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技术培训总结

技术培训总结

时间:2022-08-30 08:1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术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技术培训总结

第1篇

今年暑期,我们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为了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为了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对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由于区教育局高度重视,进修学校的精心组织,基层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的积极参与,暑期信息技术培训圆满结束了,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认识到位。

培训工作开始前,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工作协调会,从组织领导到课程设置,从授课人员到日程安排都落实到位,使全体参与人员充分认识到暑期信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从组织领导上保证了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培训中,我们做到了有计划、有过程、有考核、有评价,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授课教师工作热情高涨,认真实施教学计划

正是由于多方面重视,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全体任课教师,不畏困难,顶烈日、冒酷暑,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勤于辅导,担任这次教育信息技术中级、高级培训的8位授课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他们工作热情高,干劲足,吸纳新知识快,有着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底蕴,一接到工作任务,就马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严格管理,为培训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今年的培训我们采取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对学员进行严格考评。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为此次培训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此次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形式和教学质量都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认可。

四、基层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基层学校教师勤学苦练

这次信息技术培训,我们得到了基层学校领导的支持和理解,其中,三中、实验小学、铁路二中、洮河中小学、金祥中学、到保中学在假前就检修了自己的机房,安装了相应的培训软件,主动申请暑假期间到他们的机房进行培训。十三中田忆春校长在他们学校教师来进修学校参培期间几次亲自到机房检查老师们的出勤情况。

基层学校的教师们更是惜时如金,不放过一切学习机会,真实做到了课上“勤学”,课下“苦练”,保证了这次培训工作的圆满完成。不少学员说,通过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自己能独立完成教学课件的制作了,这些足以说明此次培训的形式和教学质量已得到学员的普遍认可。

经统计,2006~2007年,我们共培训了教师1851人,其中初级509人,中级916人,高级426人。实践证明,从严、从实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不仅受到了教师的欢迎,而且实实在在地强化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提高了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教育资源的利用、教学软件的编制和教学设计的能力,形成了一支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做出了贡献,更为进一步培训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第2篇

20**年**月**号下午至**号,**市教科院组织的高中信息技术培训在**实验中学如期举行。这次培训共有信息技术骨干教师100多人,他们来自于**市各个地区的高中学校,其中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此次培训,主要突出“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模式”课堂研究;此次培训,充分挖掘了骨干教师的经验和智慧,通过专家教师的主讲,系统总结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中的精华。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最大程度地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以先进理念为核心的学科素养;全面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两节公开课,暑期中能组织起学生来上课,很是难得,课后**市教研室主任**和**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这两堂课让在座的每位教师对“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师作了报告“终日思考,不如须臾之学”,朴实的语言、切身的实践,让人听后受益非浅;**老师提出的“生态课堂”让人耳目一新,其生动的语言、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案例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看法。

在本次培训中,教科院**科长对高中信息技术“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而精辟的解读,让在座的每位教师对“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模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有章可循。

短短两天半的培训结束了,可是培训的那种浓浓氛围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位参训教师。这次培训,给我们以后的信息技术教学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也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后备力量

第3篇

以农业科技为先导,走现代农业之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农业科学技术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项目区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成熟适用技术入户普及率明显高于非项目区,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水落石出稻免耕抛秧技术培训和狗牯脑茶新品种引进

主持单位: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技术依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实施规模: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培训500人次。狗牯脑茶叶基地示范面积150亩及新品种引进30万株。

实施期限:2011年10—20112年9月

三、实施地点与规模

示范推广项目选择在交通方便、群众基础好、领导较重视的狗牯脑茶主产区镇村,示范面积150亩,引进新品种30万株。技术培训项目在珠田镇、泉江镇实施,培训规模为500人次以上。

四、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有二项: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培训,狗牯脑茶叶基地示范及茶叶新品种引进。

(一)、农民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与安排

1、培训地点与方式水稻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培训以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区中的行政村为单位,分别举办技术培训班,共举办五期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对象重点为项目区农民。培训人次要求达到500人次以上。

2、培训时间在2011年10月至20112年9月内完成。

3、培训内容聘请县农业局技术专家讲课。重点讲授内容为二晚免耕(或少耕)塑盘育秧抛秧新技术。其次讲授:①水稻病虫防治关键技术。②多用一斤种,增产百斤粮技术。③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⑤超级稻和优质稻的基本知识。

(二)示范推广的主要内容与安排

1、示范推广地点在狗牯脑茶叶主产区的村实施

2、示范推广时间在2011年10月至20112年9月内完成。

3、示范推广内容茶叶基地示范面积150亩,引进茶叶新品种30万株。

四、项目物资与经费

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区农民的积极性,方便他们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操作,以便达到项目预定的目标,从项目专项经费中列支用于购买项目必备物资、技术培训费用。①项目物资:主要是购买茶叶新品种。②技术培训费用:主要用于技术资料打印费和专家讲课费。

五、项目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

为了确保本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成立科技推广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各小组的组成成员及岗位职责如下。

1、项目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开发办主俊任组长,县农业开发办副主任、县农技中心主任任副组长,珠田乡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确定项目区地点和规模,协调关系,监督和检查。

