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7 04:35: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规划密集出台
随着国务院批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特色区域发展规划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
而据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等渠道了解到,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从地方到中央,有一系列的重拳规划在紧锣密鼓地编制,有些年内就会出台,这对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有相当支持力度。
其中,8月9日,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巡视员王树年透露,《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规划提出,把东北东部的对外开放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加以规划,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发挥毗邻俄朝的地缘优势,以东北东部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契机,促进区域的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以沿线重点城市为基础,以丹东港为依托,建设东北地区新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东北区域开放规划纲要,“能促进区域内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地区间城市的合作而提高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对东北区域概念形成一定利好,老工业基地将获强大动力。” 平安证券投资顾问彭军说。
东北区域规划仅仅是区域规划的一个缩影,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正在编制或等待出台的重头规划至少是两位数。
其中,《中原经济区规划》、《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等成为东南西北中全国几大区域规划的“典型代表”。
战略新兴产业备受钟情
需要指出的是,在让人感觉有些纷繁的众多规划中,将区域规划与产业规划相结合,侧重战略新兴产业,走高端路线的规划,市场关注度尤为火爆。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东部、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特点,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就是一例,目标就是走产业高端。”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有资源优势的区域,其产业特点非常突出。
记者注意到,海南省刚刚批复出台的《海南省热带作物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明确表示,要紧紧围绕做强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做精国家热带水果基地、做大国家热带花卉基地三大主攻方向开展工作。
再者,国家发改委正在调研编制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也是剑走高端,规划的定位是引领全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怎么走。
所谓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该规划是继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的又一重要国家战略,其引领全国意图非常突出。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
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传统区域规划的效果低下而难以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调控和引导作用。区域规划是一种以空间资源的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地域空间规划,即制定“空间准入”法则,实施“空间管制”,是实现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规划向实调控型规划的关键砝码。
德国区域规划的特点
城市发展将自身置身于开放竞争的体系中间
德国是世界上高度城市化、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联邦、州和地方乡镇三级共同承担城镇建设发展的任务,其主要特点是统一筹划,协调发展。德国城市发展遵循一条规则,就是始终把城市发展置于开放竞争的环境中,既要考虑市场竞争的原则,也要顾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建立整体城市规划理念
因地制宜,求实规划。德国每个城镇的规划,基本都是根据当地的地理形态和发展条件,实事求是、顺势而为。无论是城市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格局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
体现公平,均衡规划。德国在联邦宪法中明确规定,要以追求全德国城市的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为出发点。东、西德统一后,为使全区域生活水准趋于平等,联邦专门设立了团结税,每年集中约5000亿欧元对原东德地区投资,修建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区域布局上,德国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合理体系,充分发挥了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与集聚效应。
立足长远,超前规划。德国的城市规划层级分工明确,十年规划五年编制。在地区(市)一级,规划修编考虑的因素很多,非常精细,也很超前。城市规划完全以人的发展和需要为出发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洋溢着人性关怀。
注重环保,绿色规划。德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对垃圾处理实行高额收费政策,对机动车出行加以限制,对能源结构加快调整。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将四车道变为两车道,增加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设立了道路绿化带,使徒步出行、骑车出行的舒适度大大超过了驾驶机动车出行,从而限制机动车发展。德国已明确禁止核能发电,减少火力发电,鼓励风力发电。目前风力发电已占到全国发电总量的20%,2020年要达到80%。
加强规划衔接,空间规划与产业规划相结合
德国空间规划是一种涉及多区域、多部门的具有公益性的政策工具,它分为空间总体规划和专业部门规划两部分,各类规划通过法律和制度、机制进行有效衔接。
注重规划协调,强调区域合作
德国的区域规划的制定是前瞻性、超越地域和跨专业的空间整体规划。区域规划能够兼顾州域内各城镇利益、协调各城镇规划之间的矛盾,保证规划承兑者不缺位,起到跨行政区利益共享的维护和协调作用。依靠区域规划平台,德国的区域政策能够顺利制定和实施。同时,由于区域规划为法定规划,也为区域之间的横向联合与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德国区域规划的经验
区域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克服区域集中的消极影响,强化区域中心。德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政府将财力主要部分用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维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功能得到较好发挥。一是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设施配套充足。一般城市具有规模不同、档次不等的图书馆、艺术馆、歌剧院、体育馆等,尤其是建设大中小学校以及各类职业学校、培训学校。二是供热、电力、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能力强大。虽然德国的城市显得比较“老”,设施也比较“老”,但其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强,覆盖面广,可以说是城乡一体化配套。三是城市交通“天罗地网”覆盖所有城镇。空中运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使城市间的“距离”缩短,一般城市的市内交通均覆盖所有城乡,公交线路延伸至城市的所有社区、城镇,犹如血脉将活力注入城市,使得城乡一体、城乡联动成为现实。
单纯用区域政策建设区域中心通常会导致失败。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政策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区域政策配套齐全。在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的前提下,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高度专业化地区通常会经历特定的行业冲击和结构变化。德国鲁尔区是一个以采煤工业起家的老工矿区,钢产量占全国70%以上。但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使这个百年不衰的工业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持久的钢铁危机,使鲁尔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矿区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单一重型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逐步陷入结构性的危机之中。针对这种状况,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鲁尔区复兴。在鲁尔区经济转型的各项对策中,工业遗产旅游在物化地区历史发展进程、彰显工业文化特质、塑造独特地区形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2010年鲁尔区被欧盟选为“欧洲文化首都”,实现了从没落工业区向现代文化都市的华丽转身。莱比锡也经历类似过程。在两德统一前,矿山、化工等产业构成了莱比锡城市经济的主体,当地的褐煤资源丰富,在城市南部有大量的煤矿,是德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煤改气的迅速发展,导致对煤炭需求的下降。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老矿区,联邦政府专门成立矿山复垦公司专司此项工作,复垦所需资金由政府全额拨款,并按联邦政府占75%、州政府占25%的比例分担。因为环境问题莱比锡有很多工厂不能运营,设备陈旧,不符合新的环保标准,通过引进IT通信产业、物流、汽车制造业,莱比锡的失业率慢慢地减少,并通过现有产业提取专项转型基金,保护和恢复环境项目等一系列措施使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通过实行凝聚政策与区域政策减少区域差异。德国的区域政策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稳定性强,例如德国的《联邦基本法》、《联邦空间布局法》、《联邦改善区域结构的共同任务法》都规定了政府必须出资帮助落后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标。对落后地区实行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这些政策涉及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资等各个方面,包括实施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货款优惠、贷款担保及加大投资和提供信息服务等。德国西部对东部地区的资金援助用于解决东部地区的失业问题、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改造,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缩小了东、西差距。
