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负债融资

负债融资

时间:2022-09-25 16:1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负债融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负债融资

第1篇

装备制造业企业负债融资方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虽然以往有关负债融资的研究成果、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对本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在指导与解决装备制造业的实际问题时,应立足本行业行情,将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结合起来考虑。与一般企业相比,装备制造业企业具有高风险特征,竞争较激烈,且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更为严重。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技术研发者和投资者(股权人、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技术研发者往往掌握较多的技术开发项目发展前景及其可行性的秘密信息,而外部投资者往往不了解。信号传递理论认为,负债比率可以作为传递内部信息的一种信号,投资者将高负债看作是企业高质量的一种信号。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高质量企业为了有效地将自己与低质量企业区分开,常常采用高负债策略。根据信号传递理论,本文提出假设1。假设1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负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正。由于高比例的流动负债增加了高风险度,为了避免招致债权人的诉讼或接管,经理层通常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业绩,增加自由现金流量用于及时付款。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长期性的债务主要由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两项构成,特别是向银行的长期借款。由于目前我国银行的国有性质,造成银行整体上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充当着消极角色,对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有限,从而影响企业业绩。由此,本文认为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长期借款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为负。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假设2。假设2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对企业业绩影响为正,长期借款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为负。应付债券具有抵税作用,且可以保证公司的控制权,同时债券发行审核的程序为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提供了相当的保障,应付债券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假设3应付债券与装备制造业企业业绩呈2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正相关关系。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利用其自身的良好形象,可以从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其他企业获得一定量的需求资金用以周转的一种融资方式。商业信用融资方式一般不需要办任何手续,非常方便,使用灵活、有弹性,且融资成本低,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负债融资途径。因此,本文提出假设4。假设4商业信用与企业业绩正相关。

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根据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基金的分类和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共选出了273家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对这些企业2007—2011年财务数据的分析,剔除了5年内被ST和ST的企业,最后得到224家A股上市装备制造业企业,2007—2011年共1120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企业的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CCER数据库,同时借助巨潮资讯提供的年报信息对数据进行了补充和抽检。

3变量指标的选取(1)装备制造业企业业绩指标的选取。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账面利润指标,如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另一类是市场价值指标,主要是托宾Q值。在以往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研究中,不同学者采用的指标不尽相同,有总资产收益率、市盈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和净资产收益率。本文结合装备制造业企业自身特征,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衡量装备制造业企业业绩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比率,是企业销售规模、成本控制、资本营运、筹资结构的综合体现,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和股东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体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该指标也是我国证券监督部门考察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关键指标。因此,无论对一般企业还是对装备制造业企业而言,用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经营绩效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计算公式为:ROE=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式中,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期末余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2(2)装备制造业企业负债融资指标的选取。关于负债融资指标的选取,本文主要考虑债务期限和债务种类,共选取5个指标衡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负债融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数据难以取得,对于这些指标的计算都采用账面价值,具体如下:①总资产负债率D,本文选择资产负债率作为企业负债融资的替代变量。D=负债总额/总资产。②流动负债率S,为借入的尚未归还的1年期以下的借款在负债总额中的比重,反映流动负债中装备制造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关系。S=流动负债/负债总额。③长期借款率L,反映尚未归还的1年期以上的借款在负债总额中的比重。L=长期借款/负债总额。④应付债券比率W,反映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在负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W=应付债券/负债总额。⑤商业信用比率X,反映企业之间的债权关系。商业信用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及预收账款。X=(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负债总额。(3)控制变量指标的选取。①公司规模。公司规模是影响公司价值的一个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用公司资产总额代表公司规模与用公司股权市值表示公司规模的回归结果没有多大差别。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大量的非流通股,公司市值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司规模,因此,本文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公司规模,即SIZE=ln总资产,总资产取账面价值。②公司成长机会的衡量。一般来说,公司增长潜力越大,越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但在成长性不同的公司中,债权和股权有特殊的作用机理。就装备制造业企业而言,由于外在竞争较激烈,公司的研发能力都比较强,成长性是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本文用无形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公司的成长机会,GROWTH=ln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取账面价值。

(二)负债融资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

1样本指标的统计性分析表1给出了装备制造业企业每年企业业绩及长短期债务指标的描述性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到,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从2007年的583%到2011年的374%,5年间企业业绩有升有降,起伏不定。长期负债率基本保持在约4%,说明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长期负债融资相对比较稳定。流动负债率先升后降,总体大概在40%,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偏好流动负债融资。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负债融资方式有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通过表2可以看到不同种类负债所占的比例。表2显示,流动负债占到30%左右,说明装备制造业企业在选择流动负债时,还是比较偏好于流动性强、风险较低的流动负债。商业信用由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这3项指标来反映,其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7年的326976%上升到2011年的430288%。而流动负债的比重却在逐年减少。可见,商业信用对流动负债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当企业的贷款额度达到一定的比例,企业无法进一步获取银行借款时,就会寻找新的融资途径,商业信用就成为银行借款的替代品。从表2中可以看出,债券融资的比重最小,很多年份都没达到1%。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不足,企业发行债券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发行成本和风险较大,使企业通过负债融资的余地非常小。和应付债券相比,长期借款的比重大一些,从整体上看,每年都在负债总额的10%以上。

2实证结果分析(1)表3给出了模型Ⅰ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到,回归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F检验,整体显著性较高,说明解释变量能够很好地解释因变量。DW值接近2,说明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资产负债率的系数为-0553,并且通过1%显著水平的t检验,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总体上的负债融资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为负,假设1没有通过。(2)模型Ⅱ根据债务期限将负债融资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进行考察。流动负债率的系数为-0196,并且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t检验,说明流动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假设2没有通过。这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并不因为风险的加大而增加自有现金流量,而是酌情放弃了一定比例的流动负债,以减少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流动负债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并没有发挥出来。长期借款率的系数为0035,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为正,长期借款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并不显著。整体来看,我国应减少流动负债融资,增加长期借款融资。公司成长性与企业业绩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规模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为正,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t检验。(3)模型Ⅲ将债务分为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商业信用和应付债券,研究不同种类的负债与企业业绩的关系,具体结果见表5。表5不同债务种类对企业业绩的回归结果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Bt值Sig.VIF常数项-0321-31830002S-0079-445000001181L0061189800581335W0059043306651045X0018095203411249成长性-0002-225800241124公司规模0019397200001199F值(sig.)10920(0000)DW值1741从表5中可以看出,回归方程通过了显著性为1%的F检验,整体显著性较高,说明解释变量能够很好地解释因变量。DW值接近2,可以说明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在4种负债中,流动负债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为-0079,长期借款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为0061,分别通过了各自的t检验,假设2没有通过。流动负债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为负,原因可能是装备制造业企业本身就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再增加流动负债,企业的风险就更高,加之要支付利息、偿还压力大,使得增加流动负债不仅没有发挥负债的治理作用,反而对经营者产生了压力,降低了企业的业绩。这一结果和表2中装备制造业企业流动负债比例逐年减少的统计结果相一致。应付债券和商业信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别为0059、0018,均为正,假设3和假设4均通过,但是都没有通过各自的t检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太成熟,并且我国债券发行审核条件要求严格,每年符合资格的企业样本太少,造成应付债券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和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相比,商业信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作用最小。

结论及建议

第2篇

【关键词】 负债融资;企业投资行为;企业价值

一、负债融资概念的界定

1、负债融资界定

在市场环境下,由于资金紧张甚至短缺等原因需要举债,因此,负债融资是一项正常的融资活动,反映了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将负债融资进行区分。按照期限结构的标准进行划分,负债融资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根据来源结构的差异,可以将负债融资划分为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公司债券,由于我国市场环境的独特性,公司债券占的比例比较低,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不予考虑。采取负债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既会产生较大的效用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将资本结构进行整合,进行最优的配置。负债融资所带来的效用,一方面是利息的还本付息,硬性规定,利息自身的抵税效应;另一方面则是财务杠杆的作用,负债筹资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进而增加普通股的每股收益,给企业的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同时也缓解了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冲突,降低成本,发挥了相机治理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负债融资也会带来风险,会使企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加剧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容易引发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的行为,即成本效应。综上可以看出,负债融资具有双重性,负债的相机治理作用和成本效应。

2、企业投资行为

资金作为企业的一种较为稀缺性的资源,数量是有限的,需要通过投资决策对资金进行最有效的利用,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投资决策的优劣决定了企业在项目运行后能获得现金流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价值。现金流量越多,越稳定,那么企业的价值就越大;现金流量越小,越不稳定,那么企业的价值就越小。可以将企业比作是一块蛋糕,投资行为产生的目的在于把企业这块蛋糕做大,使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收益,增加财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价值概念界定

1、企业价值定义

(1)账面价值。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的价值,包含债权人和股东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的总价值。账面价值不包含通货膨胀、时间价值等因素,是代表历史收入的会计概念。因为诸如造假账这样的主观原因,或者诸如会计制度、统计误差、市场噪音、经济周期等客观原因的存在,账面价值可能存在严重的失真问题。

(2) 内在价值。企业的内在价值是综合了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营运管理能力、抗风险能力、现金创造能力和资产质量等多方面能力后得到的全面的度量。因此可以说企业内在价值是在充分考虑了时间价值、风险、未来收益等因素后企业创财富能力的度量,具体来说是企业的净资产总额与未来收益折现之和。

