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

时间:2023-02-09 10:0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观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建议

1 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岗位直接影响到人的成长与成才。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大学生把个人的知识技能、能力修养、价值观念同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铺路,将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我们对河南高职高专类学生就业观念进行了调研分析。

1.1 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

当问及您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时,8%表示乐观,55%人认为通过努力就可以找到工作,32%人对就业形势很担忧,5%无所谓。

1.2 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

对就业地区的选择:36%的人选择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34%人选择中部大中城市,18%的人选择西部大中城市,6%的人选择家乡,6%的人选择其他地区。对上述地区的选择原因是:8%的人认为这些地区生活条件好,47%人的人认为这些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25%的人认为这些地区良好的人才政策,1%的人认为这些地区看中创业环境,4%的人想回报家乡。但同时大学毕业生也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在大城市发展,不能在大城市就业的人,也能够降低期待到中小城市就业,就业总比不就业好。

河南省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期待也较高,愿意在直辖市和省级城市就业的比例都大大超过了在这两类城市就业的实际比例,毕业生有近三分之一愿意去县城或区乡。而实际就业人数中县城或区乡的占三分之二以上。

1.3 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特点

通过调研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特点主要呈现在:毕业生的愿望和社会需求呈错位状态;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重物质待遇与轻才智发挥的错位;就业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综合素质重要性意识强,但自身欠缺且培养不够

2 调整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建议与对策

毕业生就业种种不稳定心态以及呈现出来的特点使经受一些挫败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矛盾心态其实某种程度上讲是其成长过程中心理趋向成熟的源动力。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毕业生自己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外,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应积极的参与进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使他们保持稳定、积极、正确的就业心态科学择业。

2.1 毕业生要学会自我调整就业心态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挫折、失败,导致心理上的灰心丧气和挫败感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毕业生应学会客观地分析、准确的定位,把现实我与理想我有机的统一起来,正确的处理理想与现实的一些矛盾现象,根据市场需求准确的去定位自己的就业方向,稳定自我的就业心态。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养以及艰苦创业的精神等。

2.2 毕业生要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就业做好准备。通过努力学习和广泛阅读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根基;通过广泛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人际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3 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从求职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增强就业信心,拓宽就业视野。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大学生应主动调整自己的就业思路,放下“专业对口”的包袱,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广泛的收集就业信息,在专业对口岗位受阻的情况下,大胆的去寻找和尝试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岗位。

2.4 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

高校应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上,应深化教学改革开展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活动,应开放办学模式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学的指导学生,应把优秀的企业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请到学校来交流授课,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用人标准。另外,高校要适应新形势,从入学开始就加强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还要进一步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他们综合就业竞争力。

2.5 社会和家庭要给予毕业生积极引导和关爱

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完善就业市场机制和人事制度,完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这也是对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整的有力措施。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关注毕业生就业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参考文献】

[1]李胜利.“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基于对河南省九所高校的抽样调查研究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

[2]迟成勇.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之建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2,02.

[3]马琼.浅析就业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2,05.

[4]孙鸿,柳明旺,张羽鹂.当代大学毕业生择业心态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5]杨宏健.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7).

第2篇

当今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也愈来愈多,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XX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毕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XX年毕业生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XX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而XX年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五百多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大学生就业作为大学生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因此,选择工作务必要慎重。

作为一名即将走入毕业的大学生,我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后,决定亲自进入这一市场进行调查。今年寒假我随高邮市高璐宝食品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去人才市场进行招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让我感触很深,也让我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必定会对我明年的就业有所帮助。以下便是我总结出来的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分析。

首先,大学生在择业时会考虑报酬问题。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学生就业的工资底线也越来越低,随着大学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同时很多大学生认为他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为他今后发展的一个过度口,积存经验。除了薪酬是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环境、企业声誉与企业文化、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稳定性、户口和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也是学生们重点考虑的因素。

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时因素的看重,与他们认为的工作意义是直接相关的。在大学生看来,最重要的工作意义是自我实现,其次是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个人兴趣所在。而“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有很多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还有小部分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大半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少数。经常在那里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饭吃,先养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业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很多企业认为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资低。很多学生着重选择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而相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情况不是很好,他们认为某些大学生只是抱着学经验的态度,把小公司作为自己进军大公司的跳板,发展不长,对他们公司的长久发展不利。这也是个非常现实的观点,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应当慎重的考虑。

此外,大部分人都热衷于名牌企业或者外企,认为比较有面子。其实我认为很多中国本土的中小企业也很有发展潜力,不一定要局限于所谓的外企,给别的国家的人打工,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以上是我总结出的几点经验,相信对我明年的求职应聘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问题措施

就业观是关于个人自身职业选择的观念、态度和认知,反映个人的职业倾向。在特定的阶段内,就业观具有稳定性,但是随着所处环境、经济发展、个人观念等条件的改变,就业观也随之而发展变化,而由于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个性、兴趣爱好、教育程度等不同,每个人的就业观都具有其独特性。就业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正确的人生和价值取向能帮助个人找到准确的职业定位,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1.好高骛远,盲目追求精英就业

过去的高等教育模式是精英教育,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实行大发展后,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这就使得高等教育之前的精英光环已经被去除。但是很多大学生还是无法摆脱“大学是精英教育”的意识,在就业的过程中,期望值过高,无法正确的自我定位,好高骛远,认为只有外企、世界五百强企业、高职位、高薪资才能与自己的学历相匹配,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好的企业、待遇高的职位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就使得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而一些家长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也存在求高的心理,认为好不容易供你上完大学,不找个好单位、工资高的工作就白费了,这样的心理也给大学生就业形成了不小的压力,只是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无法在大城市找到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工作,又不愿回到小城市里去就业,这样的落差,使得就业问题变得困难重重。

2.自主意识不强,存在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缺少自己的想法,不能坚持自己,只会盲目跟随大众,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时就存在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就业目标不强,缺乏自主意识,容易受他人影响。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没有分析好自身的情况,看到别的同学选这个工作就跟着去选择,别人一说这个工作不好,也不自己进行分析,就盲目放弃。这样的就业观太过随意、盲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会使自己失去很多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使得自身的才能被埋没。

3.缺乏职业规划能力,目标定位不清晰

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会先对自己进行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劣势、个性特征、兴趣点、能力以及关于工作选择的喜好,然后根据分析出的综合情况进行工作定位,确定就业目标,做出择业就业计划。就业目标和定位不清晰,对自身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去进行就业,就会出现盲目投简历,然后面试,等待用人单位通知,最后又随意毁约。这样的行为也使大学生的诚信度受到了损害,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产生反感。