区域发展不平衡取决于距离经济中心的半径。德国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之所以能发挥其优势,是因为对其中心职能的强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经济实力,区域中心城市不仅自身要不断发展壮大,还要承担对整个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对进入城市体系高级发展阶段的中心城市尤其如此,此外,中心城市与区域外城市的交流协作关系也要进行规划。交通半径是作为区域规划中衡量经济半径的主要指标。
德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着力推动中西部区域均衡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市场化资源配置也带来了地区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并逐渐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要在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引领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扶持,强化和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一方面要帮助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就业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在推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上,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界定财政支出责任和范围,制定转移支付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和政策不确定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以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为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创造条件;三是要在现有东部发达省市与西部欠发达省区对口帮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东西部之间的产业对接,帮助西部地区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管理人才素质。
以人为本强化区域统筹规划,着力推进城市群发展。我国正在积极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这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根本要求,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要在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更加注重科学的城市规划,继续强调以人为本,讲求统筹协调,要“尊重前人、关怀今人、留待后人”,才能造福人民,才有生命力,而不是“城市规划,总在规划”。现在国家出台了20多项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跨区域规划,各级政府应积极加大推动区域规划统筹协调力度,根据不同的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特点,设定科学务实的发展目标和可行路径,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重点推动中西部具有发展潜力地区新的城市群的发展,促进新的经济带和产业圈的形成,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使更多的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分工协作、互为促进的地区成为发达的经济区域,减少或消除地区间发展差距,同时处理好东中西部产业转移与承接、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重建和发展问题,提升城市群竞争力,使国家和地方出现更多新的经济增长极。
国内FBO现状
通常而言,FBO主要是为通用航空提供服务的运营商,是为除了航班飞行之外的小飞机,特别是公务机和私人飞机提供加油、维修和旅客接待等多种服务的公司。
FBO是通用航空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设施,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通用航空和公务航空飞行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FBO与通常意义的机场是两个不同事物,它们可能会共用跑道和滑行道,但它们所服务的对象有巨大的差异。
FBO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国内机场开设FBO业务的企业屈指可数,因此,很多国外航空公司便纷纷抢占先机来中国投资合作。
虽然我国境内FBO的质量和数量与美国、欧洲强劲的FBO行业不可同日而语,但随着低空空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机、通用航空市场必将后势强劲。
长三角地区FBO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7.6%,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根据2009年胡润财富报告,全国有825000个千万富豪和51000个亿元富豪,长三角地区千万富豪数量占全国的34.7%,亿元富豪占全国的33.8%。而2011年的胡润百富榜显示,中国富豪人数继续快速扩大。百亿富豪达到127位,比2010年增加了三成,比2009年翻了近一倍;十亿美金富豪达到271位,比2010年增加了四成多,比2009年翻了一倍多。在2011年前20名排行榜中,长三角区域占据了8位。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通用航空成为当前长三角地区民用航空业一个新的增长点,私人飞行和公务飞行、空中旅游等则是通用航空发展最快的领域。截止到2010年底,长三角地区注册或登记的通用航空公司、航校、航空俱乐部近20家,约占全国通航企业的17%。
虽然通用航空在长三角地区未来10年内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其基础保障设施却远远落后于通航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目前,长三角地区只有上海虹桥机场公务机基地一家功能齐全的FBO运营基地,且该FBO是为公务机提供服务的专用基地,鲜有为各种类型通用航空器提供保障服务的FBO基地。
长三角地区是世界机场密度最高的多机场系统群,截至2010年底,共有机场17个,国际及国内枢纽机场5个,FBO基地1个。纵观世界,与长三角地区都市群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美国东北部都市群和五大湖城市群相比来看,美国著名的东北部都市群,其区域范围内机场数量达到30多个,其中大型枢纽机场9个,大型FBO基地34个;而在五大湖城市群经济区域范围内机场数量接近20个,其中大型枢纽机场5个,大型FBO近30个(数据依据2009年美国AIN FBO Survey整理)。在两大都市群中,大型枢纽机场通常会有2—3个FBO基地为通用航空提供保障服务,同时在多机场系统中FBO主要由世界大型FBO连锁经营集团运营,其效率和服务都达到成熟模式。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虹桥公务机基地一个月的业务量还不足以与美国大型FBO一天的业务量相比。我国FBO建设远落后于美国FBO保障体系。
目前的长三角区域,除去公务航空专用大型FBO基地之外,一些通用航空公司正在谋划建立直升机、超轻型喷气机的机场、起降点,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些小型通航机场、起降点可以算作一个小型FBO基地,或者具有FBO的某些功能,诸如南京若航未来直升机基地规划、舟山群岛直升机起降点的基地规划等。这些小型FBO可以为通用航空器提供最基本的飞行保障服务,未来这些基地将成为长三角FBO服务保障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长三角地区FBO总体规划原则
配合低空试点改革的推进
低空空域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繁荣我国航空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FBO的发展需要积极配合低空改革试点的推进,使其在我国大范围构建的服务保障网络中发挥积极作用。并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正确引导长三角FBO行业与低空空域改革进程协调发展。
在现有机场网络基础上合理规划
根据调查分析、估计测算,我国大陆地区到2020年,除了上海将建成亚太航空枢纽中心,华东地区还要建成48个民用机场,比现在多14个,建成后每隔200千米有一个支线机场,每隔400~500千米有一个干线机场。
相对于运输业务繁忙的民用机场,加快建设支线机场不失为改善通用航空的起降条件的有效途径。而对于亏损的支线机场,可以考虑通过减免税收、贴息等方式,解决机场建设和运行中的资金压力,支持其发展。同时,补贴和免税等措施也将大大促进民间投资建设支线机场的积极性。有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再结合正在进行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通用航空“飞得起,落得下”的问题有望同时得到解决。
因此,打造长三角区域通用航空FBO基础设施保障网络要依托于我国2020年机场发展规划。同时,需通过对区域经济基础、发展环境、社会文化和战略地位等关键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本地区FBO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需根据发展机遇、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区位特征,确立本地区FBO的独特地位。
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