2、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农技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任组长,县农技中心研究员、县植保站长、县农技站长、珠田农技站长为成员。主要职责是制定实施方案,承担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协助采购项目配套物资,田间技术指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3、项目实施小组:项目乡镇要成立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小组,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乡村干部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组织农民实施,分发有关物资,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开好现场会,搞好项目总结等工作。

第4篇

为了切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促进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远程技术培训的通知》(农办人[2008]14号)精神和省远程办、省农委有关要求,决定依托我区各“先锋在线”工作站、信息点和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开展“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远程技术培训”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

二、培训时间:集中培训从2008年4月上旬到5月下旬。

三、培训方式:

1、播放收看。省远程办在“先锋在线”前端播出平台已开设“抗雪减灾”专栏,集中转播全国远程办有关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专家讲课录像和科技光盘,同时播出部分我省组织的培训节目。各乡镇党委要以“先锋在线”工作站、信息点为依托,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制定收看计划,积极组织播放收看,并安排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到各信息点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答疑。

2、专家授课。依托全区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区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和远程答疑。各乡镇党委根据每期培训内容,及时组织相关种养殖大户和发展能手到乡镇视频会议分会场接受培训。

3、现场指导。在集中培训期间,区农委将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对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的指导和服务。各乡镇要及时收集灾后重建与春耕生产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随时保持与区农委联系,共同做好农技服务工作。

四、培训内容:

4月:1、水稻新品种介绍;2、水稻无盘旱育秧技术;3、茶叶加工技术;4、小蚕共育技术;5、蔬菜气肥实用技术;6、家畜饲养技术;7、网箱养鱼技术;8、动物疫病免疫技术。

5月:1、水稻大田管理技术;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茶园管理技术;4、方格簇营茧技术;5、蚕病防治技术;6、桑园管理技术;7、陆地蔬菜栽培技术;8、鱼病综合控制技术;9、家禽饲养技术;10、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11、果园管理技术;12、食用菌栽培技术。

四、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要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各“先锋在线”工作站、信息点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参加培训,积极开展信息服务,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全县粮食总产8亿斤以上的总体目标,以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为载体,以超级稻高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推广超级稻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大力开展超级稻主体培训,着力构建“农科教、个社户”紧密联合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运行机制,促进超级稻生产技术进村入户,实现“双增一百”的目标,为全县粮食生产持续丰产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加大超级稻良种及配套集成技术推广力度,计划全县示范推广超级稻30万亩以上,其中早稻15万亩,晚稻15万亩。实现亩增产稻谷100斤、节本增效100元的目标。全县培训专业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1000户以上,重点抓好一个万亩示范片和二个百亩核心方,辐射带动超级稻的大面积推广(具体任务见附表)。

三、工作重点

2013年工作重点是扩大超级稻品种应用面积,强化技术集成创新,提升示范户科技水平、提高关键技术的到们率,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一)示范推广超级稻主导品种。

农业部认定的101个超级稻品种,适合我省种植的近40个。根据我县实际推广应用情况,今年全县主推超级稻品种早稻为淦鑫203(荣优3号)、金优458、新丰优22、03优66、中嘉早17号等,中稻为扬两优6号、Y两优1号、天优华占等;晚稻为五丰优T025、五优308、淦鑫688、天优华占、丰源优299、天优998等。结合万亩高产示范和百亩冲超高产攻关,继续开展水稻新品种展示和超级稻生产力比较试验,以引进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新品种(组合),筛选和贮备超级稻良种。

(二)集成配套超级稻高产技术。

针对我县水稻生产关键制约因素,实行重点突破,集成推广2-3项简便实用、农民易掌握的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综合应用双季超级稻“早壮强”、水稻“三高一保”、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水稻“三控”施肥、水稻“三定”栽培等栽培技术原理指导超级稻生产,重点抓好超级稻合理用种量,培育适龄壮秧,科学控苗增穗,氮肥后移、施好穗粒肥等关键技术,发挥超级稻穗大粒多、高产稳产优势。

(三)深入开展超级稻主体培训。

围绕超级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充分利用科技入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平台,创新培训方式,采取“省市县乡”分级培训、“参与式”培训和“室内培训与现场培训,培训技术骨干与培训种粮大户、种粮能手,专项技术培训与通用技术培训”三结合培训等方式广泛培育超级稻示范户,提高培训实效。2013年全县培训示范户1000户以上,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培训提高超级稻科学种植水平。

(四)大力开展超级稻高产示范。

在乡建立1个双季超级稻万亩示范片,示范片覆盖等6个行政村,农户2678户,示范面积1.02万亩。在乡村、对乡村建立2个双季超级稻百亩核心方。百亩核心方双季稻两季亩产1100公斤以上,单季稻亩产700公斤以上;万亩示范片双季稻两季亩产1000公斤以上,单季稻亩产650公斤以上。在示范区竖立超级稻示范标志牌,建立核心区实施工作台账。

四、工作安排

(一)方案制定(1-3月)。

按照省厅总体工作方案制定县2013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方案,筛选、宣传、培训超级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超级稻示范区建设地点和有关试验,开展示范农户培训。

(二)组织实施(4-10月)。

落实早、晚稻超级稻示范工作任务,组织项目技术专家组开展技术培训,并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调查了解各地超级稻生产及示范推广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与措施。早晚稻超级稻关键季节组织开展流动现场观摩,并做好早晚稻超级稻测产验收工作和检查等。