4.服务社会意识不强,不愿意去基层就业

当前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理想功利化的倾向,社会服务意识不强,在选择职业时往往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将职业分为三六九等,按贵贱区分,很多人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不愿意去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就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发展建设,但是由于大学生在就业时出于利益的权衡考虑,宁可在大城市里挤得头破血流,痛苦不堪的找工作,也不愿考虑到农村、基层去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施展自己的才能。

二、大学生就业观的解决措施

1.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就业观教育

大学生的就业观是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导大学生正确实现就业和社会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可以通过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大学生就业观的改善。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认识和了解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既希望可以服务社会、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他们也希望能拥有良好的工作、发展环境和稳定丰厚的报酬,可以说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主流既强调奉献社会的精神,也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应该将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而促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以解决。

2.发挥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导向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观

社会文化导向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应该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当前的就业环境,通过加强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观,让他们可以按照自身的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目标。在社会文化的引导方面,政府具有主导地位,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大学生就业的保障力度,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及中介部门的建设,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大学生实行多元化的就业策略,鼓励学生到基层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全社会发展的问题,应该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与高等院校一起,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和就业机会,传播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给大学生提供良好、和谐的就业氛围。

3.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适和教育的能力

解决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除了要发挥高校和社会的教育引导功能外,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大学生自我的调适和教育的能力,发挥大学生的内因作用,充分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大学生自身的内部进行教育、改善。通过大学生就业观的自我调适功能,可以使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进行有效的自我分析,排解心理困惑,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更好的解决困难,总结经验,顺利就业。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灵活的方式进行就业,敢于到基层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工作,敢于创业,既要发挥自身专长,也要注重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应该对自己的条件和就业环境进行认真的评估、分析,为职业定位做好准备,设定好职业生涯目标,制定求职计划;还应该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和改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需要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多种力量进行共同协作努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因此,应该加快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的解决,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而保证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谢安国.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与就业观教育新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1(3)

[2]马琼.浅析就业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2(5)

[3]高静,祁仁前措.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与转变——以西安高校大学生就业观为实证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4]翁秀琴.大学生就业态度、需求调查研究——基于莆田高校问卷调查分析[J].文教资料,2011(25)

第4篇

【关键词】 就业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辩证关系 实践路径

一、大学生就业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爱国”奉献思想薄弱;大学毕业生普遍关注沿海、稳定收入高,单位福利待遇好的工作,不愿意去往西部地区和非一二线城市,这不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对于人才的需求,再加上人力资源的非有效合理配置,导致西部及边贫地区人才紧缺而沿海城市人才过于饱和的恶性循环。

第二,就业态度消极,“ 敬业”素质欠佳;据调查得得知,大学生毕业去向越来越多种多样,考研深造,出国留学、考公务员等,越来越多的“95后”年轻人对待就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奉献精神,不考虑自身的素质,过于重视发展前景,不愿意到最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自身优势的缺乏人才的岗位去,更兼频繁跳槽和辞职,态度消极且毫无敬业意识。

第三,“诚信”意识薄弱,理想现实脱节;伪造假证,杜撰社会实践活动经历和学生干部经历,随意毁约,诚信意识越发淡泊。在校期间较少接触社会,造成了就业观念过于理想化,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常用“我以为”模式来解决,这些不良的就业现象显然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违背。

(二)、大学生就业误区存在的原因

第一,陈旧的就业观念以及过高就业期望值;忽视对道德品质的培养,易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受“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等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过于执着党政机关。据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的《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希望去西部就业的大学生比例仅为4.78%;还有一些大学生不了解就业形势,对待就业过于乐观,产生过高的职业期望,容易在求职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

第二,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学校对就业指导内涵理解不够全面,高校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正确定位、职业技能和心理引导等方面仍需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仍然比重偏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未真正融入到大学就业观教育;显性课堂教育和隐性思想引导以及毕业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仍然没有深入到毕业生的就业体系当中;

第三,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以及用人偏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影响,大学生过分注重功效与实惠,关注待遇与发展机会,集体主义和奉献主义精神被忽视。其次存在用人偏见,某些用人单位非“211”、“985”不招,造成了人才浪费。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认为女大学生承压能力差,性格软弱,面临结婚生育的问题,影响工作。这些都使本就严峻的就业供求关系更加恶劣,人才市场雪上加霜。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 融入学校课程指导、立足职业发展规划

以思政课为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辅,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马克思说:“人是自然傩浴⑸缁崾粜院途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身体力行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激励学生自发接受并形成科学认知,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将之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能充实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其次,建立隐性渗透,利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就业、了解职业发展,开展讲座、文化活动,以非课堂式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通过社会实践,逐步理性确立个人的理想信念。

(二)、贯穿国家机制保障,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开展措施鼓励学生基层就业,增加中小企业就业优势;高校应尊重学生的就业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双向结合,是更加行之有效的针对大学生就业的鼓励机制。完善就业市场法律,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创建社会环境大和谐。将诚信教育列入重要一环,充分挖掘个人层面的精神内涵以及对于就业观的启示,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促进社会积极导向、激发学生职业热情

在引导大学生就业时,社会应当发挥积极导向作用,着力指出正面事例的宣传导向作用,强化权力制约机制,形成社会的良好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为我国公民所应该遵守的价值准则,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都应自发传播“社会的正能量”,互相监督遵守,并“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个人价值目标为引导,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职业定位,在实践中磨练就业心态,以宽阔的心态面对职业面对职业挫折,发展“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EB/OL]. http:///uploads/20170106/20170106141646_96573.pdf,2016-12 .

[2]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6.

第5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民族高校;价值观;需求;层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有所改变,当代大学学生的价值观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一、对象与抽样

通过调查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从三类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第一类对象新生和老生,以大二为分界点,大一新生经历了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区,思想状态不稳定,对于就业观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基本熟悉,思想相对稳定。对11个学院417名不同民族的学生调查抽样(以朝鲜族、其他民族为抽样对象),延边大学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主要少数民族是朝鲜族,所以对朝鲜族学生以及其他民族学生调查抽样。从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为出发点,分为朝鲜族、其他民族两个抽样对象。对11个学院926名学生不同学科的学生调查抽样(以文理、科为例)。学习理科与文科学生,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文科思维的特点是:相对文学素养较高,对知识点记忆深刻。

