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综合教案

综合教案

时间:2022-03-30 22:17: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综合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综合教案

第1篇

一、展评目的:

通过教案展评,促进教师提高教案书写质量,夯实教师设计、书写教案的基本功,引导教师重视教案的书写,并把书写教案纳入到自己处理教材、研究教法、开展教科研实践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来。力争做到一学期的教案整理起来就是一本有实用价值、有指导意义、有可借鉴性的教学参考书。

二、初评对象: 教学一线上课的所有任课教师。

三、展评对象:以教研组进行初评,1—6年级教研组各评出

语文、数学各一名,英语教研组评出一名,

综合教研组评出品社、科学、音、体、美各一名。

四、评比时间: 2014年6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

五、教案展评标准:

1、 教案规范、项目填写齐全,保存得好。

2、 备够节数符合要求,课时划分合理。

3、 教材解析透彻,以学段课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立教学目标,做到明确具体,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4、 教学重难点紧扣课标要求,突出知识、能力训练点。

5、导学流程清晰、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师生活

动、重点知识体现好。

6.板书设计科学合理,凸显教师基本功。

7、教学反思真实到位,有价值。达到思得、思失、思改。

8、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在教案中有明显体现。

六、具体安排:

1、6月15日上午由各教研组组长负责人将教师教案上交到教导处。

2、6月15日下午活动时间全体教师到综合楼会议室参观浏览。

3、评委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结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要给其他教师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所评价分值不能全是满分或一样,如果出现此类现象,取消评委资格,按工作制度处理。

评委组组长: 尖括号

评委组副组长:金葵花

评委组成员: 实得分 法国 双方各 的风格 事发后 儿童 入口就

4、此次展评活动按分值评选出优秀教案,并设一二三等奖。

第2篇

【关键词】试讲;说课;微格教学;改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8―0112―04

20世纪80年代末,微格教学被引入我国。在20年的微格教学实践中,各地进行了多层次多方向的探索,先后建立了适合不同类型教学活动的微格教学模式,使微格教学在在职教师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和中小学教研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微格教学常规化、课程化建设的同时,致力于微格教学功能的拓展与深化的探索,特别是在应用微格教学方式对师范生进行试讲和说课技能培训方面作了一些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拟对这一尝试作一大致的总结,请同行和专家们批评指正。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在录用教师的程序中,一般都设有试讲和说课两个主要环节。前者用以考察应聘者的实际综合教学能力,后者用以考察应聘者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但反观高师院校的常规课程设置,却没有与之相对应或近似对应的课程。这就使得许多高师毕业生在面对这些应聘环节时,因缺少必要的应对技能,而显得无助与慌乱,进而失去获得职位的机会。如何适时调整教学计划、针对应聘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培养毕业生应聘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是高师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二 试讲、说课与微格教学的相似性比较

多年的微格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录用教师的试讲和说课环节,无论是外在的结构形式,还是内在的技能应用,都与微格教学的课堂情境极其相似。先看试讲,它是根据招聘方提前或临时指定的某个教学内容,快速准备和组织的一节浓缩的课堂教学或教学片段,用时一般是20分钟左右。目的是考察应聘者快速处理教材和综合应用课堂教学技能的能力。而听讲者一般是5-9名评委。可见试讲这一应聘环节在技能应用、所用时间和课堂人数组成等方面,都与微格教学基本一致。再看说课,它的课堂结构与试讲完全一样。二者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从应聘者的角度看,评委所扮演角色的变换:试讲时应聘者把评委当作学生听众,说课时则把评委当作专家听众;其二是对教学内容表达的出发点不一样:试讲是讲给“学生”听的,表现的是教学基本功。要求把教学内容讲得通俗易懂、生动条理;说课是讲给“专家”听的,表现的是现代教育理论水平。要求说出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取、教学重难点分析、板书设计等,以及作这些处理的依据或理由。可见,试讲和说课这两个应聘环节,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微格教学基本一致。所以,我们认为用微格教学的方式对高师学生进行试讲和说课技能的训练,以提高高师毕业生的就业应聘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三 适应试讲和说课的微格教学新模式

在我国,常规的微格教学有五个基本操作步骤:理论学习、观看示范、编写教案、教学实践和评价反馈。为了适应试讲和说课的技能训练,我们对这五个操作步骤都作了或多或少的改进和调整,初步建立起适应试讲和说课的微格教学改进模式。下面以常规微格教学作参照,对改进模式作一大略介绍:

1 理论学习

常规微格教学的理论学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相关的教育理论。主要是教学目标分类、教学技能分类、教材分析、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理论;二是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微格教学的概念、步骤、作用、特点及设计、评价和反馈等。通过理论学习,理解微格教学的原理,了解微格教学的程序,知道微格教学的训练要领,学会如何观察和评价别人与自己的教学行为等。在试讲和说课微格训练中,由于试讲其实就是课堂教学技能的综合应用,可以看作是常规微格教学的延续与深化。所以,相对试讲的理论学习主要是进一步介绍教学设计、学习论、教学论等理论。而对于说课这种教学活动形式,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形成与应用的,并且仍处于动态发展中,在高师院校的相关教科书上还没有系统地介绍。所以,在理论学习中要给学生作必要的讲解。在作了多方的综合归纳后,我们对说课通常做如下简略的介绍:

(1)说课的概念说课是指应聘者就指定的教学内容,在已完成教案或已完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面对评委,用口头语言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理论依据,重在说明设计的理由,最后由评委给予评价的一种教学活动。仅就教案作理论分析属于课前说课,在完成教学活动后作理论分析属于课后说课。

(2)说课的内容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说教材.分析所教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以及与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说明教材的重难点。

其次是说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核心,因为它是以后各教学环节的依据,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说课的重点。要说明目标的设置内容及其理由,要说明目标的结果分类。

第三是说学法.依据教学目标,说明相应的学习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学生怎样获取这些条件,学生相应的起点知识如何等。

第四是说教法.教法的依据是学法。要说明选用何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媒体和教学策略)来呈现教材,才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五点是说教学过程.说明如何由学生的起点出发,经由怎样的子目标序列最终到达教学目标的过程。

第六点是说测评.说明如何检测和评价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以及获取反馈信息和对反馈信息处理的方式。

第七是说板书设计.简略说明如何应用板书辅助教学。

(3) 说课的基本原则实践中我们总结了说课的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是理论一致性原则.说课要体现统一的现代教学论思想,而现代教学论是建立在现代学习论的基础之上的。说课中从教材分析到板书设计,都要体现出一致的学与教思想,不要横生枝节、东挪西凑。

第二是内容顺序性原则.在上文所列的说课内容中,从前到后各项之间有很强的内在承启关系,说课时要严格按照这个顺序,不要颠三倒四、随意穿插。

第三是详略得当性原则.在实际说课中,各项的详略要根据具体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临场情况而定。既不要过于罗列,也不可含糊带过。

第四是时间控制性原则.说课的时间性要求很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是20分钟)。若用时过少,既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能让评委觉得草率。超时则可能随时被叫停,从而导致说课的不完整。即使评委同意拖延,也会被认为准备不充分、不严谨。所以说课教案要根据各项目的的实际情况精确分配时间,陈述时要对时间严格控制,不要随意发挥。