长三角地区是公务航空及私人航空的巨大市场。目前该区域公务机及私人飞机的使用者,主要是世界500强在华企业、外籍政府官员、外企高管、民营企业、广告公司、地产公司等。其中大部分为外籍客户,国内客户多为企业客户和团体客户。在这些客户进行的通用航空活动中,以搭乘直升机或小型公务机视察工业园区和工厂、营销活动包机、短途包机旅游三类情况最为多见。
通过将FBO打造成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转换点,可以为公务机客户提供方便,使其更加节约时间成本;利用FBO的发展,促进当地空中旅游业务及其他业务的发展。因此,FBO的发展应与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联动效应。
上海FBO发展规划
目前,虹桥公务机基地对于提升上海国际地位和声誉、完善枢纽服务功能、促进航空产业发展、增强城市和机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同时,从市场角
度出发,加快推进公务机基地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掘市场增长潜力,牢牢把握未来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根据目前上海市场现状,以2005年上海公务机运量为FBO市场基期参数,结合国内机队规模(包括私人拥有者)和外籍机队飞行规模,加上2010年世博会对FBO市场增量机会的影响度,初步预测至201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5%,即2015年超过5000架次。此后,到2026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0%,预计远期上海市场总量约达15000架次。
因此,就上海公务航空未来发展趋势而言,上海虹桥公务机基地应完善其服务功能,这将有力促进公务机运量的稳步增长。首先,外籍公务机因商务目的飞往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具有一定的潜在需求,但限于缺乏成熟的FBO设施,阻碍了该部分市场需求的完全释放。虹桥公务机基地应完善其服务功能,依托上海所处区域经济的特点提供市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市场设施,吸引公务机流量的增长;其次,虹桥公务机基地应延伸其服务产品的开发,有助于公务机产业链的进一步拓展。例如公务机托管业务。最后,虹桥公务机基地应有国际竞争意识,以FBO业务为基础,创建一流的地区性商务航空运营基地,并使其成功融入国际网络,成为中国及东北亚的公务机运营中心,为上海“航运中心”发展效力。
江浙地区FBO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指出,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南京、杭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错位发展,扩大辐射半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故在未来发展中,可考虑效仿上海公务机基地规划,建立南京、杭州大型FBO保障基地。同时,长三角公务直升机消费市场亦渐成为中国高端消费市场的代表。公务直升机和公务飞机在运营层面上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长三角经济圈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经济圈,经济中心城市之间距离间隔不像京津冀都市圈那样远,比较适合上述公务直升机300公里的飞行距离,而利用公务直升机作为交通工具的最大优势为时间成本的节约。例如春兰集团曾购买过1架EC-135直升机,以往经理和厂长要用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跑完的地方在使用直升机代步后只需一个月时间,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四倍,虽然每年直升机运营费用要数百万元,但是收益远远大于这个数值。根据美国国家公务机协会(NBAA)统计,如果一个人每周乘3次私人直升机,累加起来,其每年可以比乘坐普通航班节省1个月的时间。这一点对于很多空中飞人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因此,在江浙地区亟需建立为这些公务直升机提供服务的中小型FBO保障网点。
另外,2008年在《江苏省通用航空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上传出,今后两年,江苏省的13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一个可供直升机起降的机场。到2020年,全省每个县(市)将建一个直升机起降点。在长三角未来的城市交通中,由空中出租直升机、公共直升机构成的城市立体交通将会出现。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国家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三、地方房地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要防止此类房地产热,先得设法使盲目性、一窝蜂似的"规划热"冷却下来。区域性规划,并非越多越好,要宁缺毋滥,不宜鼓励竞相"要规划"的风气。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核心的一点是,大到一国,小到一地,都需要以结构合理、需求坚实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区域经济是许多部门经济的集合,是一种结构性、同步性、综合性和协调互补性的经济形态,我们需要加强一种可持续性的区域发展营造意识,力避急功近利的心态。
(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房地产投资应占多大比例需要认真研究。事实证明,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如果过高,一定会产生泡沫,很多城市在年所经历的房地产市场巨变都与此有关。而如果房地产投资比重过低,不仅不能够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且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首要环节。要研究一个城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努力把握好这个比例关系,如此,房地产市场供求才能大体平衡,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发展。
(二)加强对规划全程的监督控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战略,决策层也要对规划落地全程予以监督控制。在规划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金两类要素的投放。
因为有政策倾斜和照顾,预计这两类要素的投放将会拉开一个极大口子。如果两者投放不够合理,甚至失去控制,在市场层面就会导致炒地、炒房的恶果。
(三)加强区域内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房地产市场调控是政府稳定房价的手段。但由于房地产是关系百姓居住生活的大事,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广泛影响的行业。因此,必须要在调控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在执行中忽松忽紧,忽冷忽热,就会在解决老问题中产生或留下新问题。在一个区域规划体系中,有很多产业部门需要政策惠及,但房地产业是最不应该受到关照的,更不能被当成特殊产业来对待。放眼全国看一看,现在不仅流动性充裕的地方,房地产经济很发达,连很多流动性并不充裕的欠发达地区,亦如此。因此房地产业本就该被排除在一揽子区域规划措施之外。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的加速,现有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规划编制和实施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尤其是在目前城乡一体化要求下,如何提高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可行性就成了迫在眉捷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新要求,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市和区域规划;问题;要求;策略
1 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1.1 就规划本身看,普遍存在规划缺乏弹性和针对性,规划理论方法过时的问题
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弹性就是指规划思路及指标体系对随机性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现在我国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而且已经完成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些反映在城市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是目前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但目前的规划仍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空间规划指令性的特征,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均作刚性规定,这就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而且,由于规划被看作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和具体化, 在计划指导下它不是被视为金科玉律,就是被束之高阁,往往赶不上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得不到全面实施。
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多数规划不重视对规划区域和城市的背景分析,只注重图面效果,缺乏区域通盘考虑,规划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适应目前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要求。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土综合条件评价; 国土开发整治的目的、任务、重点和生产力总体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布局;人口城市化和城镇布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方位和措施;环境整治的目标、重点和措施;综合开发的地区;国土开发整治重大项目;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等。这几乎是一脉相承的传统模式, 面面俱到而不明确, 且太多强调远期理想蓝图。各地又不分时期均加以采用而没有分析规划地的背景, 因此不能在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十分具体、可操作的方案, 形成了“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现象。同时过多的关注图面效果忽视了实际可操作性。