(3)市场价值。企业市场价值在市场供需影响下,以企业内在价值为基础,反映企业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企业内在经济价值的市场预期和表现,是企业股票市价和债务市值之和。企业的市场价值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因为在市场完全有效时,完全的竞争市场上企业市场价值既可以反映其内在价值还可以反应市场的供需状况。但是中小企业板块起步时间较晚,发展不完善,所处的资本市场很可能效率不高,竞争不完全,因此企业的市场价值会与企业的实际价值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

(4)清算价值。企业清算价值是企业在终止生产经营时,出售公司所有资产取得的收入清偿完债务后的结余。企业已经终止生产经营活动,在不符合持续经营条件的前提下,由于清算资产的专用性,其清算价值不包含未来收益,通常会低于实际价值。

2、企业价值的度量方法

在以往的研究中,常采用单一指标或多元指标度量企业价值。单一指标由于其应用起来简单方便的特点,得到学者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常被用来度量企业价值的指标有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投资报酬率、销售报酬率等;多元指标评价法主要有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

因为多元指标评价法需要考虑的因素过多,而且选取的指标过于繁杂,可能会存在难以量化、指标间互斥、权重分配不当、权衡立场选择等问题。因此本文将采用单一指标中的托宾Q值来度量企业价值。

JamesTobin在1969年提出了托宾Q理论。托宾Q值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利润的预期,而市场价值在长期又与内在价值趋同,包含了流通股、非流通股以及债务价值的托宾Q可以较好的代表了企业价值,是一种充分考虑了时间价值、风险水平、未来收益等因素后企业创财富能力的度量方法。具体来说,托宾Q值等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重置成本之间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托宾Q=企业市场价值/企业重置成本

在托宾Q小于1时,也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重置成本,意味着此时公司经营者在选择扩大企业规模的方式时,会倾向于选择花费成本较少的收购、兼并其他企业的方式来获得生产能力,而不是选择购置新设备或投资新产品,投资支出减少。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效果较差,企业价值偏低。

在托宾Q等于l时,也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等于重置成本,意味着此时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投资支出呈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托宾Q大于1时,也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大于重置成本,意味着此时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可以以较少的股票筹备到较多的资金,经营者会倾向选择在股票市场上募集的资金购置新设备或投资新产品的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投资支出增多。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效果较好,企业价值较高。

三、负债融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由于企业对资源的取得和管理效率上的差异性,使其在价值的表现上也显现出差异。而负债融资决策则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获得价值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在企业进行负债融资决策时,如果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则忽略了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以下分析负债融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即负债融资与企业价值的双向作用。

1、企业价值对负债融资的作用

(1)提高企业修正负债融资结构的主动性。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发生冲突之前进行事前预防,提前防止其对企业价值的损害。从负债融资理论可以看出,当企业经营不善引发股票价值下降时,外部干预机制将被启动,进而企业可能会被接管或破产,但是此时股东的利益已经受损。很明显,事前预防要比事后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们除了对诸如利润、现金流这样的指标比较关注之外,还会关注企业向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上传递的其他综合信息。另外,当企业的股权较为分散时,管理者会无法顾及股东的利益;而股权较为集中时且股份被机构投资者持有,企业运行出现问题时股东通过抛售股票撤资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引导负债融资结构趋向于主动预防危机的发生。

(2)关注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外部约束条件。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普拉哈拉德认为,与竞争者的绩效差距、机会差距和适应能力差距是实现企业价值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三个互相联系的外部约束条件。在企业价值的实现与融资结构也同样存在着密切关系,要与竞争对手企业价值创造中取得优势地位,负债融资的决策和修正在资源的管理和价值创造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债务融资理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1)负债融资优化提升企业价值。通过负债融资的优化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由于不同的负债融资途径存在着融资成本的差异,不同的负债融资和股权融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融资结构同时也产生了融资成本的差别。从负债融资结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而且债务利息对企业来说具有抵税作用,从而负债融资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低于股权融资成本,但是债务融资又会产生破产成本,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负债融资比例可以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提高筹资效率,起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

(2)负债融资结构导向影响企业价值升降。企业选择不同的负债融资结构向市场传递了不同的信号,影响市场判断,进而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由前述融资理论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管理者会在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高于实际价值时会倾向于采用债务融资,市场就可以判断公司发展前景良好,企业价值增加;相反情况企业则会更多的采用股权融资。也就是说较高的负债融资比率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了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信息,企业价值提升;相反企业价值下降。

(3)负债融资提高经营效率。由于债务资本的存在会给管理者带来经营压力,提高其管理积极性和经营效率,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相对于股权融资来说,债务融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偿还并且具有支付利息的压力。由于破产机制的存在,公司资不抵债的时候,债权人会要求清算或重组,管理者就会存在失业的风险,适当的负债融资会促使管理者提高经营效率。同时,由于债务利息的固定性,经营效率提高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应负担的利息也会降低,每股盈余增加,此时负债的杠杆作用也会影响到企业价值。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过度的负债融资会引发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所引起的企业价值下降。

(4)负债融资过于分散影响企业价值。选取不同的负债融资结构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不同,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效率会引起企业价值的变动。一定的融资模式会形成一定的债权结构、股权结构,这种公司剩余索取权、控制权以及集中度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治理结构效率。负债融资结构的合理化则会直接映射到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配置与分布的合理化上。例如负债融资过于分散时,“搭便车”现象的普遍存在可能引起股东对企业的监督和约束不力,引起企业价值下降。

四、结语

在负债融资结构方面,公司存在悖于优序融资理论的股权融资偏好,负债水平的提高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对于公司来说,采用流动负债的融资方式更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而非流动负债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创造没有太大贡献;有息负债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也贡献不大,没有发挥出有息负债的税盾作用。企业的融资结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财务问题,如果从战略角度以企业价值的提升为引导看待融资结构问题,融资结构决策就会促使企业主动将融资与投资、生产经营以及企业的核心资源组成一个有机体系,而合理的融资结构也会从融资成本、信号传递、激励机制、治理结构效率等方面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更有助于其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取得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欧阳凌,欧阳令南,周红霞.股权“市场结构”、最优负债和非效率投资行为[J].财经研究,2005.06.

[2] 江伟,沈艺峰.大股东控制、资产替代与债权人保护[J]. 财经研究,2005.12.

[3] 油晓峰.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治理[J] .财贸经济,2006.10.

第3篇

关键词:负债融资;风险因素;股权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负债融资的内涵

(一)负债融资的含义。负债融资是一种必须偿还的融资方式,是指企业在一定量的自由资金基础上,为了扩大再生产,通过向外融资,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具体方式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或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

(二)负债融资的客观必然性。负债融资是工业化阶段一个最重要市场化资金积聚与集中方式。债市是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简单的说,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的区别在于风险配置方式的不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可以理解的是,股权融资时作为社会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的财务风险小而出资人的风险大。当然,对出资人来说,股权融资的预期收益大而债权融资小。这个区别最清晰的显示出债权融资和债市发展的客观必要性。因为全社会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也需要把不同的资产分配在不同的风险组合中。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在债券融资中,由于企业债信、债权期限、利率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同,债市上交易品种的风险实际上也是千差万别的。例如国债和企业债、传统产业里的大企业与高科技技术领域的企业、普通债券与可转换债券、单一的企业债券与采用债券方式“打包上市”的银行债权之间的风险差别就很明显。长短国债的风险也有很大差别。正由此而来,负债融资方式和债市的发展为社会化、公众化、市场化的资源集中过程在风险最小的银行储蓄到风险最大的普通股票以至“创业版市场上的股票之间形成了一条连续的投资组合机会,使不同的投资者有充足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以及优化自己的投资组合。

二、负债融资的优劣分析

负债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会引起经营风险。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对企业来说,采用负债融资必须衡量由其带来的收益风险损失。因此,研究负债融资的利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负债融资的“利”

1.负债融资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竞争是当今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企业的资金规模大小是决定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举债是企业筹集资金扩大规模的最迅速和有效的方法。

2.负债融资是降低综合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的手段

(1)现实中,由于债务资本的利息率通常低于股权资本的股利率(债权资本的成本低于股权资本的成本)采用举债筹资有利于降低综合资本成本。(2)负债融资除偿还本息外,不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不像发行股票那样,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股利。(3)采用负债方式,企业支付的利息是在成本中列支的,即税前抵税;而股利是税后支付的。

3.负债融资可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提高企业股东的收益

在投资利润率大于债务利息率的情况下,由于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4.负债融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利用举债扩大生产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因为货币贬值借款与还款的利率差,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没发生通货膨胀时的价值要小,实际上,债务人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二)负债融资的“弊”

1.负债融资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企业负债必须按期支付本息,在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之外,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突出表现在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拿出巨额资金还债时。

2.负债融资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过度的高额负债,使得筹资风险增大,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同时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终极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算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

3.负债融资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企业债务到期,如不能按期足额的偿付本息,就会影响企业的信誉,众所周知,信誉不好的企业很难筹集到资金,筹资能力也就随之降低了。

4.负债融资对股票价格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对股份制企业而言,负债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的股票市场价格。原因是当负债超出了某个特定的范围,负债比率越高,股票风险越大,其市场价格也必然随之下降。

三、我国企业负债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融资理论-优序融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黄迪利亚尼和米勒于1958年提出了MM定理及修正理论,以后经过权衡理论,激励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及控制权理论的补充与完善形成了优序融资理论。优序融子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债务融资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表明经营者对企业未来的收益有较高的期望,传递着经营者对企业的信心并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从而使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由此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股权融资则是一个不被看好的消极的市场信号。同时,债务融资带来的控制权损失最小,比股权融资更能有效地防止企业被兼并,但债务的增加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优序融资理论的模式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权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因此,除内部融资外,债权融资要比股权融资有优势。