2观看示范

试讲的示范与常规微格教学基本相同,不需要特殊示范。说课的最初示范资源可由两个方面提供:其一是高校教师教研活动中说课的音像材料;其二是请有经验的教师作现场示范。当培训正式开始后,所积累的学生培训资料经必要的编辑整理,就可以作为以后训练的示范资源。

3教案编写

试讲和说课的微格训练在教案编写上,我们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教学内容常规微格教学以技能训练为目的,所选教学内容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教学内容处于次要地位,一般不作严格要求。所以学生在编写教案时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有很大的自由度,甚至不受学科和学段的限制。而试讲和说课则不同。因为应聘一般都有明确的学科和学段要求。从学科方面看,跨学科应聘是比较难也比较少的。从学段方面看,一般向下不向上。如本科毕业生,可以应聘高中教师,也可应聘初中和小学教师。而专科毕业生应聘高中教师则被认为学历不达标而不被允许,但可以应聘初中和小学教师。试讲和说课的内容通常就是应聘学科和学段的内容。为了使训练更有针对性,我们与各专业教学法老师合作把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对应教材作了系统的梳理,依据新课程标准,大略排出重难点内容序列,供学生在编写教案时选用。作这样的教材处理有两点考虑:一是加强重难点内容的试讲和说课训练,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对一般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二是真正应聘时,招聘方指定的教学内容,通常都是对应教材中的重难点。平时多进行这样的训练,临场时会更有信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训练目标常规微格教学教案是“双目标”设置法。即设置技能训练和教学内容二重目标。而以技能目标为主,内容目标为辅,内容目标服务于技能目标。所以,通常是先确定技能目标,然后选取适合该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评价的标准是以技能标准实现的情况制定的。而试讲和说课的微格训练,是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技能的应用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从内容和技能之间相互关系转化的角度看,试讲和说课可看成是常规微格教学的深化和应用,具体的技能目标已不必写在试讲和说课的教案上,教案上只需设置单一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目标。评价的标准以内容目标实现的情况而制定。

在具体的教学目标陈述上,我们要求学生力求达到以下标准:1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一般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依据;2体现新课改三维目标的理念,即依据新课程标准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分别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陈述力求明确、具体、便于观察和测量;4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3)一案两用 在试讲和说课的微格训练中,要求学生采用两个环节一个教案的编写方式,即要求学生在编写试讲教案时,在教案的每一项目后加一个“设计理由”栏,说明各项目设计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的依次串联,就构成了说课的基本内容。这样的教案形式,对应明确,条理性强。而且,在实际的应聘中,一般也是试讲完成后,紧接着就是针对试讲内容的说课。所以采用一案两用、二者结合的训练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对能力。

4教学实践

试讲和说课的微格训练在这一环节上,与常规微格教学基本相同,就是在完成教案的基础上,实施角色扮演,进行真实的试讲和说课训练,并用音像设备全程摄录,以备反馈之用。但试讲和说课的微格训练较常规微格训练在时间应用上有所增加,这就势必造成学校有限的微格教学实验室的使用过于紧张,甚至无法应付。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每个微格实验小组配一台DV,找一间房子再加上一块黑板就可以了。不必所有的训练都在微格实验室中进行,甚至不必在正式的教室里也可以进行,微格教学实验室可由各小组轮流使用。为了增加训练的真实感和检验训练的阶段性效果,各微格小组的指导老师可不定期集中于某一小组扮演评委,对学生的试讲和说课作全面的评价和指导。

5 评价反馈

微格教学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在这一环节上,试讲和说课微格训练与常规微格教学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就是观看录象,评价得失,使受训者获得即时反馈,也使小组成员学习观察和评价方法。但试讲和说课微格训练与常规微格教学的评价角度各不相同。常规微格教学关注的是技能,评价的标准是技能各要素应用得如何。试讲微格训练关注的是教学内容,评价的标准是综合教学能力表现得如何。说课微格训练关注的教学设计思想,评价标准是现代教学理论理解和应用得如何。

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常规微格教学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一方面加强讨论评价,充分肯定优点,恰当指出缺点;另一方面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制定便于操作的评价单以获取被训者定量的综合评价分数。附评价单如下:

请您听课后在各项的评价等级栏中填上恰当的等级(A=95分,B=80分,C=65分,D=50分)

评价内容 对应技能 权重 评价等级

1导入能尽快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情境,建立知识联系。 导入技能 0.15

2普通话标准,节奏恰当,富有感染力。 语言技能 0.10

3讲解清楚条理,严密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讲解技能 0.25

4结束提纲挈领,紧扣目标,利于知识的巩固连接和检索运用。 结束技能 0.10

5板书与教学内容结合恰当,主副分明,结构巧妙,字体规范。 板书技能 0.10

6教学各环节用时合理,衔接顺畅,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综合技能 0.10

7教学过程自然严谨,体现学科特点,无明显科学性错误。 综合技能 0.20

我国常规微格教学的技能体系为10个单项技能,我们在试讲评价单中将其中5项列为评价范围,而另5项则未被列入,这是因为试讲毕竟不是真正的上课,所面对的是评委而不是学生。所以,提问、强化两个反映师生双边活动的技能无法应用;演示技能有很强的学科性不具有普遍意义,在应聘中有时会单独安排操作;试讲中不需要应用课堂组织技能;此外,变化技能可在语言和讲解技能中表现出来。在被列入的5个单项技能中,讲解技能分配的权重最大,为0.25。这是因为,讲解技能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最核心的技能。应该说试讲毕竟是浓缩的课堂教学,不能完全从技能的层面上去观察和评价它,还应该从整体的宏观上给以综合的评定。评价单第6项是从整体的用时和流畅性方面提出要求的,第7项则是从整体教学的学科性和科学性方面提出要求的。

请您听完说课后,在各项的评价等级栏中填上恰当的等级(A=95分,B=80分,C=65分,D=50分)

评价内容 应用的现代教学理论 权重 评价等级

1教材分析透彻,重难点确定准确 对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有较好的理解,对教材有较好的把握和分析处理能力。 0.1

2教学目标设置恰当,陈述良好,便于教、学和检测 对加涅、布卢姆分类理论以及马杰、格兰伦教学目标陈述理论有较好的理解。 0.2

3学法说明合理 对加涅学习条件理论和奥苏伯尔的同化论有较好的理解。 0.1

4教法选择适当 对课的分类理论、教材呈现理论及布鲁纳发现法、奥苏伯尔讲解法等有较好的理解。 0.1

5教学过程陈述科学 对教学设计的任务分析理论、教学的双边活动理论、知识分类理论等有较好的理解。 0.2

6测评设计相对教学目标有很好的效度和梯度 对教学测量理论有较好的理解。 0.1

7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教学目标 对教学目标和板书设计理论有较好的理解。 0.1

8说课流畅,用时恰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较好的理论水平 对现代学与教的综合理论有较好的理解。 0.1