(三)总结验收(11-12月)。

项目实施完成,进行项目年度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迎接省验收,形成总结报告,提交省科教处和农技推广总站。开展项目实施成果经验交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县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县农技站、科教站、土肥站、植保站、种子管理站、良种推广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技站,负责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的组织实施等日常工作。

二是成立县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技术专家指导小组和乡镇技术推广服务小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县种子管理站陈隆添研究员任首席专家,专家组成员由局农技、土肥、种子、植保等相关专业股站的技术骨干组成,具体人员为李雄、邓聚成、赖伍生、熊桂花、曾俊。技术专家指导小组负责超级稻品种选定,配套高产技术的组装,以及推广过程中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制定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和项目任务的具体落实。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组成技术推广服务小组,实行技术指导员挂点连户责任制,负责本乡镇的田间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

(二)加强技术培训。在省超级稻技术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试验研究和技术服务,对全县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进行技术培训,编印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手册和明白纸、挂图等,直接发到农户手上,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关键技术的到位率和入户率;在水稻栽插和中期管理等关键时期,组织1-2次全县性现场观摩,县乡技术指导员要直接参与超级稻百亩核心区和万亩示范片高产创建,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三)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和调动科研教学单位、推广部门、种子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农科教、个社户”联合,创新超级稻示范推广机制,提高技术到位率。同时,将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与水稻高产创建、农业科技入户、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阳光工程、水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粮食科技丰产工程等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实行项目带动战略,利用好相关项目平台,发挥项目叠加效应,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上推动超级稻发展。

第6篇

【关键词】乡村医生;职业技术;医疗卫生;培训方法

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农村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我国对于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改革非常重视,乡村医生肩负着农村地区基础性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工作的艰巨任务。因此,优化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就要增强乡医职业技术,提高其医疗服务的效率。

一、乡医职业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乡医职业技术培训多由当地的乡镇卫生院主持开展。乡镇卫生院的培训方式一般有脱产、进修、会议、讲座和短期培训班等这几种形式。除了脱产培训之外,其他培训的时间都较短。在短暂的时间段内无法实现系统知识的高效讲解。2.培训方法缺乏针对性由于历史原因,乡医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因此对于大专或者大专以上的学历需求较高。在调查了解中多数乡医对于能够获得大专及以上执业资格的愿望较高,而在实际教学中,培训方法没有针对性,不同学历、年龄、技能差异的乡医往往在一起统一培训,为了照顾起点低、能力较差的乡医,教授的课程一般是基础性的内容。因此培训效果难以达到学历和执业资格提升的效果。3.工学矛盾乡村医生多数由于经济状况的紧张,没有能力支付长期外出进行培训和进修的费用。由于平时还需要务农,无法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对于培训的热情也逐渐降低,而长期的不进行优质教育和培训,其能力无法实现职业资格的提升,工学矛盾严重。

二、乡医职业技术培训方法的影响因素

1.培训体制乡医职业技术培训体制不健全。乡医职业技术培训的方法方式依赖于体制的管理。目前对于乡医技术培训管理化、标准化的规范仍未形成。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也未对乡医培训管理等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乡医培训的主体、方式、标准并未形成。2.培训保障乡医职业技术培训补助不到位。乡医不仅是个人的职业选择,而且是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乡医的职业技术培训不仅仅是乡医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是农村地区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水平的提升。由于历史原因,乡医不仅学历水平低,其经济状况也堪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提高乡医的培训补贴,缓解乡医培训的工学矛盾才能激发乡医培训的积极性。3.培训模式乡医职业技术培训方法不科学。乡医职业技术培训由于没有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因此在培训方式的选择方面也有失科学化。不同学历、能力和基础的乡医在短期内参与集体化培训,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压力,也不利于乡医的深入学习。

三、乡医职业技术培训方法的优化

1.健全乡医职业技术培训体制

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健全乡医职业技术培训的体制、机制,统一培训的标准,明确培训主体;将乡医终身接受教育培训定为乡医的义务,并纳入相关的管理监督之中;出台系统化的乡医职业技术培训管理指导要求,设计考核标准、考核目标和考核流程;按照激励政策对其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

2.增强乡医职业技术培训保障

在激励乡医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之中,要建立和完善乡医职业技术培训的保障工作。政府部门要积极出台乡医的待遇优化政策和平时培训的补贴方式。改善乡医的待遇,特别是提高具有执业资格乡医的待遇,对乡医进行职业化的管理,为乡医提供医保、退休保障、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缓解工学矛盾,鼓励乡医积极参与职业技术培训。

3.优化培训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开展乡医职业技术培训必须了解乡医的培训需求,针对乡医的基础不同、学历不同、能力不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培训;采取全科医疗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实效。将脱产和半脱产相结合;将函授、自学考试和临床进修培训相结合;将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满足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乡医培训需求。4.优化师资队伍目前乡医职业技术培训多由当地的卫生院主持开展,由乡镇卫生院派遣乡镇医生去参与乡医的技术培训工作,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针对农村地区的

医疗情况,依托更加专业的高等医疗院校,优化乡医职业技术培训的师资力量,鼓励具有较高资质的医生到农村支持当地的医疗卫生发展。

四、总结

乡医职业技术培训的重点在于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体制的健全、模式的选择和保障的合理。乡医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是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优化的重点,是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关注农村医疗卫生管理,关注乡村医生的执业现状,是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常影,姜新,郭翠婷,许娜.“互联网+”背景下乡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09):1112-1114.