(二)我国企业负债融资的两种极端现象

1.负债融资过度。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些上市公司的债权性融资比例逐渐增大,数据显示,九龙电力的资产负债率由2001年底的24%大幅增加到2002年底的44%,增幅高达83%,其2002年底的长期负债为35498万元,而2001年年底则仅为1098万元,增长幅度3132.97%。 同样还能说明问题的是双汇发展,其负债合计由2001年底的58473.55万元增加到2002年底的92527.27万元,增幅也达到58.24%,负债的增加额是2002年底资产总额的13%。负债的大幅上升,给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财务杠杆过高使得企业竞争能力下降,财务危机日益突出。

2.忽视负债融资或负债融资比例过小。虽然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债权融资,但是目前我国大多企业仍普遍存在重股权融资轻负债融资的现象。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着结构失衡现象。一方面,在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徘徊不前,而且企业债券发行市场的计划管理色彩过浓,发行规模过小,导致企业缺乏发行债券的动力和积极性,也使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尚未完善,而长期贷款的风险又较大,使得金融机构并不偏好长期贷款。这两个因素导致负债融资的渠道不畅,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只有选择配股的方式进行融资活动,从而影响其融资能力的发挥和资本结构的优化。

四、面对我国企业负债融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合理利用资本结构的信号激励效应

资本结构可以作为传递内部人私有信息的信号,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来传递企业有关获利能力和风险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的外部投资人可能会将较高的债务水平看作企业高质量或较好前景的信号。但这并不能说明企业负债越多越好,负债过高会给企业财务带来沉重的压力,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

(二)企业应慎重考虑自身的资本结构

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中,假若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其破产成本较高。因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是难以变现并用以偿债的。所以,该类企业结构中的负债比率应相对降低,以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而对资产总额中无形资产比重较低的企业,由于其破产成本较低,企业可在其资本结构中保持较高的负债比率。

调整融资结构,加大债权融资比重通过向银行贷款间接筹集资金。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太成熟的阶段,从银行贷款成为企业外源融资的最主要来源。因为从银行贷款,一方面可以顺利地筹集到资金,扩大生产,并且这种融资方式下的筹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要承担清偿风险和破产风险,银行考虑的是该企业经营产生的收益大小,在银行严格的监管和激励的约束下,只需要加强对贷款的审核,因此企业从银行贷款成为融资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孙茂竹.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负债融资风险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由于负债经营具有较为明显的财务杠杆和节税作用被我国中小企业广泛采用。然而长期以来,获得负债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政府、金融机构、担保体系,再到中小企业自身虽然都不断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方式创新,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解决缓慢。

1.融资渠道狭窄。起步时期,我国中小企业通常会由内部渠道解决融资问题,但仅靠内部融资难以满足企业经营和扩张需求。而外部资金来源,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对风险与获利等因素的考虑,大量资金由商业银行主要借贷给规模较大、资信较好、抵押完备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同时为了降低坏账等风险,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数量有限、审查过程严格谨慎。据我国经济资料显示,中小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包括所有者投资和内部留存)所占可用资金比例约为50%左右,构成了企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市场公开融资,使得中小企业的扩张和发展缺乏有效支持。

2.抵押贷款难,融资期限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1000万中小企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为13.5%,非正式信贷为6.2%,且大多数为短期贷款。由于固定资产较少,缺乏抵押资产,资信等级较低等种种因素,使中小企业抵押贷款难,融资成本高。

二、中小企业负债融资产生风险的原因

企业能否企业按契约的规定按期偿还本息,不仅要看企业的盈利状况是否良好,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足额、及时和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企业投资决策和信用政策等因素均会影响预期的现金流入量的实现。

此外,负债利息率由于受到借款时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市场的波动,都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如果中小型企业将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短期借款利率大幅度上升等问题,那么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甚至导致因支付不起高涨的利息费用被迫破产清算。

负债的结构也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长期借款筹资使利息费用在长时期内固定不变,而短期借款则使利息费用可能有大幅波动。随着负债规模的增加,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三、防范负债财务风险的对策

1.充分分析偿债能力。企业的偿还能力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的真实反映。企业应通过多重财务数据及指标对短期偿债、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和控制。如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该指标不宜过高,因为负债总额越多,企业无法偿还的风险就越大,一旦出现无法正常还本付息的情况,就有可能被债权人强迫破产清算或改组,一般认为保持在40%―60%较为理想。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经营销售状况、资产结构、规模大小、现金流量、以往经验和所处行业特点,并与相关企业进行横向比较,来确定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2.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营运资金的持有量,衡量了一个企业的偿债灵活性和风险程度。在保证合理资金需要的前提下,保有最优的营运资金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并节约资金使用成本。一般长期资产的收益性高于流动资产,持有较低的营运资金量,会提高企业的收益率。然而少量的现金、有价证券和较低的保险储备存货量,会使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降低,导致信用损失,企业的风险因此加大了。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策略和行业以及金融环境,确定保守或积极的融资策略以保证正常生产经营。

3.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首先企业应适度举债并合理制定负债期限结构。负债融资具有双重作用,负债比例过大会导致公司财务风险增大,负债比例过小,又说明企业经营过于保守,丧失扩大的可能。企业必须控制负债的额度,使之保持在一个适度范围内。控制负债额度可依据两个因素:资产负债率的比例最好在50%以内,即使企业效益好,也不应该超过60%;企业的利润收入应高于企业的负债利息,并配以与资产寿命相对应的负债结构,合理的筹集和使用资金,降低财务风险。

其次企业要按时对融资进行风险评估。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制度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这就需要对融资风险进行全过程的评估监督工作。融资前,要对本公司的偿债能力和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等进行综合评估,以及对资金的投资项目的风险及收益进行评估。融资后,还应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以免项目失败导致不能偿还债务而使公司周转不灵造成更大的风险。在该项财务活动结束后,企业应把项目的结果与预测数据比较,总结融资经验,为下次融资降低财务风险。

四、结论

筹集到资金、具有节税效应并防止企业控制权的分散等优势,然而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融资方案,权衡风险与收益间的关系,适当地利用负债筹资、负债经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军峰.浅谈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解决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1,10).

[2]林汉川,邱红.中小企业运营与控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

【关键字】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 抵消权 思考与评价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抵消的国际动态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应对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的挑战,启动了改进金融工具会计体系的合作研究项目。双方共同组建的金融危机咨询组就金融工具的列报和披露等问题展开了研究。最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11年1月28日了征求意见稿《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抵消》(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目的是为了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下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抵消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按照IASB的设想,此次准则改进工作主要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IFRS32)中的抵消要求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披露》(以下简称IFRS7)中的相关披露要求做出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替换IFRS32原来的关于抵消要求为:当企业拥有无条件的和法定可执行的抵消权,且有意图以净额结算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或在变现金融资产的同时清偿金融负债,企业应当对已经确认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抵消,并以净额在财务状况表中列示;同时增加了对IFRS7的相关披露要求。

二、对征求意见稿主要问题的评价和思考

(一)关于抵消标准

征求意见稿列报与现行的IFRS32相比,概念上考虑了第三方的影响,多了无条件的限制,同时法定可执行的比强制法定权的含义更清晰。无条件的抵消权,是指该抵消权的执行力不以未来事件发生为条件的权利。法定可执行的抵消权,是指在任何情况下抵消权都可执行的权利(即,不论是在在正常业务过程中,还是其中某个对手违约、无力偿还或破产时均可强制)。本文认为,这一要求只考虑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目前状况,而没考虑其未来经济环境、资本市场,这样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首先,或有事项如(未决诉讼、债务担保)且很可能败诉时,企业可能面临财务困境,需要将金融资产变现,可能影响资产和负债持有意图,需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能力为前提。其次,全面收益观下考虑未实现收益,即利润表下增加的其他综合收益,抵消时也应考虑未来状况,以便于报表间匹配。最后,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应以可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特别是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资本市场和法制方面还不健全,一旦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执行力受到很大程度上制约。执行力有必要考虑未来事项:如经营环境的恶化(如金融危机)可能出现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特别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金融机构持有的大部分都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责,可能导致股价大跌或资产大量缩水时,执行谈何容易。

(二)关于多边抵消标准

征求意见稿对满足抵消标准的双边和多边都应抵消。一旦涉及到双边和多边协议,双方有很大自选择实现能达到共赢的抵消标准,双方可能将自身利益相互捆绑迫使其进行关联方交易,通过抵消可以掩盖交易实质,操纵利润。如果是由多方签订了一份规定债务人抵消权的协议,债务人可能具有将第三方(如境外经营)的金额用来抵消债权人的金额的法定权利。由于抵消权是一种法定权利,因此考虑地域、经济和法制等因素,支持该权利的条件可能会根据各国抵消标准而出现不同的选择,不同国家对抵消权的要求和影响可能也不同。同时,IASB需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特别是各项法律法规尚未成熟完善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执行情况。

