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行政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

时间:2022-10-08 22:35: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政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行政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制度 面临问题 制度改革

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30年后的今天,回顾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进步和变化之大完全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远远落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进程。那么中国究竟应该怎样推进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行政管理制度面临的问题

改革应当对症下药,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明白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到底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从纵向结构上看,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都存在着问题。目前,中国的管理层次则普遍存在着偏多的情况。从中央到地方,有4到5级的管理层级,这就导致了很多管理职能上的重合以及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还带来了大量的超编制人员,给我国的纳税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纵向结构还体现在管理幅度上。管理幅度即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行政领导者直接领导与指导的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学者一般认为3-9或4-12个为好。不过,在中国省一级,改革前均管辖70-100个县(市),为此,自1983年实施地市合并改革以来,增加地级市一个管理层级,试行市管县体制;然而另一方面,在同级政府内部,又往往存在管理幅度偏小,“官多兵少”现象。同时,纵向结构的不合理还不利于政令的畅通,此外层级过多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地方保护。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障碍。

从横向结构上看,中国的部门结构即同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平行分工关系有着很多的不合理。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也是严重的。在每个部门各自的工作的范围内,各个部门为了争取好的业绩纷纷各自为战、缺少合作,这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竞争,也消耗了很多无谓的竞争成本;在每个部门职能有交叉的范围内,各个部门又会互相拆台,同时为了避免责任,往往会踢皮球而采用无作为的方式来对待这部分工作,这样,显然会带来行政效率的低下,不利于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2.行政组织编制及其管理混乱。行政组织编制是指法定行政组织的人员定额及职务的配置,必须根据职能的需要来设置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三定”。目前,我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很多岗位因人而设,编制因人而定,这会导致编制本身过大,而且在编的人员并不一定是该岗位最需要的人。这样必然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会滋生腐败。同时,由于对编制确定的不严肃,还会带来很多编制外的人员进入行政管理部门。这使得官僚机构越来越膨胀,而根据帕金森定律可以知道,行政机构作的工作数量和人员的数量是成反比的,越来越多的人消耗了纳税人越来越多的钱,却做着越来越少的工作。

3.行政监督明显不足。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主要由系统内部监督和系统外部监督两大部分。系统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由于每一级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繁重的工作,所以要求上级行政机关能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显然是不现实的。行政监察机关虽然有法律赋予的监察权,但由于监察机关只能处以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而且由于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监察机关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审计机关这些年影响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审计监督只是审计机关依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财政(务)收支、个人收入、财经法纪等方面情况实行的一种专门性审核活动,它的职能范围仅限于财务方面的审核,所以也很难全方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我国的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执政党监督、立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参政党、政协的监督以及公民的监督。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下,执政党实际上承担了很多行政职能和其他公共权力行使的职能,因此,它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置于中立的位置去监督行政行为;同样,目前的中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地位还是无法和行政机关同日而语的,它们也很难切实地起到监督的作用;至于社会舆论和普通公民的监督都必须还要借助法律的途径,并不是最直接的手段。可见,我国的行政行为是缺乏有力监督的。

4.行政法制不健全或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我国的行政领域上还有很多法律空白,比如行政审批的手续非常繁琐,而且各地都有不同,这方面就需要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加以规定。较之无法可依,其实有法不依的危害更为严重。我国的行政机关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识,这不仅极大的破坏了法律的权威,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公民对行政机关的认同感。

二、关于行政制度改革的个人看法

1.从行政机构入手,努力推进行政机构设置的改革。在纵向结构上,适当的减少我国行政管理的层级,比如江苏已经开始逐步撤销地级市,这样有利于政令的畅通,还可以减少很多行政成本。

2.严格我国的行政编制,真正做到由岗定人,杜绝因人设岗的情况,这样做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腐败,还有利于选出最适合岗位的管理人员。编制的制定应当合理,对于编制外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控制数量。

3.努力加强行政监督的力度。首先要完善系统内部监督,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权威和影响力,逐步做到对政府的每个重要行政行为实施监督,进一步加大审计机关的审计广度和深度。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为立法、行政、司法外第四大权力的作用,积极监督和报道行政机关的行为,协助政务公开的推进。参政党、人民政协和全体公民也应提高参政意识,积极行使手中的监督权力。相信,有了强有力的行政监督,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一定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完善立法并加强依法行政意识的宣传教育。对于很多行政领域的法律空白,我们应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而更有现实意义的则是,提高全体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依照已有的法律办事,增强行政行为的权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三、总结

第2篇

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公司的行政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使公司各项行政工作有章可循,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文件收发

第三条公司文件由指定的拟稿人拟稿,属董事局的文件由董事局秘书核稿,属公司的文件由办公室主任核稿。

文件形成后,属董事局的由董事局主席签发,属公司的由总经理签发,属党内的由党委书记签发。属于秘密的

文件,核稿人应该注秘密字样,并确定报送范围。秘密文件按保密规定,由专人印制、报送。

第四条文件由文印室负责校对,并送拟稿人或核稿人审查合格后,方能复印、盖章。

第五条文件由办公室负责报送。送件人应把文件内容、报送日期、部门、接件人等事项登记清楚,并报告报送

结果。秘密文件由专人按核定的范围报送。

第六条经签发的文件原稿送保密(档案)室存档。

第七条外来的文件由办公室专人负责签收。签收人应于接件当日即按文件的要求报送给有关部门,不得积压迟

误;属急件的,应在接件后即时报送。

第八条文印室管理

第九条文印室人员应遵守公司的保密规定,禁止非文印室人员进入文印室,不泄露工作中接触的公司保密事项。

第十条打印文件,应按文件收发规定由主管领导签署,电报、传真、复印由部门主任(部长)签署。

第十一条打印文件,发电报、传真、电传,复印文件资料,均需分类逐项登记,以备查验。文印室人员必须按

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打字、电报、电传、传真、复印任务,不得积压迟误。工作任务紧张时,应加班完成。