第7篇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还需要科学和人文素养。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枯燥的教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新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缺陷和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教师对信息技术把握不到位,不正确的定位使得信息技术难以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对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成为小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

一、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它已经成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活动,将其作为教学工具辅助教学,以直观、形象的画面、视频或音频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不仅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也让学生享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现阶段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依然没有完全发挥出重要作用。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直接将课本教材中内容以多媒体呈现出来,仅仅改变了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换汤不换药”的做法难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照本宣科教学方式根深蒂固,使得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难以实现。另一方面,部分小学教师不习惯运用信息技术,这一部分教师任教时间比较长,已经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相比起信息技术,他们更加习惯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信息技术被闲置,导致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难以发挥出重要作用。所以,新形势下,如何促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小学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教师的教学特点来看,在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保证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现以小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为例,有的教师以往课堂教学中更习惯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难以对教学内容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更好地诠释,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而且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小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如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以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等,这项新认识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形成了新的认识。教师带着这种新认识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适当拓展教学资源,例如对于语法知识点“there be”句型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将重要知识点呈现出来,首先,对这个句型的含义进行解释,即“某处有某事”或“某时有谋事”,在学生对其含义形成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进行举例,学生:Ten minutes ago,there was an eraser,a pen and some books on the desk.为了让学生了解所理解的知识是否准确,教师再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即在多媒体上展示出该句型的常用结构“There is(are)+ 可数名词单数或不可数名词/复数+时间或地点”。让学生掌握准确、全面的知识点,同时也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所以,巧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资源的适当拓展,既有效简化了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由此可见,对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必然要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目的。

二、合理组织信息技术培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

对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必须合理组织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从以往信息技术培训情况来看,培训目标没有真正落实。主要是因为培训活动存在“走过场”的嫌疑,信息技术培训没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只是将小学教师集中起来,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然后让教师分享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经验,最后对经验进行总结,以此作为信息技术培训。在在这种培训模式下,教师没有得到“成长”,难以使得课堂教学得到调整,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对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必须增强其有效性。即在培训活动中,实现其与考核相结合,对教师培训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增强教师对培训的重视。并根据小学教师反馈出来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促使教师将培训中学到的经验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真正达到培训的重要目的。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信息技术培训活动中采用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即先对各个学校的一名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然后由这名教师带动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而校本培训也就是由参加完集中培训的教师在学校开展培训活动,为了保证培训目的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抓住校本培训的本质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培训活动,保证培训活动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例如对于部分教师带头学,可以让一部分教师先集中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再由这些教师一σ桓ǖ计渌教师,促使全体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及其使用技巧。最后,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培训效果,即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保证信息技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发挥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促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开展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根据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合理组织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从而为信息技术培训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障。

综上所述,对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是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保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

第8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科协:

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7大精神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在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中的作用,使培训收到更好的效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在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中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的意义

党员电化教育传播快捷、覆盖面广、形象直观,为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所喜闻乐见,在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素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的优势,运用这种先进的传播手段搞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贯彻落实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迫切需要。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有利于农村党员、基层干部走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前列,有利于增强他们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带头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科协要充分认识在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中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采取有效措施,把这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要继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传播、推广和普及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和市场经济需求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从当地的种植、养殖、加工和乡镇企业等主导产业的实际出发,对党员、基层干部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以推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一定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同扶贫攻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起来,发动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学文化、学科技、学管理,掌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和正在开展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能力,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榜样;在那些已经基本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地方,要和实现宽裕型小康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三、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的阵地和教材

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要以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为主要阵地,充分利用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网络,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反映先进实用技术的电视片,利用中国科协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的师资力量,辅以必要的讲解和现场指导。通过建立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党员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以及示范基地,把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到广大群众中去。采取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调动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各地农函大的作用,有计划地为农村培训较高层次的多方面的实用技术人才,使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要以介绍先进实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电视片为主要教材。教材来源,可以由各地党委组织部门或科协组织制作,也可以由两个部门联合制作,还可以适当从有关部门引进。全国的教材,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国科协统一规划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材由党委组织部和科协协商确定。

四、加强对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全国性的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和中国科协普及部具体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和科协,要结合本地实际,对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做出安排,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在制定200*年至200*年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规划时,要对这项工作进行统筹考虑。要根据实际情况,搞好与有关主管农业和农村经济部门的协调和配合。要发挥党委组织部门和科协有关内设职能部门的作用,把党员、基层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同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结合起来,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和具体指导,定期分析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中央组织部和中国科协将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以推动活动的开展,并每两年进行一次评比,对在运用党员电化教育进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个人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将评选实用技术优秀电视片。此项工作纳入整个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评比表彰范围,不再另行安排。

第9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 体验式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Training in Educational Skill Training

HUANG Xiaoxi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Branch, Zhuhai, Guangdong 519085)