二、分析与综合

从以上调查抽样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就业观的各异,得出低年级学生在就业观偏向于社会需求,也就是需要爱情、友情、人际交往,刚刚走出家门,走进学校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起点,向往探索爱情的甜蜜、友情的关怀、拓宽人脉交际圈。其次是生理需求,对衣、食、住、行有了新的要求,其中自主利用时间是影响生理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能够自主掌控时间的主体力量,除了上课,其他课余时间可以自行安排,对新鲜事物的向往以及求知欲极强,促使低年级同学对社会交往的需要。[1]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延边大学朝鲜族民族为例与汉族就业观进行抽样调查。朝鲜族同学向往人际交往,向往人与人的沟通,朝鲜族热情好客,与人为善的民族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决定了对待交往的态度。汉族学生在对就业观的安全需要与社会需要上表现出的态度基本相近,许多学生认为今后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在工作稳定的基础之上才能具有对其有吸引力。

三、调查与比较

调查问卷中对职业方向、职业规划、职业理想、职业影响进行了调查。其中职业方向中选择商贸类型较多,经济社会的时代影响显而易见,不仅仅是高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刚入的学生、文理科学生,看待职业方向的眼光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商贸类是近几年就业类型中热门选择。职业规划中学生们在潜意识里与毕业相互影响,调查结果中普遍学生对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概念模糊,规划期较长。[2]在职业理想中学生普遍对隐性职业的关注度较低,对热门公职单位期望值较高。职业影响中,较多学生受学校影响较大,所以学校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创业就业培训具有明显效果。当代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层次需求(以延边大学为例)主要分为基本五个方向:①考研是很多学生选择的继续深造的学习方向。针对考研就的人数比例业女生超过男生。②报考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方向,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相对来说这种就业意向在调查报告中也有所体现,就业观中选择尊重需要的学生们往往是需要具有社会认同感的社会地位。③延边大学的朝鲜族学生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到外资企业工作,韩资企业中可以发挥语言优势,并且可以学习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先进技术。④出国留学也是一部分学生的选择,出国继续学习深造可以了解国外的文化。⑤很少部分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之路艰难,学生惧怕甚至是抵触自主创业,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根据国家政策与规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特征,向学生宣传。

四、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形成原因

以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看。①自我认知能力差,过度关注择业就业条件、就业价值,没有达到就业市场需求与自身就业能力给予形成平衡。大学生忽视在工作中应有的基础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基础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才能有效的适应就业市场需求,进而择业就业。②依赖性强,上学期间经济由父母为学生提供物质支持,很多大学生没有离开过父母,依赖性强,自主意识差;③缺乏对社会认知,当代大学生仅仅满足最低的生理需要层次,功利主义思想突出,职业脱离实际意义,享乐主义。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学生们从入学开始就没有感觉到就业形势严峻,缺乏长期就业规划,就业目的不明确;④择业就业观念的淡薄,其中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主管能动性等都是影响择业就业观的主要原因。家庭因素为学生们提供了最为基础的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物质与精神来源。[3]

五、大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趋势

当代大学生缺乏就业规划,调查中显示67%的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设计,只有9%在学校系统学习过职业生涯设计。[4]一部分人从来没有想过对自己的气质、个性、优缺点、兴趣等进行各管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根据就业发展的动态招生逐渐形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希望能对广大毕业生的求职道路和职业选择有所裨益。相应出台了“大学生到中西部支教”、“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计划”等一系列的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今年毕业生数超700百万创历史新高。国家鼓励学生们到基层去工作,鼓励学生们创新创业。有相应的就业创业帮扶基金。各省市各大高校相继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各高校有专属心理辅导站中根据心理学进行科学的就业测试,形成心理就业咨询机构,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打破传统就业价值观观,树立准确就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凤清.大学生择业观念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

[2]饶莹心,顾胜贤.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2,(3).

[3]苏礼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偏差及其纠正[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第6篇

(一)问卷调查法国内随机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8份;韩国随机发放问卷24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12份。(二)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文献,通过文献资料的了解,进一步确立研究方向和深度等。(三)专家访谈法对于论文的选题、调查问卷设计、研究对象规划,以及论文的难点和重点,咨询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四)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3.0中文版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以求数据的准确严谨。

二、数据分析研究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现阶段,中韩在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合作。其中,就业问题是两国现阶段共同面临的难题。影响就业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显性的因素,比如,公司的规模和待遇、工作环境、稳定与否、就业区域、发展空间等,当然也有很多隐性的因素,如就业倾向性、可持续发展、父母的影响、社会的引导和宣传、就业观念等。

(一)中韩两国大学生对当前国内就业形势预测的对比分析

就业形势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自信心。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出发,侧重于研究主观愿望对就业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中韩两国大学生在就业形势预测上,持不乐观态度的韩国99人,约占问卷调查人数的一半,远远高于中国的30.80%。由此可见,韩国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就业形势更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韩国大学生对就业的担心程度比中国大学生严重。而在非常乐观和非常不乐观两个方面,中国的大学生要略高于韩国。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做了进一步的了解,持非常乐观态度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这部分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很强,对就业很有信心。第二,通过假期的学习或者是实习,对就业市场的需求比较了解,就业准备上会更到位。第三,从很早的时候开始,这一部分学生就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了解,家长在这个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也非常到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即使就业的前景不乐观,但学生就业的决心和信心还是非常好的,大多数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而持非常不乐观态度的学生,主要是专业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对就业前景不太了解,再就是对于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等,因此就业会处于一种比较迷茫的状态。但在比较乐观和一般乐观这两个方面,中韩两国大学生就业预测上差别不大。

(二)中韩两国大学生就业侧重点的对比分析

当前就是这样一个“供需矛盾,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因此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表2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大学生更侧重工作的稳定性,希望可以找到一份比较稳定而长久的工作。而韩国大学生更侧重“就业为先”,从工作中学习,从工作中积累经验,进而解决生活和生存的问题。由此可见,韩国大学生的想法更务实,更能适应目前韩国国内严峻就业形势的需要,这方面2017年3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父母和家庭也是很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从表2可以看出,在对我国208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关注父母家庭的学生有39名,占总人数的18.8%,高于韩国8.0%,大约高出1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目前这批大学生大部分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虽然大城市的收入和就业空间较大,父母却不愿意孩子离家太远,尤其不愿意孩子到离家较远的大城市工作;另外,由于受中国传统的“父母在,不远游”思想的影响,一些生更愿意选择离家近的地方上班,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工作区域的选择,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而韩国则不一样,大部分家庭都不是独生子女家庭,据韩国1993年的人口调查统计,韩国家庭大都是2个孩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范围,增加了就业的成功率。在就业过程中,侧重于兴趣爱好的,韩国高于我国10.6%,高出9.2个百分点。韩国高等教育发展从二战结束以来发展很快,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被世界公认为“教育兴国”和“科技立国”的楷模。韩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培训。所以韩国的大学生无论是从主观,还是客观上都愿意从事与专业对口和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可见韩国虽然就业形式严峻,但是对大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而在自主创业、薪资待遇、发展潜力这三个方面,中韩两国大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一方面,中韩两国都鼓励和提倡创新创业,不仅在政策支持力度上有倾斜,而且资金扶持上都投入很大。另一方面,对于目前面临的不乐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慢慢趋于理性,就业的薪资待遇、休假制度、培训升职,都不再视为就业的刚性需求。