规划缺乏新理论、新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的支撑, 一些经济、社会指标预测缺乏科学性。全国规划理论总体偏重于西方最早形成的理性综合规划观,过分相信政府是公众最佳利益代表,虽说《城乡规划法》里有规划过程让群众参与及监督的内容,但实际上能在规划中反应群众意见的很少。另外对规划缺乏过程操作理论研究, 规划理论体系不完善。技术方法上忽视了规划是“纯技术”和“社会技术”的结合体,单一发展纯技术而在社会技术上很少有突破,同时纯技术的运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使规划预测指标缺乏科学性。规划思维则缺乏从不同层次进行整体的思考和研究, 即缺乏区域整体观。
1.2 就规划主体看, 普遍存在专业素质和思想意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规划主体包括制定规划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规划实施者。政府部门作为一个衔接点在二者间有交叉的情况。我国的规划人员水平极不平均,一些地方部门人员素质较差,不仅不能做出好的规划,即使有好的规划也不能很好地按要求实施。当然近年我国许多高校也培养了大批的规划专业人才,充实了规划队伍,但仍有许多人因各方面的原因没能进入规划领域。许多规划者的思维仍停留在点上, 缺乏面的区域观。从思想意识水平上看, 许多规划实施者尤其是地方基层人员对规划认识不够,直接导致了规划难以实施;一些规划编制人员以官至上,忽视了规划成果对用户需求满足的程度;政府人员则面向权力,为谋求政绩好高骛远, 一步锁定规划目标。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不管不顾规划设计人员的意见和政府规划部门规划专业人员的建议,一味地以个人意志决定规划项目的好坏,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以效果图来决定项目的成败,忽视了规划指标和规划思想、体系等对规划项目的决定作用。这样就误导了一些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设计院为了迎合地方官员的口味而忽视对规划理论的研究,只注重图面的效果,从而导致整个规划设计领域偏离务实的轨道,使得一些不切实际的、花哨的规划项目得以存在,而实际上可能无法实施。
1.3 就规划体制看, 存在规划管理体制、规划编制体制、规划实施体制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我国规划管理机构分散、职能不全。地方住建局、计委、国土局等部门均设有规划管理科,导致了管理混乱和管理空心区的产生,而规划部门作为管理部门主要任务是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对资源分配有着极小的控制权。另外对规划到实施全过程管理监督不够。规划编制中,政府单一垄断的现象突出,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拟订尚停留在专家决定、领导决定的阶段, 公众参与只停留在浅层面的向公众宣传的阶段; 公众意见的采集、吸收尚未形成系统有序的渠道和方法。从规划实施体制看,实施手段单一,仍以行政手段为主,市场机制显现不够,同时缺乏法律管理。虽然目前从《城乡规划法》等规划法规来看,规划形成及变更程序很严格、很复杂,但在实际的操作和执行过程中,又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严格执行。
2 当前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新要求
2.1 规划要弹性和刚性结合
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弹性主要体现在规划期限、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政策等方面。通常规划的期限为20年,配套的远景规划内容十分简单,要使决策者看清自己现在的决策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就必须打破期限的限制,使规划具有更长远的导向性,甚至不规定规划实施的时间, 只说明规划要达到的目的。为适宜市场经济, 规划的总量目标、结构目标、增长目标和效益目标等定量目标,应有相应的弹性区间和调整回旋余地。对一些规划内容在不违背规划目的的前提下要保留进行灵活调整的可能性, 但也不能排斥必要的刚性约束。如基础设施和公共实施用地的相关控制范围和指标就不易改动, 警惕将留出弹性发展空间误导为盲目圈地和恣意拉大城市发展框架。为保规划的顺利实现还必须制订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弹性政策,即引入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性因素,以丰富对未来发展中多种可能性的描述。
2.2 规划要针对性强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内要素流动快速而又复杂,城市与区域只能是有限目标的规划, 必须对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 提高规划的编制效率与可操作性。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和区域要区别对待,体现出特色而不要面面俱到,但也不能抛弃规划的基本目标即重建“三E”(经济、环境、公平) 。规划内容应重点放在如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上。要超越单一物质空间的摆布,应把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纳入其中,集中各方面的智慧, 制定出既高瞻远瞩又切合当地实际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城市区域发展战略或空间战略规划,这将有助于正确把握发展机遇,扬长避短,发挥有特色的经济文化优势,以迎接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组织合理发展空间。在具体操作中要分析研究现行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更科学地了解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及规律,更清晰地认识规划与现实的差异, 进而更明确规划调整的重点和内容。
施的综合部署,区域规划空间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应用模式,为城市规划与区域空间经济建设发展,提供更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设计;区域空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规划设计理论
城市规划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对城市的未来建设及经济发展的研究,是土地规划利用、合理布局及综合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及诸多因素建设的综合规划实施部署。
(一)理论基础
1.规划设计目标,其包括适用性、宜居性、社会性、环境性、形象性;对城市设计主体所要求的居住生活、生态环境和空间结构风格等作出发展规划目标。
2.规划设计特征,其包含以人为本、综合性、时间性、特色性;依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城市发展特色、间间静动态景观统一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特征;而精华典范的城市民居建筑沉淀了民间多年的艺术,是最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历史文化写照的特征[ 黄志文.广西那坡县大石山黑衣壮族群干栏民居保护研究[J].民族学刊2011年12月专辑:第101页-105页.]。
3.规划设计要素,城市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用地性质、用地建设强度和环境指标。规划设计要素包含整体布局、建筑形态及其组成、开发用地、街道城区、公共设施、标志、外部空间及主体辐射。
(二)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理论
1. 两者关系。
控制性详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对局部要素进行设计,都有“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特点。
(1) 评价标准方面,城市规划较多地涉及用地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适用经济,与总体规划的匹配是其评价的基本标准。城市设计是与具体的城市生活环境和人的实际空间体验的评价。
(2) 规划设计重点方面.城市规划更偏币于用地性质、设施配套、道路交通布局总体安排。而城市设计更侧重于三维的城市空间结构、建筑景观特色等内容的设计。
(3) 规划设计内容方面.详细规划更多地涉及工程技术问题实施的步骤和建设项目的安排,考虑的是局部与整体、设施工程配套等。而城市设计更多涉及感心理影响,表现为具体空间环境设计.
2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结合。
据我国国情,城市设计必须且和城市规划结合。(1)城市设计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主要结合点是控制性详细规划。(3)城市设计的思想观点在城市规划条件要求上有主要体现。(4)两者结合关系: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城市设计为城市规划创造空间形象;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继续和集体化。
二、区域发展理论
(一)原理阐述。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增长与均衡来反映,增长与均衡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美·威廉姆逊收集了24个国家横断面数据,他在对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大多数正在开发的国家,其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大多经历递增、稳定、下降这样三个阶段,即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随着发展,区域之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在成熟阶段,区域差异缩小。威廉姆逊结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必然会出现区际收入差异的扩大和南北二元结构的加剧,而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则会出现区际收入趋同和尖锐南北问题消失”,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先扩大后缩小,形成一个倒写的“u”字母,被区域经济理论界称为威廉姆逊“倒U形”学说,如图-1所示。
图-1
从“倒U形”理论内容可见,该理论揭示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长期趋势。威廉姆逊的“倒u形”学说发表后,促使区域经济理论界的一些学者,利用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虽有不同,但大多数研究还是支持“倒U形”学说的。
(二)区域发展在城市规划的应用。城市规划的发展将随着区域空间经济这种发展过程而呈现出相应的演化规律。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区域空间发展的扩张,区域空间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划同时迅速扩张;随着经济总量增加、增长速度放缓,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发展也呈现出缓慢发展的趋势.