Abstract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education reform.And teachers' educ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becomes a bottleneck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 with education. How to train teachers with education information efficiently in oder to help the teachers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problems urgently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ananlyses the training and mean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y to use experience trai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Key wordseducation technology; experience training

教育技术培训旨在通过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和优秀教案的示范研讨,使教师了解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提高现代教育思想意识,掌握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熟悉教育技术应用方法,增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使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使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由于教育技术不仅有利于教育手段现代化,而且有利于教育思想、方法和体系的现代化,因而发展教育技术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教育技术能力成为新时期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因此,培训教师教育技术技能,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紧迫课题。

1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问题

教育技术培训以教师在职短期培训为主。一般来说,培训时间紧,内容多,受训者不可能像在校学生有充溢的时间学习,只能集中时间,进行“讲座式”的培训。这种的方式多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重点,最后以考试结束。传统的培训主要以培训者为中心,培训内容十分丰富,但学员与培训者、学员与学员之间缺乏交流,学员操作少之又少,不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学员一味地接受培训内容,根本没有时间消化,对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未能把握,因此导致到他们学过即忘,不利于学员日后的继续学习。

很多学员仅仅把教育技术培训看成是完成工作任务的一部分,教育技术培训也变得有其名而无其实。同时,当前的培训模式并没有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让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规律。

2 体验式培训方式

体验式学习即“在体验中学习”,是一种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双向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学员的亲身体会和实际感受。

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式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学员为中心,后者以培训者为中心。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员能够有效地掌握培训内容,同时使学员日后能能力继续学习。因此,培训的主体必须是学员而非培训者,正如伽利略所说:“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因此,“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

体验式培训摆脱了传统培训 “以培训者为中心”的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方式,强调学员在体验中、在做中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强调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期待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体验式培训的精髓在于行为参与、 活动参与、多感官参与、 愉快参与、 群体参与、 主动参与、情感、 意志、 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参与。 当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真正深刻理解并有意识地自觉运用了这 “参与” 之后, 便会感觉到培训的神奇效果和人们对培训的渴望!

一般的体验式培训过程中,往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考――亲身体验――小组讨论(或实践演练)――分享交流――归纳总结”等多个环节,引导学员积极思考、交流、尝试,将自己的内在体验升华,从而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如图1。

图1体验式培训模式

3 体验式培训在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实例研究

本次研究选取了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一次课。在此次课上,我们充分运用体验式培训方式对学员进行培训。

3.1 培训对象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文法学院青年教师,共30人。

3.2 培训目标

(1)熟练flash元件、图形等基本动画的操作;(2)通过操作体验,培养学生学习flash的兴趣;(3)通过受训者交流、分享,加深学生对flash基本动画的操作和掌握flash学习的方法和规律;(4)通过培训者辅导和讲解,解决受训者在体验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

3.3 培训内容

(1)熟悉flash元件和图形变换的基本动画的操作;(2)掌握flash遮罩层和引导层等动画的操作和运用。

3.4 培训时间

两个课时,每个课时为45分,中间休息5分钟。

3.5 培训过程

如下图2

图2培训流程

其中,我们将培训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相互交流环节上。

3.6 效果分析

图3图4

我们通过学员提交的作品和问卷调查,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1)65%的学员认为该方式能让学员有充分的时间体验和一个自由交流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他们相互学习flash。如图3。81%的学员认为他们对flash的操作更加熟练,印象更加深刻。如图4。83%的学员认为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图5。

(2)与传统培训相比较,92%的学员认为他们已经掌握和基本掌握flash操作,仅有8%的学员没有掌握flash操作,如图6。59%的学员认为,该方式效果更加好,19%的学员认为一样,而22%的学员则认为效果一般,如图7。

由此可见,体验式培训方式不仅能充分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更为学员创建了一个自由学习的环境,使得他们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体验flash操作,有充分的时间与其他学员和培训者交流,让他们在体验和交流中寻找教育技术技能学习的基本规律,有助于他们培训结束后继续学习。当然,此培训模式存在着某些缺陷,在日后的培训实践中一定能使该模式更加完善。

4 结束语

当然,体验式教育技术培训并不是完全否认传统的培训方式。传统培训方式也有一些优势,比如传统的培训内容比较丰富,适合理论讲解。在体验式教育技术培训中,其中一些环节继承和借鉴了传统的培训方式。本研究由于研究时间比较短,研究条件有限,因此,该模式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能继续完善该培训方式,使得教育技术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毛亚庆,鲜静林.当前教师培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Z].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2]黄好胜.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特点分析和实训策略[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7.22(4).

[3]林金霞.我省高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及其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4.9(1).

[4]赵永军.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的思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9(3).