在说课评价单中,第2项和第5项分配的权重都为0.2,高于其余各项。这是因为第2项所说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导向作用,直接决定着学法、教法和检测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同时还体现了对教材、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水平,是整个说课的核心所在;第5项所说的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导入、呈现方式以及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等。若是课后说课,则有已完成的试讲为基础,实际的综合教学能力已在试讲中具体体现,说课时可结合试讲过程作必要的理论分析。若招聘方采用课前说课的方式,则教学过程就完全是描述式的。这种描述既要体现综合的教学能力,又要体现一定的理论水平。所以,这是说课中较难把握的一个环节。

试讲与说课评价单的填写和数据处理,与常规微格教学相同。

四 几点说明

1 微格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分,分是为了利于技能的训练。但分的最终目的还是合,是为了综合各种技能上好完整的课。所以,在常规微格教学的后期,通常都要进行若干技能的综合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讲,试讲的微格教学训练可以看成是常规微格教学的延续和深化。但对于没有经过常规微格教学训练的学生,试讲的微格教学训练还是应该从导入、讲解、语言等单项技能的训练开始。

2 说课的微格教学训练同样应遵循由分到合的原则。即把说课的7项基本内容各自作为独立的单项技能,训练时由单项技能开始,然后逐步综合扩展,直至完整的说课。

3 据我们了解,各地在实际的招聘中,对试讲和说课环节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比较规范的是采用“试讲、说课加答辩”的方式。即在应聘者完成试讲和说课后,评委针对试讲和说课提出问题,由应聘者作答。此方式由试讲体现应聘者的综合教学能力,由说课体现应聘者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答辩则是对二者的补充。也有的采用“试讲加答辩”的方式,此方式免去了说课,评委想了解的关于说课的内容由答辩的过程补充。还有的采用“说课加答辩”的方式,此方式免去了试讲,综合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理论水平都要通过说课来体现,答辩是对这两方面的补充。在实际试讲和说课微格教学训练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

第3篇

关键词:英语微格教学 教学技能 教学模式

在师范生及在职教师的培养实践中。重学科知识传授、轻技能培训。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加强英语专业师范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在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体系中引入了英语微格教学。并把教学实习从内容到形式重新进行了调整。

一、微格教学及其特点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师范学校学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培训方法。被国内外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较好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形式。它的特点是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能力分为不同的单项教学技能,并分别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通常,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导师指导下,每位学生进行10―20分钟教学,并当场将实况摄录下来。然后。在指导教师引导下,学生反复观看录制成的视听材料,同时讨论、评议,最后由导师小结。

微格教学于1963年产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是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又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二、英语微格教学课程的设立,实现了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整合

长期以来,培养师范生的基本方式是:(1)教师进行课程教学;(2)师范生完成书面作业;(3)教育见习与实习。有人说,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半成品”,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深加工,(崔奇微格教学与英语学科教学论作者系中国电教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心理成熟慢、教学适应期长。而将微格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技能的分类理论运用于指导培训教师时,教师的成长机理就大为改观,它已不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变化:

(1)在优秀教师的“自然成长”加入“人工塑适”的成份,给予操作性的技术指导。使在某一水平面上能快进快出,加速成长。

(2)变教学经验行为的积累与学习为技术行为的培训与掌握,明确教学技术行为的要素、方法与效果评价。

(3)变整体上的一般性要求为具体的分解训练。

可以说,微格教学解决了在师范院校英语学科教学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微格教学的研究成果说明了基本的教学技能是形成综合教学能力的基础,并对英语学科教学中应有哪些技能。各项技能是什么以及教学技能的形成规律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技能的分类

教学技能的分类在微格教学中至关重要。下面介绍几种教学技能分类:

第一、英国的特罗特(Trottt)把在教学中能够观察、能够表现、能够实际量化分析并为教师所熟知的教学行为,分为六种教学技能:(1)变化的技能;(2)导人的技能;(3)强化的技能;(4)提问的技能;(5)例证的技能;(6)说明的技能。

第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区伦和瑞安从构成教学技能的多种要素中抽出十四种要素为普通教学技能:(1)刺激多样化;(2)导人;(3)总结;(4)非语言启发;(5)强调学生参与;(6)流畅提问;(7)探索性提问;(8)高水平提问;(9)分散性提问;(10)确认(辨析专注行为);(11)图解的范例应用;(12)运用材料;(13)有计划地重复;(14)交流的完整性。

第三、孟宪把课堂教学技能设定为(1)导人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提问技能;(4)讲解技能;(5)变化技能;(6)强化技能;(7)演示技能;(8)板书技能;(9)结束技能;(10)课堂组织技能。

第四、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把教学技能分为五类:(1)教学设计技能;(2)使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5)教学研究技能。在课堂教学技能中又设了九项基本技能,即:导人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

依据英语微格教学实践。本文着重介绍英语教师的课堂授课的技能。英语课堂授课技能包括:常规教学技能和综合教学技能两种。

(一)常规教学技能

1 教态:包括表情、眼神、手势、站、走姿和服式。

2 教学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轻重及声量控制、节奏和常用课堂用语。

3 教学媒体:包括板书、简笔画和教具(直观教具、电化教具)。

(二)综合教学技能

综合教学技能即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对九项基本教学技能,即: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的综合运用。

四、英语微格教学模式初探

(一)事前的学习

学习内容包括:英语语言学习理论、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英语教学技能分类、课堂教学观察方法、教学评价和学习者的特点等教育教学理论。

(二)确定培训技能、提供示范

把英语课堂教学技能分为常规技能和综合技能分别进行训练。利用录像或实际角色扮演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示范的内容有时是一节课的全过程,有时是课堂教学的片段。所放录像有时是正面的典型,有时用反面典型,也可对照使用,一般以正面为主。所放录像片须在事前编辑好,做好文字说明,并在放像时,随着示范的进行做指导说明。

(三)骗写教案

根据确定的教学技能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写出教案。微格教学教案不同于一般教案,要详细说明教师的教学行为(所应用的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同时,培训教师根据这一教学技能的要求,以及某一教学片段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段运用这一教学技能的微型课的教学过程(5―10分钟),撰写这一片段的教学教案。

(四)微格教学实践

1、组成微格课堂

教师角色:由师范生扮演

学生角色:由被培训者的同学或真实学生来扮演

教学评价人员:被培训者的同学或指导教师

技术人员:专业人员或被培训者的同学

2、角色扮演

教师角色一般进行10-15分钟的模拟授课,要先做一简短说明以便明确:训练技能、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思想:由被培训者的同学来扮演学生。

3、准确记录

一般用录像的方法记录,也可以用录音或文字记录,录像更及时、真实、有效:

(五)反馈评价

1、重放录像

为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角色扮演结束后要及时重放录像,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评价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观看,以进一步观察被培训者达到培训目标的程度:

2、自我分析

看过录像后教师角色要进行自我分析,检查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是否掌握:

3、讨论评价

作为学生角色、评价人员、指导教师要从各自的角度来评价实践过程,讨论存在的问题,指出努力的方向。

(六)修改教案

第4篇

关键词: 教案书写 设计 过程

一、教案书写的意义

备课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教师的职责之一,认真书写教案是认真备课的具体体现,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是讲好课的基础,为教师理顺教学思路,进行合理化、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提供指导性框架。教案书写是教师为授课实施的方案,是有计划地安排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只有充分地准备,才有精彩的讲课,认真书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书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学方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讲授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即既要备教材又要备课学生。因此,教案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的积累、总结、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将来教学工作的改进提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教案是备课的指标之一,高质量的教案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教案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尤其是教学态度的重要尺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探讨教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是教学评估重要指标之一,是学校教学的重要软件,能体现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教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教案书写的设计