工作中如遇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与有关人员校对清楚。

第十二条电报、电传、传真、文件、复印件应及时发送给有关人员。因积压迟误而致工作失误、损失的,追究

当事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复印机由专人管理,非专管人员不准乱开机进行复印。

第十四条文印室应每月统计核算费用上报办公室,同时抄报计划财务部。

第十五条文印室人员应爱护各种设备,节约用纸,降低消耗、费用。对各种设备应按规范要求操作、保养,发

现故障,应及时报请维修,以免影响工作。

第十六条严禁私事使用传真电话。违犯者除补交电话费外,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理;屡教不改者予以除名。

第十七条电脑室管理

第十八条电脑室人员应遵守公司的保密规定;禁止非电脑室人员进入电脑室。输入电脑的信息属公司机密,未

经批准不准向任何人提供、泄露。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第十九条电脑室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和规定采集、输入、输出信息,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信息资料。

第二十条信息载体必须安全存放、保管,防止丢失或失效。任何人不得将信息载体带出电脑室。

第二十一条电脑室人员应爱护各种设备,降低消耗、费用。对各种设备应按规范要求操作、保养。发现故障,

应及时报请维修,以免影响工作。

第二十二条电脑室应每月统计核算费用上报办公室,同时抄报计划财务部。

第二十三条严禁将电脑用于私人学习或玩游戏。违犯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理或行政处分;屡教不改者予以

除名。

第二十四条电脑室设备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使用。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使用,否则,造成设备损坏的应照价

赔偿。

第二十五条办公用品领用

第二十六条公司各部门所需的办公用品,由办公室统一购置,各部门按实际需要领用。

第二十七条各部门专用的表格,由各部门制定格式,由办公室统一订制。

第二十八条办公用品只能用于办公,不得移作他用或私用。

第二十九条所有员工对办公用品必须爱护,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禁止贪污,努力降低消耗、费用。

第三十条购置日常办公用品或报销正常办公费用,由办公室主任审批;购置大宗高级办公用品,必须按财务管

理规定报总经理批准后始得购置。

第三十一条电话使用

第三十二条电话为办公配备、使用。私事打市内电话不得防碍联系公务。

第三十三条禁止员工为私事挂发长途电话。违者除补交长途电话费外,给予罚款处理。确有急事者,应请示部

门领导同意,并按邮电部门规定交长途电话费。

第三十四条联系业务时应尽量减少挂发长途电话,降低费用。

第三十五条车辆使用管理

第三十六条公司车辆必须为公司业务服务,各部门公务用车,由部门领导先向办公室(车队)报告,说明用车事

由、地点、时间,办公室(车队)根据需要统筹安排派车。

第三十七条职员因公务需要经车队安排可以派车。

第三十八条下班后或节假日需用车的,必须事先报送用车计划给办公室(车队)否则按私事用车处理。

第三十九条公司领导出差外地时,其车辆归车队统一保管(使用)。

第四十条外单位借车,需经办公室主任同意,总经理批准后由车队长安排。

第四十一条车辆驾驶实行专人专车,专车专管。

第四十二条车辆在下班后或节假日应按指定地点停放,并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

第四十三条车辆如需送厂修理,须事前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四十四条司机必须凭主管部门的派车通知出车,否则按私事用车处理。

第四十五条使用车辆应办的各项手续由司机本人负责办理。否则,由此所引起的罚款、处理、损失等由本人负

责。

第四十六条集体宿舍管理

第四十七条住集体宿舍的员工应服从管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讲究卫生、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第四十八条住宿员工应爱护宿舍内各项公物及设施。损坏、遗失,公物者必须照价赔偿。

第四十九条住宿员工应自负房租、水电费、卫生费等,如过期不交费而被罚款、断水、断电等,责任自负。

第五十条集体宿舍内不得私自留宿他人,违者视情节轻重处理。特殊情况需留宿的,须先报告办公室或宿舍负

责人同意。

第五十一条不准在宿舍内高声喧哗;宿舍内各项文娱活动应在晚上11点以前结束,以免影响他人休息。不准

在宿舍内干违法乱纪的事。

第3篇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部门在公共服务领域中作用的发挥不到位等不合理现象也相应出现,而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积极创新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因此,本文主要在分析城市管理体制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城市规划现状的具体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城市规划;管理创新;行政决策

城市发展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与新时代的适应性也比较弱,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加强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创新工作。所以,笔者今天针对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以此为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1城市管理体制的概念分析

城市管理体制具有广义与狭义概念之分,广义上主要有科教、卫生以及政治、金融、财务等管理体制;而相对于广义概念而言,狭义的城市管理体制还称做城市政府管理体制,也就是城市行政管理机构体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城市的行政管理是公共行政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从普遍方面来讲,城市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具有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的行政领导体制,而且在市政府行政机构中所表现的关系就是,领导与被领导、协调与被协调的关系,而且在市政府的其余机构与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系。它主要包括城市各自管理幅度与层次、各个机构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等;②它也具体指城市行政管理中机构之间的权责关系与职能,而且需要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支持,职能体系决定了其权责机构;③它还包括“三级管理”体制,“三级管理”体制主要就是市、区、街道。一方面,关于三级管理的职能划分问题;另一方面,管理原则与事权分配等;④对于相同层级中的每个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另外一方面,就是指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等。作为城市管理体制的特点,对政、事、企之间的错综关系具有一定影响。在城市管理中的内容中包含了许多社会福利性质的服务,而且这些都需要政府进行补贴,不具有盈利的目的;另外,城市管理中需要执行作业方面的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关系都属于城市管理的范畴之中。

2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职能划分的交叉性,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从目前来看,我国并没有建立完整的空间规划体系,在空间规划方面的职能划分存在一定问题,职能交叉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对法律的认识与衔接还不到位,更有甚者出现与法律矛盾的地方,从而造成实际工作中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例如,如果同时违反了《城市规划法》与《土地管理法》,对于这类违法行为的处理,各个部门之间就会出现职能交叉的矛盾问题;另外,在城市规划管理内部也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在城市规划区内对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广告牌的规划管理等等,相关法律法规等还不够完善,而且履行得也不够彻底;另外,还存在着对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相脱离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处理清楚。

