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1 08:2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基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考试、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学完以后的掌握情况,他所获得的知识与其他学科无关,学校的学籍管理人员仅把某门课考试成绩作为一个依据,用来决定学生是否升级、毕业、获得学位和评优。对于学生本身考试仅仅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学分,最终获得毕业文凭及学位证书,而不关心知识掌握情况,更没有考虑到这门学科在整个医学教育中起到什么作用。根据当前考试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1考试方式、方法比较单一许多高等医学院校,考试方法存在一些非定向形式。表现在,一是多闭卷少开卷;二是多理论考试、少实践考核;三是多笔试少答辩;四是多一卷定成绩、少考试综合评价;五是试卷单一,侧重教材,多考核知识的记忆、少评定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性,限制创新能力的发展[1]。
1.2考试内容与其他学科无关传统的考试内容只限于学科教材,考试内容以客观题为主,多数是选择题,答案统一。而学科间的联系、病例分析、基础与临床结合的主观分析题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达不到新形势下的培养要求。有的学科划定考试范围,试题过于容易、题量较少,试题质量不高,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
1.3考后试卷分析不够部分学校或教研室,考后不进行试卷分析,进行分析的也仅是任课教师对任课班级成绩做个简单的图表分析,查看一下学生成绩优秀率或及格率,很少分析本试卷中各章节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以及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加强的内容。学生在考试后仅知道自己的分数,缺乏试卷信息的反馈。
1.4考试管理不健全,未能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考试管理制度是考试、考核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考试工作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考试质量,营造良好考风、考纪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有的高校对有关课程考试管理随意性比较大,虽制定了一些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机制,一些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和实施。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方式多数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教研室、院系、学校职能部门很少过问,很少执行“考教分离”和“考改分离”。
1.5考试题型标准化较多有的学科考试题型一成不变,即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试题占比例较多,而综合性分析、案例分析、实验分析等应用试题占比例较少。有的试题竟出现年年考、届届考,很少改动,使师生形成固定思维。更有的教师考前划定重点,命题无科学性,无法评价学生实际水平,使考试导向作用难以发挥,阻碍了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的实现。
1.6考试评价重视分数化学校对学生学业上的考核评价仍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造成学生以取得高分、保证毕业为唯一目标。考试获高分是学生最大愿望,死记硬背获高分有之,找教师改分的有之,唯60分万岁大有人在,出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现象,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2基础医学考试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多数的医学院校在考试目的、考试方式方法、题型、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照此下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利,有可能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的进行,甚至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身心健康。在我院基础医学课教学和部分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中,多采用旧的传统考试方法,表现在考试考核方式单一,以闭卷、书面考试的多,只注重记忆理解,忽视综合分析,各门课考自己的课程,根本与其他课程无关,难以做到基础与临床结合。闭卷考试成绩在总评中占比例较高(70%以上),有的把期终考试作为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达100%,出现一卷定终身,完全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重知识记忆轻能力培养,同样造成不少学生考试不及格,部分学生出现考前焦虑症或考前心理负担过重,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阻碍学生能力的发挥。学生以学为主,考试是主体,为了了解学生对考试方式、方法和评价单一性,我们曾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9%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运用的考试方式和评分不够合理,83.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考试改革,89.6%的学生表示欢迎形式多元化、灵活、科学的考试方式,对于高年级课程应有基础和临床结合的思考题,以突出医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
3国内外医学院校考试状况
在国外,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中的医学院校,在20世纪中后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4],主要着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并实行对教学全程的考核,体现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学生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且考试多为开放性试题,许多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由学生自由发挥。在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考试实施了改革。例如,开展了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实验操作、口试、答辩、闭卷或开卷考试、成果演示和在线测试等[2]。这些多样化的考核,给学生学习运用知识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试改革与实践
2012年,我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进行考试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程一开始,就宣讲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重要性,并同时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合作,以教研室主任为核心,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考试改革中。通过教研室讨论,制定考试方案,树立统一思想,并把考试改革实施公示给学生,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并上报学校考试中心备案。
4.1考试改革我们在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生理学课程中进行,制定《临床医学本科生理学考试考核办法》,从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方面的各个环节进行,开展互动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修改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大纲的情况确定考试范围,对旧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改革闭卷考试定成绩的局面,制定了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并运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课程考核中,新的考试成绩组成有:一是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30%-40%,包括课堂测验(占平时成绩60%,进行3次)、学习小组讨论(占平时成绩30%,进行3次)、小组成员互评(占平时成绩10%,是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最终决策、掌握程度、贡献大小)。二是自主命题知识竞赛,占期评成绩10%-15%,分为教研室命题竞赛和小组命题竞赛、先笔试通过一定分数的学生才能参加竞赛,这部分学生可获得另外加分,由教研室老师组织实施。三是期末考试,占期评50%-60%,以闭卷方式进行(实验课成绩并入机能学,不记入期评成绩)。
4.2实施后的效果我们这种改革改变了传统考试评价,教学特点:①理论课与实验课不同步,课程知识只安排理论课。实验课(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推迟到下一学期。②开展以5-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活动,并在理论课教学中安排3次的个人课堂测试,开展以临床疾病案例为主的学习讨论活动。③学习期末开展自主命题知识竞赛活动,并把知识竞赛成绩与期评成绩挂钩。④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试改革,把以往规定时间、地点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延伸至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不间断的评价,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教学改革所在。命题基本情况:①题型多样,有选择题A型题、B型题、C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A3)、简答题和应用分析题7种。其中案例分析为首次出题,客观题占75分,主观题占25分。本次命题与以往不同,命题难度与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接近,理解与应用题目占绝大多数,且有少数题目超纲;②没有填空题和名词解释,增加了临床案例分析组选择题(即A3题);③命题考试着重是考查学生对生理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④客观题全部为选择题,占75分,每题1.5分,分值比以往高。试卷分析:试题难度在0.4-0.8之间占70.3%,0.9以上为7.14%,0.3以下为20.37%,说明本试卷有点偏难;区分度0.4以上占7.4%,0.3-0.39占22.22%,0.2-0.29占35.19%,0.19以下高达33.33%,说明本试卷区分度不算好,以后命题时应注意,争取区分度在0.4以上。全卷α系数为0.76,说明试卷命题重复测量的可靠性不错。
5考试后成绩分析
采用调查问卷和理论考核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理论考核分两次,一次是针对CMT教学内容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展开测验,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和综合题。前三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共80分,综合题一道,分值为20分,目的是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次是面向全校2011级学生的期末理论考核,均是传统考试题型,总分10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掌握情况。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次的理论成绩,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全部在实验组学生中展开,共匿名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结果表明,CMT的引入让学生明白了基础知识在临床中的运用,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这正是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最缺乏的学习能力之一,见表1。
2.2理论成绩分析
由表2得知,在CMT教学内容测试中实验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u=2.48,p<0.05),说明CMT教学法提高了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了其学习能力和方法,从而对基础知识掌握地更加牢固,表3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亦证实了这一点(u=3.72,p<0.01)。在综合能力测试方面,实验组同样表现优秀,其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2,p<0.01)。
3讨论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它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临床上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治疗原理,但因其知识点繁杂、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和效率低下,历来被医学生认为是较难学习的课程之一[4]。对医学生来说,没有比临床病例更能引起其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将CMT引入生物化学教学,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3.1教学案例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综合能力