[5]丛春瑜.浅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模式[J].中小学电教,2005.7.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从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使全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技术水平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渔民100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0份(本、册)。

三、活动内容

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要内容,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适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和水产技术推广示范工作,由自治区农牧厅渔业局牵头,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以及各市、县(区)水产技术服务中心配合,重点做好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编印资料、技术合作。

(一)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

围绕黄河鲤、黄河鲶、草鱼、团头鲂浦江1号、乌克兰鳞鲤、河蟹等主推品种和池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水质综合调控、鱼类病害综合防治等主体技术,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指导。

1、开展春季苗种检疫工作,入境苗种检疫率达到90%以上,产地苗种检疫率达到80%以上。

2、落实《乌克兰鳞鲤的繁育及大面积推广》项目,生产乌克兰鳞鲤苗种1.0亿尾,推广乌克兰鳞鲤5万亩。

3、开展《稻田河蟹种养技术项目》推广示范1000亩。

4、开展“湖塘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及水生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区的《湖塘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和《水生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

(二)水产健康养殖推进活动

1、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的合作,邀请知名专家来我区开展技术研讨,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稻田养蟹技术培训班,全面提高广大渔民养殖水平。

2、重点抓好1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养殖档案,完善养殖制度,实施标准化养殖技术。共落实科技入户1000户,建立水产养殖示范户120户,建立池塘养殖记录档案3000份以上。

3、加强渔业环境检测和水产品质量监测服务,在全区抽查养殖环境150个场点;无公害水产品检测100个场点;水产品药残检测150个场点;渔用饲料检测200个样本;苗种药残检测区内苗种自繁场点15个,外调苗种15批次。

(三)组织参加农业部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会和西部地区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研讨会,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宁夏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引导及推动引黄灌区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

(四)配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对宁夏水产养殖病害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五)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召开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座谈会,总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交流各地渔业科技工作情况。

四、工作进度

3月份:自治区农牧厅制定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各地、各级渔业部门组织编印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安全用药等系列实用技术培训资料。

4——10月份:开展渔业科技服务活动;积极对接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研讨低洼盐碱地“适水产业”开发技术。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宣传报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情况,检查指导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

11——12月份:召开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交流座谈会。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渔业部门要提高对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其作为今年促进渔民增收、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治区农牧厅成立以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全福为组长,农牧厅渔业局、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各地渔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第11篇

关键词 教育技术;培训;外语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28-03

1 引言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任何教育系统内变革的成败都离不开教师这个因素[1]。信息技术整合应用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这也就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国家为此也出台了一些指导文件,许多高校从2001年开始也相继开展了相应的培训。

2 当前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调研相关文献,结合校本培训的实践,发现当前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确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2]。

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理解和重视不够 教育技术不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能力不是计算机设备的操作能力,不是PPT课件制作能力,不是常用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因为缺乏内涵上的准确理解,学校和教师层面对培训工作要么不重视,要么有偏颇。

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不完善 大多外语院校并未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纳入学校整体的师资培训范畴,这样一来,教育技术培训就缺乏基本的规章制度和和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技术培训通常表现为一种补救式的、临时的、零散的、着眼于解决目前特定问题的措施。

培训的组织管理紊乱 据笔者调查,大多数外语院校仅由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关部门负责操作培训工作,缺乏教学、教务和人事部门的参与,受教育技术部门的“教辅地位”影响力不够和培训经费来源无法保障的影响,致使培训工作难以深入持久地有效开展。

培训内容与形式单一 对外语院校教师而言,重要的不是开发,而是设计和应用。目前的培训在内容设置方面侧重技术层面,缺乏与实际教学及与具体专业的融合,忽视理念和素养的养成。培训形式以短期集训为主,多采用面授(讲授与上机实习相结合)模式,难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培训师资的局限 具有相应能力结构和基本素养的合适的培训者是培训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3]。外语院校的教育技术培训目前以校本研修为主,担任培训讲师的基本上都是本校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部门的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因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要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积淀,要么缺乏外语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的过程历练,难以与具体的外语学科教学充分整合。

对外语学科教师缺乏研究 外语教学是一门具体的学科教学,外语教学实践需要不断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化外语教学研究实际[4]。外语院校教育技术培训的对象就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实践者,这就要求在做培训的时候,除了要研究他们所属的学科范式,还要研究在这种特定范式下教师的成长困境。

后培训服务缺失 培训后的服务与激励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持续发展的后续保障,也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养成的重要环节[5]。在培训效果的评价和转化上,多数院校缺乏将培训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的跟踪。由于缺失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技术的技术支持、教学监督和跟踪服务,教育技术培训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3 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目标与内容

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在外语学科教学和科研中自觉运用教育技术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参照《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6],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教育技术基本技能两大模块,其能力框架涉及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以及科研创新等。由此可见,教育技术能力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理论,也不是纯粹的教育技术技能,而是多个方面内容的综合。

结合外语学科教学和科研的特点,在培训过程中不宜过分强调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教师需要了解的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技术,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技术,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并且愿意为这种后果承担责任,以及将使用技术作为寻求问题解决及个人成长的潜在习惯。

经过几年的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斟酌和调整,从大的方面分成了5个模块,前面4个模块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第5个模块作为选修内容以满足教师的高阶需要及进行拓展。表1是四川外国语大学调整后的教学内容。

4 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组织、管理与评价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意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构成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动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实践的不断推进,也在不断摸索、总结和发展。

将校本培训与区域培训相结合 校内联合人事处、教务处、教学院系等部门,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各部门分工负责、协调培训运行机制,如教务处负责协调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工作量及报酬,人事处负责参加培训教师的组织管理,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培训方案设计和培训工作具体实施等,并从人员、设施等方面积极为教师参加培训创设良好的氛围。