2.2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尽管我国在城市发展早期就已经建立了监督体系机制,而且监督层级与部门建设也比较全面。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到位,大部分权力都集中在某些部门与岗位手中,而且权力的分解与分工都做得不够合理,造成设置的权力不平衡,不能明确划分事权问题等,而且相应的制度规范比较欠缺,从而造成“边缘地带”的存在;另外,一些部门公务人员不能进行依法行政,执法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强,致使现象比较突出。

2.3管理土地有偿使用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我国的实行,出现一系列的出让、转让土地活动的现象,造成使用城市土地的复杂情况。然而,纵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仍没有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且宏观调控能力在国家手中发挥得不尽合理,造成不能有效管理城市土地的转让与出让活动的现象。诸如供应城市土地缺乏城市规划的积极指导,不能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选择合适的土地投放规模与位置。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之一,其中包括城市规划部门没能积极参与土地出让计划的制定工作,而且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出让要求在合同中也没能积极体现出来,而且无视城市规划部门的作用而制定合同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当前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已经开始注重这类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城市规划管理在土地供应与投放方面的指导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彻底,从而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合理举措

3.1促进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发展要想积极促进城市规划决策质量的提升,需要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在对科学、历史、行业专家意见与建议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调查与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积极发展,应该在积极学习与了解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掌握时代信息的发展脉络,使高效的大脑系统构建起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由于城市规划建设问题事关城市的总体建设与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对城市规划这一复杂工程加强其自身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例如,可以采取公众集体参与形式。作为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性需要借助各类专家的集体意见,通过集思广益加强决策的民主性;另外,还需要积极设置社会听证制度与公示制度,发挥专家咨询制度的作用,完善技术审查制度等,从而有效防止决策的失误,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2加强服务型管理方式的运用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具有“指挥式”与“控制式”的特点,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而要想加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发挥政府服务型的宗旨与作用。在我国未来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中需要积极借鉴国际改革的方式,促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发展,从而提升城市规划与治理的水平。①加强政府的服务意识,促进公共服务意识宣传与培养,转变以往的服务理念与形式,积极实现服务型的管理方式;②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引者作用,改变政府“划桨型”的角色,向“掌舵型”的角色转变,加强政府服务职能的深化;③还要积极拓展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渠道与方式。加强意见途径的有效性,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集中民间群众的力量,促进共同治理结构的形成;另外,还要加强履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并且注重市场的导向作用,借助市场中社会组织的力量,积极扮演好承担公共服务的角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

3.3加强监督机制的完善化与法制化作为积极管理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城市规划部门,应该加强自身责任与权力的统一。所以,可以建立有效的约束与监督机制,依法监督城市规划活动与管理内容,促进城市建设的法制化倾向;另外,需要积极借助立法等措施,使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起来,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法律效力,保证城市规划部门规划与管理职能的积极发挥,以此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规划的发展。

4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一定要发挥好城市规划与行政管理的作用,积极构建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结构框架,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发展,并积极推进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城市规划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乐业.国外城市规划管理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J].智富时代,2015(08):55~56.

第4篇

第一条依法行政报告的主体:

依法行政报告的主体为各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各部门。

第二条依法行政报告的内容:

(一)推进依法行政进展情况,包括主要措施和主要成效。

1.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情况;

2.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情况;

3.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4.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立情况;

5.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情况;

6.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情况;

7.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情况;

8.完善措施,切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情况。

(二)依法行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第三条依法行政报告的形式:以书面形式报告。

第四条依法行政报告的报送时间及报送单位:

各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各部门,要认真按照《决定》、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陕政发〔〕63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决定的实施意见(市政发〔〕25号文要求,结合本辖区、本部门实际,于每年2月底前将本辖区、本部门上年度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报送区政府法制机构。区政府法制机构汇总整理后,报区政府主要领导审定,由区政府法制机构按规定将我区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向市政府报告。

第五条依法行政报告的要求:

(一)根据《纲要》和《决定》的要求,各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各部门的行政首长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切实加强对本地、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督促落实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计划,督促落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制度,确保《纲要》和《决定》得到全面正确执行。

(二)各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各部门要落实具体负责依法行政报告工作的人员,切实做好本地区、本部门依法行政情况报告工作。

第5篇

对行政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又一条重要途径,而构建廉价政府要求政府实施行政成本会计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差异分析,有效控制行政成本有助于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效控制行政成本上升利于提高行政效能,有效控制行政成本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行政形象。因此,构建廉价政府的最重要、最现实、最有效的举措就是加强行政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二、行政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要有完善的政府预算会计系统,政府预算会计系统应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紧密衔接,以适应政府预算管理需要为目标,因此预算会计系统应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决算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反映和监控,提高预算透明度,以确保政府预算资源的来源、分配和使用依据法定预算、相关法律、合同或协议的要求,有助于政府合规性受托责任的履行。

(二)要构建政府成本会计系统,政府成本会计系统的建立是实现政府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政府治理过程中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意识淡薄,虽然政府运作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有必要通过建立政府成本会计系统对政府的各类项目、业务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报告等工作,从而实现控制、降低政府成本的目的,同时政府成本会计可以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定量的成本信息支持,绩效考评需要政府成本会计提供基本建设、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项目的成本信息,以及政府提供其他公共产品和服务所耗费资源的信息。

政府成本会计系统应在政府财务会计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产出分类建立,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对政府的各类项目、业务的成本进行核算、分析、控制、报告等工作,提供项目和产出的实际成本的差异。

(三)完善政府决策制度,提高政府决策水平,遵循决策程序是进行正确、有效决策的前提。

健全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责任和追究追踪制度。切实建立起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追踪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决策者的危机意识。决策失误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对主观原因引起的责任人我们要追究责任,属于违法程序问题我们要追究法律责任,属于工作水平问题我们要进行补救。建立追踪制度,是为了尽量挽回国家损失,在决策失误发生后,要进行补救。

(四)重塑行政主体的执政为民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是作为与不作为的统帅,是决定效率、效益的关键。行政成本理念的缺失必然会带来高成本、低绩效的产出,造成行政单位控制行政成本的内在动力不足,并成为行政成本难以降低的制约瓶颈。所以,控制行政成本要重塑行政主体的行政理念。

