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4 13:1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混凝土施工工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引言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腾飞,土木工程、路桥工程在我国不断兴起。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成为工程建设质量所需考虑的重要内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本文就现行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进行分析,对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一番简要的探讨,以供更多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借鉴。
2 材料选择及级配确定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材料的选择和级配的确定,对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为了获得较好的收缩值,最好采用矿渣硅酸水泥或者普通硅酸水泥。如果是在冬季施工,最好选用普通硅酸水泥,水泥强度不得低于45级,尤其是在低于5℃环境下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当采用加入早期防冻剂的方法以提高混凝土抗冻能力。细骨料砂颗粒级配应当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粗骨料所采用的碎石、卵石,级配应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尤其是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严格控制在10%以内,如果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可考虑采用高效减水剂,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为了获得较好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配合比需要特别注意,水泥用量过少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过多会由于水化热高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产生温度裂缝。水灰比,骨料级配,水泥用量等,都应在施工前充分考虑,并进行多次试验才能最终确定。
3 混凝土搅拌运输
混凝土的搅拌,最好在浇筑1.5小时左右进行,在搅拌过程中,材料的用量,如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等,其误差不应超过±2%的范围,粗、细骨料的误差不应超过±3%。在投料时,应当按石子、水泥、外加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剂的顺序投放。为了搅拌均匀,需要注意搅拌时间的控制,搅拌时间的计算是以全部拌合料投放完毕起至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在不掺加外加剂的情况下不应少于90s,在掺加外加剂情况下不应少于120s,采用自落式搅拌机,要在强制式搅拌机的基础上多搅拌30s。如果是承重结构或抗渗防水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混凝土供应单位、监理单位、搅拌机组、试配单位等进行共同试验鉴定,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该越短越好,从搅拌地点到浇筑地点,运输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内,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时不允许再任意加水,如果混凝土发生离析,在浇筑前应当进行二次搅拌,对于已经发生初凝的混凝土,坚决不能使用。混凝土拌合物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防水措施,尤其是在南方多雨季节施工时,更应特别注意。运送混凝土的车具,应当注意保持清洁,避免对混凝土拌合物造成污染。此外,在施工前,还应当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如汽车发生故障、交通堵塞等,应有相应的应急措施予以解决。
4 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分为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墙体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梁柱混凝土浇筑、楼梯混凝土浇筑等部分。由于箱形基础底板通常较厚,混凝土施工工程量较大,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混凝土散热问题,以免诱发温度裂缝,需要特别注意基础底板的浇筑,要保持基础底板的受力性能,一般不能留施工缝,所以要注意材料及各类设备的供应,以实现基础底板的连续浇筑。在浇筑墙体混凝土前,要先在底部均匀的浇筑5cm与墙体所用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砂浆,最好采用铁锹均匀下料而不应用吊斗直接灌模,以控制浇筑高度,以40cm左右分层连续浇筑振捣最佳,分层浇筑时上下层间的浇筑时间间隔不能超过水泥初凝时间,以免影响上下层之间的契合,通常间隔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在浇筑墙体洞口时,如门洞、窗洞等,应使洞口两侧的浇筑高度均匀对称,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且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以避免洞口发生变形,并保证振捣密实度。振捣时要避免漏振,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等,如果出现变形、移位等现象,必须同有关工程配合处理。顶板混凝土的浇筑,注意虚铺的厚度应当略大于板厚,振捣器应选用平板振捣器,沿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如果顶板较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墙面和顶板在浇筑振捣完成后,都应用木抹子进行找平处理。
5 混凝土的拆模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应当在12小时内,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状态下的混凝土,拆模强度应大于1.2MPa,在混凝土施工时掺入了防冻剂的情况下,必须在强度达到4MPa时方可拆模。拆模时,要注意混凝土不粘模、不掉角、不产生裂缝,如果出现缺损,要及时进行修整。拆模后,还需要对混凝土喷水养护,常温时,混凝土养护期不能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根据混凝土温润状态确定,以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准。止前对混凝土的养护常见的有浸水养护法、围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塑料薄膜养护法、喷膜养护法等几种,其中房屋建筑混凝土养护常用的有浸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塑料薄膜养护法三种。对于冬季施工,在养护时更应特别注意,当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就应按冬季施工处理,采用热砼法、蓄热法、掺加外加剂等办法进行养护,以防止混凝土受冻降低强度值。
6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房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监理单位、施工人员等都应当特别注意,从混凝土施工工艺出发,包括材料的选择和级配的确定、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混凝土的拆模养护等多个方面出发,全面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高房屋建筑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伟.C60高强混凝土应用于大型厂房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5)
[2] 洪海东,郭江燕.框架结构设计及施工中的细节处理[J].江苏建筑.2008(06)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
1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概述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材料,不仅建筑本体使用混凝土构成,就连某些附属工程,例如建筑防水工程也需要用到防水的特殊混凝土,这样就确立了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分析混凝土施工前的设计准备工作,施工现场的配合工作以及运输搅拌的详细步骤等重要工序来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叙述与讨论。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的混凝土的种类与功能繁杂,本文仅就工程施工中例如深基础垫层此类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叙述与分析,对其他用途及种类的混凝土不做过多的叙述。此类大体积的混凝土的适用环境只允许所处温度小于八十摄氏度,因其体积较大,混凝土的传热性能远不如钢筋此类金属材料拥有良好的传热性,当混凝土的外部温度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外部的混凝土由于温度升高而膨胀拉升,而由于不良的传热性,混凝土内部材料的膨胀拉升率远不如外部材料,所以为了防止混凝土开裂,需要限定混凝土的施工工作环境的温度上限,即上限为八十摄氏度。但是对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必须用到大体积的混凝土,此时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手段来保证混凝的工作性能,洒水等降温手段都可以使用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2混凝土施工前准备
(1)混凝土施工前,混凝土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该先行编写混凝土施工可行性报告,从工程的质量和经济两个方面总体来考虑混凝土施工过程。(2)工程整体的施工设计方案编制出来后,工程师应该对建筑所需的混凝土的强度及种类进行计算与分析,运用强度和种类相当的混凝土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施工预算。(3)施工前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例如水泥砂浆,粗细骨料,搀和剂,外加料等材料的性能与质量都需要经过专业的检验机构测试其安全性。各种材料的的性能与规格都需要满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4)建设单位在施工前需要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实施严格施工管理制度;工程师与施工员在施工前需要确定工程的质量目标;实施技术测试和各种工序的自检过程。(5)承担施工的工程师与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有相应国家承认的施工资质。
3混凝土的施工前准备
3.1混凝土施工前技术准备