教案分为手写教案和电子教案,两种教案各有优缺点:传统的手写教案查看方便,易于保存,但携带不方便;电子教案易于修改增补,但查看受条件的限制,容易丢失。它们的设计基本上是一样的。教案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教案首页。依次有学校名称、教学年级、专业、班级(含人数)、学科名称、授课教师、教师职称、使用教材和教学时间等。

2.单元设计。(1)第?摇 ?摇单元,单元名称?摇 ?摇(本单元所用)总学时?摇 ?摇。(2)前提诊断。知识点。要掌握的主要知识;技能点:要获得的主要技能;态度:应该以何种态度学习本单元;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3)单元目标,学习本单元要达到的目的。

3.单元课时分配。课序(第几课),课的名称、学时分配(该课所需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考试或考查)、主要资源。

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书写教案的重点,包含专业、课程、章节;课题名称(单课名称);授课班级和时间(时间要写到第几周几日第几节课);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学习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学时数;学习目标与要求(学习本课要达到的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课后记(上完本课后,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学效果、改进措施等);教师姓名;教案书写时间;板书设计(要注意板书的设计,版面布置合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版面有限不能什么都写,主要写大小标题、版面分两部分,一部分写重难点,一部分作为讲课展示部分);教学内容(包括组织教学、课前复习、新课导入、新课内容、课堂练习、本课小结等,各部分旁边都要留空标明所需时间和采用的教学方式,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时间与内容匹配);作业的布置(每课之后都应有作业,作业量要适中,紧扣本堂内容,题型要多样化);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素质、思维的激发程度、教学情境创设、学生情绪的调控等作恰当评价,以及对后续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调整、修正或做出新的规划)。

三、教案书写的注意事项

1.教案设计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安排要符合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活动要求的目标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突出教育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教案设计应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书写教案并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3.教案书写既要有逻辑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有层次感,又要有节奏感。要自然过渡和完整过渡,符合认知规律,使教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写准教学目标,写活教学过程,写实教学后记。让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风格,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创造性,灵活多样地教学,避免“一个模式走到底”的现象,通过课后记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

4.教案的表述要清楚,内容要全面,详略要得当。在教案中教学过程是教案书写的重点,大约占整个教案的70%,书写要详细。对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地考虑,如典型例题、基本训练、演示实验、教具、提问内容、板书布置、练习的布置、练习的评讲等都应有周密考虑。教学时间的安排要准确合理,各项比例适中,最好能详细标明每一小节所需的时间,这样,在授课时,教师对整体时间的把握会更为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李占尧.在课件中怎样书写教案.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

[2]方玲.教案的设计与规范书写.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

第5篇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手段;教学考核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时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实现“任务驱动确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高”。

一、教案、讲稿和教材

[JP+1]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工学结合,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处理好平衡与非平衡、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应用三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案是教师将教学内容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的实施方案,是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上的设想与构思;讲稿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它侧重于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与撰写;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教学材料,是教案与讲稿的直接依托。所以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我们使用校企合作的自编教材,注重物理化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强调讲稿、教案、教材的相互配套,同时建立了规范化的试题库,从而使得这一整套的物理化学教材和教学资料为学生更深入、更丰富地学习和掌握物理化学知识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完善了物理化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二、多媒体课堂

为了实现可视化教学,物理化学教学团队结合教案、讲稿和教材,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将物理化学改造成基础理论与企业实操紧密结合的新课程,使物理化学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

实践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科研素养、技能和水平。物理化学教学的实践环节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实训完成。目前,物理化学实训课程建设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并进入了新的教学境界。

同时,为了提升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学习,也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通信W络的发展,适应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以及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物理化学课必须建设网络资源,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科学素养。网络资源建设包括网络ppt、网络视频、网络动画、师生网上互动、网络趣味实验等。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化学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巩固和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可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LL]

四、教学考核

[TP闫碧莹tif,BP]

教学考核评价

物理化学课的教学考核采取期末成绩、实训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虑给出(如图1)。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期中期末成绩占50%,实训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为10%。教学考核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训成绩×40%+期末成绩×50%=100分。期末成绩以考试答卷的形式体现,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平时成绩通过出勤、迟到、旷课、请假、课堂表现和学生素质等方面给出。实训成绩通过实训操作和实训报告来评价。由于实训成绩部分是在学生每次的实训操作过程中现场给出的,为了保证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合理性,课程组教师要遵循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训出勤、实训操作、数据分析和实训报告书写等,每次实训都会给出详尽的成绩评价。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备课;教案;教学效果

所谓备课,指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学校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教师的备课情况,主要是针对教案进行评分。此项活动促使我再一次对备课工作进行深入思考与认真学习。

一、几种常见的错误认识

备课总是和写教案连在一起。有不少教师认为,写教案很刻板、很麻烦,没什么用。甚至有人称“90%的教师写教案(或匆忙补抄教案)是为应景(应付检查)”。备课的必要性,在理论上未必人人皆知,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自以为从中、高等师范院校毕业,专业知识丰富,而中小学教科书内容并不难,“这点知识还不好讲吗”“小孩子还不好糊弄吗”不重视备课;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是动态的、不可预设的,教学质量主要靠课堂临场表现,备课没有太大意义,应该简化甚至不要备课。有的老教师从教多年,经验相对丰富,思想上逐渐放松要求,又不止一次遇到他人反问“你还要备课?都教了这么多年啦”,认为无需再认真备课……凡此种种,都影响到教师备课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备课的必要性及原因

从教多年的教师必对上课深有感触,有时感到一堂课上得顺畅愉快。为什么?因为课备得翔实,心中有数。不备课教学效果会怎样?课堂上语言干瘪苍白,思维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举例胡拉乱扯毫不贴切,内容冗长乏味,师生都觉得累。因此,每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必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的仗”。有的教师知识丰富,也学过教学法,但备课马虎、草率、敷衍了事,教学效果欠佳;有的教师知识掌握得一般,教学经验也欠缺,但下了工夫备课,结果教学效果很好。可见,备课是弥补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不足的手段,也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备好课,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每一位教师工作责任感和教学态度的具体反映。

三、备课的类型

根据一些学者和教师的提法,备课有不同的情形(形式)和名称,备课的深度、广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1.学习型备课

就是教师在课前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和教具,最后形成教案的过程。通常是教师利用已有的经验理解既定的教材并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师对已存在事物的理解、消化和感受,是一种学习和吸取、重现和模仿,被认为是最基本、最初浅的备课。譬如,讲《桃花源记》前,教师先反复阅读课文到烂熟,再仔细翻阅多种教学参考书,从中摘录有关文本、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资料,最后依据它们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写成备课笔记和教案。这种吸取现成结论,重现他人见解的备课,属于学习型备课。