(三)中韩两国大学生对就业渠道的对比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也是越来越多,早已改变了以前报纸期刊招聘、现场招聘会的传统模式,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求职方式,也丰富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使企业和学生能够实现双向选择。表3中韩两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渠道数据统计表从表3整体来看,就业渠道呈现出多元化态势。韩国大学生在兼职实习方面,是所有就业渠道中占据比例最高的,占总数的21.20%,这与韩国政府实施“政府支援青年实习制度”有很大关系,即由政府出资,鼓励中小企业聘用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实习,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技能和经验,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另外,韩国政府在企业中大力推广实施“分享工作”计划,鼓励企业雇佣更多新人,来缓解就业压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则是网络求职,占调查总人数的20.10%。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求职的方式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相比其他求职渠道,网络求职有其自身的特点:快捷灵活、成本低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职位明确、成功率高,这是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求职渠道,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青睐。在上门求职方面,韩国大学生有31人,占总人数的14.6%,而中国只有17人。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韩国大学生就开始提前找工作了,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韩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鼓励高校聘请大学生担任助教或者实习研究员,给他们定期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和经验。同时,鼓励他们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去了解企业的现状和人才需求,为自己的就业做好准备。学校和教师在就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忽视的。我国大学生通过学校这一平台,实现成功就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7.7%,明显高于韩国的10.3%。高校的根本职责是人才培养,这是高校发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但是,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在人才输出方面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从本次调查的国内高校来看,以下几个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第一,加强用人单位和学校的联系与交流,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第二,建立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专门网站,及时为学生传递就业信息。第三,鼓励在校教师和毕业校友利用自己的资源,搭建就业平台,使更多的学生实现就业。第四,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主动利用假期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实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条件允许的可以就地工作。在就业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利用社会关系来实现就业是一种有效的实现就业的方式。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利用社会关系可以有效达到就业目的的,我国大学生所占的比重高于韩国,这与各国家庭教育、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三、结语

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虽然韩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持不乐观的态度的人数更多一些,但这并不影响韩国大学生就业的信心和决心,这一点值得国内大学生学习和借鉴。在就业侧重点方面,韩国的大学生更为务实、灵活,本着“就业为先”的原则。而我国的大学生过分注重稳定性和待遇两个方面,所以偏向于选择报考公务员、医生、国有企业或者合资企业,或者规模较大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公司,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范围。韩国的岗位实习帮扶政策落实比较到位,为韩国大学生的就业开拓了一个重要渠道。同时,在毕业之前就具备了很好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大学生,更容易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业难度也大大降低,这一点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戴丽莉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华,郑夕春.创业人才素质与品质结构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2-133.

[2]谭坚.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实证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4(3):107-109.

第7篇

【关键词】就业趋势;大学生;就业观念

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制度是“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按照“公开、公正、择优、自愿”的原则自行择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新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一些新的趋势,并提出了新趋势下大学生应转变的就业观念。

一、大学生就业趋势

(一)就业领域多元化。随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择业领域也发生了多元化的转变。首先是专业的多元化,大学生能更加理性地以社会需求填报志愿,使冷门专业和急需人才数量增加,专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其次是工作领域的多元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国家就业政策的改革,大学毕业生去二三线城市、西部城市与贫困地区的比例不断增加。此外,参加 “村官”、“三支一扶”、“特岗”、“选调生”等大学生下乡的人数也逐年增加,这使就业领域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点。

(二)追求职业寿命和职业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择业价值观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呈现一种新趋势,由原来的看重稳定、追求薪酬转向注重职业寿命和发展前景。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现代服务业中的营养师、配料师、化妆师、色彩搭配师等新职业相继产生,一些旧职业被淘汰的速度也在加快。因此,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越来越注重职业寿命,或者说职业发展前景。

(三)职业生涯规划成就业指导新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唐钧的研究表明,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出规划的大学生只占37.7%,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生看到了现行就业指导的盲目性和机会主义色彩,就业指导将会从成品包装转而向产品设计和强调个人发展的目标转向。因此,高校现行偏重于“成品包装”的就业指导模式也逐渐将被“产品设计”式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就业力的新模式所代替,大学生将更加关注个人发展的持久性,而非把重点放在可就业性上,就业指导工作将走出以包装为重心的时代而进入一个以提升就业能力为主的时代。

(四)灵活就业成为新的趋势。国外有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观点,即自由职业者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法国巴黎,自由职业者比例占到30%至40%。而我国,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年轻大学生转变了传统观念,开始注重从个人喜好出发,选择张扬个性、较为自由或是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方式,灵活就业者增幅较大,灵活就业成为新的趋势。大学生的灵活就业应该作为全社会的一个共同的话题,完善大学生的灵活就业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将是我们教育界和学术界共同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

二、新的就业趋势下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就业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家庭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就业观是大学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择业活动中的综合反映,是大学生对于就业意义和态度的根本体现。正确的就业观不仅能指导毕业生适应社会并成功地就业,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应树立以下几方面的就业观:

(一)调整就业观与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从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众化就业”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多数人的权利,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充足甚至短缺了,社会提供的岗位越来越大众化,大学生逐渐成为普通的劳动者。“双向选择、自主就业”成为目前就业的主要模式。所以,适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除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应聘技能以外,在努力寻找理想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主动说服自己,适当降低就业岗位期望值,将它放到一个合理合适的水平,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这样才能走好就业成功的第一步。

(二)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求职过程是一个自我能力展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我能力缺陷的过程。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能力的缺陷表现为自我定位不准,很大程度上定位过高、眼高手低。同时,反映在求职过程中就是不能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重新定位。在这个过程中,求职者应该逐渐对自己的能力有更清楚的认识,并积极的进行定位调整。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的时候,要有“生存危机”应当考虑先解决“吃饭”问题,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要在首先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再考虑所选择的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能否得到提高、将来发展潜力等等。

(三)正确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面对就业“大众化”的趋势,大学毕业生应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求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作为社会的优质资源,大学生更应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而不是成为今后社会的负担,这是新一代大学生本应具有的能力。要正确认识社会职位的要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高校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营造的更为宽松和广阔的市场就业环境,认清现实,调整自身的就业观,把就业期望值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做好参与竞争的各种准备。