(1)工程师与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需要熟悉施工设计图,有疑问的地方应该与工程设计师沟通交流,修改或是共同商议施工程序,施工人员通过对施工设计图的充分了解后应该对工程应使用的混凝土的种类和强度等性能了如指掌。(2)结合混凝土的外部使用条件,在施工前就应该对施工中即将会出现的特殊情况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3)混凝土的制作成本与标高正相关,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施工的成本,应该最大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与水泥标号。(4)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原材料,通常施工现场没有如此大量的混凝土材料,需要预拌和混凝土的补充,然而在预拌和混凝土的运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交通问题,而且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较庞大,在正常运行的道路上行驶都可能会造成拥挤,更加不用说遇到紧急的交通情况。若是一次性无法取得足够的混凝土原材料,那就应该考虑采取分块分层施工。(5)大体积的混凝土拌合不能依靠人力作为搅拌动力,必须依靠一些重型机械设备,这样就要求施工现场有与之相匹配的电力系统与施工搅拌场地。
3.2混凝土设计与配合
(1)混凝土设计配合。条件委托设计应该含有混凝土的类型,混凝土的指定年龄强度,浇注防渗性等级混凝土OTC的运输方法和运输耗时的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模具温度结构的平均温度等。申请人还应提供具有所需原材料的混凝土样品。大体积的混凝土设计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满足要求,并减少混凝土收缩和收缩时的温差。第一次混凝土拌和试验报告必须提供混凝土最初凝固时间和最终凝固时间,用预定的混凝土施工程序施工测定坍落度损失,工程施工标准中有选择混凝土的种类和技术要求的条款。(2)混凝土的强度决定了工程的质量,于是混凝土的配合也相当重要:①在保证混凝土性能强度与不会发生渗透的条件下应尽量的填充添加剂,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的含量不应大于25%,石灰粉煤灰的含量不应该超过总量的5%。当有足够的基础时,混凝土的混合配合时以相对的增加配合料的占比;②水泥的含量在混凝土中最小量不小于350kg每立方,粉末或混合活性用量为收缩补偿水泥混凝土量应该大于280kg每立方。
4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依据其浇筑的区域大小和浇筑能力提供一个综合分层混凝土,分段分层或分层坡道连铸,通常规范中混凝土的层厚为300到500mm左右,不大于1.20倍的长度杆振动。多层次分层子步进,步宽一般为1.5~2.5m。(2)分层坡度每30到35公分厚,混凝土的坡度通常为1∶5~1∶6。当混凝土与外加添加剂混合时,通过不大于初始凝固时间的试验时间减少90分钟。(3)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注方法应从前进的一端到另一端沿纵向从下部开始,一层一层的逐渐上升。同样也可以中间向两侧浇筑的方式,这种浇筑方法需要保持混凝土基础全高度在施工过程中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在初始设置之前,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在第一层混凝土上时,避免冷接缝的出现,要保证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完全凝固,且要将第一层混凝土上残余的水分排干净。(4)当需要浇筑的混凝土部分的厚度较,应该先浇注深处的混凝土,大约三小时后浇中部和上部的混凝土。(5)使用频率振动器振动混凝土,振动器内插点间距为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以防止混凝土的漏振。振动器应该插在山顶的坡脚处,振动帮要向前倾斜。(6)振动混凝土振动器应均匀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5米左右,每次振动时间点为10到15秒,用混凝土溢出浆液泡不再流动为震动标准,不要太多的振动。(7)混凝土浇筑结束后4h左右在混凝土凝固的附近的需要开始第二次振动,然后按压用刮脚校准和轻轻擦拭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水平。(8)按照施工计划浇注混凝土温度控制,适当小于25℃,不超过28℃。(9)浇筑过程需要中断施工时,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应首先用1.2N/mm2或更高强度后才能浇注混凝土后续部分。(10)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对于混凝土接触表面潮湿,床垫或其他相邻已经浇筑混凝土浇筑24h的,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洒水,但是注意不要产生积水,洒水注意适度。
5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
(1)侧面的混凝土和木材施工模板在任何季节都应提供绝缘。在使用侧砖模具时,应在浇筑混凝土回填之前完成。(2)防水混凝土: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膜时,混凝土应该处于初凝阶段,最终凝固后,水深不得小于80mm。(3)当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水温差守恒为20℃时,应注入热水,使温差降至10℃附近。提前采取降雨天气的保温措施。(4)固化混凝土储热方法:使用夏季冷却搅拌混凝土施工,并在混凝土最终凝固后立即用塑料膜绝缘层覆盖。在混凝土的最终凝固后,在室温下立即进行塑料膜覆盖和保水施工时。当温度低于混凝土的成型凝固温度时,最终凝固后的混凝土应用塑料薄膜覆盖,绝缘层保持绝缘干燥状态时,应在绝缘层表面覆盖具有不透水的上盖。(5)混凝土成形养护过程中若是需要执行其他施工工序作业时,应当快速的取开混凝土上的保温层并快速完成工序后添加保温层继续保温。(6)混凝土形成的的养护时间期限:上述的混凝土养护工序需要遵守的同时,混凝土养护时间从混凝土浇筑起始时刻开始计算,混凝土的浇筑材料如果是硅酸盐水泥,则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天,若是采用其他的材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通常的养护时间不会小于12天。保护期(包括拆除绝缘膜或是防水保温膜后)混凝土表面的状态应一直保持暖湿状态(塑料膜应冷凝),混凝土与填充剂混合时,特别需要用大量的水来进行养护;但当混凝土的温度或是工作的自然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能保水。
6浇筑完成后的善后处理
浇筑过程中和建筑完成养护过程中的一般规定与安全措施。(1)一般规定。①混凝土浇筑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专业的机具设备,施工现场配备有高压线路与足够多的电源设备,这样就需要工程机械设备都应该配备有防漏电保护,防止出现触电事故。②所有电气设备所要求的型号,功率等特性都要满足工程施工调试规定,才能正常的投入施工使用。③现场施工时常常会有夜间施工的情况,这样则需要在工程施工现场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为了保证照明设备的正常使用,供电设备也需要健全,同样需要遵循第一条规定,即在保证足够照明和电源的同时,安全用电仍然是最重要的规定,生产安全大于天,保障施工过程中工程师,施工人员等人员的安全是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能接触到电气设备的人员都应该配备相应的绝缘设备。(2)安全措施。①落实现场施工的安全责任管理。施工项目经理部应该承担起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过程中进度、质量等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目标的责任。因此,无论是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还是设计工程师,都必须承担起安全生产的责任。②施工前的安全教育与训练。在施工员和施工工人开始准备投入施工现场施工之前,要统一的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提高现场工人的安全意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工程质量的最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1.1桥梁表面混凝土结构施工
对于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来说,桥梁表面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施工单位只有合理选择混凝土结构配合比、把握混凝土结构振捣质量、进行二次抹压,才能够为这一环节的施工质量保证提供有力支持。(1)在混凝土结构配合比的选择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水灰比与水泥用量,并保证由此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的保证,考虑到业界最新发现水泥水化的水仅占水泥用量20~25%,施工单位可以由此适当调整水灰比并提高含砂率,这样就能够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更为有力支持[2]。(2)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振捣环节中,施工单位必须保证这一振捣的充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下很多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采用的是干硬性混凝土,为此施工单位就需要利用强力振捣、加压振捣的方式保证这一环节施工质量。(3)在二次抹压中,这一施工需要在表面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纹问题能够由此实现较好避免。
1.2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缺陷问题的预防
在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缺陷问题的预防也需要引起建筑单位重视,组合模板的接缝、新旧混凝土接茬处处理、配集料选用都属于这一环节的关键点。(1)在组合模板接缝环节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避免太宽、错台、跑浆等问题的出现,并最好对棱角部位混凝土进行保护。(2)在新旧混凝土接茬处处理环节中,施工单位需要由此保证模板与接茬处的紧密连接,这样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错台问题就将实现有效避免。(3)在配集料选用环节,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配集料质量并以此保证混合料强度。选用合适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并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过大。
1.3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由于近年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这就使得温度控制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为此笔者建议施工单位结合桥梁工程实际选择减少水泥用量、控制浇筑温度、强制性降温、结合气温确定拆模时间等温度控制措施。(1)在减少水泥用量这一温度控制措施应用中,施工单位可以采取部分材料替代传统水泥,低热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应用都属于这一措施的典型。(2)在控制浇筑温度这一措施中,施工单位需要尽可能避免夏天与高温情况下的浇筑施工,而无法回避施工单位就必须采用适当降温措施。控制好混凝土的内外温度以及外层混凝土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产生温差和温度应力,使混凝土产生裂缝。(3)在强制性降温措施中,这一措施一般用于必须在高温情况下进行的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预先铺设水管并注入冷水则属于较为典型且有效的降温措施。(4)在结合气温确定拆模时间这一温度控制措施中,这一措施多用于混凝土结构温度较高情况,施工单位可以通过覆盖轻型保温材料等手段避免混凝土结构温度急剧下降。(5)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利用浇筑面散热,以大大减少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施工中常采用全面分层法、分段分层法和斜面分层等。
1.4混凝土结构的养护