典型性CMT要求的教学案例是从临床搜集的真实的复杂病例[5],对于医学知识掌握甚少的大一学生来说,即使在教师引导下也很难就复杂的临床病例做出准确的分析,最终必然会因为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使教改流于形式。鉴于此,我们所采用的病例都是授课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自己编写的,摈弃了过多的干扰因素,适当降低案例的难度,同时保证其真实度和有效性。此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需要教科书以外知识较多的病例,我们同时指定相应的参考书,减轻了学生的课下负担。实践表明,以上措施使得大部分学生均能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
3.2CMT尽量不要在新授课中引入
目前的文献资料显示,CMT在临床课程中均是在新授课中应用,先由学生课下预习、自学或者查阅资料来分析问题,课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问题的一步步解决来学习新知识。我们开始也借鉴上述方法,但遗憾地发现,有能力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甚少,教学气氛惨淡。我们转而在学完相关章节后引入临床病例,将其中的知识点甚至是已学的跨课程知识融入到教学病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的兴趣和靶向性。这才是医学基础课程引入CMT教学的主要目的。表1的调查问卷结果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3.3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CMT教学质量
[关键词]专业认证;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在我国,本科临床医学属于一门医学的临床学科,它主要涉及处理以及研究临床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重症状患者的发病机理和抢救护理方案,这是一门实践意义深远的学科。截至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授课时依旧沿袭以往古板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医师授课+示范”的方式,以为将所应学的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但却忽视教学模式的实用性、趣味。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这样的落后观念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想象力。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逐渐使得学生们对临床医学知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知识。而关于其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改革。我国在2004年初定的试行版《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是我国相关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的条文标准之一。并在2012年时已经在国内七所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认证。一般来说,这种专业性的认证标准保证了现代医学教育中较好观念的传承与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教育质量的可靠性,该研究在总结历年的临床医学教学经验之后,结合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来提出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提到,现代医学教育改革应当积极地开展横向以及纵向的整体课程改革,将教材以及课程中应掌握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而对于医学的基础性课程,应当涵盖具有其特点的生物医学在内的许多内容。我国从古至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被动学习不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医疗人才,也不能够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而所谓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医学教育会议中较受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上,可以按照器官所固有的认知形态规律,将与临床医学有关联的多门学科的知识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分组,进而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教授。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易接受,学生会对其感兴趣随之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授方式(板书+老师讲解+教师操演)一方面有其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有着其系统优质的一面,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涉及的方面很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法授课,同时也要根据课程内容来适度适时的运用,从而达到课程讲解的最优化。切不可为盲目追求教学实践性而过度使用相关设备从而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方面,使其最大效益化促进教学。利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架设课堂与教学的桥梁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同时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实践性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运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中的教学改革要灵活地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起其医学素养及良好的品质。
3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新颖教学方式
按照《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要求,医学的院校应当积极地开展“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而教学方法应当选取多种多样但适合学生的,例如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都是不错的教学模式[1]。所谓问题式教学法,是指通过问题展示、自我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引导性学习等方式,并利用现代技术、网络资源向学生们用崭新的方式教授知识,问题式教学方式新颖,更具前沿性,也能较好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而言,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将外科学中的知识整理得有秩序,而且比较前沿的医学(临床医学)资料也会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也就是说可以更加广泛的提供不同的教学问题情境,而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谓交互式教学法,是指利用教师与学生、设备交互教学的教学方式,这与以往截然不同,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学习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趣味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与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教学要灵活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其对知识的掌握。
4优化基础医学课程情景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对于基础医学情景化教学的课程的重视还处在较低的程度,教师授课方式也大多古板陈旧。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在没有实际教材教学为基础的时候都只是空架子,所以要及时督促教师安排好教学的实践与计划,在保证教学内容质量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构设一个学习的好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优质教学环境;再其次,医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一些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熟稔于心,再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出一些调整,以简单的、清晰明了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为主,如果教学的方式过于直白,而内容又相对来说较为艰深,学生很难去理解,更别说掌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而情景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感官的活动,而学习最需要的也就是积极性和好奇心相促使的结果。课堂的气氛将在较好的情境里得以调动,学生们逐渐产生学习的动力,并在学习和演示中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2]。基础医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其教学目的一方面来说在于让学生记忆并且理解、运用课程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就是要带领同学们在情境中具体实践,以满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需要。5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要求,培养学生的医学以及科学素养、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应当是引领学生进行适当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所以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切实有效的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科研实验活动,体会并且领悟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另外,医学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学术性的论坛、讲座,让学生们有地方去展示、探索。《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其中也要求要让学生多参加科研活动,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除了上述创设情境去培养实践能力之外,应当支持并且大力发展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所以应当采取新的方式,一方面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除此之外,学校以及国家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实验环境让学生充分的实践学习和科研。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方式来创建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提高,进而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医疗人才,也能够较大程度的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
作者:杨函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一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终生学习能力是指在医护人员具有终生学习意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寻找学习材料,克服困难,通过努力刻苦的钻研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兴趣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终生学习能力的养成不仅提高了学习意识,同时也使学生自身的兴趣获得深入的发展。学生对于自身兴趣的爱好能够促使其不断地探索,并持之以恒。另外,这种终生学习意识还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使之树立“救死扶伤,提高当前医疗水平”的崇高目标。这样,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工作以后能够有比较成熟的思路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二以终生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途径
1.树立终生学习的基础医学教育理念