(四)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自主创业是指毕业生不参加传统意义的就业,通过采取单干、合伙的方式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同时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具有知识储备的大学生应积极响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强化创业意识,走创业之路,将主观愿望与客观需求结合起来,找到回报社会、创造业绩的就业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刘青广,张小宾,张明.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的分析与思考―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观念;利益协调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n)04-0224-02

0、引 言

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却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精英人才意识,被动就业观念,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残留在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中,首先,当代大学生普遍自我期望过高,大都认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过高而追求高待遇。在大学生追求高身价的同时,企业提供的岗位工资明显低于期望值,从而导致大学生劳动市场出现畸形的供大于求。其次,当代大学生有着很强的行业、地点倾向性,此外,当代大学生的动态就业观念淡薄,创业意识薄弱。

我们深层次的思考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难发现,表面上传统的就业观念,却隐藏着对利益的追求,无论是追求高工资,或是到大城市、国企单位工作,都是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表面上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观念问题,其本质上是利益选择问题。

1、对利益的追求形成就业观念

一个人的择业行为是就业观念的外在表现,而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出发点是实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个体选择某个岗位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岗位能够实现自己的最大化收益。可以说利益决定了就业观念的形成,当然这里的利益不仅仅是指经济利益,还包括其他方面。因此要改变就业观念,就要先从就业利益追求上入手,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决定就业观念的利益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它主要体现在工资和补贴的多少,大学生普遍希望到高工资的单位上班已是不争的事实,公务员和国企也正是他的高福利才导致了大学生的积压,另外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及城乡发展不平衡性的事实存在,各地区收入水平有较大差异,这容易导致发达地区人才高度聚集乃至人才过剩。

(2)社会利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体现的不仅是经济利益的追求,社会利益也是他们择业时重要考虑因素,社会利益又包括制度因素所产生的利益,政策因素所产生的利益。

首先在制度因素方面:①户籍、档案制度制约毕业生的择业。我国的户籍制度与住房补贴、医疗保险、退休养老等社会福利有很大联系。与户籍制度相似,档案在人事调动、选拔人才、评定职称等事务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现行的户籍制度、档案制度仍然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旦毕业生选择到农村、中小城市和西部偏远地方就业,户籍、档案制度会对毕业生的再次择业带来阻碍。因此,大学生一心想到发达城市的就业观念也就不难理解了。②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欠发达地区的保障制度远远落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更为完善。保障体系完善与否也是大学生在择业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导致了他们在就业时存在地区选择倾向。

其次在政策因素方面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政策导向性给大学生就业所带来的利益,如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时在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另外各地区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的一系列就业政策所产生的隐性利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如各地区的人才引入政策会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人才储备政策所带来的未来预期利益也会决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3)家庭利益。大学生就业不单单是个人利益的选择,家庭利益也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决定。特别是对一些家庭状况不是很好的大学生,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倾向使家庭总体利益最大化,此时,他们的职业也许不是对自己最优的,但是他可以帮助家庭其他成员提高收益。

以上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各种利益的均衡考虑是他们就业观念产生的根源。

2、实现利益协调。转变就业观念

既然利益决定了就业观念的形成,就业观念的转变就不仅仅应该是大学生主观意识上的转变,它的关键应在于实现利益之间的协调,处理好了利益协调,就业观念自然会发生转变。我认为,实现利益协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实现国家机构人员与非机构人员之间的利益协调。国家可以对国家机构人员(主要是对公务员)的福利进行改革。一方面适度降低公务员的待遇,公务员高稳定性、高待遇的特点使得大量大学毕业生积压于此,适度降薪可以给公务员热降温;另一方面国家监管部门应加大力度禁止公务员灰色收入的存在,一旦灰色收入消失,这些大学生必然会流入其他部门。

(2)实现发达地区就业者和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就业者之间的利益协调。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应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工资和社会保障力度,吸引大学生到此就业。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在2007年提出了“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要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方面提供保障”的举措,这一举措应该加大力度实施,使得与在发达城市所获得的利益达到相对平衡。

(3)实现大城市就业者和中小城市就业者之间的利益协调。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应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吸引大学生就业,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解决毕业生失业问题,吸收的大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4)实现国企、三资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者之间的利益协调。中小企业可以根据效率工资理论,提高员工待遇,吸引高校毕业生这一高素质群体,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来实现公司的发展,同时缓解就业压力。中小企业单纯依靠它的潜在发展空间和容易产生成就感难以吸引大学生就业。因此,提高员工待遇可以达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局面。

(5)实现就业与创业的利益协调。政府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大学生贷款额度和相关优惠政策,以及加大大学生创业时税收优惠力度,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3、结 语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才刚起步,大学生依然是人力资源中的稀缺人才,大学生的失业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也不利于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在于就业观念的陈旧,转变就业观念的关键是实现利益协调。因此实现利益协调,达到利益公平,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马于军,高等教育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与教育投资风险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黄散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李宏伟,孙祥,方留,大学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动因及对策研究,科技信息博士、专家论坛

[5]韩经,尹兆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选择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航海教育研究,2008,(4):35-38

[6]杨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枝学报,2006,(3):55-58

[7]许传红,我国弱势群体度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法制与社会,2007,(6):596-597

第9篇

关键词: 新形势 ;大学生 ;就业观

我国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能否得到很好地解决,是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关键。

一、大学生就业结构性调整对就业观念的影响

首先是招生与就业难以及时迅速地实现全国性结构调整。当前虽然不少省份已将招生计划和就业指标挂钩,但仍存在一定的延时性。不少前两年的热门专业,由于一时就业形势良好便大量扩招,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设热门专业,导致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质量鱼龙混杂。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绝对性的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大多数学生期望的就业地域集中在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发达大城市为主的少数地区,而对到西部地区就业态度冷淡,就业比例低。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新特点

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的“国家包分配”转变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有数年的时间,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也已经连续出现数年。最近几年,社会经济结构和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相对于过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就业目标明确却缺乏变通。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毕业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就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明确的就业目标。但有部分同学对薪水、单位类型和工作地点做出了明确规划,如非公务员不可、非沿海发达大城市不可等等,导致错失许多中西部及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工作机会。

(二)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调查显示,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和求职时的目光停留在外企或其它效益好的企业,更多关心假期长短、工资多少、福利待遇等。

(三)出现了“过渡型”的就业趋势。一小部分毕业生由于预备将来出国或者继续考研深造,而把毕业后先就业作为过渡。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支教等有保研或者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选择保研等项目。

三、对策建议

第一,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强化大学生就业观念中的积极因素针对当前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和就业观,培养良好的择业观念。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发展蓝图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引导大学生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就业,加强就业政策、创业指导、生涯设计规划、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就业观念。