想要保证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也必须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这一养护一般是为了实现混凝土结构中水泥的充分水化,这样混凝土结构的硬化、收缩控制、裂缝损坏问题避免就将获得较为有力支持。在我国当下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自然养护法是最为常见的养护方法,在初凝后12h内进行养护、避免施工人员行走于混凝土结构之上、做好浇水工作都属于较为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养护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在冬季进行的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施工单位就需要应用防寒棉账篷并使用了蒸汽养生方法进行混凝土结构养护,只有保证浇筑后混凝土结构能够在夜间仍旧保持30℃以上温度72h,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3]。
1.5混凝土结构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虽然上文中笔者对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但很多桥梁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还是不免出现质量问题,为此笔者选择了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一质量问题解决方法进行了深入论述。在桥梁混凝土结构浅层裂缝问题解决中,填缝法、表面抹灰法、表面粘贴修补法、凿槽嵌补法、打箍加固封闭法、表面喷浆法都是施工单位可以采取的解决问题方法,不过在这些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中,施工单位必须结合问题实际才能够保证桥梁混凝土结构浅层裂缝问题能够实现针对性更高的解决,不过上述几种方法只能够用于浅层裂缝问题解决,如果桥梁混凝土结构出现了深层裂缝问题,施工单位只有应用水泥灌浆法或化学灌浆法才能够真正保证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这点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
2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对较为常见的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产生了较为深入的认知,而为了能够更为深入完成本文研究,笔者将在下文中就短线匹配法箱梁预制悬拼施工这一技术含量较高的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进行简单介绍,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2.1短线匹配法箱梁预制悬拼施工工艺概述
短线匹配法箱梁预制悬拼施工工艺实质上是一种按照“T”型结构或跨结构划分阶节段,在预制台座上利用固定模板系统逐个节段匹配与逐块浇筑的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技术需要考虑混凝土结构的预拱度、徐变、收缩等因素,这样就能够进行高质量多跨连续梁桥的建设。
2.2短线匹配法箱梁预制悬拼施工工艺关键点
简单了解短线匹配法箱梁预制悬拼施工工艺后,我们还需要明晰这一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的关键点,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笔者实际调查,本文将这一关键点概括为喂梁、吊梁、节段梁的定位、节段梁胶拼施工、支座安装、永久张拉、落梁、封锚、孔道压浆、架桥机过孔等方面,介于篇幅原因本文仅对空道压浆与封锚这两个关键点进行详细论述。(1)在孔道压浆施工中,某桥梁在这一环节的施工采用了真空压浆工艺,这就使得孔道-0.06~-0.09MPa的真空度控制需要得到高度重视,而为了更好保证该环节施工质量,施工材料的强度也必须控制在45MPa,压浆换环节施工也必须在48h内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封锚用材料强度不足10MPa,这一环节的施工就必须停止,这样才能更好保证孔道压浆环节施工质量。(2)在封锚环节的施工中,这一环节施工需要运用保证运用的材料强度与节段梁混凝土结构强度等同,材料中的阻锈剂则是保证这一环节施工质量的关键点。
3结论
在本文就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分析展开的研究中,笔者首先进行了常见的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详细论述,由此我们能够较为深入了解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的关键点,而后文中对短线匹配法箱梁预制悬拼施工这一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的论述则能够使我们更为深入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希望这一系列内容能够为相关施工单位带来一定启发,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更好发展。
作者:李丽杰 单位:广州市番禺钟村自来水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周红全,丁祝良.浅谈桥梁混凝土结构常见缺陷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0,11:183.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混凝土搅拌桩主要用于承受竖向荷载的建筑复合地基和承受水平荷载兼止水的基坑支护结构,混凝土搅拌桩施工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污染小、噪声小、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无不良影响,因此,其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地基中。我国当前的混凝土搅拌桩相关的技术规范对检测验收规定存在片面化、系统性不强的缺点,这使得在许多建筑施工工程中应用不够充分,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设计及施工、检测经验,这就要求施工时充分分析施工工艺、改进善质量控制措施,积累施工控制经验,以确保混凝土搅拌桩施工程的质量。
1混凝土搅拌桩施工工艺
混凝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2 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工程采用的混凝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混凝土搅拌桩虽然依靠机械施工,但其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进行施工操作,因此,人为因素大大左右着混凝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为确保施工工程混凝土搅拌桩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的关键点。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并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施工中的水泥质量、桩位、水灰比、桩长、搅拌速度及每米水泥用量、质量检验。
3 质量控制具体操作方法
3.1水泥的质量控制
水泥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混凝土搅拌桩施工质量十分重要,因此,施工时使用的水泥类型和质量要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来选定。水泥进场之前,必须由现场监理见证并抽样做安定性、强度等试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到工程中去。进场水泥数量应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不合格或过期、受潮、硬化、变质的水泥拒绝进场使用,此外,施工用水也要进行检验,做水质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一般采用人畜饮用水。
3.2桩位质量控制
在施工机械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先对施工场地进行规整、清理,施工地面应该比桩顶高程高600 mm左右。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的搅拌桩平面布置图放样并编号,在桩位处地面用筷子和石灰粉做出相应标记,放样成果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桩机方可开始施工。施工中应保持搅拌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在桩机井架的正面和侧面一定要吊挂垂球,垂球重量不小于2kg,防止施工时桩机倾斜而导致检测时桩体无法检测到底。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3.3水灰比质量控制
水和水泥按重量计算的比例即为水灰比,施工标准所要求的水灰比一般在0.45~ 0.55范围之间。一般采用强度等级为34级以上的普通水泥。施工时,一般要根据工艺试验确定适宜的水灰比,然后在制浆罐中进行拌制,同时在现场用比重计测定并记录标准配制的水灰比。监理工程师还要再施工过程中随时抽检所使用的水灰比参数,以使其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浆制备完成以后,还要对其进行不停地搅拌,使其均匀稳定;混凝土浆倒人集料之前,要先进行加筛过滤,以免混凝土浆内产生结块损坏泵体。
3.4桩长的质量控制
(1)钻杆标线控制法:施工之前先丈量钻杆长度,可用红色油漆在钻杆上划出桩长长度,并作明显标志,以便掌握钻杆钻人深度、复搅深度,确保达到设计桩长的长度。
(2)度盘读数控制法:采用带有度盘读数器的钻机,利用钻机上控制钻杆钻入深度的圆盘,通过指针读数可直接反映出钻桩的长度。注意开钻之前,指针读数必须为零。
(3)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水泥土搅拌法在施工到顶端0.3~0.5m范围时,因上覆压力较小,搅拌质量较差。因此,施工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确定的基底标高高出约0.5m.待开挖基时,再将上部桩身质量较差的0.5m桩段凿去。
3.5搅拌速度及每米水泥用量控制
每根桩开钻后,其喷浆作业应连续进行。不得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就提升钻杆。质检工程师还应重点抽检水泥的用量、水泥浆拌制的罐数、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复搅次数。如果施工过程中因故停浆,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宜将搅拌机下沉至停浆点以下+ 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若停机超过3h,为防止浆液硬结堵塞,宜先拆卸输浆管路,予以清洗。在12h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定期清洗灰浆泵,及时更换齿轮减速箱内的油,以确保搅拌桩成桩的均匀性和止水效果。
3.6质量检验
根据施工质量情况,经触探检验对桩身强度有怀疑时。可先取一定数量的桩体进行开挖检验,检查加固柱体的外观质量、搭接质量和整体性等,检验桩体圆匀,无缩颈和回陷现象。检验表明,搅拌均匀,桩体无松散,群桩桩项齐,间距均匀。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2%,且每批检验不少于3根,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4结语
混凝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关系到这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施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混凝土搅拌桩达到了设计的预期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地基沉降。
参考文献
[1] 李贵,任福松. 混凝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5(10) .
[2] 李三平. 混凝土搅拌桩施工的控制和检验[DB]. http://
[3] 黄小军. 浅谈混凝土搅拌桩施工技术探析[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9) .