2.研究型备课

研究型备课也以教材、学生、教法和教具等为钻研对象,却不局限于熟悉,追求教出独到的见解。还以教授《桃花源记》为例,熟读课文,阅读教学参考书;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如《归去来兮》《五柳先生传》等,把握作者的创作风格与思想;再翻阅《晋史》,从第一手材料中了解时代背景;翻阅《陶潜传》,把握原始材料中记叙的事实和评价观点;根据有关材料中提到的“乌托邦”思想,进一步检索“社会学词典”中的相关内容;进一步阅读欣赏《桃花源诗》;最后,根据学生实际,形成心得体会,写成教案。这是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备课。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经常涉猎如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学、法学、社会学、宗教学、行政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自然科学、计算机基础等相关知识。

3.个人备课

广义的个人备课是指教师应广泛地提高教学理论修养,积累知识和丰富教学经验,每天、每时、每处,运用毕生精力为教学做准备,有人称之为“长备课”或“软备课”。狭义的个人备课,也叫“短备课”或“硬备课”,根据教学计划、教材和学生情况,设计出学期教学计划(开学前的备课)和每一节课的课时教学计划(上课前的备课)。

以上三种备课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并无明显界限,往往相互渗透,需要我们仔细琢磨并综合利用,以提升备课质量。

四、备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1.教学指导思想

要求正确、全面地理解课程的教学任务、目的要求,懂得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如此备课才有灵魂,方向正确。

2.教学内容

要求深入钻研和准确掌握教材。

3.教学方法

要求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熟悉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准备好教具,组织好教学,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

写教案是备课活动的收尾和总结,是将备课中所研究的全部问题加以整理,形成文字,成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不论时代怎么变,教案都必须写,这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为什么教”“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教师对教材认真分析理解,精心加工处理,最后体现在教案中。

教案可以不拘一格,写出风采。评价教案,不能只看形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齐全,书写是否端正,字数是否足够。而应着重于是否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是否具有个性特色和创新表现。

第7篇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特提出以下工作计划:

二、教学重点工作

(一)提高教师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上上下下以主人翁的精神,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领导做表率、骨干带好头、全员来参与,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高效运作,全体教师要团结协作,拼搏进取、视团结为生命,互帮互助讲奉献,力求在合作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凝聚团队智慧,使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胜利、新发展。

(二)、继续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师们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本学科新《课标》。备课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施教;加强教学研究,狠抓过程落实。备课、讲课、听课和评课都以新课程为标准,教师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切磋教学技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术,改革旧的教育教学理念。让现在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学工作扎实稳步的向前推进。

(三)、调整教育常规要求,突出实效性。

教师教学常规本学期,我们将本着抓过程管理、突出实效的原则,让多媒体最大限度地辅助好课堂教学,对教学常规重点做如下要求:

1、备课:备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备课至少要做到通读全册教材,熟读单元教材,精读课时教材。备课的基本要求是: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撰写教案。做到:内容科学、准确、全面,结构完整;形式规范、合理、清楚;详略得当,切实可用。教案应具有创新意识,不生搬硬套公共教案,不照搬教参代替教案,不用往年教案代替现行教案;教案在上课前编写好。具体要求:

(1)各种课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讲评课、作文课)都要有书面的教案。电子教案除了要有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传统教案应有的环节外,还应根据需要增加具有课件、资料库、友情链接等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新环节。

(2)要求重教法、学法指导的设计。针对本班学生具体情况,教案要有自己个性化的改进或创新。

(3)备课要有教师学期工作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4)每节课要有知识、能力、德育目标、重点、难点、学具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例题、练习、归纳、板书设计等)、小结、作业分类设计等。

(5)要有单元教学后记或反思。

2、听课:(1)听课记录重在体现评课意见,包括他人评价和自己的评价;(2)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

3、作业:日常作业要求教师本着分类(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成2—3类)、适量、有布置就要有批改的原则,批改要规范,要求有等级、鼓励性评价、日期,坚决制止有布置不批改的做法;教导处将组织教研组成立教学常规评比小组,通过不定期专项检查、随堂听课的同时检查和学生家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加大力度检查教师的教学常规,尤其要加强备课的检查,坚决杜绝不备课上课的现象。时机成熟时我们将组织优秀教案展。常规检查结果除及时反馈到教师本人外,还将记入教师岗位责任制考核并予以公示。

4、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工作,进行教学质量跟踪,及时开好成绩分析会。学校对各年级继续采用“月考”制度,对每次考试都要质量跟踪到每一个学生、学科、班级、年级。通过跟踪分析,查原因,促质量提高。学科教师小考每学期不少于4次,用好成绩册,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和中考的研究。2009年小考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加大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力度。今年,六年级全体教师要吃透考纲,认真钻研近三年的小考考试说明,为我校2009年小学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打好基础。

学生学习常规针对以往学生中出现的学习习惯不良的现象,本学期我们在抓教师教学常规的同时,还将督导全体教师抓好每个学生(尤其低年级)的学习常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我们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1、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基本要求:(1)及时预习。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地提前预习新课。(2)认真预习。认真细致阅读分析教材,切忌马马虎虎看一遍书了事。(3)善于预习。依据知识基础、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方法。要记录好新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加以注意。

2.教师要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径。听课的基本要求是:(1)要做好听课准备。包括学习用品、相关知识和心理准备。(2)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3)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4)要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5)要做好笔记。记住重点内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习笔记,及时进行指导。

共2页,当前第1页1

3.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习效果,防止知识遗忘,提高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下一次新课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复习的基本要求是:(1)要及时复习。复习要及时,每天复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也要及时复习,及时巩固知识。(2)复习要有针对性,要抓住要点,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加深记忆。(3)复习要注意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层次化。

4.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当天的学习效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是:(1)要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2)要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习惯。(3)要注意解题方法,总结答题规律,答题要有一定的速度。(4)要正确对待作业的评价。要及时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要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各教研组按月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作业批改记录、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课后辅导记录,开展评教评学调查,并举行教案和作业展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布置作业时,做到少而精。语、作业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数、英作业在15分钟左右。教师的讲课时间一般控制在25分钟左右,留下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复习、整理。这样,真正把课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实行大面积的听课措施,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研究,推动教学工作,使教师们的相互学习,我们在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全体教师的讲课、听课、评课制度,即每名教师在本学期至少举行一节公开课,有的教师举行了两节公开课;其他教师都可以参加听课,同组教师进行评课,教导主任和各任课中层领导率先上课。有利地促进教学和教研活动的开展,呈现教师中间出现人人争相上好公开课的局面。

(三)、教研工作

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改文件精神,用创新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大纲,进一步增强了教师们的质量意识,促进教学手段的科学化,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各教研组建立组内听课制度,经常开展组内听课评课活动,通过组内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把参加教研活动、听课、说课、评课成为教师的常规工作,活动内容丰富,教研气氛浓。利用教研活动,使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资源库建设、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比赛和展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校本培训方面

1、以骨干带普通,着力进行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研究实践。本学期我们将在全校范围通过给骨干教师搭配徒弟、在全校范围内上示范课等途径,充分发挥了骨干 “辐射、带动”作用,使学校特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进行扎实有效。我们将以骨干教师为先锋,带领全校教师开展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将举行骨干教师座谈会、示范研讨课、经验交流会等,骨干教师应以强烈的心和勇于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其他教师受到启发,带领全体教师共同推进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特色的发展。