党和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在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这这个公共利益而奋斗。因此,行政主体必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公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五)加快财政支出制度改革,行政成本支出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财政支出直接影响政府行政成本,因此,首先,要制定有利于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原则,即效率、公平和稳定的原则。其次,根据财政支出增长的规律合理确定财政支出增长的尺度。

当政府规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时,财政支出的增长尺度就会有一个理性的框架。最后,科学界定财政支出的职能范围。由于我国公共财政收支有预算内和预算外之分,而这些预算外支出包括行政成本支出,即预算外支出降低了行政支出的有效性。

因此,应尽快改变我国财政职能范围过大,将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都纳入到对财政制度全过程的监控之中。

(六)以“三公消费”改革为切入点,规范政府行政消费行为,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和其他公共事业部门等所形成的消费行为的总称。

规范政府消费行为,应从“三公消费”改革入手,严格控制规定的使用范围,施行科学化管理。

(七)加强法制力度,强化内部监督,制度缺失是导致行政行为不规范,甚至是滋生腐败、权钱交易的根源。

不要让“三公消费”的公开成为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预算法》、《行政监察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已经出台,相关的执行办法等配套措施必须完善。不公要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加强对决策、执行、预算等行政行为的监督。

第6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创新;行政决策、

前言

城市发展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与新时代的适应性也比较弱,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加强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创新工作。所以,笔者今天针对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以此为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1城市管理体制的概念分析

城市管理体制具有广义与狭义概念之分,广义上主要有科教、卫生以及政治、金融、财务等管理体制;而相对于广义概念而言,狭义的城市管理体制还称做城市政府管理体制,也就是城市行政管理机构体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城市的行政管理是公共行政体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从普遍方面来讲,城市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具有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的行政领导体制,而且在市政府行政机构中所表现的关系就是,领导与被领导、协调与被协调的关系,而且在市政府的其余机构与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系。它主要包括城市各自管理幅度与层次、各个机构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等;②它也具体指城市行政管理中机构之间的权责关系与职能,而且需要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支持,职能体系决定了其权责机构;③它还包括“三级管理”体制,“三级管理”体制主要就是市、区、街道。一方面,关于三级管理的职能划分问题;另一方面,管理原则与事权分配等;④对于相同层级中的每个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另外一方面,就是指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等。作为城市管理体制的特点,对政、事、企之间的错综关系具有一定影响。在城市管理中的内容中包含了许多社会福利性质的服务,而且这些都需要政府进行补贴,不具有盈利的目的;另外,城市管理中需要执行作业方面的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关系都属于城市管理的范畴之中。

2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职能划分的交叉性,存在多头管理现象

从目前来看,我国并没有建立完整的空间规划体系,在空间规划方面的职能划分存在一定问题,职能交叉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对法律的认识与衔接还不到位,更有甚者出现与法律矛盾的地方,从而造成实际工作中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例如,如果同时违反了《城市规划法》与《土地管理法》,对于这类违法行为的处理,各个部门之间就会出现职能交叉的矛盾问题;另外,在城市规划管理内部也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在城市规划区内对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广告牌的规划管理等等,相关法律法规等还不够完善,而且履行得也不够彻底;另外,还存在着对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相脱离的现象。这些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处理清楚。

2.2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

尽管我国在城市发展早期就已经建立了监督体系机制,而且监督层级与部门建设也比较全面。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到位,大部分权力都集中在某些部门与岗位手中,而且权力的分解与分工都做得不够合理,造成设置的权力不平衡,不能明确划分事权问题等,而且相应的制度规范比较欠缺,从而造成“边缘地带”的存在;另外,一些部门公务人员不能进行依法行政,执法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强,致使现象比较突出。

2.3管理土地有偿使用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我国的实行,出现一系列的出让、转让土地活动的现象,造成使用城市土地的复杂情况。然而,纵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仍没有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且宏观调控能力在国家手中发挥得不尽合理,造成不能有效管理城市土地的转让与出让活动的现象。诸如供应城市土地缺乏城市规划的积极指导,不能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选择合适的土地投放规模与位置。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之一,其中包括城市规划部门没能积极参与土地出让计划的制定工作,而且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出让要求在合同中也没能积极体现出来,而且无视城市规划部门的作用而制定合同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当前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已经开始注重这类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城市规划管理在土地供应与投放方面的指导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彻底,从而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合理举措

3.1促进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发展

要想积极促进城市规划决策质量的提升,需要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在对科学、历史、行业专家意见与建议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调查与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积极发展,应该在积极学习与了解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掌握时代信息的发展脉络,使高效的大脑系统构建起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由于城市规划建设问题事关城市的总体建设与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对城市规划这一复杂工程加强其自身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例如,可以采取公众集体参与形式。作为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性需要借助各类专家的集体意见,通过集思广益加强决策的民主性;另外,还需要积极设置社会听证制度与公示制度,发挥专家咨询制度的作用,完善技术审查制度等,从而有效防止决策的失误,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2加强服务型管理方式的运用

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具有“指挥式”与“控制式”的特点,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而要想加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发挥政府服务型的宗旨与作用。在我国未来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中需要积极借鉴国际改革的方式,促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发展,从而提升城市规划与治理的水平。①加强政府的服务意识,促进公共服务意识宣传与培养,转变以往的服务理念与形式,积极实现服务型的管理方式;②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引者作用,改变政府“划桨型”的角色,向“掌舵型”的角色转变,加强政府服务职能的深化;③还要积极拓展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渠道与方式。加强意见途径的有效性,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集中民间群众的力量,促进共同治理结构的形成;另外,还要加强履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并且注重市场的导向作用,借助市场中社会组织的力量,积极扮演好承担公共服务的角色,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

3.3加强监督机制的完善化与法制化

作为积极管理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城市规划部门,应该加强自身责任与权力的统一。所以,可以建立有效的约束与监督机制,依法监督城市规划活动与管理内容,促进城市建设的法制化倾向;另外,需要积极借助立法等措施,使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起来,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法律效力,保证城市规划部门规划与管理职能的积极发挥,以此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规划的发展。

4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一定要发挥好城市规划与行政管理的作用,积极构建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结构框架,促进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发展,并积极推进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城市规划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乐业.国外城市规划管理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J].智富时代,2015(08):55~56.