(三)关于披露及生效日和转换日

征求意见稿对IFRS7的披露要求作了补充。主体应当披露有关抵消权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的协议(如担保协议)的信息,使信息使用者能够理解这些权利和协议对其资产负债状况的影响,反映主体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暴露,或者交易对手对主体信用风险的净暴露。主体具有有条件的权利抵消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金额,按每一类型的有条件的权利分别披露――权利的性质和管理层如何确定每种类型。由于主体存在将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相互抵消无条件的和可执行的法定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有关的权利和义务的执行,并且可能会严重地影响企业对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的披露。

首先,资产负债表是按照流动性编制,根据流动性可及时了解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相互抵消的可执行的法定权利存在,使偿债比率作用大大降低,流动风险随之提高。征求意见稿要求披露有关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可执行的法定权利给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披露带来影响,起到很好互补作用。然而,财务报表上直观反应流动比率和偿债比率关系弱化了,需通过披露信息间接获得评价信息,这势必增加了投资者阅读量,同时给企业带来额外披露成本。其次,披露信用风险及未来现金能力可以让信息使用者更真实了解企业未来获取信贷资金的能力以及与供应商、客户商业信用合作关系,同时评估其风险。这些信息虽然对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起到很大帮助,但在主要反映管理当局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并兼顾决策有用条件下,过多的信息披露可能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如债务担保等。当企业无力偿还时,担保企业需承担还款责任;当存在对企业重大不利事项时,一旦被其竞争者获悉,可能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此外,如此细致的披露要求,无形中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存在信息过度披露的嫌疑。无疑对财务人员的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这会导致企业考虑其成本效益原则,不愿过多披露。

最后,关于生效日和转换问题研究。征求意见稿附录所提议的生效日和转换日期的确定,应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应拘泥于具体时间,只要实质上满足要求时,即可确定其日期。而且不同的企业的情况不同,同时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整和适应准则的转换。我们认为3到5年这个区间是比较合适的。

综合以上情况,本文认为原准则的抵消要求考虑了未来状况,是符合全面收益观的理念。而征求意见稿规定无条件的抵消权在任何情况下都可执行并且执行力不能视未来事项而定,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在企业确定打算行使这项权利或同时结算时,以净额为基础的资产和负债的抵消更能恰当地反映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以及这些现金流量承受的风险。在抵消制度下,一方面可以免除当事双方履行债务的行动,方便当事人,节省履行费用,另一方面互负债务的当事人一方财产状况恶化,不能履行所负债务时,通过抵消起到担保作用。如出现一方当事人破产等事项,对方履行支付的财产将作为破产财产,而未收回的债权要求在各债权人之间平均分配,这显然不利于对方当事人。而通过抵消,可以使对方当事人的债权得到迅速满足。同时无条件的和可执行法定权利的抵消存在,影响了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动比率和偿债比率的不可比性,增加了理解报表的难度。补充了披露的细节问题,一方面,信息使用者可更好地理解企业资产负债状况,便于投资决策。另一方面,增加了披露成本。所以,本文建议,在对准则进行修订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权衡利弊,不可盲目追求趋同或者创新。

三、征求意见稿问题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潜在影响

关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抵消的修订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因此其未来实施的可能性极大,至少代表了未来的修订方向。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将会对企业及各类金融机构产生重大影响。鉴于此,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姿态,立足国情,认真研究其对我国社会各界可能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各大金融机构的潜在影响,以应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实现国际准则的全面趋同。

我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有着违约数据积累时间短、中长期贷款比例大、非市场化贷款定价、抵押品市场等不完善等特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只要满足抵消条件,均以净额列报。以净额为基础的资产和负债的抵消能恰当地反映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以及这些现金流量承受的风险。然而,无条件的抵消不考虑未来事项,对银行持有大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未来现金流量不确定性影响可能很大。同时财务报表流动或偿债比率的可比性受到质疑,增加了对银行业监管的难度,以及注册会计师对银行审计工作要求的提高。

此外,若征求意见稿能得以实施,将会要求金融机构对金融工具的风险信息(流动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更加全面、详细地披露。而且还要求对具有无条件且法定可执行的权利抵消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意图以净额或同时结算的金额或者无意图以净额或同时结算的金额;有条件的权利抵消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金额,按每一类型的有条件的权利分别披露。充分揭示金融工具的性质、分类以及抵消要求,列报形式等信息。一方面利于报表使用者及时、充分了解各金融机构的业务,特别是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各种风险,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就金融工具对其资产负债状况和现金流量的重要程度进行合理评价,进而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另一方面,会增加披露信息成本,并且可能涉及商业秘密。

四、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IASB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消目的是很明确的,即为实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下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抵消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对于金融资产和负债抵消要求及其披露等相关内容的修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之间要求的不一致,实现IASB与FASB之间准则的趋同。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修订同样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由抵消标准和披露要求的修订而带来的执行力恶化,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披露成本增加,涉及商业秘密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国际准则委员会的专家们应该广泛地听取各方意见,权衡利弊,从而做出最优的选择。而我国作为新经济体的国家之一,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过程并及时反馈意见,向国际会计准则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维护自身的权益。国内理论界与实务界都要加强对国际准则的实施对我国的影响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参考文献

[1]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抵消征求意见稿,财政部官方网站.

[2]《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http//wiki.省略.

[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披露》,http//wendu.省略.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负债;融资;资金;财务风险

高校的资金来源按照取得方式不同划分为三类,首先是政府财政性拨款;其次是高校自主多渠道筹资,上述两类是高校非偿还性资金来源。第三类是高校通过负债的方式融措资金,主要用于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和高校硬件条件改善的基本建设投资。负债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高校履行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以资产或劳务偿还债权人的一项经济义务;是高校一种偿还性资金来源;是高校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对高校负债融资下财务风险的认识

高校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是高校在资金运作中,因缺乏足够资金,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或无法履行约定的经济义务,而使高校陷入财务危机的不确定性。高校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一般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产生。外部因素包括:政府对教育事业投资力度是否持续稳定且不断扩大;社会对教育资源的认识和需求状况的改变;新的法律、行政法规、经济政策对学校资金运作的约束;高校在相关的教育领域中所处的位置;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改变,例如波及面广泛的金融危机或恶性通货膨胀,等等。内部因素包括:高校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的认识欠缺,是高校资金运作的最大威胁;高校自主筹集资金的能力不足,使高校资金来源匮乏;财务管理制度的漏洞使资金流向缺乏有效监控,导致资金需求缺口加大,融资压力剧增;高校财务风险监控的信息处理系统中断,无法及时提示风险;高校与债权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发生重大变故;资金运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下降等。

二、高校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分类

根据高校对负债融资管理和偿还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高校的负债融资分为三类。首先是一般性负债融资,主要包括高校的各种应付款项、暂存和代管款项、各种应缴款项等。这种方式集中的资金,没有资金使用成本,没有因一次性偿还而产生的资金支付压力,有些款项甚至因没有固定的偿还日,高校可长期使用,财务风险很小。但是此方式融措的资金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大量的资金需求。其次为周转金借款。表现为高校借入款中的短期类借款。此类借款筹集的资金使用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年,筹资速度快,容易取得,资金在使用上比较灵活,可以弥补高校日常经费的缺口。此类资金如果是通过金融机构借入,高校需每年支付一定的资金使用费。同时高校必须在短时间内拿出足够多资金以应对债务偿还,在借款可以被延期的情况下,如果遭遇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会增加资金使用费。第三类是高校基本建设所需资金借款,表现为高校借入款中的长期借款,取得方式通常为金融机构贷款,该类贷款主要针对高校硬件条件的改扩重建所需。此类融资的使用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筹资速度快,可有效增加高校资金使用规模,但贷款利息与周转金借款相比较高,同时银行为了保证贷出的款项能够按时足额收回,对高校在贷款的使用上会有诸多限制。贷款到期时,高校一次性须支付大笔货币资金,产生的货币支付压力风险直接影响高校整体的资金运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第三类融资的财务风险是最大的。由于目前政府对制约、规范和引导高校贷款规模、高校资金引进途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新形势下大学财务制度改进、资金使用效率评估等方面都还没有详细规定,甚至没有规定,使得高校在缺乏外部监管,且自身负债融资运作风险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面临财务危机的尴尬境地。

(二)高校负债融资规模合理性分析

高校的资本结构在资产负债表中划分为债务资金(负债)和权益资金(净资产)。而高校资金来源中政府拨款和自身筹集的部分属于非偿还性资金,运作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高校的净资产,即权益资金;而负债融资是高校利用债权人的资金,不仅要在未来一定时间偿还,而且要支付资金使用费,表现为高校的债务资金。高校通过运用债务资金减少了资金不足的发展瓶颈制约,但债务资金带来较大的资金成本和偿还风险,要求高校必须在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之间权衡利弊,确定一个合理的,既满足资金需求又能最大限度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的资本结构和规模。

高校负债融资取得的是货币资金,正常情况下需要以货币资金的形式予以偿还,而这部分货币资金运作是不列入高校收支预算的。因此在分析高校负债融资规模时,应当从货币资金入手,结合学校基本收支预算,来测算学校年度货币资金需求量,即年度货币资金需求量=年度预计各种收入性货币流入(包含职工住宅集资收入)-年度预计各类支出性货币流出量(包含年度预计还贷货币流出、支付贷款利息的货币流出、基本建设类货币支出)。当年度货币资金需求量出现一定赤字时,说明高校需要运用负债方式筹措资金。依据资产负债表日高校合理的资本结构,分别确定使用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弥补收支缺口的数额;再根据日常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开支安排,确定周转金借款和长期借款的规模。当资产负债率高于警戒线时,说明高校在融资方面过于激进,而可能存在财务风险。