树立终生学习的基础医学教育理念是提高医护专业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第一步。首先,作为医护人员培养教育机构的老师,要“学为人表,行为世范”,以终生学习理念教学的同时,不断钻研医学难题,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能够在自己的教学、科研中落实终生学习。然后,在学生的期末考核中,不仅要有书面考试,还要加入面试的部分,通过老师对于学生全方位的考核以检查学生的真实水平以及终生学习意识。另外,作为医学类学校需要创造良好的终生学习的氛围。如完善图书馆的建设,鼓励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关学生组织也可以通过举行相关的科技竞赛活动,来促进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基础医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老师需要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不懂就要问”,建立PBL(problem-basedlearning)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同时,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例如,某学生在学医期间对于耳鼻喉科的学习特别感兴趣,教师通过深入了解其学习能力、潜质,逐渐引导其进行耳鼻喉相关方向的学习,再为其设计相关的实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方向等也可以与耳鼻喉科相关。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学生可以在自身感兴趣的方向上获得深入的发展,就能够自觉进行学习。
3.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
在医学基础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需要根据教育部相关教学内容的安排,制定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考试内容。另外,由于医学学科的特殊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也十分重要。优秀的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提出好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然后,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供原始研究文献让学生自学,然后进行有准备的课堂讨论和教师讲评。实行互动式教学,实现教学相长。最后,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创设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就会自觉体会知识的运用过程,懂得如何思考问题,并利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结论。
作者:马永超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实施反转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及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以及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任务。反转式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上课仅由教师进行信息传递,而课后要进行消化吸收时,却没有同学间的互助及教师指导,只能自己复习、学习的缺点,将消化吸收的环节放到了课堂上,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分层次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信和提高学习效率。反转式教学的教学资源主要由视频、课件组成,其组织与呈现方式更符合人体对媒体的适应性,更有益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反转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反转式教学模式还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得到丰富。反转式教学模式改革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课堂组织思路,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能力发展为中心、设计和组织新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动“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注重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
2在高职基础医学教学中应用反转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传统高等教育的出发点是专业理论学习,强调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不考虑知识本身是否有很强的应用性,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讲授,强调理论的深入性与广泛性。这些都不适合高职教学,一方面,高职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学科中最为实用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从而迅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在离开校园后可以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职生基础普遍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当采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传统授课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影响学习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实验证实,人类94%的信息获取来自视觉和听觉。因此,反转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综合型医学人才。反转式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理论相一致,此教学模式亦可应用于高职基础医学的“三理一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人体解剖学)学习。基础医学各学科中的知识点逻辑关系清晰,术语表达完整,描述规范。将反转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医学教学中,能够提高知识转化效率,有利于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更多医学相关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夯实基础。针对高职生就业容易、缺乏后劲、技能优势不够突出的特点,高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首岗胜任能力要求的针对性与增强学生发展潜力、迁移能力的矛盾。反转式教学内容设计独特、易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拓展现有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要求,弥补目前高职教育中高教性不足的缺点。
将反转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医学教学中,通过颠倒学科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重新规划、安排课堂教学环节与时间,将学科知识的获取、传授移至课前进行,使课堂真正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解决问题、协作探究的场所。学生上课时带着之前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与明确的学习目标而来,教师真正做到有目标地授业解惑,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加大教学直观性,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是适合高职教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符合高职教育目标要求的新型教学体系尤为重要。
作者:张晔周郦楠单位: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高原地区空气氧分压低,而低氧可引起肺毛细血管及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时也可引起肺小动脉痉挛,从而使肺动脉处于高压状态,右心室负荷增大,最终引起右心室肥大及右心功能不全。低氧低压是发生高原性心脏病的根本原因,而肺小动脉壁的增厚或重建和肺动脉高压是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
1.1肺血管结构重建
长期缺氧可以使肺血管出现形态学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直径<100μm的无平滑肌的细小动脉肌性化和肺小动脉中层肥厚,而肌层增厚可进一步促进肺小动脉收缩力增强,阻力增加,从而促使肺动脉压力增高。慢性心肺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也会引起肺血管的重建,但其在形态学上和高原性心脏病是有区别的,后者所致的肺血管重建主要表现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或游走。
1.2肺动脉高压
长期的低氧会导致肺血管收缩,从而使肺动脉处于高压状态,而肺动脉高压会引起右心负荷加重,长期的高负荷右心室会出现代偿性肥厚。关于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机制目前主要主要认为是血管活性物质、细胞膜离子通道的作用同时缺氧可使心肌细胞受损,导致心脏收缩力减弱,从而引起心输出量降低,严重的后期会导致右心衰竭。
2临床表现
2.1症状
成人与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不同。成人发病一般较缓慢,症状逐渐出现并加重。成人在高原性心脏病早期可仅仅表现为轻度肺动脉高压和慢性高原反应,如乏力、食欲不振、睡眠紊乱等。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下肢水肿、肝脏肿大、颈静脉充盈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小儿则发病早、进展快,早期可表现为食欲不振、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咳嗽等,随后出现心率加快、精神萎靡、尿少、呼吸急促、消化道功能紊乱、发绀加重;最终因为咳嗽、发烧、感染引起右心衰竭。
2.2.体征
成人可表现为心率加快,心界轻度扩大,少数病人可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尖部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分裂,右心功能不全者可有肝脏肿大,下肢水肿。成人部分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体征,部分病人表现为口唇指、甲床发绀和杵状指。小儿可表现为明显心率增快,心界扩大,多数患儿在三尖瓣区或心前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或分裂。当出现右心功能不全时可表现为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肝脏肿大。
3诊断
病史移居高原者,排除其他心血管病特别是肺心病;体征心界轻度扩大,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伴分裂,心尖区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活动后发绀,伴有下肢水肿、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脏肿大等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X线显示右室流出道增宽肺动脉圆锥突出,右下肺动脉第一分支增宽≥16mm,两侧肺血管纹理增粗、增多;心电图提示电轴右偏,右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转至平原或低海拔处病情缓解肺动脉压下降心功能恢复正常。
4治疗
4.1一般治疗
避免过劳,注意休息,症状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妇女月经前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水、钠潴留容易诱发本病,所以在月经前期一般不要进入高原。如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在进入高原前应控制感染。也可以在进入高原前3天服用螺内酯20mg,每天三次,可降低高原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4.2氧气疗法
氧气疗法在高原性心脏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吸氧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轻肺动脉压力,为本病的首要治疗措施。氧气疗法要早期、充分。常用鼻导管持续吸氧,一般用1-3L/min,使血氧饱和度上升到85%以上,血氧分压上升到6.67kPa以上。对于高原肺水肿伴有泡沫痰时,可将氧气通过50%-70%酒精改善肺泡通气。
4.3心力衰竭的治疗
4.3.1洋地黄制剂
高原性心脏病由于心肌缺氧严重,在发生心力衰竭使用洋地黄时,容易出现洋地黄的毒副作用,所以剂量宜偏小,选用作用开始快,在体内代谢和排泄也快的制剂,常用毛花甙C,待症状缓解后改用口服地高辛。
4.3.2利尿剂
高原性心脏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可引起红细胞增多,总血容量及肺血容量增多,利尿剂可迅速减少血容量,有效地缓解心衰的症状。对合并有红细胞增多的患者,大量利尿可使血液黏滞度增加,病情加重,应予注意。一般先口服利尿剂,以免利尿过快过多,无效或有急性左心衰竭时才考虑肌注或静脉注射。大量利尿时要注意电解质紊乱,并及时补充钾盐。常用的利尿剂有:
①噻嗪类利尿剂:常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利尿作用中等强度,常用剂量25~50mg,2次/d。
②襻利尿剂:利尿作用强。有呋塞米(呋喃苯胺酸,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钠)及布美他尼(丁苯氧酸,丁脲胺)等,其中以呋塞米(呋喃苯胺酸)最常用。口服20~40mg,2~3次/d,重度心衰可静脉注射。