第7篇

一、独立学院日常行政管理现状

独立学院是在上世纪末,我国有关部门在国务院直接牵头下,依据当时经济社会建设和我国教育阶段性发展形势作出决定而设置的一类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是为了弥补我国公办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促进社会发展。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办学规模,办学能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独立学院仍旧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独立学院发展的诸多问题中,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制度、管理策略、人员培养与促进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主要是制度不符合独立学院的自身特色。当前,独立学院的日常行政管理制度均是照搬或者简单修改其他公立大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的许多管理条例与独立学院的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其次,在管理策略方面。独立学院施行的管理策略依旧是照搬公立大学的管理模式,没有有效的结合独立学院是以面向社会,按照市场导向而成立的这一内在的先决条件。按照公立学院的管理策略,往往在学院管理队伍廉洁性、高效性方面有所折扣。最后,在管理人员培养与促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相关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积极性低等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主要与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职业发展规划需求和能力提升的要求有较大出入,使他们无法坚持这项工作,这也给学院的良性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

二、加强独立学院日常行政管理的策略

(一)改革管理制度对于管理制度与独立学院办学情况不符的问题,我们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从独立学院内部进行大胆的尝试,创造出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特色的管理制度。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必须进行由里到外的全方位的彻底改革,放开学院的管理制度,建立与当今市场发展导向相符合的管理制度。

(二)制定正确的管理策略当前,独立学院的管理策略应从非营利性转为营利性,建立与市场发展相匹配的发展策略,避开与公办院校的直接竞争,实现与公办学校错峰发展,共同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不同方向的人才。在独立学院的管理策略中,还应重视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一切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为中心。

(三)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激励要想提高独立学院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奖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首先,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时,应加强对各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方面的综合考察,力争使招聘到的人员自身的素质十分优秀。再次,应当注重给予相关人员有竞争性的工作报酬、嘉奖表彰的机会,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归属感,使他们愿意与独立学院共同发展。最后,可以为相关行政管理人员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创造外出学习交流与考察的机会,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对未来生涯的期待感和认知感。上述措施的合理执行,能够有效的减少行政管理人员的流失,为保持行政管理队伍的稳定和提高办事效率有较大作用。

(四)建立圆桌会议机制行政管理会议,主要是为了做出决策、布置会议。传统的会议模式,往往是以领导为核心,相关与会人员只负责记录和执行,整个会议并未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改变传统的会议机制,在行政管理会议之中,建立圆桌会议机制,还可以邀请学院的其他人员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和思考相关政策,提升会议的有效性。

(五)完善问责制度当前,多数独立学院仍旧执行的是源自公立院校的集体负责制。集体负责制在经济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已然显得过时。因此,在独立学院中引入企业的责任归属机制,对于学院日常行政管理中的各项具体事物交付专人负责。在这样的情况下,每项行政事务都有专门人员的负责,能够使各项事情被一抓到底,能够保证行政事务的实施和快速的行政效率,还可以在出现行政管理事务未落实时,找出相关责任人。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能够使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加强,极大的提升独立学院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三、总结

加强独立学院的日常行政管理不是简单依靠上述几项具体办法就能起到重要作用,而是应该整个独立学院能够主动去找出日常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胆的探索并检验相关解决办法,提升整个独立学院的行政效率,促进独立学院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使独立学院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兰亢亢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问题;策略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点内容,高校需要依靠一定的制度,制定有效的策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管理,有效提升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人力、物力资源优势,才能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管理质量有待提升,这里研究行政管理中存在问题,积极探究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依据行政管理制度的有力推行。但目前,高校在行政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不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需要,不适应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发展需要。第二,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在领导岗位职责方面划分的不是很清楚,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领导工作职能划分不清,工作中扯皮,推诿现象较为普遍。第三,行政管理监督制度的不完善,甚至有些高校的行政管理监督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监督制度不完善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不理想。第四,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较为落后,很多制度是建立在传统管理任务的基础上,制度的落后,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不够流畅,人力资源开发不理想,甚至出现人浮于事,消极怠工和腐败现象。

2.机构设置与人员安排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存在一个问题,行政管理机构设置过多,高校简单地模仿政府机关的机构设置情况,在校内设置的由很多行政管理机构,一个管理机构中,人员安排的较多,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臃肿,同一管理部门人员责权不清。在具体工作中,管理人员相互推诿工作与责任,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果不理想。在人员安排方面,高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同一件事情,在人员安排上可能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多个人,各部门职责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

3.管理理念与方式落后。

在信息时代,行政管理工作内容不断增加,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的能够与时俱进,能够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源,要建立新型的管理理念,利用新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才能抓住社会发展的机遇,迎接并解决新的挑战与问题。但目前,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对新的管理方式理解认识不到位,管理人员也没有掌握新的管理理念,仅仅凭着过去的经验与方式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管理效果不理想。很多管理人员故步自封,不能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甚至抵触在管理工作中进行方式创新,严重影响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效果,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是制约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重大障碍,高校一定要想法解决这个问题。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策略

1.高校要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高校要提升自身的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必须要的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学校新的发展需要,积极完善行政管理制度。首先,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适度的将学校的权利进行分散,逐步扩大校园和系的自,扩大学院与系的行政管理权利范围,以此提升基层管理者的管理积极性。其次,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行政管理经验和方法,完善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行政自责,明确各方的债权利关系。第三,行政管理制度要积极实现创新发展,要完善行政管理监督制度,行政人员管理能力培训制度,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完善福利待遇发放制度,要通过创新行政管理制度,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2.合理设置管理部门,精简管理人员。

现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很多高校要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校院两级行政管理体系,双向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必要的。即使如此,高校还是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权利的集中最易产生腐败,也容易压制基层组织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因此,高校要能够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管理机制的调整,能够适当分权。要实现分权管理需要设置一些管理部门,高校要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设置管理部门,同时还需要避免管理部门设置过多,机构臃肿现象。要明确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任务,并责令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责任分工体系,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任务。要通过合并和裁撤的方式进一步明确各管理部门的权责,要依照部门职责任务,进一步精简部门管理人员,要杜绝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避免部门人员工作推诿扯皮的现象。