关键词系杆拱 钢管混凝土 施工工艺 特点
中图分类号:U215.14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沈丹乙线太子河特大桥跨越本溪市明山区滨河南路为1-95.7m简支系杆拱,下部构造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双线圆端型实体桥墩,墩高分别为8.5m、1.5米。
上部结构为1―95.7m简支系杆拱,梁部全长98m,采用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截面,跨中梁高2.50m,端部梁高3.05m,梁部桥面宽17.50m,底板宽14.90m。拱肋横断面采用哑铃型钢管混凝土等断面,截面高度h=2.50m,钢管直径为1.00m,由20mm的钢板卷制而成,每根拱肋的两钢管之间用δ=16mm的腹板连接,拱肋在横桥向内倾8度,拱肋间设一道一字撑和四道K撑,成提篮式样。拱管内灌注C50补偿收缩混凝土。
1.1主要采用规范及标准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钢管混凝土特性
钢管混凝土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钢管对管内混凝土的“箍套”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使得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大为提高。所以管内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拱的受力状态,因此钢管混凝土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2.1管内混凝土不能出现断缝、空洞。
2.2混凝土必须具有补偿收缩性(限制膨胀率0.00015),钢管内混凝土不得与钢管脱离。
2.3混凝土必须具有高强性,实验配合比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1.15倍,即57.5Mpa。
2.4混凝土必须具有缓凝性,一根钢管拱的混凝土灌注完成时间,不得超过第一盘人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
2.5混凝土施工严格的工序性,同一拱圈必须待下层的钢管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方可浇注上层钢管混凝土。
2.6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要求混凝土具有低气泡、高流动性,免振即成型的性能。
2.7混凝土要求具有早强性能,并要求混凝土水化热峰值低,峰期长。
3施工工艺及检验标准
3.1施工工艺
3.1.1混凝土压注施工顺序
钢管拱肋合龙后,立模浇筑拱脚二期混凝土,待拱脚二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灌注钢管拱肋内混凝土。
混凝土压注总体按先下弦管、后上弦管、最后腹板的顺序依次进行,如图所示。
(1)先对称灌注左右两侧拱肋的下弦管。
(2)待下弦管混凝土强度达90%后,对称灌注左右两侧拱肋的上弦管。
(3)待上弦管混凝土强度达90%后,再对称灌注左右两侧拱肋的腹板。
图3.1.1-1钢管混凝土施工顺序图
3.1.2混凝土压注施工布置
3.1.2.1每次压注均按压注管、排气管布置图所示设置压注管及拱顶排气管。
图3.1.1-1压注管和排气管布置图
3.1.2混凝土压注施工准备
各种原材料的抽检资料必须准备齐全、准确。钢管拱泵送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提前交总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签认。钢管拱泵送混凝土前要有详细的拱肋线型测量资料,并在拱脚、1/4L、1/2L等位置做好测量标记。在每次泵送混凝土前,必须对所有用于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保养,确保各种机械设备运转状况良好。用于施工的各种计量器具必须经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标定和校正,保证其精度。拱上脚手架、安全网等安全设施必须全部到位,并保证牢固可靠必须配备足够的混凝土密实度检查仪器及设备。
3.1.3混凝土压注施工
在两拱脚附近各设置2台混凝土泵机(HBT85.16-162RS)。泵机最大理论输送量98m3/h,泵送压力不小于16Mpa。泵送混凝土选择在气温较低时进行。开始泵送时泵机处于低速压送状态,此时注意观察泵机的工作压力和各部件的工作状况,待泵送正常后方可提高至正常压送速度。钢管拱内连续、基本同步对称顶升完毕,同仓的混凝土必须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压送完毕。压送混凝土时,泵机料斗内装满混凝土,以免在泵送过程中吸入空气。如果吸入空气,立即反泵,待除去空气后再改为正转泵送。两侧泵送混凝土时要及时联系,顶升速度要协调一致,两侧顶升长度相差不大于1.5m。
3.2检验标准
施工要满足《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
关键词:烟囱;施工工艺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山东某电厂烟囱外筒壁施工,烟囱外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筒壁9m以下筒身施工采用常规施工方法,利用定型钢模板倒模施工。施工时外部搭设双排脚手架及上人步道,内部搭设满堂脚手架,9m以上采用液压提模方法施工。
外筒高度为205m,混凝土标号为C40,壁厚自下而上为700mm--350mm不等。根部外直径为27.5m,顶部外直径为18.6m。本工程烟囱外筒壁共计4个烟道口,底标高分别为11.70m;26.40m,沿烟囱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
2 工艺流程
外筒壁(0.00m至9m)施工:找中调整筒身半径钢筋连接、绑扎验收模板支设找中模板半径调整验收砼浇筑脚手架搭设循环往复
外筒壁(9m至205m)施工:找中调整筒身半径钢筋连接、绑扎验收模板支设找中模板半径调整验收砼浇筑平台提升、下层模板拆除、向上倒运、打磨、刷防护液循环往复
3 9m以下施工工艺
9m以下筒身施工采用常规施工方法,利用普通钢模板倒模施工。脚手架搭设和拆模工作穿行。
筒身外部脚手架主要为施工操作架,搭设双排脚手架,立杆间距1.5m,排距1.5m,横杆步距1.8m,脚手架沿筒壁环向一周搭设。脚手架外侧沿全高满设剪刀撑。
4 9m以上施工工艺
4.1 施工方法:
采用双笼施工电梯配合液压提升平台施工,模板采用1.8m定型钢模板倒模工艺施工,钢筋使用平台小扒杆吊装,混凝土采用电梯料斗运输,小推车就位浇筑。
4.2 钢筋绑扎:
钢筋采用平台小扒杆进行垂直运输,纵向钢筋的连接Ф20以上采用直螺纹连接,Ф20以下采用搭接绑扎。环向钢筋采用绑扎连接,接头错开,在同一位置的接头至少相隔三排(在洞口处至少相隔一排),相临上下排环筋接头的水平间距大于1.2米,当上下垂直钢筋不同根数连接时,为保证上接钢筋等间距预插同直径的调整钢筋,其锚固长度为40d。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混凝土筒壁内部的避雷针引下线不可漏断,并且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4.3 模板支设:
模板外模采用全新的定型钢模板。为保证烟囱外观质量,筒身上下节应采用同一模板组合。外筒每层模板分为20组,每一组模板由1800mm高定型钢模组成,上下收分处由楔形木条与钢模连接,(为保证支模及混凝土外观质量,木条全部由厚度为50mm优质方木加工成55mm厚收分木条)以保证筒身的锥度。模板通过内外脚手架来支撑,内外模设对拉螺杆,每节模板设上下3道钢性围檩(Ф22钢筋),竖向采用L=1.8米,Ф48脚手管围檩,以保证上下坡度一致。模板通过专用丝杆钢管与外架子连接固定,并且通过专用丝杆调节模板的弧度。模板拆除后,对拉螺杆需用切割机切除,用与混凝土同颜色防锈漆做防腐处理。模板支设到牛腿标高时,内侧模板按图纸牛腿位置及尺寸支设,可采用吊模施工,保证牛腿尺寸及标高符合图纸要求。牛腿处埋件不得遗漏。
烟囱施工时需注意孔洞留置:1、施工至11.7m及26.4m时烟囱东西两侧中心线处按图纸要求分别留设两个烟道孔,11.7m处烟道孔尺寸为6400mm*8200mm,26.4m处烟道孔尺寸为5500mm*8200mm。每个烟道孔底部需预埋12块G5050D埋件,且烟道孔内外两侧边沿处需预埋角铁埋件。2、烟囱外筒施工至41m、86m、126m、166m时在东西两层中心线处需预留铝合金窗洞口,尺寸为900mm*1500mm。
烟囱外筒施工内侧需留置共计7道牛腿,牛腿标高分别为24.8m、40m、85m、125m、165m、192m、202m。
4.4 混凝土工程:
烟囱工程为薄壁砼构筑物,混凝土浇筑至关重要,除材质和配合比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外,施工操作时派专人对浇注部位进行严格振捣以确保砼密实,杜绝出现孔洞、蜂窝,保证强度和外观工艺。
混凝土工程采用集中搅拌,罐车运送至安全通道口。然后小斗车运送,用电梯料斗送上烟囱顶部操作平台,用小斗车运送至浇灌部位。
烟囱为高耸构筑物,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筒壁是作业平台的受力点。因此一定要保证其早期强度,控制水灰比(不大于0.5)。外加剂的选用应根据不同季节提出相关的要求。
4.5 液压提升系统:
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以装在外提升架上的液压油缸为动力,强度已达1.2Mpa以上的混凝土筒壁为受力基点,通过油缸伸长或缩短带动提升架上下动作,使外架中的提升架和操作架交替上升,从而起升施工平台,完成筒身的施工。烟囱混凝土筒壁施工到高度9m时开始采用液压提升平台进行混凝土筒身的施工。液压提升平台系统由随升平台、桅杆、外挂架、内吊栏、电梯、小扒杆、模板和电气控制系统等几大部分构成。
4.5.1提升平台和竖井架
外筒中心钢圈直径Ф4958mm,高5.07m,结构形式:上钢圈[22b,下钢圈[20b,立檩为环向20根[8,辐射梁支座沿上钢圈外周20等分设置,辐射梁由2×[25b组成。下钢圈沿外周与辐射梁支座对称设置20组中心钢圈斜拉绳支座及硬支撑支座。辐射梁与三道联系钢圈共同组成平面,上铺厚5cm脚手板成为施工平台。辐射梁靠筒壁内侧下方悬挂内吊栏(∠50×5,20组),用以完成内侧筒壁的结构施工。
4.5.2电梯和小扒杆
本系统的垂直运输由1部直线电梯和1部小扒杆完成。施工电梯即可上人亦可上料。小扒杆主要用来钢筋上料及其他施工用材的垂直运输
4.5.3 外挂架
每榀外挂架由提升架和操作架构成,20榀外挂架沿筒壁外周均分布置,支撑辐射梁传递的重力。系统顶升时,开动油泵电机使之起升一个行程,内滑架上升,抽出内滑架的扁担,待内滑架到位后穿好扁担,用同步缸提升外滑架,外滑架上升到位后穿好外滑架的扁担,用同步缸调整平台平整,达到提升操作架的目的。
烟道口位置外挂架在辐射梁上固定好,防止外挂架滑落,待外挂架到达烟道口顶部时,用方木将外挂架垫起,防止爬升轮挂到烟道口,影响平台提升。外挂架过烟道后将方木拆除。