2、强化多媒体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也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为了使进入教室的多媒体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好务,除了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基本使用及操作培训外,本学期,我们还将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目的有二:一是让每位教师能熟练使用操作多媒体。二加深教师对网上教育教学资源的理解、整合的能力,促使教师们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

(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丰富师生竞赛活动。

学科课程建设是我们这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将本着重基础、重能力、扬特长、促发展的学科建设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语文、数学、外语重点学科的管理上,认真执行“三要” 即课堂上要讲练结合,反对无效劳动,各种练习和作业要及时反馈、要堂堂纠正、节节落实;

第8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平面设计 实践教学 课程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怎样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这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才能跟上社会,笔者经过多年在平面设计教学一线的探索和发现,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平面设计课程改革的思路

1.改革教学设计,创设探究情景,引导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传统教学采用教师照着教案讲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的形式,学生最后上机实验完成作品,这势必让学生感到学习被动。另外,这样做时间花费的多不说,而且学生的收获少,达不到主动探究学习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围绕学习内容,创设探究情景,将知识点巧妙设计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2.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习质量

平面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将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开来上,学生的知识会有断层,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即将教学分为理论教学――理论实践综合教学――系统实践教学三个阶段。结合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灵活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

二、平面设计教学应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

由于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主观性、能动性较大,学生学习情况是通过学生的设计能力来衡量的,这就导致平面设计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设计实践,而忽略了理论的研究。实践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没有理论的支持,设计作品好比是镜花水月,没有根基。

理论研究就是设计和创新的源泉。平面设计中对人的视觉注意心理的研究,才有了科学合理的版式设计;Alvaalto对于曲木的成型工艺研究了许久之后才设计出来了那把椅子;在鸟巢之前,对于“重力锁紧”这样的结构就做过许多草拟模型进行推敲。这样的研究无疑为设计、为创新打下了雄厚的基础,这些更加“物质性”的知识对于设计师的帮助也更加直接,是创新的源头活水。

三、平面设计课程改革的实践

1.课程内容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平面设计涵盖的范围很广,它包括商品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多个领域。我们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挑选设计实例较多、中等难度的教科书。在教学准备阶段,搜集大量优秀的平面实例编入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较多地以平面广告作为实例,设计制作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学,在向学生传授photoshop软件的使用方法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精彩的广告学习案例。

2.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

在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虽然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设计安排不合理,对平面设计实训教材的学时分配不合理,学习内容没有连续性和渐进性,有很多实训项目的学习内容是重复的。为了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我们采取模块教学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1)理论讲授――理论实践综合教学――实训教学。在模块教学初期――理论讲授阶段,我们列举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分析作品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重点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2)在模块教学中期――理论实践综合教学阶段,我们边讲理论边穿插一些小的设计实例,重点学习photoshop的使用方法,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模仿制作简单的平面作品。

(3)在模块教学后期――实训教学阶段,由教师确定主题,引导学生设计有一定创造性和突破性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内外举办的平面设计大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反复构思和创造。

3.注重实践训练,强调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环节,《平面设计》课程尤其要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提高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是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而且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来实现。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是:教师为学生确立探究任务,提供资料,让学生就作品设计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然后教师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组织学生进行总结。

(1)注重学生综合知识的丰富

设计的综合性和边缘化决定了设计师必须是全面的、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平面设计教学中,设计基础教学应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注重学生综合知识的丰富,这样才有益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注重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

学习热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平面设计教学应学习西方教育的“肯定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表达,以表扬、鼓励为基点,让学生面对老师的“夸奖”受宠若惊。通过“肯定教育”和设计实践让学生产生一种明星感和成就感。

总之,我们会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自身条件,确定出切实的人才培养方案,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平面设计人才,提高学校的声誉,打造学校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姜自立.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教育,2008,10:(173).

[2]刘薇.关于平面设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55-56.

第9篇

集体备课是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在日常的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工备课,复制粘贴。

部分教师、备课组借集体备课之名,行“分工备课”之实。有些年级组让每位教师轮流主备一部分内容,然后把教案复印给其他教师,每人一份,美其名曰:资源共享。有些教师,更是直接将互联网上的有关内容下载。这种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其效果比个人独备更差,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一批备课的“懒汉”。

2.一课一备,不见森林。

有些教师只是按教材上的内容一课时一课时地备课,却分不清单元重点,甚至偏离单元教学要求。有的课安排的内容过于单薄,有的课容量又很大。这种备课的随意性较大,对教材缺少整体性的思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课堂雷同。千人一面。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处理、练习检测等方面做到基本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位教师的教案内容和教学环节都要高度一致。一些教师拿到教案后,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加工。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讨论,一样的过程,一样的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师上课就如同工人在流水线上加工零件,机械教条。

4.个人独唱,无人喝彩。

在集体备课中,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挑选本组骨干。这会造成其他教师“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然而,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于集众人之长,补自身之短。集体备课要求教师能积极主动地交流,在交流中实现思想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锋,实现共同提高。

针对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学校各个年级轨制多的状况,我校提出“一超前”、“三落实”的实施策略。

一超前:一是集体备课超前安排。每学年初,学校都在第一时间将学校教研计划印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让所有教师明了学校的总体安排。各年级组将春、秋两学期集体备课的人员分组、分工上报教导处审核。二是整册教材疏通超前。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年级段的课程标准,对每个单元的重难点、编者的意图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每位教师做到全盘把握。三是集体备课超前。做到提前一周备下一周的课,让教师有二次备课的时间。

三落实:一是落实时间。每周二、四放学后一小时分别为教研时间和备课时间,分年级备课组按教学进度进行教研、备课。二是落实人员。即按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专长落实单元或篇目的中心备课人,并明确3人为辅备人,其余人员要求熟读教材,同时落实好一个主持人。三是落实管理,学校管理人员要对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督促检查。

二、淡化形式,重在落实。

具体说来,我校的集体备课流程主要分为初备、交流、复备、反思四个环节。

1.群组初备,计划早安排。

教师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两周为一个周期,单周重点备单元,双周重点备课文,落实不同的发言人。主备人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拿出预习教案,形成文字,然后在会上交流。辅备人的职责是在周四集体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出相应的教学设计。辅备人可以在书上注一注、画一画,也可以在笔记本上写一写,这些形式由各人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学校不强求一致。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2.集体交流,磨课全参与。

在集体交流过程中,核心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的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进行补充、完善。二是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互相交流、信息的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实现相互促进,力争每次集体备课都能解决或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热点或难点问题。

为了保证交流的深入和有效,我们强调不能流于形式。教师既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也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既可以,也可以相互争执。在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发言不分主次,尤其要鼓励青年教师多说。

3.个人复备,教学巧生成。

在集体交流1小时后,由主持人综合所有参与教师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主备人形成的教案应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单元的教学要求和编者的意图。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必须在周五放学前印发到教研组每位教师的手中,并形成电子稿上传校园网。

当然,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个体教师不应鹦鹉学舌地盲从。学校提倡每个教师都应将集体成果与自身的教学风格、班级、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审视生成教案,批判地吸收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完善和提升。这样,细化后的教案融合了自己的思想,渗透了自己的思考,成为真正有效的备课。