此后,为防止或消除规模经济现象和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需控制规划的集聚程度,即在一个区域内保持一定数量的城市节点,而不是节点数量越多或越少越好。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呈趋发展态势。城市发展水平则表现为先快速发展,在达到一定的覆盖规模后呈现出内涵式发展到接近某一相对值的规律。有关该规律概念模型图(略)。
三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相互作用理论)
(一)理论阐述。空间结构研究始于德国,该研究把一定主体的有关事物看成是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并且要考虑其时间上的先后变化,将空间结构理论视为动态的、总体的区位理论。
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城镇居民点的空间结构;最佳的城市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以及社会经济客体空间集中程度及空间相互作用.
(二)空间结构理论作用
乌尔曼(美国地理学家)认为空间相互作用指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这种相互依赖是某一地理区域内人~地通过“互补性”及“干扰机会”和“可转移性”的空间相互作用。
区域发展从一些点开始,然后沿轴线在空间上延伸;点与点之间相作用,沿着空间交通线联成轴线,点线交织成区域网络。其具有不同的动态阶段过程及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相应变化,而空间结构是最明显变化且受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影响。其区域经济增长只涉及区域内发达与非发达地区的生产和消费的增加。
四、核心~边缘模型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
弗里德曼结合区域规划发展的阶段提出空间结构的演化经过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发展阶段~高水平均衡发展四个阶段, 并给出了一幅近似完美的演变过程图。现实世界的“核心~边缘”图景存在多种类型和结构。
从空间结构演化角度看,“核心~边缘”结构体系始终存在的, 只是在表现形式、联系机制和强度、耦合机理等方面存在时空差异。顾朝林( 1995)在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提出, 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分孤立体系阶段~区域体系阶段~区际体系阶段~大区体系阶段四个阶段。从其对不同阶段对应的空间结构可以归纳得出核心和边缘结构始终存在。第一阶段核心比较独立, 为小区域中心;第二阶段形成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 第三阶段次级核心生成, 形成多级多核核心~边缘结构; 第四阶段区位升级, 形成大区系核心~边缘结构。
(二)新核心—边缘理论分析
旧核心—边缘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冷战时期的全球分割对峙时代,它强调是一国之内的区域系统,核心和边缘的演变机制局限于极化和扩散效应的解释,受依附理论的影响,核心与边缘的关系倾向于控制和依赖关系,对于核心与边缘互动发展问题、核心和演变问题、边缘区的类型和升级发展等,都必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国内外区域差异、统筹发展需要新理论,因而对 “新核心—边缘理论”研究会产生积极的政策推动。新旧核心边缘理论比较(如表-1)
表-1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规划环评;规划环评
1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最早是一种生态经济理论。然而在早期阶段,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人们在当时只是关心对污染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直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世界潮流,循环经济才逐渐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而后部分发达国家开始积极采取这种发展模式,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重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能,减少未处理排放并提高资源利用率,把以资源净消耗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生态型资源循环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首先,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同时进行资源回收,形成一个资源循环与物质循环共同进行的经济发展系统。其次,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理论开优化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密不可分,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再次,发展循环经济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2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必要性研究
(1)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环评的关系研究。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基础发展战略,而我国长久以来也在不断地探索环境与发展有效的互动体系,探索一条健、和谐的与平衡发展道路。区域规划环评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一是要保证各区域的规划活动不超过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破坏;二是用来判断区域规划是否符合我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区域规划环评与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抽象目标来说,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一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因此,在进行区域规划环评时融入循环经济理论,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相对直接的方式。(2)现行规划环评导则问题探讨。在我国现行的指导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性文件中,循环经济思想已经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有了一定的体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循环经济思想仅仅在规划环评的个别环节有所体现,并未贯穿全部过程。只是在某些环节体现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等,并没有强调整体循环过程。其次,我国现行规划环评的过程中,循环经济仅仅在微观的个体清洁生产层面得到了部分实现,并没有考虑区域的整体发展。只是简单的强调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改进。再次,我国现行规划环评的过程中,循环经济思想的运用方法还没有明确,还没有形成相对较为规范的、可行性较高的综合评估技术体系。
3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3.1应用方法
(1)设置评价专题。在现行的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包含的主题一般都是关于:环境现状、规划方案、污染源、环境容量、环保措施、公众参与、以及大气、水废物等相关的主题评价项目。循环经济理念只是在这些主题的进行过程中有所体现,并没有专门的循环经济环评主题。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区域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主题,从围观的个体循环分析开始,逐步扩大到区域循环测评,最终实现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2)建立评价标准。在设置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主题之后,还要确立一定的同意评价标准。循环经济环评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要循序渐进,适应区域的发展特征与速度。然而我国给去之间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有些区域之间甚至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因此,在循环经济环评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各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阶段性的评价标准,这样就免去建立区域性标准,各区域可以根据其发展水平采取阶段性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样从总体来看,循环经济环评都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循环经济环评的主题和评价标准都得到确立后,还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指标评价体系,作为循环经济环评的重要工具,使得基于循环经济的环评过程能够得以实现,通过各类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综合评价,相对客观的进行环评过程。
3.2应用方向
从理论上来说,循环经济环评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限于手段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根据历史的发展经验,循环经济环评目前可以应用的方向主要有:(1)在产业区域生态链的构建过程中,对企业上下游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实现产业链与生态链统一发展;(2)使用物质代谢的分析方法来评价环境积累影响最小化的问题;(3)区域规划方案制定;(4)区域污染排放综合规划。
作者:田蔺 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段刚.初论环境影响评价新理念.云南环境科学,2000,19(04):50-54.
[2]季昆森.循环经济与生态型城镇建设.乡镇经济,2003(11):5-8.
[3]季昆森.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2).
[4]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史兴鱼.循环经济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山西能源与节能,2003(02):36-37.
[6]杨多贵,陈韵锋.循环经济大趋势.科学决策,2004(10):46-49.
[7]季昆森.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决策咨询,2004(07):42-43.