4.5.4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每节砼应留置现场试块一组,以检验拆模和持力强度,平台提升最低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2.5 Mpa,在施工中一般要求砼强度1天达到4MPa,2天砼强度达到9MPa,3天砼强度达到12MPa。
施工时按图纸要求,埋设沉降观测及倾斜观测点。基准点以网控水准点为准,沉降观测每施工20-30m观测一次,做好记录。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好沉降观测及倾斜观测标志,以防高空落物或其他原因受到损伤。
【关键词】桥梁;冬季;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桥梁相继建成,而在北方通常常温施工的季节比较短,混凝土施工作为桥梁工程中重要的部分之一,混凝土施工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所以在冬季进行桥梁混凝土施工,一定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从相关的施工规范中可以得知,如果室外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都低于五摄氏度,也就是说施工已经进入冬季了。
1温度和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
桥梁混凝土在搅拌浇灌之后逐渐凝结是其水化作用的结果,除了混凝土自身的材料和配合比会给水泥的水化作用的速度带来影响之外,温度也会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和强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加大。如果温度为零摄氏度时,混凝土的一部分水已经开始结冰,由于水泥水化作用中的水开始减少将会导致水泥的水化作用的速度变慢,同时强度增长也很慢。如果在水泥中的水完全成了冰,水泥的水化作用就会停止强度也不会继续增长了。在水变成冰之后,混凝土的体积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大百分之九左右,同时会产生比混凝土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还要大的冻胀应力,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混凝土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除此之外,如果水变成冰将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出现一些比较大冰凌,使得水泥浆和他们之间的粘结力受到影响,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造成影响。如果冰凌融化之后将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空隙,给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造成影响。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强度增长主要会受到水形态变换的影响,如果新浇筑的混凝土马上冻结水成为冰水化作用速度极其缓慢,也就是说在浇筑之后温度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浇筑时做好养护,对水化作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其抗压强度达到百分之四十之前没有受冻,经过养护就受到冻害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在冬季进行桥梁混凝土的施工一定要注意施工工艺技术的合理性。
2冬季桥梁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措施
2.1冬季桥梁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
在冬季桥梁混凝土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第一,应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第二,要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可行性较强的施工方案;第三,在施工之前要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以保证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中的规定进行施工;第四,要在施工方案中的原材料的基础上做好储备工作,同时要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要做施工现场的各项防冻工作。确定好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在施工之前应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为施工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施工中材料的选择
在混凝土施工中,通常用到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碎石、粉煤灰以及高效减水剂等。C30的混凝土应采用普通的32.5的硅水泥,其各项指标都应按照相关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在冬季混凝土施工最好采用袋装水泥并提前进行预热保温;C30的混凝土应采用机制砂,C40的混凝土应采用黄砂,其相关指标都应符合相关规范中的要求;碎石有0.5-1.6厘米和1.6-3.15厘米两级安照25%和75%的比例掺配成为0.5-3.15厘米的连续级配,其相关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中的要求。
2.3混凝土的拌和及保温
在混凝土拌和中,为了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在搅拌时要按照石、砂、水、水泥和掺和剂、外加剂的投料顺序进行投料;在生产期间,要有专人负责骨料的下料,严格控制好粉煤灰的值;搅拌站也根据气温采取防冻措施,以保证拌和的质量;应随时对拌和水的温度进行测量,以保证混凝土具有合理的坍落度。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加热的时候,应首先考虑对水进行加热,若无法满足要求可以对骨料进行加热,一般情况下,对于强度等级不超过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来说,拌和的水温度应控制在等于或者是小于80摄氏度,骨料应控制在等于或者是小于60摄氏度;若等级的等于或者是超过42.5时,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拌和水温度应控制的等于或者是小于60摄氏度,骨料的温度应控制在等于或者是低于40摄氏度,如果水和骨料已经达到规定的温度但是无法满足热工计算要求,可以将水加热导100摄氏度,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水泥不能和超过80摄氏度的谁直接接触。在加热的时候,可以通过电加热以及蒸气加热等方法来实现。用于对水进行加热的容器应进行保温,同时其容积应确保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水泥应保持常温不能直接进行加热,在使用之前应放入到暖棚中保温,并做好配合比试验。
2.4混凝土的运输
在运输的过程中,为了预防混凝土热量散失,应该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2.5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首先要将模板和钢筋上的杂物和污垢清理干净,同时要好防冻和保温措施,将保温棚搭好并确保其内部的温度;主要模板接缝以及棱角应加强缝嵌塞;在振捣时应以振动棒振捣的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在拆模之后应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应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应大于或者是等于20厘米,在振捣时振捣棒之间的距离最好控制在40厘米左右,为了保证层间良好衔接混凝土具有整体性,上层应插入下层15厘米,在混凝土表面没有明显的沉降出现泛浆之后提出振动棒。
2.6养护
冬季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应做好养护工作,注意保温,保证其不受冻。
3冬季桥梁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冬季对桥梁钢筋进行焊接时,温度不能低于零下二十摄氏度,同时应采取一定的防风雪措施,减少焊件的温度差;第二,在完成焊接之后不能使得接头和冰雪接触;第三,在进行钢材预应力张拉时温度不能低于零下十五摄氏度;第四,在常温下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孔道压浆;第五,如果在混凝土中加入了防冻剂,应对其含盐成分引起注意不能腐蚀钢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梁混凝土施工在冬季进行是较为常见的,由于混凝土施工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技术进行,以免混凝土施工受到冻害的影响,进而影响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高金歧,张新天.水泥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控制[J].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2).
[2]王.桥梁混凝土冬季施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3]张万里.东北地区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应用的研究[J].北方交通.2011(4).
[4]李英宾.冬季混凝土施工在桥梁建筑中的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33).
[5]袁战会.浅谈暖棚法施工冬季桥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5).