作为重庆市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之一,四川外国语大学除了校本培训之外,还根据市教委高教处和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委会的要求,开展重庆市范围的部分培训工作,尤其是外语学科教师的培训。根据培训实际,也会在全市范围内聘请相关的教育技术专家授课,也会选择性地组织本校教师学习市内其他培训中心的课程。

行政规定与自愿相结合 根据高校教师的特点,在培训的起始阶段,学校采取的是教师自愿报名参与培训的方式,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表现并不积极,效果一般。从2010年开始,由人事处牵头,以行政文件的形式对当年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做出硬性规定。从实际实施的效果来看,广大教师对培训比较满意。另一方面也鼓励广大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愿参与各种专题培训班。

按学科分班与按年龄分班相结合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学科布局按大类可以分为文学、社会科学和管理学,其中文学又以10多个语种的外国语言文学最具特色。在培训的过程中,根据语言学科与经管商法等学科教学的不同特点,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分班,形成不同学科教师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在同一学科内部,相对来说,年青教师的基础技能水平要高于年长者,所以分班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按年龄分班。

通识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 经过几年的培训普及,针对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对培训内容以及组织形式进行了适时调整,比如分别举办有课件制作专题、教学设备使用与媒体技能专题、网络教学与网络资源专题、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开发专题等。同时,为了与时俱进提高培训水准,对常用软件的使用设有提高班,只针对某一项技能进行专门讲解,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参加。

讲授与上机指导、答疑相结合 在基本技能模块,将讲授、上机操练和答疑结合起来。为了照顾培训对象的精力和时间,培训讲师要对内容做精心编排,以典型案例贯穿始终。同时在上机实践课上,培训讲师、助教与学员结成对子,深入具体学科协助受训教师完成培训内容,并及时对教师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教学评价与培训后服务相结合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做出明确的描述,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7]。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宜采用更为灵活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和现场表现。如将受训教师的平时学习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电子作品(教学片段、教学案例)等,面向小组和全校进行展示,并交流观摩。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任课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强化培训后的实际教学应用效果并在培训后提供持续援助。

5 结束语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个体成长的动力。近年来,高校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逐渐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就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相关的组织管理制度等,还都处于各自摸索阶段。必须在理论剖析的基础上经过具体的实践探索,才能使培训真正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本文以外语院校的实践过程与思考为主线,抛砖引玉,也为文科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以宁,张海.略论混合型教师的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能力[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3-6.

[2]贾巍,樊子牛,罗丽苹.外语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177-180.

[3]徐恩芹,任立春.论合适的教育技术培训者[J].中国远程教育,2011(11):88-92.

[4]李艳,胡加圣.外语教学的范式转换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理据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62-66.

[5]孙祯祥,刘建新.教师培训后管理问题:以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后管理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8):79-82.

[6]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解释与说明[M].2010:14-17.

第12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技术培训;学习者分析;起点能力;态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080-03

一 问题的提出

为了使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习者分析作为培训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教育培训领域专家认为学习者分析可以为后继培训设计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如设置合适的情境,提供促进学习动机的信息活动,整理教学材料等。而企业培训领域也认为员工个体分析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及评估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二者都认为在进行学习者(员工)分析时应了解他们的入门技能、该领域已有知识、对教学内容和传递系统的态度、学习动机和对提供教学的组织的态度等信息。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关学习者分析的研究大多是理论探讨,实证研究相对不足。在中小学教育技术培训领域也不例外,几乎没有针对受训教师(学习者)分析的相关文献。因此,对教育技术培训的受训者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本文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者培训为个案,对受训教师进行访谈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培训者的起点能力、学习动机和态度,最后进行总结反思,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 教育技术培训者培训学习者分析的研究过程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水平的重要方式。聊城市教育局及相关领导一直非常重视该培训,为了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的要求,更好地开展本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工作,举办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者培训。培训者培训要求受训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地解读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熟悉培训模式和设计培训过程;能够在培训结束后,结合本区域和学校特点,开展适合本地中小学教师需求的教育技术培训项目,加快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进程,从而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因此,培训者必须更好地保证本次培训的质量,才能达到培训的最终目标。基于此,了解和分析受训教师,以便开展针对性更强的培训具有更大的必要性。本研究的过程简述如下:

1 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受训教师的起点能力、学习动机及相关态度,以便为后续培训工作的展开提供依据,保障培训质量。

本次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参加培训的8D名教师进行调查,并在培训过程中观察受训教师的反应和态度,及时发现问题。

2 研究工具的设计

此次调查问卷是经过培训者及相关人员的多次探讨与商榷,并与多位教师交流访谈,综合考虑学习者的各方面信息而最终确定的,分为起点能力和态度两个量表。

(1)起点能力量表

本量表包括三部分:

受训教师基本信息:采用选择式提问方式设置题项,包括性别、教龄、所教学科、所在学校及学校性质五个方面:

起点能力:各题项采用二元选择式“是/否”的提问方式,包括是否具有一线学科教学经历;是否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是否参加过优质课评比等。

已有知识:主要调查能独立制作符合教学需求的多媒体课件;会对图像素材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能使用相关软件处理视频素材等方面的符合程度。采用里克特5级评分法――非常符合、符合、中立、不符合、非常不符合作为衡量尺度,其中“1”代表非常不符合,依次递增,“5”代表非常符合。