关键词:供水管网;供水区域;信息系统;管材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供水系统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位置,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和经济企业的生产用水的提供者,它的稳定性和供水区域的广泛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供水系统由水源、净水厂、城市管网和用水单位四部分组成,输送水的城市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安排城市供水管网,对实现供水管网的安全和稳定以及供水区域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供水区域的确定
在进行城市供水管网工程前,应该确定城市的供水区域,根据居民生活区的分布和工业生产企业的分布确定供水的主要区域,在进行供水管道的铺设时,按照事先确定好的路线前行,尽量减少供水工程的重复性工作,满足城市的供水需求。
二、城市管网的施工构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供水管道提供的饮用水已经取代了早期的自备水井的供水模式。虽然我国的城市供水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情况。我国的河流的平均径流量与世界相比占前列,相当于全球年径流量的百分之五点六,但是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很低,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百分之二十二,在世界排名第110位。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相差大,南北的水源分布非常不均,出现了南方家家有水而北方缺水严重的情况。这种缺水的状况造成的工业用水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生产企业的发展,同时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这时候,要发挥城市供水管网的作用,以解决供水不足,供水安全难以保证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管网,实施城市供水管网工程是扩大供水区域的一种完善的方法。
城市供水管网由水资源的运输管道组成,运输管道的科学选择是城市管道持续存在的保证。在现实的施工中可运用的输水管材比较多,有卷焊钢管、球墨铸铁管、铸铁管、玻璃钢夹砂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等。在进行施工时,应该根据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和各种管材的性质来进行选择。各种管材有其自身的不同性质,例如球墨铸铁管,它是由离心力铸造而成的,基体是以铁素为主,它的特点是管壁致密,强度高,具有柔韧性。虽然球墨铸铁管的性能跟单纯的钢管相近,但是它的抗压强度要高的多,能够承受输水过程中较大的负荷。这种材料的抗腐蚀环境很好,能适应不同土壤的不同要求,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供水管材。而钢筒混凝土,是一种混凝土管,即一种在带钢筒的混凝土管芯上,缠绕一层或者两层的环向预应力钢丝,然后用水泥砂浆作保护层的管材。这种管材在制作时在管芯中嵌入了一层比较薄的钢筒,这样它实际上成为钢板与预应力混凝土的一种复合管材,具有抗渗性强的特点。这种抗渗行强的特点使得混凝土管能够适应一般的土壤环境。假如是埋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时,应该在管的外壁上做普通的防腐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再如玻璃钢管,它是一种用液压不饱和聚酯作固化剂,采用玻璃纤维作增强材料而制造的一种复合的管道。这种管道抗拉强度比较高,承受管道内水压的性能优良。但是它的刚度比较低,结构层闭水性能较差,只能采用在输水的主干道上。上面所提出的三种管材各有其优点缺点,在城市的供水管网工程中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比而言,球墨铸铁管的性能更优良一些,但是相对的球墨钢铁管的费用也比较高。为了简化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增强供水管网的持久性,建议采用球墨铸铁管。
确定好工程中采用的管道管材后,需要确定供水管网的水源地。在确定水源地时需要进行部门之间的探讨,通过实际的勘测和与相关部门的讨论,在城市的用水原则的指导下,确定合理的水源地。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这样的关键环节。施工时应该注意,应该严格按照施工的操作规范和工程的验收标准来执行施工操作,搅拌混凝土时,应该注意采用的是哪种混凝土。由于输水管道的特殊性,混凝土一般采用防水混凝土,这种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该比普通的混凝土长。输水管道的建设应该由其注意对其抗渗性能的建设,因此施工完成后早期的湿润养护非常重要,一般在混凝土进入终凝后立即覆盖,浇水湿润,进行养护。
三、城市供水工程的信息建设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任何一种系统都在向信息化靠拢。利用计算机信息手段,能减少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信息公示的准确度。现如今,还有很多城市供水的管理部门采用手工记账单的方式,不仅要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减慢了工作的效率,信息的准确性也不能得到保障。在城市供水管网工程的进行过程中,需要供水工程的管理人员对整个工程的进展能够及时的了解,以方便管理人员对工程的进程进行调整和操控,因此为了更合理的管理城市供水系统,城市供水工程需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
目前各管理系统一般采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系统是在企业内部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统一进行工程管理的信息库,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通讯交流。这样的一个系统方便管理人员对供水系统的数据进行存储、查看和改正,并且可以适时的根据上级的要求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核算。这种系统的采用可以减少供水工程的管理人员的重复工作和人为性的错误,从而提高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可靠性。
这样一个工程管理系统的采用需要在使用之前进行系统信息和操作的设计工作。在系统的设计阶段,管理人员根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将正确的信息提供给供水系统的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是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和运营情况,并根据目前城市供水的现状,做出合理的决策,以在最大程度长,科学的可持续的扩大城市的供水区域。
结语: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充足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的国家,南北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协调。在这种国情之下,城市的供水系统更加重要,为了满足城市巨门的需求和城市工业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部门和供水行业必须合理规划城市供水管网工程,在工程建设完毕后,要做好供水系统的信息监督工作,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的供水能力扩大供水区域。随着中国与国外的交流的日益增多,供水行业也应该主动学习外国的先进的城市供水管道的设计和建设方法,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保证城市供水系统的完善运行。
参考文献:
[1]范文飙.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分布的合理性分析[J]. 水工业市场,2012(01)
[2]牛志广,高希丽,王晨晨. 城市供水管网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6)
关键词:区域发展规划;特征与问题;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6.004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正以空前的密集度出台,部分规划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方创琳[2]指出在新时期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的五个基本发展趋向;胡序威[3]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规划的内容、特点及现状,并就未来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李广斌[4]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弊病,并从区域规划编制形式、方法和实施管理体制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的革新提出若干建议;鲍超[5]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弊病;何丹[6]在梳理2009年以来国务院批复的十多项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三个方面总结出我国当前区域规划及政策的特征,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雯[7]、付承伟[8]分别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政界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对象,从若干方面进行规划实施影响评估。
上述诸多研究的焦点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我国宏观层面上区域规划的历史与展望、内容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二是就单一区域规划的实施影响进行评估。然而,目前以省域尺度上落实的区域规划为对象进行研究的文献却不多见,而基于此视角能更清楚地审视地方区域发展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2013年山东省“一圈一带”战略正式启动,至此,山东共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及《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四项区域发展规划,实现了省域空间区域规划全覆盖。本文以山东省四项区域发展规划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几点参考。
1 研究区发展概况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发展轴线上,省内共有17个地级市,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9685万、GDP 为5.5万亿、进出口总额267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15%、9.67%和6.4%,人均GDP为全国的1.34倍,是我国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山东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滞后,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部过渡带(如图1)。随着由这种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的凸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山东省也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考验。同时,山东省西部产业稀疏区未能得到足够的资本驱动,甚至部分具有极大潜力区域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未能发挥应有效应。鉴于此,针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性问题,适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对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下山东省特定问题的解决、空间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演变