三、高校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表现与对预警指标系统的分析

高校负债融资下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负债融资规模与高校资产比例失衡,导致资不抵债,各项经济活动因资金缺乏而受阻,陷入长期拖欠贷款却又无法破产的两难处境;高校自身筹集资金能力降低,资金流入减少,影响了归还到期债务对资金的需求;融措的资金投向不符合国家政策或严重偏离学校发展计划和融资要求,甚至违规使用贷款,不仅银行要提前追回贷款,高校还要承担违约责任;资金运作效率下降,资产结构不合理,资金周转缓慢,回笼能力过低;片面强调发展,基本建设规模过大,一些贷款项目效益无法及时显现,加重了高校经济负担。

建立高校负债融资风险反映和预警指标系统,是从正、负效益的角度,通过对一系列绝对数和相对数分析,反映学校负债融资现状、未来融资能力、资本结构、资金周转状态、资金使用效益、偿还债务和抵御风险能力等资金运作的整体状况,为管理层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资料,适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实施有效风险控制。

(一)年末负债融资总额

该指标是高校年末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账户的余额。年末高校的各种应缴款项已完成解缴工作,各种应付及暂存款也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了清理,负债类账户余额客观地反映了高校年末负债融资的规模。通过对该指标历年的动态对比分析,可以客观地揭示高校负债融资规模的变化趋势,当这一趋势的变化破坏了高校合理的资本结构时,说明高校面临着偿债风险。

(二)年末负债融资总额占学校总收入的比重

高校总收入的稳定是偿债所需资金的物质保证,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当高校年末负债融资总额占学校总收入比例过高时,会导致高校资金筹集和融资的不均衡,进而影响高校未来资金偿债能力和正常资金使用。

(三)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高校年末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账户余额与资产类账户余额的比率,反映总资产形成的资金来源渠道,即高校有多少资产是利用债务资金形成的;有多少资产是利用权益资金形成的,是衡量高校经济实力对债权人权益的保证程度。该指标过低会影响高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过高则增加高校债务风险。

(四)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高校年末速动资产类账户余额与负债类账户余额的比率。速动资产是高校资产组成中极易变现的部分。包括现金、各类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款、短期内可变现的对外投资。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高校现实的偿债能力。当其他指标处于正常,而该指标出现异常时,即速动资产余额小于负债余额时,说明短期内偿债能力受到考验,高校应强化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速动资产比例,应对资金需求不足。

(五)高校年末垫付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

高校年末垫付资金是年末暂付款余额与借出款余额总和。暂付款是高校垫付或预付的不具备报销和列支条件的款项,由于大多数的暂付款最终会转化为支出,所以这部分虚拟资产规模过大不仅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且破坏高校合理的资产结构、降低会计年度资产与收支的准确性。借出款是高校将闲置资金借给校内独立核算单位,帮助其暂时周转的款项。适当的借出款可以降低高校闲置资金的机会成本,但是如果无法及时收回会影响高校资产的完整和资金周转效率。当垫付资金占流动资产比重过大时,说明高校资产整体质量欠佳,大量不良资产较差的变现能力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大了资金的支付压力。

(六)自有资金动用程度

高校自有资金动用程度是学校运用可自行支配的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进行对外投资和向外借款的比例。即自有资金动用程度=(年末对校办产业投资+年末其他投资+年末借出款+暂付款中非正常的周转垫款)÷(年末事业基金+年末专用基金-年末留本基金)。该指标越小,说明自有资金动用越少,可供学校发展的资金越多;该指标越大,高校的资金使用受约束的程度就越大。

(七)年末货币资金构成指标

高校年末货币资金构成是指自有资金年末余额和非自有资金年末余额分别占货币资金年末余额的比重。自有资金是高校可以支配的自由财力,表现为年末事业基金加年末专用基金之和分别减去投资基金、留本基金;非自由资金是所有权不属于学校的经费,即年末各类负债余额和未完项目收支差额总和。货币资金是现金和各类银行存款年末余额之和。自有资金余额所占比重越大,高校可支配的自有资金越多,负债融资的压力就越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相反当非自有资金所占比重过大时,高校因为可支配的资金过少,偿债风险将随之而来。

(八)高校年末基建投资财务风险率

高校基建投资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基建负债与学校自有资金年末净余额相比,可以计算基本建设借款给学校带来的连带财务风险。即(年末基建借款+年末基建应付款-年末基建货币资金)÷(年末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年末专用基金-留本基金-应收及暂付款中非正常的周转垫款)。该指标越小越好,如果为负数,意味着基建投资本身有足够的货币支付能力,不会给学校主体业务带来风险。

(九)校办产业财务风险率

根据规定,高校对全资校办产业负担无限责任,一旦校办产业破产,会对学校财务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按投资份额计算应承担的风险。即校办产业财务风险率=(对校办产业投资÷校办产业实收资)×(年末校办产业负债总额÷年末校办产业资产总额)。对校办产业投资份额越大,校办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高校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知道财务风险从哪里来,如何产生,科学预测财务风险的变化趋势,因势利导地控制、化解风险,使负债融资这把“双刃剑”更好地发挥它的资源能量,为高校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高校;负债融资;风险;功效系数法

[中图分类号]F2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061-02

1 高校负债融资的风险分析

1.1 高校负债融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1.1.1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指国家政策变化对高校负债融资所带来的风险。贷款要受到国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教育发展政策等的影响。首先,国家采取鼓励高校扩大发展时,政府往往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贴息贷款、无息贷款、无偿划拨土地等,这时高校的发展环境比较宽松,容易得到资金支持,风险是比较小的;其次,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也直接与高校负债融资风险相联系,当经济不景气时,由于高校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稳定,银行对高校贷款是比较积极的,甚至根本不需要质押就能贷到资金。但经济形势好转时,资金会流向高利率的行业,去获取较高的利润率,促使银行转向高利润的行业,而对高校贷款有了严格的要求,学校的贷款风险就增大;最后,如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紧缩银根,各银行缩小对高校贷款的规模,或停止发放新的贷款,筹资风险立刻显现,学校资金链有可能断裂,在建工程将无法按期完成,甚至造成“烂尾”工程,这将严重影响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1.1.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高等院校信用质量降低的风险。虽然信用质量的降低并不意味着违约,但表明违约概率的增加。通常,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水平或贷款条件来评价高校的信用质量。由于信用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高等院校进行金融市场再融资环境的恶化,再融资的成本升高和融资困难加大。而且,信用质量的下降还会导致高校的社会声誉下降,使高校无形资产受到损失,这对高校今后的招生和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高校的招生人数下降,教学、科研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势必会减少学校的学费收入和科研收入,这样会恶化还款紧张的局面,导致信用质量再次下降,信用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导致贷款难度增加,成本增高,最终可能导致高校的资金紧张状况陷入恶性循环,使高校的资金链断裂(时麟,2006)。

1.1.3 资金运作风险

资金运作风险是指高校因受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其投入的本金和预期收益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资金运作风险又分为日常管理风险和投资风险。日常管理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资金管理不当、没有严格的还款计划、缺乏贷款资金科学高效的使用机制等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此外,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也会造成日常管理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出于投资计划、决策、程序、制度等失误或漏洞而造成投资于无效益或重复建设的项目,导致高校资源的浪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学校发展定位不明确,极易造成投资损失。从国家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多数高校往往只注重扩建新校区、建设学生公寓等硬件建设,而不注重引进软件资源,导致师资力量不能与之同步增长,影响了知识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育质量下降、科研能力减弱,这必将导致学生培养质量的下降,就业率低,其必然导致学校无形资产受损、生源短缺,投资效益下降,引发投资风险。

1.2 高校负债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1.2.1 教育经费来源的有限性

从我国当前现状来看,高校教育经费主要有三种来源:财政拨款、学杂费和其他经费。

就财政拨款而言,自1998年以来,虽然国家财政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绝对数逐年增加,但是,财政拨款占高等教育总体经费的比重却逐年下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7)。从1998―2004年,财政拨款占高等教育总体经费下降了19%,平均每年下降2.7个百分点。

当前,学杂费收入是高校偿还贷款的主要来源。然而学杂费收入取决于高校的招生规模和学费标准,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经济以及高等教育市场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另外,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国外教育机构的大举进入,促使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高校的招生规模能否维持并继续扩大还有待于经受市场的考验。学杂费收入虽逐年增加,但实际上,自2000年以来高校学费标准已被“冻结”了近8年。在名义收费标准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物价上涨,这期间高等教育的实际收费标准是下降的。而且,国家对高校财政拨款增速远落后于学生规模的增速。以1998―2004年为例,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2006年)的数据计算,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规模增加了2.3倍,而同期财政拨款仅增加了1.4倍,高校的总收入仅增加了1.8倍,生均教育经费下滑。可见,学杂费标准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制约,上涨空间有限。

至于其他经费来源,除了少数高校拥有校办企业的经营收入外,大多数高校在这方面仅仅是以获得企业的或个人的捐赠收入为主,而且捐赠收入是有专门用途的。

因此,经费来源的有限性是高校形成负债融资风险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的成本正在稳步上升,高校扩招、扩建校区都需要大量的办学经费来支撑。