(2)态度量表

包括学习动机和态度两部分,全部采用里克特5级评分法,“1”代表非常不满意,依次递增,“5”代表非常满意。

学习动机:包括愿意学习教育技术:愿意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学好教育技术对自己的教学很有帮助;培训能帮助我成为一名好的培训者等。

态度:该部分体现在对培训内容、传递系统及培训组织的态度,主要调查:认为教育技术很重要;认为教育技术很有趣;网络平台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小组合作有助于跟其他教师交流;很乐意与培训师交流和培训单位领导非常重视这次培训等方面。

3 研究方案的实施

本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具体实施为:

(1)访谈

在培训开始之前,培训者随机选择多名受训教师进行交流访谈,以了解受训教师的入门技能、已有知识和对培训内容,培训传递方式等的态度,为设计问卷和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在培训过程中也及时与学员交流,以便了解学员的反应和态度的变化。

(2)问卷调查

问卷以作业的形式传送到本次培训使用的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并强调本次调查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和改善培训,对学员自身没有影响,让学员按照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与回答,上传到平台上。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92.4%。对回收的有效问卷,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并基于数据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

三 研究结果分析

多次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1 受训教师的基本情况

在有效问卷中,男、女教师分别占68.5%、31.5%;其中教龄在十年以上的教师占56.2%;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最多,占42.6%,其他学科分布均衡;从表1可看出,约88%的受训教师来自初中和小学,且来自农村和乡镇的教师占58.9%。面对这些工作经验悬殊,主要来自农村和乡镇中小学的受训教师,如何提供合适的教育技术培训,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课题。

2 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分析

在开始教学之前,培训者应了解受训教师已掌握的与学习目标有关的技能,即起点能力,才能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开展教学。由表2可知,本次培训的教师全部来自教学一线;但仅53.4%的教师参加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75.3%的教师参加过优质课评比,说明大部分教师有使用教育技术技能的经历;58.9%的教师没有培训过其他教师,经访谈得知,41.1%培训过其他教师的学员也只是提供技能方面的指导,没有进行完整、系统的培训。

从以上分析可知,受训教师都具有一线教学的经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虽然大部分教师有使用教育技术技能的经历,但仍缺乏培训其他教师的系统知识和经验。

3 该领域的已有知识

表3的数据表明,95%以上的受训教师可以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根据需要对图像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约5%的学员缺乏这两方面的能力;85%以上的学员能够根据需要处理声音和视频素材;但有30.5%的学员不能根据需要制作动

画素材。

由以上分析可知,本次培训的教师对课件制作和图像处理技能方面掌握的较好,也能简单处理声音和视频素材,但制作动画的能力稍欠缺,在以后的培训中需要更加注意。

4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从表4数据来看,学习动机方面的得分全部在4.3分以上,尤其是认为学好教育技术对自己教学很有帮助和愿意学习教育技术的学员同意程度达4.8以上。这表明受训教师的学习动机非常强烈,期望参加培训,并愿意参与培训过程,帮助自己成为一名好的培训者。

5 学习者的态度

表5综合了对学习者态度的调查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习者对培训内容态度的得分在4.5以上,且最小值为3,说明学习者非常认同本次培训内容的设计;对传递方式态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师交流一项的最小值为2,但经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仅有一人选择,所占比例很小,因此该项目得分在4.7以上,说明网络平台、小组合作及机房培训的教学方式受到学习者的认可;对培训组织的态度得分更高,几乎都达到4.8以上,尤其是认为培训者具有较高专业水平一项,说明学习者对培训单位和培训者非常满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设置,培训传递方式的选择都比较满意,尤其是对组织培训单位和培训者非常信任,这表明可以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培训并保证质量。

四 研究反思

前面的分析表明,学习者分析可以详细、准确的了解受训教师的特征,为培训者更好的开展后续培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培训更贴近教学实践,但要注意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培训者要在实践中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者分析实证研究,才能更好的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1 学习者分析能使教育技术培训更贴近教学实践

培训者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符合学习者特征的后续培训,如根据教师所在学校性质及位置进行分组、根据教师所教学科组织培训内容和选择案例及根据受训教师的起点能力和动机选择培训策略等,使教育技术培训在更大程度上贴近教学实践。从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培训效果评估的结果来看,此次培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绝大部分受训教师掌握了此次培训的技能和培训理念,有信心进行该地区或本校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更好的保证了培训质量。

2 重视学习者分析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从文献资料来看,学习者分析需要了解的信息很多,方法也不唯一,要根据研究个案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重视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提高培训效果。本研究问卷的设计就是在深入访谈的基础上,依照实证分析的程序和规范,经过多位主讲教师多次的修改、试测、再修改而完成的,保证了问卷的信效度和科学性,其研究结果为后续培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 组织单位(培训者)必须重视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在培训或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仅仅从理论上分析学习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这些工作的完成必须在组织单位和培训者的高度重视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完全是在每位主讲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完成的,培训者的重视是更好的进行学习者分析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科学规范的学习者分析研究对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培训者必须重视学习者分析,对他们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才能设计出符合学习者特征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更好地保证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