的,但只是暂时的,是可以解决的。

教师在对聋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

(1)以鼓励为主

当学生遭受挫折时,心理必定会有一些波折。此时过激的话,如“你真笨!”“你怎么回事,全班同学都知道了,你还错!”等等,会使聋生一蹶不振。而“没关系,你能行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支持你!”这些鼓励的话语,能激发聋生的信心。

(2)适度和适量

第12篇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1.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2.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结果不够,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妞妞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徐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妞妞,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妞妞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二)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

(三)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张鑫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五)把握适度,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