③保钾利尿剂:有螺内酯(安体舒通)和氨苯蝶啶,利尿作用弱,大多与上述利尿剂联用以加强利尿效果,防止低钾血症。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不宜与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联用。
4.3.3血管扩张剂
高原缺氧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力升高,扩血管治疗可使肺动脉压力下降,降低右心室后负荷,心排血量增加。但扩血管药可影响动脉压,甚至使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应严密监测。此外,高原性心脏病的晚期,大多数肺血管狭窄或闭塞,扩血管药不能降低肺循环阻力,此时更容易引起低血压,故在疾病的早期使用血管扩张剂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在确定使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前,尽可能作右心导管检查以检测肺血管对药物的反应性。如果肺血管对血管扩张剂的反应良好,则疗效较佳。常用的血管扩张剂有以下几类:
①钙拮抗药:该类药物能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钙通道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肺动脉高压,使心输出量增加。常用硝苯地平10mg,3次/d。本药可反射性地使心率加快,对心衰患者宜从小剂量开始。
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使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的生成减少,外周血管扩张,阻力下降,可缓解心衰症状。常用制剂有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苯丁脂脯酸)等。卡托普利常用量12.5-25mg口服,3次/d。
③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和长效硝酸制剂等。硝普钠具有直接、均衡地扩张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作用,使体循环和肺循环阻力下降。为避免血压过低,宜从小剂量开始,先以12.5μg/min静滴,无效时每5-10min增加5-10μg,直至出现疗效或副作用。该药对体动脉压下降比肺动脉压下降明显,作用时间短,故限制了其使用。硝酸甘油对静脉作用明显,使血管扩张,肺动脉压下降,常用量10-200μg/min,静滴。
④交感神经系统阻滞剂:如哌唑嗪、酚妥拉明,可阻滞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血管扩张,肺动脉及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⑤前列腺素:前列腺素E1(PGE1)、E2(PGE2)和依前列醇(前列环素,PGI2)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降低外周血管和肺循环阻力,使肺动脉压下降,心输出量增加。PGE1剂量为0.01-0.02μg/(kg?min)静滴。
⑥氨茶碱:有强心利尿和轻度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常用量0.125-0.25g加于10%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滴。
4.4抗凝治疗
对合并肺血栓栓塞和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双嘧达莫(潘生丁)、噻氯匹定(抵克力特)、阿司匹林等。抗凝剂华法林6mg口服,一天一次,要求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1.5倍。
4.5肾上腺
皮质激素可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和低机体应激反应,对并发肺水肿、顽固性心衰、严重缺氧者均宜使用。
4.6促进心肌能量代谢
三磷腺苷(ATP)、细胞色素C、药物二磷酸果糖(FDP)、泛癸利酮(辅酶Q10等,能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能量和缺氧供应。
4.7其他疗法
补充各种维生素,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等合并症。对病程长、有反复发作、在高原上治疗效果不佳或有心衰的患者,可转至平原地区治疗,不宜重上高原。
5预防
5.1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
青海地处西部高原地区,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普遍比较落后,高原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所以加强对这一地区人们的健康宣教对预防及控制高原性心脏病非常重要。具体可以通过医院、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地方网站等形式进行宣传,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转化医学研究提倡建立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双向、开放的研究平台,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为实现实验室和临床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需要建设强大的、稳定的研究平台。转化医学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强调多学科交叉性的课题攻关协作,力求实现多学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它强调医学研究要“来自临床,服务临床”,将成为现代和未来医学研究的主要模式。转换医学倡导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又能及时反馈到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良好的双向互动可推动医学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基础医学教育与转化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现行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体制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的直接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而许多临床上有价值的发现无法准确反馈给基础研究工作者。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割裂状况,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针对性的基础医学教育是转化医学发展的良好基础。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始着手规划,培养出既懂基础研究又精通临床、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能较好结合基础与临床的高水平人才是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2009年9月,在中国工程院与上海院士中心联合举办的转化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转化医学未来的发展战略重点应放在以医、理、工结合的方式培养临床医学科学家。
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在医学领域中,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是指导科研与实践的基础。转化医学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最终服务于病患为目标,其实现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转化医学研究队伍。高等医学院校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主体之一,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在保持注重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培养学员以临床实际需求为研究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科研能力,让学员在开始就建立基础医学研究来自于临床、根植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基础科学必须与临床医学结合,才有生命力。
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也是未来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如何把握教育、研究和实践三者的关系及其定位,通过教育弥补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必须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只有以转化医学理念作指导,注重培养临床和基础一体化高水平研究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强化基础医学教育,促进转化医学研究发展
转化医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之间的脱节:临床医生不关心也难以理解相对深奥复杂的基础医学研究,而基础医学研究者对于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缺乏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研究工作难以切合病人的实际需求。在未来基础医学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教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反哺教学,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大力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1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适应转化医学的发展学科建设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建设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促进新型转化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是转化医学研究顺利开展的根本。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首先要根据转化医学发展要求调整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我们要以转化医学的思想统领医学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与临床工作紧密合作的意识,鼓励学员培养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的学习和研究习惯。其次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转化医学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的发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的新开设一些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课程。还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特别是设立打破传统医学的学科分隔、能够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我校新近综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实验室,融合多学科特点而成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正是顺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未来也将在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提高基础医学科研水平,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基础医学研究是转化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支持,基础医学研究的水平是转化医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近代医学发展进程中,医学基础研究进展迅速,而临床医学研究则相对滞后,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搭建了沟通二者的桥梁,一方面促进医学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临床选题,为解决临床需要提供了迅速有效的途径。转化医学的发展要求重建注重基础医学研究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一方面通过针对临床问题的基础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转化医学的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转化作用;另一方面,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在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开展基于转化医学思路的课外科研活动,使课堂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基础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优化先进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空间及资源,将基础科研与临床紧密衔接,把医学研究实验室建成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教育实践基地,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转化医学人才,从而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1要的医学实践