3.做好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提升工作。

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高低,因此,做好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工作是很重要的。高校要定期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培训活动,主要针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开展培训工作,要通过培训,改变行政管理人员的落后思想,使他们能够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并能够结合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积极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改革。另外,高校需要重视管理人员的聘任工作,能够积极聘请一些综合素养高的行政管理人员,要合理引入管理合约机制,推行岗位竞聘机制,通过这些方式提升管理人员工作创新的积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真正提升管理人员的岗位能力。总之,在现代社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会面临各种问题,高校要能够积极解决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优化机构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素养等方式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聪麟.浅议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

第9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互联网思维;专车管理制度

就目前来看,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而专车管理制度制度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和深远的研究意义。

一、企业行政管理概述

1.行政管理的概念。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总的来说,企业行政管理是依靠企业的行政组织,通过行政渠道对企业进行管理采取的某种手段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内容的规划,即企业整体的管理内容进行规划和确定目标,然后再对目标进行定向发展。这个过程需要企业管理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便对企业面临的发展内容进行评估规划,打下行政管理的基础。其次是组织工作。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必定有一个良好的企业组织结构。因此,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应该以各自的技术特点被分配以合适的任务。再者是指挥内容。在企业行政管理中,上级领导要采取对应手段,把下属的职责安排和任务分工烂熟于心,正确处理和把握人员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部门人员拥有良好的工作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最后是控制全局,即对各项管理内容进行控制和调整,规范管理工作,完善员工的奖励机制。

2.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1)决策作用。决策是管理的基础,也是整个工作计划的核心内容。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则可配合企业的管理者通过科学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系列决策。行政管理部门能组织安排企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包含各项数据,分析,材料等。在提出决策后,即可制定决策程序和执行决策,具体来说,就是某件事情由谁决策,通过什么方式决策,确保企业各部门人员对决策的了解和信任。对于那些短时间内无法做出抉择的重大事项,也由行政管理部门商榷决策。由此,行政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决策作用。(2)协调作用。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是联系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重要组织。企业行政管理可以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对其日常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生的分歧进行调节。它也可以针对企业业务往来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解控制,在确保企业基本权益没有损失的前提下,维持企业日常运行和发展。因此行政管理的协调作用,为企业在社会上建立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服务作用。显而易见,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即是服务于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类似于后勤保障工作。因为企业各方面内容的运行,必须由行政管理部门来组织分配。企业的行政管理要始终专注于企业利益的发展,不能只为管理而管理,而是坚定地将管理落实到位,行之有效。一个大型的企业,必定会遇到风云变幻或突如其来的实际问题,而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便要随时准备应对问题的发生,为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好服务工作。只有将企业服务好了,企业才有蓬勃发展的可能。

二、互联网思维

1.互联网思维的概念。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这里的互联网不单指桌面或者移动互联网,而是一种跨越各种实体设备(电脑,手机,车辆等等)的网络形态,使互联网产业融合到各类实体产业当中去。

2.互联网思维的特点。(1)用户至上。这个特点在任何一个运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里都能清楚地看到。他们以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为基础,用互联网思维贯彻着全过程。用互联网与用户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和密切的关系。时刻关注客户的内心需求,满足客户的真正需要,这样企业的日常发展便会有很大的活力和优势。(2)反应迅速。我们知道,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消灭信息不对称而完全透明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得到迅速的反应和快速的传播。因此,基于互联网思维来发展企业和革新企业的日常生产生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企业的行政管理的有效贯彻落实。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行政企业专车管理制度

1.专车管理制度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我们知道,企业行政管理是依靠企业的行政组织,通过行政渠道对企业进行管理采取的某种手段和措施。而专车管理制度,就是企业进行行政管理的具体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专车管理制度,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融合,使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了解程度得以加深。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发挥了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规范了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和内容安排。因此专车管理制度在促进企业行政管理的发展落实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设立企业专车管理制度的目的。企业专车管理制度,是以加强和规范公司的日常出行管理,减少用车费用和降低公司的总运营成本而建立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供企业员工的出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营质量。

3.车辆管理。企业的专车属于公司财产,可供企业所有员工使用,而使用记录由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管理。公司车辆的证件资料、车辆钥匙、使用委派、维护保养、燃油杂费以及司机管理也由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负责。行政部根据车辆使用情况,每月汇总车辆行驶里程数,统一购买油票核发。公司车辆由行政部负责派专职司机驾驶,为保证安全,公司其他员工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使用和驾驶,否则以违反企业纪律处理;在公司车辆运行过程中,如遇事故,当事人必须首先通知行政管理部经理,同时向交通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报案,当事人必须积极配合事故处理。车辆返回公司后,当事人必须以书面形式向行政管理部门汇报备案。