1.2.2 高校的法人资格和产权虚置的不完备性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而《教育法》则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两部法律的矛盾之处,使得高等院校不可能具备真正的法人资格。可见,高校法人地位不彻底,其结果必然导致高校产权的两个不到位:一是高校资产的所有者职能不到位,具体明确的人格化承担者缺失;二是高校法人实体和法人财产主体地位不到位。由此形成高校财产是“国家所有,人人所有”的模糊界定。高校产权权能上的不可分割性和非流动性导致产权不能重组、交易和教育资源垄断,从而形成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上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的局面。

在这种产权虚置障碍下,高校由于“责任不明、缺乏市场风险约束,形成资本放纵”,即产权虚置―责任不明―约束不硬―资本放纵,往往形成“前人负债,后人偿还”。所谓“通过银行的钱办学校的事,用今天的钱办明天的事”,这样既给银行留下一个“窟窿”,也给学校后任领导留下一笔负债。而且一般认为,高校无须担心还不了债,因为政府最终会埋单。银行也不担心高校还不了款,因为有政府做后盾。地方政府同样不担心,因为有中央政府做后盾。最终的结果是,高校负债融资的规模会进一步递增,由此将会引发越来越大的财务风险。

1.2.3 高校信贷管理的薄弱性

首先,缺乏资金监管和约束机制。高校建设资金主要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筹措,并采用拨款的方式用于建设,资金筹措部门和项目建设部门脱节,资金拨付与项目建设进程不匹配,容易造成高成本贷款资金闲置。而且,部门间没有内在的约束机制,在拟定贷款项目计划时,缺乏深入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项目使用效益不高,甚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

其次,缺乏还贷机制,偿债能力有限。学校收入主要是财政补助收入和学费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价格由国家严格控制,学校还贷资源是有限的。如负债过度,利息支出过大,为了保证建设资金的筹措和对外负债的还本付息,高校往往采用借新债还旧债来维持资金的周转。随着借款规模的扩大,学校的负债比例急剧上升,继续向银行贷款将发生困难。再则贷款规模将随之扩大,容易引发负债融资风险。

最后,负债结构不合理。由于目前高校负债融资主要用于新校区等大型项目建设,一般数额较大,负债的结构往往会对负债融资风险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在高校使用的银行贷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项目贷款,这类贷款的期限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险的可控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其特点是贷款利率较高,如果贷款时机与项目进度不匹配,易造成贷款资金的闲置,加重债务负担;另一类为短期流动贷款,这类贷款使用弹性大,易筹措,其特点是贷款利率低。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也希望发放这类贷款。但是高校过多地使用短期流动贷款,则会导致负债融资风险的短期集聚,在不能保证适量现金流的情况下,会造成还款困难,出现资金链断裂的财务风险。此外,还款期限的设定不当,还款时间过分集中于某一时间段,则会导致高校资金正常周转紧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财务危机。

2 结束语

第8篇

截至2010年底,江西水泥的负债总额达到了42.52亿元,负债率达64.55%,远高于60%不到的行业负债率水平。“通过融资可以降低负债率,与同业相比,我们觉得公司的负债率还是偏高。”4月12日,江西水泥董秘方真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2月16日,江西水泥2011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本次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合计不超过6500万股,募集资金约6.3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额不超过募集资金净额的30%。在募集资金方面,赫然把降低负债率作为重要目标。

受此消息影响,此后公司股价一路走高,从13元左右最高至3月底的近20元,上涨幅度近50%。

负债率远高行业均值

江西水泥的负债率一直处于比较高的位置。

2008年、2009年和2010年9月30日江西水泥的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数)分别为56.61%、64.36%、68.96%,而同期水泥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加权数)为51.04%、53.72%和57.87%。

江西水泥称,本次募集资金拟用部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支出,降低财务风险,并提高公司的债务融资能力,增强公司的财务稳健性。

而江西水泥的资产负债率偏高,也限制了公司快速抓住行业机遇扩大规模和参与行业并购整合的速度。

此次非公开增发的主要项目是收购锦溪水泥50%股权及补充流动资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万年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和兴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其中所需资金最多的是收购锦溪水泥50%股权及补充流动资金,在总共不超过6.3亿的融资中,达到5亿元。

但是由于收购锦溪水泥50%股权的收购额以江西水泥与锦溪投资签署的股权收购协议为准,因此对补充流动资金,降低负债率的要求最为迫切,虽然补充流动资金额不超过募集资金净额的30%。

年报显示,公司的货币资金只有9.26亿元。2010年12月公司启动了发行8亿元短期融资券工作,同期获得南方水泥投资分红4232.2万元。另外,大股东江西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还委托银行借款1.1亿元给公司,缓解了公司流动资金之急,但是公司的流动性资金仍然紧张。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公司将安排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按照公司2010年9月30日财务数据测算,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约6亿元,合并报表口径资产负债率将降低至63.24%,公司资产负债率相对降低,财务状况将得以改善。但是这仍然远高于行业57.87%的负债率水平。

六年未分红的“铁公鸡”

投资者关心和强调股票的投资价值,因为持有的公司股票能够给投资者分红,使投资者能够分享公司增长的成果,分红是价值投资者最关注的东西,某种意义上也是支撑股价的根本。分红的意义是着眼于长期股价,而不是为了得到短期收益。

正因为此,中国证监会早就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资需要有分红。在规定中提到,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

但江西水泥恰是这样一家好多年没有分红的公司。江西水泥董秘方真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此次募集资金是非定向增发,所以并不与监管部门的规定冲突。

江西水泥在公告中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对象为证券投资基金、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投资者、其他机构投资者及自然人等数量不超过十名的特定投资者。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关联人不参与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所有发行对象均以现金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本次非公开发行后,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不会发生变化。”

不过,江西水泥还是希望改变公众当中“铁公鸡”的印象,在2010年报中提出了每10股派0.8元(含税)的分配方案。原定于4月29日才年报的江西水泥也提早到了3月17日公布。显然,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达1.53亿元,同比增长131.91%的业绩让公司颇有底气。

江西水泥4月6日公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告更为靓丽,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约80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增长约2064%至2332%;基本每股收益约0.2元至0.22元。2011 年一季度公司产品售价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较大,且2010年一季度基数低,因此增长很大。

方真的解释是:“前几年公司盈利状况并不好,因此没有分红。”公开资料显示,江西水泥2008年每股收益0.12元,2009年为0.17元。

股价风险已现

伴随着水泥板块的整体上涨,江西水泥的股价也开始了上扬。截至4月14日收盘,股价报收于18.19元。

这也让江西水泥对非公开增发增加信心,早在融资方案公布时,公司股价并不是很高,但2月16日,即公布融资方案当天,股价便以涨停报收。但股价上涨最直接的影响或许是更加有利于增发方案的通过。

事实上,目前的股价也在不断超出分析师们的估值目标价格。湘财证券去年底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假设公司无烟煤改造2011年、2012年分别完成30%,预测公司2010年~2012年EPS(每股收益)分别为0.42元、0.68、0.96元,考虑到公司的快速增长势头和区域内价格弹性,给予公司2011年20倍PE(市盈率),目标价位13.6元。

中信证券在公司非公开增发公告出来后的报告显示,在假设2011年全年摊薄的情况下,重新测算公司2010年~2012年的EPS分别为0.41元、1.14元、1.56元。依据对行业景气周期和公司盈利增长的判断,给予公司2011年15倍PE,其目标价为17元。

第9篇

一、对企业收入的核实

企业申报的财务报表收入可能存在不真实的成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核实:

1.与企业收入有关的资料相互印证

(1)根据企业的合同及订单核实企业年销售额要求企业提供当年度的主要合同及订单,对全年度合同金额合计与收入进行对比,一般应大于报表收入,并且合同的复印件要与原件进行核对。

(2)根据企业的现金流核实企业年销售额要求企业提供最近3个月的银行对账单(包括企业账户及银行卡),查看企业现金流状况,推算企业年度收款额,与企业报表进行核对。若企业销售分淡季和旺季,则应要求企业提供淡旺季各3个月的银行对账单。

(3)根据企业的出库单核实企业年销售额根据企业的出入库账目,及货物单价粗算企业的出库总金额,再根据企业的销售毛利率计算出企业的年销售额。

2.核实企业账载收入的真实性

(1)核查销售收入的真实性,通过审查登记入账的销货业务是否发货给真实的顾客。方法是复核主营业务总账、明细账及应收账款中的大额或异常项目;追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分录至销售单、销售发票副联及发运凭证;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分录与销售单中的赊销审批和发运审批进行核对。

(2)核查所有的销货业务是否都已记录,是否存在账外销售货物的现象。方法是将发运凭证与相关的销售发票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及应收账款明细账中的分录进行核对。

(3)核查登记入账的销售数量确系已发货数量,并已正确开具收款账单并登记入账。方法是复算销售发票上的数据,追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分录至销售发票,追查销售发票上的详细资料至发运凭证上、经批准的商品价目表和顾客订货单。

二、对企业资产的核实

1.对企业的流动资产真实性进行核实时,初步方法是通过报表披露科目和账务记录及相关原始凭证进行抽查核对,进行形式上的确认;如果对流动资产的质量存疑,还需对其原因进行深一步的分析和推测;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历史年报表的纵向比较,关注和分析大额异常科目及不正常的大幅度增减变化。举例说明:

(1)货币资金的核实通过核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往来调节表,抽查现金收付款凭证,检查现金日记账、总账和应账款明细账的大金额与异常项目进他核实。