作者在整理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相关资料过程中发现,新世纪之前,山东省还未出台成文规范的区域发展规划,有的只不过是一些远景的区域发展战略。如1983年的“沿海重点城市带动、大片区开发”战略,提出将全省划分为东部沿海、济南、淄博与鲁北、鲁中南、鲁西北五大片区;1984年的“梯次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建设三个梯次,即沿海滩涂、海岛、渤海湾岸线的第一梯次、东平湖、南四湖、黄淮海平原的第二梯次以及黄河三角洲的第三梯次;1986年的“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1988年,把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1991年的“海上山东”战略,提出加快发展蓝色产业聚集带 ;1995年加快“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两大发展战略等。虽然这些区域发展战略不具有操作的可行性,然而却为后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宏观指导。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区域发展经验的积累,山东省开始探索多区域联动的协调发展道路。“五大板块”战略、“一体两翼”战略、“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市化战略等相继提出,为了在省域空间上具体落实这些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因而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具体可分为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两个阶段。
2005~2008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探索阶段。2005年7月山东省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成为山东省成文的第一部区域发展规划。 2007年1月山东省建设厅颁布了《济南都市圈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及滨州7市,旨在通过规划培育济南都市圈,进而促进区域和全省社会经济发展。2008年2月,《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正式通过,这是对“一体两翼”战略中“南翼”的落实。2008年10月,山东省制定《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
2009~2013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化阶段。2009年12月及2011年1月,国务院相继批复通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山东省区域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层面上的认可与支持,有利于明确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2013年8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经山东省政府研究通过。至此,山东四大区域战略板块实现全省覆盖,这从侧面反映出山东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跨越的强烈原景。
3 区域发展规划现状特征
目前,山东省共有4项区域发展规划(见表1),并呈现出3方面的特征。
3.1 规划战略的明晰性
就总体而言,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已不再是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怎样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而是转向了以寻求特色产业突破、注重发展质量与空间均衡为核心的新阶段。基于问题导向性原则所编制的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明晰地表现出当前山东省的均衡发展战略,从东到西的每个区域均有规划落实。就单个规划而言,发现各个规划所体现出的发展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均属于特定功能区域定向发展规划,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示范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体现出发挥省会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规划区内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的战略即改变山东西部长期落后的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可以说,山东省目前的区域发展规划既体现出特定区域内的特定发展目标指向,又体现出省域层面上均衡布局、协调发展、区域带动的宏观战略决策。
3.2 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引导区域范围内经济要素和活动的布局与重构,成为这四个区域发展规划的焦点。通过整理四个规划对于空间经济结构的表述,发现其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见表2),其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内城市之间空间关系、交通设施布局等均构成其动力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区,其区域空间结构已从传统的以青岛为中心的极核模式转变为开放性的网络化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深,不同等级城市区域之间形成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地域系统;省会济南及与周边城市已逐步形成以济南为核心层、莱芜、淄博和泰安为中间层、德州、滨州、聊城为层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通过“强化核心、多元中心、区域联动、县域支撑”的区域发展路径,不断整合空间优质资源、优化经济空间结构;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处于空间结构演变初期阶段,区域空间要素在重要增长点和发展轴线上集聚,在市场主导的区域开发环境中,通过适时引入政策变量克服市场的消极作用,将有利于两区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演进。
3.3 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
与2009年之前的区域发展规划相比,目前四个规划的保障措施更加切实有力,体系更加完善。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根据区域发展现状与目标,从营商环境、财税、投资、金融、土地、人才、民生保障、扶贫开发、协调推进等9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如设立10亿元发展专项资金,这个力度在2009年之前的规划中是无法想象的。更为可贵的是,山东省在区域公共管理方面做出了努力探索,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各规划区的发展问题。黄蓝两区均设有建设办公室,省会经济圈和西部隆起带也正积极筹建,该类办公室隶属省发改委,负责规划区内的综合协调、审核指导、招商引资等工作,旨在落实保障政策、推进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组织与实施主体之一的该类办公室,将在有关区域发展重大矛盾问题的协调解决、上下层级之间的交流沟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山东省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上述四项区域发展规划是在基于各种发展诉求、适应内外发展环境转变的情境下形成的,与以往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相比,除了体现出上述诸多现实性特征,并且在深入挖掘与发挥区域优势竞争资源、探索区域发展模式、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与差异性竞争、引导空间经济格局有序演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就规划本身及近年的实施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4.1 存在多个规划战略和政策重叠区
地方主导的区域规划(或发展政策)不仅在山东省密集度出台,而且在其他省份的热度也持续上升,如广东省出台了四个省域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粤东、粤西、粤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然而,与广东省相比,山东省四个规划所涉及到的区域重叠现象非常明显(如图2)。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各级政在宏观层面上突出的问题是规划缺乏协调,缺乏实施机制平台;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规划之间相互重叠,甚至彼此冲突,令地方政府无所适从。并且直接导致区域政策的边界模糊,个别城市发展方向不明,公共资源的重复利用,进而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的效率。
4.2 不健全的考核机制
纵观目前山东省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文本可发现,各规划不仅强调经济的空间布局、特色产业体系的培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硬”问题,还涉及到区域一体化策略、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软”环境,这种多议题的区域规划犹如多变贸易体制下的“一揽子”协议。然而,在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下,下级政府的“经济人”角色凸显,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其根本属性之一。一方面,现行的政府考核目标是经济增长水平,这与国家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虽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硬”问题和“软”环境都是政绩函数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发展的“硬”问题是可以数量化的,而“软”环境则难以数量化,因而现阶段政府的绩效考核是以GDP为导向的。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规划区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重要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鸟类自然保护区。规划中虽然有一章专门论述如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然而近年来黄河中上游大量截流,农田、油田开发加快,威胁着三角洲生态系统,导致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9]。由此可见,现行的区域发展规划的考核目标与考核指标不能适应规划区的发展要求,不利于规划区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大大弱化了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从无到有,目前在省域空间有四个规划得到落实,表现出规划战略的明晰性、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等三方面的特征,但仍存在多个战略和政策重叠区及不健全的考核机制等问题。面对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创新考核机制,树立新的政绩观,建立符合各规划区功能定位的考核指标,如加入以民生相关的居民幸福感、满意度等指标,并将绿色GDP纳入指标体系;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考核程序,充分挖掘规划区内公共参与能力,将更多政府的本职职能从体制内能释放出来。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更多的让位于市场,转而考虑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促进规划的综合协调性。第二,在今后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完善规划的编制机制,特别是针对规划区范围的划定,要做到近期与远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保障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针对即存的规划重叠区,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发挥好自身的政策优势,肩负起区域协调发展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秀山,董继红,张帆.我国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区域规划:特征、问题与取向[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0 (2): 5-12.