[关键词]隧道;火灾;衬砌;孔道;爆裂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7-0100-02
随着越来越多的隧道修建,发生隧道火灾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衬砌结构作为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火性能不容忽视。火灾下高温条件会导致混凝土衬砌结构力学性能的劣化,严重时还会引发爆裂,对衬砌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爆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有两种主要解释:热应力机理和蒸汽压机理,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有添加纤维和对构件表层进行耐火隔热处理两种方法。添加纤维主要是指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的熔点低,在高温条件下,提前熔化的聚丙烯纤维会被周围的水泥吸收并留下其原本占据的空间,形成相互贯通的孔道,有利于高温下所形成的水蒸汽排出结构外。基于以上观点,并考虑到增大结构孔隙和降低含水率有利于减小高温下混凝土的爆裂,并且增大混凝土的表面积能够使水蒸汽逸出其表面的渠道增多,在火灾高温时多释放一些蒸汽压从而减少爆裂的发生几率。
1.工程概况
某已建隧道工程由主线及支线组成,整体走向呈“人”字型,具体的工程参数如下所示:主线隧道按Ⅲ类城市交通隧道建设,采用分离式独立双洞设计,隧道单洞宽9m,净高7.5m,洞口净间距为17m;设计起止桩号为K0+540.00~Kl+900.00,长度1440m,洞体走向近似为南北;支线隧道按Ⅲ类城市交通隧道建设,采用单向单洞双车道设计,隧道单洞宽9m,净高7.5m;设计起止桩号为Y3K1+99.565-Y3K1+960.00,长度860.435m,洞体走向近似为西北一东南。表1列出了隧道围岩各岩层的参数。围岩从地面起自上而下第一层为厚度16m的残积土,第二层为厚度13m的强风化花岗岩,第三层为弱风化~新鲜花岗岩。其中隧道位于第三层。
2.隧道衬砌结构预留孔道的施工方法
2.1预留孔道的施工艺
陈明莉指出目前混凝土施工中最常用的两种施工工艺是波纹管预留孔道和橡胶抽拔棒预留孔道,且橡胶抽拔棒无论质量还是成本都较低。衬砌管片管孔可为抛物线形或直线形,孔道预留可采用橡胶抽拔棒,也可采用波纹管。对于长10m以内的孔道,可采用单根橡胶棒从一端进行抽拔;对于长10m以上的孔道,可以采用2段橡胶棒分别从两端进行抽拔,中间的连接处可以外套长30cm的波纹管,并用胶带密封。
张恒仁等介绍了陕西奉天橡胶厂生产的一种扁体橡胶抽拔棒,其扯断伸长率很大,纵向伸长后径向会有较大的收缩,在混凝土终凝后的任意时间内都可以顺利将其抽拔出。该种橡胶抽拔棒内面插有圆钢,能保证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孔道不变形,并保证孔道周围混凝土密实;最终形成的孔道光滑顺直;可以重复使用,性价比高。要求混凝土终凝后1小时内将橡胶棒中的圆钢拔出。
对于采用波纹管预留孔道,它的施工好坏直接关系到构件的张拉质量。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在底模上放样定位,将钢筋牢固的安装于钢筋骨架上,为避免砂浆进入波纹管,在波纹管的接头处需要另加套管,此处可用胶带将其包裹密实。
2.2质量对比分析
陈明莉对两种施工工艺进行了质量对比分析,指出波纹管预留孔道属于埋设管道法,它的缺点是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易导致其发生变形甚至破裂。抽拔式橡胶棒预留孔道,它的缺点一是拔胶管时间过早易导致塌孔变形,二是拔胶管时间过晚易导致拔不出,最终成孔失败。若采取适当的措施,上述的问题都可以避免,所以以上两种施工方法均可以满足工程需求。由于后张法孔道的设置并非多数采用多曲线型,而是采用抛物线或直线型,因此不需要提前埋束,橡胶棒也比较容易拔出,所以以上两种预留孔道的方法都可以满足穿束的要求。
2.3成本对比分析
陈明莉对两种施工工艺的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按照现今的市场行情,波纹管按7元/m计算,若管道采用横向布置,每片梁按设置100m的孔道计算,共需花费约700元左右。橡胶抽拔棒约每米30元,每片梁共需要花费材料成本3000元,但由于其可以重复使用,若按摊销20次来算,每片梁共需花费约150元左右。由此可以得出,采用橡胶抽拔棒比较经济,每片梁比波纹管节省约450元左右。
3.隧道衬砌结构预留孔道的设置及成型构浩
仿照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工艺,一般预留孔道净距不小于25mm,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距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孔道直径的一半。
考虑到孔道成形的方便性,本文选用圆形孔道形式来建立多孔混凝土衬砌结构。尽量减少孔道对衬砌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并考虑隧道衬砌结构的平面应变特性,本文采用小孔道、密集布置于靠近隧道净空表层的方式,取孔道直径30mm,将孔道圆心设置在距衬砌内表面35mm位置处,沿隧道纵向的间距为60mm。孔道宜沿隧道环向设置,不仅施工艺较为成熟、经济性好、减轻了结构自重且孔道可以与结构的外排水设施连通,方便其内排水。
关键词:钢纤混凝土、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乱向分布的短钢纤维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多相复合材料。这些乱向分布的钢纤维能够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显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具有较好的延性。厂房由于经常进行大负荷的作业,对房体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这种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正好可以适用于厂房的建设。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如下:
1、钢纤混凝土配合比配置
由试验室在开工前进行试配准备,在混凝土试配过程中,发现钢纤维易成束结团附在粗骨料表面、且分布不均,显然这不利于钢纤维发挥其作用。因此,参照各类文献,按粗骨料粒径为钢纤维长度一半对粗骨料进行了严格的进料控制和筛选(控制在15~20mm左右)。另外发现纤维拌合中易互相架立。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空洞,影响混凝土质量、微孔还使钢纤维与水泥沙浆无法形成有效握囊,发挥不了钢纤维的增强作用,对比,我们较同标号普通混凝土提高了砂率和水泥用量,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2、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
采用预拌法制作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投料顺序如下页图:
钢纤维混凝土加工工艺
钢纤混凝土的搅拌宜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试验表明,影响钢纤维在拌合料中分散均匀性的主要因素为:钢纤维的体积率、长径比、碎石粒径、水灰比、砂率、以及搅拌机械、投料方法等,其中搅拌机械和投料方法尤为重要。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试验室设计的配合比下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可先投入砂、石、水泥、钢纤维进行干拌,使钢纤维均匀分散于拌合料中,然后加入水进行湿拌;也可先投入砂、石、水泥、水,在拌和过程中分散加入钢纤维的方法,为了提高分散性,在投放钢纤维时,可用钢纤维分散布料机。纤维掺量增多时,减少一次拌合量,一次搅拌量不大于其额定搅拌量的80%。搅拌时先投入碎石、砂、水泥干拌均匀,再将纤维投入干拌30s左右,最后加水搅拌1min,至均匀为止。
3、钢纤维混凝土的运输
水平运输,采用自卸式三轮车。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及时送到浇筑地点。拌合料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所需时间不宜超过30min。
运输过程中,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灌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4、钢纤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搅拌后的纤维混凝土的流动性,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拌合料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所需时间不宜超过30min。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2)混凝土振捣成型:钢纤维混凝土的成型,可使用普通的振动台或表面振动器,内部振动器则不适用。选用前者可避免振捣时将纤维折断,也防止钢纤维起团。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土的振动时间要适当延长。
3)纤维定向处理:根据结构件的受力特点,在捣实时,可以人为地使纤维定向。如采用磁力定向、振动定向及挤压定向等。喷射法施工,钢纤维在喷射时不易受到损伤,且喷射物分布均匀,不会产生结团现象,这样就能提高长径比,提高界面粘结性能,同时,也能增大纤维含量,使钢纤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5.耐磨层施工
混凝土面层初凝时,开始耐磨层的施工。耐磨面层材料选用MONOTOP8耐磨粉,每平方5kg,厚度3mm。施工时先将规定用量2/3的MONOTOP8耐磨粉按标画的板块面积用手工均匀撒布在初凝的混凝土表面。完成第一次撒布作业,待材料吸收一定水分后,进行机械圆盘的慢磨作业;第一层材料硬化至一定阶段时,进行第二次剩余的耐磨粉撒布。表面收光时卸下圆盘采用机械磨光片镘磨,机械镘磨应纵横交错进行,运转速度和镘磨角度变化视混凝土地面硬化情况而作出调整,直至表面收光为止。边角等机械难以操作的区域可用手工镘磨加工完成。
6、钢纤混凝土的养护
耐磨地面完成后,为防止其水分蒸发过快,确保耐磨粉强度稳定增长,应在地面施工完24小时左右在其表面喷敷NONOTOP专用养护剂,进行前期养护。
钢纤混凝土的施工控制的关键点是钢纤在混凝土中得均匀,在实际操作中纤维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没有被分散,而是聚在一起为水泥浆所包裹,形成大小不一的团状水泥纤维球,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而且也损坏了纤维作用的正常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为纤维增强混凝土用的纤维,其长径比以控制在40~100为宜。
(2)为使钢纤维能在粗骨料间距中移动和分散,避免聚成束,或相互交织成团,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纤维分布的平均间距。
(3)注意不要将纤维投到筒壁或叶片上。搅拌过程中,避免将水和纤维同时投入。
(4)配合比设计中选用的砂率不宜小于50%,水灰比不宜大于0.5,塌落度一般不超过30~50mm为好,不宜太长。钢纤维的掺量一般为混凝土体积的1%~2%(约重80~150kg/m3),不宜过大。
同时,施工中要加强重点工序的动态管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此施工工艺作法,供同类型厂房地坪施工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应用优点;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钢筋混凝土井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的会发生一些质量的通病,使井体及管道系统的安全乃至环境污染受到一定的影响,在钢筋混凝土井室施工过程中,如何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能够彻底的消除,从而保障钢筋混凝土井室的合格使用,这点是工程管理的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但是在钢筋混凝土井室施工的现场,施工的工序多,难度也相对较大,技术的管理要求也高,所以,在钢筋混凝土井室施工当中比较容易出现质量事故。本文主要是通过实际的施工工艺减少影响井室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来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从实践当中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施工工艺;以此来对这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杜绝。
一.钢筋混凝土井室的应用
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形势下,环保节能型新材料推广运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可持续友好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部规定自2003年7月1日起,实心粘土砖不得用于大中城市的新建工程。国务院要求所有城市从2010年起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积极推广使用整体稳固性好、强度高、闭水性理想的现浇式钢筋混凝土井、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井、混凝土模块式井。其中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室应用的尤为广泛。
二.钢筋混凝土井室的优点
钢筋混凝土井室耐久性好,较其他方式节约成本节省;井室结构尺寸广泛,几乎可以涵盖各种尺寸规格和深度的井室;施工快捷,节约工期,施工速度是砖砌检查井的5 至10倍;养护,施工周期与管道建设成本成正比,仅节省工期这一项,就可节省大量管道建设成本;;第四,抗渗透性能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克服了传统检查井浪费土地资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强度为C25钢筋混凝土,根据管线系统强度以及介质不同可增加混凝土强度和添加所需的添加剂。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室施工工艺
1、 施工流程:
测量定位垫层基础底板施工井筒施工 井筒周围回填土井盖预制安装铸铁井盖安装
2、 施工控制要点:
1、施工前按设计要求放样,放出井位中心点和浇筑位置,并复核基础面高程、平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钢筋工程
(1)进场钢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用于工程的钢筋无节疤,不弯曲和没有其它破损。钢筋保持清洁,无锈蚀、锈屑、氧化皮、油、泥土、油漆、混凝土垢及任何可能影响混凝土与钢筋间结合的其它材料。堆放钢筋的场地上方要遮盖,钢筋放在木板和支墩上,离地净距大于15cm。
(2)保持钢筋保护层的垫块用与现浇混凝土同等强度、颜色和配合比的混凝土制成。
(3)钢筋的安放要求确保位置正确并牢固地固定,保护钢筋位置的支托为同等钢筋或相适应的其他钢制品。绑扎钢筋的金属丝为20~22#的软铁丝,所有钢筋的交叉处均用软铁丝扎牢,其端头弯入混凝土中。
(4)施工中先将直钢筋切割到要求的长度,由经验丰富的钢筋工进行冷弯。严格按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钢筋的切割、冷弯。
(5)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进行钢筋焊接作业。