(2)应收账款的核实通过应收账款和确认收入的相应收入凭证核对来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对应企业的实际收入;通过核实销售合同签定日期、信用期限回款日期核实应收账款账期是否和企业信用证策匹配;审查企业是否有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3)预付账款的核实抽查企业的购货合同并和销货方电话确认或函证,抽查预付账款的对应付款凭证上,对应货物的入库记录确认是否有真实的交易背景,是否符合购货合同支付条款。

2.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真实性进行核实时,初步方法是通过报表披露科目账务记录以及原始凭证进行抽查核对,进行形式上的确认,同时对重要资产进行实地盘点。

三、对负债的核实

对于企业负债科目的核实重点理清以下问题:债务是否真实存在,债务是否确实由企业承担,相应借入资产是否由企业使用,负债的入账及增减变化的会计处理是否合法、合规。对企业的负债真实性核实时,初步方法是通过报表披露科目账务记录以及相关原始凭证进行抽查核对,进行形式上的确认,同时对重要负债要对债权人进行函证或其他有效途径的确认。在核实以上流动负债各科目真实性的情况下,根据企业历年报表的纵向比较,关注和分析大额异常科目及不正常的大幅度增减变化。

四、对所有者权益状况调查

对于所有者权益科目的核实,重点理清股东注入及利润转增的资本的真实性,相应资本是否已经被企业充分、真实运用生产建设中,所有者权益的增减、调整和分配方式是否合法、合规。

五、现场考察企业生产和销售认证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基础

1.现场考察企业主要产品,对其外观、特性、用途有所了解,按工艺流程图,对各个环节、车间进行考察,了解其实际生产过程和工艺。

2.对企业主要产品的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现场考察,与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各台设备实际生产能力,以进一步框算整个产品的生产能力;现场观察设备新旧程度,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

第10篇

关键词:负债融资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投资行为

融资与投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两大主要活动,而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一直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企业投资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筹资的能力,而企业筹资必须以投资的需要为依据。而负债融资作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之一,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股东与经理层的冲突可能导致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而负债融资的相机治理作用能够减少这种投资行为;另一方面,负债融资会加剧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引发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行为,即负债融资的成本效应。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有其差异性,因此负债融资对不同类型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必然有其独特性,本文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对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层次研究。

一、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作用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而如何增强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的积极作用,减弱其消极作用将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负债融资结构。

1.负债类型结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债务主要包括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两类。商业信用具有期限短,在信用期限内一般可以无偿使用、债权人相对比较分散、单笔金额较小等特点,这些造成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基本上无法对债务人形成有效的约束。银行借款相对比具有期限较长、有偿使用需要付息、金额较大等特点,而且作为公司贷款和机构资金交易的专业性信贷机构,其相机治理作用相对较强。从筹资总额角度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相对较低,权益融资是其主要融资方式,负债比例偏低限制了银行借款的作用效果。

2.负债期限结构。负债期限结构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相对于长期负债,短期负债的治理效用更强。这是因为:第一,短期负债偿债期限短,企业偿债压力大,从而经常性地减少经营者可以自由控制的现金流;第二,短期债务增加了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使企业经营者面临更多的监督,迫使经营者做出更有效的投资决策,缓冲与股东的利益冲突。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负债以短期负债为主,平均达到90%左右,但从目前国内研究现状看,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短期负债并没有减轻投资不足或是抑制过度投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期,尚未完全建立起真正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关系,以及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短期负债被长期占用的情况,造成长短期负债之间实质上的并无无差别性,从而使得短期负债治理作用的效果减弱。

(二)公司治理结构。

1.股权结构。股权结构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持股股东属性;二是股权集中度。从持股股东属性角度分析,基本我国所有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论都是: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对投资的治理作用要优于国有上市公司,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与国有银行的历史同源性,使得银行这个主要债权人对国有企业约束性减弱。从股权集中度分析,在股权高度集中时,控股股东拥有绝大部分股权,具备利用控制权谋求私利的动机和能力,而中小股东由于缺乏监督环境和过高的监督成本使其缺乏监督的动力,从而任由控股股东决定投资行为,同时债权人可能考虑到大股东的利益侵占问题而拒绝融资或提高要价,则公司很难通过外部融资引入债务约束。在股权高度分散时,公司容易被经理层所控制,他们往往会寻求私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投资,从而也不利于实现最优化的投资行为。股权相对集中时,可以实现经理、股东和债权人三者之间的促进与制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主要是民营企业,股权结构较为简单,不存在明显的多层金字塔控制结构,股权集中度较高,从持股股东属性角度对比较有利于负债治理机制的发挥,但股权集中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2.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相关机制的运作。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几方的高效运行保障了公司治理的完善与效用发挥,使公司的投资行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确保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从而也为负债融资的治理机制的高效性奠定了基础。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有效性还有所欠缺。

(三)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两方面。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多方面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负债融资的作用强度。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受融资约束的程度会随之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企业受融资约束的程度会随着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而得到些许缓解,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但相对而言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的种类还偏少,层次上也偏向中小型的金融机构,同样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自由度也有所欠缺。

(四)政府导向与监管机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缺点及外部环境的制约,竞争发展中处于一定的劣势,这时就需要政府政策导向与扶植,可以增加企业负债融资的方式与渠道,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增强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同时严格的监管机制也可以确保债权人、股东和经理层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成为负债融资发挥有效作用机制的保障。而我国目前的政策导向还是较为偏向于国有和大型企业,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比较全,但监管执行度还不够。

二、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发挥积极效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一)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即能够提高股权收益或降低资本成本,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价值。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投资及日常经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来寻求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同时注意合理配置融资的内部结构。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应积极引进战略投资 者以改善持股股东的属性和股权集中度。战略投资者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增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应完善股东大会的投票制度、董事会的独立董事制度、职业经理人市场等措施,加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力度,直接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

(三)发展多层次金融体系。我国现阶段要建立和完善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元化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金融机构,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同时,也要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上市审查要求与主板市场相同,也就是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资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发展债券市场,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

(四)政府扶植与监管双管齐下。我国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制企业的信贷力度,扶持企业具有成长性的项目。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推进市场监管体系的社会化,将监管行为置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加强相应的惩罚机制以增强监管的执行力度。

(注: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春蕾计划”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谭庆美,吴金克.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中小企业成长性——基于中小企业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1,(2).

2.张安伶,王永,王颖琦.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

第11篇

[关键词]长期负债融资; 期限结构; 衍生金融工具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4)02-0140-0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趋于合理,其中债务融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价值除了与公司的资本结构相关外,还会受债务融资结构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公司负债融资结构的因素进行研究。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末以来,全球商品的价格、利率以及汇率时常发生剧烈的变动,这便促使企业产生避险的动机和需求。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监管的放松,金融创新不断推出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期权、期货、互换等衍生产品发展迅速,满足了企业不同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我国企业需要运用衍生品来降低自身的风险,部分企业开始关注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进行避险。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却再一次激起人们对金融衍生品褒贬不一的争论。在此背景下,研究金融衍生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负债融资的期限结构是否产生影响。

二、负债融资结构

(一)负债融资结构的相关理论

负债融资结构是指企业负债的内部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西方学者将负债融资结构根据不同的依据划分为以下几类:企业债务融资的期限结构(Maturity Structure)、布置结构(Placement Structure)、优先结构(Priority Structure)等。这些主要是基于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企业负债的内部构成进行研究的。而对于企业负债融资期限结构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五种假说:信号传递假说、成本假说、期限匹配假说、税收假说和清算风险假说。

(二)负债的期限结构

债务的期限结构(Maturity Structure)是指企业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之间的构成比例关系。一般而言,偿债期在一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务,一年之内到期的为短期债务。长期资金的使用,可以满足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需求,如购置长期性的固定资产。对企业而言,长期债务的还款期长,还款压力和风险较小,但融资成本较高,限制较多。目前长期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和债券两种形式。相对而言,短期负债具有灵活性高、容易取得、筹资的限制条件少、筹资成本较低等优点,但短期内有还款压力,如果安排不当,企业可能就会陷入财务危机。短期债务的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和短期借款。

在现阶段,我国的上市公司并未利用负债融资的期限结构安排来解决负债融资引起的投资不足的问题。我国的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存在一定的成本(杨兴全,2004)。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融资比例过高,特别是某些管制行业长期负债的比例远高于短期负债。

三、衍生金融工具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衍生金融工具(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是指由基础工具(股票、债券等)派生创造出来的金融产品,所以又称为派生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等。通常是通过对利率、股价、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的预测,采取支付少量保证金或者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产品等交易形式,来保证基础金融工具的收益或减少基础金融工具的损失。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投资、融资、避税、公司治理等,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是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所在。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对降低风险要求的提升,金融市场创造了种类繁多的衍生产品。按照基础标的物的不同和基础衍生工具的形态特点,通常可以将衍生金融工具分为期权、期货、远期和互换等。

期权是指能在未来特定时点以事前约定好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一种选择权。期货合约是按照期货交易所统一规定的,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远期合约是签订合约的双方按照约定,在未来的某个时点以固定的价格进行交易的合约。互换是指签订协议的人按照协议条件在约定的时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衍生金融工具。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功能

1.盈利功能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盈利包括提供经纪人服务的收入和交易本身的收入。创造衍生金融工具的本意是为风险厌恶者提供一种避险的工具,但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杠杆作用也为投资者以较小的资金获得较大的利润创造了条件,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高回报是建立在高风险之上的。

2.规避风险功能

衍生金融工具诞生的初衷是为了风险管理。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它可以使投资者规避掉正常经营中的大部分风险。又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保证金、权利金的杠杆作用,投资者付出极小的代价就能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从而能使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更有效地配置资金。