医学论文种类繁多,有基础研究方面,有临床医学方面,也有卫生理论方面等。不论哪种医学论文,理论绝对离不开实践。查阅各种医学期刊,尤其是经常的作者大多是有一定资历和经验者,因为这些作者,长期或较长时间均在从事各类医学活动。而年轻经验缺乏的基层医生,急于撰写医学论文,往往难以发表。因此,年轻基础医生应打好基础而后再撰写论文。
2自信心及恒心
基层医生对撰写论文,往往具有一种畏难心理,一种神秘感,能否打破这种感和畏难心理,是基层医生撰写论文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充满自信才会有好的论文产生。此外,基层医生撰写论文还应具备持久恒心,不要一挫便馁。不断在投稿中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才会做到得心应手。量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质变,这是辨证唯物理论的基本论点之一。
3正确选题
正确选题是基层医生撰写论文的核心条件,相对大医院的医生来说,正确选题的问题较之更重要。一种疾病的观察与治疗,基层医生一年中可能遇到的数量相对较少,如果选题不正确,对基层医生来说则难上加难。因此,选题要新。新颖这两个字内容颇多,其中熟练地掌握所选题目国内外(主要是国内)的概况、动态和进展是关键。这需要日积月累,长年钻研业务及阅读杂志才能做到。
4正确选刊
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有很多种,正确选刊对基层医生成为重要。一是所写论文要实事求是,对自己的作品估计过高是基层医生尤其是初学写论文者的通病,如无国内罕见仅见的成果或发现,一般不应投寄知名度高有影响的大杂志。二是选择门户偏见较少,常刊载基层医生论文的期刊。因此,基层医生撰写,选择杂志也是重要条件。
5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医生撰写发表医学论文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发表医学论文也不是极难的事。关键的问题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勤奋工作探索,有自信心,找好突破口,就一定能够。
作者:陈辉任玉皎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医学情报站
【关键词】科研素质 基础医学 研究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31-02
基础医学研究生是我国医学以及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力量的新力军,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关系到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生命科学领域科学研究的进步,因而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和塑造一支科研作风严谨、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较强的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为我国科学家攀登医学和生命科学高峰奠定坚实的基石。
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科研思想作风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逻辑与创新思维培养、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培养、科技论文写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等方面。
一 科研思想作风培养
科学研究的实质在于探求真理,揭示未知领域的规律,因而,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客观、公正、尊重事实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然而,近年来,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逐渐渗透到了科研领域,为了毕业能拿到学位,或者评奖、晋升,一些研究生甚至导师不惜捏造数据、扭曲事实,发表一些伪科学研究论文,这些都不利于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绝大部分基础医学研究生毕业后都是从事科研工作,是我国科研事业的新力军,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思想作风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其将来从事科研的态度和作风,因而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导师应注意端正自己的科研作风,对研究生进行言谈身教、耳濡目染,养成其严谨的科研思想作风。
二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培养模式与高中和本科阶段截然不同,研究生的课程少,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自由,老师的监督力度小,绝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自学。因而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方法远比直接传授知识更重要。
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课本获取远远不够,除了阅读专业书籍外,还应多向往届师兄师姐请教,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BBS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还应多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和讲座,学习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最重要的是还应多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综述,了解最新科研技术的进展。
三 逻辑与创新思维培养
除了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科研工作者还应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研素质就是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推动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科学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故而科研立题应该新颖,揭示一些未知的东西,促进人类的进步,而不应该是对前人研究的简单的重复,对科学发展毫无意义。
对基础医学研究生逻辑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发现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目前已知什么、未知什么,这就要求研究生要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明确该方向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凭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去发现问题,提出科研假设并借鉴、学习他人的方法或者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证实或证伪提出的科研命题。
四 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培养
基础医学文献的检索主要包括图书馆期刊的检索和网络数据库检索两种途径,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绝大部分杂志上的文献也同时上传收录到网络数据库中,网络上的生物信息资源不断扩充且获取方便,故当代研究生文献检索的途径以网络数据库检索为主。故应着重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网络检索文献的能力,收集整理常用的数据库网址,学习各类数据库中文献检索的方法和路径,学习如何整理和收藏文献。
随着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国际上绝大部分重要的医学论著、综述、指南等多为英语媒介,因而还应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并在看懂文献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其如何从文献中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比如,若需要学习某类方法或技术,则检索详细介绍该方法或技术的文献,建立文件夹,将其整理到方法类文献中,重点看方法或技术要点部分;若需要深入掌握某些理论或机制,则检索与该理论或机制研究有关的论文或综述,将其整理到理论类文献的文件夹中,重点阅读和理解作者对于该理论或机制的探讨。
五 科技论文写作培养
医学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科研成果的总结与反思,论文在公开杂志上发表是科研工作者与国内外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工具。每位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就读研究生阶段都要求并撰写毕业论文,论文质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和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写作能力是对其科研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顺应科学交流的国际化趋势,目前通常都鼓励医学研究生发表SCI论文,这就要求首先要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广泛的文献阅读和计划性地写作培训是离不开的。在早期阶段,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和学术写作水平都是极不成熟的,可以通过加强专业文献阅读、撰写综述、撰写中文论文然后再进行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六 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通常一个重大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团队协作完成,每个个体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任务或一个分支课题,这就要求团队中的成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基础医学研究生的选题往往也是导师承担的课题中的一个小分支,各
分支课题相互之间既自成体系又存在一定联系,不能完全独立。研究生是导师带领的课题组中的成员之一,需要与其他师兄师姐或老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大的课题或任务。因此要培养研究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其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组织研究生定期开展科研讨论、实验室总结会议(lab meeting)等方式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七 结束语
总之,基础医学研究生各方面科研素质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岗前培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科研事业的发展,因此应特别加以重视。相信,对基础医学研究生上述六个方面的培训和锻炼,将有利于其整体科研素质的提高,为其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菁、李跃华、阙玲琍等.医学基础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1):100~101、107
[2]杨子明.学术研究需要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J].中华外科杂志,2005(1):1~3
[3]王志玲、勾凌燕、刘景东.导师在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4):262~263
[4]聂绍平.心血管硕士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培养浅见[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9):710~712
[5]吴丛梅、李建宏、黄天华.浅谈基础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4):419~420
[6]王莉.浅谈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5):77~78
培养计划的制定是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对研究生课程学习、中期考核、科研选题以及论文答辩等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培养计划不仅要符合学科专业的要求,而且要符合社会需求,符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因此,要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体现时代赋予的使命。根据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性和产业化特色,以及我校的学科综合优势,我们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理工医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且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生物医学工程相关领域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