第二,积极推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让基层就业成为大学生的主动选择面对大众化就业形势,基层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往往是迫于压力的一种被动选择。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完善,基层就业将会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发挥关键作用。部分不愿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在于引导,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就业的相关配套措施,让基层能够成为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就业场所。同时政府要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区域性和行业,完善社会保障,减少和消除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就业、到艰苦行业和危险行业就业的后顾之忧,让基层就业成为大学生的主动选择。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2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14[本刊网址]http://

一、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背景分析

(一)经济新常态的含义

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即将面临各种不同的新机遇。譬如人口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群今后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主平台,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动和潜力的核心。同时经济的服务化升级也将创造出公共、消费和生产的空间,养老、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物流、互联网相关产业都将产生新成果和新动态。另外发展的低碳化、产业的高端化、社会的信息化、经营的国际化等等都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典型特征。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大学生一直在就业的观念上都会多少存在误区,他们对自己本身有着过高的期望,从而导致其“眼高手低”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很多刚从大学走出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一份各方面都符合自己要求的体面的工作,都不喜欢从低处开始做,所以很多学生都“高不成低不就”的一个状态喜爱。另外,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中大部分都对自己职业有明确的规划,对自己的未来处于迷茫状态,直接导致在真正面对就业之时盲目而无所适从。同时企业对于大学生的严苛条件也会看出大学生自身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过少,导致抗压性低、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也是比比皆是,加之就业市场的不够完善,不公平竞争普遍存在,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一度成为社会议论的话题,更成为国家重视的重要板块。

(三)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经济领域的各种变化让就业市场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问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毕业生总署直接翻了一倍还多,而从就业市场角度看,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2500万,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在不断下降,但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位,就业的总量压力依旧存在,大学生作为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的确是社会最需要的,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趋势的增加,如果仍旧抱有“我是大学生”这样的光环在身,就业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因此大学生必须要伴随经济新常态不断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不再单一盯住所谓的体制内,而要积极的拓宽和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比较集中的生产业领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进入中高端,带来高端就业岗位的增加,自贸区、互联网、新媒体和创意类等新领域都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各类优势条件。

因此,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观念也要进入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的新常态。

二、经济新常态下9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分析

随着就业趋势的严峻性,学生生源的不断变化,本次调查围绕北京城市学院在校大二、大三及大四学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和研究,试图探讨和研究目前90后大学生对于就业的真实看法和想法,从而能够更好的解决和推动大学生积极就业。本次调查围绕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类、管理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等学生进行小范围抽样调查研究,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5份,其中男生占49.48%,女生50.51%,大二学生占调查总数的30,92%,大三学生占27.83%,大四41.23%。经济管理类学生占57.73%,理工类占20.61%,其他类专业共计占21.64%,在调研和研究中我们发现90后学生整体就业观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就业前职业类相应储备知识相应增多

1.自我认知的增多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92.7%的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势劣势、核心竞争力是有非常全面和比较全面的了解的,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学生大多通过学校安排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各类讲座及就业指导等形式不断清晰了解自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近80%以上的学生都参与过3-4次相应职业发展的课程及培训,并且有86.7%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大学生开展有关职业规划、择业标准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关于职业类的较少,但现有北京城市学院为了更好地提高就业质量,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我们将就业不断前移,各类的职业类课程填充到课程里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较为认可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认为一定程度上能推动自己的就业进程。访谈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课程的帮助下会使用很多测评工具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同时也会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让未来变得不太迷茫。

2.社会实习增多加深了学生专业与就业的联系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有51.9%的学生会认为实习对于就业是有一定程度的帮助的,实习会让他们对相关学习的专业有了一定清晰的认识,从而对职业发展的方向也有了新的看法,我们会发现部分学生会通过实习继续坚持与专业匹配的就业方向,但有些则会发现自己并不擅长,于是在实习中提早发现让学生在就业上有了重新的转变也有了时间的准备。我校在专业实习的培养上也是能够做到时时与就业相挂钩,在调查里我们也会发现学生2-3次以上专业实习占到50%以上,因此可以看到,整体上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就业关注点及路径发生重心上的转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不在关注传统就业行业,反而微商等一系列新兴灵活就业形式让90后大学生极为青睐,调查数据显示,近43,2%的学生认为毕业后要自己创业,这是与传统80后就业观皆然不同的地方,部分学生不再认为“铁饭碗”即是最好的,而且工资及福利也不再是他们判断就业岗位的单一标准,我们发现有23.5%的学生更在意单位的地理环境,有28%的学生更在意企业文化及舒适度,因此我们发现90后关注自我的意识明显呈现在就业选择中,这一变化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经济常态下,服务业的大肆扩张,科技互联网的迅速膨胀反而为90后大学生开辟了新的就业路径。

三、经济新常态下90后大学生就业观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自我意识的加强导致就业的稳定性发生急剧变化

由于90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加,加之社会整体形势的变化性,经济与日俱增的繁荣,导致大部门90后学生生活无压力,从而他们会更在乎自身内心的感受,我们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好多学生认为自己还是愿意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创业和灵活就业成为他们更青睐的一种就业形势,而常规就业反而成为他们较为排斥的形式,他们认为不自由和压力让他们会有不舒适的感觉,于是选择放弃。但由于90后大学生的不成熟性,导致在创业和灵活就业过程中也是屡屡出现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因此这一就业形势的后续变化是需要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经济扩张下的就业被动性增加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90后学生对于自身兴趣特别重视,凡是感兴趣的领域,他们可以全盘研究,但是但凡与他们兴趣无关的事情,他们会毫不关心,正如就业观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好多学生现在并不愿意积极主动就业,都想先玩一两年后再去就业,就会导致整体就业推进工作的缓慢性,现在每年毕业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加之这样滞留不就业的学生数量,大学生就业工作俨然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急需关注的问题,否则也将一定程度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

四、经济新常态下转变9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自我职业观念的调整

大学生就业难,但观念转变并不难,尽管经济环境在变化,但是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却处处充满了商机。传统的就业渠道变窄了,但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广大中小企业、农村乡镇、西部地区求贤若渴,大学生必须改变求稳、图实惠等传统的陈旧择业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从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金子在哪儿都一样闪光”,自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发、建设,走出一条奋斗、创业之路。同时,还应该看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人事事业的兴起,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真正所长,在岗位上培养自己对职业的热爱,锻炼自己的本领,从而作出扎根本行或合理流动的选择。另外也希望大学生懂得创业不是不好,但是也需要经验的积累和社会的沉淀,希望他们转变和减少浮躁的情绪,能够稳定在自身感兴趣的行业中发挥最大的能量。