4.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一般来说,企业都有自身的专车管理制度,但是如何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互联网思维去更好地改革和完善企业行政专车管理体系呢?我们知道,公司的车辆有限,行政管理部要事先做好企业车辆的调配工作。可以大致将车辆的用途分为以下几点:接送高级领导,接送客户,员工集体出行用车。因此,企业可以在公司的网站上建立一个预约系统,系统内容包括车辆需要使用的时间,地点,使用的人员和使用的时间长短等。我们知道,当前滴滴优步等打车软件正盛极一时,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特定的地点预约出行过程。同样的,如果条件允许,例如那些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行政企业,也可以尝试推出一款企业用车的APP软件,方便日常用车的预约和安排。手机上的简单操作不仅节约了电脑网页预约的时间,也提高了安排车辆的效率。具体来说,如果企业各部门需要使用专车,必须提前一天向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到企业内网上进行预约,填写电子版的《公务用车申请单》,再把申请单发送到行政部,由行政部门经理统筹安排后,进行确认。另外,如遇同一时间都需要使用专车的情况,那么专车的使用顺序如下安排,A.重要的社会知名人士访谈接送;B.重要客户的接送;C.市区外周边,当日往返城市的业务接送;D.公司高级员工机场接送;E.市区内远距离公务,如工商税务、通信公司、政府机构、公司机房接送;F.公司办公设备的接送;G.货物运输。如果是企业内部各部门用车发生冲突,行政部经理须遵守以下原则,并按照实际情况公平调解安排用车:A.以员工级别的高低顺序;B.以申请车辆时间的先后顺序;C.以先客人后员工的顺序;D.以路途的远近顺序;E.以携带物品多少顺序用车;F.以人数多少顺序;G.以公务缓急顺序。在运输方面,要尽量避免运送大量物品,以保证车辆的干净整洁。如果确实无法避免,那么行使人需要在公司的网站上的注意事项栏上特别表明运输物品的名称,数量,得到行政部的批准后方可使用。而在使用后,也要说明运输后车辆的清理情况,以便于后续的正常使用。我们知道,互联网思维具有反应迅速,客户至上的特点。那么具体来说,在企业专车预约的过程中,如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打破原有的计划,员工的需求会发生改变,那么随之用车计划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个时候,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的特点。比如企业员工提前一天已经预约好第二天的用车情况,但是由于对方客户临时有事,不能按时见面,所以就使得用车计划的延后或者取消。为了保证企业用车的效率性和质量,我们就可以重新登入企业内部的网络预约界面,进行及时取消的手段,来空出一个灵活的用车时间段。当员工提交取消用车申请的内容后,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收到信息,并且通知企业各部门在某个时间段内企业的专车正处于空闲状态,可以供有紧急需要的人员使用。而那些得知消息而又确实需要用车的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联系行政部进行车辆的调用。这样就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思维反应迅捷的特点,让信息及时地传达到需求者中,形成良好的用车体系。

四、结语

在互联网思维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的特点,乘互联网之风加快更新变革企业专车管理制度的步伐,逐步完善专车管理体系。这不仅对企业日常的行政管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企业长远稳定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欧阳杰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第10篇

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即建立与社会发展各方面包括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相适应的行政管理程序、规章制度等,对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促进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合法化和规范化,避免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任意性较大和自由裁量权过多等。技术层面的现代化。即政府掌握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并且,政府有主动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应用于政府之中的意愿和能力。人员层面的现代化。即行政管理人员的现代化。行政管理人员掌握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运用现代化的刑侦管理手段实行行政管理,并且能够随着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进行不断地更新自己掌握的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方式,促进自身能力的现代化。

二、国内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受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影响较深。作为政治的执行性部分,行政管理与政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传统,这种历史传统形成了“官本位”的政治行为模式,这种政治行为模式对政府的行政行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任意性和人为性较大,相关行政管理领域缺乏现代的、理性的和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或者,行政管理制度在具体的行政管理过程中被漠视,整个行政管理过程任意性较大。

2.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知识缺乏。现代化行政管理知识的缺乏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于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忽视造成的。由于长期以来对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忽视,政府很少主动去从事行政管理里现代化研究,因而很难产生符合中国国情的,参考了中国行政管理经验又借鉴外国先进行政管理理论的现代化行政管理知识。相对于中国来讲,外国的行政管理现代化实行的较早,已经形成了相关的理论体系,但是,由于中国的行政环境和外国的行政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别,很难直接引入使用,这就导致我国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知识缺乏。

3.行政管理人员对于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知识和行政管理手段掌握较少,导致行政管理的现代化难以推进。当前,在行政部门职位较高,对于政府行政行为影响较大的人员年龄都普遍较大,对于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管理知识掌握较少,也难以实现认同,这就导致了行政管理人员的现代化行政管理知识不足。同时,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很少主动去学习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知识,不思用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是行政管理人员现代化行政管理知识掌握较少的一个原因。

三、国内行政管理现代化发展路径

1.建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制度。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制度有助于帮助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快速高效地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通过现代化行政管理制度的构建,行政管理人员在实行行政行为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行政管理制度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能够参考制度的规定进行行政决策,从而有效地避免传统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任意性较强,自由裁量权过大,行为约束和监督困难的情况,能够有效促进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2.促进政府现代化行政管理知识的提升。现代化行政管理知识是政府现代化的必要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政府现代化行政管理知识的提升。首先,政府设立行政管理研究部门,通过对政府日常行为进行研究、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引进等来促使政府对先进的行政管理知识的掌握。其次,政府行政部门与高校进行合作,通过采取激励措施、申报课题等形式促进高校参与行政管理现代化策略的研究,并且努力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使用,促进政府对现代化行政管理知识的掌握和利用。

3.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管理现代化水平。作为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施者,行政管理人员能否掌握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引进行政管理现代化方面人才、对政府原有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意识,现代化的行政管理知识以及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手段等)、让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脱产学习等方式来促使其对行政管理现代化知识的掌握,促进其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第11篇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高校要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秩序,使大家共同遵照执行。高校行政管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目标性。高校制定行政管理制度时,必须要考虑到适用人群、适用范围以及适用目标。根据不同部门职能实行横向管理,避免出现错综交叉的现象。上级领导要懂得放权,将任务布置下去,而下级部门也要有责任感,对布置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第二,业务性。高校的行政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它不同于其他社会机构。因为其管理对象不同,它面对的是广大师生,人数较多又比较杂乱。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严格执行,只有运用专业的管理知识,安排专人管理,实行专人专岗管理,共同做好本职工作。第三,科学性。高校的行政管理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在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按照客观事实,又要联系本校发展水平,通过不断的实践,找寻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途径。第四,创新性。创新性要求高校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勇往直前,解放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而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高校在行政管理中要有创新精神,更好地有利于高校发展。

2高校在行政管理上的对策

2.1实行新型的行政管理模式

现如今,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管理效果不尽人意。比如:高校的部门职能好多是交叉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经常互相扯皮,不能完成领导交办的行政管理工作,影响整体目标,从而造成学校的名誉受损。所以,高校可以借鉴社会一些优秀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模式,结合现状,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另外,还需要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原则,通过多媒体技术共同监督,及时更新网络信息。