理工医相结合就是在知识结构上培养既懂医学又掌握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学科特色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求。我校由于有理工医学科的优势,特别是具有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盛誉的湘雅医学院以及三所全国“三甲”附属医院,因此,在理工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培养的研究生不仅具有深厚的理工医基础,而且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如,我们培养的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的研究生不仅有去大型医疗器械企业的,也有去大型医院放射科的,当然还有专门从事图像处理软件开发的。由于他们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好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常常由来自不同高校、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组成,由于各高校培养模式的差别以及侧重点不一样,研究生自身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因此,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各个导师还要了解并征求学生的意见,选课和选题都因人而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数学理论基础好、年纪轻、又有兴趣的应届毕业入学的研究生,建议其进行应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对有工作经验的在职入学的研究生安排其进行相关的应用型研究。研究生个人的专业兴趣得以实现,有助于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使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培养阶段,还要使研究生在本学科的某一方面进行专家培养和训练,同时在其它相关学科也要进行广博的基础教育,使他们能在所从事的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另外,还要培养他们广博的专业基础和社会人文知识,培养他们自我获取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优良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强调将知识、能力向高素质的升华与内化。
2.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关系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科研技能。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理工医复合交叉的特点,课程设置也和其它学科有所区别。目前,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科点只有一级学科,下面没有设置二级学科,主要原因就是生物医学工程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太广,它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广泛渗透于医学、生物、电子、计算机、材料等学科。当然,每个高校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都很难做到大而全,而是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其研究领域,并进而决定其课程设置。譬如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芯片、神经工程、微纳医学等,尤其是以程京院士为主的生物芯片技术占主导地位,因此,该校生物医学工程的课程设置就以生物类为主,辅之以《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的统计处理》、《医学成像系统》等课程。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目前主要侧重于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医学仪器与生物传感器等,因此,课程设置也以电子信息类课程为主,如《医学成像原理》、《医学图像处理》、《神经网络与模式识别》、《医学仪器原理》等。
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招生几乎是面向所有的工程学科,因此,以前没有学过医学类课程的研究生,一般高校都会要求学生加以补修。有些导师也会根据研究课题的需求或个人研究领域的需求要求学生选修一些相关课程。如我校的新入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如果以前没有学过医学类课程,我们一般会要求学生补修《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有些研究生还会根据导师的需求补修《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医学仪器》等课程。
3.过程管理
创新能力是科研能力的核心,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这里所说的培养过程管理主要包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科研选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等环节。
3.1 科研选题
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选题不仅关系到科研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着所运用的方法与途径,同时还决定着成果的水平、价值及发展前途。因此,在第一年生物医学专业基础科目系统整合与学习之后,则完成培养环节第一步,进入科研选题阶段。研究生的选题要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与生物医学工程的学术前沿相结合,同时也要强调与理工医多学科相结合。科研选题必须在足够的调研、文献阅读甚至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很难继续。譬如,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科研选题不仅要与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挂钩,还与相关的医学知识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必须要查阅大量的关于图像处理、医学影像、病理诊断等的相关文献,必要时还得与医院合作,参加医院的短期培训等。另外,科研选题还要注意团队协作,有些大的科研课题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硕士组成的团队完成的,因此,科研选题也需在整个团队的指导下合作分工,共同参与。
3.2 中期考核
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科研实力、教、学、管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严格的管理,而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淘汰机制。研究生中期考核作为研究生的淘汰机制之一,对研究生的质量调控和把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中期考核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承前”,是指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学习与科研参与后,研究生基本掌握了本领域的重要理论和一定的科研技能,了解了该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启后”,是指有必要了解研究生对已学到的理论和技能是否消化吸收,是否能灵活运用。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在科研选题之后的研究生第二学年末进行。中期考核不仅包括对所选课题的进展情况检查,还包括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研究生在第一学年末完成选题,其后则必须进行为期一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或实验相结合,以实践来验证与丰富理论,并寻求新的方法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中期考核实际上是对研究生科研、协作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另外,研究所经常邀请一些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取得突出业绩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作学术报告,这是所有研究生必须参与且严格考核的。另外,我们的研究生每人每周举行一次学术汇报,课题组老师的所有学生必须参与,汇报后老师给予点评及相关指导意见。
3.3 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总结性成果,集中反映了研究生的综合知识体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教育部规定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必须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它是每一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因此,在研究生培养的第三年就是学位论文的整理与撰写,在第三年末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每位研究生必须通过论文答辩委员会公开统一的答辩评审后才允许毕业。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检验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衡量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考察研究生在文献检索、资料运用、论文写作、观点论证和辩驳等方面的水平和技巧;对于学校而言,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对于导师而言,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检验导师指导质量的主要依据。可以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教育中重要、严肃的环节。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先由学校统一,也就是要求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是自身学习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提炼,如果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所有论文的累计重复率超过5%,则论文必须发回重改,且重改次数不能超过2次,否则推迟半年至一年时间才能允许答辩。研究生论文之后,硕士学位论文由研究所统一匿名送至本所的相关老师评审,博士学位论文则一式三份全部由学校研究生院统一匿名邮寄至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点的全国三所不同高校,再由这些高校的研究生院根据论文题目指定评审专家,这些高校不能在本省,也不能在同一省或市。当然,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理工医跨学科培养性质,各高校研究生院在送审论文时,可以送至与之相关的学科专家评审。如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论文可以送至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的专家评审,也可送至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像处理研究方向的专家评审。
4.小结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学专业 科研能力
[作者简介]汪炜(1980- ),男,江西上饶人,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林慧(1982- ),女,江西上饶人,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鄢印根(1982- ),男,江西南丰人,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江西 上饶 334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81-02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各个领域开始注重对人才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高职高专对学生的培养重心偏向于对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及熟练度。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医学专业领域对人才素质需求的转变,缺乏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将逐渐被淘汰。现阶段,医学本科专业就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专科毕业生若继续深造则离不开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到了更高层次的专业研究领域,科研能力越发重要。提高对高职高专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方式的创新与突破,成为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培养高职高专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跨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教育体系提出的要求更加具体、符合国情,2010年7月29日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可见,教育必须要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才能真正逐步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结合要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着重强调了“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党和政府对医学教育的重视更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与卫生事业提出的新要求。科研能力作为医学学科领域重要的素质,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是需要高等教育重点培养的方面。