(6)无论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或以后都不得将已绑扎的钢筋弯曲或拉直。加工钢筋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钢筋加工允许误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剪切长度 +25mm
2 吊杆、拉筋和螺纹钢 +13mm
3 弯头位置 +25mm
3、模板工程
(1)模板采用轻型组合木模板,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缝必须达到不漏浆的要求。
(2)根据图纸所示永久工程的真实形状和尺寸测量放样。模板安装做到位置正确、支撑稳定,有足够的支柱、撑杆和拉条,并能承受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并不受气候的影响。立模时,模板要均匀、平直地布置,使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均匀。模板的接缝设计要与结构物的外观相谐调,使竖向和平面的缝均保持平直。模板不得与结构钢筋直接连接,亦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以免引起模板的变形、错位。
(3)模板内表面涂刷脱模剂,以防止与混凝土的粘结和便于拆模。在进行涂覆操作时,不得污染邻近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结构。混凝土在浇筑前,清除模板成型面上的锯末、刨花、灰尘、其他杂务和滞水。
(4)按图纸要求的位置和高程将预埋件或预留管固定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前,确定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位置和数量与设计图一致,安装牢固。
(5)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已拆除模板和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吊车吊料斗入模,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如下:
(1)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
(2)浇注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3)对浇注混凝土使用的脚手架,应便于人员与料具上下,且必须保证安全。
(4)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40cm。
(5)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捣固。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
a、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捣完毕后边振 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b、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有气泡冒出、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6)混凝土的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如因故间断,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允许间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
(7)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测: 在灌注过程中应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应立即校正并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
(8)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9)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定浆后还应第二遍压光或拉毛。
(10)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要及时洒水养护,天气干燥时还应覆盖养护。
5、检查井周的回填土。
(1)、现浇砼水泥砂浆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方允许回填。严禁与浇注井体同步回填。
(2)、井周50cm宽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均应采用无砂大孔混合料或低标号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故本设计在排水检查井(井室、井室盖板、井筒周边)50CM范围内应全部回填C10无砂大孔混合料(配比425#水泥:石头:水=0.244:1.02:0.05),并振捣密实。
(3)、压实机具:
①按规范配置的压路机具。
②特别要配置小型机械如蛙式打夯机和立式冲击夯等。
③在施工中,优先采用立式冲击夯。
(4)、压实工艺:
①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井室周围的回填与管道沟槽的回填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
②当沟槽内每一层回填土压实成型后,用人工将井室周围50cm范围内的松土挖去,换填预先拌制好的无砂大孔混合料或低标号混凝土,并在保证在混合料强度达到要求时才能回料。
③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
④在进入道路结构层施工时,除采用压路机碾压外,还应采用蛙式打夯机或立式冲击夯逐层对井周60公分范围内进行补夯,以清除碾压死角。
6、井盖安装施工
(1)、对井周进行加固:在井筒安装施工完成后,要对井周进行加固。
具体做法是:
② 井筒周围放加固钢筋箍;
②放置预制钢筋砼井圈,注意要将预制砼井圈平面位置及标高调整好(井圈顶至设计路面标高之间的厚度为路面厚,井圈与井室平面位置一致);
③井周浇
筑无砂大孔混合料或低标号混凝土进行加固(浇筑砼时必需严格采用机械振捣);
④用临时盖板将井口盖好。
(2)、对检查井井盖标高的调整井盖标高的调整具体做法是:
①露出预制钢筋砼井圈;
②确定检查井的井盖标高;
③将检查井盖放置在预制钢筋砼井圈上,井盖底沿井周用4―6个铁制楔型塞,将井盖顶面调至放线标高位置;
④井盖底与预制钢筋砼井圈间用高标号砂浆进行填充;
⑤每调好一座井后,用围护进行隔离,直至砂浆达到强度后方可撤去围护;
⑥井周用砼进行补填,并用冲击夯具进行夯实。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井在现代建筑市场应用广泛,但是施工使用问题诸多,如管到与井接处的施工方法,以及超深井室井筒与地板二次浇注混凝土问题等在钢筋混凝土井施工中还都有继续探索、总结、提高的深度。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施工结构;后浇带施工;建筑施工;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2-011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2.060
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消化收缩变形沉降所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称为建筑施工后浇带(简称后浇带)。后浇带为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根据图纸设计保留60天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
1 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施工后浇带
1.1 后浇沉降带
后浇沉降带就是通常所说的沉降缝,沉降缝一般设置在基础,而且基础必须分开。利用沉降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刚度较好的单元。
1.2 后浇收缩带
为避免混凝土由流动状态转入固态时,体积缩小,导致产生裂缝而设立。
1.3 后浇温度带
后浇温度带是为避免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效应导致裂缝产生而设立的。
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施工后浇带虽为施工期间临时性的措施,但在设计施工时通常是突出主要功能,其他功能兼顾。
2 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施工工艺
第一,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后浇带的接缝处的断面形式、缝宽与墙、板厚度及其留设位置须经设计院认可方可实施。
第二,后浇带一般预留700~1000mm(考虑施工操作的需要,通常设为800mm宽),采取措施确保后浇带处钢筋位置准确且连续不断、连接牢靠。
第三,留设的后浇带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支撑牢靠,防止杂物等落入其间。
第四,后浇带浇铸混凝土的时间问题:(1)后浇沉降带(兼顾收缩带和温度带)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应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来确定。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沉降量较大,应待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浇筑后浇带;(2)如果后浇收缩带为单独设置,则完成混凝土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应放在设带后的两个月之后进行灌注混凝土的施工。
注意:后浇温度带的补齐应选择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进行。
第五,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施工:(1)主体结构配模板,采用集中加工集中配置,使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2)墙柱定位采用钢筋支撑焊接固定,避免模板跑模和墙柱移位,使墙柱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墙柱截面尺寸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3)在混凝土浇筑封闭前,必须对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进行仔细凿除并凿成毛面,并隔夜浇水湿润,以确保后浇带混凝土与先浇捣的混凝土具有整体可靠的连结;(4)对施工后浇带构成的混凝土整体构件,应按照混凝土整体浇筑的工艺技术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
3 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工艺技术
第一,后浇带封闭前的防水:采用砖模,抹平后做防水。
第二,外墙后浇带防水做法:为尽量减小护墙及防水层受施工中支模加固、混凝土浇捣等的影响,施工缝可做成凹凸形,使外墙后浇带施工缝处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第三,混凝土基础梁板底筋用同成份水泥砂浆预制(条)块,以避免混凝土砂浆从底筋下涌入后浇带。
第四,应派专人掌握初凝和终凝时间,以便选择终凝前最佳时间进行冲洗。用压力水冲洗施工缝表面,露出石子,表面粗糙干净,凹凸不平,确保新旧砼粘结
牢靠。
4 后浇带施工工艺技术研究
4.1 后浇带施工工艺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认真分析以上各规范的相关条文对后浇带要求的差异。结合施工后浇带钢筋处理方式、后浇带接缝以及两侧的混凝土接缝收口形式、地下室两侧墙板、底板与混凝土接缝防水做法,运用的成熟施工工艺技术等进行施工专题技术交底。根据后浇带的间距宽度(包括施工缝的混凝土厚度、长度)、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制定并落实施工阶段对后浇带的质量控制。
4.2 现浇结构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第一,消除后浇带的应力集中。充分考虑后浇带设置带接缝处选用的接缝类型、所在位置与混凝土厚度,后浇带与搭接混凝土的间距、宽度设置,搭接钢筋的受力及预应力分析,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混凝土收缩变化以及对施工技术应用与施工便利性的影响。
第二,后浇带的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施工作业应在其留缝(施工缝、沉降缝、收缩缝)两侧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60天左右的时间(或按照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完成,后浇带所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较之前留缝两侧的混凝土的标号提高一级,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且采用早强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现象。
第三,后浇带的处理主要有:后浇带的防水处理,包括防止地下水、防渗漏措施等的防水施工的处理、防止施工环境污水止水以及雨水侵蚀的处理等;后浇带的钢筋处理,包括钢筋的形位尺寸、数量与间距、接头位置与搭接长度、预应力与消应力处理、后浇带模板支撑、拆模处理;后浇带的清洁处理,包括留缝处的清渣、清洁处理,钢筋除锈保护处理,后浇带留缝两侧的混凝土的人工凿毛以及混凝土砂浆处理等;后浇带浇筑混凝土的处理,包括后浇带的两侧留缝的连结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处理,两侧接缝收口处理,混凝土浇筑控制、混凝土浇筑养护的处理等;后浇带的保护处理:混凝土浇筑、半成品和成品保护、施工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整体连结密实无裂缝。
第四,后浇带的质量控制。后浇带的质量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包括:施工人员内部学习和交底工作,后浇带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专题技术交底,审验后浇带工程使用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事中控制包括:钢筋的处理与质量控制,模板支撑体系控制,两侧接缝收口控制,混凝土浇筑控制,防渗漏措施,半成品保护措施,成品保护措施等;事后控制包括:后浇带工程施工的原材料试验报告,使用材料质量检验报告,后浇带构造钢筋验收记录,混凝土施工工程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5 结语
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大体积混凝土可通过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只设置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分块精心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安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 吴培波.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2,(17).