3.发现并传播市场价格功能

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达成的买卖协议,能够充分反映出与价格相关的各种信息和买卖双方的预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未来的价格走势。同时,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不同国家之间和不同金融工具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各种套利行为,从而有利于促进市场的自我完善,加强市场的竞争,缩小金融工具的买卖差价,修正或消除某些金融工具或市场的不正确定价。

4.理财功能

通过远期合约和期货锁定未来价格,通过期权改善资本结构,通过互换降低筹资成本、拓宽筹资渠道。通过期货和远期合约锁定未来投资收益,规避投资风险。通过投资决策的期权方法增加长期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通过互换增加投资渠道,提高投资回报。通过远期合约规避汇率风险,锁定收益或成本。

5.增强市场流动性,促进基础市场发展功能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风险转移机制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了资金运作效率。例如1977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日交易量不超过2200万股,而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后,1987年的日平均交易量迅速达到1.63亿股。

四、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负债融资期限结构的影响

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收益和降低风险。总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对负债融资期限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使管理层倾向于利用成本较高、风险较低、约束较少的长期负债

通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能降低因经济的不稳定性而带来的额外成本。企业的融资政策和所使用的融资工具,会影响社会和债权人对公司的风险评价。如果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自身的风险进行管理,则企业能够很容易地以更低的成本融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然而,根据理论,这样会产生另外的问题,即成本的问题。在企业融资支出预算一定的前提下,由于融资成本的降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管理层会更倾向于长期负债,因为长期负债风险较小和限制较少。

2.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使管理层采用更加激进的融资政策,从而采用流动性高的短期负债

当企业使用衍生金融产品进行风险管理时候,企业融资政策的激进性将提高。企业会更多地运用财务杠杠,主要表现在债务融资的比例提高,而其中又会倾向流动性高、成本低的短期负债来满足其购置流动性资产的需要。

五、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负债融资期限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假设与变量选取

1.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负债总额)来衡量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假设1:长期负债比率和企业是否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呈负相关关系,即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会使长期负债比率降低。

假设2:长期负债比率和企业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长期负债比率会相应提高。

本文采用的是回归分析法,对选择的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得出结果并加以检验。

2.变量的选择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和有效性的限制,所以在变量选择上以内部要素为主。本文用长期负债与总负债之比来衡量负债融资期限结构,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情况,本文采用虚拟变量,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则取值为1,否则为0。根据以往文献的研究,本文采用了行业因素、企业上市年限等控制变量。表1为本文研究变量的选择情况。

3.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所有在中国大陆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考虑到中国大陆在2006年开始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衍生金融工具科目的合算变动较大,所以数据选取2007—2012年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所有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考虑到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数目较少且会计处理与其他行业相比差别较大,对之予以剔除。同时,为消除极值的影响,对变量在1%和99%的水平上进行极值调整(Winsorize)。筛选后剩余样本5741个。

从表2的单因素比较可以看出,样本的长期负债比率(LD)的平均值只有11.91%,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期限结构以短期融资为主,长期负债较少。不过从L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看出,个别公司的负债融资基本是长期负债,接近100%,而某些公司是没有长期负债的。

2.回归统计分析

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检验各个因素对负债融资期限结构的影响以及其显著性。本文采用以下回归模型:LD=C+β1 T+β2 LNS + control +σ,其中C为常数项,σ为随机误差项,β1、β2分别为T和LNS的回归系数。

从表3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与公司规模对其负债融资的期限结构有显著影响。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与否和长期负债比率呈负相关关系,它的回归系数为负数,其P值非常接近于0。其次,企业规模与长期负债比率呈正相关关系,它的回归系数为正数,其P值也非常近于0。这两个解释变量的统计结果的方向跟理论预期的方向相一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更倾向于使用短期负债融资,没有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则倾向使用长期负债融资。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大,企业管理层越来越倾向使用长期负债融资。

六、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负债融资期限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导致企业的融资策略更加激进,管理层更倾向融通短期资金来满足企业的需求。尽管大规模企业比小规模企业倾向于使用长期负债,可由于衍生品的使用,使得大公司也将融资目标一部分转向短期负债。

[参考文献]

[1]曹国华, 滕进华.金融工程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152-155.

[2]陈婷.衍生品运用对公司资本结构与价值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 2011.

第12篇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对称性教学方法研究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近期内的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交易性金融负债是指企业采用短期获利模式进行融资所形成的负债,比如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作为交易双方来说,甲方的金融债权就是乙方的金融负债。大多数《财务会计》教材基本都是按照先资产类、再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的顺序进行编写的,所以教师们也大多都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教学进度的安排。但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知识体系的相关性、对称性特点,结合教与学的有效性,采用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财务会计》的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中,已讲授过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和复式记账原理,讨论过账户的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账户的对应关系等内容。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讲述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内容时,如果结合资产与负债的对称性来教与学,依据“交易双方中,甲方的金融债权就是乙方的金融负债”的特点,分别站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的角度同时进行比较分析学习,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框架结构,要比单纯地、片面地教学收到的效果更大。

一、初始确认环节的对称性教学

(1)科目设置的对称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在会计核算时,分别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下设置了“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科目。其中“成本”反映初始确认金额,“公允价值变动”反映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实质上这是对同一经济业务的处理,只不过是交易双方分别站在了债权和债务的角度,其总账科目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其对称性特点。(2)交易费用处理的一致性。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资产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主要包括支付给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在处理交易费用时的方法都是一致的,即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在教学环节中,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交易双方是站在债权和债务两个不同的角度,但对处理同一经济业务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方法是相同的。(3)计量属性和初始确认金额的对称性。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都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进行初始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均是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的。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其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承担交易性金融负债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贷记“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科目。在教学环节,通过比较和对称性的分析,我们既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在交易费用和计量属性上的一致性,同时也使学生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记账规则的对称性角度,加深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的理解和记忆。

二、资产负债表日账务处理的对称性教学

(1)股利或利息会计处理的对称性。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货记“投资收益”科目;资产负债表日,投资企业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面值和票面利率计提利息时,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企业承担交易性金融负债时,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交易性金融负债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股利或利息,与承担交易性金融负债而产生的股利或利息一样,在会计处理上都是记入“投资收益”科目,不同的只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利或利息确认的是一种应收债权的增加,而交易性金融负债却显示的是一种应付债务的增加。资产与负债对称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结构的了解,学生们可以同时站在债权方和债务方的角度,分别考虑同一经济业务在不同方的账务处理,学生的知识信息得到了系统性的梳理,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2)期末计量属性的一致性和会计处理的对称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计量都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时,其差额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同时确认公允价值上升的收益,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时,调减账面余额、确认损失,作相反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从期末计量的会计处理上,我们也可以对比分析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对称性特点。期末两者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一致性,使得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也是对称的。(3)对计税基础的影响进行账务处理的对称性。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期末均是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那么,不管公允价值升高还是降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期末的账面价值与其期末的公允价值都是相等的。而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税法的这一规定使得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差异,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结果不同。因此,在资产负债表日针对其差异需要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当交易性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借方余额时,将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作分录调整;反之,当交易性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贷方余额时,则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作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的调整分录。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对计税基础的影响的账务处理,非常清晰地体现了复式记账原理中的资产与负债的对称性,所以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使学生更加易于掌握和记忆这部分知识。

三、处置环节的对称性教学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教学环节中的主要会计问题,是让学生能正确确认处置损益。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处置时的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基本模式如下:借:银行存款;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也可以在借方);投资收益(差额,也可以在借方);借:投资收益;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者,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收益。

处置交易性金融负债的会计分录基本模式如下:借: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也可以在贷方);贷:银行存款;投资收益(差额,也可以在借方);借:投资收益;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者,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收益。

以上处置环节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会计核算模式的对称性体现得很直观。把同一经济业务中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放在一起,同时进行对比分析教学,使学生对资产与负债的实质内涵有了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四、对称性教学过程案例分析

例:2011年10月1日,甲公司投资350000元购买了乙公司债券。依据管理当局的持有意图,甲公司将该债券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则视其为交易性金融负债。该债券在2011年11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60 000元,在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45 000元。2012年1月5日,甲公司以344 000的价格将债券出售给乙公司。则甲、乙公司账务处理分别如下:

甲公司账务处理:(1)2011年10月1日购入乙公司债券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50000;贷:银行存款 350000。(2)2011年11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3)2011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000。(4)2012年1月5日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34400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0;投资收益1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50000;借:投资收益5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0。

乙公司账务处理:(1)2011年10月1日承担债务,借:银行存款250000;贷: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250000。(2)2011年11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贷: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10000。(3)2011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借: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 15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00。(4)2012年1月5日处置交易性金融负债,借: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250000;贷:银行存款244000;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5000;投资收益10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0;贷:投资收益5000。

以上甲、乙两个公司的账务处理过程很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负债在内容界定、初始计量、期末计量、处置等环节处理上的对称性。整个过程体现了“作为交易双方来说,甲方的金融债权就是乙方的金融负债”的特点。当甲方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被处置终止确认时,乙方的交易性金融负债也被转销退出资产负债表。

五、结论

利用复式记账原理,进行资产与负债的对称性分析教学,不仅使学生增强了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的认识,掌握了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企业资产来源与负债形成的理解,对复式记账原理有了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务大学出版社,2010(8)

[2]戴德明.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