2.2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高校需要集合很多人的力量共同探讨如何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活动,经过反复的验证才能确立的。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对于不同的结果要引起重视,从中找出原因,并予以改正。对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要及时纠正。另外在制度试行期间,必须要表明工作态度,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讨,不要遇到问题就互相推诿,破坏团队的和谐。

2.3建立岗位责任制

当前,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比较多,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容易推脱责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创新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高校在行政管理中,要将不同的工作任务分配给不同的部门,使其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具体来说,首先,高校上级部门要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责不同,将不同的工作任务分配给不同的管理部门;其次,各部门要对上级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进行具体的分解,并将具体的工作内容分配给具体的管理人员,使其都能够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防止出现一事多问的现象,从而更好地完成行政管理工作。

2.4加强“”建设

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作风建设,这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良好的校风是指浓厚的校园氛围,是全体师生精神面貌的体现,是高校建设的重点部分,加强校风的建设,也是提高高校的综合素质;学风则是指全体师生学习作风要求。而教风则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体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前进路上的引路人;作风则是对一个人行为习惯的要求。高校要加强“”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加强高校作风建设。

3结束语

只有加强规范化运行,才能弱化高校行政管理的强制性,才能更加符合高校人本主义管理的思路,规范化管理要深入贯彻到高校教学、行政、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使得高校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肖涛.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2).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创新对策

施工企业行政管理指的是企业行政部门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依靠一定的制度、法律、方法及原则对企业进行智能性管理的统一。企业行政管理具有服务、管理、协调三大功能,作用于企业建设和发展,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创新对策来进行改善。

一、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内容阐述

施工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计划工作,就是确定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实现这目标的举措,计划性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中的必备要求,只有对工作进行合理的计划,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才会有依有据地进行,这也是实现施工企业行政管理科学化,且充分发挥管理作用的前提;第二,组织工作,任何企业的基本结构都是企业的生产组织结构,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管理职责与权限,将工作具体到个人;第三,指挥工作,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定企业内部员工的分工合作关系,对个人的责、权、职进行划定,以实现提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行政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得到协调;第四,控制工作,就是控制、监督并调整指挥工作的各项措施,应建立监督系统和奖惩规定来促进员工规范化工作的进行,进而使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拥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当前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游击作风”十分普遍。在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中,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管理的“游击作风”普遍存在,忽视了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企业没有完整可依的规章制度来明确员工的分工、职责和逐级授权工作程序等。在行政管理中完全凭借主管领导的意愿,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决策与落实程序,使得部门、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形同虚设,导致企业生产发展中缺少相应的程序,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办事效率降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当前,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已明显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多数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的重点还是文件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车辆后勤管理等具体行政事务。另外,为了与政府机关进行协调与沟通,施工企业会在内部设立管理部,而对管理部的管理工作便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和研究范围受限,使行政管理陷入比较复杂的事务中,由于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都是围绕一些具体性的失误而进行,最终导致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从而忽视了行政管理本身所能发挥的重大作用。

3.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不被重视。目前,我国部分施工企业处于新兴的发展阶段,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过度重视,把生产和销售放在公司发展的首要位置,其他所有部门可有可无。特别是在中小型企业中,其行政管理方式上非常教条。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立管理部门,也就是说企业运行过程中没有最基本的管理体系。企业中有些部门认为行政管理制度可有可无,甚至将行政管理部门的存在视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阻碍。

4.照搬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计划经济思维贯性的存在导致了我国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中存在着机关习气和机关作风,忽视公司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立形象工程,纸上谈兵,不讲实效,按部就班,繁文缛节,这样的行政管理模式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把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完全独立于其他各个部门,从而造成施工企业的资源浪费,降低企业工作效率,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有碍于企业效益的提升。

三、针对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存在问题的创新对策

1.重视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地位,进行行政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要想改变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混乱的现状,就应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作为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使各部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处于一种良性的运行状态。在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工作不仅要明确划分,还应对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实现责任到位的运行体制。权利体系、技术体系和事务体系是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权利体系包括职能分解、人事相合和构设计等;建立技术体系包括行政管理中的领导与管理、沟通与协调、控制与监控等;事务管理体系包括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会议管理等。

2.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革新。行政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制定适合企业当前运作状态、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行政管理制度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企业革新制度时,不仅要保证制度的准确性,还要考虑其是否有很强的执行性,是否可以容易被企业员工接受,这是企业行政管理制度革新的关键内容。行政管理制度与企业员工的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制定制度时应让当事人也参与进来,制度的内容描述应尽可能的简明扼要,并注意语言描述的严谨性。

3.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联系实际。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应以“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入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切实讲究实效和勤俭节约,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进行开展,以企业的利益为原则,反对因循守旧的做法。另外,施工企业应联系实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忠诚度和责任感进行适当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带头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此外,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行政管理制度,包括业绩考核制度的建立、工作的重点等,从而可以进一步规范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

4.建立完善施工企业行政管理的领导机制。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机制包括以行政主管负责制为主,咨询机构为辅,建立相应的行政监督管理部门。以上内容需要逐步改进,以加强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及其质量。定期评价业绩,择优使用行政管理人才。企业人事部门虽一直以业绩评价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晋升的标准,但长期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人为因素干扰太多。企业的管理、经营、技术、生产、发展、财务以不同的程度伸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的一个个网络。在公司领导的分工问题上,应当从管理机制上保证公司领导之间的分工不分家,这样才有利于打破部门分割,加强企业内部协调,调动员工积极性等。按照这样一种分工体系,企业的行政系统就能克服原先的分工体制造成的部门分割、行政无力等问题,充分、有力地发挥其全局性、统摄性的管理功能,较大地提高企业的行政效率和行政素质,真正体现其在企业中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施工企业行政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行和发展的中枢神经,行政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运行过程,是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及时解决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问题,在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的同时,还应从管理体系、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着手手,制定企业创新对策,并使其有效落实并实施,使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进行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王恒立;关于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的路径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8期.

[2]闫莉;试析企业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8期.

[3]黄莉珠;浅议如何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J];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02期.

[4]张鑫;浅述现代企业行政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3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