关键词:旧沥青混凝土;现场;冷再生技术;施工工艺;研究
引言
混凝土冷再生技术可以重复利用破坏的表层材料,不会导致原材料浪费,而且减少了资金投入。除此之外,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与传统的开挖施工方法相比,混凝土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
1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原理
早在80年代后期,冷再生技术在运用后就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得到了国外专家的普遍认可,进而扩大了应用的范围。该技术的工艺流程为:首先,铣刨、破碎已经破损的路面材料。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再生添加剂与新骨料,均匀搅拌混合料,从而形成全新的材料。之后将这些材料重新摊铺在路面上,然后将路面整形、碾压后,就可以重新使破损的路面恢复正常运输功能,并具有与原来路面相同的承载力。在应用冷再生技术时,经常将水泥作为添加剂。其中,水泥的用量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实际用量决定的。添加水泥时可以采用两种办法:第一,采用机械或者人工方法,给需要再生的路面喷洒上水泥;第二,把水泥与水混合在一起,成为水泥稀浆。然后将其与冷再生机中的拌和料混合。这两种办法各有优势,但是也又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讲,第一种办法的优势是操作简单,便于控制水泥控制梁。缺陷是在上述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大量粉尘。第二种办法的优点是在添加水泥时,不会出现大量的粉尘。但是采用这种办法需要几个阶段才能完成整个路面的铣刨。所以等全部的工序结束后,才能对再生路面进行碾压。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路面出现不同的作业面。等到最后碾压时因为中间间隔的时间过长,使作业段内的水分含量不尽相同。如果提前添加等量的水,那么在最终碾压的过程中其不同部分的含水量也会不同。
2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施工特点
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经验可以看出,沥青混凝土冷再生技术包括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能够重复利用破损的路面材料,减少了原材料的成本,缩短工艺流程。高效率地处置了破损的材料,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第二,采用路面冷再生技术后,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工程成本;第三,进行连续搅拌、摊铺、碾压等动作后,使新骨料与旧摊铺材料结合得更紧密,保证了修复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第四,应用冷再生技术后,消除了旧路面上的各种横向裂缝。针对任何破损的路面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第五,使用路面冷再生技术后,增强了修复路面的承载力,使路面的使用性能更高;最后,采用冷再生技术,可以同时破碎面层与基层,不会对路基造成较大的破坏。同时也不会对路基产生较大的影响。保证了路面的整体性。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冷再生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且并未完全成熟。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在修复低等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时,比较适合冷再生技术。但是对于高速公路来说,因为原来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质量高,冷再生质量不能达到高等沥青层面的质量要求,最终降低了这种新材料的利用率。第二,针对等级比较高的公路来说,新路建成后也就确定了路面标高。在大多数城市中也是这样。而一旦路面标高确定后,基本上就不会再做调整。这样在摊铺新面层时就会受到限制。所以,针对标高受限制或者高级公路的修复不适合应用冷再生技术。
3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以某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为例,该工程建于2010年8月,随着车辆的增加,路面负担越来越重,导致路面出现了破损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交通运行,而且还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决定使用冷再生技术。下面结合实际的工程经验,对具体的施工要点进行探讨。
3.1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3.1.1准备冷再生机械设备使用冷再生技术时需要应用多种机械设备,比如沥青喷洒装置、路面铣刨装置、熨平装置、螺旋分料装置等。待所有装置到位、调试成功后,才能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次修复道路时,选用的冷再生机型号为WR2500。3.1.2对施工材料的要求将原有路面破损的材料粉碎后,得到的新材料就是冷再生的填充料。此时要严格控制材料颗粒的规格。按照规定,45%~65%的粒径应该超过4.75mm。否则就要增加相应的骨料来填充。另外在选择材料时,通常选择强度高、水热比小的硅酸盐水泥,这样可以增强混合料的效果。3.1.3级配与配合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破损情况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添加剂剂量上也会不同。根据路面施工规范的要求,通常将水泥用量控制在2%~5%之间。材料审核过关后再进行试配。然后测试强度,保证满足施工的要求。一般而言,水泥的用量选择5%。
3.2施工工艺流程
在冷再生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来操作,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不能出现任何差错。3.2.1彻底清理道路首先在施工前,将道路路面上的杂物、垃圾彻底清除掉。然后根据道路设计要求,认真测量,确保符合施工标准。另外在施工前还要全面封闭交通。在施工作业区除了施工车辆可以出入外,其他任何车辆一律不得进入现场。3.2.2摊铺水泥在摊铺水泥时采用人工作业方法。通过当初设计水泥用量的百分比,计算出单位面积需要的水泥用量。3.2.3材料的破碎与级配控制在施工中必须充分破碎旧路面的破碎材料。通常情况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方面,在铣刨破碎材料时将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以6~8m/min为宜。如果原有路面遭到了严重的破损,则要适当降低铣刨的速度。另一方面,还要将冷再生机的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出场速度为150r/min。另外,冷再生机在铣刨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破碎梁的压力,一般以6Bar为宜。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出现混合料配合不合理问题,要求在铣刨操作时认真检查冷再生机的混合料拌和。3.2.4混合料的平整与碾压当推土机在平整路面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防止压实度不到位而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针对塑性不高的材料,必须控制好混合料的水量,避免发生横向位移的现象。3.2.5冷再生路面的养护路面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洒水养护,避免因为干燥出现裂缝。通常情况下,养护时间不能少于8h。如果在施工中遇到阴雨天气,要将旧材料堆放起来。同时及时给予晾晒,防止发生变质。3.2.6处理接缝问题在冷再生施工时,很容易出现纵向接缝,影响施工质量。针对这种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认真处理接缝,保证路面的密实度。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搭接拌和的办法,给上一段预留出足够的长度,然后再用水泥拌和。此时,再与后面的一段联合碾压,这样就加强了路面的密实度,能够避免出现裂缝。
4结语
近年来,由于旧沥青混凝土在外力的作用下逐渐出现破损,所以增加了路面的修复比例。但同时也促进了冷再生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属于应用的初步阶段,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技术要点,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本文以某工程为例,详细探讨了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比如在实施该技术时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碾压的密实度、进行及时养护等。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卢朋,王自伟,等.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5):202-203.
[2]杜红利.旧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3]段洪浩.旧沥青砼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12):100-101.
[4]王雨.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11).