二次备课是集体备课成功的关键。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笔记的旁边空白处结合班情、学情进行二次备课,教导处进行个性化的备课检查、评比。同时,学校要求教师把个性化的二次备课发到学校的网站,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随机推门听课活动中,我校也把二次备课的内容作为听课的一个关注点,有效地促进教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改进教学,选择最优化、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预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后反思,智慧再升华。

教后反思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说课前备课是教学的前奏,那么课后的批判性反思则可视为课堂的延续和积淀。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坚持每课写教后反思,课后第一时间把成功之处、失败之处、学生的独到见解等记录在教案的教后反思栏目内。这是对教案的第三次调整。教学反思要短小精悍,写真实感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一定格式,没有字数限制。在实践后的教学反思既可成为下次备课的辩题,也可升华为教学设计、论文,这些也是学校评选优秀教研组的标准之一。

第10篇

【关键词】技能比赛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25-0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而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青年教师普遍学历较高,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教学理论和观点更新快,但是他们的教学技能发展也存在不足,因为青年教师大部分教学方法和经验相对薄弱,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传授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等。如何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尽快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成为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实践表明,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一、运用技能比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优势

(一)技能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有竞争才会有动力,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通过竞争能体现青年教师的能力和价值。教师技能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同时也成为青年教师培养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方式。青年教师通过技能比赛这个舞台,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技能有了较深的感悟,对赛后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技能,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有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在具体的技能比赛过程中,青年教师“以赛促教”,既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课程教学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的教风教态,又能在比赛过程中通过和同行们的切磋和竞技,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在比赛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水平。

(二)技能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契机

在技能比赛过程中,通常各学校、各部门在选派参赛选手时都会先进行选拔、择优推荐参赛,每位青年教师在参加比赛的时候会和其他教师一起共同切磋、共同交流,这就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交流的平台。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每个学校都会有集体备课、教研室学习等形式来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的研讨,但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他们需要走出自己的所在的学校,需要更多机会与其他兄弟院校、同行前辈多交流多切磋,而教师技能比赛正好为他们搭建了一条和外校同行与前辈之间研讨教学经验和方法技能的桥梁。一般来说,参加技能比赛的教师来自全区甚至全国各个教学单位,参赛人员来源的多样性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教学交流机会。多个教学单位的教师参赛,使得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授课技巧可以呈现百家争鸣之势;比赛过程中,大家同台竞技、互相切磋,赛后结合经验丰富的专家、评委的进行评判与点评,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得到及时反馈。因此,参赛的青年教师既能跟同台比赛的教师相互切磋,又能向专家评委请教,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交流契机。

(三)技能比赛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基本功

教师技能比赛注重的是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基本功的呈现,参赛的青年教师在赛前要做具体的教学准备工作。参加教师技能比赛的青年教师一般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青年才俊,经过所在系部推荐、学院评选、全校公开比赛、省级比赛再到全国的环节,在层层筛选、层层竞技的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在层层竞技比赛过程中,青年教师会结合比赛要求,通过积累参赛的经验,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途径等。同时,通过比赛,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教学过程的整体组织、教学教案的整体设计、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师生的课堂互动等环节会逐步得到提高。比赛还能提升青年教师的人格品行、教学教态、专业知识水平、专业研究、课堂讲授艺术等方面。

(四)教师技能比赛对青年教师的发展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技能比赛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能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教师技能比赛,青年教师会无形中形成苦练教学基本功、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技能的状态,在比赛中也会认识到教学水平和技能是体现教师职业价值的重要方面。青年教师意识到在教学技能比赛中能真实反映出自己教学的水平,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青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而且教师技能比赛,参赛的选手都是各个学校选派出来的优秀青年教师,大家一起同台竞技,既能展示各自的教学水平,又能激发青年教师勇创佳绩的竞技精神,为青年教师确立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运用技能比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路径

通过参加各类型的教学技能比赛,青年教师可以不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并不断增强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参赛中,也能从和其他教师的比赛切磋中发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弥补自身的不足,由此通过技能比赛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整体的教学技能。

(一)运用技能比赛,增强青年教师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课程受众的特点要有清晰的认知,结合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课程受众的特点科学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情境要有较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青年教师在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前,会对参赛内容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与规划,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赛前的准备阶段,青年教师会对参赛环节进行不断的研究与练习,通过反复多次练习,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效果的掌控能力都会逐步得到提高。同时,青年教师在赛前对参赛内容的选择、教学素材的搜集、教学设计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综合教具的采用都会精心进行准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具体参赛时,青年教师通过结合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在参赛内容上会选择更能体现课程专业性、最能代表专业学术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凸显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以具体的教学环节体现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在比赛过程中尽可能使得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更能在教学中体现青年教师参赛者的整体教学技能与水平。

(二)运用技能比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结合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各个要素进行合理优化,形成整体完善的教学方案的过程。青年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可以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剖析,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完成教学目的为宗旨,逐个解决在参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教学原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青年教师在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时首先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对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进行具体安排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会发觉教学设计与常规的授课教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设计要避免与授课教案相混淆,它不是简单地在课程的整体授课教案中抽出一部分。虽然教学设计和授课教案均包括了对课程每个学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等,但教学设计相对于教案来说在教学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上都高于常规的授课教案设计,尤其在技能比赛时,更要发挥课程的专业特性。在教学设计中,对参赛课时内容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应该深入挖掘,要体现出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整体把握。青年教师在对参赛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但高于教材,应综合自身的专业特性和教学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对教学的创新,突出对参赛知识点的创新性把握,充分展现青年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学的创新意识。

(三)运用技能比赛,提高青年教师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一般的教学技能比赛包括多个环节,例如有现场授课,还有教学设计评比、说课和现场答辩等。这些环节都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使用已经很普及。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对多媒体的操作得心应手,在教学中学会大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随着教学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学技能比赛,青年教师大多会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知识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参赛时以多媒体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可将课程中涉及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以更灵活更直观的方式演示,能够全面展示教学知识点彼此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通俗易懂。参赛过程中,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青年教师要明确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同于普通的研究报告、项目总结等,不能简单地将教材内容复制到多媒体课件框架中,尤其是参赛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理解教学内容、突出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目的。参赛内容的多媒体设计,应避免一张PPT里有过多的文字,要有效地将文字内容以图表、有声视频演示等方式直观呈现。同时,也不能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不能有了PPT课件就完全放弃传统的板书,应该把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课堂板书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加深理解。因此,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更能熟练地将多种教学方式相融合,不断提高综合运用教学手段的能力。

(四)运用技能比赛,增强青年教师的个人修养

举行各类教学技能比赛的目的和意义除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之外,也在于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发扬教师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精神,让青年教师能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以赛促教,让青年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本人的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会有效地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容易引发互动和共鸣。就学生方面而言,个人修养高、有人格魅力、有涵养的教师更能让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人格来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比赛时,教态是参赛者给评委的第一主观印象。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不仅仅是对教学技能的比拼,在规定的参赛时间内,青年教师除了要全面展示自身所具备的教学技能,更要体现自己的整体教学素养。教学技能比赛不是一场演讲比赛,亦非个人能力表演,技能比赛体现的是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个人涵养与人格魅力。青年教师在比赛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首先应该精神饱满,说课时要落落大方,教态应该亲和大方,避免频繁出现不必要的手势,语言表述尽量精练和准确,少用或不使用口头禅,不要频繁走动,肢体语言运用要合理恰当,着装整洁得体。同时,要加强对教学现场的掌控能力,通过语言、眼神与听众及时互动,依据现场反映及时调整参赛的各环节。通过参加教学基本技能比赛,青年教师可以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增强个人修养。