[2] 方创琳. 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 地理科学,2000 (1): 1-6.
[3] 胡序威. 我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6,61(6): 585-594.
[4] 李广斌,王喜,王勇. 我国区域规划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 (5): 10-13.
[5] 鲍超,方创琳. 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看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J]. 经济地理,2006,26 (2): 177-180.
[6] 何丹,李晶. 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评述[J]. 华东经济管理,2011, 25 (3): 36-40.
[7] 陈雯,陈晓,张蕾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的区域发展影响评估研究[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5(2): 125-147.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所给出的:
(一)、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
(三)城乡结合部是打破行政界限,并因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性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地域范围是一种模糊性的。
(四)城乡结合部不是城市部分与乡村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空间范围。
(五)城乡结合部既可以是一定地域,又可以是一个地带,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这要看反映城乡结合的关联度依据是如何界定的。
(六)城乡结合部既然是一种空间范围,相应也便有了各种物质载体,也有一些诸如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载体。因此,同样需要用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七)城乡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规划形式。它与其它各类规划应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纳入规划法律体系之中。
二、问题的提出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即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综观规划层次体系,(见表1)可以看出,还有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划没有纳入进去。或者说是没有明确地纳入进去,这便是实践中可以看到的突出性矛盾问题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域(地带)。广义上看,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聚落,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聚落。而城市(城镇)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特定涵义上的“城乡结合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笔者在近十余年规划实践中,参加了区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规划以及各类课题的研究,深感城乡结合部是最具有活力、但矛盾又比较突出,亟需作为一项专题性、独立性的规划类型给以确定。本文试就城乡结合部规划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探索,希同仁位给以斧正。
三、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在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延寿县、五常市等地参编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过程中,即感受到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矛盾无法用城镇体系规划或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来解决。
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再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的,而没有以“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诸如: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的特点。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应用。本文仅就城乡一体化规划前述的内容根据长期实践的认识加以理论框架的建构,以期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正确发展能有所遵循与指导。
(一)根基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提出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再次赋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根基性理论。
(二)基础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个变种,因此,区域规划理论的某些原理与方法便是它所应遵循的。
(三)方法学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因此,系统学理论必须引入,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区域的总体部署,是唯一解决地域上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把钥匙。
(四)技术学理论: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的。所以,在进行各种要素的配置上须综观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肩负双重的协调性的任务。它应该着重发展意义上的规划、在布局规划上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步调一致。
(五)相关性理论:由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处在城乡交叉地带,是同一种地带或向城市,或向农村过渡的两个方向性的战略研究。因此,诸如,边缘学理论,交叉学理论、门槛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技术学理论都应该成为指导规划实践的理论。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二)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
并严格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的结合:
(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参考文献
1、《经济地理》1997年第17卷第4期
2、《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3、《城市规划》1997年第4期
4、《城市规划管理概况》刘鲲
一、2013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项工作
(一)加强对重点地区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
一是狠抓已出台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实施的督促检查,重点开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继续推进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建设。落实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二是进一步实化细化区域政策。编制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印发了《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按照国务院要求起草了《新区设立审核办法》。有序推进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纲要前期研究,编制完成珠江—西江经济带、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规划并报国务院。
(二)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
一是推进国内区域合作。指导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点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建立统筹推进前海、南沙、横琴建设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召开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继续指导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二是推动国际区域合作务实开展。深化中欧区域政策对话机制,与欧盟委员会共同举办第八次中欧区域政策对话会,组织召开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等部际联席会议及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协调小组会议。组织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研究。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事务。
(三)推进陆海统筹发展
一是推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深入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推动建立全国海洋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编制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和《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试验区规划》,推动建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部省际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强化围填海管理力度。编制下达了2013年全国围填海计划,合理控制围填海规模。三是加强海洋污染防治。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出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环境保护措施。
(四)推动国土开发整治工作
一是加强国土开发利用基础性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报工作。编制下达了2013年全国土地计划和基础测绘计划。二是加强对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的规划引导和项目管理。编制了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兴凯湖综合保护规划,推进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组织开展重点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考核工作。研究制定《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下放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的审批权限。
(五)加大对特殊困难地区的扶持和对口支援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推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大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投入。二是协调做好新疆、和青海等省藏区工作。召开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编制实施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做好对口支援工作,部署开展援疆、“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起草、援青项目管理办法,研究完善对口支援川、甘、滇三省藏区工作机制。三是落实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施方案,召开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编制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方案》,推进建立对口协作工作协调小组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二、2014年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工作
201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一主线,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深化区域合作,推动重点地区一体化发展,着力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
(一)落实完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
一是着眼于区域政策的落地实施。突出构建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实施的跟踪评估与监督检查,在中期评估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暂行办法》。二是组织编制若干重大区域规划。研究制定2014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重点做好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推动实施《新区设立审核办法》。指导天津滨海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广州南沙新区等功能区加快建设。三是做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推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开展战略合作。支持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指导建立高层协商机制。
(二)进一步扩大区域开放合作
一是大力推进国内区域合作。继续深化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以及前海、横琴、平潭、南沙等合作平台建设,因地制宜设立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潜力的合作区。制定支持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的有关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国际区域合作。做好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相关工作。推进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中吉毗邻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深化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机制。
(三)加大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等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推进实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编制下达2014年度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计划。落实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编制并组织实施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等区域振兴发展规划。二是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全面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做好对口支援新疆、、青海、贵州、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及南水北调对口协作规划计划实施,全面启动实施对口支援川、甘、滇三省藏区工作,积极开展“十三五”对口支援规划前期研究。
(四)统筹推进国土开发整治工作
一是严格土地计划管理。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体系,探索拓展计划管理对象,强化计划执行监管。科学编制2014年全国土地利用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计划执行情况跟踪检查。二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参与国家海洋战略研究制定工作,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强对海洋经济形势监测分析与研判。深入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跟踪评估与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相关经验,研究制订促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强围填海计划管理,做好围填海计划实施评估工作,科学编制2014年全国围填海计划。三是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太湖、渤海、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重点流域或海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组织编制西南中沙群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实施兴凯湖综合保护规划。继续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相关后续行动,开展流域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五)加快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