(二)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育引导

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加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为了更好地推进就业服务工作,高校必须改革相应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中国未来需要的大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创造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灵活的头脑,互相协作的群体意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勇于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北京城市学院一直是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培育学生的第一目标,我们在不断努力优化职业类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计划,突出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按照“适合教育、全人教育、有效教育、实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学校也应加强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帮助。除了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之外,我校一直在努力开展各类就业帮助政策,如创新创业大赛、就业咨询等等,通过各类教育引导以强化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客观而且全面的分析出自己合适什么样的工作,了解其学习的相关专业的培养和使用方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扩大宣传的力度,为学生讲解就业形势等。应该从学生入校开始抓起,加强就业教育,设立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我国的一些就业政策,提早建立正确的就业观。而且,要做好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培训,逐步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从而真正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实践能力。

(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快速上升,在政府部门方面,从根源上改变学校的教学的课程结构,从而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可以充分地运用到以后的社会工作中去,而且让学生在在校期间可以多参见一些实习的机会或者社会实践的机会,学校为学生搭建与社会接触的各种平台。现在在很多学校创业教育已经得到了重视。

第11篇

职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进行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职业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之本,是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90后,狭义上来说是专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公民。由于其成长的特殊环境,造就了90后员工一些独特的有别于80后及之前几代员工的特征。具体特征包括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职业素质较低,忠诚度低;责任感弱,抗逆能力差等。“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因此职业观对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生涯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而随着2017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季的结束,浩浩荡荡的就业季也已拉开帷幕,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比去年增加30万人。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的大背景下,分析“90”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特点及形成因素,探究企业针对90后就业观的管理对策,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此,根据对500名来自江西、福建、江苏、天津、广东等地的“90后”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可以总结出 “90后”大学生关于就业观的特点及成因,及相关的管理对策。 

一、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征 

尽管被调查者中,大三、大四的“90后”大学生居多,但绝大部分仍然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面对越发严峻的就业形势,“90后”大学生显得相对淡定,并且持有乐观的态度;他们不仅注重自身的发展,也看重工作岗位的环境。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点处于比较理想化的状态。 

1.对自我的职业没有详细的规划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40.17%的被调查者认真考虑过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对于大三、大四这样一个即将面对就业压力的群体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半数调查者表示偶尔考虑过自己所适合的职位。68.57%被调查者表示需要专家或老师进行指导。少部分被调查者更表示认为职业不需要规划。 

2.对就业形势持乐观的态度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各个单位对于应聘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14.29%的被调查者表示地区不会是优先考虑的因素。而84.29%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将发展机遇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67.14%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找到工作,并且55.71%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力是公司最看重的因素,22.71%则认为经验最重要,而认为学校或者专业最为重要的被调查者占比不到10%。84.29%的被调查者认为相比父母意见和社会主流,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是工作岗位的决定性因素。 

3.注重自身的发展 

超过半数被调查者表示在找不到合适工作时,会暂时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并且自身发展的机会是“90”后大学生选择工作单位的第一考虑因素。 “90”后大学生在注重自身总和素质的发展的同时,对所在工作單位的环境也很重视。38.57%的“90”后大学生表示希望自己工作的环境充满奋斗气氛。 

4.对工作岗位期望高 

“90”后大学生在大学中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对工作岗位也有相应的要求。42.86%的被调查者希望未来能够在大城市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的500名“90”后大学生中,没有一人愿意去贫困地区。80%的被调查者希望工作单位各项规则明确、奖罚分明、有条不紊、同事之间避免相互干扰。 

二、“90”后大学生就业观成因分析 

1.主观因素 

“90后”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整体经济社会迈进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得到确立和发展、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社会宏观就业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化等社会经济变;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互联网信息环境开放,互联网上交汇着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 

时代成就了“90后”大学生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独特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90后”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90后”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主观因素有如下几点: 

(1)好奇心强,富有挑战精神。“90后”大学生表示想要从事一份有挑战性的职业。 

(2)自主意识和独立性更强。“90后”大学生对外来的薪资期望偏高,并且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3)竞争意识和进取心比较强。一旦他们认为这份工作对他们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容易产生跳槽的想法。 

(4)信心更强。在本次调查中,“90后”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比较乐观。 

2.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往往家长会在他们毕业时提出建议,对其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在大学生选择职业时,家长的从业现状及职业生涯发展前途的思考都会对子女的就业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当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形下,常出现家长包办子女的就业现象。家庭社会资本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也具有一些积极影响:首先,可以拓展信息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其次,还会为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因此,在“90后”大学生就业选择过程中,家庭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就业结果。现如今,“90后”大学生群体多数远没有走出自己的心理断乳期,在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阶段。来自家庭长期给予“90后”大学生过度的关注及保护,导致这一群体具有或多或少的依赖心理。 

(2)社会因素:现今社会高速发展,但由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严峻状况,使得各国的经济受到了一定影响,这也使得全国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然而,总体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好的。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经济发展,这也就使得对高校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毕业生就业有许多机会。并且近些年来,我国毕业生就业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就业体系越来越完善,就业环境也逐渐优化。就目前现状而言,“90后”大学生普遍对未来的就业抱有信心以及期待。国家也鼓励大学生更多的到农村、中小企业就业,这些地方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更高。同时,在基层,“90后”大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及磨炼,对其能力的提高也极有帮助。但社会私营企业等用工不规范,地域间薪资、人才政策等差异等社会客观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90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选择。 (3)学校因素: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专门机构,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90后”大学生不仅在学校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个人的能力,自身的价值观也深受学校的影响,可以说是学校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现今社会宏观就业形式严峻,近年来,高校越发重视大学生对于就业观的培养及就业计划的建立,逐步建立了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引导,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以实践活动为支撑,加上企业实习、实践报告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形成其就业观。“90后”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活中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建立完善个人的就业观念,并且了解真实社会的就业形势。 

(4)政策因素: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但经济形势却面临危机,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出台了许多政策,多为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国家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也使得“90后”大学生群体中有许多人选择进行创业工作,这也是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特点之一。政策的针对性不同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也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正因为国家鼓励创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这就促使“90后”大学生在就业时会偏向于这些方向。 

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作用于“90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养成上,这些因素从方方面面促使“90后”大学生群体形成了其自身的就业观。当然,就业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90后”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其就业观也会逐渐发生改变。 

三、企业对策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使员工从对工作的不满意转变为没有不满意,而激励因素使员工从对工作的没有不满意转变为满意。因此,在思考如何留住90后员工时,也应该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去满足90后员工,以达到降低90后员工离职率、维持组织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在对90后员工的性格特质以及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后,本团队结合管理学的知识,对如何降低90后员工离职率的对策进行了总结。 