2.医学专业领域学术培养的要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讲话中也重点强调:“医学发展新趋势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挑战。”落实到高职高专医学专业教育领域,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继续深造,而且能够提升医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现阶段,人们对于医学的社会需求正逐渐由防病治病转向对生命质量的提高。在这个趋势下,专业学术领域不仅需要更多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科研应用型人才。传统的纯技能型人才和纯理论性人才培养方式不再满足社会的需求。医学专业领域需要的学术型人才必须拥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探索精神。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拥有创新精神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激情。
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突破方向
1.创新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方式。在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课程主要有病理学、药理学和生理学等。教学方式主要有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其中理论讲授主要是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讲解基本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知识;实践指导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演示和主要要点的强调。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学到已被证明的知识和原理,可以很好地传承已有的医学知识。然而,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却是欠缺的。经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么自行通过理论推导,完成实验报告;要么敷衍实验过程,欠缺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最后为了呈交的实验报告显得完美,即使是实事求是观测到的实验数据也轻易篡改,将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抛到脑后。
为了改变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学状况,教育领域尝试将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调换。先尝试引导学生自行实验,并认真将数据记录下来。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将学生分成实验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不同的实验。如在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中,有一门药理学,以镇痛药的镇痛效果为例,学生实验是以生理盐水为参照,测试吗啡的镇痛效果,同时以安乃近溶液做对比。若是学生事先已经在理论课上学习过药理的经典实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不存在求知的欲望了,最多只是求证的过程,然而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并不多,有时候实验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的结果大相径庭。此时部分学生要么放弃实验,要么照着教材的实验数据操作,使得教学的过程无效。
鉴于此,教育工作者经过尝试性引导,增加学生的实验时间,开放公共实验室,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在得到实验结果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述或者演示的教学方式,让已经获得成功实验的学生代表进行总结和讲述,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这个教学过程的改变是培养学生科研探索能力的一个突破点。
2.激发并维持学生撰写小论文的积极性。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激发并维持学生撰写小论文的积极性也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个突破点。科研能力的主要培养方式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动手做实验,将自己的学术观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以论文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更有效带动了整个专业的学术氛围。在医学专业的教学规划中,合理调配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留给学生充足的实验空间。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出论文的课题,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可以每个学生派发一个论题,或者将学生分组后,一组派发一个课题。在一学期内,引导学生将论文完成,并根据论文完成的状况进一步规划。
学生的科研能力需要持久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的坚持,更需要教师的持续指导。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刚开始会遇见困难,无从下手。我国的地方教育各有差距,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处于同一个水平,因此重点培养在所难免,这与精英教育不矛盾。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将论文写作的过程教导给学生,首先根据论题做实验,整理出实验数据,即数据统计、绘图、制表等;其次搜集资料,确定并阅读参考文献;接着撰写论文。论文完毕后,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审核与评估,若是优秀的论文,可以推荐到校报或者地区学术杂志上发表。这是对学生莫大的肯定,也是维持学生撰写论文积极性的最有效方式。
3.扩增院校科研项目的学生参与度。医学教育中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系列相关的过程,在上述培养学生论文撰写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为学校的相关科研课题提供一定的基础。学生撰写论文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同样,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学校科研项目成形的过程。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是高层次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也能时刻提醒学生不骄不躁,认识到学术研究是没有底的。
三、创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具体方法
1.整体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在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战略层面,把握整体课程设置的方向是重中之重。医学教育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理念都需要融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思想;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具体甄选、教学方法的具体选择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均要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宗旨。不同的医学细分专业,在相关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差异。因此,高职高专医学专业的教育研究团队,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所有细节、方面。
2.培养学生获取科研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以实践和运用为目的的医学专业不仅需要学生懂得所学的知识是什么,更需要明白如何运用知识,如何探索知识。与从事纯理论研究的学科相比,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将所有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理论到临床,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需要展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较高的。医学专业的大量专著与文献的阅读,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主要方式。其中有效地提取知识也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医学分析根据其发展的深度,非常细化,也具备相关性。在大量的文献中,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是需要一定技能的,如电子文档的检索速度就关系着学生获取知识的速度,进一步说,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进度。经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提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形成文献综述,是完成科研论文的重要步骤。通过开设专门的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是十分有效的方法。现今,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令人叹为观止。在这个背景下,信息的膨胀是十分巨大的,这加大了学生获取所需要知识的难度,增强学生捕捉事实、数据和关键性案例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另一重要方法。
3.创新实验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医学领域所有的科研成果,均需要实践的证明。从课堂教学开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方法。实验课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精神,这是有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方式。如解剖学课程中的解剖实验是考验学生的实践课程。这个实验是综合性的大型实验,在解剖过程中,学生对生物体所有器官的认知是一个立体的画面,需要根据实践,将解剖过程中的重要部位进行图解和标示,并将所研究的器官制作成标本。所涉及的细微步骤均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技巧与专注力。实践的过程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如生物体各个器官的功用、药物的效用等。在医学解剖实验中,并非一开始就开始解剖人体,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有效规划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路径。高职高专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是相对较短的,需要有效规划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路径,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校园学习与实践有效性提高,更能有效与工作岗位接轨。毕业设计的有效规划是整体教学规划的一部分,经过教学实践的尝试,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基础的理论与实验为学生的入门认识打下基础。在第二年,学生需要确定自己的毕业设计研究方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大量阅读论文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形成初步的论文综述。第三年是临床的时间,专科生的学习时间短,理论知识较浅,在临床上接触的必定是常见的病例。因此,关键的任务是最大化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并从临床获取理论知识的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列出论文题目,与学生一起确定毕业论文的最终课题。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的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并从临床获取辅助数据资料。如此的规划将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最终使学生能通过毕业论文巩固和强化知识与实践。
科学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医学研究与实践更是充满了坎坷和波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领域,更体现在临床上。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科学态度与科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都是现代医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华危持.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5).