教师技能比赛是一个平台,比赛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比赛“以赛促教”,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师的个人教学素养。在各学校积极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现阶段,以教师技能比赛为依托,借助技能比赛的大平台,既能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也可以推动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从而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最终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丹.“以赛促教”激励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以“学术特长型”青年教师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8)

[2]颜研.讲课比赛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3]熊志勇.讲课比赛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新形势下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广西为例”(2015C486)

第11篇

摘要:备课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我们能够做好备课前的准备工作,我主要从备教学大纲和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和编写教案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目的是为我们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奠定基础,因为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都存在着个性差异,做好备课前的准备,能够让我们的课堂学习变得轻松、自然,同时,也是课堂效益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关键词:大纲;教材;学生;方法;教案

为了提高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在上课之前会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工作,因为备课是我们上好历史课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的年龄、兴趣、性格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还有课堂中可能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所以我在上课之前必须有所准备,没有准备或准备的不够充分都可能影响我们的上课效果。备课的过程,可以说是教师们再学习的过程,通过备课我们可以学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自已的业务水平。现在,我就浅谈一下中学历史教师备课前需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

一、备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学大纲是我们中学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根据。每个学期开学前,教师们都要认真地研究历史教材的整体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这是一个整体的教育教学方向,它在我们教学中起到了一个统领全局的作用。然后,我们在要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去详细地钻研各个单元与各个章节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从而明确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的基本线索、重点、难点等,最后做到真正搞清“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

教科书是我们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媒介,也是对教学大纲所提出的任务得以实现的前提。首先,我们要对教科书有一个通盘的熟悉与了解,然后,再对其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综合。随着科技的进步与考古的重大发现,我们还要时时关注历史方面的最新消息,同时还要注重历史与生产生活、乡土教材与教科书的密切联系,这对我们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与丰富历史知识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备学生

学生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在不断地成长、学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已的知识、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也是我们历史教师的工作。因为我们的历史课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又因为历史教师所跨班级较多,好多历史教师记不清学生的名字,更不用提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了。所以,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名字牢记在心,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对于历史教师而言,首先,我们要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有时家庭情况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们才会正确地选择所教育的方式。其次,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已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工作中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从而实现他们学习历史的接受能力。最后,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利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有利用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条件。要想实现这一愿望,我们历史老师备课时就不能不备学生。

三、备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授课方法,对于提高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减轻学生的负担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中学历史课堂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但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不是盲目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教材内容。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因为先天后天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个性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要注意因材施教,体现教学的层次性,要注意能使学优生具有一定的提高,对学困生的要求应该相对有所降低。所以,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具有趣味性。孔子曰:“授业无趣,必不乐学”,这说明了趣味性对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要特别注重趣味性这个因素,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发挥学生的潜能。

四、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直接产物和表现形式。不论是新老教师,不论什么样的历史教材,要上课,就要备课,要备课就必须要写教案,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育教学的行动指针,有了教案,教师就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更规范、更科学。

一般来说,教案主要由课题、课时、课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备,教学过程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是紧密相联的,形成了一个紧密的链条。因此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写,这样能显得清晰、明了。

第12篇

关键词:脉络备课法;投石问路备课法;二度备课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28-02

传统的课堂强调预设与控制,新课程追求生成与建构。自然,“预设与生成”就成了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任何一堂课都是自然生成的,但是这种自然生成需要周全的预设,所以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要会备课。“备课”,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其伸缩性却很大,一个初次接受教学任务的教师,或一个机械性重复教学内容的教师与一个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师对“备课”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因此,我认为像《教育学》中那样笼统地给出“备课”的概念是不够的,而应当提出一些具体的备课方法供大家参考。当然,备课方法有很多,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些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备课方法。

一、脉络备课法

留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在备课时都会准备一份特别详细的教案,但实际上课时却常常与教案大相径庭,甚至根本完不成预案;而且他们在上课时的表现也很生硬、做作,眼睛里满是迷茫。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把教案备得面面俱到,以至于把教案“背”得滚瓜烂熟,这样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被教案牵着鼻子走,甚至有的还会出现“一节课教师的眼睛盯住一角不动,嘴巴说了这句,脑子里想的是下一句”的现象。

脉络备课法则是解决这一现象的一种好方法。所谓“脉络”就是以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主体,兼顾环节进行大致地设计。我们都知道一节课的重难点一般是不变的,其他的就看教师自己随机应变了,至于细节,具体到哪一句话怎么说,则可以灵活机动。脉络备课法的具体做法是:在备课前,先浏览教学内容和教学参考,再根据自己对教材、对学生的了解,写出大致的教学流程,备出一份脉络草案,同时备课当中一定要注明环节的设计意图。例如,在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的《运白菜》一课中,可以如下这样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共有白菜850棵,运走256棵,又运走288棵。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

环节二;解决问题,交流评价。

本环节分5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第二步反馈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850-256-288 (2)850-288-256 (3)850-(256+288)。当学生出现(3)850-(256+288)这种方法时,提出两个问题追问学生:为什么要用上小括号?如果没有用上小括号,它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很显然,不加上小括号的意思是先运走256棵,又运来288棵,是不符合题意的。

第三步是请学生说一说每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哪几种方法的思考方法是一样的?并小结得出: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可以用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是连减,先求运走一车后还剩几棵?;另一种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先求两车一共运走几棵?

第四步是用课件指导学生怎样计算和书写格式。

第五步是小结并出示课题:刚才我们用两种思考方法解决了这个数学问题。看来,有些数学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思考方法来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学会计算“三位数连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连减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所以本环节把获取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充分经历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交流评价中,让学生体验到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环节三:实践应用,内化提高。

第一题:算一算436-179-36

(设计意图:这一题是基本题,与例题相仿,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优等生还可以有两种算法。)

第二题:红顶百香鹅、绿牡丹茶、猕猴桃、蜂蜜75元、100元、48元、25元

(1)、一位外国游客买了一袋绿牡丹茶和一箱猕猴桃,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算一算、想一想200-75-25和200-(75+25)这两个算式可能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题是略变题,与例题稍有变化,让学生体验有时用连减的方比较简便,有时用减去两个数的和的方法比较简便。最后小结得出:我们在解决问题中,有多种方法时,可以选择计算起来比较简便的方法,从而渗透简算意识。)

第三题:算一算,想一想456-268-132这个算式可能解决了生活中的什么数学问题?还有哪个算式是和它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

(设计意图:这一题是综合题,难度适当加深,第一个问题的实质看算式自编连减应用题。第二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连减两步应用题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

第四题:想一想,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578-299-78 578-(278+31)

578-260-240578-(278+22)

(设计意图:这最后一题是发展题, 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

环节四:回顾全课,自主小结。

这种备课方式粗犷细腻而又有序,既能提高教师上课思维的“大层次化”和宏观化,又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