1.注重招聘流程,使用人才测评工具 

由于90后性格形成的原因受到家庭、社会、个人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更加复杂难察觉。新员工对于企业来说就如新鲜血液,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和内部员工关系都有长远影响,只有认同企业价值观和发展战略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利益。因此,企业在进行新员工招募与甄选时,应更加注重人才的筛选。在甄选中,仅仅对人才的技能、能力和知识的筛选是不够的,在针对90后员工的招聘中,企业在可控成本内可采用多种人才测评工具,如职业性格测试、情景模拟、压力测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更加全面地了解候选者的性格、择业观、价值观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方向,使企业招募到最合适的人选。 

2.注重企业文化,创造良好工作氛围 

由于90后性格呈现出理想化、乐观、高要求的特点,企业在对90后员工的培养中,应更加注重价值观的引导。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式。90后的性格更加自我、自由,不喜欢被束缚,由于90后普遍生活環境和物质条件较早期的工薪阶级更优渥,企业所提供的物质薪酬不再是唯一的择业标准。企业若仅仅只注重经营绩效,把员工当作实现利益的工具,那么员工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也很难调动。因此,在管理90后员工时,企业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3.注重人才晋升机制,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在小组成员的随机个例访谈中发现,大多数90后员工离职的首要原因是认为自己的不懈努力没有相应的发展平台支撑,因此往往会采取“骑驴找马”的方式,一旦有更好的平台就会选择离职。而如今各种猎头公司的崛起,也使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遭遇更大的挑战。而双因素理论中,尊重、认可、责任和挑战都是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激励因素。因此,企业在针对90后人才的管理中,应更加注重完善公平公正的人才晋升机制,这不仅仅要求企业在岗位晋升上做调整,还应在注重挑战性的任务分配、及时性的精神与物质激励等。 

4.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发挥激励的有效性 

简单的物质奖励已不再是提高90后员工的唯一形式,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90后接收信息的来源与渠道更加多样。正如流行一时的网络热词“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所表达的,在面对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时,90后员工往往更加向往自由和多样化的激励方式。企业在其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应当更加注重物质薪酬和精神薪酬的激励有效性,如弹性工作制、岗位轮换、带薪休假、年度公司员工旅游素拓等既有利于团队建设又能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活动。此外,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有竞争性的、一般同行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激励的竞争方式。 

5.注重人才发展,制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在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90后往往对自己饿的职业生涯规划模糊不清,再选择职业与企业时,往往是简单的横向比较。企业在招募选拔合适的人才之后,应该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人文关怀,在员工入职培训时,就向员工清晰介绍企业人员构架、职位发展路径等有利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容。只有追逐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企业应再在绩效沟通中帮助员工制定与其自身追求相符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万美容,夏博艺,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基于“90后”大学生视角的质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227 

[2]周定财.“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2011(5):79-05.高校教育管理 

[3]刘毅.“90后”大学生的管理与激励[J].2014(02).企业管理 

[4]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2014(4):111-04.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5]丘海燕.浅谈90后大学生的有效管理[J].2012(11).今日中国论坛 

[6]白启华.W公司“90后”大学生激励机制研究[D].2015.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7]张永恩.“90后”企业大学生心理契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以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为例[D].2013.河南大学学报 

[8]刘西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D].2013.山东大学学报 

[9]宋洁.90后大学生就业意识的调查分析——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 

第12篇

1.破“天之骄子”,立“普通员工”,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身份观念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毕业后成为“普通员工”,是大势所趋。教育部周济部长在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大众化教育提高了我国民众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提高了我国民众的素质,但它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已经由“供不应求”转为相对“供大于求”,而且,这种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状况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得到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转移,大部分毕业生处在“非精英”层面。在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普及化的发达国家,大学生开出租车、做保姆、当清洁工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博士生、硕士生刷盘子、送牛奶、做搬运工也是很普遍的现象。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缺资源,“普通员工”是大学毕业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2.破“毕业分配”,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建立符合时展规律的时务观念和自主观念

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制度已经取消,但大学毕业生中“毕业分配”的“铁饭碗”意识仍然很浓。大学生就业制度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在我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和计划经济模式影响下,国家对大学生实行的是统分统配政策。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取消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实行“市场导向、政治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就业制度的转变要求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要随之转变,但大学毕业就有工作或毕业就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认识,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就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吃紧”,不少职业岗位都出现了“饱和”现象,就业坐、等、靠、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

返。要就业,不能没有竞争的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观念,而是要靠“争”,不“争”就没有工作,就等于失业。

3.破“终身就业”,立“动态就业”,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开放观念

终身就业,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做到,即使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更新和提高,人才资源总是在不断地交换和流动中得到优化配置、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的快速更替,用人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市场的建立,使失业和就业成为今后大学毕业生一生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因此,毕业生应该意识到,第一份工作对于许多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锻炼、一种实践经历、一种融入社会的渠道。青年择业指导专家汪大正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个人就业的自主性与封闭性同步增加,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与终身学习的长期性趋势越来越明显,计划经济的就业终身制逐步被市场经济的终身就业制所取代,过去可能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现在一生中可能有几次的就业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一生“一次就业”会被“多次就业”所取代。

4.破“追求高薪”,立“职业前途”,建立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利益观念

一味追求高薪,就会坐失就业良机,失去发展机遇。不管是公司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薪资水平与能力、业绩一起增长是一个永不改变的规律。没有为企业为单位立下汗马功劳,就一心想着拿高薪,那是空想。虽然薪水是刚刚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物质生活的保障,在毕业生心中的分量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但不求实际地追求高薪,将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抓住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就意味着有了发展平台,建立了发展空间。作为员工,有了展翅高飞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空间,也就有了追求高薪的“本钱”。

5.破“政府、国有”,立“企业,私营”,建立符合人才流向的等级观念

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外资企业人才饱和,竞争激烈,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大市场。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心里,公务员地位高、权力大,都想往这些行业挤。但是各级机关单位人员大量精简、分流,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减员增效,本来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市场,随着机构精简和国企改革,这些部门的就业“市场”已经饱和、过剩。外资企业也已经过了前些年人才短缺的阶段。而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第2季度统计,我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030.3万人,其中在国有、集体单位从业的人员是7505.4万人,在其他单位(主要是个体私营户)从业人员是3524.4万人。可以预测,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后增加的就业职位主要由下岗职工、低文化层次人员占据,如大学毕业生乐此而为,其发挥才智的空间将非常广阔。

6.破“沿海、城市”,立“西部、基层”,建立符合国家需要的地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