[2]代红燕,南瑛,田为真,等.深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 实践教学,2007(1).
生产实习(亦称毕业实习)是预防医学生向预防医学工作者转变的过渡阶段,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实习效果优劣将直接影响医学生将来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低。
呼市疾控中心作为包头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和内蒙古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的实习基地,已带教了五年的医学本科生的生产实习,我们在带教学生生产实习的半年时间里,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产实习了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组成形式、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本文就来疾控中心生产实习的本科生开设的实习生专题讲座、实习生的实习内容、实习生的论文撰写、实习生实习效果评价四个方面作总结和探讨。
1 专题讲座
几年来,我们尝试为进入我疾控中心进行生产实习的预防医学本科学生举办有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疾病预防与控制、职业暴露、生物安全、个人防护等方面内容的系列讲座,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案例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训练同学们的正确思维,培养同学们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为实习生授课的教师全部是呼市疾控中心各学科专家,在疾控中心工作多年,做出显著成绩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每人授课2-3小时,共12次,授课的内容是专家们在工作中积累的现场工作的宝贵经验为书本中所没有的知识,听这样的讲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如何处理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和暴发疫情,有了更具体思路,特别是有关职业暴露、生物安全、个人防护的内容,更是非常有用。专家们在授课的过程中,改变学生们在学校已习惯的教师照本宣读的教学方式,在授课的过程中专家们结合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丰富的学科知识使授课内容生动、形象,突破教材限制,补充一些教科书上没有的新知识,专家将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发展的新情况、新动态介绍给学生,并介绍一些重要的学科发展前沿知识,能够有效地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非常大的意义。
2 实习内容
近20年,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对我国传承五十多年的传统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严峻挑战。有资料报道,有人对某校近5届预防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映很多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用不上,很多有用的知识又没学,调查结果显现了传统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教学内容和方式滞后于预防医学发展的步伐。具体表现在: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动手,重论文成绩轻业务技能,结果造成学生“高分低能”,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应用不相符合,参加工作后一切从头学起。
如何确定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内容、实习的模式,把握好半年的实习机会,把有限的半年的实习机会充分利用好。几年来,呼市疾控中心教学基地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创新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规范的预防医学大学本科生实习带教工作,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和熟悉掌握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流行病学科、公共卫生学科、检验学科、卫生监督学科、卫生应急学科这五个学科领域,学生在生产实习阶段,亲身参与卫生防病机构的实际工作,学生参加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可增强对卫生防病工作的感性认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毕业前训练过程,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老师们在带教学生的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场工作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测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实际技能,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现场教学实习基地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与学校共同培养出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 论文撰写
在传统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按照过去理想的实习模式设计,学生在实习中要完成查阅文献、课题设计、试验(调查)研究、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的全过程。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综合、温习在学校所学过的所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内容,同时,在数据收集和案例总结中又经历较深入的工作实践。这样写出的论文就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理论是否扎实、在毕业实习中是否用心、刻苦。但在目前的现实中,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理论上的想法,这种理想的模式在当今现实社会中早已变味。一些学生在网上下载论文、把实习基地过去的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稍加改动作为的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早已不是秘密。
为了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我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采用学生毕业专题实习和卫生防疫机构现场实习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采用教研室毕业论文专题实习与卫生防病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毕业专题实习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工作实际,提出若干个研究专题,给学生对专题作简要介绍和总体要求后,学生要完成从查阅、课题设计、实验(调查)研究、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到论文答辩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疾病控制中心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到疾病控制中心实习,使学生直接了解现场工作实际,增强学生对卫生防病工作的感性认识,积累实践经验,并亲身参与卫生防病机构的实际工作,如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执法等,这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毕业前训练过程,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4 实习效果评价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药院校的预防医学实习分为临床实习和专业实习两个阶段。
临床实习已经建立了较为统一的模式和实习技能的评价方法。而预防医学的毕业实习因缺乏统一的内容、方法及场所,对毕业生实习成绩的评价内容不尽相同,毕业实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我教学基地对学生的考核首先是对学生开设的专题讲座进行考核,给实习生授课的教师均是呼市疾控中心各学科的专家,在疾控中心工作多年,在工作中积累宝贵经验的专家,专家们经过12次授课后,专家们各自选出所授内容的试题,由呼市疾控中心科研教育宣传科统一出试题,对实习生进行考核。
实习生在我教学基地实习内容包括流行病学科、公共卫生学科、检验学科、卫生监督学科、卫生应急学科这五个学科领域,把实习生安排在涉及到这五大学科的科室,带教老师在带教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场工作能力、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技能,最后在出科的考评中,由带教老师对其测评。
学生的论文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工作实际提出研究专题,给学生对专题作简要介绍和总体要求后,学生要完成从查阅、课题设计、实验研究、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到论文答辩的全过程,学生在撰写论文时由带教老师给与指导,论文答辩由学校老师进行答辩。
参考文献
[1] 舒为群,等.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75-76
[2] 杨莉,等.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62-63
[3] 任涛,等.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对预防医学